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德里达的政治学转向

德里达的政治学转向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11 00:10:16
德里达的政治学转向
时间:2023-04-11 00:10:16     小编:

"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德里达发表了一系列探讨政治、宗教和伦理问题的著作,其中《马克思的幽灵》(1993)、《友爱政治学》(1994)、《赐人以死》(1995)和《宗教行动》(2001)尤其令人瞩目。这位一度淡出人们视野的哲学家,重新成为欧美学术界的焦点人物,他所代表的解构主义理论似乎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不少学者将这一变化称为德里达的“政治学转向”。接踵而来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转向?德里达的“转向”在多大程度上背叛或者延续了自己早年的思想?早期德里达和晚期德里达之间是什么关系?解构主义是否有某种一以贯之的原则?在简要分析第一个问题之后,我们将着重讨论后面几个问题。

促使德里达拓宽研究领域的另外一个目的,或许是为了保持解构主义理论的生命力。美国耶鲁学派的文学批评实践在传播解构主义的同时,也遮蔽了解构主义的真实面目。从哲学生涯的最开始,德里达就抱有宏大的关怀,文字和文本仅仅是解构主义分析的切入点,而非其主要旨趣所在。当后殖民主义批评、女权主义批评纷纷从解构主义中汲取营养、自立门户的时候,解构主义本身却被当作过时的文本理论被人淡忘了。自新历史主义流派兴起以来,对孤立文本、孤立学科的研究日渐失去了影响力,将文本视为文本之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作用场,已经成为人文学术的趋势。德里达将解构批评的触角伸至政治、宗教、伦理等领域,正好顺应了这一潮流,解构主义的建构意义和人文关怀,也得以具体地呈现。所以,德里达的政治学转向对于解构主义而言,是一件幸事,透过他对各种具体问题的阐释,我们对于他早期的思想,也能获得更明晰的理解。

一、 德里达早期著作的政治学内涵

六十年代晚期,德里达以《书写与差异》、《声音与现象》与《论文字学》三部著作奠定了自己的学术地位。虽然他批判的主要对象是语音中心主义和结构主义,但他真正关注的还是困扰欧洲近一个世纪的问题:如何面对形而上学的遗产。在这一点上,他与尼采和海德格尔是一脉相承的,然而德里达的犹太裔背景和边缘身份3对其政治立场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犹太文化的因子赋予了他强烈的先知情结。J•D•卡普托在《德里达的祈祷与泪水:无宗教的宗教》一书中,细致地描绘了犹太教对德里达的深刻影响。德里达自己也说,虽然自己是个无神论者,但上帝在自己的生活中依然以其他名字存在。他的著作中常常有一种预言式的先知口吻,1966年那篇著名的研讨会发言《人文学科话语中的结构、符号与游戏》4已经让人感受到了这一点。因此他并非为解构而解构,某种朝向未来的乌托邦情结始终萦绕在他的著作周围。双重的边缘身份则让他对任何形式的中心主义抱有天然的反感,他相信,政治上的强权、对异己因素的压制和迫害都可以追溯到哲学的观念上。因此,即使在他分析表面上与政治不相干的问题时,他的文本也充满了政治的潜台词。从某种意义上说,解构主义的所有立场都是政治立场。

批驳绝对中心观念是解构主义最重要的一个立场。德里达反对传统形而上学所设定的超验的、永恒的、实体化的中心,认为中心只是一种功能,中心的替换永远不会停止。他意识到,绝对中心观念之所以根深蒂固,是因为它符合人类一种与生俱来的欲望,一种将世界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的欲望,一种对一切可能威胁到这种控制的因素的畏惧。因此中心的观念与权力的欲望是密不可分的,暂时居于中心的力量往往会借用真理的名义,竭力使自己的优越位置永久化。回顾历史,君权至上、教会统治、宗教迫害、种族歧视、极端民族主义等种种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观念无一不是源于绝对中心的神学式崇拜。由于对中心的迷信没有改变,由于一直缺乏对中心观念的深刻反思,人类往往是在打破一个中心之后又马上确立新的中心,中心虽在不断替换,危机的根源却没有消除。早期德里达之所以将语音中心主义作为批判的重点,是因为他相信,语音中心主义、逻格斯中心主义与欧洲中心主义之间存在着隐秘的同构关系,西方哲学一直将自己塑造成“理性和光明的独白”,是一种排他性的“暴力的哲学”5。用广义书写的概念揭示语音中心论的虚妄,正是为了从根本上消解西方人的文化优越意识,促进世界文明多元化秩序的生长。

