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试从新批评视角解读崔健歌词

试从新批评视角解读崔健歌词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04:00:00
试从新批评视角解读崔健歌词
时间:2023-08-05 04:00:00     小编:

摘 要:从新批评视角入手解读崔健歌词,可发现歌词文本中包含着大量悖论和多义,歌词各部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构成全词,体现一种有机联系原则。更为显著的是,崔健歌词运用明喻、隐喻、悖论、反讽等手法间接地表达语义,将各部分间接地与主题联系在一起,体现一种间接表达原则,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关键词:崔健;歌词;新批评

在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诗乐舞三位一体,诗的最初状态就是配着音乐一起演唱的歌词,发展到后来与音乐分离,不再是歌词,出现了纯文本形式的诗。现如今,诗与歌词被看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只是偶尔,人们将好的诗入乐传唱,而有的歌词也被人们赞为具有现代诗的特点,其中一例,便是崔健的歌词。

新批评派是英美现代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它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英国发端,它把文学作品看成是一个独立自足的客体,以种种理由摒弃对文学作品的外部研究,以文学语言研究为基础,用语义学分析的方法对作品加以细读分析。特别是它提出的隐喻、反讽、悖论、张力、复义等术语,被认为是解读诗歌的有力手段。

从新批评视角解读崔健歌词,我们可以发现崔健歌词语言含有许多悖论和多义。经过梳理,可发现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喻与隐喻。明喻经常在崔健歌词中出现:“今天我的心情就象那月亮把这黑色的天空支撑着”“你就象是一面能透视的镜子立在我的对面”(《另一个空间》),“寂寞就象一团烈火,象这大地一样宽阔”(《寂寞就象一团烈火》),隐喻在崔健歌词中较少使用,“你是春天里的花朵,长在秋天里。”“你是冬天里的花朵,长在我心里”(《迷失的季节》),“春天的花朵”“长在秋天里”正是一种对季节的迷失。崔健歌词里明喻很多隐喻却很少。

明喻通过喻体来说明本体,叙事以本体为明晰的主线,而隐喻将本体和喻体放在一起造成互相阐发的效果,叙事路线以本体和喻体为双重脉络,导致明喻相较于隐喻更为简单易懂,隐喻则比明喻更加耐人寻味,似乎审美体更加深刻,但不可避免更加隐晦。崔健的歌词明喻较隐喻多,其中“我”坚决果断,想要表达的就是本体,不会将本体和喻体搅合在一起将它们混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一种率直真诚的感情,铿锵有力,脉络明晰,没有太多朦胧与无力之感。新批评派主张诗歌是隐喻的,但歌词毕竟不同于诗歌,歌词意图流传,追求通俗易懂,加之崔健的摇滚乐追求坦率地将“我”的情感暴露,是一种清晰明朗的风格,所以隐喻不会得到大量的使用。由此可见,明喻和隐喻使用的多少不同,反映出歌词与诗歌的区别,也反映出崔健摇滚的坦率风格。

二、悖论,即似非而是。崔健歌词包含的悖论又体现在三方面:

1、情节结构方面。《花房姑娘》中,“我”与“你”的爱情和“我”的志向是冲突的,这是“似非”,“而是”在于爱情与志向处于矛盾中是常会发生的事,但“我”在这个矛盾中达到了一个平衡,“我”还是选择离开去追寻那志向。再如《解决》一词中,最开始是“我”要“先把你解决”,后来发现“新的问题就是我和这个世界一起要被你解决”,目的与结构完全颠倒了。这种情节结构上的悖论,让情节丰富又跌宕起伏,情绪也在悖论中渐渐升华,整体呈现出一个富有层次感的故事和一种复杂的人物内心活动。再如《红先生》中前文都述说“我”追求着爱情,最后突然一句“若是为了生命,爱情算个屁”,一下就否定了前面的诉说,情节的悖论让人出乎意料而更见其情感中的矛盾,在矛盾中更见深刻。

2、语词意义方面。《重头再来》:“我不愿离开,我不愿存在”,“我想要离开,我想要存在”。“离开”与“存在”构成悖论,“不愿离开”与“想要离开”,“不愿存在”与“想要存在”也是意义相反,看似悖论,语义不成立的句子,深层含义中折射出了现代人精神上的恍恍惚惚与惊慌失措。

值得注意的是,崔健的歌词运用了大量意义相对的词,如“走过去,走过来”(《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白走到黑”(《假行僧》),“我脚踏着大地,我头顶着太阳”(《从头再来》),“我看看天,我看看地”“那山还在,那水还在”(《出走》)等等,句式对称,词义相对,营造出歌词中“我”的一种率性风格,这种风格正是摇滚乐的特点。

3、语词风格方面。“假如你已经爱上我,就请你吻我的嘴”(《假行僧》)中,“吻”带有高雅意味,“嘴”则较粗俗,两者一起用就消解了“吻”的高雅,整体风格趋向于粗犷与大胆。“快让我在这雪地上撒点儿野”(《 快让我在这雪地上撒点儿野》),“雪”是圣洁的,“撒点儿野”却消解了雪的圣洁,一种反叛的解构圣洁之感油然而出。再如《混子》以混子的口吻解构了文化、正经与深沉。歌词中语词风格方面的悖论以通俗解构了高雅,当高雅面临尴尬,通俗就变成了一种叛逆、解脱、释放和坦然。

