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个体文化时代及其批评策略

个体文化时代及其批评策略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27 00:13:39
个体文化时代及其批评策略
时间:2023-06-27 00:13:39     小编:

一、文革后是个体文化

文革后中国存在一个文化上的转型,也即由群体本位文化向个体本位文化的转型。所谓群体本位文化就是中国传统体制之下的以长老、家国为中心的一种文化形态,而个体本位文化是在开放的条件之下以个体为本位的一种自体中心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的转型在上并不是空穴来风,它的最早的萌芽应该是在晚明,其次是晚清,而五四时群体本位文化向个体本位文化的转型达到一次高潮,但是这种转型并没有实际完成而是因为解放要求的压抑而中途夭折了,文革后这种转型又重新开始,通过整个20世纪80年代的不断的冲击,到20世纪80年代这种个体本位文化的转型已经基本完成。这一文化转型对于20世纪80年代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说整个气象的变化都与之相连。对于这一问题现在中界的研究还非常不够。

中国是一种群体性文化,它的结构呈金字塔型。在这个文化的最上层是一个独语者,(比如说中国封建时代最大的独语者就是,孔子可以出语录(《论语》,解放以后1960、70年代出过毛泽东语录、鲁迅语录),其下是一些释解者,再下是群众。这就分成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文化规则的制定者,第二层是文化规则的解释者;第三层则是文化规则的执行者。这样三个层次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金字塔型结构。群体本位文化的本质是群体本位文化中的等级压抑,在群体本位文化中,整个社会成员被分成三个档次:独语者、释解者、群众,这三个档次又可以简化为两个层面:超级主体和群众,在群体本位文化中,只有绝少的几个人可以成为超级主体,绝大多数人最终成了没有名字没有身份的群众,成为无个性的尊崇者,他们把牧羊鞭交给了那个超级主体,自己成了那些没有身份的羊。

文革后的文化转型奠基于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市场经济诞生意味着社会生活以阶层为单位逐渐演变为以独立个体为基本单位。落实到文化领域便形成个体本位的文化尺度,这是一种只有诸神而没有上帝的文化,它否定了“上帝”这个绝对尺度,否定超级主体的存在,强调任何人都是平等个体,都是相对的有它的限度,因而不能成为绝对仲裁。个体本位文化的显著特征就是消灭超级主体和群众的二分法,上帝没有了,人们从“群众”中回到自己的“家”,成为那个独立的“个人”,由群众变成一个个独一无二的个人,他既有最高的权利(自己为自己立法)也还原于每一个独立个体相同的水平上(他的个体性的成立以其他无数个体性的成立为前提),在这个体的竞赛上自然会有人跑在前,但并不因为他处于前沿的位置就赋予它一个上帝的权利,因为我们时刻准备超过它。个体本位文化的理想状态是个体的超越竞赛。

和文革后文化可以进行比较的是五四文化。五四人呼唤的新文化拿周作人的一句话来讲叫做“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文化,五四时期的刊物比如《新青年》、《新潮》等等都强调“个性”、“个人”,对“个体”、“个人”、“个性”张扬是五四文化的奠基石他是对中国传统的群体文化的反动,对个体文化的呼唤。但是这种文化转型并没有最后完成。而是在其后的民族危机面前偃旗息鼓了。由此我们来看文革后文化,这种转型因为有市场经济的支撑而显得成功得多,20世纪90年代特别引人注目的两部片,一部是《编辑部的故事》,一部是《我爱我家》。《编辑部的故事》中的那个老主任不再象过去的影视作品中的那种领导者,威严、高高在上、富有权威,是上的表帅,人格上的典范,思想上的楷模,相反成了一个总是被调侃的边缘性角色;《我爱我家》中最有戏的是青年人,“爷爷”成了反讽性角色,不再是过去那种权威性的家长、家庭生活的中心了;这和传统小说中所反映的群体文化不同,比如《红楼梦》中地位最高的是贾母,其次是贾政等,每一辈都有一个等级。文革后个体本位文化背景下的影视中,过去几乎无一例外地被处理成正面形象的超级主体身上的神圣光圈消失了,相反他们成了反讽性的角色。再比如《中国人在纽约》、《上海人在东京》,这两部片子都是描写个人如何在海外发展自己成就自己的,这种影视片在过去我们是不可能看到的,因为传统的群体本位文化是守成型的,它不主张向外发展扩张,而是主张不离故土,父母在不远游,以父母为中心,以家族、群体为中心,而个体本位文化是以发展以创造以个人为本位,只有在这种文化之下才会出现这样的影视作品。由这样一些观察我认为中国当今的文化已经进入了个体本位文化的初级范畴。

