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分析墨以申礼义之道

分析墨以申礼义之道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7 12:25:52
分析墨以申礼义之道
时间:2023-08-07 12:25:52     小编:何军辉

荀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九流竞进、众言哓哓、思 想 辩 论 十 分 发 达 的 时 代 。 荀 子 云 : 君 子 必辩。(《非相篇》)又云:仁者好告示人。(《荣辱篇》)在这样活跃而复杂的思想氛围下,荀子常常针对当时流行某家某派学说进行分析和驳斥,从而彰明自己的观点,所以说他也是一位敏锐而善辩的儒者。他最主要的两个辩论对象,乃是墨家和名家。他的辩论经常从解决一个具体问题的角度出发,而最终指向了一个清晰的政治考量。如果我们不了解荀子隆礼重法的政治主张,就很难理解他为什么对当时其他各家,尤其是名、墨二家持有那样激烈的批评态度。考察荀子对这二家的辨析和批评,可作为了解荀子政治思想的一条途径。

着眼于此,本文试图通过荀子的名学批评,来揭示其基础性的政治意涵,所以论述的重点并不在于辨析其名学思想本身。历来对荀子的研究,或者单纯突出其礼乐、富强等政治理论方面的建树,或者着力突出其名学思想方面的集成,或者强调儒家与墨、名之间的紧张与互补,而往往忽视了这一层潜隐的关系。这一点其实更能突出中国哲学的传统特质和精神取向。荀子的名学思想的精神归趣,也可以代表先秦名学的一般特色。当然,在前人的研究中,有一些学者已经注意到先秦名学所密切关联的政治意义,如台湾学者李哲贤吸收徐复观先生对中西逻辑所作比较分析的观点,认为在先秦名学中,墨辩虽然最富于逻辑思辨,然而,其目的并不在于讲求纯粹之逻辑思辩,而在于解决经世伦理之问题。他也把这一分析应用于了荀子,言曰:其名实之辩虽具有逻辑意义,然荀子之主要目的并不在于建构一逻辑学之体系,而是为了伦理政治目的之正名。这种分析可谓把握住了先秦名学的要义,也指明了研究荀子名学思想的合理进路。而近几年的硕博论文,也迭出新见,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华东师范大学的孟凯,其博士论文即专门以荀子正名与正道之关系为题,来探讨其名学与伦理政治思想的内在联系。他也指出,荀子对诸子的批判,体现了儒家的价值关怀,他的名学是正名与正道的统一。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也作出了比较有意义的开展,站在儒墨名法等学派间的关系上,作出了比较细致的分析。比如,孔繁认为,荀子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名辩,目的是为了做理论上的拨乱反正,纠正乱名越礼的现实.在分析《非十二子篇》时,他指出荀子作为新兴封建制度的代言人,对当时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均充满信心,作为小生产者代表的墨家主张的非乐、节用,在他看来已属过于保守,荀子对墨家的批评,顺应了时代潮流,体现了儒家积极进取的精神。陆建华则指出礼在荀子思想中占有关键地位,荀子所说的王制即三代之礼以及与礼相适应的后王法度,他对于诸子思想的批评,完全是以礼为标准和原则的。他们能够在把握荀子思想及各家思想的大体的前提下,对荀子的名学思想给予整体性的诠释,加以多方位的观照,从不同的面向上深化了研究。

以上关于荀子名学思想之于其伦理政治思想的研究,体现了相当的水平,对于笔者具有不少启发。本文则进一步将荀子的名学置于对墨、名两家的批评这一更为精细的角度上,使问题得到更全面而有层次的论述。

一、名、墨蔽于道之一偏

对墨子、宋子、公孙龙、惠施、邓析等人的批评,散见于《荀子》全书各处。《正论篇》《非十二子篇》《天论篇》《正名篇》《解蔽篇》等篇专辟章节对各家进行评价和批驳。下面,为具体了解荀子对名、墨二家基本特点的认识,取《非十二子篇》《天论篇》和《解蔽篇》中的相关材料进行分析,以呈现荀子对于时论的基本态度。《非十二子篇》说:

忍情性,綦谿利跂,苟以分异人为高,不足以合大众,明大分;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陈仲、史鰌也。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上功用,大俭约而僈差等,曾不足以容辨异、悬君臣;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墨翟、宋钘也。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而好治怪说,玩琦辞,甚察而不惠,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以为治纲纪;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惠施、邓析也。

荀子所批评的十二子,都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善作辩言的派别,他们的学说既非无源之水,亦非缺乏听众和市场。他们的学说发展为今日之状,原因在蔽于一偏。《天论篇》把各派的学说比作一物一偏,各家的一物就是其学说的出发点:

万物为道一偏,一物为万物一偏,愚者为一物一偏,而自以为知道,无知也。墨子有见于齐,无见于畸;宋子有见于少,无见于多。有齐而无畸,则政令不施,有少而无多,则群众不化。

在荀子看来,一物本只是道之一偏,各家执持其一物之后就为其所障蔽,以之为道的全体,真正的道之全体大用反而障蔽不明了。墨子蔽于齐而不知万物不齐,宋钘蔽于少而不知万物之多,他们的蔽为害甚大,施于政治,则几至其停顿。这一观点在《解蔽篇》中也有明确表达:

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故由用谓之道,尽利矣;由俗谓之道,尽嗛矣;由辞谓之道,尽论矣;此数具者,皆道之一隅也。

综上所述,陈仲、史鰌蔽于高乎常人的言行,虽然能其所能之事,却不足以统合大众而为之树立榜样;惠施、邓析蔽于名词的纠察分析,虽然多有奇特之论,却丝毫无益于国家礼义纲纪的建立。公孙龙没有作为一个派别在这里得到叙述。然在《修身篇》中,荀子把公孙龙的坚白之说与惠施的同异、有厚无厚之说放在一起讨论,因此他是把公孙龙、惠施、邓析等人看作一类。概括起来说,陈仲、史鰌与公孙龙、惠施也可以看作具有共同特点的一个大类,荀子经常把他们放在一起批评,认为从学说之结果上看两者有共通之处。这一点下面详述。

宋钘之学通常被看作墨家的一个派别。荀子把两者的共同点概括起来,都是以追求实际的功用为目标,采取消除差别和约俭财用的方式,导致等级陵夷、君臣无辨。但他又注意到,墨子和宋钘之间有侧重点的不同。蔽于用而不知文指的是墨子背周道而用夏政,反对儒家倡导的礼乐和厚葬;而宋钘提出见侮不辱、人之情欲寡,是对墨子非斗、节葬等观念的发展。墨子的学说,几乎处处针对提倡周礼的孔子,主要关注丧葬、礼乐、天命等问题。而宋钘提出了人性问题,把对人性的理解作为其政治主张的基础。自孟子和庄子以来,探讨个体的心、性问题渐渐为当时的思想界所接受,而宋钘与荀子同处这个发展着的潮流之中,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共同话题。因此,荀子把人性论作为宋钘学说的中心,称他蔽于欲而不知得、有见于少、无见于多,不遗余力地辩难,并反复重申自己的人性论观点。

公孙龙、惠施之间也存在差别,但荀子对此不加分别。他对公孙龙、惠施等人的学说持轻蔑的态度,批评也很严厉,但对墨子和宋钘的学说则比较重视,其辩论也更加严肃和深入。 二、以礼义止名辩