否定二元对立、主张二元互补是德里达的另外一条基本原则。二元对立思维是绝对中心观念的必然伴生物。形而上学传统将世界划分为一系列的二元对立项,其中一项因为代表了“真理”,而居于中心和主导地位,另外一项则被视为不相容的对立面,被贬斥、被放逐,比如真理/谬误,灵魂/肉体,自然/文化,文明/野蛮,语音/书写,等等。当这种思维与种族意识、社会进化论结合起来时,危害尤其明显。按照文明/野蛮、先进/落后的二元对立观念对世界各个民族和各种文化进行粗暴定位,使得“文明”、“先进”的群体在对待他们所认为的“野蛮”、“落后”的群体时能够心安理得地使用暴力。德里达以补替(supplement)概念为武器,巧妙地颠覆了西方哲学史上具有核心意义的一系列二元对立。然而,他的目的并不是要回过头来以原来处于弱势的一方取代并压倒强势的一方,而是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充满对抗和压迫的结构。从弱势一方着手,只是一种历史策略。在反殖民主义、反种族主义和女权主义的浪潮汹涌全球的六十年代,德里达的二元关系理论从哲学的角度为政治实践提供了依据。 尊重差异、推崇多元化也是解构主义的重要宗旨。德里达杜撰的术语迪菲昂斯(differance)既指代差异(difference)的总体运动,也指代以差异的方式创造和推动宇宙的那种力量。在德里达看来,所有的差异中最核心的差异就是事物与内在的异质成分之间的差异,一切事物(包括迪菲昂斯这个非物之“物”)的变化之所以可能,就在于这种内在的差异。差异是事物活力和多样性的来源,是变化和变革的动力。不能容纳异质成分是走向僵死的开始。正因为如此,差异的观念与政治实践关系密切。无论是国家内部对多元性的包容,还是全球范围内对多元化的保护,都是确保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早期的著作中,德里达没有展开这方面的论述,但他近十年来反对美国主导的全球化模式的呼吁,完全可以追溯到解构主义的这条核心原则。

从上述的分析可知,美国耶鲁学派的解构主义文学批评,只是借用了德里达的某些策略,在精神主旨方面其实有相当大的差距。政治关怀在早期的德里达著作中同样占据着重要位置,但他避免正面理论的策略和迂回繁复的文风" 使得人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忽视了解构主义的政治学内涵。

二、 德里达晚期的主要政治学命题

十多年来,德里达发表了大量的专著、论文和访谈录,对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各个领域的重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涉及面之广,令人惊叹,与他早期专注于哲学和文学文本的做法大相径庭。这些著作一方面坚守了解构主义反对绝对中心、反对二元对抗、推崇差异与多样性的立场,一方面从政治学和伦理神学的具体需要出发,提出了弥赛亚精神(messianicity)、公正(justice)、宽恕(forgiveness)与新国际(New International)等纲领性的命题,全面展示了解构主义的政治观。

弥赛亚精神与弥赛亚体系(messianism)是德里达提出的既有关联、又有区别的一对概念。弥赛亚体系指建立在圣经的弥赛亚信仰和特殊启示之上的具体的宗教体系(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它们都体现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憧憬,然而由于狭隘的“选民”意识和宗教信条的束缚,这些体系不足以成为未来人类社会的基石。但另一方面,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揭示了人类的一种普遍心理结构:一种面向未来的开放心态、一种对公正社会的期待和信仰。这就是德里达所称的弥赛亚精神,它构成了解构过时制度、解决历史困局、设计未来社会的强大心理动力。对弥赛亚精神的肯定表明,德里达并非像解构主义的批评者那样,全盘否定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传统;相反,解构主义并不缺乏正面建构的理想,只是在打破绝对中心概念之后,德里达已经不可能将任何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预先认定为真理。在他看来,真理如同地平线,永远在远方,永远是他者,永远不在场。这种矛盾一方面是悲剧性的,使得人类永远无法获得全面的幸福,但在另一方面,却肯定了人类社会进步的可能性。对“进步”和“理想”的有条件肯定,划分了德里达与福柯等人的界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德里达宣称自己是个“保守主义者”。

与弥赛亚精神密切相关的一个命题是公正,因为弥赛亚精神就是对普遍的公正的一种期待。在德里达的著作里,公正是与法律相对照而言的。法律是以公正的名义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具体的计算体系,但法律永远不等于公正本身(justice as such)。这是因为,公正作为一种理想,一种信仰,永远不可能完全达到;而且法律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各种复杂的权力角逐、利益算计纠结在一起。在人们对公正的要求下,法律必须不断修改。因此,公正对于法律而言,是一种既建构又解构的力量,而公正本身却永远不能被解构,因为它并非任何在场的、具体的东西。德里达的公正概念一方面提醒人们,不应将法律等同于公正本身,借公正的名义让法律成为维护现存秩序的工具,另一方面也抵制了放弃公正诉求,将法律技术化、实用化的政治行为。

宽恕是德里达晚期著作中频繁出现的一个词。它与西方的宗教、尤其是《新约》所影响的基督教传统有很深的关系,二战期间纳粹惨绝人寰的种族屠杀更突出了这个问题的伦理迫切性。德里达一方面从抽象思辨的角度梳理了西方神学和哲学中的宽恕传统,另一方面结合纳粹罪行与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探讨了宽恕的现实意义。与公正的概念相类似,德里达将宽恕视为一种不可能完全实现的绝对律令,他认为宽恕的前提就在于存在不可宽恕的罪过。“如果人们只准备去宽恕那些可以宽恕的事,即教会所谓‘轻罪’,那么,宽恕这一思想本身就消失了。”6 宽恕与法律不相干,与算计不相干。德里达对南非“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的政治和司法实践尤其感兴趣,认为他们既尊重法律、又超越法律,通过宽恕达到民族和解、避免延续仇恨的做法,对人类极具启示意义。在今天这个宗教仇恨和民族仇恨肆虐的世界,德里达的宽恕思想无疑提供了积极的借鉴价值。

