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社会公正理论视域中的少数民族语言权利和语言认同

社会公正理论视域中的少数民族语言权利和语言认同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1-15 00:02:36
社会公正理论视域中的少数民族语言权利和语言认同
时间:2022-11-15 00:02:36     小编:

社会公正理论视域中的少数民族语言权利和语言认同

近年来,http://Www.LWlm.CoM学术界出现了以正义视角审视、评判社会问题的热潮,并且对当代中国正义问题的求解从抽象探讨转向了具体领域。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怎样处理语言的多样性以及对少数民族语言权利、语言认同的关切成为社会公平正义视域中关注的重要语言问题。

一 中国对待少数民族语言问题的基本思想及措施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分布在占全国总面积50%~60%的土地上,这是中国语言多样性的根源。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已全部转用汉语外,另外的53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共使用着80多种语言。这些语言分别属于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和印欧语系五大语系,语言文化的多样性格局在中国已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中国政府对待少数民族语言问题的基本思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表述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其实现少数民族权利的两个重心“平等原则”和“不歧视原则”体现在语言方面则意味着各民族不分大小,都有使用发展自己语言的权利、不受歧视,并且这种权利一律受到政府的保障。中国政府始终把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作为尊重少数民族权利、体现民族平等的重要标志。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主要是在国家的立法和语言实践应用两方面为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其中法律措施被置于优先地位,最显著的是建立起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法律框架。有学者将各个层级的法律条文概括为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法制化进程形成的三大法规系统: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核心的相关法律系统、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为核心的法律系统和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组成的法律系统。以上法律的制定从整体上确保了权利的实现,为促进语言权利意识与语言平等意识的塑造,为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除了法律层面,在语言政策方面关涉到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如司法、行政、教育、媒体、公共服务等,语言权利问题亦得到重视。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权利,基于这种权利的存在有消极不作为的义务,负有“尊重”和“不干涉”义务,但同时“语言权利在中国是一种积极权利,它不满足于对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的自由承担消极的不干涉义务,还以国家的力量对这种自由权利的实现提供各种积极的支持措施。”表现在国家为促进少数民族语言使用和发展,在许多方面采取积极措施,主要开展了少数民族民族语言情况调查和帮助少数民族创制或改革文字等工作。

法律框架的建立和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地使用,语言的学习权、使用权和传播权这些实际内容得以体现,少数民族语言权力得以保障。

二 普遍人权的语言权利——比较的语言认同

社会公平理论的经典文献是美国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撰写的《正义论》。罗尔斯用“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来说明公正对于一个社会的重要性。该书系统阐述了“作为公平的正义”的理论,最关心的是有关社会分配正义的问题,即依据何种原则决定公民应有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应得的利益与承担,实则是关于社会基本制度的原则。至于社会正义分配的对象,罗尔斯提出社会基本物品的概念。这些物品被界定为对所有理性的人生计划都有用的价值,拥有愈多,对实践特定的价值观念便愈有利。这些基本物品包括:权利与自由、机会、收入与财富、自尊等。

总结中国对待少数民族语言问题的基本思想及措施,可以看出,在包容语言文化差别、体现社会公平正义方面,中国的做法同许多国家一样受到一种普遍人权的哲学指导,主要机制之一是保护个体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因为社会公平首先表现为一种权利平等。这与罗尔斯提出的正义原则中的“自由原则——每个人都有同等的权利,在与所有人同样的自由体系兼容的情况下,拥有最广泛的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相一致。相应地,少数民族的语言权利也被建立在人权的基础之上。对这种哲学观念,加拿大政治学者威尔·金里卡论述为“战后促进人权运动的一般趋势,是把民族性少数族群的问题放在确保所有人——不考虑其种族群体的成员身份的基本个体权利这一更大问题之下。”

语言权利具有了重要的人权价值,《世界语言权宣言》《欧洲区域性或少数民族语言宪章》《保护少数民

族框架公约》等文件中这种思想都有体现。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1999年的一份报告认为:“非歧视的权利与维持和发展认同的权利二者都服务于促进人权法的主要功能——即对人的尊严的尊重——这一目的……语言权和一般的http://Www.LWlm.CoM少数民族权利有助于确保少数民族能够实现和享有多数民族享有的权利……”中国学者也持同样的观点,如苏金智认为语言权是人权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基本的人权。

基于人权的语言权利观认为,像语言权利这类基本人权,一经赋予个体,就会与其他权利一起得到象征性的践行。其采取的措施是通过保证所有个体的基本公民与政治权利(包括语言权利),来有效行使共同的公民身份权利,以此间接保护文化少数族群。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交际工具,语言的交际功能是将语言权利确认为人权的基础。我国法律对少数民族语言权利的维护和保障体现了对人权的尊重。语言同时还是思维的工具、文化的载体以及民族的象征,语言的这些功能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新中国成立初,国家和民族的统一要求实现语言统一,语言的交际价值和经济价值凸显出来,因而过去的语言观更多视语言为问题。语言规划需要解决的是确定并推广汉民族共同语、解决民族语言之间的关系等语言沟通问题,语言的工具价值凸显于其他价值。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体的语言观总带有现实的、具体的、政治性的考虑,这有其客观性。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从社会功能的角度来理解语言的性质,认为“作为发展中国家,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少数民族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仍然是经济发展问题,因此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政策要体现社会公平正义,无疑要把重点放在让这些弱势族群公平、公正地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同时兼顾他们在政治、文化、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权利。”工具论的语言观被认为是实现公平正义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阶段。

