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善的无限性与生命伦理的实践目的

善的无限性与生命伦理的实践目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29 02:23:12
善的无限性与生命伦理的实践目的
时间:2023-03-29 02:23:12     小编:

摘 要:“善的无限性”作为一个重要的伦理学问题,不仅涉及生命实践活动,而且关涉实践者的理性认知。认识善的无限性,有助于主体的生命伦理实践活动及其内在价值追求。善的无限性,显示了至善价值追求的现实意义与精神意义,确立了生命伦理实践的根本原则。

关键词:善;无限性;生命伦理;实践

作者简介:李谱曼,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德国 海德堡 69126)

一、善的无限性问题的提出及其生存根源

“善的无限性”问题,在西方思想史上,最早由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论及。柏拉图从“相”(idea)出发论及“善的相”,这个“善的相”具有无限的放射功能;亚里士多德则在《形而上学》中提到,存在的最高追求就是“至善”,至善是存在的最高价值。“因为所有的单位成了某种善,因而,将有许许多多的善(eine gro?Ye Fülle von Gütern)。”?q?奥古斯丁则将“善的无限性”与上帝的全知全能联系在一起,因为善的法则起源于上帝的立法。只有追求善的无限性才能接近天国,天国是善的终极,而至善即是无限的显示。在近代,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明确从意志出发提及“善的无限性”,将这一问题提升为重要的实践哲学问题。他说,“道德的立场即意志的立场,就此而言,意志不仅是自在的,而且是自为的无限的(sich unendlich)”?r?。因此,重提“善的无限性”并通过生命伦理的实践意向加以说明,就成了有意义的思想工作。从一般意义上说,善是生命存在的自由力量,它发展自身并维护良好的生存环境,对他者友爱并建立普遍的生命存在价值信仰。那么,“善”,到底源于生命外部还是生命内部?善最初必然来自于生命自身的力量,是生命存在自身的需要激励主体不断地追求善的价值。在生命存在的逻辑理性原则中,本着“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原则,“善”最终成为普遍的生命存在价值准则,因此,在社会存在中,善又是外在的力量。这就是说,它既是内在的生命力量,又是外在的价值标准。在文明生活中,“善”已经成为普遍外在的标准。善来自于个体生命之外,还是就在个体生命之内?从起源上看,“善”是人类生命自身所具有的一种德性。“爱人”与“友谊”,是与生俱来的德性,这就是说,人潜在地具有良知意识与友爱意识,这是美德伦理学经常所做的假定,尽管没有办法进行科学证实,但在生命实践上却可以进行逻辑明证。

从逻辑意义上说,如果人自身不具备善的意识,不具备友爱意愿,那么,人类如何能够表现出对他人的友好?这说明,善的意识是本有的,当然,人所具备的各种意识是复杂的。我们同样可以假定人天生具有恶的意识,问题在于,“善的意识”可以自由表达,“恶的意识”不可随意表达。“善的意识表达”使人间友爱友善,“恶的意识表达”只能使人仇恨敌视。在生活实践中,友爱意识更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生命的和谐快乐,而仇恨意识只能使生命存在处于紧张防范与怨恨对抗关系之中,不利于生命的自由发展。因此,善的意识是人所本有的,社会意义上的美德伦理法则与规范伦理原则,只是对这种本有的善良意识的外在立法。当善成为普遍共识之后,就可以作为社会的普遍法则而建立起公共性的道德信仰。作为普遍的共同的生命原则,就有“信善”与“行善”的问题。表面上看,这是主体服从外在的标准,实际上,还是源于主体自身的生命存在力量与主体的生命存在需要。对此,有两种不同的认识:一是认为“善的原则”来源于自然的启示,自然本身就是通过它的善的意志给予人类生命以启示。没有自然的善,就没有人的生命存在的善的本源力量;二是认为“善的意志”来源于神的关爱力量,是神制定了善的标准。信神,即信仰神所制定的善良法则;向善而在,即向神而生,这是两种不同的善的起源观念,人完全可以焕发自身的生命力量表达自由的生命善良意志。“信善”非常重要,善已经变成了价值共识,已经变成了民族国家的价值标准;信善的“善”,必须经得起历史与经验的检验,善有其理性的逻辑的价值标准与历史的经验的价值标准。就其理性的逻辑的标准而言,善的标准必须对所有人有利,善的标准必须有益于人类的共存在与共发展。正义、自由、平等等价值,就是基于理性的逻辑而建立的善的价值标准,与之相反的,则是恶的价值原则。就其历史的经验的标准而言,善必须有助于人的生活,有助于人的友爱,有助于人类生活的完善。勇敢、慷慨、宽容等价值,就是基于历史生活经验而建立的善的标准。“信善”,就是信这些源自人的理性逻辑和人的历史经验而形成的善的原则或善的观念;“行善”,就是信善的观念与原则变成具体的行动,在行动中证实善德的生命价值。

如何从起源意义上论证“善的无限性”呢?第一,善的无限性意味着“善”可以无限扩张。无论是从内在生命想象来看,还是从外在的生命实践来看,善是无止境的。永恒的善就出自于善的无限特性,正因为善是无限的,所以,人可以永远行善。大善就是大爱,就是对所有的生命或对人类的生命的特殊爱。善基于单一的个体而言,由于源于本能的意识,因此,善的潜能是无限的。进一步说,善作为共同体的普遍信念,它因为数量众多而必然是无限的。第二,善的无限性意味着可以由无数的人来实践,善不属于某个人,而属于所有人。无数的心灵与无数的个人,经过无限的生命时间延伸,共同构成善的无限性。只要人类建立普遍的共同的善的价值信仰,那么,人类的生命存在就会消除仇恨,减少冲突,建立和谐共存的生命世界。时间的存在就会向无限延伸,善的无限性通过生命的内在信仰与外在实践得到延伸。善的无限是人心的无限,也是人的行动的无限。第三,善的无限性从起源上看,具有历史的时间维度;人类历史的时间是无限延伸的,具有空间的无限性。个体的生命可能终结,而生命的延续不会终结,只要生命可以无限延伸,在人类生活中,善的信仰就必然无限延伸。“善的无限性”,从根本上说,源于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无限需要,源于人类必须共生存共发展的根本需要。正如普罗提诺所言,“善是没有部分的,因此,善是‘一’本身,不过,在此种情形下是这样特殊的善,在彼种情形下则是那样特殊的善”?s?。作为生命存在体,个体的生命能力是无限发展的,人的善良意识必然是无限发展的。随着人类生命创造能力的无限发展,人的行善能力必然是无限扩展的。善的生命起源与善的社会起源,都共同指向自由的生命存在。善的生命起源,通过个体生命的自省加以确证,只要是生命的自由想象,就可以体验善的无限美好。善的社会起源,是指善成为普遍共同的外在的社会伦理法则,它基于人类心灵的共同感而不断发展,它必然作为社会人的基本存在伦理依据与生存法则。 二、善的无限性认知与善的实践无限性之间

