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论纪录片《远方的家·边疆行》的审美特征

论纪录片《远方的家·边疆行》的审美特征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10:36:02
论纪录片《远方的家·边疆行》的审美特征
时间:2023-08-05 10:36:02     小编:姜胜林

摘 要:电视纪录片《远方的家・边疆行》的播出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引发了收视的热潮。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探讨了《远方的家・边疆行》的审美特征。从原生态的自然风景和原生态的乡村生活两方面分析了该片客观呈现的原生态之美;从少数民族音乐歌舞文化全方位的展现,以历史的视角探寻宗教文化及对民俗文化的现实观照等方面,分析探讨了该片所彰显的民族多元文化;从关注少数民族的生存状态、镜头对准普通人以及主持人成为节目的角色与受访者融为一体等方面分析探讨了该片的人文关怀。该片独具特色的审美特征为未来的纪录片的创作开启了思考的维度。

关键词:纪录片 审美特征 原生态 多元文化 人文关怀

电视,这个具有超强功能的大众传播媒介,在现代生活中,正全方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逻辑和语言习惯,它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且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电视艺术,是利用电视手段塑造审美对象的艺术形态,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以审美娱乐和情感表现为目的,给人以形象上的感动、审美上的愉悦和情感上的满足。正因为如此,电视人绞尽脑汁,不停地推出一档又一档的电视节目,以抓住受众的眼球,可往往事与愿违,层出不穷的电视节目常遭遇收视的尴尬。但有一档节目,却打动了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文化层次的观众,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并引发了收视的热潮,它就是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推出的电视纪录片《远方的家・边疆行》。

所谓电视纪录片是通过非虚构的艺术手法,直接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形象和音响素材,直接地表现客观事物及作者对这一事物认识的纪实性电视片。新时代的中国纪录片经历了发展、高潮、衰落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中期,《丝绸之路》《话说长江》《话说运河》等一批专题纪录片热播全国,创造了30%的收视奇迹。90年代初期,电视纪录片这一节目形态流行全国,到1995年,纪录片的繁荣达到了顶峰,然而随后的几年间,电视纪录片的落潮也随之而来,中国纪录片面临着生存的危机。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近十年来,一方面,纪录片随着科学技术、创作理念和全球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更加多渠道的传播和更加有创造性的探索;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迅速崛起,世界在关注中国,世界想了解中国,而纪录片是世界了解中国的最好渠道和方式。这些迹象表明,中国纪录片的复苏正在到来,一些精品纪录片正如报春的迎春花,绽放它们绚丽的色彩,吸引了受众的眼球,赢得了一片赞誉。《远方的家・边疆行》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这个节目是2011年7月中旬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远方的家》栏目推出的一百集系列特别节目。这档节目出人意外地将收视率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节目跨越广西、云南、西藏、新疆、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九省区,从北纬21.5°的广西防城港到北纬53°的黑龙江漠河,从东经125°的鸭绿江到东经73°的帕米尔高原,在中国边境线上行程超过三万公里,用车轮去丈量用影像来记录变化中的中国边疆,力求为海内外观众展现一个真实生动的中国边疆形象。《远方的家・边疆行》为何能在纪录片早春料峭的寒风中独占鳌头,绽放出绚丽的色彩?本文拟从客观呈现原生态之美、彰显民族多元文化、人文关怀的价值维度等方面分析《远方的家・边疆行》美不胜收的审美特征。

一、客观呈现原生态之美

人类的审美趣味中一直就存在着一种对“原生态的”“未开化的”文化的浓厚兴趣,这正是人类心底对自然之母割舍不断的依恋。“从传播的角度而言,对于时间上保存、空间上传递的事物的信息,人类总是希望它能够尽可能地具有接近于事物原貌的复原性。因为越是这样就越能激发人们在时空上拥有这一事物的幻觉。”①生生不息、周而复始的大自然不但为我们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还为我们提供了心灵的归宿和精神的家园。

电视具有再现物象原貌的特性,这种特性有效地实现了纪录片所需要的记录物象客观自然的真实形象的目的。德国电视理论家克拉考尔在《电影的特性》中指出,“电视特别擅长于记录和揭示具体现实,因而现实对它具有自然的吸引力。” 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也在《电影是什么》这部论著中指出,“摄影的美学特性在于揭示真实”。真实可以说是纪录片的生命,通过真实的传达、客观的叙事给人一种原生态的美,即未经雕琢、加工过的纯自然形成的美,给人一种强烈现实感,让人在真正意义上欣赏“一个关于现实的神话”。《远方的家・边疆行》以纪实的手法对原生态进行忠实的记录,从人类学、社会学的角度客观审视与观照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价值,其中的美学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一)原生态的自然美景

原生态的自然美具有非人为的天然属性,它是一种天然的美、原始的美,没有任何斧凿的痕迹。辽阔草原、崇山峻岭、原始森林、翠峡幽谷、阔江碧湖……这一切在《远方的家・边疆行》中得到了充分且有个性的展示。

同是原始森林,“通灵大峡谷是一个神奇珍稀植物的王国”“蝴蝶谷则由飞流瀑布而灵动”“波密县的原始森林有滔滔不绝的江水为伴,有巍峨的冰川增色”“而天池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则是五颜六色,并由碧蓝的湖面到处点缀”。

同是湖泊,“拉姆拉错神湖,湖面平静,清澈湛蓝,是历代班禅寻找转世灵童必观之湖,神秘而神圣”“羊卓雍错圣湖,碧蓝的静止般的湖水,则如仙女般的优美灵秀;玛旁雍错圣湖,博大坦荡,清澈的湖水与蓝天相映,周围的雪山与之相拥,秀丽景致,出神入化”“而位于新疆的赛里木湖则横空千里,海阔天空,纯净美丽,风景如画,水色变幻莫测”。

同为草原,雪域江南林芝“如人工整治一般整齐划一,草甸中溪流蜿蜒,泉水潺潺,草坪上成千上万的野花怒放盛开,颇具林区特色的木篱笆、木板屋、木头桥及农牧民的村寨星罗棋布,错落有致,勾画出一幅恬静优美的山居图”;新疆的“玉其塔草原连绵起伏,色彩斑斓,溪水萦绕,毡房点点,牛羊成群”;蒙古的“呼伦贝尔草原则是中国最美的草原,一望无际,辽阔无边,‘风吹草低见牛羊’”。 “更有坝美的世外桃源,雨崩的宛若仙境,香格里拉的梦境王国,夏塔古道的美轮美奂……”

