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方以智“三教合一”论之学术旨趣

方以智“三教合一”论之学术旨趣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8 01:03:46
方以智“三教合一”论之学术旨趣
时间:2022-12-28 01:03:46     小编:

摘要:方以智在明清之际倡言“三教合一”可谓独具匠心。本文通过对他晚期二十年内倡言“三教合一”之历程与重要观点的系统梳理,以强调:他之倡言“三教合一”,不但是为其恪守“世出世”(入世即出世)之情怀作辩护,而且是为了确立其崇“学”理念以尽其文化学术上的担当。崇“学”非自方以智始,然而方以智崇“学”却有着时代意义,即它体现了明清之际知识主义的兴起,从本质上揭示了中国学术在那个年代如何从“尊德性”转向“道问学”。

关键词:方以智;三教合一 ;儒释道;反因公因;崇学

中国学术思想,在经唐末到明中叶五百来年的酝酿之后,于明末清初开启了一个转型时代。如何定义这个转型时代的学术性质,学者的见解歧义纷呈,难以统一,但学者们对其显现的认知,却高度相通,一致认为它表现为“三教合一”(三教会通)论一时形成思潮,左右着中国学术思想的未来走向。在明末清初的哲人中,方以智可谓倡言“三教合一”(三教会通)论最自觉且独具匠心者。因此,探讨方以智“三教合一”(三教会通)论之学术旨趣,就是我们探讨明末清初学术转型之意义决不能绕开的课题。本文希望通过对方氏“三教合一”(三教会通)论的分析以阐释明末清初学术转型之意义。

就现在已见到文献而言,我们可以肯定的说,方以智倡言“三教合一”(三教会通)论,是在他一生的后二十年。大致梳理一下的话,可以用五个年份来划分其历程:

第一,1651年初冬前于广西梧州云盖寺完稿的《易余》①,以虚构之当士、何生、平公三人对谈方式,表达其“三教会通”之初步思想。在《易余・三子记》中,当士以其穿着主色为黄②可判为系代表道家;何生以其“半裾缁,假锺而赤其足”可判为系代表佛家③,平公以其“被苍发,毳羽b,蹑帧保可判为系代表儒家。“平公吹笙,何生促筝,当士歌海鹤三山之曲,击尺于几以节之。笙具有埙}萧管之声,筝具有离洒房中之声,节歌有锺鼓金玉、H相雅之声,笙入筝而中歌之节,抗坠贯珠,累累若一”,这显然是以三子所奏所歌之音乐调和暗喻儒释道三教的会通“若一”。对于三教教义之精神相通,在《易余・世出世》篇还有一段妙喻:“两楹在今,必以柱史之龙予黄面,黄面入东,必颂金声玉振之书,而送壁雪诸徒上韦编之学”,意谓孔子活在今天,他一定要用当年赞颂老子神秘莫测的话语来赞颂佛祖,而佛祖来到中国,也一定能领会孔子儒家的著作,而将禅宗各派信徒送到儒家那里学《易》学。另外,《易余目录》关于提示《三冒五衍》有云:“大一分为大二,而参两以用中五,从此万千皆参五也,皆一贯也,三教百家,造化人事,毕于此也”,这是以方氏独特的“三一”哲学解释三教会通之所以然,它与《东西均》所谓“一罄咳,三教毕矣”,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1652年冬于庐山完稿的《东西均》,虽然未出现“三教合一”之类的提法,但另一些说法,诸如“孰知又有合尼山、鹫峰、苦、蒙、嵩少之制,而粗则烙之、薰之,精则析之、片之,不废锾酪谷者乎?”④;“孔子复生,必以老子之龙予佛;佛入中国,必喜读孔子之书。”⑤;“栖栖、三绝,习气也,说藐之习气更甚;黑啬、胜牡,习气也,曳尾之习气更僻;桑麦、壁履,习气也,金矢之习气更螫。以恶攻恶,恶难尽化……虽毁坏而习气之种原伏……惟神武不杀以治之,知其先则超五行矣。虽然,超五行者不依然五行中乎?三教百家,有开必先,一切不相坏而大成集之,颠倒五行而法制五行,颠倒世界而法制世界,吾则有此药笼”⑥;“以金刚杵,化庸火宅;以庸甘露瓶,成奇香水海,是曰奇教,是曰庸宗,是曰神奇铎,是曰玄庸椎,是曰玄名教,是曰中庸第一奇义”⑦;“庭柏之法身,犹唐棣之法身也。画藐姑于尧孔之胎,则莲花之法身显矣;画药王于须弥之顶,则杏树之法身显,而报化之形知所以践也矣”⑧,言下之意,莫不是强调三教可以合一,也应当合一。然而必须申说的是,对于方以智“三教合一”论来说,《东西均》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清晰地反映了方氏在那个年份如何论说“三教合一”,更在于他在该著中为自己的“三教合一”论奠定了理论基础。换言之,完全可以说《东西均》是方以智“三教合一”论的理论奠基之作。在《东西均》中,方以智架构“三即一,一即三,非一非三,恒三恒一”⑨理论体系,作为其“三教合一”论的哲学依据,并以形象的语言宣称:依据“三一”哲学,一声咳嗽,“三教毕矣”⑩。

