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电影文化批评转型的四个维度论析

电影文化批评转型的四个维度论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04 00:40:05
电影文化批评转型的四个维度论析
时间:2023-03-04 00:40:05     小编:孙烨

[摘要]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国内的电影批评出现向电影文化批评转型的趋势。转型在文化学、文化批判、文化启蒙以及文化分析四个维度上展开。文化学维度侧重对影片文化价值的揭示和阐发。电影文化批判的兴起则与80年代中期以来批评界对待传统文化、封建文化及商业文化的激进态度密切相关。文化启蒙试图通过解决文化问题来解决社会变革中的现实问题,实现国家富强和现代化的目的。文化分析维度注重分析电影文本、电影现象及创作意图与社会文化背景、文化构型、意识形态运作之间的复杂关联。

[关键词]电影文化批评;文化学;文化批判;文化启蒙;文化分析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电影创作领域出现了一股文化反思潮,电影学术界则掀起了西方现代电影理论的引进热潮,在一批中青年电影理论及批评工作者的推动下,国内电影批评的发展开始向电影文化批评转型。转型在文化学、文化批判、文化启蒙以及文化分析四个维度上展开。下文将对这四个维度转型的具体情况、表现及特征进行分析。

一、文化学维度

文化学是一门内容广泛的综合性、边缘交叉学科。因为文化的定义多种多样,使得对文化学的界定也有种种不同。大体上说,文化学除了在对文化学学科本身的内容进行研究时,如文化学的流变、文化学的基本理论、文化学的方法等,与文化人类学不同外,文化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存在很大的交叉重叠部分。如思想与行为模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化变迁、文化模式、文化圈层等。两者都研究各种文化形态、文化现象、文化行为、文化符号,对不同的文化进行比较,揭示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文化学和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都是指与自然相对的人类文化,是一个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或心理文化)等的大文化系统。本文所指的文化学维度包含了文化学和文化人类学。

电影创作者和电影批评者并非文化学或文化人类学专业的研究者,所以他们不必按照文化学或文化人类学的要求,把表现对象或批评对象严格限定于这两个学科的研究范围。我们之所以对文化学和文化人类学的基本情况进行简要介绍,目的在于通过比较电影批评与文化学、文化人类学在研究对象上的某些相似,指出电影批评中蕴含的文化学及文化人类学质素。周斌认为:“电影文化学批评注重于评判影片的文化价值,揭示影片所蕴含的社会政治文化、伦理道德文化、传统历史文化和民族心理文化积淀,及创作者的文化意识等内容。”[1]从我们对一些电影批评文本内容的考察发现,这类电影批评主要致力于描绘、揭示和阐发影片中表现的民族文化特征、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地域文化、风俗习惯、文化观念及其冲突、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观念等;指出电影创作者在文化表达、文化意识、文化心态、文化观念、文化思考上的局限性;思考如何看待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表达批评者对某地域或某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存状态的思考等。由此可以看出电影批评者和文化研究者对文化反思和文化建设的共有热情。

该维度文化批评的出现,应和了电影创作中的文化反思热潮。这些影片需要文化批评对其文化价值加以揭示、阐发。例如,陈犀禾的《历史的根和当代意识――中国电影的新视角》,指出了《乡音》《良家妇女》《海滩》《猎场札撒》《黄土地》《青春祭》《人生》等影片以民族的大文化为表现对象,通过展示深深植根于民族几千年历史中的各种现代和当代生活形态,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和文化规范进行了现代反思。贾磊磊的《“终极视野”中的本文:对影片〈他选择谋杀〉的历史――文化心理阐释》以文化学理论为依托,揭示了影片中隐含的父性崇拜文化心理。此外还有一些文章对电影文化问题进行了思考,如周斌的《让城市文化在银幕上曝光――对城市电影的思考》和仲呈祥、饶曙光的《从文化反思中观照人心――〈湘女萧萧〉印象记》、张成珊的《试论第五代导演的文化视角》、黄子平的《〈雅马哈鱼档〉:喜剧性和都市文化心理》等。

文化学维度的电影批评,有的只注重对影片文化内涵、文化价值的揭示,基本不涉及影片艺术形式的分析,有的则把文化现象、文化意义、文化内涵作为影片的主题或表达内容进行阐释,在运用文化批评范式的同时,对影片的美学价值、艺术风格、表达形式等也进行细致的分析,将文化批评与艺术批评相结合。这种结合,既可能是因为批评者还无法完全摆脱艺术批评的方法,对文化批评范式也无法熟练运用,因此出现一种夹生状态或过渡形态,也可能是批评者有意为之,吸收两种批评范式的优点,将两者很好地融合。实践证明,如果能将艺术批评和文化批评很好地结合起来,对影片价值的揭示将大大优于运用单一批评范式所起到的功效,还可避免受文化批评脱离电影文本分析的弊病。这一点,在赵园的《乐声与市声的交响――〈绝响〉观后》中让人感触尤深,优美与睿智、情感与理性、严谨与灵动、深刻与晓畅、文化批评与艺术批评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对批评文章的阅读本身成为一种审美享受。

二、文化批判维度

电影文化批判的兴起与80年代中期以来批评界对待传统文化、封建文化及商业文化的激进态度有关,尤其与一些青年文学评论者对电影文化的批判和反思密切相关。文化批判维度的成果较为集中地体现于“谢晋电影模式”讨论中。该讨论由青年文学评论者朱大可发端,李碌热送平。

由于谢晋在中国电影创作界的领军地位,以及朱、李两文虽然措辞激烈、观点偏激,但的确深刻地触及了谢晋电影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更因为这时期中国处于传统与现代文化交替、中外文化交流碰撞的特殊时期,两篇文章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和讨论。有的论者对两篇文章的观点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如司徒志勋的《“文化变革”与“消化不良”――〈谢晋时代应该结束〉质疑》,认为主张“谢晋时代应该结束”的观点“是对‘文化变革’的莫大误解,也是对‘进口文化品’的一种消化不良以及缺乏‘全方位’的战略眼光所引起的反态心理的畸形产物”[2]。有的论者既肯定了文章深刻、有价值的方面,又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章的一些片面、偏激的观点进行了反驳,如纪人的《也谈模式》和周介人的《讨论的背景》。有的文章则既反驳了两篇文章的不当之处,又对谢晋电影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揭示和思考,如黄万盛的《审视电影与文化的符号》和陈同艺的《略论谢晋电影中的新女性形象》。有的论者则由两篇文章引发了对中国电影现状及发展的思考,如李支锋的《“谢晋时代”三思》。

