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重塑侵害商标权的认定标准(1)论文

重塑侵害商标权的认定标准(1)论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1-06 02:48:59
重塑侵害商标权的认定标准(1)论文
时间:2022-11-06 02:48:59     小编:zhuangxinyu

关键词: 侵权认定标准 混淆 淡化 商标使用 显著性 内容提要: 现代商标制度把“混淆标准”与“淡化标准”作为认定侵害商标权的标准,两个标准并置导致了商标法侵权理论的混乱。“混淆标准”预设了商标法的消费者中心主义,并把理性消费者作为判定侵权的主体。

现代技术塑造了商标对消费者的符号暴力,理性消费者的缺失使“混淆标准”丧失了依据。消费者受益是商标法保护商标权人的结果,而不是目的。

商标法应以对商标所有人的保护作为第一要旨。商标所有人中心主义抑或消费者中心主义导致了对政府监管的不同态度。

侵害商标权的认定标准应当以商标权作为考虑的基点,“商标显著性受到损害之虞”可以统合商标法上既有的“混淆标准”与“淡化标准”,矫正了既有商标权认定标准的不足,有其自身的优势。 引言 尽管已有的学术文献在界定一般侵权行为(这里的“侵权行为”既包括侵害的是法律上明确规定的权利,也包括法律应予保护的利益。

与日本法上的不法行为概念大致相当。(王泽鉴.侵权行为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87;黄立.民法债编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241;史尚宽.债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111.))的要件时存有不同认识,但都把权利或者利益受到侵害作为侵权行为成立的要素之一。

这里受到侵害的权利当然包括知识产权。(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2条;另见黄立.民法债编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267.)按此,商标权本身受到侵害(之虞)应当是侵害商标权的认定标准。

由于显著性/识别性是商标的本质特征,侵害商标权的认定标准可进一步理解为是“商标的显著性受到损害或者受到损害之虞”(简称“显著性受到损害之虞”)。然而,无论是“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下称TRIPS协定)(参见TRIPS协定第16条第1款。

)、地区性商标立法(参见欧盟《商标指令》第4条第1款b项。)、外国的商标立法,(参见美国《兰哈姆法》第43条a款;德国商标法第14条

(2);英国商标法第19条;等等。)还是当代的学术成果,(参见:李明德.美国知识产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97-305;彭学龙.商标混淆类型分析与我国商标侵权制度的完善[J].法学,2008

(5);邓宏光.商标混淆理论的扩张[J].电子知识产权,2007

(7);杜颖.商标法混淆概念之流变[M]//李扬.知识产权法政策学论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85-195;曾陈明汝.商标法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95-96。外文资料参见:W.Cornish&D.Llewelyn,Intellectual Property:Pa-tents,Trademark and Allied Rights(Sixth Edition),Sweet&MaxwellLimited,London,2007,pp747-752;Rose D.Petty,Initial InterestConfusion versus Consumer Sovereignty,TMP,Vol.98(200

8),pp.762-766.)多把“导致消费者混淆的可能性”作为一般侵害商标权的认定标准(下称“混淆标准”)。在此基础上,多数学者认为,正在面临第三次修改的中国商标法也应当吸收“混淆标准”。

(参见彭学龙.论混淆可能性:兼评我国商标法第三次修改草稿[J].法律科学,2008

(1);邓宏光.商标侵权判断标准[J].法商研究.2010

(1);黄汇.售前混淆之批判与售后混淆之证成:兼谈我国商标法第三次修改[J].电子知识产权,2008

(6);等等。)然而,“混淆标准”预设了商标法的消费者中心主义(consumer oriented),背离了商标法的立法目的。

同时,“混淆标准”针对的是一般商标受到侵害的情形,它无法应对驰名商标被侵害的困境。在很多情况下,他人未经许可擅自使用驰名商标并没有造成消费者的混淆,(事实上,越是使用驰名商标的商品,消费者越是熟悉,在这个意义上,消费者越是不容易造成混淆。

(例见孔祥俊.商标与反不正当竞争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298.))但驰名商标所有人仍然受到了损害。为此,针对驰名商标,在商标法上又兴起了淡化理论,认为只要一种行为构成了对驰名商标的弱化、丑化或者退化,就侵害了驰名商标所有人的利益(“淡化标准”)。

“混淆标准”与“淡化标准”在商标法上并举,并分别以消费者和商标权人作为保护的中心,造成了商标法保护原则的混乱,实有改造之必要。 本文试图对现代商标法上的侵权标准加以整合,在检讨“混淆标准”和“淡化标准”的基础上,提出“显著性标准”。

这一进路认可“显著性”是商标的本质要件这一观点,认为混淆和淡化都是使商标显著性受到损害的表现形式,“商标显著性受到损害之虞”才是侵害商标权的认定标准。这一认识不仅与侵权行为法以“权利本身受到侵害作为侵权行为的要件”这样的传统理论相兼容,还有利于矫正商标法的发展方向。

在形式上,显著性反映的是商标的特征;在逻辑上,它反映的是经营者、商品/服务、商标之间的关系。脱离商品/服务讨论商标的显著性,一如脱离经营者讨论商标的显著性,都是无功而碎片化的。

在这个意义上,显著性受到损害,其实就是上述关系遭受了扭曲和割裂。“显著性标准”体现了商标法的商标所有人中心主义(trade-mark owner oriented),与“混淆标准”体现的消费者中心主义相去甚远。

然而,“显著性标准”与混淆并不矛盾;相反,消费者视野里的混淆恰恰是显著性受到损害的表现形式之一。“显著性标准”与正在兴起的“商标使用标准”大异其趣,但同样,“显著性标准”也与对商标的使用并不矛盾。

在结构上,除去一个简单的引言之外,本文还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致力于介绍并清理商标法上现有侵权认定标准的不足。

第二部分讨论正在兴起的“商标使用标准”,在指出其合理性的同时,检讨了“商标使用标准”的预设前提与内在机理。由于本文以商标权受到侵害之虞为讨论之内在理路,因此,文章的第三部分讨论了商标从利益上升为权利的过程。

笔者的观点是,商标与经营者的营销方式、售后服务等一样,都是民事主体的竞争手段之一。竞争者的商标是作为一种合法的利益受到保护的。

只是在历史的某个特定时刻,法律才将竞争者基于商标的利益上升为权利。这一思路建立在严格的大陆法系国家将法律保护的对象分为权利和利益并施以不同的保护要件这一传统之上,注重侵权行为的类型化,与英美法上的经验主义殊有不同。

这意味着,对本文的批评与检讨也应当建立在这个前提之上,用维特根斯坦的话说,“规则一旦被印上一种特定的意义,就划出这样一条线来,在所有情况下我们都应当按照它们来遵守规则”。文章的第四部分讨论“显著性标准”,并构建了“显著性标准”的框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其内在优势。

最后是对文章的一个总结。

一、“混淆标准”与“淡化标准” “混淆标准”意味着,在考量被诉行为人是否侵害了他人的商标权时,以消费者对商品/服务来源是否发生了混淆作为判定的标准。如果某一行为造成了消费者的混淆(或者混淆的可能性),该行为就构成了侵权;否则,就没有构成侵权。

就对象而言,商标法上的混淆包括直接混淆和间接混淆,直接混淆意指使用某特定商标的商品或者服务实际上来源于经营者乙,而消费者误认为其来源于甲;间接混淆意指使用某特定商标的商品或者服务由经营者乙提供,与经营者甲并没有任何关系,而消费者误认为经营者甲与经营者乙之间存在着控股、许可或者赞助等关联关系。到目前为止,“混淆标准”不但为多数知识产权法学者所认可,还在很多国际条约、外国立法中有所体现。

在TRIPS协定中,甚至还有关于混淆的推定。(TRIPS协定第16

(1)规定:“……若对相同商品或者服务使用了相同标志,则应推定存在混淆的可能性。……”。

)这一进路认为,通过以防止给消费者造成混淆,商标传达或者体现了有关企业的信息,并因而降低了消费者搜索商品的成本,在此基础上促进了社会的高效率。(See William M.Lands&Richard A.Posner,TrademarkLaw:An Economic Perspective,Journal of Law&Economics,Vol.30(19

8

6),p.265;Margreth Barrett,Internet Trademark Suits and theDemise of Trademark Use,Davis Law Review,Vol.39(200

6),pp.371-378.)也正是在这一进路的影响下,我国部分学者在讨论商标法的第三次修改时,一直把我国商标法第52条第1项的内容作为批评的靶子,(商标法第52条第1项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行为,构成了对商标权的侵害。多数学者据此认为,我国商标法没有提出混淆要求。

相关文献参见王迁.知识产权法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502-503;邓宏光.商标混淆理论的扩张[J].电子知识产权,2007

(7);杜颖.商标法混淆概念之流变[M]//李扬.知识产权法政策学论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85-195。笔者并不同意这种观点。