罗尔斯的正义原则中也指出只有在保证基本自由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考虑社会经济利益分配问题。只是罗尔斯认为人们是在原初状态的“无知之幕”后面来选择正义原则的。“无知之幕(vEil of ignorance)”是指在公共决策中,设想决策者并不知道决策后自己将会处于社会的哪一个阶层和地位,这样决策过程才有可能照顾到各个阶层,才可能智慧而公平地实现公平正义。但是由于全能国家和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观念,新中国成立初的语言政策强调国家和社会利益的保护,国家对语言方面的需要和治理目标是语言的核心价值, 其他一切价值都附属于这一价值。公民的语言权被认为是来源于国家,而不是权利自身的不可或缺性和自然正义性,这样个体的价值往往被国家或集体的价值所消解。将语言权利视为一种普遍人权,意味着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在这一层面上,语言权利的享有者是无差别的抽象意义上的人,国家语言政策制定的主要目的在于确保有效地行使共同的公民身份权利,语言为国家政权服务的政治目的体现尤为明显。这时,“中国在回应语言多样性挑战方面,在权衡国家、少数人语言群体和个人之间的相互冲突的需要或利益关系时,习惯成自然地以国家的利益和管理需要为主导”。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语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呈现出“中国的实践更多地集中在法律和政策侧面,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少数民族语言权利的保护机制”。这种保护机制存在的问题也显露出来:

第一,法律体系不http://Www.LWlm.CoM完备。在法律上,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法律框架初步建立,但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国家立法工作至今没有完成;已制定的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主要集中在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中;许多少数民族自治地区还没有出台语言文字工作条例。另外,已制定的法律条文缺乏具体化的实施细则和措施,操作性模糊。这些情况使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法律依据不足,存在缺漏。

第二,从权利的主体、权利所针对的义务方、权利内容所蕴含的善或正当性以及权利救济等方面来考量,传统的以“民族”作为语言权利主体的规范设定其正当性不明确。包括存在一个“民族”群体之中包含着多种不同语言的群体的情况,作为一个群体单位如何行使“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的自由”这一最基本的权利有待商榷。另外,除了国家确认的55个少数民族之外,“未识别民族”群体的语言权利不能得到法律的承认。这会导致权利界定的模糊性而难以执行。

以上问题的存在,对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权利必然会产生许多实践性的困难,权利的实现方式会仅限于立法保护和政策保护,难以进入司法救济的渠道。如果缺乏法律规范实质上的正当性,社会的公平正义目标也不能仅仅凭借这些形式上的条件而达成。这样在某些情况下,个人权利会由于整体利益的考虑而被牺牲掉。

基于普遍人权的语言权利观本意是强调一种平等理念来维护公民权利与自由。但其理论限度是强调工具价值的语言观必然会引起区域性差异和发展不均衡等价值领域不平等的问题。共同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地位出现的高低优劣差异,其实是不同民族和语言之间出现的新的观念形态。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在普遍人权基础之上的语言立法也不可避免地处于保护乏力的状态。最关键的是价值领域的不平等是认同产生矛盾的根源。这时少数民族语言认同建构的方式是通过对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比较来理解认同。基于西方传统的理性主义方式,指向的是经济富裕的民族,认为是应该追求的民族认同。少数民族接受了理性主义,走向了现代化的进程,并在建立自身认同的同时进一步试图在经济上更先进。少数民族在经济、技术处于弱势,在政治、文化上,特别是在价值观的自我肯定能力上,更是处于弱势。这会导致由混乱的认同而带来的自卑感。他们对语言的认同是基于成就而非归属感。

三 少数人权的语言权利——共享的语言认同

全球化的浪潮把三大语言话题:视语言为权利、视语言为资源和视语言为问题同时呈现在人们面前。加拿大语言教育学者Bonny Norton(PEirce)1995年提出二语“投资”的概念,试图说明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学习者和社会变化的关系。她认为学习者如果向某种第二语言投资,是由于他们明白自己将会获得范围更广的象征性(包括语言、教育、友谊等)和物质性资源(指资本货物、房地产、金钱等)从而提高自己文化资本的价值。学习者期待或希望自己的投资得到很好的回报,享有原来无法得到的资源(Norton PEIrce 1995: 17)。他们希望分配到的其实是罗尔斯提出社会基本物品。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少数民族开始用经济回报的眼光来观察审视语言,用经济运作、财富增值、经济比喻等模式来处理语言的学习。他们一方面对民族语言怀有与生俱来的深厚情感,另一方面却又愿意选择主流语言去获取更多的机会。

全球化时代的一个基本悖论在于,一方面全球化似乎消解了所有特殊的文化认同,但另一方面这种消解本身恰恰又导致普遍的认同危机与文化焦虑。在语言领域,围绕着理性主义文化而发生的矛盾和危机又以少数民族语言和汉民族共同语、文化价值和交际价值、边缘文化和中心文化等形式表现出来。在全球化这个具体的社会关系和历史阶段的矛盾基础之上的语言认同的差异性和冲突性,折射出的是黑格尔哲学中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少数民族一方面不满足于自己的落后的社会经济地位的特殊性,渴望得到发展以追赶上其他先进民族,

但另一方面又不想在这个过程中丧失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和自我认同。就不得不一方面把自己视为特殊性,另一方面又试图把自己的特殊性和一种普遍的东西联系起来。从这一视角来看,少数民族学习者充满了矛盾的愿望,其认同以及与目http://Www.LWlm.CoM的语的关系是复杂、变化的,充满了权力的斗争。这反映了正在经历市场化、现代化和全球化历程的中国正处于一种利益冲突的激荡阶段,语言问题变成了时代的焦点性问题。

