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旁观,卸妆与“灵魂的深”

旁观,卸妆与“灵魂的深”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9-10-16 19:07:29
旁观,卸妆与“灵魂的深”
时间:2019-10-16 19:07:29     小编:

1

一个人的处女作往往匿伏着诸多秘密。《阑尾》是姬中宪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中,医学院前任院长、退休教授查自碘,和会修自行车也能开旧书店的高大庄,两个人的距离很近却又非常之远,因为突然冒出来的一个小女孩,他们彼此间有了深入的碰撞和理解。与此同时,学者、企业家、理发师、警察诸色人等慢慢靠近、围拢或隐去,于是在被压缩的时空中拂过诙谐而蓬勃的风。

一如作者自己所言,“我热衷于写封闭时空内的高密度故事,像推理小说中的密室推理”,他长于将人物推至一个逼仄之所在,让他/她看似大有可为而又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行事,环境迫使人作出选择,而选择就是叙事,就是人性。身在英国的戴伟司夫妇为了去南极考察,必须安顿女儿“小尾巴”,所以才想到了久违的查教授,查教授收到越洋来函满心以为是好事在敲门,谁料迎来了甩不掉的“麻烦”。作者在看似没有故事的地方引出故事,于一些细枝末节生发花朵,长成或轻或重或缓或急的果实。接下来或者说贯穿全书的一个存在正是书名所示:阑尾。修车匠高大庄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无限的为人民修车的事业中,医学院的学生常开玩笑说,何时你也生一场大病,好让医院回报你一下,他回说从小身体就好,仅仅做过一次阑尾手术,估计以后也没机会让他们再开刀了,死后遗体倒是可以捐给医学院。谈笑间大家散去,而这却埋下了极为辽远的伏笔,尾声处揭晓,当年主刀救了高大庄的医生不偏不倚正是查自碘。

把查自碘和戴伟司连结在一起的一个重要力量也是“阑尾”。当年戴伟司没记笔记、上课时还看先锋小说《阑尾》,于是被查自碘教授给揪了出来,后来戴要出国时又寻求查的帮助。此番,阴差阳错,又想到找老院长帮忙照看一段时间孩子。在和查自碘一起生活的日子里,“小尾巴”也几次问到阑尾的问题,它在哪里,它是干什么的,人为什么长阑尾却又要把它割掉?老教授给小尾巴打了个比方:你父母为了去南极,就把你这个“阑尾”割掉了留给我,还好,你只是我的“急性阑尾炎”,而你是爸妈的“慢性阑尾炎”,会跟他们一辈子。

在这些对话和叙述过程中,作者的幽默斜逸而出。查字碘虽认识修车匠高大庄,但他只在车摊才认识老高,正如他只在理发店才认识理发匠老彭,场景一换,立马成路人――三言两语风趣地反应了查的性格,以及社会中无形的隔膜。最具张力和反讽意味的情节,是查教授误入“理发店”,被当作嫖客给抓了。幽默,令作品显得轻松,有时甚至连荒诞可哀的情节也变得轻盈了,同时也推动了故事发展。

《阑尾》故事的源头在英国,还有一个枝桠伸向遥远的南极,而主体全都在中国的一座城市中展开。城市与当下正是姬中宪“写作的主战场”。迄今,他的长篇与短制几乎都发生在城市(并不一定点明具体城市名),有一些语句和意象突出体现了作者的城市视野和思考。《我不爱你》之“活色”篇中写道,“每一辆公交车上都有一个女孩是你想亲近的”,这迷人的语句简洁生动地捕捉并折射了城市生活中那些缤纷多姿的诱惑以及美好。《紧急刹车》里说,“这些年,她总是有求于这个城市,她一趟趟屁颠屁颠地来找它,到了也没改变她的身份――她始终是这城市的小妾。”其间有多少闯荡与挣扎,激越与暗昧,真可谓爱恨情仇苦辣酸甜。《我不爱你》之“鼻血”篇集中写到几个意象,他与她七年后有缘重逢,人就在眼前却硬是被一道栏杆阻隔,历经高墙、铁丝网,几番辗转,似乎就要完全见到了,手机却又即将没电……栏杆、墙、铁丝网、手机没电,这些有形的、无形的、科技的、习焉不察的存在,阻隔着一个个或远或近的人,抑或,人与人之间本就有着万千屏障,城市那众所周知的巨大融合性、现代性和便利性恰恰凸显了这些隔阂。

《阑尾》的特色,几乎存在于姬中宪大多作品之中。《您拨打的榔头已关机》中,新买的“榔头”手机无法打开后盖,“我用一元钱硬币包上百分百纯棉内衣,顶榔头的后盖。内衣顶出一个洞,后盖还不开。真的,老罗,我没夸张,那件内衣我还留着。我们折腾了三个多小时,试过各种办法,还搭上一条内裤,也没把它打开。实在没办法了,就差爆破了。”这简直就是一种对城市生活和当下数字化生存境遇的“呈堂证供”和“定点爆破”,幽默性、城市感、日常化,其中还包含可以被亲切地称为“伪科幻”的元素。最新的作品《动物志》,则集中体现了因经济问题而暴露的人与人的疏离,以及婚姻契约的危机。

转身再看他写得很早而发表较晚的《试听室》,颇受称道的《紧急刹车》,以及发表于去年的《和苹果相处十分钟》,可以发现这些文本中延续着一种先锋性。他努力和自己对话,和世界对话,并试图令文本在某个部位“飞起来”。有意味的是,他对世界和文本的双重试探都不是那么一往无前、排山倒海,也不是那么执迷。

这也许不是一个高视阔步抑或腕挟风雷的人,然而每每能在狭小的空间里展现多重的可能,并指向比较广阔的人群和社会。《单人舞》中写到,家门和车门互相锁住了对方的钥匙,进不去家门,也打不开车门,没钱包,也没手机,于是各种窘迫席卷而来,曾经熟悉的一切都变了形,门卫公事公办,邻居淡漠,好朋友不相认,甚至连妻子也指望不上,更是被钉子户误会成拆迁公司派来的人而挨了一顿胖揍……因了“日常中一点小失误”,主人公好像被施了法术,现了原形,最K视角陡转,主人公归向暧昧而不明的“我”的家门。

当这样的故事展开,这样的细节升起,这样的语言延伸,文本便在绵密与笃静中拥有了一种爆发。

2

在姬中宪的作品里,中篇小说《红井园的最后一夜》是极其丰饶而扑朔的一部,其中有一个意思引人遐想:“面对真正的灾难和不幸,即使亲密如家人,除了一点点陪伴外,我们能做的,也只是袖手旁观。”他的小说中至少存在两种“旁观”。一种是小说里的人物对另一人物的“旁观”,或许又不完全是袖手旁观,而是个性差异,命运跌宕,旁人或亲人纵是古道热肠或苦心孤诣亦可能无济于事,《红井园的最后一夜》的故事即如此。试想,自己之于自己又何尝不是袖手旁观?