我国商标法第52条尽管没有明确提到混淆,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条明确规定,在认定商标法第52条第1项所规定的商品/服务相同或者近似、商标相同或者近似时,应将消费者的误认作为条件之一。这意味着,有关我国商标法的司法解释是考虑了混淆的。

此一见解亦见孔祥俊.商标与反不正当竞争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272.)认为我国商标法没有确立混淆标准,与TRIPS协定的要求不一致。就范围而言,“混淆标准”适用于侵害一般商标的直接侵权行为,对侵害驰名商标的行为并不适用。

这意味着,针对某些使用他人驰名商标的行为,尽管没有导致消费者混淆(如果混淆,肯定构成侵权),但如果所有人受到侵害,也应当予以制止,这就是“淡化标准”。这样,在商标法上就存在两个侵害商标权的判定标准。

(当然,在美国法上,很多学者认为不把淡化称为商标侵权行为,而是把其称为一种与商标侵权并列的法律应当制止的行为。(See D.Vaver&L.Bently,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the New Millenni-um,Cambridge,2004,p.173.)) “混淆标准”的着眼点是消费者,认为商标法的最终目标是保护消费者。

然而,随着技术与市场规模的发展,有些行为并没有造成消费者的实际混淆,基于价值衡量、政治力量的对比等,美国的法院仍然判定这些行为侵权。为在理论上保留“混淆标准”,就产生了混淆这一概念的扩张。

(关于混淆概念扩张的情况,参见孔祥俊.商标与反不正当竞争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260-271;彭学龙.商标混淆类型分析与我国商标侵权制度的完善[J].法学,2008

(5);Rose D.Petty,Initial Interest Confusion versus Consumer Sovereignty,TMR,Vol.98(200

8),pp.762-766;邓宏光.商标混淆理论的扩张[J].电子知识产权,2007

(7);杜颖.商标法混淆概念之流变[M]//李扬.知识产权法政策学论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85-195;等等。)从而,破坏了法律的确定性。

另外,与“混淆标准”不同,“淡化标准”的着眼点是驰名商标所有人,认为淡化驰名商标本身的行为应予制止。在“经营者—商品/服务—消费者”的链条上,“混淆标准”与“淡化标准”关注的焦点正好相反,其结果不仅导致在一般商标和驰名商标保护制度上的差异,还造成了商标法基础的混乱。

将混淆界定为侵害商标权的判定标准预设了商标法的消费者中心主义。然而,这一进路模糊了商标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界限。

从法理学上看,各个部门法的划分标准是法律关系的属性、法律关系的调整方法、保护的对象等要素。按此,保护消费者不是商标法的任务,而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焦点。

仔细阅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就会发现,整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都是围绕着如何让消费者获得足够的商品信息和合格的商品来构建的。从经济学上看,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的交易只要满足自愿要求,就可以实现效率的最大化。

但交易主体之间,特别是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主体往往会隐瞒有关信息,使古典经济学的市场模型遭受扭曲。这时,政府监管遂成必要。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家监管市场的结果。(有学者把这一现象称为“监管型政府的崛起”,参见Edward L.Glaeser&Andrei Shleifer,The Rise of the Regulatory State,Harvard Institute of Economic Research,Working Papers,1934.)按照西方的诉讼救济模式,消费者因经营者造成的损失本应交由法院处理(维权者支付费用),但有关的经济学者通过模型说明,在法律不完备的前提下,如果侵权行为容易类型化,而且受害人范围广泛,通过诉讼救济成本过高(负外部性大),这时监管(行政保护)就是有效率的。

在这个意义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更多体现的是行政保护。商标法则不同,他人擅自使用了商标权人的标志从中渔利,受害人是商标权人,消费者在很多情况下根本没有受害(如知假买假),(经济学家张五常就认为,假货给消费者造成混淆的可能性非常小,原因在于,市场会给消费者以保护。

(参见:张五常.打假货是蠢行为吗?[EB/OL].[2009-12-10].http://blog.ifeng.com/article/3514951.html.))这时商标权人通过诉讼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利就更为可取。商标法应以商标权人为中心。

商标法的目的是保护诚信的经营者不受他人非法地抢占生意,促进商业道德。从历史上看,法院在裁判侵害商标权案件时,之所以关注消费者混淆是因为导致消费者混淆是抢占他人生意的特别有效的方式。

按照“混淆标准”,作为一般消费者的公众是主要的判断主体。按此,在判断是否造成消费者混淆时,采用取样调查的办法最为科学。

但在司法实践中,更常见的是由“法官根据具体情况和自己的经验,通过比较冲突的商标及其使用的情况,认定混淆可能性。”因此,有时消费者并没有混淆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法官却判决产生了混淆。

如此,“混淆标准”与预设的消费者中心主义发生了偏离。更重要的是,商标所有人因有现代技术帮助,可以监视、捕获消费者的活动。

现代企业通过提供折扣卡、消费记录、积分卡等记录系统,分析消费群体,在不同的消费者之间进行区隔,从而达成一种持续和普遍的监视。这样,每个消费者的周围都存在着无需部队和物质约束的凝视,以致构成了福柯所谓的规训社会。

个体被纪律征服,品牌伴随着时间维度进入消费者的身体。商标借助现代传媒的宣传与推动,经由时间的演变,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进行了构建,使消费在很多情况下成为无意识的实践。

这种无意识隐去了时间维度,使消费者的活动成为一种消费习性。如此,消费习性忘却了商标的统治关系,忘却了商标的符号暴力实质。

一如布迪厄所说,“符号暴力是建立在集体期望或社会性地灌输的信仰之上的强取服从的暴力,它没有被如此理解。”“符号暴力的作用之一是统治关系的变形并从属于情感关系,权力转变为个人魅力,或者转变为适于唤起情感吸引的魅力。

”这样,商标通过现代技术控制了消费活动,相应地,消费者也忽略了商标的符号暴力日渐依赖品牌。理性的消费者消失了。

在此意义上,消费者根本无法客观地判定某种行为是否导致了混淆。

二、为什么不是“商标使用标准” 近些年来,针对互联网环境下的商标权纠纷,如搜索引擎服务商销售关键词的行为、弹出式广告行为等,一些美国学者提出了商标使用理论(trade-mark use theory)。(Margreth Barret,Internet Trademark Suits and the Demise of“Trademark use”,U.C.Divis L.Rev,Vol.39(200

6),p.371,StaceyL.Dogan&Mark A.Lemley,Trademark Use and Consumer SearchCosts on the Internet,Hous.L.Rev.Vol.41(200

4),p.603,StaceyL.Dogan&Mark A.Lemley,Grounding Trademark Law ThroughTrademark Use,Iowa L.Rev,Vol.92(200

7),p.1669.尽管此前欧洲的一些学者也讨论了“商标使用”,但似乎并没有就“商标使用”的前提、逻辑基础、规范目标等进行系统化探讨,因此,很难说形成了商标使用理论。(See Jeremy Philips&Ilanan Simon(ed.),Trade-mark Use,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在这种进路看来,只有那些属于商标使用的行为才构成了对商标权的侵害,非商标使用(non-trademark use)行为不构成商标侵权。

其理由主要包括:其一,在普通法历史上,法庭明确地把使用作为判定侵害商标权的标准,尽管法庭没有使用“商标使用”这个词。现代法院通过“商标使用”这一理论进行裁判,无非是重复了成文法和相关判例法的一个表述。

其二,“商标使用”体现在美国的成文法中。美国1946年兰哈姆法第32

(1)要求对那些将他人的注册商标商业性用于商品和服务的销售、许诺销售、分销或者广告并导致消费者混淆的行为人科以责任;第43(a)对那些将他人的未注册标志商业性用于商品、服务或者商品容器上并导致消费者混淆的行为人科以责任。按此,若要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必须同时具备两个要件,一个是被告必须将涉案标志用于销售的商品或者服务上;另一个是被告的行为必须是商业性的[11]。

除此之外,兰哈姆法第45条还明确对“商业性使用”进行了界定,这说明,如果被告的行为构作为一个标志(use as a mark)用于商品或者服务上,就构成了“商标使用”,应该构成侵权。与此相应,如果一个被告自己没有商业上使用一个标志,则只有他在故意引诱他人如此使用时才承担责任[11]383。

其三,商标使用理论与商标法的最终目的非常吻合。在法律经济学看来,保护商标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竞争。

因此,商标法只禁止那些引起消费者混淆的行为,借此降低了消费者的搜索成本,促进了市场效率,并使生产商收回投资[12]。按此,只有那些把他人的商标用于推销自己产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才有可能干扰消费者的认知能力,并增加了消费者的搜索成本。

而那些第三人的非商标使用行为不仅不会增加消费者的搜索成本,还会增加有关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商标使用倡导者们指出,尽管商标使用理论的讨论起源于网络环境之下,但它同样适用于整个商标法。