“善”永远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善虽然具有自己的说教性,但永远必须落实为行动。“什么是善”,必须在善良行动中得到阐释。善,因此形成了许多具体的生命存在境与多样性的生命理想概念。善通过这些概念获得了丰富性内容,善的类型与善的价值得到了理解。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都很重视善的内容与善的类型认知。柏拉图的“善”,既是美德之善又是规范之善;亚里士多德的“善”,既是理论德性又是实践德性。柏拉图设问:“德性是否可教?”亚里士多德则证明:“什么是理智德性与道德德性?”从总体上说,他们把正义看作是普遍的善。后来,基督教规定“什么可做与什么不可做”?“摩西十戒”,就是宗教道德实践的基本法则。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出,善的实践是自由的实践,也是被约束的实践;你必须实践善的法则,这是基本的底线伦理。“底线伦理”,是个体生命存在者在社会存在中必须履行的基本法则,即必须坚守最基本的伦理准则,否则,就会为现实社会所不容。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生活不许个人有伦理特例,即一个人可以不受伦理或法律的约束,可以随意损害他人的利益,伤害他人的尊严,危害他人的生命。生命伦理,严格说来是人作为人自由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善的无限性与善的知识有关,没有善的知识,就不可能理解善的无限性;善的无限性,只有在理解与实践的知识反思中才能得到完整的体现。

第一,善的无限性,需要理性的认知。古希腊哲学家在探索公民道德时,重视什么是善这一问题的讨论。他们看到,善的理解需要知识,需要德性教育,人并不是天生就能明白善的知识,并非天生即具有道德实践的自觉。“善的实践”不能完全依靠本能,相对说来,只要发挥人的良知作用,就可以进行善的实践。善的实践需要以认知作基础,那么,“什么是善”?“为什么需要善”?“应该获得哪些善的知识呢”?“德性”是人所具有的生命特性,严格说来,生命德性潜存于主体生命自身之中。人的生命潜能本来具有各种生命意识,德性是自我觉悟的过程,是呈现生命本我的活动。在这种生命德性或善的认知过程中,就形成了伦理学的多元化理论。“德性”,严格说来,只可以分成“善的德性”与“不善的德性”两种,在哲学家柏拉图的认识中,“德性”可以专指“善良德性”,那么,“善良德性”由哪些因素组成呢?哲学家在伦理认知中,将伦理情感与伦理行动分成“美德伦理”与“规范伦理”。从美德伦理意义上说,一切良好的德性或习惯都可以成为美德伦理的内容,例如,友爱、勇敢、坚强、热情等等,都可以纳入美德伦理之中,而正义、责任则是柏拉图所讨论的规范伦理内容。虽然亚里士多德将正义视为人生最大的美德,但是,在希腊城邦生活中,正义是基本的社会规范,正义是公民必须具有的基本德性?t?。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底线伦理,缺乏正义感是不可能被城邦公民所尊重。从善的认知中,可以发现,善的行为与善的特性是无限广阔的,人完全可以自由地创造善的行为,而善的行动总能让人感动。善决不可能终结,如果善是有限的,那么,人类生活的善良实践就变成了狭隘的生活领域,这显然不符合社会生活创造的基本要求。

第二,善的无限性需要通过善的行动,特别是爱心行动来实践。善的无限性在善的实践中,除了需要自我认知之外――没有自我认知就无法进行自由实践,但是,在进行了清晰的生命伦理认知之后,就不能再停留在伦理认知的基础上――必须进行自由的生命伦理实践。没有善的行动,一切善的认知就会失去意义;善的行动,必须是善的认知的结果。善的最基本伦理规范就是要“爱人”,要乐于助人,要在关键时刻表现出生命的勇敢。在人与人组成的复杂社会关系中,人的竞争天然地形成了各种生命冲突关系;在这种生命冲突中,因为个体的能力不同,社会竞争的后果就会不同。有的人自私邪恶,只关注个体的生命利益;有的人则富有同情心,关爱他人与社会。一般说来,在个体生命创造初期,为了财富的积累,为了个体的发展,人们可能高度关注自身的利益,就不会顾及他人的利益。在财富累积到一定程度以后,人必须要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责任伦理”,强调每个公民必须承载起自身的责任,而且要求公民能够对他人和社会负责,并遵循普遍共同的伦理法则与法律法规,这就是善的无限性行动的依据。善的无限性行动必然会给他人带来益处,即肯定且必然有益于他人的社会存在与生命发展。

第三,善的无限性在实践中可以引起主体生命情感的感动。人们在生命伦理感动中可以得到极大的快乐,善的实践能够给人带来生命的快乐。正如黑格尔所言,“善就是作为意志与特殊意志概念相统一的观念”?u?。善的实践是人类生命自身的要求,因为善的实践在有益于他人的时候,也有利于个体的精神生命扩展。善能给人带来特殊的荣耀感,行善证明人有余力,有能力帮助别人,能够提供别人生命自由发展的空间,因而,生命行善本身就会给主体带来特别的生命快乐。主体的道德情感,在生命实践体验中得到了自由发展。个体受到他人生命的恩惠,生命会处于激动状态。当一个人得到他人相助,生命实践处于幸福状态时,就会与他人或社会处于感恩与友好的情感关系之中。这是正向的生命情感,有助于生命间的自由关系的发展。相反,如果一个人得不到社会的帮助,就会处于孤立奋斗之中,他将与他人或社会处于漠视、冷漠或对抗、仇恨的关系之中,这样,极容易引起社会的紧张与对抗,最终造成社会的巨大冲突。

那么,善的实践行动是否具有限度?如果说,善的实践是有限度的,可以通过具体的数量加以衡量,那么,人们的善良实践就会是有限的,人的善良行动本身就会处于终结状态。即我做十件好事,就达到了行善的极致。显然,善的实践不能用数量来衡量,人做好一件善事,对于受益者来说,这就是无限有价值的事情,因为在别人身处危险时,你拯救了他者的生命,就是无限功德的事情。善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在质量上亦是无限的。仿照康德的理论,善在量上看是无限,从质上看也是无限的,从关系的角度来看是无限的。从模态的角度看也是无限的。“一个意志的准则在任何时候都符合这法则,这意志就是绝对的,在所有方面都是善的,并且是所有的善的至上条件(oberste Bedigun alles Guten)。”?v?只有将“善”设置为无限的,人类的道德生命实践才是无限的;如果将善设置为有限的,人的道德生命实践就缺乏动力。当一个人达到了有限目的之后,就会缺乏自由伦理实践的动力,而无限则可以使实践永远处于自由探索与自由开放状态,无限本身意味着自由。 三、善的无限性作为道德实践的超越之境

探索道德实践的目的,是理解善的无限性的重要方向。在人类生活实践中,必须追问:“人们为何而善”?善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他人。每个人都有行善的内在需要,因为行善是快感的源泉。善的目标,自然是行善,为了达成良好的人际状态,形成社会的真正自由和谐。行善可以帮助人们得到益处,行善直接可以帮助人们带来快乐,行善的快乐是无限的,它永无止境。因此,人们可以不断地追求善。善既不可进行数量的认知,也不可进行时间限度的认知,从总体上说,“善的实践是无止境的”。那么,为何要在伦理学上设置了“至善”的观念?这就是要人们不断地追求美善的生活。善无止境,只有到达至善才能实现善的目标,这是给人类生活设置了“善的无限性”生活目标。人生是有限的,只能有限地实践善,为了实现善的快乐,就必须追求无限。至善的追求,必须无止境地追求下去,这是生命的幸福追求与生命的情感体验所必须确立的永恒目标。问题在于,人们很少思考:“至善”(das h?ichste Gut)是最高善还是无限善?康德认为,“至高既意味着至上(superemum),也意味着完满(consummatum)”?w?。“至善”把善的最高境界定位于神圣或上帝,定位于“天地”,这是“元善”或“完善”。要想达到“元善”或“完善”并不容易,如果把“至善”理解成最初善或最高善,那么,就没有突出善的无限性。虽然至善论者把“善”看作是神的境界,但是,善并不是神的境界,而是指善的无限性。善如何能够具有无限性呢?为什么善不是有限的呢?从生命存在的伦理实践的经验证明中,可以看到:善不能是有限的,因为这等于把善当作了一件简单的事情。