名家这一称呼出自汉代学者。惠施、公孙龙在他们的时代是作为辩者而参与名实关系讨论的。《庄子天下篇》载惠施历物之意,有卵有毛、鸡三足等命题,因此卒以善辩为名、天下之辩者相与乐之又称公孙龙之徒饰人之心,易人之意,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二者都以一些独特的名学命题著称,并擅长辩论。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云:名家苛察缴绕,使人不得反其意,专决于名而失人情,故曰使人俭而善失真。若夫控名责实,参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冯友兰先生认为,控名责实,参伍不失说的是法家的统治术。但苛察缴绕一语也可看作对惠施、公孙龙辩论特点的概括:对名的辩析发展为远离实际的复杂概念游戏,以致于听者不知其所辩究竟何意;他们专注于在概念辩析中胜过辩论对象,往往不惜得出背离人情常理的答案。《庄子天下篇》和司马谈都对惠施、公孙龙的辩论持批评态度。

具体到《荀子》一书当中,作为辩者的公孙龙、惠施往往和史鰌等人一起出现并受到批评。荀子认为,这类人的问题就是穷无穷、逐无极(《修身篇》),即不知止。公孙龙、惠施等人在概念辨析的游戏中走得太远,譬如山渊平、马非马之类,已经扰乱了常人对名的理解。申徒狄、史鰌则以异于常人的行为出名:申徒狄恨道不行,负石自沉于河;史鰌尸谏卫灵公。这些或许只能看作禀赋超群者的特殊行为,却因为行事者名声的传扬而不加区别地受到推崇。

孔子对史鰌的评价尚委婉,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论语卫灵公》)邦无道而如矢则伤勇,故他不如蘧伯玉的有道则仕、无道则藏,随时舒卷。蘧伯玉有君子之名,史鱼则无。

荀子对史鰌态度就比较激烈了,甚至说他不如盗(《不苟篇》)。对史鰌个人所追求的道义,荀子也许并不反对。但贤人为众人榜样,史鰌、申徒狄在客观上会引起好高尚名的风潮,并因此可能危害重视贵贱尊卑差别的政治秩序。史鰌、申徒狄不是辩者,不讨论名学问题,但他们的行为引发的后果,却可以归入广义的名的问题。荀子对名的讨论最终服务于其理想政治秩序。荀子重视止,认为言行均应有一定的界限。对付辩者与史鰌这一类人的最好办法,就是止之,而非参与到他们的辩论中。《修身篇》说:

夫坚白、同异、有厚无厚之察,非不察也,然而君子不辩,止之也;倚魁之行,非不难也,然而君子不行,止之也。

君子不辩不行,是认为这些言行缺乏政治上的价值。而用来终止这些言行的,是被儒家赋予了礼乐教化色彩的权力。《儒效篇》说:

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之。曷谓中?曰:礼义是也。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道也。君子之所谓贤者,非能徧能人之所能之谓也;君子之所谓知者,非能徧知人之所知之谓也;君子之所谓辩者,非能徧辩人之所辩之谓也;君子之所谓察者,非能徧察人之所察之谓也:有所正矣。

道不是天之道、地之道,而是人之道。这样的叙述使人想起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中的一句话:道四术,唯人道为可道也。其三术者,道之而已。只有人道是值得讨论的。这可道之道在《性自命出》中的另一处被表述为群物之道,与荀子关于人类有分而能群居为治的思想十分相似。在《儒效篇》中,荀子明确指出人道是礼乐,其特点是比中而行之,即顺乎中道。合乎中道的君子,并不无差别地追求知一切事、能一切事。君子之行本于正。有所正,则有所止。中道或礼义之道,在《荀子》中也被表述为当和常。如《不苟篇》:

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故怀负石而赴河,是行之难为者也,而申徒狄能之;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山渊平,天地比,齐、秦袭,入乎耳,出乎口,钩有须,卵有毛,是说之难持者也,而惠施、邓析能之;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盗跖吟口,名声若日月,与舜、禹俱传而不息;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

苟有贪求之意。君子不贪求常人所看重的名声,也不以孑然独立于世人为贵。唯其当之为贵,即将当于礼义作为言行的唯一标准。这也是比中而行之的另一种表述。唯当、比中不代表滞固不通,《解蔽篇》说:夫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之。体常而尽变表明礼义之道既以众人可行之常为体,亦能穷尽和包含各种特别和变化。礼义之道具有全体大用的性质。这种性质,使得中道或礼义之道高于六家十二子而不单独与其中任何一家相对立,同时还能纠正各家的偏蔽并统合它们的优点。在《荣辱篇》中,荀子也明确地指出:

仁义德行,常安之术也,然而未必不危也;汙僈、突盗,常危之术也,然而未必不安也。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

正、当、常、中描述了荀子所隆重的礼义或礼法的性质;具备这些性质的中道或礼义之道,同时是可以并且必须用名言来描述的。君子所道的中道就是常道,而小人好称道非常之事、非常之论。把常安之术等同于仁义德行,显示出荀子的儒家立场。若统治者能够学为君子、遵循常道,不贵难行之行、不言难言之论,那么人们对史鰌之行的崇尚、学者对辩者之学的追求也会相应止息,二者的患害也就自然得到解除。

三、论性情而驳墨、宋

荀子作为一个儒者的正名努力,体现在他与名、墨两家的辩论当中。这两家是所谓乱名者,在与政治秩序息息相关的名言世界中制造混乱。上文已经阐述了荀子对名家或辩者的批评,并指出荀子的批判武器是所谓中道。这一批判武器使用到墨子与宋钘的学说上,依然有效;但需要注意的是,与对名家的批驳明显不同,荀子针对墨、宋的分析和辩论更加细致和深入。因为在他看来,名家的问题属于好异谈、苟名声,而墨、宋则是在思想上发生了真正的错误。

荀子对墨子的批评,直接针对其非议礼乐、倡导薄葬的主张。《乐论篇》从人情之基本展开论述,试图讲明先王树立礼乐的原因和依据,并认为墨子的非议起于对这些原因的无知。其主要观点是:人情必然流露于外,如果不能有所节制引导就会变乱;因此先王制定礼乐以求整齐人们的外在行为,引导人们的情感达致中和。因此荀子说:乐合同,礼别异。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乐论篇》)按《礼记乐记》有乐统同,礼辨异。礼乐之说,管乎人情矣一句,与《乐论篇》类似。郑注云:管犹包也。孔疏曰:人情所怀,不过于此,是管人情也。因此荀子之意,盖以礼乐包贯穷尽人之性情,人之所为无出其外者。管乎人情的礼乐运用于治理群生,即成为天下之大齐,中和之纪(《乐论篇》),即政治治理的最终标准。荀子从人之性情的角度探讨礼乐的必要性,这比墨子仅从功用的角度说礼乐深入了一步。从这个角度说,墨子对礼乐的非议,乃出于对人之性情的不了解;因此从墨子之行几近于遇刑、危身,即戕害人的本性。

除了如上所说的直接辩驳,荀子更从群体治理的角度批评墨子。《天论篇》说墨子是有见于齐、无见于畸,其后果是有齐而无畸,则政令不施。虽然墨子讲尚同,但与荀子所讲的齐、一是大不同的。墨子反对周礼是为了取消代表尊卑差等的礼乐制度,从而俭约节用、减少对民力的耗费;他同时认为在选择各个层级的治理者的时候,应遵循尚贤而非亲亲的原则,从而统一天下的是非标准,并使人们遵循统治者所制定的这一套标准。荀子作为一个重视尊卑差别的儒者,对这些主张是完全反对的;他所说的齐和一,是隆礼重法之下的齐一。因此他批评墨子不见差等,导致国家无法建立权威和秩序,政令教化无法得到施行。虽然墨子及其门人一直艰苦卓绝地实践着他们的学说,但在荀子看来却是劳力而不当民务(《非十二子篇》),尚俭而弥贫,非斗而日争(《富国篇》),使天下愈加陷入混乱。

