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认知语言学的新发展——认知社会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的新发展——认知社会语言学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24 00:18:27
认知语言学的新发展——认知社会语言学
时间:2023-08-24 00:18:27     小编:

认知语言学的新发展——认知社会语言学

○语言的认知维度

编者按:从认知维度研究语言的认知语言学已经惠及语言本质的认知和洞见,已经惠及众多语言工作者。综观学界,当今的认知语言学有两条发展途径:一是跨学科研究,本文刊发的张辉先生和缪海涛老师的文章可以佐证;二是继续深入、细致地发掘语言这一特殊本体的隐喻性等内在机制,如葛建民和赵芳芳合作的成果。

提 要:本文论述当前认知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的合流以及由此产生的认知社会语言学,结合Kristiansen & Dirven(2008)的《认知社会语言学》一书简要述评认知社会语言学的主要应用领域和研究特点。认知社会语言学创造了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语言研究和社会研究的新价值,是认知语言学的新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 社会认知语言学

A New Research Direction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Cognitive Sociolinguistics

Zhang Hui Zhou Hong-ying

(PLA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Nanjing 210039, China)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convergenc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 research and Social Linguistic research from a perspective of the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trend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The consequence of such a convergence is Cognitive Sociolinguistics. Brief assessment is given to the applications and the research features of such a new branch in the light of the researches in Cognitive Sociolinguistics. Cognitive Sociolinguistics creates new values with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for both linguistic study and social study, opens up new horizons for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in the meantime, it is a continuation of the 20th century revolution against Chomskian Generative Linguistics.

Key words:Cognitive Linguistics; Sociolinguistics; Cognitive Sociolinguistics

1 引言

认知社会语言学直接产生于认知语言学同社会语言学的合流,而两者的结合是认知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发展的必然结果,标志着认知语言学研究在其发展过程中步入新的阶段。

2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特征

2.1 理论特征

认知语言学主要关注纷杂的语言现象如何反映普遍的人类认知。认知语言学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语言在很大程度上以人类的躯体经验(物理的、认知的、社会的)作为理据。按照这一思想,如果人类基本的躯体经验具有普遍性,那么,人类的语言应该具有共性。事实上,认知语言学的独特成就之一就是对潜藏于各种语言事实背后的系统性和普遍性认知的发现。在生成语言学主导并被客观主义哲学思想包围的语境中,认知语言学这一指导思想是对主流语言学的反叛和革命。在语言普遍认知原则的指导下,认知语言学家致力于从最基本的人类认知系统和认知能力(如感知、注意、范畴化等)来研究语言结构(Nerlich & Clarke 2007:590),从语言与普遍认知领域、认知能力的关系来分析和解释语言(Dirven 2005:17)。

一方面,人类基本的认知能力赋予人类一定程度上的心理和语言统一性(Palmer 2006:268),语言范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人类共有的生物特征和物质经验的制约。另一方面,社会互动和文化环境的影响越来越为认知语言学家所重视。Palmer(2006:264)指出,语言范畴不可避免地具有社会文化特征。无论从历史起源还是从发展过程讲,文化是语言的摇篮。即使是基于最根本的物质经验的范畴,也是在社会文化实践中形成和过滤的。大多数范畴和意象图式都与社会文化相互交织。人类对经验现实的识解不仅受普遍的躯体经验和人作为同类生物有机体的躯体特征、神经解剖结构的影响,而且受人作为特定社会文化成员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Johnson(OlivEira & Bittencourt 2008: 22)认为,经验是生物有机体与环境之间连续的互动过程,这些过程同时是物质的、道德的、社会的、文化的、精神的。在关于体验性的讨论中,Rohrer(同上)指出,有机体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有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与其他人的相互作用,因此社会、文化和交际系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Tomasello, Sinha & Zlatev等(Grondelaers, Speelman & Geeraerts 2007:1007)坚持认为,社会文化环境和语言的社会互动性应该成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2.2 研究方法的特征

认知语言学有三个基本理论立场:语言的认知关联、基于用法的主张和对语言结构语境化的强调(Geeraerts 2006:28 - 30)。由此着眼,认知语言学与实证方法有着必然联系。

第一,认知语言学研究人的大脑,属于认知科学,因此也可以采用认知科学的方法,包括心理学试验、计算机模拟和神经生理学实验。认知语言学反对语言模块论,主张语言与人的普遍认知能力相关联。这一立场成为认知语言学使用各种实证方法的理据。第二,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使用同语言系统、语言知识同知识的应用之间的关系是辩证、互动的:一方面,语法应用于语言使用,用法事件是语言系统的实例化,根据这一观点,语言系统可以通过分析实际用法事件来了解和洞察,即用法事件构成语言研究的实证基础,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语言的普遍模式;另一方面,语法产生于语言使用,用法事件以动态方式定义语言系统,是语言系统的实证来源(Tummers, Heylen & Geeraerts 2005:4)。基于用法的语言学以语言的实际使用为前提,获得实际用法语料的途径是语料库和心理学实验。第三,认知语言学强调语境化,影响语言的相关语境不仅包括人类的其他认知能力,还包括社会和文化因素。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社会也必然对语言产生巨大影响。使用者的阶级出身、社会地位、受教育背景、从事的职业以及年龄、性别、民族等方面的差别导致语言形式的差异,形成语言变异和变体,反映到语音、语调、语法、词汇的差别上,也反映到语言使用习惯的差别上。由于社会因素的影响,同一社团成员的语言知识库彼此既有重合又有差异,所以社团的语言知识库应该看成既有差异又有重合的语言知识库形成的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社会方言体系(social diasystem)。没有哪一个人可能完全掌握这个方言体系,语言社团不可能是同质的,社团成员对语言知识的共享不可能完全相同,理想的语言社团和理想的说话人并不存在。因此,基于用法就是要真实反映社会因素对语言的影响,即语言的社会变异。这就要求把语言研究诉诸实证和客观观察的方法,而不是个人的主观直觉和内省。

