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回归道德生活:现代社会“去道德化”现象刍议

回归道德生活:现代社会“去道德化”现象刍议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7 22:23:33
回归道德生活:现代社会“去道德化”现象刍议
时间:2023-08-07 22:23:33     小编:

摘要:道德本为维持社会秩序而生,但现代社会中道德似乎无用,出现了道德空场的“去道德化”现象。从伦理学的角度分析,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相结合的市侩实用主义是导致“去道德化”现象产生的伦理基础和意识根源,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割裂与对立是 “去道德化”现象产生的行为根源和外在伦理特征。道德空场的“去道德化”的逻辑后果必然是人性的退化和泯灭、社会共同体的瓦解。要充分认识 “去道德化”的危害,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积极探寻道德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去道德化”;市侩实用主义;道德权利;道德义务;伦理效应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8-0045-04

现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并力图赶上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我们把它称之为现代化。现代化包含多种意义,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工业化,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农耕文明的道德传统被市场经济的自由、平等和法治所取代,对正处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中国现代社会来说,这是全新的从未走过的一条现代化之路,因而在现代化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去道德化”便是渗透在社会方方面面的一种现象。在西方进行工业化的进程中,马克思曾做过这样的论述,“在我们这个时代,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1]“每一个人在追逐私人利益时的这种可怕的冷淡、这种不近人情的孤僻”,“每一个人的这种孤僻、这种目光短浅的利己主义是我们现代社会的基本的和普通的原则。”[2]这些在一个多世纪前对英国工业革命时状况的论析对我国目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状况而言,也有很强的针对性。确实,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当代中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现代人不在乎美德……人们总把传统道德看作是束缚个人自由的枷锁。”[3]这难免引起有责任心的国人的担忧和思考,以至于“去道德化”已成为一个学术关注点。本文力图从“去道德化”的现象入手,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基础、特征及其有可能导致的后果,进而提出遏制“去道德化”的具体措施,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康道德观提供参鉴。

一、现代社会的“去道德化”现象不容忽视

道德是人们最熟悉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的产生形成既不是上帝的旨意,也不是人先天固有的良知,而是源于人类实践中的意识发展和自身需要。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在于人有意识,会思维。正因为如此,人类在发展实践中才觉知:每个人都有需要,但没有一个人能够独立于社会之外而存在,人都是社会的人。因此,人必须在彼此的交往中逐步形成并遵守某些共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这样每个人的需要才能得到保障。于是,道德作为社会群体的一种不成文规则就产生了。从道德的产生和形成来看,道德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道德产生的最初目的在于协调和平衡人们的利益关系。当然道德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和其它社会意识形态一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受经济关系制约。它一般是通过社会舆论或者某种阶级性的意识形态宣传来对人们的生活构成某种秩序,起约束作用,从而维系社会群体共同生活有序展开。

道德本是为维系社会秩序、协调人们的需要和利益而生,但当下道德似乎已没有用武之地。在很多人看来道德只不过是一种外在的礼仪规则和口号而已。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再把道德作为人之为人的行为准则和内在信仰了。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为了获得利益最大化已无所谓道德上的对与错、善与恶。赚取金钱和财富的能力凌驾于善与恶之上正在成为新的评价标准。甚至有人认为抛弃道德,人们才更自由,才更有益于金钱和财富的获得。于是,“去道德化”现象在现代社会越来越严重。那么什么是“去道德化”呢?在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上,朱贻庭先生在发言稿《正视社会生活中“去道德化”现象》中指出:“所谓‘去道德化’就是人们在许多社会生活领域丧失了言行的道德维度和道德评价能力,丧失了社会的基本价值标准和是非、善恶荣辱观念,造成了‘道德空场’。”

这种所谓道德空场的“去道德化”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个人主义至上,极端地追求个人利益。为谋求个人私利不择手段,不顾道德,不讲个人诚信,甚至恩将仇报、漠视生命、见死不救,不惜损害国家、集体乃至他人的利益。二是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盛行。各行各业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金钱至上观念,一些人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变形,为了获取金钱,不惜践踏道德,甚至泯灭良知。假药、假合同、假学历、假新闻、虚报数字的假政绩以及各种假货充斥市场,毒奶粉、毒馒头、地沟油、瘦肉精事件,可谓是举不胜举,花样叠出,令人防不胜防。就连一向清白的医疗界和教育界,在金钱面前也低下了高贵的头颅。三是很多行业风气不正,职业道德沦丧,政治腐败,潜规则盛行。一些党员干部,利用人民赋予的公权,对社会正规则进行倾向性的变通、调整,以实现权钱交易、贪污受贿、吃拿卡要的目的,从而使潜规则盛行,但却“合理合法”,腐败问题严重,种种丑恶现象频发,影响了党的声誉,败坏了政府形象,阻碍了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给社会的安全稳定带来了巨大隐患。

二、“去道德化”现象的伦理基础和意识根源

本为维系社会秩序,协调人们需要和利益而生的道德在现代社会为什么却“空场”而导致“去道德化”现象出现呢?