在商标使用论者看来,这一原理在维护商标法的统一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商标使用标准不排除传统的“混淆的可能性”这一标准,但商标使用标准是商标法上既有中心的重申,它应当为混淆的可能性这一标准提供一个应然界限[13]。

与此同时,我国的知识产权学界,也有学者对商标使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形成了一些优秀的成果。(参见:文学.商标使用于商标保护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刘春霖.论网络环境下的商标使用行为[J].现代法学,2008

(6);等等。)但我国的学者对商标使用标准讨论的背景与美国学者相差甚远。

我国商标法实行注册取得原则,因此就产生了某些经营者依赖法律程序进行注册但不使用并囤积商标的现象。为对注册取得原则进行矫正,学者们开始诉诸商标使用理论。

能否把商标使用作为侵害商标权的认定标准?笔者的结论是否定的。其理由在于,第一,无论是有关的国际公约,还是商标法上关于商标本质的“商誉说”,都是针对商标权的获得来讨论“使用”的。

尽管在认定侵害商标权的时候,也涉及到“使用”,但这一“使用”与作为商标权获权条件的“使用”,意义并不完全覆盖。如果将两个不同性质的“使用”统合在商标使用这一标准之下,就会产生在一个理论框架中,同一个术语有不同内涵的结果。

(有学者在梳理美国商标法时就指出,“使用”这一术语在获得商标权、维护商标权、确定商标权的地理范围方面等都具有不同的含义。(Graeme B.Dinwoodie&Mark D.Janis,Use,Intent to Useand Registration in the USA,in Jeremy Philips&Ilanan Simon(ed.),Trademark Use,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p.326.))第二,“商标使用”的理论基础是商标法应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消息,更多的信息可以提高社会的福利,并降低消费者的搜索成本。

在这个理解框架之下,互联网环境下的销售广告词服务就是非商标使用,因为这一服务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与消费者搜索有关的其他经营者的信息。然而,过多的信息并不会降低消费者的搜索成本,反而会增加消费者的负担。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过多的信息对于消费者而言,必须面临着挑选与质量的问题,这反而会增加消费者的搜索成本[14]。事实上,在商品或者服务市场上,消费者需要的是有价值的信息,而不是简单的多。

“较多的信息,有时只是多而已。实际上,它反而是少。

”[15]对于消费者而言,我们应当提供的是能够保证其真正选择和消费者自主的信息[16]。第三,商标使用倡导者试图在“获得商标权”和“侵害商标权”之间建立一种对应关系,将“获得商标权”的“使用”移植到“侵害商标权”的认定中,并进而主张商标使用标准为侵害商标权的认定提供了一种确定性[16]1121-1122。

有学者通过梳理有关的判例指出,尽管美国有的法院在判例中使用了“商标使用”这一术语,但它们无非是在具体情况下综合考量各种因素证明“混淆的可能性”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该学者提出了“语境论”路径,认为商标法的目的并不是单一的降低消费者的搜索成本;相反,商标法具有促进自我认同、政治言论自由、有效组织信息、产品比较等功能。

“语境论”要求法院在具体情况下,考量商标法的各种竞争性目标,然后做出一个选择,而没有必要追求形式主义的逻辑统一[14]805。第四,在现代传播技术的影响下,如果过度扩大“使用”的内涵,还会引起商标本身的异化。

传统的商标使用指的是将标示附着于商品之上或者与此密切的活动,如在商业信函中的使用。现代传媒兴起之后,在广告中进行宣传也是商标的使用。

如此,商标与广告密切勾连。(一如冯象所说,商标对于广告的重要意义在于,凭借商标的私有垄断形状,广告宣传得以吸引巨额资本。

若无商标而宣传一件产品(如围巾),不啻替所有花色品质类似的围巾做了免费宣传;因而除非是独一无二的产品,不然就不会大做广告。参见:冯象.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永存不移[M]//木腿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62.)“商标因为广告宣传,便不再仅仅是商品或者企业的标记。

它成了我们这个消费者社会的消费文化的中心环节。”[16]1150如此,商标变成了一个过度依赖传播的符号。

无论是国家工商局颁布的《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还是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的《关于审理涉及驰名商标保护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都把企业在商标宣传上付出的时间、程度和方式作为认定的一个重要要素。慢慢地,商标变成了一个活期存单,只要经营者注入越多的广告资金,经营者的收益就大,其禁止其他人利用的范围就越广。

这样,生产商改进商品或者服务质量的激励减退了。第五,在笔者看来,商标使用尽管有其合理之处,但其体现的是一个过程,与商标权本身并不等同。

更何况,并不是所有的对商标的使用都可以产生商标权。因此,商标使用标准在逻辑上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它没有从权利本身受到侵害这一视野讨论侵害商标权的认定标准。

三、从利益到权利:作为竞争手段的商标 现代的法律理论家总有些自我中心主义,他们乐意接受“传统—现代二分法”的理念,认为应当对社会进行两极性的划分,(美国著名历史学者柯文曾对此有深刻批判。参见: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中国的兴起[M].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88-92.)将权利理解为是现代的同义词,并进而设想出一个前权利时期。

这一认识带有明显的去时间化的意味(de-temporalized),暗示了制度、事件、意识等方面的断裂。如剑桥大学的本特利教授(Bently)在研究现代英国商标法的形成时就指出,英国的现代商标制度形成于1860至1910年。

尽管在1860年以前和1910年之后,英国商标法都有一些重要的发展,但现代商标制度的最本质特征却是这一时期通过强有力的立法、司法、外交和学术活动塑造的[17]。与此不同,笔者认为,单就商标而言,其呈现的是一种连续性的历史。

作为一种符号的商标,其历史足可等同于商业交往本身。商标是经营者表明自己身份的信任机制,(卢曼指出,人们在面对复杂性的社会交往时,必须对其进行简单化,从而将复杂的关系简化为可信任的和不可信任的。

在这个意义上,商标就是经营者向他人提供信任的一种机制。(卢曼.信任:一个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M].翟铁鹏、李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有人类就有商业交往,有商业交往就有商标。

按照卡多佐的思路来看,这一概念之所以有它现在的形式,几乎完全应归功于历史,除了将它视为历史的产物外,我们便无法理解它们[18]。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波斯纳指出,法律是最“依赖于往昔”的、尊崇传统、先例、谱系、古老文本、古代术语的学科。

(当然,波斯纳对历史研究的方法带有一定的批判性,在他看来,很多情况下人们对古老知识、古老文本的膜拜仅是一个面具,他们真正的目的是为当下制造一个合理的理由。(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理论的前沿[M].武欣、凌斌,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149.) 本文坚持这样一种基本观点,商标本质上是一种符号[19],是商品或者服务经营者之间竞争的手段。

因此,凡有商品或者服务之间的竞争,经营者使用的符号都发挥了商标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有学者把商标的起源诉至人类知识产生的时代[20]。

据考,早在小亚细亚和古埃及时期,人们就在砖块上刻上标记。除此之外,在共和和帝国时期的罗马以及古代希腊、意大利、英国、德国、法国等,人们也已经开始在陶器、铅管、铜器等器物上使用一些标记,甚至客栈和商店也使用类似的符号[21]。

这些标记的形式表现为负责的自由人、奴隶、艺人或者工匠的姓名、表示姓名的字母、纹章。很多时候,在这些姓名和纹章之后还刻有图片或者照片。

这意味着,这些姓名和纹章除了作为商标之用外,还履行着政府或者官方的监管职能[22]。在谈到古罗马对商标的使用时,有位学者告诉我们:“所有这一切都向我们展示了被法律史学者忽略的罗马的商业生活。

就其结果看,罗马的商业关系,尽管其依据的原则,与我们普遍想象的大相径庭。但帝国时期的罗马同样充斥着类似我们今天的商业热潮。

制造商的标记并不少见,他们与现代贸易中所熟知的营销制度密切相关。”[20]22另外,在中世纪也出现了一些管理性的生产标记,法律、行政命令或者行会条例强制使用这种标记,这样就可以查到那些可归责的艺人并对其进行处罚;或者发现那些本国行会垄断的走私进来的产品,并对其进行没收[21]32。

显然,商标与广告、营业风格、售后服务一样,也是经营主体之间进行竞争的手段,它们透视着责任主体的信息。经营者通过投资于此,获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相应地,如果他人窃取了这样表现投资优势的手段,就有可能被认定为轻罪,有时甚或是一种重罪[23]。

商标的这一属性暗示我们,维护公平竞争是商标法的核心[21]33,商标法的基本功能是规范竞争者之间的秩序,保护诚信的竞争者。诚然,保护诚信的竞争者会使护消费者受益,但这种结果并不是商标法的立法目的[24]。

