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准确认识农民主体:实现农民自我组织

准确认识农民主体:实现农民自我组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15 00:06:30
准确认识农民主体:实现农民自我组织
时间:2023-03-15 00:06:30     小编:

" 不管是毛泽东当年领导农民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还是我们今天带领农民破解中国严峻的“三农”问题,领导者都必须相信与依靠农民。然而要真正相信和依靠农民并不是那么容易,还有很多的障碍需要排除,首当其冲的就是要转变长期形成的农民观,纠正对农民群体认识的误解。在众所周知的中国历史上,历代王朝都毁于流民造反之手,而这种流民推翻王朝的战争都被史家一概认定为农民战争史;在近代革命史上,共产党人领导的革命也被称为农民战争[1]。所以,长期以来,在人们意识观念中就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惯性思维:农民就是“革命者”、“造反者”,农民是暴民、乱民和刁民。他们愚昧落后,总是被人利用而当作“改朝换代的工具”[2]使用;因此,就有了基层干部怕农民,知识分子怕农民,城里人也怕农民。中国十三亿人口,有九亿农民;农民以外的其他四亿左右的民众都有各自的利益代表组织,唯独九亿农民不被允许有自己的组织。那么,农民能否用“革命者”、“造反者”加以概括,农民到底是不是刁民、暴民和乱民?“刁民”、“暴民”和“乱民”论是对农民的准确认识,还是主次颠倒、以偏概全、对农民群体的误读?如果能庞大的农民群体做出具体而实事求是的整体分析与阶层分析,弄清谁是农民的主体,问题自然迎刃而解,清楚明白。

(一) 谁是农民的主体

中国是个农民大国,正确认识农民,把握农民的意识和要求,无论是对中国革命还是对现代化建设都十分重要的。随着上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的引入,中国社会精英阶层便开始了对中国农民阶级进行革命性的阶级阶层划分,并由此形成了一个习以为常的史论与共识:即在上世纪革命夺权中最具战斗力的农村贫民,亦是农民的代表或农民的主体部分;由此上溯,中国历代民众抗暴起义的造反者即是农民的主体部分。于是,谁是农民的主体这个问题,就直接关系到能否真正相信农民和依靠农民重要问题,从而也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如何重新认识和正确对待九亿农民所应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

那么,到底谁是农民主体呢?一般来说,在正常而非特殊(指战争、天灾时期)情况下,任何社会的任何阶级都可以分为许多相对不同的阶层;若以贫富论,则均可分上、中、下三等;三等之间虽说是动态发展的而非静止不变的,但因为划分标准也是动态的,所以无论怎样发展变化,上中下三等的划分都是不变的,而且是“中间大,两头小”,这是任何社会的一般规律。也就是说,在经常而非特殊的社会情况下,农民群体中绝对或相对富裕的阶层和绝对或相对贫困的阶层必然只是作为少数而存在,中间阶层始终是居于绝大多数的,要问谁是农民的主体,农民群体中占绝大多数的中间阶层就是农民的主体部分;具体则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分析: 其次,以贫富论,土地改革完成之后的五十年代,中国乡村社会也是整体趋向中农化,属于困难户是极少数。根据国家统计局1954年对全国21省14334户农家的调查资料测算,与土地改革结束时相比,贫困农户的比例从51.1%下降到29%;中农占总户数的比例从35.8%上升到62.2%,接近2/3,处于上升的贫农户占20%左右。[5]在许多地区,中农在农村人口中所占比重,已由过去的20%左右上升为80%左右,贫农则由70%左右减少到10%到20%。[6]集体化改造开始之时,“过去的贫农大部分已经上升为新中农”,“农村中的半无产阶级,……他们中间的大部分现在已经变为新中农”;为说明广大农民对集体化运动具有积极性,毛泽东还从中农中划分出“新中农”、“老中农”、“上中农”、“下中农”,甚至还分出“中中农”。[7] 所以,按照当年农村生活水平与划分标准,当时中农和处于上升的贫农占到80%强,毛泽东当年所重新划分的所谓“新中农”、“老中农”,“上中农”、“中中农”、“下中农”,都应该是当年农民主体的组成部分。 最后,对古代民众抗暴斗争中的群体作具体分析,则参与民众抗暴起义斗争中的农民也不是农民的主体。在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社会,民众的抗暴起义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是世界历史是上仅见的;从秦朝的陈胜、吴广、项羽、刘邦起,中经汉朝的新市、平林、赤眉、铜马和黄巾,隋朝的李密" 、窦建德,唐朝的王仙芝、黄巢,宋朝的宋江、方腊,元朝的朱元璋,明朝的李自成,直至清朝的太平天国,总计大小数百次的起义,都是特定时期和特定地区民众或农民群体的抗暴斗争,毛泽东一概都将它们称为“农民的革命战争”或“农民起义”[8]。我们的教科书和史学专著则一律跟进,农民战争研究也一度成为显学[9],于是,我国农民善于暴动、热衷于暴动、“革命”的史论,便在中国民众意识中形成为一种“常识”。然而,如果我们对古代抗暴起义的参与群体作具体分析,这“常识”也会站不住脚。众所周知,被称为农民战争的古代民众抗暴起义,参加者主要包括了三个群体:其一,是社会空想主义者,他们大都是一些不得志的中下层知识分子,或是从政府中排挤出来的失意知识分子,也即是游离或被排挤于政府之外的中下层知识分子,黄巾军的张角、白莲教与红巾军的刘福通、太平天国的洪秀全以及文学作品《水浒传》中塑造的宋江、吴用和卢俊义等就是他们的典型代表;他们有文化和一定的理论水平,习惯于思考过去、畅想未来,有自己的理想追求,往往是起义的组织者、发动者或领导者,起义中所包括的各种纲领、口号大都是他们的创造。其二,是一些加入起义队伍的绿林侠士、盗贼、土匪(如响马、草寇等)及其游民或流氓无产者群众;他们也因其原有生涯所致,大都善战、勇猛、敢为而在起义队伍中一时颇具影响,作用特殊;他们中的精英分子往往成为起义队伍中大小军事头目或军事领袖。其三,是广大反抗专制暴政和超经济强制的破产农民,即贫民、难民、饥民、灾民,他们是历次起义中的基本群众,是一般的芸芸众生;他们是社会政治精英进行“改朝换代的工具”[10]。因为历次起义的基本群众大多是抗暴的破产农民,即由农民破产而来的贫民、难民、饥民、流民,所以史学界便笼统将旧式的民众抗暴起义称之为农民战争。然而,这种所谓的农民战争,实际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农民战争,从指导思想和组织领导上讲,甚至可以说不是农民战争[11]。若要说“革命”、“造反”和“暴民”、“乱民”,那也只有社会空想者和流氓无产者才够得上。进一步论之,作为参加起义的基本农民群众,他们实在都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农民,大部分都是已经成了破产的农民而沦为了流民或难民、饥民、灾民;在破产之前,当生存还能维持下去时,农民是不会参加抗暴起义的;而破产农民在抗暴起义中的意识和行为自然不能等同于在常态社会下农民的意识和行为;换言之,即使破产农民是暴民、刁民和乱民,并不能由此说明农民就是暴民、刁民、乱民或“革命”“造反”之民,从而构成农民的主体。退一步说,即使把抗暴起义队伍全部看成是“农民”,但他们与同时期全国仍在从事耕作的农民群体相比,也是极少数,不能构成农民中的主体部分。所以说,暴民、乱民和起义造反之民,是不能等同于农民的主体,只有那多数的从事耕作的农民才能称作农民的主体。

