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物的本土溯源与外来翻译

物的本土溯源与外来翻译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26 01:41:09
物的本土溯源与外来翻译
时间:2023-01-26 01:41:09     小编:

摘要:马克思哲学是一种被译介过来的思想。在译介过程中,物被“当仁不让”地对应了西方哲学的物(matter),因此它既是一个汉语词,又是一个外来词。但互为异度的文化传统并不会“先天地”有彼此对应的语词概念,因此物是两种文化意蕴交叠的概念。汉语里物最初与色――牛关联,偏重视觉――意象,与西方的物存在物象之道和物质之学的区分;另有“大共名”与“类”之义,其隐喻在于维稳和保守伦理秩序,与西方存在历史之无、有的差别。物在文化上的相异,使马克思哲学的解读既有趋从追赶上的教训,也有独到开衍的余地,但惟其不可被简单化约。

关键词:物:概念:翻译:马克思哲学

自马克思哲学译介过来,对它的理解阐释就一直“在路上”。为什么要解读马克思哲学看起来不是个问题,但我们至少要“格”之以“致知”,否则马克思哲学将会成为挂在嘴上虚妄的空名。但这却又没那么简单,比如曾有人问探险家乔治・马洛里为什么要攀登珠穆朗玛峰,他回答说因为山就在那里,但马克思哲学从来不仅仅是一个“在那里”的问题,要想理解把握它,还有一个“从这里”的问题。

这个“从这里”就是指以“本土”的眼光审视、接受、把握马克思哲学。一种思想不像一个物件,从彼一处挪到此一处没什么变化,拿过来的思想却总是得被理解被接受才算是“拿过来”,但人们在拿一种思想之前绝不是没有思想的,不可能事先腾出一个真空的空间留待一种思想的置人,新思想的被置人,总有一个与原有思想相互作用的反应。

所以要理解阐释马克思哲学。从来不是像考察一个物件那么“简单”。如果宽泛地说一个物件有所谓自己的“本质”,那么一种思想就是没有这样的确定本质的。“格”马克思哲学以“致知”,首先就是一个解释学的问题。或者说是一个文化视域融合的问题。

马克思哲学是一种被译介过来的思想。它是我们遭遇到的来自一个异度文化的外来思想。一种文化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独特的世界观。这种文化的思想或者道理是用它独特的语言来表达的,因此,相对于异度文化而言,就不能简单地采取以下的流程进行复述:把这种文化思想的语言细分为语句、语句化为语词,再将语词在另外的文化传统中找到对应之语汇,进而重组成语句、语言,以图原原本本表达那一种思想道理。同样是吃饭,你用刀叉,我用筷子,但筷子并不等于刀叉,在这个意义上,范畴、概念、语汇都不是思想语言的基本单位,没有一个完全化约――对应的可能。它们和语言、文化缠绕在一起,互相透显,在不同的层级上自我融贯。

当然这不是说两个互为异度的文化没有交流――通悟的可能,因为我们还是能够“翻译”。但这种“翻译”不是由于两种文化思想语言的内部对应和切换,而是因为我们都处在现实生活的世界,我们通过生活来把握这些思想和文化。我们并不是穷究了刀叉和筷子的内在确定含义,才去吃中餐或西餐,而是因为我们每天都在吃饭,这使得我们有可能去理解筷子和刀叉的用处和用法。在上个世纪30年代,逻辑实证主义者纽拉特(Otto Neu-rath)曾经提出一个“船”的比喻,他说:“我们就像海员一样,只能在公海上重建他们所乘之船。”我们不能在岸上用最好的部件来打造船只,而只有一边航行一边修补重建它。在本土被译介过来的马克思哲学,常常冠以唯物主义之名,而这个词的词眼――“物”就是一个在“公海”上航行的概念。

物既是一个汉语语词,又是一个外来词。在中西文化的各自路向之中,它一开始并没有什么先定的地位。自马克思哲学译介入本土,它被“当仁不让”地对应了西方哲学的物(matter),而进一步,以物为代表的解读马克思哲学的诸多语汇已经成为我们思考把握哲学的“格式塔”,不但在我们接触其他西方哲学的时候,甚至在回顾本土传统哲学的时候,这个“格式塔”都在思维背景里起作用,或者潜在而不自知,或者也有迷失而不知所向。但是这些基本的哲学语汇,本身也是一个解读的产物,它们也并没有绝对无可反思的本源地位。相反,这种被生成的语汇,本身是值得进人再解读的视野的。当然,对解读语汇的再解读,我们从不可能幻想自己的绝对超然身份,而只能是一次次回到解释学循环,层叠而进,在悬置与开显中尽可能地接近它的真实。

一、物与视觉意象

汉语里的物,最初有色的含义。这是与西方哲学很有趣的一个差别。《周礼・春官・保章氏》里说“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象。”这里的五云之物,即是指五云之色。在古代,天的云色,地的土色,牲畜的毛色,都可以叫做物。物为何有色的含义?大概与牛的关系紧密,《诗经・小雅・无羊》里有这么句话,叫做“三十维物,尔牲则具。”这里的物的含义是毛色,物从牛,而牛毛色杂,这就大致把物和色给关联上了。物还有杂色旗或帛之义,这也可从物的“勿”上看出,许慎《说文》对“勿”字有个解释,说它“象其柄,有三游”,形象之极。王国维在《释物篇》做了一个梳理,他说:“古者谓杂帛为物,盖由物本杂色牛之名,后推之以名杂帛。……由杂色牛之名,因之以名杂帛,更因以名万有不齐之庶物,斯文字引申之通例矣。”

汉语里最初的物与色有很大的关联,而物作为色,并没有西方哲学中一般说来的那种物的性质。《心经》里曾谈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里的色也反过来指物,可见汉语中的佛学语汇也有色物关联的说法。这里可以略窥中西文化的差别,中国的文化语汇中虽然有物之词,却并非一上来就见得有一种西方文化的物的眼光。色的道理与含义,使物这个概念词总是透显出一种目之所及的把握,在于看;而西方的物,每每偏重质料之物,是一种心之所往的推究,相比而言,那个物在于思。

