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从此岸到彼岸:纪录片《彼岸》中纪实语言表达的文化反思

从此岸到彼岸:纪录片《彼岸》中纪实语言表达的文化反思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7-04 00:17:43
从此岸到彼岸:纪录片《彼岸》中纪实语言表达的文化反思
时间:2023-07-04 00:17:43     小编:

摘 要: 非虚构是纪录片的本质特征,如果失去真实,纪录片也将失去生命,但真实不是目的。客观是纪录片本该持有的立场,但客观也并不意味着袖手旁观。“纪录片如果仅仅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或不提供新信息是肯定不够的,优秀的纪录片应该体现出反思以及质疑的批判精神。但纪录片毕竟不是社科论文,它的语言符号建立在生活表象的基础之上。优秀的纪录片创作者应该自觉地运用纪实语言表达自己对事件的态度或倾向。”①《彼岸》是中国当代新记录片导演蒋樾1993年拍摄的纪录片,它叙述了一群未考上大学的外地孩子的明星梦碎的故事。影片展现了一个辉煌的乌托邦,如何被暴露在明亮得无可逃循的阳光下,最终被现实生活的重锤所击碎的过程。《彼岸》中前后叙事内容和方法形成强烈而鲜明的对照,形象而寓意深刻地展现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并使人们不得不在乌托邦的废墟中提出反思与质疑。

关键词: 纪录片 纪实语言 文化反思 叙事结构 视听语言 主题表达

这是一个关于“彼岸”的故事――在一个封闭的精神和物质共存的空间里,一群梦想者用身体的语言表述自己精神的求索;这也是一个关于“此岸”的故事――当戏演完他们被命运无情地抛回残酷的现实,他们的梦在现实中陨落与融化。《彼岸》特别体现出一种立场的转变,彼岸和此岸,两个相对的世界:理想与现实,两个相对的概念。导演用了强烈而鲜明的对照获得了一个反思视角。“是对整个80年代面向西方的理想主义的乌托邦的反省,旧的乌托邦被拆解成为废墟的同时,与之相反的驱动,也就是对新的乌托邦的追求已经蕴含其中。”②“纪录片所运用的媒介材料是视听媒介,这个媒介不同于一般文字语言的特点是,它不是一个抽象的现实替代符号,而是实实在在的画面和声音。因此是非常感性的,直接冲击观众的眼睛和耳朵。”③笔者将从叙事结构,视听语言和主题表达三个方面分析《彼岸》中暗含的文化反思。

一、叙事结构中的“彼岸”与“此岸”

在《彼岸》中,导演根据故事情节本身具有的前后反差,进行了结构上的巧妙安排。

(一)叙事内容上,从前半部分梦幻般的理想叙事过渡到后半部分的冷酷现实讲述

《彼岸》用了“彼岸”这个极美好而迷幻的词语来注解和镇痛现实,“彼岸”因为遥远得触不可及而显得无限美好。整部纪录片前半部分说的就是这个彼岸世界的建构过程。

前半部分的彼岸是特别具有理想主义光环的,那些纯洁的气息十分浓烈,导演运用影像的力量将彼岸塑造得是如此的吸引人,那里繁花似锦、自由自在,充满着一切的美好,这种幻想牵引着年轻的灵魂不自觉地往前跑,这样的画面激起了人们的内心澎湃和激动。这场戏剧,这群人,一开场就具有强大的激情,年轻的面孔和身体,倔强而固执地表演着他们被灌注而以为的世界。反复用力咬着的台词,抑扬顿挫的戏剧腔调,竭尽全力的肢体表演,以激情追寻着“彼岸”的意义。精英们都激动得热泪盈眶,彼岸是对他们艺术理想的归纳。孩子们的虔诚和自然,热血和真实,演出了他们年轻时的宣言。他们怀抱着最坚韧的期望,以为爬过这条绳子就是天蓝海阔的梦,却未曾预料一条湍急的河流在等待着湮灭这些细微而年轻的面孔。

观众们等待着在后半故事里看到孩子们坚守梦想的过程,然而让人热血沸腾的场面却在此戛然而止。他们从艺术的“彼岸”被抛到了生存的“此岸”。纪录片在这里所要表达的东西才慢慢展示在观众面前,镜头直逼内心,直到彼岸的完全肢解,先前带着乌托邦色彩的迷幻过往深刻的在这些孩子们身上留下了痕迹,他们还顿留在美好的记忆中,现实马上横冲直撞而来。这种前一秒为理想奋战无上荣光,下一秒却因生活所迫,干着以前不屑过的工作的落差,残忍地刻在了这些孩子的心里,他们都在最青春洋溢的时候经过彼岸的锋芒,再下坠回生活的本质。纪录片此时体现了宏大的命运感官,也绘画了社会缩影,后半部分才是真正的生活上演,喜怒哀乐都是那么的明晰和真实,哪怕是被剥去外衣的理想冷得让人哆嗦。前后部分形成的参照,才是导演试图阐述的批判与反省。

(二)叙述视角上从整体关照到个体聚焦的鲜明转变

叙事视角通过不同话语表现在《彼岸》中也形成一种前后鲜明的对比。导演扮演了一个旁观者的角色,在《彼岸》的排练及演出过程中,导演向观众呈现的始终是这个团体的整体状态,并试图通过这样一种集体关注,呼吁对人类总体、生命整体的觉醒和关照。除了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学员们的家乡之外,极少数个体形象的展现,取而代之的是随处可见的集体形象,大家坐在排练室的地上围成圈,一个个白衣男女缩在半空中,孩子们躺在满是报纸的剧场地板上,显然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形象。在《彼岸》创作及演出的这个极度外向的集体环境与氛围中,个人的存在以及命运没有太被关注,而“彼岸”的建构与经营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彼岸”是以一种脱离具体生活的形式来完成的。生活的细节被弱化,他们只是作为这个戏剧创作过程中模糊不清的背景而存在。

