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论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论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7 00:46:50
论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时间:2023-04-07 00:46:50     小编:

摘 要: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实质上是强调审判阶段尤其是第一审程序中的法庭审判在整个刑事诉讼程序中的中心地位,强调把事实认定和证据采信限定在审判阶段,并通过制度提升法院的权威,保证判决的终局性。为此,一方面,应当对现行刑事审前程序进行诉讼化改造,引入司法令状原则,加强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侦查工作的引导和监督,通过权力制约,保障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另一方面,应当对法庭审判进行实质化改革,确立、完善证据开示制度和庭前会议制度,改革全案卷宗移送制度,贯彻直接言词原则。此外,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还要求全面落实证据裁判原则,落实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贯彻疑罪从无原则。

关键词:侦查中心;审判中心;庭审实质化;证据裁判

中图分类号:D925.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这为完善诉讼制度、保证司法公正指明了方向。一般来说,诉讼要不要以审判为中心,主要是刑事公诉领域的问题。因为在民事诉讼和刑事自诉中,法院的中心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而只有在刑事公诉中才分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执行等诉讼阶段,才存在以哪个阶段为中心的问题。①就我国目前的刑事公诉而言,从立法到实践,都不是按照以审判为中心进行设计和操作的。贯彻落实《决定》提出的“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一方面,必须正确认识诉讼制度以审判为中心的实质;另一方面,应当探索在现有刑事司法体制和环境下推行以审判为中心进行诉讼制度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诉讼制度以审判为中心的实质

收稿日期:2014-11-16

作者简介:樊崇义,男,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088)。

张中,男,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北京 100088)。

1.诉讼阶段论与审判中心论之争

理论界对刑事诉讼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刑事诉讼是指国家实现刑罚权的全部诉讼行为,包括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等;狭义的刑事诉讼则仅指起诉至审判之间的诉讼程序,该程序以审判为中心。⑥西方国家的诉讼法学理论对刑事诉讼一般持狭义说,即主张“审判中心论”,认为诉讼就是审判。如颇具权威性的布莱克法律辞典就把刑事诉讼解释为,“规定在法院可能会被行使权利和履行责任的方法”⑦。我国学者对刑事诉讼多作广义理解,形成了“诉讼阶段论”,认为刑事诉讼是一种按照法定程序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进行认定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若干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环节,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是处于平行地位的“三道工序”,它们对刑事诉讼目的的实现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它们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地位并无位阶之分。⑧

从立法上看,我国《宪法》和《刑事诉讼法》确立了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刑事诉讼原则。按照这一原则,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分享侦查、起诉和审判权,各自独立地实施诉讼行为,整个刑事诉讼程序也相应地分为侦查、起诉、审判三个主要阶段,这三个阶段相互独立、互不隶属。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就像刑事诉讼流水线上的三个主要操作员。⑨三者处理刑事案件的程序呈现出明显的“分段包干”式流水作业格局,三者只有具体权限上的分工,而不存在司法权对侦查权、起诉权的严格制约。⑩这种诉讼模式的优势是追究犯罪的效率很高,能够保障国家刑罚权的顺利实现,但这种“流水作业”模式容易导致法庭审判被虚化和空洞化。

审判中心论的实质是强调审判阶段在整个刑事诉讼程序中的中心地位。作为一种传统的诉讼理论,审判中心论是资产阶级法学家在总结人类社会诉讼历史的基础上,概括资本主义国家初建时的实际情况创建的。以审判中心论为指导,很多国家的刑事诉讼立法都以审判为中心构筑了法典体系,甚至将侦查和起诉纳入了一审程序。审判中心论认为:刑事诉讼的目的是实现国家刑罚权;审判是决定被告人有罪与否及其刑事责任轻重的最后和关键的阶段,是刑罚权得以实现的重要标志。审判中心论者将审判视为刑事诉讼的中心或者重心,认为侦查和起诉只不过是为审判做准备,二者本身未能形成控、辩、审三方格局,因而很难称得上诉讼活动,有人甚至直接将侦查和起诉称为“诉讼外程序”或“非诉讼程序”。

“侦查中心主义”是探讨审判中心主义时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把刑事诉讼程序定位为以侦查为中心,也没有任何一位学者坚持刑事诉讼程序以侦查为中心。“侦查中心主义”作为一个概念被提出,在很大程度上是反思我国刑事诉讼构造的结果。如有人把我国刑事诉讼的结构比喻成“葫芦型”:侦查活动构成了“葫芦”的庞大底端;审判活动虽然构成“葫芦”的一个部分,但其实无论是从法定期限还是从权力运用的独断性上看,该活动都无法与侦查活动相比;介于侦查与审判之间的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活动,也许只是“葫芦”的“细腰”。我国民间对这样的刑事诉讼结构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大公安,小法院,可有可无检察院。”“葫芦型”构造意味着侦查活动是我国刑事诉讼程序的重心,“大公安”也表明了侦查活动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地位。“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这本是我国正确处理刑事诉讼中公、检、法三机关关系的一项原则,但这一原则在执行中出现了偏差,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刑事诉讼以侦查活动为中心的格局。

从诉讼制度的演进来看,专制国家的诉讼制度都是以侦查为中心的,警察在诉讼中居支配地位,拥有不经法院审判就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惩处的权力;法治国家的诉讼制度则以审判为中心,法官可以对侦查权的行使进行必要的司法控制。我国不是专制国家,不存在不经法院审判就对犯罪嫌疑人定罪判刑的问题,但是必须承认,侦查活动在我国当前的刑事诉讼中发挥着切实的、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是决定性作用。打造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结构,就要想办法弱化警察对犯罪嫌疑人命运的控制作用,同时,要保证法院对刑事诉讼实体性问题乃至程序性问题的解决享有最终决定权。

二、刑事审前程序的诉讼化改造

以审判为中心并不否定审前程序的重要性。审前程序这一概念的提出,恰恰是将以审判为中心作为前提的,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发展的产物。打造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格局,需要对审前程序进行诉讼化改造,以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和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刑事审前程序的诉讼化改造,具体可采取以下四方面举措。