虽然荀子对墨子的批评不无的当之处,但由于墨子之学本来较少谈论性、情等概念,故荀子的批评仍集中于政治主张方面。能够激起荀子在人性论领域辩论热情的,大概是作为墨家分支之一的宋钘。宋子提出人之情欲寡,是对人之本然状态的概括;见侮不辱云云,也是从人情出发来谈论战争问题。这些命题都直接对应于荀子关于人之性情的讨论。因而荀子花费大量篇幅来讨论宋钘的命题。在《正论篇》,对宋子的批评伴随着阐明相关的名即概念的过程:

子宋子曰:明见侮之不辱,使人不斗。人皆以见侮为辱,故斗也;知见侮之为不辱,则不斗矣。应之曰:然则亦以人之情为不恶侮乎?曰:恶而不辱也。曰:若是,则必不得所求焉。凡人之斗也,必以其恶之为说,非以其辱之为故也。

宋子企图从人的性情本身寻找非斗的基础。他提出见侮不辱的命题,认为侮的行为引起憎恶的情感,却不引起耻辱的情感。人的争斗起于耻辱而非憎恶。明白了这一点,人们因欺侮、轻慢而产生的争斗就会自然消失。这里辨析的是作为外在行为的侮、斗与作为内心情感的恶、辱之间的关系。然荀子认为,引起人之争斗的情感恰恰是憎恶,而非耻辱。他举例说,俳优、侏儒、狎徒责骂侮慢他们的人,却不与之斗,是因为他们仅仅感到耻辱,却不憎恶对方;相反,有人被贼盗走家猪,就会拿起武器,斗之不避死伤,并非以失物为耻辱,而是憎恶对方的偷盗行为。即使真能做到见侮不辱,也不能消灭人与人的争斗,争斗必然起于人们相互之间的憎恶。就我们的日常经验来说,受到欺侮而激起的情感当中常常是憎恶与耻辱交杂,而憎恶通常决定了对施侮者的斗争,如果缺乏对对方的憎恶感而仅有耻辱感,那么很有可能回向自己内心的反省。荀子通过举例指出宋子的观点有悖常情,运用从现象反推到本质的论证方法,说明宋子对侮、辱这两个情感之名的理解有误。这与孟子从孺子入井讲恻隐之心的路径是十分相似的。

接下来,荀子指出宋钘的见侮不辱之说无隆正,即不合乎大中至正的王制之道。他认为王制最大的分别,即在于荣辱。荣辱各有两端:有义荣者,有执荣者;有义辱者,有执辱者。志意修,德行厚,知虑明,是荣之由中出者也,夫是之谓义荣。爵列尊,贡禄厚,形执胜,上为天子诸侯,下为卿相士大夫,是荣之从外至者也,夫是之谓执荣。流淫、汙僈,犯分、乱理、骄暴、贪利,是辱之由中出者也,夫是之谓义辱。詈侮捽搏,捶笞、膑脚,斩、断、枯、磔,藉、靡、舌纟举,是辱之由外至者也,夫是之谓执辱。是荣辱之两端也。故君子可以有执辱,而不可以有义辱;小人可以有埶荣,而不可以有义荣。有执辱无害为尧,有执荣无害为桀。义荣、执荣,唯君子然后兼有之;义辱、执辱,唯小人然后兼有之。是荣辱之分也。今子宋子 案 不 然 ,独 诎 容 为 己 ,虑 一 朝 而 改 之 ,说 必 不 行矣。二三子之善于子宋子者,殆不若止之,将恐得伤其体也。

这段话使人想起《孟子公孙丑下》中的叙述: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在尊卑的标准中,德行修养占有独立的地位,并可与政治地位、年龄高下相抗衡。《正论篇》的论述也表明,荣辱的评价有德行和爵位两个维度。义荣、义辱说的是德行、修养、知虑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区分君子小人的标准;执荣、执辱则表现为外在的爵禄、地位。在比较合理的政治秩序下,君子能够兼得义荣与执荣,小人则兼得义辱与执辱,内在的荣辱与外在的荣辱得到统一。

对荣辱之分的重视,以及对君子小人之分以德行上的荣辱为准的强调,体现了荀子的儒家立场。这一立场兼具了道德上的倡导和政治上的关怀,并努力为政治上的荣辱尊卑关系灌注一种道德的内涵。所以,荣辱之分于德行修养、于政治治理均不可或缺。宋子反其道而行之,为求非战,把屈荣受辱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不但达不到目的,还会反伤自身。因为见侮不辱不合乎人情的自然流露,而对其有所扭曲,所以一定不可长期实践下去。见侮不辱已经涉及外在行为与内心情感的问题。而关涉人之性情问题的,是宋钘人之情欲寡之论。《正论篇》说:

子宋子曰:人之情,欲寡,而皆以己之情为欲多,是过也。故率其群徒,辨其谈说,明其譬称,将使人知情欲之寡也。应之曰:然则亦以人之情为欲。目不欲綦色,耳不欲綦声,口不欲綦味,鼻不欲綦臭,形不欲綦佚。此五綦者,亦以人之情为不欲乎?曰:人之情欲是已。曰:若是,则说必不行矣。以人之情为欲此五綦者而不欲多,譬之是犹以人之情为欲富贵而不欲货也,好美而恶西施也。古之人为之不然。以人之情为欲多而不欲寡,故赏以富厚而罚以杀损也。是百王之所同也。故上贤禄天下,次贤禄一国,下贤禄田邑,愿悫之民完衣食。今子宋子以是之情为欲寡而不欲多也,然则先王以人之所不欲者赏而以人之所欲者罚邪?乱莫大焉。

这里的情指情实,即人的实际情况。宋子认为人本来欲求寡少,达到最低的生存需要就满足了。他自己也努力实践其理论,请欲固置五升之饭足矣(《庄子天下篇》)。此说之目的在为其非斗之说服务:如果以人为欲求寡少,则君主将不欲追求国土版图的扩大,庶人也不至于无节制地追求财货,这样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就减少了。此说依然承认人要满足一些基本的欲望,荀子就此进行反驳。人的耳目口鼻形体皆有所欲求,有所欲则必欲多而不欲少,欲得而不欲损。君主用爵禄来奖赏,以剥夺来惩罚,就证明欲多合乎人的本性。荀子并没有提欲求的最低限度的问题。从他的性恶说来看,人生而有的耳目之欲无限地追求愉悦,不自知止;如果人的欲望能有所节制,那是出于后天礼乐教化的规范和引导。

就政治秩序来说,对荣辱之名的重视,使得个体服从于由尊卑之名构成的等级秩序,并不自主地用外在的好恶之名来约束和评价自己。宋子不求荣不避辱,也就不重视尊别、贵贱之名。《庄子逍遥游》中曾提到宋子,云: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7]16-17宋子以荣辱为外在,内心不受外在毁誉的动摇;因此他就成为政治世界中的一个异类,不受善恶、荣辱之名的左右。加之他践行人之情欲寡的观念,将个人的欲求降到最低限度,也就不为君主的赏罚所激动。对宋子这样的人,政治秩序的控制力显得很低。也是基于这一点,荀子批评他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他的学说若广为流行,对于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实属有害。

体现尊卑差别的名是儒家政治秩序礼的基本要素,而荀子的礼论以性恶论作为基础。因此,关于性情之名的讨论在荀子名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以上通过荀子对宋子的两个命题的辩驳,对性情之名的问题已有所讨论。下面本文将从正面考察荀子的观点,并试图阐明他对名与礼义之道的关系的思考。