从用法角度看,语料库相对于调查、实验等语料收集方法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语料来自于真实的语言使用,自发产出,而非实验室条件诱发的,语料反映语言产出的结果,有利于语言用法的离线分析。大多数基于用法的语言分析主要使用语料库(Tummers, Heylen & Geeraerts 2005: 8)。当然,不同的实证方法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调查和实验可以用来补充相关语料的缺乏,实验还可以控制相关干扰因素,可以提供在线加工的信息来支持关于语言使用的认知和神经机制的论断,弥补语料库离线分析的不足。

尽管认知语言学基于用法的呼声很高,目前语料库的使用在认知语言学中还很有限,先进的语料库统计分析在认知语言学研究中还处于起步阶段。究其原因,Gibbs(2007:2)指出,认知语言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内省和直觉判断的传统语言学方法,而在传统方法和权威的影响下,语言和语言学课程多偏重内省分析的研究范式,忽视实验和语料库的实证研究方法,导致这些实证方法的实施有一定难度(Geeraerts 2006:40)。 基于语料库的语言学研究有两个步骤:首先是明确研究现象并且进行描写,其次解释和验证假说。语言的解释性参数往往以不同的程度相互影响(Tummers, Heylen & Geeraerts 2005: 19)。这就要求描写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交互影响,也就是多元变量统计方法。多元变量分析法在社会语言学中已有30多年的历史,VARBRUL① 和GoldVarb②是该领域中用来描写不同参数交互影响的最常见方法。在认知语言学中,多元变量统计分析法用于描写语言构式的变异(同上),如英语小品词的位置/移动、法语语音粘连(liaison, Bergen in preparation)、条件构式、荷兰语含有-er和不含-er的呈现句(Grondelaers et al. 2002)、儿童习得动词论元结构的制约因素。研究者把用法语料中反映出的各种影响参数结合起来描写语言单位的特征和功能,如Gries通过多元变量分析法研究英语小品词的位置/移动同句法形态、语义和话语功能因素的关系,而Grondelaers et al. (2002)把用法语料的参数延伸到社会变异领域。这种把句法形态、语义、语用、话语功能和社会变异相结合的研究很有可能发展成为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多元变量分析法。

总之,强调语言的社会性和实证方法是当前认知语言学发展的两大潮流,这两个方面相互蕴含,互为理据。无论理论上的发展还是方法上的发展,都推动着认知语言学走近社会语言学,促成语言认知研究和社会研究的合流。

3 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的范围

认知语言学基本理论在社会语言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语义和言语变异理论的研究、语言与认知文化模式研究、社会政治和社会经济体制的意识形态研究。同时,这些研究都是以语料库定量分析为主的实证研究。

3.1 语义变异和言语变异 Kristiansen(2008)基于概念转喻理论探讨(音位层的)言语范畴和社会范畴的联系。社会范畴和言语范畴都是原型范畴,它们通过language stands for social identities的转喻联系在更大框架内系统联系。根据Ruiz de Mendoza等 (2001: 323-327),作为域内映射的转喻有两个次类:源域在目标域内的转喻和目标域在源域内的转喻,前者拓展源域,后者压缩源域。话语的语音具有社会范畴化功能:特定社会群体的语音唤起听话人关于该社会群体的更广泛的知识框架,也唤起其社会定式(包括心理特征)和相关百科知识,包括说话人所属群体的社会习惯、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外表特征、娱乐等标志。语音不仅是方言的体现,而且是社会意义的标识。结合该转喻模式,Kristiansen(2008)进一步扩展Langa-cker的象征单位模式。Kristiansen(2008:71)指出,象征单位的音位唤起相应的概念语义,同时音位在实际使用中的不同实例化(音位变体)通过转喻模式与不同言语类型范畴相连,言语类型范畴又通过转喻进一步与不同社会范畴相连,唤起听话人关于说话人所属群体的特征、意识形态价值、社会阶层等知识。通过这种源域(语言范畴)在目标域(社会范畴)内的转喻联系,语言的社会意义被建构,语音或语言的认知域得到拓展,音位变体行使双重功能——体现音位,参与形态层意义建构的功能和通过转喻方式与特定社会群体关联,建构社会意义功能。

3.2 认知文化模式研究

Polzenhagen & Dirven结合当今全球化语境中关于语言政策的话题,从概念隐喻、概念转喻理论和话语分析的元理论出发,以英语为中心,以基于概念隐喻language as a tool和language as identity marker,关于语言全球化的不同论点体现的两种文化认知模式及其植根的政治-哲学传统为背景,讨论关于多语制和多元文化现实的不同观点及其内含的意识形态。Berthele以全球性语言(如英语)在美国和瑞士的使用和教学为个案,展现西方语言政策的两个主要立场和外语教学,通过认知语义学的理想认知模式和隐喻、转喻机制透视不同民俗文化模式对语言的识解,进一步揭示不同文化模式的深层意识形态。

随着全球化推进和英语作为全球化语言的普及,英语变体研究成为促进国际交流的时代需要。尽管英语语法和词汇的共核存在于世界英语的各种变体中,从认知语言学视角看,这些变体体系作为意义的象征蕴含独特的文化模式。Sharifian(2008)指出,人类最基本的行为、思想和情感可以通过超越个体认知的、社会和文化层级的概念化识解。文化概念化反映在语言的词汇、句法和语用等特征上。就词汇而言,不同语言词汇的概念化在很大程度上体现本族语者的文化规范、知识和经验。基于文化概念化,Sharifian(2008)通过联想-解释法考察澳洲土著学生和盎格鲁-澳大利亚学生对表层特征相同的词home的概念化差异,比较不同文化模式对概念化的影响,论证语言表层特征的文化概念化。Wolf(2008)总结三种世界英语研究,结合认知语言学进行评价。在指出各种传统方法的不足后,作者介绍一系列关于世界英语变体及其蕴含的文化模式的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考察香港英语文化关键词(如family,ancestor)的概念化及其文化模式,揭示香港英语蕴含的汉文化特征。

