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博雅教育视域下精通与博通教育模式的分析

博雅教育视域下精通与博通教育模式的分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7-03-23 12:06:06
博雅教育视域下精通与博通教育模式的分析
时间:2017-03-23 12:06:06     小编:刘岩斌

摘要: 在如何达到知识融会贯通的方法和路径上有着精通和博通的区别。古典博雅教育强调以古希腊文和拉丁文阅读经典的文史哲名著,通过深度的阅读与解读达到“自由人”的修养,此为精通模式;现代博雅教育主张教育内容不仅限于文史哲知识,所有知识都具有博雅的价值,通过兼容文理科的课程体系来达到博雅教育的目的,此为博通模式。哲学家甘阳在中山大学的博雅教育改革主张回到古典博雅教育,物理学家钱致榕在台湾政治大学进行的博雅教育改革主张回归现代生活,这是现代精通与博通模式的案例。精通与博通路径不同,一个在于“精”,一个在于“博”,其共同点在于“通”;无论是精通还是博通,它们的共同归属是其教育理念与方法都需要回到“自由教育”的原初意义,即教育是为了人的自由发展,所教的知识应成为学生的“自由知识”和“个性化的知识”,并合理建构其知识结构。

P键词: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古典博雅教育;现代博雅教育;精通模式;博通模式

古典博雅教育与现代博雅教育并不只是名称上的差异,在知识的融通方式上,两者之间区分明显。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博雅教育产生于古希腊的“自由民”以上的教育,留给后人“自由知识”的理性传统与教育方式,主要体现在文史哲知识的原著阅读与深刻理解上,我们称之为“精通”教育模式。现代博雅教育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随着自然科学知识也成为“自由知识”和“自由学科”,随着现代知识爆炸的挑战,知识之间的融通与贯通成为时代的主题,在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上,各学科知识之间的融通成为努力的方向,我们称之为“博通”教育模式。本文主要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探究两者的不同路径与共同归属。

一、精通与博通的历史考察与不同特征

古典博雅教育和现代博雅教育在培养路径与课程体系上,呈现出不同的模式,其一是精通模式,其二是博通模式。精通模式强调课程的少而精,表现为文史哲知识为核心的体系,教学主张经典著作的阅读和解读;博通模式强调课程的博与通,表现为文理兼备的融通体系,教学强调广泛的阅读。从表面上看,精通与博通仅仅是知识融通路径的不同,但实质上两者之间存在价值取向、知识追求等方面的差异。因而,我们有必要上溯历史的长河,从博雅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考查两种不同融通方式并分析出它们不同的特色。

古典博雅教育源于古希腊,当时的“七艺”即博雅教育课程,“七艺”也称之为七种“自由艺术”或“自由知识”。博雅课程蕴含了人与知识之间自由关系问题的探讨,亚里士多德对此作了详细的论证。他认为所谓自由,就是免于实用性的束缚,“不论现在,还是最初,人都是由于好奇而开始哲学思考,……如若人们为了摆脱无知而进行哲学思考,那么,他们是为了知而追求知识,并不以某种实用为目的。”[1]什么样的人享有这样知识追求的自由呢?那只有自由民以上的人。亚里士多德认为知识对应于相应的人类层级,比如思辨科学对应于哲学家,实践科学对应于自由民,创制科学对应于技师[2]。“自由知识”或“自由艺术”是少数人享有的,博雅教育有着“高贵的”意义。

正因为如此,经过中世纪对于人的身份的强化,十八世纪英国的博雅教育又有着“绅士的”意义。尽管十八世纪的英国已经告别了奴隶社会,但是奴隶与自由民相区别的观念却流传下来,于是,就有了绅士教育首先是对贵族的教育,而所谓自由指的是:“不被奴役的;不被强迫的;不受限制的;被许可的;被允许的;开明的;率直的;坦白的;没有保留的;慷慨的;不节约的”[3]。可见,这种自由是一般平民无法享受到的,依然有着等级观念的英国博雅教育只能是少数人才能享受到的,它有着“适合于绅士的”、“慷概的”、“文雅的”等意义。

从教育学角度而言,精通模式体现出以下特征:首先,课程体系体现人文学科的价值。按古希腊人的理解,“七艺”都是人文学科,是为了人本身的自由发展而设立的,即使像数学这样与当今自然和社会科学应用极其相关的学科,古希腊人也认为是为了人本身的。所以,毕达哥拉斯明确地说“数学是智慧的体操”。古典博雅教育强调以古希腊语和拉丁语阅读经典著作,而古希腊语和拉丁语除了能训练心智之外,并不能适应社会的职业要求,可见为了人本身的心智发展,养成人的自由德性是精通模式追求的价值,人文学科追求的就是人本身的目的,而不是其他实用目的。

其次,课程内容主要以文史哲知识为主。古希腊的“七艺”都属于那个时期的哲学,哲学即探究事物根本原因的学问,也称之为“自由知识”或“自由学术”。亚里士多德率先提出“自由学术”的观念,他说,人“探索哲理只是为想摆脱出愚蠢,显然,他们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目的”。“只因人本自由,为自己的生存而生存……所以我们认取哲学为唯一的自由学术而深加探索”[4]。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物理学依然属于哲学,那就是自然哲学。后来,这一观念一直延续到18世纪。直到自然科学迅速发展,获得了完全独立的地位以后,自然哲学才只是专门研究科学与技术的哲学问题。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博雅教育只关心文史哲知识,即使是自然科学的问题,也是以哲学知识的观念存在的,博雅教育课程主要以文史哲知识为主。

再次,以古希腊语和拉丁语阅读与解读经典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对于文史哲知识的学习,经典著作的阅读才是最重要的。古典博雅教育认为对于经典的阅读离不开经典作家原有的语言形态,即古希腊语和拉丁语,“到十九世纪末为止,美国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主要掌握在希腊语和拉丁语教师的手中。”[5]经典著作本身蕴含了人类的智慧,与经典作家也就是智慧之人的交流只有通过名著的阅读才能完成。经典著作的阅读,不仅获得文字材料,还养成理论修养:不仅获得结论,还收获思维的方法。正如恩格斯强调的,学习哲学并没有什么捷径,只有在经典著作的阅读中才能获得其理论修养。

最后,课程与教学目标和职业无关。文史哲知识由于是以人本身为目的的,所以它不关心职业的要求。古希腊的博雅教育就是培养自由民的教育,十八世纪的英国博雅教育以培养绅士为目的。无论是“七艺”课程还是绅士教育课程都不关心职业的要求,因为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知识分类,理论知识研究事物的根本原因,实践知识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技术知识是关于操作性的知识。他认为最为重要的是理论知识,“学园”里教导的主要是理论知识,研究理论知识的人是“哲学王”,它们远离以技术为主的职业要求。事实上,职业教育“最初采用学徒制,19世纪随着工业的发展,一些欧洲国家开始采用学校教育形式,一般设立中学阶段的职业教育和职业补习学校。”[6]很长一段时间内,博雅教育课程目标与职业和职业教育无关。

