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叶燮诗学的两个理论支点

叶燮诗学的两个理论支点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24 00:29:35
叶燮诗学的两个理论支点
时间:2023-02-24 00:29:35     小编:

摘要:《原诗》这部诗学专著将“两端论”与“相济论”作为两个理论支点,不仅根植于儒释道文化的沃土之中,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而且也在清初诗论家叶燮诗学中一以贯之,具有多层面的重要价值。“两端论”注重以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来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相济论”强调用相互联系的、整体的思想对事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偏畸、胶固一偏等问题进行纠偏与中和。二者互融共存,使得叶燮诗学自成体系,对后世诗学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关键词:叶燮;《原诗》;两端论;相济论;理论支点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7)10-0141-07

20世纪以来,学界对清代初期叶燮的诗学颇为关注。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大多数学者结合现代理论体系的架构,围绕《原诗》的一些核心范畴来展开研究,或主要分析其本原论、正变论、创作论、批评论①,或针对以“理、事、情”与“才、胆、识、力”为中心的美学、诗学体系给予细致探究②,或就某一个范畴和命题进行辨析;而对其中一以贯之的“两端论”与“相济论”却没有进行深入考察。由于叶燮诗学包含众多密切相连的范畴与命题,倘使割裂整体而将其划分为符合现代人认知的若干部分,难免有悖其诗学原貌和精神指归。诚如张健先生所指出的:“变的理论被划归发展观,而主客体理论被划归创作论。这样,变的理论与主客体理论就成为平行并列的理论。这样的诠释并不符合叶燮诗学的实际。……如果把主客体关系的理论从他所要讨论的中心问题中抽离出来而孤立地加以讨论,就容易掩盖叶燮诗学的真正意旨和现实针对性。”③而以“两端论”与“相济论”来观照叶燮诗学,既可以看出叶燮重视整体、强调众多范畴间有机关系的诗学意旨,理解其对传统文化、哲学的承续、创新与发展,也可以弥补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为深化叶燮研究提供新思路。为此,本文对叶燮诗学中的“两端论”与“相济论”加以展示和界定,进而揭示其思想渊源与重要价值。

一、“两端论”与“相济论”的内涵及表现

所谓“两端论”,即指主体在考察诗歌发展及诗学论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明确以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来探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论学说和思维方式。叶燮诗歌理论的鲜明特色之一即在于对大量“两端”的阐述。首先,《原诗・内篇上》开篇就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诗学“两端”,如“诗之源流、本末、正变、衰盛”与“古今作者之心思才力深浅、高下、长短”④等。接着,他以古今诗歌的因与创来说明“变”的合理性与合规律性。认为“势不能不变”⑤,以古今在食具、音乐、居处等方面的不同来表明“物”与“人”的“踵事增华”⑥,从而将诗歌发展的继承性、变化性、超越性有机统一起来。在论及“温柔敦厚”⑦时,叶燮标举“体”与“用”“意”与“辞”之两端进行阐发。论及正变、时代与诗歌发展之关系,叶燮提出“正变系乎r”与“正变系乎诗”、“诗之源”与“诗之流”等⑧,既区分了风雅正变与诗体正变之不同,强调“惟正有渐衰,故变能启盛”,也淋漓尽致地论述了“诗”与“时”之紧密联系,指出正是由于“力大者大变”(如杜甫、韩愈、苏轼等)与“力小者小变”的共同作用才组成了一部无时不变的诗歌发展史。他还通过“或曰”与“余曰”的对话指出“有法”与“无法”、“虚名”与“定位”、“死法”与“活法”等范畴,指出“虚名不可以为有,定位不可以为无”⑨。于此,宇文所安说:“像在《原诗》其他地方一样,叶燮摆出两种常见的对立立场(一方相信‘法’具有决定性作用,另一方则反对‘法’),并高居它们之上;他以此向世人表明,这样一些概念远比那些传统上的文学派别(无论是正方还是反方)所选择的粗糙立场复杂得多。”⑩

其次,《原诗・内篇下》开篇也旗帜鲜明地指出“在物者”与“在我者”之两端。谈及“在我者”时,叶燮举出“天分”与“人力”、“识为体而才为用”、“取”与“舍”、“世人”与“古人”、“同”与“异”、“横”与“竖”、“左”与“右”、“主乎内以言才”与“主乎外以言才”、“力之大小远近”,等等。论及“在物者”时,他以疑问的方式巧妙地提出了“可言之理”与“不可言之理”、“有是事”与“无是事”、“可征之事”与“不可述之事”等不可分离的两端。

再次,叶燮在《原诗・外篇上》和《原诗・外篇下》中进一步发展了其“两端论”思想。他说:

陈熟、生新,二者于义为对待。对待之义,自太极生两仪以后,无事无物不然:日月、寒暑、昼夜,以及人事之万有――生死、贵贱、贫富、高卑、上下、长短、远近、新旧、大小、香臭、深浅、明暗,种种两端,不可枚举。

从自然、人事到诗歌,无事无物不存在“两端”,所谓“种种两端,不可枚举”。谈及诗歌创作,他仍然主张要把握好“绍前哲”与“垂后世”这两端,用一幅绢素的长短、阔狭、浓淡、远近等在各个时代的不同表现,来说明自汉魏至宋以来的诗歌特点,随之又以“工”与“拙”为切入点对古今诗歌进行了分析。

此外,在《已畦集》中也可见出他对于“两端”的论述。他在所居之处筑堂、室,建亭、园,分别命名为“二弃草堂”“二取亭”“独立苍茫室”,并写有一组颇具诗意的园记:《已畦记》《二弃草堂记》《二取亭记》等。《二弃草堂记》曰:

弃之为义,以迹与事考之,未有不自世先者;以心与理推之,未有不自我先者。迨心迹交见、事理并陈,则成为两相弃已矣。夫予之事科举,窃升斗,固尝求入于世矣。然求之有道,必守之有方;守之有方,须合身心内外而早夜谋之,谋之益工,则弃端自绝,而予则何如者?世以巧,而予以拙;世以机,而予以直;世以迎,而予以距;世以谐,而予以戆。

他以“我”与“世”、“心”与“迹”、“事”与“理”、“巧”与“拙”、“机”与“直”、“迎”与“距”的对立,来说明“我”与“世”相弃的由来。“二弃”既是世既弃我,我亦弃世,也是古代诗人进退出入所必须面对的“两端”。但叶燮所讲的“弃”不是全然弃之与弃之不变,是“二弃”后的有所弃而有所不弃,是弃中有得。如其所言: 然予亦因弃而窃有得焉。弃荣名,亦弃忧患;弃宠利,亦弃污辱;弃安富尊显,亦弃履危乘殆。不劳心,不瘁形,不追前,不筹后,可以忘人我,泯得失,弃之中若别有乾坤、日月、岁时焉,则非客之所知也。……庄生曰:“此木以不才全天年。”若予者庶几以弃,而得全者乎!则予之自幸,亦未尝不以弃也云尔。

在《二取亭记》中,他对“弃”与“取”亦有新解:

碓庵曰:“君之草堂名二弃,凡物之义不孤行,必有其偶为对待。弃者,取之对待也。一与一对待而成二,弃一则余一,弃二则二外皆余。使二之余亦弃,则弃不名二。二之余不弃,则余将安归?则必归乎取。二与二对待而成四,分四各为二,以彼二属弃,则此二必属乎取矣。与子之意相左者,为弃;反其相左,而与子之意相合者,斯为取。弃得二,取亦得二。堂为弃而亭为取,妙义循环,道尽于此矣。盖名是亭为二取亭乎?”余曰:“有是哉!夫道本无有可弃,本无有可取,道之常也。有弃有取,道之变也。有弃斯有取,有取斯有弃,道之变而常也。故物之弃有万,吾以二统之;物之取亦有万,吾以二摄之,无不尽于吾草堂及吾亭矣!”