1.实行司法令状原则

刑事审前程序诉讼化的关键是让法院介入审前程序,通过司法权的介入,实现权力制约权力,形成司法权对侦查权的有效控制。这样既能解决侦查权行政化的问题,又可以防止侦查权被滥用。

侦查权作为一种带有明显行政性质的国家权力,具有单方面自行启动的功能和强烈的强制性,其运行往往带有行政化色彩,如果不予以适当控制,就可能引发非法取证、暴力取证现象的发生,造成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侵犯。因此,很多国家都实行令状原则,要求侦查部门在采取强制措施时,必须由检察官或警察向法官提出附有理由的申请,法院或法官审查后签发令状,侦查部门只有依据该令状,方可限制或者剥夺犯罪嫌疑人的自由和财产。如在美国,警察实施搜查、扣押措施时,必须以持令状进行为原则。警察要获得令状,就必须提出正式申请。令状申请须以警察宣誓或确认的方式进行,警察必须将拟采取措施对被搜查、扣押的对象进行明确而具体的描述,否则令状不得签发。

在我国,虽然立法上要求侦查机关在采取搜查、扣押等强制性措施时应当依据有关证件进行,但实践中除逮捕以外的其他强制性措施均由侦查机关自己决定、自己签发执行令、自己执行,未能形成令状原则所要求的司法控制机制和程序制约机制。从强化刑事追究的正当性,防止强制性措施被滥用的角度看,对强制性侦查实行令状原则应当成为我国侦查制度改革的趋势。具体做法是:确立对强制性侦查措施的司法审查机制。凡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实施的涉及对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或财产权利进行限制或剥夺的行为,侦查人员都需向法官提出附理由的申请,由法官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准许。除法定的紧急情况外,只有持法官签发的有效令状者,才能实施强制性侦查措施。

2.强化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工作的引导和监督

要打造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格局,警检关系也需要重新设定。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我国警检关系是建立在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基础上的。一方面,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在诉讼职能上有明确的分工,二者在职权行使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相互独立、相互平行的关系;另一方面,检察机关有权对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尤其是有权审查侦查人员在取证过程中是否有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的情况。不过,我国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以侦查为中心的刑事诉讼格局,并确立了警主检辅的警检关系。由于公诉职能的行使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侦查职能的行使,致使检察机关对侦查活动监督乏力,检察权对侦查权的控制相当微弱,这直接影响了侦查和起诉的质量。

鉴于我国警检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学者提出了“侦检一体化”的设想,主张确立检察官在侦查阶段的主导、核心地位,突出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对公安机关侦查行为的领导、指挥、监督权。也有学者主张对公安机关的刑事侦查活动实行公安机关与检察机关双重领导的体制,这不仅有利于形成侦查合力,还有利于强化和落实检察监督。

我们认为,在警检关系的改革上,要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立足于人民检察院的宪法地位及其与公安机关的现有关系,变互相牵制的侦诉模式为侦方与诉方互相协作及检察机关引导侦查活动的侦诉模式。具体而言,一方面,要调整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的关系,改变目前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相脱离的局面,使检察机关在刑事追诉启动伊始就能参与到侦查机关的调查取证活动中,为支持公诉做必要的准备。另一方面,要加强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侦查工作的引导或指导,保留并健全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侦查活动的法律监督机制。

3.保障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

刑事诉讼以审判为中心,需要控辩平衡的诉讼结构作支撑,需要改善犯罪嫌疑人的诉讼地位,赋予其足以对抗追诉机关的诉讼权利,增强其防御力量,实现以权利制约权力的目的。鉴于控辩双方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天然地不平等,维持诉讼结构平衡的途径只能是加强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权利保障,包括在立法上赋予其一些特权,如无罪推定权、不被强迫自证其罪权、沉默权、不受任意逮捕或拘禁的权利、获得保释权等。 需要强调的是,在我国,绝大部分犯罪嫌疑人都处于被羁押状态,有很多诉讼权利他们自身是无法行使的,这决定了获得有效的律师帮助权对保障犯罪嫌疑人的诉讼主体地位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刑事诉讼以审判为中心,需要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值得肯定的是,我国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扩大了辩护律师参与刑事诉讼的范围和力度,使律师辩护从审判阶段延伸到了侦查阶段。该法规定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律师担任其辩护人,但遗憾的是,这并不意味着犯罪嫌疑人享有律师在场权。并且,不是所有的犯罪嫌疑人都有能力聘请律师,政府部门也无力保障每个犯罪嫌疑人都能获得律师帮助。此外,辩护律师在行使辩护权方面还面临一系列立法和人为的障碍,取证难、阅卷难、会见难等问题以及涉嫌作伪证的问题仍然困扰着广大辩护律师。

4.建立有效的司法救济机制

对刑事审前程序进行诉讼化改造,必须建立有效的司法救济机制。从我国现行立法来看,可行的救济途径是对《刑事诉讼法》的相关条文进行修正。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15条列举了五种行为类型,规定刑事诉讼中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利害关系人对于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此五种行为之一的,有权向该机关申诉或者控告;受理申诉或者控告的机关应当及时处理;申诉人对处理不服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检察院申诉,对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人民检察院对申诉应当及时进行审查,情况属实的,通知有关机关予以纠正。该条规定被安排在《刑事诉讼法》第二章“侦查”的第一节“一般规定”中,这里的“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当理解为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包括侦查机关和侦查人员。该条规定将侦查机关和检察机关确定为诉讼权利的救济机关是不妥当的。因为指望侵权人自行审查纠错等于与虎谋皮,而“检察机关本身又是侦查和控诉机关,并不符合司法审查的中立性要求”。此外,“通知有关机关予以纠正”缺乏强制执行力,难以充分发挥实际效用。

