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作为第一哲学的实践哲学及其实践概念

作为第一哲学的实践哲学及其实践概念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4 00:14:07
作为第一哲学的实践哲学及其实践概念
时间:2023-01-14 00:14:07     小编:

" [摘 要] 实践哲学的现代复兴是在哲学普遍危机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实践哲学不仅指示了哲学的出路,还体现了它的根本性质。要确立实践哲学作为第一哲学的地位,首先要明确规定“实践”概念的哲学含义。实践不同于生产劳动,它涉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而后者只是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马克思正确地把生产方式看作是人一定的活动方式和生活方式,却没有充分说明这种生产方式本身的前提。非经济的实践不是从生产劳动中派生出来的,而是相反。亚里士多德将理论作为最高的实践的结果,他的第一哲学是形而上学,而不是实践哲学。因此,作为第一哲学的实践哲学必须超越亚里士多德,而不是回到亚里士多德。

[关键词] 实践|实践哲学|第一哲学|亚里士多德|阿伦特|马克思

近年来,实践哲学在我国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提倡。其实,实践哲学并不是什么新东西。中国古代哲学可以说就是一种实践哲学;[1]而在古希腊哲学家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其实际性质也是实践哲学。随着近代哲学的兴起,实践哲学的传统一度衰落,但终于在上个世纪开始首先在西方复兴。实践哲学的现代复兴,是在哲学普遍危机的大背景下发生的,这就暗示了,实践哲学可能是哲学的出路之所在。

其实,实践哲学不仅指示了哲学的出路,而且还体现了哲学的根本性质。与其他的科学和人类精神活动相比,哲学是从总体上对生命意义的思索与追问。它的问题不涉及生命的某一具体部分,而是涉及一般生命,涉及我们日常生活中思想与行为的根本前提与背景。哲学的问题不像其他科学的问题那样是从学科内部产生的,而是从外部产生的。哲学总是产生于我们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根基,即文化的根基发生了根本的问题与动摇时,产生于长期的文化传统崩溃时,“礼崩乐坏”是哲学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中西哲学的几个高峰期,都有这样的背景。哲学是对人生根本问题、人的自我理解问题的根本思考与回应。哲学是对生命根本问题的引导。如果我们不把哲学讨论的认知问题与具体的科学认知混为一谈的话,那么就会发现,哲学的认知性是派生于它的引导性。苏格拉底的命题“德行即知识”实际已暗示了这一点。

与此相应,“我应该做什么?”也决不是要人去参照有效的习俗、法律条文或道德观念,去弄清该做什么。因为那样的话仍然有这样的问题:遵照这些行为指南是否明智或有意义,或它们是否对我有根本的约束力。“我应该做什么?”这个问题问的是那些行为规范根本的意义和约束力,尤其是它们约束力的根据:它来自哪里?立法者的权威是天道,还是遵守它们所产生的个人或普遍的好处?这是任何哲学的核心问题,而不仅仅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引导性正体现在它对这个问题的提出和回答上。

“我可以希望什么?”问的其实是生命的意义问题。但“意义”在这里不是指“含义”,而是指目的,或我们生存的目标。这个问题也是中外哲人一直讨论的问题。但这个问题确如康德理解的那样,不是一个知识的问题,而是一个希望的问题。我们只能希望我们的生命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也可以是一个宗教问题,但如果人们已经不能从宗教信仰或各种世界观中找到可信的答案的话,哲学就是唯一可以给予回答的地方。

至于“人是什么?”的问题,其答案就包含在以上三个问题中,这三个问题其实就是关于所谓我们的身份(identity)问题,或自我理解问题。哲学就是要从根本上整体地思考这个问题。任何哲学,概莫能外。所以,引导性应该是哲学的普遍特征,即使这个特征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哲学的另一个普遍特征就是它的启蒙功能,关于这一点似乎不需多说。孔子在中国被称为“万世师表”。“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其中起码传道与解惑是可称为启蒙的。无论孔孟还是苏格拉底、柏拉图,都是人类的启蒙大师。

哲学既是思想的活动,又是思想的成果。哲学无论是引导还是启蒙,都离不开思考。在此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哲学是对人类最根本问题的最根本的思考。哲学的一些基本问题表面上看极为艰深,实际上不过是对人类所面对的一些基本问题的高度提炼和抽象。哲学的问题既是一般的,又是历史的。说它是一般的,是说它思考的问题虽然不拘一格,且从不拒绝特殊,但它的表述形式和结论总是一般的。说它是历史的,是说在哲学思考的一般问题中总是浸透了时代和历史的内容。马克思称康德哲学是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就是这个意思。哲学与其时代的根本问题有着深切的关联,哲学史上那些划时代的人物,其言其行,最足证此。

因此,最初的哲学,自然而然具有实践哲学的性质。就拿西方实践哲学的奠基者亚里士多德来说,亚里士多德固然把形而上学称为第一哲学,但这个第一哲学不但不是与伦理学毫不相干,而且是伦理学的对象。因为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哲学本身就是一种道德现象,是最高形式的自由活动,因此理论就是最高的实践。第一哲学追问的是事物的原因和原理,是认知的最高形式,但认知的最高形式也是人活动的最高形式。当哲学要知道它自己有什么意义时,当它不仅要认识地,而且要实践地说明自己时,它就必然把自己建立为伦理学,即实践哲学。因为哲学本身是一种道德现象,它对道德行为的兴趣同样也是对自身的兴趣。因此,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和伦理学之间有一种辩证关系:如果人要成为他自己,他必须在polis中超越polis,从事科学,尤其是最高的科学———第一哲学。如果他也要知道为什么他应该从事哲学,他得研究伦理学。从事第一哲学是最高形式的生活,但第一哲学并未给自身以基础;第一哲学是最高形式的知,同时又是另一种知,伦理学的对象。第一哲学不是伦理学在其上建立为第二哲学的基本学科;伦理学也不是为第一哲学做准备的引论,而是善的哲学,是实践意义上的基础科学,或实践的基础哲学。亚里士多德固然没有把伦理学,或他的实践哲学等同于第一哲学,但却阐明了他的第一哲学与实践哲学的根本关系。

对于古代和中世纪哲学家来说,知识的问题与生命的问题往往是不可分的,前者是从后者派生出来,或是后者的一部分。然而,近代哲学的世俗化过程在将生命与世界割裂的同时,也把知识问题与生命问题割裂开来。近代知识问题只是一个实际上无世界的主体如何认识无世界的客体的问题。人们固然可以用知识来控制自然,但知识却与人生的问题无关。所以康德说“我应当做什么?”的问题是他的纯粹理性批判“不能研究的”。[2—A805/B833]知识成了哲学的首要问题,而实践则几乎退出了哲学家的视野。

