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论未成年人受侵害的过失相抵(1)论文

论未成年人受侵害的过失相抵(1)论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7 14:59:41
论未成年人受侵害的过失相抵(1)论文
时间:2013-12-17 14:59:41     小编:

关键词: 过失 不真正义务 未成年人 监护人 过失相抵 内容提要: 与加害人的过失不同,受害人的过失并非违反不得侵害他人权益的义务,而是违反了对自己的保护义务,此种义务在法律上是一种不真正义务。对于受害人的过失的判断,应以受害人尽到与处理自己事务一样的注意义务而非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为标准。

为保持现行立法与司法的稳妥,可以规定? 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具有过失相抵能力, 10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具有过失相抵能力。在未成年人遭受他人侵害,其监护人未尽监护职责导致损害的发生或扩大的情况下,若监护人违反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未成年的受害人应该承担监护人的过失,在斟酌损害赔偿数额时,实行过失相抵。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过失相抵,是指因受害人的过失行为使损害发生或者使损害结果扩大时,法院依据衡平观念和诚实信用原则,在确定损害赔偿额时可斟酌受害人的过失,减轻赔偿义务人的赔偿金额或免除其责任的制度。428我国《侵权责任法》第26条规定?“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

”这一制度即过失相抵,又称之为与有过失或混合过错。通常情况下,过失相抵是因为受害人自身的过错。

但在特定情形下,法律权衡当事人的利益状态,规定受害人就特定第三人的过失承担责任,因而过失相抵还包括可以视为受害人一方的其他人的过错。比较典型的是,受害人之使用人或代理人的过错视为受害人的过错,适用过失相抵,从而减轻或者免除加害人的损害赔偿责任(参见《德国民法典》第254条、《意大利民法典》第1229条以及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217条。

)。 有疑问的是,在未成年人受他人侵害时,如果存在因未成年人自己的行为共同使损害发生或扩大的事由,加害人能否主张未成年人具有过失而进行过失相抵?进一步而言,在侵害发生时,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尽监护职责,疏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加害人能否主张受害人的监护人存在过失,从而作为受害人的过错适用过失相抵?从我国的司法实践来看,由于《民法通则》采用广义的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认为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没有侵权责任能力,因而未成年人因自己的行为共同使损害发生或扩大时,不适用过失相抵。

208对于监护人的过失,最高人民法院在1991年民他字第1号的复函中认为,监护人存在过失时应当视为未成年的受害人的过失,适用过失相抵(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赵正与尹发惠人身损害赔偿案如何运用法律政策的函》(1991年民他字第1号)中认为,“尹发惠因疏忽大意行为致使幼童赵正被烫伤,应当承担侵权民事责任;赵正的父母对赵正监护不周,亦有过失,应适当减轻尹发惠的民事责任。”)。

对于我国审判实践中的上述通常做法,理论上多持批评态度。607有学者甚至完全否定现行司法实践的做法。

447笔者认为,过失相抵具有减轻甚至免除加害人损害赔偿责任的重要功能,在侵权责任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未成年人的保护与监护人责任的强化也具有重要的制度价值。如何在现行立法的框架之内,借鉴先进国家或地区的相关立法与判例,调和未成年人的保护与过失相抵两个制度之间价值目标的矛盾,平衡并保护各方的利益,颇具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受害人“过失”的意义及其判断 过失相抵以加害人的侵权行为为前提。在过失侵权行为,必须以加害人的过错为要件,就加害人的过失而言,存在主观说与客观说。

前者认为过失是行为人主观心理状态的欠缺,并依据具体行为人具体判断过失的有无;后者认为过失是行为人违反对他人的注意义务的状态,因而在认定过失时不再探究特定行为人主观心理状态,而是以某种客观的行为标准来衡量行为人的行为,进而作出有无过失的判断。463, 465易言之,加害人的过失以大陆法系上“善良管理人”或英美法中“合理的人”的行为为判断标准。

据此,加害人的过失,又被称之为固有意义的过失或真正过失,以交易上必要的注意(Sorgfaltspflichte)或者注意义务(dutyof care)的违反为前提。 与加害人的过失属于“对他人的过失”不同,受害人过失属于“对自己的过失”。

“受害人所违反者,系对于自己利益之维护照顾义务。法律并未加诸受害人不得损害自己权益之义务,仅因受害人就其权益之维护有所疏忽,致造成损害之发生或扩大,基于诚信原则及公平原则,受害人不得将此疏失之结果,转嫁于加害人,因而应依其原因力之强弱,减免加害人之赔偿责任。

”375因此,受害人的过失被称之为非固有意义的过失或不真正过失。一般而言,一个人的行为只是危及自己时,他不会因此而受非难,因为保护个体免于自己漫不经心的行为带来的危害,并非法律的任务。

无论是受害人对自己的人身及财产利益没有尽到合理的照顾义务,或者没有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受害人的过失均非违反不得侵害他人权益的义务,而是违反了对自己的保护义务,此种义务在法律上是一种不真正义务(Obliegenheiten)。516违反此种义务的后果是对受害人产生不利益,导致其不能获得赔偿或减少赔偿,并不产生对他人的损害赔偿责任。

不真正义务之所以必要,是粗疏的公平衡量转向精确的责任归结的要求。 过失相抵包含了立法者的两个基本决断?平等原则和比例分担原则。

平等原则的要义在于,立法者将受害人和加害人同样对待,均对其过失行为负责;比例原则的精神在于,在确定损害赔偿时,应考量过失的量的程度,依据加害人与受害人的过失与原因力的比例调整损害分配。这样,以同一损害为基础,加害人的过失行为和受害人的过失行为均与损害具有因果关系,两者呈现结构对称性(有必要说明的是,其一,过失相抵不仅适用过失责任原则,也可以适用严格责任原则;其二,在受害人的过失行为导致同一损害的发生或扩大时,通常关注的是受害人的过失程度。

但是,在多因现象下,确定当事人的责任份额时,需要综合考虑原因力大小和过失程度,否则可能出现不公平的情形(参见张新宝?《侵权法上的原因力理论研究》,载《中国法学》2005年第2期)。因此,依据比例原则,对于受害人的行为,如何综合考虑受害人的原因力的大小和过失程度,是过失相抵归责标准清晰化的要求。

)。既然加害人违反注意义务即为有过失,问题在于,何种情况下受害人的行为是“有过失”的? 在德国民法上,学者认为,受害人仅仅违背义务或违背不真正义务的行为还是不够的,而是必须还得有第276条第1款的过失才能适用过失相抵。

516申言之,《德国民法典》第276条第1款规定的故意和过失(疏于尽交易上必要的注意)不仅适用于加害人的过失判断,也适用于受害人的过失判断。台湾地区实务亦采相同见解,台湾地区“最高法院”1991年台上字第2241号民事判决认为?“台湾地区‘民法’第217条规定所谓与有过失,系指受害人苟能尽善良管理人之注意,即得避免其损害之发生或扩大,乃竟不注意,致有损害发生或扩大之情形而言。

” 在日本民法上,早期的判例认为,一个人在共同生活中不仅负有注意不要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义务,而且负有尽相当的注意以使自己不要蒙受损害地进行生活的义务,从而将过失相抵中的过失解释为与加害人过失同样的意义。413但是,这一做法受到了学说的批判。

学者认为,任何人并不负有一般的不侵害自己利益的义务,过失相抵能力不过是谋求减轻加害人应该负担的赔偿责任的规定,因此只要能够对受害人认定某种不得不减少其赔偿额的应该受到责备的要素时,即使受害人没有积极过失也应该允许过失相抵。今天的通说从灵活地运用过失相抵制度以谋求当事人之间的公平分担的观点出发,努力更加宽缓地解释过失相抵的要件,即受害人的过失与作为侵权行为责任成立要件的注意义务违反在程度上是不同的,是因不注意而助成了损害这一种意义。

