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辨析《论语古义》中对朱子学的解构

辨析《论语古义》中对朱子学的解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0-04 03:32:37
辨析《论语古义》中对朱子学的解构
时间:2022-10-04 03:32:37     小编:

[摘 要]日本江户时代德川幕府大行朱子学,朱熹以其理、气等说诠释《论语》。伊藤仁斋大胆否定宋学,努力复原孔孟先圣思想,开创古学学派。本文主要通过伊藤仁斋所著《论语古义》中对“学”“道”“礼”“仁”的注解及论点,辨析其对朱子学的解构。

[关键词]伊藤仁斋;论语古义;朱子

汉学家吉川幸次郎曾说:“仁斋所学无师自通。其在脱出佛教和宋学,达到古义方面。则更是一独创。”所谓古学,是直接学经典原著而不是通过批注所云去理解经典。后人尊称其为古学先生也因仁斋在此方面的学范。日本德川幕府时期,朱子思想和四书学横行,伊藤仁斋在《古学先生文集》中讲:“悉废语录注脚,直求之于《论》、《孟》二书。寤寐以求,跬步以思,从容体验,有以自定醇如也。于是知余前所著诸论,皆与孔孟背驰,而反与佛老相邻。”所以,《论语古义》旨在“务矫宋儒之弊,阐发往圣之奥旨。”

江户末期儒学者简野道明在给《论语古义》写的序中说到:“宋儒之解经,疏训诂,悬空臆断,过穿凿,迂于实用。至性命理气之论,明镜止水之说,流浸淫于释氏,牵合附会,以成一家言。其弊固不论可也。”仁斋先生自己也在序言当中写:“自宋兴以来,说论语者盖数百家。然而多出其意见淆以佛老之说,则不可据以为信。”以下根据伊藤仁斋在《论语古义》对儒家重要命题“学”“道”“礼”“仁”的阐释辨析其对宋儒的批判。

一“学而时习之”

《论语》以“学而时习之”开篇,仁斋先生把“学”推到一个至高的位置,讲孔夫子之所以为天地立道,为生民建极,为万世开天平,都是学习的功劳。而《论语》以“学而时习之”为首章,其可以为一部小《论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为贵,习为要,学习之后时时温习,就会开化智慧,恍然大悟,从而喜从中来;学习底蕴足够深,然后就有志同道合的人慕名而来,以此看出君子坚持的德行并不孤独,则自然会快乐;君子通过学习,德行齐备,那么无论富贵爵禄、毁誉得丧,都不能打动其内心,无论别人如何轻贱,都不会生气。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注解此章讲到:“说在心,乐主发散在外”“乐由说而后得,非乐不足以语君子”。“说”与“乐”都是表达内心喜悦之情,而朱熹讲“说在心,乐在外”由此可以看出朱熹把自己的“心统性情”赋予其中,把“心”分为“性”与“情”两个方面,“性,心所具之理,而天,又理之所从出也。”“性”是“天理”,来自本体世界,它是所谓“未发”,也称作“道心”。而另一方面为“人心”,即“情”,属于“以发”的现象世界,它是具体的观念情感、心理状态。“学习之后的快乐在内心,与人为善、有众多信从者的快乐在外。”这种快乐的内外之分显然有牵强之嫌。

黄俊杰说:“朱子解释‘学而时习之’一语时,隐涵着‘心’与‘理’在本质上并不合一,必须经过某种认知之过程才能合一的主张。”这种主张也体现在他对《孟子》的解释之中:

心者,人之?明所以具众?而应万事者也。性则心之所具之?,而天又?之所从以出者也。人有是心,莫非全体,然?穷?,则有所蔽,而无以尽乎此心之?。故能极其心之全体而无?尽者,必其能穷夫?而无?知者也。既知其?,则其所从出亦?外是矣。以《大学》之序言之,知性则物格之谓,尽心则知至之谓也。

万事万物所必然有的规律、法则、秩序即为“天理”,通过学习,格物致知之后,“心”进入“理”的最高境界。这可谓朱子学之中学习的内容和目的。伊藤仁斋矫正其非孔子之意,说:“言适其心则悦,遂其愿则乐,皆人情之所同。然而人未知诚悦乐也。”“学而时习,则所得日熟,是为诚悦矣。有朋自远方来,则善与人同,是为诚乐矣。而至于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无入而不自得焉,则不啻免为乡人,是为诚君子矣。”可以看出,伊藤仁斋摒弃朱熹对学习赋予“心”“理”的解释,而强调学习之功,“学”在论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之后的“仁”“义”“礼”“智”莫不由此而来。

二“本立而道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伊藤仁斋在解释此章时强调:“今夫不求安饱而慎其言动,则固可美也。然学最难讲,而道最易差。苟师心自用,不就有道之人而正焉。则是非取舍无所泾渭,殆误其一生者多矣。故必就有道而正,而后可谓好学也。”

老子讲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宇宙的原始,万物的本源。但是,用浅显的话来讲,老子的“道”虽然不可言说,但是它还是有的。所谓“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一点唯物性质的“无中生有”,由“道”产生天地万物。而佛家的“道”则和道家不同。佛家讲求“色即是空”,“色”为表象,“空”为本质,可以说佛家讲的是“真空”,什么都没有,眼睛看到的一切都是虚幻。