[2] 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19

3

9、12),《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625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

[3] 据毛泽东的《寻乌调查》、《兴国调查》和《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等文章。 [5]《1954年我国农家收支调查报告》,第13页。

[6]李伯雍:《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发展趋势》,《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1期。

[7]毛泽东:《长沙县高山乡武塘农业生产合作社是怎样从中农占优势转变为贫农占优势的》一文按语,《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38-239页,人民出版社,1977。

[8]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见《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88页。

[9]建国后我国史学研究中有“五朵金花”之说,农民战争研究则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11] 参见温锐:《是农民平均主义,还是平均主义改造农民?》,《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五期。

(二)“先锋”与“主体”:毛泽东的荣与辱

认清谁是农民的主体,是正确认识农民的前提,也是真正相信和依靠农民的关键所在。毛泽东从发动底层农民进行农村革命做起,无论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主观上都始终认定并坚持相信和依靠农民基本群众;然而,因为他始终又把农民中的下层贫民尤其是“赤贫”看作是农民的主体,是农民群体的代表,以他们的意识和要求作为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结果,他在成就了一生辉煌的同时也导致了重大失误。 在革命夺权的战争年代,让“革命先锋”与农民主体结为一体,牵引并主导农民主体,体现了毛泽东高超的革命战略策略,也因而成就了毛泽东一生的丰功伟绩和人生荣耀。毛泽东领导的农村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9],其事业具有鲜明的“爆发力”特征。从革命夺权的需要出发,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革命策略:下面以底层贫农尤其是“赤贫”为革命先锋,抓住了“赤贫”们求变的不满心理,用好“赤贫”无所畏惧、敢干敢做、敢于反抗、不怕牺牲精神,由他们来“指挥一切”和“说了算”;上面则彻底打击或消灭地富阶层势力;中间则以革命宣传与红色恐怖推动70%的农民主体投身革" 命洪流。结果,通过“赤贫”的先锋、领导或带头作用,赤贫群众的“爆发力”作用体现得淋漓尽致,并将中国农民的主体部分空前而成功地组织成一支打碎旧世界的浩荡大军,在农村掀起了火热的阶级斗争,推动整个农村革命斗争,创造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历史奇迹。应该说,在当年以争取群众和夺取政权为第一要务的革命时期,以“赤贫”为先锋的策略运用,从共产党的革命事业来说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也是非常必要。结果,革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人开创的事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和平时期。与革命斗争时期立足于打碎旧世界不同,和平建设时期的到来则必须立足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因此,中国共产党人的中心任务与依靠力量本也应该随之发生变化。当年打碎旧世界的革命“先锋”,在和平建设时期就未必仍是建设事业的领头人。然而,毛泽东在“继续革命”的理论指导下,并没有在依靠力量上真正实现党的中心工作的转变,即由革命夺权向和平建设的转变,仍然着眼于通过阶级斗争快速实现生产关系的变革上。在毛泽东朝着他既定的“一大二公”目标前进之时,他清醒地认识到,对广大农民来说,要实行农村集体化“将是很困难的”[10],但他对自己的理想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在他“穷则思变”,人“越穷就越革命”, “富了事情就不好办”,富了就没有革命斗志,就会丧失革命精神的惯性思维主导下,他根据以前推动革命斗争的经验,进一步以阶级斗争的观点分析土地革命后的农民阶级,“赤贫”也就再次成了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先锋”。他把下层贫苦农民与较富裕的农民作为对立面,以当年“革命的先锋”转为“建设先锋”,娴熟地运用革命年代“访贫问苦,物色积极分子,扎根串连,团结核心,进行诉苦,组织阶级队伍,展开阶级斗争” [11]的策略,在农村进一步打造过去根据地内的激烈阶级斗争和贫雇农威权的情况下,再造穷则革命、穷则光荣的下层贫民优势,营造农村“恐私”、“怕富”的社会心理,使整个农民群体屈从底层农民的政治、经济主张,推动广大农民主体“趁热打铁”、“一鼓作气”,奔向社会主义集体化,接受下层贫民追求“一大二公”平均主义的改造。在“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的背景下,集体化运动确实是“一哄而起、高潮迭起”,几年间似乎就成就了毛泽东的理想;然而,以革命先锋通过革命短期“爆发力”推进的集体化事业,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因其违背基本经济规律而遭受历史惩罚。于是,人民遭受的严重灾难也使毛泽东后期的事业终于黯然失色。