三、反讽,即似是而非,言此意彼。反讽是语境对陈述造成的明显扭曲。《投机分子》中“噢……我们有了机会就要表现我们的欲望,噢,我们有了机会就表现我们的力量”这句话直接呈现出人们抓住机会时的昂扬斗志,是积极向上的。但是它的上下文语境是:“我们”不知道生活的目的,在这种语境里,这一陈述的意味恰恰与它的字面意味相反:“我们”努力抓住机会,实质“只是充实着每个机会”,只为填补空虚,积极向上中暗含着一种强烈的空虚之感。这是嘲讽,最明显的一种反讽。

四、否定性陈述。崔健的歌词总是以一些否定性的词语如“不”“不再”“别”“没有”等来组织语言,构成一种反叛式的对话,充满了对过去、对习惯、对曾经掌控“我”的某种事物或感情的反抗。“可我第一没有钱,第二没名气,第三没有受过什么高等的教育”(《小城故事V21-上》)“我没有钱,也没有地方,我只有过去”(《不再掩饰》)是对自我的否定,否定的是一个人的外在――除了自己“我”一无所有,歌词中的“我”因此而处于纯粹的精神状态之中,诉说的也纯粹是“我”的精神世界,崔健摇滚乐探究精神世界的风格特点也由此而出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以否定说肯定。如《这儿的空间》:“自由不过不是监狱”,“你我不过不是奴隶”,“不过不是一对一对儿虾米”,结合新批评的语境理论,联系上下文会发现这几句话表达的意思是,自由虽不是监狱,但与监狱有着共同之处,只是没有监狱那么禁锢而已;你我不是奴隶,但接近奴隶,你我不是一对虾米,但与虾米本质一样,只是没有虾米那么渺小而已。本该否定的却实在肯定,人们于矛盾中领悟其深刻。

五、多义性。无论“似是而非”还是“似非而是”都是将语义偏向一个确定的意指,语义导向唯一一个,而另外一种情况便是两种或多种意义同时出现并成立,这就是多义性。燕卜荪著有《复义七型》,提出复义的概念,解释文学语言的一个基本特征:多义性。如“脑子里闪过的念头是先把你解决”,“把我的虚伪和问题,一起接受”(《解决》),“解决”,既是与上文呼应的解决眼前许多问题,也指“我”对“你”有所企图,希望达成某个愿望;“接受”,既是接受了“虚伪和问题”,也是接受了“我”。再如“我的心已不再呼唤,它随着太阳沉落”(《寂寞就象一团烈火》),“沉落”的是“太阳”,也是“我的心”。这种词语表达多个含义的方法,无疑是让语义丰富又耐人寻味了。

六、有机联系原则。布鲁克斯在论述诗歌的有机联系原则时说“诗歌的成分相互联系……像一株活生生的植物上生长的花朵,和植物的其他部分相互联系……诗歌像一幕短剧。戏剧的总体效果来自于所有的环节。”①比起其他歌词反复咏叹情感,崔健歌词更具有故事性,并非真正的叙事,而是将语言扭曲,既诉说了情感又暗含着故事,如一首现代诗一样形成了有机的整体。“听够了人们哭,听够了人们笑,受够了马车花轿汽车和大炮”将卢沟桥拟人化,最后卢沟桥的期望是“不要再吵我的男女和老少……让我舒舒服服睡个好觉”(《让我睡个好觉》),具体的物象相互联接构成了整个词的含义,让全词的意指导向对于安稳与和平的期望。

综上所述,“语境赋予具体的词语、意象或陈述以意义。”②诗歌中的任何陈述都要承受来自语境的压力,其意义要受语境影响。在语境的压力下,我们读出了崔健歌词的反讽、悖论与多义,让歌词语言形成了强大的张力,“张力”本系物理学词汇,指物体所受各方的拉力;用之于泰特意义上的“内涵”与“外延”,十分恰当地显露出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及动态平衡。“‘外延’指的是词的‘词典意义’,而‘内涵’则是词的暗示意义、感情色彩。”③多个语义的拉扯,或消解、或并存、或导向其中一个,语言和结构内部充满各种各样矛盾,让崔健歌词蕴含深刻、耐人咀嚼、回味无穷,加之其有机联系和间接表达的特点,让歌词更具有现代诗的意味。

注释:

①朱刚编著.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第73页.

②朱刚编著.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第74页.

③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2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第123页.