善必须具有无限性,善的实践必须是无限的,问题在于,善是无限的,但人所行善事只能是有限的,这就使得人的善良行动在有限与无限的追求中最终形成无限自由的空间。

第一,善的目标就是探索慈善生活的新的可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慈善与发展的双重目标。善由何处来,善向何处去?行善的目标是什么?如何通过行善最大限度地实践自我的超越追求?说实在话,这在道德实践中已经成了非常值得探索的任务。事实上,许多成功人士正在不断地探索善的目标,“为何行善”?“如何行善”?这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探索,例如,许多富商在如何行善问题上经常陷于苦恼?他们常常说:“我不再关心如何赚钱,而关心如何花钱?”其实,这是许多超越了简单的物质生活的存在者所关心的事情。正是由于他们的探索,他们创造了行善的时尚,引领了社会乃至世界良好秩序的社会的建立。以比尔・盖茨为例,他认为“行善”或“慈善”不再是简单地给穷人钱财的问题,他甚至可能不直接给穷人钱,并且不认为直接给穷人钱就是“慈善”,那么,“慈善是什么”?最根本的善,就是要解决社会的发展问题,要提供人们创造与发展的机会。因此,他从新的正面意义上理解善,一是关心青年人的创造,设立创新基金,给青年人提供财富或技术创造的机会。实际上,这就是最大的善,因为它让更多的人创造财富与生命价值,让更多的人获得了自由,而不只是解决穷人的饥饱与疾病问题。只要让更多的人创造生活的自由,那么,穷人就会减少,施舍并不能直接减少穷人的数量,而投资教育,支持青年,则是从根本上避免穷困的办法,这就是“最大的善”。二是关注疾病治疗,尤其关注艾滋病治疗。他直接设立癌症防治基金,一方面给癌症患者提供希望,战胜疾病,另一方面则鼓励科学工作者研究新药,治疗癌症,特别是对非洲的艾滋病患者提供有益的帮助。他在行善的同时,注重发展医疗技术,探索新的医药疗效,注重治疗那些影响全人类的流行性疾病。在这些慈善领域之外,他还关注其他的慈善方式。这就是探索行善的诸多可能性,不断开拓慈善事业的新途径,探索善的新型可能性?x?。显然,这些世界富豪的“善的实践”,直接推动了全球的慈善事业,他们的慈善实践帮助了穷人与病人,更直接帮助了无数科学创造者,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财富创造的无限可能性。但是,从根本上说,这些慈善事业并没有真正消除人类的贫困与疾病,因此,相对于慈善实践的无限需要而言,只有无限的善才能满足人类对慈善的无限需要。

第二,善的目标应该最大限度地激活公民的善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激活公民的善的生活的想象力,使公民社会的公民拥有幸福的人生。从这个意义说,善是无限的,良善的公民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如何创造公民生活的善?公民生活的善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既需要个体的善,也需要普遍的善。自然,“善”要关注具体的个人,还要关注整体的社会。从整体意义上说,善与行善必然是无限的。良好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公民的道德创造力与道德表现力,这说明,对善的需要是无限的。善永远是多多益善,善永远不会显得太多,因此,善是无限的,行善的要求也是无限的。公民社会的行善,不可能只单向地强调“利他”,“利他”是行善是发展生命的重要原则;按照生命的自由发展要求,善不仅是对他者的要求,而且是自我的要求。对自我的最大的善,就是要发展自我的生命创造力;没有自我的生命创造,“所有的善”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按照善的无限性原则,善不仅要发展“利他的善”,而且要极大地发展“利己的善”,唯有这样,善才具有无限的创造力与无限的生命表现力。

第三,善的目标是友好社会的建构,而秩序良好的社会需要“无限的主体”进行无限自由的善良实践。只要有人破坏良善的社会秩序,秩序良好的社会就会出现生存危机。善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们对善的需要以及善的实践必须进行无限自由的探索。在贫困时代,解决穷人的一顿饭或者送给穷人一些旧衣服,就是“善的事业”,而在经济相对发展之后,提供这样的帮助,就无法获得普遍的慈善快感,它需要新的更多更好的善,从这上意义上说,善必然是无限的。在行善的过程中,“一花独放不成春”,必须高度重视普遍人际友好的社会生活与普遍自由的生态友好型社会的建立。这一过程是无限的,友好的社会必然是开放的社会,是自由的社会。一个社会的人际关系越紧张,人们的防范与对抗乃至不信任就越强烈,当然,在日趋现代化的社会,人们之间的信任度越来越低。高度发展的社会,人们的智商越来越发达,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越来越强烈,在这种生存条件下,“不许与陌生人说话”的防范心理将会越来越严重。在现代生存条件下,这种生存心理与生存伦理是无法避免的,正如海德格尔所证明的那样,“人在世界中”(In-der-Welt-Sein),这是人类生存的本质,而在这种人类生存状态中,我们的心理状态经常是“烦”或“操心”(Sorge)。操劳(Besorgen),就成了我们生命存在的本质?y?。从这个意义上说,环境友好型社会或人际友好型的社会,是很难建立的,人们经常留恋“古风时代”,但是,那个时代是不可逆的,因为那个时代只能是政治经济文化相对固定不变的时代,只能是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代。在信息无限与互联网交往的时代,一切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相应的生存伦理就会发生改变。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并不只是要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优先发展的,应该是“公民必须遵守法律”。这种遵守法律的公民自觉自律,才是最根本的政治伦理,只有优先遵守法律才是保证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础。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就是坚守公民道德,遵守公民社会的法律,保证个体的道德水平,这样,个人就不会损害社会秩序,不会侵害他人的利益。从这个意义说,善不可能是有限的,因为有限的善无法满足公民社会的无限要求。只有无限的善的行动,才能满足社会的丰富复杂要求;只要有人破坏社会秩序,只要社会是不平等的,只要公民社会的经济生活存在巨大的差异,那么,善的无限性就显得更加重要。越是良好发达的社会,善的无限性潜力越大。例如,在灾难面前,秩序良好的社会具有强大的动员力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灾难的损害,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社会的拯救力。相反,越是不公平与非正义的社会,越需要善的行动,只有行善的人越多,社会才会发展得快。但是,在社会差异巨大的生存环境中,行善实际上越来越困难,因为人们对善的发展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个体生命的自由发展与个体创造力的真正表达,是现代化社会与技术化时代主体的善的最大要求。显然,要想满足这样的善良要求,社会需要提供的帮助必然是巨大的与无限的。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秩序良好的社会,善是无限的,行善的能力亦是无限的;秩序混乱的社会,善是有限的,行善的要求却是无限的,而行善的能力则是有限的。这说明,善良实践与自由意志表达是永远值得探索的问题。善的无限性与法律的规范性,是解决社会矛盾冲突的两大法宝。 四、善的无限性与生命存在价值的自我提升之道