朱熹的天理论在解释“道”是讲:“凡言道者,皆谓事物当然之理,人之所共由者也。”“道”成为理则,伦理学规范。而伊藤仁斋矫正其弊在于“孔子的道,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有智者皆可知,有智者皆可?,虽夫妇之愚?肖,莫?与知能?焉,此所以为圣人之道也。”所以,仁斋解释孔子的“道”并不是什么天理规则,而是人在此世间所要遵守的伦理纲常,人伦日用当行之路。他批判宋儒的诠释过于深远微妙,“夫穷高则必返于卑,极远则必还于近。返卑近而后,其见始实矣。何则知卑近之可恒居,而高远之非其所也。所谓卑近者,本非卑近,平常之谓也。实天下古今之所共由,而人伦日常之所当然,岂有高远于此者乎。”仁斋强调,真正的圣人之道,寓于日用常行之间。必可身体力行,而绝非曲高和寡、晦涩难明。

用另一章证明,《论语・?仁・八》: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朱子的解释为:“道者,事物当然之?。苟得闻之,则生顺死安,无?遗恨矣。所以甚言其时之近。”

而伊藤仁斋:“夫道者,人之所以为人之道也。为人而?闻也,则虚生耳。非与鸡犬同伍,则草木与同朽,可?悲哉?苟一旦得闻之,则得所以为人而终,故君子之死曰‘终’,言其?澌灭也。” 可以看到伊藤仁斋对朱子的解构,“道”为平常日用行事之道。仁斋讲孔孟之道所为尊者有二:一为道,二为教。“道者何,仁义是也;教者何,学问是也。”所以整个一部论语在教人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安身立命的学问。“教”和“道”互相融合,“充满宇宙,贯彻古今,无处不在,无时不然”。

三“礼之用,和为贵”

“周室勃兴,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文物典章,粲然可观。……其东迁也,政刑微弱,威令不行。诸侯力征,干戈相寻,学政不修,教化陵夷,二帝三王群圣人之道,殆几乎熄矣。”所谓礼崩乐坏,孔子竭力维护、保卫“周礼”,《论语》中讲“礼”甚多。李泽厚认为“周礼”是一个基本特征,是原始巫术礼仪基础上的晚期氏族统治体系的规范化和系统化。作为早期宗法制的殷周体制,仍然包裹在氏族血缘的层层衣装之中,它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直接从原始文化延续而来。“礼”的起源和其核心是尊敬和祭祀祖先。“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不讲宗教,但是严格祭祀制度,都是为了能够维护周礼统治秩序。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此处的“礼”,朱注:“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议则也。和者,从容不迫之意。盖理之为体虽难严,而皆出于自然之道理,故其为用,必从容不迫,乃为可贵。先王之道,此其所以为美,而小事大事无不由之也。”朱熹引用范氏所注:“凡礼之体主于敬,而其用则以和为贵。敬者,礼之所以立也。和者,乐之所由生也,若有子可谓达礼乐之本矣。”进一步解释:“愚谓严而泰,和而节,此礼之自然,礼之全体也。”

由此可以看到,朱子的“体用之说”。朱子的解释中区分“礼之体”与“礼之用”,并以礼之体,“出于自然之理”,完全在朱子自己的思想脉络中解读“礼之用,和为贵”这句话。朱子的“理”认为一切事物,无论是自然的,或人为的,都自有其理。解读《论语》的“礼”也在其“理”的体系之下。

伊藤仁斋认为此“体用之说”起于宋儒,而圣人之学素无此说。继续强调孔子所讲都是日常行事实用之说,而不曾讲过“澄心省虑,求之于未发之先。”批判宋儒的“体用之说”之说来源于佛氏。引用《华严经疏》为佐证:“‘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是也。其说浸淫乎儒中,于是理气体用之说兴。凡仁义礼智皆有体有用,未发为体,已发为用,遂使圣人之大训,支离决裂,为有用无体之言。且说体用,则体重而用轻,体本而用末,故人皆?得?舍用而趋体,于是无欲虚静之说盛,而孝弟忠信之旨微矣,?可?察。”

宋儒的解释受佛老影响,多有体现。《六祖坛经》云:“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既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性含万法是大,万法尽是自性。”朱熹受其影响,讲“虚灵,自是心之本体”。至于明镜止水,冲漠无郑,体用一源等,皆佛老之词。《伊藤日札》开篇讲道:“学者不可与圣人言语上增一字,又不可减一字,若语孟二书实包括天下古今道理尽矣,所谓彻上彻下者是也。宋儒动引佛老之语以明圣人之学,吾深识其非也。”

四“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中大量讲仁,“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我欲仁,斯仁之义”“亲亲,仁也。”“仁”强调血缘纽带把“孝悌”作为“仁”的基础,目标为了复礼。要求君子承担这一历史重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朱熹注此“仁”讲:“仁者,爱之理。”引程子注“或问‘孝弟为仁之本,此是由孝弟可以至仁否?’曰‘非也,谓行仁自孝弟始,孝第是仁之一事,谓之行仁之本则可,谓是仁之本则不可。盖仁是性也,孝弟是用也,性中只有仁义礼智四者而已,曷尝有孝弟来。然仁主于爱,爱莫大于爱亲,故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朱子以“理”为宇宙万物所共有的普遍原则,在注《论语》中的“仁”所指具体而特殊之行为,已经解释为指一般普遍之行为原理。在朱熹的理论体系中,人性和人心是两回事。在《朱子语类》中有一段话:“问:灵处是心抑是性?曰,灵处只是心,不是性。性只是理。”孟子认为,人性有四种德性,是为常性,构成“德之四端”。朱熹为孟子的学说提供了形而上学的根据。按照朱熹的说法,这四种恒德属于理的范围,以此,它们是性。而“德之四端”则是心的活动,只有通过心的活动才能认识人性。

