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村庄场域中的三重权力互动分析 

村庄场域中的三重权力互动分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7 22:42:00
村庄场域中的三重权力互动分析 
时间:2023-08-07 22:42:00     小编:

" 内容提要:。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国家权力在乡村的日益深入与近20年村落社区自治权的迅速成长造成了村庄场域开始出现前所未有的国家—村庄精英—普通村民的三重权力互动构架。其中国家权力通过宏观制度的导入和乡政权力发挥对村庄的控制和渗透;村庄精英在村落场域的三重权力结构中,居于承上启下的中介地位,构成村庄三重权力互动的交叉点和集合部;广大村民则掌握着村级治理权的所有权,但又必须委托给村庄精英们特别是体制内精英行使,在实践中,村民对村治的所有权往往落不到实处。随着《村委会组织法》的颁布和贯彻实施,特别是村民委员会选举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展开和村民代表会议的进一步完善村落场域三重权力结构非均衡状况正逐渐改变。

关键词:村庄精英 国家权力 村民

一、问题的提出与立论

村庄政治是理解中国政治和乡村社会性质的重要领域,而对村庄权力分析则是理解村庄政治的基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国家权力在乡村的日益深入与近20年村落社区自治权的迅速成长造成了空前复杂的权力互动呈现于村庄场域,构成了中国底层农村政治的动态的和主要的层面,因而成为理解村庄政治拼图的关键和衡量农村政治发展发展水准的重要标尺,也就自然成为近年乡村治理研究领域的热点。一些学者尝试运用当下流行的理论或方法去分析村庄场域的权力互动,比较成功的是国家——社会”关系与市民社会的分析框架。

实际上,国家——社会关系与市民社会理论不仅是村庄权力分析也是农村政治发展甚至整个中国社会转型与变革的主导研究工具。起初,人们强调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相互独立,对“市民社会”的倡导不遗余力。随着讨论的进一步深入,人们逐渐超越了这种简单化的模式。周其仁对中国农村产权的研究虽未完全摆脱这种简单化框架,但他已强调了村庄与国家之间的交易和博奕,强调彼此间的日常互动。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注意到,国家与社会之间并不是简单的零和博奕,二者并不一定就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这样一种研究视角使人们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探讨大为深入。 而美国的简·奥伊(Jean Oi)在其名著《当代中国的国家与农民》一书中,自称她并不过于关注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力量消长,而是更乐于讨论二者之间的互动方式。 这就将“国家—社会”范式推向一个新的深度。

崔之元针对时下流行的“国家—市民社会”的两层分析法,又提出了三层分析法,即“上层”(中央政府)、“中层”(地方政府和新兴资本大户)、“下层”(广大挣工资谋生的老百姓)。崔之元认为,从中央政府与普通民众的“上下联盟”来制约“中间层”地方精英的离心倾向,只是“上中下”三者良性互动的一个环节,另一个环节是“中间层”对“上层”过度集权的制约。 有学人则进一步运用崔之元的三层分析法,对中央、地方政府、民众三者在村民自治的决策过程在各自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现阶段要优化中国的政策,须建立一套中央、地方政府、民众三者健康互动的良性机制。 仝志辉、贺雪峰则把三层分析更加细化和微观化。他采用“治理精英—非治理精英—普通村民”的三层分析工具,把分析的对象缩小到村庄这一微小的景观之中了。借助这种三层分析法,他认为可以理解当前村庄权力运行的状况特别是村级权力的合法性状况。

上述研究已达到相当深度,但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要么是仅仅对某一个村庄的权力互动进行个案研究,要么是脱离乡村的具体场景进行抽象的学理分析。

本文则是以前两类研究为起点,在收集大量的个案材料并亲历若干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建构村庄场域中国家—村庄精英—普通村民的三重权力分析框架,将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微观提升为内涵丰富的宏观,达到对村庄权力结构的“具象”性(黑格尔语)认知。

一般来说,在国家与社会关系上,中国从国家于社会之中产生之日起便反过来侵吞了社会,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系统与一盘散沙的弱小社会并存,表现出强国家、弱社会的基本特征 。《诗经》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之类的经典辞句,表明国家取得了对社会的无所不在的统治权,但是,国家对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村社会的实际控制在深度、广度和力度上受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及治理能力等的限制,仍有其界限。由于小农经济是彼时社会的基本经济形态,它分散于地域辽阔的农业村落,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较为独立和封闭,国家自上而下的权力从未全面介入到农民的日常生活之中(与市场条件下国家通过改变一个经济参数就能实现社会的联动形成对比)。马克思·韦伯在分析传统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时,有过这样一段概括:“事实上,正式的皇权统辖只施行于都市地区和次都市地区。……出了城墙之外,统辖权威的有效性便大大地减弱,乃至消失。” 因此,“在中国,三代之始虽无地方自治之名,然确实有地方自治之实,自隋朝中叶以降,直到清代,国家实行郡县制,政权延于州县,乡绅阶层成为乡村社会的主导性力量。” W·古德先生则从着重分析了乡村宗族势力在传统中国农村社会的强大势力:“在帝国的统治下,行政机构的管理还没有渗透到乡村一级,而宗族特有的势力却维护着乡村的安定和秩序”。

21世纪中叶,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由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中国共产党不仅在情感上与农村有着深厚的关系,而且更把农村作为国家政权的基础。因此加强对农村的控制是顺理成章的,这种控制又与国家工业化发展目标和“一大二公”的极左路线相契合,铸成了国家对农村社会的全面的深度行政控制,其组织形式就是“队为基础,三级所有”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国家的组织边界实际就达到了村社组织一级,村社组织的行政化使公社权力直接渗透入于农村社会的内部,“造就了一套自上而下的经济控制与行政控制网络,使得国家权力对乡村社会的渗透入和控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深度”, “不管是通过党支部还是生产队长,每个农民都直接感受到了国家的权力。”

可见在人民公社时期,村庄一级(大队)的权力结构是比较简单的。一方面在党的一元化领导和毛泽东个人高度集权的体制下,国家权力在横向和纵向上基本都是同质的,其各层级包括公社都大体上是一个单纯接受(党)中央指令的受控体;另一方面,基层农村社会也是集中统一的国家权力支配下的一个行政区域,缺乏最低限度的自组织能力和自治权。由上述两个方面组合而成的村落权力结构是严重失衡的、一边倒的。 始于70年代末期,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直接导致了人民公社体制的瓦解,既定了农村权力结构被打破,单质的一体化的权力格局开始分化和分层,村庄场域开始出现前所未有的国家—村庄精英—普通村民的三重互动构架。

二、结构化的国家权力

(一)宏观制度的导入

可见,国家通过制度创新划定了国家与农村社会的权力边界,这一边界实际上是对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产权关系以及基于这种产权关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正式确认,从而为国家权力在农村的上收以及村庄自治权力的萌生和成长提供了制度保障,舍此,国家权力与非国家权力在村庄场域的互动便无从谈起。

当然在国家介入村民自治制度供给的过程中,广大农民也在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可以说,村民自治这种基层民主制度的导入过程是农民的主动性制度创新与国家强制性导入相结合的过程。

(二)国家权力层级中的乡镇权力

庞大的国家权力本身也是有结构和层次的。如果说改革开放以前国家权力基本上同质、同构、一体化,那么随着以“分权让利”为主线的改革的推进,国家权力开始出现地方化、部门化和分利联盟化等趋势,具体落实到村庄场域,国家权力的不同层级和部门各有其不尽相同的运作方式,发挥不同的功能,其中关键是乡镇。乡镇是国家权力在农村的基础和末梢,以乡镇党政组织为载体的“乡政”权力运行是国家权力与社区权力互为渗透、互为影响的连接点。

“乡政”权力运行主要由乡镇党委、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和乡镇人民政府构成。对农村基层的权力结构及其运行机制的大量个案研究表明,“乡政”权力是一个以乡镇党委为核心,以乡镇党委书记为“当家人”,党政高度一体化和政治、经济、行政与社会权力高度集中的金字塔式的权力结构。 处于“乡政”权力 “金字塔”顶端的是乡镇党委书记,第二等级的是党委副书记,而以“行政一把手”排在第一位,第三等级的是党委委员及行政副职,第四等级是各站、办、所的负责人,处于权力结构边缘的是人大主席团、妇联、团委等机构的负责人。