叶燮承接释碓庵关于“对待”以及“二弃”“二取”的阐发,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理解:一是指出“道之常”与“道之变”之别。以“常”而言,“弃”与“取”是普遍存在的;而以“变”而言,“弃”与“取”又是可以发生转化的。二是充分肯定“道之变而常”,认为“有弃斯有取,有取斯有弃”。也就是说,两端的生成既源于客体对象的本然存在,也源于主体的选择与舍弃,即“二弃”与“二取”。三是主张以统摄的思想和方法来理解和把握“二”“万”。他认为“二”揭示了不同事物之“弃”“取”的普遍性,“万”代表着不同事物之“弃”“取”的差异性。共性孕育个性,个性又存在于共性之中,故须以“二”来统“物之弃有万”,以“二”来摄“物之取有万”。若将统与摄之两端加以综合,可以发现统摄也是叶燮观照万物、掌握世界的一种思想与方法。由于事物之“弃”“取”千差万别,对之加以统摄,可以提纲挈领地把握整体,高度概括万事万物所具有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所谓“一多大小,统摄万有”。

综上所述,叶燮对于两端论的把握是深刻而独到的。他不仅将“两端”的思想贯穿始终,有力地支撑了其诗学体系的建立,由此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诗学成就。

“两端”是普遍存在的,把握“两端”可以提纲挈领地认识与分析问题。但“两端”也是不断变化的。在变与化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排斥与矛盾,偏于一端,或“过”或“不及”,这就需要用“相济”的思想来解决问题。所谓“相济论”,是指从整体上对事物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的偏畸、溺于一端等问题加以纠偏、调节与融合,使之合二而一、相辅相成,进而产生中和之美的理论学说和思维方式。对此,叶燮亦有创见。

一方面,他反对溺于一端。《原诗・内篇上》在标举正变、盛衰等两端的同时,指出“溺于偏畸”“出乎腐而入乎颇僻”“胶固一偏”对于诗歌发展的危害,认为尊盛唐而目空宋元,推崇宋诗却仅得皮毛都有所偏颇:“尊盛唐者,盛唐以后,俱不挂齿。近或有以钱、刘为标榜者,举世从风,以刘长卿为正派。究其实,不过以钱、刘浅利轻圆,易于摹仿,遂呵宋斥元。又,推崇宋诗者,窃陆游、范成大与元之元好问诸人婉秀便丽之句,以为秘本。”对此,叶燮进一步指出:

乃后之人颂美训释“三百篇”者,每有附会;而于汉魏、初盛唐亦然,以为后人必不能及。乃其弊之流,且有逆而反之:推崇宋元者,菲薄唐人;节取中晚者,遗置汉魏。则执其源而遗其流者,固已非矣;得其流而弃其源者,又非之非者乎?然则学诗者,使竟从事于宋元、近代,而置汉魏、唐人之诗而不问,不亦大乖于诗之旨哉!

他认为“推崇宋元者,菲薄唐人”、割裂唐诗而“节取中晚”“遗置汉魏”都不足取。因为这些机械地执于一端的论说,都没有从整体上正确认识诗歌发展的规律,或“执其源而遗其流”,或“得其流而弃其源”,实在是“大乖于诗之旨”。由此可知叶燮论诗的宗旨在于扫除陈见,救弊求变,提倡唐宋兼取与相济。如沈德潜《叶先生传》评叶燮:“论诗以少陵、昌黎、眉山为宗,成《原诗》内外篇,扫除陈见俗谛。”又沈氏《清诗别裁集》云:“先生论诗,一曰生,一曰新,一曰深,凡一切庸熟陈旧浮浅语须扫而空之。今观其集中诸作,意必钩元,语必独造,宁不谐俗,不肯随俗,戛戛于诸名家中,能拔戟自成一队者。”徐珂(1869―1928)《清稗类钞・文学类》亦云:“当康熙时,吴县有叶横山名燮者,病诗家之喜摹范、陆,作《原诗》内外篇,以杜为归,以情境理为宗旨。”可见,古人注重叶燮诗论扫空批俗的批判性、针对性、现实性,今人却强调他是宋诗派,其中差别不言而喻。

另一方面,他提倡要融合相济。《原诗・内篇下》云:

曰理,曰事,曰情,此三言者足以穷尽万有之变态。……曰才,曰胆,曰识,曰力,此四言者所以穷尽此心之神明。……以在我之四,衡在物之三,合而为作者之文章。大之经纬天地,细而一动一植,咏叹讴吟,俱不能离是而为言者矣。

“我之四”与“物之三”构成了两端,主体与客体相济、相合方能成就诗文。并且“我”之中亦有“两端”,即“识”与“才、胆、力”。叶燮说:

大约才、识、胆、力,四者交相为济。苟一有所歉,则不可登作者之坛。四者无缓急,而要在先之以识;使无识,则三者俱无所托:……惟有识,则能知所从,知所奋,知所决,而后才与胆、力,皆确然有以自信;举世非之,举世誉之,而不为其所摇,安有随人之是非以为是非者哉?

才、识、胆、力相辅相成,如此才能克服“无识而有胆”“无识而有才”“无识而有力”产生的弊端,做到不为非誉而所动。而“物”之中也有“两端”之分,即“气”与“理、事、情”:一则理、事、情三者相济而成“物”,再则理、事、情的发生发展又依赖于气“鼓行于其间”,气与理、事、情相济才能成就“至文”。再如,“陈熟”与“生新”相济,方能“全其美”而防止“俱有过”:

陈熟、生新,不可一偏,必二者相济,于陈中见新,生中得熟,方全其美;若主于一而彼此交讥,则二俱有过。 他又说道:

大约对待之两端,各有美有恶,非美恶有所偏于一者也。……对待之美恶,果有常主乎?生熟、新旧二义,以凡事物参之:器用以商、周为宝,是旧胜新;美人以新知为佳,是新胜旧;肉食以熟为美者也,果食以生为美者也,反是则两恶。推之诗,独不然乎?舒写胸襟,发挥景物,境皆独得,意自天成,能令人永言三叹,寻味不穷,忘其为熟,转益见新,无适而不可也。若五内空如,毫无寄托,以剿袭浮辞为熟,搜寻险怪为生,均为风雅所摈。论文亦有顺、逆二义,并可与此参观发明矣。

“对待之两端”既存在着美恶的对立、并行,也会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生转变,不会“常主”一端。如果不懂相济与变化,势必会一无是处。推及诗歌,若诗人能够将主体胸襟与客观景物有机统一起来,其作品自然能使人咏叹寻味,转益出新;反之,若才志卑陋而过于承袭浮辞、搜险寻怪,其作品难免会毫无寄托,乏陈无味。判定好诗应以才志高远、意味深长为准,而“不必斤斤争工拙于一字一句之间”。对于如何学习杜诗,他认为立德与立言相济相成,学诗者既不能盲目崇拜杜诗,也不可“自视与杜截然为二”而割裂杜诗,对其攻瑕索疵。指出“在杜则可,在他人则不可”之论的错误性就在于:偏执在可与不可之一端而没有进行相济。由此他十分重视“诗”与“人”的相济:“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其心如日月,其诗如日月之光。随其光之所至,即日月见焉。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使其人其心不然,勉强造作,而为欺人欺世之语,能欺一人一时,决不能欺天下后世。”诗由人作,二者不相济就会出现“欺人欺世之语”。从“不可”到“不能”,虽一字之差,却表明了叶燮对诗歌真谛的精准把握,即发自内心而作真语,力求做到诗与人如出乎一。但这何以做到呢?叶燮所给予的解决方案,就是用相济的思想去平衡二者之间产生的张力,把人格融于诗歌之中。“其心”与“其诗”相济,人品与诗品统一,既“诗以人见”,又“人以诗见”。“诗以人见”重视彰显诗人之面目与胸襟,“人以诗见”则指明诗人的人格和人品对于诗作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只有将“诗”与“人”二者相济并置于动态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的艺术至境。例如,他对杜甫其人其诗的解读就富含相济的思想:“杜甫之诗,包源流,综正变”、“变化而不失其正,千古诗人惟杜甫为能”。

