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制度障碍与法律完善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制度障碍与法律完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6 04:44:40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制度障碍与法律完善
时间:2023-08-06 04:44:40     小编:罗隽

摘要:内在加剧的盈利性与支农性矛盾冲突和外在缺位的政策激励已经成为以村镇银行与小贷公司为代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掣肘。既有金融结构抑制与金融创新的激励不足又使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缺乏发展动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承载了金融公平、金融普惠、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等多元发展理念,缺乏有效的制度协调使得深层次的理念冲突浮出水面,进而造成金融机构的发展欠缺可持续性。以“权利-义务-责任”为框架的法律制度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改进向标。由内而外,完善企业法人、区域竞争、金融监管和安全保障等制度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向度。

关键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

中图分类号:F3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6)02-0117-09

依据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配置金融资源,引导资金流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促进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相关文件精神,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相对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而言的,包括银监会2006年后批准试点成立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三类机构,以及在人民银行的主导下、试点后由银监会认可的小额贷款公司”[1]。“截止2013年底,全国共设立1 134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中包括1 071家村镇银行、14家贷款公司以及49家农村资金互助社”[2]。作为农村金融增量改革的关键环节,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缓解了农村金融供需矛盾,扩大了农村金融的服务范围,有效改善了农村金融的生态环境。但是,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被监管层寄予厚望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仅数量不够、分布不均,并且出现网点上移、运行绩效较低、服务方向偏移和高风险等现实问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不可持续的重要原因在于制度抑制的长期积累[3]。破除制度障碍、完善制度建设是推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对现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相关政策制度的深度自省,发掘新型农村机构在政策目标设定、制度条文规范、制度具体执行与制度实施效果之间的问题和矛盾,找到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制度障碍,并在此基础上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完善的法制蓝图。

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制度障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障碍集中表现为制度建设对金融可持续发展需求的不适应。无论是法律关系设计还是创新激励,金融监管主导下的法律制度环境难以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有机的土壤。除此之外,金融抑制仍然是农村地区“通向富有的屏障”。

(一)宏观制度设计:权利与义务的不相适应

在央行和银监会的主导下,2006年以来一系列相关法律文件的出台勾勒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基本方向,明晰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在审慎监管模式下,新型农村金融的义务高期待与权利低配置在发展中形成了明显的落差与不适应。

1.商业可持续的权利赋予。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从本质上讲是金融机构的类型化探索,无论其形式为何,其本质仍然是金融机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与《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小贷公司指导意见》)均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公司结构属性”出发,对机构的性质、设立、股东资格与内部治理等组织机构常规运转环节进行了规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与其他作为独立主体的金融机构一样,享有提供金融产品与服务的自主经营权利。尽管相关监管政策与法规对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范围与经营方式做出了不同程度的限制,但是这些限制不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发展其自身的权利,而这种权利集中体现在商业可持续。银监会《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意见》)开宗明义,“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适度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商业可持续既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逻辑起点,又是进行农村地区金融政策倾斜探索的前提。如果不尊重金融机构的商业本质,单纯追求政策义务的实现,不利于弱势领域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确保新型农村机构的商业可持续,赋予并保障其自主经营、自主发展的权利尤为重要。

2.支农性义务的制度期待。银监会发布的《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意见》明确了建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意旨在于“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支农是政府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支点,同时也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享有低准入以及其他财政优惠政策权利相对应的、必须履行的义务。从某种意义上讲,支农既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企业社会责任,又是其务必承担的法律义务。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在于提升农村金融市场的服务水平,发展专门针对、扶持“三农”事业的小微型金融机构。支农的法律义务是历次农村金融市场调控所必须面对的现实难题。既往调控寄希望于中国农业银行、农村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以及邮政储蓄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下沉,实现农村金融事业的领域覆盖,但是在根本上仍然未使农村金融市场的活力得以发挥。不可否认,支农性义务的履行是极其困难的。

3.权利与义务的不适应表现。无论是自然人主体,还是机构拟制主体,权利与义务的匹配是法律制度可以公平、有效实施,确保立法目标实现的根本保证。支农性义务实现的前提是自身的商业可持续,丧失持续性发展动力的金融机构,会使得支农义务的履行成为空谈。权利与义务不相适应的盈利性与支农性矛盾始终是我国发展农村金融机构需要克服的首要难题。这种不适应具体体现在:

一方面,资本流通限制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着极大的盈利性危机。从准入方面来看,在“低门槛、严监管”的指导思想下,村镇银行与小贷公司都享受到低于其他商业银行或金融机构的准入条件。例如,注册资本的降低、营运资金限制的免除、投资人持股比例的免除、业务开展的较低限制、高管准入资格的放松以及审批机构与权限的灵活分配等。除去常规的资本充足率、存贷款比例、关系人信贷的限制外,村镇银行与小贷公司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地域与经营范围的限制:《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第5条规定,“村镇银行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村镇银行不得发放异地贷款”;《小贷公司指导意见》也明确了小贷公司的“不吸储”和“本地市场”特征。本应基于地缘思路吸收民间资本加入的村镇银行与小贷公司,在其发展中不得不受制于行政区划的限制,资金来源的渠道不充分与贷款对象的区域限制从根本上影响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市场准入制度的调整引发机构数量非理性攀升、布局失衡,“脱农”现象大量存在。巨大的民间融资需求辅之低门槛的金融准入条件推动了村镇银行与小贷公司数量的迅速增长。然而,数量的非理性增长使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行为发生奇怪的扭曲,‘脱农’倾向较为严重,但只有遵从监管政策才能获得‘政策红利’,为此设置有形或无形的信贷障碍成为不约而同的理性选择”[4]。农村金融机构准入制度的“合理化”虽然在短期缔造了“数量红利”,但是从长期来看并未衍生出可期待的支农效果。银监会在村镇银行政策执行5年之际出台《关于调整村镇银行组建核准有关事项的通知》,鉴于村镇银行发展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对于组建核查的标准进行了调整,收归了对于村镇银行较为粗放的审批权限,对其设立与准入本着“集约化发展、地域适当集中”的思路实行指标管理。此举表达出既有村镇银行数量增长与服务质量、支农效果提升的不匹配。实践中,大批下设村镇的村镇银行因农村地区吸储能力的先天缺陷,将机构上移至更为发达的县、市级行政区。小贷公司也大量存在“真放贷、假支农”的现象,资金大量流向高利润回报的地产等行业,以寻求残酷竞争中自身盈利的保障。农村金融领域的金融排斥并未因农村金融机构的“制度红利”而有所减弱。 (二)监管制度困境:发展定位与创新激励的错位

金融机构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外部政策激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从产生到发展严格遵循了从“政策到政策”的衍生逻辑,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在现实的推进中,宏观决策的发展定位与执行机构的监管措施产生了错位,致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缺乏有效的外部激励。