对谢晋电影模式的讨论涉及的方面很多,对其进行整体性的综述和评价也不是本文的目的,因此,这里对讨论只做简略交代。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对讨论中某些方面的分析,透视电影批评向文化批评转型的症候。顾晓鸣曾指出,在对谢晋电影的讨论中,“多半说的是影片外的问题……人们力求从文化更嬗和时代变革的角度来审视谢晋的电影作品,但常常忽略了具体作品的具体分析,艺术和主题相结合的层层论述”[3]。作者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文化批评的特点和缺陷以及讨论对艺术批评的偏离。周介人则明确地指出,对谢晋电影模式的批评,“实质上代表了一部分较少受到传统思想束缚,因而改革我国传统文化观念的要求比较强烈的青年知识分子的呼声”[4]。由此可见,文化批判已经超越了文化学维度的批评主要着力于对单部影片的具体评论,就影片论影片,而是从一部或多部影片扩展开来,把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文化文本,将其放置到宏阔的文化背景中,探讨其在中国文化变革、文化启蒙、改造国民素质中的作用,视野更加开阔,更加高屋建瓴。

此外,文化批判还体现于某些文章对商业电影的批评中,如卢卫平的《论娱乐片主体与电影发展》、张煊的《文化失范后的困惑――试析娱乐片热的文化背景》、端端的《讨论应该继续深入》等。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文化批判维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对电影商业性的批判,如朱辉军的《“三位一体”的电影艺术》、李晋生的《电影观:面对市场经济的思考》、尹鸿的《商品拜物教与电影观念辨析》、徐庄的《守望电影的精神家园――电影“商业”性问题的质疑》;对大众文化的批评,如尹鸿的《为人文精神守望: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导论》;对张艺谋、陈凯歌等部分影片的后殖民主义批评,如张颐武的《全球性后殖民语境中的张艺谋》《后新时期中国电影:分裂的挑战》。有必要说明的是,后殖民批评并非都是情绪化色彩较浓的文化批判,有些后殖民主义批评更多地具有文化分析的特点,如戴锦华的《新中国电影:第三世界批评的笔记》、王一川的《张艺谋神话与超寓言战略――面对西方“容纳”的90年代中国话语》、王宁的《后殖民语境与中国当代电影》、颜纯钧的《经验复合与多元取向――兼论“后殖民语境”问题》等。

20世纪80年代的电影文化批判注重对批评对象做各种价值判断,褒贬鲜明,立论大胆,观点尖锐,但不重分析过程,很少做具体的文本分析,主观化、情绪化色彩较浓,因此往往容易导致批评的结论武断和简单化,不够理性、客观。它带有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批判特点,但是这种反思和批判因为还没有找到具体的批判理论支撑,因而虽有其深刻性和文化价值,却显得情绪化、主观化、片面化有余,学理性、客观性、科学性不足。90年代以后的文化批判,有的感性、印象式批评色彩较浓,有的则以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或后殖民主义理论为论证基点,力图凸显批评的学理性,但受精英主义文化立场、民族主义情绪和文化保守主义的影响,其价值判断仍然具有较大的主观性。

三、文化启蒙维度

什么是启蒙?康德将其界定为:“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5]福柯认为:“这个问题现代哲学一直无法回答,但也从未设法摆脱。这是一个两百年来以各种形式重复的问题。”[6]福柯倾向于把启蒙与批判性质询及现代性联系在一起。对于80年代中国内地的启蒙或启蒙运动,王元化认为:“启蒙运动也就是思想解放运动,民主、科学、人道、法治、改革、开放、现代化,这些都是和启蒙相联系的。”[7]王学典认为:“‘启蒙’是整个‘80年代’的基本属性,从‘反文革’到‘反封建’到‘反传统’,全都是在‘启蒙’。”[7]80年代的文化启蒙实际上是想通过解决文化问题来解决社会变革中的现实问题,最终达到国家富强和现代化的目的。以我们现在的观点看,这显然过于夸大了文化的作用。

文化启蒙维度的电影批评在两个层面上展开。一个层面是直接揭示传统文化的积重难返,旧观念、旧习惯、封建文化、陈风陋俗给人们带来的压抑、制约、束缚,甚至戕害,对传统文化和国民性展开思考、剖析,传达电影创作者和电影批评者的人文关怀及精神理想。然而这种压抑、制约、束缚、戕害又不是能像阶级分析或社会学分析那样,把好人与坏人、施暴者与受害者泾渭分明地区别开来,或者简单地谴责、批判一方,肯定、同情另一方,而是如赵园所说的,“人物的悲剧命运不再只是出于某种邪恶力量的粗暴干预,而像是由于更为悠远也更为普遍的历史生活本身的原因,由于生活方式、文化形态或者习俗”[8]。也就是说,文化,而不是某个人的行为,才是导致不幸发生的根本原因,某个直接的施暴者或不幸的制造者,自身可能也是某种文化的受害者,如《黄土地》中的翠巧父亲、《海滩》中的老鳗鲡。批评者向我们深刻地揭示出文明中可能残存着原始、野蛮,质朴中可能混杂着愚昧、落后。

仲呈祥和饶曙光的《文化反思中的新时期电影创作》是一篇较为典型的、体现出文化启蒙意向的文章。此外,还有纪人的《〈海滩〉印象》、陈犀禾的《历史的根和当代意识――中国电影的新视角》、李中岳的《知识分子自身的反思》、远婴的《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等文章涉及文化启蒙维度。

另一个层面的文化启蒙,当时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论证商业电影存在和发展的合法性。其采取的策略,一是从反对封建文化的角度,把新出现的消费文化、娱乐文化作为封建文化的对立面、反驳者,从新旧文化斗争的角度对商业电影予以肯定和倡扬。这一维度的思维逻辑是,在封建社会,只有当权者和富商才有权进行文化消费和享乐,当代社会由于消费文化和娱乐文化的兴起,一般老百姓也能消费和享受文化。而且,大众娱乐文化打破了精英文化、高雅文化高踞于象牙塔,专供精神贵族欣赏的局限,使普通人也有了适应自己接受、欣赏的精神文化产品。这是对人的尊重,也是文化的民主化,因此应该对带给普通老百姓文化权力的消费文化和娱乐文化予以肯定和倡扬。而商业电影就是一种消费文化、娱乐文化、大众文化,因此应该肯定商业电影存在的合理性及其文化价值。

另一种策略是从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角度,对受到种种文化规范压抑、限制和否定的人的感性、欲望、娱乐意识、享受意识等方面,加以肯定,承认其存在的合理性,认为这表现了人的感性生命存在和要求,是自然而健康的生命意识,这样的人才是全面完整的人。商业电影表现了人们这些受压抑、被否定的方面,使人们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压抑、畸形的心理得到了适度的宣泄、释放和补偿,获得精神抚慰和心理治疗,维持了人性和心理的平衡健康发展,减少了因人性及心理的畸形扭曲给社会带来的暴力、破坏性因素。同时,商业电影又以影片最终结局的回归社会传统、主流文化和伦理道德规范,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文化规范,维持了社会的稳定发展。而且商业电影带来的精神和心理上的愉悦、放松感,也可以缓解快节奏、大压力的现代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紧张、焦虑、疲惫、分裂感。从这些方面来说,商业电影有极大的文化价值。这一出发点的理论前提是商业电影的游戏功能和白日梦功能,因此席勒及弗洛伊德的理论被反复引述。