最近的一篇讨论商标法基本原则的文章也指出,民法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如诚信原则、公平原则、权利不得滥用原则在商标法上都有适用之余地[25]。而这些原则显然是适用于竞争者之间的。

保护竞争手段的合法、诚信是竞争法的基本内容。竞争法通过规制竞争行为、结构或者状态,实现效率、公平、正义、秩序等基本价值[26]。

换一种说法,即竞争者因诚信的竞争手段而产生的权益受法律保护。竞争者通过合法竞争手段而产生的权益可分为权利和利益。

按照波斯纳的说法,所谓权利就是推定享受保护而他人不得干涉的重要利益[27],其本质是“由法律和国家权力保证人们为实现某种特定利益而进行一定行为的力”[28]。权利的内容是利益,但并非所有的利益都构成权利,只有那些外壳体现为力的利益才是权利。

(利益上升为权利,还需要伦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帮助。(参见:冯象.腐败会不会成为权利[G]//政法笔记.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冯象.鲁迅肖像权问题[G]//政法笔记.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上升为权利的那部分权益须在实证法上有明确的规定。

商标权即是竞争者基于商标这种竞争手段所应受到保护的权益。与此相应,也产生了与此相关的专门法。

除了上升为权利的那部分权益之外,竞争者还享有某些利益,这些利益立法者认为没有必要上升为权利,或者这些利益本身无法上升为权利(如企业拥有的商业秘密)。对这部分权益的保护仍留待竞争法来实现,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上确定的行为类型即为此例。

区分权利和利益的意义何在?其关注点在于构建不同的认定侵权行为的法律要件。这一区分在德国民法典和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有明显体现。

德国民法典第823条第1款规定:“故意或者有过失地不法侵害他人的生命、身体、健康、自由、所有权或其他权利的人,负有向该他人赔偿因此而发生的损害的义务。”第826条规定:“以违反善良风俗的方式,故意地加害于他人的,负有向该他人赔偿损害的义务。

”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184条第1款规定:“因故意或者过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权利者,负损害赔偿责任。故意以背于善良风俗之方法,加损害于他人者,亦同。

”显然,德国民法典第823条和台湾地区民法典第184条第1款前句都针对的是权利;而德国民法典第826条和台湾地区民法典第184条第1款后句针对的是利益。按此,侵害他人权利须负损害赔偿责任者主观上应系故意或者过失;侵害他人享有的利益须负损害赔偿责任者除主观上的故意之外,必须以“违反善良风俗的方式”为之。

(关于台湾地区民法典对这两种行为类型构成要件的分析,请见王泽鉴.侵权行为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竞争者基于商标这种竞争手段而产生的利益上升为权利后,即受专门法(商标法)的调整。尽管商标法仍具有竞争法、秩序法的性格,但其着眼点已和竞争法存有不同。

商标法着眼点在于从正面给商标所有人确权,提供权利保护和权利救济;而竞争法的着眼点在于规制行为、结构或状态。在这个意义上,通过商标法保护商标,和通过一般竞争法保护商标又存在诸多差异。

由于存在既有的保护商标的专门法,因此,在适用法律保护商标时,商标法应当优先于竞争法。与此相应,对商标的保护,应当从商标权这一“权利”角度来理解。

对侵害商标权的认定标准,应当按照权利本身受到损害或者有损害之虞来界定。

四、侵害商标权的应然标准 从商标权本身的性质讨论侵害商标权的认定标准这一认识并不新鲜,孔祥俊先生在最近的一本著作中就着重提出,我国在认定商标侵权行为时应当依据商标的固有权利。从商标的功能入手,他认为商标的基本功能对商标侵权的认定具有基础作用。

在此基础上,孔先生将侵害商标权的行为划分为直接妨碍商标功能的侵权行为和延伸的商标侵权行为310-312。 将商标的基本功能作为认定侵害商标权的基础准确把握了商标法的内核,但其不足是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商标的基本功能包括哪些?区别、宣传、表彰、还是质量保证?商标功能的不确定性会导致认定侵害商标权的行为的不确定性。

为此,笔者着眼于商标的本质,即显著性,认为“显著性受到损害之虞”是侵害商标权的判定标准。美国学者谢克特(F.Schechter)1927年曾在一篇重要的论文中指出,现代商标的价值依赖于其销售力(sellingpower),决定销售力的就是商标的唯一性(unique-ness)或者特殊性(singularity)。

商标的保护范围就决定于这种唯一性或者特殊性的程度[29]。 时过境迁,现代的学者更愿意把商标的本质表述为显著性(distinctiveness),而不是谢克特所谓的唯一性或者特殊性。

但笔者认为,从商标的本质来确定商标保护标准的思路仍然具有启发意义。尽管有的学者已经从显著性方面讨论了商标法的保护基础,但其主旨没有集中于商标权人。

(参见:邓宏光.商标法的理论基础[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该书作者认为,商标法的第一立法宗旨是“维护消费者利益”。在笔者看来,这样的认识偏离了显著性。

因为,显著性是指向商标的,是以商标权人为导向的。)与此不同,商标法是商标所有人主义的(trademark owner o-riented),保护商标权人是商标法的第一要旨。

在这样的进路下,笔者认为,“显著性受到损害之虞”是侵害商标权的认定标准。显著性不是一个本体,不是一个客观的陈述,而是企业、商标与商品/服务之间的关系。

当我们表述一个商标是否具有显著性的时候,说的并不是这个标示本身是否具有显著性,而是说这个标示和商品联系在一起是否具有显著性。因此,“苹果”这个词不具有显著性,但当它用于电脑或者手机上时就在同类商品中具有了显著性。

显著性暗含了一个比较的框架,是和其他企业生产的产品或者服务对比而言的。另一方面,显著性又表明了商标与企业的关系,它指示了商品的来源(企业),并区别了同类产品或者服务(商品)。

在这个意义上,简单地认定某个标示是臆造的、任意的,从而认定其有无区别能力是武断的。 把“显著性受到损害之虞”作为判定侵害商标权的标准的另一个理由是,它可以统合商标法的基础。

按照“混淆标准”,其依据的主体是消费者;按照淡化标准,其依据的主体是商标所有人。这样,在商标法上就存在两个角度不同的判定侵权的参考系,其结果是造成商标法基础的混乱不一。

更重要的是,在认定商标的混淆时,按照TRIPS协定第16条第1款的规定,若对相同商品或者服务使用了与他人形同的标志,则推定存在混淆的可能。并以此为基础,认定构成了对商标权的侵害。

这种武断的认识忽略了一种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情况,有时尽管行为人在相同商品或者服务上使用了与注册商标相同的标志,但消费者并没有造成混淆,如行为人在价格、产地等方面明示,消费者根本不可能混淆。知假买假就是这种情况。

例如,在我国的南方某市的港口市场上,英纳格手表售价200元,一般的消费者显然不可能把其当作瑞士生产的手表。(经济学家张五常就认为,假货给消费者造成混淆的可能性就非常小,原因在于,市场会给消费者以保护。

(张五常.打假货是蠢行为吗?[EB/OL][2009-12-10].http://blog.ifeng.com/arti-cle/3514951.html.)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日本学者田村善之才指出,市场和法律之间在保护民事主体权益方面存在竞争性。(田村善之.知识财产法[M].东京:有斐阁,2003:9-13.))但这种行为仍然应当认定为侵权,理由就是,英纳格这个商标的显著性降低了。

还有,某个汽车公司只做高档产品,如BMW,如果有个消费者把BMW汽车的标志用在自己的质量低劣汽车上使用,显然不属于我国商标法上第52条第4项的反向假冒行为,也不是对驰名商标的弱化,但仍然降低了BMW的显著性,如果满街的车上都贴上了BMW,BMW这个标志所彰示的高贵品质将荡然无存。(至于这种行为是否应当向商标所有人赔偿则是另一问题。

仔细分析这类问题要复杂的多。笔者并不是说,这种情况都构成了侵权,而是认为要综合考量商标所标示的产品的档次、价格等实际情况进行个案分析。

)这种行为与阅读盗版书的差异在于,前者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影响了BMW的潜在消费者,使BMW的显著性降低。在这个意义上,笔者认为,行为的性质与行为人是否与商标所有人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并无必然联系,重要的是后果。

把“显著性受到损害之虞”作为判定侵害商标权的标准预示了救济模式的转变。在以混淆为侵权认定标准的前提下,考量的是消费者,把消费者当作受害人。

按此逻辑,行政保护就是应有之义。在现阶段修改商标法的讨论中,诸多的呼声是减少行政救济。

这类呼声的主要理由是,商标局是国家机关,靠纳税人的税收维持运转;如果过多的采纳行政救济,就会得出用纳税人的钱帮助商标权人维权的结论。仔细考量,这样的分析并不成立。

