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社会转型和政治文化

社会转型和政治文化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12 00:31:52
社会转型和政治文化
时间:2023-04-12 00:31:52     小编:

" 任何人都会承认,中国社会在近20来年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这是社会转型而非政治转型。同样,中国知识界的思想状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和深刻分化。改革、开放刚启动时,人们的立场、情绪可以用「咸与维新」来形容;而现在,任何稍具批判精神的知识份子都不会毫无保留地肯定现状,人们重新深刻地思考改革的目标,思考社会转型的含义和后果。 我认为,中国的社会转型发展到今天令人不满的地步,知识界不能负主要责任,甚至没有多少责任,因为知识份子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起主导作用。但另一方面,知识份子对中国社会变迁是否有清醒的认识,是否为营造一种恰当的政治文化尽到了责任,对此问题是应当反省和检讨的。

一 政治文化缺课的改革

中国的社会发展水平比前苏联低,改革的意愿和动力大不如苏联,当赫鲁晓夫(Nikita Kruschev)迈出改弦更张的第一步时,中共作出了猛烈反应,但在70年代末,中国改革的决心之大,步伐之快,不但令世界瞩目,还令世界吃惊。这是为甚么?这是因为,中国有一个文化大革命。中国的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摧毁毛派政治集团「四人帮」的中共领导人,认识到原先的路走不通了。中国以一场浩劫为代价,得到一个告别毛泽东主义、告别毛式社会主义的机会。但中国并没有把握住这个契机,或者说,中国有志之士抓住这个契机的努力没有成功。中国在文革劫难中付出的代价之大和之后收获之少,恰成鲜明对比。

可以和德国(这里指西部)经历了法西斯统治这场浩劫后发生的巨变作一对比。德国战败后,大量的兽行与惨剧被揭露,一方面德国人痛定思痛,另一方面却对西方战胜国强加的宪政民主体制隔膜甚至反感。德国如果要新生,就需要一种全新的政治文化。形成一种新的政治文化殊为不易,战胜国的军事占领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德国知识界的历史感和深刻性也是重要因素。德国知识界为营造新政治文化一直艰苦努力,从阿伦特(Hannah Arendt)到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他们始终坚持彻底批判法西斯主义、深刻揭露其根源的政治生活,终于使得反法西斯、反种族主义、维护人权与和平成为全民族的共同准则。

中国经历浩劫之后这两个条件都没有,既没有外力强制,中国知识界的自觉程度和主观努力也不够。就新的政治文化建设而言,中国思想界在70年代末面临着一个极为艰巨的历史任务,这就是:彻底清算毛泽东主义,揭露文化大革命的法西斯专制性质,探讨文革得以发生和酿成大祸的制度性原因;清算「镇反」、「反胡风反革命集团」、「反右」等各项政治运动反人性的本质和对全民族的伤害;清算大跃进、人民公社的危害,总结其教训。在批判、揭露、探索的基础上,应该形成一种崭新的政治文化,使得曾经遭到极度否定的人的价值和权利──信仰和思想的权利、言论表达的权利、个人安全和尊严的权利、结社的权利、拥有财产的权利,等等──成为中国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基石。在这种政治文化的熏陶下,中国人将知道自己的权利和服从法律的义务,将对任何专断的倾向、侵犯人民权利和削弱法律权威的倾向警惕和斗争。但是,这种政治文化并未形成。

从另一个角度看,即从当权者的立场看,中国的改革大致是成功的。改革20来年,中国经济有举世瞩目的增长。虽然贫富差距极大增加,下岗工人的示威请愿不断发生,但政府有力量弹压。更重要的是,干部队伍和其他各行业中的一些人形成了既得利益集团。应当承认,现在中国社会上有抱负、有能力的人中,愿意挤进统治阶层和愿意用不正当或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的人,远远多于愿意为社会正义努力的人。如果社会上最有能量的人多数肯定现状和安于现状,并有条件发挥他们的能量,那么这个一党执政的体制是安全的。20来年转型和变迁的最大特征,是统治的维持不是靠意识形态而是靠既得利益,是革命党正在转变为执政党。统治者丧失了道义优势和士气,但统治机器凭借巨大的惯性仍能运转。

中国的改革是由中共领导层中较有远见的少数人发动和主导的,改革固然有利国利民的一面,但改革的根本目标与其说是救国救民,不如说是救党。这个目的在国家意识形态中的表达是「一切要有利于安定团结」,即政治上不要有变动,一党执政的局面决不要变。显然,改革20年一手松(经济)、一手紧(政治)的局面始终未曾改变。80年代中国新政治文化的建设有其曲折的道路,我将在下一节分析。但1989年后,中国一直处于一种「改革的停滞」或「停滞的改革」状态,权贵式改革的成功和当权者扼杀、压制中国新政治文化的成功完全一致。所以,到二十一世纪刚刚开始的今天,中国的新政治文化建设仍然是一个需要大力启动的时代课题。

二 新的政治文化为甚么没有形成?

