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现代法治的逻辑分析

现代法治的逻辑分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20:21:29
现代法治的逻辑分析
时间:2023-08-05 20:21:29     小编:雷友琴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习近平在就《决定》起草情况所做说明中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深刻领会《决定》精神,有效推进中国法治进程,首先需要深化对法治基本理论的理解,尤其要切实把握法治的内在逻辑。

一、法治作为一种制度体系的层级结构

法治是一种以限制规范公共权力、确认保障公民权利为价值旨归的制度之治,体现为从宪法到普通法律再到行政法规等一整套层级化、正当性逐级继承的规则体系。在这一制度体系中,宪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宪法本身的正当、完善程度以及实践效力是衡量一国法制健全与否的关键性标尺。

在现代社会中,一部良好的宪法应同时包含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对公共权力的实体性规定,包括公共权力的内容、组织设计及其内在关系、公共权力应承担的责任等。二是对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规定。宪法不同于具体的部门法,其所确定的只是公民基本的权利原则,这些权利原则作为未填值的相对不确定项,其具体内容必然会随时代变化而调整。在这个意义上,宪法是一部尚未完成的规范,一种处在动态开放中的谋划,一项可修正的事业。三是一系列的程序性规定。从现代法治的实践来看,把宪法作为一种固定的程序性规则已成为一种趋势。通过一系列程序性规则,宪法奠定了整个政治与社会的运作模式以及人们的合作框架。宪法的程序性规定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宪法自身的程序性规定,具体是指宪法的制定、修改、实施、解释以及宪法审查等的步骤、方式、方法和时限的总和;另一类是宪法规定的国家权力组织运行的各种程序与步骤、公民权利实现与保障的各种程序与步骤等。通过以上三个方面内容的规定,宪法实际上展现了一种对社会基本规则与整体结构的顶层设计与宏观规划,因此,法治首先表现为宪法之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之所以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原因就在于此。鉴于宪法对现代民族国家核心价值理念、基本运行规则、社会整体结构等系列根本问题的顶层设计,其已成为国脉之所系、社会成员安身立命之所在,成为现代民族国家认同的象征,被公民真诚推崇与坚定持守。当然,宪法本身的规定不能代表一个国家治理的实际状况。宪法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如果宪法不能有效制度化并切实作用于现实生活,它就是一种名义性宪法和装饰性宪法、一种纸上宪法。法治作为一种政治与社会治理模式,需要宪法把自身理念通过制度机制落到实处、予以实现。

宪法作为写着人们权利的纸,是公民应然权利理念最初与最基本的条理化、外在化、共识化的呈现。宪法是根本大法,在整个法定规范系统中处于最高的位置,其他规范对其具有从属性,宪法的正当性是其他法律、法令与规章正当性的来源。按照不同的位阶,由宪法依次而下,实在法的规则系统就呈示为一个正当性逐级继承的层级结构。宪法被认为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规范效力的金字塔形体系中的顶端。但是就其实质意义而言,宪法也不妨被理解为关于制定规范的规范形态。换言之,立宪不等于起草一份最高纲领,而是建立一个可变而又可控的法律再生产的有机结构。由于宪法在实在法系统的正当性中居于最高的层级与位阶,为国家一体化的政治制度与法律制度奠立了正当性的基础,因而对于一项从中而出的具体政治制度与法律制度而言,只要形式上符合法定程序,内容上符合客观需要,其正当性就很容易被认可。只要各种法律和政策处在允许的范围内,并且一种正义宪法所授权的立法机构事实上制定了这些法律和政策的话,这些法律和政策就是正义的。换言之,在对社会的根本大法与基本政治制度已经认同的前提下,每一项在其下的具体政治或法律制度自然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同时,正是因为宪法居于这种高的位阶,所以才有可能对具体的法律法规进行违宪审查。即如果一项具体的法律、法令、规章与具有正当性的宪法相违,其自身也就不具备正当性。因此,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

二、法治与权力的功能性分立

法治应当维护公民权利,保障公民正当利益。但是,这一价值目标的实现必须以广大公民利益与需求的有效表达为前提和基础。换言之,法治在逻辑上必须首先具备民意表达、整合与确认的功能设计。这种功能设计可以通过相应的国家组织、机构的设置以及制度、机制与程序的安排来实现。其次,通过民意表达、整合与确认所形成的法律规范还需要通过公共权力得以执行与实施,这样,法治在逻辑上要求公共权力具有法律规范执行与实施的功能设计。再次,公民的正当利益通过民意表达、整合与确认的功能设计得到集中认可,通过法律规范执行与实施的功能设计得到实现,但是,当公民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又如何获得保障与救济呢?因而,法治在逻辑上要求公共权力具有对公民权利有效保障与救济的功能设计。与民意表达、整合与确认的功能设计关注规范性理由与论据的提出、协商与达成不同,对公民权利保障与救济的功能设计一般关注法律规范已确认的规范性理由与论据的运用。因此,法治的系统运作就涵括了论证与达成规范理由的民意表达、整合与确认、已确认的法律规范的执行与实施与运用规范理由的公民权利保障与救济三方面的功能分立。在这样一种权力的功能性分立中,论证与达成规范理由的民意表达、整合与确认功能注重参与、诉诸理由、进行论证、达成规范;已确认的法律规范的执行与实施功能限于在规范的既定前提之下进行决策、实施法律,以完成集体的各种目标、实现公民权益;运用规范理由的公民权利保障与救济功能则依照规范的理由来裁决争端、运用法律。这三种功能性分立是法治有效运作、公民权利得以保障、社会秩序得以维护的必要条件。

应当看到,这种权力的分立是功能性的,尽管这种分立与部门的分立紧密相关,但绝不是纯粹部门化的分立。传统的权力分立将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个部门,而功能性分立则是将权力分为论证与达成规范理由的民意表达、整合与确认、已确认的法律规范的执行与实施以及运用规范理由的公民权利保障与救济三种职能。传统的分立理论设定得太过具体,局限于实际的部门机构,而功能性分立则进一步抽绎出了传统分立理论的逻辑内核。部门的分立实际上源于功能的分立,因此,仅谈论立法部门、司法部门、行政部门,显露出一种因为特定的建制化形式而先入为主的过于具体的理解。

