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躲避崇高:我们灵魂的不治之症

躲避崇高:我们灵魂的不治之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19 00:08:22
躲避崇高:我们灵魂的不治之症
时间:2023-05-19 00:08:22     小编:

崇高之于我们似乎已然成为了一个久违的话题,而在我看来,我们对于崇高实际上一直就是一无所知。目光首先需要转向普罗米修斯、撒旦等这些甘愿承受痛苦的形象身上,应当认识到,除了自由,他们所表征的其实还有西方那由来已久的美学意义层面的崇高概念。悲剧的显在价值之一就是这种崇高,它属于一种情感效果,又属于一种认知体验,更是一笔宝贵的西方文化理论遗产。在最早开始论述崇高的朗吉努斯那里,崇高作为某种艺术风格表征着高尚和伟大①,它指涉着升华的方向。

而亚里士多德在论述悲剧时所指出的那种恐惧和怜悯性快感,实质上也正是一种崇高的美学效果。②至于较早对此进行集中且深入探究的,则当属伯克。他认为:“凡是能够以某种方式激发我们的痛苦和危险观念的东西,也就是说,那些以某种表现令人恐惧的,或者那些与恐怖的事物相关的,又或者以类似恐怖的方式发挥作用的事物,都是崇高的来源;换言之,崇高来源于心灵所能感知到的最强烈情感。”③恰是此种情感中的同情令人得以从切身利益的角度去打量恐惧和痛苦:“正是因为同情的存在,我们才关心其他人所关心的事物,才感动于别人所感动的事物,并且不至于对人们所作或所经受的一切事情无动于衷,做一个冷漠的旁观者。

同情,应当视为一种推己及人、设身处地的替代激情,在很多事情上当他人怎样感受时,我们也便怎样感受;所以,这一激情或许还带有自我保全的性质,它所激发的痛苦或可视为崇高的来源。”④伯克得出结论说:“崇高是某种从属于自我保存的观念。因此,它也就是我们最强烈的观念。它的最强烈表现就是痛苦忧伤的情感,任何其他积极的原因所引起的愉悦都不属于崇高的范畴。

”⑤不过,基于平等感受的同情虽有一定的自保性质,却也为利他冲动提供了可能,进而才可以有自我牺牲的升华性壮举。否则,恐惧和痛苦的情感就不可能产生崇高,而只能招致庸鄙。为了进一步说明崇高这种观念,伯克又特意将其同美的观念作了区分:“美不应当暧昧不明,而崇高则倾向于黑暗和晦涩;美应当柔和、精细,而崇高则坚固甚至厚重。事实上,二者是完全不同性质的观念,一个建立在痛苦之上,另一个却建立在愉悦之上。

”⑥在伯克看来,美予人的效果常常是陶醉和感动,而崇高给人的效果往往则是压抑和震撼。“恐怖的事物常常是伟大的”⑦,它所产生的强力可以使人清醒保持住理性的距离,这同美的忘我感受形成了鲜明反差。由此我们不难发觉,崇高的情感其实更关乎认知。当伯克说“丑本身就是崇高观念”⑧时,他已然指出了审丑的意义,此种意义即认知。

人们之于丑的关注即是之于理性的诉求。丑无需遮掩,它必须是赤裸裸的,直抵本相。所以,康德说:“崇高必定是纯朴的,而优美则可以是着意打扮和装饰的。”⑨这也就是说,崇高指向的是真实;体现于伦理价值上,崇高的人格即追求真理和维护公正的人格,多显示出严肃冷酷的表象。

当然,论及崇高也不能不提到康德。康德由自然现象意义上将崇高解释为“那绝对地大的东西”⑩,即数和力两种形式上的巨大。触及审美情感,他的看法是:“它是有关审美评判能力的对某个对象的不愉快的情感,这种不愉快在其中却同时又被表象为合目的的;这种情况之所以可能,是由于这种特有的无能揭示出同一个主体的某种无限制的能力的意识,而内心只有通过前者才能对后者进行审美的评判。”???简言之,“崇高就是那通过自己对感官利害的抵抗而直接令人喜欢的东西”?。

康德还指出:“……智性的、本身自在地合目的的善,从感性上来评判,必须不是被表现为美,而是宁可被表现为崇高,以至于它更多地唤起敬重的情感而不是爱和亲密的眷恋的情感……”???敬重抑或敬畏,这表明对象必是高大或深刻于我们的,它寓涵有某种能令我们信服和赞叹的力量,从而唤起我们崇拜的情感。不过,黑格尔并不完全同意康德的观点,他以为:“崇高一般是一种表达无限的企图,而在现象领域里又找不到一个恰好能表达无限的对象。”???所以,黑格尔认为崇高其实就是一种不为主观情感所左右的纯粹理念。他说:“因此,用来表现的形象就被所表现的内容消灭掉了,内容的表现同时也就是对表现的否定,这就是崇高的特征。

”???显然,黑格尔在此主要是从艺术的表现方式去界定崇高的,他似乎有意忽略了艺术表现对象最初带给艺术创作者的感受。如此说来,崇高便纯粹成为了已然先在于或者说独立于我们的感知的东西,即某种作为客体而在的对象。可是,崇高毕竟也是一种源于人类心智的观念,故而可以因人而异。实际上,它更是一种认知,而非绝对的认知对象。

在某种意义上,所谓无限也正是取决于我们的认知。设若我们认识不到无限的存在,也就不可能萌生出去表现无限的意图。它并不像疼痛那样本能和直接。对于疼痛,正常之人无需首先认识方可知晓它的存在。

而崇高恰是由于我们不断深入累积的认知,才逐渐获得了其丰富的内涵,不单有美学意义上的,还有伦理等意义上的。也正基于此因,所以崇高才在美之后出现。特别是从伦理真实这一指归来领会崇高观念时,我们更是几乎没有可能排除掉它鲜明的情感色彩。席勒在其《论崇高》一文中所言在理:“所以说,感受崇高的能力,是人的天性中最壮丽的天禀之一,它既值得我们尊敬,因为它来源于自主的思维和意志,也值得最充分地发展,因为它能对道德的人起作用。

美仅仅是为人服务,崇高是为了人身上的纯粹的精灵服务。”???席勒尤其从自由精神层面强调了崇高的价值。在我看来,道德就是自由的产物,而崇高恰是一种自由的道德。叔本华则是从认知主体之于可畏大自然的对抗意志这一角度来理解崇高的审美意义的,并由此推及伦理的场域:“是的,我们对于壮美的说明还可移用于伦理的事物上,也就是用于人们称为崇高的品德上。

这种品德的产生也是由于对象本来是适于激动意志的,然而意志究不为所激动,这里也是认识占了上风。那么这样的人物就会纯粹客观地观察世人,而不是按这些人对他的意志有什么可能的关系来看他们。”???在叔本华的眼里,“有崇高品德的人在自己的一生和不幸中,他所注意的大半是整个人类的命运,而很少注意到自己个人的命运;从而他对这些事的态度认识多于感受”???。作为一种力量,崇高在使我们得以意识到自己渺小和卑微的同时,亦能激发出我们抗争的自由意志,以背离这种渺小和卑微。

就此意义而言,撒旦的高傲是可以理解的,甚至可以说是可贵的。拒绝平庸,这属于崇高的一种基本冲动。也只有在崇高的语境里,高傲才可能拥有美德的合法性,从而令在我们这个国度里一直备受赞誉的所谓谦虚显现叔本华揭露出的那种原形:“然则谦逊是不是伪装的卑躬屈节,又是什么呢?难道谦逊不是人们因为自己有优点和功绩而在这充满卑鄙嫉妒的世界里[不得不]用以请求那些没有任何优点和功绩的人们加以原谅的手段?原来谁要是因为无功可伐而不自高自大,这不是谦逊,而只是老实。”???在某种程度上,谦虚恰恰是对崇高情感的一种不自觉遏抑。