虽然包括宪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内的一系列成文法律都已规定了乡镇与村委会之间的关系,划定了乡政权力和村治权力各自的运作空间,但中国自上而下(中央—地方—基层)的压力型政治体制以及乡镇在这一体制中的特殊地位造成了乡政权力与村治权力在结构上的断裂,同时,国家的农村发展战略、乡镇政权的特殊功能 以及乡、村利益的分殊,又在相当程度上造成乡政权力与村治权力在功能上的冲突,由此导致两种权力的运作界限不明、相互侵权的现象时有发生。当然从总体上看,代表国家权力、高度组织化的乡政权力是造成冲突的主要原因。大量的个案研究显示,以乡镇党委为核心的乡政权力既可能是村治权力成长的有力推动者,又可能是它的主要障碍,也就是说在村庄场域村庄精英和村民究竟能拥有多大的自主权,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乡镇。遗憾的是,多数乡镇对村治权力采取的是排斥和抑制态度。

三、扮演主角的村庄精英

在村落场域的三重权力结构中,村庄精英居于承上启下的中介地位,构成村庄三重权力互动的交叉点和集合部。因此对村庄精英的分析是村庄权力结构分析的切入点。实际上近百年来,中国大陆乡村政治精英的地位、作用一直是海内外研究中国农村问题的政治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关注的焦点。他们的研究卓有成效,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和概括力、解释力的理论、概念。如早期的“双轨政治”(费孝通) 、“士绅操纵”(孔飞力) 、“士绅支配”(周锡瑞) 、“经纪体制”(杜赞奇) 。近期的“主人—代理人”理论(司考特·罗泽尔、李建中) 。“边际人”理论(王思斌) 、“保护人、代理人、承包人”理论(宿胜军) 、“庇护关系”理论(Oi ,Jean C)。 这些概念(理论)多少带有当年马克斯·韦伯所提出的理想型概念的印记,即依靠财富、地位和权力这三个范畴进行定义。 这里本文无意讨论精英概念的具体内涵。根据行文的需要,我们把精英限定为乡政村治格局下的村庄精英。贺雪峰、仝志辉将之分为治理型村庄精英(治理精英)和非治理型村庄精英(非治理精英), 吴毅提出了“村治中的政治人”的概念 ,党国印阐述了“乡村权势阶层”现象 。我们则在两分法的基础上再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首先,我们主要把村庄精英分为掌握村庄正式权力资源的体制内精英和掌握传统资源等其它资源的体制外精英。其内涵和外延大体类似于治理精英和非治理精英。体制内精英即通常所说的村干部,指以行政村党支部、村委会的主要干部为代表的干部群体。其宽可以包括党支部正副书记、村委会正副主任、治保主任、民兵连长、妇联主任、共青团书记和会计等,其窄只指党支部正副书记,村委会正副主任等村里的主要干部。体制外精英主要指在村庄中有一定政治社会影响力的村民,包括宗族头人、宗教领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富裕起来的经济能人等。下面分而述之。

(一) 体制内精英

1、村庄性质与体制内精英

乡镇同村民的利益要求不一致,迫使治理精英们在两种不同的行为期望中作出自己的选择。乡镇政府期望村干部能够有效实现上级意图,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而村民则希望村干部能代表他们,维护他们的利益。治理精英们一方面愿意认真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但另一方面他们对自己民本地位的认知,则使他们的行为带有明显的非规范性特点, 比如,不愿意承担责任,对乡镇的工作、指示只充当上传下达的角色。遇到麻烦问题,或告诉村民去找乡里的哪个部门或领导,或引导干部找拒不执行上级指令的村民,总之不使自己陷入困境之中;为了减少困难和自己的利益,村干部们总是代表村民强调完成任务之困难,尽量压低上级政府分配的任务指标;在执行乡镇政府下达的任务时常常是不推不动或打折扣,对于已承担或必须完成的任务往往是得过且过。当乡干部同农民发生矛盾时,村干部往往充当“和事佬”的角色。村干部常以处理好同乡干部、村民这两极的关系为直接目标,从而发生目标替代。这不仅使应有的管理行为走型,而且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被他们过滤,从而导致管理效率衰减。这是导致某些农村社区失控、基层组织社会管理职能衰微的重要原因。

2、村支书与村主任

在体制内精英中,居于中枢地位的是村党支部特别是村支书和村委会特别是村主任。二者的关系实质上是党对农村的政治领导权与村级社区自治区之间的关系,它构成了村庄场域第二层权力的主体部分。

根据中共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最基层组织,是村各种组织(包括村民委员会)和各项工作(包括村民自治)的领导核心。它领导和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支持和保障村委会依法开展自治活动,领导村委会并支持和保障其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章程充分行使职权。显然,村党支部与村委会之间是一种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但村委会又与一般接受党的领导的政治组织不同,它是由《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加以确认的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依法办理自身事务的主要形式。那么,究竟如何处理村党支部的政治领导核心地位与村委会的自治权二者之间的关系?

村委会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基础和前提。村党支部对村委会的强有力的领导还突出表现在村委会的换届选举中。在选举期间,每个村都要成立选举领导小组,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成员主要由村党支部的成员组成,诸如选举工作人员的确定、选民资格审查、侯选人资格审查等,都由领导小组执行。因此村党支部对村委会选举的影响是非常直接和有效的。我们在调查中有一个强烈感受:村党支部是村委会选举的直接发动者、组织者和指挥者。在现阶段的农村,这无疑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但有少数村党支部却违背法定程序,干预、控制选举过程。例如一些村党支部在村委会正式侯选人确定过程中,仍采用或变相采用所谓“引导”和“酝酿协商”原则,以保证合乎其意愿者当选。

我们曾在江苏苏北某村看到一份村选举领导小组制定的章程,清清楚楚地在“协商原则”条目内写道:“非经酝酿协商,不得确定正式侯选人”,“村选举领导小组应向选民反复宣传侯选人条件,做好引导工作。”“筛选出能得到多数选民接受的人选”。再看“协商正式侯选人办法”:“一是如果提名侯选人数与正式侯选人数基本一致,可以采用由上而下的方式,即由村选举领导小组根据提名情况提出正式侯选人初步名单”;提交村代会、村办企事业单位征求意见……“直至取得较为一致的意见为止”;二是如差距较大时,由下而上,即将提名名单“交各方组织村民酝酿,并各自提出第二轮初步侯选人名单”,“选举领导小组再交村民反复讨论协调”,“直到形成比较统一的意见为止”。结果怎样产生?赫然写道:“但最终由村选举领导小组决定,并报镇选举指导小组。”这种做法不仅直接违背《村组法》第十一条关于“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的规定,而且也直" 接影响到选举的效果,造成选民对选举及正式侯选人的不信任、失望,从而造成对村民的侵权。因为它名曰“协商”,实质上是村选举领导小组领导貌似经过民主的选举程序确定自己的意中人过程。

村党支部是村级组织的领导核心,但若把这种领导核心等同于“包揽”或“随意干预”,那就有失偏颇了。在现阶段的相当一部分农村,村里一切事务仍由村党支部书记(往往通过村委会)拍板,村委会独立活动空间很小,其依法享有的职权难以履行。村民也就难以通过村委会这一基本的自治组织形式参与村内事务的管理,这必然影响村民自治的质量和成效,也直接影响村民民主参与的积极性。我们在调查中也曾不止一次听到村民埋怨:“二把手(村委会主任)选来选去有什么意思?谁都得听书记的!”其抵触情绪溢于言表。

