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清末民初京剧新戏编创的三大影响

清末民初京剧新戏编创的三大影响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11 00:02:14
清末民初京剧新戏编创的三大影响
时间:2023-08-11 00:02:14     小编:满桂云

清末民初时期,在近代文化的推动下,京剧新剧目的创制活动更加频繁,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清末民初京剧新戏编创影响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清末民初,皮黄新剧目的创制渐至成为一股潮流。梅、程、尚、荀及各路新起的曲坛新秀都纷纷以之相号召。伴随着这股反映新时代的戏曲改良运动,京剧也同时迈入了最辉煌的发展阶段。

梅兰芳是其中最早的实践者。所以,对于这一时期新剧目创作的研究以他的艺术实践为焦点的居多。这方面比较突出的成果如邹元江的《对梅兰芳民国初年排演时装新戏的历史反思》、孙玫《演时装戏与移步不换形---略论梅兰芳与知识精英关于戏曲改造之碰撞》等。邹文的重点在于梳理梅兰芳新戏创作的历史教训与经验得失,而孙文的重点在于探讨梅兰芳新戏创作与当年知识精英戏曲革新诉求之间的互动关系,尤其是比较了具体从事艺术实践的艺人们与知识精英之间不同的思想理念与实际需求.同时,由于海派京剧在新剧目的创作上成绩斐然,其剧目研究也是热点之一,如和清、董姗姗的《清末民初海派京剧新剧目及其意义》,郭清、陈寒的《清末民初海派京剧中的时装戏》,分别探讨了海派新剧目的产生条件、社会价值与历史意义。前人研究多侧重在着名艺术家的个体创作成就,集中在海派或南方区域范围内谈新剧目的创作意义。

虽然也有一些论文展开了对新戏创作的整体研究,如张法的《戏剧改良:新旧形式的互渗互改》,颜全毅的《新戏创作与民国京剧的繁荣》,[1]但他们研究的侧重点主要还是在剧目的内容梳理与历史考证上,对于新戏创作的文化变迁模式、文化需求动机等问题很少有专门研究。因此,本文将新戏创作纳入到戏曲文化整体变迁的格局内,分角度、多层次地展开其意义的辨析、内涵的考量:就内在动力来看,研究为什么京剧会突然产生如此巨大的对新剧目的需求;就剧目与演员的互动关系来看,探讨不同演员在不同阶段创制新剧的得失有何不同;就社会活动的性质与社会结构的调整来看,研究新戏作为一种社会时尚是否参与到民国初年社会结构调整、社会文化更新、社会关系转换的过程中,又是以什么方式对传统社会生活施加了影响总之,将新剧目的创作放在文化发展演变的平台上去分析其源流脉动,既是面对近代京剧文化做整体的梳理,也是希望通过传统戏剧革新的窗口,对近代新文化大主题下的人文环境作出价值上的判断,并反思当代戏剧文化的革新要素与未来走向。

一、启蒙背景下的新剧创制

道光二十五年(1845),由客居京城的潞河(通州)人杨静亭编写的《都门纪略》刊行问世。该书是研究晚清戏曲发展状况的重要史料。

书分上、下两卷,对当时京都市井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丰富的观察与记叙。《都门纪略》有十大门类,其中词场一门专论当时京都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其中涉及到了八大戏班、70多位名伶及他们擅长的诸剧目和角色,堪称戏曲爱好者的观剧指南.至民国二十一年(1932),由着名学者周明泰先生将其中戏曲史料部分进行考证胪列,撰成《〈都门纪略〉中的戏曲史料》。[2]

据此,对当时京都名家擅演的皮黄剧目粗略估算,从道光二十五年(1845)到光绪六年(1880)共计226种;又据周明泰《五十年来北平戏剧史料》,[3]从光绪八年(1882)至宣统三年(1911)近30年间,京都剧坛上演剧目达771种,到1919年达887种;此外,王大错编印的《戏考》(共40册,从民国四年1915初版,1928年出齐)收录京剧(包括部分梆子戏、昆曲本)剧本近600出,较周明泰所记剧目又增104种。若加上《清车王府藏曲本》及近代报刊杂志刊载的新编剧目,[4]近代京剧可资查列的剧目不下1300种。可见,京剧剧目的创新是其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所以周贻白先生说:各地方戏剧,其格式渐归一律,但有声腔的不同,字句上并无根本差异。而且同一故事,同一情节,同一名目,同一排场的戏剧,所在皆有。

甚至连唱词说白,也彼此相差无几。其间虽不知谁为原本,谁为因袭,但可见乱弹之力,无远弗届,不可一世以流行京畿为主的皮黄戏,实为这一条大瀑布的支流。[5](P575)由以上材料可知,从晚清至近代,京剧新剧目的创制是一个突出现象。总体来看,清末民初京剧新剧目的创制主要有四种方式:第一,直接将传统京剧剧本进行改编、扩展、增益以完善之,如荀慧生的《花田错》《金玉奴》《得意缘》,荀慧生与尚小云各自所演的全本《玉堂春》;马连良的《十老安刘》等;其二,搬用或移植其他剧种如梆子、秦腔的剧本,如梅兰芳的《春秋配》、荀慧生的《花田错》等;其三,改编通俗小说与民间曲艺。古代或近代通俗小说成为京剧新剧目的重要源泉。许多熟悉通俗文艺作品的文人雅士从中得到了大量的灵感与创意。如武侠小说名家还珠楼主李寿民为尚小云编写的《林四娘》《青城十九侠》,以及陈墨香为荀慧生编创的《红楼二尤》《霍小玉》;第四,专为京剧新编或创作的剧本,其中以时事剧数量最多,如《枪毙阎瑞生》《惠兴女士》《潘烈士投海》《宋教仁遇害》《篡位大汉奸》《玫瑰花》《黎元洪》《秋瑾》《女君子》等,堪称这一时期京剧改良运动的代表。

清末民初时期,在近代文化的推动下,京剧新剧目的创制活动更加频繁,艺人新编剧目的目的性与自觉性也更加突出。无论从主题、内容还是形式,此一时期的新剧目创作都带有强烈的时代印记,它们也成为清末民初启蒙运动的一部分。

清末民初的启蒙运动是一场以开民智为主旨的社会文化运动,其思想脉络可远溯至林则徐、魏源等,其真正的动力来自清末维新变法的失败。正是由于政治改良的失败促使知识精英重新思考社会革新,从而得出制度改造须以民众改造为前提的认识。梁启超的新民说实则就是将启蒙放在了社会革新的首要位置。与此同时,清政府1901年宣布实施新政,也将开通民智、改良社会风气的话题推向了历史的前台。由此,以社会大众为对象的、上层知识群体乃至国家广泛参与的启蒙运动渐次兴起。启蒙文化强调普世价值,其对象所指乃是社会中下层之贩夫走卒。社会精英们明白,面对贩夫走卒,长篇大论古奥玄理皆难奏效,非小说、戏曲等通俗文艺不能感发其心,于是便有了小说革命与戏曲改良。

关于戏曲的普世效果,王善述先生说:上而王公,下而妇孺,无不以观剧为乐事,是剧也者,于普通社会之良否,人心风俗之纯漓,其影响为甚大也。[6]戏曲影响甚广甚深,自应有积极之引导,引导民风民气的关键在于编写新曲本。所以,有报刊声明:东西各国,都有皇家戏团,专取古今奇特的事迹,编成曲本为是陶养国民的性情,激发国民的志气,所以国家要改变政俗,须先把戏曲改良。[7]

戏曲改良者的眼光其实并没有放在过去,而是着眼于当下。也就是说,传统剧目的改造不是主要任务,创作新剧目才是真正方向,编演新剧目已被纳入到了启蒙的大循环之中。

新戏与新兴启蒙运动的结合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运用新兴的报刊媒体,对剧目进行广泛的推广、宣传。中国第一份以启蒙为目的的白话报《演义白话报》于1897年在上海出现。北京的报业发展肇始于庚子事变。1904年彭翼仲创《京话日报》,号称北京第一家销售量超过一万份的报纸.[8](P23)彭翼仲不仅多次撰文在报上呼吁戏曲改良启迪民智,而且还主动与许多名伶接触、商讨、鼓动新剧本的创作,在报上为新戏作各种广告宣传。如1905年,北京的义顺和班排演新戏《女子爱国》,玉成班排演《惠兴女士》,《京话日报》都专门载文报道。晚清名伶汪笑侬依《绣像小说》内容排演新戏文,每礼拜六开演一次,《大公报》誉之为开通愚人之无上妙法也.[9]