群体本位文化是一种型的文化而文革后个体本位文化则是一种身体型的文化。存在就是身体,个体本位文化重视每个个人的身体性存在,以“我存在”为中心来认识世界,是一种注重每个个体的生存,注重每个个体的存在的文化。个体本位文化并不非常看重生活的最终的形而上目的而是看重一种生活方式将存在本身视为目的;其次个体本位文化是一种个人文化,重视个体独立和自由;再次个体本位文化是一种充分开放的文化,不以民族中心观念看待世界,它更愿意从个体的直接的需要用一种更为开放的无拘无束的心态来对待新的事物,能以一种更为开放的心态面对世界格局。群体性文化的存在基础是人的身心二分法。没有身心二分法就没有劳心与劳力的社会分工,没有身心二分法就没有用知识给人类划分等级贵贱的可能,超级主体(天上的上帝、地上的圣人、领袖等)就是利用身体和灵魂的二分法证明自己的存在的超越者地位的。自从人类出现了身体和心灵的二分法,原始的身心统一的人就消失了,人类的肉体就一直是以一种匍匐的姿态在这个世界上为灵魂承担着这样那样的肮脏与罪恶,人类的肉体倒下了,而人类的虚幻的想象的灵魂却高高在上地站立了起来,被赋予了上帝、、良知、正义等等无耻的面孔,而这些有形和无形的面孔之后的唯一的真实的隐身人也是唯一的得益人就是──超级主体(上帝、圣人、社会大全)。他们杀死了原始的安居于这个世界的灵肉统一不分的身体本真地处于安妥状态的人,建立了两个妖怪:灵魂的人、肉体的人,并为这两个虚想出来的怪物编织了无数的神话。它要求人“爱灵魂不要爱身体,爱上帝不要爱自己”,爱绝对主体:真理、大全、善,而无限地鄙视自己,无限地为自己的原始罪孽寻求它的宽恕和救赎。爱上帝的原则看起来似乎绝对高尚,而实际并不如此,因为上帝存在于天国中,他并不显身于世界,因而爱上帝的原则其实最终就是爱他在这个世界的代言人:地上的圣(知识分子),爱地上的神(领袖)以及虚构的“大全”。在这里人的朴素的身-心二分法通过神秘的神-人二分法转化进而发展为现世主义的圣-俗二分法、“大全”与个人的二分法,并在结果上落实为现实世界的人在主体地位上的(超越主体与一般主体)绝对等级制度。总之群体文化之下的人是身心割裂所,使以心、理性、灵魂来压抑身、感性、肉体,〖禁欲主义的、非行动的、反身体的、使人的肉体死亡的〗。中国历史的源头没有象古希腊的伊壁鸠鲁那样的崇尚身体、感性的反对派伦家,又没有经历尼采那种非道德主义的冲击,所以中国的反身体、敌视感性〖感官〗、视肉体为仇寇的道德主义观念一直延续了几千年,中国人在长达几千年的过程中一直受着这些可耻的道德主义者的愚弄和欺骗,以至中华民族看起来似乎是先天就反身体的,中国人不重视身体锻炼、缺乏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对身体蔑视得太久了,几千年的结果人们获得了一种种族上的身体的颓败形式,群体醋意文化的鼓吹者、旧时代的道德主义者应该为这种身体素质的普遍虚弱、体力的普遍萎靡,感官〖感性〗的普遍退化负责,〖一个灵魂主义的民族怎么不 会得此体症呢?〗个体的来临为建立一种一种反对身心二分法的以身心一体为基础的新的学〖自体中心的伦〗提供了可能,进而为原始地身心统一的人的复活提供了契机。个体文化时代取消了身心二分法,不信灵、魂、圣、上帝,不相信绝对善,不相信大全的人〖不信神的人〗将坚持个人的感觉而不是依靠神(圣、灵、社会大全)的意志,依靠自己的自我意识而不是依靠外在的超越主体的威权而建立的自体主义。灵、魂、神、上帝只是人的身体的不同名称。人从来就是身体的人,由此我们可以确立人的身体作为唯一的道德主体〖道德承担者〗的地位。我们的身体性存在是唯一真实的存在,因而人的善就存在于我们的身体之内。它不是超越于身体的“灵魂”的特权,不是“神”的品格,道德内在于人的身体性存在之中,没有超越于身体之外的善。这方面中国传统可以原始地给我们以启发,如毛骨悚然──它原始地表明了“恐惧”──是一种身体反应。“悲伤”只是痛哭或饮泣(身体行为)的形容词,“绝望”只是身体上的慵懒萎顿的形容词。自体中心的善是实践的善因而也只能是身体的〖行动的〗善。坚持只存在身体的善的观点也就否定了非实践的善的存在,也就是否定灵魂的善以及抽象的社会大全的善、康德意义上的理念的善的存在。如果人本善,那就是说人的身体本善,人的身体〖感性、官能〗是一切善的根和源。身体的人也是个体的人。人类的道德实体是个人──身体的作为行为主体以及结果的个人。离开了地狱与天堂的惩戒与诱惑,离开了神意以及社会大全,只剩下个体的人,这时道德的出发点就只能是立足于自我意识和感觉的个体的人的道德领受。20世纪90年代,人不再仅仅是受缚于“土地”(农民)和“单位”(工人、干部等等)的群人,还有从中游离出来的自由人(个体经济从业者)、文化自由人(个体演员、自由作家等等)等个体的人。社会对个人的观念哪怕是异端观念也有了更大的容忍度,社会对个人的道德上的评价比过去更为宽松了,这就是个体文化的特征。过去我们在群体本位文化中什么都有一个大而全的规范统治着,你穿什么样的衣服用什么样的词汇,称呼别人要用“同志”,穿衣服必需是中山装等等这些社会都有规定,这是一种泛理性的社会,90年代这种状况改变了,对于个人幸福的理解对于个人幸福的追求更为自由,追求幸福和财富成为人的“自由”也成了人的“权利”,整个社会由过去的秩序文化向自由文化转移。过去什么都是公有的,连人也是公有的,人被作为一种资源分配给一个又一个单位,单位规定了你的一切,个人的自由度是极小的,个人的创造性,个人在“单位”之外的自由活动的空间是极为有限的,一切都受到一个无形的网的制约。现在个体的人特别是经济自由人、文化自由人出现了,他们不再属于一个又一个单位而是属于自己,他对自己的生活方式的选择权加大了。经济自由人、文化自由人的出现还意味着伦理自由人的诞生,因为道德评价不再可以直接左右他的生存了;当然伦理自由人的出现不是说放纵,而是说过去社会权利是集中在社会结构的高点上(单位),由它来统一你的行为而现在社会把权利交给你个人。

文革后是发展型的开放型的,它的标志就是社会以创造、以自由、以向外开放为主导性的心态,而这个心态是个体本位文化所独有的,过去我们的群体本位文化以遵守、以继承、以秩序为本位,整个社会处于一种群体性的互相制衡互相约制关系之中,人们所想的不是怎样发展自己同时也发展社会,使自己达到一个自由的追求幸福追求财富追求荣誉的境界,而是想如何去适应文化的规范不致遭到非议,如何在制衡性的关系网络之中也去制衡别人以便和别人达成妥协获取利益。

现在一个真正的个体本位文化时代已经到来,这个时候人文知识分子、乃至批评家担负了更为严重更为尊严的使命,建构个体文化的重任人文知识分子的地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二、个体文化时代的批评策略

