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中国传统社会“厌讼”与西方社会“好讼”的共性与差异

中国传统社会“厌讼”与西方社会“好讼”的共性与差异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18 00:54:35
中国传统社会“厌讼”与西方社会“好讼”的共性与差异
时间:2023-03-18 00:54:35     小编:

摘要:中国传统社会的厌讼观形成与长期以来儒家文化的熏陶,“无讼”文化价值取向,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以及过高的诉讼成本、低下的诉讼效率等因素有关。而西方好讼观的形成与正义自由等权利的文化价值取向,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发达的商品经济等因素有关。大多学者比较侧重研究两者的差异,而对两者共性研究较少,本文主要从两者的共性和差异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厌讼;好讼;诉讼效率;诉讼成本

一、简要概述

厌讼是指对于运用诉讼手段来解决纠纷缺乏一种认同感,对诉讼怀有畏难情绪和抵触心理的诉讼观念。“厌讼”观的底蕴乃是儒家思想中“无讼”的价值理念,它强调的是以德去刑,以调息讼。老子追求的“无为”境界,倡导“不争”,反映到诉讼上就是无争无讼,从而达到自然和谐的理想境界。而法家主张的“以刑去刑”的思想,最终目的实际上还是为了追求和谐的社会。西汉董仲舒提出了“罢黝百家,独尊儒术”思想后,之后的几千年儒家思想就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无讼思想也开始流行起来。而形成厌讼的主要原因,除了受无讼文化价值取向影响外,还与自给自足的封闭性农业经济、重农抑商的政策和高额的诉讼成本、低下的诉讼效率有关。

好讼是指积极倾向于运用诉讼手段来解决纠纷,对诉讼抱有信任感和认同感的诉讼观念,以西方国家最为典型。纵观西方法制史,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起,人们对于生活中发生的纠纷就愿求助于诉讼来解决。诉讼又被视为“权利遭到侵害或发生冲突时借助国家强力保护的最有效和最终的手段。”①为了满足当时广大民众参与诉讼的需要,西方很早就产生了类似今天律师职业的辩护士,他们的工作就是帮助想参与诉讼的人解答法律问题,指导诉讼。20世纪70年代,美国各大法学院中关于诉讼的时代思潮开始转变,由表面上的中立转向对诉讼的赞赏和支持,诉讼渐渐地被描述为“权利的主张”,到了1977年,联邦最高法院以5对4票决定正式承认不再将诉讼视为恶的新观念②。造成这种好讼的原因,除了深受基督教文化中正义是上帝的意志,运用法律寻求正义影响外,还与西方以商业文明为主的生产方式有关,商品经济萌芽促进了人口流动,交易的频繁提升了纠纷率,于是诉讼就成为不可避免的选择。

二、中国传统社会厌讼观与西方社会好讼观比较

(一)共性。西方很多流传至今的法律谚语,如,“息讼乃国家之福”,“诉诸于法代价大,还是以调解为佳”③等,这些谚语可以看出厌讼在西方社会还是存在的。它们的共性大致在于:

1、人们对诉讼成本的考虑。诉讼成本的高低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一直影响着人们诉讼的积极性。传统中国社会刑民不分的诉讼体制和一直居高不下的诉讼成本是造成传统中国人一直不愿意参与诉讼的重要原因。《泉州从政录劝民息讼录》中就记载了参与诉讼的费用清单:“递状要状式钱,讼师要做状钱,……歇家钱,铺堂钱,甘结钱。”④另外,必须对青吏和差役进行贿赂。请讼师打官司,还要花更多的费用。这对大多数靠天吃饭的老百姓来说当然是希望无讼。而在西方当时英国的一件普通的离婚案件平均也要花费1000磅到1500磅。不难发现,西方人打官司有时也要花费高额的诉讼费用,他们也并不全是动不动就以诉讼来解决问题的。

2、对和谐状态的共同追求。和谐是一切事物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追求和谐社会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许多西方思想家一直寻求的目标,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就提到“整个国家都会得到非常和谐的发展,各个阶级将得到自然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卢梭在《社会契约论》和《论人类的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写到,“人类本是同一上帝的女儿,由于这种神圣的,崇高的,真正的宗教……而把他们集合在一起的社会是至死也不会解体的。”正是由于全人类对和谐这一状态的的共同追求造就了西方法文化和诉讼观念中也存在厌讼这一现象。

3、此外,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某时期某地区也存在着健讼的情况。宋代随着商品经济和土地私有制的繁荣,为私有权利进行诉讼的案件也日渐增多。从史料上看,宋代好讼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今天的江西,湖南,浙江,广东等地区。到了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封建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讼风日盛”。日本法学家夫马进通过官员笔记中的记载提出,清代每逢放告日各州县所收到的呈词少则百余条,甚至有上千条这样极端的例子,虽然诉状其中一部分属于催促状,一部分不符合要求不会受理,真正能进入诉讼程序的不过十之一二。但即使如此,出入公堂的现象也是十分可观了。