在上一个世纪的70年代末,中国似乎很有希望产生新的政治文化,因为文化大革命的灾难使人们认识到了毛主义和毛式社会主义的彻底破产。不但激进的毛派份子「四人帮」被打倒,温和的毛派、文革的既得利益者也逐渐失势,一种新的、以反专制为基调的政治文化氛围开始形成。掌权者全是在文革中受过毛的迫害或打击的人,他们不想再有文化大革命,也打算总结经验教训。

1979年,希望达到最高点,对毛的揭露、批判不断升温;张志新事件被披露,标题为〈谁之罪?〉的文章开始从制度层面追究和分析。「西单民主墙」不但得到容许,而且得到赞扬。「西单民主墙」运动中涌现了一批很有实力的民间思想家,其中《沃土》的主笔从霍布斯(Thomas Hobbes)的政治哲学谈起,剖析专制主义产生的思想根源,后来又写出了脍炙人口的〈论言论自由〉。这些人曾寻求过当时在体制内有一定地位、在社会上有相当号召力的知识界领衔人物的支持,但这些大人物未予重视,他们显然不理解新出土的思想幼芽的意义,仅热衷于自己「为马克思主义正本清源」或「为民请命」的工作。

在京召开的「理论务虚会」势头很好,体制内的理论精英济济一堂,对毛主义的批判越发深入、畅所欲言。但就在这关键时刻,思想解放过程戛然而止,「四项基本原则」定于一尊,一切思考和探讨的道路都被封死。这表现了「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政治智慧」,因为他们本质上是毛主义者,他们可以批判毛的某些路线、方针,但决不容许批判毛的政治原则,毛缔造的政治制度。《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出炉,成为政治理论问题的标准答案。它固然是各方意见妥协的产物,也包含了一些批毛的内容,但它的本质是维护广义的毛主义,阻止对政治制度及其原理的思考和批判。

70年代末期体制内形成新的政治文化的努力受挫,并一直受到箝制和打压,这种努力就由体制外的学者在社会上继续,这是理解80年代「文化热」的钥匙。80年代的「文化热」有双重含义:一,它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性质,政治诉求转向文化,它不再具有塑造新型政治文化的直接性;二,在泛化和淡化的同时,它的政治诉求具有深化的优点。体制内理论家虽然有道德勇气,但他们的眼界相当狭隘,知识结构功底在马克思主义方面。中国要形成新的政治文化,需要从头做起,需要恢复中断了几十年的学统,需要在近代经典学理和当代新兴思潮两方面补课。

既然不可能正常地塑造一种新的政治文化,那么我们现在就不应该责备80年代知识界失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今天对当时思潮的疏理和检讨,以利于将来的发展。

在80年代中前期,按体制内思路活动转到体制外继续从事启蒙的人,高扬人性和人道主义的大旗,大谈异化,其中学养最深的人已经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反思和批判黑格尔哲学,主张「宁要康德,不要黑格尔」。这是因为他们难能可贵地看到了康德哲学中政治自由的" 可能性要大得多,而黑格尔思想中的专制因素颇为丰富。但是,他们在德国古典思辩哲学中停留得太久了,为挣脱传统思想而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太多了,如果他们熟悉西方哲学在二十世纪的内容,本可以更快地越过这一阶段的。

有更多的思想派别、学术集团、文化山头并不囿于马克思主义和德国哲学的背景,他们有的大力吸收当代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力图在世界观、历史观方面有所突破和建树(这种努力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的:历史唯物主义是旧政治文化的核心);有的全面、系统引介二十世纪西方人文思潮,目的是为重新理解外部世界,尤其是当代世界,从而为深刻理解中国提供参照和学养;有的突破中国人对「文史哲」的传统偏好,引进人们不熟悉的,但对营造新的政治文化极为必需的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的知识;即使是以恢复对中国传统思想的正常研究为己任的学人,也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地具有为营造新政治文化打基础的意向。这种种工作的意义在90年代开始显示出来。

对这些体制外的迂回努力和基础性,我想仅从新政治文化建设的角度简单评论几句。「文化热」的思想学术成就巨大,但似乎在形而上的维度上着力过多,对精神和文化的偏爱大大超过对制度安排的探索;人们追求深刻性、基础性、系统性,而对现实性、直接性较少焦虑。有人曾说过,中国人热衷于「形而上」和「形而下」,就是对「形而中」不感兴趣,80年代的显学是美学,宗教伦理学也大行其道,似乎在重走心性之学、「先内圣然后外王」、「改造国民性」的老路。其结果是,当社会风潮突起之时措手不及。

当然,不能以政治文化为唯一尺度,大多数学者并不以此为己任,他们在自己喜爱的领域工作并获得成就与影响,决不能说他们领导潮流不力。但改革风潮中思想文化界某些最有影响的人素养不够,未能尽到自己推动新政治文化产生的责任,却也是不争之事实。

三 六四事件:政治文化建设的中断

在80年代,形成新政治文化的工作在风风雨雨、磕磕绊绊中迂回曲折地进行,但1989年发生的六四事件使这种平稳、渐进的文化建设工作戛然而止。六四之后有一段空白期,其间知识界弥漫着犬儒主义和拜金主义,然后,后现代思潮和新左派思潮的出现,使中国知识界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整体性地致力于反专制主义的政治文化建设了。

六四事件是分水岭,因此,对它的起因、性质、后果进行反思和分析是必要的。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引发青年学生的民主抗议运动的导火线是胡耀邦逝世这一偶发事件。胡耀邦是因为主张宽松和宽容,反对搞「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镇压学生而下台的。无论是数以万计的学生,还是引人注目的大批新闻工作者在天安门广场的和平游行请愿,其思想后援则大都是来自十来年持续不断的反专制政治文化的影响。

对以上论述,我不是不屑于论争,但我真不知道如何论争。我惊讶于作者捏合事实、套裁现实的勇气。好在短短的十余年,几乎所有的卷入者、观察者都还健在,当事人的回忆大量出版,有关文件、材料,包括官方机密材料也已出版,它的起因、过程一清二楚,对其性质不难判断,海内外对之形成了基本的共识和判断。