另一方面,近代西方思想从一开始就倾向于抹平实践与人类其他活动,主要是生产的根本" 区别。“实践”被用来指一切人类活动,实际上是用“生产”来偷换了“实践”概念。这种转变在理论上关键的一步是行动不再像在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中那样,指向一个对所有人都有约束的最终目的,而是指向任意的、人们时时想要的、但却对他没有约束的目的。也就是说,目的成了纯粹外在的东西,不构成人自身的生命承诺。

这种思想的变化其实是现代性所产生的人类社会的结构性变化在精神上的体现。近代社会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市民社会的出现以及由此产生的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分野和隔绝。对此黑格尔曾有非常深刻的分析和论述。在黑格尔看来,市民社会完全是新的东西,它创造的个体以前从未存在过。市民社会的制度体现了自决,但它们并未完全这么做。将形式与内容分开似乎可以使人有充分的自由,但实际上却导致了一连串的问题。我的自由并未与任何特殊的内容相联系。这当然不是说我的自由没有内容。我被广泛提供了自然与社会鼓励的欲望、需要、冲动和理想。但太多了,我必须在它们中进行选择。我必须要么接受最强的冲动,要么找到某个选择标准。市民社会只告诉我去尊重他人,做事要有效率,选择顺应需要和商品流通的一般标准。它告诉我许多关于手段的事,却没有就目的说过一星半点。在这样的社会,形式理性和工具理性日渐发达,而存在理性和实践理性日趋萎缩几乎是不可避免的。韦伯说的理性化过程的内在动力即在于此。

然而,要确立实践哲学作为第一哲学的地位,首先要明确界定“实践”的定义。“实践”不但是一个哲学概念,而且也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的词。但人们在从事哲学思考,甚至在谈论实践哲学时,往往对“实践”一词的日常意义和哲学意义不加区分,反而被它的日常意义牵着走,把一切人类行为、行动和活动都理解为实践。实际上作为哲学概念的“实践”虽然并不完全与日常语言使用中的“实践”无关,但还是有严格规定的。不顾“实践”概念的严格规定,不明确界定它的哲学意义,那么实践哲学也会失去它自己的特殊意义。因此,在谈论实践哲学时,首先必须界定作为哲学概念的“实践”的意义。

就像任何哲学概念进入日常使用后必然产生模糊乃至混淆一样,“实践”一词在日常使用中过于宽泛的含义又反过来影响了作为哲学概念的“实践”,使得它失去了其本来特殊的意义,成了一个外延和内涵都不十分明确的概念。使用这样的实践概念来谈论的实践哲学,实际上不是实践哲学,而仍是一种哲学或形而上学。在哲学中,概念并不仅仅是概念,它引导着思想。因此,作为实践哲学的基本概念的实践概念,不可不辨。

在古希腊,“实践”一词最初是指最广义的一般的有生命的东西的行为方式。亚里士多德首先把这个“实践”变成一个哲学的概念。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把人的行为分为理论(theoria)、生产(poiesis)和实践(praxis)三种。与“生产”不同的是,“实践”趋向的目的不在自身之外,而就在其自身,其自身就是目的;而“生产”的目的却在它产生的结果,而自身不构成目的。与“理论”不同的是,实践活动总是在人际展开,不像理论的沉思是人独对真理。但在自身即是目的这一点上,二者是相同的,所以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理论是最高的实践。从亚里士多德对人三种基本行为方式的划分来看,“实践”最根本的规定有二:一是自身就是目的;二是它不是人维持物质生命的生物活动和生产活动,不是人与自然间的活动,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广义的伦理行动和政治行动。这与我国传统的“践履”意义上的“实践”概念颇为接近。“践履”或“践行”从行(道)而来(“行”既是过程又是目的),一般总是指伦理行为和道德行为的实行,有过程的意义和自身目的的蕴含。没有人会把“挣钱”或“做工”和“实践”或“践履”联系在一起。

虽然实践与生产有根本的区别,但它们往往是彼此渗透的,加上它们身体力行的共同点,使得在日常语言使用中人们不太会去区别实践行动与其它的行动,而把人的一切行动都视为实践行动。虽然一些哲学家还能在哲学中坚持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定义,但在漫长的历史中它的界限也像在日常语言使用中一样,渐渐变得不那么明确。近代西方思想从一开始就倾向于抹平实践与其他人类行动的区别,似乎一" 切行动都可以叫做“实践”,结果是“行动”(action),“行为”(behavior),甚至“经验”成了实践的代名词。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行动理论或行为理论,却少见实践理论。形形色色的社会科学更是成了“行为科学”。另一方面,“实践”被理解为理论的反题,或理论的应用。这种对实践的理解显然来自近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模式,实际上是把实践理解为亚里士多德意义的“生产”。

有鉴于近代实践概念的混淆,马克斯·韦伯试图通过区分意义—意向性的行动和反应性的、因果性引起的行为来使问题得到澄清。[6—p4]但韦伯没有看到,问题不在于行动或行为是主动还是被动,是意向性还是因果性行为,而在于行动或行为的目的究竟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或者说,行动是以自身为目的,还是以自身以外的东西为目的。亚里士多德之所以区分实践与生产,是因为前者是摆脱了自然需要的真正自由的行动,而后者却正是为了满足生存的自然需要,是受制于自然必然性的行为。前者是人可以自由选择的行动;而后者却是由自然决定的。实践涉及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生产却只关心人的欲望与需要的满足。实践的对象是人事,生产的对象是物件。将实践混同于生产,其后果一方面是把人当成物;另一方面则是意义和价值将消弭于无形。这样,自由的领域将不复存在。

阿伦特将人类行动分为劳动、生产和行动三种模式,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劳动和生产这两种活动都涉及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①而只有行动才涉及人与人的关系。“行动,是唯一不通过事物或物质的中介直接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活动,它对应于复数性这个人类的条件,对应于人们,而不是单数的人,生活在地球上,居住在世界中。”[7—p7]很显然,阿伦特所谓的“行动”,就是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实践。