(二)差异

1、思想意识基础、诉讼文化价值取向不同。一方面,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道德规范作为核心思想和治国方略,在行政原则中引入家长制,社会秩序也随家庭伦理道德类规范。一旦被卷入诉讼程序,则会被认为道德败坏,遭受旁人耻笑。人们逐渐养成了厌讼、息讼的生活习惯和思维定势,遇到纠纷,大多依家族家规、风俗习惯由长辈裁断,或通过亲友族邻出面调解。而劝讼、息讼也成为中国历代官府的重要使命和断案宗旨,应讼多常被视为德化不足和政绩不好的表现。长期受此影响,法律貌似变成了维护道德和礼教的工具。另一方面,基督教对西方人的诉讼观念影响深远。长期受基督教和正义学说的熏陶,人们逐渐养成了重视诉讼的习惯,西方诉讼文化价值取向经历了从“必要的恶”到“诉讼爆炸”的蜕变⑤,并导致“好讼”文化的最终形成。在公元4世纪基督教被罗马皇帝确认为国教后,基督教与法律成为了维系社会的基本手段。16世纪的时候,以洛克、卢梭、伏尔泰等人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摆脱了“神示正义”的束缚,更加注重诉讼在实现正义的过程中的作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法治国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诉讼作为人民实现正义的手段也逐渐被广泛认可。

2、经济形式不同。古代中国长期以来处于一种以农业为主,自给自足封闭性的自然经济体制中,儒家文化所提倡的“重农轻商”思想里历来都被每一个朝代的君主所推崇,这种抑商政策,将人民牢牢栓在土地上,安于生产劳作而不是去经商,这样人们勾心斗角和纷争少了,但人口流动性也低了,因此有关商业的纠纷诉讼也就随着少了。而西方大多数国家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出现了以交易形式出现的商品经济萌芽,这种萌芽的出现,使得交换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交换的产生促进了人口流动,交易的频繁使纠纷率上升,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可避免就会选择诉讼。另外,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一系列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的权利的思想,这种思想使更多的人认识到诉讼的重要性,这种以商业文明为主的生产方式间接促使人们运用诉讼手段来解决纠纷。

3、民族性格差异。通过仔细的研究对比,不难发现,在数千年历史长河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平和,中庸,注重集体性和整体价值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性格。这种以平和,中庸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性格影响下,养成了过于追求“和”文化及义务的习惯。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提倡“温良恭俭让”,“四平八稳”的行为准则。而这些行为准则体现在诉讼意向上实质上就是追求无讼的境界。相比之下,个人主义一直是传统西方民族性格中的核心内容。资产阶级革命的刺激,使得西方大部分国家的民族性格中都包含着十分强烈的个人主义意识。这种民族性格使得它们的公民一直以来都严格遵守自由,平等和私有经济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彼此间的经济利益应当以合同,契约等法律形式来界定的原则。而正是由于这样的民族性格,造成了一旦自身的权利和经济利益遭受到侵害,他们就会用诉讼等法律程序来保护自身权利和利益,好讼的习惯也就自然养成了。

三、共性与差异下的启示

我国现行诉讼制度虽引进了西方的思想,但从效果上看,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大量的“纸面上的法律”与“行动中的法律”相悖离的司法二元化现象,引进的许多制度在中国出现了“南橘北枳”的效果⑥。从上述两种观念对比分析可以看到,只选择一种诉讼观念是满足不了现代法治转型需要的。需借鉴融合两者之间的优势,

理智计算好诉讼成本,有效率的维护个人合法权利。

一方面要有权利理念,我国许多公民仍认为打官司是件不光彩的事,当合法权利受侵害时,宁愿去寻求行政部门的帮助也不愿去寻求司法部门的解决,而诉讼制度设计中所体现的权利理念也不成熟,某种程度上并没有鼓励人们通过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以致诉权的行使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另一方面应批判继承我国的传统诉讼观念,充分发挥调解的作用,重视诉讼效率。调解制度既符合现代法治下意思自治原则和权利处分原则的内在精神,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纠纷,缓和了双方矛盾,同时还节约了诉讼成本,提高了司法效率,避免司法资源的浪费,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但同时也要看到这造成个人权利意识的淡薄,长期以来阻碍人民对法律信仰的养成。随着法院接受的冲突和纠纷日益增多,忽略诉讼成本而“好讼”引起的负面效应已显现(如“一元钱官司”),大量诉讼消耗的金钱浪费着社会总财富,于是越来越多的西方法律学者认识到这巨大的社会负面效应。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国家,就对中国的调解制度进行了借鉴,作为“审判外纠纷解决方式”或“非诉讼解决程序”,“法院外纠纷解决方式”的模式也受到了更多重视。因此当公民在考虑是否提起诉讼时,应分别对这一诉讼所要耗费的各项成本及可能给自己带来的收益作出预测,并对二者认真地加以权衡比较,然后以此作为是否提起诉讼的基准。(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注解:

