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论不可译性——理论反思与个案分析

论不可译性——理论反思与个案分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15 01:01:02
论不可译性——理论反思与个案分析
时间:2023-02-15 01:01:02     小编:
" 摘要:本文区分翻译研究中经验和先验两种进路,并认定后者方能通向翻译理论。本文又区分翻译理论涉及的四种必要条件,并将之归纳为语言/非语言两类必要条件,以确立语言必要条件的逻辑先在性。本文顺现代语言学理路,认定语言必要条件即结构问题是指语言符号之间的聚合关系。不同语言之间聚合关系转换的可能性/不可能性决定了可译性/不可译性。本文通过《静夜思》个案分析来展示结构转换不可能性的一面,从而论证了不可译性。

关键词:不可译性;先验;必要条件;聚合关系;组合关系

Abstract: The paper differentiates two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empirical and the transcendental, and argues for the latter as the way to theorizing translation. Theory involves four necessary conditions. The author spanides these conditions into two main groups – linguistic and extra-linguistic – and argues that the linguistic conditions are logically prior to the extra-linguistic conditions. In the light of modern linguistics, the linguistic condition or the structure is a priori and refers to the paradigmatic relations of linguistic signs. The possibility/impossibility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one linguistic paradigm into another shapes the problematic of translatability/untranslatability. A case study of the poem “Jing Ye Si” reinforces the theoretical argument with untranslatability as its focus.

Key words: untranslatability; transcendental; necessary condition; paradigmatic relations; syntagmatic relations

1. 理论反思

1.1 先验与经验

面对翻译研究,我们可以提出两类性质不同的问题,从而导致两种不同的方法,最后又将呈现出两种虽可互补但性质迥异的成果。

问题之一:如何在句段层面尽善尽美地完成两种语言之间的话语转换?问题之二:一切翻译如何是可能的或者不可能的?第一个问题关注翻译行为本身(translation performance)。此“行为”与索绪尔的“言语”(laparole)或一般所谓的“言语行为”(speech act)相对应。这是一个经验性(empirical)问题:一旦跨越了经验之界,就是非法的。第二个问题不关心“如何将一段话语翻译得更好”等技术性问题,而是要追问:使一切翻译成为可能/不可能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它与经验相关,但不等于经验。其性质是认识论意义上的先验(transcendental)。

第一个问题和涉及的方法,与常识相通,而且实用价值显著。正因为此,这种淡化了认识论维度的翻译研究,如同缺乏科学性的传统语法一样,仍然充当着课堂教学的主角。通过翻译的成果,也可以从翻译行为中抽象出几条乃至几十条训律,当做“理论”来讲授。其合理性,主要体现在它对技能训练的关注。但是,技能训练与理论思考毕竟是两回事。一旦混淆,此进路的弊端就会暴露出来。此弊端可称之为“从经验到超验的飞跃”:一方面,每一次翻译行为,都是一次语用事件,既不可重复又不具备普遍有效性;另一方面,对尽善尽美的追求,又往往驱使经验行为膨胀成对超验的追求(transcendent inquiry)。熟知的案例是所谓“信达雅”三字经。这个念了近百年的经,隐含了一个不合法的哲学认识论假定:我们可以超越自身的经验界线,在语言和语境两个方面同时进入他者的世界。其政治和伦理学蕴含是将异质归约为同一(reduction of the Other to the Same)。这种“从经验到超验的飞跃”,既是对意识形态嬗变的回应,也是乌托邦社会工程在翻译研究中的折射。从唐代佛经翻译到如今,一千三百余年了,汉民族的翻译研究一直执着不懈且洋洋得意地在“经验 —— 超验”这个怪圈中徘徊。①就研究的主体而言,文学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之间几乎没有区别,审美和认知混为一谈。这种严重匮乏先验意识的智性传统,正是近代科学认识论未能在汉语文化圈中生成的根本原因。在长达一个世纪的西学东渐过程中,我们往往用经验来理解先验,然后通过各种渠道直奔超验。文学/文化批评如此,翻译研究亦然。经验当然要研究。但是,无先验则无理论。

第二种性质的问题和理路,要探索那些逻辑地先在于一切翻译行为同时又是任何一种翻译行为都无法摆脱的基本要素。它感兴趣的是“科学”,不是立竿见影的“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科学家最关心的不是如何描述和说明某一个家族的某一种遗传现象,而是要探讨一切遗传现象如何是可能的这个先验问题。他们为这个逻辑地先在于一切遗传现象的必要条件取了一个名字“基因”,然后再通过可控制的实验去证明它的存在 —— 从先验假设返回经验证明。同样道理,翻译理论不是教会学生如何去从事具体的翻译活动并获得优质的译文,而是要解释翻译本身如何是可能或不可能的。在这个先验的问题框架内,不容许出现任何超验的问题,如“上帝存在”、“终及关怀”、“信达雅”等等。

立于认识论和现代语言学基础之上的翻译理论,只涉及“临在性”(immanent)领域。②它要探讨这些临在性领域,如何影响和决定了翻译的行为。对其中任何一个临在性领域的全面关注,都可衍生出一套相对独立的翻译理论;但是,没有哪一种理论可以涵盖其它临在性领域内的所有问题。这些临在性的、逻辑先在的必要条件,大致区分如下:

A. 原文语言(source language)和译文语言(target language)的结构,即:符号与符号结合并构成系统的特定方式。

B. 使原文和译文能被各自社会接受的写作成规和阅读成规。成规是多价性的;认知、伦理、审美都包括在内。

C. 写作/翻译发生时的社会文化上下文。它指向特定的意识形态动因。此动因必然影响创作和作为再创作的翻译行为并在原文/译文中再显。

D. 原文产生时那种特殊的个人化的情景,即:一种绝对不可重复的语用事件,其中包括了创作者个人才智的闪耀和对社会文化上下文的独特回应。此语用事件,又必须通过译者在另一社会文化上下文中的想象来重构,从而导致了另一个语用事件。重构的可能性,是建立在头一个语用事件的不可重复/必须重复这个悖论之上的。

显而易见,上述四类必要条件全部都逻辑地先在于一切经验性翻译行为,同时又对后者施加决定性影响。先验进路,必须分门别类地瞄准上述不同的临在性领域,提出各自的理论框架。另外,按分析法而不是综合法,③上述四种必要条件的先验程度也不一样。从第四往第一倒数,逻辑的先在性不断增强,其理论的涵盖面也不断拓宽。最具先在性的,便是语言的结构问题。追到底,可译性和不可译性将取决于这么一个问题:在什么意义上,两种语言之间的结构性转换是可能的?在什么意义上,则是不可能的?通过翻译行为而出现的理解/误解之共生现象告诉我们,可能/不可能同时存在。研究不可译性,出于方法论和主题的需要,当然会悬置可译性,但不等于否定后者。无论侧重可译性还是不可译性,最基始的翻译理论仍然是研究结构转换问题的理论。这也是本文反思和个案分析的焦点。

1.2 区分两类必要条件

上述第一种必要条件即语言结构,为语言共同体全部成员分享。作为结构,它是一种抽象的形式,没有具体的内容,却为所有的内容(包括敌对的内容)提供了逻辑先在的运作机制。此条件,可称为语言的必要条件(linguistic necessary condition)。后三种必要条件涉及具体内容,与特定意识形态发生关系。它们不是“语言性”的——非语言结构的,却又与语言性纠缠在一起。三者可并称为非语言的必要条件(extra-linguistic necessary c" onditions)。

在研究语言翻译问题时,一定要区分语言的必要条件即语言结构(la langue)和那种包含形形色色非语言要素同时又“寄生”于语言结构的所谓“语言”(le langage)。后者就是常识所指的“语言”,它总是与非语言的必要条件纠缠在一起,使“语言”这个概念处于一种“未经审视”(unexamined)的状态。符号学的实际创始人叶尔姆斯列夫指出:一定要先弄清语言结构及其运作方式,然后再进入涉及哲学、文学、社会、逻辑、心理学等众多学科内的各种语言问题(Hjelmslev, 1963: 5-8)。70-80年代的语用学转向,将研究的重心投向各种非语言的必要条件。但是,不能为了语用而悬搁结构,更不宜抛弃“语言结构”(la langue)而返回“语言”(le langage)。因为这无异于重拾19世纪的语言观。文化人类学内的结构主义神话批评和后现代的社会语用学就是这样做的。④顺索绪尔/叶尔姆斯列夫开辟的共时语言学理路,我们甚至可以追问:英美语言哲学所言的“语言”,是指la langue还是指le langage?(英语中无langue和langage之分,只有一个词language。)我以为是指后者。那么,这种“集物理、生理、心理、逻辑、社会学等等为一体”的“语言”(Hjelmslev, 1963: 5-6),又如何能将意义、指涉、真理等问题分析得一清二楚呢?同样道理,忽略了语言结构的先在性和结构转换的可能性/不可能性,一切翻译理论都会有违初衷地被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等非语言学问题冲淡乃至消解自身的理论目标,从而失去作为一门相对独立学科的必要条件。