四、正名以达治道

荀子对名家与墨家的批评,是在礼义之道和人之性情的视角下展开关于具体主张的讨论。《正名篇》则直接对名实关系、名之作用等问题进行讨论,进而阐述荀子对名与礼义之道的看法。荀子从未把名当作一套在思想内独立运行的游戏规则。他认为,名的制作与变化受制于现实的政治传统,一套名的产生包含着制作者对于理想政治的构想,名的运用是政治秩序之维持与运转的重要因素之一。换句话说,名不能脱离实,名与政治世界的实总是息息相关。这一观点,在荀子批评公孙龙、惠施、邓析所代表的辩者时有过多次出现。《正名篇》提出王者制名的目的的时候,也有一些针对辩者的意味:

故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则慎率民而一焉。故析辞擅作名以乱正名,使民疑惑,人多辨讼,则谓之大奸,其罪犹为符节、度量之罪也。故其民莫敢託为奇辞以乱正名。故其民悫,悫则易使,易使则公。其民莫敢託为奇辞以乱正名,故壹于道法而谨于循令矣。如是,则其迹长矣。迹长功成,治之极也,是谨于守名约之功也。[1]414

制名权掌握在政治权力手中,王者制名的目标是达到治之极。作为构成政治秩序的基本要素,名是人们借以认识实、掌握实的工具。名定而实辨,有类于《论语》所说的名正言顺:名定即名正,实辨即赏罚各得其中,是其所是、非其所非。这是礼义之道行于天下、民众跟从王者政教而化的基础。像公孙龙、惠施那样析辞擅作名,就会扰乱人们对名的认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孟子万章上》)[10]306,名是一套王土之上公行的规范和引导人伦关系的标准,辩者之罪就如同私制度量符节,对公行的秩序有破坏作用。因此荀子要树立正名、灭息奇辞。

荀子反对辩者析辞擅作名以制造混乱,但承认名的变化。他明确指出,名无固宜,约之以命[1]420,承认名可以随着俗约发生变化;同时又说名有固善,径易而不拂,谓之善名[1]420,提供了所谓善名的标准。如果通过一个名,人能够很容易地知解其所指之实,而不感到难以理解或有悖常理,那么这个名就是善名。因此善名是易知之名,易知之名是对实的恰当反映。善名的产生,是遵循制名原则的结果。下面,荀子提出名学的三个重要内容:所为有名,与所缘以同异,与制名之枢要。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贵贱明,同异别,如是则志无不喻之患,事无困废之祸,此所为有名也。[1]415此说制名的首要目的,在于辨明政治上的贵贱、事物间的同异,使人们能够用名喻志即表达意思,达意清楚是一切政治和社会活动得以顺利展开的基础。凡同类、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故比方之疑似而通,是所以共其约名以相期也。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然而征知必将待天官之当簿其类然后可也。五官簿之而不知,心征之而无说,则人莫不然谓之不知,此所缘而以同异也。[1]415-418此说名与人的感官心思功能密切相关,心有主动向外求知的能力,其征知乃依靠耳、目、口、鼻、体对外界相应对象的感知,而做出相应的辨别。名的同异不是个人随意规定的,而是基于人类普遍的感知认识能力。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单与兼无所相避则共,虽共,不为害矣。知异实者之异名也,故使异实者莫不异名也,不可乱也,犹使异(或说为同)实者莫不同名也。故万物虽众,有时而欲徧举之,故谓之物。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共之,共则有共,至于无共然后止。有时而欲徧举之,故谓之鸟兽。鸟兽也者,大别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止。[1]418-419此说制名的基本原则有同、异、单、兼、共、别六条,运用这些原则足以分别名之同异、划分名的层级,使制名不相为乱。运用这些原则,名家和墨家的种种怪论自可不攻而破。他说:

见侮不辱,圣人不爱己,杀盗非杀人也,此惑于用名以乱名者也。验之所以为有名而观其孰行,则能禁之矣。山渊平,情欲寡,刍豢不加甘,大钟不加乐,此惑于用实以乱名者也。验之所缘无以同异而观其孰调,则能禁之矣。非而谒楹有牛,马非马也,此惑于用名以乱实者也。验之名约,以其所受悖其所辞,则能禁之矣。凡邪说辟言之离正道而擅作者,无不类于三惑者矣。[1]420-422

名家、墨家的问题,有时在于脱离名实关系来辩名,有时在于举出个别的实来扰乱人们对普遍的名的理解,有时在于用概念游戏来扰乱人们对实的理解。离开正道而擅作奇辞者,大都可归入这三类。与这些乱名不同,荀子认为,正名是完全可以表达正道的:

实不喻然后命,命不喻然后期,期不喻然后说,说不喻然后辨。故期、命、辨、说也者,用之大文也,而王业之始也。辨说也者,心之象道也。心也者,道之工宰也。道也者,治之经理也。心合于道,说合于心,辞合于说,正名而期,质请而喻。辨异而不过,推类而不悖,听则合文,辨则尽故。以正道而辨奸,犹引绳以持曲直,是故邪说不能乱,百家无所窜。有兼听之明而无矜奋之容,有兼覆之厚而无伐德之色。说行则天下正,说不行则白道而冥穷,是圣人之辨说也。[1]422-424

在圣王没、天下乱的时代,有德无位的君子只有通过期、命、辨、说的办法来正名,而正名是王道之始。荀子所说的道就是治之经理[1]423,是人之道;心是统摄天官的天君,具有思虑和征知的能力,能够知道,即知治理群生的礼义之道、大中之道。名构成辩说,辩说之中有君子对道的阐述;心能够理解道,理解的方式乃是通过辩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辩说有偏,心对道的理解就会受阻碍,礼义之道也难以彰明和实施。了解了荀子对道和心的看法,其何以如此推崇正名在政治中的作用,就可以得知了。治之经理,可以说是治国的常法条贯,也就是荀子提到的礼乐或礼义之道。礼义之道树立起来之后,就有了衡量百家之说的准绳。执守正名的圣人,有兼听之明、兼覆之厚而无偏蔽之患,也表明礼义之道是兼具众家之长而行之以中道的。这是通过正名所能达到的最高的政治理想,其他篇章对此亦有表述:

孔子仁知而不蔽,故学乱术,足以为先王者也。一家得道周,举而用之,不蔽于成积也。故德与周公齐,名与三王并,此不蔽之福也。圣人知心术之患,见蔽塞之祸,故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无浅,无古无今,兼陈万物而中悬衡焉。是故众异不得相蔽以乱其伦也。[1]393-394