这里并不是说西方文化传统不注重视觉,我们反倒可以轻易地举出例子来说明西方文化对视觉的偏爱,比如在英语里说“我明白了”,就会说“I see”。但是这里在于强调,中国文化更侧重于以视觉的“意象”来把握世界。就拿这一个“明白”来讲,日月为明,彰明则白,是以视觉意象代指事理状态。对视觉意象的偏爱与侧重,往往使思考也带着意象――观看的味道,比如内省的“省”字,从外物反求于心,重在一个“目”之所察;哲学上的“道”,从字形上看“目”的力量俨然存在。《周易・系辞下》里讲到:“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大抵都是如此。古语以色指物,以杂色牛、杂色帛指物,透显出一种视觉观看的意象行为倾向。从物字的结构上看,物与牛大有关联,许慎《说文》的解释是,“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在这里,牛为有形之象,而不是西方哲学的形之质。以牛代物,体现了一种原始的形象思维,是一个很微妙的“开源”,与西方哲学开端于抽“象”思维不同,中国哲学往往特别注重保持“象”,因此,字义往往可从字相上略窥一二。 对物的把握,西方哲学侧重于心,大抵喜欢穷究其“本质”。从泰勒斯将世界化归为水,后有气本原之说、火本原之说,至于德谟克利特则提出了原子论,然后科学将此自然哲学之猜想化为“事实”,一路开衍出质子电子以及夸克的质物之学。而中国哲学之阴阳五行,看似在源头极为与西方哲学相亲和,但其后两千余年,五行之说依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世界观。总而言之,西方哲学的物大抵在于物之质,中国哲学的物每多侧重物之象。

然而百余年之前,中国遭遇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这种世局使人们决定要“师夷长技”,引进科学技术,此为晚清之训;后来依然备受凌辱,使人们决定要革命,恰逢苏俄送来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引发了更深层的反思。使国人终觉出本土没有科学。寻根索源,夷之长技源出于科学,揭竿革命亦为社会规律使然,科学遂成为中国着眼西方的重要根脉,甚至哲学也要划归科学。因此,物质之学战胜了物象之道,成为中国必补的课程。

同时,中国以百年之力完成西方数百年之工程,自己被无可选择地“时空压缩”化了,它既有惶惑与艰难,又有觉醒与崛起,是一个举世罕有的“事件”。这土地上既有现代化的焦虑,也有现代性的忧思;既有矫枉之嫌,也有过正之危。就以物所牵涉的问题来说,一方面物质之学仍然有待追进。富国强民之关怀下科学技术对于国人来说是重要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化科学为万能,凡事皆致力于求其质,但求掌握个规律才好,科学之反革命(哈耶克语)性质亟待反思。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也随着思维的惯性以“科学”视之,化约为物质之学,还原成规律之说,如这般看来,可以说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马克思哲学译介入本土,成为当今中国最重要的话语范式,这种话语范式不单单局限在哲学之内,于社会、历史、政治乃至日常生活都有渗透,但是在理解上双重视域的问题始终存在。建国之后,马克思哲学成为人人诵学的启蒙哲学,而入门总难逃以自然的具象物来切人,虽然不乏苏俄教程的影响,但来自本土文化的因素不可谓不重。但以可观可见的物去切入抽“象”的哲学。总有几分参差龃龉。此为第一道门槛。另外,尽管可以从物象之道渐渐趋从于物质之学,但这仍不算达到对马克思哲学的原本穷究,因为后者内含着一个“物之观”的转向,马克思哲学并不以将世界还原化约为“物之质”为旨,它以隐喻的形式将人类的物质生产化作了物,并以这样的一个物来理解把握现实生活世界。这一走向不是化约的知识论,而是一种实践立场。这种动词名词化的新路向,开发了理解世界――历史的新范畴。是别一番西方特色的抽“象”。这是第二道门槛。

以物象追赶物质,总是一个亦步亦趋的过程,追的不好,难免有“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的困惑。但为今之计,百年积弱的历史境遇摆在当下,为中国在世界文化进程中拉了一道直线,分出了后进与先进、发展与发达,这是时间为空间指路,所以总得有个虚心请教于西方哲学――文化的过程。当然话又说回来,既然只是指路。就不会有永恒不变的方向,中国哲学侧重于物象。并不就是绝对的幼稚冥顽。既然都是在生活世界里前行,不同的文化自有各自存在的道理,历史不会终结,自然不全以当下做优劣的打分。举西方哲学之把握世界的路向,海德格尔提出了“世界图像时代”的说法。德波也有“景观社会”的研究,米歇尔甚至有“视觉文化转向”的判断,中国哲学侧重于物象的传统,自有开发出新世界观的潜力,所以对物的把握,就不应单限于翻译的趋从,也可以是独到的补写。

二、物与权力秩序

物从“牛”开衍出去,复又通及鸟兽。张衡《东京赋》里有一句话,叫做“不穷乐以训俭,不殚物以昭仁”,在这里“物”这个概念就做鸟兽解。在《送徐无党南归序》里,欧阳修说到一句“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此处物又有扩展为禽兽草木之义。物因牛而起,比诸禽兽,通于草木。“草木鸟兽之为物”,当然可以理解为人之外的物,但终究到底,这个物也是一个生灵――生物之物,相比与西方哲学,后者偏重于谈论物理――自然之物,也是很值得留心的源头差别。

物衍变为世间的万物,另有推广到“大共名”之势。关于这一点,荀子曾在《正名篇》谈到:“万物虽众,有时而欲遍举之,故谓之物。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共之,共则有共,至于无共然后止。有时而欲遍举之,故谓之为鸟兽。鸟兽也者,大别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止。”“共则有共”。这里渐渐有了“普遍――概括”之义了。西方哲学谈唯物主义,最初也是如荀子所说的“有时而欲遍举之”。但“遍举”的是什么,在什么时候“遍举”,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在“大共名”上的“中西相通”。以此去理解西方哲学的物看似并不算太难,似乎西方哲学谈到的物,总是一个最普遍概括的大共名。但是由于经历过语言哲学转向的洗礼,这种大共名的“至于无共然后止”,则抵挡不过维特根斯坦家族相似性的质问,因为按照维氏的说法,可能根本没有什么一贯到底的共性。这种质问使大共名的解释模式难以含糊打发过去,成为理解马克思哲学的一项考验。平心而论,抽去了马克思哲学中物的内涵,得到一个内涵最小外延最大的概念范畴,究竟是不是它的真谛,是很值得存疑的。马克思哲学以物质生产的视角去理解洞见世界,并不是知识论哲学的概括与化约,它和这一类哲学是“别则有别”的另一种路向。马克思哲学的物,并不是一个求其涵盖天下的大共名,而是以“物质生产”震荡出新内涵的“物”概念或范畴,以此开显了把握世界的新目光。在这一点上,物不是共则有共,而是别开新枝,这是马克思哲学很值得着意分辨的地方。