六四事件使新政治文化的建设中断。六四镇压之后,不出预料地出现了对新政治文化的反动气氛,其基调是「反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全盘西化」、「反和平演变」,这又从反面证明了六四的起因和性质。在这种反动的气氛中,官方试图彻底清算80年代的非官方文化建设活动,批《河殇》就是显著的一例。到了90年代中期,出现了性质同样为左,但话语十分时髦的另一种清算,比如有后现代派人士说,80年代的新政治文化建设是「在『启蒙』话语中沉湎的知识份子对西方话语无条件的『臣属』位置和对于『现代性』的狂热迷恋」4。又如,还有的新左派对80年代的文化活动全面清理,他们除了与己相同的少数几个人外,对各家各派都轻率地加以否定5。应该承认,新左派的清算往往较老左派有力和有效。

四 90年代以来政治文化的不同路向

六四事件使中国政治文化建设中本来就无可回避的问题更加尖锐:我们面对着专制和暴力。我们需要探究:它的形成原因,它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取代它的政治制度形式、社会条件和实现这种取代的可能性与方式。但作为思想界一般性的、前提性的任务,仍然是对专制政治的批判。90年代中国知识界的分化和基本分野,说到底就是坚持这个方向,继续努力完成五四运动就提出而一直没有完成的任务,还是背离、偏离这个方向,抵制和诋毁完成这个历史任务的努力(过去的和正在进行的)。90年代至今,中国思想文化场景纷繁复杂,但从这个角度看,基本轮廓和分野还是清楚而简单的。

以下仅以90年代三次讨论和争论为例加以说明。

(甲)关于激进主义的争论

对激进主义的反思这个论题是余英时在1988年提出的,与六四运动无关,而与批判旧政治文化密切相关。余先生的论题可以这么理解:中国革命政权的建立以及中国革命的发生是一场悲剧,中国知识份子对此应负责任,问题出在他们的激进心态。这种看法对于大陆知识界来说是相当新颖而具启发性,当然,它引起的争议和批评不下于赞成与响应。

在错综复杂的学理交锋和论证之中,有三种观点与本文讨论有关。

第一,朱学勤不同意余英时的观点,认为它对中国革命原因的" 解释是一种文化决定论,与其说是知识份子的过激心态酿成革命,不如说是一系列事件(包括像西安事变这样的偶然事件)导致本来无望的革命居然成功。

第二,李泽厚接过反思激进主义的思路,提出「告别革命」的口号。如果说余英时反激进的目的是清理既往,那么李泽厚则刚好相反,是为了维护现状。李在学理上有一种内在的困难:一个激进的革命政党用过激的手段取得政权,靠反激进论去维护它,同时也就是剥夺它的历史合法性。

第三,汪晖出于反自由主义的目的,提出一种有关中国激进主义的论说,其错误一望而知。首先,他断言反思激进主义是出于总结1989年的运动,而形成的共识是对激进主义的批评6,这两点都不是事实;其次,他将自由主义等同于反激进主义7,这也不符合事实。自由主义和反思法国大革命中的激进民主主义有关,但和解释中国革命的起源与成功没有内在联系。实际上,与余英时论争、反对李泽厚观点的,好多都是自由派学者,汪晖并没有弄明白这一点。

(乙)关于人文精神失落的讨论

1994年上海一批中青年学人在《读书》杂志上讨论人文精神,很能说明转型期中国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对问题的观察与诊断的歧异。

据我所知,讨论最初的发起者是有感于六四之后学术文化局面的雕零,与80年代「文化热」的巨大落差而发议论,力图对1949年以来的文化专制作一回溯与总结。与此同时,许多上海文化人以其对时局的敏感,预见到商品文化、大众文化、拜金心理将对他们理解和尊崇的人文精神的威胁和冲击。无可讳言,这场讨论也包含知识份子对自身地位下降和边缘化的困惑与不满的宣泄。

他们的基本判断是正确的,人文精神的失落不是起于90年代初的商品经济潮,而是发端于1949年的文化专制。他们这样质问:「如果说人文精神的丧失是由于90年代初的商品经济,那么在此之前我们就很有人文精神了?」把人文精神丧失的原因,归结为文化专制对知识份子的摧残和他们精神的侏儒化。但是,对文化专制的追究很快销声匿迹,对商品经济的声讨虚火上升。一位发言者在逃避现实性的路上走得更远,当他被正面问到「人文精神究竟是何时丧失的」时,给出的回答竟然是「自明末清初就开始丧失了」。而新左派的代表人物还嫌没有把原因推得更遥远渺茫处,有人把人文精神失落问题的讨论归结为是对当代资本主义系统危机的本能反抗,认为其缺点是「没有真正解释市场主义时代的内在矛盾」8。看来,文化大革命革中国文化的命还不够,历次运动打击知识份子还不够,几十年的摧残、奴化也不是原因,应该负责的是美国的大公司。

如何评价商品文化和大众文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不论如何,意识到(哪怕是夸大地、偏颇地)可能有一种新的压迫形式产生,意识到随着社会转型会出现新问题,就是有意义的。如果能进一步探究旧体制如何利用、结合新的经济、社会、文化形态继续运作(旧体制当然善于、也确实在作这种利用和结合),则更有意义。在这种意义上说,我们可以质疑人文精神讨论的一些人是太不敏感和局限于旧经验,而觉察不到新问题正在或将要出现,不能理解转型期的问题不是单一的。

