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陈垣与中国佛教史研究的现代转型

陈垣与中国佛教史研究的现代转型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7-09 00:21:05
陈垣与中国佛教史研究的现代转型
时间:2023-07-09 00:21:05     小编:

摘要:“新历史考证学”方法的创立,是中国史学近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分析陈垣对山西云冈石窟寺的研究、对《大唐西域记》的研究、关于《四十二章经》译撰时代的讨论、清初宫廷与禅宗史的研究,是运用“新历史考证学”方法研究佛教史的典范,从而确立他在中国佛教史研究从传统走向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地位。

关键词:陈垣;中国佛教史研究;“新历史考证学”方法

在中国,宗教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20世纪初。中国宗教研究最初从宗教思想理论和宗教史两方面开展。当下,学术界对百年来的中国宗教研究进行总结① ,当然,包括对中国佛教史的研究进行总结。陈垣被誉为中国宗教史研究的开拓者,其研究领域包括元也里可温教、开封一赐乐业教、火袄教、摩尼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和道教等,而学术界对陈垣宗教史研究的成就、贡献、影响等进行深入研究,成果累累。陈垣对佛教史研究的成果在他的宗教史研究中占的比重最大。据《陈垣全集》统计,除《释氏疑年录》、《明季滇黔佛教考》、《清初僧诤记》、《中国佛教史籍概论》四部专著外,还有15篇著名论文。在其他著作中涉及佛教的论述,还有不少精辟的论断。在《陈垣来往书信集》(增订本)中,也有许多关于佛教的通信。最近有学者从中国佛教史研究的现代转型的角度,探讨陈垣的学术地位和影响,提出许多真知灼见。② 本人受这些学者论文的启发,在这里谈谈陈垣在中国佛教史从传统的僧传、谱系研究走向现代研究的过程中的贡献,就教于同好。陈垣对中国佛教史研究现代转型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这里只谈一个问题,即他运用王国维创立的“新历史考证学”方法研究中国佛教史,并取得卓越成就。

一、对山西云冈石窟寺的研究

20世纪是中国历史学研究由传统转向现代时期,王国维把中国传统的乾嘉考据学方法与西方近代科学方法结合起来,创立中国近代实证史学方法,有的学者称为“新历史考证学”方法,这种方法的出现,有两个关键,一是新材料的发现,二是“二重证据法”的采用。这是中国史学近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③ 王国维的“新历史考证学”方法,强调打破中西之隔,“兼通世界之学术”;打破正统观念和门户之见,提倡“自由研究”,“以事实决事实”“不当以后世之理论决事实”。④ 陈垣的宗教史研究,是运用这种“新历史考证学”方法的典范。

1930年,陈寅恪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说:“新会陈援庵先生垣,往岁尝取敦煌所出摩尼教经,以考证宗教史。其书精博,世皆读而知之矣。”⑤

1940年7月,陈寅恪在《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序》中说:“故严格言之,中国乙部之中,几无完善之宗教史。然其有之,实自近岁新会陈援庵先生之著述始。先生先后考释摩尼佛教诸文,海内外学者咸已诵读而仰慕之矣。”⑥

这里陈寅恪两处提到的陈垣摩尼教考,是指陈垣1923年发表于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第1卷第2号的《摩尼教入中国考》一文。陈垣运用“新历史考证学”方法,解决了摩尼教流行中国历史的问题。刘铭恕在《书陈垣〈摩尼教入中国考〉后》中说:

摩尼教输入中国一事,在中国宗教史上,占有甚重要的地位。比年以来,因敦煌石室藏经之发现,学者取材有资,从事于此事之研究者,颇不乏人。如蒋伯斧、伯希和、王国维与陈援庵等,皆著者也。蒋伯二氏,虽有勾索,所得实少。王氏著摩尼教流行中国考(见《观堂别集补遗后编》),虽有所得,而系统未备,皆非所取也。对此问题,能作系统之研究,具体之解决者,只有陈援庵先生一人。陈氏著《摩尼教入中国考》一文,折衷旧说,附益新知,体大思精,得未曾有。其有功于中国史学界,岂浅鲜哉?⑦

校录京师图书馆及伦敦博物馆、法国图书馆所藏敦煌莫高窟摩尼教经残卷两种,作为附录与上文同时发表。

陈垣《摩尼教入中国考》,与《元也里可温教考》、《开封一赐乐业教考》、《火袄教入中国考》等,被学界称为“古教四考”,是“新历史考证学”方法研究古代宗教史的典范。陈寅恪在上引《佛教考》序中把陈垣的“佛教诸文”与考释摩尼教文同等对待,都是“完善之宗教史”的范例。