影片的后半部分,变成了回到现实的境况。导演关注的焦点已经变为了一种个体的关注,所以在叙事上成为一种私人空间的展现,学员们从人类普遍命运的承担者和质问者回归为当下现实境遇局限中的具体个体。十四个孩子自己把七彩气泡越吹越大,最后尝尽气泡破裂之苦。在理想随之幻灭后,关于彼岸一次又一次的追问以及对于未来的不知所措成为影片想要表现的主体,于是导演调整了视野,开始对个体进行跟踪采访,镜头前满是失落之人,及其平淡的生活、内心的折磨。每个人的性格以及命运的流转在镜头细致入微的刻画下逐渐清晰了起来。在这里,导演关注的视角显然已从整体的宏观的群体,转变成个体的微观的个人。这些人不再是完成精英艺术所“利用”的一具具毫无差别的身体道具,他们的内心世界在镜头中娓娓道来,话语中关于青春和梦想的色彩始终流淌着纯朴的感动,这种真实给影片的后半部分带来了强烈的感染力。这是一种震撼,这种震撼是来自朴素心灵的自审和反省,而不再是被前半部分的疯狂场面所煽动起来的激情,这是在断裂的两部分形成的巨大落差中所感受到的冲击。 二、视听语言中的“彼岸”与“此岸”

反思和质疑虽然不是纪录片的专利,但其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与其他作品是不同的。《彼岸》中,除了前后故事情节的鲜明对比和巨大落差,还有前后视听语言风格的强烈对比,两部分在镜头、剪辑以及声音上都有着不同的差别效果。这种转变不仅仅源于创作方法的改变,而是对应于作者创作理念的转变。

(一)“彼岸”――昂扬外向的视听语言风格

在故事的前半部分,学员们辛苦排练《彼岸》以及演出的过程中,视听语言无不充斥着一种昂扬的激情与躁动。

首先,宏观以及中观镜头用得比较多,微观镜头极少。在介绍背景的字幕淡出的第一个镜头便是全景:14个学员坐在排练室的地上围成圈,然后切入排练现场。依旧是全景,白色的线被交错着拉扯在空中,青年们在其中挣扎,互相推搡着,在地上打滚着。随后,学员们体质训练、吃饭、睡觉、休息以及剧本讨论等过程用的都是中景或者全景。而极少数的特写镜头只停留在简单介绍学员的层面上,还没能体察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如前文提到的,故事的上半部分体现的是集体形象的关照,而全景的展现整体便于渲染神圣激昂的情绪,这群人以青春的激情追寻彼岸的过程,体现出一种真实的纯真的美感。

其次是现场录音的运用,除了开头静帧14个学员合照画面外响起的悠扬钢琴声外,无论是学员们在训练室里排练《彼岸》那种激情四溢、歇斯底里地喊叫,还是几个创作者关于剧本的激烈讨论,还是剧场观众看完演出后观众的热烈掌声,还是学员们的哭声,都是现场录音。现场声音所带来的强烈真实感和鼓动力轻而易举地将情绪推向一个虚幻的高潮。

再次是长镜头的耐心描绘,譬如学员们排练时在报纸堆里摸爬滚打,声嘶力竭地喊:“彼岸在哪里?”以及演出完毕众人抱在一起哭泣拥抱的场面,导演都用了长镜头极为真实地描绘了所有人着迷于年轻、激情、理想、艺术的魅力之中的场景,牵引着观众沉浸在一种乌托邦式的幻境之中的状态。

前面提到的三种元素都为影片的真实性以及情绪的渲染而服务,体现出一种纯真的美丽。这是一种真实的有高度的美――关于青春的真实和这种真实唤起的美,在观众中引起共鸣,并为之惊栗、感动。鲜花、掌声、泪水、全景、现场录音、长镜头,共同为作品营造出了一种张扬外向的风格。

(二)“此岸”――平实沉静的镜头语言

在故事的后半部分,当学员们经历了理想的破灭和精神上的创伤,终于沉入现实生活中时,作品的镜头语言风格也从前面的昂扬激情转变为一种更为平实沉静的风格,尽管这种沉静中隐含着痛切的关注,但已经全然不同于前面的激情和张扬,而是一种更为深切的因而也更为平和的讲述。

首先是特写镜头的大量运用,与前半部分截然相反的全景式展现不同,后半部分使用了大量聚焦于学员脸部表情的特写镜头,大大拉近了观众与被采访者的心理距离,提升了参与感。如采访祖儿时,她说起自己离开家回头望见母亲瘦小的身影时,镜头由中近景拉至特写,性格坚毅的祖儿落下了心酸的泪,感动与心酸直逼内心。导演一改前半部分远远旁观的立场,开始让观众走进人物内心深切感知他们的痛楚与彷徨,特写面部表情是对他们内心最生动的刻画。

其次是光影的巧妙运用。前半部分由于大量场景都在排练室完成,室内光线大多都是浑浊昏暗。而后半部分导演巧妙地运用光影映现人物的性格以及心理活动。片中对崔亚朴的采访,室外柔和的光线照在他的脸上,从采访者与他的谈话中观众得知他的性格相对乐观,尽管遭受到现实上的挫折但他非常冷静并且是对彼岸充满了希望。而段雪渊性格倔强,在遭遇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后,犹若一只孤傲的燕子落在了地上。在采访她的一段,画面上首先出现了饭店里天花板上晃动不安的灯光,她化着妆随后站在饭店门口出卖色相招徕顾客。这里动荡迷幻的灯光,显得有点无序和混乱,显然这样的光影反映出段雪渊对这种工作的不适应,是人物心里的物化表现。采访她的室内光影也运用得非常巧妙。她脸上始终是半边亮半边暗,甚至当谈到自己感情生活时,几乎只有脸部的四分之一是亮的,其余都是在黑暗中。强烈的光线反差刻画出段雪渊无法摆脱矛盾和痛苦的内心世界。

最后是精妙的蒙太奇剪辑,后半部分采用了黑白闪回的方式,将排演《彼岸》时的片段穿插在被采访者的生活与采访的片段中去。“一方面隔开了人物同景别的画面,这是一种物理作用,使人舒服。另一方面则是强烈的对比,他们当时亢奋着呐喊着却对戏剧根本没有理解。”④正如采访剧作者于坚时,他说道:“《彼岸》本身是要解构一种乌托邦的理想主义,但是最后这些孩子演出的这个解构的过程,结果他们置身于一种新的乌托邦的理想主义当中。”而此时这帮孩子们平静着却对戏有了充分的感悟。《彼岸》这出先锋戏剧被分割成无数片段,被不断割裂,意义也随之消解,而更近乎于一种情绪的表达与宣泄。彼岸的演员们坐在地上,面对镜头摇晃着歌唱。随后,镜头生硬地直接切换到现实的状态中。

