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析传统生生观

浅析传统生生观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09-11 04:15:17
浅析传统生生观
时间:2022-09-11 04:15:17     小编:罗光春

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精神,一言以概之: 生生。生生之道是中国传统的生存哲学、生命哲学、发展哲学,生生之德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支撑。由生生而乐生、好生、健生、永生、和生、创生、厚生,构成五千年不竭的中华最高生存智慧。

中国传统哲学以《易传》为核心,创建了特有的生生观或生生哲学,其逻辑为生生大道而生生大德。

( 一) 生生之谓易

梁漱溟先生曾经说过: 在我的心目中,代表儒家道理的是生。这种形而上学本来就是讲宇宙之生的,所以说生生之谓易。梁先生把儒家核心思想概之为生,无疑抓住了儒家哲学纲要。代表儒家形而上学的《易》就是从宇宙天地本体的高度揭示了这一思想的,其集中表达就是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易传》夫易,广矣,大矣,以言天地之间,则备矣。易道至广至大,是天地之大道,而成天地之大德,是宇宙万物生生化化的根据。宇宙大道的终极使命和根本职责就是生生化化。孔子曰: 大道者,所以变化而凝成万物者也。在《易》其内容即为生或生生。如何理解天地之大德曰生?《子夏易传》释: 天设四时而寒暑生焉,地设刚柔而生长遂焉,此天地之德而厚其生也。王弼的《周易注》解为: 施生而不为,故能常生,故曰大德也。唐孔颖达在《周易注疏》中疏曰: 言天地之盛德在乎常生,故言曰生。以其常生万物,故云大德也。宋初三先生之一的胡瑗在其《周易口义》中详解道: 夫天地之大德者,惟是阴阳二气上下相交,生成万物。周而复始,无有限极,故其德常大。若生之不常,运之有极,则所生之道不广也。总括上述注解,可见天地之大德曰生有三层义: 一是天地之生德指的是天地具有厚生好生的德性功用,生成促进万物生命是天地的本质功能; 二是天地生生大德之大在于常生,在于天地常生万物,无有极限,使天地呈现出生生化化的永恒过程; 三是导致天地具有常生大德的动因在于阴阳二气的相交相感、翕辟消长的永恒无穷的运变动化。而这也就是生生之谓易的根本。易道的大德功用在于能生生,也即天地万物的生生化化,而其根底在于易道内涵的阴阳辩证运行变化之道,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万物的生生只是宇宙阴阳之道的自然体现。所以王弼《周易注》中解生生之谓易为: 阴阳转移,以成化生。唐孔颖达疏为: 生生之谓易者,生生不绝之辞,阴阳变转,后生次于前生,是万物恒生谓之易也。胡瑗在《周义口义》中也说: 生生者,阴生阳,阳生阴也,是生生相续而不绝也。《汉上易传》进一步解为阳生阴,阴生阳,阳复生阴,阴复生阳,生生不穷如环无端。朱熹的《原本周易本义》也解为阴生阳,阳生阴,其变无穷。也就是说,在易道的阴阳相生转移的生生相续生生无穷的大化流行中,导致了万物恒生,带来了天地万物的生生化化。这一从阴阳之道体而及生生大德用的思想,始终成为历代儒家思想家的基本观念,至宋,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说: 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认为,阴阳大化,生生不已。天地阴阳之气之理,自然生生不穷。二程说: 生生之理,自然不息。天之化育万物,生生不穷,各正其性命,乃无妄也。及至清,戴震在其《原善》中提出气化之于品物,可以一言尽也,生生之谓欤! 儒家从阴阳生生之本体易道引申出天地生生之德,实质上从体用一源的思维方式揭示了世界万物存在发展的终极性道理,体现出了中国传统哲学特有的致思路线。

不仅儒家,道家也是如此。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种气以为和。大道氾兮,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衣养万物而不为主。道生之,德畜之; 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这里的本体之道,就是生生之道,其展开过程,就为一系列的生的过程,是阴阳生万物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又具有逝远反的周行不殆的无穷过程。

( 二) 天地有大生广生

本体之道通过一阴一阳的永续变化,形成天地万物的生生化化,然而,在这一天地生生大德中,其生生作用又有相对的区别性,即天具有大生的功能,地具有广生的功能。在《易》,天地即乾坤,天地生生之德即大哉乾元的大生之德和至哉坤元的广生之德: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乾元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坤元,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坤阖辟之道、阴阳中和之道,是天地之根和玄牝之门,是宇宙万物生化不息的大纲或总则。天的大生之德,地的广生之德,以乾坤资始资生开辟宇宙万物的大化流行,在大化流行中,到处生机勃勃,到处发育创造,无限的生命运行流转,生生不息,绵绵不已,没有死寂,没有终结。所以,《汉上易传》( 卷八) : 乾大生也,坤广生也。乾坤合而成德,生物而已。故曰天地之德。胡瑗《周易口义》释乾的大生为: 能大生于万物也。释坤的广生为: 是以其生育之道至广而无限极也。

具体而言,天具有大生的品性,这一大生品性也为健的品性,所谓天行健。在天曰阴阳,天以阴阳之气化生万物,阴阳流转,大化流行,生生不已、绵绵不息,循环往复,经久不衰,充分体现了强盛的生命活力。孔子有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荀子天论》中亦说: 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而地具有广生的品性,广袤无垠的大地,以其宽厚的胸怀承载了万物,不论美丑高矮,无所嫌弃,无所偏爱,都能得到一样的扶植培养,一样的茁壮成长,这就是地坤具有的厚德载物的品性。坤卦《彖》言: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中庸》力颂的万物并育不相害,( 众) 道并行不相悖。《系辞上》的曲成万物而不遗,都是地的广生精神的传神写照。