第三,1653年于南京高座寺闭关时写成的《象环寤记》B11,以寓言方式,将其祖父方大镇、外公吴应宾、老师王宣,分别称为赤老人、缁老人、黄老人;赤老人代表儒家,缁老人代表佛家,黄老人代表道家,通过赤缁黄三老的论辩,引来“蒙媪B12从空而下”B13,批驳赤缁黄三老欲以儒释道说教救世人之迷失不啻“以迷好浴保“何太迷耶!”B14。为救赤缁黄三老之迷,蒙媪向他们提供其以自然、伦物、典籍为炉灶与薪火“煮爱河艺海而汁之”B15的香药,并问“三老享此味乎?”B16说着,蒙媪从怀中拿出一粒香,对赤缁黄三老道,此香产自大地的中心,“与我同寿”B17。三老闻香,相顾安然地B18说:“公心吐出矣!”B19于是三老弹琴鼓瑟击节而歌之。演奏结束,“香烟化为龙凤环”B20。蒙媪指环说:“这是象征环,将它佩戴在以智身上,珍重珍重!游戏人世间,姑且以技艺谋生,姑且以音讯流传,不要再说出来。说出来的人要蒙冤,不再有生死B21,只能说他‘可怜’”B22。说罢,蒙媪欲行,三老挽留,媪道:“我有个天庭的朋友B23要出来,出来会吓坏人,所以忍着不出”。三老再三请它出来,说:“虽受惊吓又有什么伤害”。蒙媪推辞说:“在我肚中”。听这么一说,三公愈发请求,推辞不了,蒙媪将它一声咳出,随着大地震动,一个婴儿现身。黑嘴红脚,穿着青紫深绿的褶子衣裳。问其名,蒙媪回答:“此儿不能以‘有’说,不能以‘无’说,其名‘震长’,寿不足一岁,每年正月生,九月即死,不懂生死道理,却喜欢以杀人作为让人活,诸公不要惧怕。”B24蒙媪话未说完,婴儿突然向上笔直一跳,霹雳一声巨响,“天人之耳尽聋、目无见,而三老人、蒙媪、婴儿俱不知所在,独有余香袭袭不绝”B25。方以智于是梦醒。 姑且不论方以智是否真的做过“象环”梦,但他藉此梦所想表达的见解,却不难推测:假如儒释道坚持各以其说救世,就是以自己的迷失救世人的迷失,当然不能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对世人之迷失,须三教合力救治。而三教要形成合力,须先消解相互排斥,实现三教会通(三教合一)。三教如何合一?须闻煮才情(爱河艺海)而调制成的药香以确立“公心”。如何确立“公心”?当如“婴儿”,不知生死,以死活人。以死人的方式让人活,咋一看,不啻昏话,然而它却隐含了方以智的一个深刻的思想――消除成见才能带来鲜活的生活。由蒙媪吐出婴儿这个寓言,方以智似乎在暗示人们,要消解三教互诤之根深蒂固的成见,先要像庄子那样,齐是非,齐生死。

第四,1664年付梓的《药地炮庄》,可以反映方以智闭关高座、庐墓合明山、禅游江西期间B26的三教会通思想。《药地炮庄》一方面承续了方氏以前的三教会通思想,对其以前的论述,只是在用语上稍加改动就完事,例如《药地炮庄・总论中》有云:“孔子遇迦文,必移犹龙之叹,迦文入中国,必通周、孔之书”B27。佛祖又别称迦文;犹龙之叹,取典《庄子・天道》,原指孔子见老子后,对学生感叹老子神妙如龙;周公、孔子之书,代指儒家书籍,可见这段论述与上面已引的《易余・世出世》那段妙喻是一样的意思,两者仅仅只是字面上稍异。另一方面,由于著述主题与体裁的限制,《药地炮庄》中的三教会通思想,主要不是集中论述儒释道三方互通合一,而是常常通过论述庄子与孔子及儒家相通、庄子与佛家相通、庄子与《易》相通、庄子与孟子、荀子相通来表达。

第五,方以智1655秋破关奔丧至1671年冬逝世期间的语录与短论、杂文B28,在他逝世的翌年,由其二儿子方中通编为《冬灰录》。《冬灰录》中的部分内容,又由方中通与兴斧B29于1676年另编为《青原愚者智禅师语录》,以谋流通。《青原愚者智禅师语录》主要收甲辰(1664年)冬方以智入主青原寺以后七年间的语录,但有八十三则语录与《冬灰录》重复B30。我曾于拙著《方以智哲学思想研究》中判断那些重复是因为编辑时审核不精所致,现在仔细勘核,发现那些重复的语录有些并不是完全照原貌重收,而是在重收入《语录》时有所改动,主要是改动题目,也有将此则语录编入彼则语录的改动,由这些改动可判定那些重复恰恰是编辑者有意为之,而其意在于:主要是为了全面显示方以智禅堂传法而将他在其它寺院上堂、设供、拈香、示众之法语重复收入,再就是为了显示方以智出世而不忘入世的复杂情怀而将其涉及亲情友情的语录重复收入。

就《冬灰录》B31来探讨方以智晚年思想,也不难发现他藉会通三教来阐明方氏“公因反因”说。《冬灰录》的这一用心,早就为方中通所揭示:“老人(原文中指方以智)之时乘也,以无我为过关,以不自欺为薪火,合尼山正示、鹫岭大过、漆园旁击而一之,明乎公因反因,正知遍知,证此五位天然秩序、寂历同时之大符”B32。但毕竟是在佛门中谈三教会通,《冬灰录》中的谈法,较之《易余》、《东西均》、《药地炮庄》中的谈法,其显著的特征就是其言谈之全面的禅化,显示了其禅学之臻于圆熟。即便如此,方以智仍然以“世出世”B33为情怀,坚持以孔子的立场会通三教,而非以禅宗的立场会通三教。“且问麻姑(道教神话人物)、庄子、世尊、资圣四鞭,有同异否?”B34方以智这样设问,不是为了将道教、道家庄子、佛祖、孔子教化世人的用心加以区分,而是为了强调四家用心相同,皆妙在救人不惑。所以在他看来,儒释道各自尊大,互相排斥,“有者以庄子鞭麻姑,有者以世尊鞭庄子,有者以资圣鞭世尊,有者云世尊弄影”B35,“亦是外道”B36。“若到药地者里,不分有无内外中央,各予一鞭”B37。鞭笞三教互斥,为得是明“不二法门”以求三教合一,所以当子宣问“不二法门”,方以智回答:“如此不二排场,一真打滚,且将《中庸》之鸢鱼,《大学》之黄鸟,《逍遥游》之鲲鹏,七金山之金翅,作一个放生会得么?果然亲证到此田地,自然不说二,不说一,不说有,不说无矣”B38。要求“三教合一”,固然要“共闻锺铎”B39,于佛说孔说平等接受,也不妨对道家庄子正眼观之,但这都必须基于儒家立场,决不能变儒家情怀为禅僧情怀,所以“有士问禅,愚者曰:‘信得《四书》及否?’曰:‘安敢不信,只是行不到。’曰:‘既然恁么,何必又来问禅?’”B40从这则问答可以看出,方以智即便身在禅门仍坚信:学禅要以信孔孟儒学为基础,如果不真信孔孟儒学B41,就不可能真正学好禅。