414对此,又有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所谓受害人的过失,是指对于权利侵害或损害之发生或扩大,具有原因力,而偏离对受害人所期待的行为模式,即受害人具有作为行为之违法性判断基础的危险性,即可构成过失相抵的过失([日]四宫和夫?《不法行为》,转引自陈聪富?《过失相抵之法理基础及其适用范围》,《中德私法研究》

(4),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还有学者认为,受害人虽然不具有不得侵害自己法益之一般性法律命题,但受害人为了不侵害自己法益,需为一定的必要行为而不为,就受害人与加害人之损害分配观点而言,过失相抵即具有意义。从而,在加害人具有过失应负损害赔偿责任时,在受害人方面,若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回避或减缩具有可能性,且具有期待可能性时,加害人主张受害人本身应分担部分损害,即具有合理性([日]洼田充见?《过失相抵的法理》,转引自陈聪富?《过失相抵之法理基础及其适用范围》,《中德私法研究》

(4),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1945年英国颁布了《法律改革助成过失法》,规定受害人具有过错并且该过错对损害具有作用,那么就应当在当事人之间进行损害的分配。依据该法第4条,过错包括过失,违反成文法或其他产生侵权责任的作为或不作为,或除该法之外可能产生的助成过失的抗辩。

《美国侵权法重述》(第二次)第464条将判断受害人过失的具体标准确定为?“

(1)除非行为人是未成年人或精神丧失的人,为保护自己所应当遵守的行为标准,合理人在同样情况下所应当遵守的标准。

(2)合理人在同样年龄、智慧及经验于同样情况下所应当遵守的标准是未成年人为保护自己所应当遵守的行为标准。” 我国《侵权责任法》并未对受害人的过失标准明文规定。

但是,从法释[2003]20号第2条的规定推论(法释[2003]20号第2条规定?“受害人对同一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有故意、过失的,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一条的规定,可以减轻或者免除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但侵权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受害人只有一般过失的,不减轻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

适用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三款规定确定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时,受害人有重大过失的,可以减轻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既然“侵权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受害人只有一般过失的,不减轻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那么,在受害人具有轻微过失,违背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共同参与导致损害的发生或扩大时,是可以减轻非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加害人的损害赔偿责任的。

这就意味着,受害人的过失是以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为标准。 笔者认为,在受害人共同参与侵权行为导致损害的发生或扩大时,侵权损害赔偿额的确定,对加害人过失的判断与对受害人过失的判断处于矛盾的关系?加害人的过失判断标准要求越高,则受害人获得赔偿的数额越高;反之,受害人过失的判断标准越高,则受害人获得赔偿的数额越低。

德国、我国台湾地区、英国、美国的立法及相关判例将受害人的过失标准与加害人的过失标准相同对待,原因在于?一方面,尽管侵权责任法维护人们行为自由的功能是以隐形方式发挥的,保护救济民事主体权益的功能是以显性方式发挥的,但是侵权责任法在维护人们的行为自由与保护民事主体的权益方面发挥着同等重要的功能,二者的价值没有实质差别。另一方面,过失相抵制度存在的理论基础归根结底在于法律的公平精神与侵权行为法的责任自负的原则。

因为当受害人的过错与加害人的过错共同导致损害的发生,或者受害人的过错导致了损害的进一步扩大时,如果要求加害人就并非自己行为所导致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不仅违背了公平的精神而且不符合责任自负的原则。 但是,受害人的过失和加害人的过失毕竟是在不同意义上使用的。

加害人违反的义务是法律规定的强制性义务,具有违法性,而受害人违反的仅是不具有强制性的不真正义务,不具有违法性。受害人请求权的减损是因为对自己的过失,而非对于他人的过失。

对加害人课以较高的注意义务,主要因为加害人的注意义务是针对第三人的权益的。然而,对任何人照顾自身的财产和人身的义务,法律上不应该要求得过于苛刻。

600-601事实上,受害人几乎总是以一定的方式共同参与损害的发生,而且损害总是发生在受害人处,如果以“善良管理人”避免对自己受损害通常所为的注意要求受害人对损害结果采取防护措施,会产生过失相抵扩大化的倾向。与德国的主流观点不同,拉伦茨教授认为,违反自我保护要求的人,如果他因此遭受损害,并因此而向共同导致损害之他人提出请求的,只要对损害与有原因的、他自己的行为,在个人负责的意义上可得归责于他,那么该行为这时应可评价为他的行为。

换言之,不是受害人与有原因的任何行为都可以必然地由其负责,而是只有那些可期待他预见和控制却未能预见和控制的行为才可归责于他。这种可期待受害人预见和控制的要求不能与加害人同等对待,否则不仅降低受害人获得补偿的机会,限制受害人的行为自由,而且有违平等原则。

受害人的过失行为与加害人使他人处于危险境地的行为相比,存在明显的道德上的差异,法律对于具有不同道德差异的行为应当给予不同的评价。 因此,对于受害人的过失,应该以受害人在行为过程中尽到与处理自己的事务一样的注意义务为标准。

该注意义务较普通人的注意义务要求要高,违反该注意义务称具体轻过失,也即一般过失。受害人在照顾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只要尽到了一般人对待自己事务那样所应尽的注意义务,没有出现明显的疏忽和懈怠,就不能认为受害人存在过错。

当然,依据举轻明重的原理,受害人违反普通人的注意义务即具有重大过失甚至是故意共同参与侵权行为导致损害的发生或扩大时,更应该适用过失相抵规则。

三、未成年的受害人的过失相抵能力 在未成年人侵害他人权益造成损害,是否应该承担侵权责任,一个必要的条件是未成年人是否具备侵权责任能力(过错能力)。与之类似,未成年人共同参与侵权行为,导致损害的发生或扩大,是否能够适用过失相抵,涉及过失相抵能力的问题。

对此,理论以及司法实践存在着完全相反的看法? 第一,肯定说。该说认为,过失相抵能力是否适用过失相抵的必要条件,只有具备过失相抵能力才能适用过失相抵。

对于过失相抵能力的判断,又存在两种不同的认识?其一,责任能力(识别能力)说。德国联邦最高法院认为,在引用第827条、828条(有关责任能力的规定)应该适用一切种类的过失。

不仅包括加害人的过失,也包括受害人的过失。因此,特别是7岁以下的儿童由于欠缺侵权责任能力而不需要对自己的的共同参与行为负责。

516在司法实践中,侵权责任能力的判断通常以识别能力为准。我国台湾地区学者认为,“受害人的过失,并非违反注意义务。

此之所谓过失,仅有能注意而不注意。从而与有过失之受害人仍须能注意,亦即需要识别能力。

如其无识别能力,即不发生过失相抵之问题。”[11]144-145其二,事理辨识能力或者辨别能力说。

日本最高裁判所1964年大法庭判决认为,过失相抵场合中的过失要件与侵权行为中的过失要件是不同的。要认定侵权行为责任则加害人须具有责任能力,但是过失相抵的场合受害者具有事理辨别能力即可。

事理辨别能力是指具有避开损害发生的注意能力,责任能力的有无以12岁左右为准,事理辨别能力则在8岁左右就具备了。[12]216-217与日本类似,不列颠群岛的法律亦认为,案件中当事人的年龄最低限在4-5岁。

英国著名法官丹宁勋爵在Gough v. Thorne案中就明确指出?“非常年幼的儿童不能被认定为与有过失。年龄大的儿童也许可以,但是这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

只有当该儿童达到了能够被合理地期待对自己的安全采取预防措施,他或她具有可归责性时候,法官才能认定该儿童具有与有过失。[13]148西班牙最高法院在新近的一项判决认为绝不能认定4岁以下儿童对自己遭受之损害的共同过错。