这些优美典雅、充满诗情画意的解说词伴随着一幅又一幅极富个性的原生态自然美的画面,在观众的面前徐徐展开,无不表现出对神秘造物主的温情和崇敬,同时又展现出了一种和谐美,让观众陶醉于审美体验中,给他们带来形象的美感、身心的愉悦、情感的满足、心灵的净化、精神的升华。在给观众带来审美愉悦的同时,引导观众去认同自然、尊重自然,认识到自然美有其自身的价值与权力,它绝不是在人的统治下生存。只有这样,人与自然才能达到共美的理想境界,在现代文明进程中使原生态的自然美得到更好的保护。

(二)原生态的乡村生活

人类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知识文明的阶段,在这些阶段里,人们为了追求科技的迅速发展、经济价值的快速上升,肆意地破坏生态自然,纯自然的生活状态已经逐渐淡化出了我们茫然的视线。当这些文明在给人们带来物质享受和现代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类与自然的隔膜和异化。如今,在中国极少数的地区尤其是边疆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现代化进程推进的速度略显缓慢,还依然保持着为数不多的原生态乡村。《远方的家・边疆行》用真实的镜头语言再现了生存在原生态环境中的人们,他们顺应自然、遵循天地循环所造成的自然界的和谐秩序,以超强的毅力和韧性,用高超的生活技能和对生活的热爱克服自然环境中种种恶劣的因素,从而获得天人和谐的自然生活。

中国海拔最高的乡,西藏的普玛江塘乡生活着近一千人,被称为生命之顶。这里的平均海拔是5373米,其中的萨空村海拔最高,达5700米,而且年平均气温低,夏天也如同冬天般寒冷,不适合农作物生长,村民们只能以放牧为生。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气候环境极其恶劣,村民常年患有高原病,可他们坚守着祖祖辈辈生活的故土,坚守着祖国的边疆,过着宁静安闲的原生态的乡村生活。

中国最小的乡,西藏的玉麦乡,人口只有二十七人,这里出行是悬崖峭壁,每年的11月份就大雪封山,气候条件恶劣,小麦、青稞不能生长,山羊不能存活,只有“高原之舟”牦牛能够生存。可是有一个卓嘎大姐却在这里秉承父辈的信仰,靠放牧牦牛为生,坚守在祖国的这片疆土上已达五十年之久。

这种恶劣环境下的原生态的生活不仅挑战了生命的极限,表现了原始生存状态下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及尊重,同时也表现了人们对故土的难舍和对精神家园的依恋。观众不仅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并从中感受到伟大的精神力量,而且也引发了关于推进现代化进程和保护生态环境关系的思考。

二、彰显民族多元文化

所谓文化是指与政治、经济有别的全部精神生产的成果。所谓民族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产物,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是民族间区别与差异的真正意义的“遗传密码”。世界上每一个成熟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有民族文化形态和民族文化个性,民族文化的延续性正是民族发展与生存的象征,经济全球化下的“民族文化力”对于经济的作用更加凸显,从而保护和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发展的需要,甚至也是维护民族独立和生存的必要条件。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尤其是边疆地区生活着众多的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人类总是处于遗忘状态,纪录片则提醒和告诉人们不要遗忘,有些东西是不应该遗忘的。”②《远方的家・边疆行》就是一次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旅行发现。

(一)少数民族音乐歌舞文化全方位的展现

《远方的家・边疆行》用全方位的视角展现了边疆少数民族色彩纷呈的音乐歌舞文化。广西壮族奇特悠久的古壮天琴,拉祜人的响蔑音乐,傣族气势非凡的宣抚古乐和生动有趣的马鹿舞,藏族刚健豪放的哲巴卓舞和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旋舞,维吾尔族质朴浑厚的刀郎舞、轻盈华丽的龟兹乐舞、轻松快乐的赛乃木歌舞、笨拙可爱的熊舞、勇猛无畏的鹰舞、清新高雅的十二木卡姆,蒙古族的江格尔弹唱、独特的呼麦和著名的蒙古族长调,这些歌舞音乐展现的是各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彰显的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同时也给观众带来了别样的艺术享受和丰富的审美体验。

(二)以历史的视角探寻宗教文化

《远方的家・边疆行》以历史的视角探寻了边疆地区各民族博大精深、各具特色的宗教文化。富丽堂皇、充满佛国意蕴的孟连金塔,最大的藏传佛教圣地松赞林寺,由十八岁活佛坐禅的郎真寺,西藏历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三宝俱全的桑耶寺,有着令人叹为观止的经书的萨迦寺,庄严挺拔的库车大寺……向人们诉说着他们的悠久与深厚、神圣与庄重、超凡与脱俗,让观众品尝了一道丰盛的宗教文化的大餐,也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净化,精神的洗礼。

(三)对民俗文化的现实观照

《远方的家・边疆行》对边疆地区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用现实主义手法进行观照。黑衣壮的黑色服饰,哈尼族奇特漂亮的头饰,德昂族的花腰箍,人彰显财富的服饰,古老精美的科迦服饰……向观众展现了少数民族服饰的奇异与精美。佤族妇女硕大的耳环、挂满牛头的森林、庄严的拉木鼓仪式,独龙族的纹面女,藏族的哗叽工艺,阿昌族的户撒刀,傣族的土锅工艺,维吾尔族的胎羔皮帽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令观众目不暇接,在让观众大饱眼福的同时,也给观众带来了审美的愉悦和情感的满足。

《远方的家・边疆行》彰显了多姿多彩、绚烂无比的多元民族文化。边疆多元共生的文化美学特征更加明显,“这既反映了社会的多元发展,转型时期的分层变化,又体现了复杂的社会心理与不同的价值取向。”③这多元的丰富而深厚的各民族文化不仅给观众带来了视觉的享受、审美的愉悦,还给观众带来了精神上的认同,让观众重新领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谱系,从而把握我们民族内在的精神,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以抵御外来文化的侵蚀,并促使人们思考民族的前途与命运。

三、人文关怀的价值维度

人文关怀是指纪录片用人文精神去观照客体,关注人的生存状态,肯定张扬人性,关怀人的现实需求和精神需求。人文精神是纪录片的基本价值维度,具有普遍和永恒意义的人文精神能够跨越时代、国界和民族,在人们心中引起理智和情感的强烈共鸣。纪录片是被人们用来探索这些人性母题的有力工具,人是一般纪录片的一般主题和最高目的,它绕过充斥在每日新闻标题里的一些人物事件,直接探索人类生活的基本方面,关注普通人以及他们的生存和生活,是“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帮助他们对付生存困境的一种努力”④。正是在这种努力中《远方的家・边疆行》呈现出浓郁的人文美。

