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28 01:02:57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
时间:2023-03-28 01:02:57     小编: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

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如同一组俄罗斯套娃,既可以相互独立,又可以相互包含。如何看待和处理这几个层次的主体性的关系,这本身就标志着特定主体的主体性的实际发展水平。

一、个人主体性和群体主体性

个人和群体都可以是一种主体性的存在。在由个人组成的群体中,个人主体性和群体主体性存在着相互依存而又相互对立的关系。德国人本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十分重视个人和群体的统一。他说:“孤立的,个别的人,不管是作为道德实体或作为思维实体,都未具备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只是包含在团体之中,包含在人与人的统一之中,但是这个统一只是建立在‘自我’和‘你’的区别的实在性上面的。”“真理和完善只是各个本质上相同的实体的结合和统一。哲学最高和最后的原则,因此就是人与人的统一。”[1]他所说的“团体”可以理解为社会,人与团体的关系表明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存在。 第一种类型:以群体为中心的群体和个人主体性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作为主导的观念而被强调的是:群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群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当服从群体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即集体的主体性取代了个人的主体性。

在强化的群体观念支配下,个人观念相对被弱化,由此可能产生不同的后果。如果群体中的个人保持着足够的主体性,在群体整合个人的力量时,强化群体主体观念,以便实现这种力量的整合,会产生较好的群体效应,实现群体应有的功能。如果由于过分强调群体,以致压抑甚至牺牲了个人的主体性,在这样的基础上是很难实现群体的力量整合的,因为群体力量的整合需要借助于个人主体性的努力。在个人主体性被压抑或牺牲的条件下,即使勉强实现了群体的力量整合,也会是弱的整合,而不会是强的整合。有时可能暂时形成看似强势的群体力量整合,但由于群体内部对个人主体性的压抑,不断削弱群体内在的力量,最终也会使之转化为弱势群体。

人在本性上似乎既是合群的又是不合群的,合群的一面使他在群体中不再感到孤独,他在群体中满足了人际交往的需要,获得某种安全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等等。但在群体压抑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人成为个性泯灭的群体之一员,甚至仅仅是茫茫人海中的一滴水时,孤独感又会弥漫他的心头,并且很可能更乐于守住一份还有几分主体感的孤独。作为人群共同体的民族或国家,在与其成员的关系中都存在着这类问题,解决好群体与个人的矛盾,不论对群体抑或对个人都是极其重要的。

国家的统

一、稳定、强盛和繁荣,无疑是生活于其中的每个公民的利益的根本保证。因此,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增进国家的强盛和繁荣,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国家实力的增强应当更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人的个性得到尽可能全面的发展,实现其应有的主体性。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一个民族的国家制度必须体现这一民族对自己权利和地位的感情”。[2]如果国家不以人民为目的,而使国家本身成为目的,把人民变成实现这种目的的纯粹的手段或工具,就会窒息人的个性和主体性,成为对于人来说异化了的存在。这时,人们就会抵制过度泛滥的国家的主体性,发展起新的健康合理的群体主体性,以改良、改革或革命的方式重建能与公民的个人主体性相协调的国家这种社会群体的主体性。历史证明,以群体为中心的群体和个人关系的保持,是以维护必要的个人主体性为前提的;如果破坏了这种前提,就必然会导致这种群体和个人关系的瓦解。

第二种类型: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和群体主体性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首要的价值是个人及其自由即主体性的价值。群体的存在以保障个人权益和促进个人发展为目的。个人的主体性成为这种群体的主导因素,群体所包含的个人越多,整体就越由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多变和不确定。个人的主体性总的说来是群体中积极的力量,但这种主体性的自由发挥也不无滥用的危险,然而从整体上讲,其利远远大于其弊。

英国学者克莱夫?贝尔在谈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时说,这个民族刚刚从中世纪沉重的压力下解脱出来,用15世纪意大利画家、哲学家雷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蒂的话说,就是他们认识到“人,只要下定决心办什么事,就没有办不成的。”对于这样一个民族来说,强调个人虽说可能过了些头,却也未可厚非。[3]从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人的主体精神空前的迸发,由此而开启了近代以西方为主导的文明发展。正是这种个人主体性的充分张扬,推动了民族和国家作为社会群体的主体性的形成和发展。

具有主体性的个人的存在,是整个群体具有主体性的本体论前提。个人对世界的认知和行为事实上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在群体之中的表现,就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和群体关系。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和群体关系,较为符合个人以自我为中心的本性。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说过,相应于每个人个性的发展,每个人也变得对于自己更有价值,因而对于他人也能够更有价值。发展了自己的个性,因而也更具有主体性的人,在自己的存在上就有了更大程度的生命的充实。而当个人有了更多的充满主体性的生命力时,由个人组成的群体自然也就有了更多的生命力。[4]这里所体现的是群体主体性对于个人主体性的依赖关系。

当然,个人也依赖于群体所提供的人际条件,使他能够实现自己的主体性。个人的主体性是一个人不可让予的权利,是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的权利。由具有个人主体性的人们组成的群体,理所当然地应当保护个人作为主体的个性和权利;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它就不配成为这样的个人主体的群体。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人作为个体,拒绝让自己被一种生活秩序消化掉,这种秩序只会使他成为维持整体而起作用的一种功能。”[5]这是在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中个人主体性的重要特征。个人主体拒绝群体对自身的异化,坚持了个人应有的主体性;而在个人主体性和群体主体性之间保持着必要的张力,也有利于群体的健康发展。

认为人作为个体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实体”,这种观念也许可以追溯到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在笛卡尔看来,人以及人的灵魂都是实体,而所谓实体乃是“无需其它存在者即能存在”的存在者。就这个意义而言,个人主义就是个体主义。

标志着现代社会的本质属性的“现代性”,在群体和个人关系上,意味着对自我的理解由群体主义向个人主义的重大转变。“现代性不是把社会或共同体看成首要的东西,……而是把社会理解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自愿地结合到一起的独立的个人的聚合体。”[6]人不可能离开社会和群体绝对独立,但可以在不依附于他人的意义上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人。现代社会得以形成的人学前提,就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个人的生成。