1.中央一号文件中的政策导向。除去2011年针对水利事业调控之外,其余十年间,中央一号文件都从建设“三农”事业、破解“三农”难题出发,全面地、有次序地调控农村、农民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农村金融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一直是发展“三农”事业的重点突破领域。从宏观决策的角度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具有极强的历史性与现实意义:一方面,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农村金融发展的突破口。农村金融改革与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提升成为中共中央不变的决策重心。对于农村金融机构而言,自2004年开始就强调探索“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直至2008年明确“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工作”以及“培育小额信贷组织”。整体政策的推演较为清晰地界定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地位、优惠政策以及风险监管,为其发展提供了较为宏观的现实框架。另一方面,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也是合理促进民间资本进入正规金融领域,推动金融市场化改革的一扇窗口。在历年的一号文件决策中,不乏对于民间资本在以农村金融、小微金融为代表的现代金融弱势领域发挥效用的激励探索。因此,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定位既在于对于农村金融发展的拓展探索,又在于对传统金融机构的改革试水。

2.金融监管制度下的激励不足。银监会《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意见》明确提出了“低门槛、严监管”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整体监管思路,对新设银行发热的资本状况、资金投向与服务质量均设置了严格的监控体系。除此之外,《关于扩大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扩大准入通知》)更是将既有的审慎监管进一步强化,从日常监管、分类监管、监管资源分配和监管问责等方面进行了更为充分地完善,意欲从源头上杜绝农村金融机构创新引发的风险。较之宏观政策的发展定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措施体现出极强的风险规避与去民间性。高昂的监管成本与监管经验的缺乏使监管者更多将传统金融风险控制的监管手段应用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忽视了对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创新空间的供给。一方面,根据政策导向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多设立于偏远的农村地区,自身运作的规模、业务开展的程度以及所面临的风险各有不同,从既有确立的属地监管制度来看,银监会《扩大准入通知》明确了“银监分局作为属地监管机构,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的第一责任人”,而现实中无论是银监会还是金融办,都面临着较大的监管难度与监管成本。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创新探索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同样缺乏充分的监管经验。既有的监管制度并没有致力于规制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缓解,而更多通过传统金融规制方法的套用,秉承了我国金融监管制度一贯的稳定导向。

除此之外,虽然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指出重视民间资本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引导工作,但是现实的监管更多的是将民间资本参与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纳入正规的、处于系统监管之下的金融机构系统之中。2009年6月,银监会发布《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明确了小贷公司改制村镇银行的实体要件与程序要求。根据笔者调研显示,村镇银行在涉农贷款比重与农户贷款比重两个向度的数据均大幅超出小额贷款。小贷公司面临着严峻的经营风险,在难以保障盈利性前提下,很难保障支农性的实现。现有的利率限制与地域限制不利于小贷公司在信贷市场施展拳脚,产品设计创新不能脱离当下政策与金融体制对于小贷公司经营范围的苛刻限制。从农村金融机构市场主要调控者――银监会的政策导向来看,因为惧怕形式上较为“自由”的小贷公司假借支农之名,谋求资本套利,所以调控者一方面对小贷公司进行了较为严格的监管,一大批小贷公司因此被强迫退市;另一方面,加大力度促进小贷公司改制村镇银行,以便纳入固有的银行业监管体系。在金融市场秩序稳定的同时,或许也丧失了进行金融创新的勇气。

3.对于发展定位的背离。从历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导向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规制目标来看,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宏观政策导向是明确的:从基础层面来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的直接目的在于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的完善;而从更深层次层面来看,应当把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与改革,作为当下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央行、银监会、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在基础层面的目标实现达成了一定的共识,确保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的数量与规模。但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欠缺实质有效的外在激励,致使其发展偏离了既定的目标规划。“低准入、严监管”的监管原则并没有为新型农村金融的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金融创新,以小贷公司为代表的小微金融机构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弥足珍贵的发展经验,这些发展的经验中无不内嵌因地制宜、创新激励的衍生规律。监管成本费用高昂与经验缺失不能成为停止创新扶持的理由。当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呈现出明显“脱农”现象:营业网点从农村回归县城、资金大量流向非农行业等。这些现象的发生有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初衷,但是缺乏足够的支农激励也使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得不为生存而改变经营策略,进而缺乏创新探索的动力。缺乏有效的创新激励只会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走上传统农村金融建设的老路数,在未来迎接它的,很可能是一轮又一轮无止境的缺乏创新精神与创新激励的“新型”建设。

(三)传统制度缺陷:金融抑制

金融创新与金融市场之间存在着互动机制,这种互动既可以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基于前者,金融市场与金融环境是金融创新的依托,金融创新也会为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基于后者,金融创新会对传统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造成冲击,传统金融也会为金融创新带来抑制。“从交易成本来看,政府管制导致融资成本偏高,而信息不对称导致运营成本偏高”[5],现有的监管措施不仅没有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创新空间,并且传统金融对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造成了抑制,具体体现在配套机制的缺失。首先,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缓慢,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营运不具有利率上的比较优势。以小贷公司为例,《小贷公司指导意见》明确“贷款利率上限放开,但不得超过司法部门规定的上限,下限为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实际上介于官方利率和民间利率之间,从表现效果上趋近于农村信用社等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因此在城市小额信贷市场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是在农村金融市场有欠缺足够的比较优势。出于营利性考量,如果小贷公司将发展重心转移到相对具有利率比较优势的城市地区又会偏离支农目标。其次,农村金融市场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增加了农村金融市场信贷的道德风险。农村金融市场原本就是“不完全竞争市场”,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无形中增加了农村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学者研究显示,“低收入农民因欠缺资本积累与资本获取能力,使其所受到的金融抑制程度越大而越难以摆脱其收入增长困境;而高收入农民则会因其收入增长不断走向良性轨道”[6]。虽然信用风险预防的重要性在相关文件中得到体现,但是相比于城市信用体系的建设推进,农村金融市场信用体系一直没有形成,这就使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行面临着更大的信用风险。比较优势的缺乏与外在信用保障的缺失成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制约。 毋庸置疑,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风险传导。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首要风险在于因地域限制而产生的农村地区吸储不足,进而引发的因经营能力的丧失,无法履行支农性义务。村镇银行数量的攀升与自身发展质量的不相匹配更容易对于银行业金融市场的稳定造成实质冲击。相对而言,“只贷不存”的小贷公司虽然没有吸储的先天困难,但是无形中增加了其资金运转的难度。此外,贷款过程中本就存在的借贷风险更容易在低门槛准入的小贷公司中无限放大。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在于固有僵化的金融市场运作体系对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抑制,以及对于金融排斥应对的无力。欠缺市场化的利率定价以及从行政区划出发的地域经营限制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丧失比较优势的同时,面对着极大的经营限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原生于现有大格局金融结构之中,承载了社会对于弱势金融领域变革的希冀。在传统的以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为基础的小额信贷市场中,严苛的信贷审查与担保要件使无数小微金融需求者望而却步。在金融垄断的局面下,夹缝中的农村金融机构正在面临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性难题。正如某些学者感叹的那样,“基于金融‘机构观’的改革道路已走到尽头,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需要拥有一种新思路和选择一条新路径”[7]。