至此,无论是特写镜头、光影还是蒙太奇的运用都带着一种克制和理性的态度,不再是一味沉湎于被记录事件之中的激情与冲动,而是隐含着作者对事件的反思与批判。当观众从那种最初的激情中平息,并回到残酷的现实中开始平凡琐碎的生活时,才终于开始明白这个纪录片在拍什么。抒情的情境与客观的纪录、对彼岸的纪录所包含的情感及其主观性、导演随后力图客观地纪录演员们的生活状态、心理变迁的现实性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冲突,理想与现实、彼岸与此岸等种种冲突构成了影片全部的意义与艺术张力。

三、对《彼岸》文化意义的追问

《彼岸》的主要结构是一种对理想和现实强烈的对比叙事,这种叙述方式给观众一种视觉冲击,更形成了一种互文性的复调,每个人包括观众都难逃这种直逼内心的追问,它使观众从哲学意义上反思应该如何面对梦想的实现。“作为纪录片的《彼岸》和作为拍摄内容之一的话剧《彼岸》形成了一种微妙的主题同构。话剧《彼岸》的主题正如剧本作者于坚所说是解构“彼岸”的概念,消解乌托邦幻想,但先锋剧导演牟森创作《彼岸》,恰恰出于一种对“彼岸”的追寻,是乌托邦幻想的产物,其陷于文化精英的自我定位中无法自拔,理想主义变成了一个空洞的姿态。”⑤同时,参演《彼岸》的演员们,已经不相信他们在舞台上喊出的“彼岸”,回归了最初的真实状态,虽然那个在家乡排戏的人还保持着一种乌托邦热情,但这种热情就像那台发动不起来的拖拉机,注定会止步。影片并没有对精英艺术家和普通百姓这两种人群做任何的明确判断,只是保持了冷静的怀疑,它历时三年纪录了这种乌托邦幻想瓦解的极具戏剧性和残酷色彩的过程,提出问题并以旁观的态度留以观众反思与质疑。并从文本内部走出,真正实现了话剧《彼岸》所追求的意图。这也是法国真实电影所倡导的美学观念,即尽量以客观的立场记录实践,不作主观性的评价,让观众自己通过观看领悟意义,得出结论。 它正是对十几年前的中国,甚至是整个当代世界的荒诞和晦恶进行的一次成功解构。影片不是含蓄的,而是针锋相对的暴露丑恶。影片先后出现的高高在上的导演、诗人、评论家们犹如“穿新衣的皇帝”,在众目睽睽之下兀自用满口假仁义掩盖自己的真丑陋,他们赤裸裸欺骗的是一群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他们在校园里被诱惑和所谓的“彼岸”蒙蔽双眼,在步入社会的最初关头遭遇迎头痛击,头破血流。影片体现的正是精英文化与底层人民的矛盾,那是艺术理想无法回避的永恒矛盾。影片的最后,他们的梦被丢弃在流光溢彩后,回到农村,然后把自己的理想消失在那片土地上,他们推着拖拉机在田野上渐行渐远。所谓的精英教育给他们到底带来了什么?这是《彼岸》抛给我们的一个问题。

《彼岸》从开始之初的精英意识和心态,逐渐为平民视野所取代。在题材上,《彼岸》实现理想到现实的转变;在内容上,从对“彼岸”这种终极命题的追问以及一个艺术乌托邦营造的理想叙事,转移到对个人命运和现实的关注;在作品的叙事风格上,影片从一种狂欢式的呐喊转为一种安静的细语。

这部纪录片在自身内部还显示出中国纪录片的重要转向――告别《流浪北京》“精英”自我封闭顾影自怜的姿态和宏大叙事的演绎,而是开始了叙述视角上的转变,面向更广阔的现实,即对于个人的、现实的切身关怀和体验,聚焦边缘人群的生活。如客观反映摇滚青年生活的《纸飞机》,对发廊女进行生活白描的《姐妹》,反映女同性恋者生存状态的《盒子》,讲述贵阳几个三陪小姐生活的《我不要你管》等片,使观众更真切和深入地体验到纪录片所应承担“责任”和“道德”义务的本质力量的属性。“这一转向,昭示着我们一度因为矫枉过正而忽视的纪录片社会功能的回归。中国的纪录片……经历了对纪录片的真实,态度,技法,创作风格,表现手段等的探索和实践之后,从本体论和创作论的层面,又重新回到价值论的层面。”⑥

结语:“优秀的纪录片如果仅仅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仅仅提供给我们已知的传统价值观念,社会常识和法则是远远不够的,它还应该激起观众对现实的非陈词滥调的思考,即体现出反思和质疑的批判精神。”⑦好莱坞大片也提出问题或难题,但最终这些问题都会以好莱坞的方式得到解决和克服。而纪录片留给观众的不是简单的问题的解决,而是问题的开始。它是一个开发性结尾,激发人们去思考今后的问题。“是苏格拉底式的诘问,实际上就是批判,已经具有了哲学的反省精神。”⑧在目前电视全面娱乐化的今天,重提纪录片的反思是必要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纪录片是视听世界的社会良心。

注释:

①宋杰.纪录片的精神:用视听语言进行反思和质疑[J].电影艺术,2007(5).

②吕新雨.中国新纪录影像的力与痛[J].读书,2006(5).

③宋杰.纪录片的精神:用视听语言进行反思和质疑[J].电影艺术,2007(5).

⑤蒋樾.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影像推荐(四)《彼岸》[J].当代艺术与投资,2009(6).

⑥韩鸿,陶安萍.民间影像与民间行动――论新记录运动的当代转向[J].电影艺术,2007(2).

⑦宋杰.纪录片的精神:用视听语言进行反思和质疑[J].电影艺术,2007(5).

⑧靳希平.作为精神消遣的西方哲学大学演讲录(第一辑).新世界出版社,2002.5,第1版:187.

参考文献:

[2]靳希平.作为精神消遣的西方哲学.大学演讲录(第一辑).新世界出版社,2002.5,第1版.

[4]聂欣如.纪录片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第1版.

[5]石屹.电视纪录片――艺术、手法与中外关照.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10,第1版.

[6]方方.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12,第1版.

[7]吕新雨.中国新纪录影像的力与痛[J].读书,2006(5).

[8]宋杰.纪录片的精神:用视听语言进行反思和质疑[J].电影艺术,2007(5).