第二个方面是从内容上将具有社会影响力,能够起到针砭时弊,启迪人心,改良风气与习俗的时事、新事直接改编成新剧目,从而在内容上发挥启蒙的效果。

1905年,杭州惠兴女士毁家兴学、以身殉学的事件引发了社会舆论的震动。《北京女报》主笔张展云联络着名戏曲演员田际云,在京城发起成立了妇女匡学会,义务演戏,为贞文女学校筹款。田际云特据此事编排了《惠兴女士传》新戏。该剧从1906-1907年多次在京、津地区演出。其对女子教育的发展、女性社会地位的关注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趣的是,媒体人自身的公益活动也会被纳入到新剧目的创作中。这意味着,新剧目也在积极地参与塑造媒体的社会公正形象,实际上也促进了初兴的媒体行业的发展。比如,梅兰芳的新剧《孽海波澜》,就是以《京话日报》的创办人彭翼仲的一桩公益事件为蓝本写成。故事以彭翼仲为主人公,表现其在《京话日报》上主持正义,揭发恶霸张傻子逼良为娼,虐待妓女,引发社会公愤,最终张傻子被拘拿审办。后来,官府积极接纳彭翼仲提出的进行社会救济、设济良所、收容妓女等诸多社会改革建议。此戏中包含的对于新媒体人及其事业的期许与赞颂,实则是那个时期两者关系的重要体现。

第三个方面是新剧在演出方式上直接发挥启蒙的功能。启蒙之士借用新戏所提供的舞台现场演说或表演演说,即把演出与演讲相结合,从而最直接地发挥启蒙的功能。如玉成班新戏开演前,就邀请彭翼仲、张展云、王子贞三人登台演说,彭演说改良戏本的益处,张演说新兴启蒙运动与女学的关系,王则提倡国民捐。[10]

演说的内容或是改良戏本的益处,或是提示即将上演新剧的主题意义,或者进行当下实事的点评,这些演说都是连续性的,可以将一段演说分成几天宣讲,演说词又可以登在几天之后的《京话日报》上。这样,新戏、演说、报章,形成了一个启蒙的循环,远远胜过了以前单调的提倡阅报.[8](P43)启蒙者很早就认识到剧场乃是进行启蒙的最佳场所,那里所聚集的人群正是他们用其他方式难以感化其心、启发其智、又殷殷寄以启蒙希望的对象。无论是否对编创新戏本身有兴趣,新戏都成为了启蒙循环中的重要一环。

新戏与启蒙运动结合的重要成果是时装新戏.改编外国题材、社会时事题材,运用当代形式(舞美、服装、语言等)等讲述救亡、国家的主题,是晚清戏曲改良创制新剧的重要方式。所以,戏的时装特色只是表面,其核心还是在于时事.所以时事新戏是时装新戏的主要部分。所谓时事新戏,顾名思义,即采用时事题材,反映较近时间内发生的重大的富有政治性、社会性的事件,具有信息传播和艺术欣赏的双重价值的戏剧。其中有名的如《枪毙阎瑞生》《惠兴女士》《潘烈士投海》《宋教仁遇害》《篡位大汉奸》《玫瑰花》《黎元洪》《秋瑾》《女君子》等,或提倡社会改良,或揭露社会黑暗,或抨击官场腐败,或鼓吹革命风潮。

梅兰芳曾将民国初期自己编演的新戏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仍旧穿老戏服装的新戏第二类是穿时装的新戏第三类是古装新戏.[11](P254)梅兰芳所举的第二类就是时事新戏,代表作有《牢狱鸳鸯》《一缕麻》等。和第一、三类相比,穿时装的新戏在戏曲史上总体评价不高,梅兰芳自己也对其艺术成效不甚满意。在连续排了四五部这样的戏后,就停止了这类试验,而把重心转移到偏重歌舞的古装新戏上。30年后,梅兰芳总结这段历史时说:时装戏表演的是现代故事。演员在台上的动作,应该尽量接近我们日常生活里的形态,这就不可能像歌舞剧那样处处把它舞蹈化了。

在这个条件下,京戏演员从小练成功的和经常在台上用的那些舞蹈动作,全都学非所用,大有英雄无用武之地之势。[11](P280)传统京剧剧目多取材历史故事。现代题材对于京剧而言,并不仅仅是题材上发生了变化,其实质在于表演的要求变了。为了适应表现的对象导致演员学无所用,这是梅兰芳从一个演员的角度反思这类新戏困境的肺腑之言。虽然当时总体而言,时装新戏并未真正在舞台上得以确立,可是其探索的经验对于京剧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要知道,20世纪后半叶中国戏曲发展的一个重要思考题就是现代戏的创作问题。现代戏作为一个概念,虽然是建国后戏曲理论家们提出的一个有着特殊政治意味的新名词,但仔细梳理它的渊源,将会发现它内在地凝聚了中国戏剧界大约一百年左右改造传统戏剧的理论努力,大约六十年左右革新传统戏剧的实践追求.[12](P103)傅谨所言的这种理论努力与实践追求,或许可以追溯到民国初年那些戏曲家们浅尝辄止的时装新戏试验。

二、新戏编创的三大影响

新戏创制运动不仅仅是增加了一大批新的剧目,围绕着新剧目也培养起了一批在审美与欣赏习惯上相适应的新观众;不仅仅是造就了梨园界新的明星、推动了一批代表性人物的崛起,也对整个戏曲行业传统分工关系与合作关系进行了新调整;不仅仅是形成了京剧市场新的格局,京剧力量新的分化,也在新的时代塑造了新的京剧意识、京剧品格和京剧生态。

1.以京、沪为主体的戏曲文化新构

清末民初具有独立品格的上海戏曲文化及海派京剧的出现,是京剧史上一个新兴的文化现象。上海作为新崛起的大都市,在吸纳皖、苏、赣、浙、京、津等地戏曲娱乐资源的同时,也融会了西方都市的娱乐文化样式,逐渐改变了其最早以模仿京派戏曲为主的审美样式。海派京剧的特色主要体现在连台本戏的剧作体制及相应火爆的舞台呈现风格。海派京剧的机关布景推陈出新,由最初的大制灯彩、砌末、布景以招徕观众,到新式剧场取代旧式茶园后,大量的绘画布景及机关布景层出不穷。机械和声、光、化、电的运用使场景变换迅速,艺术表现手法多样,舞台效果鬼魅。在上海京剧舞台的连台本戏中,处处争先运用机关布景,以新、奇、怪、异为能事,无所不用其极,几至泛滥之态.[13](P92)

由于偏离了戏剧审美的本体,这些机关布景戏在艺术上评价较低。随着时尚的变迁与观众审美的变化,它在舞台上的生命力也渐至衰落了。但这些以机关布景闻名的连台本戏却是20世纪20-30年代上海京剧文化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诸多特色如重视舞台布景、研究舞台技术、剧本的大型化等都保留在了未来上海戏剧文化发展蓝图中。

20世纪30年代崛起于北京剧坛的着名编剧与剧评家翁偶虹曾对彩头戏剧作法做过认真的总结:上海连台戏的彩头,是有规律的:戏的开场,必须有一个大彩头,抓住观众,再有小彩头,穿插其间,这叫开门辣子,戏的中间部分,必须是一大段情节戏,剧情或属于家庭纠纷,或属于离奇公案,或属于爱情波折,演员可以在显示唱、念、做、表的区域内尽情做戏,使观众看到一个情节曲折、矛盾激烈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并不杀青,只是在似乎进入结尾而尚未结束的时候,再用一个大彩头来吸引观众,这叫巧卖关子而这个关子又必须结合到这本戏的大脉络上。[14](P25)从中可以读出,翁偶虹对彩头戏的评价,不同于长期以来北京剧坛流行的对南方戏曲样式一味贬斥嘲笑的态度,而是认真地总结规律,揣摩其方法,体现了一种包容平和的心态:既不有意贬低其艺术与市场上的追求,也不过分拔高其存在的意义与贡献,关键是仔细了解其创作的某些规律。这实际上也透露出以老大自居的京派戏坛对海派戏曲态度的转变,即不再一味地对海派采取漠视与贬斥的态度,而是认真地加以分析、研究、总结。

