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哲学的政治学转向

哲学的政治学转向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24 00:26:51
哲学的政治学转向
时间:2023-05-24 00:26:51     小编:

" 1.无自由和完全自由都不需要智慧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世界哲学日”在中国的大会主题是“哲学与公共政策”,这是一个涉及到多个哲学学科的综合问题,特别涉及到政治哲学、伦理学、社会哲学和文化哲学。无论是政治、伦理还是社会和文化,都是关于公共生活的问题。哲学关心的都是重要问题,而重要问题都是具有公共意义的问题。

大问题就是几乎覆盖着所有问题的总体性问题或者说终极问题,人们希望能够通过解决大问题而获得对各种问题的一揽子解决。这种试图发现关于终极问题的终极解决的努力就是形而上学。不过正如分析哲学后来发现的,形而上学中有大量问题是由语言虚构出来的伪问题,而不是真问题。例如有一些功能性的语词,典型的如“是/在”(is),本来只是语言陈述中的一个功能关系,但当它被看作是一个对象性的课题,就形成了文学虚构;还有一些是观念的框架性概念,它们是进行思想活动所需的条件,其中凡是真正需要明确的,例如“必然性”,就会被严格定义(逻辑学和数学的定义),另外有些概念并不需要严格定义,而只需要在特定的语言游戏中或特定情景中进行临时约定,例如“本质”,就无所谓标准答案而只需要约定。从今天比较成熟的哲学眼光看来,许多“大问题”是华而不实的语言/概念游戏,而不是在生活事实中“构成问题”(problematic)的哲学问题,因此,那些问题虽大,却不重要。所谓重要,就是对生活而言是重要的,在这个意义上,重要性就是相关性(Importance is the relevance)。

哲学所必须关心的问题未必是思想上最大的问题,却一定是生活中最重要的问题。我愿意把这种哲学选择称为哲学的正宗选择(The fundamentalism of philosophy)。假如人类生活道路无可选择,那么就不需要智慧,或者说,没有自由就不需要智慧,因为如果没有自由,智慧就无用武之地,反正没有什么可想也没有什么值得想的;而既然人有自由,生活需要做出选择,这就需要选择的理由,人们需要知道为什么这样的选择就比那样的选择“更好”或“更正确”。生活的错误无法反悔,所以人们最怕选错了事情,而选错事情是因为想错事情,所以“给个理由”就成了性命悠关的命运抉择。去寻找能够肯定某种选择并且同时否定其它选择的理由就是在寻找否定某些自由的理由,只有需要去否定某种自由,才需要智慧,很显然,如果人有无需限制的自由,那么无论做什么就都同样是对的了,因此,完全自由也不需要智慧,既然都对,就都无所谓。只要明白了无自由和完全自由都不需要智慧,就知道只有当拥有自由并且同时需要用自由去限制自由时才需要智慧。生活的所有重要问题都表现为“选择什么并且不选择什么”,而给出选择的理由是一个严重又可怕的思想挑战,因为其实没有人知道人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也没有人真的知道什么是好的或者什么是错的。人们胡说,而且只好胡说。

2.必然的知识和命运的知识

“知道什么”是为了“做什么”。无论是希腊还是先秦,人们所需要的知识从一开始就都是试图知道“真正的道理”以便能够做出正确的生活选择,只不过希腊人相信“去知道”就是去客观地“看”(theoria),而中国人则相信需要用心去“听”(闻道)。但希腊人和中国人都相信,存在着真正的道理,它胜过所有的胡说和想象,因此能够决定人们所需要的好生活。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试图通过逻辑论辩而发现绝对严格的概念和命题,而孔子则诉诸人性事实(仁)以及最适合发挥人性优势的制度(礼)。这样不同的努力塑造了两种知识类型:必然的知识和命运的知识(Knowledge of necessity and knowledge of fortune)。在今天,许多人已经发现必然的知识虽然是最可靠的知识,却不是万能的知识,尤其是覆盖不到生活问题,正如维特根斯坦指出的,即使穷尽了科学知识,也仍然没有触及生活问题。

追求必然的知识就是追求关于客观规律的客观真理,这种知识模式只适合自然科学和逻辑,对生活和社会问题却不恰当。关于生活的知识,即人文和社会科学,远远不是客观描述和分析,而是包含价值观的解释,可以说,关于生活的知识根本就不是客观知识,而是主观互动知识(Interactive knowledge)。人文知识的对象是人,人不仅会根据“关于人的知识”而有意无意地调整自身的策略和行动,而且各种人的意见之间也存在着不断变化的互动关系,因此,关于人的知识不可能是客观的,而必定是博弈性的。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很可能对此有着一致的直观,都意识到人与他人的生活关系不仅是人文知识的根本问题,甚至是人文知识得以成立的前提,因此,几乎所有中国哲学家都把政治/伦理问题看作是首要的哲学问题。尽管希腊哲学家同样关心政治/伦理问题,但却相信生活问题要依靠知识问题来解决,生活博弈总能够转换为知识博弈来分析,因此人们的知识关系才是关键,所以必须通过理性辩论而从各种意见中分辨出无可质疑的真理来。

依靠理性而获得普遍真理,这是知识论的伟大梦想。这个梦想在理论上说很有道理:理性是普遍的,理性的工作方式是普遍的,理性的形式是普遍必然的,因此,由理性而获得普遍真理应该是理所当然的。可是,不合道理的是,理性其实并不能保证找到真理,至少是不可能找到足够多的真理——事实上真正可靠的真理只不过是理性的自我表达(逻辑和数学的形式真理),而不是对事物的表达。由普遍理性达不到普遍真理,这一荒谬的事实如此不合道理,却又如此真实,这显然有利于怀疑论。从希腊怀疑论到休谟到维特根斯坦,怀疑论的论证一直是哲学论证中最为优美和有力的论证。理性的有限性决定了不存在一个能够超越“意见世界”的“真理世界”。尽管康德、胡塞尔到分析哲学在发现理性的潜力上做出了令人赞叹的努力,但是一直没有办法保证普遍理性到达普遍真理,哲学问题还是不得不回到意见世界中来,人们不得不在意见世界里按照意见世界的运行方式去解决问题。

