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8 12:15:23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
时间:2013-12-18 12:15:23     小编:

"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将是本次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

一、教学改革的意义

1、本次教学改革的特点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其中最基本的是必修课程的课堂教学),过去是、当今依然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改革因此成为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的主题特别是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学改革日益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事实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教学改革已经在朝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努力,许多学校在教育科研人员的指导下,对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对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对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等问题,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改革,在教学实践中涌现了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好的教改典型,有些经理论概括后形成新的教学模式。这是本次教学改革的起点和基础。

但从总的形势来看,由于应试教育观念和实践的深远影响,人才选拔机制的不完善,80年代以来所进行的教学改革中有许多仍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且以局部的、单项的改革和操作性的修修补补居多,局限性较大;尚未能构造出一种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教学新体系。这里,既有教学改革本身不够到位的原因,也有受课程制约的因素。因此。从总体上看,素质教育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们的教学方式单

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均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医治;教学实践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这是本次教学改革要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次教学改革,一方面因为有了80年代以来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效作为基础,因此可望在一个更高、更深、更全面的层次上展开;另一方面因为有了深刻的反思,有了对存在问题的检讨和共识,因此可有针对性地、实实在在地展开、更为重要的是,本次教学改革是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进行的,新课程、新教材既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一个很好的支撑点,又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学改 革因此可望有实质性的、全方位的推进!

那么,本次教学改革究竟要改什么,其主要任务是什么,

首先,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教育观念一转变,许多困难迎刃而解。当前中小学教学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阴影的笼罩,而在应试教育观念尚未获得根本转变的情形下,学校所实施的教学改革也因此变得缺乏成效或事倍功半。我们一定要在本次课程改革中,组织学习与培训,开展反思与讨论,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来一次教育观念的“启蒙运动”,把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统一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来。教育观念的转变将会真正焕发出教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其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现出来,此外,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方式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观念不转变,方式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不转变,观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所以,教学改革既要重视观念改革的先导作用,又要重视方式改革的载体作用。本次教学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还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这几乎等于要改变教师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其艰难性就不言而喻了。从这个角度讲,教学改革是场攻坚战。就教与学关系而言,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学习方式的转变将会牵引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将因此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学生不仅将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而且还将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学习方式转变因此被看成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

再次,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在转变观念和方式的同时,重建制度,这同样是本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为其保驾护航。就学校教育内部而言,观念更新、方式转变的最大阻力来自落后的教学管理和评价制度。用应试教育的模式来管理和评价教师,怎么可能让教师生发出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呢?对于本次课程和教学改革,教师反映最强烈的也就是教学管理和评价问题。他们盼望、呼吁与新课程、新教学相适应的新管理、新评价。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具有核心性的意义,它将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观念和行为问题。当然。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它本身需要在进。

二、教学观与学生观

2、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还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本次教学改革是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进行的,是对课程改革的呼应。所以,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首先必须摆正和处理好的一对关系、在这对关系中,课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课程观是主导因素。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并因此决定教学改革的深度、广度。但是,课程究竟是教学的“枷锁”,还是“跳板”?是教学的“控制者”,还是“促进者”?在传统的教学论概念系统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而这种规范性的教学内容是按学科编制的,故“课程”又被界定为学科或各门学科的总和。这就意味着,“课程”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也无须思考课程问题,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课程和教学成为两个彼此分离的领域,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实体或内容,它规定学校“教什么”,教学是学校教育的过程或手段,它规定学校“怎么教”;课程是教学的方向、目标或计划,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规定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当对课程做出任何调整和变革、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只是既定课程前接受者和吸收者。这就是传统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课程是“专制”的一方,课程成为一种指令、规定,教材成为圣经,而教学则成为被控制、被支配的一方,课程与教学走向对立。二者机械地、单向地、线性地发生关系。这样.课程不断走向孤立,走向封闭,走向萎缩,走向繁、难、偏、旧,而教学也不断变得死板句机械、沉闷,这种背景下的所谓教学改革只能是打外围战,“戴着钦拷跳舞”,师生的生命力、主体性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c总之,这种教学改革最多只能在方法上、形式上做文章。而不可能有实质性的突破。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奖件);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这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对给定内容的意义都有其自身的解读,从而对给定的内容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以" 使给定的内容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因此,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这样教学就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教学过程因此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这样,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课程也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化,这意味着课程观的重大变革。在这种背景下,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进人教育的内核,成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能动力量,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这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呼唤的教学改革!这是从课程层面给教学带来的一种“解放”,一这种“解放”将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3、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还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教学论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教第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基于此,新课程把教学过 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是对“把教学看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这一传统观点的重大突破。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 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 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 我给,你收。在 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 师讲授的内容。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教师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总之,传统教学只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机械叠加。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当中,“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 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 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 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 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可以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4、教学重结论还是重过程?。