在个体本位文化和个体论感性的基础上,批评的立场只能是相对主义的。在个体本位文化的时代要求批评由分散走向统一,个体走向群体,自由走向秩序,由辩议变为指点,要求批评统一于一尊,服膺于一个“真理”,一切议论都从这个所谓的真理出发是不可能的,今天这个时代任何形式的绝对论的批评都是站不住脚的。今天我们讨论批评问题应该从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实际水平的思想高度出发,立足于“立场论”。正如我在另外的文章中所指出的,“立场”中原始地包含了“立”和“场”的相对关系,“立”是立于某个点,任何一个具体的时间点上同一个空间点只能为一个个体所占用,它是一种个体行为,作为一种个体的行为它是“使存在”,是自己设定自己,在这里文学批评家证明自己为自我具足的存在,他反对人云亦云,反对任何式样的观念统治,防止自己丧失个性而成为一个“大众”、一个“一般人”,他实现自己为个人、个体批评家;另一方面立定于某点同时还是站立于场中,在世界中,与他者相逢,也使自己成为一个他者,在这里“批评家个人”必需面对自己的界限,这个“批评家个人”同时必需还是他人成为“批评家个人”的条件,必需面对他人作为个人的要求。这样从“立场论”来看当今的批评问题我们就会得出一幅“立”和“场”相结合的图景:“立”就是每一个批评家现身于文学批评,它是“使成为批评家”,而这个“批评家”永远是“那个个人”;而“场”则是所有批评家的站立之所,它由一个个“批评家个人”组成,是批评家个人联合体,同时它又是批评家作为“那个个人”的界限,也就是说每一个批评家个人都以平等的身份立足于批评的场中,这里存在的只有一个又一个个人,没有权威、圣人更没有神,任何一个个人都不可能也不必要成为别的个人的仲裁者。在这个没有独裁和威权的批评家“个人”联合体中,批评只能是相对主义的,因为这里有的是一个个平等的个体,任何一个批评家都是“个人”,都不可能升格为“绝对主体”成为绝对正确者,换而言之,这里没有绝对论的基础。

具而言之。一,相对主义批评观不是指某个具体的立场,而是指“那个个体”,它的立场就是个人;第二,相对主义批评观作为一种方法是批判的个体论方法,就是说一个人有能力找到自己独立的看待世界的原始立足点,并有力量坚持这个立足点;第三,相对主义批评观在今天的提出意味着批评领域里的、平权,意味着作家、读者、批评家三者关系的重新定位和调整。过去的批评,特别是诊断型、牧师型、领袖型、哨兵型批评在今天已经不可能了,相对主义批评立场就是对这些型号的批评的否定,是对批评领域里的民主和平权局面的肯定。这一批评观在今天的提出当然有 它的针对性,它是一种反叛。它反对作者中心,即认为作者对文本拥有宗主权,批评家必须对作者臣服;它也反对中心,即认为文本之外存在一个独立于主体的客观“真实”,批评家必须对这个真实臣服;它也反对文本中心,即那种认为文本的地位至高无上,批评家必须将文本视作上帝的看法;因而它是对批评家主体地位的高扬,如果说它有中心的话那就是一个又一个独立的批评家个体。相对主义批评观认为批评家与作家、文本站在同样的起点上,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向着一个开放的文本开放自身,批评是独立的平等的个体在中的相逢,它反对批评中的社会决定论、决定论、决定论、宗教决定论等等一切形式的决定论观念,强调批评家从存在本体论出发,从自己“在”的立场出发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强调批评家作为个体存在必须承认其它批评家作为个体存在的权利和可能。相对主义批评观的针对性还在于,它反对当下批评界以道德批评代替批评的做法[1],要求恢复批评家审美体验的个人性和原始性,它要求批评家的个人化的体验,并在体验中蕴含批评家情感的真实,以“真诚的个体的激情”为前提融入到批评对象中去,这就是批评家的个体化。不必担心这种个体化会导致价值虚无,相反越是个人化的体验越是会为人们保留超越私人狭隘的空间,因为人类本真的体验是共通的,比方说对终极问题的追问、爱恨情仇、生老病死的体验都是共通的。

我们的批评家有没有立场?第二批评家有没有坚守个体立场的能力和意志力?我深深地感到很多人在观念上认同个体本位精神,但是他们在实际做的过程当中却表现得恰恰相反。我们许多“先锋”貌似独立,其实骨子里传统的东西依然深深地诱导着他们,他人四处寻找依托。今天,这种依托对象有所改变,有的找到了宗教绝对;有的找到了世俗的道德绝对;有的找到了地上的圣,话语领袖崇拜;有的找到了历史绝对,比如大陆文化本位主义;这是当代批评家缺乏个体立场以及坚守个体立场的能力的表现。由此出发提出相对主义批评观,就是要坚持个体本位,呼唤个体文化时代的来临,批判这个时代当中的知识集权、知识等级制度,解构这个时代的知识霸权、话语垄断,呼唤个体以及个体文化的建构。对于个体本位虽然从“五四”以来我们的知识分子就有这样的认同,比如从周作人的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以及胡适等的文化自由主义,再到批评上的第三种人、自由人批评,一直到八十年代的主体论、中介论等等都有着观念上的对个体本位的认同,但是观念上认同是一回事实际运作又是一回事。现在提出相对主义就是要将之落实到运作中来。

相对主义批评不是要解构一切,它不是要抹杀真理,它承认真理,但是真理是有限度的。它是对一元真理观的反对,在这里相对主义又等于真理的多元主义。它突破了我们过去对绝对主体的依赖,比如说过去的批评正确与否要依靠一个仲裁者,评《红楼梦》我们要看某某人怎么说,这就是绝对依赖。现在我们提倡相对主义就是要消灭那个绝对主体,充分肯定在这个世界上的无数相对主体在真理面前的平等地位。在这个基础上,相对主义批评又等于相对主义主体批评、相对主义主体论。它是对批评家相对主体身份的一个确认。相对主义批评是要在目前的批评之外呼唤一种对批评的合法性认证,建构一种新的符合我们个体文化时代精神本位的批评,所以相对主义批评对于批评主体来说是一种建构的个体论批评,它又等于批评的个体主义。它要求批评家有真正的个人立场,要求批评家有坚持真正的与众不同的观点、立场的能力,不为众议所动的精神,所以相对主义批评向批评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不是象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意味着批评的堕落、批评的无主体化、批评的平面化或批评变成了一种谁说谁对的无意义的工作,相反,它提高了批评的意义,它使批评上升到个体文化时代的建构体系当中,成为个体文化的建构者,批评成为个体文化时代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要求我们建构一个后上帝、后圣人批评世界。

当然相对主义在上有悖论,真正的相对主义者他也意识到相对主义本身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相对主义而是相对的相对主义。相对主义批评观对批评家来说他首先意识到自己是批评家个人(不是超级主体),这个个人不是没有理想,也不是没有道德更不是否定真理的人,相反他有立场、有道德、追求真理,但他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个人立场对他人来说是相对主义的,也就是说他的相对主义还是另外的无数个他的相对主义的条件和前提,这个个人不是脱离于人类的,他是人类当中的“那个个人”。今天讲相对主义,反对批评领域的一元独尊、话语霸权、呼唤批评、平权但不是要否定一切,相反,相对主义应该是建构的个体主义的批评学。