而在天地的大生广生中,阴阳大化流行,宇宙万象更新,万事万物在生生化化中呈现一派活泼泼新灿灿生机,这就是生生而日新。所以《易传》进一步提出日新之谓盛德的命题,更加深刻地揭示生生的意义价值。什么是日新之谓盛德?《周易口义》释义道: 夫天地之道日往月来,阴极阳生,四时更变,寒暑相推,一日复一日,其德愈新,以至生成万物,日日而盛大。这就是说,天地之道而来的天地大生广生中,万物的生生化化不仅转化无穷、绵绵不已,而且呈现出日新月异、愈大愈广的盛景。

大生广生日新,正是宇宙天地的根本德性或精神,这是中国传统哲学之为生存哲学的本质。

( 三) 中和生生之道

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而天地生生之德内源于阴阳中和之道。阴阳大化,万物生生,本于中和之道。何为中和? 《中庸》有着经典揭示: 中者天下之大本,和者天下之达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朱熹解道:中者,天地之所立也,故曰大本; 和者,化育之所以行也,故曰达道。这里,中和是天地万物生生化化的大本达道,是最高的本体大道,是根本的发展规律。中和者,空间结构上的不偏不倚,时序结构上的无过不及,其实质就是朱熹所说的恰好的道理,中和之道就是万事万物实现又好又快生成发展的根本规律。阴阳中和,而化成万物。阴阳中和辩证法是中国古代辩证法的基本形态和核心精髓。《易传》的中心思想就是尚中尚和,其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构成的体系,始终坚持和追求的原则就是处中得中太和保和中和,它反复强调阴阳处于平衡协调中正不偏的关系中,事物才能获得最佳生成发展,才能吉亨贞,否则就会遭受挫折失败,就会悔吝凶。儒家外,老子也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 中) 气以为和。正是阴阳中和之冲万物才化生。庄子也说: 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认为在阴阳交通成中和之气从而生成万物。如果阴阳偏倚失衡、过或不及,就不能化生万物。所以,宋思想家司马光概论道: 一阴一阳之谓道,然变而通之,未始不由乎中和也。中和岂可须臾离哉! ⑨阴阳损之益之,不失中和以生成万物。夫中和之道崇深闳远,无所不周,无所不容,人从之者如鸟兽依林,去之者如鱼虾出水。其德大矣,致矣,无以尚矣。上焉治天下,下焉修一身,舍之莫之能矣。⑩正是阴阳中和之道造就了天地生生之德,使万物化化无穷。

显然,上述关于生生大道大德的思想也可成为生生世界观和生生发展观,它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是传统生存哲学的根本。列宁曾经概括唯物辩证法有两大普遍原则: 一、发展原则; 二、统一原则。显然,天地生生,阴阳化化,生生之道,生生之德,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揭示宇宙世界万事万物生存发展一般规律的发展原则和统一原则。天地生生,阴阳化化,变动不居,周流六虚,天地万物无物不生,无时不化,处于普遍永恒统一的大化流行发育中。因此,传统生生观是中国传统哲学关于世界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深刻性和博厚性。

天地有生生大德,这是宇宙的大本达道,然而,在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思维中,天地生生之德根本上还必须落实到人类的生生之德,为人类的生存方式提供文明范式,为每个社会成员提供生命精神,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中国传统哲学从来认为,人类认识天道地道根本上是为了确立人道。人们认识宇宙生生发展的总规律总规则,就是为了给现实中的人们提供一个精神上的安身立命之所。这也就是《易传文言》提出的中国哲学的总的思维方式和价值使命: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天地有生生之德,人也应该有生生之德,天人共行生生之德,共同促进天地万物的生生化化,共同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生机和谐有序的宇宙世界,这就是天人合一的真谛。显然,生生之德就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千百年来,正是生生之德赋予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生生日新的精神和力量。

从天地生生之德落实为人类生生之德过程中,中国传统哲学成功打造了中华民族的七大生生之德,它们构成为传统生生哲学或生生观的精髓,即特有的生生精神。

( 一) 乐生精神

生生之德成为中国人的生存哲学。中华民族以生生为自己的根本价值追求。天地大道是一周行不息、创造不已、生生相续的生命本体,它永远没有终结,没有死寂、虚无、毁灭。天地生生之德教人以生,不教人以死,这正是天地大德在生生后不连死死的真谛。《周易注疏》疏道: 生必有死,《易》主劝戒奖人为善,故云生,不云死也。显然,正是生生之德使中华民族始终充满对于生的向往和追求,乐生忘死成为基本的民族人生价值准则。《淮南子》有父无丧子之忧,兄无哭弟之哀,童子不孤,妇人不孀,虹蜺不出,贼星不行,含德之所致也。孔子赞颜回: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都在不同层面昭告乐而忘忧、生而忘死的民族乐观向上心态。而古代精卫填海,刑天舞戚的神话故事不仅歌颂的是一种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也实际歌颂了一种生命不死的乐观主义精神。因此,明代思想家薛瑄指出生生中和之道是活法而不死,生生之德是不死的活法,它让人树立一种生的精神,摒弃一种死的悲伤。中华民族从来没有人类走向末日的悲观失望的世界观,从来不相信世界会毁灭或终结。它只相信世界会生生不息、绵绵日新,所以中华民族内心总是充满光明、光辉、希望和向往的。孟子云: 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生生之谓大德,就是因为它赋予中华民族的生命和生活一种充实而光辉的品格,赋予一种活泼泼的生机和心灵。