新国际是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提出的构想,它是德里达弥赛亚精神的集中体现。这里所说的“国际”不同于马克思主义传统意义上的“国际”,而是对新型国际组织的一种设想。德里达意识到,当今人类正面临一系列全球性的危机,这些危机必须仰赖国际组织的干预,然而现有的国际组织仍然操控在少数富裕国家手里,因此无法公正地发挥作用。更重要的在于,国际法“所定义的使命、行动和语言仍然是扎根在西方的哲学观念、西方的国家和主权观念之中的”,因而必须解构。解构的目的不在于摧毁国际组织,而是希望在更公正的基础上改进国际组织的效用,这就是新国际的宗旨所在。上述的重要命题是解构主义在新的历史语境下的进一步发展,丰富了解构主义的理论资源,然而从根本上说,它们并未背离早期解构主义所设定的思想框架,相反,在很大程度上,是其政治内涵的具体呈现。结论:解构主义的理想与使命

虽然解构主义是对欧洲两千年哲学传统的反思,但它并非是一种虚无主义的思潮。德里达近四十年的学术生涯清楚地表明,解构主义有着宏大的人文关怀和明晰的现实指向,它在祛除形而上学因素的同时,继承和发展了启蒙以来的人文主义传统。解构主义不再迷信绝对的真理、全能的理性和完美的乌托邦设计,但却并未放弃公正的理想和对更美好社会的期待。

德里达反复强调,解构不是摧毁和瓦解,解构“是对不可能的肯定”(affirmation ofthe impossible)。所谓“对不可能的肯定”,从政治的角度说,就是对永远不能实现的公正本身的追求,就是弥赛亚精神。在2001年的中国之行中,德里达明确概括了解构主义的使命:“解构所质疑的正是这种提前给出的既定理想,它强调的是在我们面临的这些困境之中,在历史复杂矛盾的无限进程中,既非提前也非滞后地创造出解决问题的办法。”7解构主义的政治学意义在于,既充分认识到世界的复杂性和人的局限性,又坚持对公正的深刻信仰,将现实主义的冷静与理想主义的热情结合起来,努力使人类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注释】

3 这种边缘身份是双重的,一方面因为他是犹太人,在欧洲处于边缘地位,一方面因为他在法国殖民地阿尔及利亚长大,对于主流法国文化而言也处于边缘地位。

4 该论文的发表极大地震动了西方学术界,被视为解构主义诞生的标志,后收录于《书写与差异》。

5 Derrida, Jacques. Writing and Difference.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8."Metaphysics and Violence." P.91.