这一层面的文化启蒙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对商业电影的讨论中得到了较为明显的体现,如1986年10月及12月的两次《对话:娱乐片》(发表于《当代电影》1987年第1期和第2期),花建的《游戏中的生存与选择――娱乐片本质探论》,李一鸣的《游戏规则――娱乐电影的定位》,贾磊磊的《皈依与禁忌:娱乐片的双重抉择》,汪天云、祭光的《娱乐片的性格组合》等。进入90年代以后,李奕明的《娱乐片:文化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上、下)也基本上持第二种观点。

同样出于文化启蒙的目的,有的论者则强调商业电影的消极因素和负面影响,因此对商业电影更多地持批判态度。其理论预设和思维逻辑是,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国民素质较低的国家,电影文化是国家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承担着文化启蒙和文化建设的重任。因此,应当以作为高雅文化、精英文化的优秀影片来推进社会现代化,尤其是人的现代化,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而不是以低劣的商业电影消极地适应或迎合观众的娱乐需要。否则,电影文化建设就会陷入恶性循环。这一观点在仲呈祥的《也答〈电影艺术〉问》,以及“文化批判维度”中提到的朱辉军、李晋生、尹鸿、徐庄的文章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这些批判文章,从目的上来说是出于文化启蒙,但从论证过程和策略来说,则是通过对商业电影或电影的商业性进行文化批判来达到目的。因此,是文化启蒙和文化批判两个维度的杂糅。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有部分批评者出于对文化批判向度的反思和修正,肯定大众文化对普通民众所起到的文化启蒙作用。其基本观点是,普通民众或者没有机会,或者没有能力和兴趣接受高级文化。大众媒介传播的大众文化,其中包含了现代思想观念、生活要求、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因其广泛的传播面,甚至起到了比知识分子发起的启蒙运动更深入、广泛的文化启蒙作用。徐贲的《影视观众理论和大众文化批评》和张颐武的《文化研究与中国的现状》两篇文章基本持这一观点。

四、文化分析维度

文化分析维度的文化批评,注重分析电影文本、电影现象及创作者的意图与社会文化背景、文化构型、意识形态运作之间的复杂关联,揭示电影文本中隐含的叙事裂隙所透露的无意识心理,或者通过分析电影文本的表层结构,阐释影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信息。文化分析注重分析阐释的过程和方法,紧密结合电影文本,采取价值中立的立场,或将其批评立场暗隐于分析的过程,较少对电影文本或电影现象进行直接的价值评判,努力保证批评过程的客观性、分析性、科学性、学理性,力图避免批评的主观随意性和印象式批评。

关于这点,汪晖在一篇对谢晋电影创作进行文化批评的文章中曾夫子自道:“本文分析了谢晋电影的这种政治与道德的置换的方式、性质和意义,却并不想就此做出过多的价值评判,那将由历史做出裁决。我们拭目以待。”[9]这种批评策略和批评立场的调整,当然首先是由批评所运用的特定理论范式自身的科学性质所决定的。但我们以为,这也是谢晋电影模式讨论中暴露出的批评文风欠佳、立论偏颇、结论武断等问题带来的不良后果,以及意识形态力量对学术讨论进行干涉的现实,对批评者有深刻触动的结果。如果不进行相应的调整,文化批评可能未及充分展开便难以为继,因为过于武断、偏颇、粗暴的批评,不仅会引起被批评者及其同情者的反感和抵触,影响批评的接受效果,而且也会影响批评的深度和专业性,使批评的说服力和可信度大打折扣,不利于批评的良性健康发展。但批评的人文学科性质又使得文化批评难于做到像数学公式运算一样,完全避免主观感受、价值判断和好恶评价的介入。因此也就有了应雄的困惑:“我丝毫不想宣判什么,我只是想写出一种感觉,进行一些探索,并使其具有对话的姿态(语言方式)。但如果读者从中读出了宣判的味道,那这并非我的原意。”[10]可以说,文化分析维度的批评文章在批评的分析、论证、阐释过程中,基本都保证了形式上的客观性、科学性,至于价值立场和价值评判,有的文章能较好地隐藏,有的会有一定程度的表露。

文化分析维度的文化批评主要以西方现代电影理论为批评的理论资源,因此,从批评范式和方法上说,该维度的文化批评包含了意识形态批评、结构主义批评、叙事学批评、女性主义批评、精神分析批评、语言学批评和符号学批评等。其中,意识形态批评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所取得的成绩都最大,成为当时运用最为广泛的批评方法。后现代主义批评与现代电影理论没有直接的渊源关系,但同样属于跨学科的文化批评方法,因此我们这里也将其纳入进来。

该维度的批评文章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零星出现,如钟立(胡克笔名)的《朦胧的现代女性意识》、张卫的《〈蝶变〉读解》。另外,在一些影片的座谈会、研讨会上,也有一些批评者开始运用西方现代电影理论对影片进行读解、阐释、批评,如《〈给咖啡加点糖〉漫谈》《〈疯狂的代价〉笔谈》《讨论〈本命年〉》《战争与人性――〈晚钟〉座谈纪要》等。1988年,以《大西北电影》杂志为主,进行了一次对后现代电影的探讨,不少青年学者撰文阐述了自己的观点。90年代以后的后现代主义批评文章有尹鸿的《告别了普罗米修斯之后――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国电影》、饶曙光的《后现代主义文化与当代中国电影电视》、孟宪励的《论后现代语境下中国电影的写作》等。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是文化分析维度成果最集中的时期,产生了一批批评成果,如姚晓鞯摹丁拔幕大革命”史/叙事/意识形态话语》、戴锦华的《〈红旗谱〉:一座意识形态的浮桥》、李奕明的《〈战火中的青春〉:叙事分析与历史图景结构》、马军骧的《从谢晋到新潮电影――两种叙事结构和两种文化构型》、应雄的《〈农奴〉:叙事的张力》、伍晓明的《〈末代皇帝〉:权力结构与个人》、王一川的《茫然失措中的生存竞争――〈红高粱〉与中国意识形态氛围》、远婴的《女权主义与中国女性电影》、汪晖的《政治与道德及置换的秘密》、钟大丰的《作为叙事和表象的历史――历史写作与历史题材创作》等。

因为叙事学理论借鉴了结构主义理论,结构主义与语言学又存在渊源关系,符号学和语言学、结构主义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意识形态批评则借鉴了结构主义或精神分析的方法;女性主义批评也吸收了精神分析、话语权力理论、叙事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因此使得文化分析维度的电影批评在方法论上呈现出复合性的特点,不少批评文章综合运用了几种批评方法。如胡克的《第四代电影导演与视觉启蒙》运用了结构主义与意识形态批评方法,王一川的《叙事裂缝、理想消解与话语冲突――影片〈黄河谣〉的修辞学分析》运用了结构主义、意识形态、叙事学、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等,尹鸿的《创伤恐惧与视死如归――〈出嫁女〉观后札记》运用了原型批评和精神分析批评。以上是文化分析维度内各种批评方法的综合运用。有的文章还将文化分析维度与文化批评其他维度的批评方法相结合,如李奕明的《〈鸳鸯楼〉:人和城市的故事》糅合了文化学、叙事学和结构主义批评,王一川的《面对生存的语言性――谈谈秋菊式错觉》将文化学和语言学、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精神分析理论、意识形态理论相综合。

