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论李宗仁“焦土抗战论”的哲学思想

论李宗仁“焦土抗战论”的哲学思想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09 00:58:41
论李宗仁“焦土抗战论”的哲学思想
时间:2023-05-09 00:58:41     小编:

摘 要:“焦土抗战论”是李宗仁在抗战时期提出的系统抗日救国主张,反映了他在军事理论上所具有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李宗仁的抗日主张是在全面客观地考察了抗战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和分析批判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运用发展观端倪出战争的发展规律并推断出中日双方力量必然在战争进程中要发生变化,并提出了抗日是一个长期的发展变化过程,从而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必然是持久的消耗战。他把中日战争过程区分为战略防御阶段和战略总攻阶段,并运用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制定了“焦土抗战”的抗日战略和战术。李宗仁“焦土抗战论”的哲学思想对于当时中华民族树立抗战必胜的信心,对于推动广西抗战和中国人民积极投入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李宗仁;焦土抗战;哲学思想

“焦土抗战论”是李宗仁提出的抵抗日本侵略的战略主张,它散见于李宗仁在抗战初期发表的一系列谈话、讲演和文章之中。以往在历史研究中对“焦土抗战论”的内涵、意义、作用及其局限性发表过许多评论,但对其哲学思想的研究却显得极为薄弱,特别是对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给予其应有的评价。笔者认为,“焦土抗战论”充分体现了李宗仁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和军事辩证法思想,它为推动中国人民积极投入世界反法西斯斗争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深入研究李宗仁“焦土抗战论”的哲学思想,对于我们深入研究以李宗仁为首的新桂系在抗日战争起始阶段所倡导的战略、战术和策略思想及实践导向所作出的贡献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对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全面客观具体地分析问题的思想

李宗仁考察和分析中日战争的性质和特点不是主观片面地就事论事,而是着眼于从唯物论的方法论的高度去提出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一)李宗仁全面客观地考察了抗战中产生的各种问题,提出了“焦土抗战”的战略主张。“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寇的疯狂侵略,目睹蒋介石妥协退让所招致的民族耻辱,李宗仁全面地考察了5年来的战争实践,反省5年来惨痛的历史教训,痛斥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揭露和批判了“依赖论”、“机会论”、“唯武器论”、“准备论”、“亡国论”等等错误观点的主观性、片面性,深刻地揭示了日寇的侵略本质。他指出:“依赖论”和“机会论”的错误是强调“隐忍自重以徐待国际机会之到来”,期待日本侵略“一俟欲望满足,中日关系即可调整”而看不到“国际联盟无力解决中日纠纷”的事实,也看不到日本的侵略本质,不相信民众自存自立之伟大能力。他批判“唯武器论”和“物质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敌人表面强大,看不到敌人虚弱的侵略本质,他们只相信物质的力量,不相信中华民族为解放而战的伟大精神力量。他认为“准备论”的错误是片面强调中国国力不及日本,一切因亟须准备而放弃抵抗,不懂得“我准备,敌独不准备吗?”“其准备速度能低于我国吗?”进而指出:“不抵抗论实为一切民族危机之A……恐中华民族将无解放之一日,更无复兴之一日。”[1]17

李宗仁在分析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中日实际和比较全面的抗日主张,即“焦土抗战”。它不仅包括对日的方针和政策(对日国策),而且包括抗日的战略战术(抗日国策)。在对日国策中,不仅指出了什么是我们的对日国策,而且阐述了为什么要确立这种国策,以及它的前途。在抗日国策中,不仅包括军事战略方针、而且包括政治战略方针;不仅包括战略战术、而且包括作战精神。

可见,“焦土抗战论”是一个较为系统、全面而客观的抗日主张。李宗仁提出的以“焦土抗战”求民族复兴、求国家救亡、求中日和平、求文化改进的思想是符合国情民意的,因而也是正确的和可取的。

(二)运用具体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中日战争双方的基本特点及其矛盾关系,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前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存在和发展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一切都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具体分析的科学方法就是要分析具体的情况,即客观事物存在的矛盾,以及矛盾产生、存在的条件和特点。“焦土抗战论”对中日战争的分析,虽然没有能够做到象唯物辩证法那样全面和深入,但李宗仁对中日双方的基本特点还是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在军事方面。他指出,军事上,“中国军事设备虽较逊日本,但战争胜负之决定,非纯赖军事设备”,“战争胜利之主要条件厥在被压迫者之坚决牺牲精神”,中国的抗战,是反抗侵略的正义战争,必能“踔厉奋发,万众一心”,取得最后胜利。就兵力而言,“日本常备兵力不过二十余万,战时可以动员者亦不过五百万,中国之常备兵力,合民团计算当不下四百万,而战时可以动员者,至少可达五千万。”加之中国幅员辽阔,山川险阻,“交通不便,资源未尽开发”[1]21。(2)在经济方面。日本为资本主义国家,产业发达,“但近来经济危机,愈形严重,赤字财政,超过八万万元,国债增加,亦将突破一百万万元。他如劳苦大众生活之艰难,军需工业之偏在景气,世界市场对日货之排挤,燃料粮秣被服军需品原料之缺乏,在在呈露危机。”战争一旦陷于持久,“势必酿成经济恐慌,促使其政治斗争激化。”我国虽经济落后,民众务农,日军虽可占领我沿海城市,但并“不足以断绝我全民族之生命线。我则农民仍可耕种劳作,力求自足自给”[1]22,(3)在政治方面。日本对外的疯狂侵略,国内阶级矛盾加深,统治集团内部斗争加剧,使日本政局处于极度不安的动荡中。反之,中国抗战为民族自卫战争,各党派,各团体和全国各族人民,均必在抗战救亡的目标下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4)在国际方面。日本在远东势力的急剧膨胀,“与英、美、俄冲突日益激化”,日本与德、意法西斯结盟,日益威胁着世界和平,“浸假而成为全世界人类和平之公敌”。如我国奋起抗日,同时运用国际关系,当能取得国际上“有效之援助”[1]22-23。

李宗仁在具体分析中日双方的基本特点之后,又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主要是把中日双方相互对立的特点联系起来深入思考,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概括。他从军事、经济和国际三个方面的特点得出抗日的国策是持久战;然后又综合四个方面的特点得出持久战的最后胜利必属于我。他认为:“我们中华民族无论在人口上、文化上、领土上都是世界上一等伟大的民族,我们民族固有的基础是雄厚的,民族潜在力是强大的。在这个时候民族的气魄正如旭日东升,求生的意志最热烈,奋斗力最顽强。所以,我民族必须抬起头来,成功为一个独立自由的民族,实已成为世界上一种大势,任何力量也是不能阻止的,不管日本武器如何优越,也不问一时战争的得失如何,但是中国要复兴,这是世界上的大势,谁也不能阻止,最后的胜利,必归中国。”由此,李宗仁的焦土抗战思想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趋势,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必然是持久的消耗战。这是符合抗日战争实际的正确认识。 二、发展变化的辩证法思想