只要我们不加辨别地大肆推崇谦虚,我们的内心便很难萌芽出崇高的意识,更别说使其升华的可能。 事实上,说“崇高是自己的崩溃,是自己的中介,是其自我指涉的否定性”???,这话并不全然正确。前面我已道及,崇高不仅仅是关乎客体的事情;在这一客体面前,既可以滋生出高傲的意识,同样也可滋生出谦卑的意识。所以,面对雄峰,他者被激起的是勇攀征服的意志,而我们收获的却是“虚怀若谷”的想象。

再则,当崇高的客体激发出高傲的意识时,我们的确可以将其视作自身的崩溃或否定,但对主体而言,另一种崇高已在其内部形成。至于谦卑意识的出现,则恰好证明作为客体的崇高反倒并未崩溃。必须认识到,我们这个民族悠久的自谦历史显然已起到了有效遏制崇高意识诞生的作用。罗斯金说:“任何使思想得到升华的事物都是崇高的,并且思想的升华是通过对任何伟大事物的沉思而形成的,当然,主要还是通过对崇高事物的伟大的沉思而形成的。

”在此,罗斯金之于崇高所注重的乃是对于伟大品质的认知和思考。当然,他所称的伟大不仅意指美和愉悦的对象,同时也涵括了丑与痛苦的对象,甚至主要指涉的就是后一对象。相比于前者,委实是后者更能诱发我们的深思。但我们这个民族趋美避丑的文化习性,已然决定了它更愿耽于美的感悟而非乐于丑的省思。

可是,美的愉悦却极易诱使我们将美本身沦为单纯的消费对象,特别是在没有丑的痛苦作为参照维度的前提之下。而一旦消费变成彻底的享乐,深思的世界必将遭到更无止境的沦陷。有鉴于此,在我们这里,死亡无法升华为对于生命的热爱,贫困也无法升华为对于富有的珍视,疾苦则无法升华为对于幸福的认证。“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道德经・五十八章》)的说法不过只是某种基于功利主义诉求的经验辩证法,它并非源自形而上维度的预见性理论认知。

老子的旨趣就在于通过对福祸的辩证性认知,以谋求建立期待幸福和预防祸患的机制。然而,由于他洞见到了福祸在本质上的无法割离,为了逃避祸患便只好主动掉入同时否定幸福的虚无主义泥沼。因为始终缺失某种崇高感,故而对于痛苦我们永远无法拥有荷尔德林那样的热情:“因为诸神赐给我们天国的火种,/也赐给我们神圣的痛苦,/因而就让它存在吧。我仿佛是/大地的一个儿子,为爱而生,也为痛苦。

”???承认幸福,也承认痛苦,这是因为必须要承认爱。爱是幸福的种子,亦是痛苦的责任。爱赋予荷尔德林以认知,让他坚信爱的价值,所以他注定沦落不成一个虚无主义者。痛苦与幸福最终可以在荷尔德林爱的世界里达成和解。

无疑,这也是一个自由的世界。置身其中,不论痛苦或幸福,荷尔德林皆能够借其实现自我意志的力量。叔本华也是立足肯认痛苦的立场去观照幸福的,他说:“任何一种幸福状态,任何一种满意的情感,就其品格而言乃是否定的。也就是说,它包含痛苦的解脱,而痛苦却是生命的肯定因素。

”???在叔本华看来,是痛苦而非幸福才是人生的实质,生命所有的意义都来自痛苦的馈赠。也许,我可能难以全面认同舍勒在基督立场上之于痛苦意义的建构,但却不得不承认其针对幸福论者的批判还是不无道理的:“幸福论者没有发现,一切享乐主义已经是一种绝望的征兆。他们没有发现,通过在比较边缘的情感层次上受苦,愈渐深入地进驻‘灵魂的城堡’,使自己愈加敞开地承纳一个更高的精神世界,这种转化经验,能够有意义地导致人爱感性上的受苦:爱受苦就是爱慈情的锤炼,通过这些锤炼,神圣的雕塑师将先前失落于感性的迷乱之中的生存质料,塑造成理想的自我之形式。”???应当洞察到,幸福主义的论调绝对不是关于真正幸福本质的认知,它只是某种世俗幻象的迷失,是对肉体本能的屈从。

因为格外在乎的仅仅是拘囿于暂时的心满意足,它便自动放弃了精神给予的自由意志。在这种满足中,主体所获得的只是对自身的消耗及降低,而非对自身的丰富和提升。当然,无论儒家还是道家,确实也都有对于“吃苦”精神的器重。但完全不同的是,我们此处的苦却仅仅就是一个中介过程而已,其最终的目的还是“苦尽甘来”,是对痛苦的彻底摆脱以及对幸福的永久占有。

所谓“卧薪尝胆”,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无不能够令我们从这苦中窥探到仇恨的因素。“苦大仇深”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印证的恰是苦与仇之间的必然因果关系。因此,痛苦之中所饱含的仇恨因素已然决定了我们势必会将幸福这一结果当成某种报复。于是,在我们的幸福感里,难免不混入过多被痛苦噩梦纠缠不休的私欲杂质。

所以,我们由此收获的幸福是不可能纯粹的;我们在痛苦与幸福中间设置的鸿沟,导致我们不知不觉就将后者视为了一种障碍。这也就是说,由于不能从内心深处去亲近和认同痛苦,结果我们对于幸福也同样无法亲近和认同了。显然,因为理解不了痛苦的真正本质,故而我们也理解不了幸福的真正本质。要看到,在我们乐于承受的那些痛苦里,几乎皆是物质与肉体层面的欲望抑制和匮乏,而罕有精神与灵魂维度的体会和认知。

这也是我们始终无法将痛苦纳入幸福视域的又一个重要原因。一旦物质与肉体的欲望抑制和匮乏宣告结束,亦即意味着欲望膨胀和放纵的开始。“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孔子在此对于颜回的赞美固然是对其以苦为乐精神的赞美,但却又混淆了痛苦与幸福间的本有界限,从而令幸福变得虚无,痛苦本身亦就此迷失了意义。这样的吃苦非但不能丰盈自己反而是透支了自己。可见,只要我们是以功利主义的态度对待痛苦或者幸福,那我们便只有收获幸福苦果的份。

必须承认,由于我们一直以来对于痛苦以及丑恶的意义缺乏起码的考问意愿,这致使我们轻易就丧失掉了接近崇高维度的机缘。我们把自身融入自然,即所谓的“天人合一”,此种消弭对抗的方式成功招致我们得以规避对自然威力的畏惧。而没有这样的畏惧,我们也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爱。那么,没有爱的服从又如何可能孕育出主体所需的精神实质?如果主体精神不存在,那么人所拥有的一切美德也就都不可能是真正自觉的,即其只能被动地去攫取一些美德。

不过,这些美德之于他却永远仅是标签罢了,因为它们根本就无从进入他的心灵。另外,对于这些美德,他也不会有基本的认知和判断。结果,“从善如流”的壮观局面便形成了。无需费神费力,人们只愿争先恐后、毫无阻碍地追随善举。

然而,当这善终被证明是伪善时,这帮狂热的追随者却也并不会为此而深感羞愧自责。不难理解,虚假的主体从来就是不必担负责任的,再说,他们也惧怕担负责任。在这股汹涌的道德洪流中,诸多美德无需论证就变成了被大肆赞美和竞相仿效的对象。结果,美德开始炙手可热,摇身一变为外在的竞争方式。

人们在抢得各种美德的殊荣时,只是享受到了被外界认可的成功狂喜,但却压根未能使美德本身成为自我内心追求的动力以及幸福的保证。换言之,他们并不把美德本身视作幸福,他们渴望获得的仅仅是美德的回报。在他们这里,美德是手段不是目的;而且基本属于被迫的性质。对此,康德在《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中早曾有过这样的微词:“然而,教人去惊赞有道德的行动,无论这样的行动要求作出多大的牺牲,都不是学习者的心灵对道德上的善所应保持的正当情调。

