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沉默权:一个无法让人沉默的话题

沉默权:一个无法让人沉默的话题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01 01:04:18
沉默权:一个无法让人沉默的话题
时间:2023-03-01 01:04:18     小编:

论文关键词:沉默权 米兰达规则 “供述主义” 侦查 对策论文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米兰达规则和沉默权的涵义,对现有以口供为中心的侦查模式提出了质疑,对我国实施沉默权制度后将对侦查带来的冲击作了较为充分的展望,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对策。人的尊严是人类的终极目的,而沉默权制度则是保障人类尊严不受侵犯的法律手段之一。

从理想的角度来看,沉默权制度是法学尤其是刑事诉讼中的良善制度之一。沉默权的法理基础从根本上来讲的确就是保护人权,这种保护具有绝对性和至上性。

沉默权对侦查的冲击将是一场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重大变革的前奏。

一、米兰达规则和沉默权说到沉默权,就不能不谈有名的米兰达规则(rule of Miranda)。1963年,欧内斯特·米兰达因被控犯有绑票和强奸罪而被亚利桑那州费利克斯城警察局逮捕,在未被告知有权请辩护律师、也没有辩护律师在场的情形下作了有罪供述并最终被送上法庭,虽然米兰达的辩护律师提出反对意见,亚利桑那州刑事审判法院陪审团仍裁定米兰达的供述可以作为认定有罪的证据,并作出有罪裁决。

1966年6月13日,美国最高法院首席法官厄尔·沃伦推翻了对米兰达的原判决,其理由为:警方在审问在押的嫌疑犯时,应事先告知他有3种权利:即保持沉默的权利;拒绝被迫作出于己不利的供词的权利;在诉前或诉讼中聘请律师,如无力自聘律师则应由指定辩护人为之辩护的权利,否则嫌疑犯的口供不可采信。这就是刑事诉讼中极为重要的“米兰达规则”,也称“米兰达须知”①。

它规定警方在讯问在押的嫌疑分子之前必须告知他:你拥有美国宪法修正案第5条和第6条所规定的权利,具体内容为:

(1)你有权保持沉默;

(2)你所说的任何事物都可以,并将要在法庭上作为对你不利的依据;

(3)你有权同律师进行谈话,并有权要求在你被讯问时,有律师同你一起在场;

(4)如果你需要律师又无力聘请的话,将在进行任何讯问之前代你指定律师。 沉默权(Privilege of Silence)又称反对自我归罪特权(the Privilege against Self-incrimination),是被告人的一项诉讼权利。

美国学者Christophere Osakwe认为,沉默权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1、被告人没有义务为追诉方向法庭提供任何可能使自己陷入不利境地的陈述和其它证据,追诉方不得采取任何非人道或有损被告人人格尊严的方法强迫其就某一案件事实作出供述或提供证据;

2、被告人有权拒绝回答追诉官员或法官的讯问,有权在讯问中始终保持沉默,司法警察、检察官或法官应及时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此项权利,法官不得因被告人沉默而使其处于不利境地或作出对其不利的裁判;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就案件事实作出有利于或不利于自己的陈述,但这种陈述须出于真实的意愿,并在意识到其行为后果的情况下作出,法院不得把非出于自愿而迫于外部强制或压力所作出的陈述作为定案依据。该项原则实质上赋予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两项权利:一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于是否陈述享有不受强迫的权利;另一项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于是否陈述及是否提供不利于己的陈述享有选择权。

沉默权在西方具有悠远的传统。“正义从未呼唤任何人揭露自己的犯罪”,古罗马法关于自然正义的司法原则就包含了沉默权的内容;在教会法中,12世纪的圣·保罗曾明确指出:“人们只须向上帝供认自己的罪孽,而无须向其他任何人招供自己的罪行”。

一般认为,沉默权的核心内容“不必自我归罪”原则可追溯至英国一句古老的格言“人民不自我控告。”①13世纪,英国宗教法庭在刑事诉讼中强迫被告人进行“职权宣誓”①,否则将被诉诸刑求。

为了对抗宗教法庭的不人道审讯方法,被告人经常以“不必自我归罪”作为辩护理由。后来,“不必自我归罪”逐渐演变成一项司法制度,沉默权即源于此。

②17世纪之后,随着资产阶级政权的逐步确立,沉默权开始在法律中得以确认。 1789年9月25日通过的美国宪法修正案(又称"权利法案")第五条规定,"在任何刑事案件中不得强迫被告人自证其罪"。

沉默权首次正式上升为一项宪法性权利。③在此之后,许多国家相继在诉讼法或宪法典中规定了沉默权。

④ 沉默权作为现代法治国家犯罪嫌疑人的一项基本人权,作为刑事司法公正的标准之一,得到了普遍的强调和维护。沉默权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诉讼权利已在国际社会达成共识。

任何人不被强迫自证其罪以及告知沉默权的规则,作为刑事法治的重要内容,二战后不仅在世界各国已得到普遍的确立,而且其精神也被多部国际条约所确认。1996年12月16日,第21届联大通过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第14条规定:"任何人不被强迫作不利于他自己的证言或强迫承认犯罪。

"1998年7月17日联合国设立国际刑事法院全权代表外交会议通过的《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第五编第五十五条第二款第2项规定:"保持沉默,而且这种沉默不作为判定有罪或无罪的考虑因素。" 第六编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7项规定:"不被强迫作证或认罪,保持沉默,而且这种沉默不作为判定有罪或无罪的考虑因素。

"此外,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第7条、世界刑法学会第15届代表大会《关于刑事诉讼法中的人权问题的决议》第17条,都有关于任何人不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或沉默权的规定。这充分表明,沉默权制度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一种共识。

但是近年来,新加坡、爱尔兰、英国、美国等国权衡沉默权利弊后,纷纷通过立法对沉默权作出了限制。在英国,被告人在面临刑事指控时,突然向讯问他的警察发动袭击,或者立即逃跑,在这种情况下,被告人实施了动作方面的反应并实际在陈述方面保持了沉默,法官仍可以从这一事实中推导出对他不利的结论。

1972年,英国允许法庭根据警察进行讯对问受讯问人拒绝提供有关事实的情况作出必要的推断。1987年,英国刑事审判法第二条规定,在反严重欺诈办公室的官员调查欺诈案件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如果在没有合法理由的情况下拒绝回答提问或说谎,该行为即构成犯罪⑤;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各种"例外"判例,也对沉默权适用范围和适用程序进行了限制。

如"善意的例外"、"独立来源的例外"、"因果联系削弱的例外"、"公共安全的例外",等等。⑥可以说,对沉默权加以限制代表着沉默权发展的新方向。

但是英国于1998年通过了《人权法》,把《欧洲人权公约》的有关规定引入英国国内法,可以由法院在判决中直接适用,并于2000年全面实施,《人权法》的实施将对前述限制沉默权的法律构成新的挑战⑦。