(一)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弄清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李宗仁在具体分析中日双方的特点和战争的性质以后,又把这些基本特点放在战争进程中进行动态考察,端倪出战争的发展规律。他根据这些矛盾特点存在着质的不同,在“焦土抗战论”提出了朴素辩证的发展观;推断出中日双方力量必然在战争进程中要发生变化,提出了抗日是一个长期的发展变化过程,并把中日战争过程区分为战略防御阶段和战略总攻阶段。他认为,在战略防御阶段,是敌强我弱,是敌战略进攻的速决战,我战略退却态势。在这个阶段通过攻击战的防御,尽量消耗敌人的人力财力,破坏敌人后方交通,使敌人疲于奔命,顾此失彼,陷于泥沼之中。经过积年累月,直致敌人精疲力竭的时候,再做总的反攻,抗日进入总攻阶段。总攻阶段的结果是暴日必败无疑,我则收复失地,将日寇赶出国门。李宗仁对抗战过程划分为防御和进攻两个阶段的分析,虽然有不科学的一面,因为他把战略相持阶段排除在过程之外,不符合战争进程的规律性,但他能够运用辩证法关于事物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的思想和观点去认识问题,从矛盾运动中把握矛盾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这反映出他对辩证法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把握。

(二)体现量变和质变的变化发展的过程。李宗仁对中日战争发展过程的阶段性分析较好地体现了辩证法关于发展变化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思想,从而揭示了中日双方存在质的区别。他认为,这种不同的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必然会产生“彼此消长”的两种变化。他预见到,在战争的防御阶段,中国方面的两种变化趋势是:第一是向下的消沉变化。这就是地域、人口、资源、军力和文化的消沉。第二是向上增长的变化。这就是民众的逐渐觉醒,军队战争经验的积累和军力的壮大,民族的统一和团结向上的政治进步,文化事业在战争中创造前进,战略战术的适应和国际矛盾逐渐激化有利于我等。在日本方面也有两种变化。一是向上增长的变化。表现在日军占领地域的扩大和控制人口的增加,军事化的经济膨胀,军事设备的优越,文化掠夺和政治压迫加剧。将会引起中国政治格局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异。二是向下消衰的变化。表现在敌军伤亡增加,战线越拉越长,兵力分散,士兵精疲力竭,武器弹药消耗剧增,军力消弱;对外侵略引起的国内阶级矛盾加深,统治集团内部斗争加剧,政局处于极度不稳的状态,军事化的经济包含极危险的因素,危机扩大;国际矛盾加剧,必遭国际舆论谴责和制裁等。从这些分析中李宗仁看到了两种趋势的变化存在着质的差别,因而必然要产生“彼此消长”的变化,认识到我方消沉的东西不是本质的反映,而是旧的质和量,主要表现在量上,因而是暂时的;向上增长的东西是新的质和量,主要表现在质上,是本质的表现,因而在新的条件下,必然呈向上增长的趋势和变化。日本方面向上增长的的东西是旧的质在特定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暂时和局部的量;而向下消衰的变化则是本质的表现,因而随着特定条件的变化而呈总的向下消衰趋势。据此,李宗仁预见到:“我们实行持久战,绝不屈服,使他们消耗过巨,补偿毫无。那么他们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及国际环境上的危机,必一齐爆发,而陷入窘迫险恶的境地。结果,对华军事,非全部溃败不可!”[2]

由此可见,李宗仁的“焦土抗战论”中对中日战争在发展过程中有两种彼此消长变化的分析,寓含着在量变中包含着质变的辩证法思想。

三、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

李宗仁根据战争的本质和目的,从中日战争的具体特点考虑,制定了“焦土抗战”的抗日战略和战术。这些阐述体现了他不自觉地运用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指导战争的军事思想。主要表现在:

(一)用“两分法”分析战争过程。世界上的任何事物、现象和过程都包含着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这是客观事物的普遍规律,唯物辩证法称之为对立统一规律。人们运用这一规律分析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的方法就是“两分法”。战争进程中的敌方和我方、进攻和防御、主动和被动、持久和速决、内线和外线、运动战和阵地战、正规战和游击战、计划性和灵活性等等都是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二者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因此,分析战争进程能否运用两分法进行分析和指导战争,这是军事领域中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李宗仁在当时虽然没有自觉的辩证法思想,不知道什么是对立统一规律和“两分法”,但他已经意识到战争中的矛盾关系。在战争目的问题上,他把战争目的归结为“保持战斗实力”和“持久消耗敌人”两个方面,并对二者的矛盾关系进行了分析。一方面他认为:“要保持战斗实力,就不必计较一域一镇的得失,不必死守一条战线”[3]28要设法诱敌深入,增加敌人不断消耗;另一方面,他又提倡“不惜重大牺牲,对日长期作战,不达胜利的目的不止。”[4]29这就是说,只有不惜重大牺牲,有效地消灭敌人,才能有效地保持战斗实力。因为如不作出牺牲去消灭敌人,则自己的战斗实力将被消灭。他这样认识战争的目的是辩证的。这就把保存自己实力和消灭敌人去作出牺牲的这种互相排斥的矛盾关系辩证地统一起来了。如果不是这样认识问题,把战争目的的一个方面绝对化,只讲消耗敌人,不讲战术,不讲保持战斗实力,就会导致拼命蛮干;反之,如果为要保持战斗实力,而不敢作出牺牲去消耗敌人实力,则会导致畏敌逃跑。这种只讲一点,不讲两点的战法,是不可能达到战争的军事目的的。李宗仁还从这一战争的总的目的出发,具体分析了进攻和防御、持久和速决、内线和外线的矛盾关系。他指出:抗战如果仅仅采取“抵抗防御的方式,那么我就完全站在被动地位”,我军应主动求战,“以攻击精神代替防御精神,”设法吃掉敌人,从被动地位变为主动地位。他还说,就中日两国军事力量特点而言,日本利于缩小战斗区,我则利于扩大战线;日本利于两国主力一决胜负,我则利于随地抗战分散敌人兵力;日本利于速战速决的歼灭战,我则利于延长持久的消耗战;日本利于在攻占沿海重镇,而我则利于内陆及坚壁清野。”[1]21