从另一个角度讲,在世界性的批评格局中,相对主义批评反对西方中心,同时也反对东方中心,因为无论是以西方批评为中心还是以东方批评为中心,都会导致批评家对继承性批评范畴的守成主义,而丧失批评家的个体立场,在这一意义上,相对主义批评是非中心的,如果说有中心的话,那就是批评家个体自己。在此,我愿象当年贝尔和福莱呼唤“新批评家”一样呼唤“个体批评家”。

注释:

[1] 关于道德尼采说得最好:“对于道德的怀疑论是具有决定性的东西,对于世界作道德解释的结果便带来了虚无主义,因为企图躲避到一未知世界,这道德的解释已无任何制裁作用,‘一切都没有意义’”。“我甚至宁可作一个怪人,也不愿做个圣人。──也许我就是怪物。因为直到今天,再没有比圣人更虚伪的了。”(尼采:《瞧!这个人》)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全媒体时代报纸的数字化转型及策略选择
发布时间:2023-07-13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衰退已不可避免,报纸媒体在其中最为明显。《南方周末》为寻求自身发展,从纸质形态向数字化转型。报业数字化转型有五个阶段,其一是报纸的网络化阶段;其二是报纸与网络互动阶段;其三是......
当代西方文学批评
发布时间:2022-12-07
作者:黄念然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当代西方文化思潮更趋多元化。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九十年代渐趋兴盛的后殖民主义等各种理论相互影响,构织了一幅多元化的当代西方文化理论景观。这是一个......
现当代文学批评观批判研究
发布时间:2017-01-1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文学也随之逐渐发展,对于的文学的批判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文学批判作为文学作品赏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文学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意义,甚至是文学作品创作的引路灯。因此,做好针对文学作品的批判工......
中国当代美学与文化批评回顾
发布时间:2023-03-14
中国当代美学与文化批评回顾 中国当代美学与文化批评回顾 中国当代美学与文化批评回顾 [提要] 考察“超越说”、“冲撞说”和“皈依说”,回顾美学探索与文化批评的行程,指出文化不执泥于理性积淀,感性对理......
文学批评的变化与对策探讨
发布时间:2023-02-20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重大转变,文学批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进入新时代后文学批评自身也遭遇到了诸多的挑战。在文学批评的转型过程中,除了面临着一个需要被不断放大的转型之外,其自身也经历着宏观考察力度小、关注板块小、适应能力差等问题,因此对于文学批评遇到的难点和面临挑战的探讨,将对于文学批评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
新经济时代下的个性化服务营销策略(1)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 本文简要叙述了个性化服务演变与发展的历史,重点介绍了新经济时代背景下的个性化服务营销的新特点,提出了新的市场环境下个性化服务营销的实施运作的策略。 [关键词] 新经济时代个性化服务营销策略 一、引言 21世纪......
电影文化批评转型的四个维度论析
发布时间:2023-03-04
[摘要]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国内的电影批评出现向电影文化批评转型的趋势。转型在文化学、文化批判、文化启蒙以及文化分析四个维度上展开。文化学维度侧重对影片文化价值的揭示和阐发。电影文化批判的兴起则与80年......
现代文人批评的底色
发布时间:2023-02-08
摆在面前的是一本饶有趣味的文学研究论著。说它饶有趣味,是因为作者的切入点颇为独特,他抛开了我们常见的文本研究或背景研究而另辟蹊径,从现代文人们相互关系的视角,通过“唱和”与“辩驳”两个角度去“知人论世”,展示出了一幅......
明代通俗文学批评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12
一、明代通俗文学批评之审美 (一)真情流露的本色之美 明代通俗文学批评之美在于,对图书内容以真情评介,以抒发自我情感为主,做到了以情唤情。比如,针对于《玉茗堂批评焚香记总评》,汤显祖谓之“其填词皆尚真色,……无情者心动,有情......
欣赏批评现象及文学批评的负作用
发布时间:2023-07-24
[摘要]回溯到两千二百多年前,那段时间是我国历史上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的时代,在那一时期,我国涌现出众多学派,一时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群星闪烁,各家族、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历史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社会发展。思想上相互碰撞,犹如火星撞地球,总要生发出火花来纪念这一碰撞,文学批评,就是读者与读者之间、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思想的的碰撞,这样的火花,.........
指瑕:试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批评话语及其在当代的有效性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摘要:指瑕作为一种文学批评话语,是指出作品或文章写作中的缺点、毛病,并说明理由。本文从指瑕批评的涵义与渊源、类型与方法、意义与有效性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归纳,旨在挖掘整理这种中国古代文论中原有、今天还能够继续使用批......
现当代文学批评发展
发布时间:2019-07-17
摘要:早在4700年以前我国已经产生了饮茶的行为活动,在这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茶文化不断通过自身发展以及吸收其他文化的特点逐渐成长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并且在新的时代有了新的内涵。在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当中涉及到茶文化的作品比比皆是,通过茶文化和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融合达到了两者的共同进步。本文立足于现当代文学的角度,通过对茶文化背景之下的现当代文学作品分析,对现当代文学作品进行批评发展。关键词:茶文化.........
新时期生态文学批评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26
引言:生态文学的核心定义是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文学。其基础思想是生态整体主义哲学思想,是当代生态思潮与文学研究的产物,将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作为主要研究目标。而生态文学批评最早起源于美国,是对人类社会......
新媒体环境下当代文学批评发展探究
发布时间:2017-08-21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社会带来了新的变化,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大面积应用,文学批评方式也随之产生了新的变化。批评语言、批评手段、批评方式等都较之传统文学批评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文学批评的使命却不能随之发生变化,所以,在对待新媒体的态度上,文学批评应该秉持其根本,对于文学未来发展,应该发挥其积极作用。本文结合新媒体的特征,分析了新媒体对于文学批.........
现当代文学批评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2
在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时,文学批评作为文艺评论的内容之一,还能为文学创作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就目前的文学发展现状而言,我们需要正视现当代文学批评观,并做到充分合理的运用,以此来确保文学创作的质量和水平,在此基础上形成推动文......
中国当代美学与文化批评回顾 (1)
发布时间:2022-12-17
提要 考察“超越说”、“冲撞说”和“皈依说”,回顾美学探索与文化批评的行程,指出文化不执泥于理性积淀,感性对理性的超越以及个体对繁体的冲撞总会遭遇存在的界线,文化批评又不可能终止于“超验的神性”。最后暗示美学与文化批评需......
新媒体时代教师的心理危机与化解策略
发布时间:2023-04-11
摘 要 在新媒体时代,教师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危机,包括认同危机、角色危机、应用危机、评价危机等,其产生原因在于对新事物的敏感度、知识储备、保守性、倦怠心理与回避心理等方面,为此,教师要在认知方面、情感方面、态度方面、行......