我们查《陈垣全集》,陈垣研究佛教史的论文有10多篇,每篇都是用“新历史考证学”方法,解决了佛教史的重大问题。《记大同武州山石窟寺》,发表于1919年的《东方杂志》,这是陈垣第一篇中国佛教史的论文。该文根据大量史料,证明“武州塞之石窟,始凿于昙曜”,开凿时间当在北魏文成帝拓拔F兴安二年(453)⑧。1929年在《燕京学报》发表《云冈石窟寺之译经与刘孝标》,该文考证出“昙曜不独为石窟寺开山的创造者,亦为石窟寺译经的创始者”。分析了昙曜所译佛经存佚情况,并揭示刘孝标参与译经的秘密。⑨ 这些考释,对研究中国佛教史有重要意义。《陈垣全集》第七册“杂著”收入《云冈第七窟造象记识语》:右《观音势至文殊三菩萨造象记》,在云冈石窟寺第七窟高三丈余之东壁间,颜曰“佛光普照”。戊午秋(1918)余[大同尚未发现,翌年九月始有人用远镜搜得之。石质松泐,不易拓。同院梁君善济觅京工往拓之。太和七年为太武毁佛之三十七年,复兴佛法之三十年,迁洛之前十一年也。甲子一月二十日新会陈垣识。⑩甲子年即1924年,距离陈垣1919年发表《记大同武州山石窟寺》已经5年,还继续跟踪相关资料,说明他研究问题的执着追求。

二、对《大唐西域记》的研究

1924年2月15日,陈垣致叙畴函云:

尊藏《大唐西域记》,弟始即疑为《四库全书》所据之底本,今细考之,果然,诚可宝也。书眉签注之人为祖之望,之望盖当时缮书处之分校官,名见《四库提要》卷首。书内间有墨点,其一点者行也,三点者叶也。四库书每半叶八行,行廿一字,此缮写时计算行款之标识也。篇首方印不甚明,当为翰林院印。进到各书,例于篇首用翰林院印,此见于乾隆三十九年五月上谕者也。卷十一第七叶“式修供养”以后一段廿九行凡五百十六字,为宋、元藏本所无,盖据明藏本增入者也。《四库提要》(地理类四)未检校宋、元、明藏本,仅以理想推定自“今之兰山”句起,至“无量功德”句止三百七十字为明人附记之语,此馆臣之疏略也。日本缩印《大藏经》,以宋、元、明、高丽四本互勘,特将此五百十六字移附卷末,至审慎也。此为吴氏西爽堂刊本,《四库提要》所称为吴氏刊本者是也。不知何时流出海外。今君乃于海外复得之,其可宝贵为何如耶!阅毕敬缴,并缀数语如右,以志欣赏。弟陈垣谨启。甲子二月十五日。B11 收信人叙畴,即廖世功,上海嘉定人。民国初年曾任驻法使馆秘书、驻巴黎总领事。与当时在法国勤工俭学的徐特立相识。据说此本原为法国某汉学家(似为沙畹)所藏并详细读过,书眉上有些地方有外国人书写的中文字和法文注释。此人在巴黎大学当过教授,死后拍卖遗物时,廖世功把此书买下,回国后,请陈垣赏鉴。陈垣写了上面一封信。

陈垣这封信非常重要,他提出四点证据:(1)书眉签注的祖之望,正是当时修《四库全书》缮书处之分校官;(2)“书内间有墨点”,正是“缮写时计算行款之标识”;(3)篇首方印,虽不甚清楚,应是根据乾隆“上谕”在进到各书篇首加盖之“翰林院印”;(4)此书为吴氏西爽堂刊本,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大唐西域记》条下正是提到本书所据之本为“吴氏刊本”。这四条证据,铁证如山,证明此本即是《四库全书》所采纳的底本。陈垣非常高兴,所以说“其可宝贵为何如耶!”“并缀数语如右,以志欣赏。”B12

陈垣对《大唐西域记》非常熟悉并有深刻的研究,就在写这封信之后四个月,在《东方杂志》发表《书内学院新慈恩传后》。《慈恩传》全名为《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即玄奘的传记。此书为玄奘弟子慧立撰,分五卷,为未定稿。慧立卒后,其稿散佚,至彦乃L辑本文析为10卷。但“以此传与他传校,龟鹾阌校灰源舜前后互校,矛盾亦复不免。”B131921年秋,梁启超在南开大学讲授《中国历史研究法》,在第六章“史料之搜集与鉴别”中,详细叙述了自己考证玄奘开始出游年份是“贞观元年”,而不是史籍记载的“贞观三年”,认为“殆成铁案矣!”B14陈垣此文分13目,前4目考评了玄奘的年岁;5至12目,考证了玄奘出游年份及相关史实;并附本传甲子纪误。陈垣除利用梁启超所引《续高僧传》、《慈恩传》、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外,还利用了《大唐西域记》、《全唐文》、《通典》、《太平寰宇记》、《册府元龟》、《新唐书纠缪》、《资治通鉴考异》等7种典籍,将新旧《唐书》与《资治通鉴》的记载相互循环比勘对校,又利用《通典》、《册府元龟》考辨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的材料来源,一一驳难梁启超的论据,最后指出“故吾曰贞观三年出游说必不可推翻,元年出游说必不能成立也。”B15陈垣寻找史源、订讹正误的“新历史考证学”方法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受到学人的推崇。