(一)关注少数民族的生存状态

少数民族传统除了包括壁画、岩画、乐器、舞蹈、手工等这些民间艺术以外,还包括一种长期积累的生活方式和独特的生存状态。在我国边疆地区,那些被主流文化、现代生活遗忘的角落,至今仍留着多元的民族文化形态,有的地方还保留着原始文化或古代文化的活化石,多姿多彩的各种不同的民族习俗、民族风情,以及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都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宝贵文化遗产。《远方的家・边疆行》将镜头对准这些生活在边疆的少数民族个体身上,形成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远方的家・边疆行》第二十集中观众看到的是一群快乐的拉祜人,他们可以一天不说话,但不可一天不唱歌,他们用现代乐器吉他,弹唱他们的原生态歌曲,甚至他们都不知道什么是乐谱。全村四百多人,竟有两百多人拥有吉他,只要有人弹起吉他唱起歌,全村人便会一起走出家门,聚在一起弹唱。他们的生活并不富裕,但观众在他们古老的村寨中听到的是快乐的歌声、看到的是幸福的笑脸,歌唱是他们幸福快乐的生存方式。

古老神秘的佤族村寨翁丁村,是最后的原始部落,坐落在深山的半山腰。他们住的是蘑菇形的茅草房,信仰的是自然宗教,至今仍保持着传统的生活习惯。但是1992年通了电,2004年通了自来水,于是过着传统与现代营造的便捷、舒适和安闲的生活。

独龙族是从原始社会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少数民族,也被称为绣面部落,至今仍有纹面老人几十个。纹面是他们民族生活的象征,如今连独龙人自己都无法破解纹面的图案密码。现在的年轻女孩已不再纹面,仅存的几十位纹面老人已是耄耋之年,她们是独龙族纹面习俗的最后见证。

还有佤族妇女硕大的耳环,年轻的女孩再也不用去佩戴;傣族八十岁老奶奶的土锅工艺再也无人去传承;鄂温克人已从帐篷式的撮罗子里搬进了政府统一修建的独具民族特色的民居;蒙古族的呼麦和土尔扈特文化正在积极传承……

《远方的家・边疆行》让观众在欣赏异质传统文化的同时引发了观众深层次的思考,那就是如何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仍然保持少数民族的民族特性,尊重少数民族的原来文化,以保护文化的生态平衡。以人文关怀视点寻找被主流文化遗忘或忽略的社会、艺术与人类学景观,挖掘被现代文明淹没的尊严和价值,正是纪录片关心的重要话题。

(二)镜头对准普通人

随着市场经济和商业化倾向的特点越来越明显地渗透进社会的各个层面,以及消费主义意识的勃起、中国当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物质追求和世俗化的精神追求也变得更加丰富。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值得关注却被人习以为常地忽略掉的小事情、小人物的敏锐捕捉,就成为纪录片寻求的新的关注点。

人们在和平的环境里幸福地生活,很难想到守卫疆土的边防战士的艰苦和奉献。《远方的家・边疆行》用众多的镜头摄下了边防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恶劣的气候环境中为守卫祖国的疆土执着奉献,永不言悔。其拳拳报国之心、炽热的爱国之情感染着每一位观众,也激发起观众强烈的爱国情怀。观众记忆尤为深刻的是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丁嘎执勤点的边防战士,他们在海拔五千多米的生命禁区为国戍边,所住的屋子只是屹立在寒风中的三顶帐篷,在零下的气温中只能用冷水来洗脚,可他们无怨无悔。他们守护国门,为人民撑起了和平幸福生活的蓝天。他们是祖国边防的坚石。

西藏错那县邦村的一个老妈妈,四十六年如一日,天天早晨升国旗,对国旗的那份虔诚和热爱,令人震撼。新疆的北鲵妈妈,为保护珍稀动物北鲵,独自一人住在没有人烟的北鲵保护区达九年之久。黑龙江的护林夫妻在深山老林执着坚守,默默奉献。新疆的护边员每天穿行两米高的草丛,去呵护祖国庄严的界碑……从他们的身上观众看到的是普通人的心灵世界、普通人的道德风貌和普通人的生存智慧、生存勇气。《远方的家・边疆行》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对中华传统美德所做的现代阐释,为日益商业化了的世俗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所流露出来的真善美,提供了一种展现的机会,也为人们对普通人的情感体验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参照。

(三)主持人作为节目角色与受访对象融为一体

电视艺术产生了电视美。“作为最直接地引导观众与表现创造者个性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无疑是电视美的核心创造者,观众对他们也无疑有着自己的审美期待。而在电视审美活动中,如果没有主体的情感活动,不与主体的心情有一种契合,或是没能唤起主体相应的情绪体验,虽然美还存在,却不会有主体的美感发生。”⑤

“片中的主持人,既不在演播室里坐着说,也不在拍摄现场手拿话筒站着侃,而是作为节目中的一个角色出现,这个角色既是观众的眼睛,又是摄像机的镜头,同时又能和被拍摄体打成一片,使主体、客体融为一体,共同完成编导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意境。”⑥如果说《远方的家・边疆行》是一道道精美的电视盛宴,主持人就是亦师亦友的美食嘉宾,激发完美品位与享受。主持人,无疑是《远方的家・边疆行》另一道不可或缺的人文风景。

《远方的家・边疆行》整个节目的基调是自然、朴实的,如果设立一个靓丽的女主持人,确实与节目不相符合。在《远方的家・边疆行》中,记者型主持人的人文关怀、与受访者融为一体的采访风格,既让观众耳目一新,又让观众深受感动。作为一名记者型主持人放在这样一档节目里不但合适,更加为这档节目画龙点睛。记者型主持人首先不是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在屏幕上,而是以节目中的角色诉诸受众的视野,他们能与受访者同吃同住,他们感受着受访者的喜怒哀乐,为他们的幸福祝愿,为他们的困境担忧,为他们的艰辛而潸然泪下……十四位风格迥异、个性鲜明的主持人陪我们一起走过了长达三万公里、接壤十四个国家的漫长边境线,他们的出色表现使《远方的家・边疆行》不但让旅途更加趣味生动、精彩纷呈,更散发出无限的人文光辉。其中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位80后的女孩子吴丹,她亲切的笑容、甜美的声音、敏捷的思维、出色的口才、趣味的讲述、镜头前放松的状态及与环境氛围自然的融合力,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展现出自然朴实的主持风格。还有活泼纯朴、真诚率性的王静,清新自然、淡定从容的谭文颖,文静优雅、灵动爽直的王瑶洁……她们对边民的人文关怀,让观众感觉是从她们的心里流淌出来的,而不是为节目做出来的。一次一次真诚的握手、一次一次热烈的拥抱、一次一次的热泪盈眶,无不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让他们的心灵受到震撼。