权力功能的分立不能局限于权力部门之间的分立,因为权力部门的功能并不是单一的。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复杂化,部门之间的功能分立已不再十分清晰。在民主法治国中,政治立法被当作核心功能。今天,参与法律之制定功能的不仅仅有政党、选民、议会团体和政府,而且就法院诠释和发挥法律、行政部门行使相当广泛的自由裁量权而言也包括法院和行政的立法性决策实践。至于法律之运用的功能,不仅仅法院在法律学说和法律公共领域的范围内行使这种功能,行政部门也在含蓄地行使这种功能。最后,法律之实施的功能,行使这种功能的也不仅仅是行政部门,法院也间接地行使这种功能。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法律功能甚至由政府部门委托给半官方的或非官方的团体。因此,将权力功能分立等同于权力的建制性部门分立,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不妥的。权力分立的逻辑应是功能性的。功能性的权力分立应突破部门分立的传统理解,进入公共权力的相关行为与过程之中。公共权力的任何一种行为,只要涉及意志表达与理由论证、规范执行、规范运用的区分,都适用于权力功能分立的逻辑。换言之,权力功能的分立所针对的实际上不是特定的部门而是相关的行为。比如,就现代行政的自由裁量行为而言,既具有执行性质,也关乎意志表达与理由的论证。这是因为这一行为具有程度不同的弹性空间,所以在为何如此裁量的问题上既需要在规则缺乏清晰明确规定的情况下由行政机关给出规范性理由,也需要民意的自由表达与论证。这就必须引入权力功能的分立。在这种情况下,分权的逻辑必须在新的结构中加以实现,比方说,建立相应的参与形式或交往形式,或者引进一些类似司法的或议会的程序,形成妥协的程序,等等。为了获得一个真正具有公共性质的行政部门,每个行政机构都要围绕自身发展出一个公共领域。这种公共领域可以包括像公共听证和地方会议等,行政机构在应用它们的规定和政策的时候必须更具有反思性。与过去那种遵循刻板的正式规定相反,这样的反思性的行政部门会对各种各样的公共输入更具有开放性。执行决策不能与公共协商相分离。确切地说,行政部门也可以变得或多或少地具有协商性。因此,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决定》中明确指出把公民参与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之一。只有根据行为本身的性质来实行权力功能的分立才能形成行为中各种权力功能的制衡,公共权力才会更加审慎与民主,如此,公共权力的行为才能有效保障公民的各种权利,推进社会的发展与和谐。如果在应该实行权力功能分立的行为与过程中没有引入功能分权的安排与设计,其中就会充满太多的不受制约的权力,其后果是不言而喻的。

三、法治的平衡机制

法治的有效运行、法治功能的实现依赖于一套合理的制度设置,通过这一制度设置,法治可以有效地设定整个政治与社会的规则框架,实现权力与权利之间,权力相互之间、权力与责任之间,权利与权利之间、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平衡。这种平衡是法治的各构成要素在运作过程中依据既定的制度设置与程序规则在相互对峙、相互制约基础上呈现出的相对稳定、有序共存、功能互补的状态。这样一种平衡有助于权力的积极作用的更好发挥、人们的应有权益的维护和实现、社会的良序和谐的推进。法治的关键与精髓就在于这种平衡机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充分推动实现法治的平衡机制。

(一)实现权力与权利之间的平衡

1.通过对权利的确认与对权力的限制实现两者的平衡。宪法与法律把应有的权利要求上升到法定的高度,使之成为普遍的、受国家和法律保护的权利,为人们的自由与发展提供各种条件和机会。同时,宪法和法律还限制权力行使的范围,划定权力的边界,严格权力的运行程序。公共权力的获得必须遵从既定的法治规则,其运行也要符合公正合理的程序与步骤,使之具有可预期性,以排除任性与随意。一般情况下,现代社会应该以正式公布的和被接受的法律,而不是以临时的命令和未定的决议来进行治理。

2.通过权利的行使来控制与约束权力,实现两者的平衡。宪法与法律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全体人民,确立了权力的社会基础与合法性依据。人们可以通过政治参与行使包括选举权、监督权与罢免权等各项权利,以制约公共权力。公民的权利不仅是政治权力的来源及其存在与运作的界限,而且是政治权力存在与运作的目的。权力被限制在为共同体利益与公民权利所保障的范围内。如果说平衡是通过对权利范围的规定以限制权力越界而实现,对权利来说这是一种被动的平衡;那么,权利的积极行使就使得这种平衡具有一种主动的内涵。

3.通过在权力与权利之间确立不同的行使原则以实现动态的平衡。越权无效是法治社会权力行使的基本原则。它既意味着法无明文规定的权力不得行使,超越立法目的与法治精神行使的权力无效;也意味着有必要通过司法审查制度和国家赔偿制度对权力的非法行使进行矫正,对其后果予以救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权力法定,指出: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做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与权力行使中奉行的越权无效原则相反,在权利行使上,奉行的是法不禁止即自由的原则。权力与权利行使的不同原则构成了两者平衡的重要条件。

4.通过对权力必要性与自主性的确认以及权力的正当、积极行使来约束与保护权利,实现两者的平衡。不仅认识到应通过权利限制权力,而且应该认识到自主权力存在的必要性以及通过权力的正当行使来防止权利的滥用与相互冲突,以便约束权力更好地实现权利。在这个意义上,权力与权利应当平衡发展,而不是只通过制约去削弱一方,淡化一方。[5](P205)借助于权力,法治可以有效地遏制个体的私欲膨胀,抑制、制止与惩罚侵权行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与安全,维护社会健康发展的秩序,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避免社会的混乱乃至无政府状态。此外,在公民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利益(如吸毒)以及处于弱势地位需要特殊对待的情况下,都需要通过权力的积极行使对之予以保护。