二、沉默权对侦查的冲击我国传统的人证调查制度与沉默权制度相容性差。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取证制度,是嫌疑人有供述义务,而证人责任则十分松弛,尤其对法庭作证,民众普遍有一种畏证心理且缺乏法律义务感。

而不容忽视的是目前我国的刑事侦查资源严重不足,这不仅是警力的缺乏,更重要的是科技含量、物质条件以及民警素质等方面的严重不足,在实践中还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口供破案。假如正式实施沉默权制度,可以预见的是必然会出现犯罪嫌疑人利用沉默权“合法”逃避打击导致追诉率下降,侦查机关工作量增加,诉讼成本和犯罪控制成本上升,从而在短期内降低侦查机关工作效率和维护社会正义的能力,对侦查机关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产生负面影响。

这一点是在我们实施沉默权以前不能不认真考虑的。由于我国的证据制度不是实行自由心证和内心确信,而是强调证据间的相互印证,缺乏口供的案件,定案将比较困难。

因此从侦查工作角度考虑,如果因沉默权制度设置不当而导致口供的较大量的减少,对于犯罪控制将十分不利。我国现有侦查法律体系主要是以《刑事诉讼法》中关于立案、侦查和证据制度的有关规定以及相关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司法解释构成。

追求“客观真实”是贯穿我国刑事诉讼全过程、指导侦查工作的基本理念,因此“供述义务”被予以明确的肯定,《刑事诉讼法》第93条第一款,“犯罪嫌疑人对于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就是“供述义务”在我国立法上的体现,该条款一直以来受到支持沉默权人士的诟病。“供述义务”不仅适用于侦查阶段,在学理上还有亦扩大适用于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的观点①。

沉默权主要体现在侦查阶段,直接与侦查权对抗,往往与作为诉讼主体的犯罪嫌疑人参与刑事诉讼紧密相关,有学者认为在我国实施沉默权制度可以保证诉讼效益的最大化②,但由于我国的侦查法律体系中并没有确立沉默权的概念,也尚未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和沉默权配套的法律制度,例如象美国那样的证据开示制度,证人作证制度,作证豁免制度,辩诉交易等,因此如果要施行沉默权制度,我们首先就必须先对“供述义务”的取舍去留做出决定,同时重新确定沉默权和侦查权之间的关系,重新确认刑事诉讼各主体在侦查阶段的权利义务关系,相对应的刑事诉讼法律规范不可避免地要立、改、废,一些新的法律制度将被移植和创建,这是对现有侦查法律体系的颠覆或是重构,面对这种局面,我们准备好了吗?沉默权是对依赖口供破案的最大挑战。以口供为中心的办案模式在侦查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至今尚未有实质性的转变,口供作为“证据之王” 在侦查办案中备受重视,而追求“客观真实”的理念与实际存在的办案条件的限制相结合,构成“口供中心主义”的现实基础。

在既有“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刑事政策依据,又有现成的法律依据的情形下,容易使侦查人员形成将讯问犯罪嫌疑人作为取证或获得证据的线索,这势必导致刑讯、折磨、疲劳战术等非法取证方法。所谓口供破案就是"在司法实践中侦讯人员对嫌疑犯通常首先宣布供述义务及'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通过一定的心理较量包括心理压力(所谓政策攻心),促使作案人交代犯罪事实。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所传达的法律信息,就是告知作案人:决定他们刑事责任轻重的,不仅仅是他们的行为时的主客观事实,而且也要包括他们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某种内心精神活动,即是否向侦讯人员如实交代个人行为时主客观事实的心理态度。""所谓的心理较量、心理压力、政策攻心等等口供破案的侦讯手段之实质,就是许可侦讯人员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人的趋利避害的生物性心理特征,对嫌疑犯进行诱供与精神逼供,以迫使其在精神和心理上不得不作出一个痛苦的、自我折磨式的选择。

"③因为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认罪口供的迷信,就象巨额利润刺激贪欲一样,会刺激侦讯人员获取口供的欲望。这种欲望必然会使促使他不择手段来得到认罪口供。

④此时对犯罪嫌疑人诉诸物理强制(如刑讯逼供、变相体罚)和精神强制(如威胁、胁迫)以获取“有价值”的口供似乎是侦查人员一种必然的选择。对犯罪嫌疑人使用以摧毁其意志和心理防线为目的的“车轮战”、“疲劳战”式的审讯方式是否是一种强迫?由此所获得的口供是否是犯罪嫌疑人在受到压力、强迫后并非出于本意的意思表示?这样获取的证据是否应该在刑事诉讼中被定为非法获得的证据而加以排除?……答案不言而喻。

遗憾的是这种现象不但没有被禁止,相反还作为一种体现人民民主专政威力和人民警察高大形象的实例,在现实生活中被正面褒奖,如许多反映公安工作的文学、影视作品、案件侦破的纪实报道等,甚至印发为经验交流材料指导侦查工作。当侦查陷入“索供――逼供――以供定案”这样一个恶性的逻辑循环后,正是我们应该反思之时。

相当一部分学者坚持认为在我国确立沉默权可以有效抑制刑讯逼供和警察暴力现象①,确保司法公正,作为一名警察,我常常会为此汗颜。沉默权还给侦查人员的执法意识带来很大的冲击。

沉默权是和侦查权直接对抗的,在司法实践中如果犯罪嫌疑人拒不认罪,拒绝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和与案件有关的情况,一般会被认为是不老实,是“抗拒”的表现②。在我国,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回答是有"道德基础"的,我国公众普遍认为,当一个人的行为与刑事犯罪有关时,要求其如实回答司法人员的提问具有合理性,正如卡夫卡在《审判》中表达过这样的主题:因为你被控有罪,所以你有罪,侦查人员很容易获得心理暗示:在道德层面犯罪嫌疑人是低人一等的,他们已在一定程度上被物化为刑事诉讼活动的“客体”,此时假如允许这些以身试法的家伙对讯问保持沉默,侦查人员的道德层面的优越感和权威感将会遭受重挫,会带来一些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

我们也已习惯了在这种道德基础上的工作方式,所以才会对沉默权本能的反对。究其本质,还是有罪推定的弦绷得太紧了。

全球法学界通行的观点认为,沉默权是“无罪推定”原则的合理延伸,沉默权的实施将会进一步推动“无罪推定”原则在诉讼阶段的实施。有学者认为,沉默权“是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也是“简单而无可争辩的”③。

