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不仅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更能实现人才的合理利用。笔者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SWOT分析
Abstract: Farmers in the second generation undergraduates choose to return home to start a business can not only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social countryside, but can promote the reasonable and full use of talent resources. Based on this phenomenon, this paper uses SWOT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 systematically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undergraduates.
Key words: farmers in the second generation; undergraduates; entrepreneurship; SWOT analysis
1 “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必要性
1.1 “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当前我国农村人员整体素质较低,且结构分布不合理,农村人员整体偏向老龄化状态,这与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不相符。从“农二代”大学生自身特征来看,一方面,他们出生于农村、生长在农村,与农村有深厚的感情,对农村的发展状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另一方面,他们在高校经历了4年左右的教育培养,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和科学文化水平,在农产品网络营销、开发农产品市场等方面具有优势。因此,“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更能把自己所学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2 “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是一种策略性质的分析方法,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威胁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SWOT是指优势S(Strengths)、劣势W(Weakness)、机会O(Opportunities)、威胁T(Threats)4个方面,其中S和W是对自身内部因素的分析;O和T是对外部环境因素的分析。
2.1 “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优势分析(S)
2.1.1 技术优势 高等院校是大学生新知识和新观点的集聚地。“农二代”大学生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所研究领域的前沿知识,这无疑是他们的技术和知识优势,而技术知识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说明“农二代”的创业项目是以先进的技术为支撑,与其他群体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
2.1.3 环境优势 近年来,国家对农村的发展给予政策、资金的大力支持,农村发展前景广阔,“农二代”大学生出生于农村、生长在农村,能够及时了解国家的支农政策和农村发展状态。而且农村大学生还可以利用寒暑假期间对农村市场进行调研,对农村的现状有一定的了解,为返乡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 “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劣势分析(W)
2.2.1 社会实践经验的缺乏 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的缺乏和环境的局限性,“农二代”大学生从小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比较少。而在大学阶段,高校对实践教学课时的不重视也导致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缺失,使大学生对创业的各个环节考虑不周,对创业的失败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
2.2.2 心理压力大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不仅对使城乡经济的发展程度有很大差异,而且对个人的心理特征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与城市大学生相比,“农二代”大学生的家庭既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也没有可靠的背景关系,他们只能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经济来源,同时还肩负着父母“跳农门”的愿望和让父母离开农村的使命。因此,“农二代”大学生承载着比较重的家庭责任,承受着更多的心理压力。 2.3 “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机会分析(O)
2.3.2 农村环境的改善 从2005年起,全国按照“二十字方针”全面建设新农村,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行路难、用电难、用水差、人居环境差等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有了很大的改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创业者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2.3.3 高等院校创业课程的开设 近年来,创业教育体系逐步趋于完善。不仅有着切合实际的创业教材,还有专业的师资队伍对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尤其是SIYB、KAB等创业课程在大学校园内开设,为大学生提供系统理论培训;此外,各种创业大赛在校园内的举办,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施展平台。
2.4 “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威胁分析(T)
2.4.1 社会对大学生回农村创业的偏见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农村劳动力为追求较高的经济利益,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一部分人认为留在农村是没出息的表现。而且农村父母耗费巨大代价培养出的大学生,也希望孩子们大学毕业后在城市找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走出农村,留在城市。因此,“农二代”大学生在返乡创业时往往会遇到社会的歧视和父母亲人的不支持和不理解。
2.4.2 政策体系的不完善 我国对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当前颁布的政策多是以意见或通知的形式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但是大学生返乡创业有着更多的后顾之忧,如创业大学生面临的个人社会保障问题、子女教育问题、社会福利、医疗养老等基本性的问题,而这些政策体系的不完善对“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有一定的束缚。
2.4.3 大学生融资困难 农村家庭一般以务农为主,收入甚少。培养一名大学生的花费对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已经是雪上加霜了,再没有更多闲置的资金支持大学生创业。再加上大学生群体在校期间的人际关系网络一直是处于“师生间”“同学间”这样的关系群。创业所需要的人脉关系相对缺失,缺乏有效的社会融资渠道。国家目前实施的大学生创业小额贷款远远不能够满足创业资金的需求,而金融机构贷款程序复杂,且需要抵押、担保,大学生往往因为没有资产可抵押担保而导致金融机构不予贷款,使得创业资金难以筹集。
2.4.4 农村基层网络的复杂性 主要表现在部分村级领导干部自身的服务意识和法治意识不强,农村基层管理混乱。除此之外,农村监督体制和法律制度的不健全,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常常会受到村级领导的“吃拿卡要”,影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积极性。
3 “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对策建议[5-9]
3.1 政府应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
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出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激励政策,有效解决返乡创业大学生在农村的社会保障、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问题,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政策倾斜,支持和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在农村创业,为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政府还应完善农村的金融环境,为大学生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创业项目开设“绿色通道”,给予一定资金补贴;政府还应通过主流媒体等方式提高社会对“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支持和认同,形成全社会支持和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环境氛围;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素质,加强对农村干部队伍的培训,提高干部的服务意识,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农村环境。
3.2 高校应帮助“农二代”大学生制订合理的职业规划
“农二代”大学生由于先天教育的缺陷性,在就业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因此,为缩小“农二代”大学生和城市大学生的差距,高校首先应帮助“农二代”大学生制定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对愿意返乡创业的“农二代”大学生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加深大学生对农村的了解程度,充分认识到农村建设对自身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同时高校应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为“农二代”大学生提供实践基地,使大学生们在具体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为今后的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3 志在从事从业的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在校期间的大学生,应充分利用知识丰富的高等院校,学习专业知识,为以后创业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同时大学生要思想活跃,勇于创新、敢于对新事物提出挑战,克服自身劣势,改变好高骛远、纸上谈兵的缺点,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做好创业项目的每个环节。此外,“农二代”大学生来自农村,应充分利用好寒暑假期,多参加农村、农业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增长知识、锻炼意志,同时也为创业项目的选择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2] 田桂芬."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3(3):87-89.
[6] 白延泉.探析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就业问题[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9):35-37.
[8] 刘海学,王玲,朱文碧,等. 农林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及对策――以天津农学院为例[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4(1):1-3.
[9] 付蓉,宋维平. 农村科技创业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河南农业科学,2006(12):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