[9]韩鸿,陶安萍.民间影像与民间行动――论新记录运动的当代转向[J].电影艺术,2007(2).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纪录片的娱乐化思考
发布时间:2022-10-11
纪录片的娱乐化思考 纪录片的娱乐化思考 :视觉文化研究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纪录片的娱乐化思考 文章 来源 于 3 e d u 教 育 网 摘要:娱乐化对纪录片的创作与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
纪录片“纪实”特性的重新考察
发布时间:2016-05-31
早在汉魏六朝时期,人们就用叙述智慧衡量史学实录的思维和才能。如《三国志魏书》赞扬司马迁记事,不虚美,不隐恶。刘向、扬雄服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谓之实录。不虚美,不隐恶,保持中立,不做评价的实录大概就是指最早的纪录。 按......
路过彼此的世界
发布时间:2023-04-09
7个救助中心 圣诞节的时候,我一个人在英国旅行,住在伦敦一家廉价青年旅馆的6人间里。 我到达时是平安夜,屋里已经住进了两个人。一个是黑人小哥Prince。我问他来自哪里,他立刻把肯尼亚护照、意大利护照和英国政府签发的工作......
《离岸》中“人的异化”
发布时间:2023-06-02
【摘要】《离岸》是英国女作家佩内洛普・菲兹杰拉德的一本讲述“人的异化”的小说。小说为我们呈现了船居者这群异化边缘人的生活。“人的异化”这一命题从人类始祖亚当夏娃被赶出伊甸园开始。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离岸》中各主人公的......
从语言顺应论角度辨析《阿凡达》两岸三地字幕的翻译
发布时间:2022-12-30
摘要:语用顺应论是由耶夫・维索尔伦在1987年创立的,它主要是讲语言使用者根据交际语境的需要不断选择语言手段,以达到交际意图的过程。在运用语言顺应论解析《阿凡达》字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两岸三地在翻译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
论纪录片影视语言的叙事与造型
发布时间:2022-11-06
摘 要:纪录片是影视艺术创作中的一种客观记录方式,以遵循真实性的特征中兼具艺术性与人文性。2013年由王冲霄执导的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以下简称《茶》),跨越世界不同国家,通过对近60位种茶人,采茶人,喝茶人的采访与......
兄弟是彼此的饭
发布时间:2022-12-09
我父亲和段叔是拜了把子的兄弟,可也是不折不扣的“死对头”。从小两个人就东西院住着,遇到一起就掐架,谁也不肯让着谁。传说父亲和段叔以前为了一个女同学打得头破血流,段叔没打过父亲,所以离开了家乡,可是谁也不明白,赢了的父......
纪录片商业化的理性思考(1)
发布时间:2023-04-09
在近几年,电视届的同仁们经常以“纪录片是不是商品?纪录片应不应该商业化运作”为题,开展各种各样的专题讨论,尤其是各电视台的纪录片制片人,纷纷呼吁建立和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具备竞争力的纪录片市场,使中国我们的纪录片节目在国际......
论电视纪录片
发布时间:2022-11-19
论电视纪录片 论电视纪录片 :电视包装与电视节目产业化 后现代主义及其相关音乐 电视栏目纪录片的特性探析论电视纪录片 更多内容源自 3 e d u 幼 儿 当人们谈论纪实时,总愿意把它与真实联系在一起,似乎纪实就是真实......
海峡两岸历史接触与台湾语言文化变迁
发布时间:2023-01-23
两百年以来,台湾社会经过冲突、融合和变迁,形成了一种与大陆文化血脉相连,又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台湾文化。在台湾社会大融合、经济大发展的今天,为了满足台湾语言文化发展的需要,我们有必要进行语言文化变迁研究,并通过对台湾语言......
谢谢彼此不嫌弃
发布时间:2015-08-21
那天在路上走,听到两个年轻的男女在吵架,前面没听清楚,当我走过的时候,听到这样一段对白――女:你一点都不珍惜我!男:我珍惜你什么?珍惜你的粗腰,珍惜你满脸痘痘,还是珍惜你这张大饼脸,这身邋遢衣服?够了! 这真是我听到......
纪录片传播传统文化的价值
发布时间:2023-05-02
摘 要 我国的传统文化价值的重要传播途径是纪录片的制作与播放。纪录片真实的还原性能够使得传统文化的价值得以有效传播,且对人们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 纪录片;传播;传统文化;价值 0 引言 “纪录片是影视的血脉”,且具有......
纪录片的娱乐化创作(1)
发布时间:2023-05-03
纪录片说到底是艺术,艺术是要给观众看的。当纪录片作者和部分DV爱好者把纪录片做得越来越纪实化的时候,他们发现纪录片的“可视性”非常重要。于是纪录片有没有“看点”,成为近年来业内人士议论的话题。也就是说纪录片好不好看,取决于......
谈纪录片的选题
发布时间:2023-06-01
摘 要:近些年,在市场机制的影响下,纪录片为了更好地吸引受众,故事片的手法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创作中,不乏在市场和口碑方面比较成功的纪录片作品,范立欣导演的《归途列车》就是一部代表作,它的故事化创作是比较成功的。如何运用......
中国纪录片跨世纪三大演变(1)
发布时间:2013-12-18
影视纪录片为已经流逝的20世纪存储了巨量珍贵的影像文献,从传播人类文明的意义上说,纪录片功莫大焉!欣逢世纪交替,我们有必要对中国纪录片创作与传播的演变轨迹作一番梳理,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以前瞻的姿态跨入21世纪。 演变之......
不瞻前顾后则顾此失彼
发布时间:2023-02-19
一本书的出版,需要从作者到编辑到校对,每个人都具有瞻前顾后的品质,以保证作品内容在准确性基础上的一致性;用最简单的话说就是,你不能前后自相矛盾,自造混乱。对于一本成品书来说,由于自相矛盾而产生的错漏,是令人遗憾的,因为......
浅析纪录片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3-06-22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传播渠道的日渐多样化,中国纪录片逐渐跨越了国内国际文化的重重桎梏,登上了世界的舞台,越来越多的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上获得荣誉,得到世界的关注,由此,中国纪录片开始了跨文化传播的历程。文章以最......
微言大义:由纪录片《 城殇》的感受
发布时间:2022-07-31
2014 年 12 月,在第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时,微纪录片《 城殇》在电视与网络同步推出。 这套 30集的微纪录片由南京广播电视集团创作,在央视等多家主流电视台播出,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同时在腾讯视频的点击量也突破......
两岸学者“寻椽”清明文化
发布时间:2022-07-22
两岸学者“寻椽”清明文化 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出席论坛并讲话。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向论坛发来视频致辞。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向论坛发来贺信。中共上海市委常委杨晓渡在会前会见了出席论坛的台湾嘉宾。上海市政协副主席高小......