《解蔽篇》在阐明各家之蔽以后,以孔子作为大中至正之道的代表。孔子之不蔽,以其能所谓兼陈万物而中悬衡,即体常而尽变,在兼顾万物各个不同的同时,为之寻求一种适中可常的准则。具体到德行上,孔子仁知并用,既仁且知(《子道篇》)[1]533,成为儒家伦理价值的人格体现;在为政治世界重获秩序所作的努力中,孔子以周礼为理想的政治形态,用以实现政治理想的方式是申明无偏无蔽的常道,以及追求名实相符、以名达意的正名活动。这是荀子所描述的儒家圣人,也包含着荀子对治之经理的理解。在这里,中悬衡的正名之方,与通过虚一静因之道达到万物毕照的大清明境界,为一内一外、一体两面的关系。礼义之道包含正、常、中、当的特点,通过圣人不蔽的境界得以完全彰显。 荀子对时代潮流有清醒的认识,他的理论自期能够有用于当时的政治世界,担负起挽救时弊、推进一统的重任。应该说,荀子对名的讨论最终指向的是一套能够在现实中运作的政治秩序,他的名学是阐发政治思想的一种重要手段。他与名家、墨家的差别,归根结底在于政治思想和主张的不同;他对名家、墨家的批判,最终目的是反对他们偏蔽的论说在政治上造成的混乱,并且为即将出现的一统天下者提供一套正名、辨名、用名以达治的儒家理论.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从礼以分殊辨别人禽管窥船山“礼”性
发布时间:2014-01-17
摘要: 船山礼学思想是礼学史上一颗璀璨的“奇葩”。船山礼学思想的本质特性多为学术界所忽视,船山礼学思想的本质特征之一即礼以分殊辨别人与禽:船山从礼乃“人之独”而禽兽所本无;礼以维系人道;人禽之别、壁立万仞等角度说明礼的......
先秦儒墨义利观析要
发布时间:2023-06-15
摘 要:义利之辨,是一直贯穿中国古代思想史的一个基本问题。春秋战国时期,儒、墨、法、道、兵等诸子蜂起,他们对义利问题的探讨不仅在当时掀起了一次论辩的高潮,亦对后来中国传统思想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这其中,又以儒、墨两家......
以礼化俗视野中的理学道统世界
发布时间:2023-07-13
文章以晚明思想家管志道、刘宗周的家礼实践为例,在以礼化俗的历史视野中勾画理学家在回应时代难题时所涉及的多层面内涵:礼与俗、三代之治、性命之学建构、封建与郡县、宗法与宗族建设等,这些共同构成了理学道统论的思想世界。由此说明,理学家以十六字心法诠释儒家道统,并非将儒学局限于“微观内在”的个体精神与心灵建构,而是对于宏观的社会政治难题的理想解决方案。家礼;道统;以礼化俗G112A008309把宋明理学解.........
可以自己灌墨了
发布时间:2023-07-27
对于喷墨打印机用户来说,最头疼的就是原装墨水贵的问题。为了降低成本,一些中小企业用户不惜使用非原厂墨水或者连续供墨系统。但是这样有时候会得不偿失:由于非原厂墨水或者连续供墨系统的墨水成分与原装墨水有很大区别,有堵塞喷墨头的风险,而且因使用第三方墨水造成的问题不在厂商的保修之列。堵不如疏,面对着巨大的墨水市场,打印机厂商如果能够顺应用户的需求推出原厂的、价格低廉的墨水,谁还会冒着巨大风险使用非原厂墨.........
补色的引申意义
发布时间:2022-11-22
【摘要】补色在色彩研究领域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牛顿、谢夫勒尔、歌德对补色现象各有其研究和结论。本文尝试描述由笔者亲身体验的补色现象,进而从心理色彩与生理色彩角度出发,讨论补色可能具有的更宽泛的意义,以及对绘画教学及绘......
“仁义礼智信”与当代社会道德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2022-12-19
" [摘要] “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国古代儒家提出的五个道德范畴,具有高度概括和持久普泛的意义。在当今社会的道德文明建设中,我们仍然可以借鉴并利用其作为道德范畴形式的“品牌”价值,立足于当代语境给予新的阐释,赋予其适应时代要求......
行政法之语义和意义分析(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02
行政法,源于法文droit administratif,英文为administrative law。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法律文化的差异,观察问题角度的差别,人们对行政法的理解与界定也便存有分歧。 最简单的定义方法是把行政法描述为有关行政的法。统而论之,这并......
墨家衰微的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02
事实上,对于墨学在秦汉时期衰落的缘由占今皆有各种论断、东汉王充认为墨议不以心而原物,苟信闻见,则虽效验章明,犹为失实。失实之议难以教,虽得愚民之欲,不合知者之心。丧物索用,无益于世,此盖墨术所以不传也(《论衡薄葬》篇)。......
“礼”字本义简论
发布时间:2023-03-21
摘要:“礼”自古至今都是个高频字,无论在古籍中,还是在今天的社会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而当前古汉语学界关于“礼”字本义的说法确是众说纷纭,各有各的道理和依凭。探索“礼”的本义,需要立足于其繁体“”的本字“”来研究其形义关......
中西方礼仪文化之送礼观
发布时间:2022-10-23
中西方礼仪文化之送礼观 Www.LWlM.com一、前言 众所周知,礼仪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交往中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而送礼,作为交际礼仪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因文化差异,各国对礼仪的理解各有......
论哈特之《实证主义和法律与道德的分离》
发布时间:2022-10-04
摘 要:阅读此文,一方面,不难看出作为实证主义的倡导者之一,哈特试图通过澄清实证主义的内在主张并诠释法律、道德的真正意义和特点,以期证明实证主义的二者分离主张并非种种罪恶之“源”、“是”与“应该是”或“法律实际是什么”......
企业职称申报分析及设计
发布时间:2022-10-06
职称申报工作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关系到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晋升,与企业员工切身利益相关。由于企业职称申报审核的时间期限比较短,工作程序比较复杂,以往纯手工上报、人工整理的工作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企业......
80年代人道主义思潮“个人”观念之辨析
发布时间:2014-01-17
内容提要:人道主义话语在80年代常被宽泛地称为一种"思潮",本文较为详细地描述了这一思潮在80年代的具体展开过程,尤其是其中的三种主要表现形态,即80年代前期以"阶级性"/"人性"作为对偶形式的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80年代中期的"主体论......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发布时间:2023-05-04
关键词 生活环节 语言指导策略 Emotionally Moving and Enlighten Them with Reason ――Language Strategies of Scientific Guidance to Small Class Children's "Live Link" WANG Jia (Hangzhou West Lake District Rainb......
商务礼仪之会面礼仪商务礼仪论文(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03
商务交往中,见面时的礼仪是要讲究的,前面讲过首轮效应,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说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事,一个年轻的小姐与一位先生握手,有的小姐自认为很淑女、很懂礼貌,相反表现的却是不懂礼貌,没有见过世面、不够落落大方。(握手的......
梁漱溟的“以道德代宗教”思想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27
梁漱溟作为现代新儒家的第一代,其很多思想都具有开创性。他认为在人类的原初时期,即古代社会,都存在着古代宗教。与西方走上宗教道路不同,中国传统社会中儒家思想主流地位的确立,以道德代宗教,走上了一条与西方完全不同的道路。在......
静默以待时:默克尔的为政之道
发布时间:2015-08-17
在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办公桌上立着一个小小的银色立方体,当遭遇棘手的问题时,她就会将其捏起来把玩,闪亮的立方体上镌刻着一行字――“力在静默中”。2015年5月,默克尔第五次蝉联《福布斯》杂志评选的世界最具权势的女人。从风雨飘摇......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发布时间:2023-05-26
【摘要】情感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们复杂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在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都应得到进步和发展。”其强调了......
分析加缪存在主义思想的人道主义内涵
发布时间:2023-05-17
分析加缪存在主义思想的人道主义内涵 分析加缪存在主义思想的人道主义内涵 分析加缪存在主义思想的人道主义内涵 文章 来源 于 教 育 网 论文关键词:加缪;人道主义;反抗 论文摘要:通过对加缪着作哲理内涵的深入分析和理......
礼让斑马线之争
发布时间:2023-02-26
斑马线前,贝先生已经踩了刹车放慢车速,行人却站住了,贝先生驾车通过后,被交警罚了100元并记三分,贝先生到底冤不冤?2015年5月19日上午,海宁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坐在了海宁法院的被告席上,原告贝先生因不服交警大队对其作出行政处罚而将交警大队告上法院。据悉,这是全国首例因“斑马线之罚”而提起的行政诉讼,案件受到了公众的热切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礼让斑马线的思考。事件起因:不服处罚诉至法院35岁的.........
分析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解读
发布时间:2023-06-07