3.3 社会政治和经济体制的意识形态研究

Koller(2008)结合语料库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理论,通过对企业使命的陈述话语(mission statements)语料的定量分析和对样本语篇定性的系统-功能分析,考察企业商标蕴含的社会认知表征及其在企业话语中的实例化方式,揭示企业话语的意识形态。Koller (2008)比较企业使命陈述和商业媒体语篇(Merger & Acquisition)两种语料中相同词汇域(fighting, mating ,feeding)的隐喻类型表明,企业使命陈述语料以mating隐喻为主,而商业媒体语篇以fighting隐喻为主,反映两类语篇关于企业及其身份的不同概念化方式。企业使命陈述语篇以mating隐喻为主,以字面化合作和情感为核心概念,传达企业的理想自我,操纵相关利益者对企业的印象,并向目标听/观众灌输企业自身的价值观;商业媒体语篇选择fighting隐喻方式建构企业形象,商业世界刻画为男性化的社会实践领域。从不同企业看,其使命陈述语篇的对比反映不同的企业文化模式。从语篇类型看,商业媒体语篇的“他者”到企业使命陈述语篇“自我”表征方式的转移蕴含企业模式从竞争型向合作型的视角转变,反映企业以印象操纵(impression management)为目的的概念化转化。

随着认知语言学对社会因素的重视,关注由不同的社会语境、交际者、社会群体导致的隐喻变异成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必然趋势。语言、认知和文化的关系决定隐喻话语理解的关键不仅仅是隐喻本身,还有隐喻幕后的社会、文化模式。Fiksdal(2008)以隐喻使用者性别为参照的隐喻范畴化考察基于性别的隐喻变异,揭示课堂话语体现的不同性别文化模式。作者认为,相同或相似的隐喻基于共同的课堂经验,反映相同的课堂文化模式,这些隐喻超越具体环境(时间、地点、参与者)和性别因素。同时,两组性别对文化模式的共享程度是有限的:两组性别使用的不同隐喻反映不同的概念基础、对合作的概念化以及不同性别对讨论的立场不同。从性别看,这些隐喻表达以不同方式建构自我和他者的关系。男性使用的概念隐喻seminar is a game突显目标、合作、竞争、规则、输赢,说话人可以控制游戏活动,突出合作中的个人身份“我”和个体施事性。而女性使用的seminar is community突显分享、尊重和互助关系,突出集体身份“我们”和集体施事性。

Urban(2008)通过分析当代美国教育语篇的隐喻映射考察美国大学教育的隐喻概念化模式。当今市场经济的影响已延及教育,曾经作为公益事业的高等教育越来越商业化。理解认知域“商业和市场”的核心隐喻来自达尔文物种进化论和自然选择机制的民俗模式。在商业-教育的隐喻映射中,商业作为寻求生存的有机体为教育话语的建构和理解提供一部分映射框架,而商业自身(对低成本和高收益的追求,利益推动力、生产力,效率、产品标准化,追求短期效应等的强调)提供另一部分映射框架,因而教育的隐喻映射有两个来源域:商业自身、达尔文自然选择模式及商业作为生态系统中有机体的观点。作者指出,商业模式的教育观影响教育资源和机会的合理分配,导致社会等级和各种不公平,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的传统观念受到挑战,学术自由、学术声音、以人为本的文化和基本素质教育受到威胁,教育的商业化违背教育作为社会共享的社会福利的根本思想。

Morgan(2008)从多年收集的美国英语的主流公共话语中(报刊、广播、电视、会话等)选取大量关于商业和政治的隐喻话语和其他以战争为源域的隐喻话语来考察关于社会体制的隐喻中典型的源域和目标域的关系。作者在分析这些隐喻过程中得出关于社会体制的三种主要隐喻家族:同一集体中若干合作者为取得共同目标而进行内部协作的合作模式、两方或多方为争取只有一方才能得到的目标而相互斗争的竞争模式以及相互联系的系统模式。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决定对目标域的多重识解方式。从逻辑上讲,一个认知域既存在常规的识解方式,又可通过一个以上的隐喻家族来识解,如商业机构相互之间的关系看似竞争的,从内部结构看则是合作的;政治在选举场合是竞争的,在为取得共同目标而结成联盟时则是合作的。Morgan认为,多个隐喻家族的多重识解创造新的认知框架,并且使其有可能常规化,进而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促成社会风气和社会体制的变革。 认知语言学同社会语言学的结合离不开实证方法。基于客观观察的实证方法是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另一个重要特征,这一点在《认知社会语言学》一书中也得到充分反映。该书专门以Heylen, Tummers & Geeraerts, Stefanowitsch & Gries, Grondelaers, Speelman & Geeraerts & Speelman,Grondelaers & Geeraerts 4篇基于语料库定量分析的文章为独立的一章来突出和强调实证研究,尤其是语料库的多元变量分析在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中的成就和意义。其中,Heylen, Tummers & Geeraerts(2008)从方法论角度比较离线的语料库分析和在线的心理语言学实验,指明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点和不足:语料库定量分析可以收集大量的语料来同时研究多元变量的影响,但其局限性是只能考察离线效果(offline effects);心理语言学的阅读测量实验可以直接考察在线加工的影响,但其时间局限性不能考察多元变量的同时效应(simultaneous effect)。作者指出,以语料库的定量分析确定相关变量,再通过心理学实验方法有针对性地考察各变量对在线加工的影响,语料库方法同心理语言学实验的结合,能够充分发挥两种研究方法的优势。

4 结束语

认知社会语言学对语言社会性的关注是全方位的。首先,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社会视角和实证方法同语言类型学结合,克服通过一种语言或少数语言为标准来研究人类语言,从而把某种语言的特征当成普遍价值的弊端。其次,传统研究忽略的口语语料也纳入研究对象,以适应基于用法的理论主张对用法语料的全面要求。尽管《认知社会语言学》中某些观点夸大了语言的作用,存在把语言作为影响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甚至解决意识形态和政治争端的手段的极端看法,但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创造了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语言、社会研究的新价值。认知社会语言学是认知语言学对生成语言学革命的继续,也是认知语言学的新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凸显。

注释

①VARBRUL是一个强大的统计软件,是自20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问世起就为社会语言学研究广泛采用的逻辑模型, 用来解释各种情景和语境因素对说话者选择语言形式的影响。该软件采用最大概率估测方法。VARBRUL 软件使研究者能够估测任何言语活动中自然并现的多种独立的语言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相对强度。

②GoldVarb是采用变项规则分析法的计算机应用软件。除了变项规则分析法的基本运算外,还有一系列有利调整数据和再编码等功能的用户界面,对社会语言调查数据的多元回归分析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Dirven, René. Major Strands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A]. In Ruiz de Mendoza Ibáez, Francisco J.,Pea Cervel, M. Sandra(eds.).Cognitive Linguistics: Internal Dynamics and Interdisciplinary Interaction[C]. Berlin/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2005.