经济活动作为人类最根本的社会活动,在现代社会受到特别重视,为了激发人们的积极主动性,追求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我们采用了亚当・斯密的以“经济人假设”(即假设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是为了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但因缺乏经验和相关配套制度,市场经济体制方面的不完善导致一些政策、激励机制、评价体系偏重于以经济贡献、效率、财富为评价标准。与此同时一些经济学家们又着力宣扬经济价值中立(经济与道德无关)理论,这直接导致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行为趋向功利化,价值观异化为功利主义,一些人认为经济与道德无关,金钱万能,利益至上。 在现代社会着力发展经济、进行财富积累,不遗余力地谋求利益最大化过程中,价值观异化为功利主义的人们发现道德与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推崇的自由似乎是矛盾的。在他们看来: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本为协调和平衡人们的需要而产生,但市场经济具有的商品性和竞争性使道德规范成为束缚人的“自由”的枷锁,成了他们谋求利益的约束,无形中会增加经济成本;只有驱除了道德,摆脱道德的束缚,他们才自由,做事才有效率,才能降低经济成本,谋求更多的利益。因此,功利化的人们或者直接无视道德,违背它,或表面遵守道德,暗地里却使用与道德相悖的潜规则。总之,经济领域的市场化及其不完善和市场化在社会经济领域以外的其他领域被无限的扩展和延伸,使现代人的价值观功利化,功利化的现代人内心里认为道德无用,过多的美德是浪费,不注重美德,进而渐渐地淡忘了生存之“道”,而只专注于生存之“术”,如此这般,道德就慢慢淡化出人们的视野和实践领域,出现了现代社会 “去道德化”现象。

由此看来,现代社会 “去道德化”现象出现的思想根源是人们认为在现代社会道德无用。在现代社会人们之所以认为道德无用是从道德的现实效用去考虑的,这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在实用主义者看来,道德要具有实用的意义,任何道德理论只是行为的计划和假设,只是个人应付具体情境的临时措施和工具,人们最终只以行为的实际效用作为善恶标准及取舍依据。但效用或价值总是具有一定指向性的。现代社会偏重经济利益,人们所谓的实际效用是指从功利主义的角度考虑以最低的经济成本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可见,现代社会“去道德化”现象产生的伦理逻辑是:从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角度考虑问题,认为在现代社会道德与经济利益无关,有时它还是束缚人们自由谋取经济利益的绊脚石,遵守道德还会增加获取经济利益的成本,这样,道德对于追求利益最大化,就不具有实际效用了。伸而论之,现代社会“去道德化”现象产生的伦理基础和意识根源是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相结合的市侩实用主义。市侩原本是指买卖的中间人,而现在则代表一种价值判断和行为意识[5](即一切以利益为标准和指向)。市侩实用主义是一种一切以对利益获取是否有效为价值判断标准的价值取向。现代社会的“去道德化”就是因为道德对于利益的获取失去了实际效用,所以才出现道德空场,或作风上庸俗不堪,或经济上唯利是图,或政治上的同流合污,或道德上的虚仁伪善。

三、“去道德化”现象的伦理特征和行为根源

道德本是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统一。“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6]“凡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权利的地方,这另一个人就有义务让他行使这种权利”。[7]对此马克思做过精彩的论述:“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8]这段论述清楚地表明: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的产生和存在是因为每个人都有“需要”(利益的需求),但人不是孤立存在的,是“联系的”,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所以,为了协调和平衡每个社会人的这种利益需求,才产生了“规定”(道德规范),要求每一个社会人必须承担一定的 “使命、任务”。也就是说,道德权利使道德义务成为必要,道德义务使道德权利成为可能。简言之,道德是道德义务和道德权利的相辅相成,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因某种条件同时形成,相互对应,相互一致,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的统一构成了道德。

但因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从属于不同的道德主体,这种比较独特的间接统一性,往往使人们主观上把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分离开来。而且因道德作为一种规范,其外在偏重于对道德主体承担的道德义务进行应然性规定,所以易给人们造成一种假象,道德只是对义务的阐释和规定,道德只是道德义务。在阶级社会中,道德作为协调和平衡人们利益的工具被统治阶级所利用,出现了政治道德化现象,政治为道德的形成与变化设定方向与规则,道德则为政治合法性提供辩护。处于统治地位的当权阶级拥有道德话语权,他们借助人性理论等进行自我包装,他们以圣人、道德楷模的身份自居,为他们专享道德权利的合法性进行辩护与美化。同时,对社会下层民众承担道德义务的应然性进行论证与阐述。[9]强调加强道德修养,最终方能达到至善境界。广大被统治阶级则因缺乏道德话语权而独担道德义务。阶级社会的政治道德化导致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关系的彻底割裂与对立。这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道德只是道德义务”的意识。

“道德只是道德义务”的这种意识,割裂了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统一,导致人们对道德产生不满。人们认为道德“总是意味着对行为主体个人意欲与利益的放弃、对自身需求满足过程的推延和对个体自由的限制”。[10]所以才有鲁迅文章中所说:翻开历史满篇尽是“吃人”的道德。阶级社会中越是强调道德义务,人们越是对道德产生反感,越是渴望获得道德权利,渴望个人的尊严、价值、荣誉以及应享有的道德自由、权力和利益。随着思想启蒙,个性、自由、权利和平等等观念深入人心;社会进步解放,人民当家作主,人们具备了享有道德权利的社会条件;现今,市场经济又倡导自由、平等、利益等。这一切使人们长期被禁锢的道德权利、欲望等如洪水般喷涌,以至于在市侩实用主义盛行的现代社会,道德义务被彻底淹没了。然而只注重道德权利而无视道德义务的市侩实用主义,必然导致人们的言行在许多社会生活领域丧失了道德维度,道德丧失其评价能力,出现道德空场的“去道德化”现象。社会的基本价值标准和是非、善恶荣辱观念也随之发生质的变化:物欲横流、金钱万能、利益至上。由此可见,单纯强调道德权利而无视道德义务,导致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割裂与对立是“去道德化”现象的伦理特征和行为根源。