在阿伦特看来,人生来就有重新开始或开创某事的能力,所谓行动,不是指日常生活的习惯行为,如吃饭睡觉或散步聊天,而是重新开始某事。这种重新开始与生俱来,所以行动与出生(natality)这个人类条件联系最密切。[7—p9]行动的另一个基本条件是他人的存在。行动就是自发的与他人交往的活动,它不是例行公事,而是后果难料的个人主动行动,行动与生产的重要的不同首先就在行动的不可预料性;因为它的后果不仅仅取决于行动者,而且也共同取决于行动对象。但行动的后果不像生产的结果那么“实在”。生产总是产生出某些具体的东西;而行动并不产生这种具体实在的结果。在此意义上它是务虚的,它追求的是实践及其体现的自由。正因为如此,行动无法控制它的结果,这是它与生产的又一个根本不同。生产者完全可以控制他的生产结果,但行动者却不然。我们无法控制别人对我们言行的反应和回应,我们固然在影响别人,但别人的行动和计划也在影响我们。因此,不管一个人多么积极主动,他都不可能控制他一生的种种事情。行动或重新开始本身就意味着冒险。但自由和创造恰恰就是这样一种冒险。在阿伦特看来,马克思混淆了人为的自由领域(政治领域)和自然决定的必然领域(经济领域),从而不仅混淆了劳动和生产,更混淆了行动和生产,因为他相信人类的解决取决于人与自然的新陈代谢的进化。这就使他以后者来代替前者,实际上取消了人类真正的自由。阿伦特由此得出结论说:“马克思主义由于它误用,或将政治行动误解为制造历史,有可能发展出一种极权主义的意识形态。”[7—p396]然而,正是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加快社会进化的下一阶段的政治行动有可能,他将人类解放的行动建立在自然的必然性(经济发展)上这个事实,使得阿伦特对马克思混淆了生产和行动的批评说不通。

根据阿伦特自己对劳动、生产和行动的区分,劳动属于完全自然本能的行为,而生产则是受人的主观设计和意图支配的行为。说马克思混淆了劳动与生产,意味着在马克思那里生产(劳动)是一种纯粹从属于自然必然性的行为,因而不可能有任何主动性。而说马克思混淆了生产和行动,是说马克思将生产具有的那种工具理性的主动性误以为是行动的那种实践的自由。但生产既然已经被马克思误以为是劳动,它就不能再有任何主动性,因而也就谈不上会被混淆为行动。951①按照阿伦特的定义,劳动(labour)是维持人的物质生命的纯生物性活动,如去树上摘果充饥;而生产(work)则是带着人的主观计划、意图和创造的生产活动,如按照一张图纸造所房子。

但我们仍然有必要对马克思的实践观作一番简单的考察。近20年来,主张马克思的哲学是一种实践唯物主义或实践本体论的观点成了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主要观点。然而,对于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本身,人们往往不去深究,满足于一般的“感性活动”或“对象性活动”的定义,这就使得人们实际上是在极为宽泛和模糊的情况下使用这个概念的。[9—p63~65]并且,人们往往又从上述一般定义和马克思“人化自然”的思想中得出实践首先是指人的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一句话,实践主要是人对自然的活动。①由于把实践主要理解为人的自然活动(即使自然的世界变成属人的世界),②人们有时甚至在经验主义的经验概念上使用“实践”这个概念。而实践首要的人际行动(社会的和政治的)定义,却常常被人忽视。

对马克思实践观的这种流行理解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辨析马克思对“实践”一词的使用。应该指出,马克思对“实践”一词的使用并不十分严格,他从来没有给过“实践”的定义。更让人吃惊的是,相对而言很少使用这个概念。在不多的使用中,我们可以发现,实践概念在他那里似乎含义非常宽泛,从最低级的身体劳动到政治革命。它可以指人类改变自然从而也改变自己的任何活动。有时马克思甚至在与“所思之事”相对的“所做之事”的意义上,在与理论相对的意义上使用“实践”这个概念。对某些实践他从来不惮加以贬低,例如,把妻子当作丈夫私有财产的“法兰西实践”,或把一切可以用来赚钱的东西都接受为报酬的“资产阶级实践”。[10—p419]但这不能使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马克思没有自己的(作为哲学概念的)实践概念,充其量我们只能说,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既在日常语言的意义使用“实践”一词,也把它作为哲学概念来使用。我们这里的任务,就是考察马克思的后一种使用。

我们首先要考察的文献自然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篇简短的提纲是马克思谈论作为哲学概念的实践最多的文本之一。马克思实际上在这篇文献中提出了他自己的实践概念。马克思在提纲的第一条批评费尔巴哈只是把理解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界定”,而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11—p3]当他提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11—p4]时,他实际上是提出了他自己的实践概念。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概念首先是“革命的实践”,是“使现存的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11—p48]而不是一般的人的维持物质生命的生物活动。我们的确很难确切说马克思所谓实践的“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究竟何所指,但从他明确反对费尔巴哈认为“某物或某人的存在的同时也就是某物或某人的本质,一个动物或一个人的一定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和活动,就是使这个动物或人的‘本质’感到满足的东西,任何例外在这里都被肯定地看作是不幸事件,是不能改变的反常现象”[11—p47~48]的观点来看,他显然反对将实践理解为人纯粹的自然活动。对于马克思来说,只有“历史的自然和自然的历史”,即只有“人和自然的统一”,而没有与人和历史对立的自然。

马克思关于“感性活动”的规定给我们的这种解释提供了有力的根据。“感性活动”在" 马克思那里是“实践”的另一种说法。③这是一种容易引起误解的说法,即把“感性活动”理解为人的纯自然活动。而马克思“感性活动”的思想刚好相反。“感性活动”不是一个自然的概念,而是一个社会的、历史的和政治的概念。费尔巴哈之所以没有把人看作是“感性的活动”,而只是看作“感性的对象”即自然对象,是因为他“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9—p50]在马克思那里,“感性”不是像在传统哲学中那样,或是人的一种先验(被动)的认识能力(观念论);或是人的一种自然的感官功能(机械唯物论)。对于马克思来说,“感性”不是一个认识论或生理学的概念,“感性活动”也不是人意识的主观活动,而是客观的、历史的、社会的活动,作为“革命的实践”,它又是政治活动。因此,经验主义意义上的经验,经验感知意义上的亲身尝试,或费尔巴哈的直观,对于马克思来说根本就不是实践。就此而言,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更接近于亚里士多德传统的实践概念,而不是近现代西方哲学主流实践概念。我们完全没有证据说马克思受到了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影响,他在强调实践的社会性、历史性和政治性的根本特征上与亚里士多德的相近也不能说是纯属偶然,只能说他们都客观地把握了实践的本质。