上面的论述表明方以智在他一生的后二十年内,尽管流离不定,处境艰难,生活艰辛,精神困顿,却始终以“三教合一”为思想宗旨,从未放弃其会通三教的理论建构工作。现在的问题是,从理论建构层面来看,方以智的“三教合一”论究竟提出了哪些主要的观点?这是个需要认真研读方以智所有著作才能准确回答的问题。在这里,我只能就自己研读其部分著作的初步认识,谈四点:

首先,以方氏“公因反因”哲学作为“三教合一”论的理论依据。方以智自己与其子方中通都曾明确地赞许方氏“公因反因”说乃“破天荒”的学术贡献。此说亦可称“圆∴”B42哲学或“三一”哲学。事物皆对立依存,谓之对待;对待双方相依存,谓之反因;绝待超对待,谓之公因。公因在反因中而又统摄反因,简称之“公因反因”。在《易余》中,“三一”思想还未正式归纳为“公因反因”说,它被直接阐述为“太极不落有无论”B43。待到著《东西均》,方以智正式阐述之,而他阐述这一哲学的纲领性的文章,就是《东西均・三征》。《三征》以“交、轮、几”揭示世界矛盾、运动及其所以然,以为世界之分殊万象与变化不一,只是现象,本质上“不二”。不二即一,此“一者,无有无不有也”B44,谓之“大一”B45。“一因二而两即三”B46,“大一”又非对立物(二)之外的存在,它就寓于对立物(二),是由对立物(二)显现出来的不同于“二”的“三”。由此可见“三”无非是指“大一”转化为统贯“二”者B47,它原本就是“一”B48,所以说“三即一,一即三,非三非一,恒三恒一”B49。世界观与方法论是一致的,当“三一”哲学由世界观转为方法论时,方以智便确立了他处理问题、解决纷争的“统”贯“随”(视世界为纷繁,即以“三”言世界)、“泯”(视世界为简单,即以“一”言世界)之方法,亦即化解现象的观世界(随)与本质的观世界(泯)之对立,以把握现象与本质的一致。在《三征》开篇,方以智将其“统”贯“随”、“泯”之方法的运用形容为“开顶门、背、面之目,照不落有无之镜,而覆存、泯同时之帱”B50。盖上随、泯同时的帐子后会发生什么奇迹?如同魔术士演魔术时的情景,“一罄咳,三教毕矣”B51。方以智当然不是在搞笑,他之一声咳云云,无非是以生动的语言强调:一旦信服方氏“三一”B52哲学,则“三教合一”之道理立马明白。 其二,依据“三一”哲学,强调三教百家学说,各自皆有偏向,够不上大全,惟孔学“大成明备”。在方以智看来,三教百家,莫不以其学说收拾人心,变化风俗,这就好比陶工莫不以甄均制陶坯,乐师莫不以均钟木调节钟(乐器)声之大小清浊。正是从以其学说统一人心这个意义上,方以智将中印学说通称之为“均”,以呈现中国学术思想之分殊与大全:

开辟七万七千而有达巷之大成均,同时有混成均,后有邹均尊大成;蒙均尊混成,而实以尊大成为天宗也。其退虚而乘物,托不得已以养中者,东收之;坚忍而外之者,西专之;长生者,黄冠私祖之矣。千年而有乾毒之空均来,又千年而有壁雪之别均来。至宋而有濂洛关闽之独均。独均与别均,号为专门性命均。而经论均犹之传注均,惟大成明备,集允中之心均,而苦心善世,以学为旋甄和声之门,弥纶乎大一而用万即一之一,知之乐之,真天不息,而容天下。后分专门性命、专门事业、专门象数、专门考辨,皆小均,而非全均也。B53

春秋到明中叶的中国学术思想史,在方以智看来,就是三教分殊而孔学独享大全的会通交融史。先是孔子与老子,共同开启中国的学术时代,然后孟子继承孔子,庄子继承老子,但庄子学说B54,实际上却以尊崇孔子的学说作为最高的宗旨B55。然而庄子本人的学说,却被三派各自所取,一派取他的“养中”思想,一派取他的“坚忍”思想,此两派之外的“道教”,则取其“长生”思想。道教产生之后,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流行千年,又传来达摩禅学。到宋代便产生了理学。理学与禅学,只是专门以“性命”道理教化人的学说;而儒家的义理之学则如同章句之学,然而它们都非大全之学。唯有孔学才“大成明备”。孔学持允中心态、善世情怀,以学问为手段调和诸学,以大一统摄一切的思想方法B56化解纷争;以快乐的精神状态求“知”,永葆生命的纯真,宽容善待所有的人。后儒则将孔学精神分裂,或专注修心养性、或专注功利事业、或专注图书象数、或专注训诂考辨,然而它们皆偏在一隅,都是小均,而非全均。

其三,既然三教百家都是“专门之偏”B57,只能达到“小全”,则依照“惟全者能容偏,惟大全者能容小全”B58的道理,要由“小全”通向“大全”,在方以智看来,三教百家就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以互补求会通。这也就是说,方以智认为,三教互补之必要性就在于唯有通过互补三教才能消解三教各自的偏颇,实现思想上的全面性;而关于三教互补之可能性,他的论述则主要强调这是因为三教原本就存在着思想上的差异。三教有什么差异?方以智引用其曾祖方学渐语论道:“孔子之教,尊上用中,详于下学,以前民也;有大过人之才,而不尽用。佛以无上教人无住;有大过人之智,而多半谲权。老子专惜之不用。孔子尽性、知命而罕言,言学以正告者也;老尊命以殉性,反言者也;佛尊性而夺命,纵横倍仵者也”B59。这一论述是说,孔子有超人的才能,但他不尽用其才,只是以形而下的学问引导民众;而佛祖则将其超人的智慧多半用在欺诈行权上;老子则吝惜其才智而不用之。三种态度,形成了对人之性命的三种觉悟,从而造成了三种说教方式:孔教“正告者也”,即从正面教导人;老教“反言者也”,即从反面教导人;释教“纵横倍仵者也”,即以非寻常的理论教导人。三种说教方式,又带来了三种相应的后果:老之说教,因其强调“坚忍”,其“流为惨”B60,成为无情斗狠者残酷寡恩之借口;释之说教,因其欺诈行权,使“后人沿其偏上权救之法迹,多所回避”B61,使人“蟠死窟”B62,不思奋为;孔之说教,“诚迷于发愤之乐也”B63,固然可以使人“循序门堂,道德寓于文章,学问事功,皆不容以多伪”B64,却也因过于执仁用中,造成流弊,使后儒“迂而拘,华而荏;以故鲜能神化、通昼夜而知者寥寥”B65。既然三教各自都不能自免其弊,那么三教各自若想消除其弊,除了“补救其弊”B66――或“以禅激理学”B67,或以理学“激禅”,或“以老救释”,或“以释救老”B68――即以互补求其会通的办法外,还能有什么好办法?当然没有更好的办法。那么,三教如果拒绝互补以求会通,会有什么后果?方以智回答说:“每笑高卑虽分,所依即迷。自玄拨之旨,点眼之笔,以至鲁恭之壁、灵山之花,皆迷药也。而皋比座、曲录床,一据不可复舍,迷药犹毒”B69,意思是说三教百家若拒绝互补以求会通,仍一如既往地互诤自高,其无论如何翻新说教花样它还是“迷药”,它之迷惑人的危害仍难以消除。方以智强调说:“以后儒之、释之、老之,皆不任受,皆不阂受”B70,提醒人们要拒绝未经会通的三教说教的影响。

