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女性主义与性

女性主义与性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29 00:36:52
女性主义与性
时间:2023-03-29 00:36:52     小编:
一、身体与美

身体与美的问题一直是女性主义关注的一个难题。女性主义在美的问题上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开始的反对选美的运动属于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女性主义批判女性的异化与时尚美女情结。西方女性主义运动就是从反对选美开始的。无独有偶,80年代,中国妇女联合会所做出的唯一一次最有个性的宣言也是反对选美。在当时的女性主义运动中,选美被视为女性屈从地位的一个组成部分,女性对容貌美和身体美的追求被视为女性主体的客体化,其中包含着对女性的歧视。女性主义运动反对选美,就是觉得它贬低女性,将女性变成没有灵魂的性对象。女性主义运动反对选美,就是要抵制女性必须遵从的规则和某些女性身体标准。女性主义深恶痛绝地指出,女人在日常生活中便是在进行一场持续不断的选美:为男性打扮自己,美容瘦身,深恐自己的相貌和身材达不到男性的审美标准。虽然我国解决温饱问题只是近十几年的事情,但是在现代化的都市生活中,美容瘦身已经成为新的时尚,各种各样的选美活动也开始变得热闹起来。

从19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是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女性主义对美的看法加深了一步,美丽神话(beauty myth)问题与性别、种族、阶级等因素并列,不同的身体、肤色、个头和体重都被认可,美也被从正面接受,是容貌问题上的民主化改革时期。

第三阶段开展了关于美貌问题的论争(beauty debate):女性主义应当赞成美还是反对美?赞成麦当娜还是反对麦当娜?赞成美容手术还是反对美容手术?美的民主化系统被提出,即由每个人自己来决定自己在美貌问题上的选择。

在当代学术界,无论是女性主义运动之内还是运动之外,人们对“身体”的兴趣与日俱增。一些女性主义者重新审视斯宾诺莎的观点:身体不是被动听命于心灵的,而是人类行为的基础。新的身体观认为,身体不是天赋给定的,它既是能指,又是所指,即是历史偶然的,又是社会造就的。(Jaggar, et al., 198)格罗斯(Elizabeth Grosz)认为,忽略身体的物质性是理性统治的条件,虽然理性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她强调“性别差异就像阶级和种族差异一样,是身体的差异。”“身体必须被重新接受为不是对立于文化而是文化的杰出部分。”(转引自Jaggar, et al., 80) 在西方的启蒙传统中,相对于文化和理性,即所谓“灵”,“肉”一向是被否定的,肉就包括肉身,肉欲,肉体。身体意味着疾病、残疾、衰弱和死亡。身体经验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忍受痛苦。因此,灵基本上是一个正面的价值,是被崇尚、被肯定、被弘扬的;而肉则基本上是一个负面的价值,是被贬低、被否定、被压抑的。

此外,不同时代、不同文化对女性的装束、发式以及身体的某个特殊部位也有特殊的规训要求。例如中国女性的缠足,一开始是为了美观的要求,随后造成了一种限制女性走动、外出的后果。在中国国内战争时期,当局还曾禁止所有的女人留短发,并用是否留短发区分一般女人与革命女性、自由恋爱的女人,对后者加以迫害。再如,不只是伊斯兰国家对女人的装束有众所周知的要求,在1991年某西方航空公司开除了一名空姐,理由是她拒绝化妆。而莫桑比克的总统是这样批判西方的“文化帝国主义”的,他说:“一个解放了的女人是这样的人:她饮酒,抽烟,穿长裤和迷你裙,沉湎于性放纵,不生孩子。”(French, 100)

针对女性身体的一种特殊的“战争”是外阴环切术。这一手术不是从伊斯兰地区开始的,而是从基督教和泛灵论开始的,但伊斯兰世界中有80%的社会实行这一风俗。女性一般是如何解释其美容手术动机的呢?第一, 她们并不是为了更漂亮,而只是想做一个一般人、正常人、跟别人一样的人。第二, 她们做手术是出于自身的意愿,不是被男友或丈夫逼迫去做的。第三,美容手术确实涉及伦理问题,必须找理由为自己辩解。女性主义应当如何对选美和美容手术作出反应?这的确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一方面,女性主义将美容手术视为女性身体的客体化倾向;另一方面在发表反对选美、减肥、美容的意见时,女性主义又应当特别谨慎。因为这些事既是违背女性利益的,又有大量女性自愿从事这些活动,这就使女性主义陷入两难境地。

在美的问题上,女性主义的解决的办法不外以下三种:

第一种方案就是像一些西方女性主义者和中国妇联那样,坚决反对选美;反对女性身体的客体化和病理化;反对使正常的身体和身体功能成为有问题的,需要改造的;减少不必要的美容瘦身;倡导女性不要过多关注外在美和肉体美,更要关注内在美和精神美;充分承认和肯定美的复杂性,将美不仅仅局限于外貌和体型。

第二种方案是反对单方面选女性的“美”,而要选男女双方的“美”,也就是说,用男女两性身体的客体化取代女性身体单方面的客体化。事实上,从影视传媒中看,男性美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审美对象。这一立论的证据有:美男写真集的涌现,以男性为审美对象的杂志以及男性选美大赛等。

还有第三种方案,那就是美的个体化、多元化和民主化,即由每个人自己来做出在美的问题上的选择。一个人既可以选择瘦,也可以选择胖;既可以选择按某种社会尺度看属于“美”的形象(比如34-18-34英寸的身材),也可以选择按这种尺度属于“不美”的个人形象。这才是最自由、最少压抑的做法。如果一个社会能够允许这种选择,它将是一个使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人都感到自由、轻松和愉悦的社会。只是社会规训的力量常常是盲目的、严酷的,并不因个人的意志而转移的,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在现实生活中遭受损失的恐惧使个人不敢反抗,不敢去冒这个风险。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又无时无刻不在诱使人们乖乖地遵循社会的规训,不愿做出个体化的选择。福柯所谓“随时随地的抵抗”就是针对这种规范的力量提出的。只有有越来越多的个人,男人和女人,愿意和能够做出自己个性化的选择和抵抗,规训的强制性力量就会被削弱以至最终被瓦解掉,一个在身体与美的问题上个体化、多元化和民主化的社会才会最终出现。