直到十九世纪末,古典博雅教育一直在欧美延续,但是悄然的改变率先发生在美国,现代博雅教育在美国萌生。首先,现代博雅教育不是“高贵的”教育,而是普通人都需要接受的教育。“受到⒚傻墓民将是最真实意义上的自由人。他知晓自己的权利,也理解他人的权利;他知道,他自己的利益与那些权利的保存密不可分,因此,他将如同保护自己的权利一样保护别人的权力。”[2](p252)可见,这里的自由是每个公民都享有的,而不是古希腊时期仅仅只为自由民享有的权利。“局限于少数人的教育观念已经失去了任何可能的正当理由,事实上,这种观念正在消失,……liberal education不可能再是少数人的特权。因此,它必须向所有人开放,必须为任何文明的人类社会的成员所共享”。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美国兴起了一项“自由教育”和“通识教育”运动,代表人物赫钦斯等人认为在民主社会中,每个人都是“自由和平等”的,显然这种教育是基于公民平等与政治自由的。其次,自由、解放成为现代博雅教育的目标。在论述自由技艺时,赫钦斯等人也总是将其与自由、解放等观念相结合,自由、解放成为博雅教育的最高目标。新托马斯主义者雅克・马里坦指出,“教育,尤其是自由教育,在本质上是培植、解放、形成、装备理智,即为理智德行做准备”[2](p254)。马里坦已经认识到,对自由教育做“高贵的”、“适合绅士的”理解是不合理的,现代社会是民主社会,每个人都享有博雅教育的权利。于是,古典博雅教育的精通模式向现代博雅教育博通模式转型。

从教育学的角度加以总结,博通模式体现出以下几个特征:首先,古典语言失去了课程中的垄断地位。美国开国元勋本杰明・富兰克林在《有关费城青年教育的建议书》中开始设想完全不教授古典语言的学校。但是,他的设想遭到“有钱人,有学问的人”的反对,在做出妥协后,富兰克林转而主张将古典语言与实用学科结合起来[7]。后来,一些学院采用选修课制度将古典语言作为选修课程来对待,1869年斯沃莫尔学院彻底贯彻了选修课制度,学院规定艺学士学位只需要两年的拉丁文,希腊文则完全是选修;1914年,宾吉法尼亚大学全体教师讨论通过同意将“艺学士”授予那些没有选修古典学的学生[2](p256-257)。这样,就使得作为博雅教育灵魂的古希腊语和拉丁语失去了其核心地位。

其次,自然科学等现代知识成为核心内容。1858年,托马斯・希尔在母校哈佛学院发表“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的主题演讲。他认为博雅教育应当包括五大分类:神学、心理学、历史学、自然史、(包括化学和机械科学、生物学、植物学)、数学,古典学不能代替自然科学的学习,完全建立在古典学基础上的教育肯定是有缺陷的[2](p257-258);大学应该向人民提供“博雅文化”,而这种文化并没有阶级和阶层的意义,主要是指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宽广文化。20世纪的美国,近代自然科学名正言顺地成为“自由学科”,在教育实践中,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成为博雅教育的内容。芝加哥大学将全部知识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生物科学、自然科学四大领域,并按照四大领域设计博雅教育课程,这成为美国大学博雅教育的典范[2](p259)。

再次,各科知识的融通成为现代博雅教育的目标。为了达到对世界的整体认知,需要将知识融通为一个整体。现代社会最大的挑战之一便是知识的分化与爆炸,为了达到对知识的统一理解,各科知识之间的融通就成为教育学研究的主题。一方面追求各科知识的基本结构,就像教育改革家、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的一样;一方面追求教育方法的变革,如在实践中学习,将知识综合应用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英国大学的学院制教学将不同学科的学生混合编排在一起,并指定名师指导其学习,就是现代知识融通教学方式的实践。多方面的探究都是为了达到知识融通的目标。

二、精通与博通的现代案例与实践反思

精通模式承袭着古典博雅教育的理念,博通模式则坚持现代博雅教育方略,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在现代大学博雅教育改革中依然有着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其一是坚持精通的取向,认为只有在古典语言的学习中,通过经典名著的阅读才能达到博雅教育的目标;其二是博通的取向,认为必须融通文理科的整体内容,才能达到博雅教育的修养。

哲学家甘阳在中山大学的博雅教育改革就主张回到古典的博雅教育中去。而物理学家钱致榕在台湾政治大学的博雅教育改革则坚持现代博雅教育的博通路径。这是两个现代社会背景下的精通与博通教育模式的案例。在此,我们对两个案例进行实践反思与分析。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隶属于高等人文研究院,作为中山大学博雅教育改革的试点单位,2009年,博雅学院开始招生,“博雅学院本科学制贯彻跨学科跨领域的精英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具有宽厚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基础并有较强适应能力的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素质人才。”“学院的教学方案参考国外博雅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 )的经验,课程设置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每学期主要课程一般为4~5门,但每门课均有大量阅读和作业。学生在四年本科期间将广泛深入地研修中西方文明传统及其经典著作,必修古汉语、古希腊语与拉丁语等古典文明语言,兼修艺术理论及其技能。”“首届与第二届毕业生大部分进入国内外名校攻读研究生,其中近半获‘直博生’资格。他们攻读的学科领域分布非常广泛,包括: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中国史,世界史,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等。”[8]从课程体系来看,博雅学院的课程中,文史哲知识占课程的绝大部分。除了公共课的大学文科数学以外,几乎看不到任何自然科学的课程[9]。可见,该学院依然遵循着古典博雅教育的办学理念,并没有考虑现代美国的一些博雅学院没有把古希腊语与拉丁语作为必修课,并没有兼顾自然科学也是博雅课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这一事实。

甘阳模式几乎是在恢复古典的博雅教育课程与教学模式,由于他强调博雅学院是为了培养无专业的精英,因而引来一些社会争议:一方面对课程设置中极为罕见的古希腊文和拉丁文的出现表示不理解,一方面对培养无专业的精英也无法完全接受[10]。其实,完全的古典博雅教育即使在西方也已经有所变革。现代美国博雅学院的课程中也并没有把古希腊语和拉丁语作为必修课程,而仅仅是作为选修课程,他们认为这些古典语言仅仅只是作为学术研究的一个方向,并不能作为博雅教育的必然选择。

由此可见,甘阳模式特别强调回归到古典的博雅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少而精”的课程与教学方式也对学生的学术修养十分重要。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自然科学知识已经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学养,如果在本科阶段就采取只重人文科学课程与教学的精通模式,必然使学生过早地偏向于文科而对理科的知识了解甚少,不利于学生全面知识的修养。甘阳模式特别强调培养做学术的精英,从两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来看,的确达到了培养目标。但是,考取的研究生主要是人文和社会科学方向的,并没有自然科学方向的,而且纯粹学术人才的培养按照现代大学教育的惯例应该到研究生阶段才加以实行,在本科阶段就要求学生成为学术人才,无疑只能牺牲他们宽厚知识的教育和修养。