加强对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的保障,需要针对违法侦查行为设置程序性裁判和制裁机制。犯罪嫌疑人认为侦查机关侵犯其合法权益或者侦查行为不合法、不适当的,可以请求法官进行司法审查。法官经审查确定犯罪嫌疑人的申请理由成立的,应当作出书面裁判,除解除违法侦查措施、排除相关证据外,还应当依法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必须强调的是,司法救济是一种强制救济权,立法必须保障法官针对违法侦查所作出的裁判具有强制执行力。

三、法庭审判的实质化改革

刑事诉讼以审判为中心,是以建立与现代民主政治相适应的独立、公正的法院制度为前提的。它追求法庭审判的实质化而力戒形式化。如果审判只是走过场或者流为审判秀,其就无法确立自己的诉讼中心地位,以审判为中心也就沦为一句空话。法庭审判的实质化改革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建立刑事证据开示制度

证据开示具有整理证据、确定争点的功能。证据作为一种事实性争点,表明当事人双方所具有的不同事实主张。其实,诉讼中当事人双方互相攻击和防御的焦点,也是裁判者对案件事实进行判断以消除当事人双方的对抗的裁判点。通过证据开示,当事人双方可以在庭审前提出争点并予以梳理、归纳,甚至可以就某些案件事实和证据达成共识,在法庭上可以就未达成共识的争点进行质证和辩论。对于那些存在分歧的案件事实,当事人双方由于已在开庭前做了充分准备,所以能够在庭审中进行集中质证和辩论。法官结合当事人双方都认可的证据,就能够对案件形成明确而清晰的认识。特别是在证据开示中,当事人双方对已达成共识的事实和争点进行宣读,可以强化法官对案件事实的认识,避免出现“盲人摸象”式的审判游戏。如果当事人双方在庭审前互不了解对方的证据情况及所争议的问题,对于对方在法庭上所要进行的活动一无所知,法庭审判中就有可能出现“你说你的,我辩我的”这种互不配合的状况。

2.完善庭前会议制度

3.改革全案卷宗移送制度

4.贯彻直接言词原则

直接言词原则包括两项具体的原则,即直接原则和言词原则。其基本含义是:法官必须在法庭上亲自听取被告人、证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陈述,案件事实和证据必须以口头形式向法庭提出,调查须以控辩双方口头辩论、质证的方式进行。我国《刑事诉讼法》虽然没有明确规定直接言词原则,但从其中一些条文的规定来看,还是肯定这一原则的。如该法的一些条文坚持被告人在场原则,规定在审判过程中,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而无法出庭或被告人脱逃的,将成为中止审理的理由;一些条文引入了交叉询问规则,规定证人有作证的义务,并明确了强制证人出庭的规则。不过,我国立法中的直接言词原则并不完善,这一原则在实践中贯彻得也不彻底。例如,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80条规定,“合议庭开庭审理并且评议后,应当作出判决”,同时又规定,“对于疑难、复杂、重大的案件,合议庭认为难以作出决定的,由合议庭提请院长决定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审判委员会的决定,合议庭应当执行”。这就造成了“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问题。再如,关于证人证言的使用,我国《刑事诉讼法》在规定证人出庭作证的同时,又规定了证言笔录的可采性。立法上的这种模棱两可导致了司法实践中法官的擅断。如在杜培武案、佘祥林案、赵作海案等案件的审判中,法庭普遍奉行了案卷笔录中心主义,对于案件事实的调查都采取了宣读、出示案卷笔录的方式,法庭上几乎没有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出庭作证。

直接言词原则已得到许多国家的认可,它有助于审判人员正确审查证据、认定案情,有助于实现刑事审判的公正性等价值目标。要全面贯彻这一原则,首先要保障合议庭有作出判决的权力,要改革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案件的方式。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去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案件的功能尚不现实,不过,可以考虑借鉴历史上的“会审”制度,设立审判委员会开庭审理案件的程序。其次,要强化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的义务。关键证人出庭是审判程序公正的重要标志,也是保证法庭查明事实、认定证据的基础性措施。最后,要严格限制证言笔录的使用,摒弃卷宗依赖主义。因为在案卷笔录中心主义的作用下,侦查程序将通过案卷笔录对法庭审判产生绝对影响,成为整个刑事诉讼的中心。

四、全面贯彻证据裁判原则

以审判为中心进行诉讼制度改革,必须树立“打官司就是打证据”的理念。在现代诉讼中,法官对事实的认定应当依据有关证据作出,没有证据不得认定事实,此乃证据裁判原则之要义。确立证据裁判原则,能有效限制法官的恣意擅断,为法官心证的形成提供证据基础,保障法官自由心证的合理性,解决法官“拍脑袋”断案的问题。坚持证据裁判原则要做到两点:一是作为认定案件事实根据的证据必须是经过法庭举证、质证等程序后被确定为具有真实性,在形式上还必须具有相关性与合法性的证据。二是案件事实的认定必须建立在证据基础之上,正所谓“无证据,不事实”。

1.落实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原产地”美国不同,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主要适用于非法取得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供述、证人证言和被害人陈述的排除。我国《刑事诉讼法》对非法实物证据(物证、书证等)的排除,要求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收集证据的程序违法;这种程序违法非常严重,以至于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这种程序违法不能被补正或不能被合理解释。也就是说,实物证据虽然是非法取得的,但如果不影响司法公正,则不予排除;即使影响了司法公正,如果没有达到严重影响的程度,也不予排除;即使达到了严重影响的程度,如果能予以补正或者合理解释,也可以被采纳。这里有一个问题:补正的结果将会使所有非法取得的物证、书证等都能获得合法性,因而实践中非法实物证据往往难以被排除,以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将沦为“非法实物证据不排除规则”。此外,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启动也十分困难。我们曾做过调查,当被告人申请排除非法证据时,有496%的法官要求其必须提供确实、充分的证据来证明存在刑讯逼供。即使被告人提供了证据,也不意味着法官就会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我们在调研中假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某人被检察机关以故意杀人罪提起诉讼,其辩护律师在法庭上提出其曾被刑讯逼供,并向法庭展示了其手腕上有绳索勒痕的照片,对此,法官会否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调查结果是,只有157%的法官表示非常可能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可见,我国不但应在立法上确立严格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而且应注重在司法实践中落实这一规则。