二、男女两性的性差异

在对两性关系问题的研究中,性问题有多么重要呢?性的问题与性别问题各自占有什么样的位置呢?在我看来,性别、阶级、种族、性这四个范畴处在同一个数量级上。性与性别是并列的两个范畴。但是性问题与性别问题又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说,跨性别倾向 (transgender) 就和易装、易性、同性恋、异性恋问题联系在一起。在我们解构二元结构时,既要解构同性恋与异性恋的二元结构,又要解构男性与女性的二元结构。这样性问题就与性别问题连在一起了。性的世界中一个最主要的统治与从属的结构来自性别的差异。当然性别问题还同阶级问题、种族问题、文化问题有关,但是性问题是与性别问题联系最为紧密的一个问题;性角度也是研究两性关系不可或缺的一个角度。从女性主义角度来看,性的问题的重要性首先表现在性与男女两性统治与屈从权力结构之间的关系。女性主义最为关注的与性有关的问题有:性的性别差异,淫秽品问题,**问题,家庭暴力问题,性解放与妇女运动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女性主义应当对性采取什么态度的问题。

第一代性学家艾宾的一个关于男女两性在性方面的差异的观点流行了数百年,很能代表人们对这个问题的传统看法,他认为,在男女两性之间,男性拥有更强的性欲望。这种观念不仅是西方文化的观念,也是世界上许多其他文化对男女性差异的信念。

西方19世纪的性指南上说:“作为一般规律,女性极少有为自己的性欲和性满足。她服从于丈夫,但仅仅是为了他的快乐。”(Hyde,400-401) 一位医生 (William Acton) 在1865年写道:“大多数女人很少受到任何性感觉的打扰。在男人是习以为常的事在女人只是例外。”(转引自Hatfield,et al.,95) 1875年,一位泌尿科专家说:一个温良的女性很少渴望在性方面来满足自己。她顺从丈夫,但只是为了让他满意。对于19世纪的女性来说,性交基本上是一件令人厌恶的、残忍的和短促的事情,那时的女性对性活动没有兴趣,也被认为不应当对性活动感兴趣。令事情进入恶性循环的是,由于相信女性基本上是非性的,使那个时期的男性为他们不合格的性表现及忽视性伴侣的需求找到了理由。而男性的此种表现,又进一步加剧了女性与性的疏离。

一项以32个国家为对象所做的调查研究表明,62%的国家中男性对于性伴侣的童贞要求高于女性,其中包括美国;其余38%的国家男女对于性伴侣的童贞要求相等——或者男女两性都认为重要,或者男女两性都认为不重要。(Hatfield,et al.,124) 不仅社会的观念和行为规范如此压抑女性的性欲望和性权利,女性自身也会通过社会教化的过程,把这种观念内化,从而形成被扭曲的女性主体。这种女性主体对自身性欲望的压抑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在性关系中绝对不愿表现主动性,对男性采取服从的态度,对男性有恐惧感,不敢坚持提出快感要求,不敢要求充分的刺激,以为一旦男性达到高潮,性交就完成了,只关注给男性带来愉悦,不关心自己的愉悦;

第二,对性活动本身的自我压抑,其中包括对性欲望、性唤起和性快感的压抑;

第三,性欲低下。(Stimpson,et al.,53)

总而言之,从对男女两性在性问题上的表现及观念的分析中,人们得到的一般印象是:男性比女性的性欲更强,对性事的兴趣更大,对性伴侣数量的需求也更多。显然,这种传统的以女性为非性的观念同在许多社会中存在的男女双重标准不无关系。经验调查所发现的两性性行为模式的差异并不能说明女性的性欲和性能力确实低于男性,而是女性的性欲望和性能力受到了社会规范的压抑从而没有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的结果。因此,从表面现象看,男性的性欲望和性能力似乎超过女性,但如果我们观察这种现象背后的社会运行机制就会发现,这种区别并非来自两性生理的区别,而是来自社会规范的影响。双重标准的社会规范几千年来一直向女性灌输这样的观念:男性的性欲望比女性更强,性能力比女性更大。结果不仅男性相信这种说法,就连女性也对此信以为真。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女性相对于男性的性欲低下并非由生理决定,而是受社会规范塑造的结果。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抑在性问题上的表现就是女性的性欲低下、性冷淡和女性这个性别的非性化。尽管长期以来,无论是科学界还是一般公众都对于男强女弱的观点信以为真,但有大量经验研究表明,男女两性的性唤起程度是不相上下的。女性主义因此认为,上述神话之所以能盛行有大可质疑的原因,其中原因之一就男权社会为了贬低和压抑女性的性表达、剥夺女性的性权利而有意制造出了那样一种观念。在许多文化中盛行的男性需要多性伴的看法和说法,为男性的性行为其中包括剥削和伤害女性的行为提供了生理的依据。虽然现代科学早已否定了这种貌似科学的以生理学面貌出现的冲动理论,但一般公众中还是有许多人相信这种男女两性生理上的区别决定了他们不同的行为模式的理论。

在与性和性别有关的问题中,还有一个主动性与被动性的问题。有人提出,性活动本身就是男性对女性的统治。男性是攻击,女性是接受、服从。男性竞争,女性选择。如有雄性用臀部示意雌性,便被称为“同性恋”。 但是,从动物行为模式看,存在着例外的情况,在其中雌性是追求者;雄性是被追求者。例如有一种鱼类,雄性个头较小,颜色也不靓,在性方面比雌性害羞。雌性的颜色更亮丽,肉体上也更有攻击性,在性活动中取主动姿态。而雄性则像灵长类的雌性,养育后代,用腹腔收缩来生育,使人想起雌性的生育动作。还有很多昆虫也是如此,交尾时雄性是在下的、被动的;雌性是在上的、主动的。(Barash, et al., 29-31)

那么,男女之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如前所述,不同的社会、文化作出了不同的解释:一种说法是:滥交的后果对于男女两性是不同的。因为女性要考虑在后代生命的头几年里照顾他们,所以她必须挑选最佳配偶,而男性滥交可以增加留下后代的机会。另一种说法是:原因在于在性关系中,男人追求数量,女人追求质量。还有一种说法是:女人的性总是要与情连在一起,男人却可以接受没有情的性。各种各样的说法中要数前面提到过的部落民的说法最有意思:土著人认为,这种区别的原因是男人吃土豆比女人多的缘故。 对于这种现象的评价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人据此认为男性是比女性更优越的性别,因为他的生命力比女性要强;有人则作出相反的评价,认为这恰恰说明女性比男性更优越,因为她的道德比男性要好;也有人看去不偏不倚,他们说,既然男女的区别是生理决定的,就应该充分满足男女两性各自的需求——他们从这里找到了一夫多妻的依据。在我看来,这件事有三个要点:一是事实,二是原因,三是评价。