京派剧坛态度的改变并不是突然发生的。一方面,整个戏曲演出的市场评价体制与艺术评价体制重新整合,导致进入20世纪的北京名伶,已经是一定要在上海也能够唱红才算是完美的成功,也就是说,对于京派名伶来说,南下上海和灌唱片已经成为成功的两个重要标志,海派的认可已经成为京派演员的不可或缺.[15](P349)另一方面,早在民国四五年,由梅兰芳等京派名伶开始主导的新戏运动,实际上为北京剧坛已经打开了一个融旧入新的新局面。可以想象,在北京这块保守传统的京剧土壤里试验新戏,一旦确立下来,对京剧创作和未来京剧理论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北京是传统戏曲文化的大本营,京派的艺术家也在革新,但谨守传统规矩;海派娱目,寻求新花样、新刺激,容易过火,但却往往能够制造出强烈的剧场效果。当民国之初南风北渐,新兴的具有海派风格的连台本戏开始登陆北京市场,三麻子王鸿寿、麒麟童周信芳等都曾来京演过海派彩头戏。对于京城的观众来说,这种充满了商业时代视听娱乐气息的舞台演出样式是足以挑动人的欲望与兴奋神经的。京城戏曲市场开始发生的变化,也令这里向来保守的剧界精英们侧目不已。民国三年(1914),俞振庭在吉祥戏院和文明戏院两个地方组织演出,但演出阵营各有不同。前者驻演的是他自己的双庆社,社中有时代新宠梅兰芳的搭班助阵;后者则是由上海约来的林颦卿等成班演唱。林以新的本戏《白乳记》《狸猫换太子》等等为号召,戏虽没有什么价值,但北京人没见过,大受欢迎;兰芳之班大受影响,叫座之力不及人家。兰芳此时已知,不排新戏,不能与人竞争.[16](P115)

由此可见,海派京剧这种属于新兴市民阶级,夸张、过火、趋重写实、热烈炽张的艺术样式,随潮流而动,年轻而富有活力,确是时代与市场的宠儿。

有时候,急就章式的新戏即便在艺术质量上并不理想,甚至编创者自己也未必满意,但却能在市场表现上大受欢迎。1918年2月2日吉祥戏园初演梅兰芳的新戏《童女斩蛇》。当晚贴出的戏码除了《童女斩蛇》,更有一批名伶大腕的重头戏,包括程继仙许久未演的《雄州关》,李寿峰的《伏虎》以及以梅兰芳为主角的《祭塔》(其中大段反二簧,有36句唱词,还包括8个大腔,唱起来相当费劲).这三出千锤百炼的老戏在艺术上是传统戏曲的精华。可是当天卖座不过六七成,居然敌不过只有几句慢板,一段流水,情节亦比较简单的《童女斩蛇》。其实,不仅是《童女斩蛇》,其他如《牢狱鸳鸯》《嫦娥奔月》等,都有这种其实编得很平常但却大受欢迎的情况。这反映了梅兰芳作为时代宠儿的一面;同时,也体现了当时戏曲市场的动荡与冷暖。

在编制了《牢狱鸳鸯》《嫦娥奔月》《天女散花》等新剧后,齐如山向梅兰芳总结这些创制的得失,其中尤其强调了一个重要的坚持:如何在新戏创编中突出演员表演的核心价值,这理念的实质是在新剧目的审美中坚持京剧传统审美。

你们的戏班,靠谁叫座?不必客气,也无可讳言,是靠梅兰芳。既是靠他叫座,当然应该在他身上想法子,所以这出戏,才这样编法。他们倚仗人多,我们专靠一人,所以此戏只嫦娥是正脚,其余都是配脚,且不重要。他们倚仗行头新,可是虽新,而别的班也有,我们特创一件古装,乃从前及现在的戏班中都没有的。他们倚仗切末多,我们专靠身段,以歌舞见长。如此一来,安有不打胜仗之理?[16](P120)

名士罗瘿公联合出道不久的名伶程砚秋,此时亦在参照着海派新戏的特征样式做着自己的打算。他曾云:诚然,编戏须求热闹是也,若规仿《狸猫》则本身分连台剧本吾所反对,既上海欢迎连台则以连台热闹戏饷之较为容易,盖长剧易编短剧难编也。[17](P146)在最初的适应期里,那些深谙传统艺术精华的京派艺术家们经历了初始的犹疑与基本的试探,此后便在新戏创制中自觉地思考不同于海派一味求新求异的新剧审美观。这些思考与追求往往有着较为清醒的主体意识。比如梅兰芳在激进地大量排演新戏的同时,非常自觉地苦学已然衰微不振的古老的昆曲剧目。这个看上去有些悖论的现象恰恰说明:他们既不一味地抗拒变化、否认一切与传统不一样的改革,也不冒进地自我否定,而能够以海派京剧所呈现出的种种乱象为参照,更多地考虑以艺术性与规范性为制约的商业时代京剧审美新样式。

新戏创制是当时戏曲活动的新动向,在京沪两地各自的文化生活中它已处于非常显着的地位。虽然,它肇始于得风气之先的清末上海滩,并于彼处较早地建立起商业文化浓厚的艺术审美形式,但风流传播,随着一大批新崛起的名伶南来北往,在民国之初的北京又渐至形成了另外一种具有相对应的审美品格的新剧艺术:不以迎合观众为旨归,不以依附市场为导向,而以演员魅力为核心,努力化传统之法于新兴题材或架构中,既努力在时代风潮中保留传统美学精华,又要一定程度地超越传统艺术规范,体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美。处在京沪文化碰撞的前沿,清末民初的新戏运动可以成为中国南北戏曲文化互动新构的一个生动例证。

2.催进梨园新生代的崛起

民国四年以后,短短几年之内,新戏运动蓬勃发展,其影响力远远超出了许多艺人的心理预期。民国四年,梅兰芳在东安市场与谭鑫培的那次无意对擂,如果超越个人恩怨放在大时代的背景下研究,就能更好地理解那次对擂真正的内涵.

那时的梅兰芳虽然名声鹊起,但其技艺远未臻于成熟,市场号召力却已经走在了艺术成长阶段的前面。他与谭鑫培的对台,准确地说并不是两人艺术上的对台---谭老板贴演的都是自己拿手的重头戏码,而梅兰芳拿出的主要是那连自己都已经多时不演的应时应景的时装新戏《孽海波澜》,两者无论是剧目的艺术质量还是个人的技艺火候根本不可能对等,但还是年轻的梅兰芳压过一头。准确地说,使得梅兰芳占据了压人一头的上风的主因素,乃是时代。

第一,北京观众群正在更新。虽然北京观众品味的主流,并没有求新求异到只见布景不见人的地步,但那种过去曾颇为自矜的听戏而不看戏的口味,正在渐渐地改变。新时代的观众对于剧目的当下感、唱腔新鲜感的要求被有意无意地体现在了他们对新的偶像的需求上。当然,观众群体的变化有一项更为隐秘的内容,它跟时代新风尚更加密切相关:观众性别比例的变化。随着民国建立,民主思想解除了许多晚清时代的娱乐禁忌,尤其是大批女观众涌入剧场,成为新兴娱乐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变化悄然地改变了传统京剧审美中的行当审美,由此而引发了适应行当发展的新剧目需求。

由生角为主的剧目,逐渐转移到生、旦并重,乃至出现了以旦角为主的趋势.[18](P627)清末以降,京剧舞台下的观众以男性为主,舞台上表演以老生行当老生戏为主。民国后女性观众大量进入剧场,引起整个戏剧界急遽的变化。所以旦的一行,就成了她们爱看的对象。不到几年功夫,青衣戏拥有了大量的观众,一跃而居戏曲行当里重要的地位,后来参加的这一大批新观众也有一点促成的力量.[11](P113)第二,城市时尚生活的兴起需要更年轻化的偶像代表。这些年轻偶像不仅表现出愿意跟他们的观众亲近的一面,而且能够对他们的新兴趣迅速做出某种反应,而不是自顾自地圈在某个艺术形式里孤芳自赏。