另一种是作者对于笔下人物的“旁观”。2015年底,“姬中宪写的”个人公众号推出《从明年起,做生活的旁观者》一文,谈小说《草坪酒会》,标题和内文均关乎旁观生活,他认为作者安・比蒂是一位精到而残忍的厨师,她每次屠宰一整头猪或牛,却只端上一份冷盘,细心的美食家则可自这份冷盘中,“品出一头大象的味道”。我也很喜欢这个冷盘,及其所释放出的大象的味道,同时还很感兴趣于姬中宪的推论:“如果人生是一场草坪酒会,比蒂就是那个二楼的俯瞰者,不高不低地看着我们,并试着提炼出几处动人的细节。”旁观与俯瞰,两者不完全一样,但交集不算小,终究均具一种有效的距离感,一种客观性。事实上,就像比蒂这个短篇中处于二楼的主人公一样,是观察者,却还是要和楼下的人发生关系――也曾下楼,拿酒;也要交流,有人上楼。即,虽有较为超脱的一面,但旁观者与俯瞰者也同样是别人的风景,甚或被观察的对象。说到底,依然是生活这个巨大现场中的一员。 某种意义上,这样的书写与作者的身份有着隐秘的关联。在谈姬中宪的文本时,几位论者均言及他多年的社会工作者身份和社会学背景。

《阑尾》中社工出现数次,时机都不错,问题是,整体上偏理想化了,在研讨会上,查自碘临时准备的关于医务社会工作者的演讲立马得到响应,“在听众中引发了持续的兴趣”,接下来,他被本地区社会工作者协会聘为顾问,根据赴美期间的考察学习成果以及自己的研究和实践所著《素衣天使――医务社工的理论及实务》,获得年度“优秀社科著作”称号,并被社会工作者协会指定为培训教材,首印50万册迅速告罄。而到美国留学的儿子,业余时间进修了社会工作学位,并很可能将回国做社会工作……这几件事的接连达成不是不可能,而是概率小,不易令人信服,而且@种乐观的社工土壤在小说中并未得到充分培育。虽说,作者曾工作很久的上海浦东在这方面是走在前列的,但广阔的普通读者对于社工还是缺乏深刻的领会,无论是现实中,还是在这一文本里。

至于社会学,作者屡有涉及,其中两次颇可玩味。一次是在他所著关于社工的《我仍然没有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一书中:我拿着社会学的录取通知书问中学时的校长,校长歪着头看了半天说,“社会学?大概就是关于社会的科学吧。”另一次是短篇小说《双人舞》中两个人的对话,几乎与上一篇非虚构文章如出一辙,只是更多了些小说化的铺展与描写。尤其是小说中多出来的那句:“你准确地笑了。这个笑话我已经讲了快二十年,没有一次落空的。”鉴于语境,这并无大碍。但当我们把这话放入更高的层面去理解,就会发现,在自嘲和讽喻之外亦颇可忧:大众没有进步,作者自己也没有新的发展,至少小说文本没有给出独特的设定和解释,停留于一种趣味,和叙事上的滑翔。这多少是令人遗憾的。荡开去而言,作为一个作家,有时就是应不满足于读者或是什么人“准确地笑了”,务必走得更远。

一方面,为他的作品并没有什么社会学的学究气而欣慰,这展现了他对生活的体察,而叙写又细密,不露痕迹;另一方面,他可能对最前沿的社会学或社工理论缺乏自然而深邃的呈现与引伸。一个人的身份、特色与潜质摆在那里,人们希冀的目光自然会随之摇曳升腾,期待作者更具匹配性也更为超拔的视野和深度。

“过去我很忌讳把写作和工作扯在一起,我觉得它们是不可调和的,工作是社会的,而写作是私人的”,所以他一度是白天工作,晚上写作,黑白分明。但后来他开始尝试把二者放在一道看取,渐渐摸索到工作和写作、公益和文学间相通之处。譬如:都尊重人,尊重个体;都根植于民间,生长于世俗;都试图搭建小与大、细节与整体、个体与社会、此刻与永恒之间的关系……我们不妨说得斩截一些:社工和写作,教学和审美,社会学和文学,最终都是“人学”。近几年,他在以自己的行动和文本不断回应这个问题。就是这样,身份与位置的种种调整以及观察世界角度的变化,都在滋养一个作家,同时,也暗暗向他抛出新的挑战的手套。

3

对于人物,姬中宪往往抽象化或符号化,《阑尾》里的人物有充沛的故事流转,而人物的成长依然建立在相当程度的抽象化上,譬如人名或绰号隐隐“规定”了人物的性格。查自碘(查字典),戴伟司(戴维斯),小尾巴(小女孩),美发公司董事长“朱大常”更是令人不由得浮想联翩,这些安排既戏剧化,又喜剧化。《紧急刹车》干脆就顺着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这么一路写下来。《三人舞》则开篇明义:“我下定决心在这个故事中隐去所有人的名字。包括我自己。”并说到做到,即便在叫人名时也贯彻到底:“‘XX,’她叫了我的名字,连名带姓,恕我不能引用。”最新的短篇作品《动物志》又是如此,就是他和她的一段心理与生活剪影。略去名字,甚至略去面目,除去马哲和夏鱼,他塑造的很多人物,就像社会调查中出现的人物,隐含一种标本性、抽象化和数据化,而少了些鲜活辩证以及自我生长。作者的写作是有距离感的,带有俯瞰与旁观的因素,有时故事是清晰的,人物轮廓也鲜明,读者也确乎能感受作者自己所称“试着往文学中加入更多的血肉,更多的筋骨”,但不少人物的形象却模糊而抽象。