近代以来个人和群体关系的历史变化表明,单纯的个人主义不能保证社会的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程度的群体主义来加以补充。也就是说,在个人主体性和群体主体性之间,需要一种相互补充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以避免极端个人主义和极端群体主义的弊端。这不是思辨中逻辑的反复推演,而是现实社会生活的实际要求。

二、群体主体性和人类主体性

在群体主体性和人类主体性的关系中,需要着重讨论的是构成人类整体的大规模的人群共同体如国家、民族同人类的关系。包含在国家和民族之内的各类群体同整个人类的关系,总是要通过国家和民族或以国家和民族为中介才能建立起来,因而必然从属于国家、民族同人类的关系。而国家、民族同人类在主体性问题上的矛盾,则集中在国家、民族本位与人类整体主义的关系上。

法国哲学家埃里克?维易给“国家”下了一个被人们看作是属于自由哲学的定义:“国家是历史共同体的组织,共同体组成国家后就能做出种种决定。”国家就是意味着导致共同意志和主体自由会合的东西,后者是在个人意识中作为对于一种特殊目标的追求而被体验到的。[7] 这个“定义”远不是精确的,但它道出了国家作为群体主体所具有的主体性:形成某种共同意志和做出种种决定。明确这一点,对于目前我们所讨论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国家作为群体首先是以组成它的个人即公民为基础的,它的主体性归根到底是群体选择的自由,国家的作用是借助每个个人实现的,并且通过每个个人达到国家的自我意识。黑格尔说,“……每个国家对别国来说都是独立自主的。现实精神的自为的存在在这种独立性中达到了它的定在,所以独立自主是一个民族最基本的自由和最高的荣誉。”[8]在国与国之间,每个国家都力图作为真正独立的主体存在和发挥影响,国家这个群体的主体性就是国家的主权,其核心是自主做出决定的权力。

时至今日,人类还很难形成整体的力量,因而还不能作为真正意义的主体来起作用。许多学者认为,从本质上讲,现时代是一个国家主义的时代。这种国家主义就是以自己的国家为本位的共同体主义或群体主义。

社会的组织形式是由共同体的成员历史地造成的,国家是社会共同体的一种形式,不是其唯一的形式。在人类历史上,确实曾有过不知国家为何物的时期;在未来理想的社会状态中,国家也可能会由于不再需要而消亡。即使是在国家存在的历史过程中,国家主义也不是始终和必然合理的主体性原则。

民族与人类的关系同国家与人类的关系相类似,两者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是重合或重叠的。特别是对于由单一民族组成的国家来说,在那里,国家与民族直接合而为一。在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里,各民族通过融合或整合成为一个大民族的主体,进而在这个意义上实现民族与国家的同一性。由于民族和国家的这种直接或间接的同一性,因而前面所说的国家主义同时也就表现为民族主义。这是以民族国家为本位的民族主义或国家主义。

以本民族的国家为本位,如果以排斥和损害别的国家或民族为前提,那么就是一种自私和狭隘的民族主义。以自私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来对待其他民族,如果其他民族“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那么在各个民族之间就永远不会有和平。

人类历史和现实中的许多腥风血雨,都发生在民族和民族之间的冲突中。民族和民族之间的战争状态,不符合任何民族的根本利益。即使力量强大的民族可以用暴力征服和统治弱小民族,它也无法在这种统治中获得安宁,因为奴役别的民族的民族不可能是自由的。

为了解决各个民族国家之间的纷争,实现永久和平,德国哲学家康德依据社会契约论的原则,主张在各个民族国家之间建立国际间合理的契约关系。他说:“各个民族作为国家也正如个人一样,……它们每一个都可以而且应该为了自身安全的缘故,要求别的民族和自己一道进入一种类似公民体制的体制,在其中可以确保每一个民族自己的权利。这会是一种各民族的联盟,但却不必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9]

同康德生活的18世纪相比,今日世界的国际关系和民族关系已经大为改善。在一些国家和民族之间,正在逐步形成一种既各自保持独立和主权,又相互联系、交往和合作的国际关系和民族关系。

但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不平等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两个超级大国企图主宰世界的局面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看来,问题并不像康德想象的那样简单,仅靠一纸契约或协议,就能够立即化干戈为玉帛。各个国家、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以实力为背景的,“弱国无外交”,至今还是一个严酷的现实。一个国家、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是别人恩赐的,它要靠自身的发展和进步来争得。

历史证明,由一两个超级大国主宰世界,形成一极化或二极化的世界,是造成世界不稳定和国家、民族间纷争的重要根源。相比而言,越来越多的国家、民族得到充分的发展,缩小各个国家、民族之间贫富、强弱的差距,形成一个多极化的世界,才是更为合理和稳定的国际秩序。正像理想的社会秩序是真正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个人的联合体一样,理想的世界秩序也应该是真正独立和充分发展的国家、民族的联合体。这种世界范围内的国家、民族的联合体,就是包括康德在内许多思想家梦寐以求的人类共同体。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里,民族主义可以成为一个国家或民族凝聚自身、发展自身的精神旗帜,因而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但在各个国家、民族之间联系、交往和合作越来越普遍,各个国家、民族之间越来越相互开放,世界经济越来越全球化的时代里,狭隘的民族主义日益成为各个国家、民族发展的思想障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适当地弱化民族主义,消除其狭隘性、封闭性,并以一种正面意义上的世界主义或国际主义与之保持必要的张力。

法兰克福学派哲学家阿多尔诺批判过黑格尔所鼓吹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主义。他说:“甚至面对可预见的人类,面对黑格尔时代的康德的普遍,黑格尔民族精神学说也是反动的,它培养了某种已被感知为特殊的东西。以这种突出的民族精神的范畴,黑格尔毫不犹豫地参与了一种民族主义。”[10] 德意志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主义,确实在近代以来德国的统一和发展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当它演变成一种狂热而又褊狭的民族意识时,结出了一个给自己民族和其他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恶果——法西斯主义。在意大利和日本也出现过类似的悲剧。以致事情过去半个多世纪,那场噩梦般的经历给世界上许多民族内心造成的痛苦,至今还没有完全抚平。