物理学家钱致榕教授在台湾政治大学博雅书院作为总导师主持了博雅教育改革,该项改革借鉴了西方现代博雅教育改革的经验。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发展,技术的变化越来越快,一些学校把术科知识作为追求的目标,导致学生毕业即知识老化的现实,钱致榕认为应该加强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养成学生自学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等优良品性。“现代社会瞬息万变,钱致榕担忧,术科知识容易被取代,往往大一学习的知识,毕业后已经落伍。他认为,推动博雅教育能让同学们兼备文理学科知识,同时培养自学能力、创造力,如此从学校毕业之后,才能不断自我学习,成为‘50年不落伍的人才’。”对于政大书院强调的“博雅教育”,钱致榕有自己的解释:“所谓博雅教育是一种教育理想,博是指广博的知识,而雅则是高雅、高品味。”这样,他明确主张兼通文理的课程体系,并强调教学应该将知识体系与方法很好地结合起来。“学科基础知识具备不易改变之核心价值;术科应用知识则应符合产业需求,两者不可偏废。教师在通识课程教授的是‘宏观知识框架’,从大方向讨论各种基础学问,如物理、心理、社会、政治等,帮助学生在知识领域纵横四方;‘文理并重,才能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潇洒、走得远’”[11]。

在课程实践中,政治大学倡导先导性课程,强调“社群教学”概念,即一门课程由相关院系的老师共同开设,教师混搭,学生也是混搭的,希望以此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落实“大班授课,小班讨论”。2008年成立政治大学博雅书院,2009年成立“博雅荣誉实验班”,从学生的书写表达、思维辩证与批判思考等方面设计课程,融入书院“活动导向学习”理念,由学校补助选送至国内外进行专题研究,学生须在大三前完成田野调查、撰写论文,以养成学生运用知识、创造价值并关怀社会的政大特色。

应该说,钱致榕在台湾政治大学的博通教育模式,试图打开文理之间的隔阂,努力使学生获得学科基础知识的宽厚修养,是现代博雅教育改革的一个很好的尝试。从课程设计与安排来看,“先导型课程”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因为这些课程强调打通学科之间的界限,一门课程由不同院系的老师来完成,“大班授课,小班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不同院系学生也是混搭在一起的,这样可以使不同学生达到博雅教育之修养。在这个意义上,博雅就是博通。而其博雅书院“博雅荣誉实验班”的学员,则从学生的书写表达、思维辩证与批判思考等方面设计课程,融入书院“活动导向学习”理念,通过课题研究,完成田野调查、论文撰写等任务,突出学生反思与社会关怀的特色。任务型课程与教学设计,则主要为了学生内化自己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养成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该模式实施起来的难度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课程组织与师资培养。首先,从课程组织来看,一门课程由不同院系的教师来上,会带来课程组织与整体协调的问题。毕竟,一门课程的整体性需要保障,至少应该在一个逻辑主线和理念下进行,不然也会给学生的知识和逻辑组织带来挑战。讨论的主持和组织也并不轻松,无论怎样,讨论需要回到它的主题,而不同系科学生在一起讨论问题时,不同知识背景可能使他们在讨论过程中不在一个问题域中发表自己的看法,由此使讨论的议题不集中,因而很难达到讨论的目的。其次,从师资的培养来看,课程的实施需要对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教师之间需要了解博雅教育的目标,需要了解自身教学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需要教学中的协调与合作,这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三、精通与博通的不同选择与共同归属

历史的追溯与现代的案例告诉我们:在知识融通和人的素质养成上,有着精通与博通两种不同的路径和模式。所谓精通,就是以少而精的课程,深层次的阅读达到融通的教育目标;所谓博通,就是以多而广的课程,广泛的学习,达到融通的追求。两者之间虽然路径不同,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通”,就是使知识成为人们内在的整体性修养,“天地万物通盘予以考虑”的形而上学情怀依然是我们的理想。

精通与博通模式的历史考察让我们明确:第一,古典博雅教育与现代博雅教育都发端于古希腊时期的“自由教育”。烧咔『帽硐至宋鞣降睦硇源统与教育文脉。博雅教育是从“liberal education”(自由教育)翻译过来的,而现代博雅教育则是在继承古典博雅教育精神的基础上完成了知识教育面向普通大众的转向,这是西方理性传统与精神在教育上的体现。第二,古典博雅教育与现代博雅教育主张的精通和博通教育模式符合历史的必然。古典博雅教育选择精通模式依赖于人类知识总量不大,知识并没有分化,教育目标是培养少数社会精英,经典阅读就可以解决整体人文修养这一事实。现代博雅教育采用博通教育模式则因为人类知识总量爆炸式增长,知识分化明显,教育目标是培养杰出的公民,文理兼通成为现代人的素养与要求。第三,古典博雅教育与现代博雅教育课程与教学模式的合理性。精通模式课程的少而精原则,是因为古典时期知识内容总量不大,经典著作即可以涵盖总体内容框架(如七艺,六艺,四书五经)。采用古典语言进行深层次的阅读与解读的教学方式,则是因为文史哲知识在于把握思维方式形成人文修养,而思维方式与人文修养最好的学习方式是与原作者在相同的语境下的精神对话(恩格斯一再强调哲学的学习是原著的阅读)。博通模式课程的广博原则,是因为现代知识总量扩大,要达到对知识总体的理解需要广博的知识构架,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往往也是科学家,康德、马克思、爱因斯坦都是这样的理论大家。文理兼通的教学模式,如文理兼通的学院制教学与管理模式从实践上论证了文理兼通的可行性。 

精通与博通模式的现代案例则让我们困惑:为什么在现代已经没有古代社会精通教育模式条件的情形下,依然还有人坚持古典博雅教育精通模式呢?在现代社会,怎样的教育方式才能让学生达到精通要求呢?虽然甘阳先生遭受到各种批评,但他坚持认为“文理兼通”是一个伪命题[12],他对现代博雅教育的博通模式持怀疑态度,认为文理兼通的标准是什么并没有一个说法。在现代社会如此浮躁的生存状态下,阅读经典才能使人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成为有独立人格与意识的人。钱致榕先生的博通教育模式取得了很好的经验,但博通教育模式的困境依然清晰可见。怎样的教育程度才可称之为“博通”,怎样的课程体系与课程组织才是有利于博通的?尤其在文理兼通上,课程的组织与教学的进程还需要接受各种挑战。

博雅教育一直是人类的理想,是那种“天地万物通盘予以考虑”的勇气和智慧的诉求。现代人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学科知识发展迅速,导致人们很难在知识面前达到相互通达和理解。具体表现为文科学生对理科知识几乎不能理解,而理科学生则因为知识的限制,缺乏人文修养。所以,现代博雅教育还是想通过教育教学的努力达到学生素质的提升,达到对世界的圆融理解,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社会担当、有丰富理解力和自学能力的人。

甘阳先生认为文理兼通是一个“伪命题”主要是从文理兼通的标准无法落实,实践起来十分困难来说的。但从时代的要求看,文理兼通却是十分自然的,因为,“天地万物通盘予以考虑”在现代就必然表现为文理兼通,没有文理兼通,现代人无法理解科学日益发达状况下的现代知识体系,无法理解纵横交错的理论构架。现代知识,从宏观的理论建构到微观的应用解释,从方法论的形成到各种方法的灵活应用,哪里能离开文理兼通呢?

