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价值观是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是从人文研究的真、善、美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从其内涵分解有三层含义:一是能够理解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以史实为基础的,但又是依据一定的价值观对史实做出的主观判断。二是能够认识到分辨历史上的真伪、善恶、进步与倒退,以及公平、正义与否,是学习历史的主要目的。三是能够将对历史的认识延伸到对自身成长和现实社会的认识上,能够从历史中获取有益的养料,从实践的层面体现历史的价值。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历史价值观是非常之重要的。
一、深挖教材,引进热点
现阶段初中的历史教材,结构合理,内容丰富,注重以人为本,弘扬高尚美德,折射人文关怀,符合当代学生心理、生理、思想发展特点以及认知水平,是一本不错的历史资源教材。作为初中的历史教师,应当对教材中宝贵而又生动的教育资源进行深挖,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教育。例如:如何让学生通过学习明白,中国的近代史,既是一部西方列强罪恶史和侵华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华人民不屈不挠抵抗列强侵华的斗争史。这样构筑历史知识的立体结构体系,从深度和广度上研究历史现象。这种结构系统,既可对历史现象从纵向中找规律,横向中寻特点,又可以从历史现象的相互影响和制约中进行深度和广度上的研究,从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中得到本质性、规律性的认识。同时还必须引进时政热点,比如全国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引导学生全面认识:中国八年的抗日战争,是一部日本帝国主义无耻的侵略史和中华人民无谓的抗战史,中国人民表现的可歌可泣,日本帝国主义则是可恨可憎。以此来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史观。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当挖掘教材的特殊的历史意义,让学生在放松的学习历史的情况下,对历史情节产生情感共鸣。同时要运用各种教学措施,洗礼学生的心灵,感悟真善美的实质以及人生的真谛,为学生历史价值观的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古今联系,精心讲解
针对初中历史教材中能与现实有规律性联系的知识,精心设计问题供师生共同讨论,引导学生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一些尝试性的预见,培养学生的未来感。我曾设计过这样的一个问题:如何认识战争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其中从九一八事变到雅尔塔会议时,美国对日本侵华的态度发生过怎样的变化?通过这样的中外历史结合和纵横交叉的立体分析,就能得出一些教材中看似无联系实则能联系的更深层次的规律性认识。在课堂上教师应不断拓展新的教学内容,联系古今,中外结合,拓展学生的新思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调用一些具体史实小故事的形式给大家讲解,开阔学生的眼界。把遥远的历史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讲活书本知识,使学生对历史有亲切感,进而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把初中历史教学带到正确的教学道路上来,最重要的是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历史价值观。
三、众说纷纭,舍我其谁
现代历史学家研究历史,是用现代人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去反思、审视历史,这本身就是现实感与历史感的有机结合。如有人说,孔子是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思想代表,反对春秋时的社会剧烈变革,想恢复周礼,是反动的。有人则说,孔子承认历史的发展变化,因为他主张不能轻率地抛弃已往时代的文化,而应有选择地吸收其有益的成分,有一定的进步性。通过这样的介绍,使学生能从中学到一些专家们是如何把历史感与现实感有机结合起来的方法,提高这方面的素质,同时也拓宽了思路,提高了分析问题的素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历史价值观。
四、穿越时空,正视历史
初中历史教材通过有别于普通文字排版的科学家的人生格言、说明、图画和课文等形式,呈现了科学家们对学科孜孜追求的精神,他们表现出来的巨大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思维方式,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等优秀品质,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从中学习这种精神。同时教师还应当对学生在摸索知识的过程中,科学家们所呈现出来的人文价值进行挖掘讲解,帮助学生寻觅前人的道路,穿越在贤人之间,寻找大师的成功经验,解读大师的人生及人生智慧,正视历史,进而丰富学生的人生。这些教学会对学生以后的精神以及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完全强化学生的历史价值观。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长期有意识地这样培养学生的历史价值观,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努力,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学生个人素质的发展,尊重每一个个体,协助学生培养独立健全的人格,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历史核心素养的新世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