Dirven, René, Hans-Georg Wolf, & Frank Polzenhagen.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Cultural Studies[A]. In Dirk Geeraerts & Hubert Cuyckens(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Geeraerts, Dirk. Methodology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A]. In Gitte Kristiansen, Michel Achard, RenéDirven &Francisco J. Ruiz de Mendoza Ibáez. Cognitive Linguistics : Current Application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C]. Berlin/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 2006.

Gibbs, Jr.Raymond W. Why Cognitive Linguists Should Care More about Empirical Methods[A].In Gonzalez-Marquez, M., Mittleberg, I., Coulson, S. & Spivey, M. (eds.).Methods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7.

Grondelaers, Stefan, Dirk Speelman, & Dirk Geeraerts. Le-xical Variation and Change[A]. In Dirk Geeraerts & Hubert Cuyckens(eds.).The Oxford Handboo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Grondelaers, Stefan, Marc Brysbaert, Dirk Speelman, & Dirk. Er als accessibility marker: on-en offline evidentie voor een procedurele interpretatie van presentatieve zinnen[J]. Gramma, 2002(9). Kristiansen, Gitte. Idealized Cultural Models: the Group as a Variab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gnitive Schemata[A]. In Roslyn M. Frank, RenéDirven,Tom Ziemke,Enrique Bernrdez & Mouton de(eds.). Body, Language and Mind.Volume 2: Sociocultural Situatedness[C]. Berlin/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 2008.

Kristiansen, Gitte, & René Dirven. Cognitive Sociolinguistics: Language Variation, Cultural Models, Social Systems[C]. Berlin/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2008.

Lewandowska-Tomaszczyk, Barbara. Polysemy, Prototypes, and Redial Categories[A]. In Dirk Geeraerts & Hubert Cuyckens(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Nerlich, B. & Clarke. D. D.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the History of Linguistics[A]. In Geeraerts, D. & Cuy-ckens, H.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C].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OlivEira, Roberta Pires de & Robson de Souza Bittencourt. An Interview with Mark Johnson and Tim Rohrer: From Neurons to Sociocultural Situatedness[A]. In Roslyn M. Frank,RenéDirven,Tom Ziemke,Enrique Berna’rdez and Mouton de(eds.). Body, Language and Mind. Volume 2:Sociocultural Situatedness [C]. Berlin/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 2008.

Palmer, Gary B. Energy Through Fusion at Last: Synergies in Cognitive Anthropology and CognitiveLinguistics [A]. In Gitte Kristiansen, et al. (eds.).Cognitive Linguistics : Current Application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C]. Berlin/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2006.

Rohrer, Tim. Three Dogmas of Embodiment: Cognitive Linguistics as a Cognitive Science[A]. In Gitte Kristian-sen, et al.(eds.). Cognitive Linguistics: Current Application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C]. Berlin/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2006.

Ruiz de Mendoza Ibez, Francisco José, and Lorena Pérez Hernndez. Metonymy and the Grammar: Motivation, Constraints and Interaction[J]. Language & Communication, 2001(4).

Tummers, J., K. Heylen&D.Geeraerts. Usage-based Approaches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A Technical State of the Art[J]. Corpus Linguistics and Linguistic Theory, 2005(2).

Vyvyan, Evans, & Melanie Green.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M]. Edinburgh:Edinburgh UP, 2006.

Yu, Ning.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A Perspective from Chinese[M].Amsterdam: John Benjamins,1998.