3.意见世界与政治挂帅

在不存在真理的地方,或者在真理失去力量的地方,政治就必定成为基本问题。这当然就意味着,如果存在真理并且真理有力量能够说了算,就不需要政治,可是人类生活不是这样的。哲学家们有主意,退而求其次去谋求真理的替代品,以便克服生活的冲突,比如去寻找某种众望所归的伦理方案,最典型的是孔子所推荐的人性通情(仁),或者康德幻想的先验道德原则(绝对命令),以及列维纳斯强调的他人意识(面对面),等等。这些伦理方案虽然不是真理,但据说几乎像真理一样不可怀疑。如果真是这样,生活就有可能成为一个伦理世界。伦理问题虽是生活的最重要问题之一,但生活问题毕竟无法都化归为伦理问题。让哲学家失望的是,伦理学研究并推荐了多种很可能是最好的生活方式,都是能够达到共同幸福的方案,但都只得到人们的口头支持,却很少成为实践选择。问题在于,那些共同幸福都是遥不可及的长远利益,不是人们迫不及待的眼前利益,而且往往与眼前利益有比较大的矛盾;进一步说,伦理学想象的共同幸福往往与个人利益最大化有很大的冲突,因此,在现代的社会条件下,伦理的长远性敌不过政治的当前性。

更加背谬的事情是,在伦理学上“最好的”价值观念还很可能造成社会困难,现代社会所以有许多难以解决的困难,就是现代价值观捣的乱,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平等”的价值观念,尤其是当平等同时还被看作是一种政治要求,事情就乱套。人们所追求的各种东西都不适合平等,无论是财富还是荣誉,权利还是权力,如此等等,因为平等会损害公正而导致价值标准的崩溃。许多人也许会说,至少法律权利和政治权利是必须平等的。法律权利的平等没有疑义,这一点人人同意,而且有着几乎完美的理论支持,这不用讨论,但是,政治权利的平等却并非没有疑问。

“平等”是一个太好听的概念,以至于人们通常不好意思反对它,也就不会去反思它的不良后果。人们往往抱怨在现代社会里价值观混乱甚至崩溃,越来越缺乏各种社会和政治共识,越来越失去文化的优越品质和人性德性,诸如此类,这些正是平等造成的结果。政治权利的平等蕴涵着这样的逻辑结果:每个人以及各种团体、组织、利益集团和文化共同体都有权利选择并且坚持自己的价值观、文化观念、生活方式、各种判断标准以及其它各种莫名其妙的偏好,而且那些主观价值和标准还必须获得政治保护,即使是批评言论也都变成政治侵犯(典型的说法是“政治不正确”),于是,政治平等蕴涵着文化和价值上没有标准和品级,这会导致社会共识的匮乏,思想观念上的互相不承认以及无法对话的境地,最后将导致公共领域的彻底消失和社会的无序。毫无疑问,平等在某些方面带来了正面结果,可是同样也会在某些方面造成负面结果,平等和民主都是反对公正和自由的。几乎没有什么价值可以无节制地普遍推广而不造成坏的结果。如果不是无节制地滥用平等,那么现代社会的大多数弊病就不存在。为什么现代政治问题变得如此复杂难以处理?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因为平等的滥用。

在现代,政治问题所以变得尤其重要,就是因为现代政治把社会变成一个只能依靠政治去收拾的烂摊子,于是政治要挂帅。政治哲学在今天变得如此重要,几乎成为哲学中最突出同时也是最活跃的部分,以至于成为当下哲学体系中的“第一哲学”,这一变化可以称为哲学的政治学转向。哲学的核心问题曾经由“世界”转向“知识”,又由“知识”转向“语言”,再由知识和语言转向“社会”,在社会问题中,根据不同的角度,又有伦理学的转向和政治学的转向。这两个问题同样严重,但政治问题可能更为严峻,所以政治哲学甚至更为突出。这个转向系列隐藏着这样一个学理变化过程:当“世界”本身说不清楚,那么就有理由转向研究“关于世界”的知识;当知识问题的理解出现混乱,就必须清理“表达知识”的语言;而当发现“世界/知识/语言”这个系列的问题终究没有能够触及生活的问题,就会从关心“真理”转向关心“意见”。意见世界就是政治世界。

不难注意到,当代许多有着广泛社会影响的理论都是政治意识很强的,例如施米特的敌友理论,柏林和海耶克对积极自由和专制的批评,福柯的知识/权力分析,亨廷顿关于文明冲突,福山关于历史终结,萨伊德关于东方学,斯特劳斯理解的古今之争,罗尔斯的公正理论,华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哈特和内格瑞的新帝国理论,等等。尤其从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那些大众观念或大众话语去看,比如说人权、技术、进步、发展、自由、平等、民主、开放社会、多元社会、文化身份等等,加上一些自称处于“边缘”而实际上已经成为另一种权力话语的观念,比如女权主义、环境保护、动物保护等等,就更加可以看出,几乎所有问题都已经被政治化了。这正好说明,价值之争或者意见之争最终是政治问题。

哲学在今天的政治学转向并非偶然形成,它可以看作是现代性的必然结果。当人们放弃了传统社会的政治制度,就必定出现一个现代政治制度的设计问题,苏格兰自由主义、法国大革命思想和马克思主义都对现代政治制度提出了激动人心却又隐藏着各种问题的政治观念。在传统社会里,政治权威、权力体系和政治统治是自然形成的,尽管政治论证从来都是个深刻的理论问题,但传统社会的政治有着自然惯性,因此没有成为一个迫切的实践问题。而在现代社会,既然人们要发明新制度,理论和实践就同时成为迫切问题。统治集团必须论证新的政治实体和制度的正当性、重新安排权力体系的优越性以及利益分配的合理性;与此相配合,被统治集团也要论证政治--社会批判、政治革命以及政治反抗的正当性。在统治和反统治的运动中,各种未决的深刻问题都逐步显示出来,事实上人们到今天也没有能够充分论证现代制度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而新的政治问题已经超出了现代思想体系的解释和解决能力。从霍布斯、洛克、卢梭、康德、穆勒、马克思、列宁、施米特、毛泽东、甘地、海耶克、柏林、福柯、罗尔斯到哈贝马斯等等,这些现代政治哲学家发明了充满想象力的各种政治观念,但在今天,全球化迫使人们不得不进一步思考更新更广阔的政治问题,政治哲学面临更为根本的思想挑战。