①赵钢、占善刚.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公民应有的诉讼观念[J].中国法学.1998,1

②范愉.诉讼的价值、运行机制与社会效应―读奥尔森的”诉讼爆炸”[J].2001

③陈中绳.英美法律谚语和俗语[J].法治论丛,1995

④(清)程春荣:《泉州从政纪略・劝民息讼示》。

⑤范愉.诉讼的价值,运行机制和社会效应―读奥尔森诉讼爆炸[J].北大法律评论,1998

⑥正视与反思:中国诉讼文化的现代化进路/牛振宇、张晓薇/当代法学,2003.6

参考文献:

[2][美]黄宗智.民事审判与民间调解:清代的表达与实践,[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及近代转型[M].法律出版社,1997.

[4]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9.

[5][日]滋贺秀

三、夫马进等著.王亚新、梁治平编.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M].法律出版社,1998

[6]徐忠明.从明清小说看中国古人的诉讼观念[A].法学与文学之间[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7]胡旭晟.中国传统诉讼文化的价值取向[A].中西法律传统・第二卷[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8]范忠信.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9]尤陈俊.厌讼幻像下的健讼实相―重思明清时代的诉讼与社会[J].中外法学,2012.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西方道德文化的差异
发布时间:2022-08-11
" 论文关键词:中国 西方 道德文化 义利关系 社会责任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西方道德文化在道德评价、义利识别、义利关系、人际关系、社会责任等方面均有差异。本文就上述差异作了较为详尽的对比阐释,旨在能够给当代道德教......
吸收与互动:西方经济社会史学与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
发布时间:2013-12-18
20世纪世界与的史学界,在打破官经济的桎梏之后,都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流派。西方世界以法国费弗尔和布洛赫在1929年创办《经济、史年鉴》为标志,把经济社会史写在年鉴学派的大旗上,中国则在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史论战”和“社会性质论战”......
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
发布时间:2023-05-12
作者:任剑涛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指的是以儒家伦理为观念架构,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社会依托,予传统中国人的道德价值观和行为的道德抉择以导向性作用的伦理体系。在此,讨论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当代处境,问题的指向,不是通常所理解的那......
质性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发展质量
发布时间:2022-12-21
内容提要 在深刻把握中国社会复杂性、矛盾性特征的同时,对以经济增长为取向的社会发展模式和重物质轻精神的价值观倾向进行质疑和理性思考的过程中,质性社会学产生了。质性社会学具有人文关怀,强调社会发展的质量,致力于在深刻理解......
缠讼、信访与新中国法律传统
发布时间:2013-12-17
" 新中国的法律传统与共产党的国家政权建设紧密相连,形成了政法不分、互相配合的 政法传统。这一传统下形成的信访制度对新中国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影响深远。缠讼是 当前我国司法实践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但尚未引起学者的足够重视......
社会公共管理中社会团体参与的可行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2-07-23
0、引言社会公共管理是我国构建和谐文明社会的有利武器,如何在当前这一大环境下,提高我国社会公共管理能力,使其在构建和谐文明社会中发挥出巨大作用,是党与政府的重要工作目标[1]。传统社会公共管理中,所有的流程以相应的工作项目,均由政府相关部门统筹负责,但是,在当前时代下,这种陈旧的管理方法无法满足现阶段的发展需求,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社会团体对社会公共管理缺少参与性,无法完成政府、社会团体以及市场等多.........
传统中国社会的再认识
发布时间:2023-01-17
本文试图从乡土 社会 而不是从“思想家”的作品中寻求对“ 中国 传统”的再认识。本文认为,传统中国乡村社会既不是被租佃制严重分裂的两极社会,也不是和谐而自治的内聚性小共同体,而是大共同体本位的“伪个人主义”社会。与其他文明......
传统中国社会的社会关联形式及其功能
发布时间:2023-07-17
【内容提要】社会关联形式可以分为神性关联(包括巫术关联)、伦理关联和契约关联。传统中国社会的社会关联形式是伦理关联。传统中国社会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治乱相因”,而伦理关联的社会关联方式则于其中实现了七大正功能和六大负功......
社会性偏差与政治课教学
发布时间:2013-12-19
" 所谓“社会性偏差”是指学生认识受到来自社会方面的影响,与学校教育的内容与宗旨不相符合,并且发生了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思想行为偏差。 政治课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当前面临的问题是突出的,学生认识的社会性偏差便......
从“红色”看中西方文化的地域性差异与历史性差异
发布时间:2023-04-10
从“红色”看中西方文化的地域性差异与历史性差异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文化涵盖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从传统婚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发布时间:2023-07-04
从传统婚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传统婚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从传统婚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引言 婚姻是人类社会共有的制度之一。从古至今,婚姻对于任何人......
从传统婚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发布时间:2013-12-18
引言 婚姻是人类社会共有的制度之一。从古至今,婚姻对于任何人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几乎在每一种社会文化中,都有举办婚礼的习俗。但是,婚礼的形式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展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不过万变不离其宗,本文将试从四个方面来比较中......
从传统婚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发布时间:2023-01-17
从传统婚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引言 婚姻是人类社会共有的制度之一。从古至今,婚姻对于任何人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几乎在每一种社会文化中,都有举办婚礼的习俗。但是,婚礼的形式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展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不过万变不离......