善具有独特的生命存在价值,问题在于,行善是需要条件的,行善也是需要做出牺牲的。行善是高贵的行动,也是自由的行动;行善既是简单的事情,只要你伸伸手就可以的,但是,行善并不能直接给人带来物质的利益,它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精神的快乐与自我内在生命价值的提升。行善并不是必然的,行善并不是他律的,而是自律的自由的要求,只能出于主体的自由意志表达。信善与行善的实践目的,就是要保护生命并发展生命。善的现实价值,不仅可以提供精神的快乐,而且提供实实在在的物质享受。善的无限性,是自由的生命之思,是生命主体的超越之思;没有自由精神与超越精神,善的无限性不可能在生命实践中得到落实。

第一,善的价值是精神自由价值与道德神圣价值的交互,是快感价值与美感价值的共感。善的价值是精神的价值,精神的价值不可能是有形的,必然是无形的无限的。善的价值,通过现实生活实践加以体现,但是,它需要高度发展的“道德心”与之相适应,没有良好的道德心,将无法体会善的价值。道德价值与道德体验有关,情感伦理学相当关注道德体验的内容。在西方文明生活中,道德体验本身就是自由的价值,这种价值奠基于希腊伦理精神之中,也奠基于基督教伦理世界之中。善作用于个人,对他人具有幸福与温暖价值,对自己则使生命充盈自由。善作用于社会,使社会关系处于和谐状态,使公民社会充满了自由与平等。西方社会之所以把“正义”视为最基本的道德价值,这是因为“正义”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契约社会的公平公正实践,有利于良好社会价值的普遍建立。“正义之善”使公民社会充满了自由与平等,通过最基本的正义,就可以建立最稳固的社会关系与法律关系。人与人之间的怨恨与仇视,可以通过正义的实施而消解。在正义之善的主导下,友爱的社会与诚信的社会自然就得以建立。没有正义之善,没有法律的约束,社会之间可能充满着伪诈,充满不公与贪腐,最终导致社会价值体系的崩溃,因此,追求正义之善与追求善的无限性,理想的社会与秩序友好的社会就能得以真正建构。

第二,善的价值与恶相对抗,确立保持社会希望与自由信念的价值。“恶是什么”?康德对此有专门的论述,他认为,“善与恶的概念首先为意志规定一个客体。”“它们自身却服从理性的一条实践规则”,“这条规则先天地在意志的对象方面规定意志”???。善是对自我与他人生命的肯定,恶是对他人生命的否定。恶是生命的自私价值,是邪恶意志的外化;恶是生命本能的放纵,恶的放纵可以给人带来生命的快感。善的价值就是要与恶相对抗,让人认识善恶,就是要让人明白人之为人的神圣性与尊严性。人并不是纯粹的动物,人不可能完全按照动物的法则生活。动物的生活法则,是人所追求的善良法则需要克服和超越的,这样,才能展示人之为人的神圣性与崇高性。恶行使人绝望,善行则使人充满希望。与恶相对抗,善的无限性使人类社会充满美好的希望。一个充满善的友好社会,必然敌视恶,必然重视公正友好和平,这是善的无限性的必然性表现。恶对善的冲击是巨大的,恶是现实社会生活的事实;恶不可能从生活中消失,恶的生命存在是人的自私的本能要求,也是生命的内在力量的表达。它是生命维持自身存在的重要力量,在善的无限性世界中,人们并非必然能彻底消灭恶。事实上,在圣经传统中,上帝与撒旦有过多次的斗争,上帝知道撒旦代表了恶,但是,上帝为何不直接消灭撒旦?其实,如果要创造和谐神圣的世界,只要上帝消灭了撒旦即可。我们所不知道的是:“恶”与“善”同是人类生命存在的两种力量,人们具有善良的力量也具有作恶的力量。问题在于,“应该如何把恶的力量转化为对善的创造?”撒旦代表了诱惑,也代表了生命的力量,恶的存在有其必然,恶并不全是坏,关键在于,“如何利用恶的能量?”事实上,无论是科学技术还是现实生命追求,人们都在关注“恶的能量”。善的能量是保护性力量,恶的能量是创造性的否定力量,它可能带来世界的根本变革,因此,恶的力量如何能够得到善用,并最终让它也可以转变成有益的力量,这才是至善的事业必须追求的目标。恶代表了邪恶与诱惑,也代表了旺盛而强大的生命力量。在善恶对抗中,善的力量对恶的力量是一种约束。善的力量是光明的力量而恶的力量是黑暗的力量,善的力量得到了世界的爱与肯定,而恶的力量则受到世界的排斥与憎恶,因此,善的力量在与恶的挑战中显示了真正伟大的创造。它使恶的力量最终转变为创造的力量,服务于生命自由的伟大事业,并远离罪恶之境。恶的力量的无限性永远受到约束,它不可能是“真无限”的,而善的力量则是“真无限”的,它可能没有立即表现出来,但是,善的力量具有无限的潜能。善的力量之表现,永远不受限制和约束,这就是善的无限性法则在生命实践中的高度体现。通过与恶的竞争和对抗,更能显示善的力量的永恒,特别是在善的力量的指引下,如果将恶的力量转化为善并服务于善的力量,那么,显示出“善的无限性”。总之,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善的无限性昭示了生命存在的超越之路,昭示了生命存在的无限神圣价值。