4.政治的基本事实和基本问题

政治世界是个权力游戏。一般来说,政治就是利益、权利和权力的界定和分配,而政治哲学就是关于利益、权利和权力的界定和分配的正当性论证(由于正当性论证往往要以道德理由为最有力的依据,所以政治哲学总是同时涉及伦理学)。简单地说,政治哲学问题就是一系列关于各种政治制度安排的“正当性”(justification)问题。可能由于政治的早熟,中国哲学最早发现了政治正当性问题,最早表达为“天命”和“有道”的概念,大概是要求统治的政治实体必须满足“立国之正”和“治国之功”两种政治合法条件。这两个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一直到今天仍然是基本问题,西方哲学关于这两个问题的研究则要晚得多,应该说到现代才成熟并且成为核心问题。

西方政治哲学的一个独特贡献是发现了“权利”(rights)。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发现,由于引入了权利这个思考变量,人们才发现了限制权力(power)的制度安排。在这之前,要对抗权力就只能使用权力。在这个意义上说,前现代的政治游戏规则要简单得多,主要模式是“以力抗力”。在权利的时代,人们通过明确界定各种权利(特别是私有财产权和生命权利),并且给予法律承认,就能有效地形成对权力的限制。现代社会的政治进步关键就表现在权利限制权力。但是,权力问题很" 快就卷土重来,人们发现在权利背后同样隐藏着权力,权力仍然是幕后决策人。很显然,由于自由和利益这两种最重要的生活资源不可以是也不可能是无限的,因此就必定需要具体地选择权利的种类、内容以及限度设置,人们不得不对哪些自由和利益可以成为普遍权利进行取舍,这样就出现“要和不要哪些权利”、“权利取舍标准的论证”、“谁决定标准”、“如何保证权利的落实”等等问题,这些问题无法在权利的范围内被解决,而只能在权力的领域中被解决,于是,最终还是权力在决定选择、落实和保护哪些权利。现代社会的一个典型问题就是,它规定和许诺了太多美丽的权利,却又无法落实,这一“画饼”现象使现代政治变成一个谎言。事实上,关于权利的那些基本问题与关于权力的基本问题密切相关而且是同构的——权力的基本问题也主要是“谁可以得到什么利益”、“又由谁说了算”、“这些政治决定是否有正当理由”这样格式的问题。可以说,权利并没有能够完全限制权力,但确实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限制权力的滥用,只是远远不够。

由于权利的引入,政治游戏就由“力量对力量”的双向互动关系发展成为“权力---权利---权力”的循环互动关系。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当代被统治集团对统治集团的政治反抗更多地采用了以权利为名的非暴力反抗,包括公民不服从、公众不合作、社会批判和媒体干涉等(不过其中“媒体干涉政治”这一方式情况比较复杂而且危险,因为媒体根本不是一个单纯的权利代表,而是一个典型的权力代表,因此媒体很容易假权利之名行权力之事而制造伪社会正义和伪人民之声)。当然,这决不意味着“革命”模式的过时,只要权利不可能超越权力,革命就仍然是最后也是最根本的政治反抗,尤其在国际政治中,既然世界是无政府状态,那么受压迫的国家在反抗帝国主义时就只有以力抗力。

福科理论进一步扩大了政治哲学的含义,他对知识和权力互相利用关系的发现,几乎把生活中所有问题都拖入了政治分析,也就把生活的所有事情都变成了政治批判的对象。显然,知识能够为某种权力提供合法化的理由,权力也能够成为某种知识的权威化原因,而且,在知识的权力斗争中获得成功的知识会成为一种控制心灵的权力。这里存在着一种对知识问题的权力解决,同时又是对权力问题的知识解释。这一辨证结构表明了通过控制心灵可以控制身体,通过控制身体又可以控制心灵。福柯似乎暗示说,知识与权力的同流合污是个普遍模式,比如说,如果不把这样的人定义为神经病,就会把那样的人定义为神经病,总会有某些与众不同的人被定义为神经病;不把这样的事情说成是不道德的,就会把那样的事情说成不道德的,诸如此类,总之,什么都“吃人”,不吃人是不可能的,所能够选择的只是吃人方式和谁将被吃。福柯所开拓的生活政治领域更进一步使政治哲学成为核心理论。政治哲学要关心的不仅是利益分配的“物质政治”,而且还要研究心灵统治的“精神政治”。事实上这一政治哲学方向的开拓应该更多地归功于马克思和毛泽东,意识形态的斗争理论和“灵魂深处”的革命理论已经指出了精神政治的基本问题,而法国大革命和文化大革命(连同巴黎“五月风暴”)已经成为政治革命和文化革命的典型案例。

政治斗争作为一个利益和权力的博弈游戏,除了关于政治正当性的系列问题之外,还有另一个系列的政治哲学问题,大概可以说是关于政治博弈的纯策略以及博弈规律的问题。这两个类型的问题在性质上非常不同:政治正当性论证所需要的基本假设和依据基本上是一些道德价值,因为所谓政治上“正当”必须是有利于普遍善或至少有利于公共善,否则根本无从论证一个政治行动或制度安排是正当的——别的“理由”是几乎找不出来的。政治正当性总有道德担当,在这个意义上,政治哲学与伦理学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如果研究的是政治博弈的决胜策略原则和规律,那么就可以几乎不考虑道德担当——不是否认道德,而是不把道德因素计算在内,大概有些接近“经济学”的思考方式,更准确地说,是博弈论的思考方式。老子、孙子、马基雅维利,勒旁以及群众理论,尤其是现代的国际政治理论和博弈论,都是主要从“冷酷”的角度研究了政治哲学问题。博弈论已经被证明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普遍方法论,在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中的应用都有独特优势,已经成为新一代政治哲学必须考虑的分析模式。罗尔斯就曾经利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了“无知之幕”下人们的政治选择,不过罗尔斯的分析有些可疑之处,可能存在着某些技术失当(在此不论)。

