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成人仪式:权威意识与东方主义的殊途同归(1)

成人仪式:权威意识与东方主义的殊途同归(1)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29 00:13:25
成人仪式:权威意识与东方主义的殊途同归(1)
时间:2023-05-29 00:13:25     小编:

1999年的中国影坛,因为其特殊的时世背景,为中国导演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纷纷登场亮相的机遇,特别是60-70年代出生的一批青年导演如雨后春笋,纷纷出土发芽,尽管他们自身的先天不足以及机遇本身所规定的制约,使他们的影片很难在整体上对中国电影的艺术观念和人文观念产生震动性的突破,但是他们在电影的视听语言、电影形态、电影修辞风格等方面,却为中国电影注入了勃勃生机,而在这些影片中,由张扬执导、西安艺玛电影技术有限公司和西安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洗澡》则具有更特殊的意义,这不仅仅因为影片在加拿大、在西班牙或者其他地方获得了各种大奖小奖,更重要的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90年代末期国际/国内背景中国家权威意识与西方的"东方主义"殊途同归的文化样本,同时也提供了一个热烈庄重的新生代导演长大命名的成人仪式。

父与子:恋父认同

任何变革的时代都是屠格涅夫所描绘的"父与子"的冲突时代,而任何变革时代中的新一代成长都是以弑父情结为心理驱动的。应该说,80年代,在第五代电影中,作为一种精神依托的"父亲"形象就已经悄然退场,陈凯歌、张艺谋在《黄土地》中所塑造的那个苍老、沧桑、愚钝的父亲形象正如同罗中立那幅经典油画《父亲》中的形象一样,是对"父亲"/传统的一种含泪的追忆和无奈的告别,小憨憨与父辈们的逆流而动,正像喻了与过去的艰难而执着的决绝。进入90年代以后,当第五代解开了那个曾经让他们神采飞扬的俄狄浦斯情结而不断出席各种国内外的加冕仪式的时候,60年代-70年代出生的更年轻的一代电影人则开始了新一轮的电影冲击,在他们的影片中,常常情不自禁地表达出一种"父亲死了"的空洞、绝望和寻找"父亲"的迷惘、努力。

先是阿年在《感光时代》中,叙述了一个在物欲现实中青年人的成长故事,一个与商品社会格格不入的艺术青年在"父亲/精神"和"母亲/物质"之间进行着艰难的拒绝与认同,在那个教育他成长的"父亲"一样的老人死去以后,这位青年也告别了那个试图豢养他的"母亲"一样的款姐,最后成了一个孤苦无告的流浪者;路学长更是在《长大成人》一开始,就借用唐山大地震来隐喻失去精神之父的后毛泽东时代的降临,直到故事结束,一对青年男女还在继续他们寻找早已失踪的父亲式的"朱赫来"的心路旅程。新生代电影一次又一次地表现了一群没有父亲庇护、也没有父亲管制的青年人那种飘荡和游离的迷惘和狂乱,处处洋溢一种没有家园和憩居的青春骄傲。也许正是这种"无父"的流浪使新生代电影具有远远超过其商业价值乃至艺术价值的文化价值。

但是,在张扬1999年导演的《洗澡》中,那个被告别、被遗忘、被丢失的父亲却重新款款登场,而且不仅是以一种家庭身份出场,还以一种文化符号出场,在影片所提供的父与子的冲突中、父与子的隔膜中,最后以子对父的全面认同而结束了叙事。影片中的父亲老刘(朱旭饰演),是一位"澡堂"老板,不仅外貌造型慈祥、温和,而且性格开朗、豁达,倔强但通情达理、与人为善,叙事极力回避"澡堂"作为经营实体的经济运作和金钱效益而极力渲染"澡堂"对于社区、对于远亲近邻的亲和作用和凝聚作用,"澡堂"似乎是一个供人们共享天伦之乐、人情之乐的大家园,而老刘就是这个家园的家长。不仅各种各样性格各异、年龄各异、身份各异的人都能在这里得到快乐,而且即便是二明(姜武饰演)这样的傻儿子也能够在这一世外桃源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得到父亲的宠爱。这似乎更像是一个老少咸宜、妇孺同乐的人间天堂。

而影片中唯一与这个天堂般的"澡堂"世界格格不入的人,就是老刘的大儿子大明(濮存昕饰演)。大明因为不认同父亲的"澡堂"生活,曾经离开(背叛)了父亲和他的澡堂,离家出走到了被80年代中国文化符号化为与"内地文化"、"传统文化"迥然区别的"他者"--深圳淘金,显然,父与子的冲突不仅仅是一种血缘亲情的冲突,而是澡堂文化与深圳文化的冲突,或者可以更准确发说是父/传统/东方与子/现代/西方的冲突(濮存昕饰演大明,显然与他被当作消费社会中男性偶像的广告象征有互文本联系)。

而影片的意义并不在于父与子的冲突,子对父的背叛在影片中是被作为过去时来间接叙述的,或者说,背叛在影片中几乎从来没有真正出场过,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仅仅只是当二明用一幅图画将大明从深圳"误骗"回北京以后,大明如何亲眼目睹父亲的"澡堂/天堂"生活的过程,如何亲身体验父亲的"澡堂/天堂"生活的魅力,最后终于意识到自己的早年叛逆的轻狂,而心甘情愿地臣服在父亲慈祥的形象面前,不仅成为了一个"浪子回头金不换"的血缘亲情意义上的孝子,而且也成为了告别叛逆、皈依传统的父亲所维护的"澡堂"文化的精神遗产继承者。

共5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影片并没有真正正面展开"澡堂文化"与"深圳文化"之间的叙事冲突,大明一直被安置在一个被动的观看位置上,他在影片中没有任何真正意义上的主动性,他只是一个被教育者,他从来不可能有机会在影片中证明自己的选择和行为的合理性,因而,他如同我们所有观众一样,是通过看而成为了父亲和父亲所代表的"澡堂文化"的俘虏,我们被父亲的宽厚、被父亲的亲切、被父亲与周围人的和谐和睦、被父亲所代表的超功利性的东方人伦情感所感动、所征服,于是我们也同大明一样,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恋父认同,也完成了对"澡堂文化"的认同。