当然,语言的必要条件和非语言的必要条件,不能绝对分立。但是,两者之间的范式性区别和语言的必要条件之先在性必须坚持。综合了两类必要条件的翻译理论,至今尚未出现。笔者以为不可能,并视之为诗学乌托邦终极关系之非法套用。所谓“全面地整体地看问题”,并不等于将问题的全景都能同时纳入视域,而是要求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持视角的局限性,明白其边界线大致在何处。各种翻译理论之间的互补,有助于克服单一理论的局限性。但是,互补不等于否定各种理论之间存在的逻辑先在性强弱之别。研究语言翻译,首先要研究语言的结构。语言结构的转换,是一切翻译理论无法回避的基始问题。

1.3 警惕翻译理论的误区

翻译理论的另一误区是玩“提喻”(synecdoche)的游戏,即:以部分代全体。典型案例是解构主义对翻译“再创造性”的极度张扬。有论者尊之为一种新的翻译理论(陈德鸿、张南峰,2000)。解构策略的线索并非“不确定”,而是非常清楚:在质疑“我注六经”之可能性的同时——即推翻“信”的原则,将“六经注我”的不可避免性推向极端,以“再创造”来消解不可重复/必须重复的悖论。此悖论,其实是一种“二律背反”(antinomy),因此不可以通过等级二元的重建来消解。换言之,即便在语用事件之“重构”这个问题框架内,解构主义翻译观的合法性就已经颇成问题了。然而,此翻译“理论”并没有到此就收手。它的最终目标是以“再创造”或“六经注我”为武器,去颠覆先在的语言结构,瓦解先在的写作/阅读成规,批判先在的社会文化上下文。这实际上是以“再创造”的名义来替代实乃消解其它翻译理论的可能性:“提喻”游戏的活用典范。颇具反讽意味的是:正是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为我们揭示了“提喻”的政治含义和权力意志。不过,解构主义又认为“提喻”虽有暗渡陈仓之虞,但在话语实践中却无法清除。先指出某种“过失”及其不可避免,然后又凭此“过失”去横扫一切,其雄辩之力有如“我是流氓我怕谁!”这种翻译研究中出现的虚无主义反乌托邦倾向,与追求完美秩序的“信达雅”乌托邦追求一样,都是反认识论的。在哲理层面,两者均涉及本体和终极关怀问题,在特定的社会政治生活中也可以承担积极的先锋批判的使命,但无法替代认识论探索和翻译理论之建构。德里达和奎因之言可以启发思考;就翻译理论而言却不足为据。中国学界对此不可掉以轻心,因为从乌托邦转到反乌托邦只有一步之遥。它对“经验——超验”的民族文化心态有先天的吸引力。

1.4 作为语言结构的聚合关系(paradigmatic relations)

在索绪尔之后,我们还要进一步追问:组合和聚合,哪一个是逻辑先在的呢?索绪尔语焉不详。在北美,坚持笛卡儿“普遍心智”(the universal mind)的乔姆斯基一直盯住句法问题即组合段。另外,从洪堡特(Humboldt),中经波尔斯(Boas),萨丕尔(Sapir),一直到沃尔夫(Whorf),几代语言学家们共同建构了一套“语言相对性”理论(linguistic relativity),已成为文化相对主义的语言学支柱。他们的分析,也是集中在句段即组合段(Gumperz & Levinson, 1996)。

索绪尔的直接继承人和语符学创始人叶尔姆斯列夫却将上述显性的组合段重述为“语言的过程”(process),而逻辑上先在于此“过程”且使后者成为可能的隐性的聚合关系,则称之为“语言的系统”(system)(1963:9,39)。分析法的贯彻,使叶尔姆斯列夫发现:语言结构或曰“系统”是指聚合关系;组合/聚合的互动,实际上是聚合关系隐性选择在显性的组合层面之“现实化”(realization)。他指出:“没有一个系统支撑的过程,是不可想象的。然而,没有过程的系统,却不是不可想象的。系统的存在,没有预设一个过程的存在。系统的出现,不必依靠过程的发现。”(1963:39)当今著名符号学家艾科(Umberto Eco)也持相同立场(1979:9)。当然,叶尔姆斯列夫并非断言在言语活动中,系统可以独立存在。他是通过分析法找出了逻辑上最具先在性的关系结构,以便揭示出语言深层的运作机制。

偏重组合关系或句段,是因为在各种欧洲语言之间,聚合关系的" 相似性远远大于其差异性。它们有共同的形态学(morphology)和音位学(phonemics)就是相似性的证据。这也是印欧语言家族得以成立的根据之一。一旦进入东西方之间的语言对比研究,麻烦就大了。我们知道,本世纪之前的汉语研究并没有如今的“语法”一说。文言文书面语连标点符号都不需要。《马氏文通》之后,中国人参照外来的模式建构了一套描述汉语组合关系的句法规则。此诠释性的抽象,反过来又成了规范现代汉语“过程”的依据。这种相当西化的句法,与古汉语/文言文的句法形成鲜明的反差,再加上词义的变迁,结果古汉语似乎成了另一种“语言”。说它是另一种“语言”,是基于以下表面的观察:如果仅仅就组合段和语义而言——这正是当今西方“语言相对性”理论的关注点,其“语言能力”(乔姆斯基)是绝大多数当代汉族人所不具有的,反倒是一些汉语讲得结结巴巴的少数西方汉学家能进入其中且如鱼得水。另外,简体字和繁体字之别,使海峡两岸的青年一代在读起对方的文字表述时总会有不顺畅之感。那么,又如何解释汉语是世界上唯一尚存的古代语言呢?几千年不散的汉语共同体之根基何在呢?一旦按叶尔姆斯列夫的理路,视聚合关系为真正的语言深层结构,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无论是古汉语,还是现代汉语,文言文还是白话文,繁体字还是简化字,都是同一个聚合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现实化”而已。几千年的历时态演变在组合段上留下了明显的痕迹,而聚合段却依然如故。这在世界语言史上是罕见的奇迹。鉴于此,在汉语和西方语言的对比研究中就不应将注意力集中到句法。否则,就会落入西方语言/文化“帝国主义”的套路。遗憾的是,我们的汉语语法教科书大多重句法,轻形态学。原因很简单:汉语没有欧洲语言意义上的形态学特征(如:前后缀等)。殊不知形态不仅指视觉/听觉可察的形态,更指抽象的形式,即亚里士多德所言的“形成力”(a shaping force)。没有诉诸视听的形态变化,这本身就是一种形态。另一方面,少数语言学家在句法的框架内走极端,鼓动向古汉语的句法回归,将语言学家置于语言立法者的地位。西化的汉语句法,也是汉语的句法。语言历时性演变的结果,不应成为“民族主义”情绪宣泄的对象,更不能将人文性终级关怀和本体论引入汉语语言学,偷贩不合法的超验问题。⑤究其学术视域之弊,是没有认识到什么才是汉语的结构问题。

1.5 汉语的聚合关系

汉语的区分性特征,语言学界已有共识:调位的(tonemic)、单音节的(mono-syllabic)、表意的(ideographic)。它们涉及音、形、义;兼顾了声音语言和文字语言;涵盖了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从这三个概念入手,也可以进入汉语的结构问题(王宾,1997)。就翻译理论和结构的转换而言,有些可能的含混需要澄清。

首先,三个概念的提出,完全是以欧洲语言为参照,分别对应于音位、多单节和拼音。这条思路不仅包含了原型/变体或中心/边缘等级二元先入之见,而且在实际操作时也有诸多不便。譬如,单音节词(语素)虽是汉语的最小表意单位,但现代汉语中也出现了大量的双音节和三音节词,而西语中也不是没有单音节词。重叠之处,并不等于语言结构的相似,因为结构问题与每一个词内的音节多少没有必然的联系。不重叠之处,又何以能说明结构的差异呢?不同语言之间的对比研究,要尽量避免使用暗含了原型/变体等级二元式概念。只有同时平等地适用于不同语言系统的范畴或曰“元语言”,才能帮助我们找到问题的关键。组合和聚合才是中西共用的“元语言”概念。

其次,音位是区分意义的最小单位,调位不是。为什么?因为汉语普通话四声中的每一声往往都包括了几个尚未区分开来的单音节词(语素)。这个由不懂汉语的英国语言学家琼斯(Daniel Jones)提出的概念虽被中国语言学界认可,却问题多多(克拉姆斯基,1993)。要想检验很容易:将一段汉文用第一声从头念到尾,看看汉族人能否听懂。调位和音位都属于聚合段,但是调位的独特作用不在于区分意义。全为一个“形成力”,调位不仅决定了汉语平仄和韵律,而且使几乎每一个汉字(语素)都成为一个同音异义词(homophone)。各种歇后语,还有相声艺术,均可从同音异义词中找到自身存在的必要条件。这在印欧语言中是罕见的现象。不可译性,在此处几乎是绝对的。唐诗的格律和“和尚打伞——无法无天”如何能转译成西语呢?