(丙)关于自由主义和新左派之争

从90年代中期起到现在,自由主义和新左派的争论构成当代中国如何建构新型政治文化方面的分歧和对立的主要内容。自由主义被重新提出,不过是把自五四到80年代的新文化运动中反专制、要人权,提倡科学、自由、民主的内容深化、纯化和学理化,并明确肯定以前未能强调的个人自由、法治、市场经济和个人财产权。

不同的人和群体对自由主义有不同的理解,对其内容有不同的强调和取舍,对古典的和当代的自由主义流派、学说各有偏爱,对当前中国的问题有不同看法,在评价自由主义的政治文化内涵和社会作用时,只能取其基本主张。事实上,中国当代的现实问题是如此复杂,我们不可能简单幼稚到只在某家某派的理论中讨药方。但是,中国新旧形式专制的毒害是如此深广,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人类既有的文明是如此隔膜,我们不能不重申关于人的价值和制度安排的基本原则。

「新左派」这一称呼在90年代中期一场有关国情的思想争论中即已出现,现在,这批人中不少人拒绝这一称谓,认为是诬称(有人还想沾对立派的光,称自己为「自由左派」;有人扮两副面孔,在国内拒绝,但欣然接受西方新左派杂志给予的「新左派」称号)。基于以下三项理由,我认为「新左派」这个称呼是恰当的。

一、他们的思想理论资源完全来自当代西方新左派,并和他们有联合行动;

二、他们和中国老左派一样,只反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反专制主义;

三、与老左派一样,他们肯定毛泽东的左倾做法,如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等等,号称要「继承社会主义遗产」。

两派的分歧,说到底是坚持反对专制主义、极权主义,还是反对资本主义的问题。其他许多问题都由此派生,比如社会不公、腐败等等,主要是由于旧体制、由于权力的垄断和专断引起,还是由于新因素,即市场经济和资本的存在引起。其实问题并不难回答,比如谁都知道,中国最严重、最普遍的不公正是城乡差别,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从未享受到国民待遇,这难道是资本造成的不公?市场经济是导致、加剧了这种不公正,还是起到了消解这种不公正的作用?实行市场经济20年来,尤其是最近十来年,中国社会的转型一直进行着,但是,中国已经变成了资本主义社会,还是仍然是一党制国家?中国的前途是实行宪政民主,还是要借助分析全球资本主义危机(是否真的存在这种危机?)找到救治的答案?两派的回答截然相反。

我认为,中国在政治文化方面的缺课非补不可,对毛式「社会主义遗产」非批判不可。如果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争还有意义,那也只能是在这之后。政治自由的问题不解决,一切理论探索和争论都像是戴着镣铐跳舞,只不过有的舞者极力想解脱镣铐,有的舞者则觉得扭曲着肢体狂欢很荣耀。

注释 4 张颐武:〈阐释「中国」的焦虑〉,《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1995年4月号,页132。