虽然甘阳模式受到批评,但他坚持在现代博雅教育背景下的精通路径还是引起我们深思:知识的融会贯通不仅仅只有广博的路径,现代博雅教育实践中的博通模式,是不是有偏颇之嫌?在现代博雅教育背景下,精通也是一种必备的要求。现代博雅教育的内容,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没有一定量的阅读,而仅仅只是强调广博的标准,是不是很难达到融会贯通的要求?在现代博雅教育改革的语境下,我们不仅面临知识的广博构架问题,还面临知识的深度挖掘问题。而深度的挖掘是现代博雅教育实践中比较忽视的。

古典博雅教育采用精通模式,现代博雅教育采用博通的模式,它们的不同之间处,一个在于“精”,一个在于“博”;它们的共同点是“通”。知识融通、人格健全、个性全面自由发展依然是“通”之主题。抛开古典精通路径中把人分成不同层级的做法①,精通和博通的博雅教育都是想通过知识的融会贯通达到健全人的修养,都是为了人本身的发展。怎样达到“通”的要求呢?从理论上来看,要达到“通”的要求,精通与博通的路径都需要回归到“自由教育”的理性传统,回归到“自由教育”的本意,这是精通和博通模式的共同归属。在此,我们也不能提供一个普遍性的解决方略,而是从人与知识的关系角度对这种共同归属加以说明。

第一,让知识成为“自由知识”。“自由知识”思想来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虽然“自由知识”或“自由学术”主要指自由人才能享有的知识,但是他论述“自由知识”的本性,及其与人本身的关系的观点却值得我们很好地借鉴。他认为,自由知识是关于事物的根本原因的知识,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性知识。自由知识以自身为目的,所以其价值是永恒的,不会因为外在目的或功利要求而失去价值。在自由知识的研习过程中,人们往往是专注的,表现为“为知识而知识”,“为学术而学术”,这样的知识是最为养育人的。

但人们总会需要学习应用性或操作性强的一般知识,怎样使这些一般知识提升为“自由知识”呢?那就是理智的作用,理智“渗透进知识”,“作用于知识”[13],所以大学的目的也在于理智的训练。赫钦斯这位在20世纪使芝加哥大学一跃而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校长强调道:“理智训练以及大学教育的真正而且充分的目的不是学问或学识,而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思想或理智”,“正确地说,学院或大学的作用是严格意义上的理性作用。”[14]

所以,无论是精通模式下的文史哲知识,还是博通模式下的文理兼通知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原理,学科的基础,让学生通过理智的训练把一般知识提升为“自由知识”很重要。虽然我们已经进入博通的时代,但亚里士多德的自由知识思想的光辉依旧。为了应对现代知识分化与“知识爆炸”,教育家布鲁纳主张回到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传统,他的学科结构课程改革强调学科的基础,理论的价值,内在奖励的力量。让学生拥有“自由知识”的自我转化能力,拥有辩证思维与批判思考能力十分重要,博雅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强调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的批判与反思,体验与升华。通过这样的心智训练,才能把那些原来零碎杂乱的知识变成为整体性逻辑性强的知识,成为原理性的“自由知识”。

第二,让知识成为“个性化知识”。哲学家化学家波兰尼认为知识在其发生上是“个人知识”。他娜鲜堵凵吓判了西方科学哲学的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传统,认为知识本身就带有个体性、缄默性。我们需要从波兰尼科学哲学的“个人知识”概念转化为教育学中的“个性化知识”概念[15],需要研究和掌握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并与自身原有知识联结的规律,需要让知识成为学生知识体系中活态化的知识,即与其信念、兴趣、审美情趣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样的知识才是学生知识结构中真正的“自由知识”。

从精通的模式来看,经典著作的阅读往往需要每个人付出很大的努力,需要战胜各种困难才能达到与原作者的对话与交流。通过原典的阅读,阅读者往往能获得理性的力量、心灵的感召。这个过程用审美的过程分析,乃是康德认为的庄严美,它使学习凝结成为个人意志努力、兴趣养成、审美体验的过程。从博通的模式来看,文理兼通意味着深刻理解各类知识之间的联系,在更高的层次上理解它们为什么是一个整体,有时候还会感悟到各学科知识之间美妙的联系。两者对知识的融通都强调知识与个性之间的特殊的链接,即知识与个体的认知、情感、个性的有机结合,生成为个体内心知识的活态化状态。这样的知识才有内生性的原初动力,才有创造性的活力。所以,无论是精通还是博通,首先要看到活生生的人的存在,从他们的兴趣与个性出发又回到他们独特的个性,让知识成为与每一个体相结合的“活知识”。

第三,探究精通与博通的知识体系和方法。每一个人的知识结构都是独特的、有差异的,即使是同一个专业、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也会有知识结构的差异,这与它们的学习经历和个人兴趣相关。但对每一个个体而言,还有一个怎样的知识结构是最佳的问题。英语学习中有精读和泛读之分,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精读和泛读的量也是不同的。更为关键的是:精通与博通都有内在的方法,精通的方法在于掌握知识的深度,知识的逻辑性与结构性,博通的方法在于掌握知识的广度,知识之间的联系。当一个学生通过内省的意识反思到自己知识建构的特点并不断地加以修正时,他才真正掌握了精通与博通的方法。

无论是课程设计还是教学,精通和博通都有一个度的问题。本科阶段博雅教育应该有一个怎样的度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①。一般而言,只有精通没有博通会影响知识理解的广度,只有博通没有精通会影响学生知识理解的深度,也影响布鲁纳所说的“原理的迁移”。所以,把握好精通与博通的“度”很重要。我们不仅仅要研究现代博雅教育改革的一般模式,还要研究鲜活的博雅教育改革个案,在实践中不断彰显这个“度”的存在样式和作用方式。只有丰富多彩的博雅教育改革实践,才能够解决精通和博通的“度”的问题,并不存在一个固定的模式。我们依然走在不断探究与显现博雅教育之本真的路上。

参考文献

[1]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31.

[2] 沈文钦.近代英国博雅教育思想及其古典渊源:概念史的视角[D].北京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3] Samuel Jonson,John Waiker,Robert S Jameson. 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1928,297.