四、“去道德化”的逻辑后果

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因社会人的利益需求而产生。它的产生和形成标志着人对自己社会性的自我认知和对社会利益的自觉维护,它对协调和平衡社会利益关系、维持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作用。因而道德具有重要的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一方面道德教导人类认识自我,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承担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完善道德人格,追求至善,从而使人摆脱兽性而成为真正的大写的人。另一方面,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和平衡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促使社会稳定有序和谐,经济基础巩固,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生态平衡,使利益共同体(国家)存在和持续发展。当然,道德的这些功能和作用存在是以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的统一为前提的。 道德空场的“去道德化”现象以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相结合的市侩实用主义为思想基础,割裂了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统一,单纯强调道德权利而无视道德义务,其根源在于现代社会人性的退化和丧失,人们只是意识到自身与兽共有的感性需要、利益、欲望等而忽视了人最本质的属性――社会性。因而他们只在意自己的利益和需要,而对他人的利益不管不顾,无视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和义务。最终人人都逃脱不了被害的命运,卖“化学牛肉”的,很可能所吃的就是毒大米;毒大米的生产商发了大财,举杯庆祝,喝下的却可能是工业酒精兑制的假酒;假酒公司的员工,为孩子买到的奶粉被添加了三聚氰胺;在奶粉企业食堂里,可能正在供给“化学牛肉”烹制的午餐……人们就像自然界生物链上的生物一样互相伤害,这种非线性的报复机制中,没有谁能置身事外,大家都无法避免地受着某种毒害。

道德义务因道德权利而产生,道德权利因道德义务而可能。道德之所以能协调和平衡社会利益关系关键在于道德义务的履行。任何道德权利的实现都是通过他人或自我履行道德义务而得以实现的,在既定的道德生活中,履行道德义务是获得或实现道德权利的前提条件。如果以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相结合的市侩实用主义为思想基础,每个社会成员都只想享受道德权利而拒绝履行道德义务,那么现代社会“去道德化”必然导致人人只谋私利,无暇顾及社会公共利益,最终任何人的道德权利都无法得到保障,社会矛盾冲突越来越激化,社会秩序混乱,人人互害,迫使人们相互防范,互不信任,人际关系恶化,经济发展也因缺乏稳定的秩序和协作中必要的信任而停滞和倒退,最终共同利益体(国家)解体,正如黑格尔所言:“如果一切权利都在一边,一切义务都在另一边,那么整体就要瓦解。”[11]质言之,“去道德化”现象以市侩实用主义为思想基础,割裂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统一造成的直接结果必然是人性的退化和泯灭,人类步入人人互害的怪圈;社会秩序的混乱,社会矛盾冲突的激化和经济发展的停滞和倒退。因此,对“去道德化”现象,我们决不能置若罔闻,必须高度重视,寻求解决和治理之策,回归道德生活。毕竟,“去道德化”现象已经波及社会各个领域,人们已表现出了普遍的担心和道德焦虑。

五、现代社会“去道德化”现象的遏制之道

解决问题当然应从问题产生的根源入手,否则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因此,对“去道德化”现象的治理,我们必须从上文分析中的思想根源和行动根源两方面入手。即,一方面从思想意识根源着手,批判市侩实用主义错误思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从“去道德化”现象的伦理特征和行为根源入手,解决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割裂与对立,实现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统一。为此,必须从思考教育的道德教化,社会传媒营造崇尚真善美的社会舆论环境和国家制定正确恰当的政策制度做引导等方面着手。

首先,思想意识层面的“去道德化”问题要通过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使人们确立正确的“三观”,认识道德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一是要从教育理念上真正践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切实贯彻素质教育,改变过去教育评价唯知识论、唯分数论,把道德修养真正纳入教育评价体系,使人们重视修身立德教育,充分利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修身内容进行“三观”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自觉抵制错误的市侩实用主义观念影响。二是要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进行人的社会性教育并通过社会实践体会人的社会性客观实在,强化人们的责任义务意识及权利义务相统一的意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其中。家庭教育中克服孩子为中心的教育倾向,以友爱和谐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对父母、家人、家庭的爱,激发孩子的责任意识;要充分发挥学校这个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在学校教育中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学生认同个人、社会和国家的联系性、依赖性即人的社会性,激发学生对他人、对集体、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意识;社会教育中,要通过引导参与社会实践让人们感受国家、社会和自身的现状及关系,激发人们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向往,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的追求,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公民道德操守的自觉意识和遵守。