然而,应该看到,马克思的“革命的实践”概念不是一般的实践概念,而是一个特殊的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的概念。它并不是指任何历史时代任何人的行动,而主要是指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尤其是现代无产阶级旨在改变现状,即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革命行动,因而有其特定的时代含义。①作为这个革命的“头脑”的哲学,与实践并不隔着一道万丈鸿沟,而是可以通过扬弃地实现自己而成为实践的一部分。马克思并不认为理论与实践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一个是“想”,一个是“做”,实践只是将所想之事付诸实施,只是理论的应用与证实。相反,他认为在“革命的实践”中,理论与实践是相互贯穿的。他高度赞扬的“法国人和英国人的批判”就是这样:“法国人和英国人的批判并不是什么在人类之外的、抽象的、彼岸的人格,它是那些作为社会积极成员的个人所进行的真正的人类活动,这些个人也是人,同样有痛苦,有感情,有思想,有行动。因此,他们的批判也贯穿着实践,他们的共产主义是这样一种社会主义,在这里他们提出了鲜明的实际措施,这里面不仅体现着他们的思维,并且更主要的是体现着他们的实践活动。”[12—p193]实践,尤其是“革命的实践”,不能被理解为单纯的“做”或“行动”,也不可能是纯粹的“做”或“行动”。另一方面,无产阶级不需要在自己的头脑里找寻科学真理,“他们只要注意眼前发生的事情,并且有意识地把这些事情表达出来就行了。”[13—p157]“革命的实践”,就是无产阶级的这种表达,“社会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是无产阶级的理论家。”[13—p157]

尽管如此,马克思始终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6—p8]当然也就制约着“革命的实践”:“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因此,对于马克思来说,革命的实践既不是与广义的实践,即物质生产劳动并列的一种行动模式,也不是人类原始的行动模式,而是由人类原始的行动模式———物质生产劳动派生出来的一种特殊的、历史的行动模式,它在共产主义社会将不复存在。而物质生产劳动这种广义的实践,却要与人类相始终。在此意义上,它是超历史的。