当我们完成这种认同以后,几乎和所有关于成长的影片一样,《洗澡》也采用了一个"继承"性的叙事转换策略,正如同当年《青春之歌》用卢嘉川之死来为林道静的成长、《红色娘子军》用洪常青的退场来为吴清华的成长开辟道路一样,当大明完成了对父亲的认同过程以后,老刘便在他一生所维护的"澡堂"的温暖的水中安然辞世,而最后大明和二明共同经营澡堂的情节,则是"文化继承"交接完成后的一次彩排:儿子们已经继承了父亲的精神遗产长大成人。从这里,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一代老人对传统的眷念,而且也通过儿子对父亲的认同将传统塑造为现代生活温情脉脉的世俗天堂。

"五四"时期,鲁迅曾经呼唤过用"幼者本位"来替代"长者本位"的文化,经过80年的循环往复,从父与子的冲突,到子对父的寻找,再到子对父的认同,似乎勾画了80年代以来中国主流文化的一个运行轨迹。在今天这样一个重新塑造新世纪"父亲"形象的主流文化氛围中,在这样一个处处充满了"弘扬"、"继承"、"回归"、"东方中心"等流行话语的氛围中,出现《洗澡》这样一部表达恋父认同、长者本位的影片应该说是顺理成章的。只是,这样一部将恋父过程叙述得如此从容自如、如此溢于言表的影片出自一位青年导演之手还是多少有些让人意外,而且影片将父/传统/西方与子/现代/西方的二元对立如此想象性地解决不仅在电影叙事中而且在文化叙事中似乎都显得过分简单化。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承认,无论是放到中国100年的文化过程中,或是放到中国当下的社会语境中,《洗澡》都是一部世纪末中国父与子大主题中的一部耐人寻味的文本。

上善若水:传统膜拜

"洗澡"离不开"水",但是在《洗澡》中,"水"却是负载了明确文化意义的符号。在影片中,当老刘回忆陕北缺水的过去时,插入了一个相当突然的陕北农民祈求雨水的画面,无论是画面造型或是秀儿、弟弟的人物设置,都使我们不得不联想到当年的《黄土地》,或者更准确地说,这一段落其实就是想让我们联想到《黄土地》。而在《黄土地》中人们所祈求?"雨水"渺茫无望,翠巧消失在黄河的滔滔急流中,憨憨仍然在绝望地期待,但《洗澡》中,人们终于有了源源不断(但隐逸了来源)的水,这水就是所谓东方的仁慈、宽厚、和睦、亲情,是一种以老刘和他的"澡堂文化"所代表的东方人伦。在《黄土地》中,"水"是一个悲剧性的期待,而在《洗澡》中,"水"则成为了一个正剧性拯救。《黄土地》中的西部造型被有意识地生硬地插入当代都市空间中,的确显示了张扬整合第五代的勃勃野心,那似乎是对第五代的一种消解:当年陈凯歌、张艺谋们沉痛地展示了中国农民祈?"水"的执着和愚昧,而这救命之"水"在《洗澡》中早已预备妥当,《黄土地》中那个逆人流而奔向新生活的憨憨已经得到了"水"的滋养。第五代的文化反省经过15年的演化,在《洗澡》中成为了文化回归。

几乎可以说,影片中所有对"水"的赞美,其实都是对父亲、父亲所代表的"澡堂文化","澡堂文化"所像喻的东方传统的赞美,我们不仅在影片中看到了赫然醒目的"上善若水"的匾额,而且也一次又一次地听到人们对水的崇拜和留念,在一段同样生硬的插入段落中,老刘对儿子二明讲了一个关于西藏的故事,说湖水可神圣了,那是圣湖,"湖水不但能洗净身子还能洗干净他们的灵魂,治百病呀,所以这一辈子他们一定要到圣湖去洗次澡"。这一段的声音处理和画面构图,都使我们联想到冯小宁导演的《红河谷》中那段老奶奶讲述的关于长江、黄河等5个儿子的故事,他们同样都用水来作为中华文化时间和空间联接的中介。随着旧城市的消失,澡堂也即将被推倒,人们意味深长地表达着对"澡堂"之水的一往情深:"我担心哪,啊!一搬进那新小区,连个澡堂子也没有这上哪洗澡去呀,是不是?""你说那热水器,啊,一个人在那淋着,哪有在这儿泡着舒坦呢。"

共5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当然,怀旧、怀乡,几乎是所有表现现代化冲击传统生活的共同意绪,然而,在《洗澡》中,"水"不仅是怀的对象,而且也是影片为我们提供的未来的养料,它不仅仅属于过去,影片更想将它带入将来。传统之"水"是解决所有危机的灵丹妙药,所以,影片中一对处于家庭危机、夫妻性危机的男女也通过老刘提供的澡堂之水得到了解决。水之万能在影片中被作为一种意念反复被强调,但是水(传统人伦)之万能作为一种神话,它是否真的能够解决我们正在经历的走向现代化的危机和我们每天体验的生存危机,其实是很难得到不可置疑的豁免的。 我的太阳:文化想象

《洗澡》中有一个用心良苦的情节,我们显然难以忽视:

一位名为苗壮的小伙子,总是在老刘的澡堂里放声高歌《我的太阳》,这位小伙子不仅身强体壮,似乎吃了太多的黄油、面包,喝了太多的牛奶,而且他在这个传统澡堂里从来不泡浴而是选择更"西方化"的淋浴,他唱的歌曲也是一首典型的西方经典音乐,后来他衣冠楚楚走上舞台时,身着的也是一套西服革履,这所有的能指符号其实都在暗示其西化文化所指。然而,有趣的是,这位"西化"的苗壮每次都是在"水"的淋浴下高歌,一当有人听不惯他的"异国"曲调,关上水龙头,他便会哑然失声,而一当恢复供"水",他才能重展歌喉。傻二明则是"我的太阳"的最忠实的听众,而当苗壮站在没有"水"的滋养的舞台上无论如何也唱不出"我的太阳"的时候,恰恰是这位傻子明白了"水"才是一切的关键,所以当他傻忽忽地将水龙头冲向舞台上的苗壮时,"我的太阳"那热烈、恢弘、奔放的旋律才能喷薄而出,回荡在天地之间。西洋歌曲"我的太阳"(阳刚)在东方象征"水"(阴柔)的灌溉下,构成了一个何等令人心旷神怡的中西融合的狂欢场面!

