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身体哲学研究的范式转换论述

身体哲学研究的范式转换论述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0-12 05:33:43
身体哲学研究的范式转换论述
时间:2022-10-12 05:33:43     小编:郭忠来

一、 身体的凸显: 身体哲学

研究的现象学范式国外的身体哲学研究有一个 梅洛-庞蒂现象。 在梅洛-庞蒂之前, 身体在现象学中一直是一个被忽视的话题。 胡塞尔的现象学即使对身体有所关注, 也是从意识的先验构造出发的。 身体表现为先验意识的 意向相关项。 身体没有自身的独立地位, 身体的意向性问题尤其是生活世界中的生存论的身体的意向性问题根本没有探讨。海德格尔在 《存在与时间》 中虽然对此在的实际性解释学的生存论结构进行了分析, 强调此在作为 天、 地、 神、 人 相会的场所。 此在具有 共在 结构, 即 在世界之中存在的生存论结构。

海德格尔称之为此在的 沉沦结构。 此在通过自己的生存筹划使世界得以上手 成为 周围世界, 作为存在的 生存意向性的相关项。 这就是此在生活的 生活世界。 通过此在的生存筹划, 世界作为此在存在的 意义之晕 环绕在此在 周围, 成为此在生存的一部分并在此存在。 如果我们将此在理解为 具有 身体的此在, 那么世界就是此在的身体的一部分和 延长。 这种逻辑和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是一致的。 遗憾的是海德格尔没有集中关注身体的此在问题, 这种局面只是到了梅洛-庞蒂才有了改变。梅洛-庞蒂将身体作为世界得以显现的 舞台 和场所, 世界作为身体的意向性结构的一部分, 就是身体。 世界是 身体 体现的 现象, 没有身体的 体现 世界就无法显现。 世界是以 身 体之的世界。 身体绝对在此, 世界通过身体在此。

身体现象学就是世界通过身体体现 的 世界显现 学。 身体作为生存论的身体, 是具有意向性的、 主动的、 活生生的身体。 身体具有经过长期自然进化形成的 生存智慧, 身体是具有 身体图式 和 行为结构 的能行动的、 具有 默会知识 的习惯的、自动化的身体。身体图式 和 行为结构 揭示了身体意向性, 它是由人在长期的生活体验中历史地形成的, 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无意识性。 由于身体的意向性和身体图式的存在, 身体仿佛具有了灵性 和 意识, 身体表现为 能思维、会行动 的身体 。 这种身体不是现成的、 完成的身体, 它是历史性的、 生成的身体。 身体意识和身体思维来源于身体在以往与环境和世界的长期相互作用的历史, 来源于人在生活过程中获得的直接经验和切身体验的长期积累。 它是历史的凝结 和 凝结 的历史, 是身体的 前理解 (前有、 前见和前把握)。 这种 前理解是不能以语言的、 逻辑的方式言说的, 它是沉默的、 通过生存体验和实践领会的身体思维。 这种思维来源于人的生存过程中直接的身体经验, 是肉身性的思维。新现象学的代表人物施密茨在胡塞尔、 海德格尔、 梅洛-庞蒂的基础上主张一种受到情绪震颤的 身体情景存在论 的现象学。 相比于海德格尔的 生存存在论 现象学, 施密茨突出了身体的作用, 着重探讨身体 在世界中存在 的意义, 提出一种较为完备的 情景存在论 学说。

施密茨认为, 海德格尔在 《存在与时间》 中的 此在 是一种 异化的主体性,即 被剥夺此岸 居留权 (以身体的物质感性活动为基础的实际生活的生存权, 引者注) 而导致的 隐退性主体性。 这种主体性是一种担负 存在 可能性的、 无法规定的 匮乏 的主体性。 它只能通过 在世界中存在 与其他存在者 共同存在, 从世界的 上手 中, 从世界的方面来把握自身。 在施密茨看来, 这恰恰使海德格尔失去了把握主体性自身的机会, 因为主体性的 此在 是不能从世界方面来把握的,而只能 转向自身 从自身来把握。 主体性是一种基于 情绪震颤的主观事实 的 严格主体性。 这种主体性必须以 身体的在世存在为基础。

由此出发, 施密茨发展出了一种身体情景存在论。 施密茨用身体的 情景存在论 取代了海德格尔的此在生存论的解释学。施密茨主张身体处在情绪包围的 情景中, 身体遭到情绪的侵袭而发生了情感的 震颤, 使身体发生 收缩, 这是身体的 焦虑性 反应。 正是情绪或情感的 氛围 侵袭使身体处于 在此 存在的 原初情景 之下,进而使身体从 在世界之中 存在的沉沦状态之中 抽身 出来发生 自身转向 获得自我认识。 因此, 身体的情景是极端的情感和情绪造成的, 它使身体处在一种 迸发 出了的 原初情景 中并绝对地 在此 存在。 身体的原初情景 是一种展示情感存在的绝对肉身空间。 情感通过 身体的震颤 作为肉身现象而客观化和对象化, 情感通过肉身空间获得了空间性。 情感本身也成为客观可感知的对象,从而改变了传统关于情感的内主体的观念。情感作为肉身震颤所开辟的 空间现象, 具有了可以认知和把握的物质性维度。

这是通过身体体现出来的情感, 因此, 施密茨的新现象学表现为一种通过身体体现的 具身性 情感现象学。新现象学的身体是情感包围、 情绪侵袭的身体, 它是从此在沉沦的日常生活世界中 超拔出来, 脱离了具体的、 历史的人的感性物质活动的神秘 氛围 下的 抽象身体。 这种身体观并没有超越梅洛-庞蒂晚年本体论的 肉身 观念, 它是一种神秘的、 原初的、 未分化的 身心一体、 身体情感 一体的存在论之 肉。它没有注意到情感除了是一个生物学身体的震颤现象外, 还是一个社会学身体的历史现象。 这需要对身体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