分析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解读 分析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解读 分析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解读 论文关键词: 牺牲者 人道主义 大陆理性主义 论文摘要:《九三年》中的戈万是为了实现完美人性精神的牺牲者,通过这个人物表达了雨......
利与礼的冲突――史观背景下的烛之武形象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07
许多老师喜欢用现代眼光分析《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人物形象,并对他们作深入探究。如烛之武能退秦师,不仅口才非凡,而且看问题入木三分,智慧非凡。晋文公不是侵略者,攻打郑国是求存求强的进取精神的表现,他做事果断,重视同盟,善......
论知礼、行礼,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
发布时间:2023-07-09
" 论文关键词:礼仪规范 大学生 道德修养 论文摘要:礼是道德规范的外在表现形式,道德是做人根本,它反映了礼的高境界追求。教育大学生懂礼、知仪、行礼,形成良好道德行为,引导大学生对礼仪的运用,做到学用并重,以提升自我礼仪知......
笔墨品质、神韵与格局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03
20世纪国画人物画是现代美术史上一篇大文章。在这里,我有意在现代美术史前面没有用界定词中国或世界,意思当然既是中国,也是世界。在中国,衰弱了好一段历史时期的写实风格的人物画,终于随着中国社会的大变动逐渐复苏了。不是简单的......
浅析古今之道
发布时间:2023-06-17
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也称为天人之辨、天人之际等,主要是对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等问题的探讨与论辩,经过长期的思想演变,形成了天人相分、天人同类、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各种学说。西汉董仲舒对天进行......
赏析激情飞扬、绚丽个性的彩墨之舞
发布时间:2022-08-13
中国画是我们民族文化之精华。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国画教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门类,要将儿童美术教学视作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很多美术教师也非常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一直以来,儿童彩墨画教学无论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都沿袭了传......
“总之”的语义和语用功能分析(1)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 要] 本文重点论述话语标记语“总之”的语义关系和语用功能。根据“总之”在句中的位置和关系,我们将其划分为七种语义关系,即推论关系、强化关系、目的关系、解说关系、承接关系、转折关系和假设关系。并且归纳出其四种语用功能:......
运营商退市不是“免费”之道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28
日前,素有阚大炮之称的北邮教授阚凯力在第十四届北邮工商管理新年论坛上再次放出高论,指出电信业甚至于都不配称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并建议考虑电信运营商退市和电信业应当完全免费。此言一出,舆论哗然。那么运营商退市论究竟是伟......
新世界以来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27
第1章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现实主义的生存境遇 大众文化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便在中国兴起,但是当时受到了以精英旨趣为主导的高雅文化和主流文化的批判和抵制。开始于1993年一直持续到90年代后期的一场关于人文精神的大讨论,便......
对于先秦儒家“礼以美身”的观念辨析
发布时间:2013-12-19
对于先秦儒家“礼以美身”的观念辨析 对于先秦儒家“礼以美身”的观念辨析 对于先秦儒家“礼以美身”的观念辨析 [论文关键词]礼;身;体;气;心 [论文摘要]在先秦儒家的观念中,礼与身的关系不简单是“礼自外作”,文章通过梳......
夏日礼之温柔萌物
发布时间:2015-09-08
远远看来,就好像是一个超大的泡芙,这大概就是吃货对于博美犬的定义。对于百变小王子博美犬来说,无论你为它做哪一种造型,它都会伸着一个萌萌的小脑袋,用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看着你,心,一下子就会被融化。 集世间美好于一身 ......
分析先秦儒者的仁道命题之差异
发布时间:2023-03-09
分析先秦儒者的仁道命题之差异 分析先秦儒者的仁道命题之差异 分析先秦儒者的仁道命题之差异 【摘 要】孔子的仁与道表达出的是两个范畴,在我们今天看来,其隐藏在历史文本内的潜台词应当是两种概念,两种定义。当孔子说“吾......
郭店简《唐虞之道》的学派归属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29
郭店楚墓竹简于 1993 年冬出土于湖北省荆门市郭店一号楚墓,共有 800 余枚,其中有字简共703 枚,大部分完整。1998 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了《郭店楚墓竹简》一书。这批古书不同于一般的公文和文书,是由专门的人抄写的。竹简各篇原来皆无......
播下礼仪之种收获博爱之果
发布时间:2023-01-11
礼仪教育就像清新的空气一样,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时时都围绕在我们身边,让人心旷神怡。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培养他们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
影片《肖申克的救赎》对比手法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21
[摘 要]影片《肖申克的救赎》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勾划出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轨迹,表达了人们对希望和自由的向往。影片中场景明暗色调的对比,折射出人物的不同心理特征。对比手法的运用,为成功塑造人物、深化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 ......
以石墨烯为材造出超声波发射器
发布时间:2022-11-24
美国科学家日前以石墨烯为材料,制造出质量轻薄的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这套系统使人类具有了类似蝙蝠的能力,即利用声音精确感知和测量身体周围事物的距离和运动速度。 蝙蝠和某些海洋动物能够利用高频率的声音进行回声定位或信息......
以刑法的眼光看待《肖申克的救赎》
发布时间:2023-06-25
一、保证公平正义维护法律权威培根有句名言:一次审判不公恶于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德国著名的刑法学家冯李斯特说过刑法不仅是善良人的大宪章,也是犯罪人的大宪章。从这个角度来说,刑法以及刑事诉讼法很大的作用就是保证公民的自由不受国家公权力的随意侵犯。刑法的终极目的是追求正义,很多刑法书都这样命名《通往正义之路》、《看得见的正义》等。可见,刑.........
戏墨悟墨体验水墨乐趣
发布时间:2023-04-04
[摘 要]水墨画是我国传统绘画艺术,儿童水墨画是传统水墨画学习的基础。儿童绘画的率真、大胆、亦真亦幻的天性表达,和中国水墨画强调的自然、天趣、不求形似、直抒胸臆的意象化造型,在某个层面上相当贴近。在本真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对广义价值论与狭义价值论之争的辩论意义进行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08
价值是谁创造的?这是一个古老而又经典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以及在其基础上展开的关于分配理论的争论由来已久,一些人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所以在分配方面应该按劳分配;另一些人认为劳动只是创造价值的一个要素,因此应当形成按生......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意义与路径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26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高速发展,会计职业道德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会计人员作为企业必不可少的决策参与者,必然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因此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工作时就不得不受到相关法律和职业道德的制约。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可以为企业以及社会打造出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更能有效地促进社会更快更稳的发展,然而,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上依旧存在一些缺陷。本文就新时代背景下会计职业道德.........
“墨分五色”理念在山水画中的运用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18
墨分五色理念应用在山水画中,自古有之,正是该理念的应用,使得我国的山水画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不同墨色的应用使得山水画中远与近、高于低等处的景物,张弛有力,画面质感非常强。墨色五分的应用与追求自然原生态的画法具有很大的......
中国式企业文化管理之道探究分析
发布时间:2014-01-20