先看事实。男性果真比女性性欲强吗?仅仅用一生有几个性伴侣是证明不了这一点的,男人“花心”也许就是因为心太花(从某种道德标准看,就是操守不好),并没有什么生理依据。既然性能带来快乐,有什么证据表明女性就比男性比较不喜欢、不需要这种快乐呢?相反的证据也能找到:女性可以有多重性高潮,而男性高潮之后倒有一个长时间的不应期。如此说来,男性和女性究竟哪一性的性欲更强?这个所谓“生理事实”的确是要存疑的。其实,这是社会文化氛围对男女两性的不同期望所造成的错觉。后来马斯特斯和约翰逊的研究就推翻了上述观点,他们的经验研究证明:男女两性的性反应周期是基本相同的;女人通过手淫达到性高潮的能力绝不弱于男人;而且在一次性交中,女人常常可以多次达到高潮,以此与男人的不应期相比,甚至可以得出女性的性能力高过男性的结论,至少不会低于男性。

再看原因。即使从社会现象上看,男性的确显得比女性性欲强,男性的性伴侣比女性的性伴侣多,也不能只到生理上去找原因。从历史上看,男性在大多数文化中都比女性占有更多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他们据此制造出一种男女的双重道德标准,要求女性更收敛、压抑自己的需要,甚至要对自己的性欲感到羞耻、惭愧,而男性却不必如此。如果一个男人有很多性伴侣,那是成功、性感的标志;而如果一个女人有很多性伴侣,却是无耻、堕落的标志。我看这个双重道德标准已经足够解释女性的性伴侣少于男性的现象,用不着再去找什么生理原因了。

最后,我们如何评价这一现象。我认为,男人比女人有更多的性伴侣,既不说明男性比女性有更强的生命力,也不说明女性天生比男性更贞洁、更有操守,它只是表明,经过几千年男权社会的文化积淀,男女在对待自身性欲望上的态度和行为模式是不平等的:男性能够更自由地表达和实现他们的性欲望,而女性则更习惯于压抑自己。因此我们可以推论:在一个更加合理的社会中,男女两性的欲望都可以得到更加自由的表达和实现,男女两性因此都应当比现在更快乐一些。

三、女性性快感

人类与其他动物相比在性方面的独特之处有二,其一是人类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时间性交;其二就是人类女性可以有性高潮,而其他种类的雌性动物没有性高潮,或很少见。因此,人类这一物种的女性性高潮几乎可以说是灵长目动物中独一无二的现象。对此,有一种从社会生物学角度出发的进化论式的分析:人类女性性欲高潮的发展是由于人类婴儿生来就特别不能自立,需要父母照顾。女性性欲高潮以及女性在月经周期的任何阶段对性一直感兴趣就是为了维系永久配偶而发展起来的。

人类对女性性高潮的认识经过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在早年,弗洛伊德提出了一个广为人知的观点,就是将女性的性快感划分为阴蒂快感与阴道快感。前者是不成熟的表现;后者才是女性在性方面成熟的标志。弗洛伊德的后继者中还有人对这一理论作了进一步的演绎:女性从前青春期到青春期的一个主要课程是学习从阴蒂高潮转向阴道高潮,这种转变象征着从主动性到被动性的转变。阴蒂高潮象征主动,这是作一个真正女性化的女人应当抛去的男性成分。

在男女两性的性差异问题上,一个著名的也是最遭女性主义诟病的理论是阴茎嫉妒理论。阴茎嫉妒理论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中的一个主要理论。它的观点是,女性在幼年期发现自己没有阴茎,于是对男性的阴茎产生嫉妒心理,而这种心理在女性主体的形成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阴茎嫉妒力量实际上是在暗示:女性所拥有的只是一个“缺失”、“萎缩”和“衰退”的性器官,只有阴茎才是唯一有价值的性器官。女性虽然有一个阴蒂,但是它远远不能同高贵的阴茎相比,甚至也比不上她身上洞型的管道——它在性交中接纳和抚摩阴茎,对于女性来说,阴蒂是一个非法的或男性气质的器官,它转向自身,自我接纳。(Jackson, et al., 79)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假设,阴蒂快感不可能是成熟女性的自然的方式,要想达到成熟境界,必须从阴蒂快感过渡到阴道快感。而这在生理上不可能做到(因为马斯特斯和约翰逊的实验室研究业已证明,这两种快感实际上是同一种快感。即使按照格拉芬伯格的发现,也只有少数女性才能够区分两种快感),致使许多女性有挫折感和沮丧感。更重要的是,如今女性必须要靠男性插入才能获得快感的神话已经被否定掉了,女性现在在性上可以不依靠男性而独立了。于是,女性主义对阴道快感的神话提出了尖锐的质疑:既然女性可以选择其他形式的快乐,男性对于女性的性快感还是必不可少的吗?(Jackson, et al., 111)在西方,许多世纪以来,人们都把性快感看成不道德的、堕落的、邪恶的或者不正常的体验。中世纪教会的性观念主宰欧洲时,强调男子射精时间越短越好,以防止女性获得性高潮。为了打破这种观念,西方学者常常引用中国古文化中关于女性性高潮的观点作为对比。中国有关的古籍上主张,对于男人来说,理想的状况是尽量延长性交时间,男人在性交过程中所吸收的阴的本质的多少视性交时间长短而定;男人还必须成功地激起女方的性高潮,使其发挥出最大限度的性能力。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人有一个独特的观念,即认为女方的性高潮对于其自身和男方都是同等重要的。中国古代的性文化虽然在近现代有所改变,但这种文化的底蕴还深藏于社会的心理之中。

