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慕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对传统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慕课时代下,需要正确认识慕课,了解慕课的本质、优点和缺点。对于如何在民办高校推行慕课,分析在民办高校实施慕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应如何正确应对?做到以慕课为契机,促进教学改革,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慕课之路。
关键词:慕课 民办高校 困境对策
慕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以其开放、自主、新颖的特点给传统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引起了国内外教育界的普遍关注。目前许多国内外知名大学进入优秀的慕课平台,发布优秀的慕课资源,引导人们进入了慕课时代。在慕课大潮的背景下,民办高校应积极应对,适当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慕课,利用好慕课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自己的教育品牌。要利用好慕课,就要正确认识慕课,了解目前慕课在民办高校中推行所面临的困境,想出走出困境的对策。
1慕课的认识
1.1慕课的概念
慕课是英语缩略语“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音译,意指"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慕课是一种在线课程模式,由视频、习题、讨论、测试和考核等部分有机融合而成,以视频为基础,同时穿插习题、测试,同时还要完成课后作业、分享作业、交流协作、参加考核。
慕课的学习主要依托于慕课平台。随着慕课的发展壮大,世界上多个国家纷纷推出自己的慕课平台,其中国际上最为著名的还是Coursera、Udacity、edX这三大“慕课”平台。与此同时,国内也出现了一些较好的慕课平台,比如:学堂在线,爱课程网,网易公开课,好大学在线等。
1.2慕课的特点
Massive――大规模:由于慕课平台没有身份和注册人数限制,世界范围内的任何学习者可以自由地选择和参与慕课学习。一门课程的学习者可能达到几十万人。
Open――开放性。慕课突破“学校”的限制,学习者不受国界、身份、地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网络任何人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碎片时间自由访问慕课,进行在线课程的学习。
Online――在线。指学习活动主要发生在网上。学习者通过网络的方式学习慕课,不受传统学校和课堂的限制。
1.3慕课的本质和优缺点
在当下“慕课”热的潮流下,慕课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极端主义者认为,慕课在未来可能取代大学,大学将不复存在,高校面临倒闭,高校教师面临失业。是否真如极端主义者认为的那样呢?这要求我们正确认识慕课,理解它的本质、优点和不足。
本质:“慕课”只是一种技术手段而已,它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起到了中介的作用。我们用“人―慕课―教育”可以反映出慕课在学习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它只是人们用于学习的一种工具而已。所以不用太过于悲观或者恐慌。
1.3.1优点
(1)学习更加开放,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任何一个学习者都可以通过慕课平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不受国家、地域、阶层的限制,更多的人可以免费学习到国际一流大师教授的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育公平。
(2)学习更加自主,强调了以学习者为核心。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学习的进程,在不懂的地方查阅资料、反复观看视频和练习,直到完全掌握。慕课比传统教学在教学设计上也更加用心。首先将大知识点合理划分为多个小知识点,利于学习。然后知识点的剖析更为生动易懂,再辅以课堂练习、课后讨论和课后练习、学习评价,使学生通过努力能掌握知识点。学习者的自主性和参与性更强,极大地激发了学习者的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3)对学生的考核更加全面和完整。慕课对学生的考评贯穿了整个学习过程,对每个学习过程都有评价,不同于传统教学主要依据最后的分数评定学生。
(4)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分析。慕课平台记录的每一位学习者学习的相关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分析学生对课程的感兴趣程度,知识难点、学习者的学习规律等等。这些信息有利于学习者选课和重难点的分析,同时可以帮助慕课开发者对慕课资源进行改进,以利于慕课的良性发展。
1.3.2不足
存在着文化渗透的风险。虽然在一定上实现了教育公平,但同时存在其他国家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的风险。
个性化学习存在不足。从原则来上来说,学习者在过程中能完全自主,但是在学习者提问和教授答疑的环节中存在不足。慕课教学者很难将所有学生的问题进行回答。
慕课的通过率较低。从慕课平台的数据分析,慕课虽然选课的人数多,但将课程完成人数比重是非常小的,因此说慕课的通过率较低。这反应了慕课的设计可能存在不足,学生的自觉性较差,在这一点上比不上传统课堂。
“慕课”并不适合所有院校和所有课程。目前,慕课平台上主要是国内外的名牌大学的课程,因为它们的名校、名师的名牌效应可以吸引更多的学习者选择它们的课程进行学习,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同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是以慕课的方式学习。据已有的研究资料表明,慕课更适合于通识性课程的学习。对专业性强需要师生现场互动的课程并不适合采用这种方式。
没有文化熏陶和自我认同感。教育从来都不只是知识点的学习,它包括了多个因素。比如校园文化的熏陶,师长的言传身教,同学的相互协作等情感的交流。因此同网络学习相比,在校园中学习,更有自我认同感和价值感。
1.4慕课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挑战