WWW.LWLM.COM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浅析生成语言学语义观.认知语言学语义观
发布时间:2023-03-15
" 论文关键词:认知 生成语言学 论文摘 要:生成语言学的领军人物乔姆斯基始终把语法看作是语言的基础,始终遵守句法是独立于语义的,句法研究不应以语义为基础,形式必须独立于意义之外进行描述。认知语言学以语义为中心,将语义等......
读解认知语言学中语义的百科知识性
发布时间:2023-04-23
读解认知语言学中语义的百科知识性 二十世界70年代,在认知科学的理论发现和神经语言学的发展及各种认知语言学理论内容的基础上产生了认知语言学。和传统的研究语言的转换生成法不同,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不是独立的认知,而是人类全......
浅析认知语言学的新视角——构式语法
发布时间:2022-11-04
浅析认知语言学的新视角——构式语法 一.引言 近年来,在认知语言学方面,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诸多理论,构式语法由于其处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前沿而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构式语法理论产生于上wWw.LWlm.com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只有二......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英语时态教学
发布时间:2023-02-25
一、学生使用时态的误区 相关研究调查表明,现阶段的中国学生关于时态的用法往往存在一些误区,比如:一是将现在时与过去时间(地点)连用,如He has met his best friend Tom three days ago;二是将瞬间动词与表示一段时间的状语连......
认知语言学对二语写作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2-24
认知语言学对二语写作的启示 1.引言 根据Swain提出的“可理解输出”假设,语言输出有利于语言习得。英语写作理论主要有以下三个流派。一、结果法(Product approach)。二、过程法(Process)。“过程写作模式”。三、体裁法(Genre-......
转换生成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25
转换生成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对比研究 [摘要]转换生成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之间有相似之处,但它们的哲学和心理基础、语言观、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通过两个流派的对比研究,能更清楚地认识其独特的特征。 [关键词]转......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解释语言的不可译性
发布时间:2022-11-20
认知语言学作为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很快引起了语言学家的注意,以一种严格的科学来开始研究认知语言学和整个语言系统的关系以及对以前的语言学观的冲击。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围绕着这个学科的关键......
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角度探讨网络流行体
发布时间:2015-08-24
摘 要:本文主要讨论了流行于网络的一种新的流行语形式“伊P体”,通过对能够进入该构式的词语类型来对该构式进行分类,分析了该构式的结构特点及产生和流行的深层社会语言学原因,并简单预测了该类网络流行体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语法教学
发布时间:2022-10-18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语法教学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的地位与方式一直引起热议。试图通过对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的研究,以及对目前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状况的分析,探索有效途径,解决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切......
新认知语用学
发布时间:2022-08-17
提要:认知语言学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语言本质属性以及运作机制的认识。不仅如此,从认知视角开展的语言学研究可以为重在描写和解释语言(表达与理解)选择的语用学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理论工具。有别于关联理论指导下的认知语......
探索认知语言学下的汉语多义词
发布时间:2023-07-24
探索认知语言学下的汉语多义词 近年来,随着我国网络媒体的不断丰富,很多网络用语日益丰富。很多词汇都增添了一些新的“释义”,这使得汉语词汇的多义现象更加普遍。同时,也是更加增添了汉语多义词的复杂程度。中国汉语博大精深,多......
汉语多义词“手”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13
手既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认知世界的重要参照点。很多与其有关的词语也具有了隐喻和转喻的含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手的义项如下:人身体最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拿着;小巧而便于拿的;亲手;手段、手法;用于技能、本领等......
从范畴化理论到认知语言学
发布时间:2023-03-08
认知语言学是从范畴化相关理论起家的,这是因为范畴是人类认知的重要方面。古希腊哲学家对于范畴就相当重视。柏拉图认为范畴是一种独立于人的存在,存在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是客观世界本身自然而然自为自适的分类。对于这......
浅析语言相对论对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3-12-18
以下是一篇关于浅析语言相对论对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影响的毕业论文,欢迎浏览! 语言相对论是一种思维相对于语言的人文课题,即人的思维模式随着语言的变化而有所不同,随着语言相对论的发展及其应用,深入探析语言模式,带动了人类对语......
试论语言相对论对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摘要:语言相对论是一种思维相对于语言的人文课题,即人的思维模式随着语言的变化而有所不同,随着语言相对论的发展及其应用,深入探析语言模式,带动了人类对语言的全新思考,实现广泛的语言主义改革,将对人类的思维与行为产生......
神经认知语言学给汉语语音教学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7-27
神经认知语言学给汉语语音教学的启示 第二http://wWw.LWlM.cOM语言学习时,学生母语会对目的语的学习产生正迁移和负迁移的影响,怎样尽量避免负迁移的不利影响而充分发挥正迁移的积极作用?本文试图以神经认知语言学的连通理论为理论依......
认知语言学在日语惯用语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3-12-17
认知语言学在日语惯用语教学中的应用 日语学习中词汇的学习伴随始终,而词汇中的惯用语又被认为是最难掌握因此也是最难习得的部分。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对日语惯用语的习得进行一番探讨。 一、认知语言学简介 认知语言学兴......
浅谈后现代哲学思潮中的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6-07-04
1引言 自20世纪60年代正式诞生以来,社会语言学主张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的方法考察语言,研究语言的社会变体、地域变体、性别与语言、年龄与语言、社团与语言、族群与语言、宗教与语言、国家或地区语言政策和语码转换等现象(W ardhaugh1......
认知语言学架构下的修辞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3
摘要:认知语言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将心理学领域的认知概念和语言学联系在一起,利用认知中的理论来解释语言学中的现象,解决了一部分以往难以解释的问题。而修辞学作为语言学的重要分支,我们同样可以利用认知学中的理论来进一步解......
浅析“新认知主义”转向认知与语言学流派的互补性关系
发布时间:2023-07-08
认知语言学自诞生以来已走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学界对这一新兴的语言学模式予以极大地关注,众多学者纷纷参与到该学科的理论建设中来,可谓成果斐然。然而,有两种现象值得我们注意。一是当触及认知语言学这一话题时,不少人的回答往......
认知语言学对第二语言教学的贡献及其局限性
发布时间:2022-10-08
认知语言学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其主要创始人是George Lakoff。认知语言学并非是一种单一的理论,其特点是把人们的日常经验看成是语言的基础,同时认为语言和认知能力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 1.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语言特点......
用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观察歇后语
发布时间:2023-07-12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它给语言学界带来的新的视角和观念给了语言学者新的研究空间,并且也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认知语言学中隐喻理论更是得到了重视,它的研究已然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问。歇后语是汉语中最具特色的语言现象之一......
浅谈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理论
发布时间:2023-03-05
浅谈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理论 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诞生的一个新的语言学流派。作为对乔姆斯基所创立的转换生成语义学为代表的形式主义语言学的反叛,认知语言学更侧重于对语言和思维之间关系的研究,抛弃了在此之前占主导地......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发布时间:2023-05-14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1.前言 目前,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障碍之一就是英语语法,难以理解一些抽象化得定义和运用规则。因此,帮助学生消除这一障碍,将语 法学习简易化,着重提高学生对于学习语法的热情,培养学习兴......
试析认知语言学文化翻译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19
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是认知活动和过程。文化翻译是再创造的过程,是译者对原著的认知活动。从认知过程来看,认知语言学关注创造性以及体验性,这一理论认为,认知过程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翻译结果。同时,翻译与文化密切相关,离开......