1930年,在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发表《大唐西域记撰人辩机》一文。玄奘所译经论75部,皆称玄奘奉诏译,不著缀文人。唯《大唐西域记》卷首独著“玄奘奉诏译,沙门辩机撰。”《西域记》不同于其他经论者,在于其他经论是照本翻译,而《西域记》则玄奘自述,辩机为撰文。根据《新唐书》、《资治通鉴》记载,辩机与高阳公主私通,事情被揭发,辩机被诛。因此,僧传不为立传,辩机事迹不详。“诸经论,非究心内典之人不读。《西域记》,则究心历史地理之人皆读之。故佛藏以外,传本亦众。”陈垣有感于此,“特搜集关于辩机之史料而论次之。”B16文分14目:(一)绪论;(二)辩机之自述;(三)瑜伽师地论后序之辩机;(四)慧立口中之辩机;(五)道宣口中之辩机;(六)僧传中散见之辩机;(七)新唐书辩机凡三见;(八)资治通鉴中之辩机;(九)辩机之略历及年岁;(十)辩机与高阳公主来往之年;(十一)辩机被戮之年及译经年表;(十二)王鸣盛不信西域记为辩机撰;(十三)同时是否有两辩机;(十四)余论。全文考证出辩机略历、出家、译经、与高阳公主来往及被杀的年代及相关事迹。B17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总结清代“朴学”有十条规则,其中有一条是“所见不合,则相辩诘,虽弟子驳难本师,亦所不避。”B18本文的(十二)(十三)目,则是对陈垣所推崇的清代著名史学家王鸣盛的驳难。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卷92“西域记”条和《蛾术编》卷12提出不信《西域记》为辩机撰,说“辩机恶僧,岂能著书?”“以一淫乱沙门,乃意在撰述,亦理所无。”陈垣反驳曰:

恶僧不能著书,不成理由。昔鸠摩罗什为姚主所逼,强受十女。自尔以来,不住僧坊,每至讲说,常先自说,譬如臭泥,中生莲花,但采莲花,勿采臭泥。(《高僧传》二《鸠摩罗什传》)辩机之被逼,何以异是!相传玄奘大弟子窥基,常以三车自随,前乘经论,中乘自御,后乘家妓。故关辅语曰:“三东和尚”(《宋高僧传》四《窥基传》)。此文何说?曾谓罗什、窥基不能著书乎?似不足辩也。B19

或曰“同时有两辩机”,陈垣经过分析考证,认为“假定辩机有二,一贞一淫,当淫僧被戮之时,同名者同在西京,岂能绝无闻见?后来僧传,何不一为辩之?”“今则无法证明贞观末年西京有两辩机也。”B20

此文之(十四)目“余论”,则把辩机被诛事件,放在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下考察,说“辩机之罪,似不至死,更何至腰斩?又何至杀奴婢十余人?颇疑其别有背景。”陈垣引《旧唐书》卷57《裴寂传》:“贞观三年,有沙门法雅,初以恩出入两宫,至是禁绝之。法雅怨望,出妖言,伏法。”“今《新唐书》《高阳公主传》,言辩机之外,有浮屠智勖、惠弘等,皆私侍主,能占祸福、视鬼,殆亦法雅妖言之类。辩机之死,想与有关。宫掖事秘,莫能详也。”陈垣认为“唐太宗自始即不喜佛教”,“其不能容法雅之妖言,任辩机之淫乱也,必矣。”B21此文为“新历史考证学”的范例,影响甚大。除在《历史语言研究集刊》发表之外,1931年收入日本弘文堂印行的《桑原博士还历纪念东详史论丛》。B221955年1月修订后,作为文学古籍刊行社出版的《大唐西域记》一书的附录。