第三,善的价值是民族国家与共同体的普遍价值,也是人类必须遵守的共同价值。真正的道德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从民族国家意义上说,有对内友好而对外残暴的生命伦理价值,但这不是普遍的道德价值,而是狭隘的道德价值。人类生活的和谐安定与美好,善的价值总能超越个人而上升为普遍的价值理想。善的价值必须具有内在的超越性,善的价值必须具有开放的视野,它需要突破狭隘的价值观念与伦理观念。其一,它需要超越自我的限制。伦理价值不能以自我的理解或自我的满足为要求,它需要突破自我。自我的伦理观念,永远带有自己的狭隘性,自我对善的理解是有限的,只有超越自我才能接近善的无限性。其二,善的价值需要超越民族国家。虽然自我与民族国家的伦理,是主体性生命存在者伦理实践的基础,但是,一个不爱自我,不爱家庭,不爱国家的人,很难想象他会热爱世界。当一个人对个人、家庭和国家极其冷漠时,不可能对世界充满真正的伦理情怀。如果只具有这种有限性或狭隘性的伦理情感,可能是高度的自私的表现,例如,有人对敌国充满忠诚却对母国充满仇恨,这绝对不是正常的生命伦理情感。在伦理实践中,公民必须强调伦理的实证性与伦理的超越性;没有具体的伦理实证,就没有伦理的真正超越;伦理的超越,都建立在具体的生命实践之上,这样,善的无限性(unednlichkeit des Güten)就是通过有限的生命实践达致的无限的生命之境的活动,这是善的实践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因此,从善的无限性看生命的自由实践与生命的自由追求,主体就必须进行无限的自我生命确证。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虚无是生命的胎记
发布时间:2023-02-01
方方的《行为艺术》是篇颇为复杂的小说。嵌入式的叙事框架,对人性撕裂般的开掘,多维度多线索多层次的展示,以复杂文本演绎复杂人性。方方的叙事语言有时候如摇曳着的镜头,有时候又像浮雕,有着强烈的现场感,以及文字凸显出的凸凹......
老哥的智商无与伦比
发布时间:2023-03-10
推特上有位同学把沐浴液放在了餐桌上,结果被她哥给喝了……这位同学十分无奈,连发几条推特介绍了一下来龙去脉…… 12:58 今天早上,我哥喝多了回来,乘着酒劲打开了一瓶沐浴液,一边喊着“酸奶真甜!”一边咕嘟咕嘟给喝了……......
存在的超越:审美无限性时间意识的生成
发布时间:2013-12-18
【 作 者】彭公亮【作者简介】彭公亮 湖北教育学院 中文系,湖北 武汉 430060【内容提要】时间意识是个体基于生命有限性而追求生命超越与不朽的一种生命意识的体现,它构成中国哲学和审美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基于对时间有限性的深切体悟......
论生命伦理问题的国际软法规制
发布时间:2016-09-18
以往科学技术发展影响和改变的主要是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则直接改变人本身。生命科学技术作为研究生命运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和技术应用,几十年来一路凯歌前行、迅猛发展。然而,从伦理学的角度看,道德......
史怀泽“敬畏生命”伦理学对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9-11-14
摘要:近年来,青少年自杀事件屡屡报端,不得不引起我们对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反思。笔者认为,史怀泽提出“敬畏生命”伦理学,中心以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以实践伦理观为指导注重德性行为塑造;以树立平等的价值观对待所有的生命,以敬畏自己的生命为出发点善待一切生命,对青少年生命教育无疑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关键词:史怀泽;敬畏生命;伦理学;青少年自杀;生命教育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
别忘了生命的目的
发布时间:2022-11-13
看过舞蹈家杨丽萍的访谈,主持人问:“你是为了舞蹈才不要孩子的吗?”她说:“有些人的生命是为了传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体验,有些是旁观。我来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 杨丽......
善良是生命的路标
发布时间:2022-07-26
杰夫是位考古学家。一天,他带着考古队向“死亡之海”撒哈拉沙漠发起挑战。 队伍艰难地在荒漠中前行,不时能看到一些遇难者的尸骨。这时,杰夫就会让大家停下来,选择高地挖坑,小心翼翼地把这些尸骨埋起来,还用树枝或石块为他们......
论我国限期治理制度的结构性缺陷与完善
发布时间:2022-12-09
摘 要 一项合理制度的结构体系必须具有稳定性、有序性和层次性,1989年《环境保护法》规定的限期治理制度虽具有稳定性,但缺乏有序性和层次性,主要表现在结构上缺失适用期间的法律措施,且在决定权、适用对象、决定程序、期限、法律......
陆勇:救命的“代购”,法律与伦理的困境
发布时间:2023-07-08
在过去的一年,江苏无锡一家针织品出口企业的老板陆勇成为新闻人物,这位46岁的慢粒白血病患者的故事被无数媒体述说。 一切源于一枚被白血病病友视为救命稻草的高仿黄色小药片。2002年被查出患病后,陆勇开始连续两年服用每盒价格在......
初中作文命题的思考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2-11-20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很多教师致力于写作教学的研究与改进,但就教学实际来说,作文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亟需改进的地方。我认为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无趣、无用、无序。受应试的影响,部分教师作文教学“中考化......
存在的超越:审美无限性时间意识的生成(1)
发布时间:2023-03-01
【 内容 提要】时间意识是个体基于生命有限性而追求生命超越与不朽的一种生命意识的体现,它构成 中国 哲学 和审美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基于对时间有限性的深切体悟,人类生发出忧患意识和超越性意识,由此形成无限性时间意识,追求因时......
洪泽湖湿地生态脆弱性的理论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3-02-15
1 生态脆弱性的解释 1. 1 生态脆弱性的内涵 我国目前对生态脆弱环境的认识有多种解释,本文则认为生态脆弱环境应该属于广义的自然和人文理解的范畴,是生态环境固有的自然属性。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被打乱,超过了弹......
生理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5-09-16
摘要:生理学实验的教学目标不仅是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生理学设计性实验是由学生自主选题,设计并且进行答辩的实验教学。结合近几年教研室设计性实验教学,......
试析高职院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随着目前高校学生自杀率、犯罪率不断上升的趋势,高校学生的生命教育成为一个方兴未艾的话题,本文作者试从高校加强生命教育的必要性、生命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等方面展开论述,期冀探索出适合我校学生生命教育的有益思......
关于中国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在古徽州的实践
发布时间:2013-12-19
关于中国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在古徽州的实践 关于中国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在古徽州的实践 关于中国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在古徽州的实践 精品源 自作 文 园地 论文摘要:生态伦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源于“易......
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发布时间:2022-08-29
摘要:社会实践教育对大学生个人发展具有积极影响,能完善学生人格发展,提升大学生专业素质。但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社会实践教育中,未曾完善教育机制,难以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社会实践教育,不利于大学生未来发展。针对此种教育现状,高校应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我国社会发展不断培养优秀人才。在完善过程中应建立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机制,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并优化社会实践运行机制.........
生态伦理视域下启蒙理性的堕落与救赎
发布时间:2023-03-26
摘要:启蒙理性是在反对基督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统治的过程中出现的,在对神权神性、蒙昧主义、禁欲主义的批驳中,它昭示了自己的价值理念:宣扬人权人性、提倡理性科学、重视世俗生活、倡导自由平等,从而把人从神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恢复了人的尊严,张扬了人的个性;并从禁欲主义的神龛中走出来,释放了欲望,创造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奇迹。但是,我们发现,在生态伦理的视域下,启蒙运动中生成的启蒙理性所蕴涵的价值理念隐藏着.........
基于道德实践的环境伦理本土化
发布时间:2022-09-26
摘要:环境伦理学本土化的最终目的是理论建设服务于本土的环保实践。当前本土公众在环保实践中过度依赖政府,自身责任意识不强,环保作为健康、省钱等动机的附带性后果,环境保护实践的功利性和自利性较强,缺少对公共利益和超功利的......
伦敦的“无声电影”
发布时间:2015-08-25
灯光闪烁的深夜,从熙攘的上海飞往英国伦敦考察,一路很少灯红酒绿的喧闹,我想深夜的伦敦应该这样安静。 第二天,刚登上伦敦“环线”地铁,我忽然感觉像走进一个大型图书馆。以往的月台,周围密密麻麻的人群,嘤嘤嗡嗡的谈话声,......
书生事业 无限江山
发布时间:2023-06-01
目 录 第一节 基本谱系 第二节 代际特征及其时代内涵 第三节 任务与担当 第四节 第五代法律公民的当代使命 第五节 进一步的思考 屈指一算,中国自步入近代以来,前赴后继,大致已然有过五代法学家了。所谓近代,是指 1840年以来的一个......
施工项目管理创新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2-11-23
项目特点 三峡工程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其施工项目有着十分典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项目施工工期紧、强度高。如二期工程在6年内建成,除截流、基坑抽水、开挖和金结、机电安装时间外,基本上混凝土浇筑高峰集中在3年左右......
智者无法抗拒的生命之水
发布时间:2022-10-03