任何一种权力,如果不受法律的约束,都会有被滥用的倾向。为了获取可以定案的口供,侦查人员不惜随意延长犯罪嫌疑人的羁押期限甚至超期羁押、超范围使用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滥用侦查权和秘密侦查手段,漠视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应享有的法定权利,对其合法权益实施人为或制度上的损害,对保障其合法权益极为不利,更谈不上维护其人格尊严,也不符合国际社会对保障人权的基本要求,造成犯罪嫌疑人在诉讼活动中诉讼地位的不平等,是实质上的非程序正义,而且从本质上来讲,这恰恰是坚持了实质上的“有罪推定”,与《刑事诉讼法》第12条所确定的“无罪推定”原则背道而驰。

"刑事诉讼法一方面要加强对人权的保护,另一方面要考虑社会治安。也就是说,刑事诉讼的价值取向,应当是保障国家权力的行使,保证诉讼效率与保护人权的统一。

"④我们既要充分重视保护人权,也要适当考虑打击犯罪维护法律秩序的需要,从而实现利益与价值的平衡。

三、我们所能采取的对策“以公正的逻辑代替武力的逻辑是法律本质的全部所在。”⑤建立沉默权有利于加强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基本人权的程序保障,促进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进一步民主化,是履行国际法义务的需要,是树立公众对刑事程序的核心,维持刑事程序正常运作的现实需要,是依法治国的需要,是大势所趋。

然而何时确立沉默权、确立什么样的沉默权、沉默权的法律地位以及如何确保沉默权的实施还是法学界争论不休的论题。既然沉默权在某些国家已实行多年,而且已逐渐成为世界人权的较普遍公认的内容,实行沉默权对司法公正、文明司法有合理因素,因此,在我国尚未确立沉默权之前,应尽力吸取其合理因素。

我国《宪法》第35条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刑事诉讼法》第43条规定了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第46条规定了重证据不轻信口供,《刑法》第247条中规定有刑讯逼供罪和暴力取证罪,有关司法解释在口供问题上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65条规定: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以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供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不能作为指挥犯罪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凡经查证确实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还有一些法规也对进行刑讯逼供、侵犯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规定了追究、处罚办法。

这些似乎都可视为沉默权若干内容在我国法律中的体现。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无罪推定”原则已在《刑事诉讼法》第12条予以确认,而沉默权则是“无罪推定”原则的合理延伸,我国政府也于1998年10月5日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只要该公约在全国人大获得通过,那么沉默权在我国的确立和实施顺理成章地只剩一个问题,那就是时间。

美国法学家富勒(Lonl·Fuller)曾经说过,“法治的目的之一在于以和平而非暴力的方式来解决争端……”①这不妨可以作为我们在侦查工作中的一个指导思想。我们可以设想假如沉默权已经在我国实施,那么在侦查工作中我们可能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设置沉默权的告知程序,即在侦查机关讯问犯罪嫌疑人前,书面或口头告知他们享有保持沉默的权利;

(2)限制讯问时间、对象、两次讯问的间隔、地点,明确对犯罪嫌疑人连续讯问的时间界限,保证其基本人权不受侵犯;

(3)对讯问过程加强监督和控制,不允许对犯罪嫌疑人采用非法强制手段获取口供;

(4)提前律师介入刑事诉讼的时间:允许律师在第一次讯问之前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对讯问过程及沉默权的实施进行监督;

(5)保障在押犯罪嫌疑人的会见权和通讯权,避免犯罪嫌疑人在被羁押期间受到强制,保证在其受到强制时可以获得法律救济;

(6)严格控制犯罪嫌疑人的羁押时间和期限,并履行更为严格的审批程序;

(7)完善鼓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的规范,使认罪者真正获得“坦白从宽”;

(8)应当转变侦查观念和侦查模式,从依赖口供、从供到证的破案模式转变为主要依靠其他证据,由其他证据破获案件的模式。为此,侦查人员不仅要树立人权保障意识,还要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提高在不依赖口供的情况下侦破案件的能力,主动提高自己的侦查水平,注意增强侦查的智慧投入和科技投入。

在证据制度上,我们必须明确两项规则,一是对违法获取的口供绝对排除规则应上升到法律高度。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三条仅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却未明确规定禁止使用非法收集证据。

因而在刑事诉讼法在对证据的规定上这一条应当明确写入;二是对非法口供为线索获得的证据适用“毒树之果法则(Fruit of Poisonous Tree)”,即非法获取的证据所衍生出的证据亦为非法,原则上对以非法口供为线索获取的证据予以排除,同时设立若干例外情形。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应该正确对待沉默权,不要将沉默权看成是阻碍侦查的一大障碍。

任何权利都是相对于义务而言的,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权利根本就不可能存在。沉默无非是不能顺利得到有罪的口供,但如果证据充分,一样可以对其进行有罪的认定。

犯罪嫌疑人在选择沉默权权利的时候,也就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义务。规定沉默权并不意味着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一定能够保持沉默,规定"抗拒从严"也并不意味着犯罪嫌疑人一定会如实供述。

不妨再以米兰达规则为例,它本意不在阻止嫌疑分子说话、自白或解释,仅仅要求必须告知嫌疑分子可以请一位律师,并且如果本人愿意,也可以沉默。假如他能通过接受警察的讯问来洗刷清对自己的怀疑,他也可以放弃保持沉默和聘请律师的权利。

这一规则的实施提高了一般侦查人员的地位,并使讯问获得了一种新的尊严,供认也获得了一种新的诚实性和可靠性,疑犯对并非因强迫而作的供认一般不会翻供,而且能使疑犯自己认罪也降低了诉讼成本。米兰达规则保证了疑犯的程序正义和法律意义上的公正平等。

据称美国警方起初也是极为反感这一规则,实行一段时间后,发现那些作了有罪供述的犯罪嫌疑人由于是自愿供述,反而提高了证据的可信度,使得庭审成功率大为提高。于是,美国警察适应了这一规则,并成为此规则的实际拥护者。

这对我们的侦查工作也不妨是一个有益的借鉴。

四、尾声据称在近日长沙市第32中学在《关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六条规定》中赫然列道:学生对老师的提问享有沉默权①。这说明沉默权已超出法学界喋喋不休的学理讨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沉默权"规则是我国法制的一次重大飞跃,是一种全新的执法观念,不仅有利于国家法制的完善、司法的公正和公民人权的保护,更有利于提高侦查人员的办案、侦查能力以及自身的素质。它是人类通向文明的斗争中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体现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格尊严和自由意志的尊重,为其充分行使辩护权提供程序上的保证,反映出国家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文明与进步状况。

沉默,不光是表示软弱。沉默,有时也是强大的武器。

参考文献:

(一) 著作辞书类1.曾庆敏主编《精编法学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2.康树华、王岱、冯树梁主编:《犯罪学大辞书》,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3.王以真主编:《外国刑事诉讼法学参考资料》,北大出版社4.孙长永:《沉默权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5.陈光中、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6.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二) 期刊杂志类1.《外国法述评》2.《比较法研究》3.《中国律师》4.《法学研究动态》5.《当代法学》6.《法律科学》