2.贯彻疑罪从无原则

证据裁判原则是现代证据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它除了要求法官认定事实须以证据为根据之外,还有另一层含义,即法官虽掌握了一定的证据,但证据不够充分,没有达到法定证明程度的,不能对事实进行认定。从这个意义上讲,疑罪从无是证据裁判原则的内在要求。疑罪从无也是程序法治原则的重要体现,是使刑事诉讼尊重客观规律、体现司法文明、落实人权保障的一项重要原则。目前,疑罪从无原则已经成了现代刑事审判中的一项“铁则”。

②张保生:《审判中心与证据裁判》,《光明日报》2014年11月5日。

③⑩孙长永:《审判中心主义及其对刑事程序的影响》,《现代法学》1999年第4期。

④沈德咏:《论疑罪从无》,《中国法学》2013年第5期。

⑤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84、257页。

⑧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学》第3版,法律出版社,2013年,第54页。

熊秋红:《刑事证据制度发展中的阶段性进步》,《证据科学》2010年第5期。

顾永忠:《“庭审中心主义”之我见》,《人民法院报》2014年5月16日。

张建伟:《刑事司法:多元价值与制度配置》,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第157页。

王守安:《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带来深刻影响》,《人民检察》2014年11月10日。

樊崇义主编:《刑事审前程序改革实证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3、22、29―30页。

陈卫东、郝银钟:《侦检一体化模式研究》,《法学研究》1999年第1期。

龙宗智:《评“检警一体化”――兼论我国的检警关系》,《法学研究》2000年第3期。

樊崇义、张中:《论刑事司法体制改革与诉讼结构之调整》,《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第5期。

陈光中、龙宗智:《关于深化司法改革问题的思考》,《中国法学》2013年第4期。

韩象乾主编:《民事证据理论新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28页。

张保生主编:《证据法学》第2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53页。

闵春雷、贾志强:《刑事庭前会议制度探析》,《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年第3期。

朱孝清:《庭前会议的定位、权限和效力》,《检察日报》2014年8月13日。

陈卫东、郝银钟:《我国公诉方式的结构性缺陷及其矫正》,《法学研究》2000年第4期。

王尚新、李寿伟主编:《〈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释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12年,第175页。