五、结语

文化批评发展到文化分析维度后,电影批评向文化批评的转型基本完成。

通过以上探讨,我们可以看到第四个维度(文化分析维度)与前三个维度(文化学维度、文化批判维度及文化启蒙维度)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前三个维度主要受文化热、文化大讨论的影响,其批评方法、批评目的、批评对象都与文化热有呼应关系。除少数批评者外,大多数批评者缺乏明确、自觉的理论意识,即使有理论支撑,也主要是艺术学知识和文艺理论的杂糅,以及文化热普及的文化学知识。第四个维度则主要受西方现代电影理论的影响,是以西方现代电影理论为理论资源和批评方法的批评范式。批评者大多具有较为明晰的理论意识和方法论自觉。前三个维度中的不少文章,文化学、文化批判和文化启蒙是缠绕融合在一起的。

我们之所以把文化学、文化批判和文化启蒙区分为三个维度,有特殊的原因和目的。具体而言,第一个维度主要为了突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化批评的泛文化、大文化批评特性,以与80年代末之后更多地把文化理解为一种意识形态实践、意指形式的文化观念相区别。第二个维度主要有感于某些文化批评的激进、尖锐、深刻与片面、极端、情绪化之间的复杂关联,其正面效果与负面影响似乎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两者难以分开。在各种利益的诱惑和合谋下,新世纪以后,这类文化批判不仅没有因为其负面效果受到抑制,反而有成为一种论述策略或写作风格的趋势。这是值得我们注意和思考的。第三个维度是想指出80年代文化批评与当时的启蒙思潮、启蒙氛围的某种对应关系。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启蒙思潮的退潮,文化批评的启蒙热情大大减退,大众文化对普通民众所起的文化启蒙作用受到更多的瞩目。80年代的文化批判和文化启蒙在根本目的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成中国的现代化,区别只在于对待各种文化的态度不同。前者倡扬精英文化、现代意识和高雅文化,对传统文化、商业文化、世俗娱乐持激烈的批判态度;后者则较为辩证稳健,能看到传统文化、商业文化和世俗娱乐的两面性,肯定其合理的一面,批评其消极一面。

[参考文献]

[1]周斌.电影文化学批评刍议[J].电影艺术,1988(12).

[2]司徒志勋.“文化变革”与“消化不良”――《谢晋时代应该结束》质疑[J].电影评介,1986(11).

[3]顾晓鸣.对“谢晋电影讨论”的社会学思索[J].电影新作,1986(06).

[4]周介人.讨论的背景[J].电影新作,1986(06).

[5][德]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A].历史理性批判文集[C].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22.

[6][法]米歇尔・福柯.什么是启蒙[A].汪晖,译.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422.

[7]王学典.“80年代”是怎样被“重构”的?[J].开放时代,2009(06).

[8]赵园.在历史文化的深层――由影片《良家妇女》谈起[J].当代电影,1985(05).

[9]汪晖.政治与道德及其置换的秘密[J].电影艺术,1990(02).