第三,新戏在早期阶段的主要功能,不是在艺术上帮助年轻一代名伶超越前辈大腕,而是用更加残酷的方式即市场比较、观众上座的方式来提升演员的影响力,强行造成一种时代轮替的压力。这加速了梨园行新旧更新的速度与频率。

四大名旦的称号便是出现在这个更新换代的新时期。它应该算是梨园界一系列新旧更替历程中具有标志意义的事件。虽然这个称号并不直接产生于《顺天时报》的票选,[19]但却可以看成以之为代表的一系列媒体海选的结果。放在新戏运动以及相联系的文化运动的大背景下考察,《顺天时报》票选新戏的意义仍然值得思考。和清末以来的品花评花不同,这次品评的对象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花,而是优秀演员们的新剧创作,即征集五大名伶新剧夺魁投票.它倡导的并不是权威认定名伶们的综合剧艺,而是他们在新剧运动中的表现。

严格地说,《顺天时报》评选项目的设计并不周密,评选结果也不具备权威性,最终它以尚小云的《摩登伽女》为魁首也在情理之中。细考其目的,它并不是为了评出一个公允的四大名旦荣誉排名,而是引导人们以一种全新的视角看待名伶地位。正由于这个新奇的定位,使得新剧由此具有了某种品评艺人的功能。推动新剧目演出,培植新名伶声誉,正是此次票选的真正用意,它在无意中成为了一个荣誉封号的形成环节。在这个环节里它强化了新剧推陈出新的功能,以新剧的眼光审视梨园界的新变。这正是其具有的标志性意义。

着名剧评家景孤血对京剧史上新剧目创作进行过整体的梳理,大致划分出五个阶段。[20]

总体而言,新剧目创作的高峰期与京剧的黄金期基本重合。不仅各个行当都有巨星名伶的新创剧目,而且是将挖掘、整理、改编、新创融为一体,各种剧种之间特别是昆弋、皮黄、梆子之间剧本、演员的转换非常频繁。当时新戏创作主要集中在以某位演员为核心的群体创作团队中,但是其他演出团队如科班却很难创造新戏,或者说创造力稍逊一些。(参见景孤血《梨园旧闻从四大徽班时代到解放前的京剧编演新戏概况》)这归根结底与需求有关。以演员为中心的演出体制下,核心演员更能感受到新剧对自身定位的意义,更能产生适应市场的巨大新剧需求,更能回应市场竞争造就的创新压力,由此带动了一代名伶的崛起。

3.启发剧目编创体制的现代转型

传统梨园分工向现代剧目编创体制转型,标志之一就是编剧独立分工的出现。[21]

新戏运动造就了一大批具有独立意识与身份的编剧---他们随着梅程尚荀这些名伶一起登临清末民初的历史舞台。他们成为现代戏曲编剧的早期形态。其群体有着几个显着的特征:

其一,他们往往围绕在自己热爱的某位名伶身边,专职或主要为其写戏,自觉地把写戏与演员流派的建立结合在一起。梅兰芳身边有李释戡、齐如山;程砚秋先有罗瘿公,后有金仲荪、翁偶虹;荀慧生有陈墨香;尚小云有清逸居士;在四大名旦以外,给徐碧云写戏的有陈水钟、贺芗坨;除旦角以外,其他行当如武生泰斗杨小楼排演了诸多吴幻荪、清逸居士编的戏;[22]清逸居士还为两大新生代须生高庆奎、马连良编了不少好戏。虽然以上列举的名单中,编剧与演员的亲疏关系各有不同,合作的时间和数量也有差异,但总体而言,这种合作奠定了二三十年代中国京戏流派群起的基本格局。格局的基础是这些充满了个人特色的独家剧目。研究流派史与演出史的人不能只关注表演史或者某个技术上的环节改变,更不应忽略新剧运动以及这些名伶所依仗的这些优秀编剧们做出的重要贡献。对于京剧来说,文人大规模地正式参与到京剧剧目的创作中来,对近现代戏曲史具有深远的意义。

其二,他们大多来自传统社会结构的中上层,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社会的某些保守观念,但又停留在了一个很特殊的前现代阶段。这些传统文化的遗老,一方面具有较高的社会身份与清逸的生活,[23]

另一方面他们又突破了其之前时代父辈那种视戏曲为小道的保守观念,主动地结交名伶,并且亲身参与编演。但他们并不完全是现代意义上的编剧。因为他们主要是依靠人情关系与艺人进行创作上的结合,其中并没有商业意义上的联结关系,创作不收稿费。在经济上,他们并不能──当然以其地位、产业可能也无需──依靠他们所创作的剧本获得利益。

这也反映出编剧作为独立分工的意识在当时并不强烈。所以,这种创作行为本身并不现代.很多时候,其编写的剧本渐渐演变成了艺人流派创作的一部分,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独立存在的价值。这些名伶身边的编剧大部分似乎也默认了这种状况,并不认为编剧在戏曲演出史上应该显着地单列出来。为名伶写戏更主要是一种荣誉与人情往来,而没有建立起一种纯粹的现代合作关系。这样一种人际状态下的创作是那个时代特有的现象。市场与名伶们对于新戏的需求不断地扩大,实际上间接地也在提升编剧的地位,改变京剧演剧体制内编剧一直被弱化的传统。着名的新戏编剧翁偶虹曾这样反思清末以来戏曲界编剧的生存状态:戏曲界原有一个先天性的不公道---从来不提剧本作者的姓名。造成这样的恶果,最初当然是受了时代的局限,在思想上更表现出浓厚的封建意识。当年艺人自己编写的剧目,由于自卑而不敢以姓名问世,后来出现文人代庖,他们却又搔首弄姿地不屑以姓名示人。这就逐渐养成了一般演员常常以自己为中心的高贵感,仿佛他们享了大名,他们就是万能者;他们的一切杰作,都是他们自己创作的---包括剧本在内。这样,就形成了奉天承命不提作者的一条定律。[14](P212)

翁偶虹先生很认真地梳理了京剧史上戏曲编剧不提名现象的历史原因及各方心态。同时,他又现身说法式地提到了民国以来新媒体的出现以及新一代演员培养,对于打破这种陈规旧习的贡献:当我给中华戏校试写了几个剧本,并又经我亲手导演而实现于舞台,似乎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许多报刊记者,识与不识,都自动地把我的姓名刊于报端,视为花絮;花絮虽轻,究竟窥见了春色的一斑;这是因为戏校的学生们都是天真烂漫的好青年,没有过多地受到旧式科班的影响,也没有步入所谓名角之林的戏班剧社,他们赤诚地实话实说,把某一个剧目的演出,从编写到排练的整个过程都是如实地公诸于社会,意非说项,实树口碑。不只一些刊物,首先发表了我这个编剧者的姓名,而且逐渐地见于广告、戏单。[14](P213)

抗战胜利,十大头牌要在天蟾舞台演《白虹贯日》,翁偶虹坚持要写明偶虹剧作,其意义正是树信义于今日,固绳墨于未来.