5 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天涯》,1997年第5期,页133-50。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社会转型与公共政策创新-公共政策论文
发布时间:2022-09-12
[摘 要]公共政策是人类面对日益复杂的公共事务所诞生的公共管理工具,是 科学 技术 发展 与 社会 进步相交融的人类知识结晶。公共政策的过程性与动态性特点要求公共政策必须顺应 时代 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和革新,做好公共政策的优化......
论“互联网+”下的社会治理转型
发布时间:2015-07-27
2014年中央电视台纪录片《互联网时代》的热播,以全面直观的视角展现了当今人类鲜明的时代特征――互联网时代。但目前“互联网时代”的基本内涵尚无明确的界定。本文对“互联网时代”做一个大体上的界定:一个不同于工业时代的,社会化......
论社会文化和政治对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11-11
摘 要:校园文化是师生在特定环境中所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隐性渠道。社会文化是社会的主文化、大文化、起主导作用的文化,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下的一......
简析社会转型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点
发布时间:2023-07-09
" [论文摘要]在社会转型期,整个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造成了经济全球化和价值多元化的现状,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当前高校正处于观念大碰撞的思想活跃期,在思想......
浅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型治理模式
发布时间:2023-06-12
" [论文关 键 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内容;目标体系;新型治理途径 [论文内容摘要] 本文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系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并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途径进行了阐述。 ......
社会生态转型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发布时间:2022-07-22
一方面,必须承认,作为一组分析性(而不是规范性)概念,乌尔里希・布兰德教授所阐发的“绿色资本主义”与“社会生态转型”,的确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当今欧美国家所引领的“绿色潮流”的经济政治本质,以及正在处于政治战略与力量重......
社会转型对农村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3-22
摘要:社会转型是大学生特别是农村大学生继续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变量。社会转型对农村大学生的社会化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宏观社会环境的变化来看,主要体现在社会结构,社会文化和大众媒介三个方面;从微观社会环境的变化来看......
当代社会文化转型与文艺学学科建设
发布时间:2023-03-16
最近,我参加了一个“全球化时代文艺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围绕信息化与大众文化兴起的背景下文艺学学科的发展讨论得十分热烈,争论得不可开交,在美与非美、文学与非文学,乃至文艺学学科的哲学根据、对象、方法与主要范畴等基本问题......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
发布时间:2015-08-05
摘 要 城镇化是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农村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历史背景。城镇化进程对我国农村的传统政治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推动了农村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这种转型将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社会的建设,但转型......
民主文化与国际政治社会化初探
发布时间:2023-06-27
" 【内容提要】 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深入刺激了政治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在上个世纪后期,一场以民主化为标志的改革运动引导了政治全球化。在这场以制度化为主要内容和标志的民主化进程中,民主文化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它必将在本世纪引发......
论“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政治社会化
发布时间:2022-07-24
" [摘要] “文化大革命”时期,以政治权力对社会的全方位控制为前提,专制政治体制、大众传媒与社会舆论、特定的政治符号、学校教育、家庭等政治社会化途径充当了放大上层政治文化、扭曲大众政治文化的作用。关键词:文化大革命 政治......
经济社会转型期的政府管理创新(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7-24
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政府管理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改革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大都与政府改革不到位、政府改革滞后相关。“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已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利益关......
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质和要素
发布时间:2022-10-05
"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谈到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时指出:“发展社会主 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从报告的进 一步论述中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个范畴这是对社会主义政......
转型期我国农村政治文化的特征简析
发布时间:2022-10-29
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传统农村的政治文化兼有蒙昧型政治文化与顺从型政治文化的特征,随着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变化,我国农村政治文化正从这一混合型政治文化向参与型政治文化转型,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一、过渡性......
西部社会转型与发展社会学范式转换
发布时间:2014-01-24
西部社会转型与发展社会学范式转换 改革开放以来,转型社会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研究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在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的基础上,“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成为表述中国社会转型路径的代表性语言,主导着中国研究的话语。......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政治社会化路径
发布时间:2023-03-17
中国自西周以来,孝不仅逐渐演化成为普遍适用于家庭、社会、政治各种尊卑等级关系的卑幼规范,被称为美德之通称,而且成为重要的哲学观念、政治理念和道德规范,被视为天经地义、至德要道、众之本教、百行之首[1]。中国传统孝文化的政......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化和社会化趋势
发布时间:2022-08-21
"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主体化和社会化就是基本趋势之一。准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化和社会化的内涵及其发展趋势的客......
浅议转型中国的社会治安秩序构建
发布时间:2022-11-06
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经济转轨、政治转型以及社会变迁所带来的诸多不可回避的问题令人应接不暇,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社会冲突日益复杂化。正处于转型时期的社会治安也因此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反复性的特点。转型时期的社会治安秩序构建......
转型时期化解我国社会公共风险的财政思考
发布时间:2023-06-12
" 摘 要: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公共风险已经进入高发期,且各类风险交织在一起。如果不能及时地对之加以防范和化解,社会公共风险就有可能演变为社会公共危机。财政化解公共风险的过程必须借助于市场的力量,强化市场机制化解风险的......
西北跨界民族政治文化社会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27
【摘要】该文认为,西北跨界民族政治文化的社会化是引导政治文化发展方向的过程,探讨西北跨界民族政治文化社会化的途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大众传媒,政党领导。西北跨界民族政治社会化的引导机制:政府引导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机制;政治参与机制。完善政治社会化的引导机制来助推我国西北跨界民族地区政治文化社会化的发展。【关键词】跨界民族;政治文化社会化;引导机制“在特定的社会政治生活与实践的活动中.........
经济社会转型期的政府管理创新(1)-行政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在当前 经济 社会 转型的新形势下,政府管理中存在的许多 问题 已经成为制约经济 发展 的瓶颈,改革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大都与政府改革不到位、政府改革滞后相关。“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已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社......
政治文化与社会结构对政治参与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20