(三) 报纸类1.《南方周末》2.《检察日报》3.《法制日报》4.《中国青年报》① 曾庆敏主编《精编法学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427页。① 游伟、孙万怀:《论刑事诉讼中反对被迫自证有罪的权利》,《法律科学》1998年第3期,85页。

① 孙长永:《沉默权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19页。② 宋英辉:《不必自我归罪原则与如实陈述义务》,《法学研究》,1998年第5期,第142页。

③ 梅芳、尚进:《论刑事沉默权的诉讼价值及缺陷》,《当代法学》1999年第5期,第21页。④ 同上。

⑤ 宋英辉:《不必自我归罪原则与如实陈述义务》,《法学研究》,1998年第5期,第145-146页。⑥ 王以真主编:《外国刑事诉讼法学参考资料》,北大出版社,第399-426页。

⑦ 孙长永:《沉默权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62页。① 陈光中、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4页。

② 游伟、孙万怀:《论刑事诉讼中反对被迫自证有罪的权利》,《法律科学》1998年第3期,第87页。③ 江晓阳:《沉默权的终极价值》,载《南方周末》,1999年10月8日。

④ 宋英辉:"不必自我归罪原则与如实供述义务",载《法学研究》1998年第5期。① 中国法学会:《关于在我国实行沉默权制度的部分观点综述》,载《法学研究动态》2000年第4期;② 康树华、王岱、冯树梁主编:《犯罪学大辞书》,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02-903页。

③ 易延友:“沉默的自由”,载《中国律师》2000年第3期。④ 参见《法德意三国刑事司法制度》,载《外国法述评》1995年第一期。

⑤ 卜思天·儒佩基奇著,王铮、降华玮译:《从刑事诉讼法治透视反对自证有罪原则》,载《比较法研究》,1999年第2期。① 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8页。