二、 梅洛-庞蒂的身体哲学的内容和局限性梅洛-庞蒂作为对身体感兴趣的现象学家是身体哲学的代表。 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中的身体 概念既是名词又是动词, 更确切地说,是动名词。 作为名词, 有 身之体 之意; 作为动词有 体之于身 之意。身体作为生存论的概念, 揭示了身体作为一个个体 在此 存在, 是通过身体的行动将世界万物 体现在身体上 来实现的, 身体的存在是以世界的 上身 (体之于身) 的方式来实现的。 在世界 上身 的时候, 身体也就变成世界的一部分。 身体变成了世界的现象, 世界变成了现象的身体。身体现象学和世界现象学是一体两面的。 我们通过身体拥有世界, 也通过世界理解身体。身体现象学是一种通过身体体现的、 世界万物的 聚集, 是一种身体显现的 逻各斯。身体相当于海德格尔的 此在 概念, 此在通过生存的筹划将 天地神人 聚到一起, 这样此在才完成了自己的存在的使命和目的。 身体同样如此, 它的存在意义就在于使世界万物 体现 出来, 进而完成自己的 身 之 体现。因此, 身体是能 体现、 体会、 体验 和体知 的具有意向性的身体, 是具有生存论智慧、 身体图式 和 行动结构 的身体。身体现象学使 天地神人 成了身体的现象, 脱离身体的 体现, 宇宙万物、 天地神人都成了不能显现的 自在之物 和神秘的 本质。 那么, 是谁赋予了身体这么特殊的地位呢? 身体本身是什么呢? 身体本身是 不可见的、 不在场 的, 身体是现象学的 事情本身 和自明性的真理, 不承认这个 事情本身就没有身体现象学。 在此意义上, 身体现象学仍然是先验的身体现象学。 只不过同胡塞尔相比,换了一个名词而已, 用先验身体预设取代了先验意识的预设而已。 这个身体是没有历史的、 没有生成的抽象 自在之物, 是一个先验逻辑的构造。 这个身体拒斥历史发生学的分析, 它是身体现象学建构的阿基米德点。

它相当于黑格尔逻辑学 《存在论》 中的 纯存在, 它没有任何认识论的规定, 它是 纯粹的无。 身体现象学在认识论上是从 无 开始的, 揭示了身体现象学如何 无中生有 的逻辑。 这与海德格尔的无之无化 的存在逻辑有异曲同工之妙。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超越身心二元论的模式, 提出了 肉身存在论 的思想。 但它的肉身概念 只是存在论的、 非概念的层面 前科学 的 纯粹经验 世界, 它是活生生的、直接的原初生活世界的身体体验, 它是科学世界和认识论世界的身体和心灵的意义来源。 对肉身 的把握靠 现象学直观。 这种纯粹经验的 生命 直观拒斥知性概念的分析和辩证理性范畴的重构, 它始终对科学知识和哲学理性保持着 神秘 的维度。 对梅洛-庞蒂的 肉身 存在论现象学来说, 黑格尔的关于身心统一的辩证超越模式是不得要领的, 因为作为理性范畴的身心统一即肉身范畴已经不是直接经验和现象学直观, 它是对肉身经验的 理性重构。肉身范畴不是肉身存在本身, 它是对肉身经验的理性模仿。 它不能对肉身这一原初经验进行直接观看 和 直接体验, 它无法进入存在论的肉身体验之流和身体生命的维度。显然, 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逻辑仍然局限于纯粹理论理性层面, 封闭在理论自身的逻辑之内, 最终导致了身体的神秘化。 克服这种神秘化, 实践的、 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哲学是一个有力的武器。 身体的神秘的意向性、 身体的体现 能力以及身体的 图式 等先验结构,都能从实践的物质感性活动来得到解决。 实践的身体才是具体的、 生活世界的真实生存的身体,才能真正 体现 宇宙万物, 与世界发生真正的、 切实的相互作用, 从而产生真实的世界历史和人的真实身体历史。 人的身体 世界史 和世界的 身体史 都是通过工业活动不断生成的过程。 工业活动打开了人的身体的历史和世界的历史。 因此, 对身体的理解必须同现代性问题、 同生产方式问题以及资本通过工业生产的全球化问题相联系,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打破身体哲学研究的抽象化、 神秘化的倾向。 而这需要建立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身体观。

三、 国内的身体哲学研究:费尔巴哈的感性本体论范式

国内身体哲学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张再林先生。 受梅洛-庞蒂的影响, 张先生从现象学方法入手切入中国传统哲学的 身体 概念, 试图建立身体思维基础上的中国古代身体哲学。 张再林认为中国古代的哲学是一种身体哲学。 相对于西方意识哲学的 反思 取向、 祛性 特征和还原论的方法论原则, 中国古代哲学具有反身 取向、 尊性 特征和系谱学的方法论原则。 中国传统哲学具有 以身体道、 即身而道在 的特色, 这种 身体的道 即身体的逻各斯 一以贯之地体现在中国古代的宇宙学、 伦理学和宗教观等理论中。 在此基础上,张先生从独立的人文科学的方法论意识入手, 以维科的历史哲学、 狄尔泰的生命哲学、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以及胡塞尔、 海德格尔、 梅洛-庞蒂的现象学为理论资源, 兼顾实用主义的身体美学思想, 对中国古代的身体哲学范式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取得一系列的理论成果, 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张再林先生认为, 中国古代身体哲学是以身体为基础的、 基于男女两性 交、 通 的生命对话的、 揭示 生命之族类化 过程的生命哲学。 身体的两性关系作为 生命的对话 和最初的 主体间性, 是人类社会、 政治、 伦理生活和宇宙的基本关系, 其他的一切关系都是男女两性关系的 身体隐喻, 男女两性关系是生命族类化 过程中的原始关系。 男女两性的交通 是 生命的原发机制, 是生命生生不息和人类存在的永恒动力。