为了公正地解决这些问题,全球化时代,很明显需要有一条不同于普遍人权的有关少数人权的不同道路。在许多国家日益为人所接受的是,有些文化差异形式只能通过超出普遍权利的特殊措施来予以包容。多元文化国家中的一种全面的正义理论,包含赋予每个个体而不考虑其群体成员身份的普遍性权利,又包含特定的群体上有差别的权利或少数族群文化的“特殊地位”。这是罗尔斯的正义原则的第二条差异原则(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必须做到:第一,使处于最不利地位的人获得最大利益;第二,在机会平等的情况下公共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阐述的内容。罗尔斯的理论是一个“正当优先于价值”(the right is priori to the good)的理论,社会不能以整体利益之名,牺牲部分人的平等机会。差异原则更体现一种平等博爱的精神,弱势者的利益得到充分的考虑和照顾,避免了分配上少数会被多数牺牲的可能。从语言权利的角度来看,它涉及一个少数民族语言权利保障的问题。多样性语言事实的存在涉及许多相互冲突的利益关系,但是,社会公平正义理论为解决这些利益冲突提供了基础。尽管国家有行政管理方面的需要,有发展经济的需要,有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但是,国家有义务尊重语言上的少数人群体及其所属的个人权利以确保国家权力在资源的分配和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保护方面上达到公正和平等。

在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基础上,其他学者进一步从理论上探讨了社会公正的问题。他们在认同罗尔斯社会正义原则的同时,将“多元”视为社会正义的基本立场。在语言认同上则是用生态学的共存观点理解一种语言与其他语言的关系,强调共存与和谐。这种价值论证有助于消除对语言和民族认同评判优劣的思想,也有助于用合作和平等的观点,而不是用评判优劣的观点来理解民族语言的认同。这种观点期望在各个民族互相帮助、建立自己的认同方面发挥作用,同时通过相互作用和承认生态学观点上的分享来实现共存的真正意义。

这种观点遭到威尔·金里卡的驳斥。他在论述了三种捍卫民族性少数族群的论证:平等论证、历史协定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后指出,过多地寄希望于文化多样性来捍卫民族权利是错误的。因为语言多样性的价值本来是给个人带来更多的选择、扩大选择的范围。但是“主流社会几乎没有人选择融入某种少数族群文化。实际上,与这样一种状况——不能维持自己的社会性文化的少数族群被迫融入并给主流文化的多样性带来它们的独特贡献——比较起来,用来保护民族性少数族群的措施反而可能减少多数族群文化中的多样性。”

可见,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论证对许多人来说代之以集中关注较大社会怎样也能从有群体差别的权利中获益,而且是根据自我利益而不是正义来捍卫权利。因此,从语言多样性的角度阐述了保护少数民族语言、建构语言认同重要性的论述很多,但是这些认同在大多数情况下更多是反应性的而非主动性的,实际上是防卫型、反应型的。一种美好的理想建立的只会是避风港而非天堂。

四 公民身份——建构的语言认同

少数民族语言权利和语言认同的问题是当今文化矛盾和认同矛盾的体现。从社会公正理论的角度来审视、维护有群体差别的少数民族语言权利是正当的。但语言多样性常作为政治纷争的主要根源凸显出来,影响了政治共同体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如东欧在向西方民主化过渡进程中,其语言冲突的例子表明这的确会成为不团结的根源。美国著名人类学家Roger M. Keesing和Andrew Strathen也曾指出,族群文化上的多元主义与政治的统一和内部秩序是一个矛盾,任何现代国家不得不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并接受非常严峻的难题,但即便如此,也未必能够得到解决或掌控。所以我们仅仅指出有群体差别的少数民族语言权利的合法性是不够的。正经历着市场化、现代化和全球化历程的中国正处于一种利益冲突的激荡阶段,对相互冲突的利益关系的调整,少数人权利怎样与人权和谐共存,少数人权利如何受民主与社会正义原则的限制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

中国的语言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的问题。最早,关注交际价值、经济价值是由当时的历史环境决定的。现在的关注点应该突破原有的狭义的理解和思考。因此,语言工作者不得不考虑的是民族语言认同面临转型和重构的问题。近十多年来,语言学习和教育研究领域发生了“社会文化转向”(Johnson,2006),以社会情境的影响及其与学习者个体的互动为关注焦点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兴趣,以社会建构主义为理论取向的社会文化研究范式逐渐发展起来。此类研究的关注点从学习者个体扩展到学习者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将解释视角从较为单一固定的“结构观”转向了更加灵活的“建构观”,并注意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该理论的观照下,二语学习是使用新的中介工具进行认同转换的过程。少数民族学习共同语的也可视为一个认同转换的过程。只是基于人权的比较的语言认同和期望共享的多元文化主义的语言认同有其局限性,少数民族语言认同的建构需要在一个更大的空间中进行整合,以便协调文化自主性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许多学者认为,公民身份理论可提供一种思路。公民身份研究的两大传统中自由主义公民身份对公民权利和自由的重视,共和主义公民身份对公民责任和公民教育的强调,可以提供共有的经验或共同地位,使公民身份成为一个“培育共同感和共同目的感的工具”,从而履行重要的整合功能。