论语用学与语义学及认知语言学的互补关系
发布时间:2023-02-24
【摘要】语用学没有出现在语言学任何分支里,原因就是它其实是包含在所有的分支里的,意思就是说,语用学无所不在,语用学可以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语用学与那么多语言学分支或独立体系以及我们的生活都有一种互补的关系。语用学在......
浅谈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语法教学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大学英语语法教学 英语应用能力 论文摘要:大学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的地位与方式一直引起热议。试图通过对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的研究,以及对目前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状况的分析,探索有效途径,解决大学英语语......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析英语词汇教学
发布时间:2023-05-26
目前,我国的英语词汇教学中,教育者不重视提高学生词汇的记忆技巧,导致学生死记硬背词汇的现象普遍存在。 一、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 目前,英语词汇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大部分教师重视通过填鸭式的词汇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词汇......
美术艺术语言审美认知
发布时间:2023-01-01
美术艺术语言审美认知 美术艺术语言审美认知 美术艺术语言审美认知 来 源自 教育 网 一、艺术语言的形成来源于精神生活 从原始社会开始,艺术活动就在人类社会实践之中萌芽。随着人类童年时期美术作品《野牛》的发......
《词汇与短语教学的认知语言学方法》介绍
发布时间:2013-12-17
《词汇与短语教学的认知语言学方法》介绍 1.引言 《词汇与短语教学的的认知语言学方法》(Cognitive Linguistics Approaches to Teaching Vocabulary and Phraseology)由Mouton de Gruyter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主编为Frank Boers与......
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26
摘要:词汇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英语学习来说,认知语言学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通过对认知语言的合理运用可以有效的提升英语词汇教学质量。因此,正确应用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引导作用,可以有效的提高英语词汇教......
探究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汉语多义词
发布时间:2022-08-31
探究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汉语多义词 一、多义词的性质和特征 (一)多义词的性质 多义词众多义项的形成是语言长期发展的结果,是语言的历时演变现象。在国内,自从多义词开始被学者关注以来,关于多义的定义就众说纷纭。现今学术界较......
试论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3-29
" 论文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英语教学 听说读写 论文摘 要: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简介入手,从培养英语学习者听说读写技能的角度介绍了认知语言学理论给英语教学带来的启示。 80年代中后期,认知语言学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语言的方法在认......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发布时间:2015-09-06
摘要:认知语言学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到80,90年代得到迅猛发展,本世纪渐成主流。认知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普遍原则和人的认知规律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我们对世界的经验以及感知和概念化世界的方式基础之上的一门新学科。认知语言学为......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人体词
发布时间:2023-07-13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人体词 隐喻不仅是语言中的一种修辞现象,它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本质上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作为一种认知手段,隐喻帮助我们运用已知的事物来理解未知的事物,用具体的实物......
认知语篇学
发布时间:2023-01-22
提要:认知语篇学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以语篇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从认知角度解释语篇的内部结构,从而将语篇的生成与理解纳入人类的一般认知模式。在语篇的性质和意义问题上,认知语篇学分别坚持语篇组织的认知理据观和语篇意义的......
语言象似性的认知研究(1)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是语言相对于任意性的另一个基本特征。象似性研究对了解语言和认知的关系意义重大。人类认知积极参与人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所以语言不是直接反映客观世界,而是反映人的头脑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
浅谈外语学习个体差异的认知语言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关键词:个体差异 认知学 语言认知能力 学业弱势群体 大学教学 论文摘 要:我国高校里学习方面“学业弱势群体”(ADG: academically disadvantaged group)的存在是不容忽视和回避的现实,这引发了语言专家对外语学习中个体差异......
认知社会语言学视域下的西安小吃名称翻译探究
发布时间:2023-03-18
一、引言 作为西安市的重要名片,西安小吃蕴含着极其独特的饮食文化和地域特色。对于不懂汉语的外国友人而言,要在品尝小吃美味的同时,能从小吃名称中领略西安饮食文化的风采、最终达到文化认同,翻译好小吃名称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
从认知语言学隐喻角度对比分析中韩民族认知心理
发布时间:2022-12-10
一、引言 隐喻,作为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与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密切相关。人类的身体是认知的主体,身体在与外部世界的互动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所以,山......
浅析认知语言学与语用学、大学英语教学间的联系
发布时间:2022-12-21
浅析认知语言学与语用学、大学英语教学间的联系 1.认知语言学 1.1认知语言学背景 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 诞生于80 年代初, 80 年代末趋于成熟。1989 年第一届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在德国召开,参加人数75 人。第二届,......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隐喻的翻译
发布时间:2022-12-16
现如今有很多人喜欢使用隐喻来反映情绪,有很多学者也对隐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展开了研究,学者从很多角度对隐喻进行阐释,为翻译界带来了提供了翻译的新途径。因为隐喻的作用在翻译中已经凸显出来,再加之,学者的研究越加深入,人们......
认知语言学体验观视域下的英语语篇教学探析
发布时间:2016-10-27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英语专业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其逻辑思辨能力较为缺乏,尤其表现为创新能力及分析能力的不足。将认知语言学体验理念应用到专业英语教学中,可有效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及分析问......
论认知语言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篇连贯解释的互补性
发布时间:2022-11-07
论认知语言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篇连贯解释的互补性 〇语言的功能维度 编者按:功能是多维度研究语言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国内外语界,尤其是英语界,将太多精力集中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引进和诠释上。本刊不否认这一功能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日语听力教学策略探究
发布时间:2023-04-01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日语听力教学策略探究 认知语言学是一门兴起于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的新兴学科,主张以认知为出发点,研究语言形式及意义规律,现已成为语言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认知语言学也为日语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教......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看隐喻的翻译
发布时间:2023-03-05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看隐喻的翻译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看隐喻的翻译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看隐喻的翻译 来源 【摘 要】从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来看,隐喻是从源域向目的域的映射。隐喻是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体现了语言与文化的紧......
浅谈认知语言学的图式理论与英语听力教学
发布时间:2023-05-21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种新范式,它主要有三种方法表征,分别为经验观、凸显观和注意观。图式理论认为人类的大脑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图式,这些图式不仅描述了事件本身,而且规定了一系列进入该图式的原因和条件等决定性概念......
网络语言中的认知隐喻解读
发布时间:2022-12-12