生命活动是一种族类学行为, 它体现为 身体两性家族这一族类无限生成的活动和过程。 这显然是对自然的、 感性的生命的理解, 生命被理解为生物学种类进化意义上的本能自然活动。 在此基础上, 张先生坚持对中国古代身体哲学研究的生命系谱学 方法一种 族类思维。 这种族类思维是 以一种 触类旁通、 触类而长之 的方式, 它 完全基于类似、 类比、 类推这些诗性想象里。 是一种 感性普遍性 思维。通过这种 族类思维, 身体扩大到家庭、 家族、 国家、 社会、 宇宙天下, 实现了个体身体的 生长, 成为一个 大身体 (隐喻的身体) 的一部分, 同时家国天下也 切身 地通过身体 体现 出来。 通过这种 族类思维的 身体隐喻, 张先生发挥出了身体伦理学、身体政治学、 身体宗教学、 身体符号学等领域,促进了身体哲学的研究。张先生对中国古代哲学的身体研究是卓有成效的、 论证也是有理有据、 令人信服的。 但是,将生命仅仅理解为自然本能的 族类生成 活动, 这是有失偏颇的。 同时, 生命系谱学的族类思维 也只是思维方式中的一种, 不能将之提升为 本体论 的、 生存论的地位。 身体思维、 感性思维是有限度的, 感性不具有 普遍性。 生命作为人的动物性存在的 类 是身体生产的过程, 两性之间的身体交往是 种(族) 类生命 延续的 原发机制, 这是没有问题的。 问题是, 这种 类存在 只是人的本能存在, 这种生产只是本能的生产, 人这时候还沉默 在自然界中, 还没有将自己从自然关系中 提升 出来。 这种生产的历史还只是动物性本能关系的历史, 是动物性的生命自我进化的历史。 这种历史还不是真正的人类历史, 这种男女之间的性 (本能) 关系还不是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以感性身体、 性和族类生命为旨归的中国古代身体哲学, 充其量只揭示了人的动物性 的 种族 类存在的方面。 它是前文明、 前现代的 生物学人类学 或 体质人类学 的身体哲学, 它缺乏人类历史尤其是工业生产开创的世界历史的维度, 它还不是现代社会意义上的 人类学。 这种身体哲学将社会关系理解为男女间 性关系 的放大, 将伦理关系理解为夫妇之间伦理关系的扩展, 将生命理解为种族自身的 血缘 延续和 家族 再生产,将宇宙理解为阴阳交合的生生不息的过程, 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达尔文主义。 通过身体隐喻或身体思维 (族类思维) 这一不乏想象和臆测的 感性普遍性, 将身体、 性等概念 扩展 到伦理道德、 社会政治和宇宙领域, 形成了一种以身体为基础的、 两性之间 生命对话 为 原发机制的 情本体、 家本位 的 泛性主义的 泛身体哲学。中国古代身体哲学强调身体的感性直观、 生命的自然理解以及感性思维的重要性, 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将生命的感性和身体上升到本体的地位, 就取消了对生命的理性和科学理解。 必须看到, 局限于生物学感性、 动物学身体的中国古代哲学仍然是一种抽象的感性形而上学和感性本体论的生命哲学。 这种身体哲学局限于感性的身体美学领域, 根本没有对身体的社会历史维度的探讨。 这种身体哲学还局限在抽象人本学和生物人类学领域。 即使涉及社会、 政治、 伦理道德领域, 也只把这些领域看做是感性生物学的身体扩大 和 外推, 是一种以 身体隐喻 为基础的 诗性想象, 而不是知性科学探讨。因此, 中国古代身体哲学摆脱不了 前现代 的特征。 如果说它是一种 身体辩证法 或 感性生命辩证法, 它也是一种朴素的、 猜测的、直观的辩证法, 根本不具有科学的、 理性的辩证形态。以张再林为代表的国内学者对身体哲学的研究, 仅限于对个体精神道德修养的层面, 以个体的修身为主要目的。 这种身体仅限于生物学、 生理学意义上的身体, 在此基础上构建的身体哲学仅是感性本体论哲学。 身体、 性别、 家庭、 情感不能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 自然的 形态, 它们还有社会历史的形态。

国内身体哲学研究局限于身体的 自然、 感性 维度, 并将之提升为存在和本体的地位, 主张一种感性 (自然)身体本体论。 这种对身体的理解仍然局限于费尔巴哈的人类学领域, 没有进入马克思的社会历史领域。 这种身体是一种 抽象 的生物学的(作为种和族类) 身体, 不是从事具体物质生产活动的身体。 它是没有社会历史内容的逻辑抽象。 身体的感性或自然性恰恰是在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过程中才表现为具体的感性和自然性, 脱离实践活动的身体和感性只能是 抽象的身体和 抽象的感性。 这种身体 体现 出来的家庭、 国家和天下只能是自然的、 生物人类学意义上的放大的 本能的身体。 在社会历史领域,这种身体哲学是一种 唯心主义的身体观。 这是一种前社会的、 人类工业文明之前的初级形态的、 未开化的、 原始的、 朴素的 浪漫主义的动物学意义上的身体观。 在现代性背景下, 人的身体是打上了实践烙印的 社会性的身体,情感是社会性的情感, 家庭是社会性的家庭, 宇宙是社会性的宇宙, 世界是社会性的世界, 历史是工业生产实践打开的世界的历史。 因此, 身体必须由工业生产实践打开的世界历史中得到具体的、 历史的解释, 正像世界要由工业生产实践体现在身体的历史中并通过身体得到揭示一样。 身体现象学和世界现象学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有助于克服国内身体哲学研究的抽象感性存在论倾向。

四、 马克思的身体哲学: 历史唯物主义的范式国内外身体哲学的研究很少引起马克思哲学界的关注, 以至于马克思的身体思想研究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

目前仅见的几篇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只是对马克思的身体问题进行了零星讨论, 既不够系统也未形成规模。 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有张立波、 李重、 燕连福、 董希文、 李成实等。 按照有论者的观点, 马克思并非不关注身体、 性别问题, 而是 提示了社会性别制度领域的存在及其重要性: 身体、 性别制度是与经济政治制度密切相关的、 有自身运作机制的一种人类社会制度。 有论者集中于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身体观念研究, 认为马克思的感性、 实践活动、 异化、 解放等基本范畴都可以从身体的角度得到重新理解。 还有论者认为, 青年马克思极其关注身体的存在困境, 并梳理了身体异化的四种状况: 身体被异化为机器、 被物化为肉体、 被异化为商品、 被异化为与自然对立的东西。 在此基础上指出, 身体的异化源于资本的逻辑。 资本的逻辑是 唯生产的逻辑、 唯欲望的逻辑、 拜物教的逻辑和反自然的逻辑, 主张用身体的逻辑取代资本的逻辑, 回归生命、 生产、 需要和审美。 还有论者对马克思 《手稿》 中的身体观念进行了美学研究。 总之, 国内马克思学界对身体哲学的研究刚刚起步, 而且大多局限于马克思早期的感性人本主义思想, 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摆脱费尔巴哈的感性本体论。费尔巴哈的感性身体只局限于人的种族自然生命活动, 感性活动局限于人自身自然生命的身体、 血缘、 两性和家族 的再生产。 这种生产保证了人类自然生命的 种族繁衍 和人种 的 类 存在。 但这种 类 的存在不能脱离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不能离开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脱离生产方式的 类只能是抽象的、 无声的、 生物学进化意义上 物种。 这种类是人的动物性的 种 而不是社会性的 人 类。 人类活动只能是在一定生产方式下的物质生产活动, 离开这种活动人类一刻也不能生存, 动物性的 种族 也无法维持。 人类关系也只能是在一定生产方式下结成的社会生产关系而不单纯是本能的身体两性关系和血缘家族情感关系。 对马克思身体观的理解必须结合他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 必须考虑现实的、 具体的、 社会的和历史的人。 这也是马克思的身体哲学优于国内外身体哲学研究的地方。国内马克思学界对异化、 实践活动、 解放的理解大多还局限于抽象感性人本学的层次, 从这种层次出发, 发挥出一种马克思的感性身体美学和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人道主义批判的 身体政治理论 是可以理解的, 也是有合理性的。