其四,方以智不但强调会通与否决定了三教的前途、三教的出路在会通,他还就三教如何会通提出了方法论原则。其原则,主要有二点:(1)三教会通,当以孔子的立场与情怀集大成;(2)三教会通,当“以《易》为镜,以《庄》为接机”。关于第一点,用方以智的话说,既这样说:“佛好言统,老好言泯,大成摄泯于随、贯而统自覆之”B71,意思是说,佛学之好抽象、老学之好否定之思维片面性,只有通过孔子透过现象把握本质、透过具体本质揭示世界普遍本质的辩证思维方法才能克服;也这样说:“三教百家,有开必先,一切不相坏而大成集之,颠倒五行以法制五行,颠倒世界以法制世界,吾则有此药笼”B72,意思是说,以孔子的立场会通三教百家,就是要将三教百家之思想中“不相坏”即相通的那些合理的思想汇集贯通为一种“大全”思想,而这种“大全”思想,决不是三教各自合理思想的简单拼凑,它是通过“颠倒”B73手段重新创造三教思想的产物;还这样说:“成均,空均与众均之所以为均,皆与我同其大小偏全,我皆得而旋之和之”B74,意思是说,三教百家,所以能被会通,取决于两个因素:就被动者而言,三教百家自身思想上有相通处,可以被会通;就主动者而言,我(大尊)能会通三教百家是因为我的思想与三教所以能会通的那个思想原本相通。