其次,行为层面的“去道德化”问题要注重通过社会舆论来引导,制度和法制来保障。道德一般是以社会舆论为媒介通过社会评价来规范人们行为的。因此社会传媒要利用自身有利条件传播正确的观念意识、营造崇尚真善美的社会舆论环境,进行道德引导和道德监督。社会传媒要大力挖掘整理和宣传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中道德修身思想、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相统一的思想,尤其要大力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传媒要实事求是地对公共政策、国家管理、社会现象进行公正评价,褒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曝光和挞伐落后、专制、愚昧、混乱、不公正、金钱万能、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自私自利、损人利己、不讲信用、不讲公德等丑恶和不良社会现象。以此坚定人们的道德信念,引导人们崇尚道德行为,监督人们回归道德生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对社会存在起促进或阻碍的作用。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反映,它对社会经济政治又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解决“去道德化”问题,彰显其对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必须依赖政府和国家进行一系列的深化改革和制度建设来建立道德公平机制,营造清廉自律的政治环境和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切实保障道德义务主体享有相应的道德权利,享有道德权利的人承担相应的道德义务。这种改革和制度建设包括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和法律制度的完善。一是要改革和完善单纯以经济贡献为标准的社会评价机制和经济分配机制,把道德品质作为经济分配和社会评价中的评判因素之一。二是改革中要把市场化限制在经济领域,并且要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对社会经济领域以外其他领域的市场化扩展和延伸进行整治,比如国家人事任用坚持德才兼备,优先考虑道德修养因素。三是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完善法律体系。依法治国,借助法律、制度的强制力,切实保障道德义务主体享有道德权利,维护道德主体的尊严、价值、荣誉;要求道德权利主体承担道德责任、履行道德义务,保障他人的道德权利。彻底改变道德权利与义务的对立、德行与幸福的“二律背反”,消除道德生活的恶性循环,改变“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的不合理的状态,促使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在具体道德关系中平衡发展,引导道德正义弘扬于整个社会风尚之中,使人们自觉自愿地回归道德生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04.

[3]卢风.现代人为什么不重视美德[J].道德与文明,2010,(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5]程东旺.潜规则下的伦理生态解析[J].理论导刊,2014,(1).

[6]余涌.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的相关性问题[J].哲学研究,2000,(10).

[7]Ada NesehkeHentsehke,Tradition und Euas,Die Men sehenreehte und der Rechtsstaat als Frueht des antiken unde christlichen Denkens[M]∥in:HansHelmu thGander(Hg.),Menschenrechte.Philosophie und juris tisehe positionen Freiburg/muenchen.2009∶28.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29.

[9]周仁准.我国传统社会道德关系的现代嬗变[J].理论导刊,2014,(2).

[10]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2.