(二)实现权力与权力之间、权力与责任之间的平衡

权力的分化与制约是实现权力之间平衡的根本方式。这种按照宪法所实现的分化与制约既体现为权力的横向分立与制衡,也表现为权力的纵向分立与制衡。其根本目的是柔化政府的权力,防止权力集中与任意所产生的危害,使其每一部分都处于可控的状态,以及提高公共权力运作的效率,克服功能混乱,解决权力交叉管理的问题。当然,在实践中,权力分化与制约的方式是具体的,并不存在统一适用的模式。权力之间平衡的程度是考量一国法治进程的重要尺度。

权力与责任的平衡是民主授权的必然要求,是权力有效行使的约束机制。这种平衡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第一,法律赋予一项权力,必然同时设定相应的责任,确立责任法定原则。第二,责任的轻重与权力的大小相适应,有多大的权力就须承担多大的责任,确保权责一致。第三,规定严格、高效的程序及时追究违法行使权利的责任,做到责任必究。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责任追究的及时性,既实现了法律的正义,对受害者进行相应的补偿,又能有效阻却权力的违法行使,并真正实现责任与权力的平衡。

(三)实现权利与权利之间、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平衡

1.就权利之间的平衡而言,首先是确立法律面前人人权利平等的原则。法律赋予每个社会成员平等的权利,包括自由权、财产权以及其他权利。如在宪法中赋予每个公民享有同等的政治权利,在民法中享有同等的民事主体资格,等等。因此,法治在权利规定上应具有非人格化特征,而不应像传统规则一样将人分为三六九等,区别对待。这种权利的平等最终导向的不是分配上的平均主义,而是资格与机会的平等,它承认在权利平等基础上的资源配置差异是公平的。其次,权利之间的平衡还体现在对权利行使的理性约束。这种约束一般表现为权利的行使不得超越法律的规定,且不以损害国家、社会的利益和不妨碍他人行使同样的权利为限。这表明,虽然权利的存在本身是绝对的,但是权利的实现往往是相对的。在承认公民各自享有权利的基础上,对权力行使进行理性约束维持了公民之间享有权利的整体平衡。再次,权利之间的平衡还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特别保护。弱势群体在经济、社会与政治生活中处于不利地位,需要通过法律予以特别保护,以提高其竞争能力,改善其生活水平,使其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对弱势群体的特别保护一般是赋予弱势群体特别的权利或者对其原有的权利进行更有效的保障,如制定妇女权益保障法、残疾人权益保障法与未成年人保障法,等等。这实际上是一条补偿性原则。相对于一般公民而言,这是只有弱势群体才能享有的特权。然而,正是这些特权使弱势群体得以与正常公民相抗衡,从而实现弱势群体的权利与正常公民权利之间的平衡。

2.就权利与义务的平衡而言,一方面宪法与法律明确规定权利与义务的同构性。这种同构性表现为一个公民权利的实现要以其他公民或法人团体履行义务为前提,即赋予一个人的权利在逻辑上至少需要有一个对他负有义务的他人存在。这是权利与义务在主体间的平衡。而且,这种同构性还表现为一个公民或法人团体在享有自己权利的同时只要能力允许也应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在规范的层面上禁止公民个体或法人团体只享有权利不承担义务或者只承担义务而不享有权利现象的存在。这是权利与义务在公民个体或法人团体自身的平衡。另一方面,法治通过追究违背法定义务的法律责任,使相应权利损害得到补偿。

(四)法治平衡构建和谐秩序

法治平衡的制度设置,可以构建一种较为理想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秩序,推进社会和谐。在这一秩序中,不论是公民个体、社会组织还是公共权力部门都依既定的法律规则行事,权力与权利之间,权力相互之间、权力与责任之间,权利与权利之间、权利与义务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公共权力部门与公民以及社会组织各安其职、各守其份、各在其位,整个社会稳定有序、有机和谐。可以说,法治秩序是迄今为止最为良好、最为有效的一种社会秩序形式。

在这样一种平衡的制度设置下,在这样一种优良的社会秩序中,公共权力发挥着积极的权利维护与促进功能,自身的消极性得到有力抑制,公民的法权要求得到了有效地实现与保障,法治作为实现社会和谐的一种制度安排得到了确证。当然,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与限制,绝对的平衡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相对的平衡。而且,即使这样一种相对平衡也并非轻而易举可以实现,而是需要一个不断调适的动态过程。

四、法治的良性互动循环

从逻辑上分析,法治要呈现为一种良好的政治与社会治理模式,以下三个方面必须形成稳定的、相互作用的良性反馈循环。一是关于权利及其保障、权力及其运行的制度规定相对完善而合理。即在权利维护以及权力运行方面,制度规定没有大的问题与纰漏,具有实质的正当性、程序的完备性与形式的合理性,实质、程序与形式相互协调。因此,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与有效性[1](P8)。二是制度与程序的实际运作具有良好的效果。制度与程序的合理性不仅仅是纸上的,而且是能够在实际中体现出来。即不仅有良法,而且良好的法律能够得到切实实施与执行。因此,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三是政治共同体能够培育一种较为成熟、稳定且持久的法治文化。因此,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以上三个方面有机相关、共同作用,形成了法治的良性互动循环。规定的合理完善保证制度的统一协调,运作的良好使法治取得实效,而不断生成的法治文化则树立起人们对法治的价值共识。制度与程序的健全完善可以将问题与疏漏迅速反馈给法治系统,从而使之得以解决。法治实施的良好效果最终深化、强化了社会成员的共识,促使人们确立起对法的信任、信心乃至信仰。人们之所以选择、信奉并践行着法治,乃是由于在法治的践行过程中,人们逐渐建立起了对于法治机制的规范性的制度性信任与信心。这一信任与信心的建立乃是因为法治机制的运作使现实的人在其日常生活之中得到了法治的真正关爱与庇护,其生存与生活之权利和自由通过法治机制得到最大限度地落实并得到了充分有效的保障,使绝大多数现实的具有七情六欲的世俗凡人既得到了实利的优惠与生活的甜头,又对未来的生活前景抱有合理的可以预期的乐观与希望。而不断确立的法治共识能够给制度设计以原则指导,并有效抵御利用制度疏漏的机会主义、防止并及时纠正制度运行中的问题。通过这一反馈循环,法治的权利维护功能与社会和谐功能将会得到较好地实现。