而关于第二点,方以智的说法,诸如“庄子实尊六经”B75、“易庄原通”B76、“华严者,易之图也”B77、“老得《易》之体,庄得《易》之用”B78、“庄子为尧孔真孤”B79“以《易》为镜,以《庄》为接机”B80,十分零散,但各种说法之间,似乎形成了这样的内在联系逻辑:三教百家思想,与庄子相通,而“庄《易》原通”,所以会通三教,固然要以《易》为旨归,但也要以庄子为“接机”。镜子有如实反映事物的功能,以《易》为会通三教之镜,无非是强调,只有依据《易》才能如实地把握三教合理的思想,因为《易》乃“天人性命之消息B81,三教之说教难以超越其范围;“接机”意指把握时机,以《庄》为会通三教之接机,无非是说以庄子的逍遥精神,才能破除三教各自尊大自高之局限;以庄子齐是非之思想才能化解三教各自自以为是之迷失。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多规合一”第三方评估及“十三五”展望
发布时间:2023-03-18
“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瓶颈 第一,怎么合?粗放的投资增长模式造成的思维定势、行为惯性和路径依赖,是“多规合一”规划思路转型的一道门槛。在新常态的发展态势下,依赖土地扩张、房地产开发、新城建设、园区开发等发展模式已难以......
以和合奋进之势建设一流县供电企业简论
发布时间:2014-01-20
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了“以和合奋进之势建设一流县供电企业简论”以和合奋进之势建设一流县供电企业简论 一、科学引导创一流 一流建设之初,我们紧紧围绕“一强三优”发展战略目标和“三抓一创”工作思路,积极实施“三新”农电发展战......
浅析小学英语教学的智、趣、乐
发布时间:2022-11-10
【摘 要】 当前小学英语教学水平低下,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其中包括:英语教学起步较晚、学生缺少应有的英语学习环境、家长英语的水平低下以至于无法辅导学生的英语等。除此之外,刚刚迈入小学,走进象牙塔的学生生理和心理都非常稚......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一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课内整合教学模式;课外整合教学模式 【论文摘要】文章是系统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系列论文的第一篇。这组系列研究论文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施过程中广大教师必须面......
动物趣事之三动物的“语言”
发布时间:2022-12-21
动物趣事之三动物的“语言” ⒈以前,人们认为一些动物是哑巴,一些动物只会发出毫无意义的音节。其实,它们为了互通感情,交流关于食物、敌害的信息,五花八门的“语言”可多啦!如雄蝉的鸣叫是表示“我要举行婚礼了”,雄蟋蟀的鸣叫是......
一部充满趣味和智慧的奇书
发布时间:2023-08-05
中国上古时代先民用蓍草的茎卜筮(占卜)。约于西周,人们把卜筮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提炼,形成了《易经》。翻开它,可见六十四个卦象。卦象即"挂在眼前的象",不外乎自然的景观。每一卦有六爻,爻是组成卦象长短横线,"-"为阳爻,......
结合信息技术的农村数学兴趣教学
发布时间:2023-08-06
摘 要:当前农村教学,特别是中学教学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面对这些形势和问题,必须积极探究科学的方法给予解决。以农村初中数学科目为讨论对象,分析并探究了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
以“趣学”理念点亮小学英语教学课堂论文
发布时间:2019-01-16
以趣学理念点亮小学英语教学课堂引言英语作为不同国家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必备语言,一直是各个非英语国家的教育中必修的一门语言课程,中国也不例外。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小学英语教育作为小学课程的一项重点教学工作,英语教师应该如何发挥自己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如何使其变得更加适应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使教学效果最大化,一直都是广大小学英语教师工作中的难点。一、我国小学英语教学课堂的现状.........
“以实践促理论,以创作促教学”之践行
发布时间:2019-11-06
【内容摘要】2014年,中央戏剧学院表演专业的17位教师参加了由俄罗斯知名导演弗拉基米尔・谢尔盖耶维奇・彼得罗夫执导的契诃夫名剧《樱桃园》的排演。作为中央戏剧学院的教学示范演出,《樱桃园》的中青年教师身体力行,以扎实严谨的创作态度,为观众和学生奉献了一台充满诗意和学术活力的作品。作者以自己参与演出的实践经验,通过以实践促理论、以创作促教学、建立学术自信等方面阐述了对于《樱桃园》的表演创作探索。【关.........
茉莉花香含文化 管弦乐里寻旨趣
发布时间:2013-12-19
茉莉花香含文化 管弦乐里寻旨趣 气质优雅的她,举手投足看不出一丝的矫揉造作,让人感受着艺术的气息 不施胭粉的她,脸庞依然是美丽如故、神采飞扬,让人看不出岁月的痕迹 谈吐不俗的她,每一句话语都是那么的沁人心脾,让人不由自主......
商标法之立法宗旨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关键词: 商标法/立法宗旨/商标专用权/消费者利益/有效竞争 内容提要: 商标法具有保护商标专用权的目的,具体体现为商标法中保护商标专用权的原则和制度。保护商标专用权是商标立法的基础和核心。保护消费者利益也是商标立法中调整商标......
有效教学之“三化”
发布时间:2023-08-06
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有效教学”这一理念形成之后,就给广大的教学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没有办法满足有效教学的要求,所以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的效率,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最终实现有效教学,就必须要对当......
浅谈“三位一体”书法教学与识字教学的结合
发布时间:2022-11-18
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总结运用了识字“四记”法:即“熟”带“生”记忆法,部件记忆法,形象记忆法,编儿歌记忆法。并将“三位一体”书法教学与识字教学进行结合,让学生在识字中学习书法,在书法中学习文化,在文化中学习做人,在做......
几何的公理化方法几何三步曲之一
发布时间:2022-11-30
本书以几何公理化方法的历史发展成果为基础,系统给出了欧几里得几何、非欧几里得几何和投影几何研究的现代方法。公理化几何是形式化数学的起源,其中有很多著名问题有待解决。对这些著名问题的研究往往会导致许多研究领域特别是代数......
“法律与文学”:主旨、方法与局限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法律与文学”被认为是近30年来出现于北美和英国的最令人兴奋的跨学科理论研究,也被认为是西方“后现代法律运动”的重要一支。其文学视角不仅让人耳目一新,也为西方法学及其案例教学带来了挑战,增添了活力。 “法律与文学”的渊......
浅析绝对价值观念的追寻与价值哲学的理论旨趣
发布时间:2023-02-24
一般认为,挑战现代社会道德生活最大的问题当属价值相对主义从而价值虚无主义;而求解此一问题,除了绝对价值观念的追寻与再造,我们似乎再也开不出其他非乌托邦式的灵丹妙方了。因为在终极意义上,人安身立命之根本端赖于绝对价值观念......
未来20年中国能源技术发展方向之一-综合新能源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26
分布式能源技术是未来世界能源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它具有能源利用效率高,环境负面影响小,提高能源供应可靠性和经济效益好的特点。 分布式能源技术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须选择。中国人口众多,自身资源有限,按照目前的能源利用方式,......
选定角度 一以贯之
发布时间:2016-05-19
摘 要:任务驱动型作文增加了任务指令,增强了写作的针对性。写作时应在明辨题意的基础上紧扣任务指令确立论点,展开论证,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入情入理地谈问题讲道理。 关键词:任务驱动;选定角度;一以贯之 在2015年高......
以“信息技术”为本,创“幼儿园美术教学”之实
发布时间:2023-08-05
摘 要:幼儿园美术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是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信息技术在幼儿园各领域教学中的普及,幼儿教师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打造更趣味生动的美术教学课堂,从而提高幼儿的艺术的审美能力,......
试论教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5
" [论文摘要]“教学做合一”已成为职业教育中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中实施“学做合一”模式,需要从教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入手,主要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专业教学内容改革、专业课程教学组织形式......
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十三法
发布时间:2013-12-19
" 我除了当校长兼书记任班主任教语文课外,目前还有38项社会兼职。近十三年来,每年都有四个月以上时间在外出席各种会议。人是环境的产物,这样的环境,使我热衷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课大部分时间用于学生自学,十多年来,每个学期......
简析教与学之中的乐趣
发布时间:2022-10-28
"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 教学实践 和谐发展 相互促进 【论文摘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文以提高学生兴趣为教学手段,提升教师自身素质为基础,以新课程改革为纲领,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相互尊重,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享受着思......
电子商务教学模式改革之“二位一体”方法论
发布时间:2016-07-29