《远方的家・边疆行》摄制组用脚步丈量了三万多公里的边境线,用影像记录了行进中的中国,给观众展示了幅员辽阔的边疆风情,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无论是客观呈现的原生态的美,还是边疆极具个性的多元民族文化和浓郁的人文精神,都给观众带来了审美的体验,产生了审美的愉悦和满足。在带给观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以其敏锐的洞察力、真诚的现实主义精神、深刻的理性反思,与观众达成了心灵的融合,并引发了观众更深的思考。在拓宽人们对现存世界进一步了解的前提下,也对现存世界的某些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生存状态做出了自己的价值判断。同时,也因其成功的开拓,为新时期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思考的维度。

① 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6页。

② 石屹:《电视纪录片艺术、手法和中外观照》,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83页。

③ 张同道、胡智锋:《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3页。

④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78页。

⑤ 胡志锋:《电视节目策划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90页。

⑥ 陈国钦:《纪录片解析》,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5页。

参考文献:

[1] 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 [美]迈克尔・拉毕格.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3] 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4] 石屹.电视纪录片艺术、手法和中外观照[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5] 张同道,胡智锋.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6]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7] 陈国钦.纪录片解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纪录片《工厂青年》的“零件美学”
发布时间:2022-12-04
郭熙志的纪录片《工厂青年》(郭熙志编导,深圳渡口文化传播公司出品,2016.9.)一开始,采用了一种标准化的官方新闻报道的镜头语言,看上去仿佛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新闻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有关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工业生产的新闻报道......
台湾纪录片的美学问题初探(1)
发布时间:2013-12-18
一、背景 二、台湾纪录片的写实情结是如何建立的? 985 年第22届金马奖评审委员决议该年的最佳纪录片从缺,因为参加的影片不是产业宣传片(industrial film)就是资讯简报片(information film)。(注二)此次决议在台湾电影界引起相当大的......
谈纪录片的选题
发布时间:2023-06-01
摘 要:近些年,在市场机制的影响下,纪录片为了更好地吸引受众,故事片的手法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创作中,不乏在市场和口碑方面比较成功的纪录片作品,范立欣导演的《归途列车》就是一部代表作,它的故事化创作是比较成功的。如何运用......
浅析纪录片与国家形象塑造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6-06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当中国越来越多的受到世界的关注,如何有效的向世界传达有担当的大国形象,消除世人的疑惑就显得越加重要了。 一、纪录片与国家形象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
中国边疆社区之变迁与特征
发布时间:2015-08-17
【摘 要】我国边疆社区的形成经历了孕育、发展、成型、遭受严重危机和变迁至今等几个阶段;具有人口分布上的民族性、文化上的宗教性、经济社会发展上的迟滞性等特征。边疆社区比较典型的类型包括民族社区、边境社区和屯垦社区等。 ......
纪录片《三姐妹的故事》艺术特色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09
纪录片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相册。记录当下影像,传承时代特点是纪录片的历史使命。社会现实题材类纪录片《三姐妹的故事》历时16年,记录了一个大家庭里三姐妹的人生故事,镜头下既有时代大潮下小人物命运的波折起伏,也见证了中国社会的......
被遗忘的纪录片海报
发布时间:2023-02-04
被遗忘的纪录片海报 被遗忘的纪录片海报 :视觉文化研究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被遗忘的纪录片海报 文 章 来 源 w w w . 3 e d u . n e t 观赏、怀旧、收藏老电影,曾经是上世纪50年代......
现在进行时纪录片有预期“等拍”探论
发布时间:2022-10-29
现在进行时纪录片有预期“等拍”探论 现在进行时纪录片有预期“等拍”探论 :电视包装与电视节目产业化 后现代主义及其相关音乐 电视栏目纪录片的特性探析现在进行时纪录片有预期“等拍”探论 文 章 来 源 自 3 e d u 教......
纪录片的娱乐化思考
发布时间:2022-10-11
纪录片的娱乐化思考 纪录片的娱乐化思考 :视觉文化研究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纪录片的娱乐化思考 文章 来源 于 3 e d u 教 育 网 摘要:娱乐化对纪录片的创作与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
论中国纪录片的生存策略(1)
发布时间:2023-01-22
引子:纪录片生存困境及原因分析。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纪实主义浪潮后,从95、96年起,中国纪录片开始走下坡路,进入低迷困境。首先是人们热情不再。正如老子所言,“反者道之动”,纪实主义在形成浪潮并达到一种颠峰状态之后,逐渐走向......
纪录片的娱乐化创作(1)
发布时间:2023-05-03
纪录片说到底是艺术,艺术是要给观众看的。当纪录片作者和部分DV爱好者把纪录片做得越来越纪实化的时候,他们发现纪录片的“可视性”非常重要。于是纪录片有没有“看点”,成为近年来业内人士议论的话题。也就是说纪录片好不好看,取决于......
纪录片的社会价值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18
摘要1932年,西班牙电影大师布努埃尔的新作《无粮的土地》上映,这部纪录短片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观众的心灵受到了莫大的震撼。这部影片是布努埃尔最为人所熟知的影片之一,因为将“被遗忘的人们”如实地记录下来,并改变这一地区的社会面貌。这就是纪录片的力量。不仅如此,纪录片还凭借自身的要求使得影片本身具有记录社会、扮演史料的价值。关键词布努埃尔;《无粮的土地》;社会价值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中西方纪录片种类比较及创作方式(1)
发布时间:2023-02-09
电视纪录片创作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了, 以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的观点看,纪录片通过多种的纪实手段可以深刻地达到解释历史、分析现在、导向未来的作用。在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被赋予更多的历史使命,大到政治、经济、文化,小到五行八作,三......
我国电视纪录片节目中的娱乐特质分析
发布时间:2015-09-09