中国古代社会伦理与传统建筑设计
发布时间:2022-10-20
中国古代社会伦理与传统建筑设计 古代社会的统治者把建立尊卑有序的等级秩序看为立国兴邦之根本,在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和衣食住行的各个层面都要纳入“伦理” 的制约之中, 而建筑作为起居生活和行使诸多礼仪活动的空间场所,成为社会伦理......
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困境
发布时间:2023-05-24
都说晚清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变局的画面,无非是东方宗法专制国家向 现代 社会 转型特别艰辛的记录。为什么这样的局面恰恰在 中国 出现? 历史 是斩不断的链条。晚清乃至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如此曲折,根源应该从中国传统......
讼师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探讨
发布时间:2016-09-06
一、讼师与讼学 讼师是中国古代社会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也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文化现象。尽管如此,我们一般的中国法制史教材却几乎没有提及这个问题。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讼师职业的不正当性使他们不能进入正史,另外学术界对古代讼师......
乳名性别差异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20
乳名这种语言习俗拥有悠久的历史。据游国恩先生的考证,起小名习俗兴于两汉,始于六朝。【1】可见乳名在历史上有一定的社会文化价值,古代文献中有不少关于古人乳名的记载,并且不仅民间百姓起小名,皇帝也有小名。如《南史张敬儿传》......
广西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差异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17
摘要:自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来,广西的经济水平取得了巨大发展,总体实力得到极大提升,市场各类人才需求量明显上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广西高校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但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大学......
浅析我国小额诉讼社会困境破解
发布时间:2022-12-13
2001 年到2014 年的中国劳动统计年鉴资料表明,现阶段诸如讨要克扣、追索劳动报酬、讨要拖欠工资和加班费、漏缴和未缴的社会保险费用、用人单位的单方面违背劳动合同等与经济性争议相关的各类纠纷在劳动争议中占比达五分之一,此类案件......
“礼治”与传统农村社会秩序
发布时间:2023-05-11
" 费孝通先生于20世纪40年代写就的《乡土中国》一书,以其对传统中国农村社会的经典概括和描述而闻名于世。在这本篇幅不长的著作中。费孝通先生以社会学的方法,剖析了传统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阐明了其“乡土性”的特点,回答了“作......
浅析传统道德与法治社会
发布时间:2023-04-03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中国传统道德是以整体至上的社会责任感, 仁爱互助的原则, 自强不息的高尚品格及修身自律的道德修养为主要内容的。法治社会, 是指国家权力受到有效的控制, 整个社会由通过......
公民文化传统与社会资本
发布时间:2023-03-09
摘要:帕特南所著《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公民传统》一书对民主政治的实现与每一个地区公民的文化传统有着什么样的关系,社会资本的存在与利用如何能够帮助民主的实现等问题有着精辟论述,此书的理论框架是严谨的,其显著特点是论证......
共景社会传统领导力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3-04-11
互联网时代, 传统企业的领导力 正在面临怎样的动摇? 领导力该怎样革新? 这是一个挑战眼球的现实问题。 工业化时代,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通常会存在消息不对称的现象,相比而言,领导者往往掌握更多的资讯,领导者处于威......
简述壮族传统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23-06-22
" 论文关键词:壮族 传统文化 构建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论文摘要:壮族传统文化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和谐”理念,这是壮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种潜在优势资源。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此种资源的所在和价值,进而利用其为广西的社会主......
通过公益诉讼,推动社会变革
发布时间:2013-12-17
印度是一个极具鲜明个性的国家。任何一个到过印度的中国人,所见所闻都会与先前的想象发生或轻或重的碰撞,因为碰撞,而印象深刻,难以忘却。 印度自1992年实行改革开放,其经济发展落后于中国。但其公益诉讼制度自20世纪70年代末......
通过公益诉讼,推动社会变革
发布时间:2022-11-16
在印度,高等法院和最高法院对公益诉讼案件都享有管辖权。对此问题,没有具体的成文法律来区分其中的差别,完全根据案件的特定情况来决定。在实践中,如果申诉涉及到法律上的错误,一般由各邦的高等法院来受理。如果申诉基本权利受到了侵......
从中西传统文化探讨社会的和谐美
发布时间:2022-12-12
摘要:当前,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中国,和谐都成了学者研究的对象。和谐其实属于美学的一个概念。它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的被人们赋予新意义。不管它的含义怎么变化,都离不开其最基本的特征,那就是“美”。和谐美这一概念很早就已经产......
通过公益诉讼,推动社会变革
发布时间:2023-02-18
通过公益诉讼而催生的政策和机构加速了社会变革的进程。通过对一个公益案件的判决,例如支持一个妇女,促使国家关注妇女的问题,从而制定保护妇女的政策。九十年代初,在一个公益案件中,印度最高法院下令成立了全国妇女委员会。该委员会......
从茶与咖啡的传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发布时间:2023-07-08
从茶与咖啡的传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摘 要:隐蔽文化是埋得很深的难以发现的文化,位于文化深层结构的最底部。揭开深层结构最底部的隐蔽文化,就能比较容易地理解暴露在表层的公开文化中的种种表象。茶与咖啡是中西方极具代表性的两种传统......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发布时间:2023-04-07
论文 关键词: 中国 传统文化 市场 经济 价值观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与 现代 市场经济有不协调、不对称的一面,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发展 完善有积极的纠偏矫正作用。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杜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
传统伦理与和谐社会中国公民人格建构
发布时间:2023-07-27