我们在作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之顶层设计时,认为最重要的两方面:一是方向,二是方法。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之路是共识的方向,却因电子商务专业运营课程的特殊性找不到共识的效果显著的可操作性方法,因校园文化不一样,教学......
四川省的地方电力改革(之三)-综合新能源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02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我将陆续整理以下回顾性的材料,供关心以小水电(中小水电或农村水电)为主体的地方电力事业改革发展的同志参考。 【1】如何改革地方电力经济管理? 李其道 (1979年4月) 按:这是当年3月8日至12日参加全省地电行......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的三个方面
发布时间:2023-08-04
万事开头难,每一次在高一新生中上信息技术课的时候,学生都习惯性的说是计算机课。如何在高一年级给学生打好基础,让学生能够顺利的通过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教学的内容和过程如何安排。这些都需要我们精心的准备,认真的思考。具......
论以“立体”教学模式求得“三进”实效
发布时间:2022-11-16
" 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法;立体模式;三进 论文摘要:将综合渗透、全方位影响的教育原则具体化,形成科学发展观“三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立体”教学模式。坚持知识全面性以促进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创新......
武术基本功趣味教学实践与方法思考
发布时间:2023-08-07
武术基本功趣味教学就是将武术中的手型、步型、基本动作、简单套路和礼仪的教学,运用游戏、对抗、情境扮演、竞答等趣味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真正的喜欢武术的基本功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武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趣味化的形式来组织武......
以生为本 激“趣”促“学”
发布时间:2022-12-20
摘要:新课程强调“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要关注学生内心真正的学习需求,要让学生爱学、乐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信息加工主体和信息素养的主动建构者。关键词:以生为本;激趣;创新开展的“学生最喜爱的学科”调查,信息技术学科往往被学生选为最爱。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学科有自己的优势。因为有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加入,学生开始学习时的兴趣较浓。但往往一.........
语文教学之“兴趣教学”的实践体验
发布时间:2016-10-09
摘 要:语文是一门充满人性美并且富有浓厚趣味性的学科。但是,传统的应试教育将语文变成了一门技术学科,导致很多学生都对这门课产生了厌学情绪。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素质教育要求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重拾对语文学科的学习信......
论小学美术教学促进学生学习兴趣
发布时间:2023-08-05
摘要:想要完成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目标,美术教育是整个过程中不可忽略的关键部分,而作为大部分中小学生的美术启蒙课堂,学校相关工作的当然非常的重要。目前,我国各版本教材不断进行优化改编,侧重方向逐渐偏向培养各年级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重视文化教育忽略艺体教育的情况依旧存在于各大学校中。可以预见的是,短时间无法有效扭转学校重视文化课程而忽略文体教育的风气,所以从长远来看,学校需要把相关工作的重心放.........
探寻《朝花夕拾》的文外之旨
发布时间:2023-03-26
探寻《朝花夕拾》的文外之旨 《朝花夕拾》是鲁迅惟一一本散文集,是鲁迅先生回忆早年生活的文字。然而,“作家的生活与作品的关系,不是一种简单的因果关系”,无论是从作品的内容、情感上来看,还是从创作背景,以及创作手法上来分析,......
史上最浪漫的一道圣旨
发布时间:2015-08-20
隐藏在圣旨字里行间的,是一个王子对贫女最庄严的承诺。 圣旨,作为古代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征,无论措辞还是格式,都是严肃而生硬的。可是,在如此严谨的“红头文件”中,偏偏出现了一个另类:这道特殊的圣旨有着谜一样的外表,背后......
幼儿趣味英语教学之策略
发布时间:2022-11-18
幼儿趣味英语教学之策略 幼儿英语教学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掌握好合理科学的方式方法。1.教学活动设计要科学幼儿园的英语活动设计应做到游戏多、要求少,重复多、内容少。3-6岁的幼儿正处于学习语言的扩展阶段。有的专家指出:......
语感.语智.语趣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如今的电视节目中,新闻评论类节目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新闻评论类节目一方面报道了新闻事实,同时也对新闻事实进行了更为深刻、系统的分析和评论,在社会监督和舆论引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在对新闻事件、......
浅解三字经(之五十一)
发布时间:2022-08-22
本经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译文 读熟孝经,通晓四书,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 注释 通:贯通。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书的合称。 六经:指儒家的六部经典《诗经》、《尚......
“以人为本、三维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探讨与启示
发布时间:2017-02-04
在当今教育领域, 高校的教学理念在不断吸收中取长补短,总结出了一套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理念,其中以人为本、三维一体的教学理念是对高校教学质量的一个有力保障。以人为本、三维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则是对高校教学质量的一个实......
浅析美术教学智慧
发布时间:2023-05-28
教学智慧,是指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机智,是教师教育智慧水平在课堂中的具体展现。发展学生的学习智慧,必须从提高美术教师的教学智慧入手。 一、“课堂纪律调控”的教学智慧 很多教师在学生的创作环节喜欢播放轻音乐。其实,音乐还......
论声乐教学中主课教师和艺术指导之间的配合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23
声乐教学是一项非常复杂而又艰辛的过程,当前在声乐主课老师中存在一种片面、孤立、单向的思维方式。有的主课教师的视野和思路较为狭小,头脑中只有自己一对一形式的小课堂,不了解艺术指导对学生的教学情况,不了解学生文化和音乐基础课的情况。关心学生的声音训练较多,关心学生艺术修养、音乐理解和表现的成长很少。这样的情况实际会造成教学效率不高,教学资源整合不够,使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目标难以实现。要想改变这一状况.........
以“合作”为主的新经济学之我见
发布时间:2023-03-08
以“合作”为主的新经济学之我见 过去,斯密、马克思、马歇尔、凯恩斯等所倡导的经济学都强调把“竞争”作为经济学的核心,主张“竞争”是经济学的灵魂,而忽视了竞争的对立面——合作也是经济学的一面镜子。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论“三喻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
发布时间:2023-04-06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三喻文化”三种文化传递模式共存的时代。作为美术文化教育基础阶段的小学美术教学,与“三喻文化”的联系密不可分。正确认识和理解两者之间的关联点,积极开拓“三喻文化”的教育价值,有助于小学美术教学的健康发展。我们应充分区分与理解这三种文化,并有效地将“三喻文化”与美术教学相结合,促进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使“三喻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下去。基于传播学的研究背景,社会文化传递分为三个.........
晓之于理,动之以情——试论音乐课的情感教学
发布时间:2013-12-17
毕业论文 绪 论 音乐是非语义性的信息,它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为人们理解和表现音乐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它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艺术,审美的艺......
以趣导学增效科学课堂
发布时间:2023-02-17
小学科学担负着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但是传统教学中教师的照本宣科、生硬讲解致使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产生排斥心理和厌学情绪,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他......
论声乐教学中主课教师和艺术指导之间的配合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声乐教学中主课教师和艺术指导之间的配合 论声乐教学中主课教师和艺术指导之间的配合 :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论声乐教学中主课教师和艺术指导之间的......
以美育德,以美益智,培育书法艺术人才
发布时间:2014-01-28
以美育德,以美益智,培育书法艺术人才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是自己的民族精神的挖掘、宏扬和创新。书法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优秀代表,是新的世纪里我们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青少年有责任继承和宏扬书法文化......
一年级数学教学三要素
发布时间:2015-07-27