这一切,当然都是影片作者苦心经营的文化策略,东方人伦传统之"水"不仅是我们解决当下困境(如家庭危机、甚至性危机)的灵丹妙药,而且也是西方文化移植东方的本土养料。上善之"水"具有一种吐故纳新、养育万物的神圣性。影片最后,在"我的太阳"的歌声中我们看到那些陈旧、低矮的建筑正在被现代化的推土机所摧毁,那是对西方文化压倒中国文化、现代文化压倒传统文化的一种直观象征,同时,"水"的隐喻、人们对"澡堂文化"的无限眷念似乎又提供了一种对东方传统的自我膜拜。现代化带给中国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带给人们的巨大喜悦以及人们对现代化的无限渴望被隐藏了,我们看到的只是依依不舍、只是蓦然回首、只是无可奈何,联系到那个下海经商的大儿子大明最后从深圳文化(现代/市场)向澡堂文化(传统/天伦)的回归。

当然,我们会清晰地感受到这部影片是如何将东方与西方、现代与传统、市场与天伦进行二元对立的设计的,我们也会感受到这部影片是如何将东方、将传统、将人伦想象为人间天堂的,尽管我们其实面对的是一个被西方强势文化诱惑着"走向世界"、"国际接轨"、"现代化"的现实。因此,我们肯定会关心:《洗澡》为什么会如此不遗余力地神化长者、神化澡堂文化,神化东方人伦传统? 长大成人:主旋律化与国际化

《洗澡》的导演是正在渴望进入主流中国的青年导演张扬,而影片的投资方则是由一位美国人创办的西安艺玛电影技术有限公司,公司首脑罗异(美国白人)还担任了影片的策划,这两个具体的因素与中国电影主旋律化的国内背景以及全球化的国际背景的合力,应该说在很大程度上支配了这部电影的文化走向。

在不可逆转的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主流政治文化,一方面必然面对强势的西方文化巨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威胁和压力,另一方面也必然要面对原有和现存社会结构的变动、调整所引起的震动和颠覆,为了应对这种挑战,90年代以来,主流政治文化一直试图通过维护、宣扬、弘扬传统文化来强化民族凝聚力,通过东方文化的历时性辉煌来抵御西方文化的共时性威胁,传统文化的神圣话语其实都是现实权威的中心认同。正是在这样一种"弘扬"的主流文化场景中,《洗澡》应运而生,成为渴望摆脱边缘、进入主流、获得命名的新生代导演一次相当虔诚的努力。

共5页: 3

论文出处(作者): 与此同时,在赛义德所谓的"西方主义"中,西方人视野中的东方其实常常都是一个双面人,一面是面目狰狞的妖魔化的东方,专制、愚昧、落后,那是西方人通过一个"反面"的"他者"来确立自己的优越性的文化/心理策略;另一面则是含情脉脉的天使化的东方,温馨、宁静、祥合,这是西方人借助一个"正面"的"他者"来平衡自己文化矛盾的另一种文化/心理策略,其实,无论是妖魔化的中国,还是天使化的中国,都与我们正在遭遇和正在经历的中国无关,东方主义视野中的中国只是他们为了他们自己的需要而建构和想象出来的中国,正如我们从义和团、五四运动直到现在也常常有一种将西方想象为天堂和地域、使者和强盗的西方主义一样。

但是,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中,西方的东方主义不仅是西方人的想象,它也可能成为东方人的自我想象,特别是当我们试图"走向世界",试图"国际接轨",试图"文化输出"的时候更是如此。而《洗澡》则正是在一个西方人精心策划下满足了西方人的东方主义想象的精巧文本,它将澡堂文化为象征的东方传统人伦书写得如此暖气融融,无论是澡堂内那腾腾的热气,或是人与人和平共处的大量的全景镜头以及两人或两人以上相濡以沫的镜头,或是关于父与子关系的叙述、关于"水"的隐喻,都提供了一个想象的安全、温暖、平和、干净的东方家园,那也许可以为处在后现代主义、后工业时代的西方人饭后茶余提供一点多愁善感,为他们在丰衣足食、灯红酒绿之外呈上一盆奇花异草。《洗澡》与西方人的东方主义视野中那种天使化东方的需要有谋而合。加上影片本身制作精良、节奏流畅、造型鲜明,一些细节也相当精彩,它能够在西方国家得到认可、接纳(当然,作为对西方主流文化的一种补充,这种认可和接纳的空间相当有限)并不奇怪。

应该说这是一部令人吃惊的电影,它是如此尖锐地将传统人伦与现代经济对立起来(老北京的"洗澡"与新深圳的经商),并且它在如此鲜明地美化传统(明亮而暖融的澡堂空间和上善若水的象征)的同时还如此明确地表达了新一代对老一代文化的认同和继承,显然,《洗澡》是自觉地试图将新时期以来的文化反省转化为文化回归(整合第五代电影主题和消融西方文化的外来性),影片在叙事上的从容、视听造型上的精致以及影像、声画表意上的营造,都显示了一种远离弑父渴望、恐惧和焦虑的恋父认同。这一认同的意义相当复杂,联系到影片的投资者身份,也联系到这部影片诞生的特殊语境,我们说,一方面它是对青年一代叛逆意识的审判和对权威文化的一次靠近,同时也是对西方主流文化中的"东方主义"的一次义演,在满足西方人的"东方想象"的同时,影片也为我们自身提供了抵制西方他者的优秀民族传统的"自我"想象。这是一个既满足了世界主流文化对东方的文化想象也满足了中国权威文化对自我的文化想象的电影大餐。

有趣的是,弘扬传统的主旋律化策略与面向西方的东方主义策略在《洗澡》中竟然如此天衣无缝地叠和在一起。尽管这两种文化策略的立场和出发点并不完全相同,但是它们却殊途同归。正像《红色恋人》、《黄河绝恋》用一个人道博爱、高大英俊的美国男性(阳性/主动者)对年轻、美丽、楚楚动人的中国女性(阴性/被动者)的认识、理解、崇拜来证明革命历史的合法性一样,在《洗澡》中,主旋律也利用西方人的东方主义来强化传统的承传性、民族的同根性以及民众的向心力,而西方人的东方主义则借用主旋律将中国故事变成了一个情意绵绵的文化传奇。《洗澡》和它的制作人们通过对主旋律化和东方主义的双重满足,获得了自己的主流定位和利益回报。