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和“面子”的概念深深的印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观念中,并影响到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了“中国式企业文化管理之道探究分析”中国式企业文化管理之道探究分析 一个企业想长期成功要靠好的企业文化......
专利申请量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15
摘 要:近年来,在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国内专利申请量也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一方面,专利申请量的提升代表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另一方面,专利申请量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为了进一步验证专利申请量与经济增长的......
工作中的礼节和道德商务礼仪论文(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3
1.不要将您的工作和个人生活混在一起。如果您必须在工作中处理私人事情,要留到中午吃饭时,不要在您工作时安排朋友到您的办公室中来拜访您。 2.不要滥用您有权利使用的东西。例如,传真机、抬头信纸和其他办公用品只是办公......
博兴县以水为墨描绘水利新蓝图
发布时间:2013-12-18
博兴县以水为墨描绘水利新蓝图 博兴县以水为墨描绘水利新蓝图 博兴县以水为墨描绘水利新蓝图 摘要:十年的水利发展上演了气势磅礴的新篇章,作者从惠民安业的视角全面的描绘了博兴县水利发展的新蓝图。 关键词:博兴县;水......
封建礼教压制之下的人性之美
发布时间:2023-05-10
封建礼教压制之下的人性之美 牡丹在少女 时代 便与她的情人金竹一见钟情暗自幽会。然而造化弄人,金竹娶了别的女子,而牡丹也嫁给了另一个叫做费延庭的盐务司主任秘书。费俗不可耐,牡丹不甘忍受没有爱的生活继续和她的情人来往。费死......
“收受礼金”入刑的功能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01
摘 要 “收受礼金”入刑的争论,是2014年末刑法界的焦点议题。本文依据刑法谦抑性立法原理的理论逻辑,以刑法手段最后性、克制性的思想理念,首先分析了我国公职人员收受礼金的现状与社会危害性,其次分析“收受礼金入刑”是否具有不......
浅论道德权利与义务关系之认识
发布时间:2023-05-29
" [论文摘要]克服对于道德权利的传统看法,将道德权利与义务有机结台起来,作为道德的基本属性看待。以道德的属性规定,实践“以德治国”的理论。 [论文关键词】道德属性道德权利道德义务 在“以德治国”的实践活动中,如何正确认识......
徽墨余墨 2014年5期
发布时间:2023-05-24
三代同堂徽墨堂 混在一帮着冲锋衣,背大背包的游客中一起走出黄山火车站。他们挤上面包车朝黄山方向进发,我骑着自行车沿着新安江顺流而下――很多人来黄山,都是冲着黄山而来。而我这一次要拜访的徽墨则在黄山市下属的一个区――徽......
论赔礼道歉责任的适用
发布时间:2022-12-23
一、问题的引入 在此著作权案件纠纷中,双方当事人为什么对赔礼道歉责任看得如此的重要?其效果是怎样的?很显然,赔礼道歉责任在此案件中的执行中并没有得到好的效果,仅仅是通过替代性的间接责任达到赔礼道歉的结果。而这完全违背了......
试析大学经营之道
发布时间:2023-01-22
" [论文关键词]大学经营 华威道路 企业家精神 启示 一、华威大学的历史印记 二、华威道路——大学成功崛起的经验总结 按照伯顿·克拉克对于大学从组织上进行创业转型途径的解读,可以将“华威道路”概括为:一个......
礼致河南 中原文化之旅
发布时间:2015-11-25
Henan is the cradl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which has profound cultural tradition and heritage. Song Yang Academy and Shaolin Temple are the combination of Wen and Wu, the dynamic and the static, which endow Song......
浅谈墨子的教育内容及现代意义
发布时间:2023-04-24
浅谈墨子的教育内容及现代意义 浅谈墨子的教育内容及现代意义 浅谈墨子的教育内容及现代意义 精品源自英 语 科 一 墨子教育的内容 (一) 道德教育 任何一个流派能够在历史上占据一席之地都有其独特之处。在先前诸多思想流派......
歌剧《以青山的名义》探析
发布时间:2023-06-14
〔摘要〕歌剧《以青山的名义》中,主人公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有趣动人的情节描写,大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郴州本土、具有浓郁生活情趣的民族民间音乐,加之二度创作对艺术结构、音乐风格及表演样式的准确把握,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
墨子节用思想价值的现代诠释分析
发布时间:2016-07-01
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发展在经历工业化大发展和物质生活大繁荣的同时,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矿产资源过度开发等一系列的挑战。当前,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各地经济建设强烈要求区域经济发展转型升级。面临漫天雾霆和资源环境......
国际礼仪之尊重隐私商务礼仪论文(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11
个人隐私,就是不愿意公开,不希望外人了解或是打听的个人秘密、私人事情。在国际交往中,人们普遍讲究尊重个人隐私,并且把是不是尊重个人隐私,看成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方面有没有教养、能不能尊重和体谅交往对象的重要标志。 在国际交......
中国古代礼与法的关系之礼的法律化浅谈
发布时间:2023-07-15
一、礼与法 礼,就是各类纲常礼教及其外在体现,它起源于祭祀,后来内容逐步延伸并影响到家族(宗族关系)、等级关系、国家等各个方面,成为规范、约束社会秩序的一种普遍性社会规范。礼主要是从儒家思想的礼的内容逐步演变和发展而来,......
对礼仪之争的文化反思
发布时间:2023-06-28
" 康熙在位年间,天主教在华传教士由于对中国传统礼仪和天主的译名看法不同而发生争执,导致康熙龙颜大怒,禁止传教,史称“礼仪之争”。自十七世纪中叶起,由耶稣会内部的争论发展为修会之间的争端,进而演变成清帝和罗马教廷之间的......
申石伽为孙道临两题《孟丽君》片名
发布时间:2022-10-07
上世纪90年代中叶,初秋的某天,我去看望孙道临老师。因彼此是多年的朋友,一进门略作寒暄,落座后便聊了起来。他对我感慨道:小周,近年因自然规律,不少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相继谢世,好不伤怀,尤其是书画界的老前辈,如刘海粟、朱......
《讹诈》中的不礼貌现象分析
发布时间:2022-08-24
摘 要:交际中的礼貌现象一直是现代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部分,非礼貌现象在近年来才逐渐受到关注。文学作品《讹诈》中,交际中的不礼貌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得到了集中体现。交际内容本身违反基本社会礼貌规范,交际脱离语境以及交际双方......
论以身践道
发布时间:2013-12-17
" (一) 我认为,一个人是否是真正彻底的哲人,应看他是否以身践道。杜维明先生认为:“《中庸》中的君子力图体现人的普通存在中所蕴涵的终极意义。这种努力是以下面这个信念为基础的,这就是:普遍性的最概括的层面(‘天’)是......
箭牌公司在华口香糖专利申请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24
【摘 要】口香糖在中国发展速度迅猛,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口香糖人均消费片数低,因此存在巨大的消费增长空间。箭牌公司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口香糖市场中何以能够一直处于霸主地位是值得中国企业深思的问题,本文从箭牌公司口香糖产品在......
以财政角度分析七个怎么看之发展不平衡
发布时间:2022-12-29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以财政角度分析七个怎么看之发展不平衡”,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一、引言发展不平衡,概括地说,是指在发展过程中出现......
谈墨子的教育内容及现代意义
发布时间:2013-12-19
谈墨子的教育内容及现代意义 谈墨子的教育内容及现代意义 谈墨子的教育内容及现代意义 一 墨子教育的内容 (一) 道德教育 任何一个流派能够在历史上占据一席之地都有其独特之处。在先前诸多思想流派中,墨家之所能够独树一......
以我之姓,冠你之名
发布时间:2023-07-22
前阵子电视剧《何以笙箫默》大热,你们看了吗?剧中各种“壁咚”、激吻、男主帅气地掏钱包的戏码,以及青葱纯真的校园爱情……真是虐尽天下单身狗! 除了剧情外,男女主的名字也被大家津津乐道。何以琛、赵默笙――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周代农事礼仪中的巫术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18
绪论 目前学术界巫术的研究成果不胜枚举,这些成果中也大量引用三礼,但专门对其记述的某些内容中的巫术内涵进行分析的成果却寥寥。但三礼影响中国数千年,三礼记述的一些制度,在后世王朝甚至处于国家上层建筑高度,其中含有大量巫术......
浅析成品油销售之道
发布时间:2022-07-24
[摘要]本文以日益激烈的成品油销售市场和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为背景,指出了国内成品油销售企业应适时调整营销战略,加强营销网络管理,建立灵敏的价格反应机制,与竞争对手及终端客户建立起长远的合作战略关系来保持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浅析《肖申克的救赎》
发布时间:2023-06-18