陈瑞华:《案卷移送制度的演变与反思》,《政法论坛》2012年第5期。

陈瑞华:《留有余地的判决――一种值得反思的司法裁判方式》,《法学论坛》2010年第4期。

卞建林:《直接言词原则和庭审方式改革》,《中国法学》1995年第6期。

陈瑞华:《案卷笔录中心主义――对中国刑事审判方式的重新考察》,《法学研究》2006年第4期。

常林、张中主编:《证据理论与科学――第三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60―70页。

陈瑞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解读》,《证据科学》2010年第5期。

樊崇义、吴宏耀:《论证据裁判原则》,《法律应用研究》2001年第6期。

张军主编:《刑事证据规则理解与适用》,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40页。

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论》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76页。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我国民事诉讼中证人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发布时间:2013-12-19
我国民事诉讼中证人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我国民事诉讼中证人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我国民事诉讼中证人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摘要 近年来,随着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证人制度在民事诉讼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但由于我国立法和司法的原因......
以民事诉讼为视角浅析当事人不良诉讼心理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摘要】 任何人的任何活动,都有着心理上的成因。在具有高度社会性的诉讼活动中,当事人的一举一动,无不是其心理的反映。随着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不断增加,把握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过程,对于正确适用法律,解决纠纷......
浅谈审判制度的改革及完善(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关键词]审判制度 审判原则 完善措施 [论文摘要]我国现行的审判制度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亟需改革和完善,目的是确保严格执法,消除司法腐败,真正实现司法公正。本文拟从几个角度讨论审判制度改革和完善的措施及可能性。 ......
基于“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制度改革下基层检察院职务犯罪侦查活动转变浅析
发布时间:2022-09-26
基于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制度改革下基层检察院职务犯罪侦查活动转变浅析 基层检察院作为打击职务犯罪行为的专门司法机关,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集体利益免受不法分子侵害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以审判为中......
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的审查逮捕工作
发布时间:2023-06-27
摘 要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要求全面贯彻证据裁判原则,对审查逮捕工作提出挑战和转型要求。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内涵,剖析此项改革对审查逮捕工作的影响,进而探讨在以审判为中心的理念下,审查......
浅论诉讼时效制度
发布时间:2023-03-10
浅论诉讼时效制度 浅论诉讼时效制度 浅论诉讼时效制度 精品源 自作 文 园地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制度。诉讼时效是为了催使权利人及时行使自己的民事权利,以避......
试论小额诉讼制度
发布时间:2013-12-19
试论小额诉讼制度 试论小额诉讼制度 试论小额诉讼制度 摘要:近几年来,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建立小额诉讼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究其原因,我国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的发展,法院受案......
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9
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研究音乐教育和其他学科不同的地方在于音乐教育不仅具有教育特征,还具有审美职能,这也决定了音乐教育不能只是向学生传授音乐技能和音乐理论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音乐审美教育改革的推进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音乐的审美能力和水平,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说,音乐教育改革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这也给音乐教师的教学方式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音乐本身也.........
论民事诉讼自认制度
发布时间:2023-06-15
摘要:自认是民事诉讼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独有的价值。文章试图从自认的含义、自认的法理基础、自认的理论分类、自认的效力、自认的制度价值等问题逐步展开讨论研究。 关键词:自认;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效力。 一......
重构中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3-12-19
重构中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探讨 重构中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探讨 重构中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探讨 一、审级制度与民事诉讼理念 审级制度的产生与设定是与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密切相联的。民事诉讼是解决当事人之间私......
推进审判制度改革 确保公正司法
发布时间:2017-02-17
全省各级法院应当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司法体制改革的契机,积极推进审判制度改革,全面加强审判工作,努力消除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体制机制因素,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
论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质证制度
发布时间:2013-12-17
民事质证制度不仅是民事诉讼证据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而且也是人民法院庭审阶段的重要环节,因而为民事诉讼程序所不可或缺。但遗憾的是,这一制度不仅为司法实践忽视,而且也一直为法学理论所旁落,显然,这与民事质证制度的应有地位极不相......
浅论行政诉讼的证据制度
发布时间:2015-08-05
摘 要 证据制度是行政诉讼活动的核心内容。本文具体分析了行政诉讼证据制度现存的问题,归纳了证据制度缺失的主要原因,从理论和立法实践上探索了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希望能够对行政诉讼证据制度的完善有一定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
论证券集团诉讼与我国证券诉讼制度的完善
发布时间:2019-11-06
摘要:通过回顾我国群体性证券纠纷诉讼实践中的典型案件以及比较法分析,提出:我国应适时引进集团诉讼制度,充分借鉴选择退出、费用转移等有益规则,重点改革代表人诉讼制度,进一步完善群体性证券纠纷的司法救济机制,以促进证券市场的法治化发展,更好地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关键词:代表人诉讼;集团诉讼;选择退出规则;费用转移;胜诉酬金中图分类号:D923.99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
诉讼和解制度与审计诚信危机
发布时间:2023-02-28
内容 摘要:在安然(Enron)、世通(WorldCom)、Global Crossing以及其他公司接连不断的造假事件发生后,审计陷入了诚信危机。对此,人们提出了各种解释。本文试从诉讼的角度,通过对和解制度的论述,探讨审计诚信危机与诉讼和......
我国国际民商事诉讼管辖权制度的改革与完善(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一、引言 放眼当今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界,使用频度最高的话语莫过于“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了。但在国内民事诉讼制度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对国际民商事诉讼制度改革进行呼吁者却寥寥无几。当然有观点认为,涉外民事诉讼是内国民事诉讼......
我国民事诉讼上诉审制度之检讨与重构(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上诉审是对下级法院已做裁判的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上诉),由上级法院再行审理的制度。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它所做出的生效裁判具有神圣的权威。这种权威的基础一方面在于法律的强制性,另一方面在于裁判自身的公正性——这种公......
司法审查制度在刑事诉讼中的缺位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24
「内容提要」司法审查制度在我国刑事诉讼审前程序中的缺位造成我国刑事诉讼的重大结构性缺陷,基于对审前程序中侦控权力运行的制约、为被追诉者提供有效的司法救济以及与国际接轨的考虑,审前司法审查制度的构建应为我国刑事审前程序改革......
在民事诉讼法中设立行为保全制度初探(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02
【内容提要】本文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述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设立行为保全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借鉴国外及台湾地区在这方面的立法,进一步提出在我国设立该制度的立法建议。【关 键 词】财产保全/先予执行/海事强制令/行为保全 从......