狭隘的民族精神或民族主义是非理性的,进而甚至是反理性的意识形态。丧失理性的个人,无论对于自身或是对于他人都是危险的。而丧失理性的群体,特别是像民族、国家这样巨大的群体,对于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危险更是难以估计。面对着狭隘的民族主义泛滥的危险,很多思想家都给予这种意识形态以严厉的批判。但他们又不能不承认,一个民族具有一定程度的民族主义,特别是民族认同,是难免的甚至是必要的。民族国家认同是正常的、必要的情感和意识,而极端民族主义则是应当避免的有害的错误倾向。

在一个众多民族共存的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应该作为主体与其他民族平等交往。只有这样的民族才可能是一个具有世界性的民族,一个在人类整体中存在的具有主体性的人群共同体。这样的民族不仅有其应有的民族主义,同时还应有其应有的世界主义,以便使其民族主义不致成为狭隘的民族主义。

英国学者克莱夫?贝尔认为,“无论由理性还是由价值观念产生的强调个性的思想,都必然导致世界主义。”“在民族主义形成对文明的威胁的时候,世界主义就成了文明用以自卫的武器。”[11]这里所说的个性实际上是个人主体性,一个民族中真正具有这种个性的成员不可能允许他所认同的民族走向褊狭和封闭。真正具有个性的人是具有人格尊严的人,也必然是尊重他人的个性和人格尊严的人。这种对他人的尊重必然越过自己民族的界限,把其他民族的个人包括在内。这样,他就必然在观念上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达到一定程度的世界主义。在这个意义上,确实可以说,世界主义是文明的个人的特征。

就世界主义超越了民族主义因而也超越了国家主义而言,它可能是一种类主体或人类主体的观念。它在坚持个人主体性的基础上,超越各个层次群体主体性的局限性,上升到最为广博开阔的人类主体性。尽管由于我们每个人都属于特定的国家和民族,要完完全全摆脱民族主义,采取纯而又纯的世界主义,成为一种地地道道的“世界公民”,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应该不断强化“世界公民”的意识,以某种程度的世界主义来抵制和克服单纯的民族主义可能带来的狭隘性。

三、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一致性

历史的进步使我们看到,在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之间,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一致性。这几个层次的主体性不能孤立存在,都只有在一种结构性的依存和功能性的依存中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使人在其诸种存在方式中都成为主体性的存在,都具有主体性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各自都在生成和发展之中,因此贯穿在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中的一致性也是正在生成和发展之中。一致性是矛盾的同一性的表现,而这种矛盾的另一种属性是斗争性,矛盾即对立面的统一。个人、群体和人类之间的一致性即同一性,总是有矛盾的差别性即斗争性甚至对抗性相伴随,要通过差别走向一致,通过斗争甚至对抗走向同一。人类与自身所包含的众多群体和无数个人之间的关系,在一种空间和时间的联系中辩证地演化着。

从人类历史的实际过程看,人类的各种群体,大到国家、民族、阶级、阶层,小到社群、团体、家族、家庭,以及属于各种群体的个人,在经历着矛盾、对抗甚至冲突的同时,进行着联系、交往和合作。总的说来,在人类各个群体之中和群体之间,人与人的矛盾、对抗和冲突正在减弱,联系、交往和合作正在加强。对于这种历史趋势,如果我们找不到更令人信服的解释,就只能说是人的“类本质”或“类本性”使然。

康德正是这样认为的,他说,人类有“天生的理性要求”,“它要求人类不是表现为恶,而是表现为一个从恶不断地进步到善,在阻力之下奋力向上的理性生物的类。于是,人类的普遍意志是善的,但其实现却困难重重,因为目的的达到不是由单个人的自由协调,而只有通过存在于世界主义地结合起来的类的系统之中、并走向这个系统的地球公民的进步组织,才能够有希望。”[12]康德希望以世界主义而不是民族主义为主导原则,建立起把所有群体和个人结合起来的“地球公民的进步组织”,形成一个真正和平、和谐的人类系统。现在看来,康德的这些愿望不完全是空想,其中有的已经在部分领域里、在初步的意义上变为现实。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仔细地研究过以国家为主体的个人、群体和类的关系。他写道:“具体的国家是分为各种特殊集团的整体;国家的成员是这种等级的成员;他只有具备这种客观规定才能在国家中受到重视。他的普遍规定都包含着双重的因素。国家的成员是私人,而作为能思想的人,他又是普遍物的意识和意志。但是这种意识和意志只有在充满了特殊性……的时候,才不是空虚的,而是充实的和真正有生气的。换句话说,个人是类,但是他只有作为最近的类才具有具有自己内在的普遍的现实性。”[13]

在这里,黑格尔所说的类不是人类而是族类,因为他是以国家、民族为类整体的。他所说的“国家成员”较之康德所说的“世界公民”后退了一步,但也因此而更具有现实性。黑格尔注意到群体和个人不同等级的特殊性,但他强调贯穿于这些特殊性中的普遍性,主张以这种普遍性把个人、群体统一到族类即国家之中。

作为主体性的人的自由首先是个人自由,是人的个性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但个人的个性与群体的特性以及人类的共性不应当是相互排斥的,而应当是内在一致的。孤立的个人的个性的存在,不与其他个性相沟通,不与群体的特性和人类的共性相统一,不可能是完满的个性,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

马克思说:“人的个人生活和类生活并不是各不相同的,尽管个人生活的存在方式必然是类生活的较为特殊的或者较为普遍的方式,而类生活必然是较为特殊的或者较为普遍的个人生活。”[14]只有与类生活内在联系的个人生活才是真正的个人生活,反过来说,也只有与个人生活内在联系的类生活才是真正的类生活。个人生活与群体生活和类生活的脱节或不和谐,是人类生活中不健康、不正常的现象,是应当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逐步解决的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必要的社会物质条件。恩格斯认为,这种条件是人类社会自身有能力创造的。他说:“人类社会拥有极其丰富的生产力,这些生产力只要合理地组织起来,妥善地加以调配,就可以给一切人带来最大的利益。”[15]合理地、合乎人的本性地组织起来的人类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体,完全有能力创造自己的幸福。