[10]应雄.古典写作的璀璨黄昏[J].电影艺术,1990(02).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培育的“四个维度”
发布时间:2023-03-07
摘要:生态危机是工业文明的必然产物,生态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摆脱威胁人类生存的生态困境,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不仅需要物质层面的变革,也需要精神层面的变革,需要全社会形成与时代要求相符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念。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培育方面,要注重四个维度:在理论维度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在文化维度上,弘扬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
后殖民批评民族性维度的展现
发布时间:2013-12-18
后殖民批评民族性维度的展现后殖民批评着眼于全球性框架内思考文学、文化问题,并因其跨国的理论旅行而产生种种变体。“民族性”作为其不容回避的一个问题,也因各自思考语境、认同需要和文化使命等方面的差异,而出现了种种不同的答案。......
论文学批评地位与形态的转变
发布时间:2023-05-26
作家和评论作者都被纳人当代传媒语境,同时受控于传播方式。而批评者较作家创作而言,身份更为复杂,因为他们又以其自身对某一作品具备评论性的价值需求,更容易依附于由市场因素决定的传媒场。出版商作为调节作家与读者之间生产与消费的......
新时期中国女性电影的文化阐释与批评(1)
发布时间:2022-09-23
共3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二 “种族和民族的过去即传统,以超自我的意识形态存续下来,它只是缓慢地向现实的影响和新的变化让步的。”[6]《巴山夜雨》中小娟子对父亲的寻找,《牧马人》中弃......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转型理论述评
发布时间:2022-11-16
制度转型 理论 是新制度 经济 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理论看来, 社会 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从实质上说就是一个制度转型的过程,即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取代适应计划经济的制度安排的过程。系统地 分析 和透视新制度经济......
论《中国电影发展史》与电影文化思维
发布时间:2022-12-23
论《中国电影发展史》与电影文化思维 论《中国电影发展史》与电影文化思维 :视觉文化研究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论《中国电影发展史》与电影文化思维 划 摘 要:《中国电影发展史》......
试论“五四”对传统文化的批判
发布时间:2023-01-15
试论“五四”对传统文化的批判 摘要:对“五四”的性质的理解近年来逐渐形成三种解释,即自由主义的、保守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解释。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五四”对以传统文化为代表的内在制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其破除人们内心的道德束......
詹姆逊的文化转向与批评实践资料
发布时间:2013-12-18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新的文化现象开始出现。美国具有公开反叛精神的现代主义文学逐渐为消费社会所同化,高雅 艺术 与商业形式之间的分野正在消失,文学艺术广泛进入社会和日常生活之中。当代的文化和文学呼唤着新的 理论 探索和......
以人权为核心度量发展的四个维度
发布时间:2023-07-17
" 论文关键词:发展;政治权;经济权;社会权;文化权 论文摘要:人权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手段。缺失人权精神的滋养,发展就会丧失方向,失去灵魂。发展是一个扩展人权的全面过程,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四个维度,......
沈从文文学批评及文体批评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15
文学批评不仅是对文学作品的艺术审美,更要重视评价的科学性,要以事实求实的态度来对待和评价文学作品。与文学作品欣赏者不同,批评家在评价作品时要持有批评家的态度和视野,尽可能回归到文本的本来面目,并且不把自己的喜好强加于文学......
当下电影批评的格局与再建构分析
发布时间:2016-05-26
历史定位与当下格局饶曙光:众所周知,作为沟通电影作品与观众、产业及其艺术之间桥梁和纽带的电影批评,自电影产生之日起就是电影创作和生产之间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作为反馈联系机制的电影批评是联系电影文化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纽......
简析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四个向度”
发布时间:2023-02-01
" [论文摘要]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高校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复杂化、高校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低效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教育的边缘化、国......
以文化角度为切入点评析《四世同堂》
发布时间:2023-07-27
一、《四世同堂》写作概述 老舍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建国后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后世被人们奉为经典。《四世同堂》是其中的代表作,这篇著作是在抗日战争的背景下完成的。这部小说塑造了很多个性鲜......
四维转型 解密新三板明星企业
发布时间:2023-06-09
2003年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踏入印刷行业,收购了复旦大学印刷厂,经过改制,业务转向商业印刷,不再依附原先复旦大学出版社的业务。如果没有当年的破釜沉舟,就没有现在的四维。 接手这家工厂时,它的年销售额是200万元,到现在,......
论民商事执行监督的四个维度及其完善
发布时间:2023-04-23
[摘要]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将民行检察执行监督作为民行检察的一项新职能确立下来,该项职能具有权利救济、外部监督、完善职能、程序正义四个维度。以这四个维度为观察视角,结合法律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不难发现,现行执行监督制度存在救济成本未达到最小化,救济收益未实现最大化,救济效率没有充分发挥。因而须要立法在监督范围、监督方法、监督效果等方面加以明确规定,这样才能够使执行监督程序体系化、实用化。[关键词].........
批评成长型:20.5%
发布时间:2023-01-31
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倡议鼓励孩子,表扬孩子,赞美孩子,认为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更自信,更阳光。 果真如此吗?就我自己而言,从小几乎都是在爸爸的严厉训斥和批评中长大。“表扬”和“赞美”,对每天只能享受“鱼刺”和“巴掌”......
网络文学批评标准的多维性
发布时间:2023-02-15
我国的网络文学已然成为一种世界特有的文学奇观,这种奇观表现为网络作品的浩瀚与种类的繁杂。这种特有的网络文学奇观,催生了与之相适应的网络文学批评,诚如黄鸣奋指出的那样,我国以网络文学为批评对象的论著(印刷版)的数量超过......
浅析文化发展对经济转型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10-01
文化产业是一种以创意为源头、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知识密集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当前文化产业不仅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也成为改变经济结构,开创消费主导新格局,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产业,更成为反......
对生态批评视觉下的电影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7
对生态批评视觉下的电影研究 对生态批评视觉下的电影研究 :视觉文化研究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对生态批评视觉下的电影研究 中国电影中生态女性主义的建构 人与社会环境——中国......
电影批评的“大众”及“现实”立场(1)
发布时间:2023-01-05
电影批评不应该是端坐于庙堂之上的“沙龙文化”,不是个人趣味、个人观点的过度阐释,也不是电影批评家的“自言自语”“自娱自乐”,而是应该立足于大众的立场、观众的立场去观察、去思考,不仅要了解观众需求什么,还要想方设法去满足观......
浅析蒂博代的文学批评论
发布时间:2015-07-24
法国文学批评家阿尔贝・蒂博代将其有关文学批评的部分演讲稿编辑成书,并为之命名《批评生理学》。在此书中,蒂博代将文学批评大致分为三种类型:自发的批评、职业的批评和大师的批评,他强调这三种不同类型的批评方式构成了一个和谐的......
简论批评教育权“度”之难题的政策文本分析
发布时间:2022-09-02
" 论文摘要:针对2009年8月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所引发的班主任批评教育学生“适当方式”的争议,本文在对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层面的有关中小学班主任教师批评教育学生方式的主要法律、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若......
文学批评的现代精神向度
发布时间:2022-10-21
摘 要:对话体是文学批评文章的体式之一。近年来,林挥20多位辽宁作家深度对话,提出并阐述“新东北作家群”的概念。他的对话体文学批评与研究关注地域文化,彰显了一个研究者的批评主体意识与现代精神。 关键词:对话;当代辽宁作家......
论文艺政策对近30年文学批评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1-28