( 二) 好生精神生

生之德成为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和精神世界,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树立一种好生之德。这种好生之德就是要求人们学会和实践一种普遍的热爱生命、关怀生命、尊重生命、帮扶生命的情感和心志。司马光说: 天地之大德曰生,故圣人赞之曰复见其天地之心乎?言天地虽一往一来,本以好生为心也。《紫岩易传》也解天地之生德为天地好生大德。人类必须学习天地生生之德,以好生为心,具有好生大德。人类树立和实行好生之德,就是要参赞天地之化育。对人和万物发挥长之、养之、育之、畜之的积极作用,热爱人类、热爱自然,切不可为了一己之私残害生命、荼毒生命、危害他人、牺牲万物。

显然,这样的好生之德本质上就是一种仁爱精神,戴震在其《原善》中就说: 天地之德可以一言尽也,仁而已矣。朱熹也说仁者,在天则盎然生物之心,在人则温然爱人利物之心,包四德而贯四端者也。朱熹的金华后学王柏更专著《好生录序》,阐明儒家仁学的好生本质。明王阳明也明确说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抨击佛教断灭种性,入于槁木死灰的无生观。好生之德就是一种对于人和万物的仁爱精神,这种好生仁爱精神为儒家道家墨家所共倡,它是一种生育生命、体贴生命、呵护生命、扶助生命的精神,在儒家就是厚德载物、民胞物与、仁民爱物的精神,在道家就是老子所倡的善利万物而不争、常善救人、常善救物和利而不害的精神; 在墨家就是欲其生而恶其死,欲其富而恶其贫必欲人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的精神。毫无疑问,弘扬生生之德,追求好生仁爱,坚持利而不害,正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精神传统,无论历史上和现实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 三) 健生精神

《系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说卦》:乾,健也。天有大生之德,以其阴阳生生化化无有穷尽,无有止歇,无有终结。因此,坚持天人合一,必然要求人类也要有天的那种健德,必须具有健生精神,必须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可以说,中华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绵绵不已,正在于很好地秉承和坚持了这一自强不息、健生不止的精神。其神话中的精卫填海、刑天舞戚形象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怕牺牲、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的健生精神写照。其后典型无数,如大禹,其形劳天下,治水不止,而致腓无拔,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其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形象跃然纸上。所以,墨子倡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鼓励人人努力奋斗。其墨者门徒以裘褐为衣,以跂屐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为兼爱天下的理想艰苦劳作、日夜不休,充满了健生强生的精神。儒家更加倡导强哉矫的奋斗精神。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自强努力、不断奋斗的精神,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知老之将至的生命不息、追求不已的精神; 曾子的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的坚定执着坚决弘毅的精神,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志向志气,都充分体现了儒家所大力提倡和追求的人生必须在德业、学业、事业上的自强不息、奋斗不已的健生精神; 老子也倡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坚毅精神,提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的坚持不懈、始终如一的原则操守。因此,儒墨道都力倡健生精神,反对一切懒惰散漫无所用心无所追求的人生态度。显然,这种自强不息、健生奋斗的精神,极大地推动和支撑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努力前行的步伐。

( 四) 永生精神

天地生生,出机入机,一息不停,无有穷已,永永无极,呈现生生相续、生生不绝的过程。在天地生生化化的永永无限进程中,如何对待每个人的生命位置和生存价值? 朱熹有言:而今而后,乃知浩浩大化之中,一家自有个安宅,正是自家安身立命、主宰知觉处。这就是说,在生生浩浩大化里,每个人都要寻找到自己的安宅,这是生生大化中一个有机的生的环节,每个人必须以自己符合生生之德的仁爱好德精神,成为人类生生大化进程中的积极合格参与者,这就是每个个体的人生价值所在。儒家倡导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思想和永生精神,即要求每个个体在社会群体的生生发展中,在为社会群体所立的功德中追求安放个体的生命价值。生生之德教人追求普遍的生生相续的生命价值,而不是孤立的断续的个体存在。只有将自我置身于这个生命的大系统及循环往复、生生化化的流行过程中,才是自我的生命与价值所在。我参赞天地万物的化育,虽然我死了,但在天地万物的生生化化中,在整个宇宙生命系统中,仍然有我的存在。同样,在民族国家中,个体的我所做的一切贡献,并不会自己死了就不存在了,而是依然存在在民族国家的生生不息的发展中,这就是个体的价值所在,这就是生生之德的永生意义。它不是如西方哲学那样,个体是原子,偶然被抛到世界上,是孤零零的存在。人所要持守的,就是积极投入到这生生化化的洪流中,努力参赞天地万物的化育,与天地生生合一,与万物化化并行,上下与天地同流,创造自己充实的生命光辉,实践自己的生生之德,使自己的生命体现出天地大德的光辉品格。

( 五) 创生精神

生生之德者,日新之德也。《系辞》谓日新之谓盛德,盛德即大德,日新即生生,所以也常称生生日新。张载解生生之谓易为生生犹言进进也。生生是进进,正表达了生生化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前进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日新进化的过程。天地生生日新的客观本质就决定了人类的基本生存法则也必须是生生日新,也必然取日新之道、变通之道、损益之道,因时而变,趋时而新,与时俱进,从而不断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宋思想家胡瑗在《周易口义》释日新之谓盛德为: 夫天地之道日往月来,阴极阳生,四时通变,寒暑相推,一日复一日,其德愈新,以至生成万物,日日而盛大。圣人法此天地之道,增修其德,持循政教,适时之变,量时制宜,使其德日日盛大。这里,强调了中华民族积极效法天地日新之道,在实际的生活中,不断地依据天地四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坚持适时之变,量时制宜的态度,不断变革创新,使事业日日盛大。实际上,这一变通创新精神构成为《易传》的核心精神。《系辞》中充满了丰富的变通创新、唯变所适的思想观点,如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通其变,遂成天地之久并且还具体地列举了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等圣人通过一系列舟车屋宇等的伟大创造发明,解决一系列民生的实际困难,最终使民不倦。所以,清代易学大师惠栋说: 易道深矣! 一言以蔽之曰: 时中。时中者,依时而中,与时偕行,与时俱进,变通创新。人类在时中变通中,走向进一步的成功和发展,这叫亨行时中。可以说,正是《易传》生生之德塑造了中华民族生生日新、创造变通的生存精神,使中华民族虽几经周折,但总能以其自强不息又生生日新的精神,最终又生机勃勃生意盎然,获得新的发展进步,变得更加强盛伟大。