摘 要:由“实然”状态的 中国 社会 所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难题,以及社会转型中所出现的传统人格的失效、现实人格的失范、理想人格的失落等现象和原因,表明公民的人格 问题 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命题。人格是一个诸多要素相......
通过公益诉讼,推动社会变革
发布时间:2013-12-17
在公益诉讼中,许多申诉是由公益法[14]团体提起的。印度的公益法团体蓬勃发展,在公益诉讼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益诉讼是公益法团体改变社会的一种最经常使用的工作方法。其他的工作方法还包括法律咨询、立法倡议和游说、法学研究和教育......
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3
" 引论 毋庸置疑,中国市民社会话语的建构,本身便是一多个角度、多个层面的论辩过程,而其中最重要的论辩则集中表现在两个题域:一是对市民社会这一源出于西方历史经验的社会模式能否在中国作为一种社会实体而加以建构的论辩,二是对......
浅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社会主义法治
发布时间:2023-02-21
" [论文关键词] 传统法律文化 现代法治 社会主义法治 [论文摘要] 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是一种工具主义文化,强调国家本位主义、等级观念和等级秩序,忽视了个人权利自由,民主参政议政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现代意义上的法治,作为一种治......
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的法社会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2-10-27
一、对《刑事诉讼法》修改的法社会学分析 (一)本身就是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客观现实的反映,适应了社会的需求,是对其在法律方面的积极回应 社会是法的基础;如果相反,以法为社会为基础,那么,实质上就可能强迫社会接受那些......
论传统孝道在当代中国社会的传承
发布时间:2023-07-27
论传统孝道在当代中国社会的传承在中國的传统文化中,尤其是儒家文化中,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孝被看作百行之先、为仁之本,它是支配中国古代社会几千余年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它已经深深地植于中华民族每个成员的内心深处,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和行为习惯。所谓的孝道,其实主要是指有关孝的伦理道德观念以及与孝相关的社会活动的统称。可以说,传统孝道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领域、文化生活和经济活动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之食品安全公益诉讼制度
发布时间:2023-01-23
摘 要 随着当前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日渐凸显,引起公众极大的关注以及不安。经验显示单靠政府“大包大揽”的力量已经不能缓解当前日趋紧张的食品安全关系,结合国内外经验,提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理论。在食品安全......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环保社会组织的困境与出路
发布时间:2022-12-18
摘要:随着2015年新《环境保护法》的生效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出台,确认了环保社会组织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起诉资格,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有效开展创造了更多有利条件。但是,......
“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差异
发布时间:2022-12-28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课堂讲解加上课后作业,“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是课前学习加上课堂研究。传统的课堂上,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课堂的管理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在“翻转课堂”上,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是主动的研究者。 一、......
教育中人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统一
发布时间:2023-02-22
" 几乎每一个幼儿园的老师,都给孩子们上过《拔萝卜》这一课。这个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懂得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现在有人对此提出了异议:为什么不让儿童想一想,如果让他一个人拔萝卜,没有别人帮忙,该怎么办呢? 这个异议提得好,......
谈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传统文化底蕴
发布时间:2022-07-24
" [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 中国 传统文化 [论文提要]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和谐思想,蕴含着家庭和睦、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世界和平的大同梦想,它以追求社会和谐为旨归,意在培育中华民族兼容并包、宽容开放的情怀。充分彰显中国......
以差异性社会为视角试析经济法功能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经济法对社会生活的调整是伴随着经济法功能的实现而展开的。社会发展推动经济法功能呈现出多元化和多面向的特征。经济法的功能体现着经济法的本质,推动着经济法价值的实现,有力地捍卫着经济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因此经济法的功......
政治课教学与社会偏差
发布时间:2013-12-19
" 所谓“社会性偏差”是指学生认识受到来自社会方面的影响,与学校教育的内容与宗旨不相符合,并且发生了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思想行为偏差。 政治课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当前面临的问题是突出的,学生认识的社会性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3-03-11
一、 经济 转轨时期道德滑坡的经济诠释与文化反思 当今 中国 ,正处于一个由 社会 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重要 历史 时期。刚刚跨入市场的社会主义中国,在冲破若干传统束缚,“摸着石头”走过第一段......
分析“社会主义新传统”中的艺术与政治
发布时间:2023-06-08
分析“社会主义新传统”中的艺术与政治 分析“社会主义新传统”中的艺术与政治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分析“社会主义新传统”中的艺术与政治 文章 来源 于 3 e d u 教 育 网 ......
西部社会转型与发展社会学范式转换
发布时间:2014-01-24
西部社会转型与发展社会学范式转换 改革开放以来,转型社会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研究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在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的基础上,“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成为表述中国社会转型路径的代表性语言,主导着中国研究的话语。......