论台海两岸关系的实象
发布时间:2023-07-19
摘 要 本文之主要目的在于探讨台海「两岸关系」的本质。因为在追求「一国良制」的目标之前,必须先了解台湾与中国的真正关系。笔者从解析「中国」之内涵,继而从民族学与政治史学之观点讨论台海两岸关系,认为台湾自始并非中国的一部......
从《猴子王国》看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策略
发布时间:2023-04-29
2015年地球日,“迪士尼自然”制作的纪录片《猴子王国》(中译名)在全美上映,之后的短短28天这部纪录片票房收入便超1400万美元。《猴子王国》以严谨的态度,深入到了猴子的生态圈中,与大部分纪录作品不同的是,该片将动物界的生存......
让银幕纪录战争:世界战争纪录片回顾与思考(1)
发布时间:2022-12-31
“一部纪录片就是一段有声有色的历史”。(陈汉元语)而在人类渺渺浩瀚的历史上,战争则往往站在标志性甚至划时代的位置上,最具历史意味。于是在历史上,终于有一天,纪录片与战争邂逅,衍生了纪录片中以题材分的一大种:战争纪录片......
忽然间,人们彼此隔绝孤立
发布时间:2015-08-24
中国曾经是一整体主义社会。个人群体之间的密切联系,是这个社会最重要的基础。人们总是从属于某个单位、群体、组织,某个由同志、熟人、亲戚、朋友组成的亲密社区,这些组织又连接成一个巨大的共命运整体。广场是比私人房间可以获得......
海峡两岸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发布时间:2023-06-30
由福建师范大学联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福建省社会科学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主办的第一届海峡两岸文化发展论坛,在福建师范大学举办,来自北京、上海、台湾以及......
中国纪录片的成长和萎缩
发布时间:2022-11-30
中国纪录片的成长和萎缩 中国纪录片的成长和萎缩 中国纪录片的成长和萎缩 《我们的留学生活》和它的制作人张丽玲近来因有报刊指其“作假”而不断出现在媒体的新闻榜上。这其中的琐碎是非不是我们关注的,但是......
被遗忘的纪录片海报
发布时间:2023-02-04
被遗忘的纪录片海报 被遗忘的纪录片海报 :视觉文化研究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被遗忘的纪录片海报 文 章 来 源 w w w . 3 e d u . n e t 观赏、怀旧、收藏老电影,曾经是上世纪50年代......
中国纪录片的成长和萎缩
发布时间:2013-12-18
在许多人心目中,中国新纪录片的上限是1991年的《望长城》,而在另外一些人心目中,中国新纪录片的上限是1990年吴文光的《流浪北京》。这实际是两条不同的线路,我们都要去追溯。 在某种意义上,《望长城》成为中国第一部最......
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市场利率联动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3
摘要:本文分析了离岸人民币市场与在岸人民币市场利率联动的机制,并运用VAR模型等定量的方法检验了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与在岸人民币市场的联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市场的利率联动效应已经初步存在,但存在较明显的单......
关于岸的回忆
发布时间:2023-03-02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读到《小石潭记》中的这些句子时,我关于“岸”的回忆纷纷复苏了。 岸是界限 “回头是岸。”每当踏出寺院大门,我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这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论历史题材纪录片的主要表现手法
发布时间:2022-08-02
【摘 要】历史题材纪录片是纪录片的一种类型,指“利用影像形态对历史遗迹、文物器皿、文化景观的记录和表达”[1],以此来折射当代人对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深刻认识、体验与反思,具有十分明显的文化意味。本文将着重论述历史题材纪录片......
分析纪录片中音响的功能
发布时间:2022-12-05
分析纪录片中音响的功能 分析纪录片中音响的功能 :电视包装与电视节目产业化 后现代主义及其相关音乐 电视栏目纪录片的特性探析分析纪录片中音响的功能 精品 源自中考试题 对于电视节目制作,基本的步骤是前期的采集......
电视文艺纪录片的使命探讨
发布时间:2023-02-02
摘 要 中国在关于文艺纪录片这一方面存在很大的空缺,拥有的文艺纪录片成就不大数量也少,造成其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在现如今人们对传统美学的价值体系产生误解、对商业文化的推崇与支持使得电视文艺纪录片向着越来越偏颇的方向发......
纪录片故事化制作思路及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3-03-18
纪录片故事化是当今人类学、历史文化、自然等三大类纪录片类型创作中普遍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纪录片故事化制作思路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前言 新闻要见人,这是让新闻活起来的关键,同理,......
基于X波段雷达图像反演近岸水深技术的创新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07
0引言对近岸浅水区域的海底地形的掌握对于近岸活动比如捕鱼,码头建设,铺设石油管道以及形态动力学的研究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获取水深的方法包括船载声呐探测、机载激光测探、潜水器测量、超光谱图像测量等。但是它们普遍具有成本高、效率低的缺点,并且测量精度会受海水清澈度的影响。为了克服传统测量方法所存在的不足,基于X波段雷达图像序列反演水深的方法得到发展。在浅水区域,局部的海底地形对表面波的传播有着.........
纪录片故事化手法尺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07
摘要:《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一档美食类纪录片,播出后获得空前的成功。故事化手法是其成功的要素,也是中国纪录片在市场化进程中主要依仗的艺术手段。然而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播出,赞美中有了批评其过度故事化的声音。......
小虾米上岸记
发布时间:2022-11-03
“岸上都有什么呢?岸上一定很好玩吧……”大海中,有一只名叫米米的小虾米一有时间就从水里探出脑袋望着岸上遐想。 有一天,米米忍不住想到岸上去看一看。米米和其他虾米一样,手脚特别纤细,在岸上根本无法行走。另外,由于虾是靠......
塞纳河左岸的梦
发布时间:2016-04-18
读书人十有八九都幻想过,开一家“任性”的书店。 装修自己设计,要有大量的座椅,弥补当初蹭书时的遗恨。必须辟出一间咖啡屋,面积小点没关系,最要紧的是不能贵。自己不喜欢的书坚决不卖。书可以外借,全集、丛书之类比较贵的书可......