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理念协调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本身承载金融公平、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的多元价值,这些价值先天的难以调和为日后的矛盾冲突埋下了伏笔。在明确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完善路径之前,我们有必要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承载的市场理念进行法律制度建构层面的思考。

(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中蕴含的市场理念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承载了多元的金融理念,不同的金融理念导引出各异的行为模式。

1.金融公平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的元理念。农村地区融资需求与金融供给之间的巨大落差,致使农村金融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弱势领域。金融发展中的公平缺失既不利于金融体系的良性运转,又容易引发深层次的社会问题。金融公平已经成为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地区既身份公平与就业公平之后,对于社会公平的又一诉求。单纯依赖传统金融机构不能较好地改变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而国外小微金融的探索为我们改变建设路线提供了重要依据。可以说,以村镇银行与小贷公司为代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既是对世界范围内以乡村银行小额信贷为代表的小微金融发展模式的回应,更是对小微金融背后,蕴含金融公平思想的普惠金融理念的追逐。普惠金融是指“一国金融体系能够可持续地为该国弱势人群、弱势产业和弱势地区提供方便快捷、价格合理的基础金融服务”[8]。世界各国都在探索通过设立服务农村金融的专门性金融机构,以实现每个人都能享有并实际获得金融服务的权利的普惠理念。然而,机构的设立仅仅是运转的开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制度保障。一方面,普惠金融的实现需要金融体系的整体制度创新,不仅仅是机构上,更多的是金融制度与金融工具的创新。传统的金融机构不能较好地完成普惠金融的历史使命,传统的运转方式也被证明对于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极大不适应,唯有创新才能发现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另一方面,普惠金融的实现需要政策激励与权利赋予的倾斜配置。政策与法律应当为弱势金融的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既需要超常规的政策支持,又需要较为宽松的创新空间。从准入、设立到退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应体现出政府出于弱势扶持的“良苦用心”。

2.金融安全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的基本原则。在资金融通领域,风险与安全的问题总是相伴而来的。从理论上讲,金融风险具有潜在的高传导性,增加了金融活动的不确定性。但是,金融风险并不意味着金融不安全,因为以金融创新为代表的金融发展往往与风险并存。维护金融稳定,提升金融体系安全等级是政府发展金融事业的重要前提之一。新世纪以来,金融创新在促进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之时,也为监管者提出了多重基于安全考量的监管难题。在历次的金融危机中,金融机构都是社会舆论口诛笔伐的众矢之的。因此,在探索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监管机构尤其注意新型机构探索对于既有金融体系尤其是金融安全结构的冲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虽是对于农村金融弱势金融领域的补足,但是其建设的前提仍然是整体金融体系的稳定。在维稳的语境下,“低门槛、严监管”成为监管当局的必然选择。

3.金融效率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的最终目标。效率是评价市场发展的一种综合性指标,同样提高金融效率是金融市场发展,尤其是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向度。目前,我国金融发展正值体制改革、市场化建设的关键阶段。农村金融作为弱势金融领域的典型代表,有可能成为金融市场化与金融垄断结构破除的突破口。这一历史使命的实现与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并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与经营设计有直接联系。金融效率理念一方面要求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金融工具、金融制度的密集“投入”实现农村金融领域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水平的集中“产出”;另一方面要求金融监管机构建立客观、详实的评价指标,适时把握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脉搏。

(二)市场理念的法律制度协调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承载的市场理念先天具有冲突。从西方法哲学到古典经济学,有关效率与公平的争论历久弥新。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由效率与公平对立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观转变,观念的转变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然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语序顺序仿佛决定了现实发展中的推进节奏:在“效率优先”下一小批个人、企业与机构成为既得利益者,而更大程度的个体与群体成为了需要兼顾的弱势群体。如何“兼顾公平”、消除社会中的贫富差距,成为转型国家所面临的重要难题。当效率的价值得到实现,公平的价值被期待,安全又成为一种高于效率与公平的议题而出现。安全既可以是追逐公平的最好理由,又可以成为妨碍效率的始作俑者。基于前者,系统安全的理念决定了弱势领域对于整体空间具有传导威胁的可能,例如,弱势群体消费者的利益的保护不当极易引发群体性的消费者运动,并有可能形成社会运动。基于后者,静态安全的理念又阻碍了效率追逐中创新与突破,以致无法实现动态的发展与更高层次的安全。例如,对于垄断市场的结构规制,妨碍了具有创新精神的垄断企业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 在金融市场领域中,金融安全的语境下效率与公平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金融效率衍生的资本套利与金融公平亟需的制度创新,都在金融安全理念下的监管体系之中。在监管拥有绝对发展话语权的前提下,套利与创新随时面临着监管引发的不确定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所遭遇的现实障碍正是这些理念冲突的表现。金融效率的理念使得传统金融机构、抑或传统金融势力对于弱势、低效的农村金融市场缺少足够的关注度,出于金融公平考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兴建又因金融安全的顾虑而面临着极大地发展束缚:支农性与盈利性的不适应表现在缺乏效率保障下的公平追逐动力不足;发展定位与外在激励的不足以及传统的金融抑制更体现出基于安全理念的机关对于公平兼顾的乏力与抵触。重重掣肘的解除需要协调内嵌理念,升级发展制度。

既往以来行政命令的监管模式虽然维持了现有金融体系的金融安全,但是不利于金融体系的效率提升以及农村弱势金融领域的后起发展,金融法治化成为社会转型期谋求安全、公平与效率理念兼顾的一种制度诉求。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多元化的命题,法律为其提供了较为明确的制度框架以协调理念之间的冲突:通过权利的赋予确定主体发展自身的空间;通过义务的明确促进主体可持续发展使命的实现;通过责任的强化维护金融体系的动态安全。

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完善路径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现实障碍表明现有制度对于农村金融创新探索的支撑不足。监管者通过行政法规与规范性文件粗略搭建起对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规制的法律框架,这一法律框架虽然明确了参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运作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与责任,但是制度内部没有形成对应、均衡的“权利-义务-责任”制度框架。“农村小贷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能持续服务于“三农”,而不只是提供暂时帮助”[9]。缺乏创新的金融监管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难以在现有的体系框架下寻求突破,对于可持续发展风险的忌惮是监管者将监管目标设定为金融大局稳定维持,因而缺乏行之有效的制度激励。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法律为多元理念的融合提供了制度框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权利与义务的协调,应当落实权利,明晰责任,协调发展。