毛泽东以农村下层贫民尤其是“赤贫”为革命“先锋”,空前成功地组织起亿万农民队伍,打烂了旧世界,成就了辉煌的功业。然而,时势变迁,面对建设一个新世界,仍然采取革命战争非常时期的策略,以“革命先锋”作为“建设先锋”,导致了一个恐富、怕富,以穷为荣、以穷革命的局面,与发展经济相悖,走向了毛泽东良好主观愿望的反面。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昭示我们:农民的“主体”与农民的“革命先锋”是农民中两个不同的群体;农民阶级中间的农民主体总是不变的,“先锋”则可以随时代前进与社会中心任务的变化而变化;“先锋”可以是主体的组织者与领导者,但是“先锋”不能等同或替代主体。可以这样说,在认识、对待与依靠下层贫苦农民尤其是“赤贫”问题上,蕴涵了毛泽东一生的荣与辱。而要超越毛泽东,就应该铭记:赤贫“先锋”冲锋陷阵打天下,农民“先富”带头搞建设。

[2]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3),《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0-21页,人民出版社, 1991。 [4]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3),单行本,第5-9页,解放社1949年版。对照1949年解放社和正式编入《毛泽东选集》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两个版本,上述内容都已经作了修改或添加了限制性词汇。 [6]毛泽东:《在不同地区实施土地法的不同策略》(1948.2.3)《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178页,人民出版社,1991。 [8] 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12.25.),《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250页人民出版社, 1991。 [10]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谈话记录(19

5

9、12-19

60、2)

(三)“先富”结主体:农民组织不可怕

如前所述,叱咤风云的毛泽东,不管是领导革命战争,还是推动如农村集体化运动,都是通过发挥底层贫苦农民尤其是“赤贫”群体的先锋作用,成功地组织与运动农民。而我国史学界也有一个共识,中国历史上一个个强大的专制政府,都是被称为农民战争的抗暴起义一次次颠覆。回顾中国近百年现代农民组织的发展史,产生并成长于传统中国社会转型和战乱动荡年代的农民组织,始终给人的印象仅仅就是作为一种革命组织存在,并服务于革命夺权斗争。不管是大革命时期的“农民协会”、农村根据地内的“贫农团”,还是土改时期的“农民协会”和“社教”、“文革”中的“贫下中农协会”(生产队则称“贫协小组”),都是以阶级斗争理论为指导,以底层贫苦农民尤其是“赤贫”作为主要成员和领导骨干的革命组织;于是,在与现政权形成和史学共识密切相关的“集体记忆”中,中国农民就成了“革命”、“造反”之民,成了暴民、刁民和乱民;一提到农民组织,人们就想到历史上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腥风血雨的残酷镇压和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运动,导致了政府和社会害怕农民及其组织的心理。

其实,农民组织未必就是造反暴力组织,特别是如果将农民的主体与农民中上层有产者阶层而非底层“赤贫”相结合,不在农民组织中树立贫雇农的绝对权威,那么农民的主体就会成为社会稳定发展的中坚力量。与共产党组织领导的以推动革命斗争为目标的,以农民中的下层贫民尤其是“赤贫”为主导的现代农民组织相比,当年处于执政地位的国民党所组织领导的现代农会,在宗旨和成员组成上都有很大不同。国民南京政府建立之后,出于对前期农民运动所造成动乱后果的担心,曾经不敢重建农民组织,然而不久,他们立即认识到越来越有必要组织农民协会来整合社会秩序,并因此先后颁布施行了《农民协会组织条例》、《农会法》、《各级农会调整办法》、《农会组织须知》和经修正过的新《农会法》,在全国各地重建国民党控制下的农会,并不断整顿与规范农会组织,到40年代,全国乡镇甚至乡保都建设了许多农会组织。国民政府组织农会,以农村有产劳动者为领导骨干或先锋,以农民群体中的中间层为主体成员,规定农会的宗旨与任务是:一方面提高其社会道德,增进其智识技能,促进其生产与生产额,以达到改善生计之目的;一方面健全其组织,对内则使其协助政府,实行本党之土地政策,并以全力肃清土匪,以求社会安宁,而促进地方自治;对外则提高其民族意识,启发其自卫能力,共救国家民族之危亡”。1930年《农会法》对农民协会的宗旨和任务作了进一步说明,规定农会是以发展农民经济,增进农民" 智识改善农民生活,而图农业之发达为宗旨;其任务在指导农民及协助政府或自治机关推进:土地水利之改良、种子肥料及农具之改良、森林之培植及保护、水旱虫灾之预防及救济、农业教育及农村教育、公共图书室、阅览室之设置、公共娱乐之举办、生产、消费、信用、仓库等合作事业、治疗所、托儿所及养老救济事业之举办、粮食之储积及调济、荒土之开垦以及其他关于农业之发达改良的公共公益事业。在这里,国民党政府之农会组织,不仅与共产党组织的农会有性质上的根本区别,而且也有别于国民党早期国共两党合作时期以阶级斗争和革命斗争为中心工作的农会组织;它以协助政府和自治组织推进社会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治安等建设工作为转移,对发展农民经济,增进农民智识,改善农民生活和乡村社会秩序的重建、支持民族抗战都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可见,农民组织是暴力革命力量,还是社会整合秩序稳定力量,取决于农会组织的先锋和主体成员是农民群体上中层的有产劳动者还是底层“赤贫”阶层。以农民中上层有产劳动者为农民组织的先锋,并使之与农民的主体相结合,农会则是作为代表农民利益的政治参与组织,不仅不是与政府对抗的暴力组织,而是与社会的发展进步紧密相连,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秩序稳定的中坚力量。

看来,农民组织是暴力革命力量,还是社会整合力量,还不能一概而论,它取决于组织宗旨及其成员的构成。在当前中国全面走社会主义与完善市场经济制度的大环境下,以农村有产阶级为先锋,以农民群体的主体为农民组织中的主要成员,农会组织就会是一种社会整合与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因为,农民中的有产者即先富者和中间阶层既是市场经济的建设者、受益者,也是市场经济的拥护者、捍卫者。他们在政治上拥护现有的政策;在经济上是稳定的消费群体,有利于扩大社会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发展。而社会稳定的基础是经济的稳定,实现经济稳定,政治稳定才能得到保障。他们因为从经济改革中获益,所以他们不会拒绝变革,也就必然成为现有秩序的最大拥护者,成为维持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由他们组成的农民组织,其宗旨就会是团结全体农民,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整合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市场体制的完善,引导农民共同致富等等,这样的农民组织是我国社会发展进程并不可怕的农民社团组织。