摘 要:《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首歌颂自我主义的赞歌。然而,它并没有宣扬传统的个人英雄主义。作者没有单纯地将银行家安迪这一角色塑造成一个孤独的英维式人物,没有从安迪的视角去观察整个世界。而是从第二主人公“万能”的瑞德的视角......
分级诊疗四川篇:致胜之道
发布时间:2015-08-26
9月17日,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公布《关于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的意见》,从10月起分级诊疗将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实施。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机制,确保“小病在基层,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是四川省全......
浅谈古代“策论”与当今“申论”之异同
发布时间:2023-04-16
" 论文关键词:申论 策论 异同分析 论文摘要:国家机关公务员申论考试已历经九年。申论作为一门独立的考试科目,是在我国古代“策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吸取了古代“策论”(对策)的优点,是对古代“策论”的借鉴、继承和创新。二者产......
高导热石墨膜的合成及其性能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02
高定向石墨膜具有优良的导电、导热性能,是现代科技发展不可缺少的理想材料,下面是小编是搜集的一篇相关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1引言 早在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采用高温热解沉积技术制备了高定向热解石墨,但由于该材料需要......
以喜剧方式处理悲剧题材之艺术辩证法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15
摘 要:古希腊悲剧题材大多一悲到底,悲的彻底,很少有喜剧因素植入其中;中国古典早期悲剧大多以大团圆方式结局,悲的不彻底,除结尾外故事中也鲜见喜剧因素。莎士比亚大胆将喜剧因素植入悲剧题材,创造出令人称快的悲剧艺术;中国从封......
融,以丝之名
发布时间:2023-07-09
融,一个纯粹的设计展,一群纯粹的设计师。每一次,他们都从西湖出发,每一次,他们都回到这里。 当大多数人被湘绣栩栩如生的画面所吸引时,一个毕业于米兰理工的时尚设计师卢靖毅,却被70多种湘绣传统针法所吸引。2013年8月,卢靖......
科学课堂“授之以渔”更要授之以“渔场”
发布时间:2023-03-10
科学教育的自由从放手开始,基于放手开始生成的资源,不仅在于授之以鱼、授之以渔,更授之以渔场。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拥有更广阔的自由呼吸空间,拥有广阔的“渔场”。教育是要开发学生的潜力,我们为学生准备必要的条件,但不是准备充......
以人物分析为中心考察《竹取物语》中人性之美
发布时间:2023-06-05
摘要:《竹取物语》创作于10世纪初,或名为《竹取翁物语》,又名《赫映姬物语》,是日本最早一部物语文学。《竹取物语》开辟了新型文人文学创作的先河。作品在构成上分为“赫映姬的诞生”、“五名贵公子及天皇的求婚”、“ 赫映姬的升......
以“红罐之争”分析包装装潢权与商标权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1-08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红罐之争”案例的一审判决及其相关评论,从法理学的视角分别对包装装潢权与商标权加以概念辨析,对包装装潢权与商标权的关系进行了论证。包装装潢权与商标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文章基于人性与关系的角度深层次......
以人民的名义命名并感受司法之美(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关键词: 司法和司法权/人民性 内容提要: 我国法律和政治制度的人民性决定司法的人民性特征,其具体表现在与人大的关系上,群众对审判活动的参与上,司法机关工作的职责范围上,法院审判方式上,以及司法工作的宗旨上。人民法院实现司法......
浅析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传统道家哲学相通之处
发布时间:2022-10-1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学术研究的深入,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哲学的关系越来越多的受研究学者们的注意,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是有目共睹的。众所周知,道教哲学也是我国传统哲学重要的一部分,但学者对道家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比较研究......
如何把“以人为本”的含义写进“学校管理”之中
发布时间:2023-02-20
以人为本是现代学校管理的一条重要原则,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应遵循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为出发点,以理解、尊重、信任、依靠全体师生员工为能动性,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个人的主观积极性,求得学校管理效能的最优......
“中道”之忧
发布时间:2022-12-17
[内容提要]在抗击SARS进程中,与我们关系紧密的行政强制行为已是行政法学界乃至整个法学界研究的重点。本文简要分析了紧急状态下的行政强制措施的合法性和正当性,之后从这一状态下行政强制的程序瑕疵和边缘性问题出发,针对德国学者在行......
审计之道
发布时间:2013-12-18
审计要对两件事负责,一是对政府负责,一是对纳税人负责。 从1998年新一届政府施政至今,国家审计署的身影越来越多地出没在国民 经济 各领域之中:从对国债专项资金、农业专项资金、 科学 教育 资金、资源环保资金、 社会 保障资金等重......
浅析苗族日常养生之道
发布时间:2023-05-04
1服饰得宜,因人养生在《素问脏气法时论》中就从人体健康的角度提出,着装必须遵守散寒保暖、透气吸湿的原则,才能发挥保健的作用[1]。服装是苗家人生活中的必须品,首先能保护形体免受虫害与理化因素的侵袭,同时服装的纹案与佩戴的饰品,还是他们民族归属感与宗教信仰的综合体现。其中银饰的养生作用,是苗家人与艰苦的环境相抗争所积累下的智慧的结晶,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精神审美和治病祛邪的作用,也是出门在外防灾御.........
分析日本人的姓名和名片礼仪
发布时间:2023-07-21
绪论:日本人的姓名多半是由3到5个字组成,前面部分为姓,后面为名。女性婚前随父姓,婚后随夫姓。日本的人口小多,仅仅1.2亿左右的人口却拥有13万左右的姓氏。本文将探讨日本人的姓名如何取得的,其有着如何的影响和意义。以及在日本礼......
郑玄《三礼注》的思想史意义(三)
发布时间:2022-12-12
[125] 均见于《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华书局本,第3299、3297、3299页。 [127] 《汉书》,中华书局本,第3406页。 [128] 《汉书》,中华书局本,第3408页。 [129] 标点简体本《礼记正义》,第1459页 [130] 标点简体本《礼记正义》,第1......
卢卡奇《作为道德问题的布尔什维主义》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20
摘 要:1918年卢卡奇加入匈牙利共产党,让时人很震惊。当时卢卡奇的思想是怎样的状况?对社会主义有何看法?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对卢卡奇的著作、手稿进行分析无疑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从布尔什维主义如何能成为道德问题,这个道德问题如......
郑玄《三礼注》的思想史意义(一)
发布时间:2023-06-08
目 次 引言 一 汉代经学的整合与郑玄《三礼注》的出现 二 郑玄对《三礼》的基本认识 三 郑玄《三礼注》的主要特点 四 郑玄《三礼注》的主要思想 内容 五 郑玄《三礼注》的 影响 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婚礼文化
发布时间:2023-05-23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着重要传扬和发展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婚礼的独特性也成为许多国家借鉴和比较的一项传统文化,文章通过对比中西婚礼的各个方面的差异来讲述我国特色的婚礼文化。 【关键词】婚礼;中国特色;文化......
养猪之道
发布时间:2023-02-01
养猪之道 中国有句老话:“女怕嫁错郎,男怕选错行。”由此可见,入行须慎重。有的行业是朝阳行业,发展前景光明;有的行业是夕阳行业,发展前景黯淡。很多人问我:“办个养猪场怎么样?”我的回答是:因人而异。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
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以及应对措施
发布时间:2022-12-04
摘要: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交通方式,而轨道交通的复杂也决定了当下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电力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至关重要,可以说是城市轨道交通的基础。电力系统的创新给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改革带来......
运动分析以及动态静力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23
院校 :************ 班级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软件工程04级5班 设计者 : *** 指导教师: *** 时间 : 2007-07-00 目录 一、设计条件 二、设计要求 三、运动分析以及动态静力分析 四、源程序 五、计算结果 六、心得体会 前言: 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