① 转引http://www.jklong.com。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两大法系沉默权的差异
发布时间:2013-12-19
两大法系沉默权的差异 两大法系沉默权的差异 两大法系沉默权的差异 被告人的沉默权最先是在庭审程序中得到确认的,后来随着人权保障观念的不断发展,才在审前程序中慢慢地也得到了确立。虽然在当......
沉默的父亲
发布时间:2023-04-08
自从黄老汉去镇里银行汇了一次款后,整个人就变了。农活少干了,整天独自一个人坐在自家屋檐下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一个月下来,他脸色泛黄,咳嗽也多了,整个人都变憔悴了。平时和黄老汉要好的几个老乡邻实在是看不下去了,登门对黄......
沉默的事物
发布时间:2023-01-27
对一切厌倦的时候 想说爱 都已经晚了 月光白花花撒满一地 照到窗台上的干花 我对它说过什么 我早已经忘记,那时候黄昏低矮 我在花园的中央 究竟说过什么 那些可以作证的植物 都去了哪里 那个可以信赖的小镇 ......
沉默欺诈
发布时间:2022-12-20
沉默欺诈 沉默欺诈 沉默欺诈 沉默欺诈,又称消极欺诈,是相对于积极欺诈(指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而言。它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故意向对方隐瞒有关的真实情况,或者故意或引导、放任对方在错误认......
沉默的枪声
发布时间:2023-02-09
这座坚城已基本被摧毁,但苏联军民仍抗击着法西斯德军,也包括15岁的民兵莫卡沙。 战友们都倒下了,现在只剩下他,还有他的小狗:卡卡。莫卡沙每打一枪,换一个窗口,卡卡都跟在后面。没有了子弹,莫卡沙打个手势,卡卡就会叼来子弹......
沉默权的立法思考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0-12
内容提要:沉默权是被告人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它是被告人的防御权、人格权,是对国家权力的制约权;它具有体现刑事诉讼价值、丰富刑事诉讼职能、实现刑事诉讼结构公正、完善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作用;没有沉默权的权利体系是不完备的权利......
论民事诉讼中的沉默权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民事诉讼中的沉默权 论民事诉讼中的沉默权 论民事诉讼中的沉默权 [摘要] 沉默权是一项具有充分道德基础的个人权利,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应拥有不自证其责的沉默的自由。本文以沉默权的产生及其限......
浅析沉默权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25
一、沉默权的概念及来源:沉默权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讯问官员的提问依法可以保持沉默或拒绝回答,不因此而受到追究,讯问官员则有义务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此项权利。简单地说,沉默权就是不回答问题的权利。又被称为反对自我......
民事诉讼当中的沉默权
发布时间:2013-12-19
民事诉讼当中的沉默权 民事诉讼当中的沉默权 民事诉讼当中的沉默权 摘要: 沉默权是一项具有充分道德基础的个人权利,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应拥有不自证其责的沉默的自由。本文以沉默权的产生及其限制为基点,从当事人真实陈......
论沉默权在中国的前景
发布时间:2022-12-19
【摘要】世界上多数法治国家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都赋予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项基本诉讼权利――沉默权。沉默权是否应在中国引入以及引入什么样的沉默权在学界产生了广泛争议。笔者认为沉默权在中国的建立虽然受到了很大的阻力和来自各......
致沉默的生活
发布时间:2023-03-04
在我的写作中,一直贯穿着一股暗流,发现者甚少,发现了也多是漫不经心的一瞥,只作为我写作的一个面向,寥寥数语也就打发过去。大家谈的多是我那些“正面强攻”这个时代与生活的小说。在这个光怪陆离、波诡云谲的时代,“正面强攻”......
沉默权的立法思考(3)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1-28
第四,沉默权制度是实现控辩双方地位平等、实施控辩式庭审模式的重要条件。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建立了控辩式的庭审模式,公诉人从居高临下的地位回到与被控方平等的地位,法官居中裁判,被告人在被法院定罪之前与控诉方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
不再沉默的水库
发布时间:2023-04-03
夜凉如水,露珠儿沾在裤角,一会儿就湿了;月圆了半圈,明明暗暗,倒映在水面上,朦胧了一片。我们坐在岸边的草丛里,屏住呼吸,想努力看清浮在水面的浮子,终究是什么都看不清。富有经验的虎芒已经在“出战”前提醒我们,夜里钓鱼不用看浮子,只要手里的鱼竿往下沉两三下,往上一拉,十有八九,鱼已上钩……不时有罗非鱼冒出水面吐泡泡,身旁也不时有人往上提竿,命中率比白天钓鱼还要高,使初次“出师”的我们兴奋不已。趁着换鱼.........
沉默有没有时机
发布时间:2015-09-14
有些同学从小就听过长辈的教导“祸从口出”“少说多做”,也有很多同学有过在课堂上不举手、不发言的经历,同时也有很多同学意识到,有时候沉默并不是金。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在什么时候可以保持沉默,什么时候则要尝试积极发......
沉默是面护心镜
发布时间:2023-03-12
在去日本的飞机上偶遇了一对中国台湾夫妇。他们坐在身边,旅途很长,但那一路我都无法安眠。他们一直争吵,确切地说,只有那位太太在喋喋不休。 我听了半天才明白了个大概。出门的时候,先生把钥匙给了家里的钟点工,请她定期去打扫......
孩子,你可以沉默
发布时间:2022-08-16
公开课结束,在课后点评环节中,学生“上课不喜欢发言”的现象受到了广泛关注。说这是习惯问题,势必引发课堂气氛沉闷,导致教师自问自答、自说自话的尴尬境地。面对教师们的好言相劝,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学生尽快养成喜欢发言的好......
浅析沉默权(2)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27
三、建立有限沉默权制度(1) 随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缔结以及新加入公约的成员国不断增加,加快了沉默权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国际条约也是我国法律的渊源之一,我国在加入公约时又未有任何的限制规定,因此,在我国刑事诉......
冬日的沉默(外二首)
发布时间:2015-08-21
惊闻一个诗人 自杀 好久不置一词 诗和诗人 进入寒冬时节 所有利好的消息 都被一场突如其来的 冰雪封杀 寄予厚望的天空 固执地擦去 翅膀飞过的痕迹 谁,还能有幸 看到天使的芳容 朋友,在想去 也去不了的江......
海的沉默 2014年5期
发布时间:2023-01-17
当梅尔维尔在伦敦看到《沉默如海》这本英译版小书的时候,祖国法兰西已经沦陷在纳粹的铁蹄之下。1941年10月,作家兼插画家让・布鲁勒在法国北部的沦陷区写下了这个短篇,书名取自友人圣波尔・鲁的一句诗:“面朝大海,人才能更接近上......
直视生活中的沉默
发布时间:2023-03-29
沉默是金,人们常说。这话还被写成大字,镶在框里,贴在很多墙壁上。人们用它来告诫自己:言多必失,少说多做,祸从口出,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总之,能闭嘴的时候就闭嘴。 但是马丁・路德・金说过:历史将记取的社会转变的最大悲剧......
试析“沉默”的话语意义与交际功能
发布时间:2023-03-28
提 要:“沉默”是各民族言语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交际现象。它关涉到社会、文化、民俗、心理、语言等许多领域,具有丰富的话语意义和强大的交际功能。语言学界一般将其视为非言语交际的一种形式,从语义、语用、交际功能等方面加以研究。......
沉默的诺查丹玛斯
发布时间:2023-07-09
已经记不清是谁提议来参加这个“阴风惨惨怪谈会”了,其实我是不怎么感兴趣的。一群成年人找个传说中闹鬼的大宅,围成一个圆圈,讲各自的恐怖经历,想想都很幼稚。游戏的规则也很简单,每个人带着一根点燃的蜡烛,讲完所谓的亲身体验......
沉默是灯下的武器
发布时间:2016-05-18
时光像是出了车祸,从此再没好起来过。 但所幸,这些年我所遭遇的不幸,最终都成了我的武器。 一 不得不承认,我是一个耽于过去的人。回首仿佛成为一种惯性,那些好的、坏的、漂亮的、不漂亮的人和事,常常以各种姿态鬼使神差地......
于敏:惊天的事业 沉默的人生
发布时间:2023-04-27
这一刻,距离罗布泊沙漠腹地一声惊天“雷鸣”――1967年6月17日8时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 国产专家一号 “在我这里,除了ABC,其他都是国产的……当然要留学,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回来再给国家做点......
“沉默的杀手”――帕金森病
发布时间:2015-08-26