摘要:近30年以来,随着时代、环境、氛围的移易,文艺政策对文学批评的影响方式、影响内涵及影响途径也发生了巨大的迁变。二者在相互的交流中不断促进,共同地实现了彼此的推陈出新。关键词:文艺政策;文学批评;影响中图分类号:10―02;10―03;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981(2014)03―0126―05在当代文学批评诸多决定性因素中,文艺政策无疑是至为关键的。这不仅在于当代文学与.........
西方战争电影的四种典型模式分析
发布时间:2022-08-27
[摘要]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视觉媒介和文化文本已被广大观众接受和喜爱,西方战争电影作为其主要类型之一,自二十世纪早期出现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模式化的特点。以西方战争电影为研究对象,依据其结构模式和内......
民间文化视野中的文化批评
发布时间:2014-01-17
“五·四”以来,“民间”遭遇了从未有过的礼遇。1917年1月1日,胡适在《新青年》第2卷第5号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以及1918年4月15日发表在《新青年》第4卷第4号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从语言形式的角度突破旧文学的藩篱,创建新......
网络文学批评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17
一、网络文学批评的特点 网络文学批评作为新兴文学批评,与传统文学批评相比具有其新特性。 (一)批评内容的随意性与批评态度的不严谨性 传统文学批评依照整体性原则,顾及全篇全人,坚持文学批评的全面、整体的立场,要做到知人论世,把......
韩柳文学批评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24
一、前边我们说过韩柳的目的,最先是要行其道,如果不能行其道于当时的话,这才从事著作,以传于后世。但是言之不文,行之不远,所以也得注意文辞。然文辞如何才能好呢?其方法也是学古。韩愈在他的《进学解》里自己吹自己说:“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柳宗元的.........
翻译文学批评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09
1.翻译文学批评中的价值主体就某一特定译作而言,与之发生价值联系的任何个人和群体都会与译作形成价值关系。因此,译作除了与其译者形成价值关系外,还与其读者形成了价值关系。就后一类价值关系而言,有多少读者就理应有多少种价值关系。在围绕译作所形成的所有价值关系中,译者与译作所形成的价值关系仅仅是其中的一种,而且还不是最重要的一种,因为译作主要是为读者而不是为译者准备的。译作与其读者尤其是与读者群所形成的.........
英美文学中文学批评的多元化探析
发布时间:2019-09-23
摘要:文学批评,对于文学过程来说,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效能。从实际角度而言,文学批评主要是对某一类文学现象进行深度的分析和探索,将文学鉴赏操作视为重点,对作者作品加以赏析。文学批评特别是在英美文学发展流程中发光发热,作用尤为明显。本文对英美文学中文学批评的多元化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希望为我国未来文学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关键词:英美文学文学批评多元化分析1英美文.........
典型和非典型的印度电影
发布时间:2023-02-04
印度电影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观众群,宝莱坞作为一个电影聚合地,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令好莱坞无坚不摧的铁蹄止步的地方,即使在最不景气的时段,它每年也能生产出300至500部电影。 印度电影无论是场景、人物设置、拍摄手法、片长、节......
知识分子在电影批评中角色的嬗变
发布时间:2023-03-11
知识分子在电影批评中角色的嬗变 知识分子在电影批评中角色的嬗变 :视觉文化研究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知识分子在电影批评中角色的嬗变 精品 源自数 学科 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知识......
让思维转个弯
发布时间:2015-08-25
闲来无事,无意间看到一则笑话。一个年轻人搭出租车去外地出差,一路上非常不顺,接连遇到好几个红灯,眼看就要到目的地,又遇上红灯,而且长达90秒。年轻人不免牢骚满腹,说:“唉,今天倒霉透了,一路红灯,老是差一步!”这时,老......
“微时代”文化批评何为
发布时间:2023-03-13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微写作”风生水起,“微时代”呼之欲出。“微写作”具有以下特征:写作的形式化和即时性、内容的碎片化和消费性以及参与群体的部落化与草根性。“微时代”的来临,给文化批评界提出了新的挑战。批评界要面对这一现实,深度参与到“微平台”的运作中去,使自己和批评对象处于同一语境;要关注微平台的热点话题,努力去担当“意见领袖”;适当调整自己的写作笔法,探究如何化艰涩为直白、化深奥为浅显.........
实现高校德育人本化的四个转向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高校德育的目的本来是为了学生更好的成长,但是在德育目标上却出现了过于功利化的现象。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实际的德育过程中,主体单一化、方法灌输式、内容简单。这一切都是德育人本缺失的显现。要实现德育的人本化,就要......
阿多诺文学批评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23
一、阿多诺文学批评活动的主要内容阿多诺的文学批评延续着他碎片化、星座化的写作风格,这并非仅仅是对某种形式的偏爱,而反映出阿多诺对一切系统性理论话语包括阐述性文学理论话语的不信任。就集中收录阿多诺文学批评文章的作品集《文学笔记》这一书名确定之周折也能看出此特点。据说阿多诺最初想把作品集命名为后接受编辑的建议采纳名.英译本的标题为notestolitera-ture,这里用了介词to,而不是on,英译.........
吴义勤文学批评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17
一、向度 从批评实践的具体方式来看,吴义勤文学批评的深度叩问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文本的深度解读来实现的。实际上,深入细致的文本解读已经成为吴义勤文学批评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特征,正如有学者指出:“在吴义勤的文学批评中,最为值得重......
转型期的组织制度文化再确定
发布时间:2023-03-19
摘 要:组织制度文化的研究一直是组织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制度文化弥补了组织精神文化以道德为基础的自我规范的不足,但同时也存在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和后果主义的局限性。由于工具创新与普及导致原组织形态的变迁出现了组织转......
简论陕西文学批评的多元化态势
发布时间:2017-01-08
文学批评的标准及方法有其终结性和适用性,作家的生活体验与文学体验,如同流动不居的河水不可能恒定不变,多样性的文学创作决定了文学批评不存在恒定的理论。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是80年代波及全国的“文化热”历史背景,在活跃的“文化热......
电视文化身份的多维度审视
发布时间:2023-02-05
电视文化身份的多维度审视 电视文化身份的多维度审视 电视文化身份的多维度审视 【 正 文】谁都不能熟视无睹:电视,在20世纪人类文化舞台上的醒目到场和隆重出演。所以长期以来,舆论界和学术界对电视这一客......
文学创作文学批评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20
一、当代文学批评存在的问题 1.文学批评社会政治化有余,美学自由化不足 当前,很多文学批评作品的政治化倾向明显,实际上不过“以学究之陋解诗”罢了,对作品只是理论上的标示,仅仅用文学理论去解释作品,而不是基于审美或经验主义。在......
浅析影视评论中影视文化与影视语言
发布时间:2023-04-15
现阶段,电影文化已经深入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常情况下,观众通过影视评论能够熟悉作品的写作背景、主题等,以此选择是否观看一部影片。影评就是以专业的角度表达对影视作品的接受和交流,这种接受和交流表现为三种形式,即观看、欣赏、评论。本文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影视评论中影视文化与影视语言。一、影视评论概述电影评论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活动。观众在观看电影之后,对电影导.........
以原型批评为方法的文学人类学
发布时间:2013-12-18
以原型批评为方法的文学人类学一、 西方原型批评理论背景透视神话—原型批评是文学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批评理论方法。其基本精神是阐明人类的共同心理经验如何体现在古代神话、宗教仪式和原型中,探索文学现象和古代神话、仪式以及原型......
四个维度五大空间建设“世界手机之都”
发布时间:2019-10-21
《惠州市建设“世界手机之都”发展规划》正式发布。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鹏在发言中表示,手机产业原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进入平台区和增长缓慢时期。概括来说手机产业处于“三期叠加的调速换挡阶段”,即颠覆式创新低潮期,新产品形态分化期与新消费痛点寻找期。在换挡期阶段,手机业呈现三大趋势:手机依然是引领信息产业发展的领域;手机是功能聚合平台,促进周边产业发展,促进价值链的变革;手机是创新最活跃的.........
论现实主义电视电影的类型化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现实主义电视电影的类型化 论现实主义电视电影的类型化 :电视包装与电视节目产业化 后现代主义及其相关音乐 电视栏目纪录片的特性探析论现实主义电视电影的类型化 文章 来源 【摘要】目前,我国电视电影的发展拘......
五四时期对传统孝道文化之批判述论
发布时间:2023-06-21
五四时期对传统孝道文化之批判述论 摘要:“孝”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在五四时期,一些思想家对封建传统伦理思想的批判就集中在孝道上,他们揭露了封建孝道的危害及虚伪性,并对建立新型的家庭伦理关系提出了新见解。应......