应当看到,法治规定的合理完善、法治运行的切实有效、法治文化的有效建设三个方面离不开法治建设主体能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同时还需要一个历史的发展与积淀过程。即法治真正形成相对良好的互动馈性循环,恐怕需要经历一个相对较长的历史时期。这到底需要多长时间,在不同的国家,情况必然会有所不同,但可以肯定这一理想目标绝不会是短短几十年就可以达到的。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证券法修改:现实与逻辑
发布时间:2023-02-12
证券法修改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证券法》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列入2014年立法计划的修订。 一、证券法修改的现实:是大改而非小修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证......
1950年代逻辑大讨论的政治背景
发布时间:2022-09-19
1956年中共中央出台“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鼎革以来倍感压抑的知识分子似乎看到了希望,思想界活跃起来。五六十年代美学争论由是而起,美学热在80年代重又复活,做了文化热的先锋。历史似乎遗忘了另外一场争论:五六......
谈现代归纳逻辑哲学意义
发布时间:2023-06-27
谈现代归纳逻辑哲学意义 谈现代归纳逻辑哲学意义 谈现代归纳逻辑哲学意义 精品源自化学科 19世纪中叶以前,帕斯卡概率系统与培根归纳逻辑系统是分别进行研究的。19世纪中叶以后,帕斯卡概率越来越为人们所理解,而培根归纳法......
分析法律理解和法律解释的逻辑关系与现实关系
发布时间:2016-09-07
在实际生活过程中,人们通常对法律理解的概念解释为在己经被普遍认可的社会规则下,对法律内容进行不违常理的内化。法律理解与法律解释是法律能够顺利推行的前提条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的案例分析中,由于立场不同,法......
分析层级分明的大逻辑观视域下的逻辑地图的特性
发布时间:2023-04-08
自古以来,逻辑学与哲学和数学这两大基础学科就密切相关。随着逻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精细,逻辑学与更多的学科的交叉互动表现得日益突出。因此,对逻辑学的认识也要与时俱进。在逻辑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之时,对逻辑学整体性的认识和系......
私权客体的逻辑分析
发布时间:2013-12-19
私权客体的逻辑分析 私权客体的逻辑分析 私权客体的逻辑分析 “我们对自己智力工作中想当作工具用的那些术语,可以随意界定。唯一的问题是它们是否将符合我们打算达到的理论目的。一个在范围上大......
试论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逻辑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 现代化 科学化 市场化 法制化 主体化 合理化 论文摘要 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是一个思维缜密的整体,它包括在逻辑上环环相扣、相互递进的五个层次:生产过程的科学化,它是现代化赖以存在的客观物质前提和基础;经济运作的市场......
浅谈现代归纳逻辑哲学意义
发布时间:2023-06-14
浅谈现代归纳逻辑哲学意义 浅谈现代归纳逻辑哲学意义 浅谈现代归纳逻辑哲学意义 19世纪中叶以前,帕斯卡概率系统与培根归纳逻辑系统是分别进行研究的。19世纪中叶以后,帕斯卡概率越来越为人们所理解,而培根归纳法的逻辑结......
逻辑学论文:浅论法律逻辑学“教”“学”方法
发布时间:2023-07-14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整理了逻辑学论文:浅论法律逻辑学“教”“学”方法,希望和您一起探讨! 法律逻辑学在法学基础课中历来是“难教”、“难学”、“难考”,常常在教学课堂上老师窘窘然、学生懵懵然。课堂上的教与学多是费力不讨好......
风险创业投资企业治理结构的逻辑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07
【摘要】风险创业投资 企业 宜采用有限合伙制形态来构建并优化自己的治理结构与制度布局。我国良好的 经济 形势与政策环境,不断引发社会主体的投资冲动以实现自身的价值。市场竞争是无情的,大量的创业投资企业从一开始就必须从企业......
风险创业投资企业治理结构的逻辑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27
1 有限合伙制的经济金融价值 每个国家的法源决定了企业方面法律的特点,不同类型的企业法律对外部投资者的保护程度有所差异,从而使不同国家形成了各异的融资模式和所有权结构,进而产生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而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又对企业......
信息与逻辑的哲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10
信息世界的发现是人类发展到目前阶段最令人振奋和影响深入的事件,无论对于日常生活亦或是学术研究,信息已经作为一个主要的、基本的材料或因素在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与证明、真值、后承、算法等逻辑学传统研究对象比起来,逻辑把信息......
义务性法律规范的逻辑分析及立法建议
发布时间:2023-05-23
摘要:逻辑方法就是在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方法。对义务性法律规范多个规范词进行逻辑分析,有助于我们对义务性法律规范在立法、司法、执法中的理解和应用。立足现实,应重视其在新法研究和实践中的适用,加强其明确性与合理性。关键词:义务性法律规范;立法要求;逻辑分析;明确性;合理性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2-0089-04作者简介:陈镇河(19.........
逻辑与自然语言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15
在对语言意义的形式转化为基础上逻辑学的研究构造了形式语言,并且它是进一步分析自然语言的工具。一度逻辑对于自然语言的分析的使用性遭到质疑,但是这直接导致了自然语言逻辑研究的兴起与发展。逻辑学与自然语言的关系请看下面的分析......
论人的逻辑与物的逻辑
发布时间:2023-04-05
通常意义上的辩证法和形式逻辑都源自于古希腊哲学。一经产生,它们便成为西方哲学史上两千余年来的重要范畴。迄今为止,它们也是人类两种最重要的逻辑形式。所以长期以来,辩证法和形式逻辑的关系也成为许多哲学家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把握时代的特殊逻辑:唯物史观的逻辑创新
发布时间:2023-01-30
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把握时代的特殊逻辑:唯物史观的逻辑创新”,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 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它最集中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
把握时代的“特殊逻辑”:唯物史观的逻辑创新
发布时间:2023-06-10
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它最集中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人类认识史上所实现的伟大变革。它创造性地发展和超越了包括黑格尔在内的以往的历史观,第一次借助政治经济学解剖市民社会。分析社会结构,在此基础上,具......
逻辑帮助分析解决问题
发布时间:2022-09-07