已有不止一位论者指出,他所塑造的人物不够清晰丰满,当然有一部分是作者暗含报负、有意为之(参见他关于先锋等的创作谈),但并不坚决,也尚未做到极致(《四人舞》最独特极端),很可能作者还有所犹豫,没有贯彻到底,也没有彻底打通人物,譬如小说中出现的社工人物与事件还是清清楚楚的元素,而未充分化为强悍而自然的日常。小说中的人物和世界,太受叙述者的安排和控制(我所珍视的夏鱼这个人物也多少存在此问题)。要想走得足够远,那些人物即便没有名姓,也需要更多的自在行为以及自足可信的意外:叙事最好能内在于人物自身,内在于时代和世界。终究,小说极其动人的一点就在于作者和笔下人物的相互成长和辨认,在这一方面,姬中宪不妨做一些试探与发挥。

可能,这也是他潜在的一种自我期许。在批评前两年一部广受瞩目的长篇时,他便铿锵提出,“作家不是描眉画眼的化妆师,而应该是卸妆师,甚至解剖师。”这已不仅仅是对具体某一部作品之品质的评判,而映射出他的深入思考。旁观、俯瞰、客观化、探头视角,哪怕是零度叙事,也还是有赖于(或更仰仗于)对人、对这一个人、对广阔人世的洞察。谙熟于人物,谙熟于修饰了的人物、层层油彩覆盖的人物,以及被遮蔽的复杂的时代的心灵,卸妆才会彻底而有效,解剖才会更精准且更具深度。

姬中宪的作品,更多的是注目于情感、孤寂、权力和社会关系,以及社工等,目前他尚未表现出殊异响亮的社会意识、问题意识、时代意识。这也使得他的一些作品缺乏辐射力与壮阔,像短篇《蚊字》等篇章尤为失于细琐与单调,《动物志》虽在叙事手法上有所探索,但整体上还是拘泥于一些琐屑描写,未能开合自如。

对于村上春树的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他有一段话委实是一个勤勉写作者的经验之谈:对于(一些)小说家而言,单凭好使的脑袋,也许还是不够的,“必须有更加深厚、历久弥新的资质”,“就是到了某个时间点,就需要将‘剃刀的锋利’转换为‘砍刀的锋利’,进而将‘砍刀的锋利’转换为‘斧头的锋利’。巧妙地度过这几个转折点的作家,才会变得更有力量,也许就能超越时代生存下去。”对这段话可能有不尽相同的理解,譬如何为“剃刀的锋利”,何为“砍刀的锋利”乃至“斧头的锋利”,依我看来,后面二者应包括更为宏大的着眼点与更强悍的力。