政治哲学虽然主要是关于政治实践的研究,但也有它的形而上学问题,一种可以称作“政治形而上学”的关于政治深度性质的问题,它涉及到政治活动的精神本质。施米特发现了超越了“经济、道德、审美或其它理由的” 绝对敌友关系,他相信这才是政治关系的真正实质:政治敌人所以是敌人,仅仅因为他是他者,是天生不同的异己,这就是充分理由了,于是,敌人的存在就是先验必然的了,因为“他们”总有另一种存在本质,有另一种“活法”,这一“敌人本质”如此简单,它只不过就是无法改变的他者性(otherness),但正因为简单,所以斩钉截铁。既然我们具有识别敌人的先天意识结构,就总能够把某些人看成是敌人,总能够把某些人甄别出去变成他者,这样,敌人意识就是一种先验知识。施米特对政治敌友的著名分析可能是关于政治问题的最深刻理解之一。他特别强调这种敌人意识与私人恩怨无关,绝对敌人不需要任何偶然的或情景性仇恨,而是在形而上学层次上就被注定了的,就是说,仅仅根据“是这样/不是这样”这一格式而注定了的。施米特嘲笑自由主义不懂真正的政治问题,以为通过知识论和经济学就可以回避敌人问题,比如说,“在经济学上把敌人转换成竞争对手,从知识上把敌人转化成争论对手”,但是这样无济于事,因为无法被化解的真正敌人是“公敌”(hostis)而非“私敌”(inimicus)。由私利私仇所决定的私敌只是“敌人”这个概念的浅层含义,而由原则所定义的公敌才是“敌人”的深层含义。施米特还进一步相信,如果没有了敌人,政治也就没有了,那么人类的日子就过得没有意义,最多剩一些混日子的“逗乐”(娱乐业和体育)。

施米特的“敌人”政治学可以比较成功地解释人类政治冲突所以永远难以化解的一个深刻而隐秘的原因。但这一理论似乎主要适合于解释西方世界以及阿拉伯世界的政治传统和政治意识,却至少不适合中国的政治传统。中国的政治思想碰巧与敌人理论有着几乎完全相反的政治意识:从根本上说,敌人不是一个不共戴天的固定实体,而是一个需要化解的情景性事实,所以,化敌为友才是真正的政治原则和政治问题——树敌太容易,根本不成问题,因为它不需要答案;而化敌才构成一个需要解决方案的问题。中国的政治理解在政治哲学上又更深入了一个层次。有趣的是,德里达在晚年也提出了一个称为“友好政治学”(the politics of friendship)的问题(不知道是否受到中国哲学的启发),他自己认为是从亚里士多德关于友谊的讨论中获得的思想线索。亚里士多德的友谊理论虽然也涉及政治问题,但主要属于伦理学,而且思想比较简单,虽然充分肯定了友谊的好处,却没有发展出“化敌”理论,而没有化敌理论,就不可能真正成为一个政治原则和政治理论。德里达同样没有深入到“化敌”问题,而只是反对了施米特式的敌人意识,推荐了“无敌人”的友好假定。因此,德里达虽然敏感到了与施米特相反的一个思路,却没有能够深入问题。