如果防止给消费者造成混淆作为判定侵害商标权的标准,其结果显然是商标法的消费者中心主义。众多消费者的利益显然可以构成公共利益。

(关于公共利益的构成与判断,参见: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上)[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为什么不能行政保护?经济学家许成钢和卡塔琳娜·皮斯托认为,由于法律是内在不完备的,仅仅依靠法院阻吓违法的被动式执法有时是次优的,必须通过其他的立法和执法方式进行矫正。他们通过模型得出结论,在损害行为标准化程度高,而且预期损害的外部性大时,采纳主动的监管者执法模式就是最优的87。

行政保护就是监管的一种方式。因此,如果以消费者混淆作为侵害商标权的认定标准,行政保护就是有效率的。

与此相反,笔者认为,侵害商标权的判定标准是“显著性受到损害之虞”,据此,法官就可不以消费者为考量的标准,而径行判定行为人的行为是否降低了商标所有人商标的显著性。如果一个行为降低了商标的显著性,行为人就应当向商标权人赔偿;如果该行为同时还给消费者造成了混淆,使消费者蒙受损失,则消费者可以通过向有关部门投诉或者通过起诉获得救济。

将侵害商标权的判定标准界定为“显著性受到损害之虞”还可以在学术研究上有效地分配资源。在以混淆作为判定侵害商标权的标准时,诸多的学者和实践部门的研讨人员多把精力置于消费者的研究上,如研究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心理、何谓混淆的可能性等等;(See Thomas R.Lee,Glenn L.Christensen&Eric D.De-Rosia,Trademarks,Consumer Psychology,and the Sophisticated Con-sumer,Emory L.J,Vol.57(2007-200

8),p.575,Rebecca Tushnet,Gone in Sixty Milliseconds:Trademark Law and Cognitive Science,[EB/OL].[2009-12-25].http://www.tushnet.com/law/gone.pdf.)而忽略了对商标本身的研讨,忽略了对商标条件和显著性的研讨。在笔者看来,研究消费者的心理与偏好等更应该属于经济学、心理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领域的任务。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笔者赞成界限分明的学术隔离,但从经济学上看,合理的学术分工是产生优质产品的必要条件。

五、结语 本文对传统的商标法上的“混淆标准”进行了反思乃至反对。这并不意味着笔者秉持一种启示录式诊断的批评态度,只提出否定而不提出方案。

相反,本文着眼于“混淆标准”的不足,基于商标法的立法目的,提出了一种重塑侵害商标权的认定标准(第9页),认为“显著性受到损害之虞”应是侵害商标权的认定标准。(在实践中,我国已有从商标的显著性角度讨论侵权是否成立的判例。

参见最高人民法院(200

4)民三终字第2号民事判决书。)混淆和淡化等都是显著性降低的表现形式,“显著性受到损害之虞”为它们提供了基础。

问题是,这种做法是否仅在逻辑上为商标法提供了一个自恰的借口,而不能为商标制度的运行提供力量?从而使本文的讨论与建构表现为那种夸大的法律形式主义? 就一般商标而言,已有的研究表明,并非所有的直接侵害商标权的行为都以混淆为前提298。就驰名商标而言,不仅是源自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的淡化行为构成了对驰名商标的侵害,在笔者看来,即使是某些个人性质的使用,如果降低了商标的显著性,同样有被认定为侵权的可能。

(参见本文第四部分)将“显著性受到损害之虞”作为侵害商标权的认定标准并不意味着扩大了商标权的保护范围。例如,在诸如贴牌加工那样的行为中,笔者就认为由于商标与商品之间的联系没有被切断,显著性就没有减低。

因此,把“显著性受到损害之虞”作为认定侵害商标权的标准,是基于商标法以商标所有人为中心,对侵害商标权的行为进行的一次概括和重组,与商标权保护范围的扩大与缩小没有必然联系。相应地,笔者认为,在对诸如我国商标法第52条进行修改时,没有必要把“混淆标准”纳入其中,而应表述“显著性标准”;同时,将解释“显著性受到损害之虞”的任务交给司法解释,并赋予法院结合各种实际要素综合衡量的权力。

ML 注释:邓宏光.商标法的理论基础[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2.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27-128. 王迁.知识产权法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506-507.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M].郭大力、王亚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5-16. 许成钢,卡塔琳娜•皮斯托.不完备法律:一种概念性分析框架及其在金融市场监管发展中的应用[G]//吴敬琏.比较,3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Mark P.McKenna,The Normative Foundation ofTrademark Law,TMR,Vol.97(200

7),1133. 孔祥俊.商标与反不正当竞争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278. Michel Foucault,Power/Knowledge,Colin Gordon(ed.),Pantheon Books,1980,p.155. 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02-103. Stacey L.Dogan&Mark A.Lemley,A Search-Costs Theory of Limiting Doctrines In Trademark Law,inGraeme B.Dinwoodie&Mark D.Janis(eds.),TrademarkLaw and Theory:A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Research,Edward Elgar Publishing,2008,p.78. [11]Margreth Barret,Internet Trademark Suits and theDemise of“Trademark use”,U.C.Divis L.Rev,Vol.39(200

6),pp.376-387. [12]William M.Landes&Richard A.Posner,Trade-mark Law:An Economic Perspective,J.L.&Eco.,Vol.30(19

8

7),p.265. [13]Stacey L.Dogan&Mark A.Lemley,GroundingTrademark Law Through Trademark Use,Iowa L.Rev,Vol.92(200

7),p.1699. [14]Frank Pasquale,Copyright in an Era of InformationOverload:Toward the Privileging of Categorizer,Vand.,L.Rev.,Vol.60(200

7),p.135. [15]Graeme B.Dinwoodie&Mark D.Janis,ConfusionOver Use:Contextualism in the Trademark Law,TMR,Vol.98(200

8),pp.1121-1122. [16]冯象.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永存不移[M]//木腿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63. [17]Lionel Bently,The Making of Modern Trade MarkLaw: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egal Concept of Trade Mark(1860-18