根据一项近期的调查,中国女性中竟然有26%不知道性高潮是怎么回事,近80%不知道阴蒂在哪里。这真是令人大跌眼镜。与西方女性中只有10%从未经历过性高潮的情形相比,地域与文化的差异竟然能够造成如此巨大的差异,真不可思议。比起已经超越了性快感的享受,进而受到“高潮强迫症”困扰的西方女性,我们社会中的女性简直就像生活在原始部落中的人们那么古朴。在不知快感的情况下,许多中国女人居然就那样忍受着毫无乐趣可言的性事,为男人服务,还生了数以十亿计的孩子,真是太难为这些女性了。 如果用福柯的“凝视”意象来分析,西方女性在获取快感方面更能感到社会凝视的压力,而中国社会的“凝视”目光还没有转向这个方面——这决不是说中国社会的“凝视”范围窄些或程度差些,只是说它的凝视贯注在其他方面,如非婚性关系,各种“变态”的性活动等方面。弗洛伊德也曾注意到,在对待性高潮的态度上的确存在着文化的差别:在某些社会里,女性的性生活比西方社会要单纯。只要她的情人或丈夫乐于与她行房,她便心满意足;她从不担心自己是否性冷感 (frigid) 或能否到达高潮,很可能她从不知高潮为何物。但在西方社会中,男子必须使女子能经历所谓“高潮体验”,才敢相信自己算个男子汉;女方则不但必须使男方经历高潮,以证明他是个男子汉;她还需要自己拥有这种经验,来证明自己是个女人。否则就要担心自己患上了性冷淡的毛病。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国门的开放,西方文化的涌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接触到西方文化中对性快感的看法。我想,它对中国女性对性快感的想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应当既反对“高潮恐惧症”,又避免“高潮强迫症”,使广大的中国女性能够享受到健康、美好的性生活。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论《到灯塔去》的女性主义
发布时间:2023-05-31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弗吉尼亚・吴尔夫创作的《到灯塔去》是一部具有女性主义色彩的小说。小说中塑造了莉莉・布里斯科这个另类的女性形象。小说文本描述了莉莉经历了一系列的心理过程,从对自我的困惑、到对男性原则......
《面纱》中女主人公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
发布时间:2023-06-09
【摘 要】《面纱》是英国作家毛姆的作品,展现的是一位女性主义意识从缺失到觉醒的女性形象。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女主人公凯蒂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及原因,从而反映出女性伟大的精神觉醒。 【关键词】女性主义意识;觉醒;面纱 ......
女性翻译主义的文本意义浅论
发布时间:2023-05-15
" 论文键词:视界融合;读者中心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影响 论文摘要: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目的是,坚决反对在文学作品中将女性置于社会下层,并将翻译附属于文学的哲学传统。为此,女性主义必须探讨翻译是如何被“女性化”的过程......
简爱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
发布时间:2022-12-28
简爱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 “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想错了,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一样充实!”——《简爱》夏洛蒂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这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自......
对生态女性主义的男性学视角回应
发布时间:2023-05-27
摘要: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更关爱自然,而男性气质以自然为敌,生态和环境的破坏是由男性造成的,并且对发展持质疑态度。从男性学的视角看,男性理应认同“传统男性气质”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但同时还应该指出,父权文化是破坏生态......
《宠儿》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发布时间:2023-05-10
一、引言 托妮・莫里森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美国女作家,其小说《宠儿》讲述了黑人所遭受的巨大苦难和折磨。而在当今世界日益壮大的环境保护和妇女解放运动中,生态女性主义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流派。而“其目的是为了积极......
《不可饶恕》的女性主义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24
一、引言 作为美国电影中的一个典型类型,西部片因为其程式成熟、风格鲜明等特点,一直深受观众的喜爱。同时,作为最为典型和最具有美国特点的类型片,西部片在电影世界里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和繁荣时期。然而,伴随着 20 世纪六七十......
女性主义视角下《围城》的主题意义探究
发布时间:2023-06-19
摘 要 《围城》是一部充满睿智的小说,主题意蕴十分丰富,是钱钟书对人性的认识和调侃。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通过细读《围城》,探究“围城”这一主题的深刻性与多样性,用艺术的眼光审视“围城”主题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
英美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发布时间:2023-06-13
英美派是与法国派相对应的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重要学派。它关注女性写作的语言和文本,研究女性作品的特殊性,批判传统文学标准中的男性中心主义,从女性的视角重新审视传统的文学史。努力发掘和寻找女性文学的自身特点,强调女性本身的文化内涵,鼓励当代妇女加强团结和联合,摆脱父权中心文化的压抑和束缚,对现代女权主义运动具有深远的实践指导意义。【关键词】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英美派概念与特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以女性.........
从女性主义批判视角解析“蛇蝎女佣”
发布时间:2023-05-13
继《绝望的主妇》之后,由马克・切利主创的《蛇蝎女佣》获得了中国众多女性关注,不同于《绝望的主妇》所描述的美国中产阶级妇女的困境及奋斗历程,《蛇蝎女佣》描述了五个拉丁裔女佣和富有女性之间的合作及冲突,这部剧大胆地描述了第......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30
一、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引进上个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的一些批评学界的学者将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翻译和引进到中国。针对我国当时女性主义文学创作十分繁荣,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文学作品的批评文章数量多却因为没有理论体系支撑而发展进程缓慢的问题。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引进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引进传播阶段和深化理解阶段。(一)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引进传播阶段引进传播阶段主要是由上个.........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28
一、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概述 作为一种新兴批评流派,生态女性主义批评要求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让人们用一种全新的角度去审视文学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它打破了传统的陈旧的文学批评模式,为西方文学批......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流派探究
发布时间:2023-05-10