有学者尝试借用社会心理学派主要代表Zoltan DörnyEi “二语学习动机自我系统”的理论来解释中国少数民族双语学习时语言认同建构及公民身份整合的问题,可看作是公民身份理论在语言领域的具体化实践。该理论认为少数民族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经历两个过程:一是“母语学习与母语应该自我”,这是让少数民族学生保持民族认同,深层含义不是为了解决交际工具的问题,而是强调使用双语并不意味着这些群体必须放弃自己的本族语。本族语不是前进的负担,不是进入现代生活的障碍,而是与生俱来的本领,是多样性的世界赋予族群中的每个成员的财富。以此来增强族群成员的自尊感和自信心,即保持他们作为本民族成员的认同;二是“普通话学习与二语理想自我”,解决的是公民对政治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问题。认为学习普通话是二语理想自我发展的过程,学习汉语是为了发展自我,即作为“中国人”的http://Www.LWlm.CoM国家认同。同时强调个人的发展是整个中华民族发展的前提,是中国发展的前提。

这种理论有局限性,但它很好地解释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语言与民族认同建构的问题。可看作是既建立共同的公民认同,同时又是肯定文化多样性的公民资格模式的一种探索。

少数民族语言权利的探讨不是在抽象的空间内展开,而是在全球化带来的文化交往和冲突中展开。通过梳理,我们对语言领域里的“普遍与特殊”“自我与他人”“个人和社会”这样的利益冲突有所认识。从社会公平正义的角度来审视少数民族语言权利和语言认同的问题,体现了一种既关注普遍人权也要关注少数人权利;既关注现实世界也要关注价值领域复杂性的把握。通过公民身份的整合来建构的语言认同,其实是把少数民族语言认同放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恢复主体的创造性和完整性,在通过语言进行的社会互动中不断被重新构建一种共享的认同,以保证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普世语言、王朝语言与民族语言
发布时间:2022-12-05
www.LWLM.com编辑。普世语言、王朝语言与民族语言 关键词 近代欧洲 普世语言 王朝语言 民族语言政治化权威模式 世界上现存的语言约有6000种。就欧洲而言,目前那里大约有六十余种语言。有的欧洲语言学家慨叹,就语言资源的丰富性来......
少数民族语言与初中汉语课的教学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01
双语教学是指一个地区的学生事先已经具备了第一母语,尔后又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我国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国家,很多少数民族地区都存在双语教学现象。双语教学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少数民族的双语人才,让少数民族人才通过汉语的学习,更......
论语言、言语及社会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7-13
摘要:语言和言语之间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这两者虽然都是作为社会现象存在的,但是在本质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具有社会性。言语则是社会成员之间运用语言来交流时的一种表达方式和手段,以及对......
民族语言学论纲
发布时间:2013-12-18
近年来,笔者从宏观语言学角度对语言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作过某些研究,尤其对语言学与民族学的关系作了较系统深入的探讨,深感建立一门新的边缘学科—一民族语言学,十分必要。本文对这门新型学科的构建提出有关分析与设想。一、学科背景分......
浅谈少数民族汉语言文学课程建设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其任务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技能和语言交际技能,特别是通过语法知识的讲授和训练可以使学生更加自觉地、能动地认识和把握汉语语言的内在规律。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言文学;教学 这里......
从社会语言学视角探析网络语言
发布时间:2016-09-14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的使用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交流工具,在这一交流过程中便产生了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是指与网络有关的所有语言形式,包括网络中的专业术语和人们在交流过程中......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语言浅析
发布时间:2023-06-30
一、什么是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出现在互联网之后。起初,语言学家对研究网络语言并不热衷。然而,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发展,网络语言也逐渐的被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讨论和研究。在语言学范围内,一些关于网络语言的概念和定义也逐渐......
言语行为理论视域下合于伦理的教学语言
发布时间:2023-04-04
摘 要 教学语言是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首要工具,是教师的行业用语。本文从教师专业伦理的视角出发,讨论了教学语言应该符合教师专业伦理的必要性,教师语言中凸显出教师专业伦理的哪些原则,并对教师提高自己语言的伦理性提出了相......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体育新闻语域探究
发布时间:2023-04-11
社会语言学自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诞生以来,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语言学家已经注意到,语言是活的,而不是存在于实验室中。特别是语言的变异现象,过去,变异被认为是语言材料的一个负面的特征,语言学理论似乎只关心脱离了变异的......
文化生态视阈下的少数民族濒危语言的传承与保护
发布时间:2022-12-15
摘要:少数民族濒危语言的生存与其语言生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研究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武陵山区土家语为例,对土家语的自身和生存环境进行较全面的分析,发现其语言生境面临遭到破坏、语言使用者老龄化、语言使用者的语言忠诚度不高......
浅谈广播电视语言对社会语言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2-11
摘要:广播电视是重要的大众文化传播媒介,语言是广播电视进行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现代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广播电视的发展,广播电视的传播力迅速扩大,大众潜移默化的受到广播电视语言的影响,社会语言的使用也在发生着变化。本文从规......
认知社会语言学视域下的西安小吃名称翻译探究
发布时间:2023-03-18
一、引言 作为西安市的重要名片,西安小吃蕴含着极其独特的饮食文化和地域特色。对于不懂汉语的外国友人而言,要在品尝小吃美味的同时,能从小吃名称中领略西安饮食文化的风采、最终达到文化认同,翻译好小吃名称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
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汉语熟语理解与翻译探究
发布时间:2023-01-26
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汉语熟语理解与翻译探究 综上所述,国外多从心理语言學的角度注重对熟语理解和处理的研究,很少从认知的角度探究熟语的构建和不同文化语境下熟语的翻译。国内对熟语研究,多是对其分类和性质的讨论,关注熟语意义的......
从社会语言学视角看导游语言的语码转换
发布时间:2023-03-08
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在语言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作用下,研究语言的变体、语码转换、语言社区等相关内容。导游语言, 和法律语言、新闻语言、教学语言等一样, 都属于社会行业语变体,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行成了具......
探究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汉语多义词
发布时间:2022-08-31
探究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汉语多义词 一、多义词的性质和特征 (一)多义词的性质 多义词众多义项的形成是语言长期发展的结果,是语言的历时演变现象。在国内,自从多义词开始被学者关注以来,关于多义的定义就众说纷纭。现今学术界较......