(一)企业法人制度的回归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首先是具有法人性质的金融机构,其次是负有支农性义务的政策性机构。从公司法人制度来看,《农村金融建设意见》《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和《小贷公司指导意见》都明确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企业法人属性,应当享有充分自主、自由的经营权利。但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自主经营权利在资本来源、资金流向、交易利率和交易对象等方面均不同程度的让步于稳定导向的金融监管。对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权利赋予就是要正视其公司属性。银监会为了预防潜在资金杠杆风险与营运风险的发生,对于村镇银行和小贷公司的股权结构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但是这一限制的前提在于不能干涉公司自主经营的权利。公司属性彰显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独立性、自主性,是其盈利性的根本保障。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既需要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完善相关组织环节,有需要依照《商业银行法》等金融法规定完善内部金融运行机制。我们认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制度的应当从两个方面进行着手:

1.调整投资人资格,更大程度的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村镇银行与小贷公司都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独立性法人,建立具有公司属性的内部治理机制。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发起股东的设置:小贷公司是由境内商业银行或者农村合作银行全额出资的有限责任公司。而村镇银行必须由银行业金融机构持股,且持股比例不得低于20%。除此之外,《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第二十五条仍对自然人持股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持股进行了限制。“投资人身份歧视、收益权、经营权与再融资能力的受限”[10],使得民间资本并没有较好地参与到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之中。前述的村镇银行民间资本转股潮中,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民间资本持有者无法对村镇银行的具体决策产生实质性影响。应该同等地赋予银行业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权利,可适当突破关于民间资本入股的数额限制,运用更符合市场化、更符合公司的思路“筹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2.健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治理机制。如果说扩大民间资本持股份额是完善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供血机制”,那么公司内部治理制度则是更多的是把握“血液”流向的支农性。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实现支农义务的先决条件,支农性义务保障首先必须从公司内部决策机制着手,确保公司决策来源的支农属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需要健全一系列相关的产品运行、内部治理以及风险防范的制度。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体现在决策民主和透明:一方面应当发挥民间资本与既有资本的牵制作用,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间资本的资金流动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补充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资金供应,也可以对金融机构的资金流向进行更为实质、更为彻底的监督。另一方面,逐步完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息披露制度,实现资金流向与公司决策的透明化,接受社会监督。

(二)区域竞争制度的健全

如前所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经营范围的行政区划限制不利于农村金融地缘特性的实现,并且固定区域内机构数量的非理性攀升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低效。我们认为,应当着眼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区域竞争制度的健全,确保机构平等的参与市场竞争权利的实质意义。一方面,应当放宽业务范围地域限制,合理设置营业区域。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苛刻的行政区划设定忽视了农村金融开展的地缘属性,应当通过合理的市场调研,适当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权利区域”突破单纯的行政区划限制,灵活设置经营范围,以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更为广泛、更趋理性的区域内实现资金流动性的保障。另一方面,应当重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相关市场的竞争性维护。相关市场是反垄断法在认定企业构成垄断地位,实施垄断行为的关建环节。相关市场的竞争因素的考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审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面临的可持续性问题。对于村镇银行来讲,其竞争的相关市场在于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市场。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与村镇银行构成了农村银行业金融市场的三驾马车。在村镇银行广散网点,进村进县的同时,既有的邮储银行与农村信用社更是推出了相关的针对农民群体与农村事务的小额贷款项目。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市场的竞争态势愈演愈烈。小贷公司的相关市场在于一定地域内的小额信贷市场。一方面,小额信贷业务的开展包括了银行、保险、信托等传统金融机构。另一方面,在强烈的小微融资需求下,小贷公司的建设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由此,小贷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既面临着激烈的外部竞争,又面临着难以避免的内部消耗。因此,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虽然秉承“低准入”原则,但是作为法定审核机构的地方银监局应当根据农村金融领域的潜在需求,合理分配机构资源,首先避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内耗。此外,还应解决银行业市场发展的整体调控职能,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合理化布局,整合现有农村金融市场的机构供给,确保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进行资金融通活动的比较优势。 (三)金融监管制度的调试

支农性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的出发点,同时也是其现实运转过程中的巨大压力。在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加重负担之时,仍需考虑建议一种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的激励机制,而这些激励机制归根结底是金融监管制度的调试。在既有“低准入、严监管”的思路之外,我们仍应树立一种“强激励”的原则确保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拥有足够的空间,从政策倾斜和创新支持两方面进行制度支持。

从政策倾斜来看。降低准入是基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属性考量的首要激励,“低准入”实现了村镇银行与小贷公司在短时间内数量的增长,也应验了农村地区存在巨大金融投融资需求的论断,但是伴随而来的“严监管”却使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举步维艰。“当前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农村金融增量改革,体现了政府隐性存款担保下国家对于民营资本金融风险的过度防范”。[11]实际上,出于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防范的高强度监管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严监管”并不意味着不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政策激励与扶持。“尽管国家多个部门出台了包括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试点、定向费用补贴、存款准备金、利率在内的多项政策,但很多基础体系仍需完善”。[12]农村地区信贷业务的开展是有赖于实质有效的监管的,但是监管的导向并不是从小贷公司到村镇银行的“转板”游戏,更多地需要从发展农村信贷业务本身出发,提供更为安全、更富有效率的平台。如果从农村金融市场出发,尝试建构征信平台,强化信息披露制度;有规划、有步骤的放开农村地区信贷业务的利率管制与地域管制,赋予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比较优势则不失为对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一种实质上的激励。

从创新支持来看。相关文件均提出要以“市场化”思维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而“市场化”最为根本之处在于市场发展趋势的适应与金融创新的拓展。金融创新也为村镇银行和小贷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当下,以互联网技术推广为先导的网络金融创新,正在如火如荼地侵蚀着金融市场发展的各个关键环节。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从诞生之日受到有关诱发金融风险的非议。互联网金融出现的重要前提在于社会基层存在的巨大的融投资需求,从本质上讲属于普惠金融范畴下一种金融组织形式与金融工具的创新。在普惠金融理念下,思考如何运用互联网金融支持以农村金融和小微金融为代表的弱势金融发展成为相关金融机构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村镇银行和小贷公司都在寻求通过互联网金融开拓业务渠道,降低交易成本,寻求供需匹配:P2P网络借贷平台成为小贷公司重要的客户源头,村镇银行也在尝试着通过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宽阔途径寻求更大程度的合作,缓解资金融通压力。金融监管机构在宏观审慎框架之内,可以对农村金融市场与互联网金融市场的融合“放行”,以便寻求金融创新对农村金融发展的支持。

(四)安全保障制度的健全

金融安全是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从另一个侧面来看,金融安全是确保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要件。与此同理,法律责任的存在是在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之时,确保农村金融市场,乃至整体金融市场稳定的关键。相关的行政法规与规范性文件都规定了关于村镇银行与小贷公司的从准入、经营到退出的法律责任。但是,仍然有两个方面是需要我们给予强烈关注的。