三、关于《四十二章经》译撰时代的讨论

1933年3 月30日,胡适将《陶弘景的〈真诰〉考》一文,送陈垣阅,文中证明《真诰》抄袭《四十二章经》。陈垣4月1日即复信胡适,同意《真诰》抄袭《四十二章经》的结论,但指出,后汉史料只称“浮屠”、“浮图”,未出现“佛”这一名词,今本《四十二章经》屡出现“佛”字,非汉代译本。4月3日,胡适写《四十二章经考》,并于4月5日致信陈垣,反驳陈垣的观点,认为“后汉佛徒已渐渐一致用‘佛’之名”了。从4月1日至10日的十天中,胡、陈来往书信7通,讨论此问题B23。胡适十分重视这次争论,把陈垣4月5日的来信,以《关于四十二章经考》为题收入《胡适论学近著》(第一集)中。陈垣根据大量史料,得出以下三条标准: (一)后汉至魏中叶,尚纯用浮屠。

(二)三国末至晋初,浮屠与佛参用。

(三)东晋至宋,则纯用佛。

依此标准,遂有以下之断定:

(一)后汉有译经可信。后汉有《四十二章经》,亦或可信。现存之《四十二章经》为汉译,则绝对不可信。

(二)襄楷所引为汉译佚经,可信。襄楷所引为汉译之《四十二章经》,或亦可信。襄楷所引为即现存之《四十二章经》,早绝对不可信。

依此断定,遂推论到《牟子理惑论》,及现存汉译诸经,皆不能信为汉时所译撰。B24

陈垣这一结论,在佛教界、史学界有重要影响。

葛兆光认为,从学术史进程来看,“中国的佛教史研究,恰恰因为胡适与陈垣两大学者的这一争论,获得了进展”,胡、陈争论,促进了“中国学界对于佛教史乃至宗教史研究的现代方法与研究典范之形成。”佛教史研究的现代方法之一,注重“教外史料”。佛教史包括各个教派的历史,由于大多是教内信仰者自己书写,所以不免有夸张和编造的现象。历史学家要弄清楚真实的历史,常常要借助教外文献,特别是碑刻、文集、史书等。尽管胡适批评陈垣的时候,觉得陈垣“过信此等教外史家”,但在实际的佛教史尤其是禅宗史研究中,他与陈垣一样,强调“在教史以外求证。”这是一个现代历史学原则,即一切历史叙述都应当得到客观证据的支持和检验。这就是“新历史考证学”的原则 。B25

四、清初宫廷与禅宗史的研究

1939年到1940年,陈垣发表《汤若望与木陈搿贰《语录与顺治宫廷》、《顺治皇帝出家》三篇有关宫廷与佛教的长文B26。这三篇论文,用“新历史考证学”方法,解决了:(1)顺治皇帝是否出家;(2)董妃的来历;(3)帝、后是否火化等三个问题。

顺治皇帝福临出家问题,是出于一种传说,源自吴梅村《清錾皆薹鹗》,诗中云“王母携双成,绿盖云中来”,“可怜千里草,萎落无颜色。”“千里草”为董,“双成”是用《汉武帝内传》王母侍女董双成故事。加以顺治孝陵所葬,原是空坛,K无棺 :笕税颜饬街衷因合拢起来,遂有顺治因宠爱董妃,董妃死后,顺治过分悲痛消极出家,到北京天台寺为僧,以寻求宗教的安慰,甚至指出该寺中一个和尚的肖像即为顺治皇帝;还有的以康熙帝在位时多次奉母后巡游山西五台山为据,推断福临到五台山当了和尚。这是一种传说,著名清史专家孟森曾写过《世祖出家事考实》以考证之B27。

陈垣广泛搜集史实,包括清宫档案、历史文献、僧家语录等,考证顺治出家事。陈垣考证,顺治好佛,是历史事实。顺治好佛始于憨璞聪,木陈朐凇吨匦蕹悄虾;崴录恰匪担海会寺创于嘉靖乙未,至顺治丙申,岁久寺颓。都人士谋欲鼎新,乃请今憨璞聪公住持是刹,禅众川趋,宗风大振。丁酉上(顺治)狩南苑,因幸寺,廷见聪,复召入禁廷,问佛法大意,奏对称旨,赐明觉师号。日昨上(顺治)谓(木陈)朐唬朕初虽尊崇象教,而未知有宗门耆旧。知有宗门耆旧,则自憨璞始,憨璞固大有造于祖庭者也。

自是以后,玉林L、溪森、木陈耄玄水杲先后至京,并与顺治帝交往至深,成为国师。木陈搿侗庇渭》载,上(顺治)一日语师(木陈耄:朕不能与人同睡,若闻有些气息,则通夕为之不寐矣。师曰:“皇上夙世为僧,盖习气不忘耳。”上曰:“朕想前身的确是僧,今每常到寺,见僧家明窗芳福辄低回不能去。”又言:“财宝妻孥,人生最贪恋摆(扌+I)不下底。朕于财宝固然不在意中,即妻孥觉亦风云聚散,没甚关情。若非皇太后一人G念,便可随老和尚出家去。”这是顺治想出家的最初记载。B28