一年级的儿童刚入学不久,对小学生活既有新鲜感,又不习惯,一时难以适应;对学习有好奇感,却很难做到专心听讲,注意不稳定、不集中,容易受不相干的事物吸引而分散注意。笔者认为,可以通过组织游戏、编读儿歌、榜样引领等方法,集中......
物理教学中兴趣培养之我见
发布时间:2023-04-07
摘 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一门课程的关键因素,也是促成学生形成健康良好的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只有对一门课有了兴趣,才能学好这门课程,这是毋庸置疑的。也就是说,没有兴趣的学......
四川省的地方电力改革(之一)-综合新能源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8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我将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时间安排,续续地整理一些回顾性的材料,供关心以小水电、中小水电或农村水电为主地的地方电力事业改革发展的同志参考。先整理提供《四川省的地方电力改革》(之一至之十)。 一、股份制......
请求权竞合论:以诉之选择性合并为归宿(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关键词: 请求权竞合 诉之合并 选择性消灭 内容提要: 请求权竞合问题由来已久,产生于actio体制的分离过程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民法表现为两种态度,一者为直面之,并寻求规范适用上的先后;一者则径直加以否认,视之为基础或规范竞合......
黄吴李邱的“九·一三”之夜
发布时间:2023-08-06
黄吴李邱四大将中只有邱会作最“干净”,另外三位多多少少都有些瓜葛,唯独邱会作对“这一夜”一无所知。 1980年审理“两案”,老战友万毅探监时对邱会作说,你没什么事,宣判完你就会出去了。邱会作相信了,连律师也没请。 黄永胜......
人生的三重境界——《逍遥游》主旨新解
发布时间:2013-12-19
人应有怎样的追求,人生至高的理想境界是什么?庄子的《逍遥游》给我们阐释了人生的三重境界。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徒......
走进学生心里 激发写作兴趣的途径之一
发布时间:2023-08-07
" 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经历了许多教学观验的更新,传授的知识和传知的方法以及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但唯有一点教学方法——写“随笔”仍在我的教学工作中独占一席之地,时间越长,越觉得它的意义深远。十三四岁的中学生......
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宗旨为高校学生工作服务
发布时间:2023-08-04
摘 要: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顺应时代潮流,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精神贯彻到学生管理工作去。在此基础上,高校管理工作应综合运用多领域学科知识体系,充分结合大学生自身体现出的主体性,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实......
论英语“情趣教学”
发布时间:2023-08-06
我们知道: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语言学习本身是较为单调枯燥的,而一味以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形式,势必使学生学习兴趣荡然无存。 只要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就有求知欲......
石柱山“三趣”
发布时间:2022-12-01
“杨柳青青桃花红,春光烂漫好出行。”带好照相机、背包、太阳帽……今天,我们的目标――唐河石柱山。山石奇趣石柱山上奇石林立,在郁郁葱葱的树木的映衬下,显得富有生命力。我最喜欢的奇石是大名鼎鼎的“金蟾祈福”,在一座山峰的顶上,一只青蛙双手合十,做出个拜佛的姿势,头朝天上仰望,可以想象到它多虔诚,多企盼自己的愿望能实现。石柱山的标志景观――石柱擎天,矗立在主峰的“宝座”上。一块十来米高的巨石,上面刻着苍.........
学习“三个代表”和十六大精神要持之以恒
发布时间:2023-08-05
学习“三个代表”和十六大精神要持之以恒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紧紧围绕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进行,努力掌握观察事物、判断形势、解决问题、......
小学英语趣味教学方法探讨
发布时间:2017-03-29
摘 要:对小学生来说,对英语的学习有没有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习规律,小学英语课程教学的特点、具体要求,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充满趣味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
夸张手法是小学英语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发布时间:2023-01-15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先天就有的。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习上的焦虑情感呢?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经......
青岛试水医保“三合一”
发布时间:2023-08-07
医保“三分天下”的局面,正在青岛“破冰”。 今年年初,青岛正式试水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类医保制度整合,由人社部门统一管理。 虽经多年酝酿整合,全国其他地方的三大保险仍然分割,城镇职工基本医......
三网合一的诱人应用
发布时间:2023-08-09
三网合一的诱人应用 三网合一的诱人应用 信息技术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三网合一的诱人应用 ——搭建未来城市高速信息岛 陈家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网络中心 430064) 关键词:HFC(光纤同轴混合网)......
和合:中国古代诗性智慧之根
发布时间:2023-08-06
和合:中国古代诗性智慧之根 和合:中国古代诗性智慧之根 和合:中国古代诗性智慧之根 内容提要: “和合”的文化一心理结构,是中国古代诗性智慧与审美运思的源头活水。突出体现在:以天人异质同构为基础并由此确......
“三网合一”技术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思考
发布时间:2023-03-30
1 “三网合一”在高校中运用的概述 “三网合一”技术是目前运用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图书馆现代化服务、网路电视服务等方面的一种现代化技术,是将电信网络、广播电视网路和计算机网路相互融合成一个信息通信网络系统。如图1所示 当下......
政务云、大数据、人工智能三位一体
发布时间:2022-11-24
近十年来,全球爆发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不断与传统产业融合,创造出全新的智能产品、商业模式、产业业态,使得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全球正在爆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2006年可以看作是一个标志性开端,亚马逊、谷歌等互联网巨头正式提出云计算的概念,掀起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巨浪。云计算是计算技术在摩尔定律引领下经历60.........
中语课文教学之“三·五·七”
发布时间:2022-07-21
" 人教社“六·三”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贯彻新大纲精神,课文的遴选组合坚持贴近而又开拓学生生活领域的开源导流方针;坚持以表达方式为主线,从综合(初步)到分解再到综合,由简及繁,由浅入深,三阶段逐步递进的语文基本训练程序,......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发布时间:2023-05-26
【摘要】情感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们复杂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在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都应得到进步和发展。”其强调了......
对小学体育兴趣教学的一些思索
发布时间:2022-11-18
如何把体育课上得生动有趣,使学生由要我学,要我练变为我要学,我要练呢?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首要前提,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下列几种:一、引导和培养学生有目标地进行学习教师要根据学生参与体育学习活动的动机,利用学生追求运动成功,期望获得体育知识、掌握动作技能的心理需要,适时合理地引导和培养学生有目标地进行学习。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目标。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为不同年龄阶.........
论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
发布时间:2016-11-15
1 巧设意境,培养兴趣 在小学中,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很容易受到一些外界条件影响,产生激动、兴奋的心理,从而萌发出对事物的探索心理状态,故而,合理创新的学习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创设一个可以让学生乐意接受的导......
浅谈伊壁鸿鲁的快乐哲学的内在旨趣与伦理意义
发布时间:2016-07-22
伊壁鸠鲁出生于希腊萨摩斯岛,父母是雅典人,从小就开始接触不同的老师及学派,他熟悉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学说及皮浪的怀疑论学说。在各城邦讲学后,于公元前 305 年在雅典创立了花园学园,他敞开大门欢迎妇女及奴隶前来学习,与学生的关......
总有一道旧患难以愈合
发布时间:2023-03-12
1 看到沈熠辰带着几个朋友进来后,林星薇赶快招呼完眼前的顾客,拿着菜单迎了上去。 “糖醋排骨、水煮肉片、干锅茶树菇、鱼香茄子……”沈熠辰显然是老顾客,对这里的招牌菜倒背如流,点完把菜单递给林星薇。 “好的,请稍等。......
中西方园林艺术之浅论
发布时间:2013-12-18