( 六) 和生精神

《易传》乾坤天地的大生广生精神具有的就是一种促进万物和谐生存发展的和生精神,即各正性命,保合太和。品物咸亨,曲成万物。而《国语郑语》提出和实生物,提出了阴阳中和是万物生生化化的大本达道,人类要实现又好又快的生存发展,就必须认识和实践中和之道,这就是中庸或致中和。孔子论断: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中庸者,中和之为用也。孔子把实践运用中和之道视为至德,归为人类最高的生存智慧,实际上奠定了中华民族往后两千年生生不息的最高生存之道。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恰到好处、不走极端,体现了一种最高的理性精神。同时,中道又培育了中国人一种《中庸》歌颂的中立不倚、和而不流的强哉矫的特立刚强品格,培育出了中华民族善于依时而中、与时俱进的进取变通精神。和者,和而不同、多样并立、以他平他、和谐协调,体现了多样性统一的辩证规律,培育了中华民族万物并育不相害,( 众) 道并行不相悖的包容、开放、平等、自由的气质禀性。和而不流是思想和生之道,和而不同是人际和生之道,和合五教是家庭和生之道,和协万邦是国际和生之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民兴焉,世界安焉。毫无疑问,在今天多元化的时代和世界中,存在着诸多的对抗和冲突,特别是在西方哲学文化鼓吹自恃、自傲、自张以及攻伐、征服、主宰世界的观念及行为下,加剧了人与人的冲突、人与社会的冲突、人与自然的冲突、人的身与心的冲突、文明之间的冲突、国家之间的冲突,如何有效化解这些冲突,从而实现和谐发展? 毫无疑问,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秉持的中庸之道、和生精神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光明大道,因为它本质上就是宇宙万物生存发展的大本达道,是人类的最高生存智慧。

( 七) 厚生精神

天地生生之德在于促进万物生生,而人类生生之德在于促进万民生生,这就是厚生精神,所谓天地之德而厚其生也。《尚书大禹谟》: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 正德、利用、厚生、惟和。这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政治伦理原则和从政道德规范: 正养民之德,厚万民之生。生生之德在政治领域就化为厚生之政。什么是厚生? 厚生就是厚民之生,就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左传》成公十六年载楚国申叔时说:民生厚而德正,用利而事节。襄公二十八年载齐国晏子云: 夫民生厚而利用,于是乎正德以幅之。南宋蔡沈《书经集传》厚生者,衣帛食肉,不饥不寒之类,所以厚民之生也。生生之德要求统治者坚持以民为本,坚持以厚民之生为执政目标。实际上,最早的生生就是指万民生生,就是强调统治者的根本任务在于保证万民能够很好地生存下去。《尚书盘庚中》有: 汝万民乃不生生,往者生生! 今予将试以汝迁,永建乃家。《尚书盘庚下》: 无总于货宝,生生自庸,式敷民德。朕不肩好货! 敢恭生生。体现了商代明君的盘庚谋求万民生生的积极作为。以后,儒家孟子的仁政其实质就是生生厚民,表现为一系列爱民、保民、贵民、重民、活民、乐民的思想。而历史上夏桀所以灭亡,就在于灭德作威,以敷虐于尔万方百姓! 而秦朝横征暴敛,不施仁政,不能厚生,民生维艰,难以活命,结果群起造反而短命,故贾谊《过秦论》说: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他人笑者,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显然,使民生生,厚民之生,这是善政大德的本质和根本,而这也成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政治文化精髓。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当是传统厚生精神的继承弘扬。