摘要:该文主要针对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流派进行研究,结合对文学史的了解,分析探讨流派特点及其美学特点,在性别研究的基础上,将其与其他流派进行对比。分析结论认为,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流派发展至今已有多年历史,在女性作家的带领下,女性主义得以突破传统限制,纠正了传统的偏见,女性作家也得以通过写作来彰显女性主义色彩,抒发女性主义话语。关键词:女性主义;英美;文学;流派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英美派多主张从.........
《黄墙纸》的女性主义视角品评
发布时间:2022-11-22
摘 要:《黄墙纸》是女性主义者吉尔曼的代表作。文中通过描写妇女受到丈夫的控制以及男权 影响 的痛苦经历。揭露了性别歧视和压迫,批判了不平等的夫妻关系,探讨了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觉醒和 发展 的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象征含义......
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综述
发布时间:2017-01-19
当代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促进了当代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兴起。与此同时,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理论上也促进了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发展。西方女权运动不断地开展促进了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形成。顺应了历史的发......
《我的前公爵夫人》中女性悲剧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发布时间:2023-06-12
摘要:《我的前公爵夫人》是勃朗宁运用“戏剧独白”的写作手法创作的经典之作。其中被叙述者以一个失语的、无名的女性形象被建构着,这种手法深刻反映了女性被压迫的社会地位。本文利用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从该诗歌中反映的女性的社会地位、生存状态等角度着重剖析了在父权制社会里,女性与自然都处于被压迫的状态以及女性无声的反抗。关键词:戏剧独白生态女性主义父权制中图分类号:I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90.........
从女性主义角度诠释《喜福会》
发布时间:2023-03-27
摘 要 谭恩美是众所周知的华裔美国女作家,她的代表作《喜福会》一经发表就在读者中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小说 主要以女性角度看世界,一改以男人为中心的特点。所有的故事都是围绕孩子和妈妈进行的,母亲在中国长大,而女 儿从小在美国长大......
《生化危机》中生态女性主义与商业融合
发布时间:2015-08-28
[摘要]当前,生态叙事已经成为商业电影的一大看点,但“高票房低评价”也成为许多纳入生态元素的影片中屡见不鲜的现象。本文以《生化危机》系列电影为例,分析其对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框架的引用如何吸引了观众的阅读期待,丰富电影的商......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实践的贡献与影响
发布时间:2023-07-27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以其鲜明的批评风格和丰硕的实践成果,形成女性主义的批评队伍,确立女性文学的历史地位,改变文学研究的视野格局,启发两性关系的意识思考。不论是对女性文学研究与批评内部建设,还是对中国整......
《拉巴契尼的女儿》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发布时间:2023-05-31
[摘要]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拉巴契尼的女儿》,从分析男主人公拉巴契尼肆意践踏自然规则入手,延伸到他无情地主宰和安排自己女儿的命运,表现了父权制文化中女性和自然都处在被压迫和蹂躏的境遇中,从而揭示作品蕴含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关键词]纳撒尼尔・霍桑生态女性主义《拉巴契尼的女儿》作者简介:张杰(1978-),女,山西人,助讲,南开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现主要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工作。一、引言当今.........
独辟蹊径的女性主义理论建构
发布时间:2023-03-21
在女性主义的历史上,对“女性”这一范畴的每一次重新阐释,往往都会触发理论的突破。这也是我读到王虹《“近女性”与“流”的艺术哲学实践》(民族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一书,觉得耳目一新之余,更认为她提出的“近女性”概念大有理......
讨论舞蹈《女性主义》的创作思想
发布时间:2022-10-03
随着时代的发展,舞蹈的发展已经变得越来越快,形成当今舞蹈界最百花盛开的局面,总的来说,目前舞蹈已成为一种时尚性、流行性事物。女性对舞蹈的态度可以说是非常的热情奔放,人人都拥护舞蹈,所以舞蹈才发展迅猛,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
就后殖民女性主义赏析《紫颜色》
发布时间:2023-05-09
关于后殖民主义的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发起,不久之后由西方学术界带头对后殖民女性主义进行研究。身处于美国的黑人女性是后殖民时代女性的主流群体,这些妇女是美国掠夺者和殖民者从非洲抢夺过来的非洲黑奴的子孙后代,这一部分人和土......
基于修辞研究的女性主义视角
发布时间:2022-07-23
" 论文关键词 女性主义 男权话语 修辞意图 论文提要 女性主义理论从关注女性特征和揭露男权话语两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分析修辞现象的新视角,本文在综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还对目前国内女性主义修辞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批评。 任......
后殖民主义与女权主义
发布时间:2023-03-22
后殖民主义与女权主义 后殖民主义与女权主义 后殖民主义与女权主义 后殖民主义与女权主义之间无论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呈现出既相联系又相冲突的十分复杂的关系。它们之间一致性是显而易见的:这两种文化理论......
《英格兰,英格兰》的女性主义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13
摘要 小说《英格兰,英格兰》的女主人公玛莎・科克伦自幼失去了父爱,在经历了不幸的童年后,她试图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对其女性身份的认同,但是在男权主义社会中,她的理想最终还是归于失败。玛莎的经历充分体现了女性主义理论提出的......
《土生子》中黑人妇女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
发布时间:2023-07-02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土生子》一直被认为是黑人文学的一个里程碑。作品中赖特塑造了一位新型的黑人形象别格。作品的伟大之处不言而喻,但也存在严重的不足。赖特从男权社会价值观出发,在小说中将三位黑人女性――......
当代犹太女性主义哲学思想脉络与趋向
发布时间:2023-03-18
当代犹太女性主义哲学思想脉络与趋向 当代犹太女性主义哲学思想脉络与趋向 当代犹太女性主义哲学思想脉络与趋向 内容提要:当代犹太女性主义哲学直接定位于实践之上,它要转换犹太人数千年来绵延不绝的历史和律法、宗......
浅析贝蒂?弗里丹的女性主义思想
发布时间:2023-07-09
摘 要:贝蒂・弗里丹是美国杰出的女权主义者,她一生致力于美国女性解放运动的发展,为女性争取平等的权利,她的女性主义思想对美国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贝蒂・弗里丹的女性主义思想,指出它对美国女性的自身发展产生了......
女性主义视角下对电影《飘》的解读
发布时间:2022-12-27
[摘要]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飘》,主要是以美国内战为背景。影片中的女主人公郝思嘉,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她是颠覆传统女性价值观的代言人,在她身上,集中了众多女性的优秀品质,从多角度表达了她对女权思想的理解。影片中的主......