如果上述问题成立,那么我们就不能认为人类的非经济活动,或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实践,是从生产劳动中派生出来、并由其决定。相反,马克思对生产方式、生产力、乃至人的物质需要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深刻揭示和海德格尔关于世界性的思想,把我们引向相反的思路。这条思路当然不是要回到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的思路,而是要超越它。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实践与理论和生产一起,构成了人类三种行动模式。虽然他也论述了理论是最高的实践,但这只是就理论与实践都是以自身为目的而言才将它们联系在一起的,除此之外它们是非常不同的。列奥·施特劳斯和阿伦特都谈到过的哲学与政治的紧张与牾正是由于理论与实践之间本质上区别。实际上在亚里士多德那里,理论、实践和生产分别对应三种不同的关系和" 活动,理论是人与自身的关系和活动①,实践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活动,而生产则是人与物之间关系与活动。并且,这三种关系与活动似乎是处在三个不同的方向上。实际上这三种行动模式是有等级之分的。生产是为了满足人的自然需要,因而处于最低的层次。实践则处于生产和理论之间。就它以自身为目的而言,理论与它是一致的,因而理论是最高的实践。但就它所涉及的人类事务不是像真理那样永恒不变,而是像生产所处理的对象那样变动不居的而言,它又必须屈居以永恒不变的东西为目标的理论之下。因此,第一哲学只能是形而上学,而不是实践哲学。在他那里,实践哲学只能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或部门。而实践与理论和生产的并列,也必然会造成我们在西方哲学史上看到的理论与实践的分裂。因此,作为第一哲学的实践哲学及其实践概念,都不能是亚里士多德的,而必须是在综合吸取了从古至今一切有益的思想因素之后,对人类实践的一个崭新的哲学思考和回答。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康德实践哲学中的自我问题
发布时间:2022-09-04
摘 要:文章以批判哲学中的自我认识问题为线索,运用历史的与系统的方法重构康德对自我的规定。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证明对自我的(单纯出自理性的)理论认识是不可能的,但同时揭示向另外的即实践的自我认识之可能性的过渡,这种......
浅谈从实践哲学视野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实践哲学 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论文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它在这几年的实施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实践哲学的复兴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提供了......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中国化
发布时间:2023-02-25
【摘 要】马克思主义强调要从哲学中的时代性、实践性和批判性等特征中去理解和辨证,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思维方式对于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而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实现了中国化,马克思......
浅谈孔子“以人为本”的哲学教育思想与教学实践
发布时间:2023-01-20
一、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核心价值 孔子认为,教育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第一,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启发人的智力,以实现后天的长足发展。《季氏》篇记载: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浅析伯林哲学观关于概念、范畴与现实
发布时间:2022-08-27
浅析伯林哲学观关于概念、范畴与现实 浅析伯林哲学观关于概念、范畴与现实 浅析伯林哲学观关于概念、范畴与现实 文 章 来 源自 教 育 网 [摘要]伯林的哲学观点使得他的思想独具特色。伯林认为,哲学的目的是找出普遍且永......
简要分析实践的历史性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
发布时间:2023-05-21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完成了从伦理道德实践观到生产实践观的转变实践概念是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在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中,通常用与知相对的行来表示。在西方哲学史上,实践概念自希腊哲学起就已产生。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将人的活动分为三类:一是生产物质产品的活动,它是按照自然法则而不是以人自身为目的的活动;二是道德和政治活动,它是以人自身的幸福、善恶为目的的活动;三是思辨的活动,它.........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批判逻辑演进
发布时间:2022-10-25
〔摘要〕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鲜明动态的演变历程,始终贯穿着清晰的批判逻辑。马克思博士论文对德国思辨哲学的批判,是一种纯粹的理论批判,是实践哲学之初显;《莱茵报》与《德法年鉴》时期对现实政治的批判,是实践哲学......
作为中国哲学“四大主潮”之一的新儒家哲学
发布时间:2022-09-14
论者谈中国哲学,一般称儒、道、佛三教为中国哲学之主流,而方东美谈中国哲学,则以四大主潮称之。他所谓四大主潮,乃是原始儒家哲学、原始道家哲学、中华大乘佛学和宋明新儒家哲学。二者的不同,在于方东美将原始儒家哲学与宋明新儒家......
高中物理概念图教学的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21
摘要:概念图一直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通过化虚为实、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促进高中物理概念图的教学。关键词:高中物理;概念图教学;实践高中物理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尤其表现在一些物理概念图的教学上。高中物理教材中的概念图蕴含着丰富的知识点,同时又是学习理解知识点过程中必须要应用到的“工具”,即概念图具有知识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性。以前的传统教学对物理概念图的教学重视不够,这与当.........
第一哲学和世界问题①
发布时间:2023-05-04
" 形而上学在现象学的文献里已成为一个突出的主题。除了胡塞尔对本体论一贯感兴趣外,海德格尔至少在语言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把这个问题提到显著的地位。在许多人看来,“从胡塞尔走向海德格尔”意味着从纯意识走向存在领域。胡塞尔的某些......
简述信息概念的哲学含义
发布时间:2023-02-08
【摘 要】文章分析信息的本质提出了如下的信息概念的哲学定义:信息是客观世界中物质和能量运动的有序形式,以及自组织系统对于这个形式的能动的反映和改组。 【关键词】信息;负熵;自组织系统 谈到信息,我们就想到了信息论。信......
图书馆哲学在图书馆实践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12-11
图书馆哲学在图书馆实践中的应用 图书馆哲学在图书馆实践中的应用 图书馆哲学在图书馆实践中的应用 图书馆哲学是在哲学的层面上,对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哲学反思和图书馆实践所取得认识成果的科学验证,是一种关于图书馆学的......
哲学概念翻译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23-02-16
" 倪梁康先生应约把尚未发表的“关于海德格尔哲学翻译的几个问题之我思”一文寄来[1]。文章对很多疑难问题明确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而且,主张虽明确,执论却中平。如今的文章,稍有见地,常以极端论调出之,即使读来痛快,仍未见得有利......
信息哲学作为一种新兴哲学能否解决现代西方哲学危机?
发布时间:2016-05-17
摘 要:信息哲学作为一种新兴哲学,在存在论、认识论、价值论等各个方面都革新了西方哲学,给现代西方哲学带来了新鲜的血液,重新解释了其中的一些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科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的快速发展,现代西方哲学面临很多质疑,......
浅谈管理实践与管理哲学感悟点滴
发布时间:2016-08-17
1. 管理与哲学的泥水融入关系管理是土,有着包容与承载;哲学是水,有着润泽与渗入 哲学对于管理而言,是不可或缺的,管理哲学就其本质来说,或是对管理问题的哲学反思。管理哲学涵盖了管理学与哲学,且强调了管理与哲学的融入关系,其......
九年级化学概念教学策略的实践探讨
发布时间:2017-02-06
摘 要:化学概念是化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九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对于化学学科的特点、记忆化学的学习方法尚不明确,因而产生了许多问题。以九年级的化学概念为视角,通过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提高其教育质量的策略,以期为......
世界观立场下的的哲学科技形态实践
发布时间:2022-11-06
一、世界观知识视野下的科技实践 从单纯的哲学角度而言互相统一辩证的世界观科技实践是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客观实际行动,人在价值导向的需求下追求自由追求生产力的提高满足于多动统一化的自然辩证理论,在实际价值相对将要达到的前......
论《实践哲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
发布时间:2014-01-20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论《实践哲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之一,意大利哲学家、政治......
谈哲学思想在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3-01-06
谈哲学思想在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谈哲学思想在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谈哲学思想在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文章 来源 于 教 育 网 1、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做为开启智......
马克思哲学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实践
发布时间:2023-03-17
马克思哲学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实践是把自然界理解为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并且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实践基础之上的,它将实践关系视为人与世界的根本关系。人自身与自然界的分化与统一是在实践活动中实现的。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