《洗澡》的片名似乎太像一个"成人"的仪式象征了,无论这部影片在艺术和技术上达到了多么成熟的程度,但是那种"少年老成"的程度都多少令人不安。显然,在主旋律视野和东方主义视野的双重选择中,《洗澡》的确回避了对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发展与回归等许多现实冲突的展示,无论是光明温暖的澡堂文化或者是深圳文化的传统复归,其实都是一种文化想象,如果我们真的存在于天堂之中,那么,我们怎么能够想象麦当劳竟然如此疯狂地攻占着我们千百年来的饮食天地,我们怎么能够想象如此多的人在心急如焚地等待旧房的拆迁和新楼的重建,怎么能够想象好莱坞电影竟然如此横冲直撞地冲击着我们的电影市场,怎么能够想象市场经济的逻辑如此残酷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共5页: 4

论文出处(作者): 于是,我突然意识到,那些关于文化的述说无非是一种被消费的元素,关键不在于它是否真的具有理解、阐释现实的文化价值,而在于它有供人消费的价值。消费的回报,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它往往会将文化变成一付斑驳绚丽的金牍,而里面填充的却只是人造的珍珠。

共5页: 5

论文出处(作者):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探究领土主权的取得方式及判定主权归属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3-05-27
国际法上传统的领土取得方式主要有五种:先占、时效、添附、割让和征服;随着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现代国际法上产生了一些新的领土变更方式,主要是民族自决和全民公决。这些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还是现代意义上的领土取得方式,在案例中以各种形式变化地存在着。就笔者看来,领土主权的取得方式像是骨架,在没有骨架或者错误骨架的基础上补充任何的肉都不能让这条鱼游起来。但是国内关于领土法,因为其非成文法以及司法裁判方式的不.........
新威权主义与新左派的历史根源
发布时间:2023-07-20
" ——评汪晖《再论当代中国大陆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 一九八○年代大陆的强势话语是新启蒙主义或称新启蒙思潮。这种话语为中共党内改革派领导人和知识界主流共同营造和使用,它的特点是维持马克思主义的外壳,但在其中......
论述宪法权威的含义、依据与生成
发布时间:2022-11-30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我国政治活动、法治建设的行动指南。建设法治中国的核心是要尊崇宪法尊严,维护宪法权威。宪法权威是指宪法被人们奉为最高规范,具有使人们自觉遵守并且在人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起支配作用的决定性影响力。......
论吴冠中抽象水墨设色画与波洛克“滴画法”的殊途同归
发布时间:2022-11-22
吴冠中的抽象水墨设色画与波洛克的滴画法在20 世纪中国和美国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力。从外在形式上看,这两种绘画风格接近,同时,又给人两种不同的感受,因国家、地域环境、审美观念等多方面的差异性,他们各自用不同的表现方式表达其艺......
东亚的政治权威与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2-12-27
东亚各国和地区在其现代化过程中究竟采取何种政治形态来适应发展的需要?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形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种政治形态在多在大程度上对其现代化的成功起到推进作用?它具有那些消极特征和问题?这是东亚现代化研究中特别受到......
对于仪式的象征意义解读
发布时间:2023-05-31
摘 要:人类学家特纳在其《象征之林》一书中把仪式描述为一系列的象征符号,指出仪式的特点及其每个部分的象征意义,笔者则根据特纳关于象征符号的理论,对一场发生于大学中的仪式进行解读,指出其中的相关内涵,揭示仪式的象征意义。......
赠与合同中赠与人的任意撤回权(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摘要长期以来,对于赠于合同究属诺成合同还是实践合同,理论上存在广泛争论,而在人们的思想上更各致一说,无法达成一致见解,合同法的出台并未能使这场争议平息,赠与合同为典型的无偿合同,它在无偿合同中的地位与买卖合同同在有偿......
浅析“NUM+大+NP”结构的意义与形成方式
发布时间:2022-09-15
摘 要:“NUM+大+NP”的结构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表达方式,在指称名词上非常普遍。其结构中的“大”在权威的工具书中并未提及其可以用作量词,但在该结构中却位于量词的位置。有研究认为此结构只是名词与数词搭配的特例,但实际语料分......
个人主义与社群主义(1)
发布时间:2022-11-15
近代以来,西方世界在市场经济秩序的迅速扩展和工业和科技革命的强大推动下率先进入了现代社会。与西方世界相比,有着数千年传统文明的中国近代和现代在科技革命、经济发展、市场扩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方面大大滞后了。在现代化的四......
民间艺人的身份归属与知识权益
发布时间:2023-05-23
摘要:民间艺术的传承及承载主体――民间艺人――是知识产权保护的核心。但在现有司法程序中,往往因为无法确定具体的权利人而导致权益归属模糊。同时,民间艺人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的身份地位低及话语权缺失的现实,也极大地影响了......
海外当代中国政治研究的威权主义范式:回顾与反思
发布时间:2023-04-07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威权主义逐渐取代极权主义、多元主义,成为海外当代中国政治研究中广为使用的思想资源和颇有影响的理论范式。关于极权主义和多元主义范式在中国政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学界已有诸多研究和分析,然而,对海外当代中国政治研究威权主义范式的成果,学界缺乏必要的梳理,对运用威权主义范式分析当代中国政治存在的问题,迄今为止学界仍缺乏必要的理论检讨和反思。本文的任务是对海外当代中国政治研究威.........
浅谈“经济人”的现实基础、生成途径与扬弃方式———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看
发布时间:2023-07-19
一、经济人的理论假设与现实基础 1.经济人假设的基本内容及其片面性。经济人假设之所以能追溯到斯密,是因为斯密虽未曾明确加以定名,但他的论述已经涵盖了后世在经济人名目下所涉及的基本内容:每个人都不断地努力为他自己所能支配的......
异曲同工体现特色创建之美,殊途同归彰显优化管理之妙
发布时间:2023-02-12
引言:重庆,双重喜庆之意。2013年10月15日-24日,四川省农村小学校长国培活动选择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举行。期间,有幸参观重庆市人民小学、重庆市树人小学和重庆市江南小学。三所小学无论是校园环境、办学特色、办学理念及学校管理都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和极强的思想震撼。三所学校虽处闹市,但却非常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充分地利用每一个角落,做好美化有致,绿化有意,给人宁静之感,给人水泥丛林中的森林的感觉。回.........
意识形态与音乐——兼论艺术的特殊性(1)
发布时间:2013-12-17
(一)引言 关于意识形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解释较为祥尽,也较为客观,它解释为“社会哲学或政治哲学的一种形式。其中实践的因素与理论的因素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是一种观念体系,旨在解释世界并改造世界。最早采用‘意识......
《面纱》中女主人公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
发布时间:2023-06-09
【摘 要】《面纱》是英国作家毛姆的作品,展现的是一位女性主义意识从缺失到觉醒的女性形象。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女主人公凯蒂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及原因,从而反映出女性伟大的精神觉醒。 【关键词】女性主义意识;觉醒;面纱 ......
威尔逊理想主义在山东问题上的体现
发布时间:2022-11-19
[摘 要]威尔逊理想主义标榜民主、和平,要实现一种和平稳定的世界秩序,这为世界指出了一个新方向,但其本身具有太多的理想色彩,而且从其提出的时代背景来看,其实质仍然是本国的利益。而且自始至终威尔逊提出的理想主义本身存在着不......
仁政:权威主义国家的合法性理论
发布时间:2023-06-24
" 一、政治的合法性问题 “任何一种人类社会的复杂形态都面临一个合法性的问题,即秩序是否和为什么应该获得其成员的忠诚的问题。而在现代社会,这个问题变得更为突出也更为普遍。” 西方学者,如韦伯、李普塞特、哈贝马斯等人,对合......