伊藤仁斋认为孔孟之“仁”是相同的。论“先儒”(朱子)之所说并不是孔子所言。“若如其说,则仁体而为本,孝弟用而为末。……然则孟子以仁义为固有者何也。盖谓人之性善,故以仁义为其性也。此以仁义名性也,非直以仁义为人之性也。毫厘千里之谬,正在于此,不容不辨焉。”

《学而》第四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朱熹引谢氏注,“诸子之学,皆出于圣人,其后愈远而愈失真。独曾子之学,专用心于内,故传之无弊。观于子思孟子可见矣,惜乎!其嘉言善行,不尽传于世也,其幸有而未泯者,学者其可不尽心乎?”可以看出宋儒之“仁”,力在求心。而伊藤仁斋讲,“古人所以修身者,专以爱人为本。故其所自省者,亦在为人,而非如后世之学,以绝外诱屏思虑,为省身之要也可从而知矣。”批评佛老之说、后儒之学所言高远微妙,乃“道德始衰,而议论始高,及乎其愈衰也,则议论愈高,而去道德愈益甚矣”。孔孟言“仁”,多就具体行为立论,并未以“仁”为性体。伊藤东涯在《论语古义》序中讲:“大抵圣人之道务实,故其教人,每就日用行事之实,示之是非得失,而未尝使之求心于一念未萌之先也。……后之所谓仁者,以寂然不动,解觉解爱之理,为仁之体;以恻隐之发乎心者为仁之用;而以其著乎行事,泽物利人实迹之可见者为仁之施。是仁分为三截。而其用功全在乎屏欲闲邪,湛乎莹乎,以复灵觉不昧之初,则泽物利人之功,乃其发见,而仁之粗者也。”这都是佛氏所语,并非孔子“仁”之意。