总之,“两端论”与“相济论”作为叶燮诗论的两个理论支点,一以贯之,互融共存,充分展示出叶燮不仅是一两端论者,也是一个相济论者。正所谓没有两端,何来相济?若无相济,又怎能避免偏于一端的缺失?叶燮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将二者合理运用到诗学阐述上,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进行了整体分析和总结,积淀中有突破,从而建立起一套颇具系统性、体系性的诗学理论。正如程千帆所言:“体系自有,而不用体系的架构来体现,系统性的意见潜在于个别论述之中,有待读者之发现与理解。”以“两端论”与“相济论”来把握叶燮诗学,可以真切理解其自成一家、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

二、“两端论”与“相济论”的思想渊源

就思想渊源而言,叶燮的两端论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一,对儒家两端论思想的吸纳。叶燮在《原诗》中多次提到“夫子”“吾夫子”“先儒”等,对于儒家经典中有关两端论的论述十分熟稔。如《论语・子罕》云:“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中庸》云:“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可以说,“孔子所发明的两端论,实质上是讲差异,讲对立,讲一分为二。所谓‘叩’,所谓‘攻’,所谓‘执’,就是主体用全力捉住客体的两端,从而精心地促进两端向有利于主体的方向转化。”其二,对道家两端论思想的继承。叶燮频引庄子之言,以虚实、有无、言意等道家精义论诗。以《原诗》来说,全书分为内篇与外篇,就颇有效法《庄子》成书体例之意。若内篇与外篇缺一,叶燮的诗论体系也必然是不完整的。其三,对佛教两端论思想的借鉴。叶燮具有很深的佛学修养,年少时便通晓佛法禅理。如叶燮《华山碓公青上人和予前韵为赠十叠韵报之》诗中自注曰:“辛卯年,余始交碓公,碓公赠余《松弦馆琴谱》。余少年时颇好此。”碓公即前面提及的释碓庵。除释碓庵外,他与心壁上人、轮庵硕揆、原志说揆、西怀了康确鹈湃耸慷嘤薪挥危于他们有赠诗,如《始如庐山过万杉寺晤可绍上人》《大林寺心壁上人以山居诗相示次韵以赠》(《已畦诗集》卷四)等。他还对诗歌与佛法之关系有所阐发,如《庐山大林寺心壁上人诗序》曰:

世、出世法,本无二法,法法皆然,即诗文之道亦尔。然诗不能无大同而小异,世谛之诗不可有俗气、书生气;出世谛之诗不可有禅和气、山人气。论诗者于世、出世法似乎相反,然畅达胸臆,不袭陈言,要归于不染气习,无二谛也。

叶燮认为诗道与佛法精神相通,指出诗分“世谛之诗”与“出世谛之诗”,二者虽略有差别,但在“不染习气”上却是一致的。

同样,叶燮的相济论也深受儒释道思想的影响。一是对《易》学相济思想的会通。他在谈及“力”时曾言:“力之分量,即一句一言,如植之则不可仆,横之则不可断,行则不可遏,住则不可迁。《易》曰‘独立不惧。’此言其人,而其人之文当亦如是也。”“独立不惧”出自《易经・大过卦》:“《象》曰: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该卦强调刚柔相济方能进退自如,无所畏惧。如叶燮就指出“才、胆、识、力”四者缺一不可,相济方能发挥作用。二是对道家思想的吸收。《老子》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叶燮在《原诗》中不仅注意到有无、难易、前后等两端,且十分注重相互间的生、成、随等。还有《原诗》中“举世非之,举世誉之”“其成也毁,其毁也成”,《二弃草堂记》中“此木以不才全天年”等,皆是化用庄子之语。而返之于《庄子》,就会发现其中端倪。《庄子・逍遥游》云:“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庄子・齐物论》曰:“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庄子・山木》云:“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显而易见,这三处所讲的“内外之分”“荣辱之境”“复通为一”“两行”“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等都讲求两端之相济,注重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大概是心有灵犀,林云铭、沈珩在各自的《原诗叙》中也都提到了《南华》一书,夸赞叶燮论诗精到,有补于世道人心。如林云铭在《原诗叙》中化用《庄子・齐物论》之语来评价《原诗》:“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此作诗之原,亦即论诗者之原。千百年中,知其解者,旦暮遇之矣。”声之相待与不相待需要相济调和,这不仅是作诗之原,也是论诗之原。可见林氏之解读切中肯綮,实乃卓识。这也反映出叶燮诗学与庄子思想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三是对佛禅思想的吸纳。叶燮曾云:“诵读古人诗书,一一以理事情格之,则前后、中边、左右、向背,形形色色,殊类万态,无不可得”;在解读杜诗时又云:“特借‘碧瓦’一实相发之,有中间,有边际,虚实相成,有无互立,取之当前而自得,其理昭然,其事的然也。”“中边”“实相”“中间”与“边际”等都为佛教术语,也都蕴含着相济的思想。诚如《坛经》所云:“先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此三十六对法,若解用,即道贯一切经法。出入即离两边。”“离两边”即是禅宗所讲的“不二”,讲求破除两端分裂的边见,既兼顾两端又不落两边,悟中道,重相济。 由上可见,叶燮的“两端论”与“相济论”深植于传统文化思想之中,再加以叶燮的研精变通,可谓既取F传统又自铸精义。

三、“两端论”与“相济论”的重要价值

“两端论”与“相济论”在叶燮诗学中一以贯之,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思想渊源。以此来把握叶燮诗学,对于深化研究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第一,有益于正确认识叶燮诗学的诗学承续、思想渊源与独特创见,更好地理解其所富含的现代性价值。通过两端论与相济论,我们可以看到叶燮诗学的形成与发展包孕着历史与现实、阐释者与被阐释者等诸多两端的相济统一。他把传统思想中蕴含的两端论加以吸纳、融合、创造而作为其诗论体系的支点,将诗歌与时代、诗品与人品、诗存与诗亡、作诗与论诗、源与流、正与变等普遍地联系为一个整体,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同时,他还以相济的思想来论析诗歌发展,结合传统儒释道对于相济的阐述,将相济论所蕴含的辩证性、变化发展性、规律性等贯通起来,较好地克服了偏执一端而产生的流弊,持论中和,因而其诗论颇有现代意味。金克木就指出:“叶燮不仅将宇宙观与艺术观合一,而且看出‘正、变’与‘陈、新’等的‘对待’即辩证关系,并组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这种很有近代、现代意味的美学思想体系出于清代不是偶然的。一是由于时代的发展,二是由于历代文学及哲学的积累。”的确,叶燮在注重继承与敢于突破的基础上,始终很重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也很善于处理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比如他主张将在物者之“理、事、情”与在我者之“才、胆、识、力”相合而成就诗文的洞见,就与现代西方所讲的“间性”思维不谋而合:“人决不首先在世界之此岸才是作为一个‘主体’的人,无论这个‘主体’被看作‘自我’,还是被看作‘我们’。人也决不首先只是主体,这个主体诚然始终同时也与客体相联系,以至于他的本质就处于主体一客体关系之中。毋宁说,人倒是首先在其本质中绽出地生存到存在之敞开状态之中,而这个敞开域(das Offene)才照明了那个‘之间’(Zwischen),在此‘之间’中,主w对客体的‘关系’才有可能‘存在’。”此外,《原诗・内篇》多次出现的“或曰”“余曰”的问答也与马丁・布伯所讲的“我―你”“我―它”之间的对话在内在精神上是相通的:“精神不在‘我’之中,它伫立于‘我’与‘你’之间”,“人观照与他相遇者,相遇者向观照者敞亮其存在”。唯有此,我们也可更直观地理解叶燮对杜甫等人诗歌的解读何以那样至情至性、会心激赏:“我一读之,甫之面目跃然于前。读其诗一日,一日与之对;读其书终身,日日与之对也。故可慕可乐而可敬也。”他所讲的“面目”“与之对”“可慕可乐而可敬”无不与马丁・布伯所说的相遇、敞开相契合。