1.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维护。金融消费者保护是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国对于金融体制可持续发展命题思考的共同诉求。对于新型农村金融该机构而言,无论是村镇银行抑或小贷公司,尚未发生较为典型的侵犯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群体性事件。但是,考量到上述可能存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转股潮”与“退市潮”,乃至媒体大肆渲染的小贷公司“跑路潮”,未雨绸缪地建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成为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消费者的视角寻求产品设计与运营管理的创新,这种创新不仅包含了对于农村弱势领域金融消费者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在其交易过程中重视对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相对而言,农村地区的金融消费者在参与金融活动时比之城镇金融消费者具有更大程度的信息不对称,由此,对于消费者金融消费观的正确引导、对于金融消费者产品知情权的保障应当成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可推卸的责任。

2.存款保险与退出机制的完善。存款保险制度与市场退出机制是从准入和退出两个金融机构发展的关键节点着手,事先通过制度预防金融机构经营不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2015年《存款保险条例》颁布实施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力的制度保障。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金融安全网中重要一环,能够有效保护存款人利益,防范银行风险,避免行业恐慌”[13],从本质上讲它有利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为民间资本参与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安全制度保障。在提倡放开村镇银行投资人比例限制之时,更应通过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广,实现对金融风险作出必要的防范。与存款保险制度相对应,市场退出机制是保障农村金融市场安全运行的另一大利器。在新型金融机构的建设过程中,个别区域或个别机构有可能因自身经营或外在环境的影响,面临着巨大的持续经营的成本与风险,这时合理的退出机制成为一种必要。目前,我国并未效仿发达国家建立起普遍的存款保险制度,金融机构的破产清算也无法完整地适用破产法的规定,因此完善金融市场机构的退出机制成为预防因金融机构经营失败而引发的违约风险与信用风险尤为必要。规范金融机构运行中的评价体系,严格执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向投资者倾斜保护的破产退出机制可以成为保障金融机构平稳推出市场的有效制度保障。

四、结语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本身就是对农村金融与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探索与实践,数量与规模的非理性增长不能解决我国农村金融面临的深层次问题。由于因循政府主导的强制性供给路径,忽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法律制度的现实需求与内在逻辑,忽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与农村金融法律制度改革的整体推进,忽视农村金融法律制度改革与城市金融法律制度改革的协调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及其组织体系不仅难以实现决策层的预期目标,而且严重影响了农村金融机构本身的运营和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问题的根源在于制度供给的严重抑制,而最终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法律制度建设,逐步将其真正纳入法制轨道。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应当立足于破除现有发展中的制度瓶颈,通过权利的保障、义务的促进以及责任的强化实现法律制度对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杜金向.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4:1.

[2]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3年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12.

[3]王煜宇.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主体与发展定位:解析村镇银行[J].改革,2012(4):116123.

[4]程惠霞.农村金融“市场失灵”治理前提再判断:供给不足还是金融排斥[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11):101111.

[5]屈静晓.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现实困境及其出路[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5):8388.

[6]王小华,温涛,王定祥.县域农村金融抑制与农民收入内部不平等[J].经济科学,2014(2):4454.

[7]罗来武,刘玉平,卢宇荣.从“机构观”到“功能观”: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04(8):2025.

[8]吴国华.进一步完善中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4):3245.

[9]茆晓颖.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2(9):5763.

[10]陈蓉.投资者权益保护视域下村镇银行法律制度之缺陷与修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149155.

[11]洪正.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行吗?――基于监督效率视角的分析[J].经济研究,2011(2):4458.

[12]王修华,贺小金,何婧.村镇银行发展的制度约束及优化设计[J].农业经济问题,2010(8):5762.

[13]余力,王韵荃.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构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5):148153.