因为无论一个人如何有道德,他所能够作出的一切善行,都毕竟仅仅是义务;而履行自己的义务,也无非就是做在通常的道德秩序之中的事情,从而也就是不值得惊赞的。毋宁说,这样的惊赞是我们的道德情感的一种变质,好像顺从义务是某种非同寻常的、有功劳的事情似的。”???事实上,我们追捧的那些美德有许多都是康德所言的道德,即个人应尽的义务,并不能上升到美德的高度。而道德与美德实质的混淆,也在某种程度上又一次印证了我们判断力的缺失。

基于此,我们不单无法提升我们的道德,而且是降低了我们的美德标准。于是乎,当我们在建国后开始忽然大力鼓吹“崇高”时,其实就已经注定了要将这一理念道德化的风险。在此,崇高的视角只是向国家和集体敞开,个人之于崇高的认知不外乎就是对自我的绝对摒弃。而自我的放逐恰恰就招致了对于“畏”的放逐,尤其是在大自然的面前,无畏的精神直接怂恿出了“人定胜天”的壮举。

可见,到了我们这里,崇高已不再关乎自然和客体,而仅仅是对现世最高号令的忘我服从。值得注意的是,自然在我们眼中变得渺小的同时,我们的个体却并未因此而高大。这是因为,我们对于自然的藐视在根柢上不是基于个人的自由意志,相反,作为个体的我们倒是被整个集体给绑架了,故而已然丧失了自我的自由意志。我们针对大自然的斗争既不是出于自由的诉求,亦不是出于对大自然本身的亲近或理解,而仅仅是为了显示集体人为力量的不可一世。

因此,此种斗争称不上反抗,充其量只是一种虚张声势的暴力掠夺。在整个过程当中,我们表现得越是凶狠,每个个体的内心其实便越是脆弱,真实的主体对于集体的依赖性亦便愈发严重。我们以集体名义渲染的崇高不过就是一种虚假的高尚,它在暗中实施着对于自然和人性的双重凌辱。这种崇高的本质是任性的,而不是自由的。

舍勒说:“只有敬畏才在清晰而有限的思想和感觉内蕴令我们空虚和贫乏之时,使我们隐隐地意识到财富和充实;敬畏赋予我们一种感觉,使我们感受到尚未发掘出来,而且在尘世中生活中无法发掘的生存与力量之宝藏。敬畏悄然将我们得以施展真实力量的空间暗示给我们:这是一个比我们的时间性生存更伟大、更崇高的空间。敬畏使我们不致对自己作出只会使自己着魔般茫然失措的、正反两方面的结论性价值判断;敬畏不断地给我们铺好绿茵,插好路标,我们走在上面探寻自己,也许不免迷途,最终却能找到自己。”???天不怕地不怕的胆量解除了自我同他人以及同自然之间的界限和禁忌,只能令我们在迷失之路上愈走愈远。

历史证明,我们执著践行的是一条崇高的迷途。在将崇高去自然化和个性化的同时,我们赋予了它为更浓烈的政治化色彩。于是,宣传口号式的概念化体验完全替代了崇高应有的美学情感体验。而当我们在一个新的时代渐渐难以容忍此种崇高的虚伪程度时,但这却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然认识到了本质崇高的真相。

实际情况是,我们距离崇高的真理依旧遥不可及。然而不幸的是,这个时候竟然有人迫不及待地发出了“躲避崇高”???的喝彩。那么,我们真的需要躲避崇高吗?崇高之于我们难道已经成为某种过剩的体验?显然不是,这里所谓的崇高不过就是一种伪崇高。但必须要加以追问的是,倘若我们对真崇高还一直是浑然不觉的话,那又该凭何去识别伪崇高呢?我们可能具有判断真伪崇高的能力吗?因为没有这样的追问,也不可能有这样的追问,所以真崇高便只能遭受伪崇高的连累了。

拒绝虚假提升自我的结果,就是对真实降低自我的认可。从此,严肃让位于调侃,正经让位于滑稽,优雅让位于粗鄙……在刻意逃避伪崇高之际,我们也在按照相应比例成倍地疏离真崇高。我们始终就没能认识到,假若一直无法知晓真崇高,那么我们对于伪崇高的批判和解构又如何可能是正确的?事实上,我们是在以无知的方式躲避着崇高,崇高本身所有的一切积极价值对我们而言皆是陌生的。我们可以躲避伪崇高,但前提必须是对真崇高的探寻。

可是,由于缺失这样的明晰动机,我们在着力爆破那虚假膨胀的伟岸主体之后,却仍然没能够让主体回归到其日常真实的状态,而只是令其无限度地萎缩渺小下去,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此时,我们越是欣然接受自己的卑微,也就越是以为取得了针对伪崇高的胜利。但在实际上,我们却是在以别一种方式继续遭罹着伪崇高的压迫。我们不知道,自动降低和压缩自我,并不比拔高和张扬自我能使我们获得更多的自由;不同的仅是,前者的意志来自个体的任性冲动,后者的意志则源自集体的任性激情。

主体在一味拔高和张扬自我的时候,进犯的是外在世界的空间,而在自动降低和压缩自我的时候,进犯的便是自身内在的空间。二者均不明晓合理的界限和尺度在哪里,因而总是难以把持住高傲与谦卑间的平衡,这亦再度印证了我们作为主体的不自由。

在积极主动从高雅诗意的世界迅速撤离之后,我们便一头扎进了那卑俗猥琐的天地,开始蓄意消解所有浪漫的光环和荣耀。我们似乎不再相信生活是美好的,因而骤然爆发出对于苦难的巨大热情。先有张贤亮“诗化”的苦难,继有张承志“圣化”的苦难,后又有阎连科等人“恶化”的苦难。然而,苦难正是催生崇高的力量,经由苦难我们获得的是命运的恩惠。

苦难亦是爱的召唤,是对自由意志的考验,它令受难的主体以承担或反抗的方式消化着生命的重量。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承担其实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反抗,即反抗主体意识可能的麻木漠然以及自由意志的丧失。但不管何种形式的反抗,主体的目的皆非要取消抑或享受苦难本身,而是要通过苦难达至对于生命价值的认知与热爱。此种认知与热爱正是人生幸福之本身。

或许,张贤亮、张承志、阎连科等人的苦难书写恰是我们转向真正崇高的一个起点。可事与愿违,对于苦难的本质他们依然匮缺基本的认识。事实上,在他们那里,苦难还是用来躲避崇高的一种写作方式,是某种折中性选择。也可以说,基于对真正崇高的继续无知,故此他们并无可能触及苦难的灵魂。

在张贤亮的苦难诉说里,我们得以目睹的只是一个“大难不死”者针对“必有后福”沾沾自喜的矫情注解。《土牢情话》《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一系列作品描述的苦难意欲展示的都是自怜自恋的历史,它所能让我们看到的多是背叛和遗忘,而不是爱的忠诚和铭记。作者显然是想告知我们,他在过去饱受过多少苦难,今天就应当享有多少幸福。他是伫立在幸福的巅峰上去俯视自己曾经的苦难往事的,而不是相反。

这也就是说,他的幸福是对苦难的一笔勾销,而他的苦难则是对幸福的绑架和要挟。很显然,张贤亮并不真的以为苦难本身是充满诗意的。同张贤亮一样,张承志亦是从诗性的角度来看待苦难的,只是他比张贤亮更加地极端,其《心灵史》的苦难叙述里处处洋溢着原教旨主义的宗教情怀。他把苦难当成信仰,将其上升到神圣的高度,但却并未能由此揭示出多少苦难富有的真义。

他似乎仅是为了苦难而苦难,把苦难精心设计成一场豪华秀,意在向时下那些庸俗的幸福主义者叫板。他用少数人的信仰之有以奚落多数人的信仰之无,进而将信仰变作可资炫耀的东西。在张承志的苦难信仰里,充斥着做作的坚韧和超然,因为在这坚韧之中我们看不到宽容,在这超然之中我们看不到自由。仇恨和暴力的大肆渲染通向的不是个体理性的解放之路,乃是集体狂欢的无知之途。