物权意思主义_经济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23
(内容提要:物权的变动模式作为物权法的重要内容,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点。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现行立法背景下的物权变动模式,对于未来物权立法能否选择一个既能与国际接轨又适合我国国情的物权变动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我国现......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大众化
发布时间:2023-02-03
〔摘要〕 马克思主义能在众多社会思潮中脱颖而出,不仅在于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还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善于用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宣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大众化要紧贴民众生活:创新贴近民众切身利益的......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与30年代的“新专制主义”
发布时间:2023-05-08
" 20世纪10-20年代,大批接受西方现代教育、具有"民主"、"自由"等现代价值观念的知识分子学成归国,对中国的思想启蒙发挥过重要的影响。从10年代中后期的"新文化运动"到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宪政运动",是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的最辉煌......
加强个人礼仪修养的现实意义商务礼仪论文(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9-25
如果说,个人礼仪的形成和培养需要靠多方的努力才能实现的话,那么个人礼仪修养的提高则关键在于自己。 个人礼仪修养即社会个体以个人礼仪的各项具体规定为标准,努力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不断完善自我的行为活动。从根本上讲,个......
浅析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发布时间:2023-04-14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提供的毛泽东思想论文—浅析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解决您在写作中的难题。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不仅标志着毛泽东创立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而且创立了全新的新民主主义社......
仁政——权威主义国家的合法性理论
发布时间:2023-06-14
" 一、政治的合法性问题 “任何一种人类社会的复杂形态都面临一个合法性的问题,即秩序是否和为什么应该获得其成员的忠诚的问题。而在现代社会,这个问题变得更为突出也更为普遍。”西方学者,如韦伯、李普塞特、哈贝马斯等人......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与方法
发布时间:2022-12-09
中图分类号:G62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4-0055-01创新是小学生潜在具有的一种朦胧意识。那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的体会是:一、在教学目标上,做到“上不封顶”教学目标的确立,是教师教学思想的充分体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前提,有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的确立上,我始终坚持“下要.........
错误认同、文化霸权和普遍性匮乏:文化特殊主义的僵局
发布时间:2014-01-17
在关于文化平等的讨论中,历来存在着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两种论证方式,它们各自也都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今天的学术已经充分肯定这一点,“和而不同”成为跨文化交流与研究的一面旗帜。但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相当多学者都喜欢把“和而不......
特殊动产的物权变动与登记对抗主义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04
根据2010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三第6题可以扩展出以下情况。情况一:若甲已将汽车交付给了乙但未与乙办理登记,后与不知道甲乙交易情况的丙办理了登记,此种情况丙为善意第三人确定无疑,那么汽车所有权究竟归属于谁?丙办理的登记之法律效果......
权利的人本主义解释(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关键词: 以人为本 权利 利益 交互主体 社会正义 现代法律文化 内容提要: 以人为本意味着个人主体性的凸显以及对于他人主体性的尊重。个人对其利益的追求促使人们积极地改变社会,而权利是个人利益正当化的依据和体现,是利益的法律性表......
关于增强西藏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5-07-29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上层建筑,是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的精神支柱。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藏族地区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藏族人民的思想也摆脱了旧社会奴隶制的束缚,得到了极大的自由和解放。在经济发展......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现场意识(1)
发布时间:2022-10-22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电视屏幕作为传播现代信息和文化知识的有效载体,通过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直观而生动的形象表达,使观众在短时间内包容更多更新的内容,更会看到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主持人作为电视连接......
民事主体的权利意识与司法权的公信力
发布时间:2013-12-19
民事主体的权利意识与司法权的公信力 民事主体的权利意识与司法权的公信力 民事主体的权利意识与司法权的公信力 一般认为,一个国家民事主体的权利意识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这个国家法治建设的水平......
论威尔第《游吟诗人》的特殊性
发布时间:2022-10-09
《游吟诗人》是50年代威尔第著名三部歌剧的第二部。此歌剧是该作曲家在浪漫歌剧风格中成就的巅峰,也是该领域的一个里程碑。据萨卡洛(O.Sakalo)说,在《游唱诗人》与其他两部歌剧《弄臣》和《茶花女》比较时,可以发现更多的特殊之处。......
兰波叛逆意识中的东方思维与幻想
发布时间:2023-03-03
摘 要:天赋诗才的兰波并非西方诗歌传统的坚定捍卫者,恰恰相反,他的思想和行为充满了对社会传统和秩序的叛逆,离家出走、参与街垒战斗、研究共产主义政体、同性恋感情、弃文从商等等显示了他不羁的精神追求和焦灼寻觅的心路历程。也......
宪政意识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关键词]宪政制度 宪政意识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论文摘要]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到今天,其最根本的成果就是以宪政制度为核心的民主政治制度,或者说宪政制度是当代政治文明的根本标志。宪政制度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在于社会全体成员对......
主持人的角色意识
发布时间:2023-06-14
主持人的角色意识 主持人的角色意识 主持人的角色意识 在社会日益开放和进步的今天,飞速发展的电视事业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少的一部分,而电视节目主持人更是为千家万户所瞩目。与此同时,观众的欣赏品位......
主持人的角色意识
发布时间:2013-12-18
“角色”是在表演过程中塑造出来的,因此,提到“角色”就会让人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表演。主持人要有色角意识,就意味着主持人要表演。长期以来,关于电视节目主持人到底要不要表演,在我国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其中,有很多人持......
