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不攒人脉,人脉自来

不攒人脉,人脉自来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19 02:04:00
不攒人脉,人脉自来
时间:2023-02-19 02:04:00     小编:

提到人脉这两个字,大部分同学的心里就像先压了三座苦兮兮的大山,基本上意味着“嘴勤+腿勤+脑细胞消耗”。好像只有翻过这三座山脉,才能看到传说中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人脉。

人脉没那么神乎其神,按照辞典的说法,人脉就是经由人际关系形成的人际脉络,体现人缘和人际网络。既然是人缘,那就多少要凭缘分,越是毫无压力地无心插柳,越是单纯没功利性,人脉这个家伙,才会没心没肺长得更好。当然,这事儿多少也要讲技巧。

傻孩子,就没人理?

大概是这个世界太忙了吧,象牙塔里也是脚步匆匆。要忙期末考,要忙专业课,要忙比赛,要忙约会表白,要忙认识人……逼得很多身边人也学得像大人们一样,所有事儿答应之前都要先掂量个轻重,先考虑“有用没用”。如果觉得“没用”,就立刻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可在人脉这件事儿上,机关算尽太聪明的孩纸,最容易聪明反被聪明误。大学时参加一次学生活动,有个前辈分享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这个世界最容易成功的是两种人,一种是疯子,一种是傻子”。疯子是天生性格的偏执倾向,比如爱迪生老爷爷头发都白了终于发明了电灯泡,比如马云大叔孤注一掷地一定要在中国做电子商务。但这些确实需要天赋,像俺们这样的普通孩纸想学也很难。还有一种人是“傻子”――但做好事,莫问前程。

俺是英语专业出身的乖宝宝一枚,按照最“有用”的人脉角度,我上大学以后应该抓紧时间先去认识英语专业的学长学姐、再去参加各种英语比赛认识同龄人中同专业的“大牛”,然后再去找那些高端大气的英语实习去结实圈内有名的高级翻译等等,为以后工作铺个路子。再不济,似乎先去勾搭个老外男朋友练练口语学学文化也算是“有用”的范畴。

可是从大一开始我做的很多事情,都跟这些没半毛钱关系。大一我加了10个社团,完全凭兴趣,到大二留下4个,做了部长。熬到大三,做了一本校园杂志的执行主编,还有学校校报记者团团长。这时候很多人开始劝我――“自己的专业课还那么累,每天必修课都从早晨八点排到晚上九点二十了,还要做采访,还要写稿,还要带社团的学弟学妹。这些杂志啊报纸啊,跟自己以后就业有什么关系?那些采访后就再也见不到面的人生过客,能对你有啥帮助?话说你该拿的奖也拿了,北京市的高校好新闻奖包了4个,你又不是学新闻的。袁小花儿啊,你还想怎样?留下来还图个什么?”

我当时傻乎乎地也没图啥,开始是因为喜欢,后来是因为舍不得,再后来就是责任――总不能突然撤火,让杂志开天窗吧。从来不挑什么采访,也从没想过认识这个人“有用没有”,不会觉得是个牛气的教授或高管就特殊在意。

大概对抗一切复杂最厉害的武器,反而是一份纯粹。现在真的发现,其实最后成为好朋友并且可以互相帮忙的,可以分享消息和机会的,并不是当时那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采访,反而是无心认识的各专业的普通人,最后自己长大了,他们也长大了。目的性太强的人会让人感到攻击性,反而越是看似毫不相关、没有利益冲突的人,最容易成为朋友。而成为朋友,才可能是“人脉”。

人脉的本质不是人际关系,而是很多很多朋友。生命中,没有一份缘分是没有用的。太刻意了,就把缘分吓跑了。

勤收发名片勤寒暄就人脉丰富?

以前做社团的时候,听很多学长讲“如何打理人脉”,就是要勤快。要勤参加活动,勤发名片,勤收名片,勤寒暄……周六日和换季的时候还要时常有个短信问候,时不常要关心朋友圈的动态,时不常找个理由出来聚一聚……当你把“人脉”这件事儿变成一件“任务”需要刻意费心的时候,结识朋友的快乐感就要打折扣了。凡是违心的事儿,都不会坚持太久。