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社会物质生产的决定性意义,并不是如某些人所理解的那种“物质主义”,而是认为人类真正幸福的生活只能建立在由生产力充分发展所造就的坚实基础之上。在物质生产得到充分发展的前提下建立起普遍富足的人类社会,只是实现个人、群体和人类主体性的第一步。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加上人本身全面而又自由的发展,才是人类主体性实现的全部内涵。

摆在人类面前有两个重大使命:一是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保护自然环境,避免生态危机,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处理好人类自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减少以至消除由于同类相争和相残而造成的内耗和灾难,使我们这个“地球村”的村民能够和睦相处。完成这两个使命,是对人类主体性的最大考验,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要求个人、群体和人类作为主体的一致性。人类在完成这两项使命的同时,会使人类的主体性与群体和个人的主体性更加完善起来,也就是使人类本身更加完善起来。

[[1]《费尔巴哈哲学着作选》上卷,生活?读书?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185~186页。 [3] 参见[英]克莱夫?贝尔着:《文明》,张静清、姚晓玲译,李活校,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45页。

[4] 参见 [英] 约翰?密尔着:《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67页。

[5] [德] 卡尔?雅斯贝尔斯着:《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36页。

[6] [美] 大卫├?#8226;格里芬编:《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8] [德] 黑格尔着:《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339页。