7 张宁:德里达的中国之行。新青年网站(http://xueshu.newyouth.beida-online.com/data/data.php3?id=delida1&db=xueshu)。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论德里达文学批评思想的理论渊源
发布时间:2023-04-23
【 内容 提要】德里达的文学批评思想的形成,有其独特的 时代 和思想背景。本文首先论述了作为阿尔及利亚籍犹太人的童年经验、法国巴黎"高师"的求学经历的外在 影响 。其次,德里达从胡塞尔、索绪尔、海德格尔的身上也找到了相应的内......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政治思想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亚里士多德被誉为“古代世界最伟大的百科全书,古典时代最博学的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几乎贯穿在人类生活及社会的各个方面,他的著作内容涉及很广,包括社会学、文艺学、哲学、天文学、动物学、胚胎学、地理学、地质学、化......
浅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理念转向
发布时间:2023-02-17
浅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理念转向 浅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理念转向 浅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理念转向 摘要: “理念”一词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其回归与发展为当代政治学科提供了新的思考视角与研究路径。其中,理念与制度的结......
文学中的后现代伦理:后期的德里达、莫里森和他者
发布时间:2022-11-03
【 内容 提要】本文是米勒2005年8月发给我的一次演讲的修订稿,同意我翻译并在《外国文学》发表。 德里达在他的《信仰和知识》(Foi et Savoir)以及后期著作的一些地方曾论及社群的概念,本文将说明德里达的社群概念在解释后 现代 美国......
手势的现象学:从胡塞尔、德里达到亨利
发布时间:2013-12-17
" 摘要:手势的地位、意义和作用在现象学运动中经历了奇特的变迁历程。在胡塞尔那里手势因其含义的模糊性而被排斥在表述之外,沦为第二性的、可有可无甚至是有害的东西;德里达的解构理论让包括手势在内的所有不在场的指号“补充”、“冒......
谁在绑架哈贝马斯或德里达?
发布时间:2023-04-06
——兼论欧洲、美国和’我们’未来可能的共同认同框架 5月31日发表在法兰克福汇报上的哈贝马斯、德里达的《战争之后:欧洲的重生》想必又要在 中国 激起新一轮的什么知识分子的立场站定之类的秀。但不管怎么秀,这事与哈、德左不左、......
政治模型下的美国大学校长遴选:以佛罗里达大学为案例
发布时间:2020-02-20
摘要:高等教育管理领域有三个经典的组织模型,分别是科层模型、学院模型和政治模型。学院模型在共同治理理念下分析校内共同参与遴选过程具有解释力;科层模型则可用于分析威权治理模式中董事会把遴选作为自身决策事务的遴选特征;而政治模型在解释当前美国公立大学校长遴选工作上具有更大的解释效力。本文以佛罗里达大学2003年校长遴选为案例,分析州治理制度变化、州政治气候以及校内群体博弈对当时校长遴选过程和结构的影响.........
浅析宪政的国际法: 全球治理的宪政转向
发布时间:2023-05-02
一、全球治理和全球宪政之依托和互动关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问题日益成为一种普通知识,应运而生的全球治理理论主要提供了国际关系学的一种描述,全球宪政理论则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一种宪政视角的国际法律分析框架。有学者认为,全球......
疯癫与结构:福柯与德里达之争
发布时间:2023-03-27
论文摘要 本文讨论了法国当代重要的两个思想家福柯和德里达的一次争论。福柯在其著作《古典 时代 的疯癫史》中,通过解读笛卡儿的一段论述,将理性与疯癫对立起来,认为理性排斥了疯癫。在古典时期,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 哲学......
万里的政治担当
发布时间:2023-05-24
悼念这位老人,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那句耳熟能详的“要吃米,找万里;要吃粮,找紫阳”。这是在80年代耳熟能详的民谣,然而今天,我们却应该重新审视这位政治家。 超越农村改革看万里 70年代末,经过1955年“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以......
德里达与解构批评的启示:重新思考
发布时间:2022-11-26
【 内容 提要】文章从文学 理论 和文化批评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法国 哲学 家、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德里达的批评理论特征及其留给当代文学理论和文化批评的遗产。作者认为,德里达留给后人的文学理论遗产主要体现在他对文学本文之封闭结构......
“实践转向”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正义观
发布时间:2023-03-11
摘要:政治的正义性决定了法和国家的合法性。西方古典政治正义观是形而上的以“君主”为视角的抽象正义观,追求臣民服从国家制度、实现君主统治的目标。近代启蒙思想家基于理性主义的原则,以抽象的人和抽象人性为视角,借助设想的自......
试论德里达解构方法论(策略)的矛盾性
发布时间:2023-06-28
摘 要:德里达的解构论的方法论的矛盾性表现为:他既反对西方传统理性主义的客观主义,强调哲学与非哲学的区别,但同时,他的解构论也存在着客观主义的倾向,主要表现是文本“延异”过程中的无主体性。因此,他的这种倾向遭到了哈贝马......
当代政治哲学的走向
发布时间:2022-12-05
〔摘要〕 在当代政治哲学重新兴起的过程中,作为“爱这个世界”的阿伦特和“追求人类解放”的马克思是两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的“政治观”都对当代政治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阿伦特对“政治”的理解,走的是一条从哲学“沉......
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基础的现代转向:从政治人到生态人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即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科的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的哲学溯源。在生态危机蔓延与理论主题发生变迁的今天,传统以“政治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基础的理解需要接受检视,为适应与配合现代思想政......
亚里士多德政治伦理思想现代意义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25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是我们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巨大的物质财富是否给我国人民带来了幸福生活呢?回答是否定的。据华西都市报2009年一项调查数据显示高收入人群的幸......
政治权术与政治道德
发布时间:2022-10-22
摘 要 权术和道德被认为是政治实践和政治理想两者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千百年来,思想家们致力于两者关系的研究与分析,大致形成了两大阵营,大多数人都崇德贬术,但也出现了因《君主论》所表达的政治权术思想而被标签为“罪恶的导师”......
雅克·德里达与法律:一次访谈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6-23
著名哲学家和解构主义者雅克·德里达是巴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école des Hautes études en Sciences Socials in Paris)教授。在过去10年间,他是卡多佐法学院的常客。卡多佐法 学院授予他“卡多佐杰出学人”的头衔,以这个身份,他......