当代文学中的女性主义文学解读
发布时间:2023-05-07
摘要:在当代文学教学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新女性文学是一个重要的命题。女性主义文学的写作延展开来形成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创作潮流中的私人化写作、欲望化写作、身体写作等一系列紧密关联的重要现象和命题。关键词:当代文学;新女性文学;身体写作一、女性主义写作的意义指向女性主义写作与女性身份认同以及女性话语表达之间的关联性,使得女性主义文学在欲望写作与身体写作的层面上有强烈的表达。因为整个.........
日本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浅析
发布时间:2023-03-25
内容摘要:渡边澄子是日本近代文学的研究者,对野上弥生子等近代女性文学家进行深入研究,是日本著名的女性文学批评家。著有:《野上弥生子研究》、《不败女人的生活方式》、《日本近代女性文学论--冲破黑暗》等,本文以其对樋口一叶的研究为中心,对渡边澄子的著作《日本女性文学论》进行解读。近代女性主义文学作家努力地追求自我、力求摆脱落后的社会制度的束缚,她们用妙笔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女性主人公形象,将自己对社会、.........
现代女性主义对生态哲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12-18
女性主义运动带来了美国和欧洲乃至全世界女性就业率的大幅度上升,而女性主义究其根本,是一场跨越阶级和种族的草根运动,不仅在社会政治经济上给女性创造更多的机会,在意识形态上也让全人类尤其是女性自身重新认识女性作为人而存在的......
浅析弗里达绘画世界的女性主义
发布时间:2023-07-20
摘 要: 女性艺术家弗里达・卡罗的绘画作品极具个人风格,充满女性对生活的特殊感受。本文从社会背景和艺术家本人的生活体验出发,选取了弗里达的部分绘画作品着重分析了她作品中体现的女性主义、女权思想。 关键词:绘画 女性主义......
从女性主义角度浅析斯嘉丽的性格变化特征
发布时间:2023-07-08
女性的第二性地位,持久普遍。在男权制社会,女性被认为劣于男性。她们在没有政治经济地位,完全依附于男性。男权制思想认为,这种男女差别,是自然形成的,不可改变的。而女性主义认为男女本没有差别,这种极度不平等对待,是人为的构......
伊格尔顿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19
1伊格尔顿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贡献 伊格尔顿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最终目的,即寻求男女平等,消除性别歧视以及产生性别歧视的社会制度,批判人类社会政治秩序的不合理存在,追求全人类的解放。性别政治的批评实践和深厚的现实关怀原则始终贯......
生态女性主义理论文学批评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08
一、蕴含在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中的两性战略伙伴关系古往今来,社会都是由男性和女性共同创造的,缺少任何一方的努力和奉献,都不可能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飞速发展。“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人类文化的整体,产生出这居间于男性和无性中的所谓‘女性’。”“军功章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这一中国家庭的普遍观点,不也正说明了男性和女性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孰重孰轻之分吗.........
生态女性主义视阈下的《呼啸山庄》
发布时间:2022-11-06
[摘要]《呼啸山庄》是19世纪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经典之作。作品中蕴藏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是超时代的。作家在小说中探讨了女性与自然、男性与女性及白人与有色人种的关系,表达了艾米莉的美好愿望: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男女......
对丁玲《阿毛姑娘》的女性主义批评
发布时间:2023-07-26
内容摘要:《阿毛姑娘》是作家丁玲为“梦醒了无路可走”的女性们写就的一首悲歌、一篇祭文。阿毛姑娘年轻生命的陨灭显然是又一出“沉默的他者”的悲剧,她是底层人民,是普通农妇,偶然间觉醒了自我,于是挣扎、抗争,但最终还是被铁......
从女性主义角度鉴赏电影《喜福会》
发布时间:2023-03-26
电影《喜福会》是根据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成名作改编而成的。电影讲述的是四位华人母亲移居美国后,和她们在美国长大的女儿们的冲突和最后因爱而融合的感人故事。这部电影曾经跻身当年十大热门电影, 揭露了在父权制社会下女性无形中......
电影《春风秋雨》中的女性主义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2
一、 引 言 电影 《春风秋雨》 是由美国作家范尼赫斯特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 该影片共有两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是于 1934 年由美国导演约翰M斯塔尔拍摄, 克劳黛考尔白主演。 该版本比较忠实于原著。第二个版本是情景剧大师道格拉斯......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范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21
内容摘要: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作为文学批评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诞生之日起已经走过半个世纪的历程,是在这一领域第一次确定了性别范畴,以其独特的视角对文学作品开展女性主义解读。由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具有鲜明的政治性、颠覆性等方面的特点,是在文学批评领域占据着不可忽视的位置,为此,本文就围绕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范式为主,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方面的探讨和研究,希望可以更明确这一方面的内容。关键词:西方女.........
现代性与极权主义
发布时间:2023-06-25
" 经历了“奥斯威辛”的一代西方知识分子,命中注定要投身于时代的黑暗之中,怀着痛苦、绝望的希望返身寻找光明。他们对极权主义的反思和批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马尔库塞是其中最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一位。 极权主义:何种合理性 马......
论《无名的裘德》中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发布时间:2023-03-31
引言 《无名的裘德》(1984)是英国19世纪后期杰出作家托马斯・哈代最有影响力和最具代表性的小说。在作品中,托马斯・哈代巧妙地将女性和自然融为一体,展现了女性与自然的内在联系,并以淑的由勇敢抗争、争取独立人格、追求婚姻自由......
论农业女性化与女性发展
发布时间:2023-05-18
" 论文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女性化;女性发展;新农村建设 论文摘要:在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是一种重要特征,我国农村社会在劳动力大量转移后出现了“农业女性化”的现象。这......
略论女性主义及其文学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14-01-17
内容摘要:本文提出了,在现代社会,决定男女是否平等的关键因素,仅仅只是在智力和才干方面。但是现代社会的才干和智能已经深深地打上了雄性、刚化的特征,女人在这个社会当中,要想获得较高的智能和才干,就难以摆脱自身被雄性化的影......
从王家卫电影中开启女性主义之门
发布时间:2023-07-17
摘 要:女性主义自萌芽于西方社会至今,已经有许多理论和观点。从伍尔夫的自由运动到劳拉穆尔维的《视觉快感与叙事性电影》的发表,女性主义的研究从未停歇,它引来众多人士的关注。本文在女性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简述女性主义在电影艺......
从女性主义解读《大地》中阿兰的形象
发布时间:2022-10-13