试论小额诉讼制度1(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05
【摘 要】随着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的发展,法院受案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受案数量的急剧上升,而普通诉讼程序在保证程序正义的同时,已显现无法快速及时处理急速增长的大量案件的现实矛盾和制度缺陷。本文在此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小......
论宪法诉讼制度的构建(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关键词】宪法 宪法诉讼 制度构建 论文论文摘要:宪法诉讼是宪法自身的要求,是法治的需要,是审判实践的需要,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需要,我国具有构建宪法诉讼制度的可能性。应当在吸取外国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建立......
论缺席审判制度
发布时间:2015-12-04
一、 缺席审判制度概述(一)缺席审判制度的概念很多国家的民事诉讼法都对缺席审判制度作了较为详尽的规定,但相互之间的理解和认识却不尽相.........
诉讼时效制度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1
诉讼时效制度的研究 诉讼时效制度的研究 诉讼时效制度的研究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力即丧失请求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规定诉讼时效的目的在于督促债权人积极主张权利,保持民事流转关系的稳定......
未成年人公诉制度改革
发布时间:2023-02-24
一、未成年人公诉制度的理论基础 未成年人是一个法律上的概念,我国《未成年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岁的公民。未成年人处于生理发育阶段,相比于成年人还不成熟,具有独特的身心特点:未成年人易于冲动,情绪波动大......
论我国诉讼制度中的司法鉴定(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26
【论文关键词】诉讼 司法制度 司法鉴定 论文论文摘要: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由司法机关指派或当事人委托,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对专门性问题作出判断的一种活动。根据我国诉讼制度中司法鉴定的产生、发展......
论我国现行民事诉讼中的自认制度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我国现行民事诉讼中的自认制度 论我国现行民事诉讼中的自认制度 论我国现行民事诉讼中的自认制度 一、自认的概念和相关法律规定及特征 自认,是指当事人对不利于自己的事实的承认。①广义上的......
论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举证时限制度
发布时间:2023-02-15
[摘要]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中没有举证时限的规定,在民事诉讼中实行的是证据随时提出主义,这种程序模式所尊崇的哲学理念为实事求是、追求客观真实以及坚持有错必纠。这种程序模式是以追求实体真实为主要目的,但是,却以丧失正当......
美国刑事诉讼一审程序_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6-18
众所周知,美国实行的是当事人主义审判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对抗式,法官和陪审团作为案件的裁决者,不主动调查证据,传唤证人及对证人询问,而处于一种消极、超然的地位,负责听取控辩双方提出的证据和所作的陈述,控辩双方向法庭......
民事诉讼中的检察监督制度
发布时间:2023-07-19
民事诉讼中的检查监督制度就是在民事讼诉活动中以人民检察院为主体而形成的法律监督制度。检察机关根据特定的民事案件而提起民事诉讼,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大部分国家从立法的形式上授予检察机关的一项权利。在社会快速发展和进步的......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教学改革探析
发布时间:2016-07-07
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题海战术式等方法,而在现今高职教学过程中,此种传统的教学方法逐渐被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取代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中,学生被视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同时要求教师更多地站在学生的立......
诉讼和解制度与审计诚信危机(1)
发布时间:2013-12-18
内容摘要:在安然(Enron)、世通(WorldCom)、Global Crossing以及其他公司接连不断的造假事件发生后,审计陷入了诚信危机。对此,人们提出了各种解释。本文试从诉讼的角度,通过对和解制度的论述,探讨审计诚信危机与诉讼和解制度......
《行政诉讼法》修改中的变革观运用
发布时间:2023-02-18
摘 要 行政诉讼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律,二十多年来首次进行大修,在对行政诉讼法修改问题进行研究时,应当立足行政诉讼制度的产生、发展进程以及目前的社会经济环境,充分运用变革观。从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来看,在诉讼争议问题解决功能......
论我国民事诉讼快速审判程序的建构(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 要:为缓和审判力量不足与庞大案件数量之间的紧张关系,我国应当完善现有的民事审判程序体系。立足于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审判实践,我国应当建立快速审判程序而不是小额诉讼程序。快速审判程序作为独立的诉讼程序,有其独特的程序原则......
解构与重塑:审判委员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发布时间:2023-07-12
【摘要】审判委员会制度是在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并具有明显中国特色的一项司法制度。作为法院系统最高审判组织,审判委员会曾在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确保案件质量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由于其不可避免的浓......
举证责任与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引 言近几年,全国各地人民法院响应最高人民法院的号召,掀起了一场审判方式改革的热潮,强化当事人举证责任作为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已被列入工作日程,人民法院通过强化当事人举证责任,使审判资源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上发挥更大......
试析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现存问题与改革建议
发布时间:2015-08-07
摘 要 随着诉讼调解的工作量的增多,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调解原则贯彻不健全,调解程序的设定不完善,久调不决,不能发挥正确指导作用等。对此,本文结合调解工作实践就我国诉讼调解制度的改革谈了几点......
刑事诉讼法中的程序性裁判(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26
「摘要」程序性裁判的确立体现了程序的独立价值。我国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程序性裁判范围非常局限,且法律后果单一,使得程序逆行成为程序性裁判的必然结果。要完善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程序性裁判机制,首先应当健全刑事诉讼法中的程序规则;......
论诉讼时效的审查
发布时间:2022-12-14
论诉讼时效的审查 论诉讼时效的审查 论诉讼时效的审查 【内容摘要】 诉讼时效是我国民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其科学、合理的适用导向不仅能鞭策权利人及时行使给付请求权,又能做到对私权的切实保护。本文从诉讼时效的审查方......
试论刑事诉讼中的质证制度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4-02
质证,是指在庭审过程中由控辩双方对诉讼证据采取说明、反驳以及交叉询问等形式进行质询,以确认其证明力大小的诉讼活动。关于质证,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7条有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
论民事诉讼中的再审程序
发布时间:2023-03-28
论民事诉讼中的再审程序 论民事诉讼中的再审程序 论民事诉讼中的再审程序 再审程序是我国民事诉讼审判程序中争议最大的一个程序,本文拟对其基本制度及缺陷加以阐述并提出一些改进设想。一、 再审程序的概念1. ......
浅析中外民事诉讼证人制度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 要】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制度在证人制度证据规则作为一个事实性很强的法律问题,在我国目前的司法现实条件下短期内难以用制定法思路来解决。我国应在司法实践中形成我国的证人规则习惯,并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公正原则的运用,在条件......
试论我国公诉制度改革的相关问题
发布时间:2015-07-24
控申分离的刑事案件处理方式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的选择,通过检察机关的公诉对刑事案件进行处理,体现了国家司法制度的完善和对案件的重视,从2008年,我国对开始注重对司法体制进行相应的改革,直至2012年刑诉法出台,我国对公布了多项......
探析诉讼时效中断制度的完善(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25
论文摘要:诉讼时效中断制度作为诉讼时效的障碍机制,是协调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然而,在诉讼时效中断制度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其本身的不完善之处也日益显露出来,例如把起诉作为中断事由引发的问题;中断事由的种......
试论民事诉讼法中的专家辅助人制度
发布时间:2023-03-20