德国文化教育学的哲学倾向对二战后政治教育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要:德国文化教育学是20世纪以来有着重要影响的教育理论。该理论在教育哲学方面的基本倾向是自由主义的,是20世纪教育新自由主义的重要流派。同时,它对教育基本问题的深刻分析,使它又具有独特的理论特质。这种基本倾向和理论特质......
人性中有的,政治里都有
发布时间:2023-03-06
第二季的13集《纸牌屋》一次性集中上线,如同大数据所显示的那样,在它的本土播出地美国和对美剧追捧正热的中国,都吸引了大量观众,形成了热点话题。新一季《纸牌屋》由一个长镜头开始,宁静中孕育着兴奋,阴郁的色调里,隐藏着真实......
我党执政方式向依法治国的转变过程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17
党的执政方式在根本上是指党在取得执政地位后运用政权力量进行国家治理的模式,是执政党掌握和控制国家政权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中国共产党在对于我国执政方式的探索过程中,经过长期的摸索,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得到了逐步的提升,十一届......
经济政策彻底转向
发布时间:2023-02-12
世界经济陷入了危险的错觉。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大繁荣,已经转变为规模更大的萧条,决策者求助过时的金融工程做法,妄图重获魔法。这使得失衡的全球经济成为现代经济政策史上最大型实验的“培养皿”。决策者坚信,这是一项可控实验。......
政治理想主义的艺术表达
发布时间:2023-07-22
摘要:孙犁的文学语言清纯如露、简美如诗、畅达如行云流水,成为其思想与艺术的最佳载体。“荷花淀”系列中,原本应弥漫着硝烟、浸染着鲜血、充满着艰难困苦的大多数的作品,却在孙犁的生花妙笔下,显得轻松优美、乐观而又充满诗情画......
行政吸纳政治——转变中的政府治理模式
发布时间:2023-03-21
" 所谓“行政吸纳政治”是指通过行政渠道将社会各种利益要求和利益表达汇聚起来共同参与政治决策的过程,通过这一模式,行政决策呈现出开放性与参与性,行政决策不再仅仅是少数决策者的行为结果,同时也是大众参与的结果。最早提出这一模......
阿里云直达云端
发布时间:2023-01-02
云计算、大数据已经走出了云里雾里的模糊概念阶段,正加速“落地”用户。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企业再次跑在了前面。 7月22日,阿里巴巴旗下阿里云召开了首届阿里云分享日X云栖大会,集中发布了11款新产品、50多个行业解决方案;向企......
扬雄的政治倾向与经学师承
发布时间:2023-06-18
作者:王青 内容提要:论文主旨在于纠正学术界对扬雄政治态度与经学师承的两种误解。首先,通过考察哀帝时期的政治形势,结合扬雄的生平与《太玄》中隐刺之辞,对扬雄的政治态度重新加以审视,认为扬雄所反对的是哀帝时期的新......
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发布时间:2022-09-10
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摘要:本文根据霍布斯着作《利维坦》、《论公民》,从性恶论、自然法、社会契约、绝对君权四方面来阐述其政治哲学理论。霍布斯第一次用人的......
思想的后现代转向与政治发展理论研究的衰落
发布时间:2023-07-05
摘 要:从早期政治发展研究衰落的特定时代入手,探究政治发展理论的认识论基础,人们会发现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学界发生的后现代思想转向才是包括政治发展在内的现代化研究迅速衰落的深层原因。正因为后现代派学者从认识论的角......
实现高校德育人本化的四个转向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高校德育的目的本来是为了学生更好的成长,但是在德育目标上却出现了过于功利化的现象。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实际的德育过程中,主体单一化、方法灌输式、内容简单。这一切都是德育人本缺失的显现。要实现德育的人本化,就要......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看奎因与德里达的翻译不确定性观点
发布时间:2023-04-18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看奎因与德里达的翻译不确定性观点 一、引言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关于翻译的不确定性问题的讨论形成了两大主要阵营,一个是以美国著名逻辑学家和语言哲学家威拉德·奥曼·奎因为首的行为主义阵营;另一个是以法国著名......
服务: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
发布时间:2023-07-13
政府是一种社会制度中承担主要管理职能的机构。新中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府工作模式,并在相当长的时期中发挥了巨大的效能。随着经济全球化、现代化、信息化和民主化的进程,尤其是市场经济成为我国......
西方政治哲学的两次转变析论
发布时间:2022-10-12
西方政治哲学的两次转变析论 西方政治哲学的两次转变析论 西方政治哲学的两次转变析论 柏拉图以灵魂的等级差异理解人群分化的必然性,并且按照这种天然的必然性来构建理想国的统治秩序。正义就是自然秩序规定的各得其所,各......
论近代家庭道德生活的现代转向
发布时间:2022-12-19
摘要:近代社会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不同程度的变革,传统家庭制度受到批判和打击,促使家庭道德生活开始从传统向现代转向。这主要表现为:家族意识淡化、家庭关系趋向平等民主、家庭情感功能凸现。但现代家庭道德的确立还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关键词:近代;家庭道德生活;现代转向作者简介:李桂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长沙41008.........
新世纪中国政治学的“三个走向”
发布时间:2023-04-18
" 在20世纪最后的20年里,当代中国政治学经过恢复、补课和重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终于建立起来了,由此中国走出了没有政治学的政治中国。在这过程中,政治学的发展有过波折,但是,总的说,政治学科的理论体系、教育体系、科研体系等......
走向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生态学
发布时间:2022-07-22
不平等的国际政治关系或资本逻辑的全球性扩张是制约全球性生态环境治理的关键要素。但是,长期以来,这是被一些环境人士和绿色学者极力遮蔽的论题。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乌尔里希・布兰德教授的系列演讲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这一问题。......
浅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发布时间:2013-12-19
浅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浅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浅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摘要:本文根据霍布斯着作《利维坦》、《论公民》,从性恶论、自然法、社会契约、绝对君权四方面来阐述其政治哲学理论。霍布斯第一......
试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发布时间:2022-07-21
" [论文摘要]文章介绍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必要性,例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进行二次转化的必然选择,实现课程标准的最佳选择,教学主体实现对课程创新的必经途径等,同时提出开展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需要从逻辑思维......
马德里风云
发布时间:2023-07-25
随巴塞罗那的式微而短暂降温的西班牙足球神话在这个五月重新回暖。来自首都马德里的两支军团扛起了西式足球的新旗帜――皇家马德里和马德里竞技,两名“反击”大师会师里斯本,将欧冠决赛变成一场同城德比,这在欧冠历史上,还是破天......