作为理念也好,作为手段也罢,一个有志的作家,尤其是像姬中宪这样温和的叛逆者,有才情也有必要不断打开自己,打开文本的世界。无论是对人物塑造的加强,对世界的介入与洞察,还是对“砍刀的锋利”乃至“斧头的锋利”的进取,都是为了更好的自己,更好的创造,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言:“在人中间发见人”,将人的“灵魂的深”,显示于人。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你灵魂的样子
发布时间:2023-01-19
看一段采访苏菲玛索的视频,其中有一句话深深打动我――你40岁的面容,就是你灵魂的样子。 这个从13岁就开始出名的美女,在35年后,你发现她竟然可以更美,美得优雅美得随和,美得惊天动地。聚光灯下的山呼海啸,都是旋起旋灭,并留......
面对燃烧的灵魂
发布时间:2015-11-23
当蜿蜒于森林与沼泽的密西西比河流经汉尼拔镇,它奔跑的脚步舒缓得近乎停歇下来。河水刚刚脱身于上游的苍茫和幽暗,覆满了春日正午的光线,变得明亮而宽阔。那艘“保罗・琼斯”号汽轮和“宾夕法尼亚”号快艇,早已消逝在19世纪的风雨......
泥土的灵魂与星空的璀璨
发布时间:2022-10-27
假如你想改变一个人,那就走进他的心灵深处,从致力于改变他的思想、他的灵魂做起! ――题记 从泥土中遥望星空,星空璀璨,那是我与孩子们共同的追求、共同的目标。此路艰难,可想而知。 最初的时日,孩子们混混沌沌、迷迷茫茫......
做灵魂的守望者
发布时间:2023-03-16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学生的思想品德要靠教师去陶冶,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要靠教师在道德品质方面做好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和楷模。非常欣赏一个词叫“守望”,不为别的,只为那种执着......
纪录摄影的旁观与主观介入
发布时间:2023-07-04
在纪录摄影的发展历程中,旁观与介入的问题也同样伴随着纪录摄影在发展。在旁观与主观介入这个问题上,其本质就是摄影师在如实还原事件与主观意图评判两方面所作出的选择与倾向。从纪录摄影的萌芽阶段似乎就给人以客观地还原事件这样一种印象――但是纯粹的客观是不存在的,摄影师操纵照相机截取现实场景中的一个瞬间本身就是主观筛选的过程,即便是最大程度对事件进行还原,但从本质上来看仍然是主观呈现的过程。所以在纪录摄影的.........
自由:民法典的灵魂
发布时间:2013-12-19
自由:民法典的灵魂 自由:民法典的灵魂 自由:民法典的灵魂 自由即“由自”,是“一个人不受制于另一人或另一些人因专断意志而产生的强制的状态。”[1]学界前辈谢怀木式先生尝言:“什么是民法......
宗教热:灵魂的痛楚
发布时间:2022-10-08
宗教热:灵魂的痛楚 宗教热:灵魂的痛楚 宗教热:灵魂的痛楚【内容提要】近年来宗教热再度兴起的艺术现象,已不是简单地以世俗化的眼光去表现宗教题材,而是试图将世俗生活宗教化。他们的图式生成过程具有很大程度......
灵魂,诗意的提炼
发布时间:2022-09-25
其实,一部家族史同时也像植物的生长一样,当几片落叶从树顶飘落时,祖先的足迹和声音虽然已经远去,但后面的故事还在继续演绎并走向永远。事实上,我看见河边的水草也一直在流传并打听着路过的传奇,包括天空留下的白云的脚印也被反......
灵魂之先(外三首)
发布时间:2023-01-24
他的健硕的体格,有力的臂膀, 在黑夜里如一盏矿灯的唇。 这一切都叫人怀念。 肉体在忍受分离之后会更加辨别出 那样让人活着的伟大的事物, 并非寄存在肉体中,而就是它本身。 灵魂甘于与它结合。 他们曾是共同翻越道德......
拯救灵魂的天籁
发布时间:2023-03-06
拯救灵魂的天籁 拯救灵魂的天籁 :视觉文化研究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拯救灵魂的天籁 更多精品 资源 来自3 e d u 教 育 网 摘要:孩子们稚嫩清澈的歌声贯穿影片《放牛班的春天》的始终......
洗浴灵魂(组诗)
发布时间:2015-08-24
洗浴灵魂 在风中洗浴的飞鸟 和在淤泥中洗浴的钢铁 都像蓝天一样清廉 我在生活中洗浴 被风 淤泥和火 以及更多的生活欲望包围 瀑布 从青山上披挂下来 那是思想的浴巾 擦疼我的灵魂 德高望众的老树 连伤疤也擦出阳......
班主任工作的灵魂
发布时间:2023-02-07
摘 要:一个合格的班主任,一定要有责任心与爱心。责任心是班主任工作的原动力,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灵魂,是管理好班级的关键。管理好班级更需要爱心,因此,班主任的责任心在班级管理中应该升华成爱心。爱心是班主任责任心的源泉,是......
萧红:一个漂泊的灵魂
发布时间:2023-03-25
1936年11月19日,萧红在给萧军的信里写:“窗上洒满着白月的当儿,我愿意关了灯,坐下来沉默一些时候,就在这沉默中,忽然像有警钟似的来到我的心上:‘这不就是我的黄金时代吗?此刻。’” 那个时候,萧红身在日本,正试图用出走来......
声情是歌唱的灵魂
发布时间:2022-12-02
歌声者的情感表现主要是通过演唱者的声音来进行,辅以五官神情和肢体动作的运用来强化、丰满;歌声之所以与人在平常生活时发出的各种声音截然不同,是因为歌唱是通过一个特定的主题而专门设计的特殊发声过程,是特定情境下的特殊情感表......
以骨为灯:照亮回忆与灵魂
发布时间:2023-04-03
他不是一个观念性的写作者,也并非一个抱有雄心抒写历史的诗人,尽管可以看见他建立某种散文诗秩序的努力;他的散文诗中那极具生命力和爆发力的意象和多少带有寓言化、超验性的笔调验证了诗歌是“诗与诗人之间的相互寻找”;他的诗歌语言激越而奔放、温柔而澄澈,其极具个性的写作视域、想象空间和言说方式都使得他成为辨识度很高的“歌者”。他,白红雪,以骨为灯,以沉重的苦痛和超拔的精神照亮回忆与灵魂,在回溯与追问中,呼唤.........
灵魂在黑夜里飞
发布时间:2022-11-15
“刚才,猫头鹰在叫呢。”一拐到那条大路上,我便拉拉项眸的衣服,低声告诉他。 “猫头鹰?“项眸停下,眨了眨眼睛,”大白天哪有什么猫头鹰,你幻觉了吧?“他的眼睛睁得老大。同学中传言他有两个瞳孔,什么都看得见。 “别这样......
《斐多》――论灵魂不朽
发布时间:2023-07-23
摘 要 柏拉图对话录之一《斐多》篇是描述苏格拉底在死之前与其门徒关于灵魂的对话。苏格拉底为了自己的信念而选择死亡,令人赞叹。在他死之前谈论的关于灵魂的问题就更值得我们探讨。本文从苏格拉底对于灵魂不朽论证的过程、论证的观......
《海上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发自灵魂深处的守望
发布时间:2023-05-04
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涉及65个国家和地区,我们会在新栏目丝路行中为读者带来沿路国家和地区最美的人文景色。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张籍《凉州词》)通西域是汉武帝时期即已开始的国策,而一带一路是中国当前的大政方针,也成为音乐学术探研的主要领域,各类海上丝绸之路主题的音乐活动可谓不胜枚举。但在大众的认识中,张骞开辟的从汉代长安经中亚阿姆河流域地区到今印度、伊朗.........
有“灵魂”才有人性
发布时间:2023-06-23
据《子不语》记载,江南南昌县的北兰寺里有一老一少两个书生,两人在此借住读书,平时都很友善。不料长者回家后就得急病死了,由于当时交通不发达,年少者还不知道。 当晚,年少者正在看书,忽见长者走了进来,正惊讶间,只听长者说......
浅谈师德修养的灵魂
发布时间:2023-03-18