试论汉语言的民族性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本文从汉语言危机、汉语言的民族性及其内涵和价值,以及如何维护汉语言的民族性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如何提升汉语言的民族性,如何深刻认识汉语言的民族性价值,如何维护汉语言的主权属性,使汉语言的教学更趋理性、科学,回归它的教......
语言认同和城市归属感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18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加速城市化建设,促使大量外地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这一转移过程不仅是地理空间上的位移,也是语言以及社会心理方面和城市群体相适应的过程。外来务工人员对城市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但由于多种因素,导致他......
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论微博大V的语言阶级特征
发布时间:2023-04-07
一、引言 社会语言学的概念在1952年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aver C.Currie首次提出,主要的代表人物有William Labov和 Bell Hymes。从广义上来说,社会语言学是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语言社会本质和差异的一门学科。......
少数民族华侨华人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发布时间:2023-02-24
新疆有长达5600多公里的边境线,横贯东西的欧亚大陆桥,是我国通向欧洲的又一陆路通道。新疆周边国家有10个,包括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此外还有蒙古、俄罗斯、阿富汗、巴基斯坦......
生成语言学语言观.认知语言学语言观
发布时间:2023-03-12
生成语言学语言观.认知语言学语言观 摘 要:生成语言学将语言视为抽象符号的操作体系来进行描述,符号的意义以及所指无须考虑。认知语言学认为对语言的描述应符合认知科学的其他领域所提供的关于人的心智和大脑的认识。遵循不同的信条使......
教师语言意识与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5-09-15
摘 要:20世纪末教师语言意识这一概念提出以来,语言教育界就教师语言意识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展开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证明教师具备语言意识能够促进教学的有效进行。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需要大量的具备教师语言意识的教师,通过多种渠......
语言学理论学习和语言学习
发布时间:2023-01-02
语言学理论学习和语言学习 一、研究http://wWW.LWlm.Com综述 以往研究主要从实证调查和理论探究两方面展开。实证方面有潘之欣、吴庄和文卫平、张铭涧和李忠善等,通过问卷调查等手段发现大部分学生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较......
关于言语交际中的汉民族文化心理透视
发布时间:2022-12-28
" 论文摘要:不同民族由于历史发展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汉民族文化心理丰富且复杂.对言语交际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本文主要对汉民族言语交际中讲究礼节,注重和谐,语词速信等方面独特的文化心理现象进行探索讨论。 论文......
社会语言学视角的大学生网络语言态度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22
社会语言学视角的大学生网络语言态度分析 1 . 引言 网络语言(Netspeak),即互联网常用语,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有别于平面媒体的语言形式。网络语言最初主要是网民为了提高网上聊天效率或出于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交......
探析社会语言学视阈下的英语语言性别差异现象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关键词】学 性别差异 【论文摘要】语言性别差异现象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论述了语言性别差异现象的具体表现,并分析了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及相关的社会现象。 1 引言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浅谈如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汉语言课程的改革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与变化之中,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言课程的改革,同样需要与时俱进,而不是一成不变。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言课程,的确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也限制了汉语言课程改革的进程。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新的......
社会语言学视阈下的英语语言性别差异现象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15
社会语言学视阈下的英语语言性别差异现象分析 语言与性别之间的关系一直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它的产生是一篇极具影响力的文章《语言和妇女地位》引发的,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在美国社会语http://Www.LWlm.cOm言学发展壮大起......
从社会文化理论到语言社会化理论
发布时间:2022-12-18
[摘要]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两个二语习得流派,前者着眼于社会心理的互动与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后者则把语言、文化和社会行为的学习看作三位一体的连续性过程。这两种理论流派相辅相成。反映了当下二语习得......
语码转换之社会语言学新视角
发布时间:2022-11-27
语码转换之社会语言学新视角 摘要:结合其他语言学研究路向从社会语言学视角重新全面剖析语码转换现象。通过实例分析揭示了社会规则是语码转换的外在动力,而交际者心理则是其内在动因。此外,对语码转换的社会功能和语用功能做了较系统......
浅谈加强语言和言语研究重视言语技能培养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关键词: 言语 俄语教学 论文摘要:现代语言学家之父于20世纪初提出两个重要概念一“语言”和“言语”。他认为,人的言语行为分为语言和言语两部分。区分语言和言语有利于研究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 一、引言 在语......
认知语言学体验观视域下的英语语篇教学探析
发布时间:2016-10-27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英语专业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其逻辑思辨能力较为缺乏,尤其表现为创新能力及分析能力的不足。将认知语言学体验理念应用到专业英语教学中,可有效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及分析问......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外语教学探析
发布时间:2023-01-21
  一、引言  社会语言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首先兴起的边缘性学科。社会语言学是运用社会学和语言学等几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
从认知语言学隐喻角度对比分析中韩民族认知心理
发布时间:2022-12-10
一、引言 隐喻,作为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与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密切相关。人类的身体是认知的主体,身体在与外部世界的互动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所以,山......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中西方称呼语差异
发布时间:2023-07-17
中西方不同的称呼语中蕴含了各自独有的、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习惯。由此可以说称呼语并不是一种孤独的表象,而是蕴含了社会文化的一种历史积淀。称呼语是言语交际中使用最广泛、频繁的词语,它是人类进行言语交际行为的极为关键的第一......
俄语语言发展与民族文化
发布时间:2023-02-01