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政府行为
发布时间:2013-12-18
"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渐取得了一个共识:要实现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无论是从依法治教的角度,还是从政府功能的角度;无论是从管理与指导教育改革的角度,还是从营造社会大环境的角度来分析,它首......
财政政策由积极向稳健转变的综述
发布时间:2023-03-04
" 财政政策是国家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常用的调控手段。当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05年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由“积极”向“稳健”的转变受到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 一、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整及稳健财政政策的内涵 积极财政政策......
向作家学习“戏剧性”表达
发布时间:2022-09-25
所谓“戏剧性”,就是“事物所具有的像戏剧情节那样曲折、突如其来或激动人心的性质”。德国剧作家、小说家古斯塔夫・弗莱塔克在《论戏剧情节》一书中指出:“所谓戏剧性,就是那些强烈的、凝结成意志和行动的内心活动,那些由一种行......
论哲学的人文转向
发布时间:2023-05-17
" 【内容提要】长期以来由于我们没有把哲学的人文转向作为一种新的思维范式来理解,从而没有形成真正的哲学人文转向之自觉。建立在意义(价值)、理解、主体间性等范畴基础上的现代西方哲学的人文转向,是对传统哲学的批判和超越,对我们......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14
【内容摘要】德育是立国之本,也是为人之本。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候,道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纵观整个初中阶段,所有学科中,初中政治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
空性与暴力:龙树、德里达与列维纳斯不期而遇的交谈
发布时间:2013-12-17
" 在一个面容能得到完全地尊重(就如作为非现世物那样被尊重一样)的世界中就不会再有战争。而在一个面容绝对得不到尊重的世界里,一个不再有容貌的地方,不发生战争也难。[2] 雅克?德里达 在日常的用法里,「暴力」一词,意指使......
从“灌输”转向“对话”:析高职德育课教学理念的嬗变
发布时间:2023-06-12
" 论文摘要:教学理念陈旧是导致高职德育教学效能偏低的深层原因。在“灌输”理念主导之下,师生之间充斥着权力的关系、交流对话异化为单向传输思想、追求思想复制再现。“对话”体现了一种平等关系、持介入的态度、关注意义的建构生成......
举行业之力推进节能 减排达标向纵深转折
发布时间:2022-11-18
一、深刻认识建材行业节能减排所面临的紧迫形势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低碳和文明生产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实现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到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表达探究
发布时间:2022-07-24
摘要:新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表达的主体高度分散性、去中心性、平等性、虚拟性和开放性等特点,要求话语表达必须坚持历史继.........
社会转型和政治文化
发布时间:2023-04-12
" 任何人都会承认,中国社会在近20来年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这是社会转型而非政治转型。同样,中国知识界的思想状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和深刻分化。改革、开放刚启动时,人们的立场、情绪可以用「咸与维新」来形容;而现在,任何稍具批判......
面向21世纪政治学研究的主题  
发布时间:2022-11-26
" 内容提要:进入21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将进入建立高度民主的政治制度和培育成熟的公民文化阶段。与此相适应,政治学研究的主题就是为培育公民文化服务。政治理论对公民文化的形成具有启动和催生作用,但现有政治学理论属于“群众文化”......
德育工作的科学性来自哪里
发布时间:2014-01-27
德育工作的科学性来自哪里 我们常说,要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那么科学性来自哪里?我想,它应该是来自于对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基本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那么又怎样达到或者实现这种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呢?开展德育研究特别是......
简析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发布时间:2023-02-02
一、亚里士多德学术简介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这位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出生于色雷斯地区的斯塔基拉城,由于他在物理学、逻辑学、自然哲学、形而上学、伦理学、美学、心理学、政治学、修辞学等领域皆有建树,所以后人尊称他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在一生中留下许许多多的著作。他的逻辑学著作《工具篇》,其中包括《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正位篇》《便缪篇》六篇文章,形而上学著作《形.........
宪政体制的道德救治手段
发布时间:2013-12-17
作为一种体现道德理想的行动,同时从策略上讲又是组织起来的少数诉诸于政治多数正义感的方式,在具备制度前提的情况下,公民不服从行动的成败就取决于人们是否基本上接受同样的正义原则,是否有基于这种接受的共同正义感。人们基本接受同......
科学传播的媒体转向
发布时间:2023-01-10
科学传播的媒体转向 科学传播的媒体转向 科学传播的媒体转向 摘要:传统的科学传播研究忽略了媒体的作用。媒体并非只是科学传播的一个中介,媒介技术的改进、媒体自身独立性的增强使科学传播越来越受到媒体力量的牵制,并......
论法德共治与政治体制之特性
发布时间:2023-01-06
" 从理论上来看,法治与德治无论是作为社会秩序状态,还是作为国家治理方式都不可 缺少政治体制的基础支撑。对中国来说,由于政府在法治与德治发展中扮演着推动者的 角色,实际的发展进程对政府进而对政治体制的依赖就会来的更大一些。显......
道德与政治的分裂与统一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马基雅维利最为人所知的便是他所著的《君主论》以及其中“为了实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政治主张,并因此为其招来恶名。文章试图从区分社会视野中的道德标准和政治视野中的道德评判入手,分析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中道德与政治......
大数据语境下的网络伦理治理转向
发布时间:2023-03-12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的初级阶段,大数据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另一方面又产生了许多社会伦理问题,而这些伦理问题已日益严重。愈来愈多的人不可避免地卷入与大数据背后那股“操纵力量”博弈的洪流,人们的“数据权益......
浅谈秦汉政治转折与儒学的历史实践
发布时间:2023-05-30
儒学从先秦子学之一而成为统一帝国的意识形态,是在汉代完成的。至今仍然焕发着历史的活力,这一方面取决于儒学的核心价值观,一方面是历史实践的逻辑选择。 从史学的角度看,儒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随着历史实践的演进而有不同的时代......