最后,“表意”是指方块字不直接表示语音,仅用来记录一个词从而使它代表独立的意义。这与方块字的外形特征无关。国内批评界有人接过“语言学转向”的口号,侈谈方块字外形如何高明,将其与某种抽象艺术的关系当成语言学的结构来发挥,犯了常识性错误。⑥汉文字作为一个整体,不是全部方块字的整体,而是由方块字之间的关系构成的整体。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与方块字的字形本身无关。

调位带来的不可译性毋庸赘述。下文的个案分析将集中在表意文字的形态学特征——不是汉字的外形,而是基于汉字之间结合方式的结构问题。此特征并不玄妙。它是指:汉语的字词(语素)本身无人称、时态、语态、语气、性、数等变化;它没有冠词,也缺少西方语言意义上的情态动词;没有前缀和后缀从外形上来显示词性和词义的变化;等等。正是这种“不在场”(absent)形态学特征,产生了一种任何西方语言都没有的特殊的形态学建构力。以英语love为例,此动词性词位(lexeme)在其聚合段内包括了love/loves/loved/loving以及相应的助动词/情态动词搭配。通过社会约定俗成的法则之挑选,其中一个语素(morpheme,被视为词位的变项)进入组合段,与其它一些通过法则从各自聚合段中挑选出来的语素在水平方向上结合,便有了短语,句子和语篇。反观汉语的“爱”,由于没有上述英语的形态学之分,从声音到外形都是“爱”,即:担当了词位(一般)/语素(特殊)的双重功能。其后果之一,是每一个词(语素)在组合段的词性/词义,不像英语那样受到来自聚合段的较严格的逻辑约束,常常可以在不变词序的前提下,改变词性/词义,从而读出不同的句段含义来。文言文可以无标点符号和断句的多种可能,原因就在于此。不变词序的反面是随意改变词序,其极端的案例是汉语的回文诗。⑦标点符号的引入和句法理论的西化,掩盖了上述汉语的形态学特征。揭示这些熟视无睹现象的重大意义,就论证了汉语/西语之间结构转换的不可能性。

2. 个案分析

2.1 作为共时性文本的《静夜思》⑧

汉语文本数不胜数,为什么挑选《静夜思》?确定典型个案的标准是什么?在什么意义上《静夜思》是一个典型的个案文本?

在语言问题的框架内,典型性就是共时性。共时/历时的划分不是以时间的跨度为参数,而是以研究的性质为依据。可将三千年作共时处理,从中抽象出基本稳定的共同要素;也可将三个月作历时处理,详细描述其间的细微变化。同为共时性进路,时间跨度不同,抽象的广度和深度也不同。从先秦到当代,汉语共时性的最基始成分是由调位性和表意语素形态学特征共同组成的聚合关系。内化为语言共同体的行为自觉,就叫做汉语的“语言能力”。当然,先秦以降的历时态演变,虽然没有触动聚合关系,却在句法、词义、词形等方面留下了永久的印迹。因此,先秦汉语的共时性和现代汉语的共时性不可等量齐观,可以分开来做语言学的“知识考古”或者“谱系分析”。但是,不存在福科所言的“断裂”,因为聚合关系即语言结构未变。另外,语言学的共时性,不仅指文字语言,也指声音语言。不考虑声音语言的共时研究,不被语言学认可。最后,对共时要素的抽象或描述,要返回言语实践中受到检验,而唯一的检验权威就是语言共" 同体的每一个成员。说到底,语言学是一门经验科学,不是形而上哲学或文学创作;任何先验假设,都要返回经验实践去取得合法性。共时性的上述方方面面,就是挑选个案文本的标准。

《静夜思》的句段和语义对当代读者不构成任何理解上的困难。这就意味着:除了稳定的聚合关系之外,它的组合段以及语义都经受住了从唐代至今的种种历时性嬗变的考验,至少可视为一个时间跨度达千年之久的汉语共时性文本。其次,一个文盲或学龄前儿童在听到朗诵此诗时,可凭其语言能力当下把握它的意义。这就在相当大程度上兼顾了声音语言和文字语言。第三,由于上述两个事实,对《静夜思》的结构分析——这是不可译性的根据,可由汉语共同体内任何一个成员按照其语言能力来检验。语言共同体不同于文学或其它学科的共同体。后者由精英组成,前者无精英/大众之分。笔者的结构分析,如果与读者的语言能力相悖,错在笔者。由此又得出《静夜思》的第四个典型特征:它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语言/文化文本而不是一个狭小的文学精英文本。语言是大家共有的,语言翻译研究不能以文学翻译为主导。

为论证不可译性,先陈列《静夜思》原文和一种大致符合英语写作/阅读成规的英译文:

静夜思 Thoughts on a Silent Night⑨

床前明月光 Before my bed is a pool of light;

疑是地上霜 Can it be frost upon the ground?

举头望明月 Eyes raised, I see the moon so bright;

低头思故乡 Head bent,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2.2 “静夜思”句段的不可译性

如前所述,一个句段中每一个词(语素)都隐含着一个垂直的“未出场”的聚合关系。每一个聚合关系,都涉及一连串的词(语素)。在言语活动中,各聚合段遵循社会约定俗成的法则,各自筛选出一个词(语素)“出场”,在水平面组成句段。与“静”相关的英语词silence/silent/silently属同一聚合段。在该聚合段内,三者的区别清清楚楚。当其中一个按语言法则进入句段后(如:英译文中的silent),另外两个便处于隐性状态,即“不在场”。汉语句段中的“静”同样隐含着一个垂直的聚合关系,其中就包括了“静”的名词、形容词和副词。可是,即使在该聚合段内,三者从语音到形态都完全一样。这一形态学特征,是所有汉字共有的。英语形态学规则,使我们不可能在一个合乎英语语法的句段中将名词silence读成副词silently。错读将破坏语言的法则。如硬将silence改为silently同时又不违背语言法则,那就要调整词序,重组一个句段。重组就意味着对各个聚合段“出场者”的再挑选和再组合。易一字而动全句,其实是指聚合段之间关系的调整及其在水平句段的投射。与之相反,由于汉字(词)没有欧洲语言的形态区分,所以当名词“静”被读成副词“静”时,句段中的其它字(词)就有可能与各自所属的聚合段内的“不在场”者调整关系,重派“出场者”却又不改变原句段的词序。通俗讲就是重新“断句”。当然,这种不改变词序的“断句”自由并不是无限的,仍然受制于汉语约定俗成的法则。但是,其自由度却是欧洲语言无法企及的。鉴于此,“静夜思”句段的不可译性就凸显出来了。

“静夜思”可视为一个无标点的“文言”句段,有五种可能的“断句”。它们是“静”、“夜”和“思”所属的三个聚合段在水平的句段层面的五种可能的关系组合。五种可能如下:

1) 视“静”为形容词,“夜”则为名词;两者构成一个形容词组,作定语来修饰名词“思”。结果:静夜(形)+思(名)。

2) 将“思”读成动词,定语“静夜”旋即改变性质,成为副词性状语。结果:静夜(副)+思(动)。

3) 视“静”和“夜”为两个副词,修饰动词“思”;全句段为“静思”和“夜思”之合并。结果:静思+夜思。

4) 将“夜思”读成一个名词性词组,“静”则为形容词。结果:静(形)+夜思(名)。

5) 将三个字全读成名词,即“静·夜·思”。结果;静(名)+夜(名)+思(名)。

五种可能的“断句”表达了五种句段的含义(sense)。无论取哪一种,都不会与全诗的内容冲突。五种可能严格局限在结构分析的框架内,因此超越了与时空上下文相联的一切非语言的必要条件,其性质内在于汉语结构之中。其不可译性可从两方面展示。

首先,五种水平的组合关系及其生成的含义(sense),在英语中必须由五个分立的句段来表达。在翻译过程中,取其中一个可能的“断句”,就是对其它四个的否定,同时也被后者否定。换言之,A与非A之分,已渗透到英语的结构中,前文转引的英译《静夜思》无论怎么修改也无法将五个句段压缩成一个。

另一方面,在包含了五种可能的“静夜思”句段中,形/副/名词的自由转换和彼此间关系的重组,实际上使得事物的状态(名)、性质(形)和活动方式(副)处于互动互换的过程中。在欧洲语言内,状态/性质/方式属不同的范畴,虽然彼此间形成关系,但各自的属性一定要区分。一旦像“静夜思”那样彼此替代,就会呈现出不同意象(images)的混杂交织,从而使每一个意象既“在场”又“不在场”,或曰“有无相生”,“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种审美和哲理的效果,能通过翻译再现吗?