参考文献:

[2]朱刚编著.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

[3]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2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

[4]朱国华.蒙着红布的呐喊――接近崔健.东南大学学报,1999.5.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读者中心与多视角解读
发布时间:2023-03-09
长期以来,语文教研者着重强调的是文本中心和多层次解读。比如,赖瑞云曾大声疾呼:“同到文本中心吧!中心并非一切,中心更非排他,所有其他因素,作家、读者、背景都是解读文本不可或缺的,但作品是中心。”段双全也曾紧扣文本中心......
《百年孤独》的生态批评解读
发布时间:2023-06-12
摘 要: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巨著《百年孤独》是拉美的代表作,在小说中,作者通过描述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经历,勾画了加勒比海沿岸边陲小城马孔多从荒芜之地兴起到最后被龙卷风消亡的百年历史变迁。自从......
从传播学视角解读韩剧走红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3-03-27
摘 要 1983年央视引进韩国电视剧《嫉妒》,打响了韩剧进军中国市场的第一枪,此后上百集的韩剧便在我国各省市电视台先后放映,掀起了一股收视热潮,几乎每一部电视剧都得到不同阶层的观众认可,成为国人街头巷尾的谈资。韩剧以咄咄逼......
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解读情感管理
发布时间:2023-06-20
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解读情感管理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隽永,蕴含着深刻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并贯穿于数千年的社会管理活动。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伦理型文化,具有民族文化的显著特征,它以情感为......
新批评视角下《围城》隐喻与反讽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24
摘 要:钱钟书的文艺创作与20世纪英美新批评理论有很多相通之处,本文立足文本细读,运用新批评的隐喻与反讽等文学批评范畴来剖析钱钟书的《围城》,以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探究中西方理论间的可比性与契合性,通过新的解读来赋予《围城......
态批评视域下对《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的解读
发布时间:2023-06-13
一、《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简介 劳伦斯在二十世纪的英国文坛上十分受欢迎,他的一生虽然十分短暂,但是在短暂的人生中创作出了很多杰出的文学作品,不仅涉足小说领域,也有戏剧、散文、游记等文学作品。他的作品中,对于色情有过多的描......
从批评性语篇分析视角看生活中的再情景化
发布时间:2015-11-23
[摘要]再情景化是批评性语篇分析研究话语生成的一个视角,也是研究语境所涉及到的重要概念。再情景化是话语再现客观现实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我们在分析语篇的时候不能仅仅停留在分析文本的层面上,更要分析文本和其生成过程之间的关系。......
从关联理论视角解读张爱玲《倾城之恋》
发布时间:2023-02-04
摘 要:文学作品多为虚构,但依然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再现。语用学理论同样适用于文学作品解析。作者在关联理论交际模式下探讨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中的人物对话,关联理论虽被广泛应用于解释大量语言现象,但文学篇章的解读仍然有......
文学批评视角下的老人与海
发布时间:2023-06-14
一、解读《老人与海》蕴含的生态思想欧内斯特海明威是20世纪世界著名的小说家,被誉为“文坛硬汉”,他的作品堪称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老人与海》为海明威在1953年赢得了美国普利策奖,并且在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被世人公认为是“描写海洋和渔夫最深刻的文学作品”,其寓意十分深刻。人们对这部小说的解读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不同。正如海明威所说:“如果五六个人或者更多的善于解释的人能够继.........
从跨文化视角解读法语谚语的翻译策略
发布时间:2023-02-09
从跨文化视角解读法语谚语的翻译策略 从跨文化视角解读法语谚语的翻译策略 从跨文化视角解读法语谚语的翻译策略 文 章 来 源 w w w . . n e t 一、法汉谚语中的文化差异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说,指人类......
从生态翻译理论视角解读葛浩文翻译观
发布时间:2023-06-05
从生态翻译理论视角解读葛浩文翻译观 从生态翻译理论视角解读葛浩文翻译观 从生态翻译理论视角解读葛浩文翻译观 更多 精品 来自 论 文 文尝试用生态翻译理论来解读葛浩文的翻译观。 一、 生态翻译 生态翻译理论......
纪昀的批评理念与诗歌批评成就
发布时间:2023-01-22
摘要:纪昀与其说是一位诗论家,还不如说是诗歌批评家更合适。他初学诗从玉溪入,后颇涉猎于苏、黄,于江西宗派亦略窥涯澹留下若干别集、总集的批点。其诗歌批评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在《瀛奎律髓刊误》中,主要有评诗坚持艺术标准第一等两方面。在实际批评中,他通过对一些作品写作意图和写作特点的独到揭示,提出三个有理论指导意义的批评原则。其批评方法,则表现为始终从体制入手把握作品,这使他对诗歌作品的理解明显比前人通.........
多视角文本解读策略
发布时间:2023-05-13
新课程改革后的品德文本功能观也发生了变化,它是“能够与儿童进行对话、需要儿童进行创造的文本”。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获得信息绝大部分是通过视觉输入的。可见,阅读是一种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由此我想到:我们品德课......
新视角解读美容会所访客记录表
发布时间:2023-02-19