结论与过程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一对十分重要的关系,与这一关系相关的还有:学习与思考、学会与会学、知识与智力、继承与创新等关系。从学科本身来讲,过程体现该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概念原理的体系)。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什么样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必然对应着什么样的探究结论或结果,概念原理体系的获得依赖于特定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如果说,概念原理体系是学科的“肌体”,那么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就是学科的“灵魂”。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体现一门学科的整体内涵和思想。当然,不同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不同,其探究过程和方祛论也存在区别。但无论对哪一门学科而言,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只有和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论结合起来,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既有肌体又有灵魂的活的学科认知结构,才能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精神世界获得实质 性的发展与提升。

从教学的角度来讲,所谓教学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得的结果;所谓教学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毋庸置疑,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即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基于此,新课程把过程方法本身儿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过程方法的地位。

重结论,轻过程的传统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一切都是现成的:现成的结论,现成的过程,现成的说明,现成的讲解,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和智力的内在联系。重结论,轻过程的传统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反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话问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的“好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重结论,过程,从学习的角度来讲,也即重学会,轻会学。学会,重在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学习;会学,重在掌握方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扩提出问题,是一种创新学习,。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到社会上已远远不够用。人们只的不断的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的获得新知的体验。当然,强调探索过程,意味着沉重要面临问题的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的时间和 精力结果表现上却一无所获,但是迪却是一个人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新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 一种丰厚的回报,而眼前耗费的时间的精力应该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5、教学关注学习还是关注人?

中小学教学是分学科进行的,学科教学的重心在学科还是在人?关注学科还是关注人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过分关注学科,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是学科本位论的反映。学科本位论把学科 凌驾于教育之上,凌驾于人之上,学科成为中心成为目的,学校教育、课堂教学成为促进学科发展、培养学科后备人才的手段,这种只见学科不见人的教学育观从根本上背离了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和神圣的使命。从实践层面讲,以学科为本的教学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它突出的表现为:

第一,重认知轻情感。以学科为本的教学,把生动的、复杂的教学活动围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的框框之中,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正如苏联教学讼专家斯卡特金所指出的:“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粮食很少,因而引起了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的去学习。”教学的非情感化是传统教学的一大缺陷。

第二,重教书上轻育人。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把教书育从割裂开来,以教书为天职,以完成学科 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为己任,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读者》上有一段利奥.巴恩格利亚先生写的话:“我们整天在干些什么?我们如皮忙于传授知识,。如果我们没有教莉亚妮任何她真正需要的东西,譬如:如何快乐的生活着,如何有个人价值感和自尊心,而单教给她如何读书、写作、算题,这又有什么用呢?”教学过程不能为学生道德提升和人格发展的过程,这是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的最大的失职。总之,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在强化和突出学科知识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及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人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改革教学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学科 为本转向以人发展为本位,学科本位论的错误不在于学科本身。而在于指导思想,学科教学依然李体现和重视学科知识的特点,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但是,学科教学一定要以人为本,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意味着:

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所有学生都是自己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和情绪生活和积极情感的体验。学生在堂上是兴高采烈日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科学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越来越积极越来越消极?学生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必须为我们教师所关注,这种关在同时还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用“心”施教,不能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用“心”施教体现着教师对本职的热爱,对学生的关切,体现着教师热切的情感。

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当然,这也要求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

6、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

怎么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即学生观),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那么,新课程倡导哪些具体的学生观呢?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认识规律、遵循规律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它要求教师应努力学习,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理论,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应该相信学生的确是潜藏着巨大发展能量的,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应充满信心。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从教育角度讲,它意味着学生是在教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在教师指导下成长起来的。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学生的生活和命运是掌握在学和教师的手里。学生是不是能生活得很有趣味,是不是能学得很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欢乐,都和他们所在的学校和所遇到的教师有极大的关系。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助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就必须反对那种割裂人的完整性的做法,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每个人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独特性是个性的本质特征,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而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和成人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明显不同。所以,“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因此,决不是教师想让学生怎么样,学生就会怎么样。学生既不是教师的四肢,可以由教师随意支配;也不是泥土或石膏,可以由教师任意捏塑。教师要想使学生接受自己的教导,首先就要把学生当做不依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当做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教师不但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且,连自己的知识也是不能强加给学生的。强加,不但加步进去,而且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窒恩他们的思想,引导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抵制或抗拒。

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躯体、自己的感官、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 知识和思想基础、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规律。正如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每个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精神营养。这是别人不能代替,也不能改变的。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教帅H能学让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第三,学生是责权主体。从法律、伦理角度看,在现代社会,学生在教育系统中既享有一定的法律权利并承担着一定的法律责任,是一个法律上的责权主体。同时,也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和享受待定的伦理权利,也是伦理上的责权主体。学生是权利主体,学区和教师要保护学生的会法权利Z 学生是责任主体,学校和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视学生为责权主体的观念,是建立民主、道德、合法的教育关系的基本前提。强化这一观念,是时代的要求。