1.4.1学习模式的挑战
传统的教学模式,知识陈旧,教师照本宣科,不进行教学改革,教学方式老套,教学效果较差。而在慕课平台,学习者能自主选择课程,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学习进度,参与讨论,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网络平台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学生更愿意选择更优秀的学校、更优秀的老师、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学习,对在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4.2师生关系的挑战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地位和教师的尊严很高。慕课方式中,学习者具有自主权,自主选择教师,选择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研讨等,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教师与学生更像是合作关系,地位更平等。同时,慕课平台面对的受众较广,这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以吸引更多的学习者参与到微课中来。
2慕课在民办高校应用的困境
慕课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应用它之前首先要正确地认识慕课,明确学校自身的定位,以及慕课应用的目标。
2.1对慕课认识不足
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慕课”虽然热,但是许多民办高校的教师对慕课的认识仍然不够。要么恐惧,要么抗拒,或者置之不理,这都不利于办学水平的提升。
2.2没有优秀的慕课建设团队
“慕课”建设首先需要有教学名师,还要有一个分工明确、互相协作的优秀的慕课团队。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办学层次基本上定位在应用型本科,作为应用型本科就要求教师既有高深的学科知识,也要有较为娴熟的教学技能,更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专业的优秀教师较少,更谈不上什么教学名师。同时,“慕课”建设从来是一个集体,不依靠一个人的单打独斗。对于大多数民办高校来说,基本上没有形成优秀的教师团队,这点对于慕课建设是非常不利的。
2.3教师的接受新知识的积极性不高
教师主动投身于慕课资源建设的积极性不够高,同时部分教师的信息化能力不足。慕课建设涉及到新的多媒体技术,大多数教师以抗拒新技术的学习。不能独自将所承担的课程一系列的微课,完全依赖于别人的技术支持,这对慕课建设是不利的。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往往在制作的过程中会有新的创意迸发,如果完全依靠别人的支持,这不利于教学设计的最优质化。
2.4教学设计和评价环节不够优质
民办高校的学生乃至大多数高校的学生都存在着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严重不足的问题,他们大多只能在教师的督促下获得知识和岗位技能。如果只采用慕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效果是不理想的。因此,要求将慕课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实现课堂翻转。但目前,几乎没有针对这样层次的学生进行慕课开发的。同时,针对民办高校层次的学生,在评价和考核环节应形式多样,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进教学效果。
3慕课在民办高校应用的对策
民办高校大多数都不是“名校”,而且“名师”较少,在知名度和教学质量上比起其他本科院校来说有一定的差距,民办高校大师级别教师较少,更谈不上名师团队。同时,对慕课本身来说,也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去开发慕课。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不是所有所有学校,所有课程,所有老师都适合去做慕课开发。民办高校在资源、人才、资金都不占优势的条件下,更要积极应对,应立足于地方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努力打造自己的特色,走具有自己特色的“慕课”之路。
3.1更新理念,提高素养
从上级领导部门和学校的角度来说,应该有培养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的意识。教师应不断更新理念,提高自身的个人教学水平和信息化技术的能力,积极投身于学科的慕课资源建设。
3.2加大投入,强化资源建设
对相关部门和学校来说,需要制定相关的规划和政策,对于有潜质的教师重点培养,打造教学名师。围绕名师,建立优秀的慕课团队。根据学校层次和课程特点,确定慕课开发的方向,打造特色课程,建设有自身特色的应用型慕课教学资源的开发。
3.3以慕课为契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慕课可以直接利用资源,也可以根据自己特色进行打造,不管是什么样形式的慕课,都要结合传统课堂进行混合式教学。采用将“慕课”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课前的空余时间学生可以利用在线资源进行学习,再到课堂上进行研讨,通过自主研习的方式来建构知识,这极大的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3.4恰当的评价体系
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不高的特点,将评价方式细分到每一个小的环节,及时鼓励,促进课业完成的坚持性,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4小结
在“慕课”发展的大潮下,民办高校结合自身特点,转变观念,立足于地方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以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变挑战为机遇。努力打造自己的特色,走具有自己特色的“慕课”之路。
参考文献:
[1]贺斌.洞察MOOC之道[J].电化教育研究,2014(12).
[2]辛永涛.慕课(MOOC)视野下高校教学改革初探[J].教师,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