毋庸质疑的是,张承志没有认识到,在一个信仰缺失的时代,首要的不是寻找宗教而是重建真理。真理固有的自由远远超越于宗教的自由,它比任何单一的宗教都更能贴近信仰的实质。张承志实在太热衷于皈依了,作为所谓红卫兵创始人之一的他,俨然仍旧未能从既往的崇高历史信仰经验中汲取任何教训。张承志仅仅是在表面上谋求改变,始终不变的仍是一个狂热之徒的本质。

然而,“狂热者并不是真会坚持原则的人。他拥抱一项大业,主要并非由于它正确神圣,而是因为他亟须有所依附。这种感情上要有所依附的需要,往往会把他拥抱的任何大业转化为神圣伟业”???。张承志刻意表现出来的执著和强大,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是取决于集体的虚张声势以及对自我的逃避,这是必须要加以审视和辨析的。

我们固然可以因为个体的虚弱和畏惧而皈依,但如果这皈依最终不是为了让我们晓悟和感受到真理的自由,而仅仅是令我们遗忘了自己的虚弱和畏惧,那么我们就不可能成为通过爱的洗礼成长壮大起来的主体。集体丝毫不比个体更有自恋的理由。在一个最需要反抗和批判的时刻,张承志公然一个决绝的转身,以宗教信仰启蒙的方式去做另一神灵驯顺的羔羊去了。或许他能够借此找到自我心灵的安宁,但这不过就是一个人的安宁,而无关乎整个人类的和平。

这显然不是在走向崇高,而恰恰又是一种新形式的躲避崇高。至于阎连科,他的苦难叙事则是反其道而行之。因为他很清楚,继续诗意地美化苦难已压根就挑逗不起读者的兴致了。于是,他开始不遗余力地丑化苦难,为苦难涂抹上分外恐怖的黑色。

《日光流年》便是此种哗众取宠的产物,其中没有柔情和悲悯,唯有残酷和冷漠。他处心积虑地将苦难置于绝望的境地,这不是基于对苦难的认知,而仅仅是一己任性的表达。这样的表达没有限度,故而只能使其失控,堕落向凶狠的无尽深渊。由于不知道真正自由的界限何在,所以阎连科无需为自己放肆炮制的苦难承负任何责任。

没有责任的自知,自然也就不会有爱的付出,而这也恰是其可以心安理得享受笔下人物受苦受难遭际的根本缘故。我们仿佛能够感觉到,这些受苦受难的人物有多么不幸,作为作者的阎连科就有多么开心。这些人物对于生活无一不是彻底绝望的,但阎连科之于这绝望的渲染则已然证明他自己是不绝望的。可以看到他人的绝望,这似乎成了阎连科写作希望的某种动力。

他把苦难变成对人之身体的纯粹摧残,让男人出卖皮肤,让女人出卖贞操,并将苦难全盘托付给死亡。苦难与受难者的灵魂几乎从不发生关系。结果,苦难势必沦为单调的消耗机器,它在受难者那里仅有榨取,没有给予。苦难不单单消耗着受难者的身体,而且同时消耗着受难者的精神,甚至干脆就彻底消灭掉了受难者的精神。

没有精神维度的受难者之于苦难当然没有意识,那么,一种悲壮的情感及其可能引发的共鸣又该何以产生?悲壮效果的虚无直接遏制了崇高的可能。到了阎连科这里,苦难被其打造成令人不寒而栗的消费品,他尽情消费着没完没了的苦难,苦难则尽情消费着那些逆来顺受的受难者。我们知道,在一个只有消费及被消费的世界里,欲望是唯一真实的存在,它使得主体始终处于满足或等待满足的状态,从而完全失却了反抗的记忆和本能。至此,我们已经不能说阎连科是在躲避崇高,其实他更是在糟蹋崇高。

虽说他苦心经营苦难的方式委实带有消弭崇高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可是他却并不具备后现代主义者的那种明确动机。他的所作所为只是让我们见证了这样一个悲哀的事实,即我们尚未摸索到真正的崇高,崇高便已被宣布就此终结了。

我们的苦难故事里始终没有自知,没有反抗,只有蒙昧或者麻木。因为心灵自由的缺席,导致我们无以从苦难中洞见到自身的责任。责任意识的不在,也正是我们的苦难与爱无关的根本性因源所在。基于此,对于苦难我们不论是赞美还是诋毁,皆无法将其升华为真正的财富。

如今,苦难之于我们的写作已成诱惑的深渊,特别是在苦难日渐被遗忘为历史遗迹的时刻,它便更有了被猎奇和消费的理由。然而危险在于,只要我们依旧想不到启动苦难启蒙的修正工程,我们就势必还会在这条平庸低俗的喧哗之路上继续狂奔不止。

注释:

①[古希腊]朗吉努斯著,马文婷等译:《论崇高》,《美学三论》,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此版译本不佳,错误较多,仅供参考。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陈中梅译:《诗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③④⑤⑥⑦⑧[英]埃德蒙・伯克著,郭飞译:《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大象出版社2010年版,第36页、第39-40页、第76页、第106页、第75页、第101页。

