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析“讨论”一词的中国语境与政治意涵

浅析“讨论”一词的中国语境与政治意涵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15 01:15:51
浅析“讨论”一词的中国语境与政治意涵
时间:2023-03-15 01:15:51     小编:马幼鸣

一、讨论的准备

宪法是党领导下人民参与起草的。为宪法草案的讨论提供思想的基础和组织的准备,是宪法修改的决定者党中央的使命。

( 一) 讨论的思想基础依据、批示与标准

彭真同志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以下简称决议) 和今年召开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文件,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为宪法修改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这些文件能够成为宪法修改的依据,不是党的意志的强加,而是因为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既如此,这些文件也就当然成为参加宪法修改讨论的人们需要学习和领悟的观念基础。决议及十二大报告相对于宪法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以下的细节予以观察。在宪法修改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上决定设立秘书处,负责宪法修改的具体工作。胡乔木任秘书长。但是,当时胡乔木的主要精力放在起草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上,秘书处的具体工作主要是胡绳抓。决议起草完成后,胡乔木找到邓小平,说身体不好,需要休养,顾不了修改宪法的工作,请辞宪法修改委员会秘书长一职。

后来,彭真担纲起草宪法,向胡耀邦提出要郑必坚参加宪法起草,但胡耀邦也以郑必坚还要给中央起草文件为由予以拒绝。胡乔木无疑是中央认可的主持宪法修改的第一人选,但是宪法的起草和党的决议的起草发生了时间冲突。胡乔木的主要精力就放在了后者上,这种侧重应该不单单是胡乔木自己的,而是中央的侧重。由此观之,宪法与决议孰轻孰重不言而喻。宪法本身不是纲,决议乃至党的十二大报告才是宪法的纲。因为,有了历史决议,有了十二大报告,宪法草案的讨论才有了清晰的方向,讨论中的分歧才有了判断的指针。历史不会忘记,党的主要领导人邓小平的决定性作用。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讲话和批示是宪法草案讨论的重要基础。邓小平关于宪法草案的重要讲话并不见之于纷纷扰扰的宪法修改委员会的具体讨论中。讨论主要在邓力群、胡乔木、彭真等少数同志之间和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展开。邓小平也经常对秘书处送阅的宪法修改委员会在讨论中涉及的重大问题做批示,比如,宪法序言里要提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条文里不提 新宪法要给人面貌一新的感觉,同意权利与义务放在国家机构前面的意见 设立国家主席 检察院仍维持现状,不与司法部合并。

邓小平同志对讨论意见的经常性批示,当然不能理解为邓小平同志凌驾于宪法修改委员会之上,而应该理解为党的领导人对宪法修改的高度重视。在中国,领导重视本身就是一项事业能够顺利推进的关键性因素。《百年潮》杂志是这样评价的: 邓小平同志亲自指导了这次修宪工作。他高瞻远瞩,深思熟虑,果断地提出修改宪法的建议,对新宪法起草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国家体制方面的一系列问题,都及时、明确地提出意见,对这部宪法的制定起了决定性作用。哪些问题不应该或不必要被讨论? 以免讨论陷入漫无边际。讨论中出现的重大分歧如何判明是非? 需要建立标准。讨论伊始,也许是思想不统一,也许是受到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的感召,这次修改宪法时思想比较解放,许多重要的国家体制问题都提出来讨论过: 如可不可以建立三权分立的制度; 是实行一院制,还是搞两院制; 是继续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还是搞加盟共和国、联邦制; 以及成立宪法监督委员会等问题。也包括宪法要不要写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存在争议。面对这样一些重大偏离,彭真同志随即确立了讨论的基调,他在宪法修改委员秘书处会议上提出以四项基本原则统一思想。此后,在这个基调范围内的事项( 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搞两院制、不搞三权分立等) 就不需要、更不应该讨论了。不仅四项基本原则本身不仅不应该被讨论,它还是讨论时秉承的是非标准。肖蔚云先生如是说,在修改宪法过程中,有好多种意见,也遇见许多问题,究竟写些什么,怎么写? 要有一个标准来衡量。这个标准就是四项基本原则。有了这个标准,在修改宪法中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宪法修改委员会的讨论