由上可以得出,作为古学学派的开创者伊藤仁斋,通过训诂以及重新作论的方式,解构了朱熹赋予《论语》的“理”“心”等说,并指出了宋儒多受老佛影响,并非孔子儒家原意。伊藤仁斋对《论语》的古学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促使了日本学者对朱子学的反思,荻生徂徕的“古文辞学”就是在其基础上形成的。中国对朱子学的反思要在日本之后。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对结构主义文论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8-05
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对结构主义文论的影响 一、引言 索绪尔的语言学基本观点对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都通过借鉴索绪尔的语言学观点,发展自己独特的文学批评方法来研究文学。......
论古汉语水平对日语词义推测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3-08-04
论古汉语水平对日语词义推测的作用 【摘 要】长达两千多年的中日文化交流使中国文化对日本的语言、文字、宗教、思想、民俗习惯等都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仅从日语中的汉字词汇就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深远。本稿旨在通过对......
论朱子学在英语世界的最早传播与研究(下)
发布时间:2023-08-04
[摘要] 朱子学在英语世界的最早研究始于马礼逊和米怜主编的《印中搜闻》,其中关于朱子及其著述的译介和评述,以概念阐释、体系简介、片段翻译或引用为主要方式,间或也在中西互照的视野下发表一些读书心得式的评论,总体上看不够深入......
论西方建筑中的解构主义
发布时间:2023-06-29
摘要:解构主义是对正统原则和正统标准进行批判性地继承与发展,所谓的正统原则和正统标准就是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原则与标准。解构主义形式的实质是对于结构主义的破坏、分解与重组,因此,它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个人性的特征。作为......
对柏拉图“应得”的正义辨析
发布时间:2022-12-18
西方的正义产生于古希腊时期,作为一种宇宙论原则而被提出来的古希腊的正义就是一种应得,即在宇宙中,每个人或每件事都有着他的或它的规定地位与规定职务,这种规定的地位与职务就是这个人或这件事的应得。正义(dike)一词首次在荷马史......
《大学》“八条目”的义理结构与价值前提辨析
发布时间:2023-08-26
关键词:《大学》;八条目;义理结构;价值前提摘要:《大学》一文是关于儒家思想的体系性著述,是西汉儒家对先秦儒学思想的总结、概括,其提出的“八条目”以心物、心身、群己关系贯通人生、社会政治,“物有本末”的家庭本位的等级社会的伦理政治秩序及其相应的道德情感构成其价值前提。《大学》的“八条目”把儒学由讨论实质性的伦理政治秩序及其相应的道德情感转向探索对这一价值前提的认同,但这一修养论倾向的真正实现是在宋.........
中国古代艳诗辨
发布时间:2023-04-02
摘要:艳诗是指以描写女性之美及男女之情为主的一类诗作。艳诗得名于南朝,并常与艳歌混用。艳歌在最初仅具有音乐上的含义,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丰满和清晰其诗作含义,成为定型的艳诗。历代对于艳诗大致存在着三种评价:一因其无益于教......
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2-28
"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 外语教学 教育观念 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 论文摘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借助于他人和环境的帮助?积极构建所学新知识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不能忽视......
朱凝阁的论语
发布时间:2023-08-07
朱凝阁是朱家镇的宝地。凡在朱凝阁读过书的学子都取得了功名,不少还在在京中为官,正因为如此,朱凝阁成了朱家镇人最向往的学堂。 朱凝阁一年招收学子不过六十人,为了想成为这六十人中的一员,不少学子们和父母们想尽了办法,可无论......
民国时期吕思勉的朱子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04
吕思勉先生一生学术尤以史学见长,与陈垣、陈寅洛及钱穆并称现代史学四大家。除此之外,他在经学、理学等领域亦建树颇丰。其中,《理学纲要》是其涉足理学的重要成果。该书计巧篇,为吕思勉据民国巧年他在上海沪江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
善与至善:论朱子对《大学》阐释的一个向度[2]
发布时间:2023-04-14
作者:郭晓东 提要:本文认为,朱子对《大学》阐释最根本的一个向度是《大学》“三纲领”中之“止于至善”。在朱子看来,“至善”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善”,小学的工夫成就的是“善”,即使人做一般意义上的好人,而大学则要人......
分析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建构主义
发布时间:2014-05-27
论文这个题材确实不太好写,有的人写着写着就像写作文一样了,论文有自己的格式和标准,不过如果准备好了题材,写起来也会很快的。以下是由.........
试论结构主义思想对中国语言学研究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4-09
试论结构主义思想对中国语言学研究的影响 一、索绪尔和结构主义 索绪尔1857年生于瑞士,1880年考取博士学位,此后30多年潜心研究语言,从丰富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缺陷,下决心提出一个全新的有别于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现......
哲学逻辑词义辨析与对象范围的界定
发布时间:2023-04-23
广大朋友们,关于“哲学逻辑词义辨析与对象范围的界定”是由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哲学逻辑和逻辑哲学的研究在国际哲学界、逻辑学界蓬勃兴起,国内逻辑......
初中英语常用词语辨析
发布时间:2023-05-14
摘要:英语许多常用词是词性多、词义多、组成的固定词组也多。对词语清晰明确的掌握,直接关系到语言学习的效果,有个正确明了的辨析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初中英语课本中总结了一些常用词语的辨析。关键词:英语;词语;异同;辨析中国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5-037-0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时间能力,让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学习、学会实践、学会创新已成为课堂教育亟待解.........
多义性解读在古代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3-01-12
古代诗歌教学在中职语文学科教学中所占的比例相当大。古代诗歌由于具有浓厚的时代特征,它们表达的内容博大精深,表达得比较含蓄,理解上具有多义性。课文内容的多义性和理解角度的多义性决定了学生应该以一种多义性的古代诗歌解读方式......
古佛敛容――《爨宝子碑》临摹解析
发布时间:2023-08-05
书法在数千年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呈现出积淀深厚、包容多元、体系完整等特点,而且存在着严格的序列,以及能够自我调节的机制。这正是书法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所在。每个时代有不同的审美风尚,但与此同时,又存在恒定的审美核......
论建构主义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2-08-27
" 【论关键词】建构主义学 j理论 认知主 问题情境 合作学 外语教学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论成为众多教育者研究的对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主动的意义建构过程,学习者利用自己的原有知识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发布时间:2023-03-22
"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 外语教学 指导意义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足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当代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受其影响较多。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对我国传统课程和教学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我国外语教育工作者提供......