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直接的层面在于现有法律制度未能明确划分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职权范围。有关规定多是模糊、定性的规定。如中共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九条规定,村党支部的一项主要职责是“讨论决定本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需由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或集体经济组织决定的事情,由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或集体经济组织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作出决定”,但什么是“重要问题”,什么又是“需由村民委员会等决定的事情”,则缺乏明确、具体的界定。此外,条例一方面赋予村党支部对村委会和村民自治行使“领导”职责,另一方面又规定村党支部应“支持和保证”村民委员会依法“充分行使职权”,两者的模棱两可,甚至冲突之处隐约可见,在实际操作上就会有相当大的伸缩空间,天平向任何一方的绝对倾斜都有其合法依据。

从更深的层面即党和国家的权力结构来看,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唯一的执政党,有一个上自中央下至基层、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对同级政权机构实施有效领导的严密组织体系,这是中共执政地位的坚实组织保障。而乡镇和村级党组织就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其中,村党支部是一个较村委会历史更长久、意识形态根基更深厚,农民十分了解且一直接受其领导的村级组织;在国家权力系统,纵向上设有五级政权,其中乡镇处于最低层,是国家在农村地方的基层政权,对本乡镇行使国家的政治统治和行政管理职能。乡镇以下的村则不属于一级政权,也不是乡镇政府的派出机构,而是实行村民自治,其基本组织形式就是村委会。乡镇对村委会工作给予领导、支持和帮助,两者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党在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目标的实现,就不能不更多地依靠村党支部作为直接的组织渠道。换言之,村党支部对村委会就不能仅仅起“保证监督作用”, 因而必须发挥核心领导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强调和重视村党支部的核心领导地位,有其客观必然性,这一必然性与党领导下的村民自治不断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根本上是一致的。但在特定的时期和特定的地区,又可能会产生不一致甚至矛盾和冲突。随着村民自治的拓展,这种矛盾和冲突还有可能扩大和尖锐化

要解决上述问题,企望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比较理性的选择是用法律制度来规范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之间的关系。要依据现有宪法、法律、法规和章程、条例,制定有关实施细则,对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职权范围作进一步明确、具体的规定,使之具可操作性。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一切活动都要纳入法制的轨道,如村党支部书记同时任村委会主任或副主任都必须按照法定程序通过民主选举产生;村党支部在讨论本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时,应事先广泛征求村民和村委会的意见,以获得他们的认同和支持;村党支部作出的有关本村重要事务的决定;还需经村委会(必要时经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依照民主决策的程序予以通过,使其由党内具有约束力的决定转化成对全体村民有约束力的“村规民约”。我们认为,这是村党支部支持和保障村委会依法充分行使职权的关键所在,也是理顺两者关系的迫切需要。 

(二)体制外精英

作为乡土社会底层的村庄历来是农村传统势力的大本营,各种以乡绅和宗族家族势力为主导、国家权力序列之外(即体制外)的精英,构成了所谓乡绅自治的主体力量。新中国成立以后,政治、经济、文化的社会主义改造持续地冲击并削弱了农村传统势力,因此除体制内精英外,村庄基本上不存在体制外精英。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行政控制的弱化、农村社会的分化与重组,村庄精英结构出现了多元化趋势,非治理精英迅速成长,并且其本身也是多元的结构。

1、宗族精英

宗族势力的兴起与社会控制宽松等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20世纪50年代一直到80年代初,国家高整合机制能使家庭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功能,宗族势力没有了生长的条件。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行政化的高整合机制裂解和转换,宗族势力死灰复燃,黑金势力也有所抬头,但未成气候。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后期,宗族势力在村民自治制度试行过程中也参与了演练,但政府主导治理模式的存在,他们的影响还不十分明显,一般表现为宗族精英利用同族抵抗国家某些政策的执行,如上交款任务,义务工指派等。但在《村组法》正式执行过程中,宗族精英们往往利用血缘纽带关系形成利益团伙,采取非正常手段控制村民选举,获取自治权力。一旦政治权力到手,就与乡镇政府分庭抗礼,乃至排斥执政党组织,而且利用族众凝聚力和盲从的特点及国家政策的有关信息,使乡镇工作非常被动乃至失去管理效能。倘若获取自治权力失手,他们往往又采取更直接的手段阻断向本族输入信息和提取资源 的途径,成为村庄体制内精英事事都越不过的坎,致使村委会各项工作无法开展,以达到让村委会向其妥协的目的。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宗族组织在乡村兴起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从历史上看,宗族组织的“消失”并不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以后自动地退出历史舞台,而是借助于政治权力进行的表面上的割裂;沉淀在农民心中两千年之久的宗族意识和以地缘性为特征的宗族结构 并没有因此消失,相反,经过长时间的压抑以后,它终究会重新爆发出来。从现实上看,改革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造成民间社会对旧的家庭模式的新需求,加上集体机构力量的减弱,凸显出宗族的社区整合功能,客观上把宗族组织推上了历史舞台。

为此,钱杭和谢维扬在分析宗族组织复兴的原因时写到:“在现代中国的社会制度框架内,如果不能与地方政权机构建立起起码的信任关系,不能对地方秩序和地方利益作出某种程度的贡献,宗族即使作为一种俱乐部(CLUB)团体,都没有理由和机会生存。” 当然,宗族精英们在改革后的活跃并不是简单的传统回归,而是在传统基础上的一种成长,但它毕竟成为一种新的景观。宗族组织在现代中国的社会制度框架内复" 兴,必然要处理好它与公共权力的关系。从权力的结构和性质角度分析,宗族权力实际上是一种同国家公共权力相平行和对立的私人性质的权力,与公共权力此消彼长。只要公共权力削弱了自己的职能,宗族就会相应地伸展自己的职能,成为横亘在国家和农民之间的一个私人性质的权力点。费里得曼认为,在中国东南地区,宗族比在其他地区发达,原因是该地区是一个原离国家权力中心的“边陲地带”。 这样说有一定的道理。改革后中国东南沿海农村相对于内陆地区,经济发达;但是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的冲击而导致宗族组织的消失。但在内陆乡村,由于国家对基层社会的超经济控制,宗族组织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然而从整体上说,政府在改革后从基层农村的撤离,使得农村出现了相应权力真空;村民自治组织由于其起步阶段的非规范化,还不能强有力地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力,从而导致自治权力由体制内精英向宗族精英转移。

2、宗教精英

80年代初期,国家政权力量在乡村的逐渐回收,而与此同时的是国家在乡村社会汲取资源的不断增加,农民负担不断加重,使得国家与乡村关系日趋紧张,再加上地方政府某些干部的腐败与不负责任的具体行为,使得地方政权的政府形象和控制力也有所削弱。地方政府在乡村场域的威信有所下降,而地方教会的相对独立性颇为加强,宗教精英们便有了施展才能的空间。 宗教组织属于民间非正式组织,这是在法律上受到明文保护,在实践中得到民众认可和拥护的组织。在精神生活领域特别是伦理价值观方面出现许多空白领域,宗教就会乘虚而入,农民往往把理想和愿望寄托于宗教,这是他们寻求精神解脱的一种表现。 在文革及破“四旧”等历次政治运动中,与宗族受到冲击一样,宗教也同样避免不了受打击的命运,但宗教与宗族一样,也是长期拥有其符号资本,在文革中虽一度被打倒,但在改革以后,宗教精英们的名望马上能恢复起来。在中国绝大多数农村,宗教精英往往还是其他许多非宗教组织的领袖,比如说负责村中的经济组织,还有一些则与地方政府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比起一般的村民(教友),宗教精英们往往具有相对较强的组织能力、交往能力和文化水平,也就是说,他们可以实现几种资本的相互转换。他们在村庄中的整合能力,并不完全倚赖于他们在教会中的地位,而很大程度上来自其他因素。 宗教精英的中介地位比较复杂。他们既是国家与地方社会的中介,又是天主教总堂与农村教友的中介。从后一个角度看,他们实际上又是天主教文化大传统与小传统的中介。按道理,文化传播的角色应该是宗教精英的本来面目。但事实上,宗教精英们一方面管理教会事务,帮助神父传教,另一方面它与国家之间发生着不断的互动。宗教精英们帮助政府有关部门传达有关文件,而且很多精英们与基层政府有着联系。