1982 年2 月27 日,宪法修改委员会举行第二次会议,会议由彭真主持,胡乔木作了关于宪法修改草案( 讨论稿) 的说明。在会上彭真同志说,对这个稿子可以增,可以减,可以小改,可以大改,也可以推翻,但也强调我们的方针是马列主义普通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根据宪法修改委员会分组讨论和各方面提出的意见,秘书处对宪法修改草案( 讨论稿) 作了修改。其中,序言共11 段,有10 段作了修改,还增加了一段; 在全部条文140 条( 指讨论稿,后来正式通过的宪法为138 条) 中,有83 条作了修改。单从改动数量上来看,讨论成果斐然。但是修改委员会热烈讨论的基本是不涉及原则性的问题,比如,当时存在一些社会问题,有的夫妻离异后,双方都不抚养孩子; 又如,有的儿子不赡养母亲。对此,宪法修改委员会的委员们议论纷纷,认为宪法必须加以规范。在这样的背景下,宪法修改委员会根据委员们的要求,又在第49 条中增写了第2 款和第4 款,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议论纷纷的事项大体上就是这样一些地方。对这些记录和讨论意见的最直接的印象,是所有的讨论和争议都无关乎社会结构、国家权力组织和国家的基本国策这几项宪法最为重要的规定,对公民权利义务的争论也只是集中在个别的、细节性的地方,并没有影响到公民相对于国家权力的根本性定位。4 月12 日至21 日,宪法修改委员会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讨论宪法修改草案( 修改稿) 。胡乔木作了关于宪法修改草案( 讨论稿) 修改情况的说明。这个说明非常详细地汇报了根据大家上次会议讨论的意见,对序言与各个章节和条文作出的修改,对没有采纳的意见,也作了说明。委员们和列席会议的同志又用9 天的时间,逐章逐节逐条地进行讨论修改,提出一个宪法修改草案。讨论要尊重多数但不取决于多数。讨论中提出的意见能否被草案吸收,取决于能否被采纳,而采纳的决定者是党中央。邓小平有最好的诠释: 人民群众提出的意见当然有对的,也有不对的,要进行分析。党的领导就是要善于集中人民群众的正确意见,对不正确的意见给予适当的解释。

按照这个理路,需要对意见进行如下处理: 一是分析。意见无论代表多少人,本质上只是供宪法决定者分析的素材。二是判断。判断是分析的结果,对哪些意见是正确的意见,哪些意见是不正确的意见进行判断并对正确并适当的意见予以采纳。三是解释。不采纳但给予解释,就体现了对意见的重视,而不是泥牛入海。特别是当意见来自党外人士、宗教领袖的时候,提供耐心的解释还蕴含着一种尊重。不仅如此,解释的过程不仅仅是以一种委婉的方式驳回不正确的意见和不合适的意见的方式,更是阐明党的正确主张的一个路径③。1982 年11 月23 日,宪法修改委员会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胡绳就宪法修改草案的最后修改情况作了说明,委员们一致同意这个草案和关于草案的说明。会议通过了关于提请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议案。宪法修改委员会的成员代表了中国的精英阶层。宪法修改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对草案逐章逐节逐条的讨论就整体的观感来说,主要还是关注于措辞的润色和细枝末节的一些内容。在这个意义上,精英们贡献了智慧,促进了宪法的完备性。但对于宪法决定者来说,讨论的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统一精英的认识并达成共识。委员们一致同意的结果则表明共识凝聚的目的已经达到。

三、全民大讨论

只有精英的共识而没有人民的拥护,宪法将失却根基。1982 年4 月26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公布宪法修改草案并交付全国各族人民讨论。这次全民讨论,有几亿人参加,持续四个月之久,比五四宪法草案的全民讨论还长了1 个月,规模之大、群众热情之高,前所未有。在讨论的所有环节中,全民大讨论无疑是最值得回味、最经典的场景。全民大讨论首先是一个发动响应的过程。发动响应模式是我们常见的政治生活范式。发动得到积极响应就说明了发动者的崇高威望和人民对发动者的拥护,也说明发动的事项本身是得人心的。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草案交付全民讨论之后,为了号召人民积极投入宪法草案的讨论,各主要媒体都发表了动员文章。

同时,人民热烈讨论的场面也和各级党委的积极发动紧密相连。就像彭真同志强调的,宪法修改草案的全民讨论,由各级人大常委会负责组织。但要做到全国各族人民广泛深入的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必须在各级党委领导下进行。对于人民群众来说,既然全民大讨论是党发动的,那么响应是否积极,就首先是一个对党的主张的态度问题,而绝不单单是对宪法草案文本是否关心的问题; 对于宪法的决定者来说,全民大讨论本身也是一种检验,检验党的主张是否代表绝大多数人民的意愿。检验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有了全民的热情响应,我们就可以会心地得出一个与毛泽东相同的结论: 这个宪法草案,看样子是得人心的。全民大讨论也是一个民主集中、集思广益的过程。没有民主,意见不是从群众中来,便不可能制定出好的路线如果没有民主,不了解下情,情况不明那就难避免不是主观主义的,也就不可能达到统一认识、统一行动,不可能实现真正的集中。

通过全民讨论这样的民主仪式,一方面人民表达自己的愿望,贡献自己的智慧,主人翁意识得以激发,民主就不再是一句空话。另一方面因为有了民主讨论的基础,集中与统一就具备了科学性和正当性。所以,全民大讨论最主要的意义还在于,它象王汉斌同志所指出的是统一全国人民意见的好形式。全民大讨论还是一个学习和受教育的过程。党的主张一开始也不见得是所有的民众都能够理解的。这就需要人民群众在讨论中学习,在学习中讨论,从而领会了党的高屋建瓴,化被动地服从为自觉地拥护。如王汉斌同志所说,通过全民讨论,使广大人民对草案的指导思想、基本精神和基本内容有了了解,提高了对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认识,增强了当家作主的责任感,也推动了生产和各项工作。总之,在宪法的全民大讨论中,一个应天受命、制礼作乐、教化万民的过程顺利完成,人民群众在其中发扬了民主、接受了教育、提高了认识、加深了理解。相对于美国制宪会议寥寥可数的几十个讨论者来说,田间地头组织的讨论会、电报发出的宪法意见、雪片般飞来的群众来信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人民事业人民办,人民政权人民爱得到最好的说明。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论语境与商务英语词汇的习得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关键词: 语境 商务词汇 词汇习得 论文摘要: 本文探讨了语境因素对商务英语词汇习得的重要意义,分析了语境在商务英语词汇习得过程中的作用及运用情况,指出将语境理论与英语词汇习得相结合,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语境......