浅析西方哲学史教学新模式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3-04-18
一 国内大学开设西方哲学史的课程由来已久,据北京大学赵敦华教授在其所著《西方哲学史简编》中所述,早在1918年北京大学文科哲学门就已开设有西洋哲学史大纲课程。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深人影响,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哲学......
《周易》及其哲学
发布时间:2023-04-19
不过,我最后还是应承下来了。这主要是我的朋友、任教于作为国家社科研究基地的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的林忠军教授,给了我巨大的心理支持。我们决定共同主编这套丛书。他在《周易》研究方面的功力是我素所钦信的。何况还有我的朋友们......
浅谈中国哲学的特质是实用理性还是实践理性
发布时间:2016-07-04
学界普遍认为中国哲学是以实用理性为其存在形态的,或者实践理性与实用理性在指中国哲学时并不完全加以区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李泽厚先生在其历史本体论中所表明的观点。李泽厚认为,实用理性乃是经验合理性的概括和提升,人类的经......
思想哲学论文:浅析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
发布时间:2014-01-20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整理了思想哲学论文:浅析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希望帮助您提供更多想法。 一、实践是一种思维方式 “实践唯物论”、“实践本体论”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都是以实践为核心范畴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理论,......
绿色环境税收的概念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2-11-19
绿色环境税收的概念与实践 绿色环境税收的概念与实践 绿色环境税收的概念与实践 一、绿色环境税收的产生随着全球宏观税收比例的提高及税收宏观调控的区域一体化发展,国际贸易中关税壁垒和绿色壁垒......
分析作为哲学事件的巴迪欧“事件哲学”
发布时间:2022-12-10
巴迪欧的事件哲学本身就是当代哲学的一个事件,齐泽克的此番论断是对巴迪欧哲学的精确评价。事件是法国思想谱系乃至于现代哲学思潮中尤为重要的一个概念,其事件的基本特征从其肇事之初就涵盖了关于断裂的思想。就此而言巴迪欧思想中的事件也并没有逃离这一藩篱。那么,为何齐泽克唯独将巴迪欧的事件哲学称为哲学史上的事件,将其视为一种哲学上亢奋突兀的变奏曲插入,判断其中爆发出来的荒蛮之力足以震荡整个哲学发展路径?若想阐.........
浅谈实践概念提出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2-10-12
当前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研究非常关注,纵观这些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大都是从各个方面来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些理论深奥难懂,不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若要找寻一个突破口来解决这一问题,还得回到1845年,从马克......
关于“概论”课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初探
发布时间:2023-02-12
" 论文摘要:“概论”课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能够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教学实效性、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基于北京农学院的经验,提出课堂实践、基地实践、社会实践、网络平台实践、过程性考核等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途径。 论文关键......
浅谈中国传统哲学概念“理”与西周哲学译名之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9
被誉为日本近代哲学之父的西周可以称之为日本西学东渐史上的第一人。他是日本近代哲学的开始,是第一个正式将西方哲学系统地介绍到日本的哲学家。经西周之手译出的像主观、客观、理性、悟性、现象、演绎、归纳等译词已经成为人们在表述......
现代班级学生自律行为的生成机制及其操作实践
发布时间:2013-12-18
" 一、学生个体道德认知的发展与道德行为改善 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却不能刻意用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因为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都是个体在人格成长中经由社会化的历程......
浅谈毛泽东《实践论》对中国哲学发展的贡献
发布时间:2017-03-09
《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成熟的重要标准,经过人们的反复解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理论基础。目前,实践哲学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从我国的哲学角度出发,明确毛泽东《实践论》......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指导下的科技哲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6
现阶段,随着科学技術水平不断提升及哲学的发展,二者有机结合,形成兼具科学与哲学的科技哲学,对人类社会中的和谐社会构建有积极作用。现代科技哲学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重要理论指导,并发挥积极影响。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科技哲......
对体育实践课若干概念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3-04-01
" 体育课任务的提出也应该具体。这里的具体是指:本次课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应通过明确的手段并且是具有本次课特点的可实现的目标。例如:通过仰卧起坐发展学生腹部肌肉的力量;通过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精神;通过助跑与......
话语实践——哲学研究的新领域、新视角、新方法(1)
发布时间:2023-02-23
" 利奥塔的《后现代状况》(4,p2)其实是一张关于话语研究的海报,它告诉人们这是一个信息丰富的领域,号召大家来此寻宝,并从总体上说明了时代并不仅仅由其经济形态、文化状况、社会制度、军事实力、人类自身的组织原则等等来分类与命......
论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与政治哲学
发布时间:2022-11-08
论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与政治哲学 论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与政治哲学 论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与政治哲学 亚里士多德把人定义为政治的动物,奠定了西方传统政治价值观的基础。阿伦特指出,马克思关于人的定义(即劳动的动物)颠覆了这一......
类哲学:一种新的哲学视野
发布时间:2023-05-21
" 【内容提要】“类哲学”是一种人的思维方式,它关注人的存在及未来走向,分析现实的人及其存在,确立起哲学思考人的存在的新的思考维度。它的提出,并不是纯粹思想意识的产物,其最深厚的根基是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对马克思“实践”概......
从政治哲学视角解析民主概念
发布时间:2023-02-21
从政治哲学视角解析民主概念 从政治哲学视角解析民主概念 从政治哲学视角解析民主概念 来 源自 教育 网 到目前为止,民主几乎已经成为政治世界的普世价值,之说以说是几乎,因为一些理性的学者是对此持怀疑态度,但即便如此......
社区治理理念创新及其技术实践
发布时间:2023-06-23
摘要: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它是理念、过程和技术的统一。“以居民为中心”的理念有着独特的内涵和价值,很好地契合了现代社区治理的要求。在该理念指导下的社区治理是赋权增能的自主行动过程。这个过程的本质是居民主体性的彰显;核心是把社区公共事务的决定权和行动权完全向居民开放;目的是促进人的良善发展。社会工作技术是从理念到行动的转换媒介,“开放空间会议+”技术体系有效充当了转换介质,使得基层协商有效运转.........
葛洪及其人生哲学
发布时间:2023-02-14
" 摘要:葛洪的人生哲学与其人生际遇有关。葛洪人生观的形成是由儒而入道,最终立足于道,其人生哲学总的表征是《庄子·天下篇》所谓“内圣外王之道”。行善升仙,“得道匡世”,是葛洪超越人生困境的理想生活方式,是其所认为的人生意义......
话语实践——哲学研究的新领域、新视角、新方法(2)
发布时间:2022-10-23
" 当话语作为存在之源展露其深沉与广博的澄明时刻,它同时也就走出了个体化的狭窄空间,它蕴涵着类似属性,又不是荣格的那种集体无意识所能包括的东西。“在体系的可见外表的背后,可料想到混乱的丰富的不确定性;在话语的狭窄的表层......
行为金融理论及其实践探究(jrx4)
发布时间:2023-06-20
行为金融理论及其实践探究(jrx4)[摘要 ]行为金融理论是自 2 0世纪 80年代兴起的金融学说, 近年来其影响日渐扩大, 已经对现代金融理论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目前这一学说是西方国家金融研究和实践的前沿领域,同时也是热门领域。本文在综合......
高等代数教学中概念图应用的探索和实践
发布时间:2023-01-05
高等代数是大学数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课程之一。该课程在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从中学到大学转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也为大学数学专业的后续课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但在该课程的学习中,由于是对中学数学的进一步抽象和推广,理论性强,大一新生在理解概念、熟练掌握知识方面十分困难。为了能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能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各种不同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相.........
有关逻辑哲学论的世界概念研讨
发布时间:2013-12-19
有关逻辑哲学论的世界概念研讨 有关逻辑哲学论的世界概念研讨 有关逻辑哲学论的世界概念研讨 更多 精品 来自 论 文 一头一尾均出现“世界”一词,并且前者是定义式命题,后者是目的式命题,遥相呼应,可见“世界”概念在全书......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11
【摘 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面向所有学校教育的,任何学校都应将学生的健康教育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上。职业院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所以其体育教学改革必须认真贯彻“健康第一”......