”[14]635-636 第二,否定说。该说认为,过失相抵能力是否适用过失相抵的必要条件,只有具备过失相抵能力才能适用过失相抵。

有学者从原因力的角度认为?“过失相抵的基本原则在于公平分配原则,即任何人应承担因自己行为所生的不利益,而不能将之转嫁于他人身上,若受害人对损害的发生或扩大与有过失,即应依其轻重,尤其是原因力之大小分配责任,至于其是否具有识别能力,在所不问。”[15]202还有学者从违法性相抵的角度认为,在受害人的行为对于损害发生具有原因力时,加害人行为的违法性或客观上的非难可能性因而降低。

受害人的行为既然具有违法性,而与加害人的违法性相抵,不因受害人是否具有识别能力而不同。因此,应该肯定无识别能力人仍适用过失相抵原则,而承担自己的损害。

[16]21在司法判例上,对于过失相抵,法国、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以及荷兰放弃了辨别能力这一要件,只要受害人在自己事务的处理上偏离了善良管理人的标准就足够了。[14]635-636 从我国的司法实践来看,各级人民法院在审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作为受害人是否能够进行过失相抵的案件时,并不考虑受害人自身有无过失相抵能力。

这与我国司法实践长期以来不承认未成年人具有民事责任能力(过错能力)密切相关?既然未成年人不具有责任能力,逻辑上的结论即是其亦不具备过失相抵能力。对此,有学者认为,在确定受害人是否因其过错减轻或免除责任时,完全不考虑到受害人的责任能力,是不妥当的。

605在具体操作上,可以识别能力为基础,并与行为能力完全一致?无行为能力人绝对无识别能力,限制行为能力人是否具有识别能力,则依个案判断。[17] 笔者认为,肯定说尤其是责任能力人说与否定说之间产生分歧的原因,在于对侵权责任能力认识的差异。

既然德国与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判例认为受害人的过失与加害人的过失具有相同意义,而加害人的过失必须以责任能力(过错能力)为必要条件,根据结构性对称的原理,受害人的过失亦应以责任能力为必须要件。反之,在法国民法上,责任能力并非侵权责任的构成要素。

依据《法国民法典》第1310条规定?“未成年人因其侵权行为或准侵权行为所发生的损害赔偿债务不得取消。”即未成年人不管他们是否缺乏辨别能力,应对他们所有的侵权行为或准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负责。

相应的,对于受害人的过失,也不必强调受害人具有识别能力才能进行过失相抵。 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33条第1款以及《侵权责任法》第32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的,由其监护人承担责任。

申言之,对加害人的过失行为,立法上并未采用责任能力的概念,而是以行为能力代替责任能力,未成年人均无责任能力。[18]42那么,可否依据前述结构性对称的原理,据此认为未成年人作为受害人时亦无责任能力呢?从上述我国司法实践的做法来看,确属如此。

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理由在于?其一,侵权行为特别规定行为人需具备识别能力,是鉴于此种之人对于事物的是非利害不能为正常识别,因此使其不负侵权责任,以资保护。

但是,在与有过失的情形,并非使与有过失者赔偿他人所受的损害,而是令其就自己行为的结果负责,不得将自己行为所产生的损害,转嫁于他人。无识别能力人原则上虽然不必就其所加于他人的损害负责,但自公平而言,实难谓其无须承担因自己行为对自己法益所造成的损害。

申言之,由于侵权责任与过失相抵的立法宗旨不同,因而在加害人的责任能力与受害人的过失相抵能力之间出现结构性对称的基础并不存在。其二,未成年人虽然不具有责任能力,但毕竟其行为是促成损害发生扩大的原因事实。

如果完全否认未成年人具有过失相抵能力,则相当于将未成年人造成的损害转嫁由加害人承担,有违过失相抵谋求加害人与受害人之间公平负担损害的本质。其三,从日本的情况来看,考虑到今天的侵权行为制度的功能正在从个人活动自由的限制向公平分配损害负担转轨这一趋向,已经出现了无责任能力制度的妥当范围应该大幅度缩小的倾向。

87由此可见,考虑到公平分配损害,对加害人的责任能力的判断降低了认定标准。与之类似,对于受害人的过失判断,事理辨识能力说实际上亦降低了受害人过失的认定标准,只要那些未成年受害人具有注意危险的能力,为了公平分担责任,就可适用过失相抵。

就加害人而言,以使其积极的负担损害赔偿责任为宗旨。而过失相抵不过是决定因侵权行为引起的损害赔偿额时,从公平的角度出发,对受害人在损害的发生、扩大上的不注意应该如何斟酌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发挥过失相抵公平分配损害的功能,并保持现行立法与司法的稳妥,在对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2条进行解释时,可以考虑如下? 10周岁以上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自己法益的危险性具有辨识能力,足以达到抑制自己的行为的支配能力。因此,在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作为受害人共同参与侵权行为导致损害的发生或扩大时,具有过失相抵能力,应该以其未注意而适用过失相抵; 10周岁以下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自己法益的危险性尚不具有辨识能力,不足以达到抑制自己的行为的支配能力。

因此,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作为受害人共同参与侵权行为导致损害的发生或扩大时,不具有过失相抵能力,不应该以其未注意适用过失相抵。

四、监护人过失的适用 未成年人因为意思能力欠缺,法律为其设立监护人。一方面,监护人代替或者协助未成年人进行民事活动,补充未成年人民事行为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通过对未成年人的管教和约束,防止和避免其实施不法行为,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

[19]368 问题是,未成年人受侵害时,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尽监护职责,疏于对其保护,加害人能否主张监护人存在过失,因而应该作为未成年人的过失适用过失相抵?换言之,父母疏于履行保护未成年人的义务,其共同过错是否可归咎于该未成年人? 对此,考察不同国家的民法理论、立法以及相关司法实务,均有不同的认识与做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肯定说。

依据《葡萄牙民法典》第571条、《西班牙民法典》第1103条、《奥地利民法典》第1304条以及意大利最高法院的判决,因为父母疏于监督的共同过错,未成年人的赔偿额被减少。[14]210我国台湾地区学者认为,法定代理人与有过失,系监督未成年人有所懈怠,难辞其咎,不应使加害人负担全部责任。

法定代理人之过失由未成年之受害人承担之见解,具有责令监督人妥善保护受害人之意。且直接由加害人之损害赔偿中扣除法定代理人之过失部分,可以避免转向法定代理人求偿之不便,及避免向该法定代理人求偿不能之风险。

又第三人之行为,系属一种事变,法定代理人亦居于第三人之地位,事变所生之损害,原则上应由受害人自己负担,而不得使加害人赔偿。[20]51台湾实务界亦采肯定说, 1995年台湾地区“最高法院”台上字2690号民事判例认为?“按‘民法’第224条所谓之代理人,应包括法定代理人在内,该条可类推适用于同法第217条被害人与有过失之规定,亦即在适用台湾地区‘民法’第217条时,损害赔偿权利人之法定代理人之过失,可视同损害赔偿权利人之过失,适用过失相抵之法则。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台湾地区通说,王泽鉴教授认为,代理仅限于法律行为,故须在已成立之债之范围内,关于债务之履行,法定代理人的行为,才能视为受害人的行为。在侵权行为情形,代理人的行为,原已不具有代理的意义。

进一步而言,法定代理制度系为保护未成年人而设立,而未成年人应优先保护,为民法的基本原则,使未成年人就不具有代理性质的行为负责,与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意旨,似有违背。参见王泽鉴?《第三人与有过失》,载《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

(1),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4页。)日本早期的判例对子女提起的损害赔偿请求,只要子女没有过失,即使父母有过失也不能实施过失相抵。

多数学说对这种见解进行了批判,因为按照这种见解,赔偿请求因由谁提起而产生不均衡,主张从公平的角度出发,父母的过失应该看作受害人方面的过失,对子女提起的赔偿请求也应该进行斟酌。之后,受学说的影响,法院也出现了将父母的过失作为受害人方面的过失实施过失相抵的倾向。

日本最高法院1967年判决认为,“受害人的过失不仅仅指受害人本身的过失,还包括广泛的受害者的过失。在受害者本人为幼儿的场合,受害人的过失可以理解为,对受害者进行监督的父母或者其被使用者的家务使用人等,与受害者的身份上或者生活关系上被视为一体关系者的过失。