[1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173.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试析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的回归
发布时间:2023-04-27
" [论文摘要]知性德育专注道德知识的教与学,注重道德思维能力的训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德性培养,要想使学校德育有所成就,就必须构建生活德育模式。生活德育是糟把理想化的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中,以道德主体为核心,围绕其社会现实......
道德基础与经济学的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3-03-24
我们可以事先武断甚至走极端地把道德定义成:道德的行为就是不能给你带来眼前好处的行为。比如,有人落水,你为救他而献身,或与一个抢了别人东西的歹徒搏斗受了伤,这时,我们很难说你是自利的,就是说在你的理性考虑中,你很难考虑到如......
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发展论析
发布时间:2023-05-21
" 论文关键词:社会道德;个体道德;发展 论文摘要:道德作为调节人们行为的非法律规范,它的发展应适应人的需要;在价值主体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构建合乎人发展需要的“适然”道德应当是以“底线道德”为标准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刍议
发布时间:2014-01-06
摘要: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其执业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是关于注册会计师职业品德、职业纪律、执业能力和职业责任的基本要求,是现实社会的主体道德之一。根据十六大的精神,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细要》和《中国......
对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现状的分析与反思
发布时间:2023-07-01
修德普卢塔克曾说过,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道德在一个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是长久存在的。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会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意识......
道德义务的现代诠释
发布时间:2013-12-19
道德义务的现代诠释 道德义务的现代诠释 道德义务的现代诠释 摘 要: 过去人们一直将道德义务限于人类社会领域,但是当大量的环境问题出现的时候,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对道德义务进行思考。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道德义务不......
高中生道德失范现象及教育对策
发布时间:2023-06-26
" 安德烈·莫罗阿在《人生的五大问题》中说道:“在此人事剧变的时代,若将人类的行动加以观察,便可感到一种苦闷无能的情操。什么事情都好似由于群众犯了一桩巨大的谬误,而这个群众却是大家都参加着的,且大家都想阻止,指引这谬误,而......
试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刍议
发布时间:2023-03-07
" 论文摘要:网络这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让我们的网络道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仅仅靠以往的道德教育手段已很难解决网上道德问题。在加大约束机制同时,实施道德主体教育,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加强日常教育的针对......
浅谈刍议医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发布时间:2023-03-25
" 论文关键词:医学生 网络道德 教育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网络给医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提出了建立和完善网络道德伦理规范体系、利用网络加强医学生思想人格教育、积极推进网络道德教育资源建设、提高高校德育工作者管理素质、......
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现状的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文化 论文摘要: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新时期,大学生的道德人格表现为一种良莠并存的矛盾现状,既有良好的表现又存在种种道德人格缺陷。文章以文化为视角,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矛盾现状......
诌议传统文化与现代人事管理的道德建设
发布时间:2023-02-10
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人。正是基于这种心理品质,中华民族才有着强大的凝聚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构建一个适合目前生产力状况和民族特点的人事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是一个必然要完成的历史性课题,中国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政府的执政能力起着某种程度上的决定作用,就必须有立足本民族的思维及行动模式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给予中国古代管理智慧一个全新的阐释。2传统文化对于现代人事管理的重要意义中国传统文化.........
简论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社会化
发布时间:2023-04-18
" 论文关键词:社会转型时期;道德规范;道德社会化 论文摘要:社会转型时期,道德领域发生诸多变化,如新旧道德观念交错并存,道德标准和评价的多样化,道德取向功利化等。道德领域的新变化,势必会影响个体的道德社会化,加大个体......
论《孝经》对“中韩”道德发展及其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3-06-30
[摘要] 《孝经》及其蕴涵的孝道孝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文明精髓之一,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它不仅形塑了中国古代的道德文化,化育了中国人的人格品质和行为范式,而且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近邻尤其是东亚的朝鲜民族的精神风貌和道......
关于师范生教育科研道德培养刍议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道德 道德培养 论文摘要:教育科研道德是道德的一个层面,并有其特点。是师范教育的重点问题。教育科研道德直接关系着师范生的从教品质,缺乏教育科研道德就不是真正的师范生。师范生教育科研道德的......
思想品德课堂回归生活之我见
发布时间:2023-03-29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我国不断深入,“教育回归生活世界”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发展的趋势。文章以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指导,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生活化,给出了自身的理解和应采取的具体......
现代艺术现象及理论刍议
发布时间:2023-02-28
现代艺术现象及理论刍议 现代艺术现象及理论刍议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现代艺术现象及理论刍议 更 多精 品源 自 3 e d u 课 件 费歇尔通过对劳动实践这一人类本质的分析,确......
简论现代教师道德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2-12-12
" 论文关键词:师德;构建;研究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而、健康、和谐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一流的教育需要一流的教师一流的教师需要一流的帅德。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更应该加强现代教师道德构建的探......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教学刍议
发布时间:2023-03-05
【摘 要】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教学的对象是青年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思想道德基础,又有了自我的人生经历,对社会有了自己的认知,处于特定的年龄阶段。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教学要提高实效性,需要重视三个方面:大学生思想道德学习的特......
和谐社会与道德建设
发布时间:2022-08-06
和谐社会与道德建设 和谐社会与道德建设 和谐社会与道德建设 【摘要】和谐社会的建设既是经济建设的目标,同时又是思想建设的内容,既要有法律的保障,又要有思想道德的维系。社会的和谐,是由构成社会的诸要素的和谐来实......
浅论教师道德在社会道德结构中的特殊性
发布时间:2023-05-28
" 论文关健词:教师道德 社会道德结构 特珠性 论文摘要:社会道德是一个网络式、普系化结构,教师道德在这个结构中处于十分重要的特珠地位。这种作用表现在他对社会新一代迸德品质的形成;对社会新型道德关系的形成;对社会道德的进......
回归现实生活世界——现代哲学的基本趋向
发布时间:2023-02-26
" 【内容提要】从马克思开始的现代哲学旨在回归近代哲学由之出发但却遗忘了的现实生活世界。阐述由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的发生、实质和意义,廓清马克思的生活世界观的内容,并由此考察传统哲学的三大领域:自然、历史和认识,才能真......