[9] [德] 康德着:《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34页。

[10] [德] 阿多尔诺着:《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338页。

[11] [英] 克莱夫?贝尔着:《文明》,张静清、姚晓玲译,李活校,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66~73页。 [13] [德] 黑格尔着:《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326页。 [1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12页。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人民群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
发布时间:2023-03-1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颁布后,2015年5月11日,云南省政府研究室《风光》杂志社邀请云南本土部分专家学者进行座谈,与会专家学者结合云南实际,就全面、准确学习领会《意见》精神,推......
个人、社群与道——古代群体批判的自我意识的出现
发布时间:2023-07-27
" 在中国传统中,典型的儒家思想者是那种具有深沉的历史意识、娴熟的琴棋书画艺术技能以及对政府日常事务深切关注的地方学者-官员。如果将哲学宽泛地定义为由洞察力方面的训练有素的反思而形成的教言,那么儒家思想对于人类境况的观察与......
《水浒传》人物塑造艺术中的个体与群像
发布时间:2023-05-29
1前言 《水浒传》人物众多,笔者对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百回本《水浒传》中写到的人物形象进行了粗略统计,其中有姓名或姓氏的人物约六百余人;虽无名姓但对故事情节发展有一定作用的人物约四十个。此外,书中还有许多提到但并未出场的人物......
浅论个人是能否为国际法主体(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07
主要内容:二战结束后,国际环境日趋稳定。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随着各个主权国家的成立与确认,国际间的关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往来越来越频繁。因此国际间的行为规则必然成为当前的、各个国际主体必然注意的问题。......
对个人国际法主体地位的反思(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04
一 关于个人在国际法上的地位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其一认为国家是国际法的唯一主体,个人不是国际法主体,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国际法的客体。其二认为个人是国际法的唯一主体,因为国际权利义务归根结底都要由个人来享受或承担。最后一种观......
归类性属性与个体的识别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04
近年来,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当代著名逻辑学家和哲学家克里普克的逻辑哲学思想,已被国内学界越来越多地认知。克氏关于个体本质的观点在分析哲学中显得独树一帜。本来,像本质主义这样的言论是被早期分析哲学家们作为形而上学......
浅析个人在国际法上的主体地位
发布时间:2023-05-11
查字典范文网为您整理了浅析个人在国际法上的主体地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传统国际法中个人主体地位的问题 《奥本还国际法》中认为,国际法是对国家在他们彼此往来中有法律约束力的规则的总体。《国际法教程》中也明确规定,所......
论“非法人团体”的民事主体地位
发布时间:2022-10-23
论“非法人团体”的民事主体地位 论“非法人团体”的民事主体地位 论“非法人团体”的民事主体地位 [摘 要]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民法通则未确立“非法人团体”的民事主体地位不足的分析,从历史潮流......
在假性需要下人们的主体性困惑
发布时间:2016-06-30
一、假性需要概念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矛盾统一体,如果超过一定的度,必然会造成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据此,笔者认为当代人们对物质或精神的追求也有质与量这两个维度。一方面,主体在度的范围内不断追求......
论作为主体资格的人格
发布时间:2022-10-27
论作为主体资格的人格 论作为主体资格的人格 论作为主体资格的人格 摘 要:现代社会科学理论有三个基本范畴:人格、人性、人权。正确理解这三个概念,是正确认识现代社会的前提。现代社会科学理论......
从个人理性到集体理性的分析-公共政策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02
内容摘要 管理的核心问题--效率,产生于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与背离。对于大多数具有一定规模的团体来说,要解决从个人理性走向集体理性,实现高效率,首先就要获取或创造出一定量与质的激励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安排一个完整的......
浅论个人是能否为国际法主体/王贤(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浅论个人是能否为国际法主体 王贤 主要内容 二战结束后,国际环境日趋稳定。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随着各个主权国家的成立与确认,国际间的关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往来越来越频......
个人主义、穿越史观与共同体诱惑
发布时间:2023-07-03
“穿越”题材是中国网络小说中非常“怪异”的亚类型。“玄幻”可追述到民国的还珠楼主,“惊悚”有蒲松龄的狐鬼花妖,二者又可共同追述到古典志怪小说传统,言情、校园、科幻、武侠、黑社会等题材也早已出现。它们借着网络平台,又有了类型化发展。“穿越”比较奇怪。虽然唐代沈既济的传奇小说《枕中记》,明代董说的小说《西游补》,也曾出现“时空穿梭”情节,但它其实源于清末民初“乌托邦政治小说”,在西方则有马克・吐温的《.........
理解人物和体现人物
发布时间:2023-05-21
一、把握人物性格基调 某些真理,并把这些真理应用到我们的职业上来。我们的一切成功归根结底都不过是一种对人的认识,不论这人是商人、店主、编辑或者演员”。 他的想象来表演他。”“我相信每一个伟大的演员应当是,而实际也是......
理解人物和体现人物
发布时间:2022-11-24
理解人物和体现人物 理解人物和体现人物 理解人物和体现人物 一、把握人物性格基调 理解人物和体现人物 理解人物和体现人物 理解人物和体现人物着大门冲去。我把门推开,一只......
有条件赋予个人国际法主体地位
发布时间:2022-08-31
摘 要 要有条件地赋予个人以国际法主体地位,首先要界定国际法主体具有两个要素,即能够独立参加国际关系、直接享有国际权利承担国际义务;而个人主要有自然人和法人两大类。其次,可以发现现有的国际实践中规定个人拥有国际法主体地......
浅论个人是能否为国际法主体_国际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30
主要内容:二战结束后,国际环境日趋稳定。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随着各个主权国家的成立与确认,国际间的关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往来越来越频繁。因此国际间的行为规则必然成为当前的、各个国际主体必然注意的问题。......
维护弱势群体权益构建和谐人文企业
发布时间:2023-02-03
随着社会劳动用工多元化、复杂化,农民工已经成为建筑行业一种重要的劳动用工形式,农民工群体已经成为建筑行业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如何组织管理好农民工、如何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摆在宏厦三建工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按照......
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主体观
发布时间:2023-04-16
摘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从唯物史gLJ-d其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出发阐明了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依据,从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着眼论述了人民主体作用的基本标志,从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本质的维度指明了实现人民主体利益......
理解人物和体现人物(上)
发布时间:2022-08-18
理解人物和体现人物(上) 理解人物和体现人物(上) 电影艺术论文 更新:2006-5-15 阅读: 理解人物和体现人物(上) 一、把握人物性格基调 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工作,概括说来不外乎两方面,一是理解人......
理解人物和体现人物(下)
发布时间:2013-12-19
作者:钱学格 三、分寸感 莎士比亚通过汉姆雷特的口阐述了他对表演的精辟见解,而其中主要内容是谈表演的分寸感。这段名言是大家所熟悉的:“请你念这段剧词的时候,要照我刚才读给你听的那样子,一个字一个字打舌头上很轻快地吐出......
群体推理的逻辑与群体理性问题
发布时间:2014-01-23