综上所述,从天地生生之德到中华生生之德,从宇宙天地精神到中华民族精神,中国传统哲学不仅构建了自己特有的生存哲学,而且成功打造了推动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日新不已的精神家园和力量源泉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论中国传统美学的生生品格(1)
发布时间:2023-05-26
中国传统美学具有丰厚的文化蕴涵,是中华民族生命意识的洋溢,它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呈现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了解与研究这种品格特性,是我们今天在传承中华美学精神,建构新型文艺美学与文艺理论过程中的必备功课。 一 中国传统美学的......
浅谈传统中式婚姻的择偶观
发布时间:2023-07-03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与人们的价值观会随之发生变化。同样,人们的择偶观也在变。但其核心内容,千百年来却一直保持着一种惯性,这个核心的内容,就是“男才女貌”、“门当户对”。只是在不同的时期,这种核心的体现,有着不同......
浅析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学生的道德教育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道德 道德 教育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德育中强化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传承与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塑造学生健全高尚的人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
浅谈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文化影响
发布时间:2023-06-17
浅谈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文化影响 近些年,伴随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化的影响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要想搞清楚文化的影响,首先要明白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从广义的角度讲,文化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
浅谈大学生生命观教育
发布时间:2023-07-26
"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生命观 生命观教育 内容与途径 论文摘要:人对生命的意识不是自发形成的,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科学的生命观,导致他们不能正确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不知道怎样去实现生命的价值。因此,明确......
浅析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积极影响
发布时间:2023-02-03
一、传统文化的特点 (一)重伦理倡道德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基本特征。中国传统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社会政治结构及其意识形态,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家国同构,家国一体是形成中国传统社会的实质。将这种忠孝原......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观视域下的当代学校体育
发布时间:2023-03-21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观视域下的当代学校体育 摘要: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观进行解析,概括出其“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超越生命”的核心内涵。以此观照当代学校体育中忽视生命主体意义、与生活世界割裂、淡化生命体验的现实......
浅析“90”后大学生的消费观
发布时间:2022-10-23
【摘 要】“90后”大学生群体消费行为和消费理念直接影响其在校的生活状况和发展状况。文章通过探讨“90后”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特点,指出消费行为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高校要加强消费观教育的具体对策,以提升大学......
中国传统园林对现代城市景观的思维传统分析
发布时间:2013-12-18
中国传统园林对现代城市景观的思维传统分析 中国传统园林对现代城市景观的思维传统分析 中国传统园林对现代城市景观的思维传统分析 精品源自高 考 试题 当今社会,世人无不赞叹中国古典园林体系的博大精深,“上有天堂,下......
浅谈加强对职校生的传统美德教育
发布时间:2022-08-07
" 论文关键词:职校学生 传统美德教育 论文摘要:当前社会道德水准下降,也影响着职校的学生。为了让职校的学生能适应社会,服务予社会,需要对他们加强传统美德教育。 据有关报道:某年年底,在一所著名大学校园内出现了一封署名......
传统文化的更新与再生
发布时间:2022-07-22
自然 的 历史 依着时间顺序由过去往今天 发展 起来,人们对于历史的思考却往往是由当下开始而回溯上去的。在我对于历史的好奇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关切之前,我关注的只是当代史。据我对历史的观察,这是一个较一般教科书所界定的时期长得......
传统手工艺的生存之路
发布时间:2015-08-21
58岁的布鲁诺腰间系着一条黑色围裙,慢慢地翻看着一本老旧的手工装饰品行业年鉴。“看,1946年的时候,巴黎有几百家时尚装饰品手工作坊,喏,1963年,不到50家,现在呢,我是最后一个独立手工工匠喽!”老人耸耸肩,无奈地叹道。他的头......
传承与发展:简析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
发布时间:2016-12-30
从理论上说,中国传统文化是指由中华民族所创造,为中华民族世代所继承和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质与中华民族风貌的一种文化。也指通过不同文化形态来表达的中华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
探析全球化视域下大学生传统美德观念的式微表现及根源
发布时间:2023-02-09
" 论文关键词:全球化 传统美德观念 式微 论文摘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伦理概念、道德理论和思想观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受到了挑战。全球化带来的社会思潮的多样化、价值观念的多元化......
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布时间:2023-06-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记载着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过程,在新时期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次讲话中提到传统文化的意义和新时代影响,并强调要以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作为建设和发展国家的重要力量......
浅析金融衍生品微观交易的宏观内涵
发布时间:2022-11-22
在中国,商品市场和股票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道理是被普遍接受的。但是,金融衍生品市场是否服务实体经济的问题,尚有争议。金融衍生品的交易者一般来说并不特别关注这些交易的宏观经济意义。而绝大部分局外人对金融衍生品不太了解,更谈......
以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布时间:2023-04-18
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富含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具有永不退色的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定的根本。......
浅析交往实践观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认为多极主体间通过改造相互联系的中介客体而结成的物质性的交往关系,它的基本框架是“主体—客体—主体”模式,体现了多级主体之间的共在性、差异性和正义性......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意蕴
发布时间:2023-05-27
一、传统文化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包含了我国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优秀的文化。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现实中,核心价值观中所包含的内容都能够在传统文化中找到根源,它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根基,并融入了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国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人将.........
浅谈如何在文化生活教学中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2-08-04
中央台热播的《汉字书写大会》掀起了收视狂潮,汉字是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见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地气,让学生在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下生发精神、孕育思想,同时,也让教师为民族精神的薪火相传、代代传承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及其祖先在长期的实践中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而内涵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现行的《文化生.........
网络文化视角下高校传统媒体媒介生态环境浅析
发布时间:2022-11-16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高校的校园媒体发生着变迁,日趋多样的传播方式、丰富的信息给高校教职工和学生带来了一场信息饕餮盛宴,同时也引发了高校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在这场竞争中,高校传统媒体目前处境尴尬,受众的流......
对高中生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3-02-06
摘 要: 传统节日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对提升民族凝聚力,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中生对传统节日有较高认同度,但一些原因在消减传统文化的影响。作者认为应挖掘传统节日内涵,创新传统节日活动形式......
传统道教生态哲学思想与当代生态养生旅游