摘 要:随着互联网在世界的普及和网民队伍的壮大,网络用语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本文在介绍网络语言的语体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隐喻与网络语言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网络隐喻的认知特点。研究表明,隐喻是网络语生成的一种重要的认知手段......
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2-12-19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及启示 1.语言的体验认知观 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强调人的经验和认知能力(而不是绝对的客观现实)在语言运用和理解中的作用,认为没有独立于认知以外的意义。语言不是封闭、自足的体系,而是客观现实、社会文化、......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英语词汇的文化语义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0
词汇是构成语言不可缺少的基本材料,词汇知识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学习是任何语言学习者在习得语言时最重要的环节,大学生听、说、读、写、译各项英语语言技能的提高都与学生习得的词汇量息息相关。另外,各项英语考试也对学......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职业学校英语词汇教学探索
发布时间:2023-06-27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职业学校英语词汇教学探索 wWw.LWlm.coM 词汇是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学习英语的职校生而言,如何能把词汇学好是他们最为关心的事情,同时对此又有着手足无措的感觉。因为职校生多采用死记硬背的机......
句法―语义不对称性现象的认知语言学解释
发布时间:2022-11-26
摘要:语言不对称性现象普遍存在,对称是相对的,不对称是绝对的。相同词类的句法结构虽然存在不对称性,但它们在语义概念结构上呈现出很大程度的语言理据性或象似性。语言不对称性结构与人类的经验感知具有一种内在的关联,我们对现......
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下的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28
认知语言学涉及的科学领域非常广泛,它包括了人工智能、系统论、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语言创建、学习、运用理论,而语言是人类发源历史记录与传承的主要载体,是进行沟通交流和世界历史研究的根本,在该理论下进行英语......
基于认知语言学构架下的高校英语语法教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28
摘要:英语语法是英语基础知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然而,英语语法知识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特点,很难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的关键环节。新时期,在积极实施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过......
汉语诗词隐喻现象分析的认知语言学视角
发布时间:2023-01-01
摘要:宋词是我国的文化财富,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学者进行研究,而李易安词一直是中国诗歌研究的一个热门领域。本文尝试以李清照诗词为例,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汉语诗词隐喻现象进行分析。 关键词:隐喻;诗词;认知语言学 Abstra......
浅论认知语言学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3-02-20
" 【论文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词汇 大学英语教学 运用 【论文摘 要】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简要介绍了与词汇教学有关的认知语言学方面的理论,提出词汇教学的新思路,即结合......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诗歌意象翻译
发布时间:2023-06-28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诗歌意象翻译 诗歌翻译一直以来都是翻译中较为复杂的领域。由于中西方诗歌在文化、诗歌结构、诗歌韵律上的不同,诗歌翻译往往难度比较大。而在诗歌翻译中,诗歌意象的翻译则更是如此。传统的翻译原则注重诗歌结构或......
认知语言学理论教学影响的局限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03
认知语言学理论的诞生,既促进了语言研究的发展,也拓展了语言应用研究的范畴。尤其认知语言学理论给予语言教学的影响更深受语言学研究者和任课教师的关注。然而,在以往的研究中,无论是语言学科的任课教师,还是语言学的研究者都因过......
基于认知语言学对英语多义词教学研究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1-27
一、引言 单词学习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英语学习的基础,只有具体一定的词汇量,才能更好地实现对英语写作和阅读的能力提升,在英语单词的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新的问题,随着现实教育的发展,很多学生在英语教学过程......
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汉语熟语理解与翻译探究
发布时间:2023-01-26
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汉语熟语理解与翻译探究 综上所述,国外多从心理语言學的角度注重对熟语理解和处理的研究,很少从认知的角度探究熟语的构建和不同文化语境下熟语的翻译。国内对熟语研究,多是对其分类和性质的讨论,关注熟语意义的......
基于认知语言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5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许多专家学者针对对外汉语教学而进行相关研究,为对外汉语教学的更好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汉语是汉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其博大精深,增加了对外汉语教学的难度。语法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留学生学习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留学生的学习难度。根据相关调查可知,如果对外汉语教师具备良好的语法理论系统,则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由此,对认知语言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用的.........
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指导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词汇是大学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但多年以来,单词记忆困难困扰着很多学生。如何找到更为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词汇的教学,培养学生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一直是众多学者们探索的问题。文章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重新思考......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思考大学英语中语法教学的方向
发布时间:2023-03-09
【摘 要】长期以来,部分大学教师走入了一个误区,普遍认为经过中学六年的语法磨练,现今的大学课堂不再需要讲解语法了。 而关于英语语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教育界一直莫衷一是。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本文作者通过自身的教学......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人生”的概念隐喻
发布时间:2022-12-06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人生”的概念隐喻 一、引言 近年来,在语言学界中人们对隐喻的认知研究越来越多。其实这种隐喻的研究从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从亚里士多德的隐喻的修辞学传统到柏拉图的隐喻的哲学传统再到法国结构主义语言......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秦观词中的借代
发布时间:2022-10-28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秦观词中的借代 wWw.LWlm.coM1.修辞学中的借代 传统修辞学认为借代是一种纯修辞手段。通常被定义为“借用与本体事物相关的另一事物来代替本体事物的一种修辞格”[1]。比如“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是......
关于脑损伤语言认知障碍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12
" 论文关键词语言障碍,认知神经心理学,评估,治疗。 论文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揭示语言及其它认知的脑机制成为科学研究的前沿与热点。研究各种脑损伤导致的特异性语言障碍,为探索语言和其它认知的结构、......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大学英语语法与写作课程整合设计
发布时间:2023-06-27
认知语言学认为,由语素组合成的词、短语、单句和复句等都是大大小小的构式(constructions),都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一个构式是心理上的完形(gestalt),整体要大于部分之和(沈家煊,1999)。同时,语言是一个涉及语法、语义和语......
浅谈认知语言学对中职商务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4-08
一、引言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和课题十分热门,作为研究语言的一种方法,认知语言学坚持经验主义的哲学观,以身体体验和经验为出发点,探索语言背后的认识方式和意义。认知语言学认为,词语和句子本身并没有意义,而是一种反映人类思想的工具,人类通过其来表达自身的想法和观念。因此,语言与人类的个人经验和生活实践息息相关,是对人类主观世界的一种映射。认知语言学主要持有三种观点:经验观,凸显观和注意观。每一种观点.........
浅谈认知语言学与关联理论的互补关系
发布时间:2016-09-14
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相对地都会关注语言内容推理过程中的机制牵引功效,但是始终保留不同侧重点介入规则,其中前者主要将一系列和语言推理流程相关的内容视为概念激活支撑单元,比较注重在激活概念架构期间认知机制单元的控制实效。而......
试论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3-06-14