同时,在市场经济下,农民最需要和也能够实现自我组织。个体农民是“善离不善和”的,多个个体农民的总和,也只不过是“一盘散沙”,因此,尽管中国的农民人数最多,但力量却最弱,处于社会的弱势地位。要走出“三农”困境,改变农民弱势地位,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建立起能真正表达农民声音和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民组织(农民协会或农会)非常必要且十分迫切:

首先,市场经济的本质在于市场主体自身资源相互之间实现自由交换。交换要求平等,并尽可能地使受益最大化,但在现实当中,分散的农民是最容易被“剥夺”的,例如,工农产品剪刀差、土地被低价征用等使农民的利益受损;基层政府“逼民致富”,强制农民变更种植结构,农民无力反抗;加入WTO,我国在农业的一些让步,也没有农民的声音和意见的表达。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农民组织能力的缺乏,或者说是因为缺乏农民的组织才使农民在与各种经济主体的交换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所以农民只有联合起来,才可以提高在商品交换时的谈判地位。

其次,“三农”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是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拥有和获取政治资源的能力差,造成农民的政治弱势地位。而我国的强势群体(如权利集团、资本集团、知识集团)虽然人数少,但影响决策的力量大;一些如公务员增加工资、教育产业化等等决策,已经显示出政府决策开始受强势集团的制约。社会的稳定与社会内各种力量的对比、协调紧密相关,强势集团只是从其本身的利益出发,政府决策最终就会只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这将会使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环境更进一步恶化,甚至引起大的动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国家任何群体的利益,都不可能由别的国家或别的群体能够真正代表,过分寄希望于政府官员“为民着想”是不现实,也是不可靠的。农民只有自己代表自己,才能真正为农民谋取利益;因此建立农民组织就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下迫切的需要。

再次,信息资源在市场经济社会尤为重要,有关“三农”的各种信息,包括法律、政策、规则等权能信息和农产品价格、供给形式等市场经济信息在内的信息资源对农民来说都是宝贵的。但是单个农民获取这些信息的能力过小、渠道过窄、费用太高。如果存在一个农民组织,就有能力、有渠道,以较低的成本了解国家的政策,与中间官僚“博弈”维护国家政令的权威,维护农民的利益;就有能力、有渠道,以较低的成本获取准确的市场信息,参与市场竞争,提高经济的收益。最后,我国宪法也有明确规定,公民有集会、结社的自由。农民既然有表达自己呼声、不满、愿望的权利,也就有建立维护自身权利的组织的权利。任何人都没有办法代替农民说话,只有农民自己才知道需要什么,反对什么,支持什么;应该让农民自己说话,这个说话的载体就是农民组织;农民不是散在地里的土豆,他们可以自己代表自己,他们能够自己代表自己,他们完全应该由自己来代表自己!我们必须摆脱“革命”、“造反”传统色彩太浓的农民组织情节,必须跳出农民仅是革命(或者说是“改朝换代”)工具的逻辑。

在当前的中国社会,实现农民的自我组织更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今天,中国农民正在遭遇社会权力和资本的双重挤压,成为现代化进程与市场经济的弱势群体或利益受损者,他们时刻不断地进行着消极抵抗,比如群体上访、围攻政府机关等。所谓良民变“暴民”常常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因为农民的利益和意愿在基层缺少有力渠道的表达,得不到重视。建立代表农民自己农会组织,可以提高农民政治参与的组织化程度,使农民的消极抵抗方式转变为有效的协商谈判和法律诉讼等规范有序的博弈方式,实现农民与社会强势集团之间的良性互动,把农民与县乡政府的矛盾消解于基层与社区,避免社会恶性冲突的发生。在这里,农民组织既不同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也不同于村民委员会和普通的公益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为提高农民经济参与而建立的盈利性的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主要“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1];普通的公益组织以利他性为主,强调的是社会奉献和公共服务;而作为农民自己的农会组织,则是为提高农民政治参与的组织化程度,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的,由农民自愿组织、自我管理,进行互助合作、自我教育,旨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农民群众性、非盈利性的政治社团。它带有明显的自利性,是以维护农民的权益为宗旨,其政治功能主要是农民利益的整合和表达,是与政府沟通协商的政治参与组织。它可以代表农民利益向政府施加影响,但绝不是旨在与政府对抗的暴力组织;它保障与促成农民得以平等地参与市场化和现代化进程,进而有利于农村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建立农民组织是农村稳定与农村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政治走出“历史周期律”的希望所在,还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建设政治文明的历史选择!