这就是说,我军要根据中日战争的特点,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创造条件,处理好内线与外线、持久和速决、运动战和阵地战等等矛盾双方的关系。这些战略战术原则的提出,生动地体现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 (二)注意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要和次要方面。“焦土抗战论”从中日战争爆发以来所出现的复杂情况出发,进一步分析了战争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他在分析了中日两国之间的民族矛盾、日本国内的阶级矛盾、日本上层集团内部的矛盾、中国国内的阶级矛盾、国民党内部集团利益的矛盾和国际上苏、美、日之间的矛盾等等具体情况。1936年4月17日,李宗仁在广州对记者发表关于中日问题的谈话中首先阐述发动全民族抗战的必要性,明确指出:“当前中国所最迫切需要者,为整个民族救亡问题,以争取中华民族自由平等,保卫中华民国领土。”这就说明,李宗仁已经认识到在上述诸多的矛盾中,中日两国之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的矛盾,并抓住这一主要矛盾,首倡“焦土抗战”的国策,确定了持久战的总战略。不仅如此,“焦土抗战论”还在中日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上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作了粗略的阐述。李宗仁在分析消耗敌人实力与保存我方实力的矛盾时,提倡“不惜巨大的牺牲”“与暴敌战到底”。表明了消灭敌人是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保存自己实力则是第二位的,是战争目的这一矛盾关系的次要方面。与此相联系的进攻和防御的矛盾,李宗仁主张“以攻击精神来代替防御战”,认为攻击与防御相比,只有以攻击精神的防御才能达到有效的防御。李宗仁在这里把进攻看成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防御则是次要的方面。在作战形式上,李宗仁根据我国地广人多,但军事设备和教养较逊日本;而日本则兵力不足,但军事设备和教养优于我的特点,提出要“在全国四面八方广泛开展运动战与游击战,辅以必要的阵地战。”[4]19即是说,阵地战与运动战、游击战相比,应以运动战和游击战为主,阵地战次之。并指出:游击战是“集小胜为大胜”,运动战是“以空间换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坚持持久的消耗战,逐渐消灭敌人。说明抗战的作战效果,不论采取何种形式,都要以歼灭敌人为主。可见,“焦土抗战论”对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认识已作出了实践的初步概括,并成为焦土抗战的战略战术指导原则,在抗日战争的实践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坚持创造抗日条件,促使矛盾转化。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焦土抗战论”在战略战术的论述中较为生动地体现了辩证法这一思想。抗日是在敌强我弱的不利情况下进行的,要解决敌我力量不均、地位不等的矛盾,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实施正确的战略战术,创造有利于我方的条件。促使矛盾双方地位的转化。“焦土抗战论”提出了较为实际的战略主张,并着力在战争过程创造有利条件,促使进攻和防御、速决和持久、外线和内线等矛盾双方地位的转化。

为此,李宗仁提出了在战争实践中的基本指导原则:

首先,在军事上实行全面抗战。就是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同敌人作全线抗战、全民抗战、全体抗战、全国抗战,用全面抗战代替局部抗战。李宗仁认为:这样,我们可以利用广大的地域和全国民族的优势,以争取主动的精神开展攻击战、运动战、游击战、辅之以阵地战,随地抗战或集中兵力主动攻击一路,从战场的外线突然包围敌军一路而攻击之。于是,我方战略上的内线的持久的防御战,在战役和战术上转变成了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敌人由于战线过长,兵力分散,顾虑太多,在战略作战上的外线和进攻,在战役和战斗的作战上就不得不变成内线和防御;敌人的战略速决战经过许多战役和战斗的失败,就被迫改为持久战。因此,李宗仁提出:“军事技术落后而自然条件优势的中国,不必与军事雄厚的强敌在战场上争一日之胜负”,“不与敌人争夺一点一线之得失”[3]23而是不断地消耗敌人的力量,避我所短,扬我所长,实行持久的消耗战,促使矛盾双方地位的转化,最终我军由弱变强,由被动变主动,再实行战略总攻,取得抗战最后胜利。

其次,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加紧配备各种条件,以帮助军事的发展。李宗仁深入阐明了创造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条件的必要性。他说:要开展全面的持久战,实现由弱到强的变化,决不是单纯军事的力量所能取胜的,必须实行全国的总动员,方能保障抗战的最后胜利。为此,李宗仁提出了三点要求:(1)“要求中央领导全国,一致行动”。(2)“政府必须和民众打成一片”。政府一方面要廉洁政治,铲除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另一方面,成立民众动员机构,组织受过教育的青年到乡村发动民众,并加以组织训练。(3)必须有焦土抗战的决心。就是要“举国一致痛下决心,不惜流尽最后一滴血,更不惜化全国为焦土,以与侵略者作殊死之抗战”[1]23李宗仁把军事与政治看成是矛盾转化的主要条件,并充分认识到军事与政治之间相互作用,把二者辩证地统一起来;把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看作救国的希望和促使矛盾转化的根本条件。坚信在这样的条件下实行“焦土抗战”的战略,“不使日本有步步进攻的机会和步步充实其实力的余暇…则胜利必归我国,无待预卜。”[4]29这些辩证法思想在国民党统治集团中出现,是难能可贵的。

四、“焦土抗战论”哲学思想的历史意义

“焦土抗战论”是李宗仁从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向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和辩证法思想转变的重要标志。这种转变虽然不能说他是彻底的转变,更不能说他所代表的阶级立场和利益有什么根本转变,甚至可以说,他或多或少地是在维护新桂系集团的利益。但值得肯定的是他这种承认客观事实的观点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焦土抗战论”所阐述的哲学思想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当时有人把它称谓为“成为一项最悲壮的抗日口号”,“行动的旗帜”、“当前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最高哲理”也是不无道理的。

李宗仁的焦土抗战论发表以后,抗战初期新桂系在“焦土抗战论”哲学思想和军事方略指引下,积极投入中国抗日战争,把“焦土抗战”思想变成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实际行动。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中国战场发挥了重要作用,有人称之为“行动的旗帜”。实践证明,李宗仁及新桂系的抗战正是在“焦土抗战论”哲学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具体体现在三个层面:

首先,从广西本地的层面看,新桂系在广西本地层面最大限度地动员了本省的人力、物力支援抗日。八年中共征调近100万兵员补充部队和组建新军,出兵之多,在全国仅次于四川,而按人口比例则居全国第一位。驻守广西的部分部队,参加了桂南、桂柳会战和光复广西的作战。战争中,广西军队素质较好,作战英勇,遵守纪律。 其次,从中国整个战场的层面看,卢沟桥事变以后,八桂大地即沸腾起来,从桂、邕、梧、柳四市到各县圩镇,群众纷纷集会游行,到处响起“打到日本帝国主义!”“拥护政府领导抗战!”“誓死保卫祖国!”“宁当抗日鬼,不当亡国奴!”的口号声。1937年9月18日省府桂林举行4万多人的抗日宣誓大会,由李宗仁、黄旭初带领朗读誓言,声震云天,慷慨悲壮。李宗仁亲自率全部主力部队开往华中前线,参加了沪淞、徐州、武汉、随枣、枣宜等会战,并依靠广大的民众开展了广泛的抗战实践。抗战中采用长期的消耗战,以空间换时间。同时还灵活开展敌后游击战和运动战,消灭零散小股日军,使敌人作战计划受到很大牵制;在广泛的游击战争的配合下取得了台儿庄战役歼敌一万余人的重大胜利;在大别山周围地区广泛开展游击战,收复了近40个县,建立起了以大别山为中心的敌后根据地等。广州沦陷后,我国为取得抗战的急需物资,加快建设西南国际运输线,广西积极响应,被征调100万民工建筑湘桂黔铁路和河岳公路,征调200万人次参加战时各种劳役服务,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作出了贡献。

最后,从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层面看,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时间最长、空间最广的东方主战场。八年中,广西人民通过坚持持久战的总体战略和“焦土抗战论”提供的思想武器,依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巨大威力和中流砥柱的作用,牵制和消耗了日本的大量军力,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同打乱了日本法西斯“北进”苏联战场,南进太平洋战场的战略部署,推动和促进了中国战场与苏联、太平洋战场相持格局的形成,从而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可见,“焦土抗战论”对于中国人民坚持旷日持久的艰苦抗日,对于欧洲和亚洲其他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了战略配合的重要作用。

总之,李宗仁的焦土抗战论哲学思想,是抗日实践与唯物主义哲学的统一。正是由于有了唯物主义思想作基础,李宗仁的焦土抗战论在一定程度上对国民党的抗战实践起到了指导作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对此,我们应该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给予充分肯定。但是也应指出,由于受到自身阶级地位的局限,他的“焦土抗战”的主张,没有也不可能象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那样全面、深刻,既符合抗战的客观规律,又符合全民族和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实践中,我们看到新桂系的抗战最终走了一条由积极到消极最后走向反共反人民的道路。因此,对李宗仁及新桂系的“焦土抗战”思想及实际行动表现,我们也不能估计过高。

参考文献:

[1]李宗仁.民族复兴与焦土抗战[J].东方杂志,1937,34(1).

[2]李宗仁.焦土抗战的理论与实践--李宗仁言论集[M].桂林:全面抗战周刊社,1938:30-31

[3]李宗仁.李德邻先生言论集[Z].南宁:广西建设研究会,1941.