《汤若望回忆录》载:“此后皇帝便把自己完全委于僧徒之手,他亲手把他的头发削去,如果没有他的理性深厚的母后和若望加以阻止时,他一定会充当了僧徒的。”聂先著《续指月录・玉林L传》云:“玉林到京,闻(溪)森首座为上净发,即命众聚薪烧(溪)森。上闻,遂许蓄发乃止。”B29《汤若望回忆录》与《续指月录》记载,略有不同,一曰顺治自己削发,一曰溪森为之削发,然顺治将发削去,则为事实。陈垣从“史源学”的角度,认为《汤若望回忆录》与《续指月录》的记载,顺治削发之事,完全证实。“因为两家史源,皆各有根据,不是彼此抄袭的,这些证据在身分上是‘兄弟证’,而不是‘父子证’,其事实自是可靠。”B30

《玉林年谱》载,十月十五日到皇城内西苑万善殿,世祖就见丈室,相视而笑。世祖(顺治)谓师(玉林L)曰:朕思上古,惟释迦如来瓮豕俣成正觉,达磨亦喂位而为禅祖,朕欲效之如何。师曰:若以世法论,皇上宜永居正位,上以安圣母之心,下以乐万民之业。若以出世法论,皇上宜永作国王帝主,外以护持诸佛正法之轮,内住一切大权菩萨智所住处。上意欣然听决。此“相视而笑”四字,最值得注意。顺治削去的头发,尚未长出来,两个秃头相见,故“相视而笑”。B31

后来,陈垣又细读康熙间杭州圆照寺原刻本《溪语录》,在卷三罗人琮所撰《塔铭》中发现溪森有临终偈一首说:

慈翁老,六十四年,倔强遭瘟,七颠八倒,开口便骂人,无事寻烦恼,今朝收拾去了,妙妙。人人道你大清国里度天子,金銮殿上说禅道,呵呵!总是一场好笑。

陈垣对此,写了一段一锤定音的按语:

我从前所看的龙藏本《溪语录》虽亦附此铭,惟“度天子”改成“见天子”,“金銮殿”改成“万善殿”。金銮与万善姑不具论,但一个“度”字的差,却关系非轻,“度”字显与剃度有关,实是出家问题之一大证据。若是“见”字,那么天子人人可“见”,就无关紧要。这个“度”字是我对读好多遍才发现的。足见读书不可不细心,虽一字亦不可马虎。版本问题,亦须注意。B32

陈垣根据《续指月录》、《玉林年谱》、《汤若望回忆录》及《溪语录》几条证据,认为“顺治实曾有意出家,只是出家未遂耳。”“顺治出家问题,可暂告结束。”B33

关于董妃的来历。顺治出家问题,牵涉到董妃,董妃究为何人,需要搞清楚。相传董妃为秦淮名妓董小宛,孟森写过《董小宛考》B34,对此说之误,进行辩论。董小宛后嫁冒辟疆,顺治八年卒,享年28岁。是年顺治才14岁,所以董小宛与董妃绝不相干。 董妃火葬问题。《汤若望回忆录》中对于董妃薨后的记载曾说:“按照满洲习俗,皇后皇妃底尸体,连同棺。并那两座宫殿,连同其中珍贵陈设,俱都被焚烧。”董妃住东六宫之承乾宫,如此,非但董尸被火化,即承乾宫亦同时被烧。B46董妃火化,康熙本《溪语录》言之凿凿。

卷一“上堂”云,圣驾临寿椿殿,命司吏院正堂张嘉谟等为董皇后收灵骨。(溪)师蓦竖如意云,左金鸟,右玉兔,皇后光明深且固,铁眼铜睛不敢窥,百万人天常守护。掷如意下座。此火化后收灵骨也,计其时当在三七,即重阳之后一日。

卷六“赞偈”载,上命近侍李国柱请师说偈,为董皇后镇灵骨,偈云,西溪之西,东山之东,不见其始,孰知其佟。同卷“佛事门”载,上命文书馆正堂李世昌等请为董皇后举火,师秉苣云,出门须审细,不比在家时,火里翻身转,诸佛不能知,便投火苣。此等史料,非康熙以后所能有,故求之康熙以前典籍,于语录中却有记载。B47

以上史料证明董妃火化毫无疑义。《溪语录》还载火化地点,是在景山,时间是在“三七”。B48

陈垣以上四个方面的佛教史研究成果,是运用“新历史考证学”方法解决重大问题的典范,他广泛搜集材料,包括许多别人看不到的僧家语录、清宫档案、教外典籍、各种文集、碑刻、新出土材料等,把佛教史问题放在更广阔的社会历史环境下考察,真实地再现历史场合下的事实。这是传统的僧传、谱系的佛教史研究不能比拟的。从而看出陈垣在佛教史研究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 注 释 】