试论教育目的含义的哲学辨思
发布时间:2022-11-03
" [论文摘要]当前研究教育目的的主要意义有二:一是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教育目的的概念内涵和本质属性;二是从认识论角度探讨达成教育目的的基本脉络和途径。教育目的是一种主体指向的学术范畴,包含着一个内涵复杂的概念体系。笔者根据不......
浅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1-22
"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 外语教学 启示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是当代西方最为流行的学习理论,它给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种审视教学问题的全新的教育心理学视角。然而,我国绝大多数教师对其蕴涵的教学思想还较陌生。因此本文旨在对建构主义教......
关于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12-23
"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英语阅读教学;教学模式 论文摘要:文章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原则,结合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提出了一种教学模式。它以问题为核心,围绕问题,确立学习内容,再结合学习者的特征制定教学目标,然后......
试析中国古代文论中对“语言边界”的认识
发布时间:2023-02-22
摘 要:我国古代学者不断地在本土语境内部探寻汉语言文学表达的界限,无论是先秦两汉时期对文学作为通识的知识形态的理解,还是到魏晋时期对文学语言场域中的“语言边界”的感知,或是明清以来对文学特质的强调,形成了与西方“语言边......
论朱有踉泳缋只女性形态建构的历史意义
发布时间:2022-10-23
摘 要:朱有醮蚱凭窒蓿刻画了众多乐妓形象,为后人了解明初乐籍制度的畸变提供了丰富资料;其对妓女悲惨命运的冷静思考以及深切关怀激励、启示着后来者。 关键词:朱有 妓女形态 超越 二难 朱有(1379―1439),明太祖朱元璋第五......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电子商务教学中应用
发布时间:2023-01-27
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及其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他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也不是主观的东西,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构建的结果。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
波斯纳语境中对实用主义的理解
发布时间:2022-11-19
【摘 要】实用主义是20世纪美国的主流哲学,影响了美国的各个方面。实用主义本身是从实证主义当中发展出来的,其对实证主义既是一种继承也是一种发展。波斯纳是七十年代以来著名的法律经济学家之一,作为一个美国人,他也受到实用主义......
关于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口语课堂问题的解决
发布时间:2023-04-10
" 论文摘要: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发展至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已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受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教学观的启发,从该角度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 论文关键词:大学......
探析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对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2-11-08
" [论文关键词]结构主义语言学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 布龙菲尔德 外语教学 [论文摘要]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理论背景。在它的理论指导下产生的听说教学法促进了英语教学的发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浅析《论语》中的君子
发布时间:2023-08-04
[摘 要]本文通过梳理《论语》中有关“君子”的言论,进而对《论语》中的“君子”进行分析。首先,对君子涵义的演变进行了梳理,粗略概述了君子的品德。其次,认为《论语》中“君子”可以分为身份意义的君子,道德意义的君子和智慧意义......
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国际经济全球化趋势对具有较强英语口头交际能力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加,但目前大部分高职学生实际英语口语水平与社会需......
民国时期从阶级分析入手的朱子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3-08-06
民国时期,社会动荡,政治纷争,对学术研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在局部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学术政治化的倾向。尤其是,随着社会政治的发展,一种在当时政治领域具于重要作用的阶级分析方法,应社会政治的需要而进入了学术领域。不可否认......
解构主义视角下的汉语言文字学研究(1)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 要: 解构主义是对逻辑主义和结构主义等西方哲学思想的反叛,它为当前学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在解构主义视角下观察汉语言文字学研究可以发现,中国传统语言学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些优良传统。汉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必须破除欧......
论孟子性善论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8-06
[摘 要]孟子在孔子“仁爱”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性善论。性善论深刻的影响了中国古代政治的发展。它既是“仁政”的理论基础,又是中国重视道德教化这一传统的思想渊源,更对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法律文化产生深刻影响。今天借鉴和反思孟子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 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固定不变的,通过“建构-解构-重新建构”的方式不断的变化和流动。学生所获得的在知识也不是通过教师传授的,而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下,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合作,主动建构而成的。在课堂英语教学......
现代理论研究古代文学的解析
发布时间:2016-08-23
王长顺教授《生态学视野下的西汉文学》一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分上中下三编,分别从西汉文学对其生态环境的适应、西汉文学与其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文学生态因子对文学存在发展的影响等三大版块,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西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大学综合英语教学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2-17
"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 综合英语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介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育模式,探讨了大学综合英语教学的改革。在该理论指导下,教师、学生、任务和环境构成了一个建构知识的动态的平衡系统,而学生处于该系统的中......
论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的互补性在翻译思想中的体现
发布时间:2023-04-07