摘 要:本文主要讨论了政治文化与社会结构对政治参与的影响,以求为提升民众政治参与能力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文中先讨论了我国政治文化与社会结构对政治参与结构的影响,并从我国发展的不同时期的现状入手,分析其对政治参与的影响;再......
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发布时间:2013-12-17
"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政治发展和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 大的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的重要目标。”他在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时也曾强调,“建设有......
谈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22-11-24
"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现代化 论文摘要:不少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并取得明显效果,也有过因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而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从而延缓现代化进程的教训。我国正处于构建社......
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法治性危机与释解
发布时间:2022-12-15
摘 要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要良好的法治性环境,而良性的法治环境不仅得益于执政党依法治国理念的实施与落实,而且需要遵循法治轨道,持续提供现实的动力结构和制度规范。法治本身其实潜存着制度性失衡和社会利益偏向......
政治参与机制建设与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23-07-06
" 论文关键词: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机制; 政治参与意义 论文摘要: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而政治参与机制是民主政治运行的桥梁。本文认为,加强政治参与机制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论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司法改革与转型
发布时间:2023-05-31
摘要:我国司法是经过两次初次的改革,分别是在建国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在建国时期初步的确定了整个司法改革进程的基本框架,最终确立完善是在改革开放年代以后。中间经过了许多历程,任何一样成功的体制都是经过不断改革实践才实现......
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困境
发布时间:2023-05-24
都说晚清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变局的画面,无非是东方宗法专制国家向 现代 社会 转型特别艰辛的记录。为什么这样的局面恰恰在 中国 出现? 历史 是斩不断的链条。晚清乃至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如此曲折,根源应该从中国传统......
M型社会下酒店营销的转型
发布时间:2023-04-18
M型社会下酒店营销的转型 M型社会下酒店营销的转型 M型社会下酒店营销的转型 摘要:“M型社会”是最近较多被引用的财经概念之一。不仅仅是美国、日本这样一些发达国家,中国同样也将面临社会的M型化。社会的M型化同时是......
转型升级社会政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发布时间:2023-04-08
【摘要】人口问题论文:转型升级社会政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怎么写呢,请看查字典论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 今天的中国愈来愈融入了国际社会,中国的问题必须放大到全球的视野来观察。尤其是中国现今的人口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更需要看......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23-04-08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不少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并取得明显效果,也有过因忽视思想......
社会经济发展促使楚雄彝族传统文化转型
发布时间:2023-06-28
[摘 要] 经济 快速 发展 , 社会 不断进步,促使彝族传统文化的 现代 转型。 [关键词] 社会经济发展 彝族传统文化 转型 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的转型,都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我们这个 时代 人们的思想、行为。随着市场......
社区文化与城市社会治理
发布时间:2023-03-15
[摘要]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城镇化,“单位人”向“社区人”转变。传统的社区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政府主导的“一元制”管理模式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社区治理已经成为社区管理内容创新的手段,也是适应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必要选择。[关键词]社区文化;社区治理;城市社区[中图分类号]D6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7-0062-03doi:10.3969/j.i.........
社会转型期的一面镜子
发布时间:2022-10-28
拉布吕耶尔的散文名著《品格论》虽然写于三百年前的法国,但在今天,由资深翻译家梁守铿翻译、花城出版社出版,读之仍感同身受,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它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古代法国社会转型期的人心世相,同时也给我们理解当下社会转型......
当社会治理遇见文化
发布时间:2022-10-06
文化介入治理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高举高打的强力进入,收效也许适得其反。用心观察、冷静分析、且行且思、顺势而为,这是闵行案例留给我们的思考。唱唱跳跳有地方;唱唱跳跳有平台;唱唱跳跳有提升;唱唱跳跳聚人心。从呼应市民基本文化需求切入,政府职能部门拓展阵地、搭建平台、创设机制,到今天普通的市民文化团队文化素养获得提升,溢出参与社会治理,这是近5年来,上海市闵行区公共文化建设留下的四个坚实脚印。历史选.........
社会制度的人性化转型与环境崩解
发布时间:2023-02-13
摘 要:顾名思义,“环境悬崖”即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处于危险边缘,若人类继续目前的行为方式,则人类及其环境便将坠入深渊绝境。“环境悬崖”作为一诗意的表达,可用来概括我们的处境,激发人们投入环保的热情;但若被当作科学......
浅论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有关政治正义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3-04-08
" 论文关键词:正义;政治正义;和谐社会 论文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中国社会取得共识的远景目标和战略选择,更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一个和谐的社会必须是一个正义的社会,而一个正义的社会是一个系统,在......
和谐社会对行政法治提出的要求
发布时间:2023-02-18
和谐社会的概念是基于法律条文和道德规范的要求,以人为中心形成和自然与社会的协调统一。和谐社会包含三层的意思,一是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二是和谐社会的发展是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和道德约束来实现的,三是和谐社会的实现程度直接反......
试论社会转型期高校亚腐败现象及其防治
发布时间:2023-06-27
论文摘要:社会转型时期,高校的政治生态面临严峻考验。高校在有效打击腐败现象的同时,也需要及时防止亚腐败现象的蔓延和扩展。亚腐败现象.........
浅谈会计集中核算向管理型和服务型转化
发布时间:2023-04-08
摘要:在企业会计工作中,会计集中核算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处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之间的关系,并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监管。就我国目前会计行业的发展状况而言,会计集中核算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在会计工作改革时......
浅析会计集中核算向管理型和服务型转化
发布时间:2022-12-19
摘要:会计集中核算是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处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关系,并且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监管,从目前发展情况看,会计集中核算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在会计工作改革中,需要不断加强预算管理,正确处理好监......
从海权和社会转型的角度看郑氏水师经济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建国以来,史学界对郑成功的研究作了大量工作,1这一领域研究的主要特点呈现为:在1960年代的时代氛围感染下,学者们大致围绕“抗清复明”、“驱荷复台”两个核心问题展开自己的选题,对有关人物、事件进行论述和细致的考证补缺。这......
社会转型期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态势详细内容
发布时间:2013-12-19
一、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民间舞蹈文化结构1.民间舞蹈是人体动态文化民间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用人类自身的形体动作和思想情感表现 社会 生活,体现民族 历史 ,传情达意,抒发情怀。民间舞蹈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紧密相连,早在史前时期......
浅谈转型社会下的我国社区建设
发布时间:2022-09-25
" 论文关键词:社会转型;行政推动;社区服务;社区参与 论文摘要:社区建设既是实践探索的过程,也是理论创新的过程,需要不断深化对社区建设的认识。作者认为,就当前我国的社区建设而言,社会转型是社区建设的时代背景,行政推动......
和谐社会的政治学意义及发展前景
发布时间:2023-07-01