①如何光沪:《中国宗教学百年》,《学术界》2003年第3期;卓新平《中国宗教研究百年》,《中国宗教》1999年第2期等。

②如葛兆光《“聊为友谊的比赛”―从陈垣与胡适的争论说到早期中国佛教史研究的现代典范》,《历史研究》2013年第1期;刘贤《陈垣与20世纪上半期中国宗教研究的现代转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等。

③参考林甘泉《20世纪的中国历史学》,《历史研究》1996年第2期;戴逸《世纪之交中国历史学的回顾与展望》,《历史研究》1998年第6期;瞿林东《20世纪的中国史学》,《历史教学》2000年第3、5期。

④《王国维全集・书信》,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6页。

⑤⑥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36、240页。

⑦《北平晨报・思辨》1936年第40期。转引自王明泽著《陈垣事迹著作编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页。

⑧⑨B13B15B16B17B19B20B21B28B29B30B31B32B33

B35B36B37B38B39B41B42B43B44B45B46B47B48

《陈垣全集》第2册,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60―663、707―711、672、682、714、712―737、733、734―735、735―737、768―769、770、808、770、808、808―809、809―810、810、811、811、812、812、813、802―803、813、814、812、801、812页。

⑩《陈垣全集》第7册,第925页。

B11B23B24陈智超编注《陈垣来往书信集》(增订本),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191、207―216、209―210页。

B12陈智超《跋〈鉴真和上失明事质疑〉及〈致廖世功(叙畴)函〉》,《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4期。

B14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84―86页。

B18梁启超原著,朱维铮校注《清代学术概论》,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70页。

B22日本学者竺沙雅章记述:“1930年,桑原的朋友、学生们为他祝贺60岁诞辰,编辑了纪念论文集,陈垣作为唯一的外国友人,寄来了题为《大唐西域记撰人辩机》的论文。”见竺沙雅章:《陈垣与桑原骘藏》收入《陈垣教授诞生百一十周年纪念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B25参考葛兆光《“聊为友谊的比赛”―从陈垣与胡适的争论说到早期中国佛教史研究的现代典范》,《历史研究》2013年第1期;陈以爱:《30年代胡适与陈垣的几次学术交涉》,载周梁楷编《结网二编》,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341―408页;张荣芳《陈垣对外来宗教史研究的贡献述略》,《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第2期。