80),in Lionel Bently,Jennifer Davis,&Jane C.Ginsburg(eds.),Trade Marks and Brands:An Interdiscipli-nary Critiqu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18]本杰明•卡多佐.司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驰名商标司法认定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07
——兼论被异化的中国驰名商标 【论文摘要】自2001年7月起,人民法院开始拥有司法认定驰名商标的权力,驰名商标认定结束了行政认定单轨制模式,形成驰名商标行政认定和司法认定并存的双轨制模式。近五年来,人民法院依法认定了近百件驰名......
注册商标标识个数计算标准:对“件”的司法认定
发布时间:2023-07-15
一、案情简介 二、分歧意见 本案争议之处在于:对注册商标标识个数的计算标准问题。第一种观点认为一件注册商标标识是指具有完整商标图样的一份标识,应当以一个完整的经国家商标主管机关核准的注册商标图样为标准来计算件数;第二......
论商标侵权案件中的诉讼中止(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08
论文摘要:在商标侵权诉讼中,如果被告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撤销原告注册商标并被受理,法院是否应中止诉讼成为司法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由于我国的注册商标都进行了实质审查,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因而若被告在......
浅谈商标声誉攀附行为与商标侵权行为的区别(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10
【论文关键词】攀附行为 商标声誉 商标侵权 驰名商标 论文论文摘要:擅自使用他人商标的行为,不仅可能构成商标侵权行为,也可能构成对商标声誉的攀附行为。商标声誉攀附行为所侵犯的客体不是商标标志的区别功能,而是商标的声誉,因此......
论对驰名商标的侵害和保护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0-11
内容论文摘要:近些年来,随着驰名商标及其商品在市场竞争中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占有率,一些不法分子便千方百计地假冒、仿冒或以其它手段对驰名商标进行侵害,以便从中谋取利益,使广大消费者和驰名商标所有人受到了严重损......
浅析“互联网+”环境下商标近似标准的认定
发布时间:2023-02-11
1 互联网+环境下《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二款所引发的争议 商标的存在是为经营者推广商品和服务,帮助消费者辨别和选择不同种类的商品或服务。2013年《商标法》对第五十七条第二款进行了修订,在判断近似商标侵权的条件中增加了造成相......
晚清时期的涉外商标侵权纠纷(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24
【内容提要】甲午战争之后,随着中外贸易的进一步拓展及洋商在华企业的开办,华商和洋商之间的商标纠纷问题逐渐彰显,并成为清末华洋交涉的焦点之一。这些形态各异的商标侵权纠葛,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当时中国商标立法和商标保护在制度......
商标使用: 商标侵权先决条件的检视与设定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18
一、商标使用是否为商标侵权先决条件的实然解读 我国旧有的商标法律体系中,只在《商标法实施细则》中规定了商标使用的情形,后来新《商标法》将其提升为第48 条,明确规定了商标使用的含义。但这仅仅是商标使用情形或使用类别的列举......
浅谈网络环境中著作权侵权的判定标准
发布时间:2023-02-23
摘 要 在科技与法律交织的网络环境中,著作权保护是立法、司法重点关注的问题。由于侵权现象多发、样态各异,根据现有侵权判定标准难以在著作权法上规制新侵权行为,亟待寻找解决方案。本文针对加框链接现象,对既有侵权判定标准予以......
浅析著作权侵权入罪标准
发布时间:2023-07-05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知识产权正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第一战略储备,也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我国的知识产权立法工作尽管起步较晚,但由于善于借鉴国际上现有的经验成果,我国在较短时间内已......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额的证据认定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损害赔偿作为侵权责任中最重要、最常见的责任形式,其目的在于弥补权利人因违法行为所遭受的财产损失。在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如何合理确定赔偿数额,既是案件审理的重点,也是考验法官智慧和公心的一道难题。 概括我国现行知识产权法律......
小说侵害名誉权责任的认定
发布时间:2023-07-06
小说侵害名誉权责任的认定 小说侵害名誉权责任的认定 小说侵害名誉权责任的认定 案情介绍 被告沈某以原告谢某的真实姓名及与谢家近似的背景,写了一篇短篇讽刺小说《头奖》,发表在当地日报副刊......
驰名商标司法认定之我见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在我国,人民法院从2001年7月起开始拥有对驰名商标进行司法认定的权力,驰名商标的司法认定结束了行政认定单轨制模式,形成驰名商标行政认定和司法认定并存的双轨制模式。在驰名商标司法认定已成为当前我国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中的热点问题......
论商标侵权案中被许可人的诉讼地位(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15
论文摘要:商标侵权行为侵犯的是商标使用人的使用权,包括商标注册人和商标被许可人的使用权。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赋予了商标注册人和商标被许可人不同的诉讼地位。但是,从权利受侵害的角度和诉讼当事人资格的角度看,注册人和被许可......
互联网搜索引擎商的商标侵权行为之界定
发布时间:2022-11-21
一、基本理论概述 20世纪末,社会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搜索引擎服务业这一新行业的兴起,各大网站争相开始在此领域进行开发与争夺。自1994年出现第一个搜索引擎至今,搜索引擎用户逐年不断攀升。以搜索引擎服务为代表的互联网传播方式彻底......
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认定标准(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提要]修订后的婚姻法对夫妻财产制度作了重要的修改和完善,本文围绕现行婚姻法的有关规定,审判实践中遇到的疑难及有争议的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认定标准(1)问题展开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期在讨论与争论中达成共识。 ......
论商标侵权中的“反向假冒”及其法律规制(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01
论文摘要:本文从反向假冒商标行为的含义人手,分析了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特征和构成要件,围绕如何完善我国现行法律对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规制这一中心,对我国法律规制商标反向假冒的现状作深入评析,指我国相关法律的不尽完善之处,并捉......
关于疲劳审讯的认定标准
发布时间:2023-06-25
一、问题的提出 经过长期努力,以直接肉体暴力为特征的传统刑讯逼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遏制,但变相的刑讯逼供随之突出。在一项有100 名基层公安机关负责人参与的问卷调查中, 71%的受访者表示基本不会对未供述的嫌疑人施加直接的身体......
论驰名商标的认定和特殊保护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 容 摘 要驰名商标是指是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并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驰名商标享有法律给予的特殊保护,但这种特殊待遇却并非容易获得,必须经过法定程序加以认定。这也是驰名商标保护中的一大特点。但驰名商标的认定是一种被动认......
论WTO相同产品认定与相关标准冲突问题(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18
内容论文摘要:从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分析,WTO认定“相同产品”时与PPMs标准存在冲突,只引入了PR-PPMs标准,而对涉及NPR-PPMs标准的产品,为了环境的保护,只能援引GATT1994第20条例外条款来解决。解决两者的冲突,WTO可在GATT第......
《摩托车用塑料涂料》标准的制定
发布时间:2022-12-15
1 概 要 摩托车涂料市场和摩托车工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中国摩托车工业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发展,摩托车产销量连续18年雄踞世界第一,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开发、生产、营销体系,国内摩托车涂料也随之成长和壮大。虽然我国传统二轮摩托车市场......
探析蓝色壁垒SA8000标准认证(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文摘要:蓝色壁垒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壁垒,核心是SA8000标准,在理念上蓝色壁垒体现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我国新的劳动合同法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列入其中,大大地促进了我国劳工现状的改善,但在现实应用中更多的是表现出贸易保护......
蓝色壁垒SA8000标准认证分析(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摘 要:蓝色壁垒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壁垒,核心是SA8000标准,在理念上蓝色壁垒体现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我国新的劳动合同法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列入其中,大大地促进了我国劳工现状的改善,但在现实应用中更多的是表现出贸易保护的......
历史小说侵害人格权责任的认定
发布时间:2023-04-28
历史小说侵害人格权责任的认定 历史小说侵害人格权责任的认定 历史小说侵害人格权责任的认定 案情介绍 对本案的不同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历史小说所描写的对象,是历史人物,与现实生活有相当大......
论抢劫罪既遂标准的重新确定
发布时间:2023-04-14
The Completion Criterion of Robbery Crime Hu Yang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of China,School of Intl Policing&Law Enforcement,Beijing,100038 【Abstract】 In criminal theoretic field,the completion cri......
浅析场地出租人的商标侵权责任/马宁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04
不久前,北京市新秀水市场的所有人因被怀疑销售假冒商品而被5家世界知名品牌公司告上法庭,这不仅是新秀水市场也是市场行业内首家因此成为被告的场地出租人 。该案的最终判决将会对打击商标侵权活动和场地出租人的经营活动产生巨大影响。......
试论“梦特娇·梅蒸 商标侵权纠纷案的案外思考(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文摘要]中国加入WTO后,市场经济越来越活跃,随着竞争残酷性的加剧,各企业要生存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但是成就一个品牌绝非一夕之功,“傍名牌”便成为最捷径之路。这种靠侵犯他人的权益来获取最大的利益的行为为法律所禁止,从这......
探析商标侵权中的反向混淆
发布时间:2016-04-06
商标侵权中的反向混淆,二者的商品或服务存在相同或相似等构成要件进行分析,并期望能对完善我国商标立法提出借鉴意义。 一、商标混淆与反向混淆 (一)反向混淆的由来 从2007年5月18日和24日两次公开开庭审理作出的二审判决生效之日......
规范民商裁判的基本标准(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民商审判活动最终要落实到裁判结果上。本文重点要解决的就是判定裁判结果应当掌握的法律标准。有的法官可能会提出,如何进行裁判法律已经有明确规定,例如民事诉讼法关于一、二审程序的规定等,似无必要再小题大做。在此,笔者要特别提出......
试析商标侵权中的反向混淆
发布时间:2016-04-06