一、和谐社会基本概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具体而言,在这样一个社会中人际关系之间个人利益得到尊重。集体利益得到保障,社会稳定性大大加强,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过程,以心换心的程度相较于之前有了提升。社会环境的稳定带来的是人们对于自身权利意识的关注,人们对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件的关注程度提升,但这样大的提升既不同于苏联模式下的强制性.........
社会变迁进程中乡村社会治理的转变
发布时间:2023-01-28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伴随着乡村社会的变迁,乡村治理体制也经历了由人民公社向“乡政村治”模式的转变。在人民公社时期,国家将农民组织起来,采用严格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农民的社会流动渠道狭小,流动率较低。......
社保审计现实和转型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8
就业,民生之本。社保,安民之策。 社保基金,百姓的活命钱。社保制度, 社会 的稳定器。 长期以来,审计机关密切关注社会保障 问题 。社保审计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取得明显进展。通过审计对促进健全制度,完善管理,确......
转型期社会心理困境与社会工作的回应
发布时间:2013-12-18
" [摘要]有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心理状态。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心理相对于常态时期具有更复杂、更躁动、更迷茫、更活跃的特点。本文主要阐述了转型期社会心理困境表现,特别指出社会工作在缓解转型期社会心理困境方面的价值与功......
浅析乡土社会到法治社会的转变过程
发布时间:2023-05-20
制度的革新和现代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或是本土制度的时代进步,或是制度的移植。民主,自由,法治,平等成为现代法治的显著特征,很多国家也在经历着由乡土文化向法治文明的演变。从地理环境上看中国背靠最大的大陆也面向最大的海洋,......
试述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村民自治均衡发展
发布时间:2023-01-09
" [论文关键词]村民自治;均衡发展;社会转型;新农村 [论文内容提要]村民自治在我国农村已经推行二十年,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喜人成绩。村民自治不仅在推动农村民主化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且还是实现新农......
试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发布时间:2023-07-09
"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谈到政治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时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1];与此同时,江泽民同志还进一步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
个体化社会与多元化社会治理
发布时间:2015-08-03
【摘要】文章试图从家庭层面、教育与发展层面、性别层面、组织层面以及人际互动层面描述个体化社会的多元形成机制,阐述其对当今社会治理的影响;提出个体化社会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是旧有社会治理模式与新型社会形态之间冲突的结果,个......
试论社会转型期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进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中国传统社会正在向现代化社会转变。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办的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从诞生起就处于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同时其本身也有着办......
社会转型背景下网络文化失范问题及其规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1-14
所谓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结构整体从一种结构状态向另一种结构状态的过渡,而不仅仅是某单项发展指标的表现,它包涵了社会系统全面地、结构性地调整与转化。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 ......
社会转型期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态势详细内容(1)
发布时间:2022-11-10
一、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民间舞蹈文化结构1.民间舞蹈是人体动态文化民间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用人类自身的形体动作和思想情感表现社会生活,体现民族历史,传情达意,抒发情怀。民间舞蹈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紧密相连,早在史前时期,我......
社会转型期西方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探析
发布时间:2023-03-24
社会转型期西方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探析 引言 文化的多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和必然结果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西方文化不断传入中国,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人们选择范围的同时,也造成了中西文化间的冲突,文化冲突......
中国农村社会转型及其困境
发布时间:2013-12-17
" 「内容提要」现代性对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的影响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国家政权建设对乡村社会的影响;阶级话语的构建及其对乡村社会的影响;启蒙话语与现代法律的影响;作为现代性后果的物质性公共产品和个人的社会流动。在当前中国农村,......
近代江南典当业的社会转型
发布时间:2023-05-23
[关键词]典当;押店;道德;趋利化 [摘 要]近代以来,江南典当业受战乱及 社会 经济 环境等因素的 影响 ,经营日渐困难。为谋求生存,典当业试图提高利息、缩短当期以牟取商利,但其求利行为日益受到社会的道德批判和政府的制......
现代西方政治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22-07-24
"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来抓。上月底,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领导“和谐社会专题研讨会”上发表的讲话中,对和谐社会做了一个明确的定义......
渐进政治改革与民主的转型
发布时间:2023-04-16
" 「内容提要」中国的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一样,走的也是一条渐进改革的道路。中国正处于通过政治改革从全能主义向权威主义和最终向民主主义政治体制转变的政治转型期。改革政治学研究显得尤为迫切。改革政治学应当重点研究中国政治体制......
清末贵州社会转型世风世相
发布时间:2023-07-19
清末的贵州社会,保守与进步并存。漫步贵阳大街小巷,映入眼帘的是,在传统中国民居中夹杂着教堂与洋房;店铺林立的商业区,不时出现电报局、邮政所、照相馆、眼镜店与西式诊所的身影;街上来往的行人中,除了身穿长袍大褂的汉人,土......
警惕社会转型中的畸形博弈
发布时间:2022-10-24
畸形博弈导致的最后结果,无疑是社会风险的增长。孙教授为此呼吁:建立正常的利益博弈机制已刻不容缓。首先是政府职能要转换,政府要从市场中的利益主体转变为带有超然性的公共政府。其次是关于博弈程序的安排不必过于刚性,而应有相当的......
在新时期社会建设转型中加强和创新档案工作
发布时间:2023-07-06
摘要:在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当中,档案作为社会的记忆理应受到重视和关注。本文从档案在社会建设发展中发挥的职能作用与相关法律入手,提出要将档案工作的创新管理与服务以科学理念引导,从而带动服务社会的方方面面,为新时期的社......
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发布时间:2022-09-10
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摘要:本文根据霍布斯着作《利维坦》、《论公民》,从性恶论、自然法、社会契约、绝对君权四方面来阐述其政治哲学理论。霍布斯第一次用人的......
文化与社会的“和”元素交融
发布时间:2022-08-04
摘要:“和”是东方管理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是管理十五要素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融合、和谐、和睦、平和等思想观念,儒家、道家等曾作过深刻阐述。“和”文化在近现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深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崭新的视角......
群众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23-04-10
摘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是稳定社会,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生活环境的前提和基础。群众文化作为与广大人民群众最密切相关的社会文化活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发挥群众文......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趋势
发布时间:2023-03-22
" 论文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和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发展年代,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但是在我国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却出现了一种惟政治......
宪政意识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关键词]宪政制度 宪政意识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论文摘要]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到今天,其最根本的成果就是以宪政制度为核心的民主政治制度,或者说宪政制度是当代政治文明的根本标志。宪政制度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在于社会全体成员对......
化解文化矛盾与构建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23-07-08