摘 要:经过20多年的教学工作,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有关爱学生的师德,要有爱心。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师爱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实施措施:师爱是学生成长的力量之源;在尊重中走入学生的心灵;保护学生的安全,关心学生健......
无处安顿的灵魂(创作谈)
发布时间:2023-03-10
前年?还是大前年?具体时间我忘了,跟宁波的几位老师一起喝茶,谈到了一个人,是位离休的老干部,腿部得了病,好像是静脉曲张,去医院诊治的时候已经很严重,小腿最后截肢了。这事情放在日常生活里很平常,有意思的是这位老干部手术......
手捧灵魂返璞归真
发布时间:2022-11-06
我常常想:一个人除了随着光阴流转,身陷一种生存的惯性而不能自拔外,到底能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带来什么?能给凌驾于这个社会之上的日益多元的意识形态产生什么影响?如果以这种方式继续存在,未来会怎样?带着诸多困惑,我一直在......
让灵魂走在双手前面
发布时间:2015-09-08
有段时间,我非常喜欢看画展,恰好住所挨着一所书画院,隔三岔五便有美术展览。开始时我每展必到,后来慢慢地变得挑剔了,有的看,有的不看。 书画展里确实有好画。记得有一幅山水将秋天的景致绘得活灵活现,让我恨不得将它据为己有......
发焰的心,陶醉的灵魂
发布时间:2023-04-18
一、诗歌之美,艺术之花 夜依然没有长白头发,黑丝般柔韧,白昼刚走,它就悄无声息地袭来。喜欢图书馆的玻璃墙设计,感觉就像夜空漫步一样。此时,蜷缩在薄纱里的月亮,草尖的露珠,星星的眼泪,盛放着黑夜的宠儿,那失去年龄的月......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发布时间:2023-02-14
" 【内容提要】政治文明是人类的政治创造,是由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构成的有机整体。在政治文明的三维结构中,每一个部分都有体现其内在精神的可称之为灵魂的因素。具体而言,政治意识文明之魂是“有容”,政治制......
关于灵魂的唯美悲剧
发布时间:2023-02-07
【摘 要】由爱尔兰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创作的《道林・格雷的画像》,具有很强到唯美倾向,不但文辞绚丽,寓意新颖,有许多带有王尔德特色的俏皮和幽默,深深影响当代电影及文学风格。 【关键词】道林・格雷的画像;奥斯卡・王尔德;......
天人合一的汉字灵魂
发布时间:2023-01-03
天,《说文》云:“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颠即颠顶,也就是头顶,这是天的本义。至高无上是指最高而无以上加的部位。“天”的字形在金文中夸大人的头部,许氏“从一大”,是就小篆而言。天本指颠额。天空在人们头顶上“至高......
他的灵魂已化成了诗
发布时间:2023-07-05
“以后没有我了/某一天你们仍会翻开我的诗稿/这些灵感/这些火焰仍在我的血管里燃烧。” “啊/沉沉的山/沉沉的岩石/不要/不要压住我/让我复活吧/让我复活――我有光/我有火。” ――柯愈勋《太阳从地心升起》 矿工诗人柯愈勋走了......
“批”出思想,“注”出灵魂
发布时间:2022-08-23
批注式阅读是指在阅读时,学生使用一些简明的符号和简洁的语言把自己的感受、疑问、思考,以批语和注解的形式在原文字里行间以及四周的空白处写下来。它的突出特点是“意(批注)随文(文本)生”,强调学生个体对文本的理解和领悟。......
卑微生命的灵魂还乡(1)
发布时间:2013-12-18
进入新世纪后的中国电影似乎走入了两种歧途:一种是一些导演沉迷于对大片、大制作、宏大叙事等等“大”的追求,极尽电影创作之能事将电影手段的运用推向极致;另一种则陷入对于“自我”的关照之中,总是运用极端的、边缘的个人化经验......
离理性越近 离灵魂越近
发布时间:2023-04-29
摘 要:2012年人人网一篇博客“离理性越近,离灵魂越远”十分流行,文中将理性与灵魂对立起来,认为理性就是指收益最大的计算。博客中最核心的概念是理性,通过对理性相关概念的梳理,灵魂与理性关系的论述,指出博客中相应批判的合理......
文化是现代企业的灵魂
发布时间:2023-02-14
编者按 “在中国经验与中国故事中提炼中国精神与中国魂魄,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以舍得割肉的勇气和舍我其谁的担当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中共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先生为本刊“美丽中国、美丽陕西”栏目的新年寄语。......
用诗歌抚慰自己的灵魂
发布时间:2015-08-21
用诗歌抚慰自己的灵魂 访谈人:冯楚 受访人:白麟 冯 楚:“白麟”的笔名是怎么来的? 大约20年前,已故陕西诗人田奇曾写信评点我的诗歌,有一句夸我的话:“白麟是太白山的一只麒麟”!我一直引以为豪并以此激励自己。 冯 楚......
学术市场的pm2.5腐蚀灵魂
发布时间:2015-08-25
一位教师把自己的稿件通过信箱投给《新疆教育》,得到的回复是:“此文未能通过《新疆教育》编辑部审核,退稿。推荐期刊《东方教育》刊登。如同意刊登请按照以下方式进行付款。”这个回复显然很可疑。为探究底细,这位作者询问《东方......
让酒香扶起倦怠的灵魂
发布时间:2015-09-08
喝一点小酒,谈一场恋爱。 是一部爱情剧里的台词,好多年前听到,至今念念不忘。 我觉得这句子艳,还有些自我的放纵疏狂。直到多年以后,直到现在,才默然认同。有时候,人生需要一场微醉。 从不喝酒,实在怕它,觉得酒狂野,是......
用镜头记录鞍钢灵魂
发布时间:2023-07-09
提起康成明,许多人立刻会联想到,那不是职业摄影家吗?这个远远超越了他真实身份的称谓,已经让众多熟悉他的人们习以为常。因为熟悉“康成明”这个名字,是来源于那一幅幅生动而难忘的摄影作品,加上随之而来的国家高级摄影师职业技......
皮尔洛――具象化的大师灵魂
发布时间:2023-06-06
与英格兰队一战,赛前意大利队传出“噩耗”,布冯脚踝受伤缺阵本场比赛。赛前大将折阵原本是大忌,但熟悉意大利队的球迷大都会很淡定――意大利队从不缺好门将,而且有2000年欧锦赛布冯受伤“成就”托尔多的珠玉在前,原本就具有顶级......
语文课堂应该是有灵魂的
发布时间:2015-09-15
2014年6月7日11点30分学生满脸委屈从考场一出来,就质问老师:“老师,没有考字音、字形、成语、病句、标点,考的全不是复习的内容,三年的积累,不是白耗时间吗!”“有点满意的就是名句默写和作文!”“老师说:学语文要多读多背多......
创新教育凝聚课堂的灵魂
发布时间:2023-04-26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究者。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小就具备大胆创新的精神品质。 一、创设主动学习的氛围,启发创作灵感的诞生 根据学生心理法阵特征的分析,创新能力的培......
真情实感是初中作文的“灵魂”
发布时间:2023-03-22
初中作文写作过程就是将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语言进行正确的描述和深切的情感表达。在现在的教育工作中,学生的作文写作正是因为缺少这种“灵魂”才显得苍白无力,那么如何将生活中对事物的认知和经验正确地用语言表达出来打动读者?这就需要我们时刻关注生活,教师学会引导学生将心中打动心灵的“闪光点”用语言转述出来,这才是初中作文灵魂的源泉。1.实际生活素材是真情感悟的前提条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文就是要写出学生的.........