最后可以简单讨论政治哲学一个可能发展的新空间。到目前为止,国际流行的政治学是以西方政治学为主导的政治学,它只是以国家为单位的国家政治学以及从属于国家政治学的国际政治学,而没有发展出以世界作为分析单位的世界政治学,因此造成相对于全球化运动的理论滞后,这一理论的局限性在未来将会形成严重的政治后果。显然有必要未雨绸缪,在这里,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就显示出深厚潜力来,特别是“天下”这一蕴涵巨大理论空间的世界概念。关于这个问题方方面面,可以参见我的“天下体系”理论,它是把天下概念开拓成一种新的政治哲学的尝试,其中试图打破西方的狭隘的政治分析框架,并且建立一个能够容纳各种新的政治关系和政治问题的理论体系,包括政治世界观、世界管理、文化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的普遍传递性,等等问题。在此不详述。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推进哲学研究的实践转向
发布时间:2023-01-28
摘 要:“哲学的实践转向” 在马克思那里就已经实现了。马克思的哲学变革,就是实现哲学的“实践转向”。由于教条主义的影响,马克思开创的这种哲学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实践批判的本性后来被我们一些研究者遗忘了,这才有了今......
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理念转向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新制度主义政治学 理念 制度 [论文摘要] “理念”一词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其回归与发展为当代政治学科提供了新的思考视角与研究路径。其中,理念与制度的结合很好地弥补了制度变迁理论中动力不足的缺陷,为新制度主义......
简述中国哲学的价值论转向
发布时间:2023-01-14
近代来,东风渐进,世界范围内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已经成为不可扭转的趋势。肇始于西方哲学界的价值论转型也早在20世纪初就影响到了东方,新中国成立前罗素、杜威来华讲学之际就带来了价值哲学的内容,但在那个救亡图存的动荡年代没有引起......
大卫·休谟的法律哲学和政治哲学
发布时间:2023-02-24
" 用一个意指一套共同的思想体系主宰了一个时代的称谓去命名这个时代,始终会隐含有某种误导性。如果我们采用这种方法去命名一个像18世纪那般混乱动荡的时代,那么毋庸置疑,我们一定会扭曲当时历史的本来面目。用“启蒙运动”(enlight......
论休谟的政治哲学
发布时间:2023-04-22
论休谟的政治哲学 论休谟的政治哲学 论休谟的政治哲学 〔摘要〕休谟揭示理性的限度,倡导审慎的政治美德,强调政府、政治制度不是理性设计而是经验习惯的产物,都体现了他的边界意识。休谟的政治思想对安抚当代人狂热、浮躁......
当代政治哲学的复兴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传统
发布时间:2023-03-14
当代政治哲学的复兴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传统 当代政治哲学的复兴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传统 当代政治哲学的复兴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传统 文 章 来 自 教育 网 [摘 要]政治哲学复兴的学术意义在于重建哲学与现实的公共......
浅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理念转向
发布时间:2023-02-17
浅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理念转向 浅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理念转向 浅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理念转向 摘要: “理念”一词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其回归与发展为当代政治学科提供了新的思考视角与研究路径。其中,理念与制度的结......
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兴起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式的转换
发布时间:2023-02-25
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兴起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式的转换 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兴起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式的转换 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兴起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式的转换 文章 来源 于 教 育 网 摘要:政治哲学在世界范围......
儒家政治哲学的悖论
发布时间:2023-05-31
儒家政治哲学的悖论 儒家政治哲学的悖论 儒家政治哲学的悖论 摘要: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学问,儒家主要是一种政治哲学,其目的在于限制王权的膨胀和保障社会的和谐。然而,此种崇高的学说由于其内在学理的悖论,从而使荚好的......
浅论贾谊的政治哲学
发布时间:2023-04-01
浅论贾谊的政治哲学 浅论贾谊的政治哲学 浅论贾谊的政治哲学 文章 来源 于 教 育 网 [论文关键词]统一;民本;礼治 [论文摘要]贾谊是汉初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他在总结秦亡的教练,考察汉初以来黄老无为思想弊端的基础上......
儒家政治哲学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3-03-08
讲到儒家,多数人都会觉得儒家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文化的主流,并且在五四激进派看来,是中国问题的根源。这也是为什么五四的时候要打倒孔家店,把中国的坏文化的根割断,我们才能拥抱西方的民主和科学的原因;而另外一种常见的说法,认为......
浅谈黄老哲学中的自然观与政治哲学
发布时间:2022-09-19
一 这里所使用的自然是一个较笼统的概念,并不同于《老子》等道家经典著作中具体的自然范畴。以这一概念指称道家哲学中政治秩序赖以建立的基础和统治者施政所效法的对象,道天道天等一系列范畴都在其含摄范围内,构成了今天所理解的自......
论政治哲学的基本范畴
发布时间:2013-12-17
" 人们的政治行为隐含着一系列的价值取向。如果说政治科学的基本任务,是在客观地描述政治行为过程的基础上揭示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那么,政治哲学就是单刀直入政治价值的领域,对这些行为的价值取向进行规范的解释。在政治哲学的论坛上......
论哲学在政治上的无能
发布时间:2013-12-17
" 近来已经日趋具体化的、专门围绕着海德格尔的大名而展开的这场争论,由来已久。哲学家们在哪些方面与政治和社会现实有联系?他们的问题和洞见能够对我们处理这种现实的进程提供什么样的帮助?1987年11月在巴黎,在围绕着法利阿斯(Fari......
论儒家政治哲学的悖论
发布时间:2023-01-26
论儒家政治哲学的悖论 论儒家政治哲学的悖论 论儒家政治哲学的悖论 摘要: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学问,儒家主要是一种政治哲学,其目的在于限制王权的膨胀和保障社会的和谐。然而,此种崇高的学说由于其内在学理的悖论,从而使......
谈荀子的“民本”政治哲学
发布时间:2022-12-19
谈荀子的“民本”政治哲学 谈荀子的“民本”政治哲学 谈荀子的“民本”政治哲学 更 多精 品源 自 课 件 摘要:以政治权力作为核心议题可以对中国古代的“民本”政治哲学进行探讨。围绕着政治权力,荀子的“民本”政治哲学......
唯物史观与政治哲学
发布时间:2022-11-14
唯物史观与政治哲学 唯物史观与政治哲学 唯物史观与政治哲学 一、以“唯物史观”为焦点的论争是历史的延续 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以“唯物史观”为焦点的一系列论争是历史的延续,围绕对“唯物史观”的阐释和理解、逐步......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的生存论哲学转向分析
发布时间:2016-08-2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同时受其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遭遇到了十分严峻的挑战。针对这种情况,一些专家和学者积极探索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解......
试论加缪与政治哲学
发布时间:2013-12-19
试论加缪与政治哲学 试论加缪与政治哲学 试论加缪与政治哲学 阿尔贝·加缪(AlbertCamus),这位从不自认是存在主义者的存在主义者,和萨特同为“二战”后一代法国青年的精神导师。他因为“透彻而认真地阐述了当代人的良心问......
论荀子的“民本”政治哲学
发布时间:2023-04-24
论荀子的“民本”政治哲学 论荀子的“民本”政治哲学 论荀子的“民本”政治哲学 精 品 源自中 考备 战 摘要:以政治权力作为核心议题可以对中国古代的“民本”政治哲学进行探讨。围绕着政治权力,荀子的“民本”政治哲学设想......
对儒家政治哲学的悖论
发布时间:2023-05-22
对儒家政治哲学的悖论 对儒家政治哲学的悖论 对儒家政治哲学的悖论 精品源自化学科 摘要: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学问,儒家主要是一种政治哲学,其目的在于限制王权的膨胀和保障社会的和谐。然而,此种崇高的学说由于其内在学理......
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的若干新问题和新动向
发布时间:2023-02-22
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的若干新问题和新动向 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的若干新问题和新动向 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的若干新问题和新动向 精品源 自作 文 园地 一、社群主义并不与自由主义截然对立 在20世纪70年代,以罗尔斯的《正义论......