建立《访客记录表》,一方面可以让新顾客感受到美容会所管理的专业性和服务的人性化;另一方面,也是进行服务跟踪和客情关怀的依据,方便了美容会所的顾客管理。 《访客记录表》是顾客基本信息的记录,通过问答的方式解决顾客成单之......
从传统文化视角解读钢琴改编曲《阳关三叠》
发布时间:2023-07-15
从传统文化视角解读钢琴改编曲《阳关三叠》 摘 要:根据中国传统古名曲改编的钢琴曲《阳关三叠》,是一部着力表现离别之情感的曲子。在艺术特点上,钢琴曲和古曲在标题性方面有某种联系和相同的意境。钢琴曲用叠奏式的结构发展而成,在文化......
论从跨文化视角解读法语谚语的翻译策略
发布时间:2023-02-11
论从跨文化视角解读法语谚语的翻译策略 论从跨文化视角解读法语谚语的翻译策略 论从跨文化视角解读法语谚语的翻译策略 精品 源自地 理 科 一、法汉谚语中的文化差异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说,指人类社会历......
健康权法伦理视野的解读
发布时间:2022-11-27
引言 近来,公共卫生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出现在公众视野键康权成了学界日益关注的话题。作为一个日新的名词,键康权是一个被频繁使用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法》认为,健康权为享受最高而能获致之健康标准,为人人基本权利之一。不因种......
直面现场的诗歌批评
发布时间:2023-03-16
当代诗歌批评大致存在两种形态:一种是偏向学术阐发与理论建构的学院型诗歌批评,另一种是坚持直面现场、贴近创作实际的诗人型诗歌批评。二者各有优劣,前者可能更具诗学厚度和理论系统性,但往往存在当下性不足、论述隔靴搔痒等毛病......
绿色包装的时代价值——从可持续发展视角解读
发布时间:2023-04-13
绿色包装的时代价值——从可持续发展视角解读 绿色包装的时代价值——从可持续发展视角解读 绿色包装的时代价值——从可持续发展视角解读 来 源自 教育 网 (南京林业大学木材工业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
生态批评视角下唐僧的家园意识
发布时间:2023-02-02
摘 要:《西游记》中唐僧在取经途中礼赞大唐或有意无意地把西番诸邦和大唐相比的独特而复杂的思想意识是唐僧的家园意识。唐僧的家园意识表现在对大唐的礼赞和对故乡的思念两方面。他这种意识的本质是对大唐诟病的根治和对“诗意栖居”......
试论语气隐喻的视角解读间接言语行为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摘要】系统功能学和语用学是两种不同的但又可以相互补充的语言理论。语言学家对于和中许多用一种形式间接地表达另一种功能的语言现象,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解释。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框架下,语言学家认为这种现象属于语法隐......
试析从检察视角看社会管理创新
发布时间:2023-05-24
" 论文摘要:现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对社会管理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检察职能监督性、服务性、指引性和延展性特征与社会管理创新所追求的公平正义、社会和谐有序等价值目的深刻契合。检察机关应当抓住这一历史契机,沿着理念转变......
表层阅读与文学批评的革新
发布时间:2023-04-20
一、症候阅读的问题阿尔都塞在《阅读〈资本论〉》中首创的症候阅读模式因杰姆逊(FredricJameson)的《政治无意识》一书而在美国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症候阅读模式认为,批评家必须将文本中在场的元素当作某些潜在或隐藏之物的象征,并探究导致文本的缺席、空白和省略的原因。阐释(interpretation)就意味着杰姆逊所说的“寻找显表意义背后的潜在意义”。这种“怀疑诠释学”(hermeneuti.........
试论从多维视角看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歌性实践
发布时间:2022-11-14
" 论文关键词:民歌 传统文化 论文摘要:民歌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部分,通过分析民歌在历史和现实视角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可以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民歌的文化价值,明晰民歌在人类的观念、行为、制度中的作......
沈从文文学批评及文体批评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15
文学批评不仅是对文学作品的艺术审美,更要重视评价的科学性,要以事实求实的态度来对待和评价文学作品。与文学作品欣赏者不同,批评家在评价作品时要持有批评家的态度和视野,尽可能回归到文本的本来面目,并且不把自己的喜好强加于文学......
从艺术学角度解读电影《画皮》
发布时间:2023-07-17
从艺术学角度解读电影《画皮》 从艺术学角度解读电影《画皮》 :视觉文化研究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从艺术学角度解读电影《画皮》 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否,应该由受众的评价和票房的收......
试论圣经角度解读《白鲸》
发布时间:2023-06-02
摘 要: 《白鲸——莫比·迪克》是美国文学中的一部经典著作。本文从作品命名、象征手法、文学原型三个方面阐释该作品包含的圣经宗教意识。 关键词: 小说《白鲸——莫比·迪克》 《圣经》 宗教意识 小说《白鲸——莫比·迪克》(Mo......
浅析教育伦理视角下的教师批评权
发布时间:2023-04-23
" 论文关键词:教师批评权 教育伦理 论文摘要:目前,教师对于应行使的批评权采取保守的不批评,其因有教育法规和制度弱化了教师批评权,社会群体非理性的教育观消解了教师批评权,被异化的基础教育价值取向剥夺了教师批评权。中外......
浅谈从解释学视角看新闻文本的特征
发布时间:2014-01-17
作者:彭焕萍 徐红新 郭桂环 论文关键词:解释学 新闻文本 作者消隐 传者本位 论文摘要:解释学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哲学思潮,解释学意识正在广泛地渗透到各冬文学科的研究中,将解释学方法运用于新闻文本的解读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
从心理咨询师的视角解读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
发布时间:2017-02-18