解构主义或许会以此为据来证明解构式的“意义的不确定性”和“分延”说(difference)。我以为不可。作为一种阅读策略的解构主义,要解构内在于欧洲语言的逻辑成规,⑩然后从中读出“意义的不确定性”。“静夜思”的非逻辑性是由汉语的结构决定的,不是解构出来的。意义的确定和不确定,首先是由语言系统决定的。对于汉语读者来讲,“静夜思”句段根本不存在“意义的不确定性”问题。另外,“静夜思”句段的五种可能“断句”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可译性,可以接受语言成规的检验。解构的结果刚好相反——彻底冒犯了语言成规。最后,解构要将语言共同体熟悉的东西彻底地“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笔者对“静夜思”不可译性的分析,则要将我们视之为当然的东西条理化,明晰化。

2.3 主/客关系的不可译性

《静夜思》无人称代词“我”。主语人称代词之“缺席”,是古汉语中常见的叙事模式。这一模式已沉淀在现代汉语的“语言能力”之中。否则,此诗会冒犯当代汉语阅读成规而令人不堪卒读。“缺席”的合法性从哪里来?它来自人称代词聚合段所具有的灵活性(即:可以“在场”,亦可以“不在场”)以及此聚合段与其它聚合段在水平组合层面的运动。它对意指活动(signification)的影响是双重的。

1989.



另一方面,当《静夜思》进入汉语读者视域时,决定其接受方式的各项要素中,最稳定亦最基始的仍然是写/读共有的语言结构。与作为客体的诗相遇的另一个“我”(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不会出场。“我”与“他”是相辅相成的,无此即无彼。既然在阅读的当下把握中,不会有“谁在思”或“谁思乡”之类的问题出现,读者之“我”也就无须登场。“我”/“他”同时排除的直接后果是李白与无数读者之间实际存在的时空距离在阅读中消失。这种主/客合一的经验性心态,是心理学问题,也是形而上哲学问题,但首先是语言结构问题。论证“人/天合一”汉语文化传统的人生追求,不宜从哲学概念和命题中去找根据,而必须返回精英/大众所共有的语言。当然,当我们企图从李白的传记资料中去寻找解释的“权威性”,当我们按泊来的理论去思考《静夜思》如何“反映”或“再现”了客观世界,这时,“他”就出现了,“我”也同时登场。主/客在时空中的二元对立在意识中升起。

《静夜思》文本中的主/客关系如何传译?英语的结构和意义的生成方式,能允许译文中主语人称代词“I”不在场吗?更麻烦的是:哪一个词(语素)可以从特定句段中退出(省略),不是由该句段本身来决定,而是取决于该句段中每一个在场的词(语素)所从属的众聚合段之间的关系。因此,即使费尽脑汁重构一个“I”不在场的英译,也还要面对动词的形态问题。人称和动词形态是绑在一起的。(在有“性别”区分的法语、德语等欧洲语言中,人称之分几乎与所有其它词的形态绑在一起。)动词单数第三人称形式预设了“他”;英译文中的动词形式预设了作为行动主体的“我”。在汉语阅读过程中,《静夜思》内五个动词的形态特征不预设“我”/“他”之分。一旦从阅读转入翻译,与人称和主/客相关的问题统统返回意识领域。翻译,就是改变原文中的主/客关系。

2.4 时间意识的不可译性

如果说主语人称代词的缺席在汉语叙事中是相对的,那么动词时态无形态学区分则是绝对的。沉淀在《静夜思》字里行间的汉语时间意识由此而生。

何谓“时间意识”追问“何时”(when)。“何时”要凸显一个语用事件的时间上下文。在时间之中来追问一个语用事件在“何时”发生,又构成另一个语用事件。严格讲,我们只可以谈过去和未来,因为“此刻”瞬息即逝。英语动词时态的形态学区分,再现了英语共同体的时间意识。这是语言结构本身对“何时”的追问和回答。使用语言的人,即使在具体的言语行为中没有直接提出“何时”的问题,语言结构已经将问题和答案置于言者的意识或下意识之中。不同的语言系统,呈现出不同的时间意识。

汉语动词无形态学区分,逻辑先在地排除了语言结构本身在句段层面对“何时”的西语式追问和回答。汉语共同体的成员在阅读《静夜思》时,不仅“谁在思”?而且“何时在思”的问题也不会进入思维和审美过程。在汉语结构中生成的时间意识,已将“过去”和“将来”凝缩在此刻当下的阅读活动之中;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阅读,又将“此刻当下”撒播到“过去”和“将来”。在一千多年的时间跨度内,数不尽的读者带着汉语特有的时间意识,在《静夜思》这个小小空间内来来往往,各自的身份又因主/客分野之淡出而无须界定。此现象大致可描述为:无限的时间在有限的空间内展示,有限的空间又在时间中扩张,从而为每一位读者提供了他/她身在其中的“无限的时刻”(a timeless moment)。这正是语言结构的张力和魅力之所在。表面看,此现象类似后现代文化批评所言的“时间的空间化”(the spacialization of time)或“超空间”(hyperspace):过去/未来化为特定空间的一刹那。其实不然。造成西方后现代社会“时间空间化”的原因,是认知的“零碎化”(fragmentation),“时间的断裂”(temporal disconnection),“神经质的崇高”(hysterical sublime),乃至“精神分裂或毒品式的语言”(schizophrenic or drug language) (Jameson,1995; Kellner,1989)。透过上述扑朔迷离的后现代言说方式,可依稀窥见西方先锋派文人在试图破坏语言和文化成规的过程中如何同时又承受了破坏带来的阵痛痉挛。《静夜思》“时间空间化”和“空间时间化”同时进行,不是对语言成规的破坏,而是由语言结构提供了可能。这里只有在自然语言之中的整体性,连续性和美学的崇高。此外,西方后现代批评家杰姆逊(Jameson)对“时间的空间化”批判,恐怕与英语的时间意识以及他本人的黑格尔历史观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内在关联。

如果以上分析言之有据——语言之据而非哲学思辩和诗歌的想象,那么谁又能反驳《静夜思》时间意识的不可译性呢?

2.5 “思”的心/脑关系不可译

在“思”的聚合关系中,不仅有名词“思”和动词“思”,不仅有动词“思”的各种可能——过去、现在或将来的“思”,而且还有与“思”的语义相近或相异从而可在句段层面取代“思”的其它表示动作/性质/状态的词(语素)。前者在聚合段内没有语音和词形的区分;后者(如:“想”、“忘”等)则因语义和词形的区分而减弱了翻译的难度。可是,一旦对“思”作一番语义学考察,并与英语中可能的对应词(语素)加以对比,就会发现问题并非那么简单。

《静夜思》英译的“思”取名词“thought”,悬搁了动词的“思”。这已经是对不可译性的遮蔽。再往深追探,英语的“思”在其聚合段内包含了一个表示情感的词(语素)。在此聚合段内,think/thought与feel/feeling之间的形态学区分是清清楚楚的。

汉语“思”是这样吗?“思”是理智行为还是感情活动?“心思”能作理智/情感二分吗?汉字“思”由“田”和“心”两个字合成。词源学研究或许会从中引出心/脑合一的假设。共时性研究当然不能以此为据,而是要考察词源学/发生学揭示的现象在经过数千年历时演变之后是否仍然存在。我以为仍然存在。现代汉语的常用表达方式“我心里想”便是有力的佐证。此句直译成英语“I think in my heart”就莫名其妙了。转换为结构分析,可以认为:汉语“思”在其所" 属的聚合段内,或强或弱地将英文的think/thought和feel/feeling凝缩为一个词(语素)。于是,区分心/脑、理智/情感的两种词(语素),在聚合段内失去了形态学的区分。语义学只告诉我们“一词多义”;语形学即结构分析则告诉我们“一词多义”如何是可能的,尽管后者要通过语义分析的渠道才能进入结构。将《静夜思》译成任何一种欧洲语言时,我们无法避开汉语“思”的形态学特征带来的问题。

德国汉学家顾彬(Wulfgang Kubin)在《关于“异”的研究》一书中辟出专门一章来讨论《静夜思》与德国诗人艾兴多夫《月夜》的区别。他先将“静”锁定为形容词,然后将全诗的基调理解为“冷静的陈述”。这也就为“思”定了性:与脑与理智相关的语言符号。然后,他又以准数学公式为工具,来证明《静夜思》的审美意蕴如何不同于欧洲浪漫主义传统(顾彬,1997)。如果按此基调将《静夜思》译成德文,恐怕会将英译本中尚可找到的情感成分涤洗得一干二净。与之相反,英译本添加了一些汉语原文中没有的饱含情感的表述:“多么明媚”(so bright),“一池月光”(a pool of light),“为乡情所淹没”(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这些由译者编造的意象,是为了满足接受美学所言的英语读者的“期待视域”。对一个汉语读者来讲,“思”既没有华兹华斯(Wordsworth)所要求的“强烈情感的自发漫溢”,也不讲究18世纪新古典主义推崇的“巧智”(wit)。原文中只有传统水墨画似的“虚”(地霜)和“实”(月光)的对衬。在西方智性传统中代表了思想和理智的“头”,曾两次按西方哲学家/思想家的行为模式运动(“举头望”和“低头思”),似乎为“冷静的陈述”提供了根据。其实,在虚/实的画面中,“头”的两次运动只不过完成了从语言符号到文化符号的过渡:明月(实)暗喻合家团圆,地霜(虚)暗喻清冷孤寂。心/脑或理智/情感在虚实对衬的画面中阴阳互动,使“思”的清醒(理)和冲动(情)不显痕迹地揉合在一起。这个由语言结构提供了必要条件并获得文化符号学支撑的意境,又如何能转换成欧洲语言呢?