在翻译研究中,解构主义与结构主义并非只能成为非此即彼的指导原则,而是可以形成有益的互补。解构主义对结构主义的颠覆并不彻底,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继承、发展和突破了后者。本文首先对翻译思想中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进行了简介,并......
上古汉语定语后置结构分析
发布时间:2023-08-04
关键词:上古汉语;原始汉藏语;话题型语言;中心语-定语;语序变化;语义结构 摘要:“中心语+定语”是上古汉语的基本语序,该语序的形成有其语义上的机制,即遵循“大名+小名”的“整体+部分”的语义表达需要。“整体+部分”的语......
论析中学英语教师教学语言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3-04-22
" 论文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师;教学语言;构建 论文摘要:教学过程的实质是交往。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帮助学习者能够自如地运用英语和他人交流。英语教师的教学语言本身既是交流的媒介又是知识技能。课堂教学仍是目前我国中小......
论理学人性论的两个方向 ――以朱子和象山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理学人性论的两个方向 ――以朱子和象山为中心 论理学人性论的两个方向 ――以朱子和象山为中心 论理学人性论的两个方向 ――以朱子和象山为中心 在人性问题上,人性善与人性恶,同本体论一样,都是无法实证或者说......
浅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8-04
"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 英语教学 启示 论文摘要:本文在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校公共英语教学的实际.讨论了建构主义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若干启示。 一、引言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强调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浅谈中国古代哲学精神价值的人学语义
发布时间:2023-08-10
一般地,哲学的时代性与民族性是内在统一、息息相关的。哲学既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也是民族精神的精华; 既是时代文明的活的灵魂,也是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活的灵魂。哲学是文化系统的核心,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主要标志,而哲学认同则是......
理论心理学辨析
发布时间:2023-01-16
" 一、理论心理学的概念 科学体系中总是包含着理论成分,不同的学科中也都存在着专门从事理论研究的分支。如物理学中有理论物理学,化学中有理论化学,生物学中有理论生物学。这些理论学科区别于实验或应用学科,它们不是以观察、实验等......
关于解构主义者有关言语行为理论的观点
发布时间:2023-02-16
" 论文摘要:继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后,奥斯汀又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它标志着语言理沦的转向。擅长从语言人手研究的解构主义学者德里达、德曼、米勒都对言语行为理论有着自己的观点,不同程度地对解构主义言语行为理论做出了贡献。......
从语境破解专业文本的意义结构
发布时间:2023-08-05
阅读已成为信息时代的社会问题,专业阅读因此凸显为数字传播时代编辑出版专业教育专门性、紧迫性的关键问题。编辑出版家所以成“家”就因为他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切合编辑出版规律的专门性、专业化阅读理念、阅读行为取向及阅读行为模式。揭示这种编辑出版实践主体专门性、专业化的阅读机理成为数字时代编辑出版理论研究的紧要课题,关系编辑出版教育转型的成败。正如阅读服务的本质不在于信息与知识推送,而在于.........
功能学派翻译理论的解构主义印记
发布时间:2023-08-25
【摘要】尤金・奈达的对等理论在六七十年代西方翻译理论极为盛行,对等理论由于没有看到翻译的本质不仅是纯语言方面的转换,而是在语言形式上建立的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由此导致七十年代西方出现了面向译语文化的翻译研究趋向。德国功......
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10-22
"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 英语教学 教学模式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强调教学要以学习者为中心,视学习者为认知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习者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本......
五朱铸剪边“对文钱”铜子范
发布时间:2023-08-07
东汉末年,战乱不已,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商品交易留滞不前。是时盗铸、私铸盛行,尤其是剪凿钱开始大量出现,从而派生出所谓的“剪边钱”和“环钱”。也就是将一枚完整的五铢钱沿文字中分周边凿开,使圆钱部分的文字只剩一半,谓......
读解认知语言学中语义的百科知识性
发布时间:2023-04-23
读解认知语言学中语义的百科知识性 二十世界70年代,在认知科学的理论发现和神经语言学的发展及各种认知语言学理论内容的基础上产生了认知语言学。和传统的研究语言的转换生成法不同,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不是独立的认知,而是人类全......
句法―语义不对称性现象的认知语言学解释
发布时间:2023-08-12
摘要:语言不对称性现象普遍存在,对称是相对的,不对称是绝对的。相同词类的句法结构虽然存在不对称性,但它们在语义概念结构上呈现出很大程度的语言理据性或象似性。语言不对称性结构与人类的经验感知具有一种内在的关联,我们对现......
论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外语教学
发布时间:2022-10-17
"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 外语教学 教学质量 [论文摘要】简单介绍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阐释了它与外语教学之间的关系,以厦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如何构建建构主义理念并付诸实践,目的在于有效地优化外语教学过程,全面提高学生......
试论朱熹理欲观的现代意义
发布时间:2023-04-11
摘要:朱熹理学的核心观念之一即理欲观——所谓存天理,去人欲,这一观念成为其构建理学之本体论基础,亦为朱氏工夫论之基本取向。本文试图.........
浅析刑事违法性认识中“法”的涵义辨析
发布时间:2023-01-03
违法性认识是从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移植过来的舶来语,指行为人对于其行为不为法律所准许的认识;日本称之为违法性意识,而在德国相应的概念则是不法意识。违法性认识无论在德、日刑法还是在我国刑法中,都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概念。关于违法性认识的内容,即对法之涵义的解读,则是一个前提性问题,只有先明确应当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其行为违反的是什么法,才可能进一步探讨违法性认识的必要性与地位问题。一、法理解之于违法性认识学说.........
分析中国古代文学在对外汉语中的跨文化教学
发布时间:2023-08-04
一、对外汉语教育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愈加提升,国家形象及文化符号也获得了更多国外友人的关注和喜爱,有很多外国人及华人华侨对于中华汉语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基于这一发展现状,世界各国各地区建立了许多孔子学院,大学或是中小学机构也开设了汉语学习的相关课程,更好地去了解我国语言及文化,同时也有许多外国人及华侨来到中国学习汉语,为了满足当前教育需求,我国在高校范围内开设了留学.........
浅论赖尔的行为主义身心观辨析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心灵; 行为; 精神 【论文摘要】:分析哲学家赖尔批判了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否认了独立的心的存在,将心灵还原为行为,具有一定理论价值,但同时也面临方法论和本体论上的困难。由于其包含了物理主义的本体论,......
论阿尔都塞对毛泽东《矛盾论》的结构主义解读
发布时间:2023-07-03
[摘要] 为了批判黑格尔主义和教条主义,阿尔都塞借用结构主义的范式,在对毛泽东《矛盾论》进行结构主义解读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多元决定论。阿尔都塞以科学主义中介过的理论实践观重新诠释毛泽东的普遍性―特殊性,由此论证......