[1]《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998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公布实施。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农民集体所有权主体的明确性探析(上)(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关键词: 集体所有权主体/集体成员资格/成员权 内容提要: 集体所有权主体的明确性不能以私人所有权的明确性为判断标准。我国已经明确了集体所有权的主体是本集体成员,因此,只要明确了特定的农民集体的集体成员资格,明确了成员集体的团......
农民集体所有权主体的明确性探析(下)(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关键词: 集体所有权主体/集体成员资格/成员权 内容提要: 集体所有权主体的明确性不能以私人所有权的明确性为判断标准。我国已经明确了集体所有权的主体是本集体成员,因此,只要明确了特定的农民集体的集体成员资格,明确了成员集体的团......
完善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强化职业农民认定管理
发布时间:2015-09-11
江苏省泰州市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虽然起步较早,但工作进展不快,还处于试点阶段,有关工作开展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培育对象不明晰;培育环节有薄弱;认定管理有欠缺。针对泰州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存在的......
浅谈实现企业基层组织民主管理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3-03-31
[摘 要]搞好企业基层民主管理,有利于激发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强企业各项基础工作,有利于普遍提高群众管理企业的能力和水平。本文主要阐述了企业基层民主管理的组织制度和活动方式、搞好班组民主管理的方法......
农村基层民主的实践
发布时间:2022-12-08
" 编者按: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正在我国广大农村推行的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制度,使亿万农村......
权利:认识农民问题的一个视角
发布时间:2023-05-15
中国乡村的发展自1949年后,曾经历了多次巨大的起伏和变迁,其中自上而下的政策变动和全面动员的政治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是关键性的影响。农民自下而上的利益表达,常常是在实际中行动起来后,然后才有可能被政......
中国农村市场化进程中的农民合作组织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7
" 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是推进农村市场化进程、应对WTO 挑战的有效途径。国家与农民合作组织的关系,已经从农村改革前的国家对农民合作组织的全面控制发展到今天国家对农民合作组织的主导作用。合作社制度的反市场性决定了其对国家扶持具有......
城镇农民工就业的非组织化及其市民化约束
发布时间:2023-03-25
关键词:城镇农民工;灵活就业;非组织化;市民化 从以往的研究看,结构性市民化问题并没有引起学者们的注意和重视,尤其灵活就业农民工群体的市民化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也应该......
发展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的重要性及其实践
发布时间:2022-09-02
" 长期以来,我国的工会只面向和保护拥有城镇居民身份的职工,数以亿计的在城乡之间流动的农民工一直被排除在工会之外。直到2001年,我国新修订的《工会法》出台,才第一次把进城打工的农民界定为“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流动工......
国民革命后苏维埃区域的农会组织
发布时间:2023-02-19
一、红色苏维埃区域的建立与发展 二、贫农团等农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 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各地党组织及时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农村,致力于广泛深入地发动农民群众,恢复和发展农会组织。在其组建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两方面的措施,......
流动农民社会认同现状探析
发布时间:2014-01-17
内容摘要:在社会转型背景下,流动农民社会认同正由被动性向主动性转变。在回顾族群认同理论的基础上,作者对流动农民的社会认同进行了操作化定义,认为它应包括分类意识、目前身份意识、未来归属意识三个层面,并从地位结构观的年龄、婚......
赋予农民承包土地的自主权
发布时间:2023-01-23
" 2002年《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颁布,意味着农民对于土地长期而稳定的承包经营权从此将拥有法律的保障。它向亿万农民表明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将保持长期稳定。因此,这部法律的颁布无疑具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现实层面,“30年不变”......
四川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试点的现状与机制分析
发布时间:2014-01-07
内容 提要: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对四川省农民合作 经济 组织试点的实施情况、取得的成效、存在的 问题 进行系统地 分析 ,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 发展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政策建议。关 键 词:四川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试点的现状、......
“草根民主”与农民理性
发布时间:2023-05-16
" ----对农村基层政权民主化的调查与思考 前不久,笔者回到山东老家,恰逢村主任换届选举。所见所闻引起了笔者的兴趣,就此作了一些调查。初步调查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农民参与选举的热情极为高涨,对基层政权民主化极为的赞同,......
农村自治中的民主监督问题
发布时间:2023-06-05
" 村民自治是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它起源于村民对本村事务和个人利益的关心,它发展于市场经济的形成和村民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在今天,村民自治远不是十几年前村民的自发性政治行为,而是为法律所保障的民主政治建设。去年11月......
对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5-08-04
[提要] 近年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存在发展规模小、层次低、管理松散等制约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等问题,因此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势在必行。......
农村组织建设与农业经济现代化
发布时间:2019-09-30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提升,加强农村建设已经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建设的过程中发展农业经济现代化是保障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根本,相关人员应积极发现农村继承组织建设中所存在的不利因素,并进行及时的解决,这样才能保障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稳定实施,并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有效的提升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关键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业经济现代化;策略1影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及农业经济现代.........
加大新型农民培训力度 提升我国农民整体素质
发布时间:2023-07-20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这与广大农村经济工作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但是同时也不能忽视广大农民朋友的努力。农民是农村的主要组成成员,关乎着农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所以农民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农村......
宁夏自治区引导农民变市民实践思考
发布时间:2023-01-03
【摘要】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宁夏自治区就开始了以平罗县为典型代表的引导农民变市民的工作实践。平罗县引导农民变市民的实施方案主要包括农村退出与城市融入两种机制,该县引导农民变市民实践是农民就地市民化的典范,其制度规定、......
西部民族农村村民参政意识的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
发布时间:2023-01-31
摘要:提高村民的参政意识对于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目前,由于经济社会基础、村民科学文化素质、农村政治生态及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瓶颈制约,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村民的参政意识呈现出参政愿望与参政实际水平不协调的特征。促进该地区农村村民参政意识健康发展需要从加强该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入手,逐步实现经济、政治和人的现代化。关键词:少数民族;农村;村民;参政意识中图分类号:D638文献标识码.........
我国民间组织发展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25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公民社会的价值内涵及发展公民社会的现实意义,分析了我国民间组织发展现状和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相关建议。认为,我国民间组织的畸形发展根源在于民主观念和制度环境的缺失。因此,要真正促进民间组织的良性发......
英国中世纪庄园制下自由农民的主体权利
发布时间:2023-06-26