钮富荣:人文管理管灵魂
发布时间:2022-11-27
太湖南岸,一路往南10余公里,便是湖州地区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大型综合性医院――湖州市中心医院的所在。此刻,院长钮富荣正在17楼的办公室内,和同事、设计方热烈地商讨着新院的设计方案。全院1800名员工心中的那座立足浙北、国内领......
德育教育——素质教育的灵魂
发布时间:2023-07-04
[摘要]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笔者从“人性化”的民主管理是做好德育工作的首要条件、真挚的爱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奠基石、教学生“学会做人”是做好德育工作的核心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 德育教育 素质教育 学生 [摘要] 在素质教育日益蓬勃发展的今天,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它对于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小学生来说极其重要。当今,德育和教学的完美统一应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动听的歌。学生在遇到这幅画、这首歌时,就会自由轻松地接纳并能深刻理解其内涵,并指导其言行。从而达到用先进的道德文化鼓舞人、陶冶人、教育人的目的。......
人性化是智慧城市的灵魂
发布时间:2023-04-04
《智慧城市》 作者:[美]安东尼・汤森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1月 当你靠近一栋建筑,大门会自动滑开;当你进入一间房屋,室内灯具会自动亮起;当你在屋内运动,恒温器会自动启动空调;当你随意走动,动作感应监控摄......
浅谈提问———课堂教学的灵魂
发布时间:2022-12-10
心理学表明: 人的思维活动过程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创造的先导, 是思维的起点。俗话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渐进的过程, 教师的教学过程需要学生参与进来,这就需要教师有效的引导,引导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不断思考......
“高丽往事”是我灵魂的故乡
发布时间:2023-04-12
受访人:金仁顺,作家 采访人:邓如冰,对外经贸大学中文学院教授 录音整理:许宏红,对外经贸大学中文学院学生 采访地点:北京 本采访稿内容已经受访人确认和授权 一 邓如冰:金老师,2010年你被邀请到美国爱荷华大学参......
他用灵魂书写青藏高原
发布时间:2023-03-03
金秋十月,首都北京。我怀着深深的崇敬和仰慕,来到高楼林立的海淀区万寿路28号院,拜访一位用自己的灵魂书写青藏高原的军旅作家――王宗仁。时光流逝,往事并不如烟。在我乘坐地铁前往王老师家的途中,想起了曾经与他交往的点点滴滴。8年前,我还是一个刚入伍的新兵。高原上艰苦的环境和军营里紧张的生活,让我感到很不适应,心中迷茫不知所措。直到有一天,我无意中翻开连队书架上一本名叫《日出昆仑》的报告文学集。在那本书.........
喧闹之中的一曲“灵魂清凉”之歌
发布时间:2023-06-17
摘 要:雪漠是当代中国作家中极少数有宗教追求的作家,独特的佛教体验影响了他的小说创作。其小说《大漠祭》描写了西部农民苦难的生命状态,充斥着浓烈深刻的佛教思想和情怀,给我们带来了生命的启示与警戒。 关键词:雪漠 《大漠祭......
刘孝扬:用心诠释音乐的灵魂
发布时间:2022-10-11
笔尖在纸上轻书流转,一个个音符便如百鸟一样从五线谱上飞出,谱写出灵动欢乐的乐章。灯光渐亮,舞台在灯光下熠熠生辉,音乐响起,他总能抓住音乐的灵魂,以他不拘一格的指挥方式,感染和吸引在场的每一位人。伴随旋律,激昂时如巨浪击......
汉普顿:寂静会滋养我们的灵魂
发布时间:2022-09-26
早上被闹钟叫醒,上下班路上被各种汽车喇叭催促着,夜生活的喧嚣让你无法入睡,噪声裹挟着浮躁,让人们的内心无法平静……你会不会有一种强烈的愿望――给耳朵片刻的安静! 为了寻求来自自然的寂静,一个叫戈登・汉普顿的美国人,读......
从灵魂转向反思现代教育
发布时间:2023-05-20
[摘要]在现今技术型社会浪潮中,现代教育正在逐渐偏离轨道,正将教育视为一种培养技术性、专业性人才的手段,注重工具性,而无法承担教化心灵、引导人类走出迷茫、升华灵魂的重任。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已在《理想国》中以“洞穴之喻......
苏格拉底之死(下)——不朽的灵魂
发布时间:2023-04-12
" 一 苏格拉底被雅典人民法庭判处死刑之时,恰逢雅典派往提洛岛(Delos)祭祀阿波罗神(Apollo)的圣船扬帆启航之日。相传当初雅典王子提修斯(Theseus)自愿作为七对献给弥诺牛(Minotaur,一个半人半牛的怪物)的童男童女之一,前往克......
寻找灵魂相近的人(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2-12-17
傍晚出门时,马茫的老婆和女儿、马茫阴郁的母亲、马茫自己,都没预计到他会跟人打架。马茫天生老实,与世无争。而且马茫起初并不想打架,只想挨几下揍了事,特别是,向他围拢而来的两个人中的一个,用粗鲁而骇人的语气,让他搞明白了自己挨揍的原因。一个智力正常的人起码要具备掌握因果关系的能力――马茫顺应天命,离开自己那辆破旧的车子,以免那两人的拳脚波及到他。他们非常狂暴,仿佛饿着肚子而来。马茫被迫不停地转动身体,.........
实验是物理学科教学的灵魂
发布时间:2022-10-09
儿子快要上完八年级了,即将学完两本物理,可一次都没有考过92以上的成绩。即便如此,据说在他们班里已经算是不错的成绩了,因为就在他们班也从未有人考过95以上的成绩,甚至每次考试过半的学生不及格。每每向他提及物理学习方面的事情立即显出一副了无兴趣的神情。这事儿让我十分纳闷儿,因为他自小学开始数学成绩一直不错,每次几乎都能考满分,按理来说这应该证明他的理科天赋是不错的。为了寻求答案,我从各方面对他们的物.........
灵魂的炼狱与憩园———比较分析《野草》与《朝花夕拾》
发布时间:2023-04-07
鲁迅,作为中国文学革命的主将,向来以战士示人,而且是精神界的战士。他终其一生都在批判社会的封建性与国民的劣根性,以期唤醒铁屋子中昏昏欲睡的国民。这种对现实力透纸背的批判在他的小说和杂文中是显而易见的。但笔者认为,鲁迅的散文《野草》与《朝花夕拾》也从不同角度展现了鲁迅一以贯之的批判精神。一、《野草》灵魂的炼狱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不同于作者的其他作品,这部集子是在鲁迅经历了革命队伍的分化之后,再次陷.........
暗夜中可以听见灵魂的舞步
发布时间:2015-08-24
摘 要:文章认为在精神的暗夜时代,诗人可以固守内心,“作茧自缚”,通过写作开辟个人领地。刘发扬对于故乡、少年记忆、人生初情、自然山水等远离现实的“陈旧”实物的眷恋不忘,在追忆中不断获得临时信仰,这便是一种看似保守实则积......
浅析网络剧《灵魂摆渡》的艺术特色
发布时间:2023-06-10
《灵魂摆渡》是爱奇艺、北京完美建信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出品的悬疑灵异题材网络剧,由巨兴茂、 郭世民执导,于毅、刘智扬,肖茵主演。该剧讲述男主人公有一双能看见鬼魂的眼睛,他在一家24小时便利店做夜班营业员,而这家店其实是一间灵......