拳王阿里、数学家陈景润、科学家巴金……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都是被“沉默的杀手”、“慢性癌症”――帕金森病带走的。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帕金森病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出现。由于起病和发展都很缓慢,患者会误认为是身体的正......
沉默权与禁止刑讯逼供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30
一、引言 1997 年新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对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据此,绝大多数人认为,我国新刑法......
她们都选择 不再沉默
发布时间:2022-09-04
“打破沉默者”上《时代》封面“打破沉默者”成为《时代》“年度人物”,这是对美国2017年的文化反思以及“我也是”运动的认可。该标签由44岁美国社会活动家和服务弱势女性的纽约社区组织者塔勒纳・伯克2007年创建,旨在帮助性骚扰和殴打的受害者。参与“我也是”人们的行动使得性骚扰和性侵这类往往被掩盖的丑陋现象在全球范围引起关注和讨论,其中大多数参与者是女性。“我也是”真正传播到全世界,是因为近几个月来被.........
梅加瓦蒂,沉默的“雌狮子”
发布时间:2023-04-13
她曾是印尼首位女总统,如今仍是执政党主席 人物简介 梅加瓦蒂,生于1947年,印尼首位总统苏加诺之女。2001年,当选为印尼首位女总统。现为印尼民主斗争党主席。 三次冲击总统宝座的梅加瓦蒂自然不甘心大权旁落。2004年卸任总统后......
沉默权之与刑事诉讼研究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提要】本文从沉默权的概念、存在的依据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就我国刑事诉讼中确立沉默权制度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关 键 词 :刑事诉讼 沉默权制度 确立 思考从新中国成立到今天,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历经了几次修改,但都没有真正的把......
试论沉默权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
发布时间:2023-01-17
试论沉默权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 试论沉默权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 试论沉默权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 前言:西方沉默权是一项自然权利,是一项人权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项无罪推定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公民法律素质的不......
浅议我国设立沉默权制度(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29
【论文关键词】沉默权 司法制度 模式 论文论文摘要:沉默权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否真正享有辩护权的基础所在。本文借鉴了国外沉默权的相关制度,进一步探讨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模式,力......
浅论沉默权对遏制刑讯逼供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3-01-12
2013年的张高平叔侄强奸案的尘埃落定,舆论把刑讯逼供导致的冤假错案推到风浪尖上。刑讯逼供与冤假错案是毒树上的花与果,对此,我国法律从业人员早己达成了共识,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制度杜绝刑讯逼供,实现司法正义,保障人权,但是对于......
《哈姆雷特》:“此外惟余沉默”
发布时间:2023-04-25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段独白/旁白,已成为《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形象的代名词,也是莎士比亚的标志性语言,数百年来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或文本中流传,以“原声”或以各种戏仿的变体。前者是生活中迟疑者......
段瑞秋:让战争中的性暴力受害者不再沉默
发布时间:2023-03-02
从凄美的爱情故事到狰狞的历史真相 类似杜拉斯《广岛之恋》 中凄美的爱情不但不存在,关于侵华日军对中国女性实施性暴力的故事却在别人的讲述中一点点呈现出狰狞的原貌。离血淋淋的真相越近,震惊和羞愧之感就越猛烈地冲击着段瑞秋。......
浅论言语行为理论对会话语篇中“沉默”的解释
发布时间:2023-05-26
"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 “沉默” 话语分析 〔论文摘要〕言语行为理论在分析言语交际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非言语交际也是交际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用言语行为理论来分析非言语交际中的沉默现象,并且在分析的过程中涉及很多......
后印象派大师沉默如谜的爱情
发布时间:2015-08-21
波纳尔不喜欢站在人前,不喜欢繁琐的生活。19世纪末,全世界都在涌向巴黎,他却搬到了乡间,安静地画玛尔黛。 当波纳尔发现玛尔黛也不喜欢被人注视后,他有种相见恨晚之感。于是他们俩出门时,哪怕是晴天,波纳尔也带着伞,遮盖住玛......
鉴赏《逃难的雅兹迪》——沉默的力量
发布时间:2022-08-13
照片当然会说话,有什么辜情发生了或王在发生着,你看图,一目了然但是现在你看这样一幅照片,你可以感知其中的暗示,却没有任何言语的征兆沉默笼罩一切。 以知识的维度一世间万物,莫不可说_但是人生中确有不可言说之事,此即其一。......
组织中员工沉默的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23-01-20
摘要:员工沉默可以被定义为:当员工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提出建议、观点或想法,从而对组织某方面进行改善,却因为某种原因,选择沉默并保留自己的观点,或者不完全提出自己的观点。本文基于以往对员工沉默这样一现象的科学研究......
我国刑事诉讼设立沉默权规则的必要性
发布时间:2013-12-19
我国刑事诉讼设立沉默权规则的必要性 我国刑事诉讼设立沉默权规则的必要性 我国刑事诉讼设立沉默权规则的必要性 论 文 摘 要 沉默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的对司法人员的讯问保持沉默,不证明......
论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之可行性(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15
[摘要]随着我国公民法律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媒体转播技术的日新月异,沉默权已经开始为许多平民百姓所津津乐道。然而对沉默权是否引入我国的司法体系,学者们有着不同的见解。本文将分析沉默权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 [关键词]沉默权制度 可......
我国引入沉默制度的思考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28
[摘要]:沉默权制度是西方国家诸多国家刑事诉讼程序中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保障人类尊严不受侵犯的法律手段之一,是刑事司法公正的标准之一。在我国法学界,关于“沉默权”问题一直存在着较大分歧。 [关键词]:......
游子山,一个让心沉醉的地方
发布时间:2023-05-20
除了这里以外,我想再也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让我如此沉醉,如此痴迷,如此销魂……这里,深深呼吸一下空气就是一幅写意山水画;轻轻抚摸一下花山天然林就是一曲诱人的小夜曲;沿着栈道随意奔跑一下就是一支情趣盎然的舞蹈……蓝天、森林......
从话轮转换角度看待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沉默
发布时间:2023-04-25
摘 要:日常对话里最基本的方式就是话轮。话轮是指在交流的时候,作为拥有这一时段发言权的一方,在这一时段内做出对整个会话有意义的贡献,包括言语的描述、声音的音调等,其中也包括了具有交流意义的并非无谓的用于呼吸的沉默。根据......
让幽默伴你一生
发布时间:2015-08-24
幽默面对衰老疾病 在一个有众多名流出席的晚会上,已失去昔日风采,鬓发斑白的巴基斯坦影坛老将雷利拄着拐杖蹒跚地走上台来就座。主持人开口问道:“您还经常去看医生?”“是的,常去看。为什么?因为病人必须常去看医生,医生才能......
浅析企业中层管理者沉默行为
发布时间:2016-07-25
企业应从招聘环节淘汰潜在的沉默者、培训环节鼓励进言者、高层重视中层人员的进言、人岗匹配、建立畅通的沟通体系等方面努力。由编辑老师为您提供的企业中层管理者沉默行为,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企业的组织分为三个管理层次: 高层管理......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员工沉默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7-01