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承载着它的历史,一个民族的文明与历史尽善尽美地体现在语言之中。俄罗斯民族千年的精神文明及独特的生活方式都体现在俄语之中,表现在它的口语形式和书面形式之中。在文献中记载着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从古俄罗斯......
语言和语言之外
发布时间:2023-03-13
" 1. 一种对立 哲学家对“我们的世界”的界限这个问题的解释基本上是两种倾向;逻辑主义的和神秘主义的。这两种倾向产生了一种对立。 从逻辑主义的立场看来,世界是一个由语言所决定的世界。一方面,语言使经验成为我们的经......
认知语言学与语言教学
发布时间:2022-11-01
认知语言学与语言教学 一、语言能力与语言习得 语言能力是一个结构有序的具有规约性意义的符号单位组成的清单库,词库与语法构成一个连续体。结构有序意指语言具有系统性和层级性;规约性意义意指与各种知识、语言实际使用密切相关;清......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1
摘 要: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蒙古族大学生是蒙古族人民中的精英力量,是促进民族发展,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本文以蒙古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的问题为中心,结合蒙古族大学生的实际特点进......
从语言学视角简析社会性别定型理论
发布时间:2023-07-04
引言 从词源学来看,定型(ст ереотип)一词具有这样的语义内容:固定的,衰老枯萎的(希腊语),以及象征性的、原型形象、图画图形(拉丁语)。定型首次作为科学术语出现,是在利普曼的《舆论》(《Public Opinion》)一书......
多元文化语境中语言变体的社会语言学意义
发布时间:2022-11-21
语言是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与社会文化相关的语言变体(language variation),是社会语言学的基本研究范畴和重点。社会语言学的重要任务是描述语言和社会结构的共变,其基本出发点是研究社会诸因素与语言的关系,从社会角度探......
关于语言的双重约束和社会心理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关键词:会话准则 委婉语 礼貌原则 准则 禁忌语 社会 双重约束 论文摘要:人们在日常交际中,常受“会话准则”和“礼貌原则”的双重约束。按照“会话准则”.人们应直接了当地讲实话,而按照“礼貌原则”,人们往往采用非直接言语......
试论歌唱语言与生活语言的异同
发布时间:2013-12-17
毕业论文 摘 要 生活语言是歌唱语言的基础,2者有着相辅相承的关系。歌唱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音乐意境最常见的1种途径。它没有生活语言那么简单,也不像......
少数民族预科生民族认同对文化适应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6-03
摘 要 随着教育的发展,大学在招生的计划中逐渐增加了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数量,少数民族预科生多数都是来自于我国众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是一批批准大学生,他们长期生活在自己文化为主的文化世界中,然而进入大学后就要生活在主流文化......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语言学渊源
发布时间:2023-06-20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语言学渊源 一、引言http://wWW.LWlm.Com 与此相关的另一点是社会语言学有狭义与广义或微观与宏观之分。前者是本义的社会语言学,后者是语言的社会学。前者研究社会结构如何影响人们说话,以及方言和语言的使用范式......
社会语言学视阈下的日语性别用语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0
引言 语言、性别、社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性别的不同使语言使用者在社会和家庭角色中自然而然地会将自身的性别差异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反映到语言中。......
语言规约和言语化
发布时间:2022-08-17
对实在的感受和认知是语言的结果。这种反果为因的结论总是使我们心有不甘,但真实情形又似乎是。在思维被语言清洗和同质化之前,作为族群中的个体的意识一直处在一种混沌的、飘忽不定的晦暗状态;对于实在,他感觉到了什么,但它是无......
少数民族高中生民族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22
【摘 要】赤峰作为内蒙东部中心城市和人口大市,研究其境内蒙古族青年的民族认同现状对于民族事业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理清对本民族认同和对中华民族认同之间的关系,二者互相促进并紧密联系,这有利于促进民族之间团结协作,保证现代......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考察网络语言
发布时间:2022-10-09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考察网络语言 信息爆炸的社会产生了网民,网民因交际而创造了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一种可以放在社会语言学之下研究的语言变体。网络语言以它独特的特点丰富了社会语言,也带来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1 网络语言的产生......
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8
摘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名大学生只有树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才有可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本课题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证探究以多元文化为视角,调查得出广西少数民族大学......
认知语言识解视域下译者主体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5
摘要:20世纪70年代,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得到彰显。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中识解理论从详略度,辖域或背景,视角,三个角度来分析并结合《洛丽塔》的两个中文译本来研究认知语言学识解视域下,对译者主体......
认知语言学
发布时间:2023-06-14
认知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普遍原则和认知规律之间关系的语言学流派。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已经渗透到语言的各个层面,渗透到语言学的各个分支领域。认知语言学是认知取向、解释取向、语义取向、共性取向,这是语言研究史上的重大发展,有......
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论阿拉伯语对西班牙语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5-22
语言是反映社会发展变化的一面镜子。语言演变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各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各种形态导致的语言接触都会对语言产生影响。语言接触是影响语言的重要因素,因为没有任何一种语言是在完......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2013年网络语言
发布时间:2016-08-25
1. 引言 自从1994年4月我国接入互联网以来,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互联网的使用者就超过一亿人,跃居成为世界上拥有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最近几年,随着国家对网络建设的重视,互联网普及率开始提升,网络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语域理论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21
[摘要]本文论述了语域理论在语言词汇、语法、语篇学习中的作用以及语域理论对语言学习的启示。 [关键词]语域理论 语言学习 作用 Newmeyer指出,“语言的使用实际上是利用语言代码处理社会生活(1988:3-4)。”“在任何语篇中,语......
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
发布时间:2023-03-19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越来越不可或缺的交际工具,网络语言应运而生。本文通过阐述网络语言的基本含义,分析了网络语言流行过程中引发的争议,针对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进行深......
关于语言哲学视野中的言语行为理论发展评述
发布时间:2022-12-31