回归生活,让思想品德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发布时间:2015-09-14
【摘 要】我们要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 【关键词】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方法要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
后现代道德语境下高校师德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29
高校师德建设既是高校发展的原动力,也是高校自身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下面是小编整理推荐的一篇关于高校师德探讨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前言 令人遗憾的是,尽管国内20世纪80年代逐渐重视高校师德建设,但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
立足品德课堂回归儿童生活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13
新课标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绪、能力和知识,加强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陶行知先生说过:给生活以教育,用社会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求而教育。他曾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
泛道德非道德
发布时间:2023-05-24
从几十年前拍摄《饥饿的苏丹》的凯文・卡特自杀事件, 到因“踩踏事件”逝者,复旦与媒体人论战事件,鼓噪的舆论浪潮不断把记者这一职业变为众矢之的。一时间,媒体人的自白与受众无休止的指责布满网络。 这时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简述用“现实道德扩展法”培养中小学生的网络道德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中小学生 网络道德教育 现实道德扩展法 【论文摘要】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认识的改变需要人才有良好的网络道德。在本文中,笔者提出了一个针对培养中小学生深刻的道德认知以及优秀的道德行为的有效方......
新时期学校加强道德建设刍议
发布时间:2022-11-17
" 古人云“成才先立德”。立国先立人,立人先立德,德乃素质教育之根本。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要紧紧抓住影响人们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
浅谈当代大学生学习道德缺失现象分析及教育引导
发布时间:2023-05-28
" [论文摘要]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其特定的适合角色决定了对其在学习上应践行基本的学习道德。当前在大学生学习中存在一些学习道德缺失的现象,其表现出道德认知不足、道德情感欠缺、道德意志薄弱等问题。针对于此,当前我们应通过......
现代德育应以生活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3-05-02
" 摘要:现代德育面临的困境在于与现实的生活疏离。学校德育要走出困境,就应回归生活,从德育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德育。德育的产生源于社会生活的需要,德育的实施离不开生活。只有当我们树立起生活德育的信念,让德育走向生活,德......
道德立法:社会转型期道德建设的法律保障
发布时间:2013-12-19
道德立法:社会转型期道德建设的法律保障 道德立法:社会转型期道德建设的法律保障 道德立法:社会转型期道德建设的法律保障 【内容提要】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建设,需要通过道德立法来保障,这是贯穿全文的中心......
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刍议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为了切实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努力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途径:要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基本道德素质;充......
当代传媒文化中“审丑”现象刍议
发布时间:2016-03-01
“审丑”现象出现在传媒文化中对大众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公众的认知和审美有着巨大的改变。针对这一现象,从美学理论中的审美范畴、审美意象等关键词入手对其进行分析,试图从学理的角度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及针对......
情境德育:一种有品位的道德生活
发布时间:2015-11-03
一、自然、人文情境共生,以无声的影响润泽心灵 “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每一种情境都育人。”学校努力创设“洁、美、智”的校园情境,让儿童在其间感知、体验、创造,与情境融为一体,进而在情境的濡染中,将情境蕴含的德育价值内......
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的道德支撑
发布时间:2023-03-21
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作为西方宗教伦理学理论的代表作之一,着重论述了宗教观念(新教伦理)与隐藏在资本主义发展背后的.........
称兄道弟――一种社会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19
在展开本文的论述之前,先对论述对象进行界定。本文所论及的兄弟并不指具有血缘关系的因年龄不同而自然形成的长幼之序,而是指在社会交往关系中交往个体因某种需要而相互(或单方面)做出的一种身份次序的安排或称呼。这种安排或称呼一般......
探析道德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23-01-29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需要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各方面的不懈努力。本文强调道德文化的建设,认为它是其中一股根本、强大、不可替代的力量,应该在政府、民间、学校等各个层面形成生机盎然的文化氛围,以提升中......
关于高职道德教育生活化探讨
发布时间:2015-08-25
摘 要 新时期高职院校道德教育应以生活化为方向,推进高校道德教育创新工作。本文对当前高职院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更新观念,强调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凸现主体,注重情感,突出实践,落实道德教育生活化。 关......
从道德与法律关系谈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构建
发布时间:2023-03-10
摘 要 德治和法治是中华法律体系两大基本社会规范和法律体系两大重要构成部分,在社会的发展管理中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在社会转型期,法律和道德的和谐统一是其顺利进行并成功的重要保障,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社会转型期......
浅论大学生道德活动中道德情感的作用及培养
发布时间:2023-03-19
"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道德情感;作用;培养 论文摘要:道德情感是人类维系道德的重要手段,也是行为个体道德生活的基础。本文分析了道德情感在大学生道德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论述了优化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机制,阐明了培养大学......
麦金太尔的现代道德哲学批判
发布时间:2023-03-10
摘 要:麦金太尔以对现代道德哲学的批判闻名于世。现代道德哲学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即道德主体理论、价值理论和规范理论。在麦金太尔看来,现代道德哲学的这三个部分都存在根本的错误:道德主体理论的错误是自我的个人化,价值理论的......
关于现实社会主义与落后国家现代化模式刍议
发布时间:2022-07-23
" 论文关键词:现实社会主义;落后国家;现代化模式;选择 论文摘要:社会主义,可以分为“理想社会主义”和“现实社会主义”。自从诞生社会主义国家以来,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其最大特点是......
关于当前高职生道德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及德育对策
发布时间:2022-07-21
" 论文关键词:高职生 道德社会化 德育 论文摘要:道德社会化是高职生社会化的核心问题。当代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然而,由于受到社会大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代高职生的道德社会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
试谈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现状及其对策
发布时间:2022-11-26
" [论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道德培养 [论文摘要]道德人格是个体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是个体特定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的有机结合。社会转型带来了大学生思想、行为甚至是道德人格的巨大变化。......
论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及其基础
发布时间:2013-12-18