7、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当前,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师生伦理关系万间的问题主要是: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比较混乱 学生权利经常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许多教师没有把学生作为一个有独立个人权利的社会人来对待,经常有意无意地侵犯学生的个人权利。特别是侵犯学生人身方面的权利和自由以及学生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忽视、侵犯学生的权利。必然会导致师生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紊乱。师生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素乱,还表现为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为学生寿划一切,包办代替。这从表面上看是教师事事关心,实质上是忽视学生的独立既,不让学生履行自己的义务。不论是侵犯学生权利过是包办代替,都不是恰当的师生伦理关系。

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看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帅生伦理关系。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民主思想首先要求教师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其次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褡。这种尊重既表现在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表现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又表现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严感和幸福感。

第二,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法制意识淡薄,认识不到学生拥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这是侵犯学生权利现象屡屡发生和广泛存在的内在原因。所队教师一定要提高法制意识,明确师生权利义务关系。同时,也要加强教育制度伦理建现使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更加明晰并转化为具体的制度规定,切实保护学生的会法权利。

第三,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关系;即一种具有道德纯洁性的特殊社会关系。我们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抵御不良社会风气侵蚀的积极性和能力。同时,也要更新管理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从而为师生关系纯化创造有利的教育环境。

总之,师生伦理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应面向新时代,努力创建民主、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师生伦理关系,真正使师生关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这将成为本次课程改革最亮丽的风景线。

师生情感关系问题虽然比较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做了一些有效的探索,但是,从整体 上说 师生情感关系的状况仍难以令人满意,师生之间情感冷漠、缺乏沟通的现象比比皆是。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联系,不仅使得一直为人们所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源泉。

三、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

8、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

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即促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强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是因为:首先,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快,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不可能,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传统地位被动摇了。其次,教师作为学生惟知识源的地位已经动摇。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化了,不再是只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总之,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这一方面要求教师不能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且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从过去作为“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在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涯中,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专利”。教师不仅鲜有从事教学研究的机会,而且即使有机会参与,也只能处在辅助的地位,配合专家、学者进行实验。这种做法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一方面,专家、学者的研究课题及其研究成果并不一定为教学实际所需要,也并不定能转化为实践上的创新Z 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提高和深化,就容易固守在重复旧经验、照搬老方法的菜臼里不能自拔。这种教学与研究的脱节,对教师的发展和教学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它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都难于解释和应付的,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不加思索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实际上也就是国外多年来所一直倡导的“行动研究”,它是为行动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脱离教师的教学实际而是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是在行动中的研究,即这种研究不是在书斋里进行而是在教学的活动中进行的研究;是对行动的研究,即这种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就是行动本身。可以说,“行动研究”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它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三、从教学与课" 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被排斥于课程之外,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是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课程游离于教学之外: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是由国家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参考资料和考试试卷是由专家或教研部门编写和提供的,教师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成为各种教学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有专家经过调查研究尖锐地指出,现在有不少教师离开了教科书,就不知道教什么Z 离开了教参,就不知道怎么上课Z 离开了练习册和习题集,就不知道怎么出考卷。教学与课程的分离、使教师丧失了课程的意识,丧失了课程能力。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为此,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 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包括国家层次、地方层次、学校层次、课堂层次和学生层次,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教师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在课堂实施中不断增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教师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的程的能力;教师要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

四、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随着社会发展,学校渐渐地不再只是社区中的一座“象牙塔’而与社区行生活毫无关系;而是越来越广泛地同社区发生各种各样的内在联系。一方面,学校的教育资源要向社区开放;引导和参与社区的一些社会活动,尤其是教育活动。另一方社区也要向学校开放自己的可供利用的教育资源,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正地走向终身教育要求的“一体化”,学校教育社区化、社区生活教育化。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在这种情况下,相应地,教师的角色也要求变革,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了。教师不仅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是整个社区的一员,是整个社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的共建者。因此,教师的角色必须从仅仅是专业型教师、学校型教师,拓展为“社区型”教师。教师角色是开放型的,教师要特别注重利用社区资源来丰富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9. 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

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的变化。

一、在对待师生关系上 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以下六种学生:①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②尊重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③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④尊重有过错的学生;⑤尊重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和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 尊重学生同时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①不体罚学生;②不辱骂学生;③不大声 训斥学生;④不冷落学生;⑤不羞辱、嘲笑学生;③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①赞赏每位学生的独趣、爱好、专长;②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③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④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二、在对待教学关系上, 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教怎样促进学呢?教的职责在于帮助:①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②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③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④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和社会价值;⑤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⑥帮助学生对学习过 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⑦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 内容不仅包括力祛和思维,问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三、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仆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件发展和白越成任的核心因素”。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后患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教学反思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四、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面对学生外、还要与周围其他教师发生联系,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配合。课程的综合化趋势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要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地培养学生。每个教师不仅要教好自己的学科,还要主动关心和积极配合其他教师的教学,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教师之间一定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团结互助,这不仅具有教学的意义,而且还具有教育的功能。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必须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首先,要尊重学生家长,虚心倾听学生家长的教育意见;其次,要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的、密切的联系;再次,要在教育要求与方法上与家长保持一致。化师生情感关系,重建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

四、学习方式

10、为什么要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学习方式较之于学习方法是更为上位的东西,二者类似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学习方式相对稳定,学习方法相对灵活,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所以,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发展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单

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试想。如果一个在学校中度过9年或12年学习生活的孩子,整天处于被动地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对于所学的内容总是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那么,我们怎么能够想像和指望他会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在他的一生中,如何能够具有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能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生活的建设者?