⑨[德]康德著,何兆武译:《论优美感和崇高感》,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4页。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发布时间:2023-02-14
" 【内容提要】政治文明是人类的政治创造,是由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构成的有机整体。在政治文明的三维结构中,每一个部分都有体现其内在精神的可称之为灵魂的因素。具体而言,政治意识文明之魂是“有容”,政治制......
昆虫躲避天灾的奥秘
发布时间:2023-02-07
报载,2009年夏季,澳洲发生严重水灾,一些不太受人喜爱的两栖爬虫如蛇、鳄鱼或蟾蜍之类,顺着滚滚洪流进入民家后院,使得澳洲民众在饱受洪害惊吓之余,又要注意避免这些生物对生命安全造成影响。 对于娴于水性的生物而言,洪水造成......
灵魂里的孩子
发布时间:2023-03-18
你或许认为,童年就是一场包裹在糖果纸里的梦。其实,童年从不一定意味着甜蜜与梦幻,但谁说那就是不幸?本期"声光伴我行"选取的两部电影《被遗忘的天使》《小鞋子》,其中的主人公拥有"别样的童年",也许你会为他们的生活环境叹息,......
你灵魂的样子
发布时间:2023-01-19
看一段采访苏菲玛索的视频,其中有一句话深深打动我――你40岁的面容,就是你灵魂的样子。 这个从13岁就开始出名的美女,在35年后,你发现她竟然可以更美,美得优雅美得随和,美得惊天动地。聚光灯下的山呼海啸,都是旋起旋灭,并留......
我们不需要被别人治愈
发布时间:2023-06-27
爷爷去世以前,我奶奶的全部人生都拴在了他身上。她总说你爷爷说今晚喝面条,你爷爷说想去家属院门口坐坐,你爷爷想抽烟了……甚至表达思念的时候,她也会告诉我说――你爷爷说想你了。 我爷爷身体一直不好。在我的记忆里,50出头的......
母亲是我心灵的避风港
发布时间:2023-03-13
乔晓溪,乔石和翁文之女。曾任北京协和医院外科ICU住院医生。1988年赴美留学,就读贝勒医学院,1993年毕业,获神经科学博士学位。 ――编 者 童年时和父母的疏离 我生在20世纪中国大炼钢铁的年代。那时,爸爸妈妈奉调大西北,参......
光与树的灵魂
发布时间:2023-06-18
晴天时,骑行在树木环绕的路上,是一个美妙的过程。 暂时放下奔赴目的地的急促和疲惫,任思绪游移,在草木清香中神迷。或长或短的路程,在心中印上树的姿态、光的色彩。 第一次注意到路边的树,是春日午后。慢慢向家走,心不在焉......
面对燃烧的灵魂
发布时间:2015-11-23
当蜿蜒于森林与沼泽的密西西比河流经汉尼拔镇,它奔跑的脚步舒缓得近乎停歇下来。河水刚刚脱身于上游的苍茫和幽暗,覆满了春日正午的光线,变得明亮而宽阔。那艘“保罗・琼斯”号汽轮和“宾夕法尼亚”号快艇,早已消逝在19世纪的风雨......
做灵魂的守望者
发布时间:2023-03-16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学生的思想品德要靠教师去陶冶,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要靠教师在道德品质方面做好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和楷模。非常欣赏一个词叫“守望”,不为别的,只为那种执着......
灵魂深处的悸动
发布时间:2023-03-23
打骨子里喜欢萧红的文字,喜欢呼兰河畔的那人那事,喜欢广阔的关东原野――那美丽而丰饶的土地。 童真的萧红在呼兰河小城生活。扎彩铺、放河灯、跳大神、逛娘娘庙会、看野台子戏……一切都有声有色地进行着。我很佩服萧红的性格,在......
他用灵魂书写青藏高原
发布时间:2023-03-03
金秋十月,首都北京。我怀着深深的崇敬和仰慕,来到高楼林立的海淀区万寿路28号院,拜访一位用自己的灵魂书写青藏高原的军旅作家――王宗仁。时光流逝,往事并不如烟。在我乘坐地铁前往王老师家的途中,想起了曾经与他交往的点点滴滴。8年前,我还是一个刚入伍的新兵。高原上艰苦的环境和军营里紧张的生活,让我感到很不适应,心中迷茫不知所措。直到有一天,我无意中翻开连队书架上一本名叫《日出昆仑》的报告文学集。在那本书.........
余秋雨的文字中表露出的对政治的惧怕和躲避
发布时间:2023-07-17
毋庸讳言,余秋雨是我国新时期以来受到争议最多的作家之一。开初是一片赞扬,后来,却是不但民间,而且还有学术界,都由他的石一歌事件为缘起,进而对他的散文提出质疑和贬否。尽管他的作品屡屡获奖,但仍惹非议。笔者无意于参与这一论......
灵魂深处的震撼
发布时间:2015-08-24
我出生在崇尚英雄的年代。小时候,耳濡目染的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等人的光辉形象,被作为一种精神、一种意志、一种理念象征的英雄教育,在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及至长大以后听音乐,也喜欢倾听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
自由:民法典的灵魂
发布时间:2013-12-19
自由:民法典的灵魂 自由:民法典的灵魂 自由:民法典的灵魂 自由即“由自”,是“一个人不受制于另一人或另一些人因专断意志而产生的强制的状态。”[1]学界前辈谢怀木式先生尝言:“什么是民法......
治疗类风湿:液体刀“灵不灵”
发布时间:2022-10-03
作者简介 苏励 教授,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风湿病中医诊治及科研工作20余年。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风湿科主任、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担任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宗教热:灵魂的痛楚
发布时间:2022-10-08
宗教热:灵魂的痛楚 宗教热:灵魂的痛楚 宗教热:灵魂的痛楚【内容提要】近年来宗教热再度兴起的艺术现象,已不是简单地以世俗化的眼光去表现宗教题材,而是试图将世俗生活宗教化。他们的图式生成过程具有很大程度......
灵魂,诗意的提炼
发布时间:2022-09-25
其实,一部家族史同时也像植物的生长一样,当几片落叶从树顶飘落时,祖先的足迹和声音虽然已经远去,但后面的故事还在继续演绎并走向永远。事实上,我看见河边的水草也一直在流传并打听着路过的传奇,包括天空留下的白云的脚印也被反......
我们不般配
发布时间:2015-08-20
蚂蚁对大象说:“我爱你。”大象激动得喘着粗气仰天狂呼:“我是这世界上最幸福的大象。”等大象想要拥抱蚂蚁的时候却发现蚂蚁不知何时不见了。 十年后,衰老的大象看到一个拄着拐棍的熟悉的身影,原来是蚂蚁,蚂蚁说:“你一喘气竟......
拯救灵魂的天籁
发布时间:2023-03-06
拯救灵魂的天籁 拯救灵魂的天籁 :视觉文化研究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拯救灵魂的天籁 更多精品 资源 来自3 e d u 教 育 网 摘要:孩子们稚嫩清澈的歌声贯穿影片《放牛班的春天》的始终......
洗浴灵魂(组诗)
发布时间:2015-08-24
洗浴灵魂 在风中洗浴的飞鸟 和在淤泥中洗浴的钢铁 都像蓝天一样清廉 我在生活中洗浴 被风 淤泥和火 以及更多的生活欲望包围 瀑布 从青山上披挂下来 那是思想的浴巾 擦疼我的灵魂 德高望众的老树 连伤疤也擦出阳......
班主任工作的灵魂
发布时间:2023-02-07
摘 要:一个合格的班主任,一定要有责任心与爱心。责任心是班主任工作的原动力,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灵魂,是管理好班级的关键。管理好班级更需要爱心,因此,班主任的责任心在班级管理中应该升华成爱心。爱心是班主任责任心的源泉,是......
萧红:一个漂泊的灵魂
发布时间:2023-03-25
1936年11月19日,萧红在给萧军的信里写:“窗上洒满着白月的当儿,我愿意关了灯,坐下来沉默一些时候,就在这沉默中,忽然像有警钟似的来到我的心上:‘这不就是我的黄金时代吗?此刻。’” 那个时候,萧红身在日本,正试图用出走来......
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发布时间:2023-02-07
◎栏目主持 夏芊西 那个白衣少年,曾是谁窗口的风光;那个美好少女,曾是谁眸中的闪亮。撑一腔心事为蒿,划过青春湖面,那水中倒映的你我,在听谁心曲款款,唱着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冉冉 广西北流 我是一枚初中生,每天挣扎在......
音色—来自灵魂深处
发布时间:2023-06-23
音色—来自灵魂深处 自17世纪大提琴家多曼尼科·加布里埃利(DomenicoGabrielli)创作了第一首大提琴独奏曲以来,已有不少作曲家专门为大提琴创作乐曲,后来在英国、奥地利与法国等地也相继出现了意大利风格的大提琴协奏曲及其他乐曲,......
声情是歌唱的灵魂
发布时间:2022-12-02
歌声者的情感表现主要是通过演唱者的声音来进行,辅以五官神情和肢体动作的运用来强化、丰满;歌声之所以与人在平常生活时发出的各种声音截然不同,是因为歌唱是通过一个特定的主题而专门设计的特殊发声过程,是特定情境下的特殊情感表......
灵魂在黑夜里飞