第二,有助于从全局上把握叶燮诗学及其包含的理论命题,更加准确地理解叶燮作为出色文学史家的独特价值,防止拘泥于一端而有失公允。注重统筹整体是叶燮论诗的基本宗旨,他一再强调要“兼综而条贯之”、“总而持之、条而贯之”、“总持门”、“总而论之”、“总持三昧”。例如,关于历代诗歌的发展,叶燮曾以“树”作比喻:

譬诸地之生木然:“三百篇”则其根,苏、李诗则其萌芽由蘖,建安诗则生长至于拱把,六朝诗则有枝叶,唐诗则枝叶垂荫,宋诗则能开花,而木之能事方毕。

对此,学界亦有不同认识。袁行霈等指出:“这一论断是卓有见地的……在清初诗坛‘唐、宋诗之争’的论争中,横山是一位坚定的宋诗派。”张少康先生认为:“把宋诗看成是诗歌发展中的顶峰,艺术上最成熟的阶段,这是不符合实际的。”蒋寅指出:“这明显是宋诗派的说法,主唐诗者必曰诗至唐而能事毕矣。”事实上,若我们结合紧邻这个比喻前后的一些话,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就可知叶燮的真正用意。叶燮曰:

夫惟前者启之,而后者承之而益之;前者创之,而后者因之而广大之。使前者未有是言,则后者亦能如前者之初有是言;前者已有是言,则后者乃能因前者之言而另为他言。总之,后人无前人,何以有其端绪?前人无后人,何以竟其引伸乎?

又云:

自宋以后之诗,不过花开而谢,花谢而复开,其节次虽层层积累,变换而出,而必不能不从根柢而生者也。故无根则由蘖何由生,无由蘖则拱把何由长,不由拱把则何自而有枝叶垂荫,而花开花谢乎?若曰审如是,则有其根斯足矣,凡根之所发不必问也;且有由蘖及拱把成其为木斯足矣,其枝叶与花不必问也。则根特蟠于地而具其体耳,由蘖萌芽仅见其形质耳,拱把仅生长而上达耳,而枝叶垂荫,花开花谢,可遂以已乎!故止知有根芽者,不知木之全用者也;止知有枝叶与花者,不知木之大本者也。由是言之:诗自“三百篇”以至于今,此中终始相承相成之故,乃豁然明矣。岂可以臆画而妄断者哉?

不难发现,叶燮所言前者与后者的因革相济意在说明诗歌发展的“节节相生,如环之不断”,而“环”就是一个前后相济相生的整体。此比喻后依次提出的“则字句”以及“若曰审如是”的假设性回答也旨在表明木之根、由蘖、拱把、枝叶、花是同等的重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偏废。在此,叶燮不仅没有将宋诗看作是顶峰或为宋诗派张目,还特别指出宋诗之后还有花开花谢、复开复谢。其意旨在于:既坚持唐宋兼取,也认为从“三百篇”到唐诗、宋诗“终始相承相成”。可以说,这里处处闪耀着“两端论”与“相济论”的光芒。恰如郭绍虞所言:“木之全用与大本是一样的重要。因此崇源与崇流,皆不免错误。”

此外,这也昭示着研究者一方面要注意到叶燮诗论的正文文本《原诗》,立足原典进行深入研究。如叶燮对《诗经》、杜诗等文本的解读:既肯定《诗经》在诗歌史上的奠基作用,也指出不可附会古人而将“‘三百篇’中极奥僻字”用到诗歌创作中;既激赏“集大成如杜甫”、“杜甫,诗之神者也”,也认为“诗圣推杜甫,若索其瑕疵而文致之,政自不少”。另一方面,也应注重《原诗》的注文文本(即校注本、评释本、笺注本等),根据其产生时期与现实发展,以“变”的视角给予有效研究。如叶燮十分重视“诗”与“时”之有机关系,强调“正变系乎时”与“正变系乎诗”等。在此基础上,把正文文本与注文文本相结合,进而将叶燮诗学研究推向深入。由此我们在发现叶燮其人其论“可慕可乐而可敬”的同时,也要正视其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给叶燮在文艺思想史以恰如其分的地位”,而不是动辄就认为“叶燮根本就不具备理论家、哲学家的基本素养”“叶燮是一个理论探索上的悲剧人物”“叶燮的理论尝试基本是失败的”。诚然,“若一集中首首俱佳,并无优劣,其诗必不传。……句句俱佳,并无优劣,其诗亦必不传”。世间没有绝对完美的人和事物,叶燮诗论亦然。如若不然,又何谈通过研究及研究对象来获取养分呢? 之,叶燮坚持继承传统与勇于突破相统一,以两端和相济的思想进行诗学论述,不仅显示出叶燮诗学的自具体系、承创合一,使其能自如应对和阐释有关诗歌发展的诸多问题,也较好地实现了有所创而有所成,反映出他作为伟大诗论家的独出机杼与远见卓识。

注释

①蒋凡:《叶燮和原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②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③张健:《清代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42―343页。④⑤⑥⑦⑧⑨叶燮著,蒋寅笺注:《原诗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5―6、16、39、50、58―62、124、153、160、169、176、194、245、343、82、225―226、150、189、135、242、245―246、263、284、299、68、114、172、189、200、288、6、135、250、370、452、218―219、222、218、219、463、17、114、263―264、392页。⑩[美]宇文所安著,王柏华、陶庆梅译:《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550页。叶燮:《已畦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44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57、57―58、59、92页。苏渊雷:《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5页。沈德潜著,潘务正、李言校点:《沈德潜诗文集》三,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第1398页。沈德潜等编:《清诗别裁集》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385页。徐珂编撰:《清稗类钞》第8册,中华书局,2010年,第3900页。程千帆:《程千帆日记》,徐有富:《程千帆沈祖蹦昶壮け唷罚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637页。栾勋:《现象环与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文学评论》1988年第6期。叶燮:《已畦诗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44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282页下。廖肇亨:《叶燮与佛教》,李德强编:《清代诗学文献整理与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93―100页。高亨:《周易大传今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01页。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0、76、579页。慧能著,丁福保笺注:《坛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72―173页。金克木:《谈清诗》,《读书》1984年第9期。[德]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路标》,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412―413页。[德]布伯著,陈维纲译:《我与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33―34页。袁行霈、孟二冬、丁放:《中国诗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840―842页。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45页。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下册,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497页。张少康:《叶燮文艺思想的评价问题》,《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4期。田义勇:《叶燮〈原诗〉的理论失败及教训》,《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Contradiction and Moderation: Two Theoretical Pivots of Ye Xie′s Poetics

Li Tieqing

Abstract:As two theoretical pivots, Ye Xie′s contradiction and moderation theories have profound ideological origins. They are not only rooted in the fertile soil of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culture, but also are reflected consistently in his poetics with multi-faceted value. Contradiction theory puts emphasis on exploring the nature and laws of things with dialectical thinking. Moderation theory focuses on correcting the bias and on balancing the deformities in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things with holistic and connected thinking. The two theories co-exist in perfect harmony, which make the Ye Xie′s own poetics system and have exerted far-fetching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ter poetics.