探究什么是哲学? 哲学何为?
发布时间:2023-02-24
文德尔班是新康德主义的大家,他的《哲学史教程》很早就翻译出版了,可以说是我们研究西方哲学史的必备教材。这一本《哲学导论》也是文德尔班的重要著作,体现了文德尔班晚年的主要思想,对于我们了解文德尔班和新康德主义的哲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知道,新康德主义是欧洲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20年代的重要思潮,在德国曾经盛极一时,另外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潮就是现象学。新康德主义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重新解释康德,反对黑.........
哲学:作为本质意义的人学
发布时间:2023-04-02
摘要:没有哲学的人生是贫乏的人生,没有人生的哲学是空疏的哲学。然而,现实中哲学与人生的疏离几乎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它导致了人生和哲学的双重伤害。如果说人是哲学的奥秘,那么哲学就是人的隐喻。哲学是本质意义上的人学,它不......
思想哲学论文:浅论实践思维方式的丰富和发展
发布时间:2022-11-23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了思想哲学论文:浅论实践思维方式的丰富和发展,敬请关注!! 哲学理论和哲学观念的变革,本质上是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所谓哲学思维方式,即哲学家观察、思考和把握世界及其发展的基本模式,也是哲学家思考......
《老子》中的哲学闪光点及其“道”论的现实局限
发布时间:2023-05-23
摘要:老子思想在其作品《老子》一书中以区区五千字展现,早在二千年前,人们就发现了其中老子可贵的哲学思想,它是哲学发展的早期。老子“道”的哲学观博大而深奥,本文从现实角度看“道”,探讨了“道”在现实意义中的局限性。 关......
《化学实验技术》一体化教学的实践
发布时间:2015-08-04
[摘 要]化学实验技术课程既要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要全面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理论教师与实习操作指导教师各负其责,互不干涉。由于理论和实验操作相脱节,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难以调动,学习......
从哲学视域探讨高数中的几个概念
发布时间:2016-07-25
在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有意利用哲学思想会让教学更灵活和富有新意,以下是小编所刊载的一篇从哲学视域探讨高数概念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一、函数、极限、连续 (一)函数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康德道德哲学中道德法则概念及逻辑困难
发布时间:2023-03-27
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康德道德哲学中道德法则概念及逻辑困难”,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 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里面,康德提出了关于道德法则的概念,尝试通......
整合营销传播(IMC):概念及实践特征探析(1)
发布时间:2023-01-22
摘要:整合营销传播是适应信息多元化与品牌中心时代的新型沟通体系。“整合营销传播”概念框架中的“整合”有质、量两方面不同的内涵,在整合目标上有品牌战术传播和组织整体战略传播两个高低不同的层次,整合营销传播实践的运行特征包括......
“概论”课分层实践教学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3-03-24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来,各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任课教师通过开展实践教学,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和良性互动,增强了“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为契......
浅论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学实践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文本材料的匮乏,应试教育的桎梏,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脱离生活实际的被动写作,感情虚假的无病呻吟,注重结果的单一评价等使作文教学陷入困境,效率低下。本文主要论述新课改理念下的作文教学应以开放为先,让学生获得写......
弗雷格语言哲学中的两对概念论析
发布时间:2023-01-20
摘要:弗雷格的语言哲学包含语言的结构分析和语义分析两个层面,这两种分析是平行的、对称的,主要体现在其对两对概念的区分和理解上:对象和概念、涵义和所指。弗雷格用对象和概念来说明世界和语言共同的逻辑结构,用涵义和所指之间......
谈为人民服务理念起源涵义及实践
发布时间:2022-11-13
谈为人民服务理念起源涵义及实践 谈为人民服务理念起源涵义及实践 谈为人民服务理念起源涵义及实践 来 源自 教育 网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以及改革开放进程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社会获得了长足进......
康德道德哲学中道德法则概念及逻辑困难
发布时间:2014-01-27
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里面,康德提出了关于道德法则的概念,尝试通过对道德法则的三个层次的建构能建立人类所有行为的道德评判标准和最终归属。康德以道德法则概念为中心建立的道德哲学成为了欧洲大陆伦理学中义务论的代......
大学生创新实践学分认证概述
发布时间:2022-10-18
摘要:设立大学生创新实践学分,是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大学生创新实践学分认证,是高校推进创新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创新实践学分及其认证方面的研究文献与成果基础上,归纳目前取得......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实践
发布时间:2013-12-18
" 摘要:提高教学质量是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和现实要求,本文以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组织行为学课程为例,从分析课程特点、加强课程内容建设、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入手,对如何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进行了探索研究。 关键词:......
口述历史的学习及其探索性实践
发布时间:2016-08-31
2013年6月13~18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与中华现代文化学会口述历史专业委员会(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全国地方志系统口述史专题培训班,以使方志工作者初步了解、掌握口述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更好地服务于地方......
哲学及其教学改革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3-12-17
"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哲学教学改革也渐趋深入。总观有关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论述,以关注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居多。要想真正扭转哲学在人们心目中大而无用的局面,必须从思想深处剖析哲学与哲学教育的本来面目,以此再次......
后语言哲学参与第二次哲学启蒙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09
1我们适时地赶上了第二次哲学启蒙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王治河先生给上海高层论坛(2015.10.17)的贺信给了我们及时雨般的信息。其贺信主要信息摘取如下: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由于西方启蒙哲学獉獉獉獉(着重号由引者加)的影响,笛卡尔和康德式的基础主义和二元论一统天下,当代的解构性后现代主义虽然走向另一个极端,但在思维模式上依然没有跳出第一次启蒙的窠臼。因此我们的时代迫切需要建设性的后现代思维,而.........
生活作文理念的实践探究
发布时间:2015-09-15
【关键词】生活作文 兴趣 体验 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A- 0050-02 所谓生活作文,是指通过相应的写作活动,促使学生观察生活现象,参与生活实践,思考生活道理来获得独特的情......
公法人概念缘起的法哲学思考(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18
「摘要」 公法人是大陆法系法人制度的重要组成。作为一种思维的产物,公法人制度蕴含着思想与方法的历史变迁。其中,公权力意志的人格化是理性主义思维与权利本体论的必然;而公法人主体地位的明确化则是实证主义方法与法学科学化的结果......
大学英语写作教师教学信念与课堂实践
发布时间:2023-02-19
【摘 要】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教师对如何学习英语都有一定的信念,这些学习信念往往基于之前的学习经验和文化背景,且进一步影响他们提高英语学习和教学而采用的策略。最近,对教师思想方面的研究强调了教育行为的设计质量,描述了教师用......
农村金融监管理念创新及其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23-05-29
〔摘要〕 农村微型金融的勃兴为农村金融监管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普惠金融体系的核心是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金融服务,是30多年来亚洲、拉丁美洲等地区小额信贷理论与实践的产物。小额信贷是农村微型金融的中间力量,因......
“教”“学”“做”合一行为导向生物教学模式的实践
发布时间:2022-12-03
行为导向教学法,也被称为行动导向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职业教育教学论中涌现的新思潮。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用学生感兴趣的事情激发其学习兴趣,以在活动中培养关键能力为中心。笔者近期参加自治区级赛课就运用了这一方法,通过实践,笔者认为该教学法可以较好地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动手操作有效结合,能够帮助学生主动、积极、高效地获取知识。一、创建“教”“学”“做”合一的行为导向生物教学模式(.........
论中关村第一小学资源管理平台建设实践
发布时间:2013-12-19
" 论文关键词:小学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管理平台 论文摘要:小学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构建资源管理平台,借助专业科研机构强大的技术支持,为小学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从而提高小学教育的质量。 教育信息化是......
写作教学实践的反思