不过, 这种批判还只是伦理道德层次的身体政治和生命美学批判, 它的现实力量还要落实到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层面, 还需要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成因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 需要对商品、 资本生产的秘密进行政治经济学的实事求是的分析。 这需要我们对马克思本人不同时期的身体思想加以挖掘, 使身体问题真正进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 摆脱费尔巴哈感性本体论的历史唯心主义的理解。马克思本人对身体的论述, 在 《1844 年政治经济学手稿》、 《费尔巴哈提纲》 和 《德意志意识形态》 等文本中都有体现。 马克思在《1844 年政治经济学手稿》 中分析了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关系, 指出资本家的私有财产既是工人异化劳动的结果又是工人异化劳动的原因和根据。 在私有制条件下, 工人的劳动是一种违背自己意愿的受迫劳动, 通过劳动, 工人同自己的劳动对象、 劳动产品、 劳动本身以及自己的类生命相对立。 通过劳动, 工人将自己的类本质物质生产活动甚至生命活动交给资本家所有。 在私有制条件下, 作为人的类本质的 劳动 只是作为满足 动物机能 的手段, 而不是人的自我确证。 他只有作为工人才能维持自己作为肉体的主体, 并且只有作为肉体的主体才能是工人。 在私有制条件下, 工人就是动物性的存在和 肉体的主体, 对工人来说, 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 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 身体作为 人的东西 变成了 动物的东西, 这是 异化劳动 导致的人自身的异化。

工人 在运用人的机能 (劳动, 引者注)时, 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动物。 人的身体变成了动物的肉体。 人的劳动被 异化 为动物性的、 无意识的维持自身 肉体机能 和生命的本能活动。 人被异化为动物。 马克思认为, 作为肉体的主体 的工人还不是自由自觉的类主体, 工人劳动还不是人类的活动和 人的机能, 而只是动物活动和 动物的机能。 因此,需要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度, 将身体重新变成人的东西, 恢复身体的 属人 的类本性。显然, 马克思对身体的异化是极其关注的, 人的异化、 解放和自我实现都与身体问题密切相关。在 《费尔巴哈提纲》 中, 马克思虽然一次也没有提到身体概念, 但关于 感性的人的活动 的论述、 实践活动 的论述, 都暗含着对身体、 感性的关注, 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的身体观, 强调了进行感性实践活动的 身体观, 指出费尔巴哈的感性人的身体只是脱离社会关系的 孤立的 个体的身体。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 马克思认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 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是 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 在人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 正是肉体组织 将人和 动物区别开来。 这方面马克思与费尔巴哈一样给予了身体感性方面即肉体组织 以重要的地位, 体现了对感性身体的关注。 但与费尔巴哈不同的是, 马克思反对关于人和身体的抽象直观态度, 坚持用辩证历史的观点理解人和身体。 人及人的身体, 他们是什么样的, 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 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 显然, 人和人的身体与他的物质生产、 物质生产产品和物质生产方式有关, 不能脱离物质生产方式抽象地理解人和人的身体。 物质生产以个人之间的交往、 以一定的生产关系为前提, 人和人的身体也处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 并随着物质生产的不断发展改变其存在的形态。 简言之, 人的有生命的个人存在 和人的身体 (肉体组织)同物质生产的历史息息相关, 是具体的、 历史的物质性存在。