德性伦理、自由社会与美好生活
发布时间:2023-01-16
" 假如我们不是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思想具体申述的差异性上的话,可以断定中西方传统伦理思想学说的基本指向,都是或具神性、或带人性的、类型学意义上的德性伦理。于是,作为现代性的伦理言述形式--"美德"伦理与"公德"伦理的二元划分,就......
公共财政与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13-12-17
" 摘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命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一脉相承,互相影响,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各种“和谐导向型”改革必须体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国家与社会 ——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研究引论
发布时间:2013-12-17
" 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研究,如果说其题域的一部分主要论涉国家正式体制以外的领域,那么较不严格地来看,在中国八十年代的改革进程中,随着中国1978年以前的城乡二元结构向变迁着的城乡结构与新生的主要发生在城市中的体制内与体......
浅谈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基本差异
发布时间:2023-03-04
浅谈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基本差异 摘 要:在当今的英语学习中,跨文化意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过去人们只是一味强调了解西方文化,导致我们放弃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通过对中国英语特色的研究,认为中国英语的存在是一种必然,我们应在......
试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行政诉讼协调制度_行政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06
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除赔偿诉讼外,不适用调解。这种法律的硬性规定,越来越不适目前的行政诉讼的发展需要,也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治理念相悖。要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急需要求司法审判中要用协调、......
中华传统文化在品德与社会课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2-12-08
一、引言新的世纪,中华民族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
从社会学角度思考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
发布时间:2016-09-05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以2639票赞成,169票反对,57票弃权高票通过《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这是继1996年十五年之后一次大修,可以说是顺应民心,集中民智,反应民意。 一、对《刑事诉讼法》修改的法社会学分析 (一......
新旧所得税会计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比较
发布时间:2023-04-06
新旧所得税会计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比较 新旧所得税会计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比较 新旧所得税会计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比较 税法与企业会计准则是两个独立的专业领域,虽然存在密切联系,但由于各自的目标、服务......
简述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发布时间:2023-04-20
" [论文关键词] 传统文化 核心价值体系 相互促进 发扬光大 [论文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紧密,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弘扬中国优......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与社会需求的差异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17
摘要: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就业能力调研,确认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研究其与社会需求间的差异,并提出改进建议,对高校推行教育教学改革和......
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差异及方法
发布时间:2022-12-31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会计适度和税法的改革较大,会计制度和税法之间的差别不断增大,而这种差别的存在是经济快速发展之下的必然现象。这种情况的存在让企业的财务核算和税务部门的征税工作成本增大,同时还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影响,需要相关部门全面了解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并找出相应的协调方法。关键词:会计制度;税法;差异;协调方式一、我国会计适度和税法之间存在的差异(1)原则规定上的差异。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
文昌文化在西方社会的传播和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27
文昌文化在西方社会的传播和研究 文昌文化不仅在亚洲有着广泛的传播http://WWw.LWlm.cOM和影响,也通过不同的渠道远传欧洲和美洲,并且引起 西方学者的关注。 美国西海岸,是华人较多的地区。凡是华人聚居的地方,便可发现中华传统文化......
浅谈西方社会学家关于社会秩序的观点
发布时间:2022-12-04
【摘 要】社会学自产生以来,社会秩序一直是社会学家研究的核心问题,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也是社会学家追求的目标。文章主要根据西方社会学的发展脉络及其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来阐述他们的社会秩序观,并进行综合总结。 【关键词】西......
对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四种分析角度
发布时间:2023-06-05
我们可以把近代以来的欧洲称作资本主义社会,而把近代以前的欧洲则称为前资本主义社会。确实,近代以前和近代以后的欧洲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但是,使用“资本主义”这一概念只是从一个方面揭示了近代以前和以后的两种欧洲社会形态的不......
浅谈从传统社会主义到和谐社会主义
发布时间:2022-11-01
" [论文关键词] 传统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主义 [论文提要]中国先后经历了传统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义三种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传统社会主义向发展社会主义转变,再转向和谐社会主......