摘 要 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一直备受学校与社会的广泛关注,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因素有很多,本文着重从心理咨询师的视角解读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详细阐述家庭因素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深层影响,为学生工作人员展现大学生出现人际......
女性主义分析批评视角下的《李尔王》
发布时间:2023-06-29
内容摘要:大英百科全书把父权社会定义为一种以父亲或者年长男性在家族中拥有绝对权威为基础的社会系统,生活于父权社会的女性必须依附于男性。她们的生存价值和生活意义取决于男性。在父权社会封建礼教的重重枷锁禁锢之下,女性永远......
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儒道互补
发布时间:2023-06-10
春秋战国,礼崩乐环,诸子百家,学派纷争,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或四处游说,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或著书立说,构建自己的学术体系。诸子百家在思想上的空前活跃,为中国历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岁月流转,大浪淘沙,在诸多学派......
从高校管理工作定位的视角解读哈军工办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3-06-03
摘 要:哈军工的办学思想是其取得辉煌办学成就的内在动因。在哈军工办学过程中一直秉承的办学思想,对当今高校的管理工作如何定位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以教学为中心”的办学指导思想是高校管理工作定位的最高准则、“一切为了学员”......
从容诗歌及评论
发布时间:2015-08-25
如梦令 当我死去 请把我的骨灰 压铸成一本书 写满这些令我疼痛的名字 ――墓志铭 习惯了死去的亲人们在夜里相聚 黑暗中,我又一次醒来 楼下客厅的餐椅在不停地挪动 脚步声、杯盏声传来…… 走下楼梯,一切瞬间静......
从圣经《传道书》视角下解读德莱塞创作中的矛盾性
发布时间:2023-02-20
摘 要:圣经《传道书》由所罗门所作,书中论述的人生价值意义和德莱塞的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处。该文透过《传道书》来解读德莱塞笔下人物的矛盾性产生的根源,发现德莱塞看似矛盾的表层下隐藏的人生真意义,正是由于其信仰的认知带来其创......
从法史学的视角了解“潜规则”
发布时间:2023-03-28
[摘 要]潜规则又称行规、灰色规则、内部章程、非正式制度等。潜规则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取一些流行于某个行业中,通过口耳相传的潜在非法或者不当手段,直接指引人们行为的规则。它损害社会公平正义、增大交易成本、促长违法......
多模态视角下的诗画语篇解读
发布时间:2023-07-23
【摘 要】本文在多模态语篇分析理论框架下,运用Kress & van Leeuwen的意像读释和社会符号学分析方法,以张希林的诗画语篇――《宝钗戏蝶图》为例,赏析和探究多模态语篇中言语符号和视觉符号如何互融起来共建语篇意义,同时也从新的......
从动物视角看严歌苓笔下的人性思考
发布时间:2023-01-02
摘 要:当代文学中动物视角一直是作家们极力在拓展的领域,尤其是近年来人与动物与环境的紧张关系逐渐引起人类的关注,动物视角成为解读文学作品灵魂的又一个有效窗口。严歌苓作为当代以描写女性世界擅长的作家,作品中的动物种类繁多......
从成长小说角度解读《追风筝的人》
发布时间:2023-05-10
摘 要 《追风筝的人》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讲述了主人公阿米尔的成长之殇,在背叛与救赎之间挣扎,最终从无知走向成熟的故事。对成长小说的研究,对当今青少年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卡勒德・胡塞尼 成长小说 《追风筝的人......
女性视角下《蚀》的男权构建解读
发布时间:2022-08-30
摘 要: 茅盾是非常擅长塑造女性形象,在对传统性别场域的革新过程中,对新女性进行了合理想象。但作家鲜明的男性立场和男性主观视角,使《蚀》中被冠以时代女性的人物,最终还是成为男性思维甚至是作者自身的消费对象。 关键词:女......
从政治哲学视角解析民主概念
发布时间:2023-02-21
从政治哲学视角解析民主概念 从政治哲学视角解析民主概念 从政治哲学视角解析民主概念 来 源自 教育 网 到目前为止,民主几乎已经成为政治世界的普世价值,之说以说是几乎,因为一些理性的学者是对此持怀疑态度,但即便如此......
浅谈从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视角解读执政的合法性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社会 执政合法性 社会的和谐稳定 论文摘要: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执政党能否适应社会的深刻变化,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关系到中国的发展方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强有......
工商管理视角下解读茶道与商道
发布时间:2023-03-11
摘要:茶道、商道、人道在历史的长期积淀之下融入了人们的理念和行为之中,在茶道的沁心意境和氛围之中,可以使人感受到茶为饮品中之上品的享受,正所谓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在淡黄色的茶汤之中,其中的滋味令人久久地回味,弥久历新。在充分感知深邃悠远的茶道的意境之中,品茗者可以充分而深切地领会茶的独特韵味,并紧紧抓住传统茶文化与商业的契合点和链接点,将茶道、商道、文道充分交融,从企业和工商管理的角度,展.........
从地志空间角度解读小说《哈利?波特》
发布时间:2023-06-10
英国女作家J.K. 罗琳所著的系列魔幻小说《哈利・波特》以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为主要舞台,叙述了主人公哈利与邪恶魔法势力做斗争,在此过程中不断得到成长和历练的故事。《哈利・波特》被翻译成近70种语言,在全世界200多个国家累计销量达......
网络新词“碉堡了”的语言学解读
发布时间:2023-07-08
网络新词“碉堡了”的语言学解读 语言作为人类的交际工具,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构成语言的各要素中变化最快的当属词汇。社会生活的变化会及时地在词汇中得到反应,而现今推动词汇变化的主力军非网络莫属。网络已经成为影响现代人生活......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生态视角解读
发布时间:2023-04-28