" 论文关键词:形式逻辑 数理逻辑 思维规律 议论文 推理 写作 人工智能 论文摘要:逻辑智能并不仅仅局限于算术,它同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如何看待和解决问题。首先,逻辑从思维的形式结构方面是研究思维规律的科学,它总结了人类思维......
资本逻辑产生的根源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07
资本是投入到生产过程中追求自身增值的剩余劳动价值,它是通过生产要素的使用价值表现出来的,资本也是具有二重性的,资本作为剩余的劳动价值,表现的是一种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在市场上表现为商品之间的交换关系,而在生产中表现的是资......
如何理解发展与法治的逻辑关系
发布时间:2023-03-1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顺利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也是解决在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要......
试论现代财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发布时间:2023-03-27
试论现代财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试论现代财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试论现代财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财务理论研究首先涉及的就是逻辑起点问题。财务逻辑起点的内涵极为丰富,财务理论研究只有从其内涵到外延逐步......
分析本体论的逻辑规定性
发布时间:2014-04-08
写一篇论文都要花好长时间去准备,不像写作文一样,挥手就来,想写好一篇论文,首先材料就得准备好,准备好了思绪,有了材料,很快就会拈手.........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逻辑起点与实现路径
发布时间:2022-11-13
[内容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我们要“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本文首先回顾了新中国财政制度演进的历史脉络,以便揭示财政制度与政治经济制度以及传统、文化等非正规制度之间的相互关联。其次本文认为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必须以国家治......
浅析艺术法规的哲学与逻辑
发布时间:2023-05-15
一、艺术法规哲学的复杂性 艺术法规哲学的复杂性,是艺术的复杂性与法的复杂性的双重叠加的结果。就如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所说:法律是被设定的东西,源出于人类。在被设定的东西和内心呼声之间必然会发生冲突。作为人类精神形态......
浅析自治机关构成与自治州地方性法规的授权逻辑
发布时间:2023-03-20
一、自治机关的概念 沿革自治机关正式作为一个规范概念始于1952年《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下称《纲要》) 第2条:各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机关统为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并受上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其一,根据《共同纲领》......
逻辑哲学论中的生命观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22
逻辑哲学论中的生命观分析 逻辑哲学论中的生命观分析 逻辑哲学论中的生命观分析 在西方哲学史中,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是一部内容丰富深刻、结构精巧严密的经典性哲学着作,我们可以用三个词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划界—......
物权逻辑形态与物权立法的逻辑定位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02
【内容提要】在《物权法草案》广征民意之际,本文试图从一独特视角——物权逻辑表达作者对未来物权法的期盼之情。本文共分三部分,首先全面阐述了物权理论中的主体、政体、行为等五种逻辑形态,以此做为理论支撑点,较为全面的分析了我国......
中国近代以来地权逻辑的延续与变异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24
一、研究问题 中国快速推进城镇化背景下,征地拆迁、土地流转、还权赋能等土地产权问题不但是学术研究的热点,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学界关于土地产权问题的研究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话语谱系。第一种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话语,基本主张是......
英文阅读中的语法分析和逻辑判断浅议
发布时间:2013-12-18
人们在阅读时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有生词、语法方面的障碍,还有不同习俗及背景知识方面的障碍.本文拟通过语法分析和判断来解决疑难句子的理解问题。语法分析可以帮助读者了解疑难句子的结构,划分词的类别,理顺句子中各成份的关......
科学所具有的逻辑与解释学的逻辑———海德格尔逻辑思想解析
发布时间:2023-05-12
海德格尔在哲学领域的成就斐然,但在逻辑经验主义者(例如卡尔纳普)看来,其哲学论述和逻辑思想是逻辑混乱的伪陈述,在逻辑经验主义占据世界哲学舞台的时代,海德格尔的逻辑思想长期受到冷落和忽视。伴随着逻辑经验论哲学的式微和解释学的兴起,尤其是近年来解释学与分析哲学的渗透和融合,国际哲学界逐渐重视海德格尔的逻辑思想,开始挖掘其学术价值,但是国内学界并没有充分重视并研究他的逻辑思想,本文将重点探究他就科学的逻.........
现实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前提
发布时间:2023-01-02
思想政治教育学在1984年创立以来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是也有待进行不深入解决的问题。就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前提看,并没有把现实的人作为逻辑前提,往往只是局限于把现实社会作为自身的逻辑前提。从现实中可以发现......
浅议物权逻辑形态与物权立法的逻辑定位
发布时间:2013-12-19
浅议物权逻辑形态与物权立法的逻辑定位 浅议物权逻辑形态与物权立法的逻辑定位 浅议物权逻辑形态与物权立法的逻辑定位 【内容提要】在《物权法草案》广征民意之际,本文试图从一独特视角——物权逻辑表达作者对未来物权......
经典逻辑与价值逻辑的统
发布时间:2022-11-03
摘要:教育方针概念的运演从简单到宏富、从抽象到具体。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的理论视点进行定义,教育方针是一定统治阶层在一定历史时期关于教育发展的总方针,是教育性质、方向、目的、任务、内容和途径等的总规定......
逻辑真与逻辑推理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7-15
逻辑,像任何科学一样,把追求真理作为自己的使命。但逻辑学不研究关于涉及存在本质的真,关于作为价值的真,或者关于神秘主义的真。现代逻辑对真的研究是围绕语言和形式化问题展开的,形成了多种关于真的理论,并对逻辑真和事实真的区......
浅析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2-12-24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逻辑指导下不断推进的,同时又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实践逻辑中不断概括、总结历史经验进而形成新的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逐步形成理论化、体系化的重要成果,......