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宗教势力正在逐渐成为一种膨胀了的权力,宗教精英们在一些合适的环境中,在部分地方也存在着破坏组织社会化、干扰乡政村务的问题。 甚至一些乡村基层组织利用宗教开展工作。有的村干部不敢以村干部的身份开展工作,而是借阿訇或其他神职人员的身份出现在群众面前做工作。分析其原因,是村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政治上不敏感,混淆了党的性质、宗旨与宗教教义的本质区别,不懂得党的宗教政策和有关宗教法规,看不到利用宗教开展工作的严重后果。目前,宗教精英已基本形成一个较为统一与有力的群体,对其各自的地方社会进行着有效的支配。国家权力一方面要通过村干部,另一方面也要依靠宗教精英的合作才能较为有效地传达下去。在农村中,村干部的威信明显低于宗教精英们,但不能因此下断论,说国家权力因村干部的削弱而削弱。事实上,宗教精英们向教友灌输守法观念,帮助传达文件,有时还参与基层政权运作,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在帮助国家执行权力。宗教社区中人们的思想观念、权力结构及人际关系,既有助于形成一个较为独立的道德观念,也加强着国家权力的向下渗透。村干部威信下降,与其说代表了国家权力的下降,还不如说体现了国家与社会互动方式的转换。

3、宗派势力

4、经济乡绅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农村正由传统走向现代,乡村社会的“权威”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乡村社会涌现了一大批率先富裕起来的“能人”,也涌现出一批带领农民共同富裕的“贤人”。这些“能人”、“贤人”大多是经济组织的创新主体。正是这些“能人”、“贤人”构成了乡村社会的“自然权威”。有人称之为“经济乡绅”。 随着中国农村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乡绅”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经济乡绅”的影响越来越突出,“经济乡绅”的地位也越来越引人注目。特别是“经济乡绅”作为农民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政治参与尤其是其干政行为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 农村经济乡绅和能人政治现象是在出现经济能人的前提下产生的,而农村改革后发生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则是促成能人形成的具体条件。农村经济体制改" 革是能人生成的助动力。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不久,农村迅速涌现出一批专业户、个体工商户、乡村企业管理者等经济能人,这些人及其领导的社区不仅超越了体制的局限,也超越了经济结构的局限,单一的农业结构向多元化经济领域发展,一大批经济能人脱颖而出;市场发育、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得商品——市场关系不断深入农村,不仅深刻地改变着农村经济状况,而且为经济能人的崛起提供了社会舞台,经济能人的社会活动空间、社会关系网络不断扩大,为经济能人的成长提供了深厚的土壤;政府对农村经济发展和能人生长的态势持肯定态度,并予以扶持,同时在财政包干体制下,各级政府都有扩大财源的强烈冲动,于是政府对非农产业,尤其是乡镇企业给予特殊支持,使经济能人的生长获得了强有力的政治依托;组织重构是能人崛起的制度空间。80年代实行的村民自治,村民可以自由选举村干部,经济能人就有了进入农村社区公共权力领域的制度可能。

中国农村社会已是一个实现了外来政治控制的社会,政治整合的结果是农民个人与国家两者的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而在传统中国农村,在权力运行上,乡村与中央王朝维护着“双轨政治”的交流关系。经济能人干政不仅运用强制力、协和力,还用教化力,而现今农村能人利用其现有的有利条件开始干预村庄政治 。主要手段为,一是入党。在农村党组织号召党员带头致富,实现“能人战略”,有些支部发展党员,只要求有经济头脑、懂经营、会管理,而不考虑其是否符合条件,是否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二是为官。这些人为官,有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的,也有为个人、家族谋私利、办私事的。有的地方党组织干脆强调经济能人治村,为其为官创造了政策条件;三是施加影响力。经济能人拥有金钱,拥有装支配金钱的权力,他们采取种种手段,力图介入乡村两级政治生活。当然也有为其树威信,为普通村民的正当权益而对法定组织、政府增加谈判能力的。 由于农村经济能人这一新兴社会群体具有特殊的社会影响力,对农村稳定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而社会政治体系为保证其权威能量和治理秩序,势必注意对他们的培植和吸纳。我们追求的是社会活动与社会秩序的协调和均衡,所以国家必须把乡村能人吸纳到基层公共权力领域,通过这一中介来实现对农村的有效治理,即所谓“体制吸纳社会”。 目前,我们党和政府对农村经济能人崛起的关注已有起初的经济方面逐渐延伸到政治方面。随着农村民主政治特别是村民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较有弹性的社会吸纳机制,为农村经济能人提供了进入农村基层社会政治体系的合法渠道和公平竞争村社区领导岗位的机会。因此,农村经济能人有可能凭借他们的经济和社会资源,通过村民民主选举或提携任命等方式而进入农村社区公共权力领域,成为农村社区的领袖人物。

四、普通村民

在村落场域的三重权力结构中,第三层权力是村级治理的最终所有权,它理应掌握在广大村民手中,但又必须委托给村庄精英们特别是体制内精英行使。从法理上看,村民与精英的权力委托代理关系应该是村庄场域三重权力良性互动的基础,是削弱村庄精英和国家权力的最终依托。但在实践中,村民对村治的所有权往往落不到实处。目前农村市场经济细碎、分散,农民在市场中难以体会到自己的力量。虽然农民在经济上是市场自由的主体,在政治上村级自治权力的授权者,但与这种高度自由相伴而来的则是市场风险带来的经济脆弱性,农民自我意识的不断提高与压力体制下不断扩张的乡级政治,村民组织在利益分配上产生了矛盾,这给村民带来了不安全感 。同时农民接受政治信息较少,利益渠道狭窄,社会关联链条过短,组织化水平偏低,这又进一步增加了他们在村级公共事务中的无力感。 此时,普通村民倚赖的只有令他们既爱又恨的村庄精英们。特别是鉴于目前不少地方农民与村委会之间存在的“代理矛盾”,而这些精英无论是体制内的还是体制外的,都正在从农民集团中分离出去,普通农民变得分散、弱小。当然,我们这里排除强社区记忆、强经济分化村庄里的村民,因为这类村庄的强大是体制内精英们由于其国家代理人意识较弱,而大多成为村庄秘密的守护者和村民利益的庇护者。即使在强社区记忆、经济分化不明显的村庄,如果体制内精英们更乐于作为乡镇在村庄的代理人,此类村庄的个体普通村民也是显得弱小的。这时,普通村民在制度安排中已处于无助的地位。普通村民事实上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者,不是创新的直接动力,他们只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变量,他们也只是在这个意义上才得到重视。如果没有其他力量的支持,普通村民从总体上是无力对抗村庄的治理精英们,即党国印笔下的“乡村权势阶层”。村庄精英们控制着普通村民的基本生活资源,还控制着他们赖以生活的信息资源等。各阶层都会对普通村民产生道义上的同情,但一旦有了利益上的考虑,普通村民又极容易成为被牺牲者。 当然近几年来,由于《村委会组织法》的颁布和贯彻实施,特别是村民委员会选举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展开和村民代表会议的进一步完善, 农民作为政治人的权力和权力意识以及政治参与技能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村落场域三重权力结构非均衡状况正逐渐改变。可以预料不久的将来,在广阔的农村社区,三重权力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衔接、良性互动的动态平衡将为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平台。

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和所有权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4年夏季卷。

桂勇:《政治现代化——国家力量的增长与强化》,《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3期。

J.Oi: 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1989.