但是,被父母委托监护幼儿的被使用者因不能认定是和受害人为一体者的过失,不应该包括在内。因为过失相抵规定损害赔偿额时可以斟酌考虑受害者的过失,是基于发生的损害在加害者和受害者之间公平分担这一公平理念。

”[12]220 第二,有条件的肯定说。德国帝国法院以及联邦最高法院的判例认为,只有当父母或者其他监督人的过失在与加害人有特别结合关系的范围内才能折抵为未成年人自己的过失,否则不能进行过失相抵。

例如,如果随着自己父母一同旅行的子女因欠缺父母监督而从火车上掉下来,并受到伤害,则与联邦铁路存在此种结合关系,如果父母很迟才将自己的子女交给医师治疗,那么在除去损害时,子女必须承受将自己父母的过失抵作自己的过失。520不过,德国民法学者对此争议极大,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德国民法典》第254条第2款第2句的“准用第278条的规定”中的“准用”(《德国民法典》第278条规定?“在与债务人自己的过错相同的范围内,债务人的法定代理人和债务人为履行其债务而使用的人的过程,可以归责于债务人。

”)。该项的准用,是法律根据的援引还是法律后果的援引?如果理解为法律根据的援引,则第278条以债务关系存在为前提,因此只有在当事人之间存在债务关系或者类似的特别结合关系,法定代理人的过失才能作为未成年的受害人的过失;如果理解为法律后果的援引,在这种情形,即使受害人与加害人之间没有债务关系或者类似的特别结合关系,法定代理人的过失也能作为未成年的受害人的过失。

在德国的司法实践中,第一种理解方式即法律根据的援引占据主导地位。[21]60-61 第三,否定说。

法国、奥利地、希腊、丹麦等国家最高法院的判决则持否定态度,认为没有合理的理由将父母亲与未成年人等量齐观。监护人违反监护义务通常是推定的,因此在认定监护人违反了对孩子的注意义务并让其承担共同过失的责任时应当小心谨慎。

1839年美国纽约法院曾在Hart-field v. Roper案中宣称,在侵权行为法上未成年人应承担监护人的过失,英国也有类似的判例,但是迄今为止多数法院已经放弃了这一看法。[14]210目前英国法院中很少有未成年人被认定与有过失的判决。

《美国侵权行为法第二次重述》第488条明确规定?“遭受人身伤害的儿童的损害赔偿请求不因其父母的过失(无论是否为其监护人)而受阻碍。”有学者认为,当受害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时,其监护人虽然负有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的义务,但是被监护人自身并没有选择监护人的权利,也无控制监护人行为的可能,监护人因过失而给其带来的风险自然不应由被监护人承担。

因父母等监护人的过失而使得被监护人的损害无法获得完全的救济,显然是一种野蛮的规定。[22]305 从我国的司法实践来看,采取的是肯定说。

各级人民法院一旦认定监护人没有尽到监护职责致使未成年人受到他人的侵害,就相应的减轻加害人的赔偿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在1981年民他字第32号《关于李桂英诉孙桂清鸡啄眼赔偿一案的函复》中就明确了这一点。该案中,李桂英带其3岁的男孩在道旁与邻居聊天时,其小孩独自玩耍,被邻居孙桂清家的公鸡在眼眉处啄一小口,经医治无效,小孩右眼失明,医药费花去400多元,李桂英要求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认为?“该案从法律责任来说,李桂英带领自己3岁男孩外出,应认识到对小孩负有看护之责。李抛开孩子,自己与他人在路上闲聊,造成孩子被鸡啄伤右眼,这是李桂英做母亲的过失,与养鸡者无直接关系,但孙自愿补给李一部分医药费是可以的。

”之后,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赵正与尹发惠人身损害赔偿案如何运用法律政策的函》(1991年民他字第1号)中进一步肯定了监护人的与有过失。)。

对于司法实践中的做法,学者对此认识不一。有学者对此持肯定态度,认为在未成年人的行为构成损害发生或扩大的直接原因时,应当认定其监护人具有过错,进而根据过失相抵制度使加害人减轻赔偿责任。

[23]345有学者则对此持否定态度,认为监护人制度是民法为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利益而设立的制度,而优先保护被监护人的利益属于民法的基本原则,如果因为被监护人的监护人存在过失,就将其监护过失视作受害的被监护人的过失而进行过失相抵,显然有违法律对被监护人予以优先保护的宗旨。447未成年人在法定代理人的控制之下,他无法了解和控制法定代理人的责任财产,甚至无法选择法定代理人。

决不应该让无辜且无能力的孩子,背负父母或其他法定代理人的“罪过”。[24]59-60 笔者认为,未成年人遭受加害人侵害情形,监护人未尽监护职责导致未成年人损害的发生或扩大,构成有过失的行为。

从监护人过失行为的结果特征出发,监护人未尽监护职责致使被监护人的损害发生或扩大有两种表现形式?其一,监护人的过失行为促成损害的发生,即监护人未尽监护职责的过失行为发生在损害的发生阶段,监护人违反了“防止未成年人损害发生的义务”。例如,因监护人疏于照看和保护,其6岁的小孩被正在马路上行驶的汽车轧伤。

其二,监护人的过失行为促成损害的扩大,即监护人的过失行为发生在损害发生以后,监护人违反了“减少既有损害的义务”。例如,孩子在事故中受伤,由于监护人疏于及时送医,或送医后对于必要的也很安全的手术,过失地予以拒绝。

在第二种情形,即监护人违反“减少既有损害的义务”时,作为受害人的未成年人理应承担监护人的过失,否则不啻将应由监护人承担的责任转嫁于加害人承担,使加害人承担与其行为完全没有因果关系的损害,违反责任自负的原则。 在第一种情形,即监护人违反“防止未成年人损害发生的义务”,问题则比较复杂。

在加害人的侵权行为致未成年人损害时,监护人未尽保护义务,导致损害的发生或扩大,加害人的行为与监护人的不作为均属于损害发生的原因。加害人与监护人双方行为构成无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

依据法释[2003]20号第3条的规定(法释[2003]20号第3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致人损害,或者虽无共同故意、共同过失,但其侵害行为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构成共同侵权,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规定承担连带责任。二人以上没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但其分别实施的数个行为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应当根据过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判断加害人与监护人的共同行为是属于直接结合还是间接结合,显然非常重要。依据学者的解释,直接结合要求数个人的侵害行为都属于损害发生的直接原因,且数个直接原因的结合而共同造成了损害,二者缺一不可。

间接结合是指行为人分别实施的数个行为对损害结果而言并非全部都是直接或者必然的导致损害结果的发生。数个人分别实施的行为只是出于偶然的因素才相互结合导致了同一损害后果的发生。

[25]165, 208由于监护人违反“谨慎地防止未成年人损害发生的义务”的过失行为属于不作为侵权,很难与加害人的侵害行为区分,加害人的行为与监护人的过失行为属于直接结合导致同一损害的发生,因而两者应当承担连带责任。据此,未成年之受害人可任意向加害人或监护人为全部之损害赔偿请求。

但是,由于监护人系未成年的法定代理人,监护人通常会要求加害人先承担全部赔偿责任。由此引起的后果是,加害人为全部损害赔偿后,可能因法定代理人无资力而负担无法求偿之危险。

因此,所谓未成年人承担监护人的过失而适用过失相抵,只是依据过失相抵的方式,将监护人应负担的部分予以扣留而已。未成年人是否承担监护人的过失,本质问题在于,无法向监护人求偿之危险,是否应由未成年人承担?对此,有学者认为,基于法律上保护未成年人之意旨,加害人承担此项危险,比未成年人承担此项危险,更为合理。

监护人的过失不应由未成年之受害人承担。在受害人依法请求全部赔偿时,加害人不得主张监护人与有过失而减轻赔偿。

[16]29 不可否认,强化未成年人的保护是必要的。但是,在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确有过失的情况下,不考虑其过错而完全由行为人承担全部赔偿责任也未必妥当。