由英雄主义电影看美国人的危机意识
发布时间:2023-06-11
[摘要]美国是当今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其繁荣是不言而喻的,美国人自己也坚持认为美国是最好的,然而在繁荣背后,美国人却深藏着强烈的危机意识。这种危机意识表现在对自然灾害、战争、恐怖主义、现代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忧虑。本文由英......
关于大学生权利意识教育的内容与途径
发布时间:2023-01-10
"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权利意识;内容;途径 论文摘要:大学生权利意识教育的内容不仅包括法律规定的权利和自由,而且包括如何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大学生权利意识教育,应更新观念,改进课堂教学;转变教育方式,加强实践教学;......
《挪威的森林》中的人物与休闲方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03
摘 要: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以第一人称与对话的方式描述了渡边同两个女孩间的爱情纠葛。小说在营造故事的氛围中,写到了人物的多种休闲方式:如人物聊天、散步、打桌球、读书、与女孩约会、放荧火虫、疗养等,透过种种休闲方式折射......
浅析经济人的现实基础、生成途径与扬弃方式
发布时间:2023-06-17
经济人假设是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一项基本教条,是其形式上严密的理论体系进行演绎的起点,地位如同欧几里德几何学体系开头的公理一般。在资本主义主导全球经济的现代社会当中,这一前提假设同西方经济学的许多观点和结论一样,成为了......
后殖民主义与女权主义
发布时间:2023-03-22
后殖民主义与女权主义 后殖民主义与女权主义 后殖民主义与女权主义 后殖民主义与女权主义之间无论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呈现出既相联系又相冲突的十分复杂的关系。它们之间一致性是显而易见的:这两种文化理论......
浅谈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 青少年 法律意识 重要性 培养途径 论文摘要: 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需要,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此作一论述。 一、青少年树立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加强青......
茨威格女性意识的表现
发布时间:2023-07-13
摘 要: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是20世纪欧洲三大中短篇小说家之一。他以其独特的温柔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的女性形象。茨威格突出的女性意识表现在很多方面,本文主要从女性叙述者的声音、解构以往的男女关系、摆脱了性权术的圈套以及......
东亚意识与和合精神
发布时间:2014-01-17
一、世纪之交的冲突与融合 一个充满着机遇与危机的21世纪即将来临。这一新的千年更替对于世人心理上的震撼,是每个百年世纪之交所带来的效应所无法比拟的。第三个1000年的开始,对于每一文明、宗教、哲学、经济而言,都是一次莫大的激......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的路径探析
发布时间:2023-07-28
[摘要]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客观要求。意识形态话语权作为一种软权力,既不能硬性强加,也不能自然而生。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根本要遵循人的认知规律,由此体现出自下而上、由内而外的内在逻辑生成方式。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需要遵循利益逻辑保证人民有更多获得感,需要遵循认知逻辑促进人民有更深理论认同感,需要遵循表.........
解读《简.爱》的帝国主义意识
发布时间:2023-01-27
AbstractCultural aggression is one of the ways that imperialistic countries conquer the colonies, as the production of the culture; Jane Eyre includes many factors of the imperialism. In the middle of 19th century, Brit......
谁是中国的形式主义者:形式主义文论之本土归化回顾
发布时间:2015-08-20
摘 要:巴赫金和与巴赫金相联系的俄罗斯形式主义在中国已经没有了若干年前的兴盛。究其衰落的原因,则和巴赫金学派发展时期的一系列内忧外患不无关系,而招致这些纷扰的祸根乃是作为“新西学”之形式主义文论来到中国的那一天就存在的......
回归历史人文主义教育的本真
发布时间:2023-04-03
摘 要:历史学作为典型的人文科学,其教学的核心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志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在人格上的完善,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但是由于受到当前高考模式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在历史教......
政治权威与政治发展方式关系的理论阐释
发布时间:2023-06-15
摘要:政治发展方式是研判特定国家和地区政治发展速度和质量的重要概念。尽管自下而上式社会动员为中心的研究路径丰富了有关国家间政治发展方式差异的认识,但该类研究忽视了政治体系选择政治发展方式的可能和实际能力。政治权威属于政治体系所掌控各类政治资源的一类重要变量。伴随着近年来各国各地区政治发展方式差异有所扩大,如何从政治权威类型分析和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政治方式差异,日益成为当代中国政治和比较政治研究的焦.........
女人的仪式
发布时间:2015-08-21
其实我一直对美容保养类的东西不太关注,但我的朋友玛亚提到的梳妆台让我改变了这个看法。 有时,美是一种精神,是有所坚持,是有韵律的,是一种信仰。她提到她一位事业相当成功的朋友,每天花一个小时在涂涂抹抹上,程序充满了诗意......
探讨人权入宪之法治意义(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摘要:人权入宪对中国法治具有重大的影响。人权入宛为权利的发展和实现提供了政治前提,促进了法律的独立性发展,提升了法律的地位,从而为法治奠定了制度性的基础。人权地位的提高,提高了民众的权利观念,从而为最终实现法治目标迈......
广东“双到”扶贫模式的示范意义
发布时间:2023-06-20
[摘要]广东“双到”模式是对以往扶贫模式的扬弃,其精准扶贫机制为全国各地所关注和借鉴,较好了落实“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扶贫原则。本文在分析“双到”模式理论设计依据和面临问题基础上,对构建帮扶大格局、资金监管、完善考核、提高贫困群体脱贫能力等进行探讨,以进一步建立健全具有可在各地推广的普适性模式。[关键词]“双到”贫困村精准帮扶[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试析对特殊教育语文教学方式认识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3-02-20
" 论文摘要:新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化社会和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实现由教到学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能力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
国际人道主义干涉与国家主权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3-16
摘 要 国际人道主义干涉和国家主权的关系是国际法中重要的理论问题。国际人道主义的实质是人权的国际保护,而国家主权的特征则是对内的最高权威和对外的独立自主。虽然人道主义干涉对国家主权会有一定的损害,但因为国家主权的相对性......
夷夏之辨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发布时间:2023-07-20