B26三文收入《陈垣全集》第2册,第754―814页。

B27孟森:《明清史论著集刊正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27―263页。

B34《心史丛刊三集》,中华书局2006年版(孟森著作集)。

B40佛学书局编纂《实用佛学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411页。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3
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研究 自20世纪末以来,就中国文化发展与方向的问题,在全社会范围内又掀起了一阵讨论热潮,讨论的主要核心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问题。经过激烈的争论之后,学术界就文化问题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观......
研究近代中国知识转型视野下的“命学”
发布时间:2023-02-11
在明末清初时,西学在中国就有一定程度的传播,但传播的范围和内容十分有限,未能改变中国绝大多数读书人原有的知识结构。以下是由查字典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式教学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6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与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之间的矛盾。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教师只有认清进行专题化教学的必要性、原则性与路径等几个问题,才能真正有效地实现教育的最大化与有效性,从而......
关于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现代性转换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09
" 论文摘要:就传统道德而言,其现代价值不但是其同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基础,也是其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服务的条件,离开了传统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存在的。文章首先论述了中国传统道德的现代价值,接着论述了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现代性启......
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历史转向
发布时间:2015-08-17
【摘 要】文章汲取历史学研究的相关知识,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得出国际关系理论收益与国际关系历史的资料分析和经验总结。而从方法论的角度上来看,利用历史诠释、历史比较等史学研究方法,丰富了国际关系研究的手段。近年来,中国国......
探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史学化”趋势
发布时间:2023-02-06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日趋史学化最近几十年,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一步步被压缩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又通过一系列向外转的操作(人们总还记得20世纪80~90年代向内转的文学理论),进一步从内部研究彻底转到主要着眼于历史的外部研究,似乎这才脚踏实地,有点真正的历史研究的模样了。这就好比在红学界,老老实实研究小说《红楼梦》是不被承认的,只有从小说《红楼梦》跳出去,研究作者的家世生平、时代.........
现代学者研究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之总成绩
发布时间:2015-08-20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是研究中国哲学史的前提和基础。试图进入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的学者,必须先对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有相当的了解。近百年来,有很多学者为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比如胡适、冯友兰、张岱年、石峻、萧S父......
佛教的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
发布时间:2013-12-19
佛教的伦理思想是佛教整个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最初是在印度古代社会的某些发展形态的基础上形成的,反映了古代印度部分宗教信徒对社会和人生的一种看法。这种伦理思想开始主要是在南亚地区发生着影响。后来,随着佛教传播地域的......
中国语料库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发布时间:2013-12-18
语言学的研究必须以语言事实作为根据,必须详尽地、大量地占有材料,才有可能在理论上得出比较可靠的结论。传统的语言材料的搜集、整理和加工完全是靠手工进行的,这是一种枯燥无味、费力费时的工作。计算机出现后,人们可以把这些工作交......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模式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各高校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许多教学模式,其中大多数还是以专题式教学为主。在纲要教学模式的探索上还要在评价体系改进和实践教学上进一步努力。 论文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
施坚雅模式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3
[摘 要]施坚雅模式是指以市场史、人口史和城市史为内容并以区域体系理论和集市体系理论为主要方式的对中国近代史进行研究的理论,从客观上来说,虽然施坚雅模式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但得力于施坚雅模式,中国的近代史研究取得......
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的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5
【摘要】随着 经济 全球化和 电子 商务的广泛使用, 现代 物流业已经快速成长为全球最有潜力和 发展 空间的新型服务行业。文章以铁路货运与现代物流的对比为出发点,通过两者之间的转型论证,研究并提出了发展现代物流的策略。 【关......
陈晓东 转型后会更有型
发布时间:2015-07-27
如今一提到陈晓东,许多人还会想起《比我幸福》《心有独钟》等几首传唱度超高的歌。一转眼他出道已经20年了,眼见音乐市场的更迭与沉浮,他却有种笑看风云的从容潇洒。他说20周年也是一个正当转型、全面启航的时刻。他谦逊又幽默地有......
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媒体转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7
为了应该对报业的转型发展,很多党报都成立了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今后的发展中注重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内容导向、价值取向,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切实但服务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就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初期,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应着重进行加强。一、坚持基本原则,提升整体创造力竞争力党报成立报业传媒集团应区别于一般的传媒集团,任何时候其党报的政治属性不能丢,因此应该树立.........