【摘 要】《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J.D.塞林格的一部长篇小说,自问世以来,深受读者喜爱。批评家已从多角度对其进行过分析。本文主要分析小说中场景的描述,作者希望重返自然和谐的生态哲学思想。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
语言学视角下对《朝花夕拾》的解读
发布时间:2016-08-25
引言 鲁迅是我国文坛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文学创作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和社会意义,对我国文坛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朝花夕拾》是他的一部重要的散文集,语文课程教学中已经将这部作品纳入教学范畴之内。《朝花夕拾》中的语言......
崔永元趣解反腐
发布时间:2022-11-22
在全国两会上,崔永元是委员中人气较旺的一位。有记者问他:“对于反腐,你最喜欢用什么方式?”他看了看记者说:“中纪委今天公布一个,明天办一个,这是零售;军委一次就公布十四个,这是批发。而我喜欢的方式是传销。”崔永元的话......
女性主义视角下对电影《飘》的解读
发布时间:2022-12-27
[摘要]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飘》,主要是以美国内战为背景。影片中的女主人公郝思嘉,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她是颠覆传统女性价值观的代言人,在她身上,集中了众多女性的优秀品质,从多角度表达了她对女权思想的理解。影片中的主......
用悲剧美学的视角解读余华《活着》
发布时间:2023-06-06
小说用不到 13 万字,叙述了福贵艰难困苦的一生。他的年少轻狂给自己换来了倾家荡产,败家子的名声远近闻名,后来他改邪归正,却又目送身边所有的亲人一个一个死去,然后再亲手一个一个将其掩埋。他背负着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坚忍地活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起点内涵解读的新视角
发布时间:2015-08-17
摘 要: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起点的判定研究学术界分歧较大,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真正厘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起点的内涵,未能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起点的实质,从而在源头上影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起点科学标准的生成......
凝视视角下解读《乔治的母亲》中的文化符码
发布时间:2023-04-05
摘 要:斯蒂芬・克莱恩的第二部贫民窟小说《乔治的母亲》是一部反映男性气质危机的优秀作品。主人公乔治始终追寻男性气质,源于在家中被中产阶级文化武士的母亲凝视,在街头主动凝视贫民窟文化载体的街党群体,直至自我凝视。克莱恩通......
从生态语言学视角解析网络语言
发布时间:2023-07-02
从生态语言学视角解析网络语言 引言 语言学家大卫认为20 世纪90 年代在世界范围内有革命性的三大语言趋势: 英语成为全球性语言、语言危机加重、因特网成为第三交际媒介,这三大趋势已改变了全球的语言生态。 一、生态语言学概述 二......
解读电视(1)
发布时间:2023-02-01
电视影集"轮椅神探"中,强调的是保守、秩序稳定的社会。它和一九七○年代初期其它一些影集和小说一般,都是在一股「怀旧风之下拍出的作品。可是,和那些故事背景发生在过去的怀旧作品不同的是,"轮椅神探"的时代背景是现代的大都市。一、......
从阅读研究角度看“阅读”
发布时间:2023-05-13
[BT2](浙江树人大学图书馆,浙江[KG*2]杭州310015) 关键词:[HTK]图书馆;阅读 ;词频统计 作者简介:[HTK]朱一红(1965―),浙江树人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FQ)][HT] [BT3]1研究目的 [BT3]2研究方法 [BT3]3研究结果......
顺应论视角下的网络新词英译
发布时间:2015-08-27
摘要:网络新词是在高科技时代产生的一种新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文化现象,能反映出这个时代人们的心理和社会需求。在网络信息飞速发展的现在,网络新词翻译在我们生活中尤为突出,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在顺应论的视角下,......
《马语者》生态批评注视
发布时间:2023-04-01
【摘 要】生态批评是当下文学批评话语中比较重要的概念,其理论可以延伸到生态学等诸多领域。当我们把该理论引入对尼古拉斯・埃文斯的小说《马语者》的研究时,我们明显感觉该作品正是从诸多方面体现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然界的万物生......
语用视角下对《警察与赞美诗》的解读
发布时间:2023-06-20
引言 语用学是语言学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会话过程中,语言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语言的使用也应该需要遵循语言学的相关原则,在会话原则的框架内进行交流,才能提高交际过程中的效率,提高交际的目的。......
崔凯:战略视角下的生物能源产业-新能源专业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寻找可替代的生物再生资源已成为世界各国一致努力的共同目标,石油、玉米、甘蔗、大豆,这些十年前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今天已经被拴到了一辆生物能源产业的战车上。各种战略资源之间隐含着农产......
公民资格:西方民主的一种解读视角
发布时间:2023-05-22
" 内容提要:西方民主的发展历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公民资格演变的过程。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自由人尚不曾拥有以尊重个人权利为核心特征的公民资格。现代公民资格概念在十七世纪才开始出现,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英、美、法三种模式。可......
从生态伦理学角度解读欧茨《妈妈走了》
发布时间:2023-07-17
摘 要:欧茨是美国当代文坛一位杰出的作家。本文将对欧茨小说《妈妈走了》中所展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研究欧茨小说中所体现的生态伦理思想。 关键词:欧茨 妈妈走了 生态伦理 自然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评论......