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布时间:2023-07-27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关于国家核心价值观和国家历史文化相契合的重要言论,这也成为中国历史的重要命题。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丰富历史文化,其中有很多优秀的文化精华。因此,我国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融入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政治社会化路径
发布时间:2023-03-17
中国自西周以来,孝不仅逐渐演化成为普遍适用于家庭、社会、政治各种尊卑等级关系的卑幼规范,被称为美德之通称,而且成为重要的哲学观念、政治理念和道德规范,被视为天经地义、至德要道、众之本教、百行之首[1]。中国传统孝文化的政......
社会共识与国民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基础
发布时间:2023-07-22
【摘 要】意义重拾、信仰重建和社会价值观重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使命,确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凝聚最大程度的社会共识和获得国民的广泛认同。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共识;认同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
我国传统乡土社会伦理透视
发布时间:2022-12-21
我国传统乡土社会伦理透视 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由于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模式,因而形成了深厚的伦理道德意蕴,在乡土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其运行的价值理念与行为规范,从而使乡土社会具有独特的关系结构、沟通模式、治理方......
中国古代社会的法与德
发布时间:2023-07-04
摘 要 在中国古代社会,法与德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了以“礼法合一”为特征的伦理法。道德规范是传统法律的载体,同时处于法律的上位。这种法德关系的形成,主要是受家族主义文化和封建君主统治的影响。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
论中国共产党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发布时间:2023-07-24
" 论文关键词:中国共产党;跨越“卡夫丁峡谷”;破解历史难题 论文摘要:中国共产党在80年的历程中,跨越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卡夫丁峡谷”,破解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难题,取得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
浅析中国传统武术社会功能的嬗变
发布时间:2023-04-15
论文关键词:传统武术 社会功 能嬗变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武术是我国众多宝贵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在其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呈现着各种各样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传统武术的社会功能被不断的认识开发,在新的时期展现了不同的社......
论西方社会法律价值
发布时间:2023-02-15
“进步社会的运动,至今一直是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这句话出自1861年梅英的《古代法》,他向我们展示出了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另一种事物的发展,那就是法律。法律推动并修正着社会前进的轨迹,同时社会的前进又迫使法律做出......
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喜福会》翻译与赏析
发布时间:2023-06-25
摘 要:以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喜福会》为代表的亚裔文学一直是展现中西文化差异的平台。然而长久以来对亚裔文学中表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领域,翻译界却较少。本文以《喜福会》的翻译版本为例,从《喜福会......
生业与社会:《南方文物》“生业与社会”专栏开栏语
发布时间:2023-01-22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在考古学研究中探讨生业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学术命题。笔者认为,生业主要是指当时的农业和手工业等,而社......
浅谈《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布时间:2022-11-17
" 论文关键词:共产党宣言;两个必然性;生产力;人的自由发展 论文摘要:《共产党宣言》是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战斗纲领,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作为一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科学巨著,它具有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思维方式上的创新
发布时间:2022-07-24
" [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 思维方式 创新 [论文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思维方式上的创新,它确立了在现时代要以和谐促发展的价值取向,在解决矛盾的方法上注重互利双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二者的和谐共处。 ......
论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与创新
发布时间:2023-04-27
" 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 建设理论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论文摘要:本文概述了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探索,阐明构建和谐社会科学理念的提出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与创新,对于全面建设......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浅窥人性
发布时间:2023-06-12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浅窥人性 http://wwW.LWlm.cOM人不能称之为人,直到有了人性。亚当与伊甸园的一切没有本质区别,直到他的肋骨偷吃了禁果,有了一双辨别善恶的明眼,同时也有了所谓的人性。 有了人性,就区分了人与其它动植物。有了对......
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在思维方式上的明显差异
发布时间:2022-11-26