试析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应实现四个转变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从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语文改革应该转变的四个观念,语文改革具体的方法和措施进行了论述。 论文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转变观念 1 中等职业语文教育的现状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以应付考试为最终目的......
明代通俗文学批评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12
一、明代通俗文学批评之审美 (一)真情流露的本色之美 明代通俗文学批评之美在于,对图书内容以真情评介,以抒发自我情感为主,做到了以情唤情。比如,针对于《玉茗堂批评焚香记总评》,汤显祖谓之“其填词皆尚真色,……无情者心动,有情......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08
一、法律秩序与情感偏向的对立结构 李尔出场的第一句话就是“现在我要向你们说明我的心事”。此时的李尔对三个女儿是不加区分地同等对待,可是后来李尔从不加区分到区别对待其实是剧本设置的另一结构对立。这一开场承担了界定王权的主要......
动物研究文学批评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07
一、动物研究的兴起与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动物研究的论文、专著等各种研究成果迅猛增加,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热潮。仅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就有60种相关书籍出版,其中2012年出版了3本直接由“动物研究”命名的专著。与此同时,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都创办了动物研究的专门学术组织,比如美国的“动物研究学会”(InstituteforCriticalAnimalStudies)和“动.........
自然主义文学批评论文
发布时间:2022-09-08
一、变异学视野下的茅盾文学批评中的“自然主义”茅盾文学批评只是采纳了左拉文学上的自然主义,茅盾对鸳鸯蝴蝶派的批判就是茅盾对左拉文学上自然主义吸收的表现之一。鸳鸯蝴蝶派是旧派小说的代表,在思想倾向上认为文学能够代表和反映封建阶级和买办势力的意愿,标榜趣味主义、媚俗主义。因此,该文学流派的创作内容庸俗,思想内容空虚,达不到文学反映生活的目的。而茅盾认为,要想发展新文学,必须纠正鸳鸯蝴蝶派为代表的旧小说.........
简析传统文化诗性思维下的王家卫电影
发布时间:2016-05-26
一、问题的提出 1994年,香港著名电影导演王家卫改编自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的影片《东邪西毒》问世,自1992年起,在此后长达两年的拍摄过程中,王家卫这位另类天才导演,将这部脱胎于金庸故事的影片,以古龙的叙述方式呈现出来,大......
后殖民文学批评历史化
发布时间:2023-01-19
摘要:阿里夫德里克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后殖民文学批评,他在后殖民文学批评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后殖民文学批评历史化。德里克的这个观点为研究后殖民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视域,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整理了德里克在他的几篇论文中提到的有关后殖民文学批评历史化的相关内容,探讨了他提到的文学语境、文化身份、本土主义和身份认同四个方面和历史化的关系,并对这四个方面与历史化的关系作出了一些思考。关键词:德里克;历.........
电视文化身份的多维度审视(1)
发布时间:2023-03-24
【 正 文】 谁都不能熟视无睹:电视,在20世纪人类文化舞台上的醒目到场和隆重出演。所以长期以来,舆论界和学术界对电视这一客观的文化存在及其文化身份给予了种种感性或理性的界定:“电视文化是通俗文化”,“电视文化是消遣文化”,......
试析本科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四个维度”及其基本原则
发布时间:2023-02-11
" [论文摘要]本文着重探讨了本科教学模式改革所应包括的四个维度及其坚持的基本原则,即课程维度:继承、借鉴与创新;教材维度:“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法维度:发现问题的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维度:学生主体性地位的......
文献批评与理论构建
发布时间:2022-11-02
查字典范文网为您整理了文献批评与理论构建_法史学论文,欢迎参考! 近世中国商人与政治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中国近代史学者所关注的问题,但是已有的研究或因史料前的理论预设,或因概念的模糊及方法论上的错误而存在不少的缺陷。为......
论中国电视电影艺术的个性化创作
发布时间:2023-07-17
论中国电视电影艺术的个性化创作 论中国电视电影艺术的个性化创作 :视觉文化研究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论中国电视电影艺术的个性化创作 文章来自 [摘 要]电视电影作为电视传媒与电影......
欣赏批评现象及文学批评的负作用
发布时间:2023-07-24
[摘要]回溯到两千二百多年前,那段时间是我国历史上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的时代,在那一时期,我国涌现出众多学派,一时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群星闪烁,各家族、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历史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社会发展。思想上相互碰撞,犹如火星撞地球,总要生发出火花来纪念这一碰撞,文学批评,就是读者与读者之间、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思想的的碰撞,这样的火花,.........
转型国家制度因素对FDI影响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5-08-07
摘要:文章以俄罗斯为例,从转型国家比较典型的产权保护和政府干预度这两个制度因素入手,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产权保护制度、政府干预行为与FDI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了明晰界定和保护产权以及政府的正向干预行为对净化投资环境......
文学批评的变化与对策探讨
发布时间:2023-02-20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重大转变,文学批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进入新时代后文学批评自身也遭遇到了诸多的挑战。在文学批评的转型过程中,除了面临着一个需要被不断放大的转型之外,其自身也经历着宏观考察力度小、关注板块小、适应能力差等问题,因此对于文学批评遇到的难点和面临挑战的探讨,将对于文学批评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
论电影《时间旅行者的妻子》的审美维度
发布时间:2023-01-21
电影《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改编自美国作家奥黛丽尼芬格2003 年创作的一部同名畅销小说。这部小说第一次出版就跻身于畅销小说榜单。影片遵循原著,运用引人入胜的科幻概念,讲述了一个战胜了时空阻碍的爱情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片......
试论党内“四个民主”的制度创新
发布时间:2023-02-19
" 摘要:本文把近年来中共党内民主的制度创新分为四个方面:党内民主选举制度、党内民主决策制度、党内民主管理制度和党内民主监督制度,并对每一个制度创新情况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党内民主选举制度 党内民主决策制度......
论周扬建国前的文学批评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周扬建国前的文学批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的过程中,除了应当批判地吸收西方文化和文学理论批评外,还应当注意吸纳中国文学批评传统中的合理因素。这不仅包括了中国古典文学批评,而且也包括了“五四”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关于专业批评家与网络文学批评
发布时间:2023-01-09
论文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学和网络批评也呈现众声喧哗之势,但是繁荣背后是肤浅化和过度自由化的危机。专业批评家介入网络批评是必要的,但也存在许多现实的困难。好在网络文学与批评和传统文学批评有内在的承继关系,可以......
一只白苍鹭文学批评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07
一、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角剖析《一只白苍鹭》 (一)深厚的家园意识 朱厄特创作该部小说的时代是正处于美国工业文明迅速发展的时期,人们纷纷从农村涌向城市,这给原生态的农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很多人面对城乡贫富差距的日益......
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01
一、新历史主义的出现 新历史主义从肇始之日起,就致力于为文学批评提供一个与以往不同的新视角,使读者有机会去了解作者的政治意图。所以,新历史主义一度被认为是专门为文学作品的政治性解读服务。此前,一些新历史主义的反对者们认为......
论杜夫海纳的文学批评观
发布时间:2022-12-17
杜夫海纳的现象学从描述审美对象切入,进而讨论“审美经验”。杜夫海纳首先将审美对象的存在看作是自明的,进而推导出对审美对象的感知也是自明的。由对审美经验的肯定,进一步推导出使审美经验之所以可能的先验基础,即情感先验和情感范......
浅析中国电视电影艺术的个性化创作
发布时间:2022-11-24