宪政体制的道德救治手段
发布时间:2013-12-17
新近出版的《西方公民不服从的传统》,它的主题对国人来说恐怕极其陌生,但却是一个早就该纳入视野的问题。所谓“公民不服从”,乃是一些公民对被自己判断为已偏离正义的法律或政府政策的公开违反,以期达到纠正不正义的目的。在一个缺乏......
渐进政治改革与民主的转型
发布时间:2023-04-16
" 「内容提要」中国的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一样,走的也是一条渐进改革的道路。中国正处于通过政治改革从全能主义向权威主义和最终向民主主义政治体制转变的政治转型期。改革政治学研究显得尤为迫切。改革政治学应当重点研究中国政治体制......
关于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十分注重各种力量的作用,并在实践中采取了一些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做法,形成了辐射全社会、全方位、目标一致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 [论文关键词]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思......
“语言学转向”下的双刃剑
发布时间:2023-05-25
“语言学转向”下的双刃剑 约翰·多恩是17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他善用巧智、奇喻,是现代派的榜样。中国多恩研究大多以多恩之奇谲语言为载体,在西方哲学之“语言学转向”下如鱼得水,如火如荼。从多恩研究的发韧期、发展期以及“回归......
在政治课堂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道德
发布时间:2023-03-06
【摘要】政治课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这对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尤其是职业道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中等职业教育的政治课教学正在被弱化,应引起重视。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企业对员工综合素质的要求......
走向新历史主义:接受美学的转向(1)
发布时间:2023-07-18
回顾二十世纪后半叶西方接受反应文论的诞生与 发展 ,我们看到它在20世纪文学 理论 与批评中所具有的鲜明特征,所产生的巨大幅射作用和它的极其顽强的生命力。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面对世纪之交的新的文化转折,接受反应文论再度转移,汇......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德育渗透浅析
发布时间:2023-07-02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4版)提出,“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为适应初中学生的成长需要,思想品德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那......
浅析亚里士多德共和政体思想及启示
发布时间:2023-05-23
摘要: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政治学的集大成者,共和政体思想是在中庸哲学基础上阐发的,具有明显的折衷调和色彩。共和政体其他几个方面的特征:以公共利益为宗旨,符合并促进全邦人民的共同幸福;以中产阶级为领导阶级,维护城邦的长治久......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转变
发布时间:2022-11-19
" 论文摘要:新课改下的初中政治课教学对教学过程,教学结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新课改”为着每一个学生发展、终身发展,为着促进每位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发展”,成为我们所追求的新的教学核心理......
学术中的政治与政治中的学术
发布时间:2013-12-17
" 首先,在巴赫金自己思想学术活动的环境中,政治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并且后者内在地影响和制约着他的学术活动。在巴赫金进入思想学术领域之际,正是俄罗斯社会天翻地覆的时候。十月革命使他未能读完大学,革命初期的困难使成千上万的人处......
道德的共同体:教育的政治哲学观(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20
【摘 要】教育在提高人的技艺的同时,却逐渐疏离道德,结果使共同体缺乏道德这种规范而面临解体。本文通过分析教育与道德疏离的原因,简单梳理洛克与卢梭的解救之道,并阐述传统教育的道德实质,提出只有恢复教育的道德目的才能免于社会......
批判者博德里亚
发布时间:2023-02-04
法国当代著名 社会 学家和文化批评家让·博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于2007年3月6日在巴黎逝世,享年77岁。 博德里亚1929年7月29日出生在法国北部的 农村 ,1948年就读巴黎亨利四世中学,后......
迈向人生新里程
发布时间:2017-05-03
军人,这是一个庄严而神圣的名字,这是一个让人敬佩而敬仰的称呼;军人,他们铮铮铁骨,他们刚毅坚强。在我们的认识中,我们更多地将目光投向了身在军营的军人,其实那些退伍的军人,尤其是退伍伤残军人应该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与关爱......
社会转型时期影响政治稳定的政治心理问题探析
发布时间:2023-05-29
摘要:政治心理与政治稳定有着密切的关系,其通过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继而影响到政治稳定。影响政治稳定的政治心理包括政治情感心理、政治认同心理、政治信任心理、政治信仰心理和政治参与心理。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时期,公民的......
分析技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转变
发布时间:2023-02-13
随着教育工作改革的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在摸索中不断发展着,对于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与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实际情况,特别是对于技工学校的孩子来说,合适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能够培养他们正确的......
韩国文化与现代政治转型
发布时间:2023-05-20
" 从李承晚政权的专制政体、朴正熙政权的政府主导型改革、“维新体制”到金泳三的“文民政府”再到金大中的民主政府,大韩民国在民主的道路上步履维艰。民主梦想的践行经过了漫漫长夜,在广大民众的奋力争取、政治精英的奔走呼号和以......
从大学生政治参与看高校德育发展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政治参与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维持社会政治稳定和政治延续性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对高校德育的发展提出了要求。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参与;高校德育 所谓政治参与,是指社会成员自觉自愿地以合法的或非合......
“公转私”唐咸德:资金供求决定创业板走向
发布时间:2015-08-12
“权益市场的黄金时期已开启,又遇上产业升级两个因素叠加使得未来3-5年中国将迎来全球最好的投资时机。” 曾在国投瑞银以及景顺长城多家基金公司任职过的基金经理唐咸德直言。 唐咸德目前的身份是一家名为“德佳瑞”私募的董事长兼......
简析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的知行转化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中学 思想政治课 教学过程 中学生化过程 个性心理特点 马克思主义 认识过程 教学任务 基本概念 发展过程 世界观 人生观 道德观 论文摘要: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和原理的......