逻辑学研究的认知转向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27
逻辑学数量化是逻辑学发展的领域中的一个,但是随着逻辑学的发展,它是注定要在人类知识不同的领域展开分支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时代的突飞猛进,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加深,加之认知心理学的发展,逻辑学的发展方向有了......
PB7谓词逻辑演算功能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16
PB7谓词逻辑演算功能分析 PB7谓词逻辑演算功能分析 信息技术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PB7谓词逻辑演算功能分析 PB7谓词逻辑演算功能分析 淮阴工学院 张有东 摘要:本文介绍了PowerBuilder7.0中......
逻辑学视域中的自然语言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22
1引言 在20世纪的语言研究发展史上,语言学家们通常把作为研究手段的形式逻辑引入语言结构研究。这些研究包括索绪尔和叶姆斯列夫的语言形式与系统思想,也包括对语言结构的形式化研究有重要突破的乔姆斯基和转换生成学派的句法研究。......
分析逻辑哲学论的思想和语言
发布时间:2023-06-03
分析逻辑哲学论的思想和语言 分析逻辑哲学论的思想和语言 分析逻辑哲学论的思想和语言 语言是思想的镜子,这是分析哲学家秉承的基本原则。弗雷格在写给达姆施达特的信笺中说:“可以把句子看作是思想的图像,因为句子部分与......
当代逻辑学研究的信息转向浅析
发布时间:2022-12-19
在当代,逻辑学研究自身正面临重大而复杂的变化。回望过去,我们可以看到两千多年前,逻辑学说在古中国、古印度和古希腊孕育发展,各树一帜,逐渐形成逻辑学的三大逻辑流派和逻辑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社会实践的进步,逻辑学研究......
浅析逻辑与文化
发布时间:2023-03-11
中国逻辑研究中文化范式的明确提出,开始于崔清田教授,发展于鞠实儿教授。这一范式,目前已经成为中国逻辑研究过程中有着重要影响的一种研究思路和框架。当然需要指出,明确强调中国逻辑研究过程中应当关注文化的思想,虽然肇始于崔清......
政治新逻辑下的用人之变
发布时间:2023-04-18
十八大以来,从深改组、国安组成立,到全国性审批权下放,顶层设计的变动之大,令人目不暇接。而且,与以往有些运动式政策改革不同,这一轮的变动除要应对现实的政治问题之外,尚具有整体布局的深意,每一步均涉及长久的制度安排。 但......
从当代形式逻辑分析医疗行业中的大数据运用
发布时间:2023-07-13
大数据技术,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 大数据在生物医学领域也有及其重要的应用价值。生物医学的大......
传统政治文化视角下地方主义行动逻辑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02
【摘 要】传统政治文化对我国的政治实践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文章拟从“家国同构”的视角下对当前中国的地方主义行动及其逻辑进行一些思考和探讨,以期对解决地方主义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政治文化;地方主义;行动逻......
逻辑思维在中医中的应用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25
传统逻辑学主要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假言推理以及命题逻辑。假言推理它是一种重要的逻辑形式,也可以说是一种先天的逻辑能力,就是逻辑学发展的基础,后期的逻辑学的发展都是以假言推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三段论的逻辑作为最初的推理,......
关于从形式逻辑到先验逻辑
发布时间:2023-02-28
" 论文关键词:形式逻辑 先验逻辑 康德 统觉 论文摘要:形式逻辑和先验逻辑的关系问题是康德哲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作者认为康德对这一关系的表述有一个由表面到本质的过程。康德真正地把握了形式逻辑的本质,真正地解决了形式逻......
小议逻辑哲学与哲学逻辑
发布时间:2023-02-03
小议逻辑哲学与哲学逻辑 小议逻辑哲学与哲学逻辑 小议逻辑哲学与哲学逻辑 一、逻辑哲学和哲学逻辑、语言哲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二、怎样理解逻辑的扩展?逻辑依然被定格为传统的推理理论吗? 许多哲学家和逻辑学家发现给出......
渗透逻辑和辩证逻辑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20
一、辩证逻辑研究 逻辑学意义上的辩证逻辑研究,实际上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现代逻辑(数理逻辑)的辩证化;另一个是中国传统辩证思维逻辑的现代化、科学化。前一个方向在20世纪就已经从西方开始了,多值逻辑、模糊逻辑、相干逻辑、协调逻......
司法确定力的形成逻辑
发布时间:2022-11-17
摘要:司法确定力是与法院的宪法地位密切相关的,宪法对法院的独立地位以及解决纠纷、救济权利和发展法律的功能定位,是司法确定力的权威渊源;司法确定力来自于司法的管辖权威,法院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取⒃谧约旱哪芰Ψ段仁芾戆讣,运用法律知识、司法理性和司法经验,按照司法规律对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问题进行权威判断,为司法确定力提供了前提;司法确定力源于司法的整合权威,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通过对立法时的民意与法律适.........
易图的逻辑划分与问题
发布时间:2013-12-17
提 要本文取郑樵《通志》“《易》虽一书,而有十六种学”之说,提出了易学之属中本有图学之种的易图学概念。依《易传·系辞》“拟诸形容,象其物宜”之说,认为以“棥薄ⅰ?-”符号构建的八卦和六十四卦本身即是易图,而《易经》则是一......
逻辑教学中的“两极分化”
发布时间:2022-08-28
1谈到逻辑,有传统逻辑、现代逻辑、普通逻辑、逻辑导论、数理逻辑、一阶逻辑等名称,外行人被这些名称搞得眼花缭乱,内行人就它们之间的关系争论不休,您对这些名称的含义怎么理解呢? 这里涉及到关于逻辑的一些名词。首先,逻辑是一种......
浅析协同治理的生成逻辑与建构路径
发布时间:2023-03-29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做出以来,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语义变迁在政策文本中得以明晰,相应地,探寻治理理论的语义外延以及善治良政的实践边界也迅速成为社会各界的热点话题。这种语义变迁体现了后工业社会对新的社会治理模式的需......
基于逻辑经验主义对命题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28
" 论文关键词:分析命题; 综合命题; 逻辑经验主义 论文摘要:逻辑经验主义者在继承康德的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截然二分的基础上,拒斥形而上学,运用一阶谓词逻辑建立了自己的理论,奎因从同义性、保真的可替换性和语义规则三个角......
逻辑在中国振兴的基本途径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20