[摘 要]电视电影作为电视传媒与电影艺术结合的一种特殊的影视艺术形式,随着影视合流的不断深化和自身艺术技术的进步,退渐脱颖为一种具有独立美学特征的新艺术样式和重要的电影产业。在电视电影依靠电视媒介不断扩展影视艺术空间和市场......
论西方文化中的人性维度
发布时间:2022-12-09
论西方文化中的人性维度 [摘要]西方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几个不同的人性维度。古希腊文化张扬个性,放纵原欲;基督教文化在“原罪”与“救赎”中探求人性终极意义;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人性关怀则蕴涵着对意志自由的反思与批判精......
分析中国电视电影艺术的个性化创作
发布时间:2013-12-17
分析中国电视电影艺术的个性化创作 分析中国电视电影艺术的个性化创作 :电视包装与电视节目产业化 后现代主义及其相关音乐 电视栏目纪录片的特性探析分析中国电视电影艺术的个性化创作 精品源自英 语 科 摘 要:电视......
中国电视剧的文化批判
发布时间:2022-10-12
1前言 根据中国电视剧创作题材在时间线上的特点,一般可以分为古代历史题材电视剧、近现代历史题材电视剧和现实题材电视剧。不同的时间段里,因为不同的社会环境、政治语境,特别是不同的社会冲突会使电视剧的悲剧性表现出不同的审美......
浅析文学修辞批评模式
发布时间:2023-06-10
作为“修辞论美学”的倡导者,王一川认为中国当代美学的格局是认识论美学、体验论美学和语言论美学的三足鼎立,它们相互轻视而不注重融合,各自的缺点也暴露无遗。认识论美学往往为着内容而牺牲形式,为着思想而丢弃语言;体验论美学常常在标举个人体验时,忽视语言论美学所惯用的模型化或系统化立场,缺乏稳定性和理论深度,给人漂浮之感;而语言论美学在执著于语言、形式或模型时,却遗忘了更根本的、为认识论美学所擅长的历史视.........
日本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浅析
发布时间:2023-03-25
内容摘要:渡边澄子是日本近代文学的研究者,对野上弥生子等近代女性文学家进行深入研究,是日本著名的女性文学批评家。著有:《野上弥生子研究》、《不败女人的生活方式》、《日本近代女性文学论--冲破黑暗》等,本文以其对樋口一叶的研究为中心,对渡边澄子的著作《日本女性文学论》进行解读。近代女性主义文学作家努力地追求自我、力求摆脱落后的社会制度的束缚,她们用妙笔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女性主人公形象,将自己对社会、.........
探究高中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测评
发布时间:2022-07-21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一直是中学语文界关注的话题,而且近年来有趋热的迹象。关于批判性思维及其培养的种种理论与洞见,终须付诸教学实践才有意义;而实践的路径与方法多种多样,必然无法绕过一个问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如何测评。 只有基本......
党校文化建设的四个支柱
发布时间:2023-03-18
[摘 要]党校文化,是党校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党校文化建设,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校人推动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的必要途径。如何加强党校文化建设是摆在所有党校人面前必须认真解答的一个重大课题,回答好这......
论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评价构想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三个维度” [论文摘要]课堂教学目标一般分为“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以及在此过程中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这三维教学目标是一个有机整体,发展能力,情感与态度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进......
文学批评方法的文本对应探析
发布时间:2017-01-19
近些年,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不断走向深入和丰富,文学批评方法的使用规律和技巧的应用性探索也随之发展,本文将研究批评方法和文本之间的对应关系及使用方法。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是读者对作品的再加工过程,但这不是随意的,文学......
小学语文的课堂文学批评解析
发布时间:2018-05-16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对作家作品所做的研究、分析、认识和评价,其实就是浅层次的文学批评。培养批判性的阅读能力关系着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发展速度。阅读需要引领学生在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中,有更多自己的发现,有更强的批判性继承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批判性的阅读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两方面着手:在审美体验方面要让学生发出自己真实的声音,在理性分析方面要让学生学会批判式地思考。关键词:语文阅读课;文.........
印度电影《三个傻瓜》的影视语言风格
发布时间:2023-06-19
摘 要:印度电影《三个傻瓜》采用插叙的手法,讲述了三位主人公法罕、拉加与兰彻的大学故事及其后他们的人生发展。影片以通俗、幽默、新颖的影视语言方式触及引人深思的社会问题和人生哲理。在坚持印度本土歌舞片风格特色的基础上,完......
探究教学:小议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需要注意的四个维度
发布时间:2015-09-14
摘要:探究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论述了在探究教学在实践中应注意“境”、“质”、“度”和“法”四个维度,从这四个维度考量学校教学条件、学生学力水平和课文内容,组织好教学才能真正达到探......
《格列佛游记》的神话原型批评
发布时间:2023-07-01
一、引言 原型(archetype)又译为“原始模型”或“民话雏形”,这个词出自希腊文“archetypos”。“arche”本是“最初的”,“原始的”之意,而“typos”意为形式。柏拉图使用这个概念来指事物的理念本源。神话视作一种文化模式,表......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28
一、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概述 作为一种新兴批评流派,生态女性主义批评要求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让人们用一种全新的角度去审视文学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它打破了传统的陈旧的文学批评模式,为西方文学批......
论设计师批评
发布时间:2023-07-23
1 设计师批评在批评主体中的地位 批评的主体是指从事批评活动的人或人群。由于从事批评活动的人或人群所持有的身份不同、立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在面对相同的设计问题时他们往往会持有不同的态度,得出不同的结论。在文学批评中......
古代批评与自我批评
发布时间:2023-05-26
汉光武帝刘秀,什么事儿也没有,每发诏书,先说自己不好,总说自己不够资格当皇帝。遇到大旱,他也下诏罪己,说自己做得不好,使“元元愁恨,感动天气”,才导致了大旱。总之,内心长存慎惧敬畏,至死留遗诏,还说“朕无益百姓”,不让......
论新形势下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
发布时间:2023-01-02
〔摘要〕 批评和自我批评,既是无产阶级政党开展政治生活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始终遵循的基本法则,也是不断加强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在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节点上,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不仅是深入推......
古代文学论文张四维年谱
发布时间:2023-06-20
以下为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的:“古代文学论文张四维年谱”,敬请关注!!古代文学论文张四维年谱张四维,字子维,号凤磐,山西蒲州(永济)人。出身晋商世家,一生为官,官至首辅。为明代的发展起了不可泯灭的影响。但至今尚无一种详悉张四......
简论文学概论讲义中的文学批评观
发布时间:2023-04-04
从严格意义上讲,老舍在论述中把“文学是什么”与“什么是文学”作同化处理,忽略了本体与功能之间的差别,但他以多年创作经验入手谈论文学相关问题,显然是着眼实效而非纠缠于空玄说明,这也正是他有别于其他学院派理论家的地方。事实上......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实践的贡献与影响
发布时间:2023-07-27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以其鲜明的批评风格和丰硕的实践成果,形成女性主义的批评队伍,确立女性文学的历史地位,改变文学研究的视野格局,启发两性关系的意识思考。不论是对女性文学研究与批评内部建设,还是对中国整......
不一样的文学批评
发布时间:2023-07-15
2013年9月18日,素有文学教皇之称的德国著名文学批评家马塞尔.赖希-拉尼茨基(Marcel Reich-Ranicki)病逝,消息传出,举国哀悼。时值德国大选前最后一周,各政党间的角逐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但德国各大主流媒体几乎无一例外将对拉尼茨......
《法律的文化解释》:“法律文化论”的范式转型
发布时间:2023-07-08
摘要:法治在当代中国成了一个重要的时代性命题。但是,目前的相关研究,过分的侧重于对西方制度的介绍,对中国法治本土资源的挖掘还远远不够。诚如着名人类学家吉尔兹(CliffordGeertz)所言,法律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当代的法律世界是一个多元性体系,中国法律文化在其中也应当有其独特的地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回顾梁治平先生提出的法律文化论有特殊的价值。而且,法律文化论实际上亦是一个永远不会终结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