发布时间:2022-11-15
“刚才,猫头鹰在叫呢。”一拐到那条大路上,我便拉拉项眸的衣服,低声告诉他。 “猫头鹰?“项眸停下,眨了眨眼睛,”大白天哪有什么猫头鹰,你幻觉了吧?“他的眼睛睁得老大。同学中传言他有两个瞳孔,什么都看得见。 “别这样......
有“灵魂”才有人性
发布时间:2023-06-23
据《子不语》记载,江南南昌县的北兰寺里有一老一少两个书生,两人在此借住读书,平时都很友善。不料长者回家后就得急病死了,由于当时交通不发达,年少者还不知道。 当晚,年少者正在看书,忽见长者走了进来,正惊讶间,只听长者说......
浅谈师德修养的灵魂
发布时间:2023-03-18
摘 要:经过20多年的教学工作,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有关爱学生的师德,要有爱心。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师爱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实施措施:师爱是学生成长的力量之源;在尊重中走入学生的心灵;保护学生的安全,关心学生健......
无处安顿的灵魂(创作谈)
发布时间:2023-03-10
前年?还是大前年?具体时间我忘了,跟宁波的几位老师一起喝茶,谈到了一个人,是位离休的老干部,腿部得了病,好像是静脉曲张,去医院诊治的时候已经很严重,小腿最后截肢了。这事情放在日常生活里很平常,有意思的是这位老干部手术......
手捧灵魂返璞归真
发布时间:2022-11-06
我常常想:一个人除了随着光阴流转,身陷一种生存的惯性而不能自拔外,到底能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带来什么?能给凌驾于这个社会之上的日益多元的意识形态产生什么影响?如果以这种方式继续存在,未来会怎样?带着诸多困惑,我一直在......
让灵魂走在双手前面
发布时间:2015-09-08
有段时间,我非常喜欢看画展,恰好住所挨着一所书画院,隔三岔五便有美术展览。开始时我每展必到,后来慢慢地变得挑剔了,有的看,有的不看。 书画展里确实有好画。记得有一幅山水将秋天的景致绘得活灵活现,让我恨不得将它据为己有......
发焰的心,陶醉的灵魂
发布时间:2023-04-18
一、诗歌之美,艺术之花 夜依然没有长白头发,黑丝般柔韧,白昼刚走,它就悄无声息地袭来。喜欢图书馆的玻璃墙设计,感觉就像夜空漫步一样。此时,蜷缩在薄纱里的月亮,草尖的露珠,星星的眼泪,盛放着黑夜的宠儿,那失去年龄的月......
旁观,卸妆与“灵魂的深”
发布时间:2019-10-16
1一个人的处女作往往匿伏着诸多秘密。《阑尾》是姬中宪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中,医学院前任院长、退休教授查自碘,和会修自行车也能开旧书店的高大庄,两个人的距离很近却又非常之远,因为突然冒出来的一个小女孩,他们彼此间有了深入的碰撞和理解。与此同时,学者、企业家、理发师、警察诸色人等慢慢靠近、围拢或隐去,于是在被压缩的时空中拂过诙谐而蓬勃的风。一如作者自己所言,“我热衷于写封闭时空内的高密度故事,像推理小说.........
关于灵魂的唯美悲剧
发布时间:2023-02-07
【摘 要】由爱尔兰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创作的《道林・格雷的画像》,具有很强到唯美倾向,不但文辞绚丽,寓意新颖,有许多带有王尔德特色的俏皮和幽默,深深影响当代电影及文学风格。 【关键词】道林・格雷的画像;奥斯卡・王尔德;......
天人合一的汉字灵魂
发布时间:2023-01-03
天,《说文》云:“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颠即颠顶,也就是头顶,这是天的本义。至高无上是指最高而无以上加的部位。“天”的字形在金文中夸大人的头部,许氏“从一大”,是就小篆而言。天本指颠额。天空在人们头顶上“至高......
他的灵魂已化成了诗
发布时间:2023-07-05
“以后没有我了/某一天你们仍会翻开我的诗稿/这些灵感/这些火焰仍在我的血管里燃烧。” “啊/沉沉的山/沉沉的岩石/不要/不要压住我/让我复活吧/让我复活――我有光/我有火。” ――柯愈勋《太阳从地心升起》 矿工诗人柯愈勋走了......
杜拉斯:我以妓女的躯壳盛满作家的灵魂
发布时间:2023-03-25
杜拉斯以自传为蓝本写就的《情人》,若除去这个故事标题“LOVER”的华丽标签,实质上讲述的是一名正值青春叛逆期的不良少女,与一位身体羸弱意志残疾的纨绔子弟之间的利欲纠缠。 下此定义,并非我对杜拉斯不敬。我是如此深爱这个女......
“批”出思想,“注”出灵魂
发布时间:2022-08-23
批注式阅读是指在阅读时,学生使用一些简明的符号和简洁的语言把自己的感受、疑问、思考,以批语和注解的形式在原文字里行间以及四周的空白处写下来。它的突出特点是“意(批注)随文(文本)生”,强调学生个体对文本的理解和领悟。......
泥土的灵魂与星空的璀璨
发布时间:2022-10-27
假如你想改变一个人,那就走进他的心灵深处,从致力于改变他的思想、他的灵魂做起! ――题记 从泥土中遥望星空,星空璀璨,那是我与孩子们共同的追求、共同的目标。此路艰难,可想而知。 最初的时日,孩子们混混沌沌、迷迷茫茫......
卑微生命的灵魂还乡(1)
发布时间:2013-12-18
进入新世纪后的中国电影似乎走入了两种歧途:一种是一些导演沉迷于对大片、大制作、宏大叙事等等“大”的追求,极尽电影创作之能事将电影手段的运用推向极致;另一种则陷入对于“自我”的关照之中,总是运用极端的、边缘的个人化经验......
离理性越近 离灵魂越近
发布时间:2023-04-29
摘 要:2012年人人网一篇博客“离理性越近,离灵魂越远”十分流行,文中将理性与灵魂对立起来,认为理性就是指收益最大的计算。博客中最核心的概念是理性,通过对理性相关概念的梳理,灵魂与理性关系的论述,指出博客中相应批判的合理......
这一次我们不越野
发布时间:2022-09-28
从一座城到另一座城,在相处一周的时间里,我没有让手中的这辆大切离开过一次沥青路。也许你会觉得那还有什么劲?但我想说,憧憬和现实是共存的,请保留一份“野”心,但同样还要懂得去享受多变的生活。 由外到内 说的有点“文艺”......
文化是现代企业的灵魂
发布时间:2023-02-14
编者按 “在中国经验与中国故事中提炼中国精神与中国魂魄,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以舍得割肉的勇气和舍我其谁的担当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中共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先生为本刊“美丽中国、美丽陕西”栏目的新年寄语。......
用诗歌抚慰自己的灵魂
发布时间:2015-08-21
用诗歌抚慰自己的灵魂 访谈人:冯楚 受访人:白麟 冯 楚:“白麟”的笔名是怎么来的? 大约20年前,已故陕西诗人田奇曾写信评点我的诗歌,有一句夸我的话:“白麟是太白山的一只麒麟”!我一直引以为豪并以此激励自己。 冯 楚......
学术市场的pm2.5腐蚀灵魂
发布时间:2015-08-25
一位教师把自己的稿件通过信箱投给《新疆教育》,得到的回复是:“此文未能通过《新疆教育》编辑部审核,退稿。推荐期刊《东方教育》刊登。如同意刊登请按照以下方式进行付款。”这个回复显然很可疑。为探究底细,这位作者询问《东方......
不学日本,我们学谁?
发布时间:2022-11-02
索尼电子业务全线崩溃,于3月25日正式申请破产。让人震惊,却又在意料之中。索尼终于将疯传多年的破产传闻变为事实,东芝、三洋、日立……这些曾经被视为奇迹的“日本制造”大佬如今却皆已进入残烛之年。 “雁行模式”走到终点 曾......
让酒香扶起倦怠的灵魂
发布时间:2015-09-08
喝一点小酒,谈一场恋爱。 是一部爱情剧里的台词,好多年前听到,至今念念不忘。 我觉得这句子艳,还有些自我的放纵疏狂。直到多年以后,直到现在,才默然认同。有时候,人生需要一场微醉。 从不喝酒,实在怕它,觉得酒狂野,是......
用镜头记录鞍钢灵魂
发布时间:2023-07-09
提起康成明,许多人立刻会联想到,那不是职业摄影家吗?这个远远超越了他真实身份的称谓,已经让众多熟悉他的人们习以为常。因为熟悉“康成明”这个名字,是来源于那一幅幅生动而难忘的摄影作品,加上随之而来的国家高级摄影师职业技......
皮尔洛――具象化的大师灵魂
发布时间:2023-06-06
与英格兰队一战,赛前意大利队传出“噩耗”,布冯脚踝受伤缺阵本场比赛。赛前大将折阵原本是大忌,但熟悉意大利队的球迷大都会很淡定――意大利队从不缺好门将,而且有2000年欧锦赛布冯受伤“成就”托尔多的珠玉在前,原本就具有顶级......
语文课堂应该是有灵魂的
发布时间:2015-09-15
2014年6月7日11点30分学生满脸委屈从考场一出来,就质问老师:“老师,没有考字音、字形、成语、病句、标点,考的全不是复习的内容,三年的积累,不是白耗时间吗!”“有点满意的就是名句默写和作文!”“老师说:学语文要多读多背多......
创新教育凝聚课堂的灵魂
发布时间:2023-04-26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究者。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小就具备大胆创新的精神品质。 一、创设主动学习的氛围,启发创作灵感的诞生 根据学生心理法阵特征的分析,创新能力的培......