“中国梦”的政治哲学意蕴探析
发布时间:2023-07-25
【摘 要】“中国梦”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理想,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政治追求,其所蕴含的丰富的政治哲学意蕴可以从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方法论四个层面进行剖析,有助于揭示“中国梦”深刻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中国梦”; 政......
一本与一体:儒家一体观的意涵及其现代意义
发布时间:2023-04-17
" 一 前 言 近百年来的中国知识分子,面对时代的巨变与西方文化的冲击,追求现代化成为最主要、最迫切的文化课题。而“传统”与“现代”的张力,当然也成为知识分子最深切的文化关怀与焦虑。不过,征诸两岸三地(台湾、香港、大陆)......
财富共享:浅谈中国传统政治的核心内涵
发布时间:2014-01-10
论文 关键词:传统 政治 ;财富共享;儒家伦理 论文摘要: 中国 传统政治的核心内涵是财富共享。这种思想肇始于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实践于西周初年,经过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者的系统阐发,最终由汉代的董仲舒作了理论上的 总结 。尽......
分析“天人合一”的生态美学内涵探讨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3-12-18
分析“天人合一”的生态美学内涵探讨的意义天人合一的生态美学内涵探讨是在后现代的语境下,以崭新的生态世界观为指导,以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出发点,涉及人与宇宙、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等多重审美关系,最后落实到改善人类存在状态的一......
语境与词语的异常搭配
发布时间:2013-12-19
" 摘要:词语的异常搭配是为了语言的某种语用修辞效果而刻意创造的,正确地把握这种偏离常规所创造的修辞效果,就必须根据语言的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语言之所以表情达意,是和语境不相分离的。本文就语境方面讨论如何理解在人脑中产生新......
“替罪羊”一词的真正内涵
发布时间:2015-08-21
羊年快要到了,“羊”又成了热点。人们对羊的感情,其实是复杂的。有一种观点认为,羊是软弱、胆小、受欺的代名词,最常说的是“替罪羊”。 “替罪羊”一说是怎么来的?据《孟子・梁惠王上》所记,有这么一种说法,有一次,梁惠王坐......
论词语重叠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3-12-18
Abstact Reduplication is an important linguistic device in Modern Chinese and in the regional dialects in China.The same is true for the other Asian-Pacific languages of the Sino-Tibetan, Malayo-Polynesian and South-Asi......
中国电视剧的意境探讨
发布时间:2023-07-06
在当代,电视剧作为最流行的视觉艺术,自然而然也成为美学中关键的表现形式之一。那么,电视剧究竟拥有怎样的意境呢?这是中国电视剧相关行业一直在研究的一个问题。 一、电视剧意境的构成 在电视剧当中,导演是否把握好全剧的立意和......
论“功利主义”概念内涵在中国语境中的变迁
发布时间:2023-05-26
文章试图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展_对西方“功利主义”概念内涵在中国语境中的变迁研究。文章针对utilitarianism汉语译词的变化及厘定过程,查证了该词1869年与中文的首次接触;梳理了utilitarianism在日本的译词确定过程并对核心译词进行了溯源;澄清了历史上严复、梁启超在传播“功利主义”过程中的作用;确定了“功利主义”译词在中国被厘定的关键节点。根据该词曲折的传播过程,读者可以理解.........
中国环境污染治理的政府困境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3-08-04
摘要:近年来,中国环境污染治理取得不断的进步,法律体系日趋完善,绿色治理理念,环保机构不断健全,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就目前来看,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平稳增长,但形势依然严峻,尤其是政府在面临环境污染的治理时,由......
语词翻译与文化语境
发布时间:2023-01-31
语词翻译与文化语境 语词翻译与文化语境 语词翻译与文化语境 暨南大学外语学院 一、语词的翻译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词又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最敏感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思......
论“中国梦”的社会、政治稳定意义
发布时间:2023-06-15
摘 要:本文运用社会、政治稳定理论,考察了“中国梦”与我国社会、政治稳定之间的关系,提出并从社会、政治稳定的性质、类型、主体、领导核心、特征等方面阐述了“中国梦”的提出及其实现对于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意义。在此基础上,......