摘 要 专家辅助人制度,是当事人就案件中的专业性、技术性问题于诉讼中可以获得在这一领域具有专业知识的专家帮助。修改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新增加了专家辅助人制度,使当事人在诉讼中获得专业人员的协助成为可能。以下将日本......
论行政诉讼判决的拘束力(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实施,是中国走向现代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使私人对政府、政治权力“从事实上和观念上都发生着静悄悄的革命”。行政诉讼使得民意得以宣泄,错案得到纠正,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从制度上实现了对私人的权益保障。......
举证责任与民事审判方式改革(2)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很少有人去注意举证责任与证明责任之间的差别,在一般教科书中,往往认为举证责任即证明责任,或者举证责任又名证明责任。5 举证责任与证明责任两个名称的差别,源于历史上移译过程中产生的讹。6 但是正是这种讹,不仅帮助我们认识到在民......
中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初探
发布时间:2023-03-18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目前我国仅依靠行政机关执法来实现环境治理,但行政机关本身有其局限性,显然难以应对紧迫的环境问题。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出现,在司法领域上为环境治理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在......
浅析环境公益诉讼审判组织专门化、审判人员专业化
发布时间:2016-12-30
一、引言 我们国家走的是可持续发展道路,为了顺应生态文明,促进我们国家的环境审判组织的专门化的建设,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所以要建立一个完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体系,环境公益诉讼审判机构包括审判组织专门化和审......
论民事诉讼调解制度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民事诉讼调解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在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根据双方当事人自愿合法的原则,促使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协商解决的制度。它不是对抗性的,也不是权威压制或者违背法律意识的"和稀泥"式,而应当是当事人......
突破行政诉讼制度的禁区-内部行政行为的可诉性探析(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09
论文提要: 长期以来,内部行政行为一直是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禁区、司法审查的盲点和真空,与法治国家的要求极不适应,既不利于对广大公务人员合法权益的保护,也不利于行政机关职能的有效发挥。本文从能动司法理念和最高人民法院积极......
论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摘要:从消费者群体权益保护视角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对于我国法制的完善以及消费者群体权益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消费者群体权益受侵害的状况主要表现为:消费领域的主要市场主体企业与一般市场主体消费者形成明显的强弱对比,......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环境保护已经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诉讼推进环境保护形成也是环境保护法得以实施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唯有在公益诉讼制度方面研究,加强公益诉讼制度的建设,才能日益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取得良好成绩,也同时可以推动环境保......
论民事诉讼中的检察监督制度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29
内容提要: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从诉讼监督的价值上看,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且目前我国司法现状也要求有相应的监督和约束。但由于立法上的不明确,造成了我国司法实务中的检法冲突问题,因此在肯定检察监督这一制度的同时,应对其进行完善......
论我国宪法诉讼制度的构建(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31
论文论文摘要: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公民权利意识和宪法观念的增强,建立宪法诉讼制度的问题目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宪法诉讼的概念进行理论上的梳理和澄清,并在借鉴国外宪法诉讼制度的基础......
论行政诉讼制度的宪政意义(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中国近代社会几乎历次行宪都伴随着一场你死我活式的暴力革命斗争,而最终还是摆脱不了“有宪法无宪政”的历史轮回,这也正应了哈耶克的名言:“没有司法审查,宪政就根本不可能实行。”1而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人身权、财产权......
试论刑事诉讼中的质证制度(2)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29
三、质证制度在不同诉讼环境中的作用 在不同的诉讼环境,质证制度所能够发挥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在传统的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下,负责审判的法官对于证据的调查、审核拥有较大的职权,不仅调查证据的顺序、范围、方法,全由法院全权决定......
简论善意取得制度在刑事诉讼中的确立
发布时间:2016-09-20
一、前言 赃款、赃物能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第三人能否以善意取得为抗辩事由有效阻止刑事追缴行为,是实务界和学术界早已关注的问题。2014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的若干规定》,进一步规范刑事裁判涉财......
试论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制度(1)
发布时间:2022-11-30
行政诉讼证据制度与刑事和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主要差别集中表现在举证责任制度上。如何设定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制度,使之成为确定行政诉讼的胜诉和败诉的规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举证责任的分配及其价值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分......
论行政诉讼中的暂时法律保护制度(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摘要】:行政诉讼中的暂时法律保护制度对于保障公众的权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域外法治先进国家和地区都设立了相关制度,为公众权利提供了全方位的保护。我国现行法律也包含暂时法律保护制度,但是存在着如“诉讼不停止执行”等不完......
浅析民事诉讼和解制度
发布时间:2023-04-07
一、引言 诉讼和解制度对于分担早已捉襟见肘的司法资源来说,意义重大。但是,由于我国在立法层面对诉讼和解制度未能做出详实地、操作性强的法律规定,导致该制度的未能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 二、诉讼和解的性质 想要明确诉讼和解协......
行政诉讼案件为何被判“无期徒刑”?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16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曾经被各大媒体称之为“全国首例政府采购行政诉讼案”,从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9年3月29日正式立......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2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摘要」:环境保护已经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诉讼推进环境保护形成也是环境保护法得以实施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唯有在公......
浅析我国股东诉讼制度
发布时间:2023-04-23
【论文关键词】股东 诉讼司法 介入公司 治理 论文论文摘要:公司治理不是绝对的私权自治,还需要司法权力对其加以干预,司法权力介入公司治理,完善股东诉讼制度,用以救济股东权利、解决公司纠纷成为一种必然.公司法中的股东诉讼制度......
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发布时间:2023-04-16
摘 要由于证人不出庭的现象普遍存在,审判人员在庭审过程中无法通过当庭质证判断证言的真伪,不利于查明案件事实真相,从而影响了判案的质.........
分析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以深圳市盐田区为样本
发布时间:2022-07-23
一、盐田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情况(一)行政审批、行政服务及备案清理优化情况。2012年7月,根据《关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工作方案》,盐田区印发了《深化盐田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实施方案》,共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合计257项;经进一步整合、转移,现有行政审批事项107项,其中,保留行政审批事项79项、承接上级下放事项27项、新增街道办事处行政许可事项1项,取消或改变管.........
从“以知识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3-04-02
" 论文关键词:传统教育;素质教育;以知识为中心;以人为中心 论文摘要:传统教育“以知识为中心”,培养和塑造的人才平面化、单一化,缺乏个性和创新精神;现代素质教育“以人为中心”,通过锻炼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论“诉调衔接”制度的改善
发布时间:2023-06-06