[4] [古希D]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5.

[5] [美]赫钦斯.民主社会中教育上的冲突[M].陆有铨,译.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4:69.

[6] 顾明远.教育大词典(增订合编版)[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092.

[7] Lee T. Pearcy. The grammar of our civility: classical education in America[M]Waco,Tex. Baylor University Press,2005,50.

[8]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2014年招生简章[EB/OL].http://lac.sysu.edu.cn/zsxx/zsjz/129357.htm.

[9]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教务信息[EB/OL].http://lac.sysu.edu.cn/tnews/index.htm.

[10] 中山大学通识教育培养“无专业精英”引争议[EB/OL].http://learning.sohu.com/20091008/n267200292.shtml.

[11] 博雅政大 通识教育培育心灵思想广博通达的自由人[EB/OL].http://info.nccu.edu.tw/epaper/enews_detail.php?AT_ID=201003150020.

[12] 甘阳.独立思考从接触原典开始[EB/OL].http://www.21ccom.net/articles/sxwh/shsc/article_2012080965394.html.

[13] [英]纽曼.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2

[14] [美国]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86.

[15] 刘徐湘.波兰尼“个人知识”概念在教育学中的应用[J].教育评论,2007(5):130-132.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论博物馆与院校合作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模式
发布时间:2017-04-19
社会教育功能是新时期博物馆的核心功能,博物馆与院校合作开展素质教育是核心功能中的首要任务,积极开展馆校合作,搭建社会实践和素质教育平台,吸引更多的学生走进博物馆,使博物馆真正成为第二课堂,既是博物馆的历史使命,也是院校......
博弈论视域下的新闻采访冲突探析
发布时间:2023-03-09
摘 要:博弈论最早产生于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当时是以数学分支的形式出现,发展至今已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当中,包括有心理学、经济学、语言学以及政治学等。不仅如此,按照其使用的发展趋势来看,有专家预测其将会逐渐的演化成为整个......
高校通识教育改革分析与探讨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国家倡导高等学校教育实施通识教育改革,旨在打破原有的学科界限,为社会培养具备综合性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我国高等学校在通识方面尚处于发展阶段,是建立在传统学科教育基础上的知识整合。要使通识教育实现其功能性,就要从......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
发布时间:2015-08-20
[摘 要]现如今,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已经成为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长久以来,我国的高职教育都是以培养人才为主要理念。而忽略对高素质、高技能的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所以高职院校采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模式......
微博视野下的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素养教育
发布时间:2022-12-05
关键词:微博;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 摘要:文章认为微博是社交网络时代图书馆开展用户信息素养教育的良好的工具和渠道,并分析了信息素养教育目标下的微博功能体现,探讨了微博应用于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素养教育的优势和作用。......
关于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08
" [论文关键词] 职业教育 普通教育 比较分析 [论文摘要] 随着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的提高,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社会条件的改变,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都可能发生改变。本文从普通教育侧重于社会性,职业教育突出个体发展......
浅析微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下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讯工具,互联网给人们的交流和通讯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最为受大学生们喜爱的属微博。微博是一种新的用来交流的媒体,由于微博上随时在更新各种各样的信息,所......
大学生微博自主教育机制的构建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08
在微博等网络交互平台中,大学生找到了与其思维范式、行为习惯、表达方式相互匹配的现实场所,这就使得网络德育的对象与载体形成了一种共契。充分运用微博运行机制与当代大学生之间的这一共契,实行微博交互环境中的自主教育,可以有效......
博白县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02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分析博白是一个人口大县,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县,还是一个劳工输出大县。目前,每年有数以万计的留守儿童的家长常年在外务工经商。外出务工年限在1年以上的家长合计占了60%以上,其中,62.7%的家长外出务工年限在3年以上。本文试图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了解博白县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为解决我县乃至全市的留守儿.........
通识教育下的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分析
发布时间:2015-08-07
科研项目:西安外事学院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3XKR09。 【文章摘要】 通识即为“通才博识”之意,自从20世纪,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在高等学校中实施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合格的“人”和“公民”,提高学生的人文......
“纸微博”作文教学模式初探
发布时间:2015-09-14
作文怎么教?怎样才能教出新意,教出成效?新意和成效,是大家共同的追求,也是我校语文组老师坚定追求的目标。为此我们大胆尝试了借用“纸微博”的形式进行作文训练模式。其目的是“抢占微博先机,把握作文未来”,也即让作文更好的......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政策议程分析:多源流理论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2-10-23
关键词:多源流理论;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公共政策;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 公共政策过程研究一般分为政策制定过程研究与政策执行过程研究。其中,政策制定侧重于作出决策的过程,而政策执行则偏向于行政管理的活动。在政策制......
浅谈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不可分割性
发布时间:2022-09-14
【摘要】高等教育培养专才还是通才,一直是教育界争论不休的话题,也是一个似乎无法解决的矛盾。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以不可想象地速度急剧膨胀,分工越来越细,学科划分越来越细,一个人试图“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变得近乎痴......
论现代教育技术视域下的体育教学
发布时间:2022-10-21
摘 要 随着现代教育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教学理念的不断进步,应紧跟时代脉搏,转变教学模式,加快改革步伐,整合现代教育装备资源,实现体育教学的最优化,全面落实教学目标,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
简析文化传播学视域中的高校戏剧艺术通识教育
发布时间:2023-02-17
" 论文关键词:文化传播学;戏剧艺术通识教育;文化自觉 论文摘要: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对通识教育的功能研究存在着严重的偏差,更多地关注通识教育的创新功能,忽略了其文化精神传承功能,而在人文精神发生集体性危机的中国......
关于我国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探析
发布时间:2023-02-11
" 论文摘要: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是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是我国当前解决高技能人才匮乏、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手段。根据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院校之间的组织形式和关系,可以分为中高职一体、行......
区域视野下的明清川黔边界博弈
发布时间:2023-03-24
摘要:川黔两省在边界地区存在大量疆界错壤,加之边境地带的管辖权十分模糊,历来难治。明清时期鉴于时局的变化以及稳定地方政治的需要,朝廷对川黔两省交界地带重新勘定,明晰其边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雍正年间的“遵义调龙安”1。“遵义调龙安”表面上看是简单的政区调整与两地归属权的变换,其本质则是中央与地方的权利博弈,是中央欲通过对地方政治空间的再塑造,从而达到维护川黔两省政治经济均衡及巩固西南边疆之目的。关.........
在文化大繁荣下思考博物馆教育
发布时间:2023-02-18
2011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迎来崭新的发展时机,作为文化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博物馆理应借助免费开放的契机,勇抓机遇,承担责任。 中国......
浅谈教育博客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12-20
" 论文关键词:教育博客 高职教育 应用 论文摘要:“如何将教育博客应用于高职教育”已成为很多高职教育者积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在高职院校使用教育博客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教育博客在高职教育教学中......
跟踪审计模式下大型工程合谋博弈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02
跟踪审计模式下大型工程合谋博弈分析 1 引言 大型工程的供应有限性和排他性导致了业主、施工承包商和监理单位的合谋[3]。一些学者分析了合谋产生的条件,提出了防止合谋行为发生的建议和措施。项勇和陶学明[4]利用寻租理论分析了工......
生命成长过程中的教育博弈及思考分析
发布时间:2016-07-12
每一个生命都期待拥有优异的成长空间,在这样的空间中个体可以享受生命成长带来的幸福。不可否认,在生命成长过程存在着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每种因素往往又呈现出两组态势相反的力量,这些力量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有形或无形的博弈,生命......