查字典范文网小编为你提供 论文范文:“试析商标侵权中的反向混淆”,大家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写出论文。 试析商标侵权中的反向混淆 一、商标混淆与反向混淆 (一)反向混淆的由来 从2007年5月18日和24日两次公开开庭审理作出的......
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区分标准
发布时间:2023-02-10
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区分标准 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区分标准 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区分标准 「内容摘要」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是自罗马法以来就已经形成的两类不同性质的民事责任。违约责任的承担......
论对商标侵权案件行政执法与司法的无缝衔接(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21
论文摘要:近年来,侵犯商标专用权案件频发,但由于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制度方面的不足,对这类案件打击力度不够。应建立统一衔接机制,加强行执法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协同,以有效遏制商标侵权。 论文关键词:商标侵权案件;行政执法;......
论侵权的间接损失认定
发布时间:2023-01-31
论侵权的间接损失认定 论侵权的间接损失认定 论侵权的间接损失认定 摘 要 :侵权损害行为所导致的间接损失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着一些侵权损害赔偿额度与损害结果不相当的现......
商标权共有制度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盖权利固应有其主体,但其主体为单数或复数,自无限制之必要,不独物权如此,债权亦然,故各国民法莫不承认共有之制度。”我国台湾学者通常认为商标权的共有属于准共有的范畴。我国《民法通则》早已创立了共有制度,商标立法对商标权是......
事实劳动关系认定标准探析
发布时间:2023-05-27
一、劳动关系判定标准现状 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一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在确认劳动关系时,仅凭上述的三项规定并不能......
初始兴趣混淆原则在网络商标侵权中的适用(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05
[摘要] 初始兴趣混淆强调消费者在实际购买行为产生之初,由于侵权人的行为误导,对商品来源产生了混淆,即使在购买实际发生时,这一误认已经得到纠正,商标权人依然可以主张构成商标侵权。在网络商标侵权纠纷中,这一原则有扩大适用的趋......
强奸案的证据标准和事实认定
发布时间:2023-07-23
一般认为强奸案件中往往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被害人一对一,导致在事实认定上存在很大的困难,同时这也是强奸案的主要特点。不过“一对一”并不是强奸罪认定中的特例,行受贿案件也存在这样的特点,甚至在交通肇事案件中,由于被害人的死亡,有时只能是“一对零”。但是在行受贿案件中,有金钱财物可以作为物证,在交通肇事案中有勘查笔录、损坏的车辆等证据可以佐证,而在强奸中,物证多数较为匮乏,言词证据的地位突显出来。而.........
论商标权的本质及其异化(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关键词: 权利本质;特定利益;法力;私权;商标权本质;异化 内容提要: 权利的本质是享受特定利益的法律上之力。“特定利益”与“法律上之力”不仅是权利分类的标准和依据,也是法律将某一特定利益进行权利化时,具体制度设计应当考虑的......
讨论职务发明专利的认定标准与其拥有的权利归属
发布时间:2023-03-20
一、职务发明的定义及立法宗旨各国专利法关于职务发明的概念规定不尽相同,但核心内容大体一致,即强调职工在履行职务过程中,或者在执行所在单位指令过程中完成的新发明。由此可知,判断职工的某一项发明是否为职务发明,应当以该项发明是否为单位交付的工作任务为标准,既包括本职工作也包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外的其他工作,既可能是正常工作时间内,也可能是额外的其他时间。此外,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专利法明文规定发明.........
浅谈声音商标的显著性认定
发布时间:2023-04-12
显著性认定是声音商标实质性审查的核心内容,然而,我国关于声音商标显著性认定的立法规制尚不完善,亟待解决。本文通过对域外法进行考察,总结出认定声音商标需要衡量的三个基本要素,并对我国声音显著性认定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
浅析驰名商标的认定与保护
发布时间:2023-01-10
1驰名商标的基本定义和价值 1.1驰名商标的定义和内容 驰名商标就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商标。通过分析定义可知,驰名商标主要包含两大构成要素:一是该商标必须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即在一定区域内被社会大众所熟......
“域名抢注”与商标权问题(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 就何谓“域名抢注”以及采取什么途径来解决由此而引发的与商标权的冲突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对目前国内外普遍存在的国际互联网络中的知识产权新问题进行“超前研究”并不超前。 关键词:域名 抢注 商标权 国际互联网络 从1996年下半......
浅谈数字网络环境下的商标侵权
发布时间:2022-08-10
一、数字网络环境下商标侵权行为的内涵和特征 数字网络环境下侵犯商标权的行为是指,把网络或者跟网络相关的技术拿来当作中介,从而实施的某些行为,以此来侵犯商标权利人权益的做法。作为现阶段新的商标侵权模式,它跟以前的商标侵权......
浅析刑事盗窃既未遂的认定标准
发布时间:2023-04-14
查字典范文网为您提供“浅析刑事盗窃既未遂的认定标准”解决您在写刑法论文中的难题 浅析刑事盗窃既未遂的认定标准 一、简介刑事盗窃既遂与未遂标准的学说 从刑法理界和司法理论界的观点来看,所谓盗窃罪是指通过一次或多次秘密窃取......
论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认定标准
发布时间:2023-03-31
该文根据现行婚姻法对财产制度的有关规定、审判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就有争议的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认定标准问题展开分析。本文认为,认定夫妻争议中的财产是共同财产还是个人财产,需要依照婚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并根......
国家标准用了学术成果算不算侵权
发布时间:2019-12-06
2月16日,一件特殊的知识产权案件在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开庭审理。起诉的一方是青岛大学教授汪岚,他提出,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被使用在国家标准中,事先没有被告知,知情后也被拒绝出具“采用证明”。起诉的另一方是标准发布单位国家标准委和国家质检总局、起草单位人社部和上海劳动鉴定中心等四个部门。“涉案的学术研究成果不属于专利范畴,也不属于著作权保护内容,除了民法通则有原则性规定,没有具体的法律适用,维权时证据取.........
关于商标侵权案件中鉴定结论的性质及采信的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22-11-10
摘要:厂家鉴定结论作为商标侵权案件中的一类特殊证据,是认定是否存在商标侵权的关键。严格从证据分类看,该鉴定结论在证据性质上相当于“证人证言”,而非证据法中的鉴定结论,况且在很多商标处罚案件中,商标注册人或合法使用人往往也是举报人。如果行政机关一味放弃审查职责而径行采纳作为定案证据,不仅不符合证据法的相关规定,也有违公平原则。因此,在商标侵权案件中,对于商标权人鉴定结论的采信应当秉持审慎的态度,通过.........
我国档案鉴定标准的确立与执行(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9-20
【论文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档案鉴定标准在我国的确立和执行过程,先从国内外形成的鉴定标准着手,分析其在我国档案理论界与鉴定工作实践中的贯彻情况,明确我国档案鉴定理论、档案鉴定的技术性标准(档案保管期限表)以及鉴定工作中存在......
浅谈国际贸易中的标准措施与标准壁垒(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12
[论文关键词] 国际贸易 标准措施 标准壁垒 [论文摘要] 标准措施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对进出口产品的质量、性能、环保要求、制造过程对劳工权益的保护等等方面利用标准进行规范。标准措施的实施是对国际贸易进行规范的一种手段。标准壁垒......
健康权的标准及其实现(4)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由于受教育程度、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因此仅有健康知识还不够,还必须使这些知识及其传播方式最终适合接受,如,男、女生分班学习生理卫生知识可能更容易被接受,又如,对于不识字的人可以通过漫画、图......
健康权的标准及其实现(3)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07-21
(一)国家对健康权负有尊重的义务 国家的尊重义务表现在:国家有义务不主动侵害公民的身体和精神健康,不干预公民为维持健康所实施的行为,不剥夺公民为维持健康所必需享有的权利,不查封、扣押公民维持健康所必需的生活用品,不......
论投资合同保底条款效力认定的判断标准
发布时间:2015-07-2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的投资形式不断出现,投资合同中,当事人双方为了自身的利益,会设计各类不同的条款,保底条款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它规定了投资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在投资时,无论投资是否获利,投资方都不会亏......
抢劫罪既遂标准重新确定的探究
发布时间:2016-09-18
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的行为。抢劫罪的既遂标准是学术界争论的一个焦点。犯罪直接客体包含简单客体与复杂客体两种类型,抢劫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既财产所有权和人身权利。那么,......
最新工商管理论文格式标准
发布时间:2023-02-08
论文的选定不是一下子就能够确定的.若选择的毕业论文题目范围较大,则写出来的毕业论文内容比较空洞,下面是查字典小编为各位同学准备的工商管理论文格式标准。 附录 致谢 致谢对象限于对课题研究、学位论文完成等方面有较重要帮助......
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认定标准的探析
发布时间:2023-03-0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以股东身份参与到经济活动中来。但基于各种原因,目前许多人选择成为隐名股东。而由于隐名股东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股东,围绕隐名股东产生了许多纠纷,其中极为突出的便是股东的行为效力与责任承担问题......
论法律论证的自由权标准
发布时间:2023-06-26
摘要:尊重自由权是正确的法律评价或决策的标准之一。但是对于人们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享有自由权问题的解决,现有的两大主要路径都不成功:由于对于依据何种人性存在争议,而且从人性出发不能保证能推导出正确的标准,因而人文主义理论......
探究我国驰名商标的认定和保护
发布时间:2017-06-19
一、驰名商标的认定驰名商标,英文译为Well-knownTrademark,世界各国由于发展水平不一,对驰名商标的规定也大不相同。在我国,驰名商标的认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行政认定,由当事人向国家工商管理局和商评委提出申请,由他们来认定。一种是司法认定,人民法院在商标纠纷案件中,对是否是驰名商标进行认定。认定的原则有事实认定、被动认定、个案认定①被动认定,是指当事人请求工商管理局、商评委或者人民法院.........
浅论未注册商标权利的具体内容(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摘要:我国《商标法》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并未赋予未注册商标具体的商标权利。商标权利应当包括注册商标专用权和一般意义上的商标权,未注册商标是享有某些具体的商标性质的权利的,如使用权和一定意义上的禁止权。 论文关键词:商......
浅析商标注册(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内 容 摘 要 商标注册是商标使用人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前提和条件,只有经核准注册的商标,才受法律保护。商标注册原则是确定商标专用权的基本准则,不同的注册原则的选择,是各国立法者在这一个问题中对法律的确定性和法律的公正性二者关系......
浅谈文物藏品的定级标准
发布时间:2023-07-09