短语动词与动词词组考点一览
发布时间:2023-04-02
短语动词和动词词组一直是高考考查的一个热点,几乎每套题中都要设置2~3个考查动词短语的。修改后的牛津英语教程中11个模块共有短语动词和动词词组179个,其他词组166个。从设题上看,高考题大部分考查其中179个短语动词和动词词组,......
世界与地方:汉语思想语境中“政治”的本性
发布时间:2023-05-13
" 内容提要:中国古典思想语境中政治的本性是一切存在者的“各正性命”,它意味着,一方面,“天下有道”,存在者皆有路可走;另一方面,人们皆有家可以安居。与希腊式的“中心聚焦式的政治意识”相比,这种“各正性命”的政治观乃是一......
政体论的政治科学与当代中国政体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19
" 一 当今中国在新的国情、民情、党情下,正处在一个进行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伟大时代。面对我们的使命和时代的挑战,美国立宪之父之一亚历山大. 汉密尔顿在《联邦主义者文集》开篇的一段话值得我们深深体会,他说:"时常有人指......
谈论有序的政治参与与中国政治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政治参与 政治发展 有序性 党内民主 示范 [论文摘要]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有序的政治参与是我国政治参与的新型模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我国人民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我国社会巨大变迁的......
浅谈中国画的意象和意境
发布时间:2023-01-28
中国画的蕴意,简单来说就是画家通过对某景物或人物的描绘从中去表达其自身或本作品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化境界,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 中国画独特魅力意境〓中国画笔墨的内涵〓书画同源 ......
探讨《诗经?国风》中的第一人称代词
发布时间:2022-08-30
摘 要:《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千百年来深受广大学者青睐,对《诗经》的研究也已经涉及到了语言、修辞、意象、思想等各个方面。本文就试图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主要探讨一下《诗经・国风》中的第一人称代词,分析其起源、发展......
“中国梦”语境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价值体现
发布时间:2023-07-02
摘 要: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理想,高中生是将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融入“中国梦”是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把“中国梦”融入高中政治教学中,有助于高中生健康发展,有助于......
试论全球化语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全球化语境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为催生新的道德价值观念提供了契机,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语境的矛盾运动态势。但同时,全球化语境也侵蚀了本土传统价值观、浸染了传统民族文化、干扰了主流意识形态。在机遇与挑战......
语境与词语的异常搭配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14
摘 要: 语言的表情达意是和语境紧密相连的。为了语言的某种语用修辞效果,词语与词语之间可能出现刻意创造的超越常规的搭配,即词语的异常搭配。要正确地把握这种偏离常规所创造的修辞效果,就必须以语言的内、外部语境为根据。本文分析英汉......
浅析一带一路政策的国际法理论
发布时间:2023-06-01
一带一路属于我国新阶段对外关系的核心构想,怎样实现愿望,社会各界人士均在出谋划策,进行探索。一带一路的目的,研究的方式重点领域。都是主要研究的话题,十分明显,这些问题均是站在国际法视角探索一带一路的核心问题。因此,下面将进一步分析一带一路政策国家法理论。一、国际法视角探索一带一路开展途径一带一路属于我国新阶段对外关系的主要政策构想,所以,基于国际法视角对于一带一路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一定要思考政策和.........
从政治心理学的角度浅析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
发布时间:2015-08-13
摘 要 分析中国公民的政治人格现状,为理解实际政治参与行为中的表现提供在政治心理学坐标上的参考。总结政治民主化进程中,中国公民依然持有 “政治冷漠主义”与现实生活中“趋利主义”相交织的心态,进而提出在政治民主化建设中营造......
浅析依法治国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使命
发布时间:2022-12-19
一、中国共产党追逐法治梦的两个三十年 从洋务派的变法图强到孙中山时期的法治是建国方略还是治国方略的争论,从严复提出法治之精制的法治思想到陈独秀和李大钊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法学观的传播,均可窥见中国人寻求治国兴邦......
浅论人力资源开发的公共政策意涵(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7-26
摘要:人力资源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开发实际上是一种价值和资源分配,直接涉及公共政策选择。人力资源开发价值与资源的分配性涵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投资于人力资源开发的人财物的分配;二是人力资源本身的配置与利......
浅论法治中国与国际法治
发布时间:2022-11-04
摘 要 法治是国际法治以及一国治国理政的根本方式,也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法治中国”理念的提出对于中国的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法治中国的建设既要遵循国际法治发展的一般规律,又不能脱离了中国的具体国情。国......
许嵩“中国风”歌词的意象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24
中国风即中国风格。 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鲍元恺教授所强调的中国风是将中西音乐的精华相糅合,使传统的中国古典音乐迸发出新的活力。当前,黄晓亮对中国风歌曲的界定是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结合的......
浅论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美学
发布时间:2023-04-17
摘要:意境,意,即情思;境,乃形象。故在中国古代诗词文学中,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它反映出了古代文人在诗歌创作中的审美形态和艺术规范,由于受到传统儒道释思想的影响,从诗歌......