中西方园林艺术之浅论 中西方园林艺术之浅论 中西方园林艺术之浅论 文章来自 人工美与自然美——中、西园林从形式上看其差异非常明显。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就连花草都修整的方方正正,从而......
『三自一导』教学模式探析
发布时间:2022-11-04
" “三自一导”是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三自一导”即在教师的主导下,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质疑、自己求索。实施“三自一导”教学方法的目的就在于充分调动学习主体——学生的积极性,引导......
博之以文,约之以礼
发布时间:2023-08-05
摘 要:学校是传授知识的平台,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针对学生“学习基础差,文化底子薄”并伴有厌学等特点,以抓学习为契机开展工作,将班级管理工作的中心回归到传统教育所重视的学业上来,本文具体阐述了在建设“学习型班集体”过程......
实践“三技一品” 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发布时间:2023-03-23
[摘 要]结合示范校建设,提出了什么是“三技一品”,介绍了“三技一品”在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中的作用,以及保证“三技一品”顺利实施的措施和条件。实际教学的良好效果验证了“三技一品”的可实施性和推广性。 [关键词]“三技一品”......
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合作办学之路
发布时间:2023-08-05
" 论文关键词:需求 校企合作 双赢 论文摘要:以要求为导向,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有利于校企双方的共同发展。我校开展的合作办学有着自身的特点.校企双方也各自得到了益处。学校通过合作办学。得到了企业的资金支持.建立了稳定的......
小学语文教学中趣味性教学方法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16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改革,趣味性教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趣味性教学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性教学;分析......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发布时间:2023-05-04
关键词 生活环节 语言指导策略 Emotionally Moving and Enlighten Them with Reason ――Language Strategies of Scientific Guidance to Small Class Children's "Live Link" WANG Jia (Hangzhou West Lake District Rainb......
高三化学复习的教学方法解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10
摘要:高三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时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积累都是至关重要的。元素化合物在高三化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往往会影响学生对于整个化学学科的成绩和学习。本文主要讨论高三化学中元素化合物的复习教学,并分别从课堂实验的提升和拓展、创设化学情景、培养学生多方位思考并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合理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来进行详细的分析,经过笔者的实验,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希望能够帮助到他人。关键词:元素化.........
培智数学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29
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智障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数学课堂教学若能以学生身边的实例作为背景,创设问题。下面是查字典范文网小编为您带来的是培智数学教学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弱智儿童感性知识贫乏,学习时注意力不易集中,稳定性差,思维直观、不连贯、抽象概括能力差。要使他们学好数学知识,是有一定的困难的,于是我在教学的过程中设计了“五化”:一、课堂教学现代化弱.........
科学课堂“授之以渔”更要授之以“渔场”
发布时间:2023-03-10
科学教育的自由从放手开始,基于放手开始生成的资源,不仅在于授之以鱼、授之以渔,更授之以渔场。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拥有更广阔的自由呼吸空间,拥有广阔的“渔场”。教育是要开发学生的潜力,我们为学生准备必要的条件,但不是准备充......
体育教学中激发智障学生的兴趣的路径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23
注智障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要了解智障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校体育课程的开设现状及问题,探讨如何让智障儿童上好体育与健康课。因此,我们应关注智障学生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的兴趣培养。 智障学生体育教学兴趣培养智障学生虽然是......
培养学习兴趣 开启智力门户
发布时间:2015-09-14
摘 要:在十几年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条捷径。要培养兴趣须从以下几点入手:设问入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迎合好奇心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史政结合,提高学生......
增添高中英语教学趣味性之我见
发布时间:2023-02-06
【内容摘要】在繁重的高中学习中,生动有趣的课堂无疑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趣味教学中不知不觉地融会知识,使学生不自觉而有所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笔者结合日常工作中尝试的一些做法,介绍几种可操作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
高中地理趣味教学方法探讨
发布时间:2023-08-05
【摘 要】在高中各科学习中,地理课常常被人们当作一门副科,所以人们都不太重视地理课的学习,认为只要在考试前搞个突击复习就可以了。在学生的心目中,也没有打算认真学习这一门课。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艺术班高三数学教学从“三基”抓起
发布时间:2023-02-03
随着艺术班考生升学率的提高,我校艺术生的数量逐年增加.我校现有三个艺术班,共有学生160多人.艺术班学生对文化课的要求不高,但纵观每届学生录取的情况,数学对艺术生的升学至关重要. 艺术生进入高三以后要准备省统考,每天花大量时......
让“教、学、做合一”理论引领汉语拼音教学
发布时间:2023-08-05
教、学、做合一是中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学理论,他将教、学、做视为一体,认为做是核心,强调在做上教、做上学。他认为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学。他还要求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
趣味教学在中学数学中的合理应用
发布时间:2017-01-21
趣味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在趣味教学方法下,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教师要在教学中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
情景激发,高中化学学习兴趣培养的一剂良方
发布时间:2022-09-21
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必须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为核心目的,必须以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并以此为基础帮助学生生成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最终目标。高中化学课堂......
以言息联合创造产业智慧发展平台
发布时间:2022-11-10
宁港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立敏深知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时代,诸如“免租入驻”这类的常规手段对入园企业的吸引力已显得微不足道,因此他选择了和IBM合作,为人园企业提供在信息共享、大数据分析及智慧平台内的服务,以推进其在......
武术教学的三要素
发布时间:2023-07-02
" 摘要: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理论分析等方法.论述了在武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对武术兴趣的三个主要因素.文章认为,学生在体育课上不接受武术是因为对武术不感兴趣,要在体育课上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和兴趣应当从意识,攻防含义,保健作用......
激发学习兴趣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5-09-14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下面就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情趣和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
教育价值应成为学科教学的追求和旨归
发布时间:2022-12-05
尽管学科教学的价值有多种衡量角度,可以是理论的,可以是实践的,可以是学生立场的,也可以是教育者、研究者、管理者立场的,但它一定有被所有人、所有立场都认同的价值基础,我以为,这基础就是教育的价值。著名哲学家费尔南多萨瓦特......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