物从草木鸟兽开始,衍生出万物之义,推远而去,也便有了类的意思。如《周礼・夏官・校人》谈及:“辨六马之属,种马一物,戎马一物,齐马一物,道马一物,田马一物,驽马一物。”郑玄对此做注曰:“谓以一类相从也。”物作为类,与共名之义相通。西方文化也要分类,但分类的着眼之处不同,西方将世界化成片段,以分析之理来研磨把握,天地生数理化者皆求其精致也。而中国则偏重于强调作为类的规则与秩序,这里有一种以自然物映照社会法则的隐喻向度。《周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又云:“乾知大始,坤作成物。”都暗含着一种宇宙秩序、自然秩序向社会秩序进行附会影射的韵味。中国哲学向来是论理之学与伦理之学不分家的,不似西方哲学曾一度将二者划分出界限。换句话说,中国哲学文化从来没有可被抽提出来的单纯的本体论――认识论,即便是语形句相通篇好像是在讨论认识论问题,背后也勾连着宏广的价值论关怀。中国的物,既是散见于平常的最普普通通的事物,也是透显出社会秩序法则的气象之原。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绝不是暗合于西方哲学的唯物主义,而是如老子所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以这样的文化底蕴译介――解读外来的马克思哲学,总有一个重订秩序法则的社会政治情怀。传统解读以物为基本的逻辑起点,推衍出运动以及运动的规律,与本土的“天行有常”的理解暗合。而这种“有常”,绝不是单纯的认识论情怀使然,而是从万物之物的道理通达到社会政治,以前者作为隐喻的底层喻体来讲后者的道理。以往对传统解读的批判,常着眼于其过分推崇物质之学,认为以此遮蔽了马克思哲学的真宗义,其实从本土传统文化来看,则一直存在着这种以万物“喻”社会政治的承袭之惯性。

传统文化对物的“隐喻”性思维,反倒与马克思哲学有些相通之处,因为马克思哲学也是超越了西方传统以物质之学对唯物主义的把握,而以实践转向使物具有了社会政治的涵义。但仍需指出,即使就二者都着眼于物的社会政治性质来说,两者也有明显的不同取向。马克思哲学以物质生产之物重新指出了社会历史的新规律,为的是打破旧世界创造新秩序,而在中国恰恰是以物重新界定秩序的品质接受了马克思哲学。在共和国建立之后,物立刻被作为既定秩序的哲学保障凝固下来,并藉以科学之名保存,开始了新一轮的秩序合理性论述。这是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惯性再现,以物打造的马克思哲学成为共和国行使社会政治权力的哲学表达。纵观两千年传统,其核心是一个注重权力秩序的政治哲学文化,注重和合维稳、运行有序。对于经历了百年动荡的当下中国来说,这种文化品格显得尤为重要。但另外一方面它也遗留下了僵化的隐忧,在日月换新天之后,重新秉承“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信念,加之以科学“做保”,把马克思哲学凸显为规律之说,少了革命批判的意蕴。所以关于当下马克思哲学,本土研究多侧重于注经之学,难见原创之洞见,更因为传统的哲学与政治秩序水乳交融不分家的思维惯性,研究起来也总有顾虑牵制。

除前述类、共名的含义成分,另外还可以品一品“物”与生活资料的关系。物在中国哲学语汇里还有货物的意思,所谓资货衣食,旦夕所须。庄子谈到过“养形必先之以物”,指的就是如果要养育好身形,首先要准备充足的各种物质资料。《周礼・地官・小司徒》里有:“使各登其乡之众寡、六畜、车辇,辨其物,以岁时入其数。”这里的物也指的是财物的意思。以作为货物、财物的物,相比于西方哲学,似有相互融通之处。比如,《管子》里说过:“圣人上德而下功,尊道而贱物。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而马克思也曾经厌恶地说过“下流的唯物主义”这样的话。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哲学的物,在后来有了物质生产的意味,并以此去解释社会和历史,这是中国哲学从没有过的。

中国之有“贱物”一说,类似于康德的道德律,强调人的绝对超越,强调人内心的君子圣人之性。孟子曾讲过:“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但历史总是反讽的,最讲仁义的时候往往是仁义缺失的时候,不“日利”的孟子同样也会注意到“厩有肥马,民有饥色”的局面。中国哲学谈物,或作为自然而法之,或作为财物而贱之,都是基于价值伦理的关怀而言,是一种和合维稳的哲学文化。对此或可保持一种警惕的目光――这是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而马克思哲学谈及的物质生产的物,是一种实践革命的哲学文化,最开始是作为颠覆统治阶级而产生的新哲学。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哲学的物代表着一种空间性的权力秩序,是保守而无历史的;而马克思哲学的物代表着一种时间性的革新,它是激进的和历史的。中国虽然从革命一路走来,但文化上的保守性格仍需引起注意。

之所以谈到历史之有无,乃因历史在节点处发生,在常规时期是没有历史的。中国君臣国家之制两千余年,自有凝结历史之便利。以马克思哲学之唯物主义观点来看,社会的存在决定着关于社会的意识,因此产生一种无历史感的历史文化也算是事出有因。中国以春秋笔法,谱写皇皇二十五史,但其历史的作用不过在于通鉴资治。有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循环历史观,谈了历史,却总好似没有历史一般,行走间如有落寞遭遇,人皆喜言三代之好,即便喊出苍天已死,接下来的努力也是换君不换制的内在往复。

当下的中国,对马克思哲学的译介――解读是不能超脱于它的本土文化传承的,它总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情境下来把握马克思哲学。物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游走,总会或有偏重,实在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因此无可褒贬。只是需要明察这内隐的文化差异,才会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现实的生活世界。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较传统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与把握也是提出了新的课题。市场经济带来的生产模式,造成了公民社会的诞生,勾连着人的碎片化的忧思;现代化进程带来的生活模式,也造成了大众文化的发展,也有单向度和多元化的惶惑。这些都给马克思哲学的解释学理解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在译介――解读之下超越注经之学,开显出自己的本土把握方式。