德里达与解构批评的启示:重新思考
发布时间:2022-11-26
【 内容 提要】文章从文学 理论 和文化批评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法国 哲学 家、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德里达的批评理论特征及其留给当代文学理论和文化批评的遗产。作者认为,德里达留给后人的文学理论遗产主要体现在他对文学本文之封闭结构......
从国际法角度解读阿富汗战争(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15
内容论文摘要:阿富汗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美国推翻了塔利班政权,严重打击了“基地”组织,五角大楼在庆贺战功的同时也背负着滥杀无辜的罪名。而且法学界人士对这场战争所带来的一系列国际法问题的探讨也从未停止,美国发动的这场战争的......
从终身学习视角考量读写和计算能力
发布时间:2022-12-19
编者按:读写和计算能力是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快速发展的当今世界,这两种技能对于实现个人独立和获得幸福感至关重要,并为可持续发展社会的进步提供基础。2017年2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UIL)发布了一项政策简报,这则简报从终身学习的视角考量读写和计算能力,挑战了以往关于两种能力的定义,为终身学习视角下的读写和计算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建议,并指出了政府实施扫盲计划的各种方法。可持.........
人学视角解读“立德树人”的理论内涵
发布时间:2022-10-03
摘要:立德树人的内涵丰富,从人学视角解读立德树人是准确理解其内涵的重要方式。其可以理解为德是人类实践的精神升华,它随着人类的生产实践而产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我们今天所要立的是社会主义道德;它是人的本质生成的价值指向,能使人的实践活动向真、向善、向美,能使人真正占有和丰富自己的社会关系,能使人的需要走向高层次精神需要;它是人的生存的根本需要;它是推动人生价值实现的觉悟动力,其有助于集体主义精神.........
试论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多视角解读与反思
发布时间:2022-08-29
" [论文摘要]以“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10+35”课堂时间模式以及独特的课堂设计为特点的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为我国当代课程改革指出一条奇行的道路。杜郎口中学立足于儿童本性,融合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育人观,使教育与环境......
文化视角下对电影《2012》的深层次解读
发布时间:2022-11-24
[关键词]《2012》; 社会文化; 传统观念 伴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电影作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进行娱乐的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对人文价值观念和传统文化进行传播的重要作用。伴随着经济全球......
生态美学与生态批评的国际新视野
发布时间:2016-06-23
2015年10月25―26日,由国际美学学会、中国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韩国成均馆大学东洋哲学系BK21PLUS事业团联合主办的“生态美学与生态批评的空间”国际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成功召开。研讨会在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任......
论从接受视角看波德莱尔的诗歌美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3-06-23
论从接受视角看波德莱尔的诗歌美学思想 论从接受视角看波德莱尔的诗歌美学思想 论从接受视角看波德莱尔的诗歌美学思想 文章 来源 内容摘要:波德莱尔开创了现代诗歌的先河。波德莱尔诗歌美学的现代性不但具有“无常、......
知人论世,古典诗词教学的新视角
发布时间:2023-01-14
[摘 要]教学古典诗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诗人的生平、诗歌创作时的心境以及创作风格进行细致的了解,从不同角度全面、深入、透彻地了解诗人的创作初衷,从而真正地理解诗歌。教学时,对诗人相关资料的引入,教师要从诗词本体出发,引导......
从消费主义的角度解读嘉莉妹妹的迷失
发布时间:2023-06-05
摘 要:《嘉莉妹妹》是德莱赛自然主义的巨作,其揭露的现实中有着消费主义的影子。本文从消费主义的角度,借鉴马尔库塞、鲍德里亚、凡伯伦等人的观点来探讨这部小说中诸如虚假需求、符号价值、大众传媒的消费元素,以及造成这种社会现......
从语意层面解构“副词+名词”现象
发布时间:2023-06-15
【摘要】“副词+名词”结构在当今已经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口语和书面文字中,对于这一以往不被大家所认可而现在却随口拈来的形式,本文将从语意层面方面来解释其存在和发展的原因。 【关键词】“副词+名词”结构;语语意层面;解构 ......
以学评教: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新视角
发布时间:2023-03-21
摘 要: 本文通过师生问卷的调查分析,在分析学生的消极学习状态和传统“重教轻学”的课堂评价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草根式课堂研讨,制定了“以学评教”的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量表、观课表,提出关注学习状态的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实践性......
浅谈近年来汉语语境中文学批评的修辞论视角
发布时间:2013-12-18
近些年来,一部分中国当代的文学批评家在对汉语文本进行阐释时,开始重视修辞论视角的引入,这对于汉语语境中的文学批评而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于中国当代的文学批评家而言,文学首先是一种言语表达,面对一个文本,首先面对的......
解读伤感文学《墓园挽歌》
发布时间:2022-08-31