摘要:夷夏之辨是中国思想史上重要主题之一。夷夏的概念以及夷夏之辨是在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中出现的。夷夏之辨含义有三:地理意义上的夷夏关系,血统意义上的夷夏关系,文化意义上的夷夏关系。在中国历史上,夷夏之辨与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华夏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认知、强烈的文化守土意识以及与他族文化之间关系的思考如影随形,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相伴始终。中国历史上的夷夏之辨是文化的优劣之辨、先进性之辨、主体性之辨.........
浅谈舞台主持与“仪式感”
发布时间:2023-06-24
摘 要: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能让人感觉到仪式感的存在,晚会和婚礼表现得尤为明显。晚会和婚礼都属于舞台主持的范畴。将舞台主持与仪式感结合在一起探究仪式感如何在舞台主持中体现,不仅有利于增强舞台主持的艺术效果,还可以提升舞台......
意象化叙事方式的重要意义
发布时间:2023-01-02
意象,表象含藏意义。这是任何文学作品都具有的属性。那么意象化叙事作品的“意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意象化叙事作品的表象蕴涵着人生哲理意义。西方前期象征主义使英美诗风发生重要变化,为现代主义诗歌的发表奠定了基础,他们推......
乔·彼得·威金一种“样式主义”艺术的幸存
发布时间:2022-12-14
“乔・彼得・威金的艺术是横亘在生与死、惊艳与恐惧、优雅与不安、存在与虚无之间的一个休止符。他的艺术有如一道遥远的闪电,不仅以摄人魂魄的方式使生者得以完成对生命真实的惊鸿一瞥;还以令人讶异的光芒,照亮了隐退在喧闹的新世......
广东:庄园经济的创新意义(1)
发布时间:2013-12-18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对庄园经济的投资热,以广东省沿海地区最盛。据统计,目前广东已有比较大的庄园100多家,其中大部分属于开发性庄园,主要分布在汕头、饶平、深圳、广州、番高、从化、顺德、增城、博罗、佛冈、梅州、信......
个人主义、穿越史观与共同体诱惑
发布时间:2023-07-03
“穿越”题材是中国网络小说中非常“怪异”的亚类型。“玄幻”可追述到民国的还珠楼主,“惊悚”有蒲松龄的狐鬼花妖,二者又可共同追述到古典志怪小说传统,言情、校园、科幻、武侠、黑社会等题材也早已出现。它们借着网络平台,又有了类型化发展。“穿越”比较奇怪。虽然唐代沈既济的传奇小说《枕中记》,明代董说的小说《西游补》,也曾出现“时空穿梭”情节,但它其实源于清末民初“乌托邦政治小说”,在西方则有马克・吐温的《.........
中西悲剧意识中的海明威
发布时间:2014-01-27
摘 要:海明威作品中的悲剧人物具有西方传统的个体受难、抗争的内涵,悲剧冲突具有西方历史—现实感和东方道德感,而悲剧效果的含蓄与中和则有更多的东方色彩。 关键词:悲剧意识;道德感;中和 中西悲剧意识的差异,往往体......
毛泽东方法学的人学意蕴
发布时间:2013-12-17
" 毛泽东哲学思想有两个突出的特征:一是实现了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学的高度统一,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具体化为科学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完整的方法学体系;二是把人的问题提到了极其重要的位......
浅谈以角色转变促学生主体意识回归
发布时间:2023-05-15
[摘 要]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需要教师转变角色观念,由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服务者。教师要加强引导,通过合理、恰当的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而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文回归。 [关键词]学......
试论西方文化视域下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3-02-01
试论西方文化视域下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 摘 要:主体意识是人类在不断地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关于自身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及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自我认识和觉悟。迄今为止,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主体意识经历了由理性化——非理......
浅谈我国人权入宪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6-09-20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一系列宪法修正案,其中在宪法的第三十三条增加了第三款,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首次将人权概念引人宪法,庄严宣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在长期的法律和社会发展中......
主权与知识产权全球化
发布时间:2022-11-14
主权与知识产权全球化 主权与知识产权全球化 主权与知识产权全球化 我们今天的确生活在一场信息革命之中,计算机、网络和数字化信息在商业、政府、教育以及娱乐活动中日益重要。各类机构和个人云......
东方与西方之间:犹太哲学及其对中国哲学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2-07-24
" 哲学是一种思维方式。因此,一种哲学就是一条思想之路。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 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存在过许多不同的思想之路。西方哲学和古代中国哲学 就是两条重要的思想之路。 西方哲学之路发端于古代的小亚细亚和雅典,......
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知识产权归属制度的完善
发布时间:2023-04-08
引言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模式,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2013年11月12日通过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
毛泽东同志1957年后何以主张并实施人治方略
发布时间:2023-03-15
" 摘 要 :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共八大召开,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对民主法制建设十分重视,我国的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有了一个良好开端。但是,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以后,“左”倾错误思想泛滥,法律虚无主义盛行,初见起色的法制建设顿遭重创。......
东方社会主义实践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24
" 大约在去年年底或者今年年初以前,我还是信仰着“一国胜利论”的,但是,现在我离开了这个理论。放弃了自己坚信了十几年的理论,对我来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其间并不象弹烟灰那么容易。现在看来,即使在我坚信“一国胜利论”的那段时间......
功利主义对公民受教育权的借鉴意义
发布时间:2023-06-27
[论文摘要]现代人非常注重增长、速度、效率的观念,就是这种价值观的体现,认为不管什么东西,越多越好,生活节奏越快越好,效率越高越好。.........
浅论人权与国家主权的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24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权的国际属性日益突现,西方一些学者认为:人权问题已越出国家界限成为全球问题,人权保护没有国界,人权高于国家主权。本文从人权与主权的概念入手,逐步分析两者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即国家主权是人权的基础......
在债权形式主义的立法模式下,完善无权处分制度(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 要]:本文从制度设计着手,论述如何在债权形式主义的立法模式下,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无权处分制度。建议以立法修改或司法解释等方式,使合同法第51条:1、与物权公示公信原则相衔接2、赋予相对人催告权,善意相对人撤销权,加强对相对......
论东亚发展模式及其当代意义
发布时间:2023-04-07
摘 要 关于东亚发展模式,许多学者认为东亚并不存在统一的发展模式,甚至东亚各国或地区也不存在前后一致的发展模式。但是,国内外学术界在分析东亚经济奇迹时又习惯用东亚发展模式来予以解释。本文试图从理论上说明东亚发展模式的概......