[摘 要]文物藏品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也是现代历史研究的重要凭证。文物藏品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例如科学价值,历史价值以及艺术价值等,所以做好文物藏品的保管以及定级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文物藏品的定级标准进行分析。 ......
夫妻共同债务的最新认定标准及探讨
发布时间:2022-09-27
《婚姻法》及原有司法解释对于夫妻共同债务是认定标准和举证规则不再适应新的社会环境,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改变了原有的制度安排,笔者从制度变化、制度的积极意义及新的问题等角度,对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进行了一系列探讨。【关键词】夫妻共同债务认定标准一、共同债务的原有认定标准及其存在的问题《婚姻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
工商行政处罚案件证明标准探析(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13
在我们工商部门日常的办案中,案子办到什么程度,才算是符合要求,才能经得起复议、诉讼的“考验”,成为广大办案人员普遍的困惑。其实,这就涉及到行政处罚案件证明标准问题。证明标准不仅是重要的实践问题,更是复杂的理论问题。鉴于法......
各国电子产品与LED照明产品认证标准(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17
OFweek半导体照明网讯,随着LED行业的迅猛发展,我国正逐步发展成为全球LED照明产品主要的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有大批LED照明企业将高质量的LED产品输送到世界各地,认证开始显现其重要性。下面详细了介绍各国电子产品与LED照明产品认证......
著作权使用效率标准探析论文
发布时间:2016-05-13
因为著作权法赋予作者的是对思想的表达形式(而不是思想本身)的所有权0,这种表达的同质性非常弱,就其本身甚至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今天查字典范文网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是:著作权使用效率标准探析相关论文。具体内容如下,欢迎阅读:......
浅谈定标权的归属是三种评标定标分离的核心
发布时间:2023-07-22
前言 2011年9月8口,深圳市住建局在《关于深化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改革试行评标定标分离的通知》(深建市〔2011)206号)中提出试行评标与定标分离,即将专家评标和招标人定标作为相对独立的两个环节。招标人在评标委员会评审或推荐基础上,......
论侵权法上的受害人过错制度(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15
侵权法上的受害人过错制度是对基于受害人一方的过错而减轻或者免除加害人责任的相关规则的泛称,我国《民法通则》第131条对此作出了基本规定:“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在侵权法理论上,作为侵权......
共同侵权行为的认定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22
共同侵权行为的认定,应当一概作为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加以对待,而不能将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人为分割,并将其中的一部分并入共同侵权行为。 共同侵权行为是现代侵权行为法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由于共同侵权行为所具有的独特性,......
商标权共有制度研究(1)
发布时间:2013-12-17
“盖权利固应有其主体,但其主体为单数或复数,自无限制之必要,不独物权如此,债权亦然,故各国民法莫不承认共有之制度。”我国台湾学者通常认为商标权的共有属于准共有的范畴。我国《民法通则》早已创立了共有制度,商标立法对商标权是......
翻译中几个标准的认识
发布时间:2023-02-11
翻译中几个标准的认识 翻译中几个标准的认识 翻译中几个标准的认识 文章 来 源 教育网 【摘要】翻译理论的学习研究不可避免的会涉及不同的翻译标准。我们对翻译标准往往有不同的认识,翻译工作者对翻译标准的讨......
财务管理目标的重新塑造
发布时间:2023-01-01
财务管理目标的重新塑造 财务管理目标的重新塑造 财务管理目标的重新塑造 ——兼论美国《公司法》修订对传统财务目标的冲击 [摘要]西方理财学理论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发......
标准论文格式范文
发布时间:2023-02-19
论文由论文目录(提纲)和题目、作者姓名、完成日期、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附录等项目组成。以下是由查字典范文大全为大家整.........
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认定标准的路径
发布时间:2016-09-22
一、现行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认定标准的法律规定的解读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它反映了行政法制现代化的发展水平,美国著名的行政法学者伯纳德施瓦茨曾说过:行政法的任何方面都没有有关原告资格方面的法律变化迅速,变......
试析网络版权侵权行为的认定
发布时间:2023-03-28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试析网络版权侵权行为的认定”,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 一、网络版权侵权行为的概念、特点、表现形式与定性 (一)......
网络版权侵权行为的认定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09
网络版权侵权行为的认定,分析了在认定网络版权行为时所面临的实体层面的和证据层面的难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网络版权侵权行为的概念、特点、表现形式与定性 (一)网络版权侵权行为的概念 网络版权是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版权......
OEM涉外贴牌加工中的商标侵权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03
2009年6月22日美国众议院通过《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之后,有关碳关税的媒体报道铺天盖地,有关碳关税的研究成果也逐渐增多。碳关税是不是关税,其与碳税、边境调节税、碳壁垒、绿色壁垒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如何,都有必要进行厘清。对......
论我国诉讼离婚的法定标准
发布时间:2015-08-04
摘 要 诉讼离婚制度的核心在于其法定标准,当前各国纷纷建立起破裂主义的诉讼离婚标准。反观我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采用了破裂主义的原则,但以“感情破裂”为诉讼离婚法定标准存在一定缺陷,据此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诉讼离婚法定标......
论社会责任认证标准对我国纺织工业的影响(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摘 要:SA8000是全球第一个社会责任认证标准,是继绿色贸易壁垒之后的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纺织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SA8000对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为了保证我国纺织行业的持久竞争优势,我们必须采取措施规避这一贸......
论第三人侵害债权之侵权行为
发布时间:2023-04-24
【论文摘要】 侵害他人债权是否构成侵权行为涉及债权本质及侵权行为制度,是民法上长期争论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列举分析了关于此问题的主要理论观点,考察了各国实践上的做法;阐述了债权侵权行为的法律构成及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上,例......
论《商标法》功能的回归(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 我国《商标法》将加强商标管理作为其首要的功能,因此而呈现了较为浓厚的“公权色彩”,这与商标权的私权属性明显不符,偏离了《商标法》应有的功能定位。在此次的《商标法》修改中,我们应淡化其“公权色彩”,突出商标权的私权性......
论《侵权责任法》中的医疗损害责任(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一、立法背景:以妥善解决紧张的医患纠纷为出发点 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之前,人民法院裁判医疗损害赔偿案件,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关于过错侵权责任的规定。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竞争法中的消费者标准(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23
内容提要:竞争法中的消费者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消费者有融合的一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使消费者在竞争法既作为受害者,也充当“场外”主体角色。由于竞争关系的基本矛盾发生在经营者和竞争者之间,作为第三人的消费者是经营者行为......
日本白光LED测量标准(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14
日本四团体共同制定的《照明用白色LED测光方法通则》为目前唯一针对照明用白光发光二极管(LED)所制定的测量标准,本文将对其内容进行介绍及分析,以供读者及有关产、学、研部门参考。 白光LED标准出炉随着LED研发技术的突飞猛进,已被......
分析会计核算中收入的界定及其确认标准
发布时间:2014-04-09
很多人觉得论文很难写,其实不会,只要你清楚自己的选题,收集好材料,一般就很容易了。以下是由查字典论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分析会计核算中.........
论内地与港澳民商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差异(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03
论文摘要:由于内地、香港和澳门有着不同的法律文化传统,在证据制度上存在着一些差异。正是这种差异使得在区际民事诉讼中形成某种法律障碍,尤其是诉讼证明标准。主要体现在盖然性证明标准、证据的关联性和合法性两方面。 论文关键词......
彼得兔系列图书商标侵权争议案专题(三)
发布时间:2013-12-19
彼得兔系列图书商标侵权争议案专题(三) 彼得兔系列图书商标侵权争议案专题(三) 彼得兔系列图书商标侵权争议案专题(三) 对“彼得兔”及彼得兔图的使用是否侵犯沃恩公司的商标权? 中国......
以责任承担为中心重塑共同侵权的理论
发布时间:2013-12-19
以责任承担为中心重塑共同侵权的理论 以责任承担为中心重塑共同侵权的理论 以责任承担为中心重塑共同侵权的理论 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过去侧重于共同侵权的"行为"方面,以"共同侵权行为"为基本出发点,以"连带责任"为最终归......
依职权行政不作为赔偿的违法判断标准(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17
【论文摘要】:现行法律虽未明文规定,但是通过一定的法律解释方法,可以将行政不作为纳入我国现有的国家赔偿范围。但如何判定依职权行政不作为的违法则成了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的重中之重。本文以日本判例为分析对象,并结合相应的日本学......
域名权与商标权的冲突及解决途径_经济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域名的含义和法律性质,解释了域名权与商标权产生冲突的形式和原因,最后为了减少两者的冲突,笔者对域名的注册政策、以及与相关管理部门的协调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对于解决产生的冲突,可以有司法和非司法的途......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质量的评价标准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04
【论文摘要】基于国内外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应从引进FDI的水平和利用FDI的效应来把握FDI的质量。一方面,引进FDI的水平是保障FDI质量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包括FDI的投入规模、资金来源、投资方式、投资领域及其区域分布等。另一方面,衡量利......
会计核算中收入的界定及其确认标准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24
会计核算中收入的界定及其确认标准分析 会计核算中收入的界定及其确认标准分析 会计核算中收入的界定及其确认标准分析 更多精品文 章来 源自 3 e du教 育 网 [摘 要]收入是会计学核心要素之一,现有的会计收入的定义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