3. 小结

本文没有建构任何可具体操作的翻译理论,而只是通过“不可译性”的论证来确定翻译理论的性质和边界。科学认识论的宗旨是为人类认知能力设限划界;翻译理论亦然。

本文首先区分了翻译研究中经验和先验两种进路,认定只有后一种进路才能通向翻译理论。本文又区分了先验进路涉及的四种必要条件,并进一步区分了语言的必要条件和非语言的必要条件,认定前者为最基始最具先在性的条件。笔者顺应现代语言学理路,认为语言的必要条件即结构指向了语言符号的聚合关系。《静夜思》个案分析表明聚合关系转换的不可能性从而论证了不可译性。

在哲理层面,不可译性与康德意义的“自在之物”相关。乌托邦翻译观要进入“自在之物”并认识和把握“自在之物”。反乌托邦的翻译观则不承认“自在之物”,只有现象界内的不断地“再创造”。从诠释学角度审视,乌托邦和反乌托邦均属“过度诠释”。 11 任何一种翻译理论的建构,只有恪守认识论立场,才能避免乌托邦和反乌托邦两种极端。在文化批评实践中,不可译性与“他者”或“另类”(the other)相关。将“他者”归约为“同一”(the Same),遂有文化帝国主义;极端文化多元论则将异类文化的“他者”视为“我”的不断创造。一元论和多元论的共同点是:以规则的含义——普遍规则或独特规则,来宰制作为经验个体的“他者”。文化多元论既可以抵制文化帝国主义入侵,又可以为本土的专制主义辩护,其秘密就在于此。本文未加阐述的第四个必要条件涉及到语用事件的不可重复和不可译,对文化和意识形态批判有重大意义:每一个人及其经历的每一个语用事件,都是一个“他者”,要承认和尊重其不可译性。语言结构和个人化语境,在四个必要条件中分属最稳定和最不稳定两端,不可译性则是它们的公分母。

注释

1 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在此之后约十年内公开发表的重要论文,可参见《翻译新论》,杨自俭等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新论所收的论文大多注重翻译行为,先验意识尚弱,尽管乌托邦色彩已淡出。

2 “临在性”乃海外新译。中国大陆通常译为“内在性”,易引起误解。“内在”与“外在”相对;“临在”与“超验”相对。“临在”的通俗解释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即存在于时间和空间的每一处;因此,它与经验相关,但又不等于每一次经验。老子的“常道”,就是一个临在性概念。“超验”指超越了时间和空间上下文。传统基督教神学的一个基本信条是:上帝既是超验的又是临在的。笛卡儿之后,超验维度不断被削弱。认识论和语言学只涉及临在性问题,不讨论超验问题。终极关怀或乌托邦,因处于人类经验之外,是理性为满足自身需要而提出的问题,已超出了人的认识能力,所以也归于超验。康德的“物自体”(“自在之物”)属超验范畴。黑格尔之后的本体论打掉了“物自体”,为偷贩超验开了方便之门。

3 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含义是清楚的。分析法则不然。近代认识论之后的“分析法”,康德有一个界定:“分析法和分析命题完全不同。分析法的意思仅仅是说:我们追求一个东西,把这个东西当成是既定的,由此上升到使这个东西得以成为可能的唯一条件。在这种方法里,我们经常只用综合命题。……不如把分析法叫做倒退法更好些,这样它就同综合法或前进法有所区别。”倒退法又称“回溯法”。康德用分析法追出“先验范畴”;索绪尔用分析法追出“语言”(la langue)。寻找必要条件的先验进路,采纳的是分析法。参见康德的《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中译文,p.33,商务印书馆,1997年。

4 列维·斯特劳斯(Levi-Strauss)认为:神话(myths)同时兼有“语言”(langue)和“言语”(parole)、“非历史性”(ahistorical)和“历史性”(historical)等双重性质,从而在第三个层面自成一体。这就引入了非结构性问题,返回到集历时和共时为一体的lelangage,而他的神话分析却又集中在结构(LeviStrauss, 1955)。如果说作为一个结构主义文化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在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原则时出了偏差而受到责难(Culler,1975:40-45),那么,利奥塔(Lyotard)的后现代社会语用学则公开抛弃了“语言结构(la langue),理直气壮地返回“语言”(le langage) (Lyotard,1980)。

5 申小龙.当代中国语法学[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

6 郑敏.语言观念必须革新[J].文学评论,1996,(4).

8 在《汉语思维/审美问题的语言学探究》和《重返结构》两篇文章中,我都引用过《静夜思》。本文再次引用该诗作个案分析,修改了自己过去的观点。前两篇文章从句段展开再涉及聚合关系,没有突出聚合段的先在性。另外,《重返结构》多次与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调情”,对结构问题的正" 面阐述未能理直气壮。本文对当代批评理论反认识论情结的再批评,也是对前两篇文章的反省。

9 转引自许渊冲.Song of the Immortals [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4.

11 艾科(Umberto Eco)对“过度诠释”的批评,实际上预设了作为“自在之物”的文本之存在。卡勒(Jonathan Culler)为过度诠释的“辩护”,也没有否定“自在之物”。艾科的符号学理论和卡勒的文学批语理论,都采用了认识论先验进路,有别于乌托邦/反乌托邦的“过度诠释”。参看Stefan Collini主编的《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三联出版社,1997年。

参考文献

[1] 方万全.第一人称与翻译的不确定说[A].分析哲学与语言哲学论文集[C].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1993.

[2] 王宾.汉语思维/审美问题的语言学探究[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7秋季卷.香港.

[3] 艾柯et al.诠释与过度诠释[Z].王宇根.北京:三联出版社,1997.

[4] 克拉姆斯基.音位学概念——音位概念的历史和理论学派研究[Z].李振伦et al.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5] 冼景炬.从一个翻译者的角度看奎因的翻译不决定论[A].分析哲学与语言哲学论文集[C].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1993.

[6] 陈波.奎因哲学研究——从逻辑和语言的观点看[M].北京:三联出版社,1998.

[7] 陈德鸿,张南峰.西方翻译理论精选[C].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

[8] 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9] 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0] 杨自俭.翻译新论[C].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11] Culler, Jonathan. Structuralist Poetics [M].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5.

[12] de Saussure, Ferdinand.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Z]. Wade Baskin. London: Peter Owen Limited, 1960.

[13] Derrida, Jacques. Structure, Sign and Play in the Discourse of the Human Sciences, [A]. Alan Bass. Writing and Difference [Z].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8.

[14] Eco, Umberto. A Theory of Semiotics [M].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79.

[15] Gumperz, John J. & Levinson, Stephen C. Rethinking Linguistic Relativity [C].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16] Hjelmslev, Louis. Prolegomena to a Theory of Language [Z]. Francis J. Whitfield.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63.

[17] Jameson, Fredric. 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5.

[18] Kellner, Douglas. Postmodernism / Jameson / Critique [C]. Maisonneuve Press, 1989.

[19] Levi-Strauss, Claude. The Structural Study of Myth [A]. H. Adams & L. Searle. Critical Theory Since 1965 [C].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89.