信天游仍然是灵魂的有效方式
发布时间:2023-03-01
访谈人:余庆 受访人:霍竹山 余 庆:人们知道你,一般是因为你的信天游。你以前也写过现代诗、散文、小说,现在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你一头扎进了信天游里,一口气出版了好几本信天游集子呢? 霍竹山:是的。人们知道我是因为我写信天......
希腊克里特岛幽灵孕妇惊魂
发布时间:2023-07-11
希腊克里特岛是地中海文明的发源地,古文明遗迹和迤逦海景交相辉映。然而,在该岛北部的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私家医院里,却流传着一个诡异离奇传言:夏夜雷雨电光的病房露台上,“幽灵孕妇”戴着金蝴蝶面具幽怨地哭泣,这诡异的背后隐......
躲避崇高:我们灵魂的不治之症
发布时间:2023-05-19
崇高之于我们似乎已然成为了一个久违的话题,而在我看来,我们对于崇高实际上一直就是一无所知。目光首先需要转向普罗米修斯、撒旦等这些甘愿承受痛苦的形象身上,应当认识到,除了自由,他们所表征的其实还有西方那由来已久的美学意......
校本德育,学校德育创新的灵魂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校本德育 德育创新 管理学校化 论文内容提要:建立以学校为本位的德育工作内容、方式和管理系统,实现德育创新,必须树立以社区为依托的全新的学校德育工作环境概念,实现德育内容系统化与德育活动本土化的结合,......
灵魂生物:古埃及的动物木乃伊
发布时间:2022-11-07
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埃及馆的存储库里存放着30盒木乃伊。自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从纽约历史协会购买回来后,这些木乃伊便一直被堆放在仓库里,没有归档,更没有人见过。 2009年,馆长助理凯西打开了这堆尘封的盒子。他惊奇地发现,每个盒......
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灵魂
发布时间:2022-12-16
公共管理精神是指现代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之中,以基本的道德和政治的层面为导向的,以全体公民和社会的整体生存和发展为依据的价值取向,公共管理精神包含着民族、平等、自由和秩序等一系列的最基本的目标和追求。现代社会对公共管理的......
以小说形式为起点的灵魂探险
发布时间:2023-05-01
一部文学作品诞生之后,每一位严肃的研究者面对她所进行的评论研究工作都是一种重新发现的艺术,正像法国作家阿纳托尔・法朗士曾说的那样,是延伸各自的灵魂在杰作中的探险。探险就要求研究者敏于发现作品中的新鲜话题,勤于探究深层次的问题,善于捕捉创作的规律,让自己的言说经得起艺术的考验。就巴金的文学作品而言,学术界关于巴金小说的研究一直是一个成果非常丰富同时研究水平也达到很高水平的领域,但仍然存在重视思想意义.........
身体突围、灵魂渗透、语言飞翔
发布时间:2022-12-03
摘要:英国著名作家多丽丝・莱辛在其短篇小说《屋顶丽人》中,塑造了一位特立独行的女性形象,传达出敢于冲破男权文化的桎梏的女性心声。莱辛在埃莱娜・西苏“身体写作”理论的观照下,全方位凸显了女性身体这一特殊的媒介,继而表现......
韩系精品 《灵魂回响》低端入门
发布时间:2023-02-18
处理器选购 奔腾双核就够 《灵魂回响》是由韩国Nvius公司开发的一款3D热血战斗MMORPG,游戏以热血的战斗、异常丰富的游戏内容为主要卖点。结合其优秀的数值设定、高品质画面表现以及独到的灵魂系统,在韩国公测时便引发了韩国网游界海......
以人为本——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灵魂
发布时间:2023-05-05
【摘要】“以人为本”具有丰富的内涵,其核心思想是关心人、尊重人、 发展 人。本文分析了“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特点,阐述了实行“以人为本“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图书馆 管理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 现代 管 理......
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滋养灵魂
发布时间:2023-01-10
阅读名著,无异于是享受一场知识的盛宴,思想的盛宴,是对情感与灵魂的最佳馈赠,是追求真善美的绝佳旅程。 [作者简介] 苗永姝,中央编译出版社编辑。 精选名著,典藏必备 名著名译,精湛译笔 知识盛宴,思想盛宴 本套“世......
培养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时代新人
发布时间:2013-12-18
" 成功教育的真谛在于书写一个大写的人。培养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时代新人是我们的育人目标。“三个代表”的指导思想,也要求我们教育应保持适度超前发展;应努力建立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应努力提......
灵魂对肉体的背叛——变性人现象综述
发布时间:2014-01-17
前言 在众多的"亚文化群体"中,变性人似乎更加独特。他们人数极少,往往"隐藏"得很好,表面上过着和别人一样的正常日子。但他们每一次在公众视野中的出现都会引起轩然大波,因为他们亮明身份之日,也往往是终于忍受不住"灵魂"与"肉体"......
大数据注入灵魂 多元化创造机遇
发布时间:2023-04-20
媒体融合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报道的融合,二是经营的融合,三是产业的融合,都需要通过大数据实现。报道的融合是传统新闻生产流程再造,利用大数据实现内容、渠道和平台的融合,收集用户阅读习惯、生活方式,将最适合的产品迅......
创建良好班集体,塑造班级灵魂
发布时间:2022-10-20
【摘 要】良好的班级环境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健康成长提供重要的保障,而班级环境的形成又于班主任的管理息息相关。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上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管理方式,要有明确的共同目标,组建得力的班委,要与家长随时保持联系而且在与......
创新是锡伯民族“西迁精神”的灵魂探讨
发布时间:2023-06-1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源泉和永不衰竭的动力。249年来锡伯民族之所以能够完成西迁历史壮举,创造出人间奇迹,是因为锡伯民族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创先赶超的精神状态,始终弘扬创新的西迁精神,可以说,创新是锡伯民族西迁精神的灵魂。 ......
读《从灵魂出发—侯川文学评论集》
发布时间:2023-01-14
读《从灵魂出发—侯川文学评论集》 侯川的文学创作体裁多样,独特,这给他的文学评论夯实了基础。进行文学评论,难,要博览群书,观察敏锐;评出特质和价值,难,要目光炯炯,纵横捭阖;评论集行之于世,亦难,要褒贬功过,阐明利害,分......