逻辑思想的发源地主要有二个:古代中国、古印度和古希腊。但是,古代中国和古印度的逻辑思想没有能够获得持续的发展,后来都衰落了。只有古希腊的逻辑思想获得了长期、持续的发展,到19世纪末 20世纪初,更是产生了光耀世界的现代逻辑。......
哲学思想中的逻辑预设前提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16
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创设,给予后代一个简单的公式来思考问题。三段论中涉及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而每个大前提又可以独立地看成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又会有大、小前提,这样不断往前追索,就会追溯到最初的大前提。这就是一套思想理论的......
冲突与整合: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价值逻辑
发布时间:2015-09-16
摘要: 大学制度是促进大学理想和使命实现的一系列制度之总称,它并非冷峻、客观中立的结构体系,而是在其技术性框架的“装置”中渗透着价值元素,内在地具有价值属性。规制与自由是大学制度的两种不同价值,它们既对立又统一,在不同......
浅析经济的现实演进及其发展逻辑
发布时间:2016-12-05
一、引言 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和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分享经济首次在国家政策层面被提出,一时间分享经济成为经济学界和实业界的一个热词。实际上,分享经济也不是一个新名词,其概念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Felson Spaeth 提出来的协......
从《逻辑史手册》看逻辑史研究与逻辑学发展的新趋势
发布时间:2023-07-12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从《逻辑史手册》看逻辑史研究与逻辑学发展的新趋势”,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 逻辑史研究是总结和推进逻辑学发展的一项......
法律逻辑学教学方法探讨
发布时间:2023-07-09
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法律逻辑学教学方法探讨”,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 法律逻辑学没有探讨法律的逻辑(此处的逻辑意指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但它告......
谈中国国家治理的中轴逻辑
发布时间:2017-05-25
有关中国国家治理研究值得注意的进展,是越来越多研究者参与到国家治理逻辑的讨论和研究当中,并形成了一些极富启发意义的理论成果。这一研究取向的不同之处及其理论意义,是不局限于对西方治理理论的介绍和引进,而是试图实现治理理论的中国化阐释;期望超越具象性质的国家治理和地方治理的经验研究,发现治理实践稳定共享的动因、规范和体制,或建构国家治理的理想类型的中轴原理。目前,虽然学界对该问题领域的研究论点日渐累积.........
逻辑学辅导:逻辑学与素质培养
发布时间:2023-04-26
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逻辑学与素质培养”,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 一、逻辑学与素质培养 素质不仅表现在知识面广的层次,更为深刻的是表现在对问题的处理能力......
发现金融监管的制度逻辑
发布时间:2013-12-19
发现金融监管的制度逻辑 发现金融监管的制度逻辑 发现金融监管的制度逻辑 [摘要]孙大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对现行的金融监管法律框架提出严重质疑,律师、学者与媒体均指称其为窒息民营企业发展......
浅析宪法权利诉求的经济学逻辑
发布时间:2017-01-05
一、宪法权利中的休谟问题 两百多年前,英国思想家休谟提出归纳何以可能的问题。即根据有限的经验,能否得出一个全称判断的命题。按照这样的逻辑,即使我们看到的乌鸦全部都是黑的,怎么能断定天下乌鸦一般黑呢?这就是众所周知的休谟......
《逻辑哲学论》中的实在( Wirklichkeit)概念分析
发布时间:2022-08-04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试图建立起世界-心灵 - 语言三者之间一一对应的联系,这是一套相当精致的形而上学体系。在其对世界的描述中,世界是由事实的总和规定的,而事实是诸事态的存在,事态是对象的结合或配置; 同时,事态的存在......
刑法学的司法面向与司法逻辑
发布时间:2022-12-22
广大朋友们,关于“刑法学的司法面向与司法逻辑”是由查字典范文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刑法学可以有不同的面向,⑴其中,面向司法的刑法学是以刑法的解释和适用为研究对象的。由......
资本法益:商法学的逻辑起点
发布时间:2023-04-27
摘要:商法学逻辑起点的确立是商法学实质性独立的标志。对不同国家商法学说的吸收,我国商法学界有企业主体说、市场交易说、营业二元说等三种代表性学说。结合逻辑起点特征的分析,反思这三种学说的优势和不足,资本法益凭借其独有的......
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三重逻辑及实现路径分析
发布时间:2019-10-25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这一重要论断。社会活力的解放和增强为当下中国社会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提供了一个值得期待的解决路径。从政府逻辑、市场逻辑、社会逻辑三重逻辑的内涵及其关系分析入手,可以发现: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意味着社会逻辑的延展。三重逻辑运行的构成要件是:问题、组织、规则、行动、场域。基于社会逻辑自身属性的分析,解放和增强.........
关于风险刑法的理论逻辑
发布时间:2016-04-11
关于风险刑法的理论逻辑 下面为大家带来一篇关于风险刑法的理论逻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风险社会被学者所关注,并通过诸如频发的矿难、食品安全事件和动车追尾事件等为社会大众所切实感受到后,认定当代中国已经进入一个风险社......
中国宪法研究学术逻辑链条的评析
发布时间:2016-09-14
研究表明,中国宪法研究学术问题的逻辑链条的开始或者说首要环节就是基本与内生问题域。基本问题域它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在抽象意义上研究中外宪法都要面对或者处理的问题,也就是宪法的共性特质,二是指表征宪法共性特质的核心概念......
逻辑学论文:浅析莱布尼茨对逻辑学发展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5-03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整理了逻辑学论文:浅析莱布尼茨对逻辑学发展的影响,希望和您一起探讨! 一、莱布尼茨的逻辑学说 莱布尼茨对逻辑问题的最早探索和最初贡献是试图沿着笛卡尔和霍布斯的思路建构所谓的“通用语言”。这种语言是一......
第二章 文化解读--网络文学的后现代话语逻辑
发布时间:2022-10-10
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无所不包了,文化和工业生产和商品已经是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如电影工业,以及大批生产的录音带、录像带等等。在19世纪,文化还被理解为只是听高雅的音乐,欣赏绘画或是看歌剧,文化仍然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法。而到了......
简析法律逻辑在法律案例教学法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3-06-01