摘 要 随着大众文化的兴起以及电视节目受众需求的多样性发展,在我国电视记录节目发展的过程中,不再以单纯的记录讲述真实的事件和故事,而是在其中融入了各种娱乐的元素,从而使得当今我国电视纪录片更加的生动。 关键词 电视纪录......
论歌唱艺术的审美特征
发布时间:2022-11-18
内容 摘要:从歌唱 艺术 心 理学 的角度出发,运用 音乐 美学的思想和 方法 ,对歌唱艺术的审美特征进行了探索性的 研究 。笔者认为:歌唱艺术审美就是歌唱者对声乐艺术美的一种心理感受。在歌唱审美中,歌唱者扮演着一个审美主体的特殊......
浅析中国优秀电视纪录片的创作方法
发布时间:2015-09-08
《舌尖上的中国》是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首部高端美食类系列纪录片,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拍摄地点涵盖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60多个中国各个地域,全方位展示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美食文化。 一、选题......
中国纪录片的成长和萎缩
发布时间:2022-11-30
中国纪录片的成长和萎缩 中国纪录片的成长和萎缩 中国纪录片的成长和萎缩 《我们的留学生活》和它的制作人张丽玲近来因有报刊指其“作假”而不断出现在媒体的新闻榜上。这其中的琐碎是非不是我们关注的,但是......
纪录片生存的保障——故事性
发布时间:2023-05-15
纪录片生存的保障——故事性 纪录片生存的保障——故事性 :视觉文化研究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纪录片生存的保障——故事性 摘要:中国的纪录片一直是中国电影市场备受冷漠的电影类型......
中国纪录片的成长和萎缩
发布时间:2013-12-18
在许多人心目中,中国新纪录片的上限是1991年的《望长城》,而在另外一些人心目中,中国新纪录片的上限是1990年吴文光的《流浪北京》。这实际是两条不同的线路,我们都要去追溯。 在某种意义上,《望长城》成为中国第一部最......
论纪录片中戏剧性场景的形成(1)
发布时间:2022-08-30
美国纪录片工作者怀斯曼在1997年北京国际纪录片会议上说:"我认为纪录片和其他所有电影一样,都需要有一些戏剧性因素。"本文所说的戏剧性场景,也即影片中包含有明显戏剧性冲突的镜头,或者包含有富于戏剧性细节的镜头。这里的镜头,可以......
浅析中国优秀电视纪录片的创作方法
发布时间:2023-04-23
一、选题 一部好的纪录片需要有好的拍摄素材,即确定选题,在选题的基础上进行策划,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拍摄方案,有了好的选题和策划,那么一部纪录片的成功就取得了一半。1.具有真实性和时代特点的事物。《舌尖上的中国》选题为中国大......
论纪录片影视语言的叙事与造型
发布时间:2022-11-06
摘 要:纪录片是影视艺术创作中的一种客观记录方式,以遵循真实性的特征中兼具艺术性与人文性。2013年由王冲霄执导的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以下简称《茶》),跨越世界不同国家,通过对近60位种茶人,采茶人,喝茶人的采访与......
试论电影音乐的审美特征
发布时间:2022-11-21
毕业论文 摘 要 音乐在步入电影艺术的创造时具有哪些审美特征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首先阐述电影音乐的分类及其传达信息的1般模式,然后举出音乐通过画......
像纪录片一样有质感
发布时间:2022-11-05
这次我们来聊聊纪录片吧。 其实写下这句话我特别心虚,就像遇到有人要跟我聊读书,一般我要么抬头望天说云彩真好看,要不就低头看鞋子很老实地承认:我真的没读过很多书。换个背景来讲,我其实也没看过很多纪录片,那些被资深纪录片......
来自以色列的动画纪录片
发布时间:2015-08-24
在中东,艺术和宗教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伊斯兰教宣称只有安拉能通过神圣的灵感和创意塑造人物形象,在这种背景下有人类形象的艺术形式都被刻意回避了。伊斯兰艺术以抽象为主,重点描绘事物的意义和本质,而不是物质形态。就这种层面......
论纪录片的大众化与多元化发展
发布时间:2022-12-07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元化以及大众化的纪录片依托市场与受众,通过运用新颖的技术实现了视觉和听觉上的突破与创新,这给纪录片带来了较多的观众缘,但同时它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怎样在当今大众化与多元化的时代中开创出我国纪录......
分析纪录片中音响的功能
发布时间:2022-12-05
分析纪录片中音响的功能 分析纪录片中音响的功能 :电视包装与电视节目产业化 后现代主义及其相关音乐 电视栏目纪录片的特性探析分析纪录片中音响的功能 精品 源自中考试题 对于电视节目制作,基本的步骤是前期的采集......
论歌唱艺术的审美特征(1)
发布时间:2023-03-12
内容摘要:从歌唱艺术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运用音乐美学的思想和方法,对歌唱艺术的审美特征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笔者认为:歌唱艺术审美就是歌唱者对声乐艺术美的一种心理感受。在歌唱审美中,歌唱者扮演着一个审美主体的特殊角色,他既是......
电视文艺纪录片的使命探讨
发布时间:2023-02-02
摘 要 中国在关于文艺纪录片这一方面存在很大的空缺,拥有的文艺纪录片成就不大数量也少,造成其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在现如今人们对传统美学的价值体系产生误解、对商业文化的推崇与支持使得电视文艺纪录片向着越来越偏颇的方向发......
纪录片商业化的理性思考(1)
发布时间:2023-04-09
在近几年,电视届的同仁们经常以“纪录片是不是商品?纪录片应不应该商业化运作”为题,开展各种各样的专题讨论,尤其是各电视台的纪录片制片人,纷纷呼吁建立和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具备竞争力的纪录片市场,使中国我们的纪录片节目在国际......
浅析纪录片《大秦岭》的艺术性
发布时间:2022-12-13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纪录片《大秦岭》的画面语言、声音语言和镜头语言,论述了其艺术性。指出未来纪录片的发展趋势,要在艺术性上不断创新,在构图、色彩、光效、音乐等方面要有大的突破。 【关键词】 纪录片;“大秦岭”;艺术......
纪录片传播传统文化的价值
发布时间:2023-05-02
摘 要 我国的传统文化价值的重要传播途径是纪录片的制作与播放。纪录片真实的还原性能够使得传统文化的价值得以有效传播,且对人们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 纪录片;传播;传统文化;价值 0 引言 “纪录片是影视的血脉”,且具有......
纪录片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作方式探讨
发布时间:2019-09-19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业经验,梳理了新媒体环境对纪录片传播与发展的现实影响,并联系实际,探讨新媒体背景下纪录片的创作与创新方式。关键词:新媒体;纪录片;创新;新媒体被誉为继四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五大传播媒体,它通过移动通信、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手段来传播文字、声音与图像,带来了全新的传播环境。纪录片作为时代的伴生物、现实的记录者,也应把握时代的脉搏,做到因时而动,常新常变。一、新媒体环境对纪录片创作发.........
中国纪录片跨世纪三大演变(1)
发布时间:2013-12-18
影视纪录片为已经流逝的20世纪存储了巨量珍贵的影像文献,从传播人类文明的意义上说,纪录片功莫大焉!欣逢世纪交替,我们有必要对中国纪录片创作与传播的演变轨迹作一番梳理,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以前瞻的姿态跨入21世纪。 演变之......
文学家诗学的美学特征
发布时间:2022-08-29
文学家诗学的美学特征 文学家诗学的美学特征 文学家诗学的美学特征 精品源自化学科 一、赋比兴阐释的审美化 锺嵘的赋比兴审美化的阐释,是第一次赋予了赋比兴传统理论崭新的审美内涵。汉代关于赋比兴的阐释都是从政教......
浅析纪录片编导的采访技巧
发布时间:2022-12-22