探析语境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3-01-31
" 论文关键词:语境 词汇教学 论文摘要:论文提出运用语境理论进行词汇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要运用语境帮助学生全面把握词汇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 目......
明代王亲政策的政治寓意与伦理困境探究
发布时间:2022-11-26
王亲即王府亲戚,是与宗室存在共生关系的特殊群体,因此明代的王亲政策可视为宗室政策的延伸。明太祖分封诸王,本意是培植宗室势力,藩屏皇权,其宗室政策是扶植与倚重并举。建文帝削藩,靖难之役起,燕王以藩王夺得政权,削藩虽随之中......
政治演讲语篇人际意义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07
关键词:政治演讲语篇;系统功能语法;人际意义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语气由主语(名词词组充当)和定式成分(动词词组的一部分)两个部分组成。语气是小句中体现语气选择的成分。除了主语与定式成分,小句的其余部分......
浅析林白作品中的意象对社会政治历史话语的解构
发布时间:2017-08-02
林白在许多访谈中多次提到,自己并不是刻意要走进女性主义作家群,但她作品中所显示出的性别自觉意识与个人化写作特点却很明显。这些显露的特征并不仅仅是林白对于男性话语权的反抗,更内在的应是其作品对男性所代表的政治历史话语的解构与反讽。一、沙街沙街这个意象不断出现在《同心爱者不能分手》和《一个人的战争》中,而且每次都是和娇艳的景色、美丽的女人一同出现。现以散文《沙街》為例,这篇散文叙说了作者童年时代的生活.........
“一直”的语法化与词汇化
发布时间:2023-07-20
摘 要:“一直”是一个副词,既可表空间,也可表时间,在时间轴上可表示任意时间段。本文对“一”和“直”的语法化以及“一直”的词汇化与语法化进行了分析,以期探究其表义功能。 关键词:一直 语法化 词汇化 语法化是指语法范......
谈歌词中的“留白”勾出意境美
发布时间:2023-01-01
中国画中的留白是指构图的方法与技巧。具体是指在构图时,作者留部分空间不着笔墨而保留纸面的本色,后来这种形式上的预留则演变、发展成为情感上的表达,成为创造意境的重要手段,形成审美想象,以引导观众去领略作者的创作意图。正象......
论中国电影的意境美
发布时间:2023-06-20
论中国电影的意境美 论中国电影的意境美 :视觉文化研究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论中国电影的意境美 摘要:中国电影在发展历程中,受到了中国传统审美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古典文学作品意境......
试论中西文化中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
发布时间:2023-03-05
摘要:汉英语言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或色彩的词语都很丰富。我们不仅要注意观察它们本身的基本意义,更要留心它们含义深广的象征意义,因为它们的象征意义在不同民族语言中往往有不同的特点,有些特点甚至构成了人们对经过引伸、转义以后颜......
浅析中国法治模式建构中的政治逻辑
发布时间:2023-03-19
一、当代中国的法治模式 理论上,法治发展是多种因素如行为文化、体制结构、制度规范、经济形态等互动的结果。就中国法治所处的历史和现实环境而言,它特别受到了来自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受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现实发......
浅谈在英语课堂词汇教学中语境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 要】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词汇的教学本身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只有在充分的掌握了词汇的基础上,才能够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与以前的教学相比,现在的中学生词汇要求更加的高,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
中国传统的“他者”意识——古代汉语人称代词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3-12-18
内容提要:正如在西方一样,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也存在着一种强烈的"他者"意识。根据这种意识,他人乃是一种异己的、陌生的、危险的在者。这是"你-我"这种本真的、健康的存在状态的异化。这种他者意识首先是与关于自我所属族类的意识联系在......
语境理论下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25
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本要素,它是构成句子与文章的基础单位。倘若没有英语单词就很难实现英语交流,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当努力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单词。单词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受语境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把单词与上下文、情境结合起......
论人称代词“咱”的语用含意
发布时间:2023-07-21
" 论文关键词:咱 会话含意 语用移情 论文摘要:“咱”是一个北方口语化的称谓词,属于俗语范畴,从语用功能来看,它可以附着一些特殊的感情色彩,既能表达亲密喜爱的情感,也能表达倨傲不满的情绪,语词意义具有多元性和不确定性......
浅论政治文明与文明政治
发布时间:2023-07-24
浅论政治文明与文明政治 浅论政治文明与文明政治 浅论政治文明与文明政治 文章来自 摘要:我们可以把某种文明分析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同时,按照社会存在形态的经济、政 治、文化这三种形式,我们可以把整个文明......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的意义阐释
发布时间:2023-07-02
〔摘要〕 作为法治中国的核心要素,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抓手,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也主要在国家(政党)、政府、社会三个层面展开。其中,如何透过诸多修饰词,正确解读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
浅析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与依法治国
发布时间:2017-01-17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之源起: 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现代政治是一种政党政治,政党作为现代政治制度的实际操作者,往往成为实际的政治权力中心; 由此,在某种程度上,治权之合法性便转换为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而政党获取政权的......