转变学习" 方式究竞意味着什么?

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这是学习观的根本变革,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基于此,本次课程改革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

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即为典型),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因此成为本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

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换句话说,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 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由此可见,转变学习方式实质上是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

1

1、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转变学习方式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传统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但是现代学习方式不是特指某一具体的方式或几种方式的总和,从本质上讲,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 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认识和把握现代学习方式的本质特征是我们创造性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的重要保证。

一、 主动性

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二者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要 我学则是基于外在的诱因和强制。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兴趣有直 接或间接之分,直接兴趣指向过程本身,间接兴趣指向活动结果。学生有了学习兴趣,特别是直接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 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情况就大相径庭了,“强扭的瓜不甜”,学生在逼迫的状态下被动地学习,学习的效果必定是事倍功半、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学习是谁的事情,谁应当对学习承担责任?教师当然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负责,但是如果学生自己意识不到学习的责任,不能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这种学习就不是真正的自我学习。只有当学习 的责任真正地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

二、独立性

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依赖性。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每个学生,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和显在的独立学习能力,不仅如此,每个学生同时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都有一种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他们在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也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 的过程。低估、漠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忽视、压制学生的独立要求,从而导致学生的立性的不断丧失,这是传统教学的根本弊端。本次教学改革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 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而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值得强调的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待学生的独立 性和独立学习,还要有一种动态发展的观点,从教与学的关系来说,整个教学过程是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也即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随着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增长和提高,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发生了相反的变化,最后是学生基本甚至完全的独立

三、独特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是说,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持个性的体现。实际上,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的,没有放之四海皆有效的统一方式,对某个学生是有效的方式,对他人却未必如此。正如多元智力理论所指出的;每个人的智慧类型不一样,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因此每个人的具体学习方式是不同的。这意味着我们提倡转变学习方式,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独特性因此成为现代学习方式的重要特征。独特性同时也意味着差异性,学生的学习客观上存在着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准备以及学习能力倾向不同,决定了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内容和任务的学习速度和掌握它所需要的时间及所需要的帮助不同。传统教学忽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要求所有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运用同样的学习条件,以同样的学习速度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并要求达到同样的学习水平和质量,这种“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致使很多学生的学习不是从自己现有的基础出发,结果导致有 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了”,有些学生根本不知从何“入口”,现代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差异,并把它视为一种亟待开发和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努力实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和教师指导的针对性。

四、体验性

体验是指由身体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围,它已经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公是知识 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在实际学习活动中,它表现为:第一。强调身体性参与。学习不仅要用自已的脑子思考,而且要伯自已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基于此,本次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参与,强调“活动”,强调“实践”,强调“考察”,强调“调查”,强调“探究”、强调“经历”。二,重视直接经验。重视直接经验,从课程上讲,就是要把喾珠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从教学角度讲,就是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得的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从" 学习角度来说,就是要把直接经验改造、发展作为学习的重要目的,间接经验要整合,转化为儿童的直接经验,成为儿童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否则,就会失去其教育意义的发展的价值。

五、问题性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没有解释问题睡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的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学生学习同样必须重视问题的作用,现代教学论认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成和形式的。所以现代学习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做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理造成一种悬而未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喾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 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总之,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