探究纪录片的摄影方法
发布时间:2023-07-08
说到纪录片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真实性,它必须对生活的本来面目进行真实的还原,与电影、电视剧带有假设、虚构性质的记录手段有着本质的区别,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不应该出现人为妨碍和摆布的痕迹,长镜头的使用是纪录片摄影的主要运......
从日语的语言表达特征看日本文化
发布时间:2023-04-05
在对学生进行日语语言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比较频繁的使用特定表达,面对不同场合应当如何使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同样是对日本文化的一种体现,同样,也是本研究中的重难点。语言作为传递知识与情感方面的重要载体,说话过程中对个人意图......
离岸与在岸人民币汇率的联动性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6-04-08
摘 要:本文根据此次中间价报价机制改革前后的数据,对人民币即期CNY市场,香港离岸人民币CNH市场与离岸的无本金交割人民币远期NDF市场之间相互存在的联动性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改革之前主要是在岸市场对离岸市场实现价......
英伦海岸之旅
发布时间:2022-07-23
广告词里总说人生需要“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对大多数人而言,相比那个目的地,敢于放下一切出发的勇气其实更难得。作为一名试车记者,似乎不再需要去规划什么旅行,因为自己的足迹已经让身边的朋友羡慕不已。欧洲、美洲、非洲、亚......
像纪录片一样有质感
发布时间:2022-11-05
这次我们来聊聊纪录片吧。 其实写下这句话我特别心虚,就像遇到有人要跟我聊读书,一般我要么抬头望天说云彩真好看,要不就低头看鞋子很老实地承认:我真的没读过很多书。换个背景来讲,我其实也没看过很多纪录片,那些被资深纪录片......
纪录片的社会价值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18
摘要1932年,西班牙电影大师布努埃尔的新作《无粮的土地》上映,这部纪录短片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观众的心灵受到了莫大的震撼。这部影片是布努埃尔最为人所熟知的影片之一,因为将“被遗忘的人们”如实地记录下来,并改变这一地区的社会面貌。这就是纪录片的力量。不仅如此,纪录片还凭借自身的要求使得影片本身具有记录社会、扮演史料的价值。关键词布努埃尔;《无粮的土地》;社会价值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与两岸和平统一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内涵及特征 两岸和平统一 论文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台湾 地区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分支,它从来就不是独立的。随着两岸关系的 发展 .进一步加强两岸人文 历史 认同,增强中华一统观念,以中华......
试论闽南传统文化与两岸文化交流
发布时间:2022-12-07
试论闽南传统文化与两岸文化交流 [摘要]在改革开放后两岸20多年的交流中,闽台之间的文化交流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些交流利用共同的文化源流,为两岸开启了宝贵的沟通之门。梳理和分析闽南传统文化,发掘闽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作用......
发挥彼此优势报网互动互用
发布时间:2023-05-20
报网融合概念已有20多年历史,为何实际效果不如人意?原因之一可能是报纸与网络新媒体载体不同,内容呈现不同,传播管道不同,阅读习惯不同,融合难度很大。报网融合需要从意识、行动、品牌以及资源等方面互相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发......
论纪录片的大众化与多元化发展
发布时间:2022-12-07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元化以及大众化的纪录片依托市场与受众,通过运用新颖的技术实现了视觉和听觉上的突破与创新,这给纪录片带来了较多的观众缘,但同时它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怎样在当今大众化与多元化的时代中开创出我国纪录......
论中国纪录片的生存策略(1)
发布时间:2023-01-22
引子:纪录片生存困境及原因分析。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纪实主义浪潮后,从95、96年起,中国纪录片开始走下坡路,进入低迷困境。首先是人们热情不再。正如老子所言,“反者道之动”,纪实主义在形成浪潮并达到一种颠峰状态之后,逐渐走向......
发挥口岸优势 繁荣发展吉木乃县口岸建设
发布时间:2023-02-13
摘 要: 吉木乃口岸为常年开放口岸,是以边境贸易、仓储物流、旅游观光等为主导产业的综合型边境陆路口岸,口岸贸易国别主要是哈萨克斯坦国。进出口货物主要包括轻工业产品、农副产品、矿产品等。本文就吉木乃口岸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电视纪录片解说的语境要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5-09-08
摘要:对解说语境各要素的全面认知,是电视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写好解说词,进而成功配音的前提。文化语境是解说创作的前提和背景,情景语境是解说语意确切传递的重要依据,上下文语境解说完成意义表达的潜势,协同语境使传受双方言语交际活......
从《山村夫妻教师》谈纪录片的拍摄手法
发布时间:2023-03-19
摘 要:人物往往是纪录片作者最为关注的主角。而纪录片中的人物的发展往往与故事情节紧密相连。真实的人物故事贴近观众的生活,带给观众“主人翁”的情感体验,因而故事情节成为了人物类记录片关注的重点。纪录片《山村夫妻教师》正是......
第九计 隔岸观火
发布时间:2023-05-29
引子 这是一个没有窗户的房间,房间里并不灰暗,墙壁上挂着十来盏油灯,将十几平方的小空间照得灯火通明。 借着几乎与日光等效的光明,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张铁力木雕云纹罗汉床放在房子的北边,床上放着精工细织的锦缎被子,左右两边......
柳岸晓风作品选
发布时间:2015-08-20
次韵木鱼子社长槐聚诗社成立有寄 万流奔涌尽朝宗,一苇新航搏浪峰。 不死文心承大雅,有期墨海探骊龙。 虫沙劫历纛谁举?夏后穴寻情未慵。 莫向西风频洒泪,韶音响逸启尧封。 贺四弟一抹轻风生辰 为欢敲句细论文,腹稿精思才......
七夕情丝萦两岸
发布时间:2023-03-21
夏夜苍穹,繁星闪烁,亮丽的银河,像一条洁白的飘带,隔河遥望的牛郎、织女星如同明眸含情脉脉,使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鹊桥相会的动人传说年年相传。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唯一属于妇女的节日,以乞巧为主要节俗,反映了封建社会妇女们希望自己变得心灵手巧、身怀绝技、能够适应以男性为中心的宗法社会。七夕之夜,妇女们习惯把茶几搬到庭院或阳台,摆上时令瓜果,仰望缓缓渡桥的双星,脉脉含情地窃窃私语,倾诉衷肠。天上人间,融.........