Key words:Ye Xie; the Origin of Poetry; Contradiction theory; Moderation theory; Theoretical pivots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论散文教学的两个层面
发布时间:2013-12-19
" 中国是个散文大国。中国散文源远流长,创作鸿丰。散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散文指诗歌以外的一切写作文体,包括文学作品和科学论文、应用文等。狭义的散文指纯粹的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等并列的文学体裁,......
风中的叶子(组诗)
发布时间:2023-01-02
把冬穿在身上 然后拿起斧子 去山上砍回一背暖 烘热冬雪中含笑的梅 远山,露出一抹微绿 只因有你 日子合身 生活量身定制 每次遥望 只朝同一个方向 每次转身 都在寻找那一低头的温柔 每次失眠 都是因我提前来......
叶子是树写的诗
发布时间:2023-03-01
树把每一句诗都写在枝上 叶子是树写的诗 风喜欢在树叶间 大声朗诵 每一片叶子都让他摇头晃脑 每一片叶子都让他“沙沙”哑笑 雨用小指头蘸着水 翻读叶子 每一句诗都让他浑身发抖 每一句诗都让他热泪横流 ......
鉴赏古诗的几个切入点
发布时间:2023-02-13
摘要 诗歌鉴赏是高考中的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在新课标卷中所占的分值是11分。但是我们学生并不能拿到太高的分数。为了让学生能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去解读诗歌,拿到满意的分数,本文选取了鉴赏诗歌的几个切入点,帮助学生读懂诗歌......
红花绿叶(组诗)
发布时间:2023-01-06
童年多年前的一个黄昏戴着一块早就走不动了的老表我被小叔追着几乎跑到了邻村他大不了我几岁也想戴着玩玩如今,小叔已归身教门穿老年人的衣服主张闭口藏舌,长路慢行拣一个顺风的日子我对着老家的方向大声喊如果小叔抬头会看到S多东西点缀天空一闪即逝喜鹊早晨去对面的公园散步看到很多喜鹊在枯黄的草地上觅食从冬日的林间中缓缓飞过要下雪了它们住哪里呢母亲替它们发愁着粗略数了数有近百只之多没有一点声音才发现它们并不喜欢吵.........
关于“两个必然”理论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6-12
摘 要:“两个必然”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著名理论,这一思想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之上并分析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所得出的必然结论。“两个决不会”作为“两个必然”思想的实现......
让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两个冷点问题热起来
发布时间:2022-07-21
基础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阶段,学科教育是小学教育的主要渠道。所以,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改革小学数学教学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改革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结构、教材结构等诸多因素。本文仅对其中两个对实施素质教育有着重要意义而未引起足够重视的冷点问题作以探讨。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问题数学.........
撷取田园一叶诗
发布时间:2023-02-09
每一位诗人的心里,都有一座诗的神圣殿堂。 其实,诗路却很艰难。尽管如此,我仍然有信心,要朝这条诗路走下去。我出身农家,长在农村,学生时代在农校学习,长大后又在农业部门工作,一生与“农”字结下了不解之缘。现在已近不惑......
低年级总复习的两个着力点
发布时间:2022-11-16
一、按内容选择复习方式,着力促进目标达成 (一)主体与主导相融,渗透整理方法 复习课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串成线、结成块,在一定的知识范围内形成整体。低年级学生学力较弱,自主整理出知识脉络比较困难。对于......
叶坪的日常生活 [组诗]
发布时间:2023-01-14
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 坐不住的时候硬逼着自己坐下来 我一定是想写一首诗 其时,情感有火山爆发的激越 或为岩浆冷却后的沉思 进入了一种 不即不离非写不可的状态,这是我的幸福? 写小草,我是一粒绿色的火种 卑微而又倔强,写石头开......
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两个案例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02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我认为应当对班上发生的每件事情都要做出尽量恰当的处理,要对事件进行细致的分析,预想处理之后的后果将会如何,决不能贸然地、武断地处理,否则可能会带来不利的后果。案例一:合理处理班干部犯错在开学第三周的某个自习课上,我对班级进行常规检查,在即将下自习的几分钟里,我从窗户里看到有几个学生在说笑、玩耍。而主管纪律的班长张坤麟(化名)却视而不见,没有进行制止。走进班级后我对违反.........
浅谈美中航天合作的两个观点
发布时间:2022-11-23
1 支持接触的理由 最近,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对美国载人航天飞行的未来发布了一篇报告。除了倡议一个火星任务之外,该报告还提倡谋求更多国际协作,其中明确包括中国,这将需要美国政策上的明显转变。这一提议很可能遭遇支持20......
论成本管理的两个方面:效益与利益-管理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05
精品学习网论文频道的管理学论文提供以下内容参考,如下: 论成本管理的两个方面:效益与利益 一、成本管理的属性与成本管理的两个方面 成本,通常是指产品的生产成本(注:本文所论及的成本仅指生产成本,而非任意的成本类别。)......
叶芝诗歌中的动物意象
发布时间:2022-08-02
摘 要: 威廉姆・勃特勒・叶芝,作为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创造了自己一套独特的神秘主义象征体系。叶芝在诗歌中使用大量取自爱尔兰本土神话、希腊神话和圣经典故中的意象,并且通过置换变形成为新的象征意象,用来抒发自己入神的想法......
为了中国梦的绿叶(组诗)
发布时间:2015-08-21
毛泽东的火把 站在望志路的峰巅 吹皱南湖的波澜 心中无暇迷蒙的烟雨 宣誓点燃了 焚去尘埃的火焰 梦想从抗争的树枝上 折下马列的箴言 操持古老黄种人的倔强 照亮暗夜的起点 以火把的温度 烧痛所有的黑暗 毛委......
两个人的戏
发布时间:2023-04-12
两个外表相似的人在审判中相遇――一个是怀才不遇的律师,一个人身世显赫的“罪犯”。他在他陷入死亡境地的时刻,向辩护无果的法界同行抛出一张纸条,盘活了整场审判。他将他从奔赴刑场的路上拉了回来,却在人们庆贺死里逃生的时候躲......
论理学人性论的两个方向 ――以朱子和象山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理学人性论的两个方向 ――以朱子和象山为中心 论理学人性论的两个方向 ――以朱子和象山为中心 论理学人性论的两个方向 ――以朱子和象山为中心 在人性问题上,人性善与人性恶,同本体论一样,都是无法实证或者说......
对管理会计的两个评价
发布时间:2022-10-20
对管理会计的两个评价 对管理会计的两个评价 对管理会计的两个评价 摘要:本文在对管理会计实践运用和理论研究考察的基础上,得出两个基本评价:一是在实践运用中“用非所书”,二是在理论研究上“书非所用”。基于管理会......
高一学法指导·《诗经》两首
发布时间:2023-01-04
"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氓 1.故事和人物 这是一首叙事诗,它以一个女子自述的口吻,讲述了她自己的婚恋悲剧。诗的一开头从两人定情写起,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口气活泼俏皮,见出女主人公率真直爽的个性。“送子涉淇……......
论马克思最初探索人类自由道路的两个立足点
发布时间:2023-04-23
[摘 要]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和《莱茵报》这一时期,是马克思觉悟自己思想中的唯心主义杂质走向历史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端点。无论如何,我们都会从中深受启发,我们从马克思科学自由观的最初......
孟祥盛诗歌两首
发布时间:2023-02-19
【人物名片】 孟祥盛 笔名荆州祥子,汉族,生于1958年7月,湖北省公安县人。曾任荆州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市民宗局局长、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现任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主任,曾在中央办公厅《秘书工作》杂志、《......
两个人的博弈
发布时间:2023-01-07
我们站在岁月两端 其中有一种的无奈,便是这样: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
起点·节点·支点
发布时间:2015-09-16
计时器已经上好,改革的步履稳中渐急。新的一年,在教育改革发展之路上,全面深化改革将会碾出更深的车辙。建章立制、谋篇布局,改革的蓝图已经浮现在我们面前。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按照这个蓝图,已经发生的好事情,还会继续。 关......
VGA支持1080P的两大条件
发布时间:2023-05-01