探索普通高校音乐舞蹈教育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2-11-18
进入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成为当务之急,复合型人才开始凸现竞争的强势。对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来说,在各行各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社会越来越强调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完美人格的优秀人才,是社会对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提出的要求。艺术教育以它特有的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得到了教育界和艺术界的广泛认可。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从此,音乐舞蹈教育在我国普通高.........
通识与专业教育融合模式在物流专业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3-01-19
一、我国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实施现状长期以来,由于学科知识体系的分化以及社会分工的细化,现代高等教育坚持实施专业教育,要求学生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成为该专业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近年来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性需求、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不断推进,与专业教育共同作用,成为高等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二者培养目标的矛盾导致了目前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处于.........
论博物馆教育与学校美育合作的必要性
发布时间:2023-04-16
论博物馆教育与学校美育合作的必要性《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通过美术学习,学生丰富感官经验,发展感知、形象思维、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并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并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同时还要求教师广泛利用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艺术家工作室、艺术作坊、动植物园、公园、游乐场、商店、社区、村庄.........
试析对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3-05-24
" 论文摘要:2010年起,上海市开始构建以专业为主线、相关专业对应中高职院校联合培养初中毕业生的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两年多的实践过程积累了丰富的试点经验,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这一模......
哲学视域下体育教学的美与“求美”的探析
发布时间:2023-03-22
哲学视域下体育教学的美与求美的探析 1.前言 马克思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在社会实践中,人们求真,是为了掌握外部客观规律以实现人的目的;求善,是为了认识内在自我的本质来完善自身的发展。这种真与善的统......
民办普通高校“考教合一”与“考教分离”模式的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26
学校培养人才,是通过众多课程的教学来实现的。在目前学生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学校能做的就是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如教师的态度、业务能力、学术水平、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的学习风气、学习态度等,这些因......
素质教育视域下小学德育的开展
发布时间:2023-05-20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对......
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分析
发布时间:2022-07-23
一、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目标鉴于人们通常把创新能力理解为通过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获取知识创造新成果的幻想力,我们将管理人才创新能力界定为在对现有知识经验与认知运用能力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综合运用现有知识技能与工具方法对管理事务的外在现象和内在本质进行深入、系统、科学地分析推理、综合想象,从而激发出全新的创造性灵感,对现有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进行更加科学合理地改进与应用的能力,以及对管理.........
略论微博公众考古教育
发布时间:2023-05-26
【关键词】微博;公众考古教育;考古文博【摘要】开展公众考古教育,宣传考古文博事业,对于提升公众的文化素质,促进考古文博工作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微博的兴起,开展微博公众考古教育,已成为推进公众考古教育的必要选择。文章以考古文博单位的新浪官微为考察对象,对近年较有影响力的官方微博进行了梳理,认为这些官微在进行公众考古教育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考古文博知识的科普、考古文博工作的展示、考古.........
普通高中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改革展望
发布时间:2023-03-14
自从进入21世纪,我们国家的普通高中教育得到了飞跃般的发展,但是也隐藏了一些问题。通过全国的数据调查分析,进行了实地的考察和研究,从不同角度方向进行了论述。在了解了我国高中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特点的情况下,阐述了我们国家改......
关于教育博客支持下的个人学习策略
发布时间:2023-03-30
" 论文关键词:教育博客;学习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知识管理 论文摘要:教育博客的兴起引起了学习者学习范式的转变,表现出技术平民化、叙事数字化、思想多元化、学教协作化、表达个性化等教育特性.并对学习者的认知策略、......
浅谈教育博客的深度互动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教育博客;深度互动;因素;方法 论文 摘要:目前教育博客的发展遭遇了瓶颈,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缺乏深度互动。本文在对影响教育博客深度互动的主客观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体增进教育博客深度互动的措施和方法......
分析人文关怀视域下的现代高校教育管理
发布时间:2016-07-08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 对各方面都做出相应制度管理。 制度管理可以提升教育管理的整体效率, 使高校在管理下处于有序状态。 与此同时,在人文关怀下的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中,制度管理理念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管理战略, 与培养高素质人......
教育学理念在博物馆社会教育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6-12-29
博物馆的教育我们又称之为博物馆社会教育,内涵是根据社会的需求,运用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藏品和相关资料以及社会资源,灵活多样地搭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交流平台,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博物馆社会社会教育......
试析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下“双证”融通教育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结合的不断推进,在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前期实验基础上,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开始尝试衔接。借鉴国内外双证融通教育的做法,面对学生学习质量不高、双证融通教育的范围太小、部分专......
影视与德育教育整合模式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22
柏拉图说:“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为了能使人变善,从而变得高尚的行动。”“教育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他们可以把知识装进空无所有的心灵里,仿佛他们可以把视觉装进盲者的眼里”,教育乃是“心灵的转向”。梁启超说:“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的’人。”因此,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增长多少知识,而在于使受教育者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把内心潜在的发明和发展的可能性表现出来。德育作为教育的一大支柱,如何利用当.........
博物馆非遗项目宣教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6-03-02
[摘 要]人类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在社会转型期面临着一系列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非遗进博物馆在某种意义上为非遗的活态保护和活态传承指明了方向,然而,非遗博物馆因自身条件不同,宣教模式呈现千差万别的现象。立足展览,......
“六网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下开放教育学生活动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2-19
一、远程开放教育的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教育的迅速发展,远程开放教育日益成为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支柱,开放教育的质量与全民教育文化水平紧密相关。在现代信息技术与远程开放教育深度融合的社会需求下,国家开放大学提出了六网融通的发展模式,即网络核心课程、网络学习空间、网络教学团队、网络支持服务、网络考试测评、网络管理体系。其中,网络支持服务主要的承担者包括导学教师(班主任)、学生工作人员、远程接待中心.........
淄博市张店区初中体育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27
【摘 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对淄博市张店区9所初中体育教师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教师的待遇福利的提高、人事制度的优化、教师专业素质的增强仍然是目前教师队伍现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
技工院校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的探讨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5-09-09
1.我国技工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现状分析 我国技工院校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基于目标导向型的人才培养合作模式,是在为社会教育和培训合格劳动者的目标下, 开展的技工院校与企业、行业、服务部门等校外机构之间合作的标准样式。有的校......