[20] Lyons, John. Introduction to Theoretical Linguistics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21] Lyotard, Jean-Francois. Discussion, or Phrasing ‘after Auschwitz’ [A]. Andrew Benjamin. The Lyotard Reader [C]. Basil Blackwel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不可饶恕》的女性主义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24
一、引言 作为美国电影中的一个典型类型,西部片因为其程式成熟、风格鲜明等特点,一直深受观众的喜爱。同时,作为最为典型和最具有美国特点的类型片,西部片在电影世界里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和繁荣时期。然而,伴随着 20 世纪六七十......
“不可破译”的密码
发布时间:2022-12-25
密码在当今生活中的作用可以说十分巨大,除了众所周知的军事国防方面的应用外,现代、贸易、生产等无不在大规模使用密码.网络的广泛应用,使人们对密码的依赖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千百万台计算机联结成的因特网上,用户的识别基本上是靠密......
反倾销税有效性和合理性分析(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22
【论文摘要】 征收反倾销税是否会取得综合福利最大化效果还受经济规模、贸易转移、投资对贸易的替代、投入品价格传递、出口国报复等条件的制约,从而反倾销税的有效性是值得怀疑的。同时,由于:征收反倾销税往往造成资源配置低效率和世......
法治的可能性及其限度——个“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模型
发布时间:2023-06-14
" 公共选择(public choice)理论是西方经济学中一门后起的分支,其规范形态是福利经济学中的社会选择(social choice)理论。它所关注的两个焦点是:集体行动(collective action)的难题和偏好汇总(preference aggregation)的难......
浅谈不确定理论和CREAM的飞行员应急操作可靠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11
0引言 现代大型客机的高度自动化设计对飞行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安全性要求,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飞行员更需要具有高水平的应急操作的能力和较强的可靠性。例如:2013年7月6日,一架韩亚航空波音777航班在旧金山国际机场......
Riemann积分可积性理论探讨
发布时间:2023-03-11
Riemann积分可积性理论探讨 摘要 本文较为系统地讨论了 积分可积性理论:通过分析诸多积分概念的共性,抽象定义了 积分,详细讨论了其可积性理论,得出了可积......
人与环境的互动——论人性的不可靠
发布时间:2023-07-27
" 关于人论,即包括对人的本性、人的异化及人的社会化的研究是政治学的基本政治问题之一。换言之:按照刘军宁先生的说法,一种系统的人性学说至少要涵盖以下诸问题:1)人究竟有没有本性,人的本性是一种客观实在,还是一片空白?2)......
试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领域,是为适应网络环境的出现和发展而产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分析是其具体实践的前提条件,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来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确有......
尊重这个不可思议的世界
发布时间:2015-08-25
“尊重”是什么? 很多人会说礼貌、平等、友好地讨论问题,理智地分享观点……没错,这些都是尊重。事实上,我们内心都有一条并不公开的底线――如果遇见的事物超出了常理的认知,我们还会做到如上描述的气度吗? 一位报社总监带......
个性教育研究的反思
发布时间:2022-08-23
" 摘 要:个性教育作为我国当前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各种研究成果纷至沓来,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综观现状究竟什么是个性,个性与主体性的关系,个性教育与主体性教育的关系,我国个性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其要求,个性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
论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反思与重构
发布时间:2023-07-17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又称行政主管,是指人民法院受理一定范围行政争议案件的权限,即确定人民法院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在解决行政案件上的分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制度是行政诉讼法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行政诉讼区别于民事诉讼、刑事诉......
身份性涉外民事关系与反致制度可适用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02
2011年4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是新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国际私法,其中第九条对有关反致问题做了原则性规定。第九条规定: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外国法律,不包括该国的法律适用法。结合过去最高人民法......
翻译目的论的运用初探及反思
发布时间:2023-02-24
摘 要 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有明确目的性的跨文化人类交际活动,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译文文本的生产活动。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在翻译过程中受众是译者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翻译目的论打破了传统等值观的限制,能有......
关于理论共性与实践个性
发布时间:2023-02-24
" 【论文摘要】本文以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为契机,围绕实践导向的个性化英语教学理念,在对合作学->j理论进行简要概述基础上,结合大学英语各言语技能的个性特征和教学实际,就合作学习理论的细分运用模式进行了尝......
民法理论的几个不足透析
发布时间:2013-12-19
民法理论的几个不足透析 民法理论的几个不足透析 民法理论的几个不足透析 立法者和执法者的主观思想状态不无意义。恩格斯进一步指出:“经济关系反映为法原则,也同样必然使这种关系倒置过来。这种反映的发生过程,是活动者......
论析反思性教学与外语教师专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2-11-11
" [论文关键词]反思性教学;外语教师教育;专业发展 [论文摘要]外语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是教师;高素质的教师是通过教师专业发展成长起来的;高素质的教师不但具有深厚的学科知识、系统的教育学、语言学理论,而且具有在教学实践......
重新认识翻译理论的作用——对奈达翻译思想转变的反
发布时间:2013-12-17
重新认识翻译理论的作用——对奈达翻译思想转变的反 重新认识翻译理论的作用——对奈达翻译思想转变的反 重新认识翻译理论的作用——对奈达翻译思想转变的反 摘要:奈达的译学思想在中国翻译界一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性反思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 学习理论 反思 论文摘要:在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教育改革中,我国新课改突出强调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大力倡导开展活动性的、合作的、探究式的学习,这为课程实施尤其是创新取向的课程实施......
对现代管理中工具理性的反思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27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工具理性至今为比学术界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但基本的共识就是它是理性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以可计算性、可预测性、可重复性和可置换性为基本要求的技术逻辑,以效率优先为原则的工具理性思维,以普遍性......
分析新疆回族舞蹈动态元素的不变性与可变性
发布时间:2022-11-14
新疆位处我国西北边陲,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风格多样。新疆传统文化的积淀是深厚的,又是层累的。舞蹈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往往能直观地体现本民族文化的特征。新疆回族舞蹈动态元素中......
西方文艺学派译论与语言学派译论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16
西方文艺学派译论与语言学派译论对比分析 一、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历史 翻译是人类一项古老的文化活动。无论http://WwW.LWlM.cOm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翻译实践都有着几乎和语言一样悠久的历史。古代不同部落、民族在交往和发生冲突时......
从个人理性到集体理性的分析-公共政策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02
内容摘要 管理的核心问题--效率,产生于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与背离。对于大多数具有一定规模的团体来说,要解决从个人理性走向集体理性,实现高效率,首先就要获取或创造出一定量与质的激励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安排一个完整的......
基于反求理论的汽车安全性优化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08
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长,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安全性优化在汽车设计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文献分别对汽车车架和B柱进行轻量化设计,将其应用到整车的优化中。文献从汽车整体性能的角度出发对车身多处结构的厚度进行计算,考虑其对......
延展性许可费条款的反垄断法分析
发布时间:2015-08-06
摘要:延展性许可费条款是存在于研究工具专利许可协议中的一种许可费计费模式。延展性许可费条款被合理适用时能够对市场竞争产生一定的积极效应,若延展性许可费条款被滥用并对市场竞争造成实质性损害,则可能产生抑制竞争的负面效果......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个案分析与思考的浅析
发布时间:2023-03-29
一、个案调查分析 初三(1)班学生樊学(化名),性格孤僻,不爱说话,爱打骂同学,经常逃学,伙同一些染黄发的社会青年玩耍,甚至夜不归宿,进游戏厅、录相厅、网吧等,故而学习成绩差,考试从未及格过。但是他劳动积极,老师安排他......
英汉翻译中的不对等性的讨论
发布时间:2022-12-02
英汉翻译中的不对等性的讨论 英汉翻译中的不对等性的讨论 英汉翻译中的不对等性的讨论 摘要: 两种语言翻译的不对等性是每一个译者最困惑的问题。在翻译实践中, 由于文化背景、思维认知及固有的本族语使用差异, 使英......
分析英语反思性教学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3-01-16
由于反思性教学自身多方面的优势,所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反思性教学不仅能够很好地帮助教师完成课程所规定的目标, 同时还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问题、 解决问题,从而采取措施,改进教学方法和教......
“商法公法化”之不合理性分析(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06
摘 要:商法作为民法的特别法,因其中的公法性内容而被诸多学者认为已经公法化。本文通过对商法历史地分析,发现商法自其诞生之日便打上了公法的烙印,公法性内容并非现代商法所独有。公法性内容的作用、地位是从属性的,是为商法服务的......
浅析刑法期待可能性理论
发布时间:2022-08-27
摘要: 期待可能性的思想早在1897年在欧洲已见端倪,在近现代,在各国的刑法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我国的现行刑法虽未明确提到期待可能性理论,但在司法实践中,很多领域已体现了这一理论。由于期待可能性主要从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意识出......
孟子管理思想与Y理论中“人性善”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09
【摘要】管理思想作为生产力的一种关系性要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先导。人性研究是管理的起点和归宿,是“向内”道德建设与“向外”实践指导的源头。本文通过对孟子管理思想中人性分析与Y理论的人性假设分析基础之上,对两者“人性......
分析《红楼梦》翻译中的“隔”与“不隔”
发布时间:2023-07-09
分析《红楼梦》翻译中的“隔”与“不隔” 分析《红楼梦》翻译中的“隔”与“不隔” 分析《红楼梦》翻译中的“隔”与“不隔” 文 章 来 源自 3 e du教 育 网 关于翻译和研究《红楼梦》的外国汉学家,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是......
计算机软件的不可靠性研究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11