发布时间:2023-03-02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教生态哲学思想是当代生态养生旅游的重要思想渊源之一。道教中“天人合一”、“天父地母”、“一切有形,皆含道性”和“人为万物之灵”等思想蕴含了当代生态伦理学中生态整体思想、尊重和感恩生态环境思想、万......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布时间:2023-05-12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创造的独特、辉煌、灿烂的文化,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精神成果,是构成社......
中国传统生育文化对生育行为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3-08
【摘要】人类出现之前,就开始了不停地繁衍,以致到了今天,信息时代,人类的出现,便出现了文化,出现了各种文化,各种科技的进步,生育文化便是其一。本文着重阐述什么是生育文化,以及对传统生育文化进行深度剖析。 【关键词】生......
用传统文化滋养学生心智
发布时间:2023-04-30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下文简称《纲要》)。《纲要》既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显著成效”,又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主要......
论《蜀山剑侠传》的超越生命观(1)
发布时间:2013-12-18
【内容提要】 作为民国武侠小说北派五大家之一的还珠楼主,其作品代表了武侠小说中“奇幻仙侠派”的高峰。他的代表作《蜀山剑侠传》有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其中蕴含的还珠楼主独特而系统化的生命观,是这部作品的重要意义所在。在对现实......
浅析金朝德皇后的传奇一生
发布时间:2023-04-02
纵观金史,令笔者铭记于心的不是太祖阿骨打的戎马一生,不是海陵王的残暴荒淫,也不是金世宗的尧舜之治,而是一位女性不平凡的一生。史书对她的称呼为乌林答氏、世宗后、昭德皇后。虽然她的名字未能得以广泛流传,但无论过去还是现在,......
关于儒家传统道德观对高职毕业生诚信教育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7-22
" 论文摘要:儒家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育是我国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汲取的几乎唯一的精神源泉。诚信并非只是一种个人美德,它是建立校园、社会文明和秩序的绝对必要条件,也是一名合格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素质。面对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
浅析生成语言学语义观.认知语言学语义观
发布时间:2023-03-15
" 论文关键词:认知 生成语言学 论文摘 要:生成语言学的领军人物乔姆斯基始终把语法看作是语言的基础,始终遵守句法是独立于语义的,句法研究不应以语义为基础,形式必须独立于意义之外进行描述。认知语言学以语义为中心,将语义等......
以传统文化为视角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
发布时间:2023-04-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存在,它来源于多个方面,从这一角度来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价值观构建的重要思想源泉之一。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培养科学的价值观理念十分重要,在具体......
传统文化视角下9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变化引导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06
我国传统文化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基础,对90后本科生职业价值观也有着深远影响。职业价值观为本科生在职业选择和确定就业目标中提供着重要的标尺。因此,研究传统文化视角下90后本科生的职业价值观的变化,并进行引导研究,给出培养建议。一、当前9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一)职业价值出现本位主义一些90后本科生在职业选择时,只考虑自己而不顾全大局,缺乏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考虑问题始终以自我为中心,所有的利.........
世界上何以只有中国传统文化生生不息
发布时间:2023-02-24
一、世界文明的独特风景 地球人类社会是宇宙中物质运动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双重因素作用的产物。人类创造了文明文化,自一开始就是多元的,并且自发端之始,又是不平衡的。人类在进入距今约10000年的时期,文明发展的步伐突然加快。人......
浅析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指导的大学生择业观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文章梳理了目前大学生择业观现状,并对影响大学生择业观确立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应该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指导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确立科学的职业目标;实施全程化的择业指导模式;开展有......
追问生产力和唯物史观——系统历史观导论
发布时间:2023-04-13
" 内容提要:目前学术界对生产力的研究,只是用系统思想研究生产力要素的构成,一些学者开始用可持续发展即用生态的观点来研究生产力的构成,并提出一些新的认识,但没有用系统的思维来思考生产力的本质,没有历史地考察生产力的内涵......
浅析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导向性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 要】科学发展观是回应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不同社会阶层利益重组后产生的一些新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重大的理论成果,对于有效的改善现有的生态环境和增强社会发展的持续力有重大的推动力量。而且客观上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
论传统艺术的观照方式
发布时间:2023-01-22
论传统艺术的观照方式 论传统艺术的观照方式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论传统艺术的观照方式 精品源 自物理科 中国艺术不是去真实地再现物象,但物象的主要特征又能凸显出来。而......
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发布时间:2022-12-08
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近年来,在国际化大潮的影响和部分媒体、商家的炒作下,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复活节等“洋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http://WWw.LWlM.cOm都市年轻人。中国人开始沉浸在西方节日的狂欢里......
「传统文化」「学生逃课」素材解读
发布时间:2022-10-29
「传统文化」「学生逃课」素材解读 【深度思考】 这则材料让我们更多地关注传统文化,对生活中一切向西方学习而摒弃自己文化的现象进行了抨击,希望人们重视民族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近年将清明、端午......
简析大众传媒背景下的女大学生婚恋观教育
发布时间:2022-12-12
" [论文摘要]婚恋观作为一种认知与观念,深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作为当代大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电视传媒,其普及程度强烈地影响着大众的审美生存,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其中当然包括婚恋观)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论文......
浅析传统节日文化在中学生中的发扬现状及解决途径
发布时间:2023-01-19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中华传统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寄托民族感情、体现民族认同感的舞台,是植根于民间的文化瑰宝,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周......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2023-07-08
" [论文关键词]传统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发挥着重要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大众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扬长避短,加以合理利用,有效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
客家传统生态伦理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5
摘 要:对客家传统生态伦理文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其载体主要包括民居建筑、梯田耕作、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禁忌制度、村规民约等。发掘客家生态伦理文化维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功能,构建一种有客家特色的实现人......
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教育探讨
发布时间:2016-12-15
21世纪,中国的教育出现了一点问题:大学生不想学习,学习的能动性降低。程门立雪的故事在大学已经罕见。很多老师感叹:一代不如一代。以前的学生为求学而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容易教化。今日之学生不知为何而来,我们的期末考试试......
关于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价值观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2-07-21
" [论文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发展积淀的产物,涵盖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对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决定作用。当代大学生在新的信息时代下,价值观形成中存在价值判断标准模糊、诚......
浅谈在人生观教育中增加生命观教育势在必行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生命观 人生观 生命 思想政治教育 论文摘要:人生观本身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其所包括的内容也是极为丰富的。作为社会精神层面的人生观,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而相应地丰富自己的内容。作为人生观内容的生......
浅析从汉语谚语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男女择偶观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关键词]谚语 男性择偶观 女性择偶跣 原因 [论文摘要]谚语是产生于民间,活在广大群众中的百科全书,它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民间谚语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反映中国传统婚姻观和择偶观的,它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