Abstract:The inherent contradictions between chasing profits and support agriculture and the absence of the external incentive policy have become the new constraints for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development such like rural bank and the microfinance company. The inhibition of traditional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the insufficient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makes the new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lack of development power. New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contain a concept of fairness, inclusive, security and efficiency. Financial institutions lacked sustainability because of the lack of institutional coordination. The framework of legal system, “RightObligationResponsibility”, has provided the system blueprint for the new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Protecting agency principal rights, encouraging the principal obligation and strengthening legal liability are the direction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new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Key words: new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ural banks; smallloan company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转型与创新
发布时间:2016-01-19
摘要:“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正在经历急剧变革,农村金融主体、金融要素、金融机构不断进行分化重组。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必须清醒认识“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客观分析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认真做好市场定位和战略转型。......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战略及其完善
发布时间:2016-11-10
银行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首先是降低风险然后是吸收存款,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现状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仅是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迫切需......
浅谈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与创新
发布时间:2022-11-19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效率性指的是通过指定的金融组织体系可以确保金融交易活动的低成本,顺利完成同储蓄向投资转变的程度,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借鉴。 农村金融组织属于我国农村经......
在新农村建设中完善金融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23-05-22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发展农村金融列入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现行的农村金融体系不能充分满足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为了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村金融体系需要进一步的变......
西部农牧区金融及其法律保障机制现状
发布时间:2015-08-27
摘要:西部的金融业发展并非建立在内生于西部经济需要的基础之上,而是在国家强大的财政扶持下表现出来的政治性繁荣。国家扶持的金融多生长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城镇,而在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的农牧区则较少或者没有。在普惠金融大发展的战略......
我国农产品价格管理机制和法律制度的完善与探索
发布时间:2023-05-28
农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消费品。农产品价格首先会影响农民收益和消费者的生活水平,进而关乎农产品市场秩序的稳定。但自从2010年年底我国农产品如大蒜、绿豆、玉米、辣椒等价格出现持续暴涨。2012年5月中旬至6月初的短短十几天内,......
浅析国外农村金融制度保障农民利益
发布时间:2022-11-30
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农村金融的发展在各国金融体系中的分量也越来越重。为了适应本国农村经济,欧美国家都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建立了自己的农村金融体系,主要有4+1需求功能型的美国模式、6+1领头银行型的印度模式、5+1分类对口型的墨西......
新农村金融制度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09
摘要:本文从小额信贷在信贷市场中的阐释了其对于在新农村制度建设的优越性,并结合实地调研案例进一步分析小额贷款对于新农村建设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同时对小额信贷现存的不足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小额信贷;金融发展......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要: 通过对陕西省和宁夏自治区的实地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综合绩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综合绩效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村镇银行综合绩效最优,小额贷款公司次之,资金互助社最差。此外,......
论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信贷担保体系的建设
发布时间:2015-09-11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已由之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发展为多种形式的新型经济模式,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拉大。为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就亟需关注“三农问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主要就是为了满足农民的需求,而担保......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28
摘要: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重点之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则是农村金融投资改革的重中之重。在国有商业银行大幅撤并农村营业网点和和农信社转战城市市场的条件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与建设问题凸显出来。本文阐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从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问题、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问题、市场支撑体系建设问题等方面揭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给出新型农.........
农村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发布时间:2022-10-13
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推进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基层治理是重要的一环,而农村社会治理是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社会阶层日益复杂化、需求多样化进行深度转型的新形势下,实现农村社会治理,更需要村民、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形成村党组织领导、村委会主导、村社会组织协同、村民参与的社会治理体制。因此,农村社会组织是农村社会治.........
完善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金融体系的现实抉择
发布时间:2022-11-18
"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命题,进一步明确了解决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指导当前金融改革 、发展和稳定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农村农民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
发布时间:2023-04-01
  1、新农合运行现状  萝北县是鹤岗市的市辖县,位于小兴安岭南麓与三江平原交汇处,临近俄罗斯联邦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有着独特的区.........
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制度构建与完善
发布时间:2015-08-07
摘 要 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司法警察制度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队伍建设和后勤保障等实现长足发展,但是,实践运行中仍有诸多问题亟待改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核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深化司......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
发布时间:2023-05-24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化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也经历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时代的发展,使许多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相关的问题凸显在我们面前,迫使我们必须加快改革和完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步伐......
浅谈金融危机下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
发布时间:2023-07-13
【摘 要】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着诸多缺陷,多重监管机构之间难于协调,信息很难共享,监管部门金融监管理念落后。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应确立适度监管原则,完善金融监管模式,加强金融监国的国际合作。 【关键词】金融危机; 金......
是完善金融危机下金融监管体制党
发布时间:2023-07-22
【摘 要】在机构设置上可借鉴以美国,考虑组建隶属于国务院的金融监管部门,负责识别和防止影响金融体系稳定的系统性风险,促进各监管机构.........
浅析加快培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3-02-28
目前,我国农村依然是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服务供给很不充分,农民贷款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成为金融体系中的短板。大力培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破解城乡二元难题、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支持社会主义新......
建立完善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想
发布时间:2013-12-17
" 摘 要:失地农民是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亟待为其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失地农民失去其生存的物质基础,生存权受到威胁,国家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本文简要论述了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
浅析存款保险制度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影响及机遇
发布时间:2023-06-04
1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的一个保险机构。虽然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推动市场经济的进步,但是相比市场经济成熟的大型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存在规模小、资产质量低、盈利能力弱......
金融危机下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改革
发布时间:2023-01-29
1、首页2、我国金融业面临的问题3、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 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着诸多缺陷,多重监管机构之间难于协调,信息很难共享,监管部门金融监管理念落后。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了“金融危......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反贫困效应及完善策略
发布时间:2023-02-22
摘要:贫困是我国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反贫困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农合不仅能够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而且能有效降低农村的贫困发生率。当前,我国新农合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限制了其反贫困功能的发挥,主要表现在农村居民大病医疗支出负担较重,部分居民面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方面。今后,应进一步完善新农合,以推进反贫困工作的顺利.........
实现农村法治化的障碍
发布时间:2013-12-17
" 从戊戌变法及清末的法制改革以来,法治一直是国人的百年梦想。过去50年中历经曲折反复,才逐渐承认了“人治”的严重弊端。近年来国内法学界围绕着这一问题旷日持久的讨论总算达成了一些共识:法治乃强国之路,要用“法治”代替“人......
关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2-11-21
摘要:农村金融是现代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和问题的研究分析,在参考借鉴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农村金融机构及业务,......
如何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发布时间:2023-02-13