1计算机软件的特征1.1技术性开发人员在进行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之时为了对用户的需求予以满足,十分重视对Windows,Linux,Unix等系统的设置,这就涉及编辑器以及数据库管理、驱动与网络连接等技术的应用,进而决定软件会呈现出怎样的技术性特征。此外,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还需要有严密的组织作保证,并对组织内的分工予以明确,这会引发人力、物力的大量投入以及延长时间耗费,所以,在对计算机软件进行技术分析与.........
从功能对等论来分析《游子吟》的三个译本
发布时间:2023-06-23
摘 要:功能对等论是由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提出的翻译理论。传统的翻译理论主要强调实现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对等,而该功能对等论强调源语言读者和目标语言读者要有类似的反应,即读者反应对等。奈达认为翻译不仅仅是词意的对......
《论语》中“仁”的英译分析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18
摘 要:“仁”不仅是《论语》中最核心的词,而且是孔子学说的中心思想。作为一种最高的道德理想,“仁”的理解和翻译有多种多样。本文通过总结分析多种翻译方法的利弊得失,认为“仁”的英译或许可以使用音译加注释的方法。 关键词......
论纽马克的翻译理论视角分析电影片名的翻译
发布时间:2023-07-13
论纽马克的翻译理论视角分析电影片名的翻译 论纽马克的翻译理论视角分析电影片名的翻译 论纽马克的翻译理论视角分析电影片名的翻译 更多 精品 来自 论 文 论文摘要: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主要包括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以及......
论民族性与后殖民的反思的策略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民族性与后殖民的反思的策略历史的谬误总有历史的理由,时过境迁后我们很容易对前人的主张挑三拣四而不去审视导致这种局限的因素,却忘了自己同样身在局中,进而反思自己的言说的历史情境对自身的局限。毕竟如马克思所言“人们自己创造......
反思传统的意义与论证的有效性
发布时间:2013-12-19
反思传统的意义与论证的有效性 反思传统的意义与论证的有效性 反思传统的意义与论证的有效性 记得在小学的语文课上,老师在对每一篇课文的内容进行讲授时,总要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及论证。在当......
关于理性的反思与断想
发布时间:2022-07-22
关于理性的反思与断想 关于理性的反思与断想 关于理性的反思与断想 吴国盛教授说:“发现一个理性的世界,一个自己为自己立法的世界,这是西方人对人类文明的一个重大的贡献。相比较而言,我们中国人缺乏这个纯粹的内......
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与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13
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与案例研究 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与案例研究 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与案例研究......
论不可抗力(上)
发布时间:2022-07-21
论不可抗力(上) 论不可抗力(上) 论不可抗力(上) 「摘要」不可抗力作为法定免责事由是过错原则的体现。侵权责任与合同责任均适用不可抗力。不可抗力的判断标准应兼顾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政......
基于项目反应理论构建个性化e―learning系统
发布时间:2023-01-14
摘 要:在e-learning系统中,面对学习者时,缺乏适应性机制和信息超载等成为主要的问题。本研究基于项目反应理论,提出了个性化e-learning系统,它充分考虑了学习者的偏好、兴趣、浏览行为和学习者的能力等因素,以此为学习者提供个性......
多个证件可同时办理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6-08-15
先生,请拿好您的营业执照谢谢。昨日上午,天府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工商窗口为成都天府新区创艺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颁发了先照后证新政策后直管区第一个工商营业执照。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是在没有办理劳动派遣许可证的情况下,直接在天......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观
发布时间:2023-01-19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观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观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观 精品源自生 物 科 20世纪60年代,女权主义运动在西方风起云涌。这场由知识女性发起的意识形态的战争,波及到了政治、文化、文学等社会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更推......
简论中学生体育心理调节的可行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6-12-30
面对自身和外界的种种矛盾和压力,中学生心理问题日益明显,积极探索为中学生接受的心理调节方式是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图从体育的调节机理和中学生对体育的心理需求等角度出发,阐述了体育对中学生心理调节的可行......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解释语言的不可译性
发布时间:2022-11-20
认知语言学作为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很快引起了语言学家的注意,以一种严格的科学来开始研究认知语言学和整个语言系统的关系以及对以前的语言学观的冲击。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围绕着这个学科的关键......
论不可抗力(下)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不可抗力(下) 论不可抗力(下) 论不可抗力(下) 四、不可抗力诸现象的范围 现代社会中,由于人类活动范围日益扩大,民事活动受到来自大自然的影响与干扰日重;同时,由于人类经济活动日......
析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感性思维
发布时间:2022-09-22
"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美育 【论文摘要】本文立足于语文教学中感性思维培养这一领域,从马列主义认识论、语文学科思维的特殊性、素质教育学习观中的创新思维能力和亲历体验、美育等几方面尝试进行初步探索。 感性认......
试论纽马克的翻译理论视角分析电影片名的翻译
发布时间:2023-03-26
" 论文摘要: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主要包括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以及文本类型说,这为电影片名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以纽马克翻译理论为基础,通过举例分析,得出电影片名翻译要根据不同的电影类型选择翻译方法,而且要体现电影片名翻译......
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
发布时间:2023-02-07
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 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 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 精品 源自数 学科 摘 要:文学的翻译是译者用另一种语言把厡作者的意图艺术地传达出来,使读者在阅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作......
试论奈达等效论与官职“青衣”翻译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28
" 论文摘要:《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英译本在传播汉语言文化的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其各项研究成果丰富。试图运用等效翻译理论,对霍克思和杨宪益两个译本中法律官职的翻译进行比较,分析探讨翻译策略。 论文关......
论舒曼文化合流理论的反思与建构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摘要:舒曼的文化合流理论是最具代表性的第二语言获得研究理论之一。从阐释学的理论角度出发,重释并建构文化合流理论的元理论问题,证明文化合流理论对于第二语言获得的合理性,并从交往行为理论的角度出发,指出良好的语言交往......
诗歌的可译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 要: 本文概要介绍了美国阐释学家赫斯的理论,并以唐代诗人李商隐作品《锦瑟》的阐释和翻译为例,论证了赫斯理论中含义和意义概念对于诗歌翻译的指导性意义。在这一理论的关照下,我们对长期以来由于诗歌自身的朦胧性和模糊性引起的翻译上......
刑事超期羁押现状分析与反思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28
在职权主义诉讼模式及“重打击、轻保护”的传统司法理念下,公安司法机关适用拘留、逮捕等引起犯罪嫌疑人被关押的强制措施成为原则,而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非监禁性强制措施则是例外。同时,司法实践中虽注意了办案期限,但普遍地存......
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构想思考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18-09-05
第1篇:规范教育科研档案管理促进幼儿园教研水平学校科研档案是广大教职工在长期教育教学、管理及其他各项工作和学生学习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照片等不同形式的文件材料,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真实记录,它全面反映了学校最基本的职能活动,是评价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窗口,是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和教研工作必不可少的资料。1.学校教育科研档案的作用教育科研档案管理是学校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管理的教育.........
人事档案管理的价值分析与讨论
发布时间:2022-10-24
人事档案对企业以及员工自身具有重要作用,人事档案对员工的学历、工作经历以及工作能力等都进行相应记载,它反映着员工的基本情况。而企业在选拔人员时,会通过员工个人档案对该人员进行大致了解。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中的人力资源部门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组成部分。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人事档案管理,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前提,它为企业的更好发展带来重要影响。本文主要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档案管理,以及人力资源.........
反不正当竞争(4)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1-29
3、中国《刑法》1997年的修订增加了知识产权保护专节。这应当说是一个进步。但这一节却不设在“侵犯财产罪”一章中,至少佐证了我当初撰文提出“国内许多人并不认为知识产权是财产”、“只重有形财产不重无形财产”等等,并非无中生有。......
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分析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局限性
发布时间:2023-05-05
摘 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中国译界对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态度已经由开始全盘接受发展到现在的颇多批评,甚至有全盘否定的现象。译界以前对此理论的评论视角多集中在翻译的性质、标准和检验等层面上。本文拟从译者主体性入手, ......
试论现代民法中诚信原则与民事法律行为之不可分离性
发布时间:2013-12-19
试论现代民法中诚信原则与民事法律行为之不可分离性 试论现代民法中诚信原则与民事法律行为之不可分离性 试论现代民法中诚信原则与民事法律行为之不可分离性 [内容提要]:诚信原则与民事法律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3)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09
早在1883年缔结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中,就已经把一些反不正当竞争保护的内容(例如商号保护)纳入。到了20世纪初,“反不正当竞争”正式作为第10条之2进入公约。20世纪60年代的《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更是明文把“反不正......
编译原理结课论文词法分析器
发布时间:2014-01-23
“编译原理结课论文词法分析器”怎么写呢,请看查字典论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编译原理结课论文词法分析器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编译原理结课论文词法分析器”,更多内容请点击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
试论翻译文化研究与改写理论解析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关键词:改写 意识形态 诗学 论文摘要:研究学派的学者们从角度研究翻译是一个理论上的突破,其代表人物Lefevere 提出了改写理论,认为翻译受到意识形态和诗学的操控,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的新视角。 一、翻译研究的学科发展......
论翻译者的个人风格