崔之元,《“混合宪法”与对中国政治的三层分析》,《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3期。

王强,《中央、地方、民众:村民自治决策过程的三层分析》,《开放时代》,2000年第1期。

仝志辉、贺雪峰,《村庄权力结构的三层分析》,(未刊稿)。

李略:《市民社会和社团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9年春季号。

参见[德]马克思·韦伯:《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页。

参见吴理财:《民主化与中国乡村社会转型》,载《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参见古德:《家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第166页。

王铭铭:《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18页 。

80年代初广西宜山县和罗城县的农民自发地组织了村民委员会以弥补人民公社解体造成的治理真空。村委会的最初功能是维持社会治安,维护集体水利设施,后逐步扩大为农民对农村基层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诸多事务的自我管理,村委会也逐步演变为群众性自治组织。广西的经验很快被各地政府效仿,并获得国家的承认认可了村民自治这种形式,以解决乡以下的基层治理。 唐兴霖、马骏:《中国农村政治民主发展的前景及困难:制度角度的分析》,《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1期。

王雅林,《农村基层的权力结构及其运行机制—对黑龙江省昌五镇的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

金太军:《乡政村治格局下的村民自治》,《社会主义研究》,2000年第4期。

费孝通,1985,《乡土中国》,三联书店。

孔飞力,1990,《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和敌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周锡瑞,《中国地方精英与支配模式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8年夏季卷。

杜赞奇,1995,《文化、权力和国家》,江苏人民出版社。

王思斌,《村干部的边际地位与行为分析》,《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4期。

宿胜军,《从“保护人”到“承包人”》,1997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Oi ,Jean C ,1989, 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ernment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仝志辉、贺雪峰,《村庄权力结构的三层分析》,(未刊稿)。

吴毅,《村治中的政治人》,《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1期。

党国印,《中国乡村权势阶层崛起》,《中国国情国力》,1998年第5期。

仝志辉、贺雪峰,《村庄权力结构的三层分析》,(未刊稿)。

赵力涛,《家族和村庄政治》,1998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王思斌,《村干部的边际地位与行为分析》,《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4期。

这方面的研究报告可参见彭剑良:《农村封建家族活动:不可忽视的问题》,《中国农村观察》, 1995年第4期。顾月忠:《河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观》,《嘹望》1995年第13期.肖唐镖、幸珍宁:《江西农村宗族情况考察》,《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何清涟:《农村基层地方恶势力的兴起》,《二十一世纪》,1997年3月号。

张明锁:《衔接好村民自治与乡镇行政管理》,《中国行政管理》1999年第4期

参见沈延生:《村政的兴哀与重建》,《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6期。

项生华:《论宗族活动对村政的影响》,《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第4期。

钱杭、谢维扬,《传统与转型:江西泰和农村宗族形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第30页

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北京,三联书店1997版,第175~176页。

方江山,《非制度政治参与》,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131页。

吴飞,《中国农村社会的宗教精英—华北某县农村天主教活动考察》,《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4期。

王颖、折晓叶、孙耀炳,《社会中间层——改革与中国的社团组织》,中国改革出版社1993年版,第30页。

美,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75~176页。

引自《报刊文摘》1996年11月11日。

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当代中国的社会经济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第305页。

吴思红,《论村民自治与社会控制》,载《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第6期,74~75页。

方江山,《非制度政治参与》,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141页。

华农心,《中国新的政治现象—农村能人政治》,《中国国情国力》,1998年第

5、6期。

方江山,《非制度政治参与》,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144~146页。

孙龙,《体制性权威与内生性权威的互动过程与行为》,(未刊稿)。

卢福营,《农民分化过程中的村治》,南方出版社,2000年6月版,第105页。

杨雪冬,《利益分化和保护:现代化市场化进程中的中原农村》,《中国社会科学季刊》2000年春季号。

仝志辉、贺雪峰,《村庄权力结构的三层分析》,(未刊稿)。

吴毅,《新规则是如何演绎的——一个村庄村委会换届选举的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9年冬季号。