纪录片《中国老师在英国》对教育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2-27
最近,看了一部英国BBC的纪录片,说的是英国一所知名学校将中国内地几位中学老师请过去做一个实验。英国老师按照英式教育教一个班,中国老师按照中式教育的方式去教一个班,最后,以考试的平均分来确定两种教育方式的优劣。 最开始......
简析用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
发布时间:2023-05-22
今天的中国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壮观的伟大变革,让世界了解中国,把中国的故事、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传播给世界,是我们这一代电视人的使命。讲好中国故事,纪录片有着无可替代的跨文化传播优势。然而,纪录片怎样讲好中......
浅析纪录片的娱乐化价值取向与思考(1)
发布时间:2022-11-02
关键词:纪录片 娱乐化 市场化 摘要:近年来,纪录片发展呈现出娱乐化倾向——戏剧冲突、画面可视性强,故事有趣幽默。国内纪录片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要想腾飞必须走市场化(娱乐化纪录片)道路。娱乐化给纪录片发展带来了无限曙光,......
纪录片生存的保障——故事性
发布时间:2023-05-15
纪录片生存的保障——故事性 纪录片生存的保障——故事性 :视觉文化研究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纪录片生存的保障——故事性 摘要:中国的纪录片一直是中国电影市场备受冷漠的电影类型......
浅析美国在岸离岸金融市场制度创新与借鉴
发布时间:2023-07-12
一、欧洲美元市场倒逼美国国际银行设施(IBF)的诞生 美国的储蓄和资本流失成为欧洲美元离岸市场发展的绝佳机会。20世纪60年代以后,为应对大规模的海外收支逆差,美国政府开征利息平衡税(Interest Equalization Tax ) ,即美国居民购买......
历史纪录片与中学历史教育
发布时间:2023-02-28
历史从来都不是枯燥的,历史教学更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在各种多媒体出版物中呈现的历史却让人无法把握历史的真伪,而历史纪录片给我们提供了经过了还原的相对真实的历史,将历史通过影像娓娓道来,让学生获得了感官上的真切体验,从而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印象,我们可以借鉴一下。一、历史纪录片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中国通史》是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部历史专题片,以历代治乱兴衰的历史经验教训.........
妈祖文化与海峡两岸民间信仰
发布时间:2023-06-27
[摘要]海峡两岸妈祖信仰是海洋文化的必然现象,她发源于福建湄洲,又随着移民来到 台湾 并在台湾生根开花结果。从妈祖信仰到妈祖文化也是 历史 的必然,妈祖文化内涵丰富并在今天的海峡两岸关系中发挥着独特的文化优势,成为增进两岸......
左岸诗歌及评论
发布时间:2023-03-27
青蓝的群山(组诗) 白晨曦 被昨夜梦里的一颗子弹赶到这里 我面临群山的进口。一些在苦难中倒下的石头 剩下安静和身后的苍茫 幼小的朝阳,正在努力破壳 这个时间段,天空将大片乳白色液体洒下来 谁也躲避不了它的抚慰 ......
纪录片中的河南形象塑造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5
[关键词]纪录片;河南形象;文化符号;市场化 一、以“河南”“河南人”为主要内容的纪录片概述 域的自然风光,或介绍民风民俗、社会风貌的纪录片(见表5)。六是舞台纪录片。舞台纪录片指的是记录舞台现场(唱歌、跳舞、戏剧、曲......
来自以色列的动画纪录片
发布时间:2015-08-24
在中东,艺术和宗教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伊斯兰教宣称只有安拉能通过神圣的灵感和创意塑造人物形象,在这种背景下有人类形象的艺术形式都被刻意回避了。伊斯兰艺术以抽象为主,重点描绘事物的意义和本质,而不是物质形态。就这种层面......
传媒实务专题纪录片在弘扬地方旅游文化的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9
摘 要:当前,旅游形象塑造是城市打造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专题纪录片在弘扬地方旅游文化上具有深度和广度上的优势。本文以国家卫生文明城市湖南永州为例,探讨专题纪录片在弘扬地方文化上的可行性,并对城市的自然景观、历史遗产、......
东兴口岸物流发展思路探讨(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摘 要:边境口岸物流的发展对于促进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速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中越边境——东兴口岸的物流发展为研究对象,从现状找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试图找到一条适合东兴口岸物流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口......
言在此而、意在彼——<红楼梦>含蓄艺术风格浅析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提要](红楼梦)作为我国最优秀的一部古代小说,表现出多种艺术风格。本文试图从其艺术风格中选取含蓄这一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首先分析《红楼梦》令营风格形成的原则,着重从时代和作家的身世经历以及作者深受传统文化的哺育这两个......
从中外史上功能对等理论看纪录片字幕翻译
发布时间:2023-01-20
[摘 要]本文选取有代表性的记录片译制作品为例,结合功能对等理论,对比分析了纪录片字幕翻译中英汉两种语言的主要差异,并探寻了相应的可行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纪录片;字幕翻译;功能对等 纪录片字幕翻译作为反映真实世界的重......
我们彼此相爱,便是为民除害
发布时间:2023-03-28
“青年表演艺术家”的称呼,在《万物生长》近期举行的小规模看片会后隐秘的流传。说的不是旁人,正是偶像演员韩庚。在这部根据冯唐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中,韩庚出演颇具冯唐本人自传形象的男主角,秋水。“拍完这部戏,韩庚整个人都开了......
论纪录片中戏剧性场景的形成(1)
发布时间:2022-08-30
美国纪录片工作者怀斯曼在1997年北京国际纪录片会议上说:"我认为纪录片和其他所有电影一样,都需要有一些戏剧性因素。"本文所说的戏剧性场景,也即影片中包含有明显戏剧性冲突的镜头,或者包含有富于戏剧性细节的镜头。这里的镜头,可以......
浅析从中国古典美学看生态纪录片的美学特征
发布时间:2022-12-06