其三,新戏编剧开始有了剧本发表的意识。当时出现了许多京剧报纸与杂志。其中与剧本发表直接相关的共约60余种。重要的如刘豁公主编的《戏剧月刊》,内容中除了掌故、轶闻、剧评、剧论外,更有词曲、剧本等。另外,徐凌霄主编的《剧学月刊》也是一份非常有影响的戏曲刊物。它除了刊载一些非常有影响的论文、研究外,还刊登一些经过整理或新创作的剧本。剧作家贾润田编成的时装新戏《惠兴女士》(1905)、《九命奇冤》(1913)以及他为梅兰芳编的《孽海波澜》(1913)剧本,都曾在报上发表,甚至还有些虽未演出但已发表的如《越南亡国惨》《泾阳奇案》。当然,把剧本发表在报刊上,并不能算是一个普遍现象,从整体来看仍是少数。但它的出现却是一个重要的开始。将新编剧本发表在报刊上,让读者讨论、品评、赏析,或者可以加快戏曲剧本文学化与独立性的步伐,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戏曲编剧作为行业的现代转型。

结语

京剧编演新戏运动是清末民初中国戏曲文化中的重要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推动了京剧文化、中国戏曲文化的现代转型。无论是从内部的行当、表演、剧目、舞台,还是从外部的市民文化、启蒙运动、社会结构来看,都展示了传统戏曲文化应对近代巨大的人文环境变革的历程与智慧。对我们认识传统与当代的关系,认识近代以来中国艺术发展的人文环境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评清末新律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 要:清末修律,是先进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希冀在不从根本上触动帝制,仁德和祖教纲常等中华文化传统的思想指导下,表面上为收回领事裁判权,实质为维持清廷的苟延残喘,从而“折冲樽俎,模范列强”。他们把法律变革本身等同与制定西方......
传统善堂善会在清末的社会影响力
发布时间:2022-08-03
[摘 要]在中国慈善事业的近代化转型过程中,传统慈善事业的影响并没有一落千丈、日就衰败,实际上传统慈善的影响力依然广泛存在,依然在社会上发挥着原有的职能,这在清末社会转型的最重要时期表现了出来。社会风俗的改良需要借助传统......
京剧何时开始唱外国戏
发布时间:2015-08-27
中国京剧是国粹,自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诞生以来,演过5000多个剧目,都是演中国古今事。可是,京剧是何时开始唱外国戏的呢? 早在1904年,京剧名家汪笑侬目睹清政府的腐败和屈辱媚外,激愤之下编写了一出外国题材的京剧名叫《瓜......
袁世凯与清末北京立宪会议
发布时间:2023-03-29
20世纪初的中国,危机四伏,内忧外患空前加剧,八国联军的铁蹄踏遍东方古老帝国的首都北京,再一次冲击了帝国政府统治的合理性。在民族国家屈辱之下,社会各阶层以自己的方式掀起救亡图存运动,清政府为挽救危机、巩固统治,亦开始实行新政,北京成为新政的风向标,全国各地时刻关注北京的动态。清末新政以1905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果,但随着新政改革的深入.........
关于戏剧评论的创新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15
摘要:戏剧评论是对中外古今所有戏剧所含艺术规律的一种评论和研究的行为,能够有效的提高人民在美学方面的趣味性。所以可以说戏剧平论也是一种艺术的创新和生产的过程,然而对艺术的创新仍然需要一些具有明显时代特征以及能够充分散......
清末民初奉天地区女子教育问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6
[摘 要]受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女子的社会地位一直以来相对较低,中国古代就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女子的毕生任务也只限于三从四德、相夫教子,女子受教育权利受到诸多限制。所以近代女子能走进学堂使教育摆脱了闺阁女子装饰物......
浅谈清末立宪运动的性质、影响和反思
发布时间:2023-01-08
改良与革命是社会变革的两种不同方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如何选择实现社会变革的方式和路径,是社会各界和各种政治力量争论和较量的焦点,往往也是学术研究的重点。目前,在所谓告别革命的呼声中,一些文章对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进行彻......
分析中国传统戏剧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11-10
分析中国传统戏剧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分析中国传统戏剧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视觉文化研究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分析中国传统戏剧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更 多精 品源 自 3 e d u 课 件 中国......
电影戏剧解析
发布时间:2023-03-21
在一个多世纪的电影史上,中国电影与戏剧一直保持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从影戏作为电影的早期称谓之一,到电影与戏剧在技术、美学 ( 表演、布景、灯光、空间构图) 、从业人员及展映空间的错综交接,到电影理论上对影戏说的承继......
从英国小剧场戏剧创新看本土小剧场困境
发布时间:2022-11-10
【摘 要】戏剧作为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数字媒体及互联网普及的当下受到了影视艺术的严峻挑战。当前,各国都在为本土戏剧的长足发展寻求出路,其中英国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戏剧大国,其戏剧发展与改革之路对我国本土......
谈目的论视角下的清末民初科学小说翻译
发布时间:2023-03-22
谈目的论视角下的清末民初科学小说翻译 谈目的论视角下的清末民初科学小说翻译 谈目的论视角下的清末民初科学小说翻译 文 章 来 自 教育 网 【摘要】文章从目的论角度研究清末民初科学小说翻译,指出清末民初科学小说......
影视剧对大学生的影响透析
发布时间:2013-12-17
影视剧对大学生的影响透析 影视剧对大学生的影响透析 :电视包装与电视节目产业化 后现代主义及其相关音乐 电视栏目纪录片的特性探析影视剧对大学生的影响透析 文章 来 源 3 e d u 教 育 网 媒体:从大学生的需求出发......
从科诨看南戏与北杂剧的相互影响
发布时间:2022-11-14
【摘 要】在科诨方面,南戏对北杂剧的影响表现为主唱的正角滑稽内容渐少,唱词中的滑稽内容渐少,滑稽内容集中由净、丑、搽旦在科白中表演,上下场科诨渐多。北杂剧对南戏的影响则体现于滑稽内容与剧情、人物形象塑造渐趋紧密。南戏与......
浅谈目的论视角下的清末民初科学小说翻译
发布时间:2023-02-23
浅谈目的论视角下的清末民初科学小说翻译 浅谈目的论视角下的清末民初科学小说翻译 浅谈目的论视角下的清末民初科学小说翻译 【摘要】文章从目的论角度研究清末民初科学小说翻译,指出清末民初科学小说翻译是在特定社会......
试分析戏剧评论的创新和建设
发布时间:2023-03-23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
飘忽的法治——清末民初中国的变法思想与法治
发布时间:2023-08-04
" 〖《比较法研究》编者提按: 这是一篇匠心独具、用心良苦、文心可鉴,严肃认真、科学负责的厚实之作。说匠心独具,是因为它与时下许多法治的呼啸与宣教不同,试图从更深的层面和更有覆盖面的纬度阐释中国法治的历史文化基础,指出了......
竞技健美操新规则对成套创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5-27
1.新周期竞赛规则变化对成套创编的影响 成套动作是由复杂高强度的七大基本步伐、不停地移动路线、快速的发力动作、动作形式之间不停地转换及变化复杂的不对称手臂动作,难度动作及动作形式之间的过渡与连接动作,集体项目中的动力性配......
论孟京辉戏剧叙事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4
余秋雨认为,戏剧在美学形态上的演革,最终表现在形式上。而戏剧叙事学着重研究的便是戏剧的形式问题。然而长期以来叙事学过于注重形式研究,往往并不牵涉文本质量的评判,这也是叙事学理论遭到诟病的地方。 戏剧叙事研究的传统,从布......
第三届北京国际女性戏剧节《金花质隆罚ㄖ泄台湾)
发布时间:2022-12-10
时间:6月16日―6月18日 场馆:保利剧院 80年代的台湾,母亲廖许金花与四个女儿秋美、冬美、夏美、春美共同生活着,原本每个人各司其职,相安无事,而突如其来的事件打破了家庭的平静,也解开了相互之间的束缚与心结。这个家庭的......
人口品质与婚姻选择——基于清末民初的思想考察
发布时间:2023-02-04
人口品质在宽泛的意义上等同于人口素质、人口质量,三者均相当于英文 Population Quality一词,使用者基于时代背景和个人偏好而选择其一。相对于人口数量、结构等,关于人口品质的研究较为薄弱i。人口品质不仅关乎个体的身体健康和情感......
清初永平府附设“辽学”始末
发布时间:2023-07-27
清廷问鼎中原后,十分注重汲取元、明两代进行统治的经验与教训,励精图治,与民休息。为了加强思想领域的控制,消除汉人对满人存在的隔阂、疑惧,清初的科举制度一仍明旧,各类学校的建设也得到充分发展。由于管理国家的文职官员大量......
戏剧导演手法在编舞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3-06-14
毕业论文 摘 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编创者思维方式的拓展,许多的舞蹈剧目由于感情宣泄的需要、动作发展的革新,打破了舞蹈中从开始到结尾都用音乐的传统......
“四大名旦”与四大编剧
发布时间:2023-06-20
“四大名旦”之由来 1930年8月,上海的《戏剧月刊》(刘豁公主编)举办梅、程、尚、荀“‘四大名旦’之比较”的征文活动,收到征文70多篇,苏少卿、张肖伦、苏老蚕等人的征文获奖。1931年,《戏剧月刊》根据广大观众对四大名旦表演......