当社会不再旁观,教育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5-09-16
这个时代的迅猛变化,给学校教育带来从未有过的挑战,我们再也不能用关门的办法去隔离学习与生活、无视学校与世界各个角落之间无法抗拒的“连接”。 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面对如此多的波诡云谲和气象万千。社会不再旁观。社......
论上帝的存在和人的灵魂与肉体之间的实在区别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上帝的存在和人的灵魂与肉体之间的实在区别 论上帝的存在和人的灵魂与肉体之间的实在区别 论上帝的存在和人的灵魂与肉体之间的实在区别 【引言第一哲学术语为亚里士多德首创,作者沿用亚里士多德的用法,把......
心灵观念的再认识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原始灵魂观念;心灵;二元论;语言学 【论文摘要】:心灵观念起源于原始人解释梦境等现象的需要,原始人的这种直观、猜测的结果对后来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在实践、研究中造成根深蒂固的影响--认为人身上存在着独......
杜拉斯:我以妓女的躯壳盛满作家的灵魂
发布时间:2023-03-25
杜拉斯以自传为蓝本写就的《情人》,若除去这个故事标题“LOVER”的华丽标签,实质上讲述的是一名正值青春叛逆期的不良少女,与一位身体羸弱意志残疾的纨绔子弟之间的利欲纠缠。 下此定义,并非我对杜拉斯不敬。我是如此深爱这个女......
旁观民法典编纂的得与失——兼论宪政与私法秩序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3-12-19
旁观民法典编纂的得与失——兼论宪政与私法秩序的关系 旁观民法典编纂的得与失——兼论宪政与私法秩序的关系 旁观民法典编纂的得与失——兼论宪政与私法秩序的关系 一 从1998年3月起参与民......
张爱玲与化妆
发布时间:2022-11-11
1971年,36岁的作家水晶终于有机会拜见张爱玲,在这之前,他已经被张爱玲拒绝了两次。这位狂热的张爱玲脑残粉在这个夜晚得偿所愿,他心旌摇荡,开始说肉麻的胡话。张爱玲请他喝可口可乐的神气是美的,张爱玲搅咖啡时的样子是优雅的(......
职工心灵深处的劳动关系
发布时间:2015-08-13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提及了职业技能培训、人文关怀、继续教育等问题。这些无疑都是营造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坚强基石。 加班 变成了习惯 A:不是说好了下班就马上回家吃晚饭的吗?这都快9点了。......
第三章 技术的魂灵--人文视野中的网络文学
发布时间:2014-01-17
当数据库中存有万倍于人脑中的信息,而且又容易存取时,这时获取知识还有什么意义呢?当计算机更有效地、更合适地运用知识时,为什么我们还去运用获取的知识呢?也许对于未来的后代来,所有我们目前称作知识的东西都是枯燥乏味、毫无价值......
在远山深处 在心灵近处
发布时间:2020-01-09
京字山下,大云峰寺旁,有一座古朴的小村庄。走在静悄悄小村庄的石板路上,不经意见看到的提示牌就会让人思量很久,比如“净食堂”、“境随心转”等等,时常还会听到近处传来的钟声,还有那屹然挺立的千年平顶松……行走在这似乎只有在画中才能看到的场景中,让人释放了内心的烦闷和躁动,变得怡然自得,像个洒脱的诗人。这里就是黑山寺村倾心打造的禅意小村。在城市化的现代元素不断走近我们的视线的今天,这样具有特色的原始乡村.........
包法利夫人式的灵魂漫游:在幻灭中看清自己
发布时间:2023-03-16
【摘要】19世纪的巴黎充满现代性带来的各种奇观,技术的革新使机械化复制成为可能,拱廊街中琳琅满目的商品和游走在都市气息中迷失的漫游者,无疑是此时巴黎的典型印象。躲在居室里的女人不再是传统文学世界中的天使,她们在物欲和爱......
[诗歌]出卖灵魂 The Selling of a Sou
发布时间:2022-11-19
毕业论文 出卖灵魂 The Selling of a SoulBy Sorley MacLean A poet struggling with the world's condition, Prostitution of talents1 and the bondage With which the bulk of men have been deceived, I am not, I thi......
饥渴的灵魂寂寞的工地——解读席建蜀《虫子回家》
发布时间:2022-10-09
[摘要]优秀的作品,应当蕴含着对人生的真切关注。而席建蜀的《虫子回家》就具备了这种品质,本文将从煎熬着“虫子”等农民工的三重饥渴入手,仔细分析这一篇小说是如何细腻地表现入城农民工的艰辛生活的。 [关键词]“虫子”;饥渴;......
扒一下世界社交网络界那些最有趣产品的灵魂
发布时间:2015-09-10
不论是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umblr、Line这些国外产品,还是国内的微信、米聊等等,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社交这一离人最近的互联网产品成为了极其耀眼的明星,其不仅仅是大家争抢市场份额与入口的工具......
浅析中国摇滚的人生哲学——灵魂似乎还活着(1)
发布时间:2023-07-13
关键词: 摇滚乐 摇滚精神 独立摇滚 人生哲学 生命意义 “我不是什么摇滚的斗士,我是一个生命的倾听者,一个复述者,生命对于人是千姿百态的,有一天我会把它彻底地送回原处,深刻地倾听它。” ——孙孟......
试析《呼啸山庄》旁观式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创新
发布时间:2023-07-15
引言 《呼啸山庄》在欧洲文学史上被誉为“奇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对叙事方式的开拓性艺术创新。其一,它大胆借鉴书信体小说的叙述模式,在欧洲传统框架式叙事结构的基础上,开创了多个叙述者叙述相同故事域的叙事结构;其次,在欧......
渗透德育教育是小学音乐教学之灵魂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09
《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宽容理解、相互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小学的音乐课程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德育内涵,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学生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学习.........
因为失魂,所以招魂
发布时间:2022-10-06
杨蔚然是个资深的文艺青年,也是湖南文艺圈的达人。他玩音乐,搞策展,拍电影,写小说,保持了对文艺、对创作持久的热情,也释放出一波又一波的活力和创造力。2014年他出版的长篇小说《失魂记》,就是这种创造力的一个新佐证。这部小说在三个层面上抓住了我。首先是故事。小说有悬疑、有商战、有情爱、有凶杀,有谜中谜、局中局、案中案,有一部畅销小说的几乎所有元素,非常抓人。前面的节奏稍微差一点,读到后面叙事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