[摘要]文化矛盾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化解文化矛盾,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是社会转型时期,需要着力化解的文化矛盾主要有信仰层面的矛盾、价值层面的矛盾、心理层面的矛盾。为构建和谐社会,化解文化矛盾,从......
简析公民文化与社会和谐
发布时间:2023-04-07
" 论文关键词:公民社会;公民文化;公民自治;社会和谐 论文摘要:公民文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公民文化的发展会对既有的生产关系提出变革要求,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公民文化还具有提高公民素质、消解社会矛盾、化解冲突的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23-07-05
论文摘要: 儒家理论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认为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其主要内容简单说就是是仁和义。仁义的观念是儒家思想最为强调的观点,.........
谈转型期乡村治理中文化认同重构
发布时间:2017-03-31
引言在当下社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历史背景下,若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国家治理现代化无疑会打折扣。于今而言,乡村问题在中国也许是最核心的问题之一,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士对此争相给出解答方案,许多方面的讨论最......
转型时期中东欧政党政治博弈力量格局及新变化
发布时间:2023-07-15
摘 要:转型时期中东欧国家通过政权更替与重组、多党议会民主制的确立与完善,逐步向“民主化”的目标迈进。在这一过程中,中东欧国家各类政党瞬间涌现,并逐渐演化成左右翼两大阵营,围绕议会展开政治力量博弈,呈现出左右翼轮流交替......
“农转居”社区法治文化建设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5
一、引言 农转居社区是指因拆迁引起农民聚居的城市社区。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全国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不断迈进,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边沿的乡村进入转型发展时期。它们由原来的农村转型为城市社区,农民身份相应转变为城市居民,农......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发展战略和政策转型
发布时间:2013-12-18
工业化以来,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引致的气候变暖,已成为国际社会中的一个热点话题。世界各国依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避免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本文主要从法规、规划计划、经济手段、技术开发和创新、管......
引导型政府视角下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28
摘要:随着十八大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提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也被提上了日程,厦门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共同缔造“的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准确定位政府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和作用,引导群众和社会共谋共建,创新......
文化传承、文明进步与社会和谐
发布时间:2023-03-11
文化传承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行为意识和社会制度路径选择具有巨大影响,而文明进步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可以说,社会系统演化是文化与文明两股力量交互作用的结果。文化基于历史传承,文明基于科学进步,两者虽相互影响......
论析网络公民文化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发布时间:2023-05-20
论文关键词:网络公民文化;民主政治;政府 论文摘要:网络公民文化是公民借助网络技术,以网络政治以参与为主要形式,以高度互动为主要特征,以政治主体意识提升为价值诉求的网络政治文化。网络文化提升公民政治主体意识,推动政府建......
公共财政与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13-12-17
" 摘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命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一脉相承,互相影响,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各种“和谐导向型”改革必须体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浅析国家治理范式的法治化转型
发布时间:2022-07-21
一、国家治理范式法治化转型何以必然 国家治理范式是指政治共同体在一定历史时段内于国家治理与秩序建构上所秉持的一整套信念、思维模式及其行动基本倾向,它涵括了国家治理的道路选择、制度安排和理论体系。当代中国国家治理范式正朝......
社会转型期蒙古族村落社会青年婚姻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18
摘 要:蒙古族村落婚姻家庭有着其自身的特点,例如婚姻较为稳定,离婚率低,中年丧偶者再婚者少,通婚范围较小等等。但在社会转型时期,蒙古族村落青年婚姻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而且对社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特别是村落男......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2023-07-27
" 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 依法治国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把政治文明作为独立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文明形态,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浅析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3-05-24
一、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是特指在社会主义范围内,以社会主义法治基本理念为核心和要求,社会主义公民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所应遵守的法治精神和价值。具体而言,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转型期思想政治工作大有可为
发布时间:2022-12-25
【摘 要】文章从转型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入手,探讨分析了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也提出了基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思路和实践。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转型期;具体实践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发生了......
浅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发布时间:2013-12-19
浅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浅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浅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摘要:本文根据霍布斯着作《利维坦》、《论公民》,从性恶论、自然法、社会契约、绝对君权四方面来阐述其政治哲学理论。霍布斯第一......
关于宪政意识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2023-03-04
宪政意识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不可或缺的思想认识前提和理论基础。 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到今天,其最根本的成果就是以宪政制度为核心的民主政治制度,或者说宪政制度是当代政治文明的根本标志。宪政制度......
研究和谐社会中的法律文化
发布时间:2022-11-16
一、和谐社会的法律文化冲突所谓文化冲突,指的主要是不同民族、形式、类型、模式以及价值取向的文化间所呈现的冲突和碰撞,这属于在文化交流以及传播的过程当中必然出现的一种普遍社会现象。只要有依托在不同民族、地域以及社会条件之下的文化模式以及类型存在,它们之间形成相互的交往、交流和交易,在政治、思想、经济以及文化等各个方面存在互动,那么文化冲突也就是无法避免的。法律文化属于社会文化当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论公共财政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公共政策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14
论文摘要:和谐社会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公共财政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发挥好公共财政手段的有效作用。从完善我国的公共财政入手构建......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解读
发布时间:2016-03-02
【摘要】群众文化是我国文化发展的一种社会现象,对我国在文化建设上具有重要的影响价值。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群众文化的建设已经加大了建设,不仅提高了人们在生活中的水平,也提高了自身的价值取向,从而实现了我国精神文明的......
刍议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
发布时间:2017-01-12
一、前言 作为一个广义的概念,群众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厚的社会范畴。可以说,群众文化是一个历史过程,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同时,群众文化也是一种文化结构,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我们必须承认,群众文化有着独特的社会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