诡异的1080P输出症状 朋友所用的主机为较老的古董货,显卡为ATI Radeon HD 3600,VGA接口,按理说该显卡虽然已经OUT,但支持1080P应该毫无压力。使用VGA线连接后,显示器的最大分辨率只有1440×900,更新驱动后情况依然。 为了确......
叶宝林推荐、点评
发布时间:2023-02-24
叶宝林(著名诗人,《诗刊》社子曰诗社编辑) 山坡羊・明月 马 凯 星空银厦,粼波倒塔,小桥倩影谁描画?皓无瑕,素无华,悄悄来去静无价。只把清辉留天下。来,无牵挂;去,无牵挂。 【叶宝林荐评】无数的诗词明月,这轮明月......
一个新诗人和他的诗
发布时间:2015-08-21
【摘 要】青年诗人、教授――华野的长诗新作《新修的铁路经过我家门前》在老牌文艺刊物,国家文化类重点期刊――《参花》上发表了。本文对青年诗人华野作了介绍,分析了其长诗新作《新修的铁路经过我家门前》的特点和意义。 【关键......
爆炸现场需首先重点关注的两个问题
发布时间:2022-12-23
摘 要 爆炸事件的定性,即爆炸事件到底是爆炸案件还是意外事故,关系到是否立案侦查以及后续如何处理的问题;而爆炸现场,又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现场勘查人员只有在关注自身安全防护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搜集证据,为查明事件性质或......
两个臭小子
发布时间:2015-08-20
一列火车在一个小站停了五分钟,一群乘客走下列车,其中有一个小男孩非常扎眼,戴着一副大墨镜!小男孩名叫汤肯,今年上五年级。十一长假汤肯说要独自去外婆家,锻炼锻炼自己。爸爸妈妈同意了,只是非要亲自把他送上火车,并且叮嘱那......
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评价中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发布时间:2023-07-17
摘要:非财务信息也是信息使用者重要的关注对象,通过非财务信息,可以更加全面真实的了解企业发展运营的整体状况。基于这种情况,本文重点对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评价中的一个中心(非财务信息的内涵)和两个基本点(基于差异化需求的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比较;非财务信息和财务信息整合)进行了详细论述,提高对非财务信息的评价水平,将更有效地帮助相关信息使用者在信息评价中做出有效决策。关键词:上市公司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落叶松栽培要点
发布时间:2023-01-25
落叶松为松科落叶松属的落叶乔木,是中国东北主要树种,是东北地区主要三大针叶用材林树种之一。落叶松的天然分布很广, 它是一个寒温带及温带的树种,在针叶树种中是最耐寒的,垂直分布达到森林分布的最上限。 一、栽培要点 1.......
两“掌”两“拳”和一个拥抱
发布时间:2022-10-24
她是一个非常安静的小女孩。这是我最初给她的评价,细细看,她的眼睛是动的,她的心是激荡的。我欣赏她的平静,镇定自若。 她是一个看似安静的小女孩。这是她现在给我的印像。怀疑的成分越来越多,怀疑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效果。 因......
我们两个的谋杀
发布时间:2023-06-22
1、第一轮:电击 那把透明的雨伞映衬着晴雨那面无血色的脸,但是她精致的五官却让她在这雨中显得格外超凡脱俗。 她低头看了一眼手表,凌晨2:15分。 就是这个时间。 晴雨提起身旁已经被雨水浇满的水桶,然后朝B座走去。她并没有......
后媒体时代的两个舆论场
发布时间:2022-12-29
曾经,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在复旦大学的一次公开讲演中,提到了“两个舆论场”。他引用了一句网上的调侃:“看半天微博,要看七天《新闻联播》才能治愈。”不仅人民日报社社长这样高级别的宣传官员承认中国存在两个舆论场,但凡......
丁燕的两个世界
发布时间:2023-01-21
世界原本混沌一片,后来被人为地分化为乡村和城市,西部和东部,边缘地区和中心城市。丁燕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生于新疆的作家,后南迁东莞。了解这个地理位置的变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她的系列纪实作品:《工厂女孩》和《沙孜湖......
禅与个性化创造诗论
发布时间:2013-12-19
本文是作者的《佛学与中国古典诗学》系列研究之一,文章从审美体验的角度探讨了古代诗学中个性化的审美理论。中国古典诗学中虽然没有体验这样一个范畴概念,却多有关于审美主客体融合体验的描述。严羽的“妙悟说”就属于一种个性化的......
两个善妒的女人
发布时间:2023-01-29
摘 要:《红楼梦》通过贵族青年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悲剧,写出以贾府为中心的四大封建家族的兴衰,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源氏物语》成书于十一世纪初,反映了摄关时代的政治面貌,尤其是宫庭内外争权夺利的斗争......
专政的两个传统
发布时间:2023-06-12
一、“专政”的原意及其古典传统专政作为一种政治制度起源于古罗马共和国。古罗马共和国遵循共和主义的政治伦理,设计了多元共存、相互制约的复杂权力体系,贵族、平民、军队各自占有彼此承认的政治地位。两个执政官负责行政权,执政管由成年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选举,而由贵族组成的元老会掌握着立法权。这种混合的均衡政体与之前一权独大的王政时代相区别,被称为共和政体。但由于均衡政体固有的制衡性,在面对重大危机时,往.........
对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两个问题的讨论(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18
唐正洪近年来,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数量呈逐年增多趋势。由于劳动争议案件处理机制的特殊性以及相关立法的滞后性,导致审理劳动争议诉讼案件在适用法律上存在一定难度,审判实务中出现了不少问题,适用法律不统一的现象时有发生。......
抓住“两个着力点” 深化房地产信贷审计
发布时间:2013-12-18
严谨细致,既是审计机关作风建设的要义,更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前提。要严谨细致,必须提高审计人员的思维能力,改进审计人员思想 方法 。只有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才能做到严谨细致, 科学 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 一、坚持 发展 的观......
诗歌教学的难点解析
发布时间:2022-12-14
语文教学可以简单粗略的分为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两大块。不管是在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中,教师都会面对诸多的难点和问题,影响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教学中的瓶颈和难点,既是令教师发怵的,也是让学生感到恐惧的。我们必须弄清楚导致这......
浅谈《诗经》阐释与刘勰的诗学理论
发布时间:2023-07-03
《诗经》阐释与刘勰诗学理论关系密切中国古代诗学是以儒家为主体的诗学。中国古代诗学理论的建构与儒家经典的阐释,特别是《诗经》的阐释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不仅表现在经学占据统治地位的汉代,而且贯穿在中国诗学理论发展的整个进程中。魏晋南北朝是经学中衰或者说儒学思想影响力被严重削弱的时期,也常常被人们看成是文学摆脱功利和追求审美价值的时代,但并不意味着《诗经》研究和阐释所建立的诗学原则与规范为人们所轻视。魏晋.........
文化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支点
发布时间:2023-04-27
内容摘要: 实现文化公平,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其重要条件。我国现阶段的文化公平问题主要是转型时期文化资源配置不平衡和制度安排上的不尽合理造成的,要实现文化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重视教育的功能,发挥政......
白居易诗、 文改革理论的主旨和特点
发布时间:2023-04-03
摘 要: 阐发白居易诗歌改革的论述文章为时而著,歌诗为事而作的主旨和特点。 关键词: 为时为事 革新 内容上深强为民 形式上优化新体 近来看许多诗词评论文章多十分强调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是基于诗词如......
关于研究性学习的两个优化
发布时间:2013-12-18
" 一、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的优化 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应该紧密结合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灵活性、创造性等特点,正确处理好它与学科常规教学、兴趣小组、学校常规管理以及教师负担之间的关系,因此,优化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可以提高研......
两个萌妹子,一个大纸箱
发布时间:2015-08-27
爸妈看到家里的一个个废纸箱时,第一反应通常是把它们扔掉。 但你若真扔掉,那就可惜了――这一个个纸箱,绝对是孩子可遇不可求的玩具。不信?我家一个纸尿裤的包装箱,两个女儿不亦乐乎,玩了整整一个星期! 游戏1 室内滑雪(辅......
关于教学方式的两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8