一位名人曾说过:智者为何被威士忌吸引,是因为其慢饮的速度足以让人沉静下来思考问题。 无论是起源还是品质,“单一麦芽”威士忌都绝对是苏格兰威士忌之首。来自四个不同产区的单一麦芽威士忌,因其独特的风味和口感受到不同藏家的......
理性程度的异质性: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考察
发布时间:2023-01-13
[内容摘要]理性程度的同质性表现在古典经济学基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完全理性”和西蒙基于不完全市场中人的认识能力有限性条件下的“有限理性”。行为理论将行为人的自然属性作为经济主体异质性的基础,异质性企业的研究侧重于企业特......
论大学生乡村实践的理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11
"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乡村实践 现实意义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我国当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难、农村落后现状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形成制约,以及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管理者自身还存有若干缺陷等相关因素的分析,论述了优秀大学生到......
关于作物资源伦理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6-07-06
一、作物资源伦理学课程体系建设与实施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开启了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五位一体的新文明格局,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将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
生命教育理念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究
发布时间:2023-04-12
摘要: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相似的育人目标,都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生命教育的全人教育理念能够很好的在内容和形式上补充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
客观条件的限制下,李贺个人生命价值实现的选择
发布时间:2013-12-18
客观条件的限制下,李贺个人生命价值实现的选择人的生命毋容置疑是客观的,缺陷是生命不可摆脱的一部分,人的一生存在着大大小小、许许多多的不圆满,并且人的生命终究是要归于结束的。死是生命的必然结果,在死亡这个巨大的背景下人生本......
中职学校生物课堂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23-02-20
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生命是人类进行价值创造的前提条件。在目前的中职学校教学中,对生命教育越来越重视,并且将认识生命、尊重生命作为了中职学校生物课堂教学的重点。很多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从而转入到中职学校,这些学生的学......
《黑镜》:现代性下的生命、生存与生活
发布时间:2022-11-15
摘 要:现代性是一个与理性和主体性相关的重要概念。2011年的英国连续剧《黑镜》,通过内容各异的三集,表现了一种高度科技化、现代化的世界,以科幻的手法展现了人们在其中的生活方式。通过此片,我们看到了监控之下的赤裸生命、资本......
财产权合理限制的界限与我国公用征收制度的完善
发布时间:2023-01-05
财产权合理限制的界限与我国公用征收制度的完善 财产权合理限制的界限与我国公用征收制度的完善 财产权合理限制的界限与我国公用征收制度的完善 [摘 要]财产权的限制是现行各国的通例,但是,对财......
关于理论共性与实践个性
发布时间:2023-02-24
" 【论文摘要】本文以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为契机,围绕实践导向的个性化英语教学理念,在对合作学->j理论进行简要概述基础上,结合大学英语各言语技能的个性特征和教学实际,就合作学习理论的细分运用模式进行了尝......
伦理价值的预设与生成
发布时间:2023-07-08
[摘要]道德教育作为伦理学体系的归宿,其方法的选择常由伦理价值的预设所决定;反过来,道德教育作为伦理学实现其社会作用的桥梁,其方法的选择又决定着伦理价值生成的效果。因此,立足二者的辩证关系来考察伦理价值是“被给定的”抑......
天行有常与生态伦理——荀卿的生态伦理思想新探
发布时间:2013-12-17
荀卿,生卒年不详,是战国末期最杰出的思想家,大约生活在齐宣王末期(前301年)至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后(前221年)。司马迁《史记 .孟轲荀卿列传》有其生平事迹简介。他的思想资料主要保存在《荀子》(又称《孙卿新书》)一书......
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践与体会
发布时间:2014-01-20
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践与体会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内容、绩效考核指标、取得成效、困难和建议.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它的服务对象是辖区内的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重点是0~6 岁儿童、孕产妇、65 岁以上老年......
德性伦理、自由社会与美好生活
发布时间:2023-01-16
" 假如我们不是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思想具体申述的差异性上的话,可以断定中西方传统伦理思想学说的基本指向,都是或具神性、或带人性的、类型学意义上的德性伦理。于是,作为现代性的伦理言述形式--"美德"伦理与"公德"伦理的二元划分,就......
《无名的裘德》的文学伦理学探析
发布时间:2023-05-14
【内容摘要】《无名的裘德》是哈代1895年出版的一部以维塞克斯乡村为背景的小说。他在小说中所表现的哲学思想、女权主义、美学观点、政治观点和写作技巧使他成为英国小说中现代主义的先驱。笔者试图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重新解读这部小说。裘德在伦理环境和伦理身份不断变更的情况下,依然恪守着自己应尽的伦理义务,他和阿拉贝娜所生的儿子的离世,淑的离去,标志着裘德所有梦想的破灭。【关键词】《无名的裘德》伦理环境伦.........
试析当代研究生哲学教育的“有限性”及其完善
发布时间:2022-12-15
" 论文摘要:当代研究生哲学教育的“有限性”主要表现在哲学教育方式和手段的单一性,哲学教育内容的抽象性和哲学话语表达的晦涩性;对此应优化哲学教育方式和手段,完善哲学课程体系与教育内容,实现哲学话语思辨性与通俗性的统一,以......
论加拿大防止利益冲突的伦理规范与实践机制
发布时间:2022-07-23
如何防止公务员的利益冲突是一个国际性的公共管理问题。利益冲突是指公务员私人利益不恰当地影响他们履行公共义务和责任,由此造成了公共资源分配无效与行政管理职责失渎的现象。当前,世界各国政府为实现廉能政府的发展目标,普遍通过......
论无因管理人的有限报酬请求权必要性和可行性
发布时间:2023-06-13
立法上设置无因管理制度,赋予无因管理人一些权利并规定其义务,对于鼓励助人为乐,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民法通则》对无因管理人的权利只规定了费用返还请求权、负债清偿请求权,而未涉及报酬请求权。对于是否在......
构建初中历史生命化课堂的实践体验
发布时间:2022-08-17
所谓生命化课堂,是指教学中充满生命因素的课堂,学生在获得学习认知的同时也能够实现情感、体验的成长。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互动,能够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提升师生生命质量。新课改介入课堂教学之后,要求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性探讨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结合性 实践群体 理论研究群体 【论文摘要】以往探索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多是从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差异角度展开的,这样的研究思路有助于克服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践者之间的矛盾,但难以......
学生自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3-04-03
斯宾塞曾说,记住你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班主任工作头绪多,工作任务重,常常很忙碌,特别是初中九年级班主任,经常忙得焦头烂额。作为一名班主任,每天都很忙是可怜的,而每天不知道为什么忙是可悲的。一名成功的班主任不应该事必躬亲,不应该当“保姆”,而要充分重视和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引导他们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有效地调动全体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
浅析新闻伦理观在新闻实践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3-08-04
一、记者要服从新闻专业主义指引 (一)生命安全VS新闻理想 新闻工作理想指的是对新闻工作的选择及新闻工作成就的向往和追求。任何人在其新闻工作生活中,都必然会面临着对新闻工作的选择和对新闻工作成就的基本倾向。因此,新闻工......
浅析迁徙自由的限制: 学说、规范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3-02-19
一、问题的提出 迁徙自由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一项最基本人权。国际人权公约和各国宪法性文件对迁徙自由问题多多少少均有所规定,但我国现行宪法却并未涉及该问题。在全面深化改革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主旋律的背景下,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
高职学生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3-01-31
未来企业的竞争是服务的竞争,就是利他程度的竞争,利他意识行为是利己的前提和基础,实施积极的利他意识行为和利他竞争意识的教育能提升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是高职阶段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和实现高职学生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关键词】利他意识行为;利己;主观幸福感1现代高职生的利他利己意识行为现状1.1高职生更注重自我意识,潜意识强调利己现在的高职生多是独生子女,家中所有的人都围着小孩转,争着关爱小孩,对于独生.........