金太军,南京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特聘教授,公共管理系主任、行政管理研究所所长;施从美,南京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特聘教授之学术助理。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浅析带电粒子在重力场与匀强电场中的圆周运动问题
发布时间:2015-12-03
当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受到静电力、重力以及其他的外力作用且有力做功时,粒子的动能将发生改变,粒子将做非匀速圆周运动,此时粒子的向心力将由这些力在圆周半径方向上的合力提供,通常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功能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一、......
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中的产权问题
发布时间:2023-03-02
" 引言: 为什么讨论农村人口迁移要涉及产权问题 本文提出讨论的主要观点,一是农村劳动力和人口的过剩,并非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而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中国农业资源禀赋制约之下、小农经济“劳动替代资本投入”的必然结果;......
场域视角下学校改革行动空间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26
场域是社会实践者的行动空间,是有内含力量、有生气、有潜力的存在,其本质是构成要素之间形成的客观关系。学校改革行动是一个创造性的组织过程,学校改革空间是一个将行动者置身于决策性的相互依赖关系的场域。在此场域中,资本与权......
边外的村庄
发布时间:2023-01-29
老边口 我对村子以外的记忆从那里开始。 父亲第一次送我和母亲及妹妹去姥姥家,就停在那儿。他目送我们登上高高的壕坝,顺着那排老柳树走上一段,再下去。上午的太阳,亮、薄、透彻,如站在刀刃上一般,内心有微小的稍纵即逝的惊惧......
关于中国三大经济区域科技实力分析与评估
发布时间:2022-12-21
(2)KMO 检验 和Bartlett球度检验 根据SPSS软件得到KMO和Bartlett球度检验结果,检验结果表明,KMO值为0.706,根据 统计 学家Kaiser给出的标准,KMO值大于0.7,不能否定因子分析的可行性;同时,巴特利特(Bartlett)球形检验给出的相......
消失的村庄
发布时间:2023-01-16
我曾用两个下午漫游附近的村庄。从网上找到的资料,打印出6页纸,有50个村庄。本地司机做导游,沿着公路进村出村。听到一句:那个村没有了。我就在纸上画一个叉。再在旁边写上新的名字,比如某某四期,某某五期。司机说,不喜欢那些“......
中国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影响因素分析(1)
发布时间:2013-12-18
内容提要:本文利用迁移理论从个体,家庭,社区和制度等多个层面对中国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相关因素影响劳动力外出可能性的16个假设,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劳动力外出决策模型,利用中国农村住户调查34000户样......
新三板市场股权流动性问题评述
发布时间:2023-01-19
关键词:股权流动性 做市商制度 新三板市场 一、引言 从企业的地域分布来看,新三板市场挂牌公司的主要分布地是北京、江苏、上海和广东。在北京挂牌的公司有362家,占总数比例为23.0%;在江苏挂牌的公司有171家,占比10.9%;在上海挂牌......
《母亲的村庄》
发布时间:2019-12-09
刘老黑疼得龇牙咧嘴,头上豆大的汗珠子不停地淌着。眼看着小伙子走了,又想骂,又不敢骂,他只是不停地叫喊。大姐可能是听见了枪声,跑了回来。看见这种情景,吓得不知所措,抱住母亲,紧张地望着草丛中疼痛翻滚的刘老黑。血很快将草丛染红。母亲醒过神来,推开大姐,上前去扶刘老黑:“不能乱动,再出血就没命了。我替你先把伤口包扎住。”她迅速地把刘老黑的裤子腿卷起,抓起一把泥草,摁在了他的伤口上。“啊!”刘老黑疼得大叫.........
论乡村三重关系
发布时间:2023-02-21
" 摘 要:乡镇与村庄之间具有三重关系:一是乡镇党委与村党支部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二是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在村民自治事务范围内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三是乡镇政府与农民在政府依法行政事务上的管理和被管理关系。第一重关系体现党的领导原......
消失的村庄
发布时间:2022-08-09
这个消息是姐姐给我带回来的。 姐姐回来的时候,天色已晚,进得门来,还没来得及换脱鞋,就对我说:“沙坪变社区了,5月12日挂牌!”这话于我,无疑是惊天一声劈雳,让我心里一震。我呆呆地楞了片刻,放下了手中的书,当时我正在翻阅......
村籍、地缘与业缘——一个中部中国村庄的社会分层
发布时间:2022-12-16
" Abstract:Nanjie Village,a common village at central Henan Province before1980,has risen through developing collective economy after 1990,thus finishedthe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village to indu......
三权分置背景下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分离与重构
发布时间:2022-10-08
摘要: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政策意蕴是,最大限度地剥离土地承包经营权超载的、原本属于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公法层面的生活保障功能和农村治理功能,使土地承包经营权回复完全的物权属性。由于现行法律将土地承包权的内容附着在土地承包经营权上进行一体规定,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功能内容迁及到土地承包经营权,因此将土地承包权从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来是使土地承包经营权回复物权属性并达到改革目的的根本方法,其中土地承包.........
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参与股权众筹平台建设的分析建议
发布时间:2022-08-09
以股权众筹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作为传统金融的重要补充,在十三五期间将成为满足我国企业融资需求的主要发展方向。央行副行长潘功胜曾表示:“互联网金融在扩大微型金融服务供给、拓展投资渠道、丰富投资产品、提高交易效率、降低......
浅析中国动漫市场定位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2-12-14
摘要: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在经济发达到一定水平的前提下,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明显,社会消费的娱乐性特征突出,文化创意产业开始受到了各国的注视,动漫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
关于三峡广场中三峡景观园的环境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02
摘要:三峡广场,是重庆市沙坪坝区政府为响应重庆市城市建设的一项政绩工程。其建成,对商业的发展,对市民的使用有利有弊,在其中核心部分――三峡景观园中的体现最为明显。 关键词:商业与景观;人流组织;步行空间连贯性 前言......
庄官、村规和庄园法庭
发布时间:2023-06-27
[摘 要]在原始的马尔克村社民主传统的影响下,中世纪英国的乡村社会中的村民集体作为一个整体积极地参与到了村庄共同体的各项事务中。在共同体的内部,他们不仅从自己的群体中间推选合适的人员对自己进行管理,还会为了自己的集体利......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权利内容与风险防范
发布时间:2022-12-21
摘要: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进程中,我国农村土地权利体系突破“集体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的结构而自发形成了“集体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三权分置”结构,实现了农地承包经营权的第二次分离。新的权利结构在政策层面已得到肯定......
初中语文互动教学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3-02-02
摘 要:随着新课改教学的不断深入,教育日趋完善,对教育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谨。初中教学阶段作为义务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其教学方法的多变性和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成为教学的重点研究对象,发掘新形式的教学策略更是教学的未来目标......
移动互联网的三要素
发布时间:2022-11-28
2013年1月,《创业家》在“五道口店铺”专题报道中,刊发了蒋德嵩《店铺经济学》一文。蒋德嵩在文中不仅阐述了最前沿的经济理论,更用鲜活的例子论证了该开什么样的店铺,以及怎样开店才能洞察先机、留住顾客。 如今,移动互联网的......
论《美丽心灵》中三个交互式场景
发布时间:2022-08-05
摘要:《美丽心灵》是一部以数学家纳什为原型的传记影片,影片记录了纳什由天才到疯狂,又最终从疯狂走向成功的艰辛历程。影片在开始和结束分别围绕上课、钢笔、下棋出现了三组交互式场景,这三组场景相互对照,构成对话,从中我们可以......
区域市场走向分化西南将成潜力市场
发布时间:2023-02-11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新近公布的一项O2O双线售后服务现状调研结果显示:在受访人群中有近90%的消费者在家电使用过程中从未做过安全用电检测,仅有不到5%的消费者会定期对家电产品进行清洗保养。针对消费者在使用家电时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家电服务维修市场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价格不透明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北京苏宁从2016年3月8日至2017年3月7日,将为消费者提供空调、电热水器、油烟机、冰箱、洗衣机、燃气.........
“十三五”时期四川省农村电力需求分析
发布时间:2015-09-11
【摘 要】农村电力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基于此,本文以农村电力为研究对象,以四川省农村“十三五”时期电力需求为主要问题展开研究。 【......
研发产业集聚对于区域空间重构的动力因素及作用机理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09
内容提要:随着全球创新网络及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研发产业作为一种战略性新型产业对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具有重要作用。研发产业集聚及产业空间布局演进过程具有其特殊的内在机理和外在作用机制,研发产业集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及地理空间......
枣庄市广场舞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10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5-000-01 摘 要 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来对枣庄市社区居民广场舞的开展现状进行研究与分析,目的是了解社区居民参与广场舞的目的和锻炼情况,分......
对区域活动中幼幼互动的行为指导研究
发布时间:2015-09-15
【关键词】区域活动 幼幼互动 行为指导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A-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
移动互联网会展服务的知识产权问题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6-09-12
1、会展与会展服务概况 一般来说,会展是指会议、展览、大型活动等集体性的商业或非商业活动的简称。会议、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展销会、展示会等都是会展活动的基本形式,世界博览会为最典型的会展活动。会展服务又称会展经济,......
农村地区劳动力维权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10
【摘要】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党和政府执政治国的头等大事,而农村地区劳动力问题更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切实做好农村劳动力维权工作,加快推进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是维系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农村地区全面协调发展的重......
简论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互动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3
" 论文摘要:文章从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入手,分析了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积极作用,梳理了我国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高职教育应对劳动力市场的对策:厘清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高职......
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及成因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24