传统保健体育对高校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2-23
摘要:课程改革对高校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体育教学又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身心健康水平,并将传统医疗和体育锻炼进行了有机结合。养生保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之一,修生养性、调息健体等观念在不断的继承和发展之中发扬光大。传统保健和现代体育的结合使得传统保健体育成为了高校体育教学的一个新的教育方向,对高校学生生活方式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关键词.........
生态农林业、常规农林业和传统农林业辨析
发布时间:2023-06-26
摘要 在21世纪将要来临的生物经济时代,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对农林业将产生更加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该文通过比较研究与实证分析,对生态农林业、常规农林业、传统农林业的概念进行了新的拓展,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做了比较与分析。 关......
浅析我国传统科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2-12-21
浅析我国传统科学思想 浅析我国传统科学思想 浅析我国传统科学思想 摘 要 科学 思想是人们在具体的科学认识活动中产生的,既反映了当时 社会 认识事物的一般思潮,又 影响 着科学 方法 的形成和 发展 。由于社会 历史 条......
析现代广告招贴设计中的传统美学观
发布时间:2023-03-18
析现代广告招贴设计中的传统美学观 析现代广告招贴设计中的传统美学观 析现代广告招贴设计中的传统美学观 来源于www. 论文关键词:美学 现代 广告设计 论文摘要:现代广告招贴集经济、科学、艺术、文化于一身,是传......
浅析中国传统绘画美学
发布时间:2023-05-28
摘 要:气韵是中国传统绘画最为重要的法则之一,也是绘画创作追求的最高目标与最高境界。它由魏晋时期著名绘画理论家谢赫首先提出,气韵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同时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延伸与完善。 关键词:传神......
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
发布时间:2015-07-31
摘要:本文首先概括地介绍了现代景观设计中传承了传统园林的设计思想,在此基础上,对现代景观设计中传承了传统园林的设计手法进行了详细地分析,最后阐述了现代景观设计的创新性发展,为现代景观设计提供可参考依据,促进现代景观设......
将传统民间艺术溶入现代生活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保护和传承尚存的民间 艺术 已成为政府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民间艺人共同关心的话题。民间艺术生存和 发展 的最佳途径是溶入 现代 生活,就是说要把过去传统生活方式所创造出来的东西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使之产生出新的生命力。 ......
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传播方式及思考
发布时间:2023-07-27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各种外来文化以迅猛的态势涌进我国,韩流、欧美风、泰式、日漫等词语充斥在各大网站和社交平台,外来文化已经深入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可就在人们批评青年学生崇洋媚外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已经举起了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旗帜,而大学生已经成为传播我国传统文化和振兴中华的主力军。在全球化的今天,多种文化交流和文化渗透日渐紧密,文化侵略的威胁也日益加大。在多种文化渗入的途径中,.........
浅谈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传统文化缺失
发布时间:2023-06-06
浅谈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传统文化缺失 1.正确认识传统文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人类要发展,一方面要面向未来,一方面要回到人类的源头,向我们的前辈吸取智慧。”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是当今大学生思想道......
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4
当今社会,大学生已经成为青年群体的重要代表,大学阶段是大学生道德学习和道德建设的重要时期,是养成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力量之一,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关系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
浅谈传统文化符号在景观环境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12-05
浅谈传统文化符号在景观环境中的应用 一、http://wWw.LWlm.Com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世代相传有一定特色的思想、道德、风俗、文化、艺术、制度、技术等等是一个外延很广的概念。从静态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的......
浅谈儒家的和谐观与中国传统调解制度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 关键词:儒家 和谐观 “无讼” 调解制度 论文摘要:调解制度作为解决刘纷的一种方式,是 中国 传统 法律 文化特别是儒家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渊源鱿在于儒家以“无祛,为主要内容的和谐观。主要论述儒家和谙观中的......
浅析学生电子档案系统的建设
发布时间:2013-12-14
摘要:在社会信息化的影响和带动下,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和办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信息化管理与建设也与时俱进,但学生 电子 档案系统的建设还亟待加强。 关键词:学生档案 电子档案系统 一、学生电子档案系统建设的重要作用 ......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对学生道德生活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6-11
幸福是灵魂和美好德性相统一的至善是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主要内容,他的幸福观长期影响着人们对幸福的认识和理解。深入分析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内涵,对我们更好地把握他的德育思想,促进学生在德育生活中构建现代的幸福观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一、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主要内容(一)幸福是至善善在古希腊时期被用来描述贵族的品德,之后逐渐被用来描述和评价负有一定社会职责的人的品质。亚里士多德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以善为目标.........
浅谈在“统计与概率”中培养学生几何直观的策略
发布时间:2023-05-04
摘 要:随着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几何直观已经成为数学教育中的一个关注问题。从几何直观在小学生的现状调查情况出发,探讨几何直观在小学“统计与概率”教学中的培养策略,挖掘几何直观能力培养的教育价值......
西南山地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传承发展与保护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09
摘要:指出了在长期的山地生活中,西南山地各少数民族形成了本民族的传统生态文化。以哈尼、苗族、侗族、仡佬和傈僳族等山地民族为例,提出了西南山地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传统及现代产业开发式、民俗节庆活动式,村规民约式,学校......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浅论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人生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 论文摘要:本文从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变化趋势入手,阐述了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特点及现状,并分析了产生此类变化的原因,探讨了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如何加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从而使其树立......
岩佐茂生态思想同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比较
发布时间:2023-05-25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经济发展背后,环境资源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和浪费,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峻。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彰显了生......
浅谈侗族传统知识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3-01-27
近年来,传统知识的公平惠益分享、知识产权保护和科学价值挖掘等已成为全球热点议题。1993年生效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在其第8条要求每一缔约国应尽可能并酌情依照国家立法,尊重、保存和维持土著和地方社区体现传统生活方式而与......
浅析中国传统动画电影的传统文化、艺术元素
发布时间:2023-02-27
浅析中国传统动画电影的传统文化、艺术元素 浅析中国传统动画电影的传统文化、艺术元素 :视觉文化研究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浅析中国传统动画电影的传统文化、艺术元素 中国动画的......
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促进作用
发布时间:2023-03-14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在逐步向世界接轨,在这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下,资本主义社会的不良思想也逐渐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致使他们的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如何充分发挥我国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在新的社......