转基因技术的伦理辩护及其限度
发布时间:2022-07-27
转基因技术的伦理辩护及其限度 转基因技术的伦理辩护及其限度 转基因技术的伦理辩护及其限度 摘要: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它的出现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会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正因为如此......
转基因技术的伦理辩护及其限度
发布时间:2014-01-26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转基因技术的伦理辩护及其限度”,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 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其在种植业、......
转基因技术的伦理辩护及其限度
发布时间:2023-04-17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转基因技术的伦理辩护及其限度”,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 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其在种植业、......
浅谈爱因斯坦的伦理思想和道德实践
发布时间:2022-11-01
一 人生的目的和意义 对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 是爱因斯坦伦理思想的基础。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 那就是反对猪栏理想, 追求真善美。他说: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 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 并......
重大建设项目的项目管理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3
摘 要:项目管理组织在重大工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详细介绍重大项目建设管理的组织模式、工程招标方法和合同管理方法等。 关键词: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实践 Abstract: The project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plays a ......
《理智与情感》:女性、爱情与生命选择
发布时间:2023-04-29
[摘要]李安导演的影片《理智与情感》改编自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汀的同名长篇作品。李安以独特的东方视角,延展了作品的内涵和艺术表现空间。影片向观众展现了两个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并揭示出人性的复杂性和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
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与实践性的集中体现
发布时间:2022-10-23
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的确,学生的学习正是为了现在更是为了将来更好的生活。令人欣慰的是,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为提高学生生存能力,增强其社会适应性”的观点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教学生活化......
项目管理中质量管理在实践项目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3-01-15
摘要:项目质量管理是对整个项目的开发过程、开发产品进行把控、管理的过程;对项目质量实际情况进行度量,与项目质量标准进行比较,尽量减小质量误差,使产品达到用户使用要求。2016年,笔者作为项目经理参与了某市智慧押运管理平台的建设,负责领导项目的计划实施。该项目主要是为某市量身定制一套智慧押运管理平台,旨在提高押运业务作业的效率、加强押运过程中的安全。一、项目概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金融机.........
被无限推迟的梦想
发布时间:2022-11-22
小时候,我读罢《射雕英雄传》,深觉郭靖、黄蓉幸福无比,真乃人间佳偶。后来不小心看了《神雕侠侣》,看到鲁钝、憨厚的郭靖已经成了鞠躬尽瘁的郭大侠,娇小、伶俐的黄蓉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娘,便觉得别扭。我记忆中郭靖、黄蓉这对小情......
OKR工作法下的项目管理实践
发布时间:2023-07-23
[摘要]本文针对现有项目管理体系中的痛点,介绍了基于目标(Objectives)和关键结果(KeyResults)的OKR工作法,阐述了OKR理念在项目管理中的价值和应用场景。以本公司的某重大项目为案例,本文讲述了OKR工作法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实际经验表明:应用OKR工作法,可充分发挥团队的积极性,聚焦目标和关键结果,从而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和执行力,为公司创造更高价值。[关键词]项目管理;O.........
简要分析实践的历史性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
发布时间:2023-05-21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完成了从伦理道德实践观到生产实践观的转变实践概念是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在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中,通常用与知相对的行来表示。在西方哲学史上,实践概念自希腊哲学起就已产生。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将人的活动分为三类:一是生产物质产品的活动,它是按照自然法则而不是以人自身为目的的活动;二是道德和政治活动,它是以人自身的幸福、善恶为目的的活动;三是思辨的活动,它.........
“乐”趣无限
发布时间:2023-03-03
在印象中,乐器一直都是在专业店面里销售的产品,自从亚马逊中国(Z.cn)乐器频道开启后,我们便能在网络上购买乐器了。事实上,亚马逊乐器频道成立两年来,选品数量已经实现了10倍的增长,在此基础上,亚马逊“海外购”商城再拓音乐......
给有限的习题注入无限的容量探究
发布时间:2023-01-03
从教十多年,遇到过形形色色疑难杂症,其中最为突出、最令人头疼的就是学生的作业问题。做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是解决实践问题的预演,对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升认知水平和增强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国家教育改革一再......
我国独立担保的实践与立法完善
发布时间:2013-12-19
我国独立担保的实践与立法完善 我国独立担保的实践与立法完善 我国独立担保的实践与立法完善 [摘 要]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独立担保因其明显优于从属性担保的债权保障功能而在国际融资实践中被广泛......
《是真的吗》――求证节目的实践与创新
发布时间:2023-06-22
《是真的吗》是一档由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2013年推出的一档大型互动求证节目。节目首创网台联动的全新方式,联合电视观众与广大网友,通过各大新媒体共同互动求真,对网络流言进行专业验证和权威实验,为人们验证流言的真相。节目将调查......
论康德纯粹实践理性的实现
发布时间:2023-02-20
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确立了纯粹实践理性作为意志本身的规定根据,即道德律,强调了理性是实践的,也就是理性自身即是理论的或思辨的,又是实践的。理性是实践的就预示着理性必须得以实现,这就需要解决实现的对象以及实践的保证。他......
实施世行贷款项目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3-03-16
农业综合开发实施以来,以实施世行贷款项目为契机,围绕发展节水灌溉目标,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丰富建设内容,通过采取综合治理措施,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有力地保护和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减灾能力,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经过改造后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粮食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较大贡献。1实.........
从校园“无人超市”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诚信是社会道德体系建设的基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教育对于提高整个国民道德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校园“无人超市”的相关报道使得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校园“无人超市”现象显现......
浅析项目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9
" 论文关键词 项目管理 教学改革 教学效果 论文摘要 项目管理学课程的开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分析思路、解决方案的选择及决策过程中的综合管理能力,然而项目管理学课程在讲授过程中体现出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本论文根据项目管理学的特......
论经济人假设的合理性与局限性(1)
发布时间:2023-06-21
摘要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什么是人,或者说什么是经济学家心目中的人。在此基础上,辨析了经济人的局限性与合理性。 关键词经济人理性经济学 1经济人的含义 任何科学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基础之上的,经济学也不例外。经济学中最......
论理性的有限性及其在公共生活中的调适
发布时间:2022-12-19
" 【论文关键词】理性;理性主义;有限理性;公共理性 【论文摘要】理性是人的一种基本认知能力。客观世界的复杂性以及人本身能力的有限性等客观原因决定了理性的有限性。理性的有限性给多元价值存在的公共生活实现一致行动带来了诸......
儒家交往伦理理论和实践的特征和缺陷初探
发布时间:2013-12-19
儒家交往伦理理论和实践的特征和缺陷初探 儒家交往伦理理论和实践的特征和缺陷初探 儒家交往伦理理论和实践的特征和缺陷初探 更 多精 品源 自 课 件 摘要:古代中国人的交往及实践具有如下特征:整体主义至上,重人伦、讲亲......