" [论文关键词]农村 劳动力 素质 现状 成因 [论文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的现状,剖析了形成当前现状的原因,并指出只有采取有力措施,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才能持续推动社......
「动物庄园」|动画里的中情局
发布时间:2023-05-18
众所周知,美国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用动画来充当宣传工具,但在“铁幕”落下以后的类似宣传活动就有点鲜为人知了。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中央情报局把大笔税金花在文化产业上,将其作为秘密武器在全球范围内对抗共产主义。斯特诺......
海域使用权制度研究(三)
发布时间:2013-12-19
海域使用权制度研究(三) 海域使用权制度研究(三) 海域使用权制度研究(三) 第三章 海域使用权的性质界定及其与相似权利之比较 第一节 海域使用权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一、海域使用权的概念......
知识产权法中公有领域的保护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19
一、知识产权法中公有领域的内涵 对于公有领域的内涵,塞缪尔奥迪则提出了作为刺激物的公有领域的命题,指出公有领域主要作为一种感官刺激的来源而发挥作用,并且次要地作为某种所有人可以自由地利用其内容的知识公地来发挥作用。本人......
珠三角“代耕农”的流动路线与分布区域
发布时间:2023-02-05
摘要:“代耕农”作为特殊农民群体,在珠三角劳作生活30多年,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历史贡献。他们来自他乡,异地务农,漂泊游移,居无定所,属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其流动路践与分布规律值得关注。“代耕农”主要分布在深圳、中......
权力概念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21
" 权力是什么?这个问题不但困扰了许多哲学家、思想家,也广受人们的关注,正如福柯所说:“在西方工业化社会里,人们最迫切而强烈地关心像‘谁实施权力?如何实施?对谁实施?’这样的问题。”[1] 一.“权力”概念综述 权力在......
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
发布时间:2022-12-04
中国现代化的特定条件决定了村庄所具有的独立社区社会的特征,这一特征的首要表征是村庄秩序获得的内生性,村民自治正是对村庄秩序内生获得的恰当表达。村庄秩序内生获得不仅与村庄之外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治理制度安排有密切关系,而且与村......
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3-12-17
" 摘 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转移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从有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理论入手,探讨了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及其对策思路。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 农村剩余劳动力 ......
探访童年的村庄
发布时间:2023-06-08
人到中年,尤其到天命之年,就容易怀旧?总是喜欢回忆童年往事,无论是甜蜜的还是苦涩的,常常挥之不去,萦绕于心。也许是吧?我是有这种感受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怀恋故乡故土的情结,愈加浓郁。因了这,我才决定随同马汉跃到他的老家一游。我与汉跃的交往,是因为我们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初,就同为著名作家李贯通的学生,贯通不仅在为文为人上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教诲,而且在工作上给了我们不少帮助,堪称真正的良师益友;所.........
村庄兼并:现代化中的农村社会变迁
发布时间:2013-12-17
" 村落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人类自发聚居形成的农村社区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是以农业为基础产业、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以个体劳动为基本劳动方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相对封闭的社会组织。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随着农业劳......
生态农庄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27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农庄建设已经在国内形成了快速性发展。在生态农庄进行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从旅游行为需求角度进行精准性的功能分区设计,满足受众的旅游要求。本文从旅游度假区的设计为例,对生态农庄的构成、环......
Flash动画中交互性设计的研究分析
发布时间:2022-08-25
摘 要: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Flash为基础所呈现的交互动画也越来越多。并且,因其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易于接受的互动性在互联网上普遍地流传着,给人们增添了多学习和娱乐的趣味性。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本文将对Flash动画中的......
村庄正在变空
发布时间:2023-02-13
从未意识到一座村庄正在变空 从田间地头到墙体斑驳的轮廓 细密的草,让某种沧桑变得天衣无缝 窄窄的村口,我触到的是前所未有的寂静 偶闻三两声犬吠,一头牛单音节的哞鸣 这熟悉的村庄,早已淡去了炊烟袅袅的背景 我不知......
互帮互助 手机助力PC重力感应游戏
发布时间:2023-01-30
挑战题描述 解题思路 大家知道,普通台式机都没有重力感应,重力感应大多是平板、手机上使用,它通过重心变化实现感应。因此如果要在PC上玩重力感应,我们就得借助手机、平板的重力感应组件。对于Android设备来说,现在很多应用可......
村庄的衣裳(外一篇)
发布时间:2023-01-03
是个小山冲里,几十户人家,靠山而居。村子的外围,是一片田畈,清一色种水稻。那是养育我们的水田,也是我们的村庄的衣裳。 田畈上还有树、鸟、河、桥等,你也可以想象,是这件衣裳上的纽扣、带子或者其他饰物。 数一数,我们的......
互联网金融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25
随着互联网业务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的金融投资理财行业借助网络平台的便利性,逐渐将其业务或金融产品与网络相结合,从而发展出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领域。自互联网金融的典型代表余额宝推出以来,凭借便利的申购与退出模式,人性化的用......
论村庄社会关联 ——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
发布时间:2013-12-17
" 中国现代化的特定条件决定了村庄所具有的独立社区社会的特征,这一特征的首要表征是村庄秩序获得的内生性,村民自治正是对村庄秩序内生获得的恰当表达。村庄秩序内生获得不仅与村庄之外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治理制度安排有密切关系,而且与......
试析能动司法与司法公信力的互动
发布时间:2023-02-17
论文摘要 能动司法是司法方法论的一种,司法公信力是司法的本旨要求,能动司法能够促进司法公信力的形成,同时司法公信力对能动司法也具有指导性的价值作用。 论文关键词 能动司法 司法公信力 司法公正 在司法哲学的范畴内,能动司......
中国互联网旅游金融市场数据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13
Analysys易观智库在报告中指出,互联网旅游金融服务是指旅游业依托支付、云计算等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服务。旅游服务提供商不仅为旅游者提供理财、支付、贷款、保险等旅游金融服务......
运动分析以及动态静力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23
院校 :************ 班级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软件工程04级5班 设计者 : *** 指导教师: *** 时间 : 2007-07-00 目录 一、设计条件 二、设计要求 三、运动分析以及动态静力分析 四、源程序 五、计算结果 六、心得体会 前言: 该运......
探究财政分权对区域资本流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9-26
一、引言 资本流动是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提高资本流动性是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也是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理论上讲,资本在一国内部的流动是充分无成本的,但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资本的流......
村庄边界的多元化
发布时间:2013-12-17
" 一、研究的问题和村庄 谈到中国村庄的功能和农民生活的基本范围,有三位学者的研究是不能不提及的,这就是费孝通先生和黄宗智先生对“村庄共同体”的研究,以及施坚雅先生(Skinner,G.William,1964—1965)关于“基层市场共同体......
村庄的建构与解构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摘要: 过去人们多是从家庭与家族的角度分析中国的农村社会,但是伴随着国家的进入,村庄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在人民公社解体以后,普遍建立了行政村,并建立了村民委员会,以及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制度。在当前中国农村中,行政村......
中国农村“外嫁女”案件的财产权分析
发布时间:2013-12-19
中国农村“外嫁女”案件的财产权分析 中国农村“外嫁女”案件的财产权分析 中国农村“外嫁女”案件的财产权分析 一、嫁而不出:“外嫁女”的主张与尴尬 中国有一个由来已久的习惯说法,把女性结婚叫做“出嫁”。“出”......
过继的村庄(外一题)
发布时间:2022-12-31
我最先把莲花塘当成一个过继的村庄,之前我对她一无所知,然而命运将我惘然而又清晰地推向她的怀抱。假如有着乡村出生成长的经验,一定会明白“过继”意味着什么,但没有一种从风俗出发的理解跟得上我迈向莲花塘的步伐。乡村如此辽阔......
¨三医联动改革中的集团利益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27
论文 关键词:集团利益分析 三医联动改革 系统工程 论文摘要:“三医联动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占有主导的地位,而医疗卫生和药品流通两个方面的体制改革则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基础。三医联动改......
乡村市场与产权制度
发布时间:2023-05-30
" 摘要: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当下的中国,究竟是个市场失灵问题,还是前市场问题?从双重垄断的市场结构到三层缺陷的集体产权,本文试图给出一个分析框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村民自治的经济背景。一个缺乏竞争的市场,不能给......
水一样透明的村庄
发布时间:2023-01-18
直到偌大的水库扑入眼眶,才确信方向是对的。我的目光从车窗里爬出来。一会儿,逮着了一片瓦屋。一会儿,缠住了一方竹林。不久,一叠大山,一汪清亮的水,也踊了过来。山,用绿的色块,展示它的活力。水却像面镜子,将秋天的颜色融入其中。或许,还能听到它的呼吸。四下静得可以入禅。闭上眼,听见松针和阳光一道落地的声音,细腻得几近空无。山水交织,看得我都有些累了,却不见水的源头。这才明白,山水是幽深的。否则,要去的那.........
移动网购市场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01
【摘要】近年来,中国移动网购发展迅速,中国人口基数大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更加热衷于移动网购这一便捷的购物方式。本文依据前期对移动网购市场调查为基础,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从而给出移动网购迅速发展的原因,并......
物权变动中第三人利益保护
发布时间:2023-03-20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经济中存在着大量的商品交易,商品交换的进行反映的是社会财富归属的不断变动,不同的商品在不同的交易者之间流转。表面看起来是物与物之间的交换,其实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关系,反映的是权利的流转,法律界......
“十二五”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就业问题分析
发布时间:2014-01-13
一、当前我国 农村 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 我国农业人口的比重在世界上居于较高的位次。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8年末,我国农业劳动力份额为40.8%。根据相关界定,农业劳动力的份额下降到10%,被视为一国基本上完成劳动力转移的标志,我......
对有效激发农村初中学生写作课程学习动力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09
摘 要:写作课程对于语文学习十分重要,如何采用合适的方法,消除降低学生写作动机的消极因素,并发展有助于激发学生写作动机的积极因素,是当前语文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在这种背景下,从多个方面着手,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
随权力沉浮的“瓷场”
发布时间:2015-07-30