“员工沉默”是管理学和心理学领域重要而新颖的概念,这一概念主要研究企业各阶层员工的沉默问题。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西方学者提出来的,以研究西方国家员工沉默为主。而中国员工沉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国传统文化、特定社会背景造成的......
学生课堂上的沉默剖析及对策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22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教师按自己预设实施教学时学生却不同程度地出现沉默,对此我们许多教师“耐不住寂寞”,不忍心让课堂上有限的时间白白流失。于是,频频“支招”,以求快速打破沉默,摆脱僵局。其实,沉默并不表明教学进程“卡壳”,也不说明讨论活动失败,更不能说沉默就是什么都没有发生。因此,我们要全面理解沉默,善待沉默,耐心等待学生从沉默中“爆发”。一、形成沉默的缘由其一,课堂教学过程是师.........
关于企业中层管理者沉默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25
企业中层管理者沉默行为研究建立畅通的沟通体系等方面努力,减少中层管理者的沉默行为。 企业的组织分为三个管理层次: 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在组织的运行中,他们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起着不同的作用。作为决策层的......
民商法中沉默的法律含义–教学案例解析(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07
民商法中沉默的法律含义 – 教学案例解析 范剑虹[内容提要]本文分导言、文献、案例与研究。在导言中,本文指出在抽象与具体之间互相阐明的思考与推理能力的训练的重要性;在文献中,列出了与下列教学案例有关的论文与教科书以及法典评论......
关于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反思
发布时间:2023-01-11
【摘 要】沉默现象在不少农村小学的英语课堂上都比较常见,产生原因包括教师态度、学生性格、课堂气氛等。此种现象表现为很多学生不关心教师提问内容,在课堂上始终保持一副不参与、不配合的态度。对于这种局面,英语教师不应听之任之......
幽默与笑话
发布时间:2022-09-07
天热请讲冷笑话 ◆有一种天堂,叫“人煎”天堂。我和烤肉之间,只是一撮孜然的距离。 ◆夏天来临,我没有如期瘦得好似一道闪电,却意外黑得像一朵乌云。 ◆当电风扇变成了电吹风,我觉得人生都失去了意义。 ◆女孩,遇到给宿......
幽默名人幽默妻
发布时间:2015-08-28
刘海粟与夏伊乔 刘海粟是20世纪杰出的艺术大师,他与夫人夏伊乔相伴相随六十载。1988年,夏伊乔陪伴93岁高龄的刘海粟第10次登上了黄山。刘海粟在新作的画上题诗“泼墨淋漓笔一支,松涛呼啸乱云飞,黄山万壑奔腾出,何似老夫笔底奇”......
游戏色彩下的沉重话题
发布时间:2016-05-11
少功先生的小说意蕴丰厚,视野宏阔,题材风格多样,这次我们呈献给读者的《暂行条例》是一篇政治寓言小说。所谓政治寓言小说,就是用虚构的人物形象和看似荒诞的故事情节,曲折地隐喻政治生活,往往带有强烈的讽喻性和批判性。读者读......
让机智和幽默飞
发布时间:2015-09-14
语言的艺术,艺术的语言,含英咀华,百谈不厌。往往于寻常字眼,平平话语中,飞出机智与幽默,溅起情感与意念,令人陶醉。 领袖与人民,情意绵绵,佳话连连。 红军转战陕北的艰苦岁月,一天深夜,毛主席和十几位同志共睡一个小窑......
“凡不可说的,应当沉默”——关于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札记
发布时间:2013-12-19
“凡不可说的,应当沉默”——关于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札记 “凡不可说的,应当沉默”——关于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札记 “凡不可说的,应当沉默”——关于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札记 一、“凡不可说的,应当沉默” ......
浅析幽默话语的特性
发布时间:2023-05-13
【摘 要】幽默是一种具有诉诸理智的“可笑性”的精神现象,它引人发笑,但不庸俗,言语含蓄,富有哲理。作为交际活动重要依托的幽默话语,同样具有此特性。本文主要以言语行为理论为主,语境分析为辅,重点探讨幽默话语的特性。 【......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沉默现象探源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3-12-19
" 【论文关键词】 大学 英语教学 学生沉默 教学风格 原因 对策 【论文摘 要】 本文分析了导致大学英语课堂学生沉默现象的原因,探讨了打破课堂沉默的对策。要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平衡外向性格同学和内向性格同学之间的提问次数......
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发布时间:2023-04-27
摘 要: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育者的神圣职责,也是每一位教育者应尽的义务,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让学生学到生存的本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使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文章数不胜数,大都蕴......
试谈有关高职高专英语课堂学生沉默不语现象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2-08-07
" 论文关键词:高职高专 英语课堂 学生沉默 多媒体教学 小组合作 教师提问 委婉语 论文摘要:英语课堂,学生不愿开口,对教师的提问不做任何回答,这在高职高专的英语课堂上,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高职高专英语课堂......
让“沉睡”的干部“醒”过来
发布时间:2023-01-10
公务员职务一般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两类。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有实权有待遇,而后者没有实权,但享有相应的级别待遇。 由于大多非领导职务干部是从领导职务上退下来的,他们资格老,工作经验丰富,单位主......
“高铁第一人”张曙光浮沉
发布时间:2023-03-12
“高铁第一人”张曙光浮沉 因为“很会来事”,他一跃成为部长的亲信,并由此掌控中国高铁的命运,运筹帷幄,颇受业内人士的赏识;然而,一转身,他成为了阶下囚被曝涉贪高达20多亿美元。 张曙光的位置相当特殊。以职位论,张曙光虽然不......
一袋沉重的友情
发布时间:2022-10-05
见多识广的我,在世界各地买东西都不会轻易出手,而只要出手必有所获,也算是个杀价高手。直到我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时,遇见顶尖高手。 我在大市场里到处闲逛,皮衣店的小胡子老板热心地出来招呼我:“来嘛,进来坐坐。我不是要跟你......
沉默未必不是金:企业家负面曝光事件的应对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6
2014年5月Journalof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SocialSciencesEdition)May2014沉默未必不是金:企业家负面曝光事件的应对策略研究彭志红,熊小明摘要:本文探究企业家负面曝光事件的应对策略是如何影响消费者对企业家形象评价的。以往对于危机事件的应对,缄默策略被认为是最不可取的方法,本文试图为这一理论寻找边界条件。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当企.........
一点点开发幽默
发布时间:2015-09-15
成功出演《霍比特人》《格列佛游记》的英国著名演员比利・康诺利年轻时,只是苏格兰一家造船厂的电焊工,他其貌不扬、个头矮小,没有人认为他会有什么大前途。 但康诺利却有自己的理想,他想成为一名出色的自弹自唱的民歌歌手。为此......
随权力沉浮的“瓷场”
发布时间:2015-07-30
前些年景德镇的瓷器市场,的确陷入一种畸形的繁荣。省委书记的夫人是“艺术发烧友”,几名市领导又是“艺术大师”。有外地友人甚至开玩笑说:“贵圈颇乱!” 如今,艺术品生意萧条下来,许多景德镇人士认为这并不是坏事。 在不久前......
让沉闷的学生“活”起来
发布时间:2015-09-14
虽然我们学校的学生成绩很差,但他们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老师,我也想学好,可是……”其实,我们老师也如学生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我们也想教好,可是……”面对我们的这些学生,老师们都很彷徨,很无奈。我不止千万次......
一个时代的疼痛――《春风沉醉的夜晚》
发布时间:2023-04-14
摘要:娄烨是中国第六代导演中的先锋人物,2010年的新作《春风沉醉的夜晚》获第62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电影表现了卑微的小人物寻找爱情的艰难,以及在爱情面前被剥落的尊严。通过这样一个悲伤情怀的爱情故事,表现整个时代的疼痛......