一、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在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解决的建议 (一)政府财政投入严重不足 《法律援助条例》不但规定了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是各级政府的责任,也规定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投入是法律援助......
关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3-01-23
1、首页2、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启示3、借鉴国外经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对策选择 农村金融是现代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
浅谈职业安全卫生权法律保障制度的完善
发布时间:2023-03-11
权利是随人类社会而产生和存在的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对权利的保护体现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职业安全卫生权,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之一。这一权利区别于其他权利的本质之处在于,其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生命和健康。对劳动者职业安全卫生权......
创新体制机制 完善保障措施
发布时间:2015-08-03
项城市积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推进办学模式创新,科学制定各项扶持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利用PPP等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教育领域,加快了民办教育事业发展,初步实现了办学形式多样化、投入渠道多元化、......
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建议
发布时间:2017-02-21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农村土地制度是农业土地问题中的关键。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土地制度。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很快,尤其是城镇化、工业化推进速度加快,逐步扩大了人类活动范围,人......
完善、稳定与发展我国的金融税收制度
发布时间:2023-06-13
完善、稳定与发展我国的金融税收制度 完善、稳定与发展我国的金融税收制度 完善、稳定与发展我国的金融税收制度 当前金融税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开征的税种不健全......
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法律制度的构想_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深入发展,流动人口规模持续扩大。流动人口的迅速增多为繁荣经济、丰富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流动人口的增加也给社会治安、城市建设、文化教育、社会管理等方面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
论我国政策性银行向开发性金融机构转型的立法完善
发布时间:2022-11-19
我国三大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到今天已经有了20年的发展期,在能源、农业农村等重要的经济领域中充分发挥了作用,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伴随着全球金融环境的发展......
论我国政策性银行向开发性金融机构转型的立法完善
发布时间:2022-12-08
开发性金融机构是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深化和发展,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以市场业绩为支柱,通过融资贯彻国家政策,实现政府的发展目标。简单地说就是既开展政策性金融业务,又开展商业性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开发性金融机构是政策性金融机构......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制度障碍
发布时间:2023-04-09
摘要:农村劳动力转移时优化资源配置的必然要求.更是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结合目前我国农场剩余劳动力规模庞大、比重较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较低等现状.探讨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
浅析丽水市农村金融机制体制创新
发布时间:2023-03-16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这一要求部署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并在推动......
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20
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保障体系,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党和国家提出把做好社会保障工作作为当前全国的一项重要、紧迫的任务,争取用5年左右时间,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
建立完善农村“三资”监管机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发布时间:2023-06-06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历来是广大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也是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易发多发领域。近年来,洛阳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财务公开和......
浅谈新刑诉法对律师辩护制度的完善
发布时间:2023-03-13
查字典范文网小编为你提供经济法论文:浅谈新刑诉法对律师辩护制度的完善,大家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写出论文。 论文摘要:在现代法法社会,只有律师辩护职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实现司法公正。1996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在律师辩护制度......
浅谈新刑诉法对律师辩护制度的完善
发布时间:2016-04-25
新刑诉法对律师辩护制度的完善,就新刑诉法对辩护人责任的重新定位、审判前辩护制度的确立、会见难的突破和防止报复性执法等四个方进行深入分析。 刑事辩护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享有的最基础、最核心的诉讼权利。犯罪嫌疑人、被告......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3-06-07
摘要: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条件以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支农主力军。为了实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长足发展,本文从分析其发展现状出发,着重剖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中存在的......
论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制度的完善
发布时间:2022-10-27
我们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新生代,恰好也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第一代,而本人也亲身经历了所有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痛苦、无奈和愤慨。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问题已经不是社会能够回避的问题,我们必须坦然面对,用心解决。 一、农村留......
完善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改革的政策选择
发布时间:2016-01-12
摘要:合作金融是在特定的经济社会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资金融通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合作金融获得长足发展,但也存在许多障碍,因此,合作金融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农村合作金融的基本原则,加强风险控制,推进金融创新,增......
WTO与律师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发布时间:2022-12-21
查字典范文网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WTO与律师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 按照WTO《服务贸易总协定》关于律师法律服务的要求,我国政府的承诺是.对“跨境......
扶贫开发信贷服务缺失与融资保障机制的创新完善
发布时间:2015-08-07
摘 要:本文以武陵山片区邵阳市特困区为例,概述了当前扶贫开发金融服务中的信贷弱化现象,并运用典型调查验证不同信贷需求群体面临不同程度的信贷服务缺失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导致当前扶贫开发信贷服务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文章......
我国金融安全与金融法体系的完善问题
发布时间:2016-09-02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金融的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到经济的稳定性,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为了保障金融的安全以及金融主体的合法权益,与金融有关的法律体系随之出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金......
关于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分析
发布时间:2022-07-30
根据我国《水法》的规定,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其中,生活饮用水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对水质要求较高。因此,1985年8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了GB5749-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了生......
完善快递服务法律制度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11-09
[提要]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快递行业具有极强的发展潜力和提升空间。然而,在经历了一段极速发展的历程后,快递行业暴露出诸多法律问题。因此,从快递行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必须完善快递行业立法,加快行业系统内改革,以法律的力量保障快递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关键词:快递;物流经济;法律对策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5年6月11日一、我国快递行业立法背景国家邮政总局发布的《快递市场管理办.........
浅谈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完善
发布时间:2015-07-29
一、食品安全的相关理论 (一)食品安全概念 食品安全的概念主要是对食品和安全分别进行论述的,食品范围主要包括在卫生安全规范的范围之内,而安全是以法律法规作为依据,把对食品的判别进行具体的划分,并加之确定[2]。 (二)......
完善我国风险投资法律制度
发布时间:2023-02-20
完善我国风险投资法律制度一、风险投资的概述1.风险投资的定义美国风险投资协会对风险投资的定义是指由专业投资者投资于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定义则是,一种投资于未上市的新兴企业并参与管理的投资行为。其价值是由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家通过资金和专业技能共同创造的。[1]2.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与障碍我国风险投资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99年被称为风险.........
新农村信息化的法治困境与制度构造
发布时间:2022-11-15
摘 要:中国已经步入信息时代,农村的信息化建设中,对农民信息权利保护、农村信息资源利用、农村信息市场的规制等方面法律政策的缺失,严重影响我国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文章从具体国情出发,用法治的视野对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给予......
新刑诉法下律师会见权保障的完善
发布时间:2023-05-26
摘 要 律师会见制度是我国刑事辩护制度的首要组成部分。新刑诉法对律师“只要凭三证”即可会见的规定,同时会见不受监听,使得司法实务当中看守所律师会见大量涌现,律师加大了个案会见的次数与频率,但其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本......
浅谈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障碍
发布时间:2023-02-07
无论是在创造最终产品跟服务的价值总量方面,还是在利用外资以及出口创汇,或者是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中小企业都有其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其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遇到种种困难,融资则是最为普遍的问题。 随着《物权法》《公司法》......
我国天使投资的法律制度完善
发布时间:2022-12-15
近年来,天使投资在我国发展迅速,有效的解决了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但由于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阻碍了天使投资的发展,政府必须从天使投资的概念界定、法律制度等方面加强对天使投资的规范并对其加以鼓励。 1天使投资的概念 天......
我国食品召回法律制度的完善
发布时间:2023-03-18
食品召回指食品生产者按照规定程序,对由其生产原因造成的某一批次或类别的不安全食品,通过换货、退货、补充或修正消费说明等方式,及时消除或减少食品安全危害的活动。我国《食品安全法》中已明确规定了食品召回制度,但操作上还存在......
略论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完善
发布时间:2022-11-20
近几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频曝光,食品卫生情况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关注重点,食品卫生如果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同时也间接的影响着国家的安危和社会的稳定。在2005年举办的全国人民两次会议上,食品安全法的制定......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法律审视(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06
摘 要:全国新农合制度经过四年的发展,在减轻农民医疗负担、增强农民保健意识及促进农村卫生市场良性运转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筹资成本高、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该文认为,新农合制度的建立,只有探索创新机制,降低新农合的......
关于我国民间金融制度的完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11
摘要:民间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有助于激发实体经济活力,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当前,我国民间金融制度的发展还存在诸多瓶颈,影响了民间金融生态的培育与发展。本文围绕民间金融在法律监管、经济环境领域存在的问题,......
