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大学英语教学中学习诉求与文化互文策略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中学习诉求与文化互文策略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03:54:43
大学英语教学中学习诉求与文化互文策略研究
时间:2023-08-05 03:54:43     小编:

[摘要]改革新环境下,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诉求有所变化。本文提出“文化互文”策略,对文化策略运用前后的“学习动机”“文化渗透意识”“教学效果”及“建议”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结合现行教材中具体章节提出若干可行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文化互文 教学 策略

高考英语科目改革及国家相关政策调整使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学生诉求有所变化,英语教学也相应调整。单一灌输西方文化或强化中国文化,无法满足学生的诉求和教学的需求,只有让两者在内容与方式上相互碰撞、互通互融,即达到“文化互文(intertexuality)”,才能将教授知识与弘扬文化融为一体,将学习技能与传承精神合二为一。

一、调查问卷设计

二、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对文化互文策略的建议”方面:48.54%的学生希望“中西文化并重”;24.56%的学生希望“能以中国文化为主,辅以西方文化”;22.81%的学生希望“能以西方文化为主,辅以中国文化”;极少数学生希望“不谈文化,只讲语言”。

三、教学策略方法探讨

笔者以《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读写教程(第二版)》第1册前5单元为例,提出下列可行的教学方法。

(一)文化对比法

讲解第一单元Section A的“junior”时可引入姓氏文化:西方社会为表示对长辈的尊重或怀念,儿子的名字可与父亲或祖父相同,但需加上“junior”(即“Jr.”);中国人刚刚相反,晚辈的名字会避讳父亲或长辈的名字以示尊重,避讳原则是:避皇帝、避上级、避圣贤、避长辈。以上均可举例说明。文化对比法使好奇转化为学习“junior”的动力,增加纵向积累;同时也使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的“避讳原则”。

(二)文化类比法

第三单元Section A与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朱自清的《背影》在情节内容、写作手法和情感升华方面均有可比之处。文化类比法使学生从熟悉的文章入手,向陌生的课文“移情”,有效避开生词或语法造成的理解障碍。通过对主题和情感的把握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对后续展开的思想内涵、布局谋篇及遣词造句等方面的挖掘或赏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文化互文让教与学都在“话语”层面,而非“词句”层面,这对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大学英语教学大有裨益。

(三)文化扩展法

第四单元Section A的“pitch”和“tone”可扩展至中英的语言特点:中文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支,音调语言,即有四声(four tones);而英语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支,语调语言(intonation), 即音高(pitch)和重音(stress)在句子层面的集中组合,可举例说明。文化扩展法既补充了“pitch”和“tone”的含义,又拓展了英语语言学常识,让非英专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四)文化引申法

第五单元Section A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较远,可让学生在课下(如一周内)自行分组,自行命题,完成以AIDS为关键词的主题内容(资料搜集、文字撰写、幻灯片制作、台上宣讲及答辩等);课堂宣讲与答辩后,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文化引申法不仅避免了课堂的枯燥或尴尬,还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主动深入地学习了课本上没有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并以书面和口头的形式表达出来,最大程度地领略了实际运用层面的语言状态。虽然微观上每组学生所选主题不尽相同,但宏观上却是中外文化在艾滋病领域的碰撞。学生在语言与社会方面均主动参与,主动思考,受益匪浅。 四、结语

研究对象学习目的和动机较实际,教师可合理务实地设置教学内容;他们的吸收力与可塑性强,能基本辨识文化融合、渗透与入侵及其形式与程度,有自己的理解、态度和坚持,教师可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环节,尊重共性,发扬个性。

研究对象认可文化互文策略,且希望继续运用,中西文化并重,因此教师可源于教材,高于教材,通过“文化互文”使教与学更主动深入,同时注重自身的文化积累、人文素质和人文修养,善于将热情、巧思与创意融入课前准备和课堂讲授中,让授课的内容和形式令人耳目一新。

由于尚处研究初期,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如文化互文策略的教学目的不够明确、内容不够新颖、方式有待改进等;另外,中西文化侧重比例、分寸拿捏、系统的方法、干预程度及学习效果监测等问题均是日后要持续关注和研究的。

【参考文献】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