前些年景德镇的瓷器市场,的确陷入一种畸形的繁荣。省委书记的夫人是“艺术发烧友”,几名市领导又是“艺术大师”。有外地友人甚至开玩笑说:“贵圈颇乱!” 如今,艺术品生意萧条下来,许多景德镇人士认为这并不是坏事。 在不久前......
带电粒子在变化电场中有重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
发布时间:2023-03-23
带电粒子在变化电场中有重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 摘要:本文研究了入射速度为任意方向的情况下,带电粒子在相互正交的恒定磁场 和振荡电场 中并考虑重力情况下的......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立法嬗变与制度重构分析
发布时间:2016-09-19
2013 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 赋予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 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并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2015 年1 月......
中国农村家电市场的营销策略分析(1)
发布时间:2022-10-29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家电市场已日趋饱和,竞争激烈而残酷;而农村家电市场相对需求大,竞争较弱。在分析农村家电市场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开拓农村家电市场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农村家电市场及其特点 ;差异化营销 ;品牌营......
重庆轻轨大溪沟车站桥动力性能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11
摘 要:采用空间离散模型, 计算 重庆跨座式单轨 交通 线路大溪沟车站桥的结构自振特性。采用车桥作用 理论 的荷载列 方法 ,计算15种工况下轻轨车辆经过时的结构振动。结果表明:该车站桥的结构设计较合理,结构具有足够的刚度,整体动力性......
乡村社会病治理中的乡权活动
发布时间:2022-09-08
在许多人记忆中,中国传统乡村尽管没有城市的繁华发达和热闹时尚,但山明水秀、绿意融融、空气清新、民风淳朴、安静祥和。这样的乡村,令曾经到过那里和从那里走出来的人都无限眷恋,都怀有抹不去的乡愁。但是,曾几何时,传统乡村的这......
中国农村二元权力结构论
发布时间:2023-02-05
" 摘 要:根据作者第一手调查资料,紧密结合广东农村撤区设村、统一实施《村委会组织法》的改革实践,从农村二元权力结构的理论视野,着重分析了村民选举后村委会与党支部的权力关系及其变化。认为,直接公开的村民选举导入了一种自下而上的民......
简析声乐教学中的“互动”活动
发布时间:2023-03-02
简析声乐教学中的“互动”活动 声乐是一门技巧性极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其更是强调“教与学高度的统一”。长期的艺术经验和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互动”教学活动由于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起到因材施教的良好作用,所以它成......
农村电力市场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7
第二章 电力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一、 农村 电力的潜力 我国农业用电占全国用电量的40%,全国有2179个县级电力公司和45450个乡级电管站,都属农电系统用户。我国农村通电率为95%,人均用电量只有102千瓦时。距离国家标准要求人均......
浅析预设三论:表达论\接受论\互动论
发布时间:2023-03-03
〇语言的使用维度 编者按:语言的使用是语言学的主要研究课题。近年来,学者们不断探索其发展的新路径:一方面,对经典理论实施反思,如魏在江、熊永红;另一方面,选择新的对象,力图有所发现,如李凤琴。 提 要:综观预设的研究,人们的注......
区域市场营销与企业市场营销的关系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28
【摘要】文章主要分析了区域市场营销与企业市场营销之间的关系,并对于两者的异同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观点与看法。 【关键词】区域经济;市场营销;企业管理 一、前言 市场营销的主要方式是根据消费者的喜好,在市场中进行宣传......
我国权证与股票市场指数联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05
[摘 要]2005年8月,股权分置改革再度催生了我国的权证交易,我国权证市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了世界上交易活跃、成交量最大的权证市场之一。目前,学术界已经很深入地研究了我国权证市场的定价及其溢价效应,但作为股票的衍生品,权证市......
金融消费权益保护领域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23
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 简称消保工作 )属于金融监管改革领域的一项重要举措,全世界各国做法各异,虽然我国起步较晚,但是也正在不断积极探索消保工作。 一、域外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制度设计 ( 一) 以多重监管保障美国金融消费者权益......
城市雕塑的互动性设计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11
摘 要:首先,本文从艺术创作的角度出发,提出城市雕塑应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强调了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辩证关系;接下来,又提出城市雕塑应追求形式与内容的多元性,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对城市雕塑的发展方向进行论述,包括城市雕塑应与......
村民自治决策过程的三层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17
" [内容提要]:中央、地方政府、民众三者在村民自治的决策过程中发挥了各自的作用,文章运用崔之元博士提出的三层分析,结合村民自治的实践对此进行了研究。在这一基础上,作者认为,现阶段要优化中国的决策,须建立一套上述三者健康......
基于农村资金互助社的风险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14
摘要: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在政府的支持下得到了较快发展,为农村金融注入了活力,促进了三民问题的解决。农村资金互助社不同于传统的金融机构,是农民间的一种小额放贷经营组织,在现阶段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我国人力资源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分析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要:人才现如今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科学技术进步、经济全面发展的核心。建设人力资源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各个省市的奋斗目标。论文首先阐述了人力资源竞争力的相关概念,构建出适用于我国人力资源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
农村经济发展中市场农业经济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01
“三农”问题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通过制定彼此联系又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措施,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增强农业科技推动力,推进各项政策来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推进家庭农场经营、集体农场经营、合作经营模式、企业经营等多种方式共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体系、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绩效考核评估制度等政策制度基本形成。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推进生产要素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化配置,为农村经济发展走出困境,采取有效办.........
我魂牵梦绕的下庄村
发布时间:2022-10-28
2011年,我到了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的一个山村――下庄村。这里很安静,高原的阳光很耀眼。对于摄影家来说,大多时间并不适合拍摄,而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是来这里拍纪录片的,我的主人公在他的生活中也不挑光线。 这里......
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三重逻辑及实现路径分析
发布时间:2019-10-25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这一重要论断。社会活力的解放和增强为当下中国社会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提供了一个值得期待的解决路径。从政府逻辑、市场逻辑、社会逻辑三重逻辑的内涵及其关系分析入手,可以发现: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意味着社会逻辑的延展。三重逻辑运行的构成要件是:问题、组织、规则、行动、场域。基于社会逻辑自身属性的分析,解放和增强.........
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互动教学的运用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26
【摘 要】在互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探讨,共同进步。如今初中英语课堂中已经广泛地采用这一模式,教师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尊重,对沉闷枯燥课堂气氛的改善,更好地激发了他们的主动性及学习兴趣,这无疑对于教学成效与学习......
中国乡村教育运动兴起的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27
" 论文关键词:中国农村;乡村教育;兴趣 论文摘要:“五四”运动后,中国一些教育家和教育团体纷纷开展乡村教育实验,并逐渐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乡村教育运动。他们将教育的中心由城市转移到乡村,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乡......
中村修二:化愤怒为动力
发布时间:2023-07-20
愤怒是我全部的动因,如果没有憋着一肚子气,就不会成功。 ――中村修二 20世纪90年代,红光与绿光二极管已发展成熟,如果有了高效率的蓝光二极管,就能够获得可用于照明的白色二极管光源。当时大多数研究者选择氧化锌和硒化锌作......
在情境中互动 在互动中交际
发布时间:2022-07-22
" 一、着眼互动,因文设境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是面对面你来我往的信息交流,是双向互动式的动态语言实践活动。在低年级口语交际课教学中,应着眼互动,依据交际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交际情境中“情动而辞发”,产生交际......
村庄细节 2014年3期
发布时间:2023-04-10
这里三面环山,双溪并流,茂林修竹,黛瓦粉墙,这里阡陌交错,鸡犬相闻,往来种作,黄发垂髫,这里不是胡适的故乡徽州,不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而是我的老家――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庄。 去过我老家的人都赞不绝口,说环境太美了,不......
用移动互联网改变乡村的人
发布时间:2022-10-13
下班后,米丹回到宿舍,边写微信公众号的推文,边哭得稀里哗啦。这个1991年出生,几周前刚从大学毕业、在深圳找到第一份工作的湖南女孩,是家乡湘西龙山县里耶镇比耳村的微信公号管理者。和她一起经营这个村级公众号的还有另外6个比耳村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已离开村庄,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参与家乡发生的一切。6月20日,里耶古镇酉水河决堤。米丹时刻关注着微信群里的信息,“在湘西为村群,大家倡议一个村给里耶镇免.........
灯泡贯流式水电站厂房三维静动力分析1
发布时间:2013-12-18
灯泡贯流式水电站厂房三维静动力分析1 灯泡贯流式水电站厂房三维静动力分析1 灯泡贯流式水电站厂房三维静动力分析1 摘要:国内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目前正处于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时期,许多低水头径流式水电站建设逐步在我国......
灯泡贯流式水电站厂房三维静动力分析2
发布时间:2023-05-29
灯泡贯流式水电站厂房三维静动力分析2 灯泡贯流式水电站厂房三维静动力分析2 灯泡贯流式水电站厂房三维静动力分析2 摘要:国内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目前正处于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时期,许多低水头径流式水电站建设逐步在我国......
拉拉山水电站进水塔三维动力有限元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18
1 工程概况 2 岩体及混凝土静、动力学参数 3 进水塔抗震分析及评价 3.1 计算方法及假定 3.2 地震波的选取 地震波是一个频带较宽的非平稳随机振动,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变化,采用时程法对结构进行地震分析时,输入地震波不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