论美国生态文学批评述略
发布时间:2023-03-12
"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始于美国的生态文学批评(Ecocriticism)是在全球环境危机日趋 严重的情况下产生的。它旨在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主要倡 导者和发起人彻丽尔·格罗费尔蒂(Cheryll Glotfelty)指出,如果说女......
文学批评的现代精神向度
发布时间:2022-10-21
摘 要:对话体是文学批评文章的体式之一。近年来,林挥20多位辽宁作家深度对话,提出并阐述“新东北作家群”的概念。他的对话体文学批评与研究关注地域文化,彰显了一个研究者的批评主体意识与现代精神。 关键词:对话;当代辽宁作家......
优化作文评语的策略
发布时间:2023-03-11
本文论述初中语文教师优化作文评语的策略:多指出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帮助学生树立写作信心;暗含期待与导向,让学生意识到存在的问题,明确改正的方向;重视育人功能,倾听学生在成长之路上的困惑与烦恼,帮助学生成就自我。【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评语【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2A-0127-02作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的关键环.........
浅析蒂博代的文学批评论
发布时间:2015-07-24
法国文学批评家阿尔贝・蒂博代将其有关文学批评的部分演讲稿编辑成书,并为之命名《批评生理学》。在此书中,蒂博代将文学批评大致分为三种类型:自发的批评、职业的批评和大师的批评,他强调这三种不同类型的批评方式构成了一个和谐的......
民间文化视野中的文化批评
发布时间:2014-01-17
“五·四”以来,“民间”遭遇了从未有过的礼遇。1917年1月1日,胡适在《新青年》第2卷第5号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以及1918年4月15日发表在《新青年》第4卷第4号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从语言形式的角度突破旧文学的藩篱,创建新......
西方电影文化及其影名翻译策略
发布时间:2023-02-18
[摘 要] 近年来,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同时,国外的电影也进入了中国市场,越来越多的国外影片占据了国内市场份额,而西方电影占据着主要的位置。由于语言不同,外国电影在中国上映必然需要翻译成中文,而电影名称是一部电影的标签,在广......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批评浅析
发布时间:2023-07-03
特殊的时代背景,是文学批评产生的催化剂,文学说白了是对一个时代社会生活、万象百态的浓缩和反映。在我国的历史,每个时代的文学都有它独特的特点,不管是先秦诸子百家的散文还是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或者唐诗宋词或者元曲明朝的文章,都......
自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风险及规避策略
发布时间:2022-09-30
摘要:以移动互联网为平台与依赖的新媒体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信息流通平台,但这其中却隐藏着不少或虚假或浮夸等不实信息,这也折射出自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在快速、自由的发展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基于这一情况,本文研究了自媒体......
信息化时代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方法及策略
发布时间:2022-12-19
[摘要]随着现代医疗条件的改善,信息技术的发展,医院的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整个医院体系内,不断改进管理的要求始终在发展的过程中。档案工作是要服务性很强并注重业务性和技术能力的。文书档案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进程中是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对医院进步过程的详细记载,能够为医院的线下工作改善面貌指引方向。而且还可以作为重要的依据为医院的历史基础考察,因此有必要提升文书档案的管理能力,保证医院文书档案的.........
美国生态文学批评述略资料
发布时间:2023-05-14
"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始于美国的生态文学批评(Ecocriticism)是在全球环境危机日趋 严重的情况下产生的。它旨在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主要倡 导者和发起人彻丽尔·格罗费尔蒂(Cheryll Glotfelty)指出,......
新媒体时代高校危机公关策略
发布时间:2023-07-07
摘 要 新媒体的特征决定了其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给高校的危机公关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与挑战。新媒体时代,为避免危机给高校带来重大影响,高校应反应迅速,提高防范危机的能力,从多角度有效应对危机,提高公关效果。 关键词 新媒体 高......
英文字幕中的文化因素及其翻译策略
发布时间:2013-12-17
英文字幕中的文化因素及其翻译策略 英文字幕中的文化因素及其翻译策略 英文字幕中的文化因素及其翻译策略 精品 源自高考备战 艺术来源于生活。影视作品作为一种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文艺形式,更是生活的浓缩和体现,承......
新时期中国女性电影的文化阐释与批评(1)
发布时间:2022-09-23
共3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二 “种族和民族的过去即传统,以超自我的意识形态存续下来,它只是缓慢地向现实的影响和新的变化让步的。”[6]《巴山夜雨》中小娟子对父亲的寻找,《牧马人》中弃......
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
发布时间:2016-01-26
摘 要: 群众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将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加强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将有助于建立社会文化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本文通过介绍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对群众......
自媒体时代的电视新闻传播及编辑策略分析
发布时间:2022-07-23
一、当今时代电视新闻传播的时代特征 (一)手机在电视新闻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突显 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大的促进了自媒体的发展,同时也使得各种电视新闻内容传播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满足广大的社会公众的需求,......
新时代的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
发布时间:2022-12-21
1.网络文化的特征 网络文化最主要的特征是视野广阔性、内容多元化、情景虚拟性和文化功能渗透性。视野广阔性主要体现在互联网不仅将我国几千年的文化都纳入到网络之中,还将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天文地理以及突发的各种信息都包括在内......
中国当代美学与文化批评回顾 (会员资料)
发布时间:2022-07-27
中国当代美学与文化批评回顾 (会员资料) 中国当代美学与文化批评回顾 (会员资料) 中国当代美学与文化批评回顾 (会员资料) [提要] 考察“超越说”、“冲撞说”和“皈依说”,回顾美学探索与文化批评的行程,......
生态批评:文学现代性的深入
发布时间:2022-10-21
论文关键词:生态批评 现代性 主体间性 论文摘要:本文试图在自己理解的生态批评与文学现代性理论体系中,寻找两者之间联系,并尝试性进行阐释。 生态批评作为现在国内文学理论批评界的显学之一,已经成为众多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者......
后殖民文学批评历史化
发布时间:2023-01-19