[4]周 焕.李宗仁将军言论:焦土抗战[Z].武汉:一星书店,1938.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论析马克思的宗教思想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宗教;宗教批判 论文摘要:近代宗教批判的历史过程。经历了上帝的自然化。上帝的理性化和上帝的人本化三个阶段。马克思继承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同时又超越了他,马克思对宗教采取了人本化的理解,他认为......
思想哲学论文:浅析马克思的新哲学之“新"
发布时间:2023-03-30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整理了思想哲学论文:浅析马克思的新哲学之“新",希望和您一起探讨! 纵观马克思的思想历程,他经历了由“理想主义”到黑格尔主义再到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非马克思主义的阶段,直至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浅谈杨时的仁学思想及其理论问题
发布时间:2023-07-08
二程理学至朱熹集大成。杨时(字中立,号龟山)作为承洛启闽的关键人物,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以往学界的研究,往往偏重杨时对理学传承的贡献,而对其自身的思想发展和特色,缺乏相应的重视。陈来先生在《论宋代道学话语的形成和转变》中认为,从......
论图斐利的政治哲学思想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图斐利的政治哲学思想 论图斐利的政治哲学思想 论图斐利的政治哲学思想 摘要:本文从中世纪阿拉伯哲学家伊本?图斐利的《哈义?本?叶格赞》出发,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揭示伊本?图斐利的政治哲学思想,引起人们对中世纪阿拉伯哲......
抗日战争中彭德怀的战略战术思想
发布时间:2023-05-24
抗日战争中彭德怀的战略战术思想 抗日战争中彭德怀的战略战术思想 抗日战争中彭德怀的战略战术思想 【内容提要】彭德怀强调持久抗战是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方针,主张用积极防御战略和游击战争对付强大的日军。他论述了抗日......
试论荀子哲学社会思想
发布时间:2022-09-11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试论荀子哲学社会思想”,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 一、荀子生平及其思想体系产生的背景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赵国......
思想哲学论文:浅析中国传统德性思想析论
发布时间:2022-12-16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整理了思想哲学论文:浅析中国传统德性思想析论,希望和您一起探讨! 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学是德性伦理学。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和孔盂的伦理思想来看,德性是一切美好品质的概括,它包括状态、性情和习惯等。......
古代文学论文李白写实文学思想述论
发布时间:2014-01-08
“古代文学论文李白写实文学思想述论”怎么写呢,请看查字典论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古代文学论文李白写实文学思想述论在唐代文学研究中,历史传统和唐代文士的关系已经得到人们的关注,但有些问题还有深入讨论的必要,李白与史学传统......
逻辑哲学论的思想构造研讨
发布时间:2013-12-19
逻辑哲学论的思想构造研讨 逻辑哲学论的思想构造研讨 逻辑哲学论的思想构造研讨 一、七道接缝:从世界到语言-从语言到世界 TLP的思想结构究竟是如何的呢?在回答此一难题之前,我们先来回顾维氏本人提供的原始线索,即该书的......
中国哲学思想的总源头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12
《易经》中道出了十种人生失态,供人领悟。其实,只有多一点自律,当你回顾人生时,方能少一些悔憾。大喜易失言言多必失的道理人人都懂,但却经常容易吃了失言的亏。特别是在高兴时,人们往往就忘乎所以,从而乐极生悲,因为希望与他人分享,所以广而告之。但是,心可以亢奋,话语仍是需要沉稳。大怒易失禮怒从心起,恐怕下一步,很多人都会诉诸肢体动作,遑论礼节。冲动是魔鬼,无论是语言上的失礼,还是肢体上的暴力,都会伤了与.........
牟宗三论中国现代哲学界
发布时间:2023-05-12
牟宗三论中国现代哲学界 牟宗三论中国现代哲学界 牟宗三论中国现代哲学界 对近代以来的中国哲学进行哲学地反思,是牟宗三哲学地反思中国哲学的继续,这步工作的完成,对中国哲学的哲学地反思才臻完善,这也是哲学......
试论萧焜焘的技术哲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2-12-02
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试论萧焜焘的技术哲学思想”,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 一、技术哲学研究的基础地位 萧焜焘十分重视技术哲学研究。首先,可以从他的主要着......
浅论毛泽东哲学思想特色
发布时间:2023-03-13
" 毛泽东,一个农民的儿子——“读了六年孔夫子书”,“又上了七年资本主义的学校”,从康德二元论到黑格尔的唯心论;从孔孟儒学到康有为、严复的新学;从孙中山“三民主义”到陈独秀、李大钊的新文化,兼容并蓄,纷繁杂陈,在艰苦中探索......
抗战胜利后的中间道路思想
发布时间:2022-12-08
抗战胜利后的中间道路又称第三条道路,其思想内涵是用超越左右两个极端的中国智慧和协商民主,或中庸理性的和平改良与合法人道方式,对内“调和国共”,对外“兼亲美苏”。即对内既不走国民党的专制独裁道路,也不走共产党的暴力革命......
聚焦江西抗战之六:抗日英烈壮千秋(一)
发布时间:2023-03-19
在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在江西这块红土地上,也涌现出一批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不顾身、慷慨赴死的英雄儿女。他们有的奋战在江西战场,有的走出江西奔赴全国的抗日战场。他们以血肉之躯前赴后继、浴血奋......
宗教与哲学
发布时间:2023-07-22
【摘 要】信仰与理性的关系自古以来就是哲学家一直关注的话题。文章以中世纪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和19世纪哲学家威廉詹姆斯两位哲学家做比较,通过对二者宗教与理性关系哲学思想的分析,探寻自中世纪以来宗教与哲学关系发展的轨迹。 ......
蒋介石仁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17
摘要:蒋介石的哲学叫“力行哲学”,其主要渊源是孙中山的“知难行易”理论。蒋介石对于仁学,可以分为两个大的层面,一个是“力行哲学”下的仁学,另一个是仁本身的立国之道。其哲学说到底,只有一种精神,就是控制公众的道德。 关......
哲学家哲学思想发微
发布时间:2023-01-29
哲学家哲学思想发微 哲学家哲学思想发微 哲学家哲学思想发微 一、哲学的综合与创新 二、古今中西之辨 三、民主、理性与新启蒙 抗日战争时期,张申府先生旅居重庆,积极从事抗日民主活动。《思与文》中对“民主”之义也多有......
论孔子“为仁由己”思想的道德价值
发布时间:2023-07-19
摘要:孔子“为仁由己”思想以个体修身为出发点,强调了个人道德修养的主观性、自觉性和能动性。 “为仁”的目的并不局限于“修己”,它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为仁”、“修己”以更好地服务社会,从而实现社会修道的和谐局面。因此,孔......
哲学与思想
发布时间:2022-11-07
" 哲学和思想不能分开,这是人们长期以来确信不疑的,但是,海德格说,思想根本不需要哲学,没有哲学的思(想)是真正的思(想),哲学的终结,意味着思(想)的开始。当海德格说科学不是思(想)时,人们已经大吃一惊,如今似乎要说......
论恩格斯关于哲学终结的思想
发布时间:2023-05-28
" 一、引言 恩格斯这些年被我们冷落了,而这种冷落不利于我们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 传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是“恩格斯视角”,其基点是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 题”的经典表述,由此出发所看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后......
分析逻辑哲学论的思想和语言
发布时间:2023-06-03
分析逻辑哲学论的思想和语言 分析逻辑哲学论的思想和语言 分析逻辑哲学论的思想和语言 语言是思想的镜子,这是分析哲学家秉承的基本原则。弗雷格在写给达姆施达特的信笺中说:“可以把句子看作是思想的图像,因为句子部分与......
聚焦江西抗战之五:正面战场扬军威
发布时间:2022-12-03
在抗日战争中,按国共合作协议,江西境内的共产党主力部队调往长江以北,江西正面战场由国民党军队布防。自1938年6月日军进攻彭泽,到1945年9月日军在南昌签字投降,国民党军队在江西境内进行了艰苦抗战。江西战场的主要战役有马要塞......
牛顿力学的方法论及其哲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3-04-07
牛顿力学的方法论及其哲学思想 摘要: 牛顿代表了1个时代——现代经典科学奠基和发展的时代。牛顿定律及其力学体系的建立,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的1次飞跃......
环境哲学本土化的哲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3-03-14
摘要:从哲学观上看,文化是哲学的背景,哲学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人文的思想文化是属于特定民族的。文化的民族性决定了哲学的民族性。因此,西方环境哲学仅仅是属于西方民族的“西方环境哲学”,而不是普适于所有民族的“一般环境哲学”。西方学者所创造的环境哲学理论是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下生成并按照西方哲学的思维逻辑构造起来的,因而这种环境哲学和环境伦理学存在着先天的理论缺陷和困境: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自然中.........