摘 要:赛珍珠是美国著名女作家,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在中国生活长达41年,一生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和中国文化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虽然赛珍珠长期被西方女性主义者所忽略,但她确实是支持妇女解放的先驱者之一......
Updike 小说《兔子,跑吧》中的女性主义解读
发布时间:2022-08-02
一、Updike 及其小说《兔子,跑吧》内容梗概 Updike 是一个多产作家,被称为美国文学现实主义大师。凭借着他史诗般的巨著兔子三部曲,Updike 在美国现实文学界有着无法撼动的地位,并且获得了美国文学最高奖普利策奖。在兔子三部曲中......
基于《老人与海》译本的女性主义翻译策略探究
发布时间:2015-08-25
摘 要:本文对张爱玲的女性主义思想同女性主义的翻译理论进行了对比,然后,将增补、加前言等女性主义的翻译策略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根据《老人与海》中不同的译本的对比,探讨了女性主义者在进行翻译时是如何塑造译本中的女性形象,从......
西方女性主义的文学批评范式嬗变
发布时间:2022-12-04
[摘要]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自诞生之日起,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其鲜明的政治性和巨大的颠覆性挑战着文学经典:在文学批评领域确立了性别范畴,在批评方法上实现了从语言模式向话语模式的范式转变,批评重心强调从文本细读模式向读者反映理论的范式转型,在批评特征上完成了从同一性逻辑向差异性逻辑的范式嬗变。不仅促进了自身的理论建设,也预示了文学理论的发展方向。[关键词]性别范畴;话语模式;范式;嬗变西方女性主.........
浅析《记忆赐予者》中女性主义的投射
发布时间:2023-01-19
摘 要:路易斯・劳瑞的《记忆赐予者》尽管一直以来富有争议, 但却仍然凭借其丰富的主题寓意和有冲击性效果的故事情节吸引了众多读者的喜爱。而女性主义这一主题在其中的投射也尤其的重要并引人注目。本文将以此展开,来剖析这一作品......
女性主义分析批评视角下的《李尔王》
发布时间:2023-06-29
内容摘要:大英百科全书把父权社会定义为一种以父亲或者年长男性在家族中拥有绝对权威为基础的社会系统,生活于父权社会的女性必须依附于男性。她们的生存价值和生活意义取决于男性。在父权社会封建礼教的重重枷锁禁锢之下,女性永远......
《野草在歌唱》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发布时间:2023-06-03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是一位享誉世界文坛的英国女作家,2007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其处女作《野草在歌唱》于1950年在伦敦出版,引起了文学评论家们的关注。《野草在歌唱》主要讲述了白人少女玛丽在南非殖民地的成长经历及其......
“效果历史”:女性凝视下的新历史主义
发布时间:2023-06-20
一、李少红与效果历史的邂逅效果历史由德国现代阐释学美学的创始人伽达默尔提出,他认为真正的历史对象根本就不是对象,而是自己和他者的统一体,或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同时存在着历史的实在性。因此我就把所需要的这样的一种东西称之为效果历史。理解按其本性乃是一种效果历史事件。[1]也就是说,对历史的诠释必须在自身与他者统一中方能呈現历史的实在性,他强调历史意识是理解活动过程中的一个要素,它不仅表示意识受到历.........
主流审美意识下的女性美及女性审美
发布时间:2023-07-26
【摘 要】男人规范着文明,规范着世界同时也规范着女性;男人对女性的规范和引导使自己和女人都相信男性统治女性合乎天理;本文从男性和女性双重视角,来探寻主流意识下的女性美和女性审美。 【关键词】主流审美意识;女性美;男性......
试论女性主义技术史研究的历史分期
发布时间:2023-04-15
〔摘要〕 从编史学的角度梳理和分析了女性主义技术史的发展脉络及其编史理念的变迁,认为其先后经历了精英史、社会史和文化史三个基本发展阶段。其编史理念从“补偿式”转向“批判式”及“多元化”;研究视角从生理性别转为社会性别;......
普鲁姆德生态女性主义伦理思想解析
发布时间:2023-07-06
[摘 要]通过对动物权利论、生物平等主义和深层生态学的分析批判,普鲁姆德认为,要想打破二元论结构,重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就必须同时认识到延续性与差异性,赋予二元等级中被疏离、排斥和劣等化的一方以自主性、主体性、创造性......
我国当代文学作品中女性主义的体现
发布时间:2022-12-20
摘要:对人类男女两性进行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社会学界、文学界、艺术界研究的重点。受西方近代女性解放主义思潮的影响,我国涌现出了大批的女性主义色彩鲜明的相关作品。《李双双小传》就是其中的代表。笔者试图以该作品为案例进行分......
对霍桑的小说《红字》的女性主义的解读
发布时间:2023-05-27
前言 在小说《红字》中主人公海丝特・白兰抱着不知道父亲是谁的婴儿,被判站刑台示众,从那一天起佩戴红字A(A代表Adultery,意为通奸)。和她在欧洲就分离的丈夫从森林中出来,她丈夫是一个无情、冷淡的知识分子,并有了一生的时候来......
女性与电影
发布时间:2023-08-04
摘 要:打量当今世界影坛,女性电影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塑造生活方式的大众媒介,除了展示女性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外,还力图在其社会属性上进行深度开采。她们不是银幕宝贝,也不是花边点缀,而是社会大背景下的独有群体。 关键词:意大......
从后现代女性主义视角分析西方女装设计的变革
发布时间:2023-04-18
【摘 要】文章以近代西方女性服饰为研究对象,从女性主义的分析看西方女性服饰文化,在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基础之上阐述西方女装设计重大变革中的主要特征。对探究主流服饰文化与时代思想潮流的联系又重要意义。 【关键词】后现代女......
“男权主体”的解构与“女性主体”的重塑
发布时间:2023-05-20
摘要:露西・伊丽佳蕾批判“男权制”,揭露其自然主义、社会基础和话语逻辑体系的本质,为女性主体重塑排除障碍;直面性别差异,分析其社会历史和制度原因以及女性性别优势,揭示女性主体地位和价值;探求女性文化,论述其自主自觉本质以及政治理念、女性话语等特征,提升女性主体理性。伊丽佳蕾的男权主体解构与女性主体重塑的论述,成为其女性主义理论中最为精彩和最具价值的内容,在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思潮中占有重要位置,我国的.........
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对语言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10-01
摘要:语言学与哲学自古至今联系密切,语言学的发展受到了哲学思想的影响。17-18世纪,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是哲学史上的突破,语言学也加速发展并受到了其认识论的影响。本文简要回顾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及语言观,......
女性与电影:摄影机前后的女性(1)
发布时间:2022-12-21
打从近代妇女运动开始以来,美国女性主义者一直在文学、绘画、电影及电视等艺术领域中,探索女性性欲的再现。随着我们努力朝向更具意义的理论方向前进,必须注意的是,在做为一种新的阅读文本的方法上,女性主义批评是从日常生活的课题中......
《三国演义》女性的阳刚美
发布时间:2022-07-23
《三国演义》女性的阳刚美 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全面描绘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统一近百年间政治、军事、外交等诸多方面极其复杂的斗争,具有极大的社会容量和丰富的思想内涵。《三国演义》全书描写了约1000余人,其中篇幅较多的人物......
论女性成长与性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2-11-02
" 论文关键词:女性 性别认同 性别教育 女性成长 论文摘要:人类的性别是先天的,但性别角色是由社会影响和个体自身的认同决定的。女性自出生开始,就在家庭、学校、媒体以及自身的认同共同作用下,从婴幼儿期与男性的无差别者、学龄早期......
试论中西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差异文化探源
发布时间:2023-03-10
论文摘要:Feminism到底是女权还是女性?从女权到女性,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从西方进入中国后就温婉得多。这要从哲学思维、家庭观念、个人价值、历史和现实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方知中西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呈现巨大差异的文化原因。 论文......