摘要:阿里夫德里克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后殖民文学批评,他在后殖民文学批评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后殖民文学批评历史化。德里克的这个观点为研究后殖民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视域,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整理了德里克在他的几篇论文中提到的有关后殖民文学批评历史化的相关内容,探讨了他提到的文学语境、文化身份、本土主义和身份认同四个方面和历史化的关系,并对这四个方面与历史化的关系作出了一些思考。关键词:德里克;历.........
时代理解与个人理解院苏中的文学评论
发布时间:2022-07-24
时代理解与个人理解院苏中的文学评论 文学理论(包括文学评论)首先是对文学的一种理解。这种理解同时也是应用与解释。一个时代对文学的理解,既决定了那个时代的文学,也决定了那个时代的文学理论与评论,乃至其时文学理论家与评论家的......
新媒体时代纸媒的转型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19
摘 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影响力持续上升,对传统媒体构成巨大的挑战,以纸媒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进入断崖式下滑。目前传统纸媒处于战略转型的决战期、融合发展的攻坚期,迎来了最艰难的阵痛期和转型期,纸媒转型......
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时代意蕴及其操作合理性
发布时间:2023-02-08
摘 要: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目标。当代中国场域中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国家职能不断转变与治理主体不断转换的双重逻辑结合的产物,它突破了治理的传统视域,将权力之治与公共事务之治相融合,旨在实现国家与......
论英文字幕中的文化因素及其翻译策略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英文字幕中的文化因素及其翻译策略 论英文字幕中的文化因素及其翻译策略 论英文字幕中的文化因素及其翻译策略 来 源自 教育 网 艺术来源于生活。影视作品作为一种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文艺形式,更是生活的浓缩和......
新时期彝族文学批评的动态浅论
发布时间:2016-02-17
[摘要]新时期以来,彝族文学批评的参与者主要是彝族身份的学者、诗人和作家,他们从自身创作结合民族性、地域性等对彝族文学展开批评和研究,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界较有影响。 [关键词]彝族身份;......
对话与融合:德国批判理论之思与中国当代文化批评之探
发布时间:2023-01-24
一、在文学和社会之间李莎:从您早年的研究来看,当代文学和西方现代性理论悉入囊中。您曾经说,当代中国文学都是按全集一网打尽,赵树理、汪曾祺、路遥更是笔下常客,而像卡尔维诺、艾柯、昆德拉、萨特、加缪、策兰等人也常出现在您对时代症候的参照之中。首先,请您谈谈这些文学经验对您日后文学批评的视角有哪些影响?赵勇:与做文学理论研究的许多同行相比,我可能对文学作品本身的关注要多一些,以前是一种喜好,后来则成了一.........
评《小时代》
发布时间:2023-06-21
身为姐姐,在几年前妹妹高考后择校时,我以强硬态度让她放弃本地较安稳而优良的大学,而选择了北京近郊的一所普通大学。虽然强硬。但我的态度只是个参考。我不与她或者家里其他人言其他,我只说,这城市很大,需要看一看,这里有许多......
近代民法的个人权利本位思想及其文化背景
发布时间:2013-12-19
近代民法的个人权利本位思想及其文化背景 近代民法的个人权利本位思想及其文化背景 近代民法的个人权利本位思想及其文化背景 (一) 近代民法是个人本位和权利本位的资本主义民法,其典型代表......
关于专业批评家与网络文学批评
发布时间:2023-01-09
论文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学和网络批评也呈现众声喧哗之势,但是繁荣背后是肤浅化和过度自由化的危机。专业批评家介入网络批评是必要的,但也存在许多现实的困难。好在网络文学与批评和传统文学批评有内在的承继关系,可以......
罗斯福时代的亚洲移民政策变化及其影响(1933―1945)
发布时间:2023-07-03
[关键词]罗斯福时代;亚洲移民政策;影响 一、1933年前美国亚洲移民政策的形成 罗斯福上台前,美国政府就已经制定了非常严密的移民限额体系,把亚洲移民划入禁区,禁止其进入美国。美国的移民限额体系的形成,以及美国对除菲律宾外......
略谈音乐批评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3-12-17
毕业论文 【摘要】音乐批评是伴随着音乐的产生而产生的,是对音乐文化进行鉴赏的1项音乐文化活动,它的历史与音乐同样的古老。作为文艺批评之1的音乐批评......
天秤星座的后现代批评评析
发布时间:2022-10-08
《重新思考历史》一书的作者凯斯詹金斯认为:“过去,并不是打包好的现成故事,只需等历史学家来传递。历史学家在研究文献资料时总是会带着当代的看法和目的,这些看法和目的形成是历史学家无法逃避的语言迷宫。”他还认为:“历史是对过去的解读,为当代特定意识形态和物质利益服务。”[5](P18-27)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他认为:“只有对现在生活的兴趣才能促使人们去研究过去的事实,所以过.........
ERP系统的演进、导入策略及其绩效评估
发布时间:2013-12-17
一、ERP的演进 二、ERP的导入策略 我国许多企业也在导入或准备导入ERP,但纵观欧美国家和香港、地区,发生了不少导入不成功的现象,使企业陷入困境。不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导入时的策略不对,或者说上线时的准备工作没......
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补偿重构策略
发布时间:2013-12-17
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补偿重构策略 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补偿重构策略 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补偿重构策略 论文关键词:关联理论, 最佳关联, 文化缺省,重构 论文摘要:关联理论框架下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
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及其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27
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是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影响下所做出的决策,针对当前的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和人们环保意识上的逐渐觉醒,在这样的过程中,只有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推动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工作的开展。在经济全球化......
后媒体时代的两个舆论场
发布时间:2022-12-29
曾经,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在复旦大学的一次公开讲演中,提到了“两个舆论场”。他引用了一句网上的调侃:“看半天微博,要看七天《新闻联播》才能治愈。”不仅人民日报社社长这样高级别的宣传官员承认中国存在两个舆论场,但凡......
差异化营销策略及其实施(1)
发布时间:2023-02-28
摘 要:当今市场竞争中的产品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同时,市场需求快速变化、顾客日益追求个性的发展趋势,使得差异化营销策略得到广泛的应用。按照市场营销学中的STP理论和4PS营销理论的思路,介绍差异化营销策略的选择形式,并阐述实施......
从文化的时代性看“三个代表”的重要意义
发布时间:2022-09-17
从文化的时代性看“三个代表”的重要意义 江泽民总书记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的思想,他指出:“‘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2
摘 要 广播电视媒体是传统媒体中的主要产业支柱,但是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突飞猛进的发展,广播电视媒体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如果广播电视媒体不能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应对新媒体时代的市场冲击,那么广播电视媒体将......
当代中国个体纪录实践现象学批判(1)