没有费尔巴哈式的脱离物质生产活动的、 抽象感性的直观身体和一般的人。 在马克思看来, 费尔巴哈 还从来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着的、 活动的人, 而是停留于抽象的 人, 并且仅仅限于在感情范围内承认 现实的、 单个的、 肉体的人 , 他从来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④ 费尔巴哈同所有的德国哲学家一样, 从来没有为历史提供世俗基础。 从来没有写出过市民社会史、 商业史和工业史。综上, 马克思对人的身体看法有一个总的原则, 即: 身体是与人的物质生产活动紧密相关的肉体组织, 是人的自然的 类感性。 身体作为人的 肉体组织, 是人类历史的 自然基础 和 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 但是马克思又强调, 人的 吃、 喝、 生殖等等 身体机能如果脱离物质生产 活动领域并成为最后的和惟一的终极目的, 那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身体又是随着物质生产的历史不断改变的。 因此, 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马克思对身体的理解是辩证的、 历史的。 他既给予了身体作为人类历史 自然基础的重要地位, 又强调身体由于人的活动是可以发生变更的。 身体作为人类历史的基础, 既是自然的又是历史的, 是历史的自然性和自然的历史性的统一。 没有脱离物质生产活动的历史的 纯粹自然性 身体, 也没有脱离自然的 身体基础的 历史性。 前者会导致费尔巴哈式的形而上学的抽象感性身体观, 后者会导致没有感性基础的、 无人身的理性 的抽象观念的历史性,导致黑格尔式的唯心史观。 可见, 马克思的身体观是历史的唯物主义的身体观, 身体是历史的自然感性基础, 历史由此具有了唯物主义的 肉身。 物质、 自然界、 人类社会、 思维由此闪现着 感性 的光辉。 同时, 身体又是物质生产活动所开辟的商业社会、 市民社会和工业社会历史中的不断变化生成的历史性的感性体和物性体, 是充满历史的感性 身体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浅述大学生身体自尊研究方法
发布时间:2022-11-14
旨在了解大学生通过有计划的瑜伽体位练习后的身体自尊自我评价是否提高,考试成绩与身体自尊各个维度是否存在关系,同时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通过瑜伽体位练习体重和身体自尊的关系。灌输瑜伽体位的功效,帮助其加强自身的满意度,避免......
简述中国哲学的价值论转向
发布时间:2023-01-14
近代来,东风渐进,世界范围内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已经成为不可扭转的趋势。肇始于西方哲学界的价值论转型也早在20世纪初就影响到了东方,新中国成立前罗素、杜威来华讲学之际就带来了价值哲学的内容,但在那个救亡图存的动荡年代没有引起......
对公共管理范式转换的再思考
发布时间:2022-07-23
范式概念的意义不在于为某一理论加冕,即使是在社会科学,范式也应该严格地被使用。库恩的范式强调的是自然科学中一致性的东西,但社会科学的研究很多情况下并不具有一致性。完全按照一致性原则进行公共行政范式划分使得上述范式论要么......
日常生活批判与社会科学范式转换
发布时间:2014-01-17
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卢卡奇在《审美特性》中曾把日常生活比作一条长河,他认为,科学、艺术等更高的对象化形式都是从这条生活长河中分化出来的。他的学生赫勒在《日常生活》中明确把日常生活界定为“那些 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
浅述语境论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
发布时间:2023-01-08
语境论是一种与形式论、机械论和机体论相平行的世界观,其作为一种构造世界的新的根隐喻、一种普遍的思维特征,近年来在科学哲学各研究领域中蓬勃发展起来。语境论作为一种世界观正式进入心理学研究中,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心理学内部认知革命的兴起,使得在心理学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机械论世界观的本质缺陷逐渐凸显出来,而语境论解释的实用性、整体性、层级性、主动性以及扩展性,恰恰有效地改善了机械论世界观的简.........
小波转换影像压缩模式之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9
作者:张崇宇 摘要 由於在现今资讯流通普遍的社会中,影像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影像的数位化是必然的趋势。然而在数位化过的影像所占的资料量又相当庞大,在传输与处理上皆有所不便。将资料压缩是最好的方法。如今有一新的模式,在......
小波转换影像压缩模式之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7
小波转换影像压缩模式之研究 小波转换影像压缩模式之研究 小波转换影像压缩模式之研究摘要 小波转换影像压缩模式之研究 小波转换影像压缩模式之研究 小波转换影像压缩模式之研究......
小波转换影像压缩模式之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7
小波转换影像压缩模式之研究 小波转换影像压缩模式之研究 电影艺术论文 更新:2006-5-15 阅读: 小波转换影像压缩模式之研究 摘要 由於在现今资讯流通普遍的社会中,影像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影像的数位化......
行政裁量研究范式之述评(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02
关键词: 行政裁量/研究范式/类型化 内容提要: 通过对中外行政裁量研究成果的比较考察,可以看出行政裁量的研究呈现出偏重于概念、以司法审查为中心、类型化、以行政机关为中心及法社会学等五种不同类型的研究范式。对有关各种研究范式......
儒家生态哲学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23-04-20
近年来,生态问题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学者们发现中国的儒家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意识,并试图从儒家文化中发掘生态启示。因此,儒家生态哲学的研究不断升温,学术成果日益增多。 一、国际上对儒家生态哲......
科技哲学的发展及其创新研究论述
发布时间:2017-04-19
科技哲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比较特殊。尽管 20 世纪 20 年代我国已经开始分析西方科技哲学,并开展了具有深远意义的探索,然而经历一段时间的研究却没有取得明显进展。自从 20 世纪 80 年代后,学术界研究出很多优秀成果。1987 年,我国......
推进哲学研究的实践转向
发布时间:2023-01-28
摘 要:“哲学的实践转向” 在马克思那里就已经实现了。马克思的哲学变革,就是实现哲学的“实践转向”。由于教条主义的影响,马克思开创的这种哲学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实践批判的本性后来被我们一些研究者遗忘了,这才有了今......
试析终身教育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模式转换
发布时间:2023-04-08
" 论文摘要: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建立符合终身教育要求的职业教育体系,解决职业教育封闭办学、教学僵化和生源单一的问题。职业教育应该实现生源、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论文关键词:终身教育;职业教育模式;新......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式的转变
发布时间:2023-02-0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式的转变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式的转变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式的转变 引言:自省与申辩 一、学术规范 二、文本基础 三、比较视野 提要:学术性不强是中国马克思......
乡村法治建设的路径依赖与范式转换
发布时间:2013-12-17
" 〔摘要〕在某种意义上,中国法治化首先是中国乡村的法治化,然而,近年来乡村法治建设并不尽如人意。对乡村地方性知识的文化偏见,对法律制度的简单移植,以及缺乏文化传统、价值理念的支撑,构成了当代中国乡村法治建设特有的路径依赖问题,......
习近平哲学思想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22-10-24
摘要: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大传统。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将哲学运用于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并创造性地提出系列中国化哲学思想,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的光辉典范。习近平哲学思想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反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紧密跟踪当前习近平哲学思想研究的动态和进展,梳理和归纳习近平哲学思想研究的相关问题,有助于推动学界对习近平哲学思想的渊源、本质内涵、独特特征、重大价值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从而为.........
梁式转换层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3
摘 要: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需要施工单位加强对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视。高层建筑的出现,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建筑的高要求,还在一定程度上环节了城市用地紧张的现状。其具有强大的使用功能......
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研讨
发布时间:2018-11-14
引言建筑行业的发展促使了转换层技术的发展,而转换层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人口数量的激增,但是主要还是因为人们住房理念的革新,对住房有了更多的功能性要求,通过转换层,一方面能够扩大住房的空间,另一方面也能起到强化房屋结构的作用,能够加强房屋的稳定性,所以这种建筑结构在近年来得到了很多的应用,主要是因为转换层的稳定性较高,同时造价也比较低,特别是梁式转换层,更有利于建筑的功能性发展,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注入了.........