显然,上述五种特性不是截然分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的,它们虽上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的,却是一个机的整体。我们正是必须从整体的高度来全面把握现代学习方式的精神,惟有如此财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小学美术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16
1 《小学美术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现状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正向纵深拓展,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给高等师范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小学美术课程与教学论》是高师美术专业非常重要的......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效课堂教学初探
发布时间:2015-09-14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新世纪的创新人才”的教育口号给一线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利用45分钟的课堂教学,让学生轻松地保质保量的完成学习任务。这是每一位教师内心盼望解决的问题。为此......
论高中历史教学的新课程改革
发布时间:2022-07-24
" [论文关键词] 创新 改革 教学 [论文摘要]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国家竞争力是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目标,而其根本在于课程教材改革。课改的基础是加强师生的互动,关键是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突破口是现代教育技......
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发布时间:2023-03-26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新课程的变化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这样才能有利于生物课新课程积极的改革,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课程;教......
改革教学策略,完善体育新课程
发布时间:2023-07-08
摘 要 随着新的中专体育课程标准的提出,各类中专院校的体育教学都在新课程的理念下积极的进行改革。但是就目前的改革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作一些探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中专体育教学的对策,使中......
改革核心:课程与教学的再造
发布时间:2022-11-08
一所普通的生本教育实验学校,佛山市南海区旗峰初级中学校长说:“多年的办学经验告诉我们,教学重过程而不是仅重结果,培养的学生大不一样。” 这里,“重过程”还是“重结果”涉及的就是课程问题。 2014年,南海区共有4所与旗峰初......
新课程改革下的英语教学思考
发布时间:2015-07-24
【摘要】英语教学改革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新课标教材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全体学生”是量,“全面发展”是质。质和量要一起抓,两手都要抓,一个不能少。 【关键词】......
浅谈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23-03-10
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要让学生在每一个方面都按照同一规格平均发展,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花卉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3-01-24
[摘 要]花卉学是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花卉学教学中存在信息滞后、教学方法单一、实践环节薄弱等三个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提出花卉学的教学改革方案,主要包括课程体系的改革、理论教学改革以及实践教学改革。具体包括注重学科间的......
试论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新课程改革为教师提供了新的展示舞台.本文以探究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阐述了选题理由、目标确定、施教方法、实施效果、巩固措施、发展前景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教改分析研究,重点在施教方法上倡导引探导学,优化学习过程......
无机化学课程建设与课程教学改革的体会
发布时间:2022-11-08
笔者有幸参加了一次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的国家精品课程《无机化学与实验》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本研修班由吉林大学宋天佑教授及其教学团队与大连理工大学孟长功教授及其教学团队合作主持培训和研讨,在北京设立主会场,......
看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课堂
发布时间:2013-12-19
" 综观当今小学数学教坛,课改无疑是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数学课程标准》的出台为我们指出了方向,同时使课改更具可操作性,但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光靠课本够吗? 长期以来,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体的课本,一直是学......
浅析新课程改革的利与弊
发布时间:2023-06-14
【关键词】新课改;利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随着时代的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教学的需要,课程体系存在很多的问题与弊端,“......
关于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 德育课程创新 道德文化 综合性 实践性 回归生活 [论文摘要] 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与互补,主导要素是对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的体认、培育与发展;其二是增强综合性与实......
高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23-05-13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和其他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的应用型人才,这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研究型、工程型的人.........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基础课课程建设与改革创新
发布时间:2022-10-19
" 论文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 钢琴基础课 建设 改革 论文摘要: 钢琴基础课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课程的设置与安排是否合乎科学规律,教学手段与方法是否合理,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在原有授课形......
关于新课程改革中的初中数学教学
发布时间:2023-03-27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教学改革 初中 论文摘要:数学新课程给初中数学带来的可喜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笔者结合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新课程改......
浅谈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作用
发布时间:2022-09-19
"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推动作用 论文摘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性环节。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基础教育明确办学方向,更新教育理念;有利于基础教育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环境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4-01-26
环境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从20世纪末开始,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所以我国环境高等教育得到空前的发展。众多高校相继开设了环境相关专业,截至到2009年,全国有214所高校设立环境科学专业。环境......
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5-09-16
[摘 要]2011年以来环境经济学课程在教材选用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选用国际经典教材的同时,推介国内外名校公开课等网络资源。在教学方法上,从双语教学探索、教与学互动、模拟练习、课堂报告、文献分析等方面探索教学相长......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23-05-19
构成学起源于德国包豪斯的构成教育,包豪斯虽然没有一个完整系统的教学体系,但是其教学模式和成果对当代艺术设计的基础课教学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平面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造型基础必修课之一,那么,该课程最主要的训练就是针对......
加强数学实验教学 推进新课程改革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 要]:课程改革随着春天的步伐扑面而来,我区于2002年初启动课改实验工作,2003年秋季全面实施新课程,我们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意见》精神,落实省、市、区有关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
高职院校新闻写作课程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15-09-11
摘 要 新闻写作课是我国高等院校本科专业以及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新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信息时代的来临,社会对新闻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这要求高职院校改革其教学方式......
《土壤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发布时间:2022-11-08
一、引言 《土壤地理学》是以土壤和环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这门学科不仅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更与人们的生活也息息相关。在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倍受关注的今天,学习土壤地理学相关知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促进《土壤地理学......
《环境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效果分析
发布时间:2022-07-21
《环境学》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环境科学专业的概述性课程,本门课程可激发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高对后续专业课程的认知。阐述了课程改革的内容,提出2调+3改+1加强教学改革模式,从教学内容、授课模式、考试......
新课程改革与创新素质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2-10-31
面临新时期教育的现状,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当今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重要方面,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崛起的灵魂。面对这样一种现实,我们作为政治教师必须适应新......
试析语文课程改革与直观教学