浅谈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挥
发布时间:2023-07-27
摘 要: 大庆市博物馆开创了博物馆教育工作的新局面。本文结合大庆市博物馆教育工作的几种卓有成效的方式,及其所发挥的功能,以其探讨博物馆如何高层次、高水平地满足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开展好教育工作。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 大......
浅析微博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5-07-27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高校管理模式的弊端已逐渐显现,给日常管理工作带来了阻碍。随着移动通讯事业的快速发展和3G/4G业务技术的不断成熟,电脑、手机等通讯设备开始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其中,微博是时下非常流......
教育学视域下爱文化的力量
发布时间:2023-03-20
[摘 要] 《街头日记》是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反映美国社会现实的校园影片。它将美国当时社会的种族歧视揭露得真切彻底,同时也将一位白人女教师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将其大爱无私展现在观众面前。影片中的女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
素质教育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发布时间:2022-12-18
摘 要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实行,大学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面临着改革与创新。本文主要针对素质教育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改革进行分析和探索,希望给予我国高等教育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大学体育......
素质教育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发布时间:2022-12-04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改革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心理素质,已经成为小学体育教师积极思考的课题......
研究通识教育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23-02-28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通识教育《教育大辞典》中将通识教育阐述为:在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生均应接受的有关共同内容的教育,有别于专门教育。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源于古代西方的自由教育(liberaleducation)或博雅教育,这种教育以培养知识渊博、谈吐高雅、能经世济国的精英人才为目标[1]。中国古代儒家哲学倡导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君子人格,无论《大学》中的三纲领八条目抑或《孟子.........
浅议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新模式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3-03-18
摘要:本文旨在分析讨论一种全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使学生建立起终身体育的理念和培养起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文中详细阐述了新模式的构建理念和构建方法,包括运行模式、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内容。关键词:体育教育;素质教育;新模式;俱乐部制一、普通高校现有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分析(一)传统体育课程教学模式。这是一种以原有的行政班为教学单位的传统授课模式,即班级的编排不重新划定,按照原有的行政班,或者按照性.........
浅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通才教育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我国思想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同时作为传播当代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的主渠道,对所有专业的大学生又具有基础性的人文教育的通才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通过其通才教育功能......
博弈论视角下腐败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2-08-12
博弈论视角下腐败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一、制度反腐论的有限解释力腐败现象产生无疑有着复杂深刻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背景。腐败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腐败产生发展的机制是怎样的?导致腐败蔓延的关键性因素是什么?导致一些地区比另外......
精神分析学视域下的艺术创作
发布时间:2013-12-18
弗洛伊德作为一个哲学家,他的逻辑起点在哪里?比如,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分别在意识和物质两个层面,宗教神学的逻辑起点在上帝,黑格尔的逻辑起点在理念。弗洛伊德的逻辑起点与其说是在“人”本身,不如说是对“性”的关照。那么......
精神分析学视域下的艺术创作
发布时间:2023-06-21
精神分析学视域下的艺术创作 精神分析学视域下的艺术创作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精神分析学视域下的艺术创作 精 品 源自历 史科 弗洛伊德作为一个哲学家,他的逻辑起点在哪里......
中国与东盟教育服务贸易合作博弈
发布时间:2022-10-12
摘要:本文将中国与东盟间教育服务贸易谈判描述为两个相联系阶段的博弈模型,博弈的第一阶段当然是签署《教育服务贸易协议》的讨价还价阶段,第二阶段是《教育服务贸易协议》的实施阶段。文章最主要分析了目前影响了中国与东盟间教育......
德育视域下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途径
发布时间:2013-12-17
德育视域下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途径 一、德育的内涵 什么是德育?简单地说,德育就是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目前普遍认为德育包括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另外还有更为广义的德育界定,认为除以上几个方面外还包括法制教育、心理......
浅析普通高校思政教育理念下的高职思政教育改革
发布时间:2023-01-05
" [论文摘要]文章分析了普通高校的思政教育现状,认为当前高职思政教育在理念、教材、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不足。加强高职思政教育可以保证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可以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促进高职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培养......
微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文章从微博的使用现状入手,分析了当前微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现状。 【关键词】微博;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其意义在于全面提高......
关于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本文试图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和普通高校进行比较研究,找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主要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普通高校 体育教学模式 比较研究 问题和方法 一、绪论......
校企合作视域下高职德育模式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01
【摘 要】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强调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培养模式。在校企合作视域下,发挥企业德育资源优势,创新高职院校德育模式,引导学生将所学道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视域下的当前未成年感恩教育论析
发布时间:2023-01-25
"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未成年人;感恩教育 [论文摘要]中国古代历来重视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优秀的传统文化,用传统的道德教育审视当前的未成年人感恩教育现状,通过孝教育、尊师道、修身律己的传统思想加强和提升当代未......
中国梦视域下的公民意识教育
发布时间:2023-07-24
摘 要:公民意识对社会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中国梦的提出,赋予了公民意识以新的时代内涵,也对公民意识教育提出了紧迫的现实要求。现代公民意识的培育和提升对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应围绕实现中国梦,准确把握公民意识教育......
大学教育公共性的双视域分析及大学教育公共理性
发布时间:2022-12-26
一、公共性与大学教育公共性的内涵 哈贝马斯把公共性等同于公共领域,认为公共性本身就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即公共领域,是一个介于私人领域与公共权力领域之间的中间地带,是一个向所有公民开放、由对话组成的、旨在形成公共舆论、体......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模及精细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12
1.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作为大容量的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关键手段。城市轨道交通在许多城市从有到无, 从少到多,在最近几年里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事态,随着进一步的城市化,......
试析高职院校通识教育
发布时间:2023-03-14
" 论文摘要:高职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随着新的职业、岗位不断涌现,传统职业的劳动性质和职业内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高职教育必须重新审视通识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通过相应的措施加强通......
简论非重点高校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改革模式探析
发布时间:2022-11-30
" 论文摘要:通过梳理近年美国部分大学“通识教育”发展趋势,结合国内重点高校近十年的“通识教育”改革尝试,对大学英语通识化教改在非重点高校中如何开展,对国家政策的适度把握,高校之间开展合作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探索性建议。......
试论生涯视角下大学生职前体验式教育模式探析
发布时间:2023-01-26
" [论文摘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一项民生工程。新形势下高校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大学生的职前体验式教育极为重要,高校应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视角,对在校大学生构建职业生涯规划力、职业行为体验力、就业核心竞争力、职业......