广大朋友们,关于“浅析从中国古典美学看生态纪录片的美学特征”是由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随着全球面临的生态危机与生存环境恶化问题的日趋严峻,环境保护思潮越来越成为......
浅析纪录片《大秦岭》的艺术性
发布时间:2022-12-13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纪录片《大秦岭》的画面语言、声音语言和镜头语言,论述了其艺术性。指出未来纪录片的发展趋势,要在艺术性上不断创新,在构图、色彩、光效、音乐等方面要有大的突破。 【关键词】 纪录片;“大秦岭”;艺术......
关于南岸 2014年2期
发布时间:2023-02-21
你一定有所不解 一道堤岸的风情 不知名的野花细致地开放 瓣上粘着饱满的阳光 许多水鸟贴着长堤斜飞 我是它们中的一只 扑腾着弱小的翅膀 对隐秘的河流充满想象 那时的我不写诗,短发,长裙,赤脚 在河滩放逐适合的情......
天津海河沿岸形成“绿色走廊”中水覆盖率达80%
发布时间:2013-12-13
在海河上游区域修桥铺路的同时,生态环境工程也在紧张进行中。按照天津市海河综合开发改造“十一五”规划的要求,海河上游区域将通过堤岸改造、公园建设、绿化及水环境工程等,在未来几年较大程度地改善生态环境,成为一片绿色、环保、健......
论两岸协议的法理定位
发布时间:2022-12-13
摘要:两岸协议是唯一能够对两岸同时产生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是两岸治理的重要工具。因政治立场的差异,大陆和台湾地区在两岸协议法理定位问题的认识上存在一定分歧,有关讨论所得出的结论,或无法为两岸共同接受,或无法解决协议实......
南美洲西岸奇幻之旅
发布时间:2015-09-09
相对于我们熟悉的丰饶北美大陆,南美洲显得那样遥远而陌生。这片充满印第安原住民传统与西班牙殖民遗风的土地,臆遁、神秘,自成一格而趋于魔幻写实。那些隐藏在森林和沙漠中的古老遗迹,仿佛收藏着―段段迷人的光阴。 Unlike the ......
当代中国纪录片的生态主义观照
发布时间:2022-11-19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生态文化逐渐传播开来,引起了官方和民间越来越多的关注,国民的生态意识也得到提高。但是由于中国的生态传播起步较晚以及受其他政治、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
海峡两岸婚姻问题文献综述
发布时间:2023-02-02
摘 要 对海峡两岸婚姻问题进行文献综述,有助于认识海峡两岸婚姻问题研究的特点、方向、广度、深度等。从形式上分析,研究海峡两岸婚姻问题的文献不多,有两个较为集中的时间节,文献来源具有一定的地缘性,文献涉及学科较为广泛,包......
海峡对岸的那个男生
发布时间:2023-01-28
信佐: 我不曾叫过你的名字,也从未向别人提起,因你是我内心的一处隐秘,说出来,怕遭人非议。先来讲讲我怎么认识你的,那是一个极其狗血的开端。 我大学学的是英语,我学会了翻墙上网,交到一些外国朋友,也有了自己的脸书账号......
河对岸的村子(外一首)
发布时间:2015-08-25
清早起床,已过中午 在床上躺成一个无聊的“大”字 看秋天在天花板上来临 河对岸的村子,细雨中苍茫如幕 人们在那头,敲敲锣,打打鼓 喇叭,唢呐,面无表情 一个老头死了,一艘船又驶向天际 谁来为他披麻戴孝,为自己挤......
浅析纪录片编导的采访技巧
发布时间:2022-12-22
一部好的纪录片成功不仅在于画面拍摄、后期制作,最大程度取决于现场采访。一部本来在前期策划好的题材,然而在面对现场实景或真人真事时,会有很多变数。这就需要我们创作人员不仅要策划好,而且要主动去适应采访的环境,掌握纪录片采......
台湾纪录片的叙事特点鉴赏
发布时间:2022-11-27
近年来,台湾纪录片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自 2004 年以来,每年几乎都会有一部较有影响的纪录片, 如 《 生命》( 2004 年)、《 无米乐》( 2005 年)、《 被遗忘的时光》( 2010 年)、《 签阮的手》( 2011年)、《 不老骑士欧兜......
纪录片《工厂青年》的“零件美学”
发布时间:2022-12-04
郭熙志的纪录片《工厂青年》(郭熙志编导,深圳渡口文化传播公司出品,2016.9.)一开始,采用了一种标准化的官方新闻报道的镜头语言,看上去仿佛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新闻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有关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工业生产的新闻报道......
浅析纪录片创作的“常熟现象”
发布时间:2022-08-09
1984年,就在常熟电视台获批成立的同一年,常熟台自己创作了一部电视片《请来常熟喝杯茶》,从此,常熟台开始了对纪录片创作持之以恒的探索。至今,常熟台已有180多部纪录片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纪录片送到江苏台......
在忘记与铭记的两岸
发布时间:2023-04-14
席慕容说:“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在生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记,在生命之河的右岸是铭记,我们乘着各自独有的船在左岸与右岸穿梭,才知道――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 行走在人生路上,我们笑看着窗外......
台湾纪录片的美学问题初探(1)
发布时间:2013-12-18
一、背景 二、台湾纪录片的写实情结是如何建立的? 985 年第22届金马奖评审委员决议该年的最佳纪录片从缺,因为参加的影片不是产业宣传片(industrial film)就是资讯简报片(information film)。(注二)此次决议在台湾电影界引起相当大的......
浅析亳州水岸缓冲带
发布时间:2023-01-28
【摘 要】水――乃孕育万物之母。水是极具灵性的。水可将生硬、死寂的空间活起来,河溪缓冲带位于陆地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之间,具有多种生态、经济和景观功能,但由于交通和建设用地的不断增加,河溪缓冲带的人为破坏现象严重,急......
论海岸资源质量管理
发布时间:2016-12-06
1 引言 海岸是沿海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重要生命线,大多数涉海工程(港口码头、修造船厂、滨海核电厂、滨海火电厂、围填海工程、海滨休闲娱乐旅游设施等)都是依托海岸而建。与此同时,海岸是陆海相互作用效应最明显的地带,风暴潮、......
美学论文:浅议从中国古典美学看生态纪录片的美学特征
发布时间:2022-12-14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整理了美学论文:浅议从中国古典美学看生态纪录片的美学特征,希望和您一起探讨! 近年来,随着全球面临的生态危机与生存环境恶化问题的日趋严峻,环境保护思潮越来越成为当下的理性诉求,“生态”命题成为全球焦......
突围:冲出纪录片创作的误区(1)
发布时间:2023-05-01
中国纪录片第一次高喊“打倒解说加画面,走出纪录片创作误区”的年代,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纪录片创作者们觉得,“以词为主,音乐打底”的制片方式,再也不能真实地反映我们这个时代,再也不能真实地表现人们的现实生活了。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