《汉语大字典》“女”族词的文化内涵与认知
发布时间:2013-12-18
" 摘 要:通过对“女”族词所蕴含的文化涵义的全面剖析,揭示出了蕴含在词汇中的语言文化信息,并从深层次上诠释了“女”族词的造词理据和人们的认知特点。关键词:《汉语大字典》女族词 文化内涵 认知一、关于汉字的造字法从文字体系上......
英语中动物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
发布时间:2023-07-22
Abstract:ThispaperismainlyaboutanimalwordsinEnglishfromtheperspectiveofculturalconnotationandtranslation.Proverbially,languagesareusedastoolsforhumantocommunicatewhichatthemeantimeconveyculturalinform.........
关于国际关系中的网络政治和治理困境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26
摘 要:互联网政治伴随着日益提升的网络速度飞快改变着国际关系,非政府组织、大型企业甚至个人正在各自掌控的网络政治权力影响着现实世界的政治与外交。然而网络自身的特性又让网络政治及其治理出现困境,出于自身利益需求不同利益集......
浅析政治经济学教学中的一般问题
发布时间:2023-05-28
《政治经济学》是我国高等院校财经类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与其他课程相比,《政治经济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仅需要讲授经济科学领域的专业基础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还承载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的教学任务。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
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使用与意境
发布时间:2023-04-27
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沉淀,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传承载体,汉语言文学凭借自身独特魅力,逐渐受到广泛认可。汉语言文学作品博大精深,其语言的使用与意境的揣摩是一个十分复杂、微妙的过程。有鉴于此,加强汉语言文学中......
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
发布时间:2022-11-01
摘要:古往今来,中华的文化创城已经有了五千年的历史,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中华的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和传承,这其中最为精髓的文化传承便是语言文化,从曾经的甲骨文到如今的简体中文,从曾经的文言文早现在的白话文,汉语的传承也在......
浅析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学内涵
发布时间:2015-08-12
摘要: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近些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它涉及美学、哲学、建筑学、工程学、设计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的众多领域。改革开放以来,环境艺术设计为我国城市建设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得到了社会的广......
浅析我国宪法中的“政治权利”
发布时间:2016-09-19
1政治权利的概念 1.1对于政治权利,普遍可以理解成政治上的权利或政治生活中的权利,那么界定这一权利的前提就是确定政治的概念。政治是在共同体中并为共同体的利益而做出决策和将其付诸实施的活动,它可以简单地被定义为一群在观点或......
浅谈高中英语词汇集中教学与分散教学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3-01-24
" 【论文关键词】高中英语 集中教学 分散教学 【论文摘要】英语教学中,词汇教授是一个长期过程,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两种方法最为常用,怎样合理配比时间,通过这两种学习方法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本文试述。 一、引言 词汇......
浅论中国的大学治理:法治意义及其实现
发布时间:2023-01-10
大学的存在时间超过了任何形式的政府,任何传统、法律的变革和科学思想,因为它们满足了人们的永恒需要。在人类的种种创造中,没有任何东西比大学更经受得住漫长的吞没一切实践历程的考验。这种永恒的需要就是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对社会......
浅析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与宋代山水画的艺术意境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10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宋代分为北宋和南宋。从画风而言,北宋的山水画坛,名家众多,主要有关同、李成、范宽等,画风各异。主要表现为关同的峭拔,李成的旷远和范宽的雄杰。南宋主要的画家有马远,他的画给人一种含蓄之美。北宋和南宋的山水画在构图风格上截然不同,北宋是全景式的构图,而南宋创造了一种新奇的构图方式,弃浑雄之大,取轻巧之小,同时也满足了不同的审美要求,画境幽远、淡泊、给人一种清新、空旷之意境,遐想无限。.........
简析汉语多义动词“打”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3-02-22
简析汉语多义动词打的意义在多义词的相关研究中,人们一直试图将意义具体化。传统研究普遍认为对多义词的理解包括意义列举和意义选择两方面。但词汇的不同意义和所包含的意义数量难以确定,选择的过程主要依赖于人关于某个单词的百科知识,但调取哪部分的百科知识才能正确地理解某词的意义是无法预料的。事实上,这种方式仅适用于潜在的模糊性能够被预见的、严格限定下的会话范围。在Taylor看来,抽象的基础就是使用,但如果.........
常用英语单词的词源浅析
发布时间:2013-12-17
常用英语单词的词源浅析 常用英语单词的词源浅析 常用英语单词的词源浅析 更多 精品 来自 论 文 【摘要】英语单词并不是随意排列的字母组合,而是各有其构词根据及演变过程,即词源;对其词源有所了解之后,英语学习者就......
意境在古典诗词教学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3-05-09
摘 要:很多语文教师经常忽略一点:学生是人,老师是人,诗人同样也是人。无论是诗歌大家还是词赋圣手,在创作时也均是基于人的基本感情去激发灵感、成就文辞的,而且诗词中的这种情感越是鲜明就越会脍炙人口。 关键词:古典诗词;......