广大朋友们,关于“群体推理的逻辑与群体理性问题”是由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一、导论 人们通常认为,逻辑是研究推理和论证的规范性的科学。这样的推理和论证是纯形式的......
理解人物和体现人物(下)
发布时间:2013-12-17
理解人物和体现人物(下) 理解人物和体现人物(下) 电影艺术论文 更新:2006-5-15 阅读: 理解人物和体现人物(下) 三、分寸感 莎士比亚通过汉姆雷特的口阐述了他对表演的精辟见解,而其中主要内容是谈表演......
理解人物和体现人物(上)
发布时间:2023-01-30
作者:钱学格 一、把握人物性格基调 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工作,概括说来不外乎两方面,一是理解人物,一是体现人物。理解人物是体现人物的前提,体现人物是理解人物的结果。演员对所扮演的人物只有深刻理解了才能生动地体现出来......
理解人物和体现人物 (上)
发布时间:2023-04-04
一、把握人物性格基调 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工作,概括说来不外乎两方面,一是理解人物,一是体现人物。理解人物是体现人物的前提,体现人物是理解人物的结果。演员对所扮演的人物只有深刻理解了才能生动地体现出来。前面说过,演员塑造人......
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中数据主体法律保护问题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16
关键词: 个人征信/数据主体/法律保护 内容提要: 信用信息开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弊端,同时也可能会侵害到个人信用权。在目前推进征信体系建设十分紧迫的情况下,对个人信用权的法律保护问题......
关于个人国际法主体地位的理论问题的探讨(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一、导语对于个人是否具有国际法主体地位,在国内外的国际法学界是颇有争议的。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强烈及科学技术进步,各国之间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其他人类活动领域交流更加频繁,伴随而来的国际关系所涉及的领域越......
有关个人国际法主体地位探讨之批判(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18
近来,本人阅读了有关个人国际法主体地位问题的诸多论文。总的感觉是莫衷一是,唯一的结论是:与其直接探讨个人是否是国际法的主体,不如先对作为我们探讨基础的探讨“姿态”、逻辑方法、真理的标准、知识的产生机制予以重新认识和确立。......
个人主义与全球化时代的自由与社群
发布时间:2022-11-09
双重危险 象所有其他的生命一样,人类生活是共享的、接受与给予的生活,是在交流之中息息相通的 生活。今天,这一构成人类生活所必不可少的社群正遭受到来自两方面的威胁:一方面是现 代人不断升级的个人主义,另一方面是包括人际关系在......
宗教信仰中的集体主义取向与个個人主义取向
发布时间:2013-12-17
" 我們常常可以發現,基督徒的個人表現往往不夠完美;他們常常執著於表達某一個理念,卻沒有企圖讓自己的各方面修行同時兼顧。於是我們往往可以很輕易的發現『有些』基督徒如何,『有些』基督徒又如何。這往往見諸各種討論的批評裡。 ......
用人性化管理打造和谐的班集体
发布时间:2015-09-11
【摘 要】在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用人性化管理班级,不失为一种营造和谐班集体的新途径。以学生为本,信任,尊重,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人性化教育,给予学生人性化服务。只要班主任真正贴近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多......
国家权力与个人裸体
发布时间:2022-10-15
日本法律规定不能在出版物中“直接”显示出能够激发性欲的性器官。这样的规定已经出现了很长的时间,在国家机器的权威中,这样的规定被媒体小心翼翼地遵守。虽然还是有人用各种方式挑战警察的权威,结果总是以失败告终。 前一阶段在......
在团体中发挥人性作用的主要措施
发布时间:2023-02-25
摘要:每个个体都是以整体中的人展开行动,但是由个体组成的团体,发挥的功效却要比单个个人功效之和大得多。因此,团体的管理者应运用锐利的眼光去正确分辨和对待不同类型的冲突,通过个体间的沟通、团体间的沟通和个体与团体间的沟......
女性主义与人类学的交叉互动
发布时间:2013-12-18
女性主义与人类学的交叉互动女性人类学是女性学与人类学结合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它既是女性学为了完善自己的学科体系,借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发展女性学的研究,又是在女性主义影响下人类学自身的反思,同时也是人类学对以往民族志中忽......
从人身依附到个体理性的成熟——“农民中国”及其解体
发布时间:2023-01-16
" 纵观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脉络,人们不难发现,人类走出蒙昧时代进入现代文明社会,是以人的独立个性的解放、个体理性的张扬为基本前提的。在西方,从文艺复兴到启蒙理性,个体最终摆脱中世纪的人身依附而赢得人身自由,后者成为继之而来......
按对人体的危害,生产性毒物是如何分类的
发布时间:2023-03-18
主持人,你好: 我们是化工生产企业,生产中存在大量的化学毒物,请问:按化学毒物对人体的危害,生产性毒物是如何分类的? 兰州 姚永辉 姚永辉先生,你好: 化学毒物按对人体的危害,分类大体如下: 1.窒息性气体。是指能......
浅论弱势群体人权保护的宪法价值(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30
论文论文摘要:弱势群体最重要的法学特征是其基本权利得不到实现,尤其是生存权、劳动权和平等权。宪法对弱势群体基本人权的特殊关爱和保护是宪法核心价值和终极目标的应有之义,体现了宪法公平、平等、正义的价值追求。 【论文关键词......
超人、原罪与后人类主义的理论困境
发布时间:2013-12-19
超人、原罪与后人类主义的理论困境 超人、原罪与后人类主义的理论困境 超人、原罪与后人类主义的理论困境 摘 要:后人类主义是当代西方科技界流行的一股重要的理论思潮,企图依托当代高科技突破自然人类的生理极限,追求......
浅析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培养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 主体性 主体性人格 德育 自我教育 [论文摘要] 主体性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弘扬人的主体性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主体性人格形成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通过对主体性、......
族群认同与个体价值
发布时间:2014-01-17
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世界性经济、政治、价值观念的整合进程冲击着由传统国界筑成的坚固壁垒,使国际上出现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对话、文化碰撞与文化交汇的复杂格局。“寻求普遍伦理”、“价值普遍主义”、“价值一元主义”、“价值多元主义......
个体存在哲学视阈中的人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唯美主义者 伦理主义者 基督的信徒 克尔凯戈尔 论文摘要:克尔凯戈尔的个体存在哲学将人的存在状态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面,即美学层面、伦理层面和宗教层面,与之相对应的是人的三种存在类型:美学层面的人是一个唯美主义者......
理解人物和体现人物 (上)(1)
发布时间:2023-05-26
一、把握人物性格基调 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工作,概括说来不外乎两方面,一是理解人物,一是体现人物。理解人物是体现人物的前提,体现人物是理解人物的结果。演员对所扮演的人物只有深刻理解了才能生动地体现出来。前面说过,演员塑造人......
自身抗体筛查对健康体检人群的预警作用
发布时间:2023-02-27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1157名健康体检人群,年龄14~86岁,男767名,占66.3%,女390名,占33.7%。体检人员均进行自身抗体相关项目、常规血液、免疫学指标等检测。所有人群均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并分离血清备用。所有项目均在抽血当天完成检测。1.2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immunofluorescenc.........
论民法与个人、集体的社会结构(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民法作为一种社会结构,直接与个人和集体相联系;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及其确立的价值与原则,无不涉及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也就是个人与集体或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民法首先是一种个人主义的社会结构,这一结构决定了民法及其私有......
 理解人物和体现人物(下)(1)
发布时间:2013-12-18
三、分寸感 莎士比亚通过汉姆雷特的口阐述了他对表演的精辟见解,而其中主要内容是谈表演的分寸感。这段名言是大家所熟悉的:“请你念这段剧词的时候,要照我刚才读给你听的那样子,一个字一个字打舌头上很轻快地吐出来;要是你也像多数......
主体性的重构与“人—自然”新关系的建立
发布时间:2023-06-05
主体性的重构与“人—自然”新关系的建立 主体性的重构与“人—自然”新关系的建立 主体性的重构与“人—自然”新关系的建立 摘 要:近代人类主体性的张扬以及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是造成环境问题的深层原因。本文结......