一部好的纪录片成功不仅在于画面拍摄、后期制作,最大程度取决于现场采访。一部本来在前期策划好的题材,然而在面对现场实景或真人真事时,会有很多变数。这就需要我们创作人员不仅要策划好,而且要主动去适应采访的环境,掌握纪录片采......
论历史题材纪录片的主要表现手法
发布时间:2022-08-02
【摘 要】历史题材纪录片是纪录片的一种类型,指“利用影像形态对历史遗迹、文物器皿、文化景观的记录和表达”[1],以此来折射当代人对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深刻认识、体验与反思,具有十分明显的文化意味。本文将着重论述历史题材纪录片......
谈论历史题材对纪录片创作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1-07
一、历史题材与纪录片创作概述 1、历史题材定义 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故事,包括历史人物、历史战争、历史文物、历史朝代等等在艺术中的呈现被称之为历史题材。历史题材来源于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挖掘出来的有纪......
浅析纪录片创作的“常熟现象”
发布时间:2022-08-09
1984年,就在常熟电视台获批成立的同一年,常熟台自己创作了一部电视片《请来常熟喝杯茶》,从此,常熟台开始了对纪录片创作持之以恒的探索。至今,常熟台已有180多部纪录片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纪录片送到江苏台......
论云南儿童文学的审美特征
发布时间:2022-08-18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云南儿童文学作家异军突起,蔚为大观,汇聚成了很有影响的“太阳鸟作家群”。这一群体中的儿童散文作家,以独特而新颖的视角,用朴实而纯美的语言,赞美和歌颂了云南鲜明多彩的地域特征和令人神往的民族文化......
夜鱼散文的审美特征
发布时间:2023-02-03
最早欣赏夜鱼的诗歌,感觉有一种苍凉悲壮的美感。夜鱼的《河畔春晨》、《茅针草》、《永远的香橼树》、《古镇》和《在杭州运河边散步》等新诗饱含着浓烈的乡愁气息,弥漫着或浓或淡的反讽意识,寄予了作者对现代都市文明的排斥与批判,以及对古朴典雅传统的农耕文化的追慕与缅怀。再读她的游记组章《进入西北大地的三种方式》和系列乡情散文《时光书四篇》,夜鱼文学创作的审美倾向愈来愈清晰明朗,这组游记寄托了作者对神奇苍凉雄.........
谈文学家诗学的美学特征
发布时间:2023-04-12
谈文学家诗学的美学特征 谈文学家诗学的美学特征 谈文学家诗学的美学特征 文章 来 源 教育网 一、赋比兴阐释的审美化 锺嵘的赋比兴审美化的阐释,是第一次赋予了赋比兴传统理论崭新的审美内涵。汉代关于赋比兴的阐......
试论电视纪录片的荧屏“亮点”与“禁忌”(1)
发布时间:2013-12-18
纪实性的内容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爱,这是近十几年来荧屏变化的一个显著特点,电视纪录片也因此得到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的一致重视。本文拟结合 纪录片的特点谈谈电视纪录片的荧屏 “亮点”与“禁忌” 。 电视纪录片来源于电影纪录片......
东方音乐的美学特征
发布时间:2023-07-24
摘要:东方音乐同西方音乐最大的差异在于西方音乐具有高度的人工性、科学性、技术性,而东方音乐的生成与发展都具有原生态的自然性。由此决定了东方音乐的混生性、原生态的自然性、音乐内涵的象征性和曲式和旋律结构的线性等特征。直至近代,东方音乐也没有创造出键盘乐器,因此,不可能形成统一准确的定音规范,难以发展出和声系统,也就不可能发展出“和声型的、立体的旋律”和复调音乐。关键词:东方音乐;混生性;自然性;象征.........
纪录片创作过程中的客体论和主体论(1)
发布时间:2013-12-18
没有人会否认题材对于一部纪录片的成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会很谨慎地讨论这一话题,因为题材之于纪录片的成功,由于创作者的不同会有很大的不同。越是普通的题材就越能体现出创作者的功力,但是有时候许多创作者都努力争着去拍同一......
突围:冲出纪录片创作的误区(1)
发布时间:2023-05-01
中国纪录片第一次高喊“打倒解说加画面,走出纪录片创作误区”的年代,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纪录片创作者们觉得,“以词为主,音乐打底”的制片方式,再也不能真实地反映我们这个时代,再也不能真实地表现人们的现实生活了。于是“......
让银幕纪录战争:世界战争纪录片回顾与思考(1)
发布时间:2022-12-31
“一部纪录片就是一段有声有色的历史”。(陈汉元语)而在人类渺渺浩瀚的历史上,战争则往往站在标志性甚至划时代的位置上,最具历史意味。于是在历史上,终于有一天,纪录片与战争邂逅,衍生了纪录片中以题材分的一大种:战争纪录片......
论体育文化审美心理特征
发布时间:2023-06-16
一、引言 人类的生活实践是一门以科学发展为前提的实践过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不断地改善自己的体能和智力,逐步发展为身体活动,形成了体育学。并从混沌蒙昧状态中历经了精神上的觉醒,开创了审美心理学。......
对文学家诗学的美学特征
发布时间:2022-11-30
对文学家诗学的美学特征 对文学家诗学的美学特征 对文学家诗学的美学特征 精 品 源自中 考备 战 一、赋比兴阐释的审美化 锺嵘的赋比兴审美化的阐释,是第一次赋予了赋比兴传统理论崭新的审美内涵。汉代关于赋比兴的阐......
纪录片中的河南形象塑造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5
[关键词]纪录片;河南形象;文化符号;市场化 一、以“河南”“河南人”为主要内容的纪录片概述 域的自然风光,或介绍民风民俗、社会风貌的纪录片(见表5)。六是舞台纪录片。舞台纪录片指的是记录舞台现场(唱歌、跳舞、戏剧、曲......
微言大义:由纪录片《 城殇》的感受
发布时间:2022-07-31
2014 年 12 月,在第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时,微纪录片《 城殇》在电视与网络同步推出。 这套 30集的微纪录片由南京广播电视集团创作,在央视等多家主流电视台播出,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同时在腾讯视频的点击量也突破......
拍纪录片“洗白”美国富豪为何自认三起命案
发布时间:2022-11-09
家世显赫却命案缠身 罗伯特・德斯特是美国赫赫有名的地产大亨赛摩尔・德斯特的长子,从小在豪门贵族中成长,享受着锦衣玉食。然而在七岁那年,他亲眼目睹母亲因不堪家暴而绝望跳楼自杀,这件事给罗伯特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巨大创伤......
水彩画的审美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17
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水彩画传入中国后经过历代水彩画家的不断探索和研究,逐渐形成了具有东方意韵的中国式水彩画。尽管水彩画在中国已逐步走向成熟,但由于对水彩绘画语言内涵、精神认识不足以及对水彩画独立审美取向缺乏研究,以至于......
纪录片故事化手法尺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07
摘要:《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一档美食类纪录片,播出后获得空前的成功。故事化手法是其成功的要素,也是中国纪录片在市场化进程中主要依仗的艺术手段。然而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播出,赞美中有了批评其过度故事化的声音。......
论国家审计风险成因及特征
发布时间:2023-02-19
国际审计准则第6号《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认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师对含有重要错误的财务报表表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第9号对其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 会计 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
简析用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
发布时间:2023-05-22