此种情形,完全由加害人负责,也有失公允。因为毕竟监护人具有明显的过错,而行为人即使尽到最大的注意义务也仍然难以避免损害的发生。

更何况,此时全部由行为人负责,也不利于监护人努力勤勉谨慎的尽到其监护义务,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避免损害的发生。608与之相类似的是,若未成年人死亡包含有自己的过失,无论是《德国民法典》第846条,还是瑞士、日本等国的判例与学说,均肯定因未成年人的死亡而享有赔偿请求权的间接受害人即应该承担该未成年人的过失。

[21]200-201英美法原则上亦采同样观点。[26]631直接受害人既有过失,请求权人就应该承担。

否则,将使加害人负担全部责任,有违公平原则。 因此,为了贯彻责任自负原则与公平原则,平衡加害人与受害人以及监护人的利益,一方面应该以“善良管理人”注意义务为要求,作为衡量监护人是否承担违反防止未成年人损害发生的义务的标准。

这样,不仅能够较好地督促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而且有助于改变司法实践中,只要未成年人遭受了损害,就可以自动地推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具有过错的错误做法。另一方面,如果监护人违反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致使被监护人遭受他人侵害,受害人应该承担监护人的过失,在斟酌损害赔偿数额时,实行过失相抵。

当然,为避免对未成年的受害人不公,如果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已经以自身的过失进行了过失相抵,则监护人的过失不能再作为未成年人的过失进行过失相抵。

五、结论 基于以上的论述,对于未成年人受侵害时的过失相抵,可归纳如下结论?

(一)过失相抵与加害人的过失不同,受害人过失属于“对自己的过失”。受害人的过失并非违反不得侵害他人权益的义务,而是违反了对自己的保护义务,此种义务在法律上是一种不真正义务。

由于受害人的过失不具有违法性,对于受害人的过失的判断,应该以受害人在行为过程中尽到与处理自己的事务一样的注意义务为标准。该注意义务较普通人的注意义务要求要高,违反该注意义务称具体轻过失,也即一般过失。

受害人在照顾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只要尽到了一般人对待自己事务那样所应尽的注意义务,没有出现明显的疏忽和懈怠,就不能认为受害人存在过错。

我国[法释][2003]20号第2条以善良管理人作为受害人过失的判断标准,有悖于不真正义务的本质。

(二)为了更好的发挥过失相抵公平分配损害的功能,并保持现行立法与司法的稳妥,在对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2条进行解释时,可以考虑如下? 10周岁以上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自己法益的危险性具有辨识能力,以足以达到抑制自己的行为的支配能力。因此,在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作为受害人共同参与侵权行为导致损害的发生或扩大时,具有过失相抵能力,应该以其未注意而适用过失相抵。

反之, 10周岁以下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作为受害人共同参与侵权行为导致损害的发生或扩大时,不具有过失相抵能力,不应该以其未注意适用过失相抵。

(三)未成年人遭受加害人侵害情形,监护人未尽监护职责导致未成年人损害的发生或扩大,构成与有过失有两种表现形式?其一,监护人违反了“防止未成年人损害发生的义务”。其二,监护人违反了“减少既有损害的义务”。

如果监护人违反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致使被监护人遭受他人侵害,受害人均应该承担监护人的过失,在斟酌损害赔偿数额时,实行过失相抵。当然,为避免对未成年的受害人不公,如果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已经以自身的过失进行了过失相抵,则监护人的过失不能再作为未成年人的过失进行过失相抵。

注释: 曾隆兴.详解损害赔偿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奚晓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条文理解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10. 王利明.侵权行为法研究(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程啸.侵权行为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张新宝.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 孙森焱.民法债编总论(上)[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 [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债法总论[M].杜景林,卢谌,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 于敏.日本侵权行为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 张新宝.侵权责任法立法的利益衡量[J].中国法学, 2009, (

4). Larenz, Lehrbuch des Schuldrechts, IBand, AllgemeinerTei,l 10. Auf.l , 1970,§13 Ia. [11]王伯琦.民法债编总论[M].台北?正中书局, 1997. [12][日]圆谷峻.判例形成的日本最新侵权行为法[M].赵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 [13]John Cooke, Law ofTorts, 5th ed. Beijing, Law Press, 2003. [14][德]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下)[M].张新宝,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 [15]王泽鉴.间接受害人之损害赔偿请求权及与有过失原则之适用[M]//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

(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16]陈聪富.过失相抵之法理基础及其适用范围[M]//中德私法研究

(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17]叶桂峰,肖嗥明.论侵权行为受害人的过失相抵能力[J].环球法律评论, 2007,

(2). [18]王利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释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0. [19]王利明.民法总则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0]何孝元.损害赔偿之研究[M].台北?商务印书馆, 1983. [21]王泽鉴.第三人与有过失[M]//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22]See Prosser. Law ofTorts, 3rd ed. [23]杨立新.侵权法论(上)[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6. [24]张谷.作为自己责任的与有过失[M].中德私法研究