倾情投入,默默耕耘
发布时间:2015-08-17
当下,在哈尔滨市各委办局参加过两届修志的可谓是凤毛麟角,市发改委志办负责人崔振礼就是这少数人中的一位。十六年中他为部门的修志工作呕心沥血,做出了巨大贡献。十六年,也让一个曾经年富力强的中年人变成了鬓染白霜的老者。领导......
一“沉浸”你就赢了
发布时间:2023-03-27
帕尔默・拉克是一名90后,出生于美国南加州的一个普通家庭。他从小就痴迷游戏,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由于外界的干扰因素太多,他总是感觉无法沉浸在网游的氛围里,没有身临其境的酣畅感。于是,他想方设法要搞到一个玩游戏的头戴设备。 ......
林语堂:幽默是一种人生的态度
发布时间:2023-05-13
林语堂被尊称为“幽默大师”,他富有创造性地把英文的Humour音译为中文的幽默,从而使幽默一词在中国迅速流行开来。对此功劳,林语堂表现得很谦虚,他在自己的《八十自叙》中说:“并不是因为我是第一流的幽默家,而是在我们这个假道......
幽默,让英语课堂动起来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 要】要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继而“乐其道”,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而教学幽默就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幽默是现代教师的重要素质,是人类智慧火花艺术的闪现,它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表现出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幽默教学,让课堂活起来
发布时间:2023-02-10
【摘要】教师将幽默运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会起到特殊的功能和效用,它会造成一种引人发笑而又充满情趣的课堂教学氛围。那么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使整个教学过程富有幽默感呢?一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幽默素材,二要使用幽默的教学语言,包括适时运用口语和体态语言进行教学,三要适当补充幽默素材,四要利用各种修辞手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和教师愉悦地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关键词】幽默;功能和效用;教学实践幽默是一种审美.........
一代“球王”庄则栋的沉浮人生
发布时间:2023-07-02
他是世界乒坛的传奇人物,曾经三次蝉联世界冠军、全国冠军、国家队内部冠军。他打开了中美两国友好的大门,推动了影响深远的“乒乓外交”。庄则栋在34岁时任国家体委主任,一度达到荣誉顶峰,但后来,他从人生顶峰跌落谷底…… 乒坛......
幽默一束 2014年4期
发布时间:2022-11-05
玻璃球 一诊所前坐着三个小孩――大男孩、小男孩、女孩。护士问:“三位小朋友,哪儿不舒服?”大男孩说:“我吞下了一个玻璃球。”女孩:“那玻璃球是我的。”小男孩:“接下来是我玩!” 脆不脆 十岁的哥哥拿了一包锅巴在院子......
默克尔:一分钱的礼物
发布时间:2022-11-03
前不久的一天中午,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两位保镖的陪同下,走进一家西餐厅就餐。人们早已习惯总理的平实作风,也就见怪不怪了。 默克尔一行刚刚坐定,突见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急匆匆推门进来,四处查看,好像在寻找丢失的物品。一阵徒......
最后一位格格金默玉的曲折人生
发布时间:2022-12-30
金默玉2007年接受香港凤凰卫视《鲁豫有约》栏目采访。这位戴金丝眼镜、涂着鲜艳的红色唇膏和指甲油、常爱穿着白色夹克和皮鞋的耄耋老人,说起一生的坎坷磨难,竟如此的淡定、豁达,她说人这一辈子,本来就有很多的起起落落,生活的起落又何必埋怨,面对它就是了。出身王族1918年,金默玉出生于辽宁旅顺,原名爱新觉罗・显琦,汉名金默玉,暗喻“墨玉”,是美玉中的珍品。父亲是清朝八大世袭亲王之一――努尔哈赤的弟弟后裔.........
谔谔争臣与默默谀臣
发布时间:2023-03-11
有如财务的年终扎账,“舆场”一年一度的岁末年度人物评选,可视为精神文化领域的“年终结算”。正如卞之琳的诗所写:“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那几位穿过历史风雨、历经时空检验,为公共利益尽显个体力量的......
“阴沉”主题的变奏
发布时间:2022-11-17
摘 要:符号美学认为,艺术是表现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冯至的《北游》组诗通过一系列符号形式的创造组合,向读者传达了“阴沉”的变奏曲,创造出了对20世纪30年代处于中西方文化冲撞的缝隙中内心充满苦闷、傍徨的最先觉醒却不知......
唤醒孩子内心沉睡的话语
发布时间:2015-09-15
〔关键词〕自闭症状;沙盘游戏疗法;辅导个案 在学校,我们可能会碰到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和普通孩子一样拥有清澈的大眼睛和天真的脸庞,然而他们又执拗地不愿与人交流,甚至是自己的父母…… 一、个案介绍 个案小全(化名),8......
别让沉没成本误导决策
发布时间:2013-12-18
别让沉没成本误导决策 别让沉没成本误导决策 别让沉没成本误导决策 沉没成本是决策非相关成本,但与其相伴随的机会成本却是决策相关成本,需要在决策时予以考虑。 现实经济中,骑虎难下的投资项目比比皆是......
人性的升华与沉沦
发布时间:2023-07-18
摘要:19世纪法国作家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塑造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男性形象,他们有着不同的外表,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结局。本文通过分析这两位男性的形象进而集中探索两位主人公人性走向的原因。 关键词:伽西莫多;克洛德;宗教神权......
幽默是与人为善
发布时间:2022-11-22
真正的幽默者,无论幽默别人还是幽默自己,总是与人为善,如口吐莲花,美妙不绝,让人感到似春风拂面,如阳光暖身。反之,如果出自恶意,就像严冬怒吼的冷风,扑面刮来的冰凌,使人痛苦,使人难堪,那不是幽默,是讥讽和挖苦。真正的......
英语会话中幽默的生成与理解
发布时间:2023-03-09
幽默语言在令人心情愉悦的过程中传递着只可意会的言外之意,实现着特殊的交际意图。会话幽默作为言语幽默的一种表现形式,以言语交际行为产生幽默感。语言自身并不幽默,只有和语境以及要表达的意义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幽默感。幽默的话......
幽默party
发布时间:2015-08-25
分 手 昨晚我跟老婆吵架,我很生气,冲动之下我愤怒地跟她说:“分手吧!你给我滚!” 老婆眼含热泪摔门而出……我突然有些后悔,这时,我突然听到楼道里砰的一声!天哪,她该不会是自杀了吧? 我发疯一样地冲了出去,结果看到......
幽默party
发布时间:2023-03-02
节约用水 昨天我感冒了,去医院打点滴,一瓶很小的药水就收费100多元。 于是,我问护士:“以前都是大瓶装的药水,现在怎么才这么小一瓶?” 护士淡淡地说:“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路宋军 荐) 借手机 这天,我加完......
幽默party
发布时间:2023-04-29
对 话 我在地铁上听见一对情侣的对话。 女生说:“我给你发消息,为什么不马上回啊?人家等着多着急,你知道吗?” 男生说:“可我马上回,你又马上回我,我再马上回你,这就没完啦。你得这么想:这就是网球比赛,你抽过来,我......
幽默party
发布时间:2023-03-06
暴 力 只要父亲喝了酒,一场“家庭暴力”就会发生。 我忍不住问他:“爸,你为什么要喝这么多酒?” 父亲忧郁地说:“麻醉了全身,挨你妈打的时候才不会那么疼。” (秋千 荐) 做 题 我和女朋友互做“你懂我吗”的游戏......
一句话读懂一个人
发布时间:2023-07-08
现在的许多励志课都是教人如何了解和使用自己,而不教人读懂和善待别人,也就是说这些励志课都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却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别人的感情和需求。但成功绝不是一个人就能行的,它离不开对他人的关注,知己知彼、爱屋及乌才让......
《何以笙萧默》瞄准“五·一”
发布时间:2015-08-27
3月15日,之前因改编版权问题引发争议的电影版《何以笙箫默》在北京举行了主题为“十年・一刻”的发布会。影片主角黄晓明、杨幂亮相。该片由乐视影业出品发行,乐视生态协同,北京海不扬波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承制,定于5月1日在全国公映......
关于关联理论对幽默话语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关键词:言语幽默;会话含义;关联原则 论文摘要:幽默话语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是我们不可忽视的,本文依据语用关联原则通过举例对言语幽默的会话含义进行了分析,探求语用规律与幽默的关系。 一、 引言 幽默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