[摘 要]英国民众争取自由的斗争从农奴制产生后就已经开始,经过黑死病及社会的发展等内外因素的影响,14世纪末15世纪初,英国的维兰就已不复存在。研究英国的自由民的主体权利有利于我们学习借鉴英国的土地政策和土地权利,有利于推进......
农民法律意识浅析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法律意识一直是学者们推崇研究的对象。在当今新形势新国情下,全面分析农民法律意识成因,有效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素养,使我国在法制化进程中迈出重要一步。 [关键词]农民法律意识;形成原因;解决途径 从......
关于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11-18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从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这个立场出发,围绕着如何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行有效实践。 一、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以人为本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这种人......
城镇化进程中民族地区农村集体组织成员资格问题
发布时间:2023-04-22
无独有偶,类似因为农村集体组织成员就征地拆迁集体上访事件乃至于发生刑事案件的案例在其他民族地区也常常发生,已成当地基层工作的重点内.........
论自助性农民增收
发布时间:2023-04-02
" 摘要: 市场与政府是农民增收的两大激励主体,但在两者均失灵的情况下,农民只有利用自身的社会资本进行自助。社会资本可以扩大农民的经济关系范围、增加农民对外界的信任度、增强农民的自组织能力,从而有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因......
夯实农机推广体系建设 实现农业精准化生产
发布时间:2015-09-11
摘要: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机械化,所以农机的发展、推广以及使用的水平直接决定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现阶段我国的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大力推广农机技术服务,促进我国新时期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每个农机......
文化民族主义的新认识
发布时间:2023-02-05
研究中国现代思想史,笔者认为应该把从“五四”至今的80年,包括大陆、台湾、香港在内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才能理清中国现代思想发展的线索和全面把握它的丰富内涵。 纵观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实际是一部走出中世纪,实现现代化的历......
农民工分层实现市民化的机理探析
发布时间:2016-08-18
一、引言 2001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教授曾经指出:21 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有两件事:一是美国的高科技产业,二是中国的城市化。 而中国城市化的核心问题与焦点问题则是广大农民工的城市化、市民化......
做给农民看 教会农民干 带领农民富
发布时间:2015-09-09
一、精心组织实施,完成培育任务 培育全程,方兴园区从培训管理、食宿安排、教师聘请、课堂讲授、现场演示、实践操作、参观交流等关键环节,进行无缝对接,提高培训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方兴园区成为了全市职业农民培育开班......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对农民公民意识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2-12-02
" [论文关键词]公民意识 新农村建设 培养 [论文摘要]公民意识具有复杂的内涵体系,其基本内涵包括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民主意识、法律意识等。对农民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发挥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有利于城乡经济社......
农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构建现实依据
发布时间:2013-12-17
" 摘 要 生活质量是对人们整体生活水平的综合描述。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建构,应与人的需求层次相适应,并正确地反映社会现实。根据调查地点的情况,建立了与调查地点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相当,与农民生活、交往、家庭状况、农村发展等方面......
新农村内生式发展中农民主体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5-07-27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的各种生产要素都在农村多重形式的生产中实现了内部转化。农村改革的巨大变革带来的农业产品和农村劳动力的双剩余,促动了另一个产业的异军突起―乡镇企......
论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3-12-17
" 【摘要】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包括正规性金融组织与非正规性金融组织两大类。目前它存在诸多问题,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正在淡出农村金融市场、农发行的政策性金融功能弱化、合作金融的“互助共济”性的缺失及非正规金融组织中的高利贷......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村民自治
发布时间:2023-01-14
" 内容提要:生产方式、经济制度决定着政治制度和管理体制。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不断完善,催生了村民自治并推动其发展。 农村落实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成为生产经营的主体,自主经营、自我管理成为必然要求,......
试论三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对策
发布时间:2016-01-06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无论是在带领农民致富增收还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方面都起着积极作用。三门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推广依然受到农民自身因素、农业产业化进程因素、政府支持程度因素和社区环境因素等方面的影响,需要政府和社会......
关于中国农民合作组织创新运作模式探讨
发布时间:2023-06-01
[摘 要]笔者通过对全国各省市的菜价的了解,发现“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现状,从而引发了对这种现状产生原因的思考,为此从市场、农户、政府三方来分析“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原因。并以省内的部分农业合作社为例,通过实地走访调研......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和民主监督现状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3-12-17
" 一、现状特点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而基层民主,是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国家或基层组织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是人民民主权利的直接体现。实现充分的社会主义民主,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和愿......
农村社区政治发展的困境与出路——从农民组织化的角度看
发布时间:2023-05-02
"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从农民组织化的角度分析当前中国部分农村社区政治发展的困境,以期为改善这一状况提供更具目标性的参照。文章主体分三个部分:一,本文所论"组织化"的内涵界定;二,作者的选题动机和资料来源;三,部分农村社区农民......
别老替农民拿主意
发布时间:2022-11-14
在某地农村走访,听到一些干部抱怨:政府费劲引来的项目,可农民为啥不买账? 比如产业项目。干部说替农民算过账,一家一户种粮,一亩地年收入也就七八百元,而土地流转给企业种菜,农民啥也不干,一亩地光租金就有1000元,农民还能......
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确认标准之思考
发布时间:2022-12-27
摘 要 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确认是税法适用的首要步骤。现代租税国家严格秉持税收法定主义,因此,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确定应严格遵照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然而税收法律、法规应依据什么原则及标准确定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呢?本文以《耕地......
农村小学自然课教学改革的实践与认识
发布时间:2022-12-04
" [论文关键词]:自然科学;乡村教学;植物;自然课 [论文摘要]:农村教学条件受到自然条件、教学条件和经济发展的限制,教师如何因地制宜,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克服学校教育不同程度存在的脱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去组织,自组织,云组织
发布时间:2022-09-06
如果市场这么美好,为什么我们还需要组织?为什么不能在市场中进行所有的价值交换?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新技术、社会化媒体、大规模业余化,使得群体的连接成本大幅下降。交易成本巨幅下降,使得去组织化成为可能。在今天这个时代,大公司为什么必然会衰败?基业常青为什么将不复存在?因为《基业常青》这本书讲的是工业时代,而我们已经进入一个颠覆式生存的时代,工业时代的思维方式、商业逻辑已然失效。我坚定地认为,如果你从产.........
农民权益缺失现实原因探析
发布时间:2013-12-17
" 中国的农民权益问题是一个沉甸甸的话题,令人愁肠百结而欲得其解。为什么农民不能与非农民处于平等地位?为什么农民的权益一直得不到尊重和保证?笔者运用了世界了有关的先进理论,参考了有关国际经验,紧密联系中国的国情,深入地进行......
论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3-05-29