转文式通知标题规范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20
摘要:针对转文式通知标题中经常出现的病误和不得体之处,本文通过总结撰写该类标题的已有经验和理论,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方案,旨在为该类标题提供可靠范本,同时也为净化公文标题的语言环境、促进公文建设、改善公文形象尽......
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发布时间:2022-09-10
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摘要:本文根据霍布斯着作《利维坦》、《论公民》,从性恶论、自然法、社会契约、绝对君权四方面来阐述其政治哲学理论。霍布斯第一次用人的......
院校研究:教育评价范式转换中高职院校自我评估的有效途径
发布时间:2016-12-16
一、教育评价范式的转变使高职院校自我评估的地位提升 教育评价范式是指人们以某种特定的思维方式,对教育评价的理论与技术进行研究所形成的一系列基本规范,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套能够表征人们对教育价值有某种特定认识的理论与技......
历史视域下西方语言学研究范式的转变
发布时间:2013-12-18
历史视域下西方语言学研究范式的转变 1 语http://wWw.LWlM.cOM言学发展至今,是多学科交互发展使人们对语言及其本质取得深入认识的结果。最近三十年,在全球方兴未艾的认知语言学就是借助现代认知科学知识,把人类极其复杂的大脑机制与......
简述库恩的“范式”理论
发布时间:2023-06-26
摘 要:托马斯・库恩在其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以下简称《结构》)中提出了“范式”概念,这一概念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科学哲学界,更渗透到了诸多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范式”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库恩对“范式”基本含义的论述也多......
浅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发布时间:2013-12-19
浅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浅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浅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摘要:本文根据霍布斯着作《利维坦》、《论公民》,从性恶论、自然法、社会契约、绝对君权四方面来阐述其政治哲学理论。霍布斯第一......
受众变迁视角下媒介素养教育范式的转换
发布时间:2015-08-27
摘要:在当今新媒介环境下,以交互性和开放性为特点的新媒体,从技术上给予了受众自主生产信息的可能性,打破了传统的线性“传―受”关系。随着主动“生产性受众”的产生,媒介素养教育范式也发生了转换,由传统的“保护主义”范式发......
近十年来中国政治哲学研究述评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19
很多人觉得论文很难写,其实不会,只要你清楚自己的选题,收集好材料,一般就很容易了。以下是由查字典论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近十年来中国政.........
论哲学的人文转向
发布时间:2023-05-17
" 【内容提要】长期以来由于我们没有把哲学的人文转向作为一种新的思维范式来理解,从而没有形成真正的哲学人文转向之自觉。建立在意义(价值)、理解、主体间性等范畴基础上的现代西方哲学的人文转向,是对传统哲学的批判和超越,对我们......
英语学术期刊论文转述动词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30
摘要:基于Hyland的评价分析法,以中国作者和英语本族语作者撰写的文学类英语学术论文为语料,研究转述动词的使用情况。对比分析发现,中国作者和英语本族语作者在零转述动词的使用上呈现出较大差异性;同时都大大低于社会学、哲学、应......
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与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13
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与案例研究 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与案例研究 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与案例研究......
浅谈中西身体哲学观之比较
发布时间:2023-07-25
中西身体观分别代表了人类两种不同的身体观。若对这种区别加以表述的话,可用我有一个身体与我是身体加以涵括。?如果说前者以其科学意义上的物体论的身体的主张,为我们指向了西方传统的身体观的话,那么,后者则以其哲学意义上的本体论的......
现代公法理念与中国外贸管理法的范式转换
发布时间:2015-08-06
摘 要 中国外贸管理法作为公共权利法,其在基本理念、原则和精神、法律特征及具体的制度层面,都应该受到公法一般原理的支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对外贸易发展日新月异、变化迅速,与之相适应的外贸管理法普遍......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哲学范式与人学范式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6-13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硬核即社会哲学范式是不能改变的,人学范式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硬核的新保护带,因为它契合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需要与满足需要正是范式转换的逻辑起点。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人学范式;社会哲学范式思想政治教育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思想政治教育学中讲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的地位、保证各项任务完成的重要作用并不错,只.........
“中华传统美德的现代转换与创新”学术研讨会综述
发布时间:2015-08-20
探讨中国道德建设,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这不仅关涉到中华传统美德的历史传承问题,更关涉到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发展的方向问题。面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现实需要,近期天津市伦理学学会召开“中华传统美德的......
浅析在高校体育中构建终身体育的教学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7
" 论文关键词: 高校体育 终身体育 教学模式 论文摘要: 在当今社会,物质生活的高度发达与体育健身的相对匮乏已形成鲜明的对比,究其原因,主要是体育锻炼的不连续性造成的。高校体育作为学生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个学校体育阶段,培......
小波转换影像压缩模式之研究详细内容(1)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 由於在现今资讯流通普遍的社会中,影像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影像的数位化是必然的趋势。然而在数位化过的影像所占的资料量又相当庞大,在传输与处理上皆有所不便。将资料压缩是最好的方法。如今有一新的模式,在压缩率及还原度皆有......
关于产业转移理论的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22-09-30
一、产业转移理论 产业转移是指在经济环境变化和产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改变的背景下,由企业主导或推动的,将其产业生产部门的部分或者全部由原所在地转移到新的国家或地区的过程。产业转移是生产部门所处空间位置的转移改变,其发生......
关于当前我国对中国哲学方法论研究的综述
发布时间:2017-03-09
一、当前我国关于中国哲学方法论研究的现状 (一)当前我国有关中国哲学方法论研究的特征 近几年来,中国哲学界对于中国哲学研究方法论的课题相当重视,相关的学术会议、论文发表也不断推陈出新,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浅述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选用
发布时间:2022-09-24
笔者建议:对于特别重要的负荷宜采用一体化结构的PC级ATSE,对于一级负荷宜采用PC级ATSE,对于二级负荷可以采用CB级ATSE. ATSE按照工位还可以分为二位式和三位式两种结构,二位式ATSE只有正常、备用两种工作位置,除转换过程外,必有一......
试论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发布时间:2013-12-19
" 论文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师 角色转变 理论基础 必然性 论文摘 要: 教育部于2007年7月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该《课程要求》逐步成为了高等学校组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各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改革......
生产理论与马克思哲学范式的新探索
发布时间:2023-06-14
" 【内容提要】当代西方哲学理论对马克思的生产理论有三种理解方式:第一种以鲍德里亚为代表的后现代思潮,认为马克思的生产理论并不能作为替代资本主义方案的理论基础,否定生产理论在分析当代社会中的作用;第二种以哈贝马斯与吉登斯......
从人文历史走向管理:档案学学科范式转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9-12-05
摘要:为了揭示我国档案学知识生产的范式转型,发掘档案学研究在新世纪前15年的阶段性特征,本研究采用词频分析和共词分析两种研究方法,选取档案学权威期刊《档案学通讯》为样本,以5年为时间切片对2000年~2014年的载文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档案学研究从侧重历史档案的保护和开发向数字档案的开放利用转变,整个档案学科的研究范式也在由人文历史范式向管理范式转变。关键词:档案学研究范式;人文历史范式;管.........
数学与哲学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2-08-10