发布时间:2013-12-18
内容提要:本文尝试从交互主体性现象学和生活世界现象学的立场出发,对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着的个体纪录实践做内在价值上的厘清诠释。“个体化”一词已经成为当代纪录运动中生命精神的一个具象。90年代的纪录片自觉地走上了“现象学悬搁”的......
略论女性主义及其文学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14-01-17
内容摘要:本文提出了,在现代社会,决定男女是否平等的关键因素,仅仅只是在智力和才干方面。但是现代社会的才干和智能已经深深地打上了雄性、刚化的特征,女人在这个社会当中,要想获得较高的智能和才干,就难以摆脱自身被雄性化的影......
“三个代表”:应对时代转型的战略思想
发布时间:2013-12-17
"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第三代领导适应新时代的变化而形成的战略思想。“三个代表”思想的核心是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在于发展经济、共同富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为此就必须为先......
现代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3-03-25
摘 ; 要:随着文学的不断发展,原有的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本文从现代文学理论学批评方法的内涵入手,分析了现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的弊端,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现代文学;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
粗批略改重讲评——我的作文教学观
发布时间:2013-12-19
" 作文教改,在很大程度上可说是如何使语文老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二十几年来,我一直采用“粗批略改重讲评”的方法进行教学,也还颇有效果。 每次作文命题,我总要尽量结合单元写作训练,至少拟出三道难度有别、文体不限的......
“第五代”与“第六代”的文化策略
发布时间:2023-02-17
“第五代”与“第六代”的文化策略 “第五代”与“第六代”的文化策略 “第五代”与“第六代”的文化策略本文是关于近20年中国电影两大导演群体艺术创作的比较研究,为了叙述的方便,本文暂借用大家比较熟悉的“第......
高中数学作业批改方式优化策略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05
摘要: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要重视作业批改环节,对数学作业批改方式进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分析了三种作业批改方式:学生自行批改;学生互改、小组批改;教师总结性批改,合理运用批语.关键词:高中数学;作业;批改方式研究中学作业批改方式发现,作业批改主要由教师主导,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做出评判,教学中教师集中对错误问题进行讲解.由于学生错误问题的不同,教学中教师为了节约课堂时间就忽视了错.........
市场经济时代电视剧批评生态的失衡与重建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 要: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给电视剧批评带来飞跃式的发展与繁荣,但其内在的商品逻辑与利润导向也同时隐含着电视剧批评的生态失衡。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时代,电视剧批评领域的生态失衡主要体现在西方文艺理论占据主体地位,民族批评与本......
论闻一多对汪静之《蕙的风》的批评及其他
发布时间:2023-06-02
摘要:闻一多曾在通讯中骂汪静之爱情诗集《蕙的风》只诲淫而无诗。他的这种理念,在当时国内文坛就有同调,如胡梦华认为轻薄并有向恶倾向,是不道德的文学。但周作人等则为《蕙的风》辩护,认为做得就说得,并暗指胡梦华是伪君子。鲁......
浅谈英语文化教学策略评述
发布时间:2013-12-19
" 论文关键词:文化教学 比较 文化策略 论文提要: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因此,文化习得也是语言习得的一部分。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因素受到越来越普遍的重视。如何在外语教学领域里进行文化教学是中国外语教师所面临的问......
网络文学批评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17
一、网络文学批评的特点 网络文学批评作为新兴文学批评,与传统文学批评相比具有其新特性。 (一)批评内容的随意性与批评态度的不严谨性 传统文学批评依照整体性原则,顾及全篇全人,坚持文学批评的全面、整体的立场,要做到知人论世,把......
族谱资料中底层文士的古代文学批评
发布时间:2023-01-18
摘要:族谱即“家谱、宗谱、乃一家之史”,它记载了一个家族中的世系关系,其中还包括了这个家族的迁徙、人口及个人生卒、婚配以及事迹等等,多以表谱形式存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书籍文本之一,它其中对于底层文士的事迹记载非常之少,但实际上从族谱资料看底层文士对古代文学的传播过程更为清晰,因为他们能够从客观角度去批评古代文学发展情况,并为当代文化传播带来深刻启示。本文就透过族谱资料深入了解底层文士对.........
选本文学与当代文学批评模式的演变
发布时间:2023-01-22
一、意识形态“询唤”批评模式就文学批评的“主张的手段”而言,选本批评是以其“选”和“编”的方式得以呈现的。“选本批评功能的充分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与其‘选’的方式也即选者的批评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1],简言之,其“功能的实现”主要体现在序言和入选作品的关系上。就选本编纂而言,序言的写作常常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因为序言往往是入选作品的统领性纲领或作品入选的标准说明,有些选家更是通过序言传达自己的文学观.........
论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历史转型及其时代意义
发布时间:2023-03-10
" [论文关键词] 传统 道德文化 历史转型 时代意义 [论文摘要] 传统文化凝聚着民族的向心力和生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精神导向和伦理垂范价值。我们生在现时代,活在传统中,这是不可选择的文化定式。各种解构主义对生活和价值的破坏性......
中国小说文体之“谱系”梳理及其学理化战略
发布时间:2023-06-20
摘 要:中国小说文体研究以往通常被纳入“小说学”框架下进行,着力于阐释“小说”命名及其类型。近年,在文体学研究的热潮下,“小说文体学”研究不仅获得了独立,而且其研究规模和层次也有大的突破,日趋“谱系”化。其中,谭帆等积......
对马赫及《力学及其发展的批判历史概论》的评价
发布时间:2022-09-15
摘 要: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1687年出版了其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一著作将力学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总结,为后世科学家的力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一直到19世纪,恩斯特・马赫看出了牛顿经典力学中的局限性,并且发表......
韩柳文学批评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24
一、前边我们说过韩柳的目的,最先是要行其道,如果不能行其道于当时的话,这才从事著作,以传于后世。但是言之不文,行之不远,所以也得注意文辞。然文辞如何才能好呢?其方法也是学古。韩愈在他的《进学解》里自己吹自己说:“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柳宗元的.........
体验经济时代下体验旅游产品开发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22
【摘要】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更加关注精神上的享受,希望通过自身参与得到难以忘怀的旅游体验。本文从体验旅游产品的涵义出发,对体验经济时代下体验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关键词】体验经济时代;体验旅游;产品开发;策略0.前言众多专业人士认为,以体验作为服务的平台,将消费者带入到体验经济时代中,进而使消费者在体验过程中产生一种非常好的感.........
翻译文学批评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09