德国文化教育学的哲学倾向对二战后政治教育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要:德国文化教育学是20世纪以来有着重要影响的教育理论。该理论在教育哲学方面的基本倾向是自由主义的,是20世纪教育新自由主义的重要流派。同时,它对教育基本问题的深刻分析,使它又具有独特的理论特质。这种基本倾向和理论特质......
论“世界元”的政治哲学基础
发布时间:2022-12-10
论“世界元”的政治哲学基础 论“世界元”的政治哲学基础 论“世界元”的政治哲学基础 更多 精品 来自 论 文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为“超主权”的世界货币提供理论基础。根据社会契约论的论证,国家信用货币的基础是“主权”......
论图斐利的政治哲学思想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图斐利的政治哲学思想 论图斐利的政治哲学思想 论图斐利的政治哲学思想 摘要:本文从中世纪阿拉伯哲学家伊本?图斐利的《哈义?本?叶格赞》出发,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揭示伊本?图斐利的政治哲学思想,引起人们对中世纪阿拉伯哲......
政治哲学中的平等观探索
发布时间:2013-12-19
政治哲学中的平等观探索 政治哲学中的平等观探索 政治哲学中的平等观探索 文 章 来 源自 教 育 网 自然天赋本身虽然被第一原则所保证,但天赋的分配应该具有公共性,因为人是群居动物,具有类本质,每个人都处于社会合作体系......
谈“世界元”的政治哲学基础
发布时间:2022-11-21
谈“世界元”的政治哲学基础 谈“世界元”的政治哲学基础 谈“世界元”的政治哲学基础 精 品源自语 文科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为“超主权”的世界货币提供理论基础。根据社会契约论的论证,国家信用货币的基础是“主权”,而国......
荀子政治哲学思想微探
发布时间:2023-02-10
荀子政治哲学思想微探 荀子政治哲学思想微探 荀子政治哲学思想微探 更多内容源自 幼 儿 一、人性理论 荀子提出了与孟子的性善论截然不同的性恶论。荀子所说的“性”仅指人作为生物有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指人天赋的维持......
对于孔子政治哲学探析
发布时间:2023-06-29
对于孔子政治哲学探析 对于孔子政治哲学探析 对于孔子政治哲学探析 文 章 来 源自 教 育 网 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周王朝衰微的时候,整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生活混乱,人民生活困苦。《论语·八佾》中指出“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论唯物史观与政治哲学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唯物史观与政治哲学 论唯物史观与政治哲学 论唯物史观与政治哲学 科 一、以“唯物史观”为焦点的论争是历史的延续 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以“唯物史观”为焦点的一系列论争是历史的延续,围绕对“唯物史观”的阐释和理......
法兰克福学派政治哲学探究
发布时间:2016-07-04
霍克海默、阿多尔诺、马尔库塞等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对科学技术的社会效应、资本主义化和消费展开批判, 形成了技术政治学、文化政治学、消费政治学等。自罗尔斯在上世纪70年代初发表《正义论》之后, 政治哲学在哲学界成为显学。其原因是......
从哲学运动到政治运动
发布时间:2022-12-17
[摘 要]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左派运动在美国最具影响力,比欧洲其他国家更具广泛与持久性,延续了数十年之久。这与美国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二战后美国进入后工业社会,伴随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结构、文化都发......
哲学的治疗
发布时间:2023-07-03
摘 要:本文立足于塞涅卡内容丰富的哲学文本,聚焦于其中关于道德哲学的论述,以“治疗哲学”概括、引进其哲学范式,分析其“治疗”方式与效果,并试图以现象学的视角对其做出当代观点的重新评价。 关键词:哲学 伦理 治疗 欲望 ......
浅谈“世界元”的政治哲学基础
发布时间:2022-10-22
浅谈“世界元”的政治哲学基础 浅谈“世界元”的政治哲学基础 浅谈“世界元”的政治哲学基础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为“超主权”的世界货币提供理论基础。根据社会契约论的论证,国家信用货币的基础是“主权”,而国家的主权来......
浅谈图斐利的政治哲学思想
发布时间:2013-12-19
浅谈图斐利的政治哲学思想 浅谈图斐利的政治哲学思想 浅谈图斐利的政治哲学思想 摘要:本文从中世纪阿拉伯哲学家伊本?图斐利的《哈义?本?叶格赞》出发,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揭示伊本?图斐利的政治哲学思想,引起人们对中世纪阿......
分析政治哲学视野中的选举
发布时间:2023-03-28
分析政治哲学视野中的选举 分析政治哲学视野中的选举 分析政治哲学视野中的选举 抽象的政治哲学 一多半的美国年轻人不去投票,可能是因为觉得他们的一票不会影响大选的结果,或者谁当选都一样。这种想法确实有其理论支持......
廊下派政治哲学的三个维度
发布时间:2023-05-02
[摘要] 哲学史研究通常轻视甚至忽视廊下派的政治哲学。其实,廊下派哲学不仅有政治性,而且包含三个鲜明的政治维度:普适性、保留性以及顺从性。廊下派认为世上所有智者乃至常人都是或应当生活在同一个城邦之中,彼此互爱并受共同律法......
“中国梦”的政治哲学意蕴探析
发布时间:2023-07-25
【摘 要】“中国梦”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理想,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政治追求,其所蕴含的丰富的政治哲学意蕴可以从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方法论四个层面进行剖析,有助于揭示“中国梦”深刻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中国梦”; 政......
浅论“世界元”的政治哲学基础
发布时间:2013-12-19
浅论“世界元”的政治哲学基础 浅论“世界元”的政治哲学基础 浅论“世界元”的政治哲学基础 精品源自化学科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为“超主权”的世界货币提供理论基础。根据社会契约论的论证,国家信用货币的基础是“主权”,......
马克思把哲学转向经验领域的内在逻辑
发布时间:2023-05-19
广大朋友们,关于“马克思把哲学转向经验领域的内在逻辑”是由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我们面临着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马克思发动了一场深刻的哲学变革。这种变革,是时代的......
马克思把哲学转向经验领域的内在逻辑
发布时间:2014-01-27
我们面临着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马克思发动了一场深刻的哲学变革。这种变革,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更与马克思一生所关注的焦点和他对哲学的独特看法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马克思所面对的是出了问题的近代理性一直为......
论管理行政的“科学”内核及其政治哲学基础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管理行政的“科学”内核及其政治哲学基础 论管理行政的“科学”内核及其政治哲学基础 论管理行政的“科学”内核及其政治哲学基础 精品 源自中考试题 摘 要:发轫于美国进步改革运动的管理行政的内核是科学,而科学理性的嵌......
浅析儒家“中”道的政治哲学解读
发布时间:2023-07-17
儒家政治哲学研究方兴未艾,如何建构儒家政治哲学研究体系,学界目前尚无定论。政治哲学,旨在讨论和寻求最理想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方式。无论何种政治哲学研究体系的建构,都应当对以下基本问题作出回应:权力的合法性、执政者的价值关怀......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合法性
发布时间:2022-08-26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合法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合法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合法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合法性 近几年来,随着政治哲学的复兴,国内西方政治哲学研究者热烈地讨论着政治哲学的基本范式,而马克思主义哲......
庄子的政治哲学思想及其特质
发布时间:2022-12-02
李泽厚曾指出:老子是积极问世的政治哲学;庄子则是要求超脱的形而上学。与老子以及其它哲人不同,庄子很少真正讲治国平天下的方略道理,他讲的主要是齐物我、同生死、超利害、养身长生的另外一套。[1]177余英时认为庄子对政治不感兴趣,庄子的反智论是一种超越的反智论,对此后中国历史上政治的反智传统并无实质性影响。他认为《庄子》基本上是一部人生哲学的作品,而《老子》一书可以说是以政治思想为主体的[2]159-.........
试讼思想政治哲学教育裸堂
发布时间:2016-07-2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精华体现,为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丰富了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更好地指导社会主义实践与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的精炼,浓缩了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