数学注重对思维的训练,而哲学更是看重思想散发的火花。数学科学与人生哲学之间究竟会有什么内在的神秘的联系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数学与哲学论文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数学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敲门砖,一些重大的发明与发现都与数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数学注重对思维的训练,而哲学更是看重思想散发的火花。数学科学与人生哲学之间究竟会有什么内在的神秘的联系呢?本文将分为三个环节对其中的联系进.........
浅论从理据性阐释看“词义聚合”研究范式的转向
发布时间:2022-11-05
提 要:“词义聚合”又称多义聚合或一词多义,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传统语义学仅从结构主义视角考量语言系统的内部结构,忽视语言系统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使其对“词义聚合”的解释力明显不足。认知语义学突破传统研究范式,用“原型范畴理论......
泛娱乐化背景下的IP转换研究
发布时间:2016-06-13
泛娱乐化概念最早由腾讯公司副总裁程武于2011年提出。如今IP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最热门词汇,泛娱乐化也成为百度、腾讯、乐视等互联网公司的重要战略。因此本文对于泛娱乐化背景下IP转换的概念,IP转换的模块功能以及注意点进行了探讨......
医院新旧会计制度的转换研究
发布时间:2017-02-24
摘要:为了提高医院财务会计核算的质量和效率,我们通过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实行,利用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对比、分析以及结合医院工作实践中新旧会计制度衔接的具体措施,阐述了医院新旧会计制度转换的必要性,为医......
试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策略转换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与传统的以教育者为中心的教学相比,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认识论,目前,这种新的认识论正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由观念到行为的系列转变。只有通过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策略的转换才能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
电视大众文化研究视角的转换
发布时间:2023-05-24
电视大众文化研究视角的转换 电视大众文化研究视角的转换 电视大众文化研究视角的转换 一、视角转换之于电视文化研究的必要主张从多种视角来研究电视文化主要是基于以下的原因:第一,当代中国电视文化的理论研......
语言转换模式和网络文学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4-01-17
的确,语言符号一开始本身就在不断地创造着一个独立的艺术世界;它至少经历了四个阶段才到达网络文学,这也使网络文学能够继承过去的文学艺术。古代的岩画:一幅狩猎图中几个至今无法破译的文字,都向现在传递着那时的观念,虽然它当时就......
小学体育教学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22-12-19
摘 要 近些年我国越来越关注并重视小学体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现阶段的中小学体育教育中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因此,不断加强对小学体育教学的研究,解决小学体育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成了首要任务。本文预通过查......
青春哲学驻吾身
发布时间:2022-08-28
少时读中国古典诗词,有宋一代某尼的《悟道诗》使我眼睛一亮。记得那时,这首诗立意之奥妙令我回味无穷,构思之巧妙令我击节叹赏。它在我的脑海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以至大约40年后,当我为《世界哲学家丛书》撰写《彭加勒》一书第三......
论政治哲学的基本范畴
发布时间:2013-12-17
" 人们的政治行为隐含着一系列的价值取向。如果说政治科学的基本任务,是在客观地描述政治行为过程的基础上揭示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那么,政治哲学就是单刀直入政治价值的领域,对这些行为的价值取向进行规范的解释。在政治哲学的论坛上......
经济学信息范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4-01-07
信息范式的形成和运用,突破了新古典范式的界域,形成了一些优于新古典范式的特点,将 经济 学 分析 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大大地外推了。新古典范式是信息范式由以形成的最直接基础。信息范式本身,本身不过是经济学 理论 演进的当代一环,也......
转换生成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25
转换生成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对比研究 [摘要]转换生成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之间有相似之处,但它们的哲学和心理基础、语言观、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通过两个流派的对比研究,能更清楚地认识其独特的特征。 [关键词]转......
有关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学习方法转换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07-22
在大学课程的学习中,有诸多的公共基础课程,而大学数学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门,是几乎各个专业后续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我们逻辑思维能力的有力工具,大学数学对刚刚从高中数学模式转变过来的学生学习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通过上课现......
论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与转换途径
发布时间:2022-10-27
【文章摘要】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污染以及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与转换途径进行分析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找......
转换空间表现形式的艺术
发布时间:2023-02-04
摘要: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是一种以纸张作为主要媒介进行创作的镂空艺术形式。庞书麟创作的大足石刻艺术剪纸以大足石刻造像为母体进行再创作,而非对其造像真实的再现。庞对其人物造型特征进行归纳,把三维空间转换成二......
逻辑哲学论的视角剖析西方哲学转向
发布时间:2022-08-28
逻辑哲学论的视角剖析西方哲学转向 逻辑哲学论的视角剖析西方哲学转向 逻辑哲学论的视角剖析西方哲学转向 文章 来源 《逻辑哲学论》是维特根斯坦的重要哲学着作,对当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对......
论口述史方法与教育史学研究(参考范文)
发布时间:2023-05-28
小编又与大家见面了,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论口述史方法与教育史学研究,希望可以帮你们解决问题! 口述是人类传递经验、传承历史最古老的方式。广义地说,它始现于远古时期历史文献大量出现之前,人们通过口头转述将历史流传下来,......
论国内外社会预警理论的研究范式及指标体系
发布时间:2022-10-20
摘 要: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从国际社会经验来看也恰好对应着“非稳定状态”的频发阶段。对国内外的社会预警理论、研究范式和指标体系加以梳理和总结分析,能够为我国社会良性发展、促进社会的稳定与有序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试述可转换债券和其发行动机
发布时间:2023-03-09
【关键词】可转换债券 金融工具 一、可转换债券的概念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既有固定收益证券特征,又具有权益特征的混合型金融工具。在金融工具的分类中,可转换债券介于纯粹权益和纯粹负债工具之间。它的混合特征源于其可转换型。可......
论私法的现代转换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私法的现代转换 论私法的现代转换 论私法的现代转换 「内容提要」本文介绍了私法从历史到现代的发展状况,并对民商分立与民商合一的学术争论进行分析,指出民法与商法的合一或是分立仅属立法技......
建筑学科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转换和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05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学科教学展开分析,探讨了建筑学科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转换,并分析了该方法的应用情况和应用要点。 【关键词】建筑学科教学;案例教学法;转换;应用 中图分类号: O434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建......
论述中国哲学的功用意义
发布时间:2023-04-16
论述中国哲学的功用意义 论述中国哲学的功用意义 论述中国哲学的功用意义 精品源自化学科 人与自然相处的问题人与自然相处的问题,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许多思想家都......
电视大众文化研究视角的转换(1)
发布时间:2023-05-15
一、视角转换之于电视文化研究的必要 主张从多种视角来研究电视文化主要是基于以下的原因: 第一,当代中国电视文化的理论研究落后于迅猛发展的实践。我国电视文化的历史始于20 世纪中期,虽然晚于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但在改......
审计数据转换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4
「 内容 摘要」 本文从 计算 机审计中审计数据转换的必要性入手,给出了审计数据转换涉及的相关操作,结合这些操作设计出审计数据转换系统,并对审计数据转换日志进行了深入探讨。 1、引言 审计数据转换是计算机审计中非常重要......
关于“哲学性”的哲学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14