论宗教与哲学中的超越与信念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宗教与哲学中的超越与信念 论宗教与哲学中的超越与信念 论宗教与哲学中的超越与信念 [内容提要] 本文提出:哲学的“先验”、“超验”与宗教的“超越”语出同源而相通,形成一个“超越谱带”。超越问题的理......
托马斯·莫尔宗教思想论析
发布时间:2023-03-03
" [论文关键词]:鸟托邦宗教思想;中世纪宗教精神;宗教禁欲主义;近代人文主义 [论文摘要]:托马斯·莫尔的宗教思想在当时表现出极端的开明进步倾向和一定程度上似乎同样极端的保守主义倾向,但这种矛盾是表面的,无论从哪一个方面......
论邓小平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邓小平的哲学思想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他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时所采用的思维方式、立场与方法之中,对邓小平的哲学思想进行逻辑梳理与系统建构是一项十分必要且重要的工......
科技哲学论文:浅析牛顿的宇宙论思想
发布时间:2023-07-14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整理了科技哲学论文:浅析牛顿的宇宙论思想,希望和您一起探讨! 今天的宇宙学探讨的问题是:宇宙有着怎样的结构?有着怎样的起源?对于牛顿时代里的一位像牛顿这样的思想家来说,宇宙论则应当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上......
论印度宗教哲学对叔本华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3-12-17
" 一位在西方哲学史上鼎鼎大名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哲学,其形成可以说主要是受了东方的思想。这种说法好象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确是事实。随着东方哲学在西方传播的历史史料的不断挖掘,对叔本华本人思想研究的逐渐深入,以及东学西渐......
博弈论语义学的逻辑哲学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14-01-23
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博弈论语义学的逻辑哲学思想探析”,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 贾可·辛提卡是当代著名的逻辑学家,他将博弈论与语义学直接结合起来,创建了博......
浅谈孔子“仁”思想
发布时间:2023-01-15
[摘 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以其在《论语》中出现109次中就可体现出来。然而“仁”的提出并非始于孔子,但他却把仁思想进行扩展、丰富。本文从孔子“仁”思想的社会背景、“仁”的内涵、“仁”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等几个方面进......
论《寂静的春天》中的生态哲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3-03-28
【摘 要】蕾切尔卡逊是美国著名的生态文学家,她所著的《寂静的春天》被世界公认为环保运动的奠基之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文章试图概括其生态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分析卡逊的生态哲学思想对后世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哲学家哲学思想下的文学观
发布时间:2023-02-22
哲学家哲学思想下的文学观 哲学家哲学思想下的文学观 哲学家哲学思想下的文学观 更 多精 品源 自 课 件 一“、感物道情”与“圣贤气象” 正是通过“情”的审美感化上升到“志”之境界。“感物道情”是中国传统诗学观念,......
简论禅宗思想关于“人性”的探究
发布时间:2022-12-21
" [论文关键词]顿悟成佛 心 无念 无所得 [论文摘要] 禅宗是中国佛教八大派之一,也是中国所特有的佛教。禅宗的诞生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它的思想不拘泥于佛教经典学说,禅宗门人自我标榜为“教外别传”,认为自己所传的乃......
浅析博弈论语义学的逻辑哲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2-12-21
广大朋友们,关于“浅析博弈论语义学的逻辑哲学思想”是由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对命题的真值判断标准是符合论的,这与维特根斯坦前期的“图象论”如出一辙,而这种符合关系......
思想哲学论文:浅析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与党的先进性建设
发布时间:2022-11-20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工作总结栏目为您编辑了思想哲学论文:浅析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与党的先进性建设,供大家阅读参考。 思想理论是一个政党实现其阶级使命、政治任务、政治理想的精神基础和实践指南。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思想理论建......
思想哲学论文:浅论康德论有道德价值的行为
发布时间:2023-02-11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整理了思想哲学论文:浅论康德论有道德价值的行为,希望帮助您提供很多想法。 或许是由于表述方式,或许是语焉不详、神秘难解,康德关于道德价值的论述,历来议论纷纭,误解甚多。人们似乎认为,康德在这里表达......
思想哲学论文:浅论实践思维方式的丰富和发展
发布时间:2022-11-23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了思想哲学论文:浅论实践思维方式的丰富和发展,敬请关注!! 哲学理论和哲学观念的变革,本质上是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所谓哲学思维方式,即哲学家观察、思考和把握世界及其发展的基本模式,也是哲学家思考......
《老子》中“仁”的思想内涵探究
发布时间:2023-05-08
一、孔、老思想的师承关系 要想厘清老子和孔子关于仁的思想的内在脉络,我们就必须弄清老子和孔子孰先孰后,这其中不仅包括二人的生卒年,更重要的是二人思想和著述的先后关系。 虽然老子的具体生卒年在考古学界争议颇大,但我们大抵......
对博弈论语义学的逻辑哲学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23-03-23
对博弈论语义学的逻辑哲学思想探析 对博弈论语义学的逻辑哲学思想探析 对博弈论语义学的逻辑哲学思想探析 摘 要: 贾可·辛提卡是当代着名的逻辑学家,他创建了博弈理论语义学,用博弈论的方法来刻画命题理解,从而判定命题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哲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3-07-0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哲学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哲学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哲学思考 更多精品文 章来 源自 教 育 网 摘要:本文从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效性出发,从教学实践......
非宗教的基督教――朋霍费尔神学思想简论
发布时间:2023-07-07
" 朋霍费尔(Dietrich Bonhoeffer,1906-1945)是20世纪杰出的德国神学家。他的悲情人生和狱中神学,对二战后的基督教神学乃至整个西方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文着眼于他的生平和几部基本著作,就他的上帝观、基督论、以及他的“非宗......
试论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的现代启示
发布时间:2023-04-18
" 论文关键词:宗教 狭隘性 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与时俱进 论文摘要:在宗教复兴的现时代,宗教问题不仅影响着世界的稳定,也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启示我们,宗教以“精神补偿”的独特方式,整合民族的......
试论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的现代启示
发布时间:2022-11-17
"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宗教 社会道德 文化 邪教 论文摘要:宗教问题影响世界的稳定,对我国的社会生活也有着重大影响。宗教对民族的发展具有整合功能,促使人们更好地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对文化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与此同时,宗......
何兵伟和李印政的抗日战争情结
发布时间:2023-03-18
抗日战争那段历史,不仅镌刻在人们心中,书写在教科书中,还存在于大量散落民间的史料里。多年来,黑龙江鸡西市柳毛乡农民何兵伟废寝忘食地寻找着抗日战争的碎片,力争将那段历史还原在世人面前。何兵伟,45岁,痴迷收藏30年, 东北、......
论析宗教思想与日本园林设计
发布时间:2023-01-22
论文关键词:宗教,中国现代园林,精神内涵 论文摘要:在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之下.中国现代园林正面临着发展的严峻挑战。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外来、设计理念的冲击.使中国的现代园林设计失去了传承与特色,没有了园林设计的精神内涵。如......