试论汉字知识在古代汉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发布时间:2023-02-10
试论汉字知识在古代汉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汉字是一种以象形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表意兼标音的文字,其字形与词义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二者间有着异常重要的关联,所以常常可以通过分析字形来达到探求词义的目的。由于汉字字形与词义......
论朱光潜的美学体系及其当代意义(1)
发布时间:2023-08-06
1 朱光潜美学体系的四维特性 朱光潜的文艺思想与美学理论体系(尤其前期体系),是颇具特色的。其建构体系的路向是:以“出世一一入世”二极性人生态度(艺术形而上学)和现代多学科的实证知识(心理、生理、文学、历史-一一艺术生理学......
对博弈论语义学的逻辑哲学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23-03-23
对博弈论语义学的逻辑哲学思想探析 对博弈论语义学的逻辑哲学思想探析 对博弈论语义学的逻辑哲学思想探析 摘 要: 贾可·辛提卡是当代着名的逻辑学家,他创建了博弈理论语义学,用博弈论的方法来刻画命题理解,从而判定命题的......
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词义的模糊性探析
发布时间:2023-08-06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通过劳动和实践创造了语言。客观事物是难以计数的,语言也无法对每一种现象、每一种行为、每一种事物进行精细准确的命名,因此语言产生初期的明确性已经不能适应这样的趋势。模糊的概念是在1965年时由美国伯克利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札德教授最先在《信息和控制》杂志上的一篇题为模糊集的文章里提出来的。语言的模糊性对于交际的顺利进行是非常重要的,借由它,我们避免了繁琐庞杂的表达,用少量的符号即.........
建构主义:一种科学社会学方法论的解读
发布时间:2015-08-17
【摘 要】 本文回顾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历史,考察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发展与建构主义理论主张下的相关科学社会学理论之间的内在关联。从方法论的意义上来看,建构主义是方法论相对主义,即所有知识形式都应以同一方式来对待而不是所有......
试析朱熹伦理思想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借鉴意义
发布时间:2023-05-28
朱熹作为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儒学集大成者,他研究和分析儒家经典的义理,结合以往的思想,建立庞大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理学。程朱理学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被尊奉为官学,朱熹也被世人推崇为朱子,与圣人孔子齐名,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当代中国道德建设过程中,需要用批判的眼光正视朱熹的伦理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朱熹伦理思想的精华融入当代中国道德建设中,便于有效地.........
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发布时间:2022-08-05
摘要:自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使得人才竞争变得日益激烈,高学历的人才比比皆是。因此,为了能够向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各大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也加大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从各个角度提升自身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对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关键词.........
浅谈对建构主义英语教学理论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3-03-30
"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理论反思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学习是一种促进学生依靠原有的前概念不断建构新的科学概念的学习。大学英语教学正在进行深化改革。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储备影响很大。因此......
解读人生哲学:“成为人”与“完成人”———对朱鲁子先生人生哲学系统探索的一个简要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05
在学术思想研究上,人的研究当然居于核心地位。对人的研究,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学术路线研究,而是存在于和受制约于对人的理解、做人的实践和人类社会文明历史发展的分头推进与互动之中。这决定了人的研究课题的背景广阔性、历史长期性、发展动态性,也就是说关于人的思想理论建构始终在路上,既体验、建构又批判,既批判、建构又体验,是全人类与世界历史中的一个恒久课题。尤其是自19世纪以来至今的波澜壮阔、日新月异的全球化.........
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局部解剖学教学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局部解剖学 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 论文摘要: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结合局部解剖学的学科特点,在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组织合作学习,教育评价等方面进行......
数学对象的实在性辨析
发布时间:2017-02-09
对数学本体论的讨论,通常是一个数学哲学理论的起点,也是其整个理论的焦点。关于数学的本质,每个数学家、哲学家由于其研究经历及视角的不同,都可能对数学给出不同的解释。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数学的发展,我们不宜固守在某种关于数学的......
古籍影印出版主要问题辨析
发布时间:2023-08-23
摘要:当前业界古籍影印仍存在扫描遗漏、改变底本形制、处理图片失当、提要撰写随意等问题,有必要进行修正,以期在方便阅读的同时,尽可能保存原貌。关键词:古籍;影印;底本;版式;图片古籍出版目前的主要形式分为“整理标点”和“原书影印”两种形式。同比“整理标点”,“原书影印”省时省力,往往更受出版社青睐。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业界影印出版(包括域外汉籍影印)呈现一定热度。影印古籍依托于底本的选择,若底本不当.........
古代文学论文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论述题汇总
发布时间:2023-08-06
“古代文学论文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论述题汇总”怎么写呢,请看查字典论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古代文学论文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论述题汇总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古代文学论文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论述题汇总”,更多内容请......
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究调研 朱姝(一)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本课题源于中学口语教学现状与《语文课程标准》“口语交际”目标的极不适应。《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十分重视,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体系,反映了时代发展对现代公民语文素养的必然要求。而审视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我们不难发现:......
试论建构主义理论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建构
发布时间:2023-03-11