结语

关于对物的本土溯源与外来翻译的大致品察,并不是想把马克思哲学唯物主义的“物”概念做一个简单明了的结论,而是通过这个概念映照出文化交流融合的复杂态势。马克思哲学对于我们,从来不可能是一个“在那里”的问题。我们要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哲学,只有让它在我们本土的现实生活历史中“现”出它的“象”,才是有用而且可能的。

穷究不是一个单向度的过程,理解阐释一种哲学思想,这种活动也是一种哲学,哲学总是带着批判的眼光。思考“何以至此”和“何以可能”的问题,所以这种活动就不是如一般之科学,有了范式――纲领就可以在某一领域里“精益求精”。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阐释一直“在路上”,并不是说它有如一个宝匣,不是单指揭开作为一个物件的宝匣。发现里面别有洞天包罗万象,考察起来万世不竭,而是说这种理解阐释依然是一种哲学活动。科学且行且吟,哲学且行且顾,是各自有异的“在路上”。

当下关于理解阐释马克思哲学,隐约总有一个“马克思哲学究竟是什么”的元问题在萦绕。马克思哲学今天已成为一个“准专名”,需要用其他的“摹状词”来表述。用几个概念来摹状,比如历史、实践、辩证法、唯物,能否就完成了对马克思哲学“确认”,是一个值得存疑的问题,因为这里有一种化约论的倾向。吉登斯在谈及现代社会理论时曾经说过,“社会学中最著名的理论传统,包括那些从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的著作引伸出来的观点,在解释现代性的性质时都倾向于注意某种单一的驾驭社会巨变的动力”⑩。扩而言之,这种化约的思维惯性恐怕也“牵连”了对马克思哲学的解读。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分析本科翻译教学下的翻译实践练习
发布时间:2022-12-02
分析本科翻译教学下的翻译实践练习 分析本科翻译教学下的翻译实践练习 分析本科翻译教学下的翻译实践练习 精 品 源自历 史科 论文摘要:翻译实践是翻译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翻译能力才能......
外语教育中的翻译与身份认同
发布时间:2023-06-08
外语教育中的翻译与身份认同 外语教育中的翻译与身份认同 外语教育中的翻译与身份认同 翻译与身份认同 与第二语言学习者相比,外语学习者在使用外语时往往缺乏所学语种的自然交际环境,对外语的使用较频繁地体现在母......
《傲慢与偏见》书名的由来、翻译与传播
发布时间:2023-07-11
摘要: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自20世纪初被引入我国以来,至今畅销不衰,书名的传播效果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以《傲慢与偏见》书名的本身意义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介绍它的英文原名PrideandPrejudice的由来及其中文译名“傲慢与偏见”的翻译定名过程,并集合多方翻译大家和学术名流的观点对《傲慢与偏见》小说的本意加以解读,揭示其中国本土化的传播过.........
“性”的溯源与解密
发布时间:2023-03-15
“性是世界的驱动力” 性是什么?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立足点,我可以转动整个宇宙。”这话讲得含蓄老道,充满力量和哲理,让后来不少莘莘学子写文章时反复引用。可是,倘若去掉那一层含蓄,阿基米德的话跟玛丹娜说的“性是世界......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看《围城》英译本的翻译策略
发布时间:2023-04-18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看《围城》英译本的翻译策略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看《围城》英译本的翻译策略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看《围城》英译本的翻译策略 《围城》作为中国现代最伟大的两部小说之一,要译出它的韵味和其体现的中国文化......
从源语小说到译入语小说的翻译与改写
发布时间:2022-11-15
摘要:中国本土作家莫言获得诺奖引发了学界持久的讨论与争议,笔者通过研究发现:莫言立足故乡娓娓道来的、极具本土性与民族性的东方风情与民间传奇,在有意无意之间恰恰满足了西方他者长期以来的东方想象与猎奇心理;葛浩文、陈安娜......
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的新理念
发布时间:2023-02-08
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的新理念 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的新理念 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的新理念 摘 要: 本文介绍了2001年全国暑期英汉翻译高级研讨讲习班的盛况,从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的角度讨论了本次讲习班带给翻译界和教育......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在软新闻翻译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3-12-17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在软新闻翻译中的应用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在软新闻翻译中的应用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在软新闻翻译中的应用 更多 精品源自 试 题 一、引言 信息化的时代,人们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了解其他地区发......
“土豪”如何翻译为英文?
发布时间:2023-05-16
不知何时起,“土豪”一词失去了它原本的含义,摇身一变成了集调侃与羡慕嫉妒恨于一身的新词。从“打土豪,分田地”到“打土豪,分红包”,旧词新用,体现了中国人生活状态的巨大改变。网络上对“土豪”的英语翻译众说纷纭,都有各自的一些合理性,但大都欠斟酌与验证。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土豪”的英语翻译。“土豪”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的释义为:“旧时农村中有钱有势的地主或恶霸:‘土豪劣绅’。”说得再通俗易懂.........
翻译的书与翻开的局
发布时间:2022-10-27
1985年,我到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就读研究生时,刚好有了绿皮油印本的《论各民族的音阶》(On The Musical Scales of Various Nations)。当时还不太清楚此书在学科史上的地位,仅仅听从老师建议,懵懵懂懂翻了一遍。那时它当然......
谈音译外来语的规范必要与否
发布时间:2023-01-18
谈音译外来语的规范必要与否 谈音译外来语的规范必要与否 谈音译外来语的规范必要与否 精品 源自高考备战 【摘要】每个民族的语言都有外来语,汉语也不例外。外来词有音译,有意译,对于意译外来词人们尚且抱着宽容之心,而......
外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
发布时间:2013-12-17
外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 外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 外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 精品 源自 英 语 一、前言 18世纪晚期,翻译作为一种教学法出现。这种方法提倡用母语教外语,在教学中以翻译和机械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学习语法为入......
从本土文化视角略论翻译的文化传播功能
发布时间:2022-11-29