(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25]王利明.人身损害赔偿疑难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26]Fleming, Law ofTorts, 8th Ed.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我国未成年人侵权责任承担制度之合理构建(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29
关键词: 未成年人;侵权责任能力;父母;其他监管人;连带责任 内容提要: 未成年人具有平等的侵权责任能力是“民事权利能力人人平等,始于出生、终于死亡”的现代民法基础和理念的应有之义,是合理保护受害人合法权益的客观要求,同时也......
论父爱缺失与未成年人犯罪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2-11-06
【摘 要】在未成年人犯罪的诱因中,父爱缺失的问题较少提及。文章综述了未成年人犯罪与父爱缺失关系的相关研究成果,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父爱缺失可能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以期从更可操作化的角度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矫正提供借......
论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构成
发布时间:2022-11-10
论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构成 论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构成 论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构成 传统观点认为,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不能成为侵害债权的主体。无论是合同之债,还是侵权之债,不当得利之债,无因管理之债......
试论未成年人司法制度之构建(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27
【论文关键词】未成年人 司法制度 构建 论文论文摘要:我国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尚处于初期阶段,还未制定适合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的实体法和程序法。应当对犯罪未成年人引进暂缓起诉制度,实施社会调查制度、未成年犯的前科消灭制度、合......
论未成年人校园伤害案件的责任承担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未成年人校园伤害案件的责任承担 论未成年人校园伤害案件的责任承担 论未成年人校园伤害案件的责任承担 「摘要」近年来未成年人校园伤害案件频频见诸各媒体之端,成为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未成年人整形得不偿失
发布时间:2023-05-06
心理不成熟、审美未稳定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整形美容中心陈元良副教授介绍说,未成年人心理不成熟,审美未稳定,自我定位也不清晰,草草决定做了手术会带来非常多的隐患。 多数成年女性来整形会比较理性,较易接受医生的分析和......
析在校未成年人人身损害赔偿
发布时间:2013-12-19
析在校未成年人人身损害赔偿 析在校未成年人人身损害赔偿 析在校未成年人人身损害赔偿 在学校发生的未成年人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是指未成年人在学校范围内受到伤害或给他人造成损害的案件。此类......
论构建未成年人社区矫治制度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22
在我国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农业人口必然涌向城市,并在城市中完成其身份的蜕变,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不可避免的带来失业人口增加、犯罪率上升、社会治安不好等社会问题,未成年人犯罪率上升亦是其中较为......
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与刑罚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13
内容论文摘要:今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和成年人犯罪相比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但是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在刑事责任的认定和刑罚的适用上有着明显的区别。笔者对未成年人犯罪在刑法规定的不同年龄阶段刑事责任的承担,以及对未成年人犯罪......
论侦查阶段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受教育权的保障
发布时间:2016-09-14
受教育权是公民有在国家和社会提供的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权利,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非经法定事由及法定程序不得对其进行限制和剥夺。如果出于维护社会秩序、公共利益等原因可以对公民的受教育权进行......
论从未成年人偏差行为审视学校德育的缺失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未成年人偏差行为;学校德育;缺失;措施 [论文摘要]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加剧凸现了学校德育的不足,即对未成年人心理问题认识不足;针对性差、主体性不强;目标设置和实现中的片面性。加强学校德育的人本理念,提高教......
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初探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31
未成年人犯罪作为全球性问题一直广受关注,世界各国无不将关怀和保护未成年人作为国家法律的重要方面。我国在实践中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但从建立和谐社会的视角来看,还是远远不够的。笔者拟从......
初论受害人同意
发布时间:2013-12-19
初论受害人同意 初论受害人同意 初论受害人同意 受害人同意是侵权行为法的一项重要法律原则。古罗马时期就有“经同意的行为不为违法”的法谚。今天,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民法典对此都有规定,受害人......
论环境侵害诉讼的特点(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02
论文摘要:随着环境侵害案件的不断增多,传统诉讼制度的问题和缺陷日益显露,深入研究该类案件的特点,将有利于法院正确解决纠纷,切实保护当事人的权利。文章对环境侵害诉讼中诉讼主体的确定、诉讼请求的根据与范围、证明规则以及诉讼时......
美国未成年犯罪人的释放安置探析(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24
【内容提要】基于未成年罪犯所具有的特点,对未成年罪犯执行自由刑的方式与内容也有别于成年罪犯的自由刑,在美国未成年犯罪人的释放安置是指只在监禁期后在社区里监督未成年人。释放安置是未成年人被关进行刑机关(原始刑罚)的最后成分......
论缔约过失责任、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区分(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7-21
[摘 要] 缔约过失责任、违约责任、侵权责任是三种性质不同的民事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不属于合同责任,在我国没有统一民法典的情况下,为了保护缔约当事人从开始接触、磋商到合同签订及履行完毕的全过程中的信赖利益、履行利益,在立法......
未成年人涉网犯罪探析与对策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6-22
[内容摘要]目前,我国互联网站已达70万家,上网用户逾1.1亿 .互联网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基本工具,成为影响巨大、最具有潜力的大众媒体。但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个别网站也存在 着传播不健康信息、刊载格调低下的图片、提供不文明声讯......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及预防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不断上升已是近年来我国乃至全世界刑事犯罪的一个特征和趋势,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重大社会问题。因此,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找出未成年然犯罪的成因,进而为未成年人犯罪......
浅论学校在预防未成年人
发布时间:2023-02-04
" [摘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预防青少年犯罪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力量齐抓共管,其中,学校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起着重要作用。学校可以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未成......
未成年人缔约能力制度比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缔约能力即缔结合同的行为能力,是当事人订立合同的法律资格。是当事人取得民事权利或承担民事义务,按照自己的意志独立地订立合同的能力。各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缔约能力都作了规定,既体现了对未成年人利益的保护,又注重维护交易安全和......
浅析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情景预防(2)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二、无业未成年人管理之分析(一)从未成年人无业看暴力犯罪之条件一是“无业”意味着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那么当生存或者挥霍将面临最大的危机时,极易引发犯罪。办案实践显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中抽烟、酗酒的较多,甚至还有参与赌博的......
未成年人缔约能力制度比较(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三、德国法 在德国法中,划分行为能力的最主要的标准是年龄。按《德国民法典》的规定,自然人在年满7周岁之前不具有行为能力(第104条第1项),自7周岁至18周岁的人为限制行为能力人(第2条、第106条)。1974年12月31日之前,完全行为能......
浅析我国未成年人侵权责任承担制度
发布时间:2023-04-26
【Abstract】 Tort Law Article thirty-second of China's juvenile tort cases,the minor is not liable,guardian shall reduce the reasons of liability without fault;the provision of product in China's unique national c......
论缔约过失损害赔偿的范围
发布时间:2015-08-04
摘 要 缔约过失责任作为债之义务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司法实践中被广泛认可和适用;但缔约过失的损害赔偿范围究竟如何认定,始终是理论上和司法实务上面临的未决难题。本文以“义务、利益、责任三位一体”为思考方法,考察合同法......
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犯罪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遭侵案件频发,未成年人侵犯预防工作已经刻不容缓。未成年人在当今社会中拥有哪些合法权益,并且使得这些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以及被侵害后如何进行司法追究,是本文要论述的。 关键词:未成年人;合法......
论第三人侵害债权之侵权行为
发布时间:2023-04-24
【论文摘要】 侵害他人债权是否构成侵权行为涉及债权本质及侵权行为制度,是民法上长期争论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列举分析了关于此问题的主要理论观点,考察了各国实践上的做法;阐述了债权侵权行为的法律构成及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上,例......
论缔约过失责任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21
论文摘要: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由德国法学家耶林于1861年提出,被誉为法学上的发现,对各国立法和判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于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基础大致有四种学说:侵权行为说、法律行为说、法律规定说、诚实信用原则说。缔约过失责任的构......
探析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遵循的原则(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15
论文摘要: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审理刑事案件应遵循的原则,而针对被告人为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的审理,应有其应遵循的特有的原则,这主要是考虑未成年人犯罪有其不同于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在社会上的影响等因素。尤其是近些年来,未成......
刑事司法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新探索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0-12
