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1-15 01:26:53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时间:2022-11-15 01:26:53     小编:

摘要:事业单位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成分,对市场经济的良好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而事业单位经济效益与预算绩效管理又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促进事业单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升,事业单位必须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基于此,本文就内部控制视角下的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进行分析。首先,从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共性入手,然后分析内部控制视角下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

一、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共性

(一)管理目标一致

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而预算绩效管理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率有直接关系,不仅可以优化资源,同时还可以对成本费用进行有效控制。由此可见,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的管理目标一致,都是为了达到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与成本的控制的目标。

(二)全程化管理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贯穿每项决策的实施的全过程,而预算管理绩效管理则需要对预算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绩效评估考核。综上所述,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都具有全程化管理的特性。

(三)全员参与

只有事业单位各部门的人员积极配合,才能的顺利开展内部控制,保障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预算管理同样也需要全员参与,如预算编制都是以从上到下、上下结合的编制模式,这就决定全员都需要参与到预算管制中;再如在执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会将预算管理目标拆分为各个小目标,落实到各个部门中。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都需要全员参与。

二、基于内部控制视角下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科学性不足

众所周知,在预算绩效管理中预算编制是预算执行的基础,只有科学的预算编制才能为预算执行提供保障。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涉及到的部门非常的多,内容与工作量也就非常的大,这就对预算编制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部分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人员的专业能力无法胜任这项工作,这就无法保障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进而对预算执行的开展造成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资源配置与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当前,仍有部分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时采用增量预算或减量预算的编制方法。虽然这样的预算编制方法快捷简便,但是该编制方法未将非正常影响因素对预算管理造成的影响考虑在内。此外,该预算编制方法的主观性较强,这也会影响到预算管理的效率。

(二)预算绩效管理脱离内控制度

新出台的内部控制规范中明确指出:单位与业务两个层面有效开展风险防范与控制工作,并且要求内部控制应体现在预算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中。然而,仍有部分事业单位将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割裂开,这就导致内部控制无法与预算绩效管理有机结合,对预算绩效管理的执行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事业单位经济的有效开展。

(三)缺乏完善的预算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当前,很多事业单位仍缺乏完善的预算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这就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开展造成不良影响。虽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出台,事业单位实施该项规范促使经济活动管理力度有所提升。但是在构建预算绩效管理考核体系过程中对预算控制制度执行指标考虑不足,致使项目申请与批复中采用的评价指标不一致。此外,在预算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中并未引入流程管理、风险评估等指标,这样就不仅可能出现预算超支、管理松懈等现象,甚至很可能出现财务风险,最终影响到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四)绩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有待提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我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都发生了各种改变,如引进越来越多的信息化办公设备,提升办公效率。然而,现阶段很多事业单位仍采用传统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很多数据、资料都是通过原始单据获取。这样不仅不便于保存,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大打折扣。同时也影响了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的效率。此外,还有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年龄较大,计算机水平低等因素都对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程度的提升造成影响。

三、基于内部控制视角下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流程

众所周知,预算编制工作不仅是预算管理的基础,同时也事业单位开展内控工作的基础。所以,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要不断完善预算编制流程。另外,在事业单位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单位的特点与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预算编制方法,保障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全面性。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不仅要结合历史数据,同时也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数据。在这个过程章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从而实现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目标。此外,在完善与细化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还应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细化预算管理流程,提升预算编制人员的素养,加强部门科室之间信息的沟通与共享,为完善预算编制各个环节奠定基础,从而为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结合内控制度实施预算绩效管理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知预算绩效管理是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内容,要在预算管理中体现内部控制,这就需要结合内部控制构建预算绩效控制制度。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制定预算执行追踪监督制度。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必须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跟踪与监督,并对预算制定情况进行相应的分析。其次,制定预算调整制度。当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偏差情况,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与既定的调整程序进行预算调整。再次,制定预算问责制度。当事业单位预算执行中出现严重的偏差情况,就需要对预算偏差的较大部门进行分析,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且要求该部分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顿。最后,制定预算通报制度。对于预算绩效考核优异的部门进行通报表扬,绩效考核成绩落后的部门则通报批评,这样不仅可以起到预算管理监督管理的作用,同时还增加了预算驾校管理的公开透明度。

(三)构建完善预算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事业单位应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制度(实行)》中的相关规定为基础,制定完善预算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以往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考核标准宽泛,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升预算绩效管理的约束性,就需要对预算绩效管理指标进行细化与完善,如风险防范指标、流程指标等,这样可以更全面的评价预算绩效成果。此外,事业单位还需要加大对经济项目决策的控制力度。如在进行经济项目可行性分析时要综合专家、财务人员、技术人员以及行政管理人员的建议,同时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指标中还要引入政府采购标准,这样可以将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全面的发展出来。

(四)提升信息化程度

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制度(实行)》中明确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流程与经济活动都必须嵌入到单位信息系统,减少人为影响因素,确保信息的安全性。众所周知,预算绩效管理涉及到的范围广,内容、数据繁多,人工汇总与分析庞大的数据信息具有较大的难度,而信息化的办公设备可以在短时间内精准、有效的处理庞大的数据信息。因此,事业单位必须转变预算绩效管理方法,积极升级办公系统,引入信息化办公设备,为实现信息化预算绩效管理奠定基础。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发展不仅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还可以对预算绩效管理进行实时监督。

四、总结

综上所属,预算绩效管理是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事业单位必须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然而,当前在内控视角下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控力中仍在诸多问题,如缺乏完善的预算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预算绩效管理脱离内控制度等,影响着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若想解决上述问题,事业单位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如完善预算编制流程,构建管理制度、完善预算绩效考核指标、提升信息化程度,保障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顺利实施与开展。

参考文献:

[1]韩淑芹.内部控制视角下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模式的构建[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0

7):90-91.

[2]朱克文.内部控制视角下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6

(1

5):256.

[3]梁雯.内控视角下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探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0

1):26+21.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