哲学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3-02-27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当代大学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除了要在能力培养和专业知识学习上要有较高的水平之外,还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品。所以说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要有适当的方法方式对他们进行教育,因此将哲学思想应用......
作为现代政治哲学的先秦思想。
发布时间:2023-01-17
摘要: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如果我们将哲学定义为对超时空与人群的人类根本问题的系统反思,那么中国思想是含有哲学之向度的,并且中国哲学有其表达系统反思的方式。哲学的比较应以不同哲学流派所面对的问题为基础,因为......
形而上学命题中包含的政治哲学意蕴
发布时间:2016-06-30
在霍布斯那里,第一哲学就是形而上学的别称。霍布斯在他的哲学分类表中,把第一哲学归属于哲学两大部类中的自然哲学名下。但是,他对第一哲学却没有做出过明确的界定,只是说第一哲学相当于普遍的定义。后来,在《霍布斯对托马斯怀特论......
浅析宪政的国际法: 全球治理的宪政转向
发布时间:2023-05-02
一、全球治理和全球宪政之依托和互动关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问题日益成为一种普通知识,应运而生的全球治理理论主要提供了国际关系学的一种描述,全球宪政理论则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一种宪政视角的国际法律分析框架。有学者认为,全球......
卢梭民主政治哲学思想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28
摘要:卢梭所生活的时代正值社会变革及启蒙运动,卢梭主要的政治哲学思想是标榜积极民主革命,其任务是防止不义与暴力堂而皇之地获取正当与公平之名,目标是对准一切不平等和不自由,举启蒙之旗,向旧秩序宣战,目的是埋葬不自由、不......
论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与政治哲学
发布时间:2022-11-08
论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与政治哲学 论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与政治哲学 论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与政治哲学 亚里士多德把人定义为政治的动物,奠定了西方传统政治价值观的基础。阿伦特指出,马克思关于人的定义(即劳动的动物)颠覆了这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基础
发布时间:2023-05-26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基础 精 品 源自历 史科 自20世纪70年代政治哲学复兴至今,我国学者对政治哲学的探索逐渐由理想性呼吁转向现实性建构,由宏观叙述转向......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政治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23-02-21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的日益强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也逐渐成为广大学者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政治哲学的核心是经世致用,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诸如德政民本思想、无为而治思想、兼爱贵和思想和法治思想等对现代的社会......
浅谈儒家、形而上学、政治哲学与法律
发布时间:2023-02-13
在这辑的《人大法律评论》上,登出了我的同事黄翔教授对我的著作《旧邦新命:古今中西参照下的古典儒家政治哲学》的批评,以及台湾大学哲学系林明照教授的回应。其中讨论的焦点,是关于如何理解儒家、如何看待形而上学与政治哲学的关系......
哈耶克政治哲学的若干矛盾之处
发布时间:2022-07-24
" (在民主自由平等的背后——现代政治哲学解读 系列之15) 哈耶克是“狭义自由主义”哲学的典型代表。他对市场性经济规范的大力提倡和极力支持,有着无庸置疑的历史进步意义,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在当今中国受到高度评价,他为当今......
时事新闻在政治哲学中的适用性
发布时间:2022-12-09
时事新闻在政治哲学中的适用性 时事新闻在政治哲学中的适用性 时事新闻在政治哲学中的适用性 一、时事政治在教学中的作用 二、如何搜集时事新闻资源 三、时事材料在教学中的融入 四、如何用好新闻资源进行教学 五、结语......
关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哲学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大学培养的人才是思想政治素质与专业能力的统一。思想政治素质包括获得他人好评的能力、追求生活的决策能力、画出人生意义的能力以及服务社会的道德意识。大学应该构建大思政教育体系,大力进行世界图景教育、改革现行思......
探究行政哲学对历史哲学的借鉴——兼论行政历史哲学的论域
发布时间:2023-07-14
当前我国行政哲学仍处于拓展与深化研究阶段,学界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行政哲学的概念界定、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基本功能、学科定位及其研究意义等方面,但缺乏对我国历史上行政实践与思想发展规律的探讨,特别是缺乏对其他哲学分支学科体系的学习和借鉴。2016年,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将行政历史哲学作为第十届行政哲学研讨会的主题,开拓了行政哲学研究的新领域。但是,要探讨行政历史哲学的论域,首先必须厘清行政哲学与历史哲学.........
人性诘问与儒家早期政治哲学
发布时间:2013-12-17
" 从儒家伦理政治理论建构的必然需要着眼,在人性假设上,善应当是一个共同认可的思维焦点。不承认善作为人性的预设,势必不能进一步陈述伦理政治的德治之术。但以孔孟荀董四人的言述来看,尽管一方面可以以善通约、从而保证了伦理政治......
从政治哲学视角解析民主概念
发布时间:2023-02-21
从政治哲学视角解析民主概念 从政治哲学视角解析民主概念 从政治哲学视角解析民主概念 来 源自 教育 网 到目前为止,民主几乎已经成为政治世界的普世价值,之说以说是几乎,因为一些理性的学者是对此持怀疑态度,但即便如此......
扬雄的政治倾向与经学师承
发布时间:2023-06-18
作者:王青 内容提要:论文主旨在于纠正学术界对扬雄政治态度与经学师承的两种误解。首先,通过考察哀帝时期的政治形势,结合扬雄的生平与《太玄》中隐刺之辞,对扬雄的政治态度重新加以审视,认为扬雄所反对的是哀帝时期的新......
“实践转向”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正义观
发布时间:2023-03-11
摘要:政治的正义性决定了法和国家的合法性。西方古典政治正义观是形而上的以“君主”为视角的抽象正义观,追求臣民服从国家制度、实现君主统治的目标。近代启蒙思想家基于理性主义的原则,以抽象的人和抽象人性为视角,借助设想的自......
西方哲学论文:德里达的“友爱的政治”
发布时间:2013-12-19
西方哲学论文:德里达的“友爱的政治” 西方哲学论文:德里达的“友爱的政治” 西方哲学论文:德里达的“友爱的政治” 更多 精品 来自 论 文 一、哲人其萎,大雅云亡:德里达之死 德里达无疑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音乐教育哲学观之转向及其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2-12-15
摘 要 国际上对音乐教育哲学的专门研究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在这半个多世纪中,学界先后形成了以贝内特・雷默为代表的“审美音乐教育哲学”、以戴维・埃利奥特为代表的“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以及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背景下保罗・伍德......
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与犹太教问题
发布时间:2013-12-19
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与犹太教问题 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与犹太教问题 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与犹太教问题 来源于www. 摘要: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研究是从犹太教问题出发的。我们只有从他的政治哲学研究与他的犹太教传统的关系入手......
分析休漠的政治哲学及其人性基础
发布时间:2023-05-13
分析休漠的政治哲学及其人性基础 分析休漠的政治哲学及其人性基础 分析休漠的政治哲学及其人性基础 论文关健词:正义 政治正义 自我利益 共同利益感 同情 论文摘要:休谈从自我利益的角度论证了所谓政治正义的形成过程。他......
浅析共和传统中的马克思政治哲学
发布时间:2022-11-03
我们传统所理解的公共关系的共同的事务世界,就是政治与劳动的世界。从另一个角度说,反原子个人主义的共同体本位,以及强调积极自由和公民美德的特点,都让马克思相较自由主义,更适合被归人共和主义传统。但马克思的政治哲学不是单纯......
谈哲学思想在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3-01-06
谈哲学思想在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谈哲学思想在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谈哲学思想在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文章 来源 于 教 育 网 1、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做为开启智......
伊格尔顿的政治哲学批判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23-06-23