[摘要]本文以陈子华等故意伤害案为切入点,在审判实践的基础上,探讨刑事和解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以少年司法为实现路径,结合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实施,构建刑事和解制度,探索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新途径。 [关键词] 刑事和解 少年司......
浅析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修改与适用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2009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并重新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2009年6月1日起施行。应当引起刑事司法人员特别注意的是,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犯罪时不满十八......
债的相对性原则与侵害债权制度之关系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14
【论文摘要】 债的相对性原则作为债法基本原则,是债权法与物权法之根本区别之所在。随着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化,确立了侵害债权制度,突破了债的相对性原则,但它适用范围极其有限,不足以动摇债的相对性原则的基础地位。 一、 债的......
浅析第三人侵害债权的理论基础/王菁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摘要: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建立一直以来是个有争议的问题。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其建立的必要性日益突出。但是,仍然面临着债的相对性原理等一系列的理论障碍。笔者将从这些障碍入手阐述该项制度建立的可能性。关键字:侵害债权 ......
浅谈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05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司法机关、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必须引起重视和关注的问题。笔者就本地区实际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情况 2009年-2009年8月,江津市人民检察院共受理公安......
论环境侵害诉讼的特点行政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1-17
论文摘要:随着环境侵害案件的不断增多,传统诉讼制度的问题和缺陷日益显露,深入研究该类案件的特点,将有利于法院正确解决纠纷,切实保护当事人的权利。文章对环境侵害诉讼中诉讼主体的确定、诉讼请求的根据与范围、证明规则以及诉讼时......
毕业论文法律受害人特殊体质
发布时间:2023-06-13
古典文学中常见论文这个词,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为论文。以下就是由编为您提供的毕业论文法律。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列举了不同时期有关特殊体质侵权的国内典型案件,他们案情相......
论缔约过失责任.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4-03
论文摘要缔约过失责任时指在合同缔结过程中,一方当事人违反了以诚实信用原则为基础的先契约义务,造成了另一方当事人的损害,因此应承担的法律后果。缔约过失责任解决了在合同一方当事人缔约时的过失不成立或无效时,如何保护受损失的一......
论第三人侵害缔约利益
发布时间:2023-02-25
论第三人侵害缔约利益 论第三人侵害缔约利益 论第三人侵害缔约利益 摘 要:在缔约过程中存在着一种独立的利益形态,“缔约利益”。缔约利益可能会受到来自两方面的侵害:对方当事人的侵害和第三......
论防治针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暴力
发布时间:2023-02-05
一、针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暴力之概念界定及行为特征 (一)家庭暴力之概念界定 家庭暴力是一个国际术语,也是当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存在的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界定其概念,因各国历史文化背景、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生活环境的差异,对......
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刍议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为了切实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努力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途径:要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基本道德素质;充......
未成年人共同犯罪的新趋势及应对策略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0-18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近年来,理论、实务界对未成年人犯罪及其预防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讨和研究。但遗憾的是,虽然对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向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发展的趋势有所认识,却对未......
略论缔约过失责任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07-21
一、缔约过失责任概述一般认为,缔约过失责任理论由是德国学者耶林提出出的。1861年,耶林在其主编的《耶林学说年报》第四卷上发表了《缔约上过失,契约无效与未臻完全时之损害赔偿》一文。耶林在该文中指出:“从事契约缔结的人,是从契......
论《侵权责任法》中的医疗损害责任(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一、立法背景:以妥善解决紧张的医患纠纷为出发点 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之前,人民法院裁判医疗损害赔偿案件,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关于过错侵权责任的规定。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的若干问题研究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04
[摘 要]: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是指刑事法律规定的,因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而产生的,由国家司法机关强制犯罪的未成年人承受的刑事惩罚或者单纯否定性法律评价的负担。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核心问题是未成年人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论过失导致的纯粹精神损害-以美国法为中心的考察(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21
关键词: 纯粹精神损害 影响规则 危险区域规则 旁观者规则 特殊关系规则 内容提要: 在美国法上,过失导致的纯粹精神损害经历了一个从不赔偿到赔偿、赔偿范围逐渐扩大的发展历程。在判例法上,“影响规则”、“危险区域规则”、“旁观者规......
简述我国未成年人司法中的暂缓判决再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关键词:未成年人 司法制度 暂缓判决 论文摘要:暂缓判决在我国已经有了司法实践。这种制度既有其可取性,也存在着和《立法法》、《刑法》的规定相抵触、混淆了与缓刑的区别、违背刑事诉讼法的无罪推定基本原则和违反了《刑事诉讼......
论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调查之争
发布时间:2020-02-20
摘要:对未成年犯罪个案开展社会调查成为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法定少年司法制度,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少年司法的发展。但刑事诉讼法修改时,对社会调查的原则化规制以及指导司法实践的具体配套规范的缺失,共同导致这一制度在施行过程中出现了调查主体之争的白热化。实际上,调查主体之争的背后是司法权力配置之争。要化解权力配置之争及其引发的后续问题,必须从厘清主体之争的现实和理论成因着手,跨越社会调查活动开展的前置性障碍,.........
论缔约过失责任、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区分(1)
发布时间:2023-03-20
缔约过失责任、违约责任、侵权责任是三种性质不同的民事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不属于合同责任,在我国没有统一民法典的情况下,为了保护缔约当事人从开始接触、磋商到合同签订及履行完毕的全过程中的信赖利益、履行利益,在立法技术上将这......
论未成年人国家监护体系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3-03-27
摘 要 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关涉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而成为世界各国法律体系中极为重要的内容。近现代西方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发展表现为国家权力机关在监护各个环节的介入以及对监护的监督,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国家监护体系。我国的......
论对驰名商标的侵害和保护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0-11
内容论文摘要:近些年来,随着驰名商标及其商品在市场竞争中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占有率,一些不法分子便千方百计地假冒、仿冒或以其它手段对驰名商标进行侵害,以便从中谋取利益,使广大消费者和驰名商标所有人受到了严重损......
未成年人侵权诉讼中被告的确定和责任承担
发布时间:2023-06-15
摘要:未成年人侵权诉讼中,对于监护人和未成年人何者为适格被告以及责任如何承担问题,不仅在理论上有争议,在司法审判实践中也有很多的不同做法,这个实际存在的问题给未成年人侵权案件的司法审判带来了很大困扰。在未成年侵权诉讼中......
未成年学生校园侵权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26
一、校园侵权案件中的一般问题及原因 付某、孙某和吴某系某民办高校的学生,寄宿在学校宿舍内。一日,付某与孙某因为生活上的一些小事发生了口角,吴某在旁劝阻。平时与付某要好的宋某、李某与陈某知道这个情况后,连忙赶到付某寝室......
劳动合同纠纷中违约受害人的妥当救济(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21
前言 本文探讨的是劳动合同纠纷中违约受害人救济的问题,具体案件是工资债权的债权人与违约的债务人之间的纠纷。该案的核心问题是,适用仲裁前置原则的民事纠纷案件,在进入司法程序之后,是否还要受仲裁申请期限的制约,在违约事实清楚......
论医疗过失的判断标准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侵权法的过失的主观标准和客观标准,民法上过失判断标准客观化的立法趋势;接着分析了医疗行为的法律性质和法律特征,并探讨了医疗责任的法律基础和法律本质,医疗责任的法律基础是过失,法律本质是侵权责任......
重塑侵害商标权的认定标准(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06
关键词: 侵权认定标准 混淆 淡化 商标使用 显著性 内容提要: 现代商标制度把“混淆标准”与“淡化标准”作为认定侵害商标权的标准,两个标准并置导致了商标法侵权理论的混乱。“混淆标准”预设了商标法的消费者中心主义,并把理性消费者......
西部人才流失的成因及其治理(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内容提要]:西部大开发,关键在人才。解决西部人才流失的关键是要解决制度势差,要以制度创新来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要改革分配制度,在现有基础上要尽可能为人才提供优厚待遇。重要的是要为人才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良好的制度发展空间。......
论网络时代未成年人权利之维护
发布时间:2022-10-31
论网络时代未成年人权利之维护 论网络时代未成年人权利之维护 论网络时代未成年人权利之维护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权利的实现的形式应是丰富多彩的,当然也应包括运用时代的产物-网络......
论《越南民法典》未成年人监护制度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越南民法典》未成年人监护制度 论《越南民法典》未成年人监护制度 论《越南民法典》未成年人监护制度 1995年11月9日,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民法典》(注:《越南民法典》中译本,米良译,云......
探讨未成年人犯罪
发布时间:2023-01-30
未成年人犯罪在目前的社会犯罪中愈加凸显,未成年人群体的有关触犯刑法的现象层出不穷,并且有关未成年人尚不在刑法规定的负刑事责任范围内,但行为确实侵犯刑法保护的犯罪客体的案例有着上涨的趋势,社会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关注程度越......
受害方不能申请工伤认定(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24
2003年4月,曾某将自己的一辆中型自卸货车挂靠在某汽车配件经营部,并以该经营部名义对外经营,每年向其缴纳400元服务费。5月5日,曾某个人出面聘请吕某为其驾驶该货车,吕某的支出费用全部由曾某个人负担。9月5日,吕某驾驶该车时因塌方......