如何写出高质量论文? 一、法律逻辑学概述 ( 一) 法律逻辑学的产生与发展逻辑学通常被认为产生于古希腊,其始祖就是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逻辑学的产生被认为有两大动因: 一是法庭辩论,二是公共演讲。 我国的法律逻辑学研究大致经......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核心逻辑分析
发布时间:2022-09-12
内容 提要: 网络 经济 时代 ,战略管理 研究 者纷纷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网络竞争环境下 企业 战略管理 理论 ,由此产生了4类有较大 影响 的战略管理理论。作者通过对不同理论的核心逻辑进行 分析 ,论述了各种理论的主要观点和不足......
剖析马克思的哲学逻辑
发布时间:2022-12-27
剖析马克思的哲学逻辑 剖析马克思的哲学逻辑 剖析马克思的哲学逻辑 文章 来源 1971年罗尔斯的《正义论》发表以后,政治哲学这种古老的研究方法又重新在哲学界被解读,政治哲学作为一种方法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马克思的哲学自......
新一轮改革的逻辑浅析
发布时间:2023-04-09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四轮改革同顾 1978年,中国启动改革开放大幕35年来,中国历届领导大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问题,设计了不同的改革方案与路线,中国改革呈现阶段性特征。纵察起来,中国已经经历了四轮改革。第一轮改革是1978年到1984年......
关于逻辑“一”和“多”的辨析
发布时间:2022-10-05
逻辑观主要是对逻辑学,包括它背后的逻辑思维的看法与理解。究竟什么是逻辑学?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又涉及到逻辑的研究视野、研究领域、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方面。所以对于做逻辑学研究的人来说,逻辑观是一个根本性、前提性的问题。逻辑......
翻译与逻辑
发布时间:2022-09-21
摘 要:本文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协定》为语料,分析商务法律英语翻译活动中出现的逻辑混乱现象,并基于叙事学理论的角度,结合逻辑顺组和逻辑重组的方法来解决由于不符逻辑思维混乱情况。 关键词:商务法律翻译;叙事学;逻辑顺组......
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困难与出路分析
发布时间:2016-08-08
中国古代有没有逻辑?中国的逻辑是否存在?中国古代逻辑研究的困难是什么?中国古代逻辑研究的出路究竟是演绎化还是归纳化?这些重要问题近年来逐渐成为逻辑学界和哲学界争论的热点。在这里,我们将基于逻辑与文化的关系,从归纳逻辑、非形......
当代形式逻辑是刑法立法正确的工具性科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29
犹如弗莱彻教授在评述《模范刑法典》时所指出的,该法典有些条款并不具备内在逻辑性,我国现行刑法典有些条款同样也不具有内在逻辑性。而刑法典自身的性质,要求刑法学应当是最精确的法律科学。关于这一点,现在恐怕不会再有疑义了,因......
逻辑学论文:浅议逻辑学与人工智能
发布时间:2022-11-04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工作总结栏目为您编辑了逻辑学论文:浅议逻辑学与人工智能,供大家阅读参考。 人工智能主要研究用人工方法模拟和扩展人的智能,最终实现机器智能。人工智能研究与人的思维研究密切相关。逻辑学始终是人工智能研究中......
“传媒+”时代影响力经济的价值生发与变现逻辑
发布时间:2023-04-15
摘 要:本文首先对“大智移云”技术重构当今社会运行机制和传媒运作基础条件的总体状况进行剖析,基于上述剖析提出“泛传播”模式下传媒产业及其产业逻辑向其他领域深层渗透并深度融合、传媒+时代渐行渐近的观点;最后结合传统媒体大......
乡土视角下的农民实践行为逻辑分析
发布时间:2015-08-12
摘 要:有关我国农民的行为逻辑,在学术界存在三种讨论:“公”与“私”哲学层次的讨论,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的二元讨论,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的调和讨论。作者基于农民对乡村公共物品的选择研究,认为影响农民行为逻辑的社会理性可细分......
如何认识ing分词的逻辑主语
发布时间:2013-12-19
" 在高中第二册第二课有一个句子,But the studios which he started are still busy today, producing more and more interesting films.在教学中很多学生对the studios是producing more and more interesting films.在教学中很多学生对......
唯物辩证法:事物发展的逻辑
发布时间:2023-02-24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唯物辩证法:事物发展的逻辑”,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 在一般意义上,马克思的辩证法即唯物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一......
浅析论逻辑真理的范围
发布时间:2023-04-19
从古希腊逻辑诞生以来,关于逻辑真理的讨论众说纷纭,特别是伴随着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逻辑学进入了心理主义占主流的时期,当时对逻辑的观点分为经验主义、唯理主义。经验主义以穆勒为代表,认为逻辑是对经验的归纳总结,比如对矛盾......
基于逻辑学视角的法庭上诡辩的辨析
发布时间:2023-03-06
摘 要 法庭上,诉辩双方常进行各种各样的辩论,在这种针锋相对的争论中,论辩者需要在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本方的正确性和对方的错误性。为了达到目的,论辩者常会用诡辩迷惑对方。想要明确的分辨诡辩和正确的论证方式,除需要具有......
浅析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3-07-11
一、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表征 法治与人治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国家治理模式。法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实行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现代法治的核心要义是良法善治。正是现代法治为国家治理注入了良法的基本价值,提......
唯物辩证法:事物发展的逻辑
发布时间:2023-03-24
在一般意义上,马克思的辩证法即唯物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一样都是一种“关于发展的学说”。然而,二者却有根本不同。黑格尔的辩证法以“绝对精神”为本体,在理论实质上是关于作为“非对象性的、唯灵论的存在物”的绝对......
民法典结构应是历史的、逻辑的和现实的统一
发布时间:2013-12-19
民法典结构应是历史的、逻辑的和现实的统一 民法典结构应是历史的、逻辑的和现实的统一 民法典结构应是历史的、逻辑的和现实的统一 关于中国民法典的结构,有两种不同的争议观点,一是主张罗马式......
基于表格法化简逻辑函数
发布时间:2023-01-26
基于表格法化简逻辑函数 基于表格法化简逻辑函数 信息技术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基于表格法化简逻辑函数 在设计逻辑电路图时,由真值表直接得到的函数往往比较复杂。代数法和卡诺图法等方法对于变量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