邓小平抗战时期的群众工作思想
发布时间:2022-10-27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长期从事政治工作的邓小平围绕晋冀鲁豫边区全面抗战动员的实际,创造性地贯彻中央、毛泽东对群众工作的系列指示,对群众工作的重要性、独立性和不平衡性,群众工作的内在规律和领导方法,群众工作中的“左”右......
浅谈冯友兰抗战时期思想贡献
发布时间:2023-01-24
抗战八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特殊的一个时期,战前许多问题经过这场战争的洗礼,或获得解决,或获得新的认识,有了解决的可能。而战前备受垢病的所谓新儒家就是这样一种情形,因抗战而获得了思想的新开展,实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梦寐以......
《仁学解释学》引论:什么是仁学
发布时间:2023-03-27
" 由孔子创立的仁学曾经在两千年的儒教时期为中华文化精神奠定了基础和开辟了方向,今天在全球科技商业化时代重新阐释仁学,亦应有可能为人类文化的精神方向提供新的参照基础。因为仁学是人类历史上结构最完整的人本主义伦理学,其精神效......
思想哲学论文:浅析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
发布时间:2014-01-20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整理了思想哲学论文:浅析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希望帮助您提供更多想法。 一、实践是一种思维方式 “实践唯物论”、“实践本体论”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都是以实践为核心范畴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理论,......
论墨子“尚贤人才伦理观”的哲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3-02-17
墨子是战国时期的一位思想巨匠,他提出的兼爱、尚贤、非攻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尚贤思想是墨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墨子思想的精华所在。墨子以尚贤使能为政的政治哲学带有浓郁的求实色彩和墨学特色,对先秦乃至中国政治哲学的......
论李大钊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
发布时间:2023-02-25
" 论文关键词:李大钊 青年 思想政治教育 论文摘要:李大钊非常重视中国青年的健康成长及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重视向青年灌输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并积极倡导青年走与X-农相结合的实践观,强调青年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爱国......
试论合法性: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的焦点
发布时间:2013-12-19
试论合法性: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的焦点 试论合法性: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的焦点 试论合法性: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的焦点 内容提要“合法性”是哈贝马斯政治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哈贝马斯对合法性的解述,在逻辑上肇始于他对自然法......
论唐代科学家李淳风生平及其治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3-07-24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各个方面取得的成就都是令人瞩目的,同时随着我国的发展,国家对于我国古代相关名人的研究程度也不断增加,其中李淳风作为我国唐代伟大的科学家其一生都致力于天文、数学以及历法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给我......
思想哲学论文:浅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限制条件
发布时间:2022-07-21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整理了思想哲学论文:浅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限制条件,希望帮助您提供很多想法。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真理都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概不例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必须......
浅谈孔子伦理思想中的“仁”
发布时间:2023-03-08
摘 要:孔子是中国的大圣人和至圣先师,他的“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思想、价值取向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也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
试论李大钊的故土情节
发布时间:2023-07-11
[摘 要]李大钊在短暂的一生中,七到昌黎,六上碣石山,在此游玩亦或避难。表现出李大钊深深的故土情节,及对家乡无限的眷恋。本文按时间顺序对李大钊数次游历五峰山加以描述,并对李大钊的故土情节予以揭示。 [关键词]李大钊;故乡......
试论哲学视野中的课程与教学思想述评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分析哲学是西方哲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秉承语言语义和逻辑分析的方法论对教育教学研究中的术语误用和意义模糊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澄清,从而对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产生深刻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分析哲学;......
浅析法哲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3-02-17
摘 要 针对我国的法移植传统,现行法似乎缺少了西方国家启蒙时期最重要的法哲学思想。本文是在参考了西方近现代的哲学思潮后结合我国实践的一些对法哲学的修正性看法。文中认为法是在一定范围利益群体内,每个公民都有权利去为决定和......
唐太宗的接班哲学
发布时间:2022-11-13
不少家族企业的二代接班人常常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接班后该如何处理创业元老及其子女的关系?这些元老们与父亲一起创立企业,有些可能还是企业的股东,他们的子女甚至也陆续进入企业并成为骨干,这个特殊的创业元老家族的存在往往对二......
论拉图尔科技哲学思想中的现象学意蕴
发布时间:2023-04-18
自20世纪初胡塞尔创立现象学以来,就掀起了现象学思潮的哲学运动。现象学悉力于钻研人类的经验以及事物如何在这种的经验中向我们呈现世界是如何的样子。作为一种思想运动,现象学影响了近百年的时间,它不仅仅让我们看到优秀的哲学家们......
唐太宗的法律思想
发布时间:2022-12-25
[摘 要]唐太宗的法律思想在中国法律史上占重要地位。贞观法制对唐初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唐太宗结合以往经验形成自己的法律思想对唐朝后期的法律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唐太宗;贞观律 唐太宗统治时期是我国封建社......
李敷仁:传播百姓的声音
发布时间:2022-10-25
李敷仁:传播百姓的声音 李敷仁先生1899年出生于陕西咸阳县一户贫苦人家。1937年,他创办《老百姓》报,名扬中外。但由此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严密监视,不断追踪。1946年5月1日终于在西安被秘密绑架。在狱中,他正气凛然,视死如归。后被......
论析夸美纽斯的宗教思想对其教育思想的积极影响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夸美纽斯;宗教思想;教育思想 论文摘要:夸美纽斯是l7世纪的教育家,在他的教育思想中包括不少关于宗教的思想。这些思想既是对教育的继承,也是对教育的发展。他提出教育为宗教国家服务,促进教育改革,从而改造社会......
梭罗的哲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9
摘要:亨利・戴维・梭罗是和马克思同时代的哲学家,超验主义代表人物。梭罗的哲学思想现在他的超验性上,他的理论认为自然是人感知的对象,是人的家园和精神归宿。梭罗认为人应回归自然,保护自然,因此他批判了文明快速发展所导致的......
从人性论看东西方宗教哲学之相通
发布时间:2022-10-04
作者:何光沪 一、引言 由时空、质能、生命和心智构成的世界--过程,其未来的走向已同心智即人类发展紧密相连。自然选择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已让位位于“人类选择”过程。 世界的前途系于人的自由选择,人类的问题集于人......
哲学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3-02-27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当代大学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除了要在能力培养和专业知识学习上要有较高的水平之外,还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品。所以说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要有适当的方法方式对他们进行教育,因此将哲学思想应用......