" 【摘要】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包括正规性金融组织与非正规性金融组织两大类。目前它存在诸多问题,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正在淡出农村金融市场、农发行的政策性金融功能弱化、合作金融的“互助共济”性的缺失及非正规金融组织中的高利......
农民与公民
发布时间:2023-05-26
" ——广东农村政治文化转型研究 1998年,对于当代的广东的农民来说,第一次领到了选票,他们要运用手中的选票来直接选出自己的领导人,直接决定有关自己政治和经济生活的大事,虽然说这只是选出比比“七品芝麻官”还要小得多的村官......
关于农村非营利组织实现江苏农村公共物品供需平衡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江苏 农村 非营利组织 公共物品 论文摘要:江苏地方政府在解决农村公共物品问题上的现实困境,说明必须依托和发挥非营利组织的力量。因此,加快制度设计,采取多种举措发展农村非营利组织,对于尽早实现江苏农村公共物......
论我国现行民事诉讼中的自认制度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我国现行民事诉讼中的自认制度 论我国现行民事诉讼中的自认制度 论我国现行民事诉讼中的自认制度 一、自认的概念和相关法律规定及特征 自认,是指当事人对不利于自己的事实的承认。①广义上的......
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03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组织的发展对湖南农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因仍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在对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
谁在实现民主?
发布时间:2023-05-20
复旦大学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科院中国学所所长张维为教授与韩国成均中国研究所所长李熙玉教授于2014年底在韩国首都首尔,就中国政治和民主制度等问题进行了对话。 一 李熙玉:听说您是时隔很久之后再次访问韩国,......
保障农民政治权利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发布时间:2023-06-04
" 摘 要:我国农民应享有与其他社会主体平等的权利。但从当前现状看,他们的各项权利尤其是政治权利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这是诸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切实保障和真正实现农民的政治权利,加强对农民的政治理论和政治知识宣传以及法制教......
善待农民家庭经营:培育市场主体
发布时间:2023-01-26
" 众所周知,中国农民的“小农经济”是长期支撑世界其他地区难以与之媲美的中华文明的经济基础;但非常遗憾的是,中国学术界与理论界主流思想对中国“小农经济”推动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却长期未能给以充分的肯定,甚至还以静......
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的五大关系
发布时间:2022-12-20
摘 要: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社会主义选举民主的关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的关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共产党的领导的关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效率的关系,是发展社......
浅谈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与创新
发布时间:2022-11-19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效率性指的是通过指定的金融组织体系可以确保金融交易活动的低成本,顺利完成同储蓄向投资转变的程度,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借鉴。 农村金融组织属于我国农村经......
安居还要乐业:以农牧民合作组织为依托推进西藏新农村建设
发布时间:2023-04-18
[摘要]西藏新农村建设是以安居工程为突破口开始的,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要义是要解决农牧民的安居和乐业问题。安居工程实施多年,极大地改善了西藏农牧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但安居之后还要乐业,农牧民定居后续产业发展和就业问题制约着新农村建设。文章结合西藏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特点,透过农牧民合作组织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关联,探寻优化进一步提高西藏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以发展农牧民合作组织为依托推进西藏新农村建.........
“我们用心 农民省心”
发布时间:2022-09-23
3月16日,农业部召开全国12316十周年系列宣传推介活动启动视频会议,随后福建省农业厅召开了“2016年全省12316农业信息服务主题日视频会议”,福建省农业厅王智桢副厅长携电信、移动、联通、福建鼎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运营商点亮福建......
现代精准农业及我国精准农业的发展方向
发布时间:2023-03-22
" 农业现代化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其实质体现了当代科学技术在农业上的综合应用,它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在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工业化农业(石油农业或机械化农业)后,农业正在进入以知识高度密集为主要特点的知识......
浅析刘宗周认识论与主体人格的自我观
发布时间:2014-01-06
论文关键词:刘宗周 主体人格 自我观 论文摘要:王学后期,阳明的致良知理论变为只在心上玩弄光景的虚无主义,形成明末士人疏淡之风,为矫枉过正,心学终结者刘宗周对心体进行了重新贞定,构建了一套圆满自足的人学价值体系,他对主体之心......
我国农民群体的分化及其走向
发布时间:2023-07-26
"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群体的分化不仅表现为职业上的多元化,而且在农民群体的阶层变化中还出现了一些质的分化。当前,由于多方面的条件制约,农民群体的变化与发展仍然存在诸多困难。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群体的变化最为明显,......
论民事主体的判断标准
发布时间:2023-05-14
论民事主体的判断标准 论民事主体的判断标准 论民事主体的判断标准 摘 要:从民事主体的发展历史可知,民事主体的范围在逐渐扩大,而民事主体的判断标准也在相应变化。传统民法理论认为,民事权......
有多少农民工实现了职业上升?
发布时间:2022-11-27
摘要:基于2010年全国106个城市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对农民工的职业上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农民工在行业内的职业垂直流动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并且可以通过个人努力实现职业地位的上升。初次进城务工时职业为一般劳动者,目前职业为管理或技术人员的农民工比重为712%。初次进城务工时无固定职业者实现职业上升的比重最高,其次为商业服务业员工和产业工人。在控制了一些可能影响农民工职业发展的行业因.........
漓江流域农村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现状及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22
[摘 要]漓江流域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受到威胁,环境形势已成为该农村地区各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以漓江地区为调研区域,生态意识为主线,纵向历史时间对比、横向区域差异对比,......
重新认识自我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要】唐君毅探寻道德自我观念主要从道德实践指出道德生活之本质为自己自觉地支配自己,超越现实自我,进而从怀疑现实世界的虚幻出发,追溯道德自我在宇宙中的地位,发现道德自我的根源是心之本体,再进而说明心之本体即现实世界的......
构建农村经济和农民主体长期发展的产权基础
发布时间:2015-08-20
因此,必须让农村居民获得实在的土地财产权利,增加其财产性收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经历了一个从土地私有(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土地集体公有(所有权与使用权合一)――土地集体公有(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
论农民组织化水平的提高和乡村治理结构的改革
发布时间:2023-07-19
" [论文关键词]农民 组织化水平 乡村 治理结构 [论文内容提要]我国农村弱质性的社会基础以及农民组织化水平低的基本状况,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所以,要在尊重农民权利和自由、保障农民权益的......
西北四省农村居民信息意识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14
摘要:提高农村居民信息意识是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信息化的具体要求,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信息化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西北四省(陕西、甘肃、宁夏、青海)1561位农村居民的调研,从农村居民对信息的信任度、关注度、认可度三个维......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困境与政策分析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要: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市民化能否实现,受到培训与就业、居住、社会保障、子女教育、融入城市过程的文化冲突和心理问题、户籍及与之绑定的福利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关联性,不......
浅谈突出“农民”主体教育地位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农民 教育 主体 探讨 论文摘要:真正从业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和培训,农民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农村依然表现出农民素质偏低的现象。只有加强对现有农民的教育,重视对新一代农民的培......