论影视剧的改编方式
发布时间:2023-07-18
论影视剧的改编方式 论影视剧的改编方式 :电视包装与电视节目产业化 后现代主义及其相关音乐 电视栏目纪录片的特性探析论影视剧的改编方式 文章 来源 自 3 e du 教育 网 早在1958年,在《非纯电影辩———为改编辩护......
清末新政中的内蒙古地区
发布时间:2023-05-01
[摘 要]面对日益加深的社会危机,清王朝“励精图治”开始了“新政”运动。对于蒙古地区,“新政”所涉及的是该地区之根本:土地。移民实边、垦务运动对蒙古地区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造成了是深刻影响,开垦蒙古地区,虽然使其农耕......
清末民国对数教育情况探析
发布时间:2023-06-24
清末时期的对数教育,主要是先从代数中讲授,继之以三角中讲授,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清末民国数学教育情况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16至17世纪,各学科知识高速发展,尤其是天文、航海及近代力学需要进行大量数学计算......
戏剧营里的新青年
发布时间:2023-01-01
新青年戏剧营在可当代艺术中心已经举办第三届了,笔者一直很想知道可当代艺术中心如何界定新青年。 继新青年戏剧营连续举办两届后,可当代艺术中心继续致力于积极推广青年艺术家作品。“新青年,要有健康的身心,爱护地球,爱好和平......
清末民初关中水利用水过程中的作弊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22
[摘要]清末民初关中水利的衰落与水利官吏和利夫⑴们的作弊行为有很大的关系。当时他们的作弊方式主要有私开渠道盗水、利用“倒失”敲诈、偷点消香以及利用过境优势强迫分水等,对水利的破坏很大,严重影响了其功能的正常发挥。这种现象的......
谈音乐的戏剧,戏剧的音乐
发布时间:2013-12-17
谈音乐的戏剧,戏剧的音乐 谈音乐的戏剧,戏剧的音乐 :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谈音乐的戏剧,戏剧的音乐 更多 精品 来自 3 e d u 论 文 论文关键词......
豫剧现代戏《朝阳沟》的音乐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7
豫剧现代戏《朝阳沟》是著名戏剧家杨兰春的力作,同时也是豫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剧目,标志着豫剧现代戏的创作在运用传统的戏曲形式表现现代生活上有了新的跨越。剧中丰富多彩的唱段、独特的音乐形式为豫剧现代戏音乐的创新开辟......
现代国家的准备——清末新政
发布时间:2023-06-10
现代国家的准备——清末新政 现代国家的准备——清末新政 现代国家的准备——清末新政 文 章 来 自 教育 网 颁布上谕,命督抚以上大臣就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等问题详细议奏。 “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
报刊对近代时事剧创作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3-26
摘要:清末民初,可谓是内忧外患。在这样的国情下,文人志士开始思考,纷纷转变了他们的目光,由此掀起了一股创作时事剧的高潮。而此时正值我国近代报刊的起步阶段,国内的近代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开始活跃在政治舞台上。时事剧作为一种......
东汉末年的两次文化大清洗
发布时间:2023-03-21
说是两次,其实是前后脚,是两位皇帝被宦官裹挟着做出的下三滥事。公元166年和168年,三年间,当年的一大批文化精英或被砍头,或自尽,或入狱,或发配边陲。直接办的案子有700多人蒙难,受牵连者数千人,“制诏州郡大举锢党”,具体......
戏剧的尊严与影视救赎
发布时间:2023-02-03
近期,由徐克导演的电影《智取威虎山》以近7亿元的票房成绩超越了被寄予厚望的姜文导演的《一步之遥》。徐克版《智取威虎山》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武侠片的影视手法,赋予了红色经典《智取威虎山》以时代意义,电影以谍战片的姿态,颠......
清朝末年与民国时期的刑法变革
发布时间:2023-03-28
1895年,黄遵宪出版了《日本国治》,其中的《刑法志》翻译并注释了日本的《刑法》和《治罪法》,成为中国近代法制变革前最大的外国法。此外,黄遵宪还翻译了许多外国刑法着作,如德国的《刑法》、日本的《现行刑法》《海军刑法》《刑法义解》等。修律大臣沈家本也十分重视外国刑法着作的翻译,其在《修订法律情形并法部大理院会同办理折》中对外国刑法翻译所做的统计表明,当时中国已经翻译了法兰西刑法、德意志刑法、俄罗斯刑.........
清末东北三省师范教育发展探微
发布时间:2023-01-22
中国的师范教育始于清末。为了实现清末新政中废除科举,育才兴学的要求,解决新式师资力量短缺的问题,清政府先后在1902年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1904年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其中癸卯学制明确规定了师范类......
清末民国时期福州民间救火会刍议
发布时间:2022-11-25
[摘 要] 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州,夏秋高温物燥,近代以前城市民居以木质结构为主,火灾颇发,素有“纸裱福州城,火星不饶人”之说。为了预防和施救火灾,在官办消防火警之外,清末民国时期福州民办消防组织崛起,由商业行帮救火会始创,......
“五四”新文化传统与作为“现代民族戏剧”的中国话剧
发布时间:2023-03-16
“五四”新文化传统与作为“现代民族戏剧”的中国话剧 摘 要:话剧在中国已有百年历史,它不仅被中国“本土化”了,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这一艺术样式也可以说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国际化”。从我国现代文学艺术的历史实况来看,不能不承认......
古代文学论文浅谈元明清戏剧中的负心婚变剧
发布时间:2023-01-17
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了“古代文学论文浅谈元明清戏剧中的负心婚变剧”古代文学论文浅谈元明清戏剧中的负心婚变剧一、负心婚变剧的背景 弃妇的悲怨从《诗经》时期开端,就环绕在文学世界的天空。在《诗经》和汉魏六朝时期被弃的女......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对体育舞蹈创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4-13
新媒体技术的革新对当前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意义。当前世界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革命时代,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体育行业无论是从赛事制定上,还是比赛规模上均实现了不断的突破。新媒体时代信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不断在舞蹈创编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通过多元化的媒体平台,例如互联网、手机、微博、微信等为舞蹈编排带来全方位的技术支撑,众多舞蹈编排通過新兴媒介与广大舞蹈爱好者进行互动.........
论戏剧教育专业中的小说改编教学
发布时间:2016-12-13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戏剧对于人类的心灵有净化的作用。所谓净化,是人类的一种精神升华。戏剧是美育的重要形式,其真正的价值在于它超越了功利的性质,戏剧不是以利益交换的方式凝聚人心的。戏剧对人的心灵有陶冶、净化的作用。......
论清末明初新史学家寻找中国历史“进化”的努力
发布时间:2017-03-22
与传统史学比较,中国20世纪新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受到社会进化论的深刻影响。但这一理论怎样被运用于实际的历史叙述(包括非专业性质的论述),又怎样形塑了这些叙述的面貌,以往的研究不足,似乎值得关注的只是近人接受进化论这一事实......
浅谈京剧打击乐中的大锣
发布时间:2022-11-22
【摘 要】京剧打击乐在京剧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俗话说:“一台锣鼓半台戏”,京剧打击乐节奏丰富,音色多彩,紧扣剧情的发展,为整个舞台演出进行烘托和渲染。京剧打击乐既可以营造出千军万马、人喊马嘶、浴血激战的紧张场面,又可描......
民法亲属编三题
发布时间:2022-07-31
民法亲属编三题 民法亲属编三题 民法亲属编三题 [摘 要]在名称上,以亲属法替代婚姻法的称谓更为严谨科学,在性质上,亲属法作为市民社会的亲属身份组织法,与民法有着深厚的同源性。但又在主体资......
从“以西例律我国小说’’的现象看清末民初小说理论建设
发布时间:2022-12-11
" 论文关键词:文体 小说现 小说批评 论文摘要:“以西倒律我国小说”是清末民初我国小说界的一种流行的小说批评观念与方法.它是用西方的标准来评价和界定我国小说,这不但反映出一个转型的时代的独特的小说观,而且让我们对透视......
清代屯田对新疆的经济影响
发布时间:2023-07-11
[摘 要]清代新疆屯田引发了一系列连动效应,内地人口大量迁入,导致新疆人口急剧增长,改变了当地的民族布局,奠定了新疆当今民族分布的格局;手工业和采矿业的发展,奠定了近代新疆工业的基础;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贸......
创新,让民间游戏富有活力!
发布时间:2015-09-14