发布时间:2022-11-23
" 论文摘要:利用直观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感情认识和直觉思维达到学习和发现的目的。这种直观性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给了学生在“眼看为实”的学习过程中,自己进行猜测、探索与......
逻辑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6
步入20世纪80年代的逻辑课程在法学教育中的基础地位与作用已经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可,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尤其是政法院校法学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然而,由于课程定位不清,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和手段都局限于传统形式逻辑课......
会计专业审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2-12-18
会计专业审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 近年来,随着注册会计师业务的不断拓展和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鉴证职能的进一步倚重,我国审计理论与实务均发生了较大变化。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以下简称新审计准则),新......
数学学习与数学课程改革
发布时间:2013-12-18
本身具有的应用价值、价值和智力价值,确立了它在学校课程中总是占据重要地位。数学学习已成为中小学学生人人面对的一项重要活动。因此,认识数学学习、数学课程的内涵及彼此的关系,显得极为重要。 一、数学学习 人类的数学学习活动,......
关于“新能源发电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3-02-01
" 论文摘要: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两大障碍。新能源发电技术因其环保、低碳等诸多优势能够有效应对能源与环境问题,已日渐成为发电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加强新能源发电领域的专业化人才培养事关国民......
高职Asp.net课程项目教学改革现状与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15-09-10
摘 要:项目制教学在高职asp.net程序设计课程中应用很广泛,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也还存在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笔者对高职asp.net课程项目教学改革现状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发现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项目教......
课堂改革与数学中的创新教育
发布时间:2013-12-19
"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就学校教育而言,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
论英语新课程改革
发布时间:2023-05-09
" 论文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思维;自学能力 论文摘要: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因此,只有教师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以新的理念指导教学,才能真正体......
新课程改革下的物理高效课堂教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20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让课堂更高效,同时减轻学生压力。要让学生学得轻松,又要让学生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好,物理教师一定要结合自身经验构建一个高效学习课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普及和深入人心,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刻不容缓。......
新课程新观念新形象——简析中学语文课程改革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语文课程改革;新观念;主体;课堂艺术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中学语文课程改革中在教育界引起广泛关注的“三新”——新课程、新观念、新形象?指出中学语文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观念的转变?只有教学观念彻底......
环境工程有机化学课程教学问题与改革
发布时间:2023-01-26
摘要:有机化学作为环境工程专业重要的基础课,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与国家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素质要求不相适应的现状。根据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和结合环境专业特点,提出了课程改革教学目标,总结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关键词: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环境工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
管理学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分析
发布时间:2016-08-12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管理学的教学目标呈现多元的特点,即不但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管理理论,还要让其在实践中进行灵活运用,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如纯理论讲授、案例教学等已经无法完全适应学生......
基于Mathematica的数学实验课程改革与创新
发布时间:2015-09-10
摘 要 基于新时代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基于Mathematica软件的数学实验课程改革。在数学实验课程中,克服传统教学的若干缺点,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更新和设计应用案例,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
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改革
发布时间:2023-05-31
一、微课程化的教育形式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实际教学的工作中,微课程已经成为了慕课教育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可以转变以往的长时间类型教育形式,创建碎片化的工作模式,将时间长度缩短到十分钟左右,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讲解,除了能够保证学习状态得到改善之外,还能充分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兴趣爱好等,利用微课程的方式培养其知识学习与理解能力,使其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形.........
Protel99se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3-01-24
【摘 要】《Protel99se》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适应现代的学生教学了, 针对Protel99se课程的特点,应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以满足职业岗位需求为目标开展......
微生物课程教学改革的
发布时间:2019-10-28
摘要:微生物课程是高职生物制药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的前导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训练课程,是学好专业课程的基础。文章根据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该课程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其他课程进行重新整合和设计,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突出了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关键词:微生物课程;生物制药专业;教学改革;职业素质;职业能力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浅析《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6-12-14
《数学分析》课程是高等学校数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和数学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该专业学生学习数学后继课程打下良好和扎实的基础。在国内高校其他专业开设《数学分析》课程的大多数为一些理工类......
刍议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3-03-09
[摘要]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将探究性学习作为课程改革的落脚点,要求改变以往化学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死记硬背的现状,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以达到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核心目标,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中注意与生活......
中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4-01-27
中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之我见 德育课程是学校实施德育的根本。传统的课程观念把课程看作是静态的,具有预设性,把教学活动视为受教育者之外的东西,为教育者所控制。现代经验主义与其最大的区别在于把它视为一种动态的过程,认为课程......
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22-10-27
无机与分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其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课是高职药学一年级学生必修的主干基础课程之一.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摘要: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与各专业课相互渗透,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好习惯的培养和形成。针对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对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通过改.........
关于“电机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电机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电气工程专业基础课。文章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教学改革以及课程系统建设所取得的初步成果,从课程特点、专业特点、教学实践、教材建设、教学改革、课程辐射、科研拉动等方面......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2-12-20
作为高等院校食品相关专业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程的食品微生物学[1],具有内容全面、专业理论性强、突出实践应用等特点,课程所涉及学习内容众多,包含各学科的知识。该门课程的实验技术实用性较强,同时由于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其知识体......
新课改下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
发布时间:2023-04-16