【摘 要】托马斯・格雷是十八世纪英国感伤主义诗歌中的最杰出代表,其代表作《墓园挽歌》是格雷历经了八年时间创造的经典之作,一经发表,展现出了无穷的诗美。阅读这首诗就会看到“忧郁文学”的开始和完善。作为一篇被世人传诵的经典......
济慈诗歌的生态学解读
发布时间:2023-04-07
摘 要:生态批评这一文学趋势是在恶化的自然环境下产生的。生态批评关注的核心是让人与自然的关系。济慈作为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创作出了很多有关自然、人与自然的诗歌。通过对济慈诗歌的细读,我们能够发现济慈诗歌中包含了一些他本......
论新形势下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
发布时间:2023-01-02
〔摘要〕 批评和自我批评,既是无产阶级政党开展政治生活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始终遵循的基本法则,也是不断加强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在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节点上,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不仅是深入推......
从中小企业自身视角解决融资难问题
发布时间:2023-01-01
【摘要】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是世界性问题,但在我国又有独特的表现方式。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比较严重,一方面需要通过金融创新来有效解决,另一方面也需要中小企业自身进行探索。鉴于此,本文对......
家园沟通新视角:从“戒备”到“友善”
发布时间:2023-03-02
摘要幼儿的成长是在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和家园共育的三位一体中进行的,其中家园共育至关重要,良好的家园沟通是实施家园共育的基础。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家长群体和教师群体存在着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家园沟通并不总是顺利的,有时甚至双方还处在“戒备”状态。本课题从幼儿教师的职业立场出发,提倡在根本上树立教师的职业信念,增强专业理念,以案例法探寻改善家园沟通的策略,分析个体情绪、沟通目标、沟通情.........
新解语域视角下的旅游翻译
发布时间:2023-04-28
摘要:文章在语域视角下全新诠释旅游翻译的策略,从韩礼德的语域理论基础上,结合现实旅游文本翻译现状,分析语篇语域的两面性,不仅文本内容要符合情景语境,还应对其进行语义分析;此外,在旅游文本下,语域还具有历史性、动态性......
从教育的视角看学生创造性潜能的评价
发布时间:2015-08-17
摘要:吉尔福特的“创造力”模型大大促进了创造力评价技术的发展。对创造力的评价经历了从杰出创造力到创造力的4P模型(包括创造性过程、创造性个体、创造性产品和创造性环境)再到关注创造性的多维性、领域特殊性的转变。学生表现出......
生态批评视阈下的《李尔王》
发布时间:2023-06-16
摘 要:被誉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李尔王》流传至今受到诸多热爱文学艺术、戏剧的人们所追捧,《李尔王》源自于英国的一个古老传说,故事的内涵较为复杂,将历史文化变迁的过程穿插其中,却也带有不可穷尽性的意味。从生态批评的......
从创意心理学的角度解读设计管理的功能
发布时间:2023-02-25
创意心理学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斯腾伯格(Rober t J.Sternberg)在其著作《创意心理学:唤醒与生俱来的创造力潜能》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学术设想,该书对于人类理解自身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具有启发之功,对于人类世界的不断进步和......
谈《马氏文通》对《经传释词》的批评(1)
发布时间:2013-12-18
王引之《经传释词》(以下简称《释词》)是一部关于虚词训释的重要著作,自问世以来,就以其创意的独特,材料的丰富,尤其是说解的精辟而受到世人的赞赏。然而,瑜中有瑕,其中也确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后人对《释词》有所批评也是可以......
古代批评与自我批评
发布时间:2023-05-26
汉光武帝刘秀,什么事儿也没有,每发诏书,先说自己不好,总说自己不够资格当皇帝。遇到大旱,他也下诏罪己,说自己做得不好,使“元元愁恨,感动天气”,才导致了大旱。总之,内心长存慎惧敬畏,至死留遗诏,还说“朕无益百姓”,不让......
从语言学角度解析弗罗斯特诗歌《雪夜林中小驻》
发布时间:2022-11-25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美国著名诗人。弗罗斯特称自己的诗是始于愉悦,终于睿智。本文旨在用语言学知识,通过词汇,语音,修辞三个方面解析这首小诗的魅力所在。 一、词汇 这首诗用了大量的实词,如树林(woods)......
从2014年媒体新年献词看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3-02-22
[摘 要]针对2014年媒体发布的新年献词,按照媒体级别和主体性质进行归类,发现: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新年献词关注人民幸福生活;中央媒体的新年献词紧扣改革主旋律,彰显时代新变革;省级地方党报的新年献词紧抓地方工作主线,落实深化改......
从美学的角度解读维吾尔族民间舞的魅力
发布时间:2023-07-28
摘 要: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是一个民族文化、民族信仰、民族心态、民族情感以及民族审美交织的精神集合体,保存了大量西域民族文化的风格和气质,形态多样但又整合归一,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的民间舞蹈。本文从美学的角度出发,以热情......
西方文化主题视角下对电影《七磅》的解读
发布时间:2023-04-03
西方文化主题视角下对电影《七磅》的解读 影片《七磅》是由美国著名黑人影视明星威尔·史密斯和导演加布里尔·穆奇诺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成功合作以后的再度牵手,影片上映后观众对于影片的评价是毁誉参半。影片的前半部分是冗长的故......
从电视剧解读社会发展与女性形象变迁
发布时间:2023-01-19
摘 要: 中国电视剧塑造了诸多典型女性形象,《渴望》中传统女性典范刘慧芳、《北京人在纽约》中女强人阿春、《杜拉拉升职记》中新女性形象杜拉拉,描摹了中国改革开放到现代化转型这一漫长时期中中国女性形象嬗变的轨迹。社会性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