论劳动能力丧失及其损害赔偿(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08
《民法通则》第119条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这里规定赔偿残废者生活补助费,就是关于公民因侵权行为丧失劳动能力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这个问题在实践中是一个......
教育机构对未成年学生人身损害赔偿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9
一、未成年学生人身损害概述 近来未成年学生人身损害事件时有发生,而教育机构和侵权人具体如何承担、多大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是很棘手的问题,以下就对此问题的相关法律规定、归责原则以及责任承担问题进行探讨。本文着重探讨教育机构......
论“赛博文化”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3-12-18
"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时代的文化形式——赛博文化以其独特的自由开放性、虚拟性、自治性等特点给社会生活各方面带来了巨大影响,从而也给未成年人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对此,教育工作者应有充分的认识与思考,......
论第三人侵害债权的制度构造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第三人侵害债权的制度构造 论第三人侵害债权的制度构造 论第三人侵害债权的制度构造 传统民法理论认为侵权法作为民法的组成部分,主要保护除合同债权以外的财产权、人身权(即所谓的“绝对权”......
论洛克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洛克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在他的神士教育理论体系中,他所提出的如道德养成教育要及早实施;通过道德行为的反复训练培养儿童的德行。使其养成良好道德习惯;充分利用榜样的教育力蚤;对儿童的道德养成教育应......
国家侵权损害概念的“双层结构”(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26
关键词: 国家赔偿/损害/权利侵害/利益损失 内容提要: 在国家赔偿法的学理上,对侵权损害概念的界定或理解,存在一种“权利受侵”和“利益受损”不加区分的方法。该方法在解释论上演绎出国家赔偿仅限于人身权、财产权损害的观点,在规范论......
法律父爱主义与侵权法之失(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04
关键词: 法律父爱主义;侵权法;个体自治;权利倾斜性配置 内容提要: 因法律父爱主义的影响,当代中国侵权法领域的异化现象日益呈现,侵权立法往往过度以侵权责任替代当事人的合约机制,或者对权利予以倾料性配置,造成一系列既不公平、......
论环境侵权损害填补综合协调机制(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27
内容提要:侵权法理论的不断发展和环境侵权自身的特殊性对传统环境民事责任理论提出了挑战。出于维护正义、稳定社会秩序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以环境侵权损害填补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民事责任的社会化为各国民法和环境法所共同关注。本文分析......
浅析缔约过失责任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对缔约过失责任进行较为全面详尽的探究,阐述其基本概念,针对其特点进行发掘,结合一些学者的观点发表个人看法和立场,希望得到老师同学认同。论文关键词:过失 责任 归责 先合同义务 侵权责任 合同效力Abstract: Th......
探究未成年被害人权益刑法保护的立法问题
发布时间:2016-01-09
摘 要: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弱,再加上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差,除此之外,在受到犯罪分子的......
浅谈雇员受第三人侵害案的赔偿责任认定
发布时间:2023-01-10
论文关键词:雇员 第三人 侵害案 赔偿 责任认定 一、案情简介 二、分歧意见 本案涉及赔偿权利人的请求权和致害人及雇主的赔偿责任问题,包括赔偿权利人是向雇主甲主张权利还是向致害人丙、丁主张权利,或者将甲、丙、丁列为共同......
浅析过失共同犯罪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6-14
论文摘要:刑法理论界一直对共同过失能否成立共同犯罪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司法实践中问题的不断出现,使得我们对传统的共同犯罪理论有了新的认识。本文主要从完善过失共同犯罪立法的必要性、过失共同犯罪的成立条......
关于中西方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目标的相似之处
发布时间:2023-02-04
" 论文摘要:中西方虽然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背景、文化背景等方面有较大差异,但在未成年人道德养成的目标上却存在着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主要反映在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所需要的共同道德规范的要求方面。本文对此进行了......
未成年人家庭伤害事件的心理分析及化解之道
发布时间:2015-11-03
最近两起事件引起了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2015年4月5日南京警方查明,9岁的小磊(化名)因未完成养母李某布置的课外作业,遭到养母毒打,致双手、双脚、背部大面积红肿。法医初步鉴定构成轻伤。4月5日凌晨,李某被警方刑拘。在该案件......
浅析缔约过失责任(4)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7-28
4、归责原则不同。缔约过失责任的成立要求缔约人在主观上必须有过失,即适用过失责任原则。而侵权责任除适用过失责任外,还可适用无过失责任、公平责任原则。(三)、过失责任与先合同义务缔约责任是违反先合同义务的结果。先合同义务以......
过失为故意侵权提供必要条件行为的民事责任_经济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10
侵权的形态是丰富而复杂的,同时由于我国侵权行为法还没有制定,因此对于侵权形态的类型化、法律责任的承担、侵权的法律适用等方面还有很多模糊的法律问题有待探讨。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 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
论我国环境侵权损害的社会化赔偿机制(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27
论文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环境侵权日益复杂化,私法公法化的趋势日益显著,传统的民事救济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环境侵权的需求。应运而生的便是责任的社会化、赔偿的社会化。在论述我国建立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必要性的同时,在借鉴国外......
新能源未来谁受宠?-新能源专业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21
按照中国目前对能源的消耗速度,传统的煤炭资源在30年之后将面临枯竭。寻找替代能源 及利用可再生能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 从2003年开始,政府大力推进风能、太阳能、小 水电、生物质能的发展,以期改变对传统能源的依 赖。经过......
赔偿损失中责任相抵原则与减轻损害原则之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13-12-19
赔偿损失中责任相抵原则与减轻损害原则之比较分析 赔偿损失中责任相抵原则与减轻损害原则之比较分析 赔偿损失中责任相抵原则与减轻损害原则之比较分析 所谓赔偿损失,亦称为违约赔偿损失,乃为合......
侵害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若干问题探讨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提要: 本文遵循侵权行为法的基本原理,借助比较法之研究方法,围绕侵害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赔偿范围与数额计算、侵害行为的诉讼时效及被许可使用人诉讼主体资格等具体问题全面阐述了作者的见解,并提出了相关立法建议。 ......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规范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发布时间:2015-09-11
摘 要 未成年人会经历从童年、青少年、青年的三个重要阶段。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未成年人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产生一些不良行为。本文总结了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几种表现形式,并从个人因素、学校教育方式、社会环境、家庭因......
农村老年人性侵害犯罪的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2-07-26
【摘要】本文以Y地区基层检察院为样本,通过对该地区近年来农村老年人性侵害犯罪案件的情况分析,期望对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有所帮助。 【关键词】性侵案件频发;原因分析;对策 近年来,农村老年人性侵害犯罪案件频发,在社会上产生了......
试论共同抵押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1-04
卷首担保法律制度作为化解市场经济风险和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法律手段,横跨物权法、债权法两大领域,已经成为各国民商法上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法律制度。而在各种担保物权中,抵押权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担保方式,素有“担保之王”之称。抵押物......
对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的界定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提要]:《刑法》第20条对正当防卫作了明确规定,但正当防卫的前提——不法侵害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说明,本文从不法侵害的含义及特征入手,以求对可以实施正当防卫的不法侵害作一个科学的界定,并从主体上把不法侵害的主体分作个人主体......
新疆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20
【摘要】新疆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明显区域性特征,以侵犯财产为目的的案件居多、民族类别较为集中、受教育层次普遍偏低、主要为闲散人员,多出自问题家庭,生活区域主要在南疆和农村,犯罪类型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导致新疆未成年人犯罪的......
未成年子女作为探望权主体之伦理考察(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08
论文摘要: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主要根据血缘亲情而构建,涉及到一系列伦理价值判断。2001年婚姻法仅规定离婚后未与子女共同生活一方父或母有探望权,忽略了子女主动与父母进行亲情沟通的伦理需要,将子女兰于被动的客体地位。笔......
国外未成年人司法制度
发布时间:2023-01-19
一、概论 司法制度是指国家体系中司法机关及其他的司法性组织的性质、任务、组织体系、组织与活动的原则以及工作制度等方面规范的总称。虽然各国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存在着诸多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模式,单位成年刑事司法制度的基本......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判
发布时间:2022-11-04
近年来,面对日益增多的未成年人犯罪及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案件的发生,安阳市两级人民法院高度重视,在继续贯彻执行教育、感化、挽救六字方针的基础上,注重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强化全方位教育,有效促进了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工作的深......
犯罪过失若干问题的探讨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20
内容提要:犯罪过失理论处于不断的研究和发展中,犯罪过失不再认为是纯粹的心理事实而是主客观两层面的结合的构造。注意义务和结果避免义务、犯罪过失的构造、以及违法性认识,在犯罪过失理论中是很重要的问题。注意义务不能包括结果避免......
对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的界定(2)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按照主观不法说认为行为具有违法性外,尚须侵害者具有责任能力,即主客观都违法才能成为正当防卫的前提,理由是侵害者没有责任能力,连法律都不得追究其责任,防卫者个人的行为不得超过法律制裁权本身,所以对无行为能力人不得实施防卫。......
未成年人公诉制度改革
发布时间:2023-02-24
一、未成年人公诉制度的理论基础 未成年人是一个法律上的概念,我国《未成年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岁的公民。未成年人处于生理发育阶段,相比于成年人还不成熟,具有独特的身心特点:未成年人易于冲动,情绪波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