" 论文摘要:学习者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是学习者自我负责管理语言学习的能力,是目前外语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对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外语教学的终极目标。建构主义视角下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
《汉语大词典》“封望”条释义辨正
发布时间:2023-04-07
封望”是与中国古代封爵制度密切相关的一个词,《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汉大》)解释为“谓以封地为籍贯”,并举两例: (1)宋欧阳修《欧阳氏图谱序》:“询之子通,仕于唐,尤显,皆为名臣。其世居长沙,犹以渤海为封望。” ......
“封建主义”概念辨析(之一)
发布时间:2013-12-18
【 内容 提要】 目前 国内普遍将西文feudal、feudalism与中文“封建”对译,实属不妥。最初的汉学家和 中国 学者(包括严复在内)并不这样做,严复译feudalism为“拂特制”。20世纪受西方古典进化论的 影响 ,将西欧feudalism抽象化,按......
浅析索绪尔语言学研究中的结构主义特征
发布时间:2023-08-05
一、概述 产生于十九世纪初的现代语言学(linguistics)是以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语言系统理论为标志。在索绪尔的理论出现之前,已经出现了历史比较语言学与洪堡特的普通语言学等两种现代语言学思潮,其中历史比较语言学为占主导地位......
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颜色词的构成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16
www.LWLM.com编辑。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颜色词的构成分析 【摘要】颜色词是一个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非常感兴趣的部分,因为颜色词生动具体,能够看到或感知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为了能帮助学习者轻松的掌握汉语中颜色词的构词方式,本......
人文主义、古典主义、启蒙主义中“理性”的对比
发布时间:2023-08-04
" 一 共同点:理性 人文主义、新古典主义以及启蒙主义文学潮流分别兴起于16世纪、17世纪以及18世纪。这三种文学潮流都以理性著称。所谓理性,简言之,就是“把一切现象都归因于自然而不归于奇迹的倾向”[1],这是明显区别于此前中世......
中古译经中以“满”为构词语素的几个词语
发布时间:2023-08-17
摘要:作为构词语素的“满”在中古时期汉译佛典文献中发展迅速。《汉语大词典》中多个以“满”为构词语素的词语存在书证滞后和释义不全的阙失。探讨中古时期汉译佛典中以“满”为构词语素的几个词语的形成情况及出现时代,并以此为《......
解析古代汉语文选教学应加强的几个方面
发布时间:2023-08-18
古代汉语课程是高校中文专业的必修课程,它和古代文学课程一样,都需与大量的古代文选打交道。但是它又与古代文学课程不同。例如同样是一篇先秦历史散文,古代文学课程讨论的是其中的主题思想、篇章结构、艺术特色、人物形象等问题,而......
解析师范院校古代汉语教学与中学文言文教学的衔接问题
发布时间:2023-03-30
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会走上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岗位。如何学好古代汉语、掌握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古籍的能力,如何运用有关知识进行文言文教学、提高中学文言文的教学水平,是他们必须而对的问题。因而,古......
“封建主义”概念辨析(之二)
发布时间:2022-12-15
【 内容 提要】 目前 国内普遍将西文feudal、feudalism与中文“封建”对译,实属不妥。最初的汉学家和 中国 学者(包括严复在内)并不这样做,严复译feudalism为“拂特制”。20世纪受西方古典进化论的 影响 ,将西欧feudalism抽象化,按......
试析《管子》的辨证管理观基本理论论文(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内容提要:《管子》是我国历史上法家的一部重要著作,记载了非常丰富的管理思想,尤其是朴素的辨证法思想在管理中的运用使其更具现代价值。本文从管理哲学的角度,在历史的发展中,从《管子》的人性观出发,对《管子》的辨证管理思想做了......
客体逻辑概念理论视野下语言学相关术语定义解析
发布时间:2023-08-06
一、引言 维基百科对定义的解释是A definition is a statement of the meaning of a term (a word, phrase, or other set of symbols)即定义是对某一概念(词、词组、或其他符号),牛津词典则表示A definition is an explanatio......
古代诗歌在现代文学中的应用解析
发布时间:2023-08-06
古代诗歌是我国古典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言艺术的象征,在诗歌中,作者通过自身的社会经历和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将内心的情感世界赋予诗歌的形式中,成为了思想表达的一道璀璨的明珠。关于古代诗歌在现代文学中的深远影响是不......
浅析理论经济学教学中的思辨之道
发布时间:2023-08-05
一、理论经济学教学的任务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规律和经济价值的科学,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理论研究的基础性。作为经济学重要分支的理论经济学,其研究内容侧重于基础性经济理论研究,它是为各个经济学学科提供基础理论的科学。理论......
从《庄子》探析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方特色
发布时间:2023-08-06
2014年7月,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四届年会在甘肃兰州召开。大会从总体上探讨了地域与文学的关系,其中包括地域景观与文学的关系、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地理环境与文学的关系、区域语言与文学的关系、地域民俗与文学的关系等等。由此可......
古代蒙学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教育的启示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30
[摘要]知识与道理相融合的教育理念、侧重做人的教育目的、注重人类文明传承的教育内容、注重单独汉字教育的特色、重视学生实践自我提高的教育方法,这些都是古代蒙学的教育思想。古代蒙学作为优秀文化教育遗产,对在教育领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具有很强的现实借鉴意义。本研究在总结归纳古代蒙学教育思想精华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实际,探求其对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启示。[关键词]古代蒙学;知识与道德;中学.........
朱耷简约奇异的艺术风格解析
发布时间:2015-10-29
【摘要】朱耷善画山水和花鸟,他的作品狂放不羁、简约怪异、以少胜多、不求章法、苍劲圆秀、逸气横生。常用以简洁、怪异、扭曲、张扬的大写意风格,为中国的泼墨大写意绘画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绘画不仅体现了明末、清初时代的......
论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发布时间:2023-05-28
1 中国古诗词教学的历史发展 我国从古至今一直重视文学教育,前几年,国学之风更是风靡一时,其中古诗词教育则当仁不让,成为文学教育的领头羊。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其对教育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推动中国古......
浅谈从建构主义角度探析英语语言学教学
发布时间:2013-12-19
" 【论文关键词】英语语言学 建构主义 教学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论文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来指导英语语言学教学,并对其进行了评价。 21 世纪教育的基点是终身学习,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
解析几何建构及对数学的贡献
发布时间:2022-12-27
解析几何创立之前,几何与代数就犹如两条平行线一样,是相互分离的两个完成不同的领域,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几何构建对数学所做贡献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查看。 1 时代背景的分析 勒内笛卡尔(RenDesCartes,1596~165......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