探究基金会法人内部组织结构制度的完善
发布时间:2022-10-07
2004 年《基金会管理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规定基金会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基金会法人的组织结构制度是指基金会在现有的法律制度下理事会、......
我国法律援助制度规制与完善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4
摘 要: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援助已经成为我国公民获得法律帮助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我国公民权益的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法律援助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法律援助在帮助公民解决法律问题以及稳定社会方面起来越......
城市农民工群体社会保障制度完善
发布时间:2023-03-06
城市农民工群体的现状及特征 城市农民工实际就是指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人,具体来讲就是指户籍在农村但到城市务工的一类特殊的群体,他们生活在城市中,从事非农产业,但仍然是农村户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城市农民......
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金融法律制度的出路(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17
[摘 要]美国次级贷危机引发了自身的金融危机,并逐步席卷全球,发展成为全球金融危机。引发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美国,其自身危机则具有深层次的法律原因。通过对深层次的法律原因的思考,我们来寻找金融法律制度的出来该当如何?这便是本文......
浅析农村土地抵押的运行实践与制度完善
发布时间:2023-07-14
为达地尽其利、地利共享之目标,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于2014年1月19日印发的《关于全而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指出: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
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构建
发布时间:2023-06-13
一、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概念与特征 (一)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概念 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是指国家为防治农村水环境的污染而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及有关法律规范的总称。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是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必不可少......
土地资本化与农村金融创新机遇
发布时间:2022-08-30
当前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是一种集体土地所有制下农民拥有承包经营权的制度,在这个制度框架下,集体拥有土地的所有权,从而拥有土地的发包权和处置权,而农民拥有土地的承包权、经营权、收益权和转包权。......
完善刑事错案法律监督机制
发布时间:2015-08-17
【摘 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指出完善检察机关刑事监督权的法律制度,加强对刑事诉讼等的法律监督,绝不允许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司法机关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可因此被杜绝。然而在实践中,由于人们......
简析农村土地抵押的运行实践与制度完善
发布时间:2023-07-23
为达地尽其利、地利共享之口标,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于2014年1月19日印发的《关于全而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指出: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
浅析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2-10-25
为解决以上问题,我国2006 年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意见》的提出促进了农村金融的进一步改革,引导社会资本到农村进行投资,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公......
浅析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机构体系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21
1 农村建设中金融体系发展历程及新时代发展要求 1.1 农村建设中金融体系发展历程分析 从我国的农村建设中的金融体系发展历程来看,经历了几个重要的时期。在农村金融组织的初始阶段是在建国初期,为能对农民利益的保障以及对农村经济......
试论物流法律法规的构建与完善
发布时间:2016-09-14
物流自20 世纪70 年代从日本传入中国,在国内逐渐发展开来,但我国物流法律法规的建设滞后,导致物流业处于缓慢发展和无序推进的状态;同时我国未出台一部专门针对物流行业的法律规范,调整物流各环节的规章制度都散见于各部门法中,没......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经济政策支持与金融监管制度准备
发布时间:2023-06-20
[摘要]市场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必须要在国际国内的金融监管制度以及经济政策的配套支持下才能够有效地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由于国际能源市场格局的变化、国际资本的回流等国际经济因素决定了我国必须要对内生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金融......
完善农村中小教师激励机制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3-07-13
" 教师激励是指运用各种有效手段激发教师热情,启动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发挥教师创造精神和潜能,使其行为朝向组织所期望的目标努力。教师激励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关系到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
浅谈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的贷款模式
发布时间:2023-03-10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已经完全具备了排他性、可分割性以及一定的可转让性,因此,从理论上讲土地权利可以作为与农村金融机构进行贷款交易的标的;经验数据证实了农村土地产权的融资条件已经初步具备,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开展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抵押形式的农户贷款模式对于缓解农村地区的资金瓶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户最有价值的资产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二是宅基地使用权。由于宅基地使用权政策上的不.........
改革和完善攀枝花市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决策机制探索
发布时间:2022-11-21
改革和完善攀枝花市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决策机制探索 攀枝花市农村存在多民族、http://wWw.LWlM.cOM人口分散、交通差异较大、山地多耕地少、基础设施薄弱、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多等现实具体情况。致使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缓慢、村级集体经......
论科技项目管理制度的法律完善
发布时间:2015-07-24
一、科技项目管理制度 科技项目管理是指在科技活动中,对以项目形式进行的科技研究活动的全程的管理活动,其包括科技项目的立项管理、项目中研发管理和项目后实施管理。科技项目管理是一项及专业性特点的综合管理活动,要求项目管理者......
农村金融机构瓶颈及策略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15
农村金融机构是为了解决农业从业人员在农业生产环节或其他与农相关的过程中发生资金困难问题而设立的。目前情况而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信贷产品、贷款手续、利率决定、风险控制等方面的确有其优势,更能满足农户和中小企业的需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不便捷等等。一、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一)金融机构网点数量少,服务“三农”效果不明显银监会.........
浅析我国宪法人权保障制度的完善
发布时间:2023-05-17
一、关于人权与人权保障制度 人权,不论是从自然权利层面还是从基本人权层面上说,都是人类作为自然人的每一个体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体现了人权的道义性及宽泛性的特点。维护和保障人权已然成为当代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这也是人类社会......
试论我国破产法律制度之完善
发布时间:2013-12-19
试论我国破产法律制度之完善 试论我国破产法律制度之完善 试论我国破产法律制度之完善 我国<企业破产法(试行)>(以下简称<破产法>)的颁布和实施,对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及规范市场秩序,完善我国法律体系起......
完善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
发布时间:2023-01-23
能源最终将由化石能源时代发展过渡到可再生能源时代,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 各国在针对经济危机而推出的救援计划中都不约而同地把绿色投资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作为实体经济的突破口,希望通过对新能源产业......
论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
发布时间:2023-05-16
从计划经济进入市场经济是一个乡村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矛盾多发、利益冲突愈加尖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对利益的追求被激发,过去被隐藏和压制的社会问题集中呈现,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层出不穷。为此,加快社会治理能......
融资租赁制度在民法典中法律完善的二三方面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18
一、融资租赁合同的定义问题 《合同法》237 条对融资租赁合同的定义融资租赁合同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而反观其他立法例,比如《国际融资租赁公约......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3-06-14
【摘要】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一项独立的用益物权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已在实践中突破法律界限,因此明确宅基地的集体所有权和农民的用益物权,修改现行法律、制定宅基地流转的制度,要明确农村宅基地受让主体范围、使用......
新时期进一步完善中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思路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22
要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促进农村资金融通,下面是想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查看。 一、引言 普惠金融就是支持弱势的金融。在我国,......
从赖昌星遣返的障碍看我国引渡制度的完善(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23
摘要本文基于目前遣返赖昌星遇到的瓶颈期的原因的分析,针对赖昌星已经提出的和可能提出的对遣返造成障碍的主要理由,对我国引渡制度的完善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应对建议。 关键词引渡制度 遣返 引渡条约 一、......
企业财务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发布时间:2023-02-10
【摘要】随着国内企业不断发展,财务管理在企业当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它的组成包括财务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以及制约机制,并且拥有组织资金运作、进行财务关系协调以及实现一些财务目标的重要作用。要想让企业财务管理运作更加稳定,让财务管理的作用有效的发挥出来,就要建立一个合理完善的财务机制。本文对企业财务机制的构建与完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述。【关键词】企业;财务机制;构建与完善一、前言伴随全球化经济的来临,.........
基于贵和金融文化的近代金融机构制度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04
[摘要] 贵和文化,即以和为贵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范畴之一。基于贵和文化,近代金融机构在内部和谐、与客户和谐、同业和谐、政府和谐等方面开展了组织制度、经营制度等方面的创新,取得了良好成效,对当代金融机构营造内外部和......
金融危机防范与金融审计免疫系统完善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8
金融危机防范与金融审计免疫系统完善研究 金融审计作为国家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范金融风险乃至金融危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007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整个金融业的连锁反应。2008年,随着美国两大房产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被政府......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的完善
发布时间:2023-02-07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的完善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的完善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的完善 一、引言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农民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据承包......
完善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03-25
《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是为了预防洗钱和恐怖融资活动,规范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行为,维护金融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等法律、......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的构建和完善
发布时间:2015-08-12
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特殊地位,它不仅能支撑金融业正常运行,也担负着联系各经济体的纽带作用,所以一旦银行破产极易给社会经济带来极大的的动荡,甚至会使社会陷入瘫痪的状态。因此。为了保障社会的顺利运转,减少商业银行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