女人最让人怕的个性
发布时间:2015-08-27
什么样个性的女人最让男人害怕?”朋友聚餐时,有个女性友人提出这样的问题,询问在场男性。 答案很多,但归纳起来,难搞的、坏脾气的女人都与钻牛角尖相关。 女人钻牛角尖,男人多半只有在刚开始追求她时感觉她很可爱,相处久了......
论城市群体性事件预警和处置机制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2-10-23
文章在分析近年来城市型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经济社会原因的基础上,结合苏州市案例,提出从重“末端控制”转向重“源头治理”的社会治理思路,探讨了构建城市型群体性事件预警和处置机制的社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信息收集和研判机制以及现场应对的处置原则等基本问题,提出了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模型、疏导模型和处置模型。城市群体性事件;预警和处置机制;苏州市D631.43;C916A006608近年来,中国城市处于各种社会矛.........
《虢国夫人游春图》主体人物辨析
发布时间:2022-10-16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宋代摹本《虢国夫人游春图》是经典卷轴画中的珍品。此卷描绘了唐朝天宝年间虢国夫人率众春游之景,为了突出游春人群,春之景物不着一笔,只在画中的马蹄旁留下淡淡的踏痕,意指游春的轻快步伐。数十年来对其主体人......
对全面深化改革中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体。全面深化改革,既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历史推动作用,又要将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为人民所共享,这是激发改革活力、凝聚改革共识、确保改革成功的基本要求。依靠群众推动改革,首先,要客观认识、全面把握人......
谈谈经济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
发布时间:2013-12-17
谈谈经济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 谈谈经济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 谈谈经济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谈谈经济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许莉电视节目主持人,为观众展示了一种颇具吸引力的人格化传播方式,也因此常常成为观众的视觉中心......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
发布时间:2015-09-06
个性是指受一定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形成的一个人比较固定的、区别于他人的特性。随着受众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广播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电视节目对主持人素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主持人是否具有个性魅力,成为该节目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
论个人合伙的合伙人的权利和义务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个人合伙的合伙人的权利和义务 论个人合伙的合伙人的权利和义务 论个人合伙的合伙人的权利和义务 「摘 要」本文对个人合伙的合伙人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以期能使其法律化制度化,......
论实践的主体超越性——社会个体生成论的实践哲学观概要
发布时间:2023-03-21
" 提 要:国内以往关于实践的哲学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并没有对人的主观世界的不断超越和提升过程进行必要的关注和研究,这是因为没有对马克思的基本观点加以真正的理解、继承和发展。从社会个体生成论的角度来看,实践无疑是人......
主体性人格的培养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发布时间:2022-11-24
在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中,人们总是企图在一个“净化”的环境中教育学生,学生总是在接受那些永远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学生的辨别能力不能很好地发展。回避社会的矛盾与问题,掩盖了社会生活中的假、恶、丑等社会阴暗面,它就割断了道德......
从个人理性到集体理性——对管理核心问题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26
内容摘要 管理的核心问题--效率,产生于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与背离。对于大多数具有一定规模的团体来说,要解决从个人理性走向集体理性,实现高效率,首先就要获取或创造出一定量与质的激励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安排一个完整的......
辩证的“个体性”
发布时间:2023-04-02
摘 要:家庭分离、社区共同体弱化、社会合作减少、人际关系淡化、社会道德缺失和诚信衰退、个人无安全感和焦虑感增强,这些现象普遍存在于今天的中国社会,藏匿于其中的各种风险,对社会整合构成强大威胁。学者用“社会凝聚”这一概念......
物品天堂中人的主体性沦丧——《白噪音》中人的物化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28
物品天堂中人的主体性沦丧——《白噪音》中人的物化分析 国内学者多从消费文化、大众媒体、生态等角度给予解读和分析。大多集中在消费现象的分析上。笔者认为消费作为小说的一大主题,作者绝不是在纯粹描述当代社会的消费现象,而是想......
论不同性格人群的色彩偏好
发布时间:2023-03-28
在各个设计领域,色彩设计一直都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分析不同性格人群的色彩偏好情况,可以指导品牌依用户性格进行个性化、精细化的产品设计。从而更好地迎合用户的审美需求、提高用户满意度、提升产品价值,以及提高自身品牌竞争......
探析弱势群体人权保护的宪法价值(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10
论文摘要:弱势群体最重要的法学特征是其基本权利得不到实现,尤其是生存权、劳动权和平等权。宪法对弱势群体基本人权的特殊关爱和保护是宪法核心价值和终极目标的应有之义,体现了宪法公平、平等、正义的价值追求。 论文关键词:弱势群......
小议弱势群体人权保护的宪法价值(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摘要:弱势群体最重要的法学特征是其基本权利得不到实现,尤其是生存权、劳动权和平等权。宪法对弱势群体基本人权的特殊关爱和保护是宪法核心价值和终极目标的应有之义,体现了宪法公平、平等、正义的价值追求。 论文关键词:弱势群......
一人公司的单位犯罪主体的适格性探析
发布时间:2016-09-05
一、一人公司主体地位的相关学说 如何界定一人公司在刑法中的地位,其是否具备单位犯罪的主体资格,对于这一问题,目前刑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均存在着不同观点: (一)否定说:认为公司法的修订在97刑法颁布之后,依照其立法本意而言,一......
那个想用肉体超音速的男人
发布时间:2023-06-21
那个想用肉体超音速的男人 这个男人,想把自己的身体加速http://www.LWlM.cOm到超过声音——不使用飞机,更不关火箭什么事儿,他选择只身从高空跳下。 「头上是黑压压的一片,没有一丝光线。从天空过渡到太空,感觉十分奇妙。你无法想象......
现代预算权体系中的人民主体地位
发布时间:2022-12-25
摘要:在迈向现代预算也即公共预算、法治预算的进程中,我国对预算目的的认知已由片面强调实现国家职能、保障公权力行使逐步转变为满足公共需求、促进民众权利的实现。正因为这种基本理念的转变,预算权力格局不能再由公权力主体尤其......
论主持人与记者整体形象定位
发布时间:2022-12-18
论主持人与记者整体形象定位 论主持人与记者整体形象定位 论主持人与记者整体形象定位 论主持人与记者整体形象定位 2004年度河南省广播电视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 当主持人、记者的形象通过电视屏幕呈现......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的公平性讨论及具体改进措施
发布时间:2022-12-17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于1980年开征,到目前为止己有30多个年头。个人所得税法从1980年至今己经过6次修订,不断完善。个人所得税的历次改革的过程中,较为突出且具有转折意义的是1994年的个税改革,此......
试论创新之源——新经济时代人类个性复兴的探究
发布时间:2023-03-16
" 论文关键词:人本经济学;经济范式;注意力经济;学习型组织;心智模式 论文摘要:创新是新经济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本文以独特的人文视角在对创新内涵重新定位的基础上指出:当前经济领域中经济理论、经济范式、生产方式......
试谈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个性特色
发布时间:2023-02-18
作为电视媒体的重要组成方面,电视节目主持人所从事的是一种特殊的工作。由于在媒体的频繁出现,他们便函成为公众的、社会性的人物。一方面,他们是自身所属的电视台形象的体现,同时,由于电视台在我国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宣传媒体,因此......