渗透德育教育是小学音乐教学之灵魂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09
《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宽容理解、相互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小学的音乐课程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德育内涵,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学生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学习.........
《海上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发自灵魂深处的守望
发布时间:2023-05-04
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涉及65个国家和地区,我们会在新栏目丝路行中为读者带来沿路国家和地区最美的人文景色。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张籍《凉州词》)通西域是汉武帝时期即已开始的国策,而一带一路是中国当前的大政方针,也成为音乐学术探研的主要领域,各类海上丝绸之路主题的音乐活动可谓不胜枚举。但在大众的认识中,张骞开辟的从汉代长安经中亚阿姆河流域地区到今印度、伊朗.........
真情实感是初中作文的“灵魂”
发布时间:2023-03-22
初中作文写作过程就是将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语言进行正确的描述和深切的情感表达。在现在的教育工作中,学生的作文写作正是因为缺少这种“灵魂”才显得苍白无力,那么如何将生活中对事物的认知和经验正确地用语言表达出来打动读者?这就需要我们时刻关注生活,教师学会引导学生将心中打动心灵的“闪光点”用语言转述出来,这才是初中作文灵魂的源泉。1.实际生活素材是真情感悟的前提条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文就是要写出学生的.........
钮富荣:人文管理管灵魂
发布时间:2022-11-27
太湖南岸,一路往南10余公里,便是湖州地区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大型综合性医院――湖州市中心医院的所在。此刻,院长钮富荣正在17楼的办公室内,和同事、设计方热烈地商讨着新院的设计方案。全院1800名员工心中的那座立足浙北、国内领......
叔叔我们不约也得约
发布时间:2022-10-10
最近陈道明很忙,忙着两会,还忙着给记者字斟句酌地改稿子。其实像陈sir这样的“老师”并不少见。他们有热爱讲课的,有滔滔不绝抛出自己世界观的,也有沉默少言但言辞激烈的,记者也能在这堂采访课中get到技能。很多记者都有过被明星上......
德育教育——素质教育的灵魂
发布时间:2023-07-04
[摘要]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笔者从“人性化”的民主管理是做好德育工作的首要条件、真挚的爱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奠基石、教学生“学会做人”是做好德育工作的核心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 德育教育 素质教育 学生 [摘要] 在素质教育日益蓬勃发展的今天,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它对于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小学生来说极其重要。当今,德育和教学的完美统一应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动听的歌。学生在遇到这幅画、这首歌时,就会自由轻松地接纳并能深刻理解其内涵,并指导其言行。从而达到用先进的道德文化鼓舞人、陶冶人、教育人的目的。......
人性化是智慧城市的灵魂
发布时间:2023-04-04
《智慧城市》 作者:[美]安东尼・汤森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1月 当你靠近一栋建筑,大门会自动滑开;当你进入一间房屋,室内灯具会自动亮起;当你在屋内运动,恒温器会自动启动空调;当你随意走动,动作感应监控摄......
浅谈提问———课堂教学的灵魂
发布时间:2022-12-10
心理学表明: 人的思维活动过程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创造的先导, 是思维的起点。俗话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渐进的过程, 教师的教学过程需要学生参与进来,这就需要教师有效的引导,引导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不断思考......
我们的“不认真阅读时代”
发布时间:2016-06-21
对平面广告不感冒的客户,拒绝投放的理由,往往很武断、很单一:“广告效果不好。”效果是不是真的不好?即便真的不好,原因在媒体还是其产品自身?为什么不好?这些,他们往往都没有认真考虑。但对媒体人来说,这些问题,不得不认真......
海之魂[组章]
发布时间:2023-07-06
高竖的桅杆渐逝在地平线上。 影影绰绰的桅尖,在湛蓝海湾的背景中泊成一道缥缈的风景。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间的潮汐颠簸着大海这生命的摇篮。 A乐章: 浪尖飞出的笑声,传递出海心的劲搏; 鱼尾生动的摇摆如同海的子宫......
泰山灵石崇拜――民俗信仰的力量
发布时间:2023-02-05
摘 要:民俗文化是一种较为稳定的文化现象,由劳动人民所创造并包含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它是在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社会群体在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逐渐形成的文化现象,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
论上帝的存在和人的灵魂与肉体之间的实在区别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上帝的存在和人的灵魂与肉体之间的实在区别 论上帝的存在和人的灵魂与肉体之间的实在区别 论上帝的存在和人的灵魂与肉体之间的实在区别 【引言第一哲学术语为亚里士多德首创,作者沿用亚里士多德的用法,把......
水笔涂鸦之我们一家
发布时间:2023-01-05
蓉妞,二年级文艺小女生一枚。爱美食,爱旅行,爱阅读,爱涂鸦。《红楼梦》和民族传统文化重症患(huàn)老。从2岁时描出第一个封闭的圆圈开始,一直致力于乱描瞎画不能自拔。从未上过任何绘画培训班,所以,不善涂色,不懂打底。有的,只是天马行空的美好想象和一片纯真的孩童世界。她一直习惯用爸爸妈妈的签字笔涂鸦,不修改不涂抹,整幅小画一气呵成。每一幅小画,都是一个打动人心的温暖故事。爸爸妈妈结婚了这一天,爸爸.........
高脂血症的中医治疗
发布时间:2023-03-24
高脂血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倍受关注和严重影响中老年人正常生活的疾病。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医疗生化监测技术的普及,愈来愈多的人注重健康体检。高脂血症作为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心脑血管病的隐患,严重威胁着人们......
刘孝扬:用心诠释音乐的灵魂
发布时间:2022-10-11
笔尖在纸上轻书流转,一个个音符便如百鸟一样从五线谱上飞出,谱写出灵动欢乐的乐章。灯光渐亮,舞台在灯光下熠熠生辉,音乐响起,他总能抓住音乐的灵魂,以他不拘一格的指挥方式,感染和吸引在场的每一位人。伴随旋律,激昂时如巨浪击......
从灵魂转向反思现代教育
发布时间:2023-05-20
[摘要]在现今技术型社会浪潮中,现代教育正在逐渐偏离轨道,正将教育视为一种培养技术性、专业性人才的手段,注重工具性,而无法承担教化心灵、引导人类走出迷茫、升华灵魂的重任。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已在《理想国》中以“洞穴之喻......
寻找灵魂相近的人(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2-12-17
傍晚出门时,马茫的老婆和女儿、马茫阴郁的母亲、马茫自己,都没预计到他会跟人打架。马茫天生老实,与世无争。而且马茫起初并不想打架,只想挨几下揍了事,特别是,向他围拢而来的两个人中的一个,用粗鲁而骇人的语气,让他搞明白了自己挨揍的原因。一个智力正常的人起码要具备掌握因果关系的能力――马茫顺应天命,离开自己那辆破旧的车子,以免那两人的拳脚波及到他。他们非常狂暴,仿佛饿着肚子而来。马茫被迫不停地转动身体,.........
实验是物理学科教学的灵魂
发布时间:2022-10-09