摘 要 翻译是语言沟通行为中的一种常见形式,不是单一的把一种语言形态变幻成另外一种语言形态,它是把一种文化中的语言编码转化成另外一种文化中的有关语言编码。因此,如何发挥语言翻译的文化传播功能,对弘扬本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
浅谈翻译能力与翻译测试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3-28
【摘 要】现代语言学的发展深化了人们对翻译能力理论的认识,有助于指导翻译测试的设计和选材,进而有利于通过翻译测试对翻译能力进行更加有效地评估。文章论述了翻译能力与翻译测试之间的关系,认为对翻译能力的界定和侧重不同,翻译......
语言翻译的基本单位
发布时间:2023-06-23
语言翻译的基本单位 语言翻译的基本单位 语言翻译的基本单位 来 源自 教育 网 【摘 要】翻译中既要考虑到原文语言形式的特征,又要考虑其表述的意义,从而在译文中以相应的符合目的语习惯的表达形式来体现之。而翻译中......
论外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外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 论外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 论外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 更多 精品源自 试 题 一、前言 18世纪晚期,翻译作为一种教学法出现。这种方法提倡用母语教外语,在教学中以翻译和机械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学......
外国文学翻译体例嬗变
发布时间:2022-12-17
外国文学翻译体例嬗变 外国文学翻译体例嬗变 外国文学翻译体例嬗变 精品源 自物理科 一、对译后记或前言的处理 为什么三位译者会对译后记或前言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呢?笔者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不同的时代背景造成的......
浅论跨文体交际中外来语词汉语翻译方法的演化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关键词: 字母词 必然性 跨交际 论文摘要: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的角度出发,结合外来语词翻译方法的演化,探讨现代汉语字母词现象,并指出现代汉语字母词现象出现的必然性。 汉语字母词的出现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系统......
翻译与逻辑
发布时间:2022-09-21
摘 要:本文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协定》为语料,分析商务法律英语翻译活动中出现的逻辑混乱现象,并基于叙事学理论的角度,结合逻辑顺组和逻辑重组的方法来解决由于不符逻辑思维混乱情况。 关键词:商务法律翻译;叙事学;逻辑顺组......
探究《恶棍来访》中的翻译问题
发布时间:2023-03-26
引言 A Visit from the Goon Squad( 2010) 是当代美国女作家珍妮弗伊根( Jennifer Egan,1962 - ) 的代表作,获得了包括普利策小说奖在内的众多重要的文学奖项。小说在美国的大红大紫也引起了我国文学界的关注。2012 年4 月,重庆大学......
浅谈字幕翻译中的翻译
发布时间:2022-12-07
【摘 要】字幕翻译对电影的质量及受欢迎度都有较大的影响。然而中西方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都存在差异,如何处理这些文化差异呢?文章所探究的是字幕翻译的翻译策略,从而指出译者在翻译中,应如何处理不同的文化因素。 ......
做好外事翻译工作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07-21
做好外事翻译工作的思考 做好外事翻译工作的思考 做好外事翻译工作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 外事翻译 知识面 翻译意识 [论文摘要] “信、达、雅”是对翻译工作的要求。而外事翻译是一项十分重要又非常严肃的工......
论外语教学中的翻译应用
发布时间:2022-10-11
论外语教学中的翻译应用 论外语教学中的翻译应用 论外语教学中的翻译应用 过去几个世纪以来,翻译与外语教学的关系极为密切。众所周知,要成为译者,优异的外语能力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不过要学好外语,使用翻译是否有帮助则......
H7N9溯源
发布时间:2022-10-05
H7N9溯源 4月10日,在昆明市疾控中心国家流感网络监测中心实验室,技术人员正在进行流感病毒的检验检测 一个新的结合体 “我们发现H7N9病毒有很强的变异能力。”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说。 4月5日,他们从全球共享禽流感数据倡议组......
英汉翻译中的翻译症
发布时间:2023-03-05
英汉翻译中的翻译症 英汉翻译中的翻译症 英汉翻译中的翻译症 论文关键词:英汉翻译;翻译症 论文摘要:英汉翻译的过程中。存在着翻译症这一诟病。文章首先介绍了翻译症。然后通过分析翻译过程中理解、表达、审校三......
基于《老人与海》译本的女性主义翻译策略探究
发布时间:2015-08-25
摘 要:本文对张爱玲的女性主义思想同女性主义的翻译理论进行了对比,然后,将增补、加前言等女性主义的翻译策略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根据《老人与海》中不同的译本的对比,探讨了女性主义者在进行翻译时是如何塑造译本中的女性形象,从......
外语电影字幕翻译评析
发布时间:2022-12-14
外语电影字幕翻译评析 外语电影字幕翻译评析 外语电影字幕翻译评析 文章 来 源 教育网 电影是现实生活的一个缩影,它通过塑造艺术形象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包含了社会、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思维、宗教等方方面面的内......
略谈外国文学翻译评论
发布时间:2022-11-15
略谈外国文学翻译评论 略谈外国文学翻译评论 略谈外国文学翻译评论 外国文学翻译和外国文学翻译评论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翻译,何来评论?翻译是评论的依据。没有评论,翻译便难于健康地发展,可能会长期存在"泥沙俱下,......
国外翻译规范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23-05-04
国外翻译规范研究述评 国外翻译规范研究述评 国外翻译规范研究述评 摘 要: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的国外翻译规范研究大体上可分为3 个方面: 传统语言学、篇章语言学和翻译研究学派。前两种规范研究是规定性的, 注重制......
分析音译外来语的规范必要与否
发布时间:2023-07-12
分析音译外来语的规范必要与否 分析音译外来语的规范必要与否 分析音译外来语的规范必要与否 更多内容源自 幼 儿 【摘要】每个民族的语言都有外来语,汉语也不例外。外来词有音译,有意译,对于意译外来词人们尚且抱着宽......
外国文学翻译历史演变
发布时间:2023-03-04
外国文学翻译历史演变 外国文学翻译历史演变 外国文学翻译历史演变 一、对译后记或前言的处理 二、对译本目录的处理 大致浏览一下三个译本的目录,就能发现戴译与其他两译差别很大。戴译的每一章都被划分为一些带......
边防外事翻译的政治敏感性
发布时间:2022-11-09
边防外事翻译的政治敏感性 边防外事翻译的政治敏感性 边防外事翻译的政治敏感性 更多精品文 章来 源自 3 e du教 育 网 [论文关键词] 公安边防 外事翻译政治敏感性 [论文摘要]外事翻译在边防涉外事务处理中......
谈汉英旅游文本的翻译
发布时间:2023-04-23
谈汉英旅游文本的翻译 谈汉英旅游文本的翻译 谈汉英旅游文本的翻译 精品 源自地 理 科 1.引言 根据Hanvey的观点,跨文化意识是指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识,即对异同文化与共同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和在......
试论翻译是文化翻译
发布时间:2023-02-12