发布时间:2013-12-19
" 一、给学生自由的写作空间 1、让学生选择写作,而不是让写作选择学生 我们总是习惯于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写作,作文一旦布置下去,学生就没有再选择的余地,甚至连表达的思想、主要意思都无法选择。老师的命题已经定好了作文的调调......
试论实践教学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体系中的作用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3-02-04
为提高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黑龙江东方学院提出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为了适应这一新要求,东方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确立了《实践教学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中国古代治水中的传统哲学理念及其应用
发布时间:2023-07-21
摘要:中国古代治水的历史悠久,成就斐然。其原因在于古代治水中常常以传统哲学为指导思想,不仅重视水利工程位置的选择,而且在统筹规划中突出重点,辩证考虑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并善加转化,同时又能根据当地环境合理利用各种资源等,......
“例外管理”的科学内涵及其实践进路
发布时间:2022-08-04
摘要:例外管理作为一种旨在提高群体社会生产效益的管理学理念、制度和原则,不仅蕴含着人类管理实践的理性共识,还对群体创新精神、诚信文化的孕育有着积极的助推作用,更对管理法治化、规范化有着深层次的促进功效。它的形态虽然各......
一个傻子的哲学
发布时间:2023-03-21
今年的内地影院中,不仅有《捉妖记》《大圣归来》《港囧》等国产商业片,同时也有如《刺客聂隐娘》《烈日灼心》《心迷宫》《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等一众奖项加持、口碑上佳的国产文艺片。它们共同铸就了今年内地影市的良性火热――前者用......
试析第二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3-03-13
" 论文摘要:第二课堂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第二课堂是整个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针对现阶段英语课堂教学所存在的偏重英语理解输入,不注重输出性语言实......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科技哲学研究的范式转换
发布时间:2023-03-13
前言 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及哲学的发展,二者有机结合,形成兼具科学与哲学的科技哲学学科,对人类社会中的和谐社会构建有积极作用。现代科技哲学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重要理论指导,以实现其范式转换,并发挥积极影响。......
学生自主发展的德育目标及其实践
发布时间:2023-01-07
"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已经到来的时代,学校德育目标的确立必须充分思考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优秀人才。从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出发,结合我校多年的实践,我们提出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的创新型人才的德育目标体系......
“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特质与实践要义
发布时间:2023-01-30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逐渐引入我国的教育话语体系中。一时间,人们谈到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培训、教师教育等有关话题,一定少不了作为目的结果或作为路径策略的教师专业发展。时至今日,“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概念。一、反思概念的笼统性与模糊性“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外来概念。长期以来,对这个概念的引入与介绍,我们遵循了一种共性的学术规则:.........
高校德育中科技哲学的作用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8-06-08
自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文化、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与世界的融合也变得越来越宽泛。我们在享受这些交流、发展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不得不面对在这种快速发展和世界融合性过高所带来的一系列的)中击。譬如:对学生德育的冲击,尤其是处于潮流和交际最前沿的高校的德育教育。那么,如何才能发挥高校德育的效果,提高大学生整体素养,是一个值得学校和社会共同反思、探讨的问题。一、高校德育教育的现状(一)高校教.........
东方与西方之间:犹太哲学及其对中国哲学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2-07-24
" 哲学是一种思维方式。因此,一种哲学就是一条思想之路。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 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存在过许多不同的思想之路。西方哲学和古代中国哲学 就是两条重要的思想之路。 西方哲学之路发端于古代的小亚细亚和雅典,......
气质以言性:浅析朱熹“气质之性”概念的哲学
发布时间:2022-10-05
气质之性这一概念虽然不是朱熹最早使用,但是,在他的文本中保存了大量关于这一概念的讨论。就朱熹对这一概念的使用以及大量讨论来看,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第一,从朱熹对于性的概念的界定及其有关性的问题的思考角度来看,朱熹......
关于校外实践基地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2-11-02
" 论文摘要:以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实际为例,对校外实践基地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通过“一认识、二调查、三培训、四顶岗”实践教学模式的实践和研究,取得了一些经验,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23-02-05
摘 要:针对很多小学一年级学生不能够马上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这种现象,通过仔细调查研究分析,其主要表现在学习习惯上的不适应、学习兴趣上的不适应及学习方法的不适应这几个方面。结合自己长期的教学经验,针对这几种情况,本文主......
分析绿色发展理念的哲学基础、实现路径及重大意义
发布时间:2023-07-12
在工业化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下,生态危机已成为当今人类必须面对与亟待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高耗能、高投入、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虽然使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高速经济增长,但是也面临着环境污染、能源短缺、水土流失等严峻的生态压力。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报告中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是党在新常态下积极总结过去发展的经验与.........
哲学与哲学的未来
发布时间:2013-12-17
" [内容提要] 本文在阐述哲学的一般特征的同时,亦说明了各民族的哲学独有的特质,譬如印度哲学近于宗教,希腊及西方哲学近于科学,中国哲学近于艺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印度与西方皆为“有言的系统”,中国则主要为“无言之境界”。面对......
土木工程实践教学的革新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3-12-18
土木工程实践教学的革新与实践 土木工程实践教学的革新与实践 土木工程实践教学的革新与实践 国外一些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培养方案的结构体系和内容与国内存在一定差别,国外的培养方案分支更细、专业性更强;国内......
试析校内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结合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对校内实践教学规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行等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通过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论文关键词......
张謇的报刊思想及其实践
发布时间:2023-07-11
摘要: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在报刊业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张謇不仅对报刊功能及价值有独到的见解,而且创办、参与创办了多种报纸。他利用报刊进行宣介、告启、鼓动,报刊成为他与官府、社会联系的桥梁。关键词:张謇;报刊思想;报刊实践1858年,伍廷芳在香港创办的《中外新报》可谓我国近代报刊的发端。其后,中国人办报刊的逐渐多了起来,特别是随着洋务运动的逐渐展开、维新运动的渐次激荡、立宪运动的高潮迭起、资产阶级.........
“三精”学练一体实训法的探讨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2-10-04
[摘 要]本文针对以往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实践了 “三精”学练一体实训法,有力地推动了实践性教学,创造了一整套成功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实训教学效果。本文论述了“三精”学练一体实训法的特点,“三精”学练一体实训法具体......
行为哲学——重构心理学
发布时间:2023-01-22
" 行为哲学认为:人的行为是人在意识指导下的、主动自觉的行为;而人的意识是由意向和认知两大因素构成,是此两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就表明,行为哲学与心理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它应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之上。但它不是建立......
大学经济责任:一个概念及其分析框架
发布时间:2023-05-09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大学规模的扩大、大学经济功能的增强,大学受托经营和管理的公共资源数量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为提高大学公共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确保公共资源价值保值和增值,大学必须承担相对应的经济责任(Accounta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