一、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论。要实现学生素养的整体提高就必须要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传统教学模式,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到教学中来,使教学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互动活动。体育教学同样也不例外,无论是室内的理论课还是室外的活动课,都要突出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动的主人,让学生展.........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地理教学
发布时间:2013-12-18
毕业论文 [内容摘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和对新课程理论的认识,从新教材的特点、教学方法和困惑3个方面阐述我对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地理教学的1些看法和认识。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地理教学 初中地理课程改革在我县已实施......
新课程改革下的地理教学艺术初探
发布时间:2015-07-27
【摘 要】新课改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不再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引导、自主学习、质疑解难、合作探讨,从而达成学习目标。教学过程也不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为最终目标,而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最终目标。因此作为......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的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15-09-14
摘 要:地理课程与语文、数学或者英语等学科来说不同的是,很多中学生对于地理知识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这种现象并不乐观。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学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因此,针对初中地理教学改革进行了浅析,望可以有......
新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策略的改革
发布时间:2023-02-07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已经启动,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方式是教学过程的展开。因此,探讨地理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教学理念下的教学过程,不仅可以揭示其本质特点,而且以此为基础,可以有效地推动地理......
《政治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22-07-23
《政治学原理》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行政管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和必修课程。通过对政治学原理的学习和研究,意在使学生全面掌握政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
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
发布时间:2023-05-21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关于创新教学方法的讨论也逐渐多了起来。在这样的趋势之下,我们发现,高中音乐教学中依然沿用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师非常多,这样的教学方法也直接导致高中阶段音乐课程的开展失去了本来的意义。本文将在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对高中音乐教学的具体创新方式进行讨论。本文第一部分首先对现阶段高中音乐教学中依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描述,第二部分则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高中音乐教学应如何.........
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16-08-23
一、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而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能为社会提供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应该不断提高中职财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加速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事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用......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23-05-24
摘要:基础会计这门学科在经济管理专业类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大多数大一新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数字化技术盛行的时代,财会类人才以及经管类人才的培养要求也在与时俱进。本文基于独立学院的经管专业学生,探讨了新商科数字化背景下《基础会计》课程教学问题,并提出相应教学改革方案。关键词:基础会计;独立学院;课程改革;新商科数字化一、新商科数字化背景下的人才需求(一)数字化时代从2018年中国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新探索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3-02-09
一、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特点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该课程以冯诺依曼型计算机为基础,围绕计算机的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等五大部件详细介绍它们的工作原理与算法以及具体实现的电路结构。通过......
浅析“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
发布时间:2022-11-25
" [论文摘要]文章以“C#程序设计”课程为载体,从确定教学目标、教学中进行能力训练的项目和任务设计、项目的情境设计及课程考核等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实践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论文......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创新改革研究与初探
发布时间:2023-07-28
【摘要】随着现代电子技术领域日益趋向自动化与数字化的快速发展,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而《数字电子技术》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也是势在必行。本文结合该课程的教学经验,从教学内容、实践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该课程教学创新改革提出几点建议。【关键词】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创新改革0引言电子技术当前的发展非常迅速,电子技术可以分为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部分[1-2]。由于.........
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发布时间:2022-12-14
摘要:软件工程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传统的理论教学容易流于形式,空洞说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在《软件工程》课程中的应用,充分考虑当今最先进技术的发展趋势,共同规划和开发出软件工程课程配套的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教案和试题库等教学资源,为软件工程课程提供充分的资源保障。根据企业对学生的最新需求,以企业的真实项目为依托,通过不同小组完成不同的案例使学生掌握软件工程课程的相关知识和.........
《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发布时间:2023-03-14
《软件工程》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用于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主要涉及软件工程基本原理、软件开发技术和开发方法、软件项目管理等知识点,具有理论抽象、实践性强等特点[1]。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需要结合软件......
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浅谈
发布时间:2023-07-09
摘要:针对《软件工程》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等特点,提出将项目驱动融入到以学为中心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并阐述了具体实施措施。明显改进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关键词:翻转课堂;软件工程;教学改革一引言当今,由于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先导性和战略性,软件业已成为信息产业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软件工程在软件开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软件产业的形成及发展起着决定性的推动作用。与.........
浅谈传统教育与课程改革
发布时间:2023-02-20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0013-01 教育是一个永远年轻的话题。它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并不陌生,每天都对学生进行着各种教育,从狭义去理解专指学校教育;从广义上去理解,它除了指学校教育,还......
试论抓住新课程改革精神 促进语文课程改革
发布时间:2022-12-03
"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从注重授予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习习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以及健全人格精神四个方面,论述如何有效地实践并持续推进语文新课程改革,推进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持续发展。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学......
探讨新课程初中英语教师教学方式改革
发布时间:2022-09-03
【摘要】改革开放之后,经济、文化进入了全球化的模式,英语成为了国际化的语言,也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学习英语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初中英语教学方法应该与时俱进进行创新与改革。本文围绕初中英语教学方式现状展开论述,深入分析了新课程背景之下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方式改革措施,旨在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英语教师;.........
试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22
"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文化 素质教育 论文摘 要:本文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新旧教学文化间的碰撞与冲突,对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文化作了初步的探讨,并从学习者文化、开放型教学文化、教学技术文化以及对话文化等方面......
慕课――医学基础课程改革的新标杆
发布时间:2015-10-19
【摘 要】 慕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高等教育界的重视。慕课医学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优势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主张“先学后教,顺情而导”,作为共享教学资源使学生的选择空间更加广阔。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英语教学新思路