" [论文摘要]二十世纪初西方哲学发生了“语言转向”,产生语言哲学。作为语言哲学的奠基人,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观为言语行为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奥斯汀在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观的影响下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塞尔继承和发展了言语行......
电影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异同
发布时间:2023-04-07
一、引言 电影诞生于1895年,虽然己经具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但与文学相比还是略显年轻。不过,因为电影综合了视觉、听觉等多处感官,所以更容易对人们的思想与情感产生一定的影响。电影和文学都是用来传播文化的一种媒介,他们在情感的......
逻辑学视域中的自然语言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22
1引言 在20世纪的语言研究发展史上,语言学家们通常把作为研究手段的形式逻辑引入语言结构研究。这些研究包括索绪尔和叶姆斯列夫的语言形式与系统思想,也包括对语言结构的形式化研究有重要突破的乔姆斯基和转换生成学派的句法研究。......
论教材语言、教案语言和教学语言的顺向转化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教材语言、教案语言和教学语言的顺向转化 摘 要: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的使用,语言自始至终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工具。教师教学语言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本文论述了把教材语言转化为教案语言再转化......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初探
发布时间:2022-10-09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初探 1 社会http://WwW.LWlM.cOm语言学的发展 2 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3 社会语言学和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和语言学是紧密联系的,语言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在语言学的众多分支里,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
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1
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英语对汉语词的借用方式 英语从汉语中借用了大量的词语,但借用方式却不尽相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 1.音译借词 这是一种语言吸收外来语最快和最直接的方式。早期的音译借词主要......
学者语言和乡土语言
发布时间:2022-11-22
在民俗文化研究中,学者面对的是乡土语言。而学者要用学术语言解释民俗文化,自然会遇到学者语言与乡土语言的冲突。一般说来,学者多数都能注意历史对于现实的参照和借鉴作用,而平头百姓则多数没有那么深重的历史感。对同一件事情,学者......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浅析“然并卵”
发布时间:2023-02-02
语言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的,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时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正是伴随着网络这一新型媒介的发展而出现的,它与传统书写使用的语言符号不同,网络语言是在虚拟的网络平台和社区内用来交际的语言变体,随着网络普及......
浅谈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理论
发布时间:2023-03-05
浅谈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理论 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诞生的一个新的语言学流派。作为对乔姆斯基所创立的转换生成语义学为代表的形式主义语言学的反叛,认知语言学更侧重于对语言和思维之间关系的研究,抛弃了在此之前占主导地......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探究
发布时间:2016-11-23
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掌握语言的基本知识,还能够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了解,其中包含了历史情况、民族风情等等。社会语言学是一种属于边缘性的学科,使用的是社会学中的科学理论进行语言的解读,更加侧重和关注的......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浅探
发布时间:2023-01-11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浅探 在我国,第二语言教学又可以分为对我国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和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两类。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以及我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大环境,使得汉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国际......
增强民族认同与文化归属背景下俄罗斯语言发展战略
发布时间:2023-05-02
增强民族认同与文化归属背景下俄罗斯语言发展战略 俄语是俄罗斯的国家语言和官方语言,同时也是联合国官方语言和工作语言之一。俄语主要在俄罗斯和原苏联其他加盟共和国中使用,在原华沙条约成员国包括以前的中国曾经被广泛作为学校第一......
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和意境
发布时间:2023-02-23
无论是在人与人沟通方面,还是文化交流方面,在汉语言文学中,对语言的应用和对意境的分析都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对汉语言文学特点,在文学中对文字的运用,以及意境的揣摩进行研究,继而对提升语言应用方法和意境策略进行分析,希望这些方......
中国少数民族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策略
发布时间:2023-0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民族教育规模、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得到提升,少数民族公民受教育权有了基本的保障,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中国的民族教育工作仍然相当薄弱,致使民族教育不能全方位地为民族......
少数民族外出务工人员的社会关系、职业认同及城镇适应性
发布时间:2023-05-26
摘要: 社会关系、职业认同、城镇生活适应性都是影响新疆维族农民工外出务工的重要因素。研究通过对城镇维族务工人员的调查,获得了605份有效问卷。运用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发现:维族青壮年劳动力主要通过政府组织外出务工,对外出......
生成语言学语义观.认知语言学语义观
发布时间:2022-08-30
生成语言学语义观.认知语言学语义观 生成语言学的http://wWW.LWlm.Com领军人物乔姆斯基始终把语法看作是语言的基础,始终遵守句法是独立于语义的,句法研究不应以语义为基础,形式必须独立于意义之外进行描述。认知语言学以语义为中心,......
陈励文:代言正义 护社会公平
发布时间:2023-03-16
人物简介 陈励文先生,陈励文律师事务所律师东主,葵青工商业联会副会长、香港泰国商会创会会员、葵青工商业联会会董、香港广东社团总会青年委员会委员、葵青区少年警讯副会长、粤港青年交流促进会会董、全港各区工商联会董、广东外......
试论语言相对论对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摘要:语言相对论是一种思维相对于语言的人文课题,即人的思维模式随着语言的变化而有所不同,随着语言相对论的发展及其应用,深入探析语言模式,带动了人类对语言的全新思考,实现广泛的语言主义改革,将对人类的思维与行为产生......
略谈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若干体会
发布时间:2023-01-27
略谈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若干体会 一、当前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汉语水平参差不齐 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对汉语进行学习的,但是因为学习时间的不一致,所以,使得学生的汉语水平参差不齐。在中小......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发布时间:2015-09-06