工商资本下乡当重视农民主体地位
发布时间:2023-01-02
到一些县对发展县域经济进行调研,常听到一些地方负责人这样介绍“这是个房地产老板,投资多少钱,流转多少亩土地来种植水果,流转年限10年”;“这是个煤老板,投资多少钱,流转多少亩土地来种植蔬菜,流转年限20年”;“这是个大老板......
农民法律意识的发展路径
发布时间:2022-12-20
目前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仍然是十分淡漠的,因此在我国农民需要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所以就会造成我国农村的一些社会现象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农民的法律意识迫在眉睫。而且随着我国的新农村建设的......
加入世贸组织与我国农业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3-05-28
一、加入世贸组织后对我国农业的直接 影响 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政府对建立 社会 主义市场 经济 体制、坚持对外开放的一个最新、也是最坚定的公开表示。这具有重大的 政治 和经济意义。入世之后,我国将朝着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自我教育:当前我国农民工维权的有效路径
发布时间:2015-08-04
摘 要 随着经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工维权问题逐渐成为了我国重点关注的内容。本文围绕农民工权益问题现状描述、导致农民工权益问题的根本原因分析、农民工维权有效途径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对当前我国农民工维权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深......
对培育国民公益意识与发展民间公益组织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4-23
【摘 要】 目前,我国国民的社会公益意识还相当淡薄,已成为制约民间公益组织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要通过公益文化建设,促进广大民众对公益的认知、了解、接受、赞誉和付诸行动,使国民牢固树立公益价值观,使公益行动从......
村民自治与农村社会稳定
发布时间:2022-10-21
"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以民主选举为核心的村民自治制度可以提高农村资源动员能力,监督村组干部不良行为,抑制乡镇达标升级冲动和过度提取欲望,提供村民制度化参与渠道,形成村庄社会共同体以构造对少数行为不良者的监督能力,从而可以......
实行体制创新是农民增收的关键
发布时间:2022-10-29
实行体制创新是农民增收的关键 实行体制创新是农民增收的关键 实行体制创新是农民增收的关键 一、继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改善农民增收环境 二、拓宽就业门路,促进非农转移......
农民工“弃保”现象初探
发布时间:2022-08-31
官方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累计已有3800万人中断缴纳社保。笔者通过相关途径了解到,由于只能转移社保资金的70%,剩余30%要留在当地,再加上15年的缴费年限要求,农民工群体在尴尬、无奈中被迫成为弃保大军的主力。 笔者了解到,目......
论民事主体的判断标准(下)
发布时间:2023-05-28
论民事主体的判断标准(下) 论民事主体的判断标准(下) 论民事主体的判断标准(下) 三、民事主体的判断标准 (一)对以上数理论的评述 从上述各种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其一,民......
论民事主体的判断标准(上)
发布时间:2022-11-25
论民事主体的判断标准(上) 论民事主体的判断标准(上) 论民事主体的判断标准(上) 摘要:从民事主体的发展历史可知,民事主体的范围在逐渐扩大,而民事主体的判断标准也在相应变化。传统民法......
村民自治与农村土地问题
发布时间:2013-12-17
" 【内容提要】中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是村民自治的经济基础。现行的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与村民自治组织具有某种同构关系。在完善现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中,必须坚持和维护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民主议定、平等互利和协商一致以及......
国民政府农村自治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3-12-19
国民政府农村自治及启示 国民政府农村自治及启示 国民政府农村自治及启示 一、文献综述及问题的提出 对于 20 世纪 20、30 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近年来有些学者采用国家政权建设的分析框架进行研究,研究者或是从宏观......
创新思维、强化监督,确保基层党组织主体责任落到实处
发布时间:2022-11-25
【摘 要】落实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主体责任对国企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意识,保证企业的和谐持续稳定发展。落实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的主体责任,要重落实、重执行、重实效、重规律。落实国有企业基层党组......
农 民“贵 人”
发布时间:2023-01-16
在松辽平原腹地,有一座美丽的小城――公主岭,这里出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好人”――李成伟,他被当地农民兄弟亲切地称为“咱的贵人!” 1987年,李成伟大专毕业后,怀着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来到环岭乡农经站工作,从此,......
浅论当下“农民工”形象的“农民性”
发布时间:2022-08-15
西方社会学将农民出身的工人称为新工人,将原有的工人群体称为老工人。由于习惯思维的影响,农民工是否属于工人,在国内曾经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从经济学、政治学以及社会学上肯定农民工属于产业工人的一部分,这......
农民参与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现实困境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2-11-02
摘要:我国农村地区一度成为“三无”食品的主战场,农民参与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意义重大。从农民参与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途径,农民参与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现实阻力,农民参与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意愿,农民期待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方式四......
浅析农民土地发展权的立法完善有助于农民经济发展权的实现
发布时间:2023-01-22
一、农民经济发展权及其土地发展权 (一)农民发展权核心是农民经济发展权 农民发展权是指作为个体与作为集体的农民自由参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权利且享受其发展利益的权利,包括农民政治发展权、农民经济发展权、农民文化发......
论农民及农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4-01-07
农民 经济 地位低下的现实及原因 近期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及马克思的《资本论》,两者都是经典的经济学著作。使我体会最深的不是他们对于经济 规律 的精辟和天才的论证,而是在不同的 历史 时期,几乎纵惯整个历史的各阶级地位......
自组织原理与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要:均衡问题充满了复杂性。非平衡是有序之源,人类社会文化追求公平与正义,要遵循自然规律。大一统的教育模式不符合民族发展的实际,教育方针应遵循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摈弃简单化的思维方式,从民族地区多元文化并存的现......
阐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的现状、作用和策略
发布时间:2023-03-2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是指农村经济经营管理部门或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机构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审计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运用审计方法,按照规定程序,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所属单位的财务收支和经营管理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及鉴证,以达到严肃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监督活动。与一般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相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具体体现在以下.........
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民收入问题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15
摘要: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环境下,存在着制约农民增收的各种因素。本文从农村公共产品提供的角度出发,揭示了农村公共品供给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现状,通过分析公共品的功能,。本文进一步对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
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标准化发展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12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标准化发展的基本平台,下面是一篇探究农民专业合作社标准化发展现状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推动着现代农业发展。2014年发布的《关于引导和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意见》,要求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