" 从根本上讲,没有人会怀疑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尤其是父母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远离粗俗和粗野,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从社会发展来说,当今社会也是一个倚重德来发展的社会,对道德和德性的弘扬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与民主建设、经济发展、生态保......
现代审计职业道德建设问题初探
发布时间:2022-12-17
【摘要】职业道德是审计人员进行审计的先决条件。本文通过剖析现实社会中审计行业遭遇严重诚信问题的成因及后果,从多个方面提出了重建审计职业道德的一些构想。 随着我国 科学 技术的日益 发展 和 经济 市场化的不断加快,审计......
大学生道德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25
【摘 要】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尤为重要。当前大学生中存在大量道德缺失的现象,接受着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群体中出现如此现状的原因何在?根据党的十八报告中的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精神,我们应该如何来改变我国......
德润养生俱乐部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22-12-15
济世救人高新明 4月12日,《养生杂志》和心香素食界合作,邀请高氏新医学创始人高新明医生,与大家分享高氏诊断与治疗学。高新明医生、四川尚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长军、《养生杂志》发行人宋相兵、社长刘瑜和嘉宾一起参与了......
道德教育 :从日常生活走向自觉的文化生活
发布时间:2023-05-26
" 【论文关键词】 日常生活 日常道德 自觉的文化生活 生活世界 【论文摘要】 生活世界包含了日常生活世界,但并不等同于日常生活世界。日常生活世界中的道德及道德教育往往是自在自发的,有着浓重的实用主义、自然主义、经验主义......
关于高校道德教育回归实践的路径构想
发布时间:2022-11-22
" [论文摘要]高校道德教育在回归实践的进程中出现了“理论重要”与“现实摆设”的反差等诸多问题。而其产生的根源与道德教育理论社会本位、权威性和强制性灌输价值取向有直接关联。高校道德教育回归实践要构想一种涵盖道德认知思辩、道......
论回归生活的研究生和谐德育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22-11-03
" 论文摘要:现有关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学术道德”三个方面,而忽视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真实生活体验,毕业、就业、婚恋,科研诚信、科研生活中的幸福感和社会责任感等等,以及他们对自我现在和未来的定......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8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作 者 】孙伟平/贾旭东【作者简介】作者单位:孙伟平,北方工业大学人文学院;贾旭东,北京师......
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15-08-03
摘 要:为了解当前参与会计工作相关人员职业道德现状,更好地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为会计职业教育提供重要的参考。我们于2013年4月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现状进行了调查,从调研结果看,绝大部分从......
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维度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构建和谐社会 荣辱观 道德维度 [论文摘要]和谐社会是一种理想的社会运行状态。构建和谐社会,不仅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社会的运行结构和发展取向,还应当在解决结构性问题的同时着眼于人本身而提出相应的措施,这......
“节日”现象学刍议
发布时间:2023-03-28
" 摘要:本文从现象学角度探讨了节日的含义。从北京春节期间禁放烟花爆竹的法规谈起,继而探讨节日现象是否合乎理性,阐述节日的四种来源,并认为其中最原本的来源是“天地时气交和之节韵”。接着通过一张包含十几个“节素”的表格来分析......
建设性后现代的道德教育儒家道德观与怀特海思想之融合
发布时间:2023-04-08
一、人性与后现代语境 后现代世界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人类经验中关于道德品质状态令人不安的模糊性。在当今文化生活的多维语境下,我们对自我的理解既可以参照尼采崇高的超人楷模,也可以依据行为主义卑微的刺激一=反应模型。我们可以......
论探索社会生活组织化之道
发布时间:2023-01-22
[论文关键词] 社会 生活组织化;中国改革; 市场 回归;社会的生产 [论文摘要]政府、市场和社会是社会生活组织化的三种选择,中国改革道路反映了三种组织化机制的变动轨迹。中国改革发端干全能政府的控制 逻辑 ,在经历了政府有限化、市......
中国传统道德和谐思想的解构与现代道德教育模式重构探析
发布时间:2013-12-18
" 摘要: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核心之一就是主张“天人合一”式的“和谐”,其主要实质还是在强调一种“天命”不可违,以抽象的共性和谐压抑人的具体的个性和谐,以相对封闭的、强制式的主观和谐代替主体性的自由式和谐。在封建皇权思想被粉碎的......
意象象征背后的道德悖论
发布时间:2023-07-16
摘 要:《检阅的结束》是福特最著名的小说之一,故事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围绕英国绅士的楷模克里斯托弗・蒂金斯与其妻子、爱人的感情纠葛以及战争经历展开。福特将小说的人物置于国家、战争和个人、家庭的双重语境之下,通过运用......
道 德
发布时间:2013-12-19
道 德 道 德 道 德 我们现在试图思考道德。当这个简单的词语被不假思索地混迹于众多句子中的时候,可以让人想到许多道德理论或说教;而作为一个光秃秃的题目,它从它的熟知用法中被疏离出来,成为一个陌生者,成为被......
劳模贫困是社会道德贫困
发布时间:2014-01-22
劳模贫困是社会道德贫困 利他劳动劳动促进财富增长。但劳动有两种:为自己的利益而劳动,为他人的幸福而劳动。孟子说:“鸡叫便起床,孜孜不倦行善的人,是舜一类的人物;鸡叫便起床,孜孜不倦求利的人,是盗跖一类的人物。舜和跖有什么......
浅谈《品德与社会》课中道德情感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3-05-30
浅谈《品德与社会》课中道德情感的培养 梁启超先生说:“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国内外心理学家研究表明,道德情感不仅是连结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桥梁,而且还具有动力功能,没有一定的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就难以转化为稳固的道......
浅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加强医学生道德教育
发布时间:2023-05-22
" 【论文关键词】医学生;道德教育;市场经济 【论文摘要】本文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如何加强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些许见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使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社会主......
关于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现状及原因探析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现状主要表现在道德人格的“三失”,即传统人格的“失效”、现实人格的“失范”、理想人格的“失落”。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缺失的原因主要有市场经济固有缺陷和负面效应、社会转型过程中道德行为失范、西......
法律与道德对社会的控制
发布时间:2022-11-0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大的生活压力以及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让人们无法承受,所以我们常常在城市的过街路口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在没有交通警察或者协警的十字路口,有那么一小部分人无视红灯的存在,在车流量较小的时候冒险横......
浅析传统道德与法治社会
发布时间:2023-04-03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中国传统道德是以整体至上的社会责任感, 仁爱互助的原则, 自强不息的高尚品格及修身自律的道德修养为主要内容的。法治社会, 是指国家权力受到有效的控制, 整个社会由通过......
管理学研究的理性回归和道德坚守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6-08-12
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经济的腾飞和国力的增强,我国的管理学研究也取得了历史的进步。但由于历史原因和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性,中国的管理学研究仍存在一些误区。例如,研究的方向受到不正确的引导、以研究方法和工具上的规范性代替学术价......
“仁义礼智信”与当代社会道德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2022-12-19
" [摘要] “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国古代儒家提出的五个道德范畴,具有高度概括和持久普泛的意义。在当今社会的道德文明建设中,我们仍然可以借鉴并利用其作为道德范畴形式的“品牌”价值,立足于当代语境给予新的阐释,赋予其适应时代要求......
浅析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学生的道德教育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道德 道德 教育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德育中强化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传承与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塑造学生健全高尚的人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