摘要:认知语言学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到80,90年代得到迅猛发展,本世纪渐成主流。认知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普遍原则和人的认知规律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我们对世界的经验以及感知和概念化世界的方式基础之上的一门新学科。认知语言学为......
网络词语的社会语言学初探
发布时间:2023-03-11
一、引言 网络语言是人类社会进入e时代的产物。对于什么是网络语言,一般认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是指网络时代出现的与网络和电子技术有关的另类语言,比如:鼠标、硬盘、下载等。狭义的网络语言是指网民网虫的语言,比......
浅析认知语言学的新视角——构式语法
发布时间:2022-11-04
浅析认知语言学的新视角——构式语法 一.引言 近年来,在认知语言学方面,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诸多理论,构式语法由于其处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前沿而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构式语法理论产生于上wWw.LWlm.com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只有二......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语法教学
发布时间:2022-10-18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语法教学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的地位与方式一直引起热议。试图通过对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的研究,以及对目前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状况的分析,探索有效途径,解决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切......
浅析语言相对论对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3-12-18
以下是一篇关于浅析语言相对论对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影响的毕业论文,欢迎浏览! 语言相对论是一种思维相对于语言的人文课题,即人的思维模式随着语言的变化而有所不同,随着语言相对论的发展及其应用,深入探析语言模式,带动了人类对语......
论中西语言被动义的异同
发布时间:2013-12-17
英语 与汉语在被动句的使用方面,有异有同,在表达被动义的形式上异大于同。本文拟从英汉语言被动义的陈述形式。以及多种被动句的比较方面。探索英汉语言被动义在表达方面的异同。 一、英汉语言被动句的运用及成因 凡是无需......
不同语言、文化和政策下的汉语教学异同
发布时间:2022-12-09
从20世纪中叶开始,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将多元、多语种发展作为国策[1]。泰国作为一个东南亚的一个发展国家,无论是是在政治,还是经济发展模式,都深受西方国家的影响。从国际汉语[2]的角度来看待泰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国国内的汉语教学有所区别。下面笔者就从泰国汉语政策发展出发,结合自己在泰国曼谷Mahaweeranuwat小学教学经历,分析泰国的语言政策对泰国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影响。一、泰国近代汉语语.........
试论广告语言所反映的民族特色和艺术形式
发布时间:2022-10-06
" 【论文摘要】广告语言,实际上是文化的结晶。任何民族文化均对广告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广告语言是广告的核心内容,因而,民族文化也必然影响和制约着广告语言及其表达。广告语言应锤炼其形式、方能达到利用广告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高校少数民族文化认同及适应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19
目前,国家政策的实施和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走出自己熟悉的文化生活环境,来到内地高校学习。由于其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生活环境和教育基础等诸多方面与内地环境的差异,少数民族学生会有一段独特......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新认识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 语言哲学 逻辑学 论文摘要: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哲学领域的一个重大进步与突破。本文介绍了该理论产生的渊源及内容,并重,点探讨言语行为理论对逻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 20世纪50年代以来,语言哲学家对......
批判性思维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汉语教学
发布时间:2023-01-01
摘要:批判性思维是指“对所学东西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和价值进行的个人判断,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决策的思维活动”。通俗地说,批判性思维是指学习者具有怀疑知识的真与假、有用与否等判断思维能力。随着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日益普及,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日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边缘学科。要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汉语教学需要做到学生、教师、课堂、评价系统等四个方面的要求。关键词:批判性思.........
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试析日源借词
发布时间:2023-07-23
一、借词的界定及其特点 语言接触(language contact)是一种行为或事实,接触各方语言所产生的影响是语言影响(language influence),语言接触和语言影响导致语言产生的变化是语言变化(language change)。借词便是这种语言变化的......
日语教学中的认知语言学(二)
发布时间:2023-05-05
日语教学中的认知语言学(二) 一、研究目的与对象 目前,认知语言学作为近年的研究热门,在日语语言学研究方面目前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笔者尝试将认知语言学运用到日语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日语句子的表达与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
提高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的正面效应
发布时间:2022-12-21
提高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的正面效应 摘要:语言测试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服务与语言教学,并影响着语言教学。本文简单的回顾了语言测试的发展,并对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的关系进行了论述,从而提出了提高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的正面效应......
试论正确认识多媒体语言实验室运用
发布时间:2023-06-08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高校校园网的资源应用,传统的语言实验室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高校外语教学的实际需要,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正确认识多媒体语言实验室运用。 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各高等......
商务日语教学中的语言和非语言交际指导
发布时间:2015-09-11
摘 要 日中两国关于商务日语教学的研究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即商务日语教学中在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语言交际能力的同时,还应该适时地对学生进行非语言交际的指导。本文从相关理论分析,两者结合的必要性,课堂教学实践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