儿子快要上完八年级了,即将学完两本物理,可一次都没有考过92以上的成绩。即便如此,据说在他们班里已经算是不错的成绩了,因为就在他们班也从未有人考过95以上的成绩,甚至每次考试过半的学生不及格。每每向他提及物理学习方面的事情立即显出一副了无兴趣的神情。这事儿让我十分纳闷儿,因为他自小学开始数学成绩一直不错,每次几乎都能考满分,按理来说这应该证明他的理科天赋是不错的。为了寻求答案,我从各方面对他们的物.........
我们要不要怀念许春花
发布时间:2015-08-24
我从柳江古镇回来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了,那天在整理画稿的时候,李小树无意间看到我在柳江古镇采风时替许春花画的一幅肖像。 其实柳江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古镇,我之所以称它为古镇,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明清风格。镇子上的房屋全都是......
记录“红人”们的心灵史
发布时间:2015-11-12
诺贝尔文学奖发给了一个记者,于是坊间开始哄哄说,非虚构的春天到了。春天,无非是指会有更多人买书而已,可是像斯维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这样的作家,她干上这一行时,首先想到的肯定不是“我要畅销”。 她是苏联人,即使苏联解体......
暗夜中可以听见灵魂的舞步
发布时间:2015-08-24
摘 要:文章认为在精神的暗夜时代,诗人可以固守内心,“作茧自缚”,通过写作开辟个人领地。刘发扬对于故乡、少年记忆、人生初情、自然山水等远离现实的“陈旧”实物的眷恋不忘,在追忆中不断获得临时信仰,这便是一种看似保守实则积......
以骨为灯:照亮回忆与灵魂
发布时间:2023-04-03
他不是一个观念性的写作者,也并非一个抱有雄心抒写历史的诗人,尽管可以看见他建立某种散文诗秩序的努力;他的散文诗中那极具生命力和爆发力的意象和多少带有寓言化、超验性的笔调验证了诗歌是“诗与诗人之间的相互寻找”;他的诗歌语言激越而奔放、温柔而澄澈,其极具个性的写作视域、想象空间和言说方式都使得他成为辨识度很高的“歌者”。他,白红雪,以骨为灯,以沉重的苦痛和超拔的精神照亮回忆与灵魂,在回溯与追问中,呼唤.........
不要让教参左右了我们
发布时间:2015-09-14
摘 要:我们在平时的备课及课堂教学中,对教师教学用书一味地“拿来主义”,生搬硬套,结果搞得让教参牵着鼻子走,看到教参上某句话给自己印象深刻,就照来,不能完全领会编者意图。文本解读,教材必然是一切的核心,读懂教材并形成一......
浅析网络剧《灵魂摆渡》的艺术特色
发布时间:2023-06-10
《灵魂摆渡》是爱奇艺、北京完美建信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出品的悬疑灵异题材网络剧,由巨兴茂、 郭世民执导,于毅、刘智扬,肖茵主演。该剧讲述男主人公有一双能看见鬼魂的眼睛,他在一家24小时便利店做夜班营业员,而这家店其实是一间灵......
信天游仍然是灵魂的有效方式
发布时间:2023-03-01
访谈人:余庆 受访人:霍竹山 余 庆:人们知道你,一般是因为你的信天游。你以前也写过现代诗、散文、小说,现在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你一头扎进了信天游里,一口气出版了好几本信天游集子呢? 霍竹山:是的。人们知道我是因为我写信天......
希腊克里特岛幽灵孕妇惊魂
发布时间:2023-07-11
希腊克里特岛是地中海文明的发源地,古文明遗迹和迤逦海景交相辉映。然而,在该岛北部的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私家医院里,却流传着一个诡异离奇传言:夏夜雷雨电光的病房露台上,“幽灵孕妇”戴着金蝴蝶面具幽怨地哭泣,这诡异的背后隐......
阿黛尔,带给我们的不只音乐
发布时间:2023-02-16
Accordingtoreports,Adeleisincludinganoteinhertourprogramsayingshemaynevertouragain.“Touringisapeculiarthing,whichdoesn’tsuitmeparticularlywell...Imightneverseeyouagainataliveshow.Whoknows?ButIwillreme.........
《抑郁症:走出心灵的黑暗》 等
发布时间:2022-11-08
【德】吕迪格・达尔克 著 屈美娟 李婧 译 山西经济出版社 作者是“身心医学”领域权威。他通过案例分析阐明:抑郁症不可怕,它是正常应急响应,可以成为向幸福反转的第一步。 精彩锦句: 排挤哀伤就是在积蓄抑郁,避免深入探讨自......
我们是如何被代码统治的?
发布时间:2022-09-26
“他的机器从来没有臻于完美,但它导致了一整套有关‘图灵机’的研究。今天我们把这样的机器叫做‘电脑’。” 有关艾伦・图灵的电影《模仿游戏》以这样一段画外音结束。 从镰刀到蒸汽机,人类总是企图利用技术控制我们周边的世界。然......
校本德育,学校德育创新的灵魂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校本德育 德育创新 管理学校化 论文内容提要:建立以学校为本位的德育工作内容、方式和管理系统,实现德育创新,必须树立以社区为依托的全新的学校德育工作环境概念,实现德育内容系统化与德育活动本土化的结合,......
灵魂生物:古埃及的动物木乃伊
发布时间:2022-11-07
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埃及馆的存储库里存放着30盒木乃伊。自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从纽约历史协会购买回来后,这些木乃伊便一直被堆放在仓库里,没有归档,更没有人见过。 2009年,馆长助理凯西打开了这堆尘封的盒子。他惊奇地发现,每个盒......
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灵魂
发布时间:2022-12-16
公共管理精神是指现代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之中,以基本的道德和政治的层面为导向的,以全体公民和社会的整体生存和发展为依据的价值取向,公共管理精神包含着民族、平等、自由和秩序等一系列的最基本的目标和追求。现代社会对公共管理的......
以小说形式为起点的灵魂探险
发布时间:2023-05-01
一部文学作品诞生之后,每一位严肃的研究者面对她所进行的评论研究工作都是一种重新发现的艺术,正像法国作家阿纳托尔・法朗士曾说的那样,是延伸各自的灵魂在杰作中的探险。探险就要求研究者敏于发现作品中的新鲜话题,勤于探究深层次的问题,善于捕捉创作的规律,让自己的言说经得起艺术的考验。就巴金的文学作品而言,学术界关于巴金小说的研究一直是一个成果非常丰富同时研究水平也达到很高水平的领域,但仍然存在重视思想意义.........
我们班的“三大高手”
发布时间:2023-02-01
古龙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话不错,我们班就是一个“江湖”啊!在江湖上行走的武士们,你们可得小心了,别冲撞了我们班的“三大高手”,惹不起呀! 九阴魔爪 夏宇,名声显赫的“魔女”。因弹古筝,故而留了一手的长指甲......
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家
发布时间:2022-11-13
城市像人,也有自己的性格。财经评论人叶檀之前写了“最看好的十个中国城市”,有点反响,但很快就过去了。后来写了“最没有前途的十个中国城市”,“有些人举着刀”就过来了。咱是老百姓,既无票房号召力,也无社会影响力,想说就说,说个痛快。说说重庆如何?可从哪些方面来感知呢?先从天气说起:重庆人爱太阳⊙兰勇“太阳出来喂,喜洋洋啷。”唱的就是重庆人爱晒太阳的癖好。山多水多峡谷多,雨多雾多潮气重,湿热潮溽,没有骄.........
我们为什么不喜欢微信群?
发布时间:2015-08-13
终于自由了! 某日,微信发布了一个新特性:退出微信群不再有“XX退出了群聊”这样的提示。得知以后,我发了一条朋友圈说“无提示退群是微信春节送给我的一份大礼啊!”结果下面n多人点赞,纷纷表示这个改进相当的好…… 微信群刚......
身体突围、灵魂渗透、语言飞翔
发布时间:2022-12-03
摘要:英国著名作家多丽丝・莱辛在其短篇小说《屋顶丽人》中,塑造了一位特立独行的女性形象,传达出敢于冲破男权文化的桎梏的女性心声。莱辛在埃莱娜・西苏“身体写作”理论的观照下,全方位凸显了女性身体这一特殊的媒介,继而表现......
韩系精品 《灵魂回响》低端入门
发布时间:2023-02-18
处理器选购 奔腾双核就够 《灵魂回响》是由韩国Nvius公司开发的一款3D热血战斗MMORPG,游戏以热血的战斗、异常丰富的游戏内容为主要卖点。结合其优秀的数值设定、高品质画面表现以及独到的灵魂系统,在韩国公测时便引发了韩国网游界海......
绕不过的图灵
发布时间:2015-09-11
《超验黑客》中,威尔被反科学技术的极端分子暗杀之后奄奄一息,威尔的太太为了拯救自己的丈夫,将他的意识上传给了量子电脑……在炫酷的技术外表之下,脱离不了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爱情。 问题来了不是,既然思维可以上传给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