基于高校特殊音乐教育与普通音乐教育差异的教育改革探析
发布时间:2017-03-09
近年来,国外很多教育学家已经对高校特殊音乐与普通音乐教学做了区分,并且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制定了完善的教育措施。目前,国内部分高校教学设计中已经意识到此类教育因素的重要性,但是还无法足够有效的对高校特殊音乐专业的学生进......
创新教育视域下论及高中地理教学
发布时间:2023-02-23
【摘 要】创新是知识传授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实现知识不断激活与空间多向化发展的主要途径。只有在创新发展中,才能实现师生双向互动和共同进步的教与学发展目标。文章就对创新教育视域下阐释高中地理的教学新思路,以期实现高中地理......
精致化教学模式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
发布时间:2015-09-09
摘 要 精致化教学模式,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对教育的新要求,更是教育改革和创新的一种大胆的尝试和改革。精致化教学模式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之教育也是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的。本文尝试对精......
创新教育视域下的儿童舞蹈教学探讨
发布时间:2023-04-22
儿童舞蹈是通过儿童来表演并体现其生活的一种艺术。舞蹈教学作为一种美育形式更易让儿童产生兴趣。它对儿童的成长极富教育意义,有助于培养儿童对美的欣赏,有利于其智力的开发,更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他们的体魄。儿童舞蹈呈现的是儿童......
微博兴起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
发布时间:2016-06-14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社交软件,它具备多种功能去满足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在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微博的应用使学生随时关注我国时政的最新讯息,学生通过微博互动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总之微博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受......
分析微博时代中学德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发布时间:2023-04-11
由于中学生处于成长时期,认知能力并没有发展完全,不能一味地放任其自我教育,而是应该要坚持主体原则,把教育和自我教育结合,发展受教育.........
论从人文素质教育到通识教育
发布时间:2023-01-05
"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通识教育;高教改革 [论文摘要]目前各地实行人文素质教育因为体制性等方面的原因,在应对思政课的缺失方面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思政课的改革方向可以从世界各地通行的通识教育获得启发,国内的通识教......
民族文化视域下的音乐教育探索
发布时间:2023-03-01
民族文化视域下的音乐教育探索 民族文化视域下的音乐教育探索 :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民族文化视域下的音乐教育探索 一、理解民族文化 我们......
专业化视域下职业学校德育教师的职业压力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15
〔关键词〕职业学校;德育教师职业压力;专业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把学生培养成德能兼备的技能型人才是当前职业学校的共同育人目标,德育也因此成为职业学校的重要内容。但事实上,“以德为先”在许多职业学校仅是一句育人口号,没能落到实际。目前很多的职业学校仍存在重技能、轻德育,重德育形式、轻德育内容,重德育口号、轻德育行动,重专业.........
精彩微博6则
发布时间:2022-09-14
有一次,我和妈妈乘公交车到外婆家。一上车,一个小钱包就吸引了我的目光。我连忙走近它,蹲下身子,假装系鞋带,迅速捡起,并塞进口袋。我窃喜:有了钱,我就可以买自己想要的东西了!欣喜之余又忐忑起来:丢钱包的人,会怎样呢? ......
艺术教育在通识教育中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3-03-04
内容摘要:艺术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有效载体,在通识教育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没有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因为艺术不是为了功利的目的而是为了人性的完善。文章重点解析了艺术教育的内涵和本质,阐......
浅析精粹教育视角下的基础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02
一、精粹教育理念提出的现实背景 ( 一) 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面临的困境 我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面临着整体性困局,相当一部分学校的办学理念并未完全形成,一些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仍然是只适应应试教育的,对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不足......
农村社区健康教育模式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2-07-21
" 【论文关键词】农村 健康教育 【论文摘要】2006年我国政府1号文件,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广大农村同样是健康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阵地,强调农村健康教育,是中国健康教育最基本的特色,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论析近代乡村教育运动与高等农业教育通向农村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乡村教育运动;高等农业教育;农村 论文摘要:从历史的视角,探索在近代乡村教育运动中高等农业教育的兴盛与改革、知识分子走向农村与农村建设结合等教育实践,以期对当代高等农业教育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以启示。 ......
素质教学理念视角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探究
发布时间:2023-03-23
摘要:传统意义上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已不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在当前推行素质教学理念下,创新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探究新的教学模式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进行分析,对于在素质教学理念......
试析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的分析与反思
发布时间:2022-07-23
"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前在我国,大学生对于音乐教育的渴望与实际具有的音乐素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本文结合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对制约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内外部因素进行了一些深层次的思考......
美育类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探究
发布时间:2014-01-28
美育类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探究 通识教育又称为“通才教育”、“博雅教育”或“自由教育”,是基于对人与社会本质的认识而提出的一种大学教育思想和培养策略。通识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均衡、和谐发展,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
CDIO工程教育视阈下的财务管理课程“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7-04-13
摘要:CDIO工程教育思想自2005年进入中国教育界以来,影响巨大。汕头大学、燕山大学、广州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相继在工学学科内进行了试验,效果显著。而在财务管理等这些经管类学科内的研究少见,即并未将CDIO工程......
教育公平视角下高考制度的现状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5-09-10
[摘要]高考对中国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活都有着广泛的影响。本文基于对高教育公平视角,对高考制度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我国高考制度的合理与不完善之处,以期对未来高考制度改革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教育公平;高考......
浅谈博物馆教育职能的有效发挥
发布时间:2022-12-25
[摘 要]教育在我国被放在了重中之重,教育的作用是其他方式无法代替的,通过教育科研提高民众的素质和能力。教育的方式同时也可以分为很多种,不止只是课堂教育,在很多方面也可以对民众进行素质教育。博物馆的教育职能不可忽视,它......
中国移动通信业市场竞争及企业行为博弈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23
摘 要:随着移动通信业务在整个电信业务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移动通信业的 发展 状况倍受世人关注。 中国 电信业通过体制改革,寡头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已经初步形成。运用博弈论的相关基本原理,对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双寡头垄断结......
吴大猷谈通才教育
发布时间:2022-11-27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鸿沟由来已久,不仅制约了科学发展,也影响到社会进步。我原以为这是内地教育的一大失误,最近读《吴大猷文录》(《大科学家文丛》之一,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才知道这个问题在台湾和其他地区也出现过......
文化失语视域下互动式英语教学模式的实施
发布时间:2023-05-25
[摘要]本文从文化失语和互动教学模式理论入手,提出文化失语视域下的互动式英语专业教学模式实施策略,以期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改善本土文化失语状况。 [关键词]文化失语 互动式教学模式 英语专业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
关于德育视域下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途径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既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德育的重要形式。其富有人生哲理的神话寓言、抒发情怀与理想的诗词歌赋、彰显人格魅力的伟岸身影、蕴含励志的动人事迹,这些无不在提供丰富德育思想的同时,也给高校学生的德育带......
略谈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知识性与通俗性
发布时间:2023-05-26
当前,博物馆陈列展览处在从传统工作模式向信息化与个性化、学习型与服务型的模式转换过程中。要尊重陈列展览工作的客观规律,关注陈列展览的社会效益,根据陈列展览内容和观众接受程度,选择适宜的知识表达方式和信息传播设施,为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