浅谈词汇能力发展次序理论与我国英语词汇教学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关键词:词汇知识四种能力 发展次序 记忆规律 跨意识 词汇教学 论文摘要:词汇是的内核,词汇能力的发展在学习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内外对词汇习得的研究发现,词汇能力表现为四个方面:词汇知识的广度、词汇知识的深度、词汇......
浅析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核心主题词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28
〇语言的社会维度 关键词:语料库;政府工作报告;核心主题词 A Corpus-based Analysis of Central Key Words in Chinese Government Work Reports Di Yan-hua Yang Zhong Social changes and development influence lang......
浅谈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语境与话语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02
" 论文关键词: 英语口语教学 语境 话语 作用 论文摘 要: 本文从语言应用的角度阐明了语境与话语分析的关系,在陈述语境的特征的基础上用大量的例证说明了语境对话语分析的作用。 布朗(G.Brown)和尤尔(G.Yule)在《话语分析》(Di......
浅析俄语中外来词的借入
发布时间:2023-01-04
浅析俄语中外来词的借入 一、外来词借入的历史在古代俄语外来词的借入主要来自:突厥语、教会斯拉夫语和希腊语。在中世纪时期,基辅罗斯弗拉基米尔大公推行宗教改革, 改信东正教,废除多神教,这就使得东正教的发源地希腊的希腊词汇大量......
浅论生态政治与政治生态化
发布时间:2023-01-09
浅论生态政治与政治生态化 浅论生态政治与政治生态化 浅论生态政治与政治生态化 文章 来源 自 3 e du 教育 网 摘要:近现代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进步的同时,由于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的不正确认识及盲目开发行为,导致了2......
浅析美国的政治制度
发布时间:2023-06-04
【论文关键词】美国政治制度 宪法 政党制度 选举制度 【论文摘要】美国政治制度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最为完善的政治制度。由于美国政治制度的复杂性,本文仅从宪法、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个方面来探讨美国的政治制度,以期对我国的......
浅谈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
发布时间:2023-01-22
摘 要:中国山水画所表现出来的意境美是其在中国画坛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本文简要概括了中国山水画意境美表现理论的形成,并从象外、情感、空灵三个方面对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表现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加深人们对于中国山水画意境......
新闻传播语境中道德绑架的内涵与规避
发布时间:2023-07-18
摘 要:相较于传统的媒介平台,网络空间作为新闻发布和传播的场所有其独特性。在这样的空间里,舆论的参与度和传播速度被极大地提升,这在对于塑造社会道德建设作出巨大作用的同时,也生成了道德绑架在内的负面问题。本文站在传播学的......
浅析汉语新词语修辞造词法考察
发布时间:2023-02-03
摘 要:修辞造词法是汉语新词语造词法的一种,是指修辞方法介入造词过程,组织语素从无到有地造出新词语的一种方法。修辞方法不只是指修辞格,而是一种广义的修辞手法。本文从汉字修辞和修辞格两个方面来考察修辞手法在当代汉语新词语造词中......
浅析现阶段依法治国的困境与求索
发布时间:2023-07-10
一、历史传统因素造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困境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然而中国的古文明却没有孕育出现代法治制度,从商代的王权至上思想开始到西汉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直至封建王朝灭亡。统治者将封建专制凌驾于所谓的法律、......
红与白-中西方的颜色词内涵对比
发布时间:2023-01-10
【Abstract】 All people live in the same material world, and the physical mechanism of perception is pretty much the same in all people. However, different people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with different cultural ba......
浅析语文教学中的词汇积累
发布时间:2013-12-19
" 论文关键词:语言积累;理解;运用;阅读。 论文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重视丰富语言的积累,发展思维。本文从词汇积累的三个层次贯通课内外的阅读,探索语言积累的方法和途径。 语言不仅是交际工具,......
浅探中国梦与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2022-09-19
一、中国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习近平发表的主题为“人民共享人生出彩机会”的讲话,对“中国梦”进行了详细而精确地阐述。他指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谈常用英语单词的词源浅析
发布时间:2023-04-25
谈常用英语单词的词源浅析 谈常用英语单词的词源浅析 谈常用英语单词的词源浅析 【摘要】英语单词并不是随意排列的字母组合,而是各有其构词根据及演变过程,即词源;对其词源有所了解之后,英语学习者就可以得心应手地识......
论宋代中秋词中的嫦娥与桂花意象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宋代中秋词中的嫦娥与桂花意象 与元宵词、端午http://wWw.LWlM.cOM词、清明词大量的民俗描写和生活场景再现不同的是,中秋词是宋代节序词中最具文人特征的一个。因为中秋节是以赏月为中心的节俗,“月”意象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很早便具......
中国政治文明与中国政党制度
发布时间:2023-05-08
" 政治文明是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其形成和发展受社会政治环境、 历史传统、民族性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治文明包括政治理念文 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法治文明等内容,其中政治制度文明具......
儒家治国理政思想的内涵及当代中国社会治理对其的接受
发布时间:2017-02-15
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儒家文化一直作为主流文化而存在。儒学在发展中不断融汇道、法、佛等各家文化,从而使其思想体系更加丰富并臻于完善。纵观中国文化史,儒学与我国政治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尤其在封建时代,始终位居中国传统政......