词汇是影响语言能力的重要因素,词汇的储备量可以直接影响语言的运用成果,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词汇的教学始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可以从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的能力都获得提升,而这些能力的提升与学生的词汇量密切相关;同时,各种等级的英语经考试对于学生的词汇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都说明词汇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认知语言理论是近年来获得快速发展和拓展的理论体.........
关于语言的模糊性与模糊化认知
发布时间:2023-03-24
" 论文关键词 模糊语言;范畴化;认知;动态 论文摘要 语言的模糊性是一个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语言现象。本文从逻辑分析入手,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并运用认知范畴理论就人对客观世界的模糊化认知以及模糊语言产生......
认知语言学语境下被动句英译汉的原则与方法
发布时间:2017-04-19
英汉两种语言在结构和习惯表达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尤其是英语被动句的翻译,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语境是极为关键的,只有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使译文更加正确流畅,近年来,我国翻译学界的一些学者从多个角度对被动句的翻译问题开展了分......
从认知语言学看名词临时作量词的语义演变规律
发布时间:2023-01-22
关键词:古代汉语;名词;临时活用;量词;语义;认知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法是观念的反映,量词作为一种语法现象是量观念的反映。量观念也同其他观念一样,经历了产生、发展、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在语法中部分地体现在量词的......
语言表达差异对认知及文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6-19
本文初步探究了语言对认知、文化的影响,进一步印证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有关不同语言产生了不同的思考方式的基本结论。在浅析语言、思维以及文化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语言差异是文化差异的源头。学习文化人类学,可以让人在了解不同文化时不立即否定一件事、一个群体甚至一种价值观。因为,首先人类学是一个不赞成普世价值的学科;其次,所有文化都是相互影响且日益变更的,文化是绝对不会孤立存在的。康德拉菲利普科塔克在《文化人类学.........
对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阈下日语翻译教学模式探析
发布时间:2022-09-26
对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阈下日语翻译教学模式探析 对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阈下日语翻译教学模式探析 对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阈下日语翻译教学模式探析 精品 源自高考备战 不同的语言流派对语言语义给予不同的解释,形成各种各......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纳西传统词汇文化语义初探
发布时间:2023-03-08
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越来越重视,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和保护问题也越发突显。对于主要聚居在云南省丽江地区纳西族及纳西语的研究虽较之更多濒危语言而言,研究和保护力度稍好,但随着纳西民族汉化进程的加快,对于纳西语的研究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急需加强,特别是对于承载着丰富民族文化语义的传统文化词汇的研究更显如此。对于文化词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加强文化的了解,且有助于对纳西语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一、文化.........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及其对高校翻译教学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2-12-11
摘 要:翻译教学的中心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为探讨翻译本质和翻译教学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教学活动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再现翻译过程,培养翻译能力。本文从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相关理论入手,运用认......
英汉语言与文化对空间认知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12-07
空间隐喻是指以空间概念为源域 (source domain) 向其他认知域 (cognitive domain) 或靶域 (target domain) 进行映射 (map),进而获得引申和抽象意义的过程。空间隐喻能够反映人类的空间认知主题,而空间认知主题也受空间隐喻的......
试论语言交际中句式选择的认知语用阐释
发布时间:2023-05-23
提 要:人们在语言交际中选择句式受到认知和语用因素制约,其主要表现在认知语境、认知效果、语用意图象似性以及语用现象语法化等方面。说话者选择的句式结构是一种具有最佳关联性的明示刺激,是对语言符号进行最优化配置,旨在传递说话......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域下的翻译教学模式构建
发布时间:2022-11-12
摘 要: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强调了翻译过程中体验与认知的重要性,坚持翻译是认知主体主观能动性和制约性的动态平衡。认知语言学翻译观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翻译研究视角,对翻译教学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本文指出了传统翻译教学模式的弊端,......
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高职英语课堂情景剧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18
认知语言学主张语言依靠人的认知才能产生和实用,也就是说语言是基于人们对现实世界的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而形成的(王寅,2009)。语言的体验性是指语言依赖人与现实之间的互动经验,它指出让人的身体与外界环境进行互动,产生了体验式......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浅析《等待戈多》中的反讽
发布时间:2022-08-24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浅析《等待戈多》中的反讽 一、引言 以色列的语言学家吉洛拉后提出了间接否定理论反讽涉及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两者之间是一种间接否定。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需要经过比较才能估计出它们之间的距离,这恰是反讽固有的......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日本留学生汉语声母习得偏误浅析
发布时间:2022-12-06
摘要:语言学习中,语音是第一道难关。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讨论日本留学生学习汉语时出现的声母偏误:r、f/h、zh/ch/sh和z/c/s,并探索偏误产生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日本留学生;声母习得偏误......
从认知语言学看名词临时作量词的语义演变规律(1)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本文以先秦至明清时期具体的语言事实为基础,从语义方面对名词临时作量词现象进行了全面、深入地考察,发现名词作量词的语义演变具有 规律 性:1.名词临时作物量词的优先顺序为:[+可容性][-人体器官]名词......
从社会语言学看网络用语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6-09-18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含义网络用语的特点和网络用语的发展三方面,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网络用语进行研究和讨论。 一、社会语言学的含义 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的分支,是探讨语言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领域包括语言与......
当代认知语言学研究体系下的隐喻翻译探究
发布时间:2022-10-06
当代认知语言学研究体系下的隐喻翻译探究 引言 一、隐喻翻译的认知理论 Lakoff & Johnson在1980年出版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把隐喻在认知中的地位首次明确了,从而把隐喻的研究在认知角度的领域提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隐喻......
认知构式语法
发布时间:2022-12-30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构式语法;认知构式语法 1 CL与CxG的基本目标 构式语法(CxG)也接受上述基本理论框架,主张语言研究当聚焦于发现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机制,其语法理论当聚焦于研究发话者和受话者有关语法知识在心智中的表征......
基于元认知理论的英语语言学,者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及提高
发布时间:2016-09-18
众所周知,英语学习是很多国家各阶段教育的必修课,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英语学习涉及的层面较多,且英语能力的培养周期也较长,培养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带来了很多有利之处。根据一些元认知理论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
认知语言识解视域下译者主体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5
摘要:20世纪70年代,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得到彰显。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中识解理论从详略度,辖域或背景,视角,三个角度来分析并结合《洛丽塔》的两个中文译本来研究认知语言学识解视域下,对译者主体......
从认知语用学角度浅析善意谎言及其教育意义
发布时间:2023-02-22
摘要:从认知角度讲,语言是认知过程的产物和结果,善意谎言也不例外。同时,语用对于善意谎言亦有很好的解释力,是对认知的补充。本文从认知语用学视角,以理想认知模型(ICM)为理论基础,结合关联理论尝试对善意谎言解进行阐释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