今天的中国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壮观的伟大变革,让世界了解中国,把中国的故事、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传播给世界,是我们这一代电视人的使命。讲好中国故事,纪录片有着无可替代的跨文化传播优势。然而,纪录片怎样讲好中......
电视纪录片解说的语境要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5-09-08
摘要:对解说语境各要素的全面认知,是电视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写好解说词,进而成功配音的前提。文化语境是解说创作的前提和背景,情景语境是解说语意确切传递的重要依据,上下文语境解说完成意义表达的潜势,协同语境使传受双方言语交际活......
论20 世纪末美国影片中的暴力美学
发布时间:2023-03-31
一、暴力与暴力美学 暴力与美学一经融合便在世界影坛引发了轩然大波,这两个看似完全不能相融的个体吸引了许多电影人和观影者的目光,同时,这种独特的美学现象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各国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相比于众说纷纭的暴力美学......
当代中国纪录片的生态主义观照
发布时间:2022-11-19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生态文化逐渐传播开来,引起了官方和民间越来越多的关注,国民的生态意识也得到提高。但是由于中国的生态传播起步较晚以及受其他政治、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
9000字行政法论文:边疆民族
发布时间:2022-09-26
古典文学中常见论文这个词,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为论文。以下就是由编为您提供的9000字行政法论文。 我国的边疆地区同时也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都具有一......
历史纪录片与中学历史教育
发布时间:2023-02-28
历史从来都不是枯燥的,历史教学更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在各种多媒体出版物中呈现的历史却让人无法把握历史的真伪,而历史纪录片给我们提供了经过了还原的相对真实的历史,将历史通过影像娓娓道来,让学生获得了感官上的真切体验,从而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印象,我们可以借鉴一下。一、历史纪录片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中国通史》是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部历史专题片,以历代治乱兴衰的历史经验教训.........
浅析纪录片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3-06-22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传播渠道的日渐多样化,中国纪录片逐渐跨越了国内国际文化的重重桎梏,登上了世界的舞台,越来越多的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上获得荣誉,得到世界的关注,由此,中国纪录片开始了跨文化传播的历程。文章以最......
浅析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
发布时间:2013-12-18
毕业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藏族传统舞蹈的身韵、风格以及审美意识、审美理想的研究,探讨了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从而在继承和发展创新藏族舞蹈中,把握古老民族的基本审美特征,使发展中的藏族舞蹈更具有民族特色和审美价值。 1 舞蹈......
浅析《玉台新咏》的审美特征
发布时间:2023-01-12
摘 要:《玉台新咏》作为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继《昭明文选》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其在公元六世纪编纂而成。其成就上承《诗经》、《楚辞》,下到南朝梁代,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上,极具特色的诗歌总集,南朝徐陵在梁中叶时所编。......
论元代青花纹饰特点及其审美特征
发布时间:2023-07-08
“青花瓷”始于唐,成熟于元。元代青花在继承唐宋制造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使之更趋于精美。在其温润如玉的器表上,装饰了内容丰富的纹饰,并以其幽静流畅的纹饰画面,丰富巧妙的构图,鲜丽明亮的色彩配置,多种装技法的运用,共......
桑植花灯的审美特征初探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本文就桑植花灯的审美特征谈点初浅看法。 【关键词】桑植花灯;艺术魅力;地域特色 桑植地处湖南湘西省西北部武陵山脉腹地,是一个以土家族、白族、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县。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人民是都是能歌......
浅析歌唱艺术的审美特征
发布时间:2023-02-22
毕业论文 浅析歌唱艺术的审美特征 摘要:从歌唱艺术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运用音乐美学的思想和方法,对歌唱艺术的审美特征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笔者认为:歌唱艺术审美就是歌唱者对声乐艺术美的1种心理感受。在歌唱审美中,歌唱者扮演着......
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发布时间:2023-06-19
[摘要]书法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象征和代表,书法艺术是其具有代表性的艺术门类。本文主要从书法艺术的线条美、结构美、章法美、意境美等方面分析、探讨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书法艺术;线条美;结构美 [中图分类号......
评剧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
发布时间:2023-06-20
内容摘要: 从美学高度上观看评剧表演艺术,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以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通俗性为四大视角,对评剧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进行全新而又全面的探讨。对于评剧表演艺术总体美学品位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
浅谈传统教育的审美特征
发布时间:2023-05-15
" 【论文关键词】审美特征 教育美学 传统教育 【论文摘要】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与南京当代教育科学研究所不久前联合举办了江苏省首届“教育美学与教学改革研讨会”,省内一些著名教育专家应邀出席会议,并就教育美学这一门新兴学科的普......
河北民歌的审美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21
一、歌词意蕴丰富 河北民歌汇聚了众多地区的语言特点并吸收了它们的精华,歌词内涵丰富,颇具特色,反映了河北劳动人民的淳朴与坦率。就歌词描绘的内容来说,可以把河北民歌的歌词概括为两方面: (一)描绘劳动人民生活的场面 河北民......
奥斯卡传记片审美探寻的特点
发布时间:2022-11-20
【摘 要 题】环球视域 【正 文】 传记片作为 历史 人物与 现代 电影 艺术 结合的产物,其内在特殊的规定性构建了真实与虚构、历史与艺术之间独特的传记美学。好莱坞电影人在试图诠释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这一美学命题的过程中,对于电影......
从胶片到智能手机: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10