德性伦理抑或角色伦理
发布时间:2022-10-05
〔摘要〕德性主题贯穿于儒家思想发展史,成为儒家学说的基本主题。由此而来的“率性”自然则成为儒家的做人法则或伦理精神。“儒家角色伦理学”提出在关系中生成意义,否定了抽象性、终极性概念。它无法解释性命天等儒家核心概念,因......
浅论企业服务的伦理目标
发布时间:2022-08-01
" 论文关键词:企业服务 卓越 伦理目标 论文摘要:企业服务的伦理目标是卓越服务,即使企业服务主体拥有企业服务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情怀;拥有超越自身经济利益的道德使命和目的。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提出通过企业服务行为来展现其伦理......
善意取得制度与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11
善意取得制度与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研究 善意取得制度与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研究 善意取得制度与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研究 一、 善意取得制度概述 善意取得制度是现代民法一种制度,其基本的含义就......
当代大学生生命观价值取向的理性审视与复归
发布时间:2022-11-19
摘要:个体生命观的价值取向决定个体行为。大学生作为社会精英阶层,在物质不断充裕的当代社会,其生命观的价值取向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生命意识的弱化、生命态度的消极、生命价值的功利等。这些问题的形成是社会、学校、家庭、......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理性思考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3-06-08
" 关键词:创新精神 学生实验 探索性实验 环保教育 化学科在中学阶段诸门学科中最凸现的特点是,它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是使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使之认识物质及变化规律、培养科学态度的重要环节。中学化学......
创意无限的致爱盒子
发布时间:2023-05-15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你怎样安排你的爱情和约会? 在跨国公司工作的柳杨和身边人一样,忙于日常事务,没时间去精心安排一场约会,习惯用简单的物质来表达感情。一场乏味的电影,一餐随意的料理,一份敷衍的礼物――你的约会,是否也......
崇高:心灵的无限之旅
发布时间:2023-03-26
作者:姚君喜 往古来今,在美学理论上,对崇高的论述和探讨一直未曾停止过。从古罗马朗吉弩斯开始,至近代经由艾迪生、博克、温克尔曼等人的努力下崇高得以形成,到康德、席勒加以全面展开论述并完善化,至现代艺术的反叛,进......
改善命运的方法
发布时间:2015-08-20
一、因果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天天都有很多事情困扰着我们,身边总有许多人过得很好,有滋有味;也有很多民众为两餐而奔忙。我们平心静气地思考,为什么会有战争、饥饿、疾病和痛苦?为什么我们缺少钱财、缺少快乐?我们生活的意......
生命政治与主权决断:“治理性”与“例外状态”的比较
发布时间:2023-01-26
" 一、比较的脉络 德国著名的法学家史密特(Carl Schmitt)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版了出版两本在德国产生非常有影响力的著作《政治神学:主权四说》(Political Theology),以及《政治的概念》(The Concept of Political);前者主......
新闻伦理困境下女性关怀的伦理选择
发布时间:2022-11-17
新闻伦理困境下女性关怀的伦理选择 新闻伦理困境下的女性关怀伦理,在新闻报道活动中是十分重要和必需的。本文将分别通过对新闻伦理困境和女性关怀伦理两个方面的定义阐释,论证在新闻伦理困境下的大背景中,新闻媒体对于女性群体的新闻......
法语无纸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 要】目前,法语线上学习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法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在授课方式、课程设置等方面有所突破。三峡大学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无纸化教学探索,从课程设置特点、无纸化的局限性等方面......
浅论无碳小车的设计、制作与创新实践
发布时间:2023-04-08
0引言 无碳小车是一种通过滑轮机构将重物下落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小车前进的动能以实现小车行走,并采用合理的机构,来实现行走过程中正确转向并绕过障碍的装置。小车设计注重能量利用的有效性,车体结构的合理性,行走的稳定性、匀速性......
失落与生成:论析教师的实践性课程话语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实践性;话语权;教师研究 论文摘要:教师的实践性课程话语体现了教师自身职业的地位和作用.具有巨大的存在价值。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现实中教师实践性课程话语的失落及其影响。进而结合新课程改革.为如何促进教......
宗教与慈善热的理性与吊诡
发布时间:2023-03-30
宗教与慈善的关系近年来是中国慈善界与宗教界的热门话题,2012年的非公募基金会论坛上就专门有一个慈善论坛,社科院宗教所的核心期刊《宗教与文化》就这个问题发表过一系列的专题文章,笔者也忝列其中,政府相关部门也就宗教组织从事慈善发布了行政指导性规章。作为一个结社、宗教自由和慈善问题的研究者,在关注这个问题的时候一直有一个问题在思索,为什么在今天这个问题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这种现象背后的有什么深刻的原因.........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实践
发布时间:2022-09-20
1土木项目施工管理现状概述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土木工程行业的不断发展,相关企业逐渐意识到了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对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因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技术、理论都不够成熟,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依旧占据着主导地位,现代化技术和新型管理模式的应用普及程度不够高。随着项目规模、项目数量的不断扩大,.........
关于幼师学生体育艺术“2+1项目”的实践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04
" 论文关键词:幼师专业;体育;艺术;终身能力;自主选择 一、把握教育方针,统一思想,开拓创新,群策群力 二、统筹安排课程及体艺“2+1项目”活动时间,自主选择,突显个性 体艺“2+1项目”是人人参与、群策群力、组织合理......
魏书生的理论和实践
发布时间:2013-12-18
" 从教至今仅十数年的魏书生成就斐然。他的显赫名声不仅誉满教育界,而且闻名全国。年岁刚过40的这位特级教师早已进入全国劳动模范之列,并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之一:魏书生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
王船山对“无善无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3-07-22
摘要:王船山作为明末遗老,对晚明心学狂禅深恶痛绝,并在其著作中多次对阳明及其后学尤其是“无善无恶”学说批判。但思想史从来不可能有真正彻底的反题与断裂,本文试图梳理船山的“无善无恶”思想,及其与阳明思想之异同,从中见出晚明思想转折的内在理路。关键词:无善无恶;继善成性;天人之辨引言船山对“无善无恶”说的批判可谓不遗余力,散见于其著作多处,究其原因,这是因为他深恶晚明轻狂士风,认为这都是源于王阳明“无.........
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体会
发布时间:2022-11-27
" 一、英语研究性学习不同于英语学科教学 1.作为一门课程,“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整个教学过程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寻找收集资料──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而英语学科教学是以教材为依据和载体,教学......
技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5-09-16
摘 要:要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下,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走出自己的路子,职业教育才会有生命力,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强化学生管理工作,做到育才先育人,向管理要效益,靠质量求生存。......
中国古代民间慈善的伦理根基
发布时间:2023-05-06
一、民间伦理的基本概念 民间慈善活动的产生需要相应的伦理根基。“伦理”是指引人们行为活动的一种观念,是以概念维度对道德行为哲学方向上的思考。“伦理”牵扯到处理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复杂关系的规范问题,而且它也有按照一......
试析素质教育理念与生命教育实施的契合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通过分析素质教育的本质和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探讨了在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与生命教育融合的可能性,提出了若干可行性对策。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素质教育;生命教育 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是新世纪......
试谈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发布时间:2023-05-15
试谈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www.LWlM.cOm进入新时期以来,公路建设一直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之一。公路建设推动沿线地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先导效应已越来越明显,全国一大批公路新建和改革扩建项目的完成,极大地改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