海明威的创作分析及人生哲学的现代意义
发布时间:2023-03-23
摘要:文章简要地介绍了海明威的人生名望、人生创作、及人生精神,阐述了海明威精神的现代意义:人要做自强不息的强者;人的肉体可以死亡,但精神永不可战胜;人要在生活的重压下保持自尊。 关键词:海明威;人生名望;人生创作......
试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途径与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 大学生 公民意识教育 途径 方法 论文摘 要: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对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我国法治国家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和培养,应注重校园环境的制约及营造;利用课堂、实践活......
个人主义与社群主义(2)
发布时间:2014-01-17
从这种意义来理解传统中国社会制序和传统文化中所共有的“礼”,我们一方面可以把“礼”视作为一套习俗秩序、一套亚于正式法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规则,又可以把它和“仁”一起 [1] 视作为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轴心”。因为,在传统中国社......
知识产权的私权与人权属性
发布时间:2023-06-14
知识产权的私权与人权属性 知识产权的私权与人权属性 知识产权的私权与人权属性 关键词:知识产权 私权 人权 《知识产权协议》与《世界人权公约》 关于知识产权的基本属性问题, 我国理论界一直......
浅谈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之我见(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28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这已成为我国当前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修改三大诉讼法典的指导思想和努力实现的目标。对此,我们需要进行认真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正确认识司法公正、司法效率、司法权威的内......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对人的精神定义
发布时间:2013-12-18
:大约一个世纪以前,《老人与海》问世。从此,人们开始讨论一种“硬汉”。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感情的平凡人通过自己非凡的勇气和自我控制力取得伟大的成就。本文从细节上讨论了人并且聚焦人的精神力量,正是这种精神力量帮人......
论人的主体性问题及意义
发布时间:2023-02-01
" 论文关键词:主体;客体;主体性原则;普遍必然性 论文摘要:主体性问题是近代西方哲学的基本原则,对它的论证和研究,构成了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对主体问题产生、形成的历史必然性,以及主体性原则的内在本质和基本特点的......
危机与权威(上)
发布时间:2023-02-11
有效的危机处理依赖机制,但机制本身并不能产生权威,权威必须通过人的作用展现。 研究危机与权威的关系问题时,国际政治往往要揭示下面四个相互矛盾的现象。 第一,危机侵蚀权威。这点并不复杂,危机本身就是对权威的藐视与挑战......
主流意识形态大众话语方式建构的三重维度
发布时间:2023-02-03
摘要: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强弱与其话语方式为广大民众所理解、接受和认同的程度息息相关。近年来,西方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的不断扩张使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大众话语面临新的挑战,为此,要不断创新主流意识形态的大众话语表达方式,使之契合民众的认知结构、话语结构。当前,应注重从三个维度构建主流意识形态大众话语方式,即主体维度,着力打造一支信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队伍;客体维度,创新契合现时代需.........
基于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4
论文关键词:新时期; 意识形态管理; 方法; 创新 论文摘要:深入研究新时期党的意识形态社会管理的方法创新,对于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意识形态社会管理综合运用系统、协同的方法......
新康德主义与文化哲学范式的生成
发布时间:2017-01-14
摘 要:新康德主义对文化哲学范式的生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主要表现在:把道德的彼岸神性基础置换为此岸的自然人性基础,建构了新的价值哲学;使哲学研究摆脱了自然科学化的倾向,确立了人文科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的独立性......
推进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机制建设
发布时间:2023-08-04
〔摘要〕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需要积极探索和实现提升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体制机制创新,从而不断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完善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舆论宣传机制,即强化以人为本的舆论宣传理念,创新主流意识形态舆论宣传工作内容,改进主流意识形态舆论宣传方式;建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沟通机制,即建立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沟通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建立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沟通受理机制,建立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沟通保障机制;.........
基于主成分回归的高校食堂满意度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16
摘 要:为了研究高校学生对食堂的满意度,我们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获取信息。首先对调查评估表编制的内在可靠性进行检验,然后通过因子分析法来提取影响大学生食堂满意度的主要因子,最后应用主成分回归法分析主要因子对学生食堂满意......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24
摘 要 意识形态对于一个国家的繁荣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一方面可以巩固党对我们的领导,另一方面对我国的稳定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国家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
从哈尔斯坦主义到新东方政策
发布时间:2022-10-26
[摘要]国内学术界对于战后联邦德国的统一政策研究颇多,如学者邓红英就对阿登纳统一政策进行了研究,她认为阿登纳的统一政策之所以没能实现德国统一反而加剧了国家分裂,是有多方面的复杂因素的,主要体现在美苏两国掌握德国统一的主......
关于宪政意识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2023-03-04
宪政意识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不可或缺的思想认识前提和理论基础。 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到今天,其最根本的成果就是以宪政制度为核心的民主政治制度,或者说宪政制度是当代政治文明的根本标志。宪政制度......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现场意识
发布时间:2023-01-18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现场意识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现场意识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现场意识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电视屏幕作为传播现代信息和文化知识的有效载体,通过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