1.翻译文学批评中的价值主体就某一特定译作而言,与之发生价值联系的任何个人和群体都会与译作形成价值关系。因此,译作除了与其译者形成价值关系外,还与其读者形成了价值关系。就后一类价值关系而言,有多少读者就理应有多少种价值关系。在围绕译作所形成的所有价值关系中,译者与译作所形成的价值关系仅仅是其中的一种,而且还不是最重要的一种,因为译作主要是为读者而不是为译者准备的。译作与其读者尤其是与读者群所形成的.........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美育教育及高校辅导员美育策略
发布时间:2023-07-13
【内容摘要】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文艺生活受到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消极问题,如一些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有些不良价值观念的侵蚀,还有部分堕落生活态度、低级欣赏趣味的冲击和影响等。因此,高校辅导员应采取相应的美育策略,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审美的能力,让新时代年轻人在健康、积极、美好的环境中成长。【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文艺生活辅导员美育“新媒体时代”造就现代人的文艺.........
我国会计电算化问题及其策略
发布时间:2017-01-13
现阶段我国会计电算化正处于进一步发展推广的阶段,由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制定总体规划与解决方案、培育人才、重整业务流程、制定管理制度、形成信息规范等来保证其实施运行,再加上许多企业开始建设内部......
试论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
发布时间:2023-03-26
" 【论文摘要】通过对我校一些农村学困生成因的调查研究,剖析学困生变化过程,找出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症结,提出相应转化策略。 【论文关键词】农村学校;学困生;转化 学困生,一个让人纠结的名字。学生心情难受、心灰意......
体验经济时代下的旅游营销新策略(1)
发布时间:2022-12-15
[摘 要]旅游体验营销是体验经济时代旅游企业在营销方式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体验性旅游正成为21世纪旅游发展的新潮流。本文立足体验经济的时代背景,依据体验营销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发展旅游体验营销的必要性,阐述了其营销模式,最后提出......
基于信息时代的新媒体营销策略探究
发布时间:2022-07-23
摘 要 21世纪,社会发展步入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速度的加快,各种依托信息技术的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互联网、网络电视等新兴传媒技术的崛起促使了媒体产业的改革和进步。新媒体概念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工作模式和传播方......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产生及其体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新贸易理论不仅对传统贸易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发展,为贸易政策分析提供了新的理论分析工具,它还从理论上动摇了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自由贸易政策的最优性,证明了政府干预贸易活动的某些合理性。正是这种理论上的创新与现实需要的......
体育教育中个性化培养策略点滴谈
发布时间:2022-12-02
在实际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场地、器材等条件,合理安排练习内容,大大地提高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1 因人而异,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 1.1 了解学生的心理和身体素质情况,确定适当的要求 只有根据......
媒体融合时代新闻的原子化分解与个性化重组
发布时间:2022-11-26
摘 要 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推动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媒体生产模式的日新月异。本文以媒体融合为背景,以新闻生产模式为基点,从媒体以及用户心理的角度,探究其原子化分解与个性化重组的必要性、方法和意义。从而为满足用户需求,实现......
浅析强制阐释论的逻辑支点与批评策略
发布时间:2016-12-02
强制阐释论是张江近年来针对西方文论的总体特征和中国文论话语体系构建所提出的一个理论主张。这一理论的提出, 在文论界掀起了重新审视西方文论、打破西方话语霸权和理论神话的浪潮, 同时也给实现文学理论的本体回归和建构中国文论话......
“第五代”与“第六代”的文化策略(1)
发布时间:2023-03-21
本文是关于近20年中国电影两大导演群体艺术创作的比较研究,为了叙述的方便,本文暂借用大家比较熟悉的“第五代”、“第六代”的称谓,并从其导演艺术共性中梳理中10个关键词,进行文化学的比较分析。由于学术界对“第五代”的研究相对深......
烟草物流一体化服务及其评价管理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6
摘要:在烟草工业中,如何加快烟草物流的效率、提高烟草物流的质量,是烟草工业管理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使用“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改进”的管理评价模型,可以很好地提高物流方面的管理质量。本文将从烟草行业物流流程分析入手......
我国社会道德共同体及其型构策略
发布时间:2023-06-05
摘 要:按滕尼斯的理解,共同体不仅意味着一群人共同生活,而且意味着这群人在共同生活中形成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精神共同体是共同体的类型之一,道德共同体也是一种精神共同体。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类似于滕尼斯所言的共同体,毛泽......
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思想的四个维度及其时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2-12-05
[摘要]中国传统社会体现为家族制式的社会结构特征,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浓厚的家族伦理道德思想体系,其基础表现为秩序与责任伦理、道德伦理、经济伦理以及自然伦理四个维度。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传统文化应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体现为三个方面:有利于形塑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创建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关键词]传统文化;.........
班级非正式群体表征及其管理策略
发布时间:2022-11-28
" 摘要:在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往往具有负面性,其消极作用相当于“游击队”,因而识别并引导他们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试图对其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非正式群体 负面影响 班风建设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千教万......
新时代体育文学
发布时间:2023-01-07
一、体育报道的中国情的忽视 在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多达上千种,经过历朝历代数代人的传承与发展,逐渐得到完善和合理的改变,在加强自身的娱乐性、健身性的同时也加强了教育性, 教导人们积极参加健身......
詹姆逊的文化转向与批评实践
发布时间:2022-11-21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新的文化现象开始出现。美国具有公开反叛精神的现代主义文学逐渐为消费社会所同化,高雅 艺术 与商业形式之间的分野正在消失,文学艺术广泛进入社会和日常生活之中。当代的文化和文学呼唤着新的 理论 探索和批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