广播音乐类节目主持人的突破和创新
发布时间:2022-12-13
广播音乐类节目主持人的突破和创新随着音乐类节目的多元化发展,广播音乐节目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提升创新能力、提高其竞争力在广播音乐节目发展中尤为重要。而主持人作为广播音乐节目的串联者和把控者,应当坚持创新,通过创新带动能力,促进广播音乐类节目突破创新。广播音乐类节目主持人创新的体现一、主持理念的创新。当下主持广播音乐节目不仅仅是简单的播报,更是应当契合节目内容和听众的需求,从简单的照本宣科读.........
谈谈经济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1)
发布时间:2013-12-18
电视节目主持人,为观众展示了一种颇具吸引力的人格化传播方式,也因此常常成为观众的视觉中心。由于电视“一杆子插到底”的特点,主持人形象直接步入千家万户,与观众面对面交流。如何令观众喜欢这位登堂入室的“不速之客”呢?这也许是......
有关个人国际法主体地位探讨之批判/刘延强(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06
有关个人国际法主体地位探讨之批判刘延强 近来,本人阅读了有关个人国际法主体地位问题的诸多论文。总的感觉是莫衷一是,唯一的结论是:与其直接探讨个人是否是国际法的主体,不如先对作为我们探讨基础的探讨“姿态”、逻辑方法、真理的......
青少年主体性人格的流行文化元素探因
发布时间:2023-05-06
" 论文关键词:青少年 主体性人格 流行文化 论文摘要:主体性人格是当代社会的人格类型,流行文化是青少年主体性人格形成的文化背景。流行文化淡化了正统文化的权威性,强化了青少年的自我实现、自我认同及个人本位愿望,对青少年主体性人......
论古典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精神
发布时间:2023-03-10
" 内容提要:个人主义是古典自由主义的精神基础。个人及其权利是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基石。自由主义者都从个人及其权利出发思考国家权力的来源、性质和范围,确定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的界限。以个人为政治思维的原点,在自由主义者那里表现......
理解人物和体现人物详细内容(1)
发布时间:2023-05-07
一、把握人物性格基调 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工作,概括说来不外乎两方面,一是理解人物,一是体现人物。理解人物是体现人物的前提,体现人物是理解人物的结果。演员对所扮演的人物只有深刻理解了才能生动地体现出来。前面说过,演员塑......
可持续发展与人的主体地位(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21
自20世纪末以来,由于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各种“生态问题”,因而可持续发展问题 成为备受人类关注的热门话题。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观,也日益深 入人心,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作为一种社会发展战略付诸实践,这是人类社会......
从客体性到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西方美学体系的历史演变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西方美学 客体性 主体性 主体间性 论文摘要:西方美学体系的历史演变,以相应哲学范式的历史演变为基础。古代西方哲学关注实体本体论,具有客体性特征,古代西方美学因而表现为客体性;近代西方哲学关注认识论,近代西方美......
试谈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个性特色
发布时间:2013-12-17
试谈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个性特色 试谈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个性特色 试谈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个性特色试谈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个性特色 樊秀丽 作为电视媒体的重要组成方面,电视节目主持人所从事的是一种特殊的工作。由......
略论价值观念更新的主体性与客体性
发布时间:2023-04-20
" 论文关键词:价值观念 主体性 客体性 论文摘要:价值观念的更新,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价值观念作为主体对客体的偏好与需要以及客体对主体的效益与满足关系的哲学范畴,其更新的过程既是最深刻的革命性变革,也......
主体人格在生活德育中的实践与体验
发布时间:2013-12-19
" 人格,即个人的心理面貌,个人的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小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主体人格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应重视他们人格的形成、完善、发展。面对现代社会的各种信息、文化、知识以及未来社会的挑战,......
论纳税人宪法义务的整体性(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26
【论文关键词】纳税人 宪法义务 整体履行 论文论文摘要:纳税人的宪法义务是纳税人享受纳税权利后应该支付的代价,作为组成国家的基本个体,纳税人的身份是重要的,但对履行纳税义务是整体的,不能分割或者选择履行。宪法上没有规定其......
人类完蛋的可能性
发布时间:2023-02-28
《雪国列车》的结尾,一个5岁的男孩和17岁的女孩活着走出列车,成为人类最后的希望。有网友认为,这两个孩子极有可能被他们遇到的北极熊给吃掉,就算他们没有被北极熊吃掉,能够在冰天雪地中继续活下去仍然是超乎想象的艰难。 不过......
论体育与人体有序状态
发布时间:2022-11-17
" 论文关键词:体育;生命 论文摘要:体育是人类自我发展完善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人生的美好追求之一.它是天人合一的一种体现.体育争取人体能力的发展,教育和教养水平的发展,生活的健康和充实;既争取生命的长寿,又争取生命的壮......
论行政过程中私人主体的参与机制
发布时间:2023-03-26
【摘要】随着民主、法治进程的不断深化与发展,私人主体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行政过程中来。这不仅有助于公民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行政活动的民主性。因此,在行政活动中构建科学、合理的私人主体参与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
概述民间文学著作群体权利主体
发布时间:2023-01-13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其进行任何制度设计都不易,其中要理顺的法律关系也很复杂,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搞清问题所在,而后逐个击破.........
唐宋邵阳名人群体精神特质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17
[摘 要]唐宋之际,湖湘文化兴起,邵阳文人名士渐多,他们刻苦自励,颖悟好学,广泛交游,增长阅历,中科举者也渐渐增多。无论是处于乡里,还是为官游历,他们都坚持礼智忠直的基本准则,注重名誉,坚守品节。其时又常有动乱,武夫悍将......
抽象人格论与我国民事主体制度
发布时间:2022-12-13
抽象人格论与我国民事主体制度 抽象人格论与我国民事主体制度 抽象人格论与我国民事主体制度 [内容提要]:我国现行的民事主体制度存在着大量公法性质的主体,例如公民、国有企业和机关法人、集体......
突发事件受灾主体人群灾后跨期选择的偏好逆转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24
0引言 近年来,各种突发事件频发,越来越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活以及生存环境。这些非常规性的突发事件前兆很少,难以预测,一旦爆发则对人们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突发事件的发生也会给人们带来一系列心理变化。一方面,突发......
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构想
发布时间:2016-05-18
【摘 要】 笔者在分析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意见和建议,包括完善法律法规保证征信体系的建设,政府的监管作用也不可忽视,同时,需要建立有效的个人信用数据库、社会力量建立征信服务机......
对妇科手术病人人性化关怀的体会
发布时间:2023-03-01
论文摘要:随着的发展和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医疗服务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给“健康”赋予了更新更全面的内涵。在医患沟通的方式上,开始打破传统的功能模式,医护人员要全面收集病人资料,制定相应的健康计划,注重对病......
从个人理性到集体理性-对管理核心问题的分析-公共政策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22
内容 摘要 管理的核心 问题 --效率,产生于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与背离。对于大多数具有一定规模的团体来说,要解决从个人理性走向集体理性,实现高效率,首先就要获取或创造出一定量与质的激励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安排一个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