浅谈毛泽东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抗战的历史启示
发布时间:2023-03-20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回顾抗战的历史,重温毛泽东指导抗战留下的历史文献,我们再一次为他老人家坚定的立场、灵活的策略、敏锐的洞察力、惊人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所折服,而这一切无不是他精通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
论宗教与哲学中的超越与信念 (会员资料)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宗教与哲学中的超越与信念 (会员资料) 论宗教与哲学中的超越与信念 (会员资料) 论宗教与哲学中的超越与信念 (会员资料) [内容提要] 本文提出:哲学的“先验”、“超验”与宗教的“超越”语出同源而相......
论冯友兰的教育思想及其《中国哲学简史》
发布时间:2023-05-31
冯友兰(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南阳唐河县祁仪镇人,中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所编纂的《中国哲学简史》作为教材在中外都享有盛名,对知识与文化的教育和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冯友兰的教育思想 教育自古以来......
中国哲学思想批判
发布时间:2022-11-29
中国哲学思想批判 中国哲学思想批判 中国哲学思想批判 一 春秋战国动乱550余年,其间战火连绵,诸侯争霸,生灵涂炭,人民遭殃,社会长期处于兵燹和混乱之中。 春秋时期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将首都从......
浅论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特点
发布时间:2023-04-01
摘要:抗战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巨大发展与广泛传播的辉煌时期。在历经二十多年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以愈加成熟的姿态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开拓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的提出,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
论中国持久抗战战略的历史地位
发布时间:2023-03-09
1937年7月7日,日军挑起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实现了再度合作,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战争。全面抗战爆发之初,中日两国的军力、经济力、政治组织力等相去甚远,国共两党认识到唯有坚持持久抗战,才能转弱为强、克敌制胜,取得最后的胜利。当然关于持久战的战略问题,国共两党区别很大。中国共产党重视启发民众的抗战觉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
李宗闵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22-12-10
摘要:李宗闵是中晚唐之际著名的政治家,作为牛李党争牛党的领袖人物,他一生有着丰富的政治生涯。同时,李宗闵善于撰写诗文,尤其长于碑铭,具有一定的文学之才。《全唐诗》卷473存其诗1首,《全唐文》卷714编其文为1卷6篇文章,其中......
赤小豆医好宋仁宗的痄腮
发布时间:2023-03-07
北宋仁宗年间的一个春天,皇帝赵祯一日起床时觉得耳下两腮部发酸、隐隐作痛,用手一摸,感到有些肿胀,遂唤来御医。御医给赵祯切脉后,又细细地察看了两腮,然后奏道:“陛下此症,名谓痄腮(腮腺炎),乃风湿病毒之邪,由口鼻而入所......
李宗盛的歌词手稿
发布时间:2022-12-27
著名DJ兼乐评人马世芳,在微博贴出李宗盛《给自己的歌》的歌词手稿照片,引发众多歌迷转发。大家纷纷感慨:原来大哥的字迹是这样的;原来大哥是这样写歌词的;原来一首扣人心弦的歌,是这样遣词造句、多番琢磨修改而成的。 在这份《......
简论乔治.凯勒的大学战略规划思想
发布时间:2023-03-26
" 论文摘要: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大学经历了一场严重的生存危机。在此背景下,美国著名战略规划专家乔治·凯勒提出了关于大学战略规划的理论。此文对其大学战略规划思想进行了介绍和评析。 论文关键词:乔治·凯勒;大学战......
谈果戈理的宗教思想
发布时间:2022-08-15
谈果戈理的宗教思想 谈果戈理的宗教思想 谈果戈理的宗教思想 论文关键词:果戈理;宗教思想;东正教;博爱;拯救;先知 论文摘要:果戈理是俄国着名的作家,但学界对其宗教思想知之甚少。研究果戈理的宗教思想可以更加深入理解......
论抗战初期的重庆救国会
发布时间:2023-01-15
[摘 要]“九一八”事变后,大批日本侵略军开始将其铁蹄踏入中国领土,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除了前线将士浴血奋战外,全国各界爱国人士也纷纷组织敌后抗战团体以支援抗战。以漆鲁鱼为代表的暂时与中共党组织失去联系的一批党员......
“法治”与“仁治”思想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10
一、引言高校学生管理是指大学、专门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设立学生管理机构———学生工作部(学生处)通过计划、组织、动员、协调以及监控等方式,从学生入学到毕业这一在校阶段的管理,以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根据200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21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其包括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学籍管理(入学与注册,考核与成绩记载,转系(专业)与转学,休学.........
论高强混凝土的抗腐蚀性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 要]众所周知,高强混凝土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抗渗抗冻性能好等优点,广泛地用于高层和大跨度工程,还大量用于海洋和港口工程。但是高强混凝土的抗腐蚀性能到底怎么样,针对特定的自然环境,配制了普通、高强和高性能混凝土,同......
李鸿章不想打赢甲午战争?
发布时间:2023-03-28
李鸿章被洋人捧为“领航员”,他自己则自嘲为“裱糊匠”。在绵延30年的洋务运动中,他仿效西方,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却最终一败涂地。然而,被日本人打败,似乎是一种对李鸿章个人较好的结局。 位子得之不易 权倾一时的曾国藩退......
论抗战时期通俗文学勃兴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3-05-31
【论文关键词】通俗小说 抗战时期 理论建设 【论文摘要】抗战时期,中国通俗小说勃兴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通俗小说自身的发展需要,二是战争的催化作用,三是市场的需要,四是理论建设的推动作用。 中国近现代通俗小说越......
论马克思的新哲学之“新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马克思的新哲学之“新 论马克思的新哲学之“新 论马克思的新哲学之“新 更多内容源自 幼 儿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 新唯物主义 意识对象观 实践 [论文摘要]马克思的哲学是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因为马克思在分析问题时处理......
中国哲学“和”思想浅析
发布时间:2023-06-16
《说文解字》中对和的解释:和,相应也。和最初的本意是单纯声音或指音乐相和。到后来演逐渐演变成儒家重要的中和思想。和体现在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乃至天下万物中。孔子主张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孟子父子不责善,责善则离,是为......
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哲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3-02-11
【摘 要】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一种科学理论,笔者在文章中就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对它的哲学反思来对可持续发展思想做简单的阐述,以此使人们更正确并深......
关于素质教育思想的哲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3-05-22
关于素质教育思想的哲学思考 关于素质教育思想的哲学思考 关于素质教育思想的哲学思考 摘 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对中国教育的科学总结,也是指导今后教育实践的保证。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深入研究、深刻理解、全面......
论哲学教育重在培养哲学思维能力
发布时间:2023-05-20
目前,哲学本科教育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哲学本科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从某种程度上偏离哲学学科的特征和培养目标,可能是哲学本科教育的主要问题。按照哲学学科的自身特征从事哲学......
汉藏古代哲学思想的交流
发布时间:2022-11-19
一、河图·洛书在西藏 太史公云:“三王不同龟,四夷各异卜”。又云:“蛮夷氐羌虽君臣之序,亦有决疑之卜。或以金石,或以草木,国不同俗。然皆可以战伐攻击,推兵求胜,各信其神,以知来事。”②这一描述比较接近于当时我们多民族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