发布时间:2017-04-07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化英语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不断地优化英语课堂教学,从而提高了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减轻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负担,同时也加快了英语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全面的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综合能力,最主要......
新课程改革视域下初中音乐教学创新探析
发布时间:2023-07-04
【摘要】课程改革下,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核心开展教学活动,这看上去只是学生和教师的主体地位发生了变化,其实在这当中面临着很多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教学方法的转变,之前的教学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时期的教学需求,在这种情况......
《普通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23-04-26
摘 要:该文介绍了《普通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通过优化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等教学模式,完善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对以后从事昆虫学研究的兴趣,为培养出具有植保专业技术水......
试论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23-05-04
"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不可回避的问题。解读职业教育现象是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反思课程教学问题是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提升,建构校本课程体系是职业教育课......
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2-10-23
技术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是技术科学与经济科学相交叉的边缘科学,其主要任务是从经济角度对工程项目、技术方案进行分析评价,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技术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投资决策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强有力工......
货币银行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改革
发布时间:2015-09-11
摘 要 货币银行学是经济学类和金融学类相关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金融基础理论核心课程,在金融知识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货币银行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对课程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货......
浅议技工学校语文课程的教学与改革
发布时间:2023-02-27
如何使技工学校语文课堂从气氛沉闷、学生厌烦的尴尬局面中走出来?针对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热情不高,对专业课程却比较重视的现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重视职业渗透,教学内容实用性,改革教学评价模式,激发学习兴趣......
浅析《网页设计》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3
" 论文关键词:网页设计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论文摘要:《网页设计》是计算机课程体系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笔者通过多年实践教学经验研究,努力实现以知识为本位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转变,以就业岗位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为依据,以项目......
探析新课程改革中对数学教师的要求
发布时间:2022-10-26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被运用到课堂,大容量的知识体系被逐步构建,教师正面临着一个新的课程环境以及一个要求教师角色向广度延伸和向深度扩展的时代背景。在小学数学新课标实施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
新课程改革,让音乐教学实现跨越发展
发布时间:2022-08-09
以人为本,坚持平等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张扬个性,让每一朵鲜花竞相开放。新课程改革对音乐课程提出了新的标准,新的理念。 一、落实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新课改倡导课堂教学要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刍议《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19-10-28
【摘要】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校企合作等方面探讨了《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以期提高教学效率。【关键词】高职教育;建筑识图与构造;教学方法;改革实践一、课程改革的思路与内容本课程首先从分析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出发,设计《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本专业学生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改革考核方法。采用开放型的启发式、研讨式、.........
酒店管理中餐服务与课程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22-12-06
摘要: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而在新媒体时代下,作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中的核心技能课程中餐服务与管理,无论在实践操作还是理论教学方面都需要进行时代改革。通过教学实践发现,现在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已经不再满足目前2000年后出生的一批新一代大学生的喜好,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们的上课热情,从目前新媒体时代软件的应用、学生上课的状态出发,发现课堂出现的问题,并通过对上课学生和已.........
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英美文学 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论文摘要]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目前面临着诸多困境,如课时压缩、教学任务繁重、教学方法和手段难以满足课程需要、学生学习兴趣缺乏等,如何改变现状,加强和改进英美文学的教......
试析新课程背景下高师美术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22-10-22
" 论文摘要:高师美术教育学以普通中小学校的美术学科教育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教育现象,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文化素质和促进其人格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科学。新课程要求教师从教育的角度认识美术课程,为了适应这种需......
浅谈素质教育下的礼仪课程改革与创新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工学结合 素质教育 实践能力 论文摘要:为了突出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礼仪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类的基础课程,应重视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大力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23-02-03
摘要:针对很多学生在学习《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后,反映该门课程的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为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教师建立合理的教学体系、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掌握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本文对该课程了提出了教学......
浅谈《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23-04-06
《液压与气压传动》是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随着教育目标的改变和市场经济对人才规格不断提出的新要求,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已经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共识。但教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不能按照统一模式生搬硬套,学校......
地球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发布时间:2016-08-30
[摘 要]地球化学是地质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针对新疆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地球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可以提出地球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改革的基本措施,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
我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22-11-28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教育越来越大众化,本科阶段更强调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其基本目标由精英式的“专才”培养转型为拥有较高文化素养的“通才”培养,同时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使大学本科教学面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调......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幼师英语课堂教学现状与困境分析
发布时间:2015-09-16
目前,就全国的就业形势来看,师范类毕业生中幼师生的需求量最大,其中对幼儿英语教师的要求最高。因为当今社会每个家庭都特别重视对幼儿的早期教育,这就对我们师范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至今已近十个年头,然而幼师英语......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品德教育分析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2-12-0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网络的出现,使虚拟社会成为可能,从而对传统的品德教育产生了很大冲击。青少年的不道德行为频频出现,犯罪率不断升高,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其品德成为当今人们关注的热点,在新......
面向工程的《电路》课程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22-10-29
摘要:根据信息类工科专业的实际特点,对《电路》课程进行面向工程实际应用的教学改革与探索。通过面向工程的教学改革,不但可以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工程应用中学习《电路》课程。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