发布时间:2023-04-25
论翻译者的个人风格 论翻译者的个人风格 论翻译者的个人风格 [摘要] 从翻译风格的倾向性、互补性和多样性来阐述翻译者的个人风格在翻译过程中是如何参与其事的,并大胆地提倡要重视译者个人风格的追求。 [关键词......
“不可无法”与“不可有法”论音乐艺术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2-11-21
清代画家郑绩在他著的《梦幻居画学简明》中讨论了几个议题,在论到意时,他抛出了一个极具意蕴的观点:何为味外味?笔若无法而有法,只以意会,难以言传,正谓此也。予曰:不可有法也,不可无法也,只可无有一定之法。意在中国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义为心思;心愿;人或物流露的情态等等;而在音乐艺术中比较重要的功能就是知情表意的审美功能。不可有法,不可无法,阐述了我国古代艺术家朴素的艺术哲学观点,即章法自然,泾渭分明。一.........
中国哲学论文:浅论个性与秩序关系的哲学理念思考
发布时间:2014-01-09
【摘要】以下为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的中国哲学论文:浅论个性与秩序关系的哲学理念思考,敬请关注!!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讲究个性、尊重个性,并试图塑造自由个性的时代;同时,我们所处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秩序,谋求秩序,并试图构建良......
从“牢不可破”到反目成仇
发布时间:2023-02-19
我从50年代初到文革开始的十几年中,一直供职于“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简称“和大”),亲历了世界和平运动内部的一些事,特别是中苏从亲密战友到主要敌人的过程,如今凭记忆记述下来,也是那段历史的吉光片羽。 苏联领导......
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理论之比较研究_经济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1-17
文章论文摘要: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均属调整市场竞争关系的法律,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在立法思想、调整角度及调整关系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我国的《反垄断法》应该采取介于严厉和温和之间的行为主义标准,不反对垄断本身,......
反思资本维持原则的合理性(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内容提要:资本维持原则是传统大陆法系资本三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统公司制度的设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资本维持原则内涵的模糊性、制度设计的缺陷,以及资本维持原则既不能促进公司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也不能从根本上保障债权......
谈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
发布时间:2022-11-17
谈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 谈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 谈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 精品源 自作 文 园地 摘 要:文学的翻译是译者用另一种语言把厡作者的意图艺术地传达出来,使读者在阅读译文的时......
徽州田野调查的个案分析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03
摘 要:在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里,法律渊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朝廷律令之外,传统习惯曾经是调整人们日常生活和民事行为的重要渊源。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结构和社会性质的根本性转变,中国社会的法律与秩序也发生了深刻变革。传统习惯......
有权不可任性
发布时间:2023-02-25
一、“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 (一)含义 大道至简,源自老子的道家思想。老子的《道德经》中提到: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道,道理。大道,指事物的本质。大道至简的意思是最真实的道理其实是最朴素的道理。也就是说,......
论翻译的特性
发布时间:2022-11-03
摘 要:翻译是一项历史悠久的实践活动,人们对于翻译的思考也是由来已久。本文主要探讨分析了翻译的五大本质特征,即社会性、文化性、符号转换性、创造性和历史性,旨在进一步揭示翻译的价值和其本质。 关键词:翻译;特性;本质 ......
现代文学理论创建与反思探索
发布时间:2022-07-28
现代文学理论创建与反思探索 现代文学理论创建与反思探索 现代文学理论创建与反思探索 更多精品文 章来 源自 3 e du教 育 网 “语言学转向”强调的是世界是由语言建构的,语言符号之间的不断转换产生了世界的意义,换句......
公允价值与当代会计理论反思
发布时间:2017-04-10
一、公允价值会计理论与公允价值计量的特点 (一)公允价值核算理论的发展与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在20世纪80年代,结算在金融行业用到的测量方法中几乎是不存在的,这就使得会计理论出现了以前从未有过的压力,这实际上也反映出社会制度......
论生态伦理本体的反思与重构
发布时间:2023-03-27
" [论文关键词]生态伦理 伦理本体 人性 自然 [论文摘要]在目前的生态伦理学研究中,无论是主张以人为伦理本体还是强调以自然为伦理本体,都属于黑格尔所嘲笑的原子式的没有精神的思维方式。超越这种有限思维在于将这两种对立的生态伦......
公允价值与当代会计理论反思
发布时间:2016-11-14
20世纪80年代左右,社会上诞生的各种金融工具,基本上都不具备结算的特点,这是当时会计理论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同时也暴露出当时金融工具测量历史成本的低能性。因此,必须推出一个全新的、能够推动整个金融工具快速向前发展的会计计......
刑事超期羁押现状分析与反思(2)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三、完善未决羁押制度,防止超期羁押的思考 (一)正确认识羁押的性质和目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用羁押手段不应当是首选和原则 刑事强制措施拘留和逮捕实施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处于羁押状态,被关在看守所或其他规定的场......
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不可诉性
发布时间:2023-01-28
一、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性质界定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运用一定的专门知识和技术手段,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之后,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以及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进而确定责任分配的行为。......
关于经济法理论的反思与完善
发布时间:2015-08-12
摘要:经济法的实践无时无刻不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受到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这样的时间案例更是频繁的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就算是最为保守的学者们也会承认经济法确实是存在的,其在法律的构成体系当中占据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不能......
公允价值与当代会计理论反思
发布时间:2016-11-11
引言: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社会上出现的金融行业使用的工具普遍都不存在结算的特点,给会计计量理论带来了比较大的挑战,同时也从侧面体现出了当时制度以及体制的不健全性。现代研究工作者从这一视角下进行分析,努力寻找可以支撑......
浅析食品营养与慢性病防治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
发布时间:2022-11-30
1慢性病流行趋势我国居民膳食能量供应充足,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总体改善。但膳食结构发生变化:粮谷类和总蛋白摄入量基本持平,脂肪摄入量过多,蔬菜、水果摄入量略有下降,导致超重肥胖问题突显, 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预防控制指南》建议,体重过低:BMI正常:18.523.9;超重:2427.9;肥胖:BMI28。BMI(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m2)。调查显示,肥胖人群的膳食主要由酒类、糖类、盐.........
初中班级管理模式现状分析与反思
发布时间:2023-07-07
摘 要 初中班级管理是针对处于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时期的青少年,采用适当的方法,建构良好的班级集体,以期实现学校教育目标。因为学生自身成长过程的差异性,为班级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更多体现的是班主......
论我国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可行性
发布时间:2023-03-28
摘 要 个人破产制度是破产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建立市场经济的国家而言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个人破产制度的定义的分析及其在破产法中的位置的划分,论述了我国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希望对我国的个人破产制度的......
归类性属性与个体的识别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04
近年来,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当代著名逻辑学家和哲学家克里普克的逻辑哲学思想,已被国内学界越来越多地认知。克氏关于个体本质的观点在分析哲学中显得独树一帜。本来,像本质主义这样的言论是被早期分析哲学家们作为形而上学......
关于功能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的适用度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08
关于功能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的适用度分析 关于功能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的适用度分析 关于功能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的适用度分析 [论文关键词] 功能理论 文学翻译 适用度 [论文摘 要] 阐释了功能翻译理论和文学翻译......
试论反倾销的合理性(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文摘要:在提倡贸易自由化的今天,按照WTO的规定,各国不断地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反倾销作为WTO协议下少数几个合法手段之一,成为最重要的一种贸易限制措施,被各国频频使用以保护本国工业。那么,反倾销究竟是否合理呢?文章对......
政治发展理论的发展与现状——一个变数与可能
发布时间:2023-05-16
" 摘 要 政治发展理论产生于五十年代并在六十年代发展成独立体系。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概念,它主要可分为五十年代以来源自西方发达国家的主流范式和源自第三世界国家的 两大思潮,而作为一种政治学的研究角度,卡尔.马克思与马克斯......
浅谈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不可分割性
发布时间:2022-09-14
【摘要】高等教育培养专才还是通才,一直是教育界争论不休的话题,也是一个似乎无法解决的矛盾。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以不可想象地速度急剧膨胀,分工越来越细,学科划分越来越细,一个人试图“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变得近乎痴......
声乐艺术的民族性与个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26
摘要:声乐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声乐表现的都是人们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充分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对当时现状的看法和声音。当然,能够经久传唱的作品一定是好的作品,音乐来自于不同阶层,不同的人群,但是最经典的音乐一定是来自......
国际反恐合作与不引渡问题探析(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 要:首例“核暗杀”事件嫌疑犯的引渡风波,发生于《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生效前后,突显了国际反恐合作与不引渡问题之间的现实矛盾和激烈冲突。如何消除引渡障碍和加强国际反恐合作,成为国际社会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通......
谈公民环境权理论的现状与反思(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摘要:环境权理论自诞生以来就被寄予厚望,在我国,环境权被认为是环境法的核心问题,但是多年采这一问题并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本文旨在理清思路,分析公民环境权理论的研究现状,并对这一现状作出反思与回应。 论文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