【摘 要】 游戏是幼儿的一项基本活动,民间游戏作为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非常丰富,幼儿园采用民间游戏进行教学,更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使得孩子们在自发的状况下也乐于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把民间游戏整合到幼儿园课程中......
论清末“新政”时期的禁烟运动
发布时间:2023-07-22
【摘 要】清朝末年,八国联军侵华之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与八国联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一不公平条约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巨大的打击,于是清末朝中的保守派主动提出了变法的思想,这一次变法是对当时中国的经济体制......
明末清初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及对社
发布时间:2023-03-19
一、明初商人的社会地位 “重本抑末”是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长期奉行的一种经济政策。《汉书·食货志上》载:“士农工商,四民有业。学以居位曰士,辟土殖谷曰农,作巧成器曰工,通财鬻货曰商。”在士农工商的“四民”中,商被排在了......
区角游戏创编的策略探讨
发布时间:2023-05-19
一、准确定位教师角色 在区角游戏过程中, 教师应该做些什么, 务必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教师兼有游戏的支持者、观察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四种角色, 要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参与活动, 获得发展。对此,教师要有清醒的认识。第一, 做......
探讨晚清到民国初期西方音乐对中国音乐产生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3-24
论文关键词:西学东渐 西洋 学堂乐歌 论文摘要:西学东渐将西方近代各种学术上的新成果带入了中国。西洋音乐文化更是大规模地传入,这使中国传统音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形成了新的发展态势。清末民初,当时的改革家们主张废除科举等......
清末民初赣闽边地区土地租佃制度与农村社会经济
发布时间:2023-04-23
" 【内容提要】在清末民初,赣闽边地区农村的租佃制度与华北、苏南、关中等地的租佃制度相比,具有租佃土地多、公田多、分成租多、土地流转快等特点;该地区普遍的租佃制与边区地处三边商品流通、商品经济发展、农业比较效益、农户家庭经......
京戏程(派唱)腔悲剧性音色的反差美刍议
发布时间:2023-07-13
京戏程(派唱)腔悲剧性音色的反差美刍议 凡演唱程腔者,其“字、腔”间,真正属“字正腔圆”者微乎其微。正是这些各式各样字腔组合所产生的不同音音色合力及形情张力,方有了独树一帜的程派唱腔。故“字”、“腔”结合所生的音色狭义......
电视戏剧:传播大于观赏?
发布时间:2023-05-19
4月24日,湖南卫视推出一档全新的综艺节目――《星剧社》,该节目一周一期,每期播放一个舞台剧,邀请明星、歌手加入演出,将只能在剧场里看到的戏剧搬上了电视。节目一出,引起巨大关注和讨论,一方面,《星剧社》是一档前所未有的节......
论京剧“四大名旦”的唱腔音色
发布时间:2023-07-12
论京剧“四大名旦”的唱腔音色 摘 要:20世纪初至今,百余年来京剧一直是旦角的天下。男旦中又数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四位最为走红。他们以各自的风格特色,各自的代表剧目,形成了四大流派。最能代表戏曲流派特色的当然是唱......
罂粟:加重清末大饥荒的“经济作物”
发布时间:2023-07-09
在古代农耕社会,自然灾害是造成饥荒的基本原因,此外,很多人为的因素也会造成或加剧灾荒程度。譬如晚清大范围栽种“经济作物”罂粟,就加重了当时的饥荒灾害。 一、有晚清官员动议提倡种植“经济作物”――罂粟 “鸦片”在中国......
试论清末四川新式教育的兴起
发布时间:2023-03-15
[摘 要]清末新政之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时期最富有积极意义而又有极大社会影响的内容,四川省在清末新政改革中表现突出,是清末教育改制极富代表性的地区。通过探讨清末四川新式教育兴起的前因与后果,理顺其中的关系,能使我们对教育......
论潮流文化对游戏原画创作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3-09
当今游戏行业发展迅速,游戏种类繁多,越来越多的游戏设计元素融入到现在的游戏原画创作中。现代的、时尚的、潮流的设计元素运用到游戏原画的创作中,能使游戏有更好的代入感,更容易被玩家接受。 潮流文化游戏原画作用原画 一、......
图书编辑的三大能力
发布时间:2023-06-28
摘 要 如果用上等裁缝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作为优秀的图书编辑,不仅应该能尽善尽美地处理书稿中出现的文字差错,适当地修改、完善文稿,并能对图书的整体运作提出建设性意见,包括书名及文案的定制、封面的设计及市场营销等,甚至,还......
论电视剧的戏剧性
发布时间:2022-07-21
论电视剧的戏剧性 论电视剧的戏剧性 论电视剧的戏剧性 戏剧性概括起来有三种涵义:一是时空的舞台性,二是情节的冲突性,三是偶然、巧合等技巧性。舞台性建立在假定性基础之上。舞台剧在一个三堵墙包围的舞台空......
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创意戏剧游戏的实践
发布时间:2022-11-23
摘要:创意戏剧是最近在幼儿园课程系统上兴起的一项国际课程,这是一项以即兴表演为主的课程,主要通过角色扮演对游戏进行创作和演出,并从活动中获得成就感。早在几年前,创意戏剧游戏就开始受到幼儿园教师的重视,但是一直都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教学方案。因此,如何将它运用到幼儿园音乐活动中,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促进幼儿园课堂和谐发展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实践项目。本文从这个问题出发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创意戏剧游戏;幼儿园;.........
初中学生期末评语大全
发布时间:2022-08-08
" 23、你是一个聪明活泼的孩子,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喜欢课外活动,有个人思想,识字能力强,课外知识面广,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都很强,朗读课文很有感情,学习接受能力强,学习成绩优秀。学习上也比较主动,课堂效率较高,期末的作业书......
论电视剧的戏剧性(1)
发布时间:2023-06-20
戏剧性概括起来有三种涵义:一是时空的舞台性,二是情节的冲突性,三是偶然、巧合等技巧性。 舞台性建立在假定性基础之上。舞台剧在一个三堵墙包围的舞台空间中演出,观众隔着第四堵透明的墙与演员处于同一真实空间来欣赏,这样就有了舞......
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03
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的影响分析在网络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作为一股强劲的力量推动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为新闻行业开拓出更加广阔的发展路径和平台,与此同时,也为新闻传媒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目前,新闻媒体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传播对新闻采编工作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优势,不断创新和改革,为新闻传媒不断注入新的生命力和活力,促进新闻业的可持续发展。一、网络传播的时代性网络传播是.........
小剧场戏剧的剧场效应(1)
发布时间:2023-01-29
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是,我国的小剧场戏剧,新时期以来有很大发展,已成为令人注目的一种戏剧形态,并出现了很多有影响的作品,如《绝对信号》、《留守女士》、《思凡》、《恋爱的犀牛》、《非常麻将》、《切·格瓦拉》、《第一次的亲密接......
浅探“戏中戏”戏剧本事与外框架剧的关系演变
发布时间:2022-09-30
【摘 要】“戏中戏”(Play-Within-A-Play),即是指一部戏剧之中又套演戏剧本事之外的其它戏剧故事、事件。传统的单线结构正剧或者悲剧中的戏中戏往往作为一个戏中的重要道具,是从属于外框架剧的存在。而现代及后现代戏剧的戏中戏,......
论偶像剧的正面影响
发布时间:2023-01-23
[中图分类号]:J642.43 [文献标识码]:A 现在,绝大多数人听到某人在看偶像剧,尤其是韩剧,都会对其嗤之以鼻,主要是对其中呈现的爱情至尚的价值观深不以为然。毕竟,人生除了爱情,还有很多事值得我们去追求。如果撇开爱情观不谈......
基于网络体感游戏空间技术的京剧传播分析
发布时间:2016-05-26
京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在中国数百种地方戏曲中,京剧是流传最为广泛、影响最为深远的剧种,也是演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被视为中国的国粹,并于 2010 年 11 月17 日被列入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非物质......
浅谈汉末三国治安形势及其影响下的治安思维模式
发布时间:2023-07-11
一、汉末三国的治安形势与治安管理 东汉后期是外戚和宦官争权的历史,王纲解纽,政治凋敝,国力式微。公元 184 年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以降,国家陷入战乱之中,社会治安状况急剧恶化。原有的统治秩序遭受严重冲击,而宗教的影响在扩大......