从“法制”到“法治”的中国语境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04
[摘 要] 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使古老中国的传统法律文化正在发生现代转型。从制度层面看,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需完成以下几方面的转型:以刑为中心到以民为中心;程序工具主义到程序正义的转型;法律属性的公......
“依宪治国”语境下的地方财政责任机制
发布时间:2023-02-03
摘要:地方政府最贴近地方选民、最熟悉“地方性知识”,从而在决策中最经常、最直接影响地方选民的利益,因此,地方政府不仅是地方性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者(保障者),更是法治建设不可或缺的推动者。地方财政责任机制实质上表明地方财政决策的权力约束与权利保障,这是实现财政民主、建设“权责统一”的法治政府的关键。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地方财权“失控”、责任机制“失灵”,权力寻租、腐败、滥用等时有发生。加强监督权、深.........
论政治文化发展与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塑造
发布时间:2023-03-31
摘要:详细阐述政治文化及特征,简要分析政治文化的多重功能,并在了解中国政治文化现状基础上,探讨如何塑造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正确处理当代中国政治文化与传统及西方政治文化的关系、发展参与型政治文化,提高政治社会化的有效性以......
政治学与政治发展:中国政治学发展20年
发布时间:2022-08-08
" 【内容提要】政治学在中国恢复至今已近20年。在这20里,中国政治学在与中国政治发展的相互作用中相得益彰。发展至今,经历了恢复学科、转化范式、确定价值和发展学术这四个时期,其研究主要涉及到十二大主题。政治学发展对中国政治发......
浅论职工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发布时间:2023-05-22
在企业中,应根据职工群众的基本的,普遍的载体,具有核心紧密结合的文化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加强文化建设,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以提高员工.........
移动互联网时代汉语政治新词汇的翻译探析
发布时间:2018-05-31
[摘要]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汉语涌现出了很多新词汇。政治新词汇较以往也出现一些新变化。政治新词汇反映的是民众关心的社会各方面热点。同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其传播范围广,对国际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因此政治新词汇的翻译显得更加重要。本文主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和近几年两会内容为基础,研究移动互联网时代政治新词汇的特点,研究政治新词汇的翻译方法。[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时代;政治新词汇.........
浅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语言美
发布时间:2023-03-28
"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语言美 【论文摘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大学生,必须注重语言美的运用,运用优美、谦逊、和气的语言与大学生进行沟通,文章着重对运用语言美的重要性、要求及方法进行了......
论我国环境法治中的环境正义
发布时间:2022-12-20
论我国环境法治中的环境正义 论我国环境法治中的环境正义 论我国环境法治中的环境正义 摘要:环境正义是较新型的环境价值观,由于经济、社会、历史等原因,我国环境立法中环境正义理念缺失,导致环境权益和责任分配不公,最终......
当今中国非常态政治参与的政治文化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11
" [内容摘要] 政治参与的水平是衡量政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在当今中国,一定程度的非常态政治参与现象的存在阻碍了中国的政治发展。其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公民以暴力、行贿、静坐、游行等非常态方式去参与政治以及公民对政治的被动......
浅论中国文学中的赤壁诗词
发布时间:2023-03-29
浅论中国文学中的赤壁诗词 有关赤壁的诗dash;《江夏赠韦南陵冰》。《江夏赠韦南陵冰》是李白一首以赤壁为题材的送别诗,借赤壁表达了沉痛激烈的政治情感。考察这首诗的背景可知李白在唐肃宗和永王李璘的夺权内哄中成为牺牲品,蒙受了冤屈......
中国式政治制度的一种新构想
发布时间:2023-07-28
" 【摘 要】 如何在吸收人类政治文明普遍成果的基本前提下,设计出符合中国国情、具备高度可行性的政治模式,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改革深化需要解决的最重大理论问题。本文提出了以“多数党法定制”为核心,司法、行政、统计审计和国家控制媒......
浅析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法治困境与维度
发布时间:2023-02-25
一、法治维度的内涵及其功能 维度是一个物理学概念,它通常是指事物存在或运行的时间和空间位置和方向。本文的法治维度是指由法治思维本质所决定和形成的关于法治思维的时间、空间范围和不同指向以及对法治思维所具有的基本约束功能。......
试论中学政治课“国家意识”的养成及其策略
发布时间:2023-02-13
" 论文摘要:研究显示,我国国民,尤其是青年学生的国家意识普遍缺乏。而作为“中国意识”养成“前哨岗”的思想政治课程却对其缺乏必要的观照。国家意识的养成,其实质是一种国家信仰的建基,即在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的前提下的文化......
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中的离合词释文浅析
发布时间:2022-08-29
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中的离合词释文浅析 离合词是汉语中一类比较特殊而在汉语表达中又占有重要地位的语言现象,对它的语法性质及界定原则的争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未曾停止过,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无论是对外汉语教材还是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