简述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的新趋向
发布时间:2022-10-07
【摘 要】中国女性文学批评产生于上个世纪的70年代中后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产生起初经历了一段较为低迷的发展阶段,在西方女性文学批评作品和理论的引进后得以繁荣和迅速发展,通过对西方女性文学批评理论的引进,中国的女性文学批......
女性人文主义视角下的萧红作品人物形象
发布时间:2023-01-16
摘要 女性人文主义将其对“女人”和“女人的文学”的强调当成一项策略,体现的是女人作为人的价值主体去审视、思考、探寻、追求女人、男人乃至个人的生存发展空间。本文将对女性人文主义理论的理解作为背景,详尽分析女性人文主义视角......
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看冰心译作《园丁集》
发布时间:2015-08-25
本文为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10C019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冰心是中国女性翻译者的代表之一,除了在文学创作上表现突出,在文学翻译上也成绩斐然。她对于翻译有着个人独特的理解,译作中不仅女性意识明显,更显现了她的生......
人文主义、古典主义、启蒙主义中“理性”的对比
发布时间:2023-07-28
" 一 共同点:理性 人文主义、新古典主义以及启蒙主义文学潮流分别兴起于16世纪、17世纪以及18世纪。这三种文学潮流都以理性著称。所谓理性,简言之,就是“把一切现象都归因于自然而不归于奇迹的倾向”[1],这是明显区别于此前中世......
女性班主任的班级管理
发布时间:2023-07-27
摘 要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女性化趋势明显,致使女性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中占多数。因性别原因,女性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很多的不足,引起了家长、社会的关注。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应从各方面关注教师性别不平......
莎乐美之吻:唯美主义、消费主义与启蒙现代性
发布时间:2023-07-23
莎乐美之吻:唯美主义、消费主义与启蒙现代性 莎乐美之吻:唯美主义、消费主义与启蒙现代性 莎乐美之吻:唯美主义、消费主义与启蒙现代性 内容提要:王尔德的《莎乐美》是唯美主义的一部代表作 。这部诗剧表现......
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欧洲女性钢琴家的介绍
发布时间:2023-03-26
【摘要】浪漫主义把器乐音乐带到了出众的地位,钢琴是最能表达浪漫主义理念的乐器。作为钢琴家,女性音乐家的表演艺术和教学都对后辈的钢琴家产生了深刻而直接的影响;本文旨在探索为整个西方浪漫主义音乐时期做出突出贡献的欧洲女性音乐......
解析正常性消费与消费主义
发布时间:2023-07-21
消费主义(consumerism)始于19世纪,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使西方资本主义告别短缺经济进入了过剩时代,生产对消费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消费不仅决定着生产,而且更决定着生产循环和再生产。刺激消费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促销花样手段不断翻......
从男性到女性
发布时间:2023-04-24
令女性挺胸翘臀的高跟鞋不应该变成女性魅力的标志。 玛丽莲・梦露曾经说:“虽然我不知道是谁最先发明了高跟鞋,但所有女人都应该感谢他。”但这句话在今年戛纳电影节的红毯上却惹怒了众多女明星,她们因为没有穿着高跟鞋而被主办方......
让男性了解女性,让女性了解自身
发布时间:2015-08-28
Q:为什么你会想到用戏剧这个载体为女性发声? Q:你学过戏剧和电影专业,为何热爱的却是戏剧,不是受众更多、商业价值也更大的电影? A:人们看剧的时候为什么会哭?这说明在剧场里,人的心是打开的,可以让情感自由自在地释放。......
现代性和虚无主义
发布时间:2023-01-14
现代性和虚无主义 现代性和虚无主义 现代性和虚无主义 【摘要】西方文化语境中的虚无主义是一种精神世界的价值虚空状态,是现代性的特征。列斐伏尔彰显现代性的虚无主义本质,从虚无主义切人现代性,从虚无中看到了希望,认......
教育的理性主义和非理性精神
发布时间:2023-02-13
摘要:教育学是一门人学,教育的全部活动在于理解人。在理性人的假设下,教育活动出现诸多难以避免的问题,由此形成了教育对其自身本质的逃离。教育需要重新审视人的完整性,从理性主义与非理性精神相互结合的视角关注人的存在,并由......
从女性艺术家看“女性艺术”
发布时间:2022-11-18
乃至全世界的美术界,性别已经成为近年来争论的焦点。有性别么?对于艺术本身当然是没有的,但是当一幅作品被赋予了社会意义他就是有了。因为传统的艺术史研究是几千年来父权制社会的产物,所以他理所当然的以男性为主的,也就是男性艺术......
马克思主义关于理性与非理性的科学阐释
发布时间:2013-12-18
马克思主义关于理性与非理性的科学阐释上个世纪的最后二十年,是我国的思想理论界充满活跃气氛的二十年。中国似乎进入一个狂飙时代,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思想风暴。在国门向西开放当中,人们张惶等待,希冀有新鲜的理念来荡涤激活僵化的中......
古希腊罗马自然法与理性主义
发布时间:2023-01-30
理性对古代自然法的意义在于:它不仅为古代自然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而且成为了自然法普遍效力的根据。一方面,理性能力作为逻辑的根据来说,它的功能在这一时期不断发展和完善,由认知功能到实践功能再到批判功能,最终成就了自然法的......
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历史研究及女性主义解读
发布时间:2023-06-16
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历史研究及女性主义解读 一、对以往阐述史的简单梳理丁玲的短篇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以下简称《霞村》)完成于1940年底,最初发表在1941年的《中国文化》上,1944年被胡风收入丁玲短篇小说集,1947年由冯雪......
女性书法家的共有特色与女性书法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3-03-27
女性心思细腻、手腕轻柔,在书法气韵上更突出的是娟秀、空灵之美,与男性的粗犷、豪放之气相辅相成,两种性格特点迥异的书法艺术更能彰显我国书法艺术的精彩纷呈、博大精深。 受传统男权主义、女子无才便是德等封建思想的影响,我国......
简述工具理性与实用主义之辨
发布时间:2014-01-17
【论文关键词】工具理性 中国实际 实用主义 【论文摘要】工具理性作为人类理性的重要内容,是指人们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对实现目的、理想而起着重要作用的手段、工具、途径以及具体方法等格外重视的思维方式和态度。它具有精确性和系......
《水浒传》女性形象塑造的意义与美学价值
发布时间:2023-07-22
一、《水浒传》女性形象塑造的文学史意义 作为中国第一部长篇白话小说《水浒传》在艺术、思想上必定会有时代的痕迹、初创者的粗糙。对这样一部作品,只有着眼于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评论才会更客观《水浒传》全书共写了76个妇女,其中......
中性主义叙事――周李立
发布时间:2022-12-08
周李立的叙事有着一种奇妙的冷静和肃洁,和她的名字一样看不出多少女性主义的色彩。就叙事的轮廓和敏感度而言,她更像前辈陈染、林白,但是和她们的女性主义的激情倾诉不一样,周李立是克制的而且是非女性主义张扬的话语。她该算一种......
《歇浦潮》中女性主体意识探析
发布时间:2023-01-03
摘 要:《歇浦潮》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妓女群像图。这批民国初期上海都市的妓女,为了追求金钱和自由她们不惜出卖自已的色相和肉体。作者在讽刺她们唯利是图的丑恶面目的同时,充分地肯定了妓女这一特定人群的主体意识。对其人格尊严、平......
浅谈心理因果性、排他性论证与非还原物理主义
发布时间:2023-07-21
一、引言 心身问题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哲学难题,它主要探讨心灵与身体之间的关系。在当代一些学者看来,由于某种程度上,问心灵和身体之间如何发生关系,就是在问二者如何可能因果地相互影响,因此心理因果性这个探讨心理状态是否能与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