转向(组诗)
发布时间:2022-10-26
一边活着,一边死去 我一边活着,一边死去 像树叶和树梢 树叶张牙舞爪的时候 断梢就结束了我一段生命 我依旧鲜活,那树叶 已经枯黄落在地下 而我,新的嫩枝开始抽芽 越过了童年和少年的懵懂 撞上坚硬岩壁的时候,我......
西方发达国家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发布时间:2023-01-20
" 摘要: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美、日、德、法、英五国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制度,这对我国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文章首先介绍各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其次,归纳了义务教育管理的两种基本类型;最后,概括出......
高校行政管理向服务型转变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2-07-23
摘要:伴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方面的体制改革在逐步地加深,高校中的行政管理部门也应该对自己进行必要的改革。对自身的改革也势在必行。自多位国家领导人提出建立服务型政府以来,各大高校抓住了这个改革热点,所以服务型行政管理越来越被高校所接受。在这个背景下,“服务行政”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之一,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逐渐体现其服务性的特征,以此实现高校的稳定发展。关键词:服务型;行政管理1高校行政管理向服务型.........
公司治理的道德审计现状与发展趋向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 要:随着 企业 界道德危机的肆虐,加强以道德审计为主要手段之一的道德管理势在必行。国外的公司道德审计体现了 社会 责任、伦理 问题 、可持续 发展 、多因素综合等不同的导向。我们有必要借鉴引用,并深入探索架构具有 中国 特......
路德及孔子的政治观与香港政教的反思
发布时间:2023-02-21
" 香港基督徒秉承了两重身份:地上的国民及天上的子民。作为中国人,承担著四千年的文化,儒家思想虽经历了不少波折,仍是今日中国文化思想的主导。另一方面,华人基督徒承接了更正教的传统,其中路德的思想不容忽视。今日香港的信徒面对......
中职政治教学中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发布时间:2023-03-03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教育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德育品质的培养。尤其在中职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德育资源。但是怎样开发和利用德育资源,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对中职政治教学中德育资源的利用、开发进行......
新政治经济学的复兴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发布时间:2014-01-07
新政治经济学的复兴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摘要]从经济学的性质和起源上看,涵盖工程学和伦理学两方面内容的政治经济学是其恰当名称;但是,自新古典经济学将其研究对象局限于稀缺性资源配置的私人领域,“政治经济学”一词就被“经济......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路向
发布时间:2022-11-09
"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阐述推 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时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 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 主”、“依法治国”,是发展......
推进哲学研究的实践转向
发布时间:2023-01-28
摘 要:“哲学的实践转向” 在马克思那里就已经实现了。马克思的哲学变革,就是实现哲学的“实践转向”。由于教条主义的影响,马克思开创的这种哲学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实践批判的本性后来被我们一些研究者遗忘了,这才有了今......
政治学与政治发展:中国政治学发展20年
发布时间:2022-08-08
" 【内容提要】政治学在中国恢复至今已近20年。在这20里,中国政治学在与中国政治发展的相互作用中相得益彰。发展至今,经历了恢复学科、转化范式、确定价值和发展学术这四个时期,其研究主要涉及到十二大主题。政治学发展对中国政治发......
数学教学里渗透的德育的策略探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11
【关键词】策略,探究,德育,渗透,数学教学,中学,我们的中学数学教材中,具有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这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发现和挖掘,才能很好地运用这些德育素材,渗透到数学的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中激发民族的自信心,接受爱国主义的教育,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等.如在学习排列组合“杨辉三角”时,我们就可以适时告诉学生,其实,在古代,我国的数学家在很多重要的数学领域都创出了领先于世界的成绩,在中国古代数.........
美国贸易政策中的政治取向分析(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内容论文摘要:贸易政策是多方力量博弈的结果。政治因素在美国的贸易政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种利益集团利用游说、集体行动、政治捐款、社会问题等影响政治决策过程,实现收入再分配。同时,各政党在制定贸易政策时,会考虑中点选......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对学生道德生活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6-11
幸福是灵魂和美好德性相统一的至善是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主要内容,他的幸福观长期影响着人们对幸福的认识和理解。深入分析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内涵,对我们更好地把握他的德育思想,促进学生在德育生活中构建现代的幸福观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一、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主要内容(一)幸福是至善善在古希腊时期被用来描述贵族的品德,之后逐渐被用来描述和评价负有一定社会职责的人的品质。亚里士多德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以善为目标.........
韩国政党政治转型的影响及对中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7-27
作者简介:王美静(1989-),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吉林省,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燕山大学文法学院,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 摘要:韩国的政党政治经历了一个转型,从李承晚时期到张勉时期、朴正熙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