" 摘要:随着课改的深入实施和《新大纲》的推行,教师们的教学方式也在变化,如何教学才能体现新的教育观念?在实施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方面,教师应该如何去运作?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在听课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疑问......
试论教育管理对大学生个性发展支撑效能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基本目标和内在要求,加强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有利于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有利于高校可持续发展,也是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需要。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要以生为本,关注、尊......
抓住“两个着力点” 深化房地产信贷审计(1)
发布时间:2022-09-26
四要深刻地揭示情况,透过现象看本质。审计不能就帐看帐,就事论事,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分析研究情况和问题。有时碰到一些特别敏感的资金,要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尽力将问题弄得水落石出,不能对方回答不清楚,审计人员也就跟着......
兴趣是小学数学学习的支点
发布时间:2015-07-30
兴趣是学生可持续学习的一个支点,同时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突破点。如果数学课堂是枯燥乏味,数学教师是严谨呆板,那么数学课堂中的学生就是迷茫无奈。学生不爱听老师上课,对数学就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这无疑是数学教师最大的悲......
试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两个轮子”
发布时间:2022-12-08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在实际进行和操作时,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其深度和广度,要使思想政治工作充分显示其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就得将创新发展和解决问题这“两个轮子”稳定、正常地转动......
动商――军事体能训练理论的一个重要支撑
发布时间:2022-12-24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动商的概念,动商渊源进行了梳理分析,结合军事体能训练的模拟、优先服从、迁移与极限理论,从身体机能、运动技能、运动心理及运动能力等方面,找到动商与军事体能训练理论的切合点,表明动商是军事体能训练理论的一个重要支撑。为促进军事体能训练提供理论参考。关键词:动商;军事体能训练;身体机能;运动技能;新引擎军事体能训练是提高军人军事体能素质和未来参战能力的重要途径。根据军人保家卫国.........
光学中三个疑点问题的教学处理
发布时间:2023-04-21
摘要: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科学探究,怎样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较强的定性分析能力,如何运用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等是物理教学中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以光学中学生的三个疑点问题的教学处理为案例,就操作层面上记录成文。关键词:问题提出;实验观察;递进引导;自主学习;合作研究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16)8-0066-31疑点一:.........
“模仿”与“记忆”—论声乐学习的两个最基本因素
发布时间:2013-12-17
毕业论文 [摘 要] 模仿与记忆是声乐学习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模仿是声乐学习的1个不可缺少的学习阶段。记忆是提高声乐学习效率的重要前提。对于模仿而......
论成本管理的两个方面:效益与利益(1)-成本管理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25
一、成本管理的属性与成本管理的两个方面 成本,通常是指产品的生产成本(注:本文所论及的成本仅指生产成本,而非任意的成本类别。)。成本作为 经济 范畴,是指为获得一定的产品或劳务所发生的生产性耗费。这种耗费既同 社会 生产力......
一个女人的史诗
发布时间:2023-04-23
她出生在伊朗东北部一个贫困的家庭。父亲做苦力,母亲给人家帮佣,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生存,所以,她刚刚出生,就掉进了苦难里。 迫于生计,她六岁时随父母移居到非洲的津巴布韦,她在那里入学,和黑皮肤的孩子成为同学和玩伴。她本......
基于实验教学的两点建议
发布时间:2016-07-22
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是一个经典的实验,这一实验不仅对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至关重要,也是物理实验教学中渗透物理思想方法的典型实验,同时也是多类考试的命题热点。几次教科书的变更,都保留了这......
两个河南人的选择
发布时间:2022-12-04
胡葆森:明日河南必如今日中国 2015年全国两会上,某记者曾坦言:“我在18楼的电梯里上上下下,只为在电梯里偶遇胡葆森。”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建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胡葆森在此次两会上提出“建立历史建筑保护机制传......
对语文教学现状的两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5-09-16
新课程的改革,的确给高中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我们看到了教师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兢兢业业,笔耕不辍,一系列可喜的变化使我们看到了未来语文教学的希望。笔者作为一线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认为影响了语文教......
语文课堂教学的两个核心问题
发布时间:2022-10-24
" 一个成熟的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乃至独特的风格。当然,这要建筑在他对教材(教学资源)的完整理解和透彻把握上,建筑在他对课堂教学流程的熟练操作和具体教学技能的巧妙掌握上,建筑在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准确......
为语文教学寻找支点
发布时间:2014-07-22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两种不同的事物同时或继时呈现,比其各自单独呈现收到的学习效果要好,因为两种事物在大脑皮层中可以产生相互诱导作用.........
试论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的四个着眼点
发布时间:2023-02-16
" 论文摘要:能否形成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也直接关系到一个学校的和谐与稳定发展。身为中等职业学校的班主任,面对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需要班主任在有工作责任心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工作的艺术和方法。......
两宋茶诗与茶事(3)“斗茶”
发布时间:2023-05-14
二 斗茶 两宋茶事,今人通常推斗茶为第一,且以为此是宋代风气。其实不然。 若考斗茶之源,可溯至唐代。白居易《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想羡欢宴因寄此诗》:“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
哲学与诗:一个传奇故事
发布时间:2023-06-09
本文译自扎加耶夫斯基带有自传色彩的思想随笔集(《另一种美丽》)《Another Beauty》。这篇短文的题目为笔者所加。文中记述了扎加耶夫斯基对波兰著名现象学美学家罗曼・英加登的印象,以及英加登在他的学生中激起的反响,此时诗人尚......
古诗词教学点滴体会
发布时间:2023-02-17
摘 要:古诗词赏析是古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高尚人格情操的提供了绝佳的教育素材。作为语文教师,要给予古诗词教学更多的时间、空间,并遵循古诗词教学的规律,积极探究教学方法,使古诗词教学......
刑法论文:论缓刑制度的两个问题探究
发布时间:2016-05-27
这里是一篇缓刑制度的两个问题探究,适用缓刑首先要考察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和犯罪人罪前及罪后的有关情况,从而确定其人身危险性的大小,看其是否符合适用缓刑的条件,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缓刑的适用 我国1979年《刑法》规定的......
最互相信任的两个人
发布时间:2015-08-21
世界上最互相信任的两个人。应该是初中老师和高中老师。因为初中老师总是说:“这个知识点以后高中老师会讲的。”而高中老师则表示:“这个知识点你们初中老师应该教过。” 免费iPhone6 假如他给你买了六千的iPhone6,一共用两年......
情趣:阅读教学的生命支点
发布时间:2022-10-19