〔摘要〕 伊格尔顿的文化批判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政治哲学批判内容,他的政治哲学批判思想立足于无产阶级政治立场,与时俱进地继承马克思主义,立足于社会主义发展现实,以文化视野进行政治批判。伊格尔顿的政治哲学批判理论几乎涉及到......
浅谈技术哲学的新趋向
发布时间:2016-07-04
当代社会从技术形态上普遍经历着一场技术转型,在哲学的层次上对人的心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此也正在导致信息技术哲学的诞生,使得技术哲学在信息时代形成一种新的转向,并把技术哲学的研究推向新的前沿。 一、崛起中的信息技术哲学 信......
政治哲学视野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发布时间:2013-12-19
政治哲学视野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政治哲学视野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政治哲学视野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对于一贯喜欢望文生义的中国学人来说,对于“日常生活审美化”进行的探讨,人们想当然地把它当成是一个审美......
柏拉图与马克思的政治哲学观比较
发布时间:2023-02-17
〔摘要〕 从基础内涵上来讲,柏拉图与马克思在政治哲学观的根源、哲学与政治的基本关系及哲学对政治的最终影响三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决定了二者不同的政治哲学观。在政治哲学观的内在逻辑方面,二者分别以“理念”与“个......
浅谈共和传统中的马克思政治哲学
发布时间:2023-07-22
我们传统所理解的公共关系的共同的事务世界,就是政治与劳动的世界。(阿伦特,第8页)从另一个角度说,反原子个人主义的共同体本位,以及强调积极自由和公民美德的特点,都让马克思相较自由主义,更适合被归入共和主义传统。但马克思的政治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哲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3-07-0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哲学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哲学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哲学思考 更多精品文 章来 源自 教 育 网 摘要:本文从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效性出发,从教学实践......
近代西方政治哲学的自然科学基础及问题
发布时间:2023-07-15
一、自然科学对启蒙时代的影响不能离开自然科学的影响来理解启蒙及近代西方政治哲学变革。奥斯本说:启蒙运动时期,是以尊崇自然科学所取得的成就为特征的时代,或者可以将之简化为一个名字伊萨克牛顿。在此,关键是自然科学作为更普遍的启蒙模式的问题。所以对孔多塞而言,启蒙的理想本身即屈从于自然科学范式,而且他指出,在每一阶段,这些科学都为启蒙了的人们提供赖以遵从的模式[1]。夏皮罗也认为:启蒙运动力图把知识建立.........
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转向与哲学基础嬗变的双重逻辑
发布时间:2023-05-23
以社会批判理论著称的法兰克福学派从20世纪20、30年代之交建立至今已经历了80多年的历程,主要表现为三个时期。①从“启蒙辩证法”到“为承认而斗争”,每一时期都表现为理论的转向与哲学基础(方法)的变动,从三个时期的显......
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基础的现代转向:从政治人到生态人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即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科的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的哲学溯源。在生态危机蔓延与理论主题发生变迁的今天,传统以“政治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基础的理解需要接受检视,为适应与配合现代思想政......
新世纪中国政治学的“三个走向”
发布时间:2023-04-18
" 在20世纪最后的20年里,当代中国政治学经过恢复、补课和重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终于建立起来了,由此中国走出了没有政治学的政治中国。在这过程中,政治学的发展有过波折,但是,总的说,政治学科的理论体系、教育体系、科研体系等......
走向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生态学
发布时间:2022-07-22
不平等的国际政治关系或资本逻辑的全球性扩张是制约全球性生态环境治理的关键要素。但是,长期以来,这是被一些环境人士和绿色学者极力遮蔽的论题。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乌尔里希・布兰德教授的系列演讲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这一问题。......
中国传统学术中的治理学和治理哲学
发布时间:2022-09-03
摘要:中国传统学术中固有的缺乏理论性却富有思想性的可名“治理学”的学问以“治道”为研究主题,其中与现代西方管理学中的管理哲学约略相当的内容属于治理哲学。与为了创造出尽可能多的财富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而追......
现代西方政治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22-07-24
"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来抓。上月底,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领导“和谐社会专题研讨会”上发表的讲话中,对和谐社会做了一个明确的定义......
试论合法性: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的焦点
发布时间:2013-12-19
试论合法性: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的焦点 试论合法性: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的焦点 试论合法性: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的焦点 内容提要“合法性”是哈贝马斯政治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哈贝马斯对合法性的解述,在逻辑上肇始于他对自然法......
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转向与哲学基础嬗变的双重逻辑
发布时间:2014-01-23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转向与哲学基础嬗变的双重逻辑”,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 以社会批判理论著称的法兰克福学派从20世......
浅谈汉代公羊家对“政治善”的哲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3-04-18
哲学作为对存在问题的思考,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表现。在中国古代,经学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独特的哲学思考,其以原道、征圣、宗经为表征,颇具特色。汉代公羊家充分运用这种思维方式来进行政治论证:王化孔子,托孔为王;文化实史,托鲁为......
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意蕴
发布时间:2023-05-19
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意蕴 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意蕴 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意蕴 来 源自 教育 网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从哲学和制度层面推进了黑格尔的现代性......
论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与犹太教问题
发布时间:2022-11-30
论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与犹太教问题 论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与犹太教问题 论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与犹太教问题 摘要: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研究是从犹太教问题出发的。我们只有从他的政治哲学研究与他的犹太教传统的关系入手,才能......
浅谈斯宾诺莎政治哲学中的自然主义
发布时间:2023-06-22
自然主义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哲学中的自然主义也是如此。这一方面是由于对自然主义的理解仁者见仁、钾者见钾,另一方面是由于随着时代的发展,自然主义所关注的重点、研究方法和认识方法等也在不断......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哲学意蕴探究
发布时间:2022-10-28
摘 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不断丰富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进行研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看,它所蕴含的辩证联系的实践观,时空联结、纵横捭阖的战略思维方式,......
身体哲学分析的范式转换
发布时间:2023-06-18
一、身体的凸显:身体哲学研究的现象学范式 国外的身体哲学研究有一个梅洛-庞蒂现象。在梅洛-庞蒂之前,身体在现象学中一直是一个被忽视的话题。胡塞尔的现象学即使对身体有所关注,也是从意识的先验构造出发的。身体表现为先验意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