浅谈信息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3-01-23
"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道德 教育 论文摘要:信息网络在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特别是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带来了一些意料不到的负面影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针对大学生道德现状,与时俱进,......
浅谈现代远程教育的伦理道德要求及学习者的伦理道德培养
发布时间:2022-11-14
" 【论文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学习者;伦理道德;培养 【论文摘要】网络技术为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面对虚拟和匿名,现代远程教育的价值去向和伦理道德问题成了学者关注的主要话题。现代远程教育的伦理道德要求应该......
新时期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制度化建设刍议
发布时间:2023-02-09
摘 要:“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民族的兴盛关乎国家的兴亡;传道授业者的品格、素养决定着民族的兴衰。新时期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问题亟待解决。道德建设分为两个方面:自律和他律。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片面......
当代社会网络伦理道德失范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25
【摘 要】网络世界的出现既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交流方式与丰富的信息,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伦理道德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威胁了社会的安定与团结,因此探析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的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网络伦理道德;行为失范;......
德清现象(下篇)
发布时间:2022-12-03
德清历史悠久,山水之美与人文之厚,交相辉映。宋代葛应龙在《左顾亭记》中云:‘县因溪而尚其清,溪亦应人而增凄美,故号德清”。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繁衍生息,下渚湖旁防风山是古防风国所在,灿烂的良渚文化于此起步。干将莫邪......
浅析小学生道德量化
发布时间:2022-11-12
摘 要 道德量化评价作为一个当下流行的评价体系被很多学校接受并运用到学校管理之中。道德量化确实在课堂管理、学生管理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可是它的负面影响也不断涌现出来。它对学生的长远发展缺乏持久性,只是单方面地使学生了解到......
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道德教育探析
发布时间:2014-01-22
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道德教育探析 一、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涵义和特点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就是学校或者部分社会机构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社会影响的过程。当前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
论会计职业道德的职能作用及现状
发布时间:2023-01-31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而会计岗位是每个企业不可缺少的重要职位,会计人员掌管着公司的财务状况,所以企业管理者更加重视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人员的规范,使本企业的财务状况能够清晰明了......
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26
【摘 要】马加爵案将大学生中存在思想道德观念淡薄的现象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此案一时间成为引爆思想道德缺失讨论的导火索。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中存在着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倾向,思考问题偏激等问题。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原因......
“风险社会”中“道德风险”的反思
发布时间:2023-01-01
【摘 要】在风险社会,“做好事遭恶报”实际就是人们在表达确定性道德行为时遭遇的道德风险,此类现象在当今的中国屡见不鲜。文章从信仰危机、信任缺失、看客心态等几方面对“风险社会”中的“道德风险”做了理性的反思,同时又指出了......
道德的功利性与返本归真
发布时间:2023-04-01
道德的功利性与返本归真 道德的功利性与返本归真 道德的功利性与返本归真 【摘要】在经济主义成为强势话语的时代语境中,道德的外在功利性价值受到重视。它迎应了人的物质欲望,却导致道德的工具化和消解。道德的价值只有回......
论析高校学生社会道德个体化的选择性要素
发布时间:2023-03-15
" 论文关键词:高校学生;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选择性要素 论文摘要: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高校学生对社会道德的接受、转化与践行,受到个体认知水平、个体需要和个体经验的影响,同时社会道德要求......
试论中国当代社会伦理道德体系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2-12-17
试论中国当代社会伦理道德体系的构建 一.社会需要伦理道德伦理道德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准则和规范的综合,也包括与这些准则和规范相关的行为与活动。伦理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是在人类社会的一定......
谈论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的优化与再造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道德社会化 教育环境 优化与再造 [论文摘要]一个人要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必然要完成一个社会化过程,而其中道德社会化是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本文深入剖析当前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优化与再造道德......
美国战后“回归家庭”现象与郊区化
发布时间:2022-11-30
[摘要]二战结束后,美国出现了一个回归家庭的时期,“结婚潮”出现,大量新的家庭组建起来,核心家庭数目大增。此时兴起的郊区化浪潮,兴建的郊区住宅,正好迎合了核心家庭的需要,新组建的家庭最终选择到郊区居住生活和生儿育女,从......
浅谈针对网络社会道德特点的德育措施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互联网 网络道德 大学德育教育 论文摘要:就网络社会道德的自主性、开放性、多元性等特.点,提出了大学德育教育的针对性措施;包括:弘扬民族文化,建立专门网站,形成专业的网络德育工作队伍等。 以全球性的、开放性......
论会计职业道德
发布时间:2023-04-29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是具有相对稳定性,广泛社会性的调整利益关系的手段。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必须做到诚实守信、客观公......
浅谈道德教育要体现主体生命价值
发布时间:2023-04-10
" 道德本质上是个体人格和品德的建构过程,是学生内在需要和社会道德原则的对话过程,注重个体的生命价值;就其目标来说是成就人们的德性的教育,使人成为人的教育。目前我国在道德教育中还存在行而上学的做法,忽视了学生的生命经历和经......
试析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及其对策
发布时间:2023-05-25
" 论文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涉及网络的道德问题相伴而生。该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提出利用5个环节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教育对策 众所周知,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给......
网络德育——德育现代化之必然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网络德育 德育管理 德育现代化 论文摘要:网络德育是围绕现代德育目标和内容.以网络为媒介开展德育管理和一系列德育活动的过程,是德育现代化的一种形式;学校德育要与时俱进.必须抢占网络这一战略高地.提高德......
激活思想品德课堂 呼唤童心回归
发布时间:2023-01-23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是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颗美丽的童心,传统的道德灌输式的思想品德课堂(以下简称“思品课堂”)可能会把这份难得的美丽泯灭。因此,我们要强......
探究一种现代儒家道德哲学的可能性
发布时间:2023-01-27
一、问题的提出与概念的澄清 到目前为止,学界关于儒家传统道德与现代龌龊性的讨论己经很多了,相关学术成果也颇为丰富。龌龊既然如此,本文就无需拾人牙慧,用一种简单枚举龌龊的方法来罗列它们两者之间的诸多差异。虽然这龌龊种罗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