孔子和苏格拉底作为中外哲学史上的两大哲学家都对哲学做出重要的贡献。他们都在中西文化各自的传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西方,苏格拉底是一个大师,特别是在伦理道德方面,成为了后世的楷模。曾经有人把苏格拉底比作为西方的孔......
广告传媒与社会语言学
发布时间:2022-11-20
广告传媒与社会语言学 “语言离不开社会, 社会也离不开语言”,这是当代社会语言学家Romaine的重要论断。广告传媒充斥着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并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广告语言作为人类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中发展......
公共服务化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
发布时间:2017-03-03
本文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对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提供公共服务进行研究探讨,从居委会的视角对我国目前社区管理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同时对社会组织发展状况及面临的问题做了解析,最后从创新机制、培育引导、加强领导几个方面提......
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中的法律作用
发布时间:2023-03-19
摘 要 社会排斥理论起源于法国,之后逐渐被欧洲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纳,但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大多数学者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视角去探究社会排斥理论及反社会排斥的社会政策。而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法治国家,需要逐步树立法律在社......
中国传统社会福利制度的特征及启示
发布时间:2023-01-12
[ 论文 关键词] 中国 传统社会福利制度 制度保障 民本性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社会福利体系具有自身的 历史 渊源、固有风险和运行机理,它具有局限性、民本性、剩余性、家族性和协同性的典型特征。在 现代 性的话语背景下......
中国社会学与底层视角
发布时间:2014-01-17
摘 要 简要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学学科重建和发展的历史过程,结合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认为底层视角是中国社会学进一步开拓和建设、确立自己独立地位和价值的一种取向。 关键词 中国社会学 底层视角1 简短回顾 这里本文将讨论范围限......
关于批判与借鉴:谈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中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摘要:当代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急剧变动及当代西方思潮的涌入导致了社会思潮异常活跃。由于中国已经深深地融入国际社会,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如何积极应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挑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
浅析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异同
发布时间:2023-06-02
戏剧《救风尘》是中国元代关汉卿的经典喜剧作品,《威尼斯商人》是英国莎士比亚的喜剧代表作。两部作品中最精彩的角色当属女主角赵盼儿和鲍西娅。赵盼儿义救金兰,鲍西娅智斗夏洛克。关汉卿和莎士比亚都让女主角来解决全剧的主要矛盾,......
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3-06-09
" 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 继承 超越 论文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是相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超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依托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而......
越南、老挝、古巴三国社会主义改革与中国的异同
发布时间:2022-09-23
[摘要]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并不代表社会主义的失败,越南、老挝、古巴三国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调整对内对外路线、方针、政策,把社会主义改革建设事业不断向前推进。本文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来论述三国的社会主义改......
浅谈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中国道德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发布时间:2023-01-15
" [论文关键词]荣辱观 儒家道德传统 道德自觉 [论文摘要]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荣辱观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儒家道德传统和泰州学派向民间传播儒家思想的风格,是对于新中国尤其是改革开发以来中国伦理思想的发展和创新。八荣八耻荣之两......
国际会计准则与我国会计准则差异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7
  一、会计准则基本内涵概述会计准则是一种包含会计理论、会计程序以及会计方法的指导思想。从狭义的角度分析,会计准则是指在对会计概念正确理解基础上,正确开展会计工作及处理各项会计事项的规范标准,具体包括资产进行、权益计量、确认费用以及财务状况报告等内容。从会计准则发展的角度分析,国外发达国家及国际会计准则发展时间较早,我国会计建设工作起步相对较晚。国内会计准则建设发展过程中,借鉴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国.........
当下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现状与党的社会整合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 要】任何社会都存在社会分层,社会的分层结构不是长期不变的,政治整合、市场调节都会产生社会阶层结构的再次变化。在改革转型的重要时期里,我国的阶层分化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章主要阐述当下的社会阶层分化结构的变化导致......
社会变迁:风险与社会控制
发布时间:2023-03-10
当“风险社会”成为一个日益流行的概念,并通过例如“9·11”恐怖袭击事件和SARS流行为社会大众所切实感受到后,说当代中国社会因巨大的社会变迁已经进入一个“风险社会”,甚至是“高风险社会”,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社会控制的实质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布时间:2023-07-0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面深化改革传递向心力,汇聚全面依法治国的强大正能量,提供全面从严治党的行动指南,蕴涵着丰富的时代意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与精神追求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