一、中国早期纪录片的引进与独立拍摄 1. 外国纪录片的传入 1895 年 12 月 28 日,法国卢米埃尔在巴黎卡普辛大街的大咖啡馆地下室放映了《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婴儿进餐》 等记录影片,这成为电影诞生的标志。1896 年 8 月 11 ......
浅析自然地理类纪录片的艺术魅力
发布时间:2022-09-19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纪录片”是电影发展的产物。它是非虚构非表演的影视纪实艺术。纪录片的艺术手段,创作方法、特别是技术是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艺术观念的更新而不断进步的。不同国家、不同组织、不同机构先......
总结欧美国家乡村旅游市场结构方面的特征
发布时间:2023-04-21
总结欧美国家乡村旅游市场结构方面的特征 总结欧美国家乡村旅游市场结构方面的特征 总结欧美国家乡村旅游市场结构方面的特征 欧美国家乡村旅游从产生到现在已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起步、发展,到相对成熟的......
我们能为你做点什么,中国的纪录片?
发布时间:2023-06-04
为时三天的由纽约大学电影系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当代纪录片双年展 (REEL CHINA) 虽然落下帷幕,但是却在人们心中留下一幅当代中国社会的考现学断面。和一年半以前的第六届双年展活动比较,这次代表的地区更加广泛,继续关注中国当代现实问......
前期策划是一部纪录片成功的关键
发布时间:2017-03-21
引导语:媒介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纪录片一直被排斥在大众主流媒体之外,仅仅是部分精英人士和小众群体追捧的对象。以下是的小编为大家找到的前期策划是一部纪录片成功的关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2012年5月14日,由中央电......
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创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14
摘 要 新媒体环境的不断改变,给纪录片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考验和挑战。本文就新媒体环境下对纪录片带来的积极影响进行了介绍,并概括了这时纪录片的现状和误区,以及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创作的要点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纪......
纪录片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析
发布时间:2022-08-05
电视纪录片选取一定的主题和角度,通过镜头反映真实的生活。纪录片以观众为直接诉求对象,反映真实客观世界,从而激发起观众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知。电视纪录片是一种独特而不可或缺的节目形式。 一、纪录片的诞生 20世纪50年代,随着......
搬演手法在纪录片中的发展前景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13
摘 要 介绍搬演手法的定义及起源;搬演手法在历史中存在的不同类型;搬演手法使用过程中的具体方法类型;目前搬演手法获得的新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将来在纪录片中所会发挥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搬演手法在纪录片发展的历史中扮演的角......
论纪录片《帝王谷里的生命与死亡》的平民化视角
发布时间:2023-05-13
考古纪录片通常通过古迹的发现和探索来展示古代王朝的兴衰荣辱,借助历史事件的回顾揭示历史的波澜壮阔,以气势磅礴的制作画面征服观众。因此,大多数考古纪录片所记载和关注的主要对象都是古代贵族或著名历史人物,比如:《故宫》涉及......
浅析邵阳布袋戏的审美特征
发布时间:2023-04-25
【摘 要】在邵阳布袋戏的整体音乐表演中,开台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表演环节,作为独立的器乐表演,对民间音乐的审美特征和音乐色彩进行了诠释。而邵阳布袋戏中的“木偶”,无论是脸谱塑造还是艺术造型,都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本文首先分......
情景再现手法在纪录片制作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3-03-09
摘 要: 随着时代车轮的不断前进,我国经济也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其中影视行业是我国近年来发展较快的行业之一,而在影片的效果表现技术和视觉冲击效果不断提升,观众从影视作品中获得了一种视觉的体验,但是随着雷同的表现手法......
民间美术之色彩审美特征探索
发布时间:2022-12-08
摘要: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的沉淀,中国民间美术承载着中国,近千年的文明与思想的传承,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审美的具体体现。中国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是相当丰富的,而民间美术却是中国民间精神的具体体现,充分地展现了中......
体育舞蹈审美特征探析
发布时间:2022-12-20
关 键 词:体育美学;体育舞蹈;音心相映;真善美 Research on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dance sport HE Yue-chun,DU Gao-sha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
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略探
发布时间:2023-05-25
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略探 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略探 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略探本文通过对藏族传统舞蹈的身韵、风格以及审美意识、审美理想的研究,探讨了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从而在继承和发展创新藏族舞蹈中,把握古老民族的......
从《山村夫妻教师》谈纪录片的拍摄手法
发布时间:2023-03-19
摘 要:人物往往是纪录片作者最为关注的主角。而纪录片中的人物的发展往往与故事情节紧密相连。真实的人物故事贴近观众的生活,带给观众“主人翁”的情感体验,因而故事情节成为了人物类记录片关注的重点。纪录片《山村夫妻教师》正是......
纪录片《中国老师在英国》对教育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2-27
最近,看了一部英国BBC的纪录片,说的是英国一所知名学校将中国内地几位中学老师请过去做一个实验。英国老师按照英式教育教一个班,中国老师按照中式教育的方式去教一个班,最后,以考试的平均分来确定两种教育方式的优劣。 最开始......
浅谈电视纪录片《五年规划》的叙事手法
发布时间:2022-11-12
央视财经频道相继推出过《华尔街》《货币》《公司的力量》《金砖之国》《国企备忘录》《互联网时代》《品牌的奥秘》等财政、经济和管理题材的纪录片,这些选题紧扣国家经济发展的脉动,呈现了专业化水准,通俗化表达。2016年,央视财经频道推出的纪录片《五年规划》,在大主题小故事的叙事策略方面进行了又一次探索。一、宏大主题下的个人角度选择2016年,中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即将出台之际,央视财经频道推出了五集纪录片.........
浅析清代中期隶书的审美特征
发布时间:2023-01-27
清初国势初平,作为文化范畴的书法和政治、经济相同,都以平稳的姿态过渡,因此清初基本上延续的是晚明书风。而清中期文字狱、金石学等文化现象引发了书法革命,在这场革命中隶书得以复兴。这时期隶书取得巨大成就,其足以与唐楷、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