" 【论文关键词】 翻译;语言;文化;文化负载词 论文摘要】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语言与文化的共性使翻译成为可能,语言与文化的个性给翻译带来重重障碍。本文试以......
谈旅游文本翻译与中国文化的传播
发布时间:2023-02-06
谈旅游文本翻译与中国文化的传播 谈旅游文本翻译与中国文化的传播 谈旅游文本翻译与中国文化的传播 精 品 源自历 史科 论文摘要:旅游文本翻译从一定程度上讲就是向外国游客介绍一个国家独特的文化。与其他类型的翻译相......
功能翻译理论与自导式解说牌示的翻译
发布时间:2023-01-19
功能翻译理论与自导式解说牌示的翻译 功能翻译理论与自导式解说牌示的翻译 功能翻译理论与自导式解说牌示的翻译 精品 源自 英 语 1 引言 根据提供信息的不同方式,旅游景点解说系统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专业的导游......
消费者对茶叶安全溯源所支付额外成本的愿意研究
发布时间:2016-06-13
本文针对所提出问题,对研究背景进行了叙述,对国内外食品安全溯源与安全认证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整合,并提出了茶叶安全溯源的9个流程,并对200份调查问卷进行了分析,得出消费者支付额外成本的意愿与溯源所采用的安全质量认证有关,消......
公示语翻译现状与翻译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7
公示语翻译现状与翻译策略研究 公示语翻译现状与翻译策略研究 公示语翻译现状与翻译策略研究 随着各项制度的改革,人事制度改革也日益深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如何主动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新人事档案管理的内容、范围......
从图里的翻译规范角度比较《老人与海》的不同译本
发布时间:2023-07-18
摘要:《老人与海》是著名作家内斯特・海明威最著名的代表作,它从20世纪50年代被译到中国以来,一共出现了二十多个译本。而不同译本的翻译风格和翻译策略都有所不同。本文旨在图里翻译规范的指导下,对不同时期下对同一文本的不同译本......
试析汉英旅游文本的翻译
发布时间:2023-02-27
" [论文关键词]旅游文本;语篇功能;文化信息;翻译 [论文摘要]旅游文本翻译不仅是两种文字的简单转换,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应以译语读者为中心,实现”指示”功能的充分“对等”;信息功能转换时应以译语读者的需要为根本,注......
浅析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在政治文本翻译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3-04-28
摘要:本文以纽马克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理论为框架,阐述政治类文本的翻译。由纽马克推出的文本类型理论可以得出,官方文献以及报告归类为表情性文本,政治演讲以及政论则归类为呼唤性文本。在纽马克的理论中,表情性文本应采用语义翻......
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与翻译教学探讨
发布时间:2022-09-26
摘 要: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计算机辅助翻译在国内外翻译界的关注度日益提高。语言服务行业本身发生巨大变化,新的时代需要掌握先进技术的语言服务人才。本文通过分析机器翻译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尝试提出一些意见和应对策略,......
试论外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
发布时间:2022-08-21
试论外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 试论外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 试论外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 来源 一、前言 18世纪晚期,翻译作为一种教学法出现。这种方法提倡用母语教外语,在教学中以翻译和机械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学习语法为入......
浅析《それから》两中文译本的翻译比较
发布时间:2023-02-24
摘要:在中国的日本翻译文学中,夏目漱石作品的译介始终备受重视。在改革开放之后,作品被大量翻译,而且同一作品出现几个不同的译本。夏目漱石的《それから》有吴树文译的《后来的事》和陈德文译的《从此以后》两个译本。本文将对两......
外事翻译的政治性和时代性
发布时间:2013-12-17
外事翻译的政治性和时代性 外事翻译的政治性和时代性 外事翻译的政治性和时代性 [论文关键词]外事翻译 政治性 时代性 [论文摘要]外事翻译主要是向对方传达国家、政府的政治立场和态度,因而在外事翻译实践中......
外事口语翻译的特点及要求
发布时间:2023-02-02
外事口语翻译的特点及要求 外事口语翻译的特点及要求 外事口语翻译的特点及要求 精品 源自高考备战 论文关键词:外事 口语 翻译 论文摘要:时效性是口语翻译的最突出的特点。外事翻译工作是一项需要较高综合素......
贾平凹《天狗》英译本翻译策略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11
摘要:《天狗》由中国现代作家贾平凹所著,英文版The Heavenly Hound由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李锐所译,属于熊猫丛书的一部分,出版于1991年。原作语言风格朴实,书中有大量陕北民歌,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面貌。作为熊猫丛书的一部分,......
英语翻译中的俚语特点与翻译技巧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28
英语俚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能够展现英语的语言魅力。在俚语的发展中,俚语的产生率以及消失率很高,并且不具备一定的时效性,所以,流行起来具有很大的难度。在我国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俚语一直不被重视,导致的英语俚语学习及使用的......
美国1785年土地法令历史溯源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20
1785年土地法令是美国独立后颁布的第一个公共土地出售法令,该法令确立了美国西部公共土地出售的基本制度,奠定了美国早期公共土地政策的基础,对后来的西进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独立战争后,美国掌握了大约1亿5100多万英亩的公共土......
对外语电影字幕翻译评析
发布时间:2023-06-09
对外语电影字幕翻译评析 对外语电影字幕翻译评析 对外语电影字幕翻译评析 更 多精 品源 自 课 件 电影是现实生活的一个缩影,它通过塑造艺术形象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包含了社会、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思维、宗教等方......
浅论俄语翻译的基本技巧
发布时间:2014-01-28
浅论俄语翻译的基本技巧 翻译是一门学科,它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主要涉及到语言学,社会学,音韵学,音乐学,美学,心理学,逻辑学。更重的是他是一种信息的传递,同我们正常交流是一样的,只是他更加注重信、达、雅。其目的是使异语读......
信息型文本的特点和翻译
发布时间:2023-06-02
【摘 要】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学派摆脱了以往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翻译,而是从功能和文本交际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文本类型、目的论等理论。本篇尝试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出发总结信息型文本的一些特点,探讨其中的翻译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