哲学教育的不景气,乃至于衰落,如今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主要有两个:其一,由于人们对哲学和哲学教育的本性的误解,把哲学等同于知识,把哲学教育等同于知识灌输,从而导致哲学和哲学教育的异化;其二,源于近代以......
异质文明下的游移:近代留美学生之身份二重转换
发布时间:2023-02-23
摘要: 在我国近代教育变迁进程中,留学生对中西文化交流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又以赴美留学生起到的作用最为巨大。但假如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背景下对留学生身份进行客观检视,留美学生不免处在二重转换的拉锯之中:留美生对于美......
浅述西方心灵哲学最新发展研究纲要
发布时间:2016-07-04
我们这里所说的最新发展,主要指西方心灵哲学最近20年的发展。笔者关注这一时段的西方心灵哲学是由多方面的因素促成的。第一,西方心灵哲学发展非常快,几乎每天都在进步,因此我们必须紧跟其后,作跟踪研究。第二,尽管国内对此前的西......
论回归世俗生活现象世界中的身体美学思想身体美学研究的历史维度
发布时间:2023-06-13
舒斯特曼开创的身体美学研究正在世界学术舞台上刮起一股旋风,以新实用主义为核心的身体美学思想振聋发馈。身体美学的提出很晚近,但身体美学思想或者关于身体的思想、观念、身体的定义却是亘古有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是因为我们......
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格式规范
发布时间:2023-04-07
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格式规范: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
论中国文学现代转换的面向
发布时间:2023-01-29
关键词: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转换;面向 “现代”作为一个有着确定的时间外延与丰富性质内涵的概念,与传统和古代相对,但其含义却驳杂繁复,人言人殊,难以一言以蔽之。中外学术界大体上认为:它与人类从分散的民族史向统一的......
《喜福会》中语码转换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19
1.语码转换 在语言学中,语码转换指一个人在一个对话中交替使用多于一种语言或其变体的语言现象。多语者有时会在对话中使用多种语言的元素。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语码转换受到很多语言学家的重视和研究。很多学者分别从社会语言学,句......
哲学家从事哲学研究的历程
发布时间:2023-03-21
哲学家从事哲学研究的历程 哲学家从事哲学研究的历程 哲学家从事哲学研究的历程 当时您所在的人道主义组,您和王若水后来都成为了人道主义讨论中的重要代表人物,罗国杰老师从事伦理学研究。这个阶段应该也是很重要的。我与......
关于哲学研究中心转移的现代理性批判
发布时间:2022-08-29
" 【内容提要】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哲学研究偏好,我们把这种哲学研究偏好的迁徙变化,称为“哲学研究中心的转移”。在哲学史上,哲学研究中心经历了两次转移,第三次转移——以创造为哲学研究中心的时代已将来临。探讨哲学研究研究中心转......
国外翻译规范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23-05-04
国外翻译规范研究述评 国外翻译规范研究述评 国外翻译规范研究述评 摘 要: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的国外翻译规范研究大体上可分为3 个方面: 传统语言学、篇章语言学和翻译研究学派。前两种规范研究是规定性的, 注重制......
国际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22-11-20
国际产业转移从20世纪50年代就已出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国际产业转移也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对国际产业转移现象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提出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 1 产业跨国转移的动因分析 1.1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儿童哲学的阐述
发布时间:2023-06-14
儿童哲学基于国家的不同传统,它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反向性。美国儿童的哲学发源于大本营,它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美国的儿童哲学是专门准对儿童训练的哲学,它的实现途径是包括编撰一些思考的故事,哲学手册等,把思想和思考带......
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的风险与防范
发布时间:2022-10-08
可转换公司债券(以下简称转债)是指一种发行人依照法定程序发行、在一定期间内依据约定条件可以转换为股票(通常为普通股)的公司债券。它是70年代后期诞生于西方证券市场上的一种 金融 衍生工具,是公司债券与股票的融合与创新,兼具债......
论我国劳动法范式的转变(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关键词: 范式/范式的转变/劳动法/社会本位 内容提要: 范式理论对于促进劳动法学科的纵深研究具有积极作用,通过研究劳动法范式的演变历程,可统筹学科的评价标准和研究路径。从历史的维度看,我国的劳动法发展可以分为劳动法范式前时期、......
清末经学的解体和儒学形态的现代转换
发布时间:2023-07-22
一、三大争论宣告了经学时代的结束 清末,皮锡瑞总结有清一代经学。谓有三变:“国初,汉学方萌芽,皆以宋学为根底,不分门户,各取所长,是为汉宋兼采之学。乾隆以后,许郑之学大明,治宋学者已。说经皆主实证,不空谈义理。......
哲学的政治学转向
发布时间:2023-05-24
" 1.无自由和完全自由都不需要智慧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世界哲学日”在中国的大会主题是“哲学与公共政策”,这是一个涉及到多个哲学学科的综合问题,特别涉及到政治哲学、伦理学、社会哲学和文化哲学。无论是政治、伦理还是社会和......
向“学习范式”转型:本科教育的整体性变革的解析
发布时间:2017-06-06
以学生为中心最初是作为教育方法领域的概念为杜威理论所支持,后经过卡尔罗杰斯的发展成为一种学习理论。20世纪后半叶,随着建构主义理论的兴起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学生为中心不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一种学习理论,而逐渐成为高等教育转型的重要范式学习范式。美国高等教育研究专家巴尔(R.B.Barr)和塔戈(J.Tagg)指出,20世纪初,高等教育正在经历一场从教到学的范式转型,无论.........
科技哲学论文:浅谈技术哲学研究之我见
发布时间:2023-03-11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整理了科技哲学论文:浅谈技术哲学研究之我见,希望帮助您提供很多想法。 一、技术哲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从整体上看,经过百余年发展的德国技术哲学,虽在学术界逐渐获得了承认,但仍属于哲学的边缘领域。德国......
转换教学方式,音乐欣赏课轻松搞定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高中音乐教学其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促进全体学生多方面的协调发展,而不是培养音乐家。我们不如换种方式来进行音乐欣赏课教学,不从作品感受作曲家的创作意图,而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去欣赏、感受、讨论、表......
论管理学研究范式的二重性-管理学论文-管理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2-09-04
【摘 要】范式是科学理论研究的内在规律及其演进方式,而管理学的研究范式是最高层次的方法论。关于管理学的研究范式存在诸多争论,大体上可以分为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前者体现管理学研究范式的社会性,后者体现科学性。其实二......
新康德主义与文化哲学范式的生成
发布时间:2017-01-14
摘 要:新康德主义对文化哲学范式的生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主要表现在:把道德的彼岸神性基础置换为此岸的自然人性基础,建构了新的价值哲学;使哲学研究摆脱了自然科学化的倾向,确立了人文科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的独立性......
政策转换为法律的正当程序研究_行政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0-20
内容提要: 正当程序承载着正义、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是民主与法治社会应当遵循的一项普遍法则。政策转换为法律作为民主与法治社会的一项制度,也应当遵循这一法则。同时,遵守正当程序可以保障政策转化为良法,可以保证政策转化为......
基于Visual C#的全站仪数据格式转换软件的研制
发布时间:2023-02-22
【摘 要】本文以拓普康ES-600G系列全站仪为例,介绍了全站仪的SDR33数据记录格式,详细论述了利用Visual C# 编程实现SDR33数据格式转换为南方CASS数字化成图软件所需数据格式的方法和软件研制过程。 【关键词】Visual C#;全站仪;......
《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教学改革研究与探讨
发布时间:2022-12-04
摘 要:针对《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课程教学的内容和特点,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考核方式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建议。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由以往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
法学本科学生专业实习模式透视与转换
发布时间:2023-01-23
" 「内容摘要」法学教育中应该加强以专业实习为主的实践性教育。但由于认识上的单一和功能上的求全,传统的专业实习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法学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此专业实习要完成技术路线、项目规划、内容递进、时间场地安排等各方面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