" [摘要]情趣是语文学习自身的特点之一。情趣是阅读教学中形成道德的重要支柱,是学习者内在的动力。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注重教学情趣,是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改进阅读教学的切入口。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做到:1、挖掘教......
试论《体育教学论》中几个观点的辩析
发布时间:2022-10-22
" 论文摘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几个体育教学新规律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关于“运动负荷变 化和控制的规律”“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规律”“ 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等不能成立。原因在于,这些规律......
浅谈儒家诗教的另一支流
发布时间:2016-07-01
儒家诗教是儒学研究与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已有的研究成果可谓累累然也,但儒家诗教在流衍的过程中发生着复杂的擅变,已有的研究成果虽然覆盖面相当之广,却仍然有待补直罐漏之处。其中,从儒家诗教这个源头活水产生的一......
诗词课堂教学的一点建议
发布时间:2023-04-18
【摘 要】在课改过程中,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也越来越被很多语文老师重视。本文只针对诗词朗读教学中,怎么样有感情地去带动课堂氛围,怎么样引导学生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诗词的意境等问题做一些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朗读教学......
91金融的两个年轻人
发布时间:2023-05-14
许泽玮和吴文雄,前者是91金融创始人,后者是91金融联合创始人。 不到四年时间,91金融从一家小创业公司到现在30亿元的市值,到服务300多万人,这里面有政府对互联网金融的支持,也有借国内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之势的原因,当然还有......
李锦记的两个传家宝
发布时间:2023-07-09
在谈起集团长久不衰的秘诀时,作为集团第三代传人的李文达直言不讳:“李锦记集团是个家族企业,按常规,绝大多数家族企业走不出创业时的艰难、创业兴盛期间的团结、最后反目为仇而衰落的怪圈,但我们却能顺利地不断前进,某种意义上......
两个拳王的不同命运
发布时间:2023-03-10
二十世纪初,种族主义笼罩整个美国,黑人备受白人的歧视。 当时的美国职业拳坛上,先后涌现了两位著名的黑人拳击手,一个叫杰克・约翰逊,另一个叫乔治・刘易斯。 约翰逊拳击技术超群,能轻易地击败白人对手,从1908到1915年,他......
关于审理劳动争议诉讼案件的两个问题(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27
近年来,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数量呈逐年增多趋势。由于劳动争议案件处理机制的特殊性以及相应立法的滞后性,导致审理劳动争议诉讼案件在适用法律上存在一定难度,审判实务中出现了不少问题,适用法律不统一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当前......
两个家庭 2014年2期
发布时间:2023-04-04
雪儿迈出家门,鼻子一酸,眼泪扑簌就滚落下来。她知身后的母亲倚门而望,偷抹去泪痕,转身强笑着喊:“妈,进屋吧。”母亲没说话,抬抬手,示意她去。她便扭转身,又朝公路走。那里有个站点,去城里打工,都在那等车。 雪儿去打工,......
两个医生 2014年6期
发布时间:2015-08-20
县医院大楼的五官科新来了两个医生,一个是李医生,一个是周医生。 李医生是本省一所医学院的毕业生,周医生则来自外省一所名牌医科大学。县医院五官科原来的医生都是半路出家,看病的人寥寥无几,五官科形同虚设。现在一下子来了两......
两个爸爸 2013年18期
发布时间:2023-03-21
从小我妈就告诉我爸爸是船长,长年出海在外,很快就回来了。一直持续到我八岁,我的智商已足以去怀疑那话的真实性了。 所以当那个胡子拉碴的男人出现时,妈妈让我喊爸,我愣没喊出来。但随着家里餐桌的日渐丰盛,我很快接受了这个现......
一个地域,两种建构
发布时间:2015-09-06
摘 要:陕西诗人耿翔的《马坊书》以诗歌与散文的双文本创作,形成了一个地域,两种建构的独特体式,体现了作者的文体自觉,值得关注与研究。 关键词:耿翔;双文本现象;文体自觉 陕西诗人耿翔的《马坊书》以诗歌和散文双文本的形......
加了个“两会”微信群
发布时间:2019-12-06
上“两会”的头两天,我最热心的事情就是加入各种微信群,有“‘两会’政协记者群”、“‘两会’政法记者群”、“‘两会’环境报道记者群”、“法大媒体人群”等。一天,我被拉入一个500人的大群,名曰“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记者群”,进去后发现,这竟然是人大新闻局的两个处长建的。群里时不时有贴一张代表委员的照片求问是谁的,也有每天都哪些团组开放采访的咨询,还有发所在媒体或自媒体文章求点赞的。一天,某位记者在群里.........
创业:两个春天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5-07-31
20世纪80年代初:个体户的天下 背景和特征: 改革开放初期,城市个体户和农村专业户开始了集中创业,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城乡个体户和农户开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批创业者大多是些生活在社会底层,文化素质较低的人,他们开......
浩子和他的两个女儿
发布时间:2023-07-04
得说说朋友浩子,他是台湾资深的媒体人,当过报社记者、当过电视台新闻部总监,如今搞我迄今仍没搞懂的新媒体。我俩都有气喘的毛病,曾经一起拿出喷剂比较厂牌。 去年年底参加小马女儿的婚礼遇到浩子,他气色很差,多方打听,加上对......
两宋茶诗与茶事(2)“分茶”(续)
发布时间:2014-01-17
点茶如此,分茶如何?其实所谓“分茶”,除蒋礼鸿先生所揭第一义外,两宋通常皆指点茶,或曰分茶即点茶之别称。王安中《进和御制芸馆二诗》“风好知从宫扇动,茶香宜入御瓯分”(注:第二十四册,第15978页。);虞俦《和孙尉登空翠堂鼓......
两会中的交通乐章:科技支撑交通(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23
曾几何时,春运曾是中国经济发展与交通滞后的独特景观,如今,迅速增长的公路、铁路、民航运力让数以亿计的人们走得出去回得来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名副其实的“中华牌”机车车辆,在关键技术、制造工艺和整体技术水平上已经接近和达到......
对公路收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展望
发布时间:2023-05-26
【摘要】“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在公路收费中实行,能够有效的提高公路收费的财务管理效率。本文分析了收支两条线管理方法在公路收费中的可行性,在此前提下,提出了如何建立公路收费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方法途径,并对此过程中可......
统计学教材中“两个”问题探析
发布时间:2023-04-02
统计学教材中两个问题探析 1第一季度劳动生产率类似问题的计算方法 1.1目前统计教材中第一季度劳动生产率计算的两种方法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都开设《统计学原理》这门基础课程,时间序列分析(或称动态数列分析)......
长叶点地梅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影响因子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12
关键词:长叶点地梅;愈伤组织诱导;影响因子 Key words: Androsace longifolia; callus induction; impact factor 愈伤组织是指在培养或自然条件下,植物细胞脱分化不断增殖所产生的主要由薄壁细胞构成的组织。其诱导成功与否......
两种策略教学观点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2
" 目前,对于策略的定义和本质尚未达到一个一致的认识,比如对于什么是策略行为,什么不是策略行为还 存在着广泛的争论。对策略问题的理论分歧反映在教学上则出现了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一种是直接教学(di rect instruction),另一种是......
浅谈苏格拉底的“两个最”
发布时间:2022-12-09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经常向学生提出问题来考验其智慧,也常向自己提问,借以反思,其中的两个最,颇有深意。最简单的运动。一次,苏格拉底要求学生把手臂尽量往前甩,再尽量往后甩,每天甩臂三百下。学生认为这么简单的事人人都能做到......
影响乔布斯的两个问号
发布时间:2022-11-22
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史蒂夫・乔布斯,是一位极具创造力的企业家,他如过山车般精彩的人生和犀利激越的性格,充满追求完美和誓不罢休的激情。他之所以不断积极进取,是因为心中永远有两个问号。 小时候,乔布斯就喜欢争强好胜。一次......
品读《红楼梦》中的两个精彩管理案例
发布时间:2023-02-12
摘 要:红楼梦一书中有两个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女性管理贾府的精彩篇章,一是“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二是“敏探春兴利除宿弊”。王熙凤通过严格的集权制度和惩罚监督机制,将宁国府杂乱无章的秩序整治得井然有序;贾探春通过严格按照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