翻译转换理论视角下英汉译本探究
发布时间:2023-07-22
翻译转换理论最早是由卡特福德提出的,并由包振南先生引进到国内,该理论建立在韩礼德阶和功能语法理论之上并对中国翻译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介绍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浅析其翻译理论优势,并对其提出自己的见解,希望对后......
毕业论文教师专业外文翻译
发布时间:2014-01-23
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提供“毕业论文教师专业外文翻译”解决您在写其它工学论文中的难题毕业论文教师专业外文翻译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毕业论文教师专业外文翻译”,更多内容请点击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
从文化角度看博物馆文物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发布时间:2023-04-14
[摘 要]全球化的发展使得民族间的文化活动越来频繁,博物馆是收藏文物的场所,是为人们提供艺术文化的场所。在博物馆中的历史文物代表了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也象征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灿烂的文明延续到今天,......
对外语翻译课教学方法简析
发布时间:2023-02-03
对外语翻译课教学方法简析 对外语翻译课教学方法简析 对外语翻译课教学方法简析 文章 来源 于 教 育 网 [摘 要] 关于翻译课的教学,一般是先讲理论,后让学生练习的这种“顺向”方法。但效果不如先让学生实践,再由学生......
略论语境与翻译增略译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2-11-05
略论语境与翻译增略译的关系 略论语境与翻译增略译的关系 略论语境与翻译增略译的关系 摘 要:增译和略译是翻译中常见的翻译技巧。但如何增略,何时何处增略是长期困扰初学者的一大难题。本文试图从语境分析入手,从语......
分析旅游文本翻译与中国文化的传播
发布时间:2023-03-05
分析旅游文本翻译与中国文化的传播 分析旅游文本翻译与中国文化的传播 分析旅游文本翻译与中国文化的传播 论文摘要:旅游文本翻译从一定程度上讲就是向外国游客介绍一个国家独特的文化。与其他类型的翻译相比,旅游文本......
关于旅游文本翻译与中国文化的传播
发布时间:2023-01-14
关于旅游文本翻译与中国文化的传播 关于旅游文本翻译与中国文化的传播 关于旅游文本翻译与中国文化的传播 文章 来源 自 3 e du 教育 网 论文摘要:旅游文本翻译从一定程度上讲就是向外国游客介绍一个国家独特的文化。与......
大学外语翻译策略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09-26
大学外语翻译策略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外语翻译策略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外语翻译策略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精品源自化学科 前言 纵观我国外语教学的历史及现状,与外语其他技能如听、说、读和写相比,翻译技能不......
大学外语翻译策略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9
大学外语翻译策略的应用研究 大学外语翻译策略的应用研究 大学外语翻译策略的应用研究 更多 精品 来自 论 文 一、引言 随着时代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加之中国正在世界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及全球经济环境的不......
谈翻译应符合外语的表达习惯
发布时间:2023-02-18
谈翻译应符合外语的表达习惯 谈翻译应符合外语的表达习惯 谈翻译应符合外语的表达习惯 精品源自化学科 翻译现在正经历一种转折: 从属于语言学层面的字面移译逐步转向文化层面的阐释和再现。英汉翻译如此, 汉英翻译也是......
对于做好外事翻译工作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2-09
对于做好外事翻译工作的思考 对于做好外事翻译工作的思考 对于做好外事翻译工作的思考 精品 源自高考备战 [论文关键词] 外事翻译 知识面 翻译意识 [论文摘要] “信、达、雅”是对翻译工作的要求。而外事翻译是一项十......
“刺猬法则”与翻译
发布时间:2022-12-24
摘 要:“刺猬法则”是管理学中的重要法则,广泛运用于各种管理领域,尤其以企业中领导者对员工的管理为重。如今,“刺猬法则”更多的运用于教学中师生关系以及婚姻家庭中夫妻关系等人际交往中。本文通过分析,发现“刺猬法则”可以用......
对大学外语翻译策略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19
对大学外语翻译策略的应用研究 对大学外语翻译策略的应用研究 对大学外语翻译策略的应用研究 文 章 来 源自 3 e du教 育 网 一、引言 随着时代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加之中国正在世界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及全......
“兴”的文化溯源
发布时间:2013-12-18
“兴”的文化溯源“兴”的起源是中国诗论,也是中国文化中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历代文论家和学者论述诸多。最早论及的是汉代郑玄,他认为“兴者,托事于物”。后人的看法多受其影响。他们大都从物与情(客体与主体)两方面考虑,虽然他们的......
小议体育文本中的英中翻译
发布时间:2023-03-10
摘 要:随着中国的国际化,越来越多国人对国外体坛充满兴趣和好奇感,而将英文体育文本翻译成中文则变得越发重要。体育文本有着不同于其他文本的特性,译者怎么译好体育文本需诉诸于合适的方式方法,而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就是这样一剂......
论对外宣传翻译中的文化自觉与受众意识
发布时间:2015-08-11
摘要:对外宣传翻译是全世界了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窗口。因此,对外宣传翻译中要求极高的准确性以及可理解性。作为译者,既要有文化自觉的意识,又要有受众意识。本文通过介绍文化自觉与受众意识,对译者提出建议......
生物燃料卷土重来?-新能源专业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6-26
原料一直是限制国内生物燃料发展的瓶颈之痛,千年桐能成为一剂良药吗? 连续几月,西南五省旱情加重,千万居民用水紧张。然而,在贵州的山林间,干裂的土地上却时常出现惊人一幕——当地一些农民情愿忍受咽干口燥,也要将难得的饮用水节......
『电影』一词再溯源
发布时间:2023-01-06
关于“电影”一词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时间,常见著述多以天津《大公报》(本文以下所引《大公报》均为天津《大公报》)1905年6月16日所载题为《活动电光影戏出售》的广告为据,曰:“兹由外洋运到新式电影机器一副,并影片六十余套,其景致异常可观,兼有游戏影片甚多,见者莫不捧腹,而价廉物美,堪称独步。倘蒙赐顾,驾临敝行面议可也。天津法租界英商快利洋行启。”1905年之说几成定论,但也有研究性著作对此出言谨慎。.........
文学形象的叙事翻译和语用翻译
发布时间:2023-02-10
文学形象的叙事翻译和语用翻译 文学形象的叙事翻译和语用翻译 文学形象的叙事翻译和语用翻译 文 章 来 自 教育 网 论文关键词:文学形象;翻译;叙事学;语用学 论文摘 要:翻译的首要标准是“忠实”,即对原来......
国内翻译界在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认识上的误区
发布时间:2013-12-17