民国时期的北京电影
发布时间:2023-05-14
电影在中国最早出现是1896年,在上海徐园的一个茶楼里。那时的电影只是穿插在唱戏或是杂耍节目的间歇放映,也只是一些简短的黑白默片,但这些影戏毕竟已不同于唱戏等传统节目,必须处于黑暗之中才能显现光影,于是引起时人的好奇和惊讶,关注度一时兴起。随后,电影作为一种时尚开始在全国主要城市推广起来,北京作为重要的文化城市,自然紧跟时尚,在清末电影即落户北京,到民国时期取得重要发展,对社会进步及民众生活均产生.........
论清末德国法对中国近代法制形成的影响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02
自1840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之后,清政府面对列强屡战屡败。当时许多有识之士强烈要求变法,建立新的制度,以富国强兵,抵御外侵。本文就当时清政府变法过程中以德国法为范本来改变传统中国封建法律的原因,中国引进德国法的直接途径和......
论晚清民间戏曲中的“皇权隐退”
发布时间:2023-03-08
摘要:属同题材的清代乾嘉年间汉口楚曲本《龙凤阁全部》和咸丰十年(1860)福建龙岩万安小腔戏本《龙凤阁全本》在流变过程中出现了明显差异:前者侧重书写君臣伦理,表现君臣之争,对女性觊觎皇权怀有偏见;后者侧重书写日常人情,表......
民族声乐演唱中京剧唱腔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3-04-24
【摘 要】我国民族声乐演唱不断发展,民族声乐演唱中京剧唱腔的运用,不仅充分利用本土资源,进一步发扬国粹,避免了民族声乐演唱西化的现象,而且使民族声乐演唱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本文通过对京剧唱腔的相关研究,进一步分析了京剧......
简析清末民国时期广州金融风潮的应对
发布时间:2017-03-10
清末民国时期的银与纸在广州人看来不是同一个概念。银主要是指广州人惯用的银毫和银两等现金,而纸则往往是指银行发行的各种钞票。正因如此,当时广州所发生的许多重大的金融事件,例如,银行的挤兑、财政的补贴、币制的改革等都是围绕......
解析当下戏曲创作中的改编现象
发布时间:2023-06-23
一、当下戏曲改编的普遍性 纵观当下的戏曲新创剧目,挂以改编之名的比比皆是。有些作品即便没有注明改编,但其剧情内容也明显带有过去某个成熟剧目的影子。尽管改编历来是戏剧创作的一种方式、一种补充,因改而精的剧目也为数不少,但......
“中国影响力”青年导演剧情短片创作季
发布时间:2023-03-19
项目简述 “中国影响力”青年导演剧情短片创作季是电影频道联合茅台集团,集中国华语电影界优势资源重磅打造的青年导演竞赛扶持活动,北京龙世嘉蓝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作为组委会核心成员,总体把控、全程负责创作季活动每个阶段的......
大疆创新:互联网思维将影响产业升级
发布时间:2023-06-22
在汪峰采用无人机向章子怡求婚前,大疆创新早已是大众的关注焦点。它向员工发奔驰车作为年终奖,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和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沃兹尼亚都是大疆的粉丝。 这个2006年成立时只有几名员工的公司,如何快速发展到成为今天年营......
燕京大学的“湖光塔影”
发布时间:2023-07-01
当我们提起北京大学,就会联想到美丽的未名湖与挺拔的博雅塔,它们是北京大学最著名的校园文化景观之一。北京大学现址原为民国时燕京大学的校园,早在燕大时期,“湖光塔影”就已享誉全国。“湖光塔影”的出现,既是当年建校者的有意设计,也与燕大学子在未名湖畔学习、生活密切相关。这里,笔者拟从燕京大学建校初期的校园设计出发,对未名湖、博雅塔修建过程、名称由来等进行一番考释,再向读者简要介绍燕大学子在“湖光塔影”旁.........
清末兵制变迁探析
发布时间:2023-03-03
摘 要:太平天国起义的爆发及如火如荼地进行,严重威胁了清王朝的统治,而其赖以依靠的军队八旗绿营经过两百年的发展已腐朽不堪,在与太平军的战斗中经常战败,不堪一击。湘军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兴起的,湘军以其独特的优势,强有力的战......
创编英语剧,助力儿童英语学习
发布时间:2017-07-02
当下的儿童英语教学,存在着语法教学过度和语法训练机械的倾向。在儿童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基于儿童的多感官协同,开展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儿童英语剧融合了角色扮演、言语故事、言语交际等,教师可通过打造英语剧场,引领儿童创编、表演,以此激发儿童的英语学习兴趣,提升儿童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笔者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6Atthesnackbar中storytime板块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英语教.........
大学生朋辈影响三级调控体系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朋辈影响广泛的、客观的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之中,大学生朋辈影响的来源多样化,具有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要充分发挥朋辈影响的正向功能,促进大学生的发展,就需要对大学生朋辈影响进行调控,通过对大学现有的教育、管理资源进......
明清三大商帮沉浮录
发布时间:2015-08-12
明清时期兴起的商帮有着强烈的政府烙印,他们为皇权政治和官僚集团服务而兴盛,但当皇权官僚政府走向衰亡时,商帮们也随之一损俱损。 今天的中国大地,处处有人经商。以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为核心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成为时代风潮。......
民初北京画坛领袖金城
发布时间:2023-05-02
金城曾是正宗海归 金城,生于开明的富商之家,祖父金桐早年在上海做蚕丝生意,是会说“洋泾浜”英语的“丝事通”。父亲金焘承父业,也十分爱好西洋文化。而湖州地区历来经济富庶,人文昌盛,自元代赵孟、钱选以来,以书画名世的艺术......
浅谈网络传播对新闻编辑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22
随着信息化时代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获知信息的重要途径。其互动性强、多样的传播形式、时效性强、信息波及范围广等强大优势,对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单一的思维方式形成重大转变,其多元化的视角极大地开阔了大众的视野,也改变了人们看待问题的思考方式。但因其传播之广,影响之大,对传统新闻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本文就网络传播技术特点及传统新闻编辑的行业发展做出仔细分析,对新闻编辑工作的未来发展道路提.........
清末文献中的广东“绅商”
发布时间:2023-04-05
马敏、谢放两位先生对近代文献中“绅商”两字连用的情况做了很有意思的研究。[1]两位先生都认为,“绅商”一词(或词组)的演变及内涵,包含有丰富的社会内容与文化意蕴,我完全同意他们两位这个意见。顺着两位先生的思路,本文专门......
讨论湖南花鼓戏对民族声乐的促进和影响
发布时间:2023-05-26
湖南花鼓戏是湖南省的汉族戏曲剧种。由于流行地区不同而有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零陵花鼓戏等六个种类,每个种类的艺术风格都各不相同。各地花鼓戏的传统剧目约有四百多个,音乐曲调三百余支。......
论清末到民国时期公共卫生的发展与变迁
发布时间:2023-03-15
论清末到民国时期公共卫生的发展与变迁 一、 公共卫生的含义演变 从清末到民国初期,“公共卫生”这个概念渐渐进入到人们的头脑意识中。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得中西方文化产生激烈碰撞,西方传教士的到来,将异域国度的另一种文化也传播到......
试论从戊戌变法到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
发布时间:2023-03-18
摘要:本文分别从科举制的改革与废除、学堂建设、近代教育管理机构的形成三个方面阐述从戊戌变法到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以及它们之间的密切联系。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共同奠定了中......
京剧艺术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21
京剧的艺术,糅合了我国民间戏曲文化的大成,无论多少久依旧有它绚烂多彩的一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一篇京剧艺术论文,欢迎参考阅读。京剧艺术论文摘要:本文通过从京剧的表现手法、音乐、行当、脸谱等方面介绍了我国国粹京剧,让大家对京剧有了全面的了解,笔者希望京剧再次获得新生与发展,让传统戏曲的舞台发出璀璨的光芒。关键词:京剧;表现手法;音乐;发展京剧,又称“京戏”“国剧”“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
关于为民务实清廉的体制机制创新
发布时间:2023-02-05
【摘要】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永恒课题,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必须经常抓、长期抓,特别是要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