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论德育教育中的激励因子作用的论文

论德育教育中的激励因子作用的论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9-06-23 11:47:55
论德育教育中的激励因子作用的论文
时间:2019-06-23 11:47:55     小编:

最近我有幸地拜读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著》,读罢这本书,使我获得了很多的启迪和感慨。陶行知先生那实事求是的作风,严谨的治学,爱学生的个人情操,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以及他的那些让我感触颇多的教育思想,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名著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值得我们继续研读。虽然他的教育观念在20世纪就已经出现,但它对于今天的科学教育的教学内容、方式,仍有着极其深远的指导意义。尤其在目前的新课程改革中这种作用会得到更加充分的实现,让他的教育思想来指导我们教师工作,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改革。

我时常思考着这么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当一名好教师呢?当我读到《陶行知教育名篇》时,我找到了答案,在陶先生的教育思想里,“仁”与“爱”占很大的比重,最让我深有感触的是他的爱满天下。人们总喜欢用桃李满天下来赞誉教师,但我更喜欢陶行知的一句名言:“爱满天下”。“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终生奉行的格言,是他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爱的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那么作为一名班主任,如何以“爱满天下”的精神,去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是“问题学生”。

一、爱需要尊敬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还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热爱教育的心。爱学生就必须要尊重学生,如果不能爱自己的学生,那他必然也就不会爱教育事业,也必将会被这个光荣的职业淘汰。

大家都知道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是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陶行知先生说:“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么伟人还大。”陶先生这么尊重学生。可见“爱”是大家团结友爱的根本。

文圣孔子也说过:仁者爱人,仁义的人必须有一颗爱心。这就体现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在现实中仍然出现了很多体罚学生,侮辱学生等一些不好的现象。差生往往因表现落伍而缺乏自信心,在教师心目中印象不佳,在优生面前觉得“低人一等”而产生厌学、弃学情绪。教师是对学生的爱理应是无私的,而这种纯洁的爱,客观上必然是会赢得学生爱的回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有教无类”,“同在一片蓝天下,孩子们应该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新课程背景下也提出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热爱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教育的品格、“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发扬“因为差,更要抓”“因为差,更要爱”的敬业精神。

还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成为“孩子们的朋友”。

二、爱需要激励

“教人求真”,使学生“学做真人”是陶行知先生神圣的使命;“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是陶老夫子对教师和家长的良言忠告……因此,学习较差而又不努力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赞赏。因为这种鼓励和赞赏是“师爱”的真挚表现,也是有效的德育教育方式。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关爱,就不会有发自内心的鼓励之词。每个孩子都有希望受到家长和老师的重视的心理,孩子在受到赞赏鼓励之后,会因此而更加积极地去努力,会在学习上更加努力,会把事情做得更好。这正是满足了孩子的这种心理,使他们的心中产生一种荣誉感和骄傲感。反之,许多学习落后或者逃学、厌学的孩子,都源于自信心的丧失。只有自认为已经没有指望的事,人们才会放弃,学习也是一样的,只有孩子认为自己没有希望学下去了,他才会逃学、厌学。实际上,即使那些学习很差的孩子,只要我们能重新燃起他们内心自信的火种,他们都是万全可以赶上去的。因此,鼓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用鼓励的方法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平时我在教学中能以欣赏的目光对待学生,多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学会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自觉地弥补自己的过错。并且要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把它放大,再放大,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要使孩子学习好,不能一味责备、批评,而应该采取鼓励地教育方式。把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成为乐学、肯学的好孩子。如:每个班的学生都有存在差异。有些同学的接受能力快一些,有些同学相对就慢半拍。对此,要鼓励接受慢的同学才行。虽然他的字写得不好看,但是我却说:“你有进步了,值得表扬。”学生听了心里美滋滋的,字写得果然越来越好。对这些人,要以鼓励为主,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用我们的爱与机智去教育每一个学生,去感化每一个学生,去温暖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能快乐健康的学习。常言道:种花种草别种刺,教师爱学生要像爱自己的手足一样,千万不要说到优生笑,差生跳。学习较差而又不努力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赞赏。因为这种鼓励和赞赏是“师爱”的真挚表现,也是有效的德育教育方式。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关爱,就不会有发自内心的鼓励之词。每个孩子都有希望受到家长和老师的重视的心理,孩子在受到赞赏鼓励之后,会因此而更加积极地去努力,会在学习上更加努力,会把事情做得更好。这正是满足了孩子的这种心理,使他们的心中产生一种荣誉感和骄傲感。让教师的关爱给学生带来了一缕阳光,让他们自由地、健康地成长吧!

在德育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激励教育法是一种重要方式和手段,所有的学生都需要鼓励,但基础差的学生更需要鼓励。学习跟不上,纪律差的学生,对学校紧张的学习生活适应不了,往往均不能按学校和教师的要求去做。纪律和学习都相对“差”的学生往往表扬得不到,批评少不了,这种特定条件使这些学生产生了特殊的心理,而对自己自暴自弃,既自卑又不服气。鼓励也是人的一种本能的基本的精神需求。学生得到教师鼓励的同时,便也学会去欣赏别人和认同别人,包括为师者。教师作为鼓励者,是对学生的一种给予,一缕馨香,一种沟通和理解,一份信赖和祝福。同时,教师也可以从欣赏学生的过程中也得到了一种沙里淘金发现绿洲的快乐故,在采用鼓励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特别关注这部分学生,只有这样才合乎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才合乎鼓励教育构成的初衷。

爱的教育的确是一门深而活的学问,爱的教育将是一本大书,让我们每一个人学习陶行知“爱满天下”,用爱的实践写下自己珍贵的而值得回味的一页吧!。老师们,热爱自己的学生吧!“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乐其所乐,忧其所忧,用师爱引导他们走向光明、走向未来。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