国内翻译界在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认识上的误区 国内翻译界在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认识上的误区 国内翻译界在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认识上的误区 【摘要】我国翻译界在对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的认识上存在着三个误区,一是把......
翻译中的想像与推理
发布时间:2013-12-17
翻译中的想像与推理 翻译中的想像与推理 翻译中的想像与推理 摘 要:在译者面临复杂语言环境的局面下,没有想像和推理,翻译工作就无法进行下去。假定的过程就是我们挖掘语言潜势中所有可能的过程,它需要适度的想像;而......
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3-02-23
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 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 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 摘 要: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在我国翻译界已经讨论多年了,大家对此都有了相当的了解,然而,有的翻译教师至今仍认识不清,由于......
英语习语中的动物意象与其中文翻译简析
发布时间:2023-07-06
英语习语中的动物意象与其中文翻译简析 英语习语中的动物意象与其中文翻译简析 英语习语中的动物意象与其中文翻译简析 更多 精品 来自 论 文 一、前言 习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般具有相对固定的句法和词组表达......
接受理论视角下儿童文学翻译的源文本选择新探
发布时间:2022-10-23
摘 要:儿童文学翻译应以儿童读者为导向,相关研究应置于新的时代背景。本文从源文本选择着手,通过浅析当今儿童期待视野的变化,以及翻译家任溶溶对罗尔德.达尔作品的选择,讨论其对当今儿童文学译者在源文本选择方面的要求。 关键......
外语翻译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2-11-29
外语翻译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外语翻译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外语翻译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精品源 自作 文 园地 【摘 要】社会的发展对于翻译的需求越来越多, 然而受翻译的大环境的影响, 当前大学外语翻译教学却面临......
对外传播中标语、口号的翻译策略
发布时间:2023-02-18
对外传播中标语、口号的翻译策略 对外传播中标语、口号的翻译策略 对外传播中标语、口号的翻译策略 一 引言 当今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崛起却存在诸多偏见和误解,因此增强对......
外语翻译教学面临的问题及策略
发布时间:2023-07-09
外语翻译教学面临的问题及策略 外语翻译教学面临的问题及策略 外语翻译教学面临的问题及策略 一、引言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翻译课是外语专业开设的一门......
从谈翻译应符合外语的表达习惯
发布时间:2013-12-17
从谈翻译应符合外语的表达习惯 从谈翻译应符合外语的表达习惯 从谈翻译应符合外语的表达习惯 翻译现在正经历一种转折: 从属于语言学层面的字面移译逐步转向文化层面的阐释和再现。英汉翻译如此, 汉英翻译也是一样。 ......
关于外事口语翻译的特点及要求
发布时间:2013-12-17
关于外事口语翻译的特点及要求 关于外事口语翻译的特点及要求 关于外事口语翻译的特点及要求 文章 来源 教 育 网 论文关键词:外事 口语 翻译 论文摘要:时效性是口语翻译的最突出的特点。外事翻译工作是一项需要较......
应用型本科院校翻译教学改革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2-10-22
摘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要与社会翻译相关岗位要求相对接,符合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翻译市场的细分原则,院校翻译教学应突破传统教学,以实践教学为主体,丰富实践教学的形式。本文针对翻译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突出实践教学的主体性与重要性,并根据专业特点对学生进行推广。关键词翻译教学实践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z.2.........
论大学外语翻译策略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08-28
论大学外语翻译策略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大学外语翻译策略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大学外语翻译策略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前言 纵观我国外语教学的历史及现状,与外语其他技能如听、说、读和写相比,翻译技能不受重视乃......
论文学形象的叙事翻译和语用翻译
发布时间:2023-01-13
" 论文关键词:文学形象;翻译;叙事学;语用学 论文摘 要:翻译的首要标准是“忠实”,即对原来文本意义的准确理解和用新文本作准确再现。然而,文本的意义受作者、文化系统、读者等多方面的制约,具有自身的语义不确定性和理解上的......
互文性与习语翻译
发布时间:2023-07-17
互文性与习语翻译 互文性与习语翻译 互文性与习语翻译 论文关键词:习语翻译;互文性 论文摘要:互文性是20世纪由德国翻译家Julia Kristeva提出的。这一理论在翻译中的并不太多,文章从互文性的定义出发,论述了其在......
英语成语的理解与翻译
发布时间:2023-04-14
英语成语的理解与翻译 英语成语的理解与翻译 英语成语的理解与翻译 中文摘要:成语是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形成一种独特的、约定俗成的、具有完整独特意义的语言。其语义并非等同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人们很难从个别词......
论外语翻译教学面临的问题及策略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外语翻译教学面临的问题及策略 论外语翻译教学面临的问题及策略 论外语翻译教学面临的问题及策略 精品 源自 英 语 一、引言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翻译......
体育外语翻译人才的培养体系探究
发布时间:2022-09-29
体育外语翻译人才的培养体系探究 体育外语翻译人才的培养体系探究 体育外语翻译人才的培养体系探究 1 引言 然而,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和北京奥运会翻译合作伙伴传神公司2008年发布的《译员生存状况调查报......
论翻译中若干因素之辨证关系与翻译教学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翻译中若干因素之辨证关系与翻译教学 论翻译中若干因素之辨证关系与翻译教学 论翻译中若干因素之辨证关系与翻译教学 文章来源 www.3 ed u.net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
论语言、文化与翻译
发布时间:2022-11-07
" 论文摘要: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具备文化内涵的语言是不存在的。跨文化的语言交际往往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干扰。文化差异的存在常常成为翻译的障碍,译者必须处理好语言文化间的差异问题,使翻译真正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