关于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传统观念棗医者意也
发布时间:2013-12-19
关于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传统观念棗医者意也 关于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传统观念棗医者意也 关于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传统观念棗医者意也 在中国古代医学著作中,时常可以见到“医者意也”的说法。好像医学理论的神秘性......
浅析月份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发布时间:2013-12-17
浅析月份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与它无处不在的广博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各种艺术形式。月份牌在传统美学审美追求下也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表现在心理方面对传统的审美经验的延续,形式方面对传统美术形式......
少数民族传统生计的国际人权法保护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6-09-12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民族的世界中,任何一个自由民主的多民族主权国家都必须尽量满足国内各少数民族的需求并确保少数民族人权的平等实现,因为这不仅关乎着国家的团结、繁荣和发展,也影响着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尽管如此,在民族国家......
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2-09-28
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劳动人民在与大自然搏斗的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从钻木取火到四大发明,从诸子百家到儒家文化,无不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正是这些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成果在历代思想家总结凝练下,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陷于水深火热当中,在民族精神的感召下,中华儿女走上了救亡图存的道路,有多少仁人志士赴汤蹈火在所不惜。正是由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浅析传统道德与法治社会
发布时间:2023-04-03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中国传统道德是以整体至上的社会责任感, 仁爱互助的原则, 自强不息的高尚品格及修身自律的道德修养为主要内容的。法治社会, 是指国家权力受到有效的控制, 整个社会由通过......
维吾尔族传统生态伦理内容解读
发布时间:2023-07-11
[摘要]文章解读了在生产生活方式、文学作品、宗教信仰、禁忌、习惯法中体现的维吾尔族传统生态伦理的丰富 内容 。解读维吾尔族传统生态伦理的内容,以积极的态度尊重和挖掘维吾尔族传统生态伦理中的积极成份,无论对我国生态伦理建设......
浅析新时期大学生政治观现状与成因分析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政治观 现状 成因 分析 [论文摘要]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不仅关系到个人能否健康成长,还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文章在客观分析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观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影响大学生......
学习传统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发布时间:2023-02-06
一、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她留下了大量的优秀文化。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思想和智慧,为我们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称,给我们树立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价值追求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这些优秀的文化传......
关于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之我见
发布时间:2023-01-14
"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中华民族的世代发展,以其独特的文化系统和价值观念系统,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价值体系。它对于改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正确引导大学生接......
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观
发布时间:2023-03-27
我们讲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首先要弄清中国美学历史发展的特点,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许多的哲学家同时又是美学家,在他们的作品中蕴含了大量的美学思想。中国其他的传统艺术例如,诗文、绘画、戏剧、音乐、书法、建筑等,不但都有......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3-02-27
" 论文关键词:传统文化 大学生 素质教育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剖析在现代社会和中国传统文化双重影响下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状况,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功能,扬弃其消极功能,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提......
浅谈传统文化对我校藏族学生学习英语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传统文化对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不同的民族有各自不同的文化,作为文化载体的不同的语言,在传达文化信息的表现方式上必然不同。因此,以藏语为母语的藏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会受到藏、英两种文化差异的......
浅谈景观设计中传统园林艺术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30
一、传统园林艺术在景观设计中应用的发展现在都市人群的生活比较单一,三点一式外加一游玩,即工作、路上、家庭、假期游玩。快节奏的生活也使得城市景观设计简单流畅,大致分为3种: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带状空间场所规划设计、面状景观规划设计。这与传统的园林景观相比,传统的园林设计就显得过于复杂化、专业化。即使是居住环境的景观,也很难做到如此复杂的园林设计,如果都市景观严格按照传统园林设计很明显是行不通的。对.........
浅谈网络文化对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4-02
浅谈网络文化对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影响 在工作和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正在发生重大转变的今天,网络以其自由、便捷、隐秘的特点逐步渗入了人们的生活,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而由此所形成的......
试论微博新传媒的高职生就业观教育
发布时间:2022-07-22
" 论文摘要:近年来,微博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阵旋风,使用微博的用户中,大学生占据了大部分比重,几乎每人都使用着微博。同时,微博也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就如何运用微博新传媒开展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观教育为主......
基于绿色生态价值理念的传统民居设计探析
发布时间:2015-07-31
【摘要】建筑活动因其涉及面广量大对人类生存的环境影响巨大,如何将绿色生态价值理念融入到我们的建筑活动中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将从传统民居及其建造理念入手,对其朴素的绿色生态理念进行分析和探索并着力从中提取有益的绿......
浅谈教学中对农村小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
发布时间:2023-04-26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人的意识中逐渐被淡化,越来越多的学生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他们过多依赖家长,缺乏自理能力,任性,自私,缺少民族观念,淡漠集体荣誉。这样势......
浅析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7-17
生态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也是最重要的流派之一。生态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思潮,产生于20 世纪后半叶西方的生态主义运动绿色运动的大背景中,其主旨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观点或方法对当今西方资本主义......
高校外语专业学生传统文化教育
发布时间:2013-12-17
在校大学生普遍是80年代和90年代出生的新生代,是80后、90后,他们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的一代,他们身处政治、经济等社会状况不断飞速发展变化的时代。大学校园是东西方文化的交错点,所以无形中大学生一方面接受中国传统教育,另一方面......
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落地生根
发布时间:2022-10-13
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课程和......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传统文化教育
发布时间:2022-12-21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文化内容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继承和传播传统文化是教育体系重要的使命和责任。高职院校肩负着向社会输送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的使命,需要在学生职业教育过程中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但是现阶段,很......
浅析转变观念,让科学课绽放生命活力
发布时间:2023-01-08
" 论文摘要:小学科学是关于自然规律的学科。在科学教学中,要转变旧的传统教学观念,尊重、信任学生;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创新;要走出课堂,鼓励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给学生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