摘 要 “诉调衔接”机制作为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方式关键的一环,有助于推动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的组织和程序建设。本文通过研究我国“诉调衔接”的运行模式,针对衔接机制的三大核心路径――“对调解协议纠纷的司法审查” 、“对人民调解协......
论我国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
发布时间:2022-07-22
论我国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 论我国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 论我国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 一、引言为了顺应人类社会进步的潮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我国司法制度进行了成效卓著的改革。作为司法制度中的核......
民事诉讼规则在行政诉讼中的运用及其限度(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15
关键词: 民事诉讼规则;行政诉讼;适用;限度 内容提要: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行政诉讼可以参照民事诉讼规则。只有部分民事诉讼规则在行政诉讼中可以适用,而且其适用有一定的限度,必须经过改造。典型的有管辖异议、财产保全、......
论行政诉讼收费制度行政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1-15
论文摘要:现行的行政诉讼收费收费制度基本上是民事诉讼收费制度的翻版,行、民不分。在谈到设立行政诉讼收费制度的理由时,多都借鉴设立民事诉讼收费制度的理由。这些理由在理论上难以自圆其说,在实践中也未能改变大量行政诉讼成本由国......
民事诉讼中新媒体渠道审判公开的问题与保障
发布时间:2023-03-14
一、新媒体渠道审判公开的应用 所谓审判公开,是指法院审判案件的活动除了评议和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都应当向社会公开进行,允许公民旁听,允许记者采访报道。新媒体渠道具有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受众广泛、交互性强、形式多样性......
对二次离婚诉讼审判规则妥当性探析
发布时间:2013-12-19
对二次离婚诉讼审判规则妥当性探析 对二次离婚诉讼审判规则妥当性探析 对二次离婚诉讼审判规则妥当性探析 【内容提要】当下,人民法院对有争议的初次离婚诉求,调解不成,一般判决不予离婚,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判决生效6个月后......
略关于建立宪法诉讼制度(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24
宪法诉讼,一般认为,是指公民认为宪法赋予其的基本权利受到国家机构及其公职人员侵害时,该公民向法院提起诉讼以求得最终救济,法院依据宪法受理案件并作出判决或裁定的制度。 在中国,还未建立起宪法诉讼制度,至今也没有一起真......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网页制作》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发布时间:2016-10-13
《网页制作》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中计算机相关专业和电子商务等专业的职业基础技能课程。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包括HTML, FLASH,PHOTOSHOP,目标是培养学生静态网站的制作能力,包括设计网页、建立网页、制作动画......
浅谈以人为本推进高等学校考试制度的改革
发布时间:2023-02-18
" 论文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考试制度 改革 高等学校 论文摘 要 高等学校考试制度的改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作为高等教育人员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追求一种科学合理的考试方式,以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考试不仅是一种结......
以社会保障为视角浅谈户籍制度改革办法
发布时间:2015-08-06
摘 要 户籍制度改革是深化改革开放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构建现代化社会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吉林省蛟河市社会实践调研结果和相关文献资料,简析了进行户籍制度改革的原因和当下户籍制度改革所面临的阻力。文中从加强法律层面......
论民事诉讼法律文书的写作中心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 要】写好民事诉讼法律文书的写作中心具有重要意义,没能把握写作中心的民事诉讼法律文书如无矢之的,无法发挥其诉讼作用。无论对于民事起诉状而言,还是答辩状或者是一审民事判决书来讲,诉讼请求都是其写作中心,写作诉讼请求时......
试论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模式中的调解制度_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长期以来,行政诉讼面临一个很大的困扰,就是治标不治本,这种现象突出表现在对涉民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中。因此,在行政审判实践中,引入调解机制便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在当前存在的大量涉民行政案件以及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案件的情......
论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从1993年12月29日颁布,1994年7月1日实施至今,对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经济的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面对中国加入WTO和世界......
试论民事诉讼中的诉因
发布时间:2013-12-19
试论民事诉讼中的诉因 试论民事诉讼中的诉因 试论民事诉讼中的诉因 诉讼标的理论是大陆法系民事诉讼法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它关系到法院的审理对象、当事人争执点的确定,同时也是判定重复起诉、诉......
论证人出庭作证率低的原因——以刑事诉讼为视角
发布时间:2016-09-20
证人是刑事诉讼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对于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有着重大意义,其证言是法庭查清案件事实的重要证据之一。新《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第一款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证人作证在司法实践中基本上可分为两种......
浅析刑事诉讼法中的隐蔽作证制度
发布时间:2016-09-20
目前,刑事案件证人出庭作证率之低,是困扰我国司法实践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它直接导致我国构建以庭审为中心的审判制度改革成果收效甚微。为了解决证人出庭难这一棘手问题,许多学者建言献策,有的人认为,因为证人法律修养欠缺,该出庭......
走向现代化的民事诉讼制度
发布时间:2023-01-12
走向现代化的民事诉讼制度 走向现代化的民事诉讼制度 走向现代化的民事诉讼制度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和诉讼数量以及新诉讼类型的与日俱增,原有的诉讼制度已无法有效满足新的社会需求......
试论民事审判中的人民陪审员制度(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06
摘要在陪审制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大陆法系国家引入陪审制的过程中,刑事审判中陪审制度被当作研究重点。在民事审判领域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对于保障公平正义,维护人民利益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民事审判 人......
论国际民事诉讼的协议管辖制度(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23
[摘 要] 协议管辖意思是自治原则在国际民事诉讼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是避免和减少管辖权冲突的重要方法。协议管辖制度之所以被当今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是因为其自身诸多优点所决定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协议管辖制度在近年呈现出一些新的发......
从新《音乐课程标准》谈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13-12-17
毕业论文 摘 要 建国以来,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在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随着当前新科技的高速发展和国家综合能力竞争的日益激烈......
困境与出路:司法审查制度在刑事诉讼中的缺位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提要」司法审查制度在我国刑事诉讼审前程序中的缺位造成我国刑事诉讼的重大结构性缺陷,基于对审前程序中侦控权力运行的制约、为被追诉者提供有效的司法救济以及与国际接轨的考虑,审前司法审查制度的构建应为我国刑事审前程序改革......
以程序为本位:论实体法与诉讼法关系的重塑(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内容提要:实体法与诉讼法的关系是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话题。对于两者的关系,学者们往往只是从纯理论的角度予以论证而没有将其与我国的法治现实结合起来考察。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当前中国法治现实、程序本位主义、实体法和诉讼法关系折......
环境公民诉讼制度宽松起诉资格初探(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9-25
[摘 要]:宽松的起诉资格是环境公民诉讼制度健康发展的前提。在以环境污染者、自然资源破坏者为被告的诉讼中,确立宽松起诉资格要求顺应世界潮流,赋予非直接受害者以起诉资格,并可以借鉴集团诉讼的做法提起群体诉讼;其次要促进属事要......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市场营销课程改革探讨
发布时间:2017-01-05
在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的当今社会,高等教育应该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