我承认,我很懒。性格也相对内向,大概属于把名片塞进抽屉就很少翻开的那种。不会应酬,也不会张罗,从小最羡慕的偶像就是饭桌上可以侃大山的“话核”,感觉自己这辈子都学不来。但是这些“懒”,都不影响你有很多很好的朋友。大二那年,我无意中加入了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在都要放暑假了正准备回家的时候接到了一条短信,说要选拔2名校媒记者,参加××国际交流活动,会英语,最好同时会日语或韩语,会写稿子,会拍照片。做这工作要从北京到一个小小的地级市,然后再折腾回来,是个体力活儿。我当时觉得反正那边没去过,就算旅游了,然后投简历报了名。没想到被选上了(当时以为是因为自己能力很牛,现在想起来大概是大家要过暑假了都不愿意奉献宝贵青春……)。参加完这个活动我也没当回事,回来照样吃饭睡觉打豆豆,没想到神奇的“人脉”就发生了……

后来我才知道,跟我一起去参加活动的100个中方代表,几乎一水儿是全国各高校的学生会主席,而由于我也跟他们一起厮混,他们大概以为我也是主席,虽然当时我连自己学校学生会的门朝哪边开都不知道。于是在活动结束不到一个月,就有电话打来,说“请问是××大学的袁靖亚吗?”我说是。然后对方说,自己是全国高校社长××会议的,每年会有3000人规模的全国高校各路社团的社长来北京齐聚,开三天的主题论坛。北京所有211的高校都参加了,就差你们学校了,还拜托我张罗张罗。

于是我就屁颠儿屁颠儿地参与了这件事,等论坛结束,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也没太在意。可是世界上总有比自己勤快的同龄人嘛!邮箱里开始有各路其他学校的同龄人发的活动邀请函,我就常去精心地打个酱油。后来搀和多了发现一个奇怪现象,在每一届学生中,其实特别活分的就那么一伙人,经常是在一次活动上碰到,再又一次八竿子打不到的活动或比赛中又能碰到。一来二去就熟了,没必要刻意希望每个人认识你喜欢你,终会遇到和你投缘的人,有些是同龄人有些是前辈。后来出书也好,当电视节目嘉宾也好,有好多看来蛮幸运的事儿,都是当时无心插柳种下的缘分。懒一点其实没关系,一定要每日勤奋打理才能留住的朋友,也算不上人脉。真正投缘的朋友,可能好久不见,但总是一见如故。

只管负责精彩,老天自有安排

“真正的故事,都在故事之外”。这是后来毕业了,第一个老板送给我的话。当时不懂,现在想来,自己是歪打误撞地碰对了。当越来越多人开始注重“人脉”的时候,不如抽出一部分时间,好好地做自己,把自己的专业做出花儿来,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核心竞争力。我的很多次尝试证明,只要你做好自己的事,会有人脉和机会主动来找你。你需要做的就是抓住这个机会,同时珍惜给你机会的人。而如果自己的修养和层次还不够,或者用句俗话来说,自己的“价值”还不够突出,就算结识了很多人,也很少能有继续深入的可能性――缘分的开头总得有件事儿做,想想你能为别人做什么?你区分于上铺张三、同班李四、邻座王五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大一做学生活动的时候,跟在社长后边做小跟班,那时候也是各种张牙舞爪地攒人脉,留了一大坨电话号码,到了过年过节还挨个发短信,结果等到手机一丢,号码没备份,全部说拜拜。虽说是“认识”,但实质也是只知道名字、可以寒暄的陌生人。后来想,那是因为当时自己还是黄毛丫头,啥也不会,跟那些“电话号码”主人也没啥交集,没啥可以联系的可能性――除非有帅锅想跟你约会。

到了大二的时候,大概名片上就有了点小头衔,知道“哦你是做English Debate的?我们有些英语活动,如果需要主持人找你做推荐呀!”或者“你给××做过笔译?以后有机会可以推荐或交流……”再或者“你做校园杂志?我们正策划个活动,你看符不符合?”等等,这是攒人脉进行到的第二个层次,先找到一个或几个。别人认识你的理由。这至少能先多少扩展下人脉的广度,是一个初期很重要的原始积累。

到了大三和大四,渐渐地也就不再兴奋于“小头衔”,头衔总会过去的,只有做自己才是真正可持续的。也就不再叽叽喳喳地追求“被多少人记住”,而是开始想“要被该记住的人记住”。如果想在学生时代的人脉有价值,那么就要开始第三步――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核心竞争力,打理人脉的深度,给别人一个要记住你的理由。

关于人脉这件事,其实最重要的不是去外边求,而是好好修炼自己的价值。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