中国语料库研究的历史与现状(1)
发布时间:2013-12-18
语言学的研究必须以语言事实作为根据,必须详尽地、大量地占有材料,才有可能在理论上得出比较可靠的结论。传统的语言材料的搜集、整理和加工完全是靠手工进行的,这是一种枯燥无味、费力费时的工作。计算机出现后,人们可以把这些工作交......
民国年间的中国近代史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22
[摘 要]民国年间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与时代主题“救亡图存”密切相关,侧重于外交史、帝国主义侵华史等的研究,以为现实政治服务;同时中国近代史学科经历了从开创到完善的过程;这证明关注现实生活是史学发展的源泉。 [关键词]救亡......
陈寅恪与历史社会文学研究法
发布时间:2022-11-09
陈寅恪与历史社会文学研究法 在中国近代的学术大师中陈寅恪是其中非常有特点的一位。正如学界所说的,胡适是哲学家,俞平伯是文学家,王国维的优势在政治和理论,而陈寅恪却是历史学家。与胡适在学术研究上主要采用考证的方法不同,陈寅......
后现代转型中对音乐教育学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2-11-19
最初在经济学界和国际金融界出现了全球化(globalization)这一现象,之后这一链条直接影响到当今文化和音乐教育的全球化,现如今边缘的、差异的、现象的、解释的以及生态音乐教育学成了我们对待这门学科的另一个视界融合。读者在阅读......
佛教与中国文学一
发布时间:2022-11-08
前言 佛教是庞大而复杂的历史事实,中国文学也是庞大而复杂的历史事实,这本小书用个“与”字把两者联起来,只是想说说,将近两千年来,佛教对于中国文学,主要产生了什么影响。称之为“影响”,意思是:如果没有佛教,中国文学作品中就......
佛教与中国文学二
发布时间:2023-04-13
(一)文的题材在中国的正统文学里,题材与佛教有关涉的文章,数量也很不少。其中有的是成部的著作,如北朝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作者在尔朱荣乱后重过洛阳,目睹“城郭崩毁,宫室倾复,寺观灰烬,庙塔丘墟”①,追忆当年佛寺兴盛时期......
农本思想与当代中国经济转型
发布时间:2014-01-17
前言 去年,香港树仁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办之研讨会中,本人曾以《农本思想与中国现代化》为题,提出论文,向与会诸位学者专家请教。该文重点是从中国历史演变中指出农本思想产生的经过,及其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阻碍。本文可以看作是......
陈垣先生讲述的上课九条须知
发布时间:2015-09-14
匡双林,草根语文教师。忙时教书,闲时读书,有余钱时买书,不刻意藏书。迷京昆,喜水墨,居瑞安,乐天派,理想主义者。偶尔码字,自娱自乐。做无聊之事,潜有涯之生。 陈垣(1880―1971),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p宗教史学家、教育家......
新历史主义“文史合一”观在文学研究转型中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3-12-18
新历史主义“文史合一”观在文学研究转型中的意义一、当今社会文化思潮主流的历史及现状(一)文化研究的产生及发展在当今西方学术界,文化是人们谈论得较多的一个话题,也是经常出现在许多学者笔下的一个词语,经典文学研究正面临着文化......
简论应用型导向下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23-01-27
" [论文摘要]中国现代文学史是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为了适应社会经济转型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教育者必须以应用型为导向,在课程教学中转变教育理念,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改革评价机制,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及综合素......
中国古代文学与佛教文献之间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2-11-20
引言 从文献的定义可知,文献是记录知识的载体,佛教文献则是记录佛教一切知识与活动的载体,佛教文献是一种有形的东西,可以保存下来,不像佛教文学那样不可以看见。我国研究佛教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则是通过佛教文献来完成的......
浅谈中国哲学现代转型的方法论检视
发布时间:2023-03-26
中国哲学现代转型与哲学方法论关系密切。哲学转型需要哲学方法论的支持,而哲学方法论的定位又需要反思哲学转型所蕴含的哲学观的基本问题。这正如成中英所言,中国哲学现代转型需要将对哲学的批判与自哲学的批判,相结合。目前,中国哲......
论中国艺术哲学的现代转型中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中国艺术哲学的现代转型中的几个问题 论中国艺术哲学的现代转型中的几个问题 论中国艺术哲学的现代转型中的几个问题 一、艺术文化的转型 论中国艺术哲学的现代转型中的几个问题 论中国艺......
中国社会性质的两次转型与中国历史的三个阶段
发布时间:2023-05-22
根据中国社会性质的变迁为依据,可以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时间上从古史的传说时代到秦皇汉武时期,这个时期的重大变化是中国大地上农业生产方式逐渐普及和中央集权制政府建设的完成。第二个时期是秦汉至晚清,这个时期......
论中国艺术哲学的现代转型中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中国艺术哲学的现代转型中的几个问题 论中国艺术哲学的现代转型中的几个问题 论中国艺术哲学的现代转型中的几个问题 一、艺术文化的转型 20世纪是中国历史突变的时代。引起这场突变的因素有来自西方的......
试论研究型大学中教师的转型问题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研究型大学成为新的建设目标,而研究型大学教师角色的转型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将肩负着教学科研的双重任务,从而推进高等教育发展,体现现代大学教育的价值目标。 论文关键词:研究型......
毛泽东近代史观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18
一、毛泽东辩证唯物主义近代史观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在探索中前进的历史,许多青年才子提出了强国的主张并为之努力奋斗。在血雨腥风中经历了一场场运动,在一次次失败中给后人留下了警示。直到中国共产党的出现,直到毛泽东思想在实践中......
“文学”内涵转换与现代知识转型探析
发布时间:2022-11-30
已经有很多学者在讨论文学观念现代化的时候,追溯过汉语文学一词的发展历程。他们正确地指出古代的文学是学问、学术之意,构成现代汉语文学的广义。而文学的狭义则是专指诉诸感情的美的作品,专指诗歌、戏曲、小说之类的语言艺术作品,......
市场转型与中国中间阶层的代际更替
发布时间:2013-12-18
本文从宏观结构角度,对市场转型下的两代人进行了。本文认为,市场转型重塑了中国两代人之间的利益结构 :作为计划中间阶层的国营职工、即的这一代中老年人,在市场经济下出现了整体的衰落;而新崛起的一代年轻人,特别是在一些新兴产业和......
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困境
发布时间:2023-05-24
都说晚清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变局的画面,无非是东方宗法专制国家向 现代 社会 转型特别艰辛的记录。为什么这样的局面恰恰在 中国 出现? 历史 是斩不断的链条。晚清乃至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如此曲折,根源应该从中国传统......
历史编纂学近代转型概说
发布时间:2022-12-13
内容提要以近代社会和史学转型为背景,传统历史编纂学经历了一场解体与重构的艰难变革,其过程大致可以1900、1919年为节点划分为突破传统格局、建构近代体系、形成多元格局等三个阶段,而主要呈现出:史学科学化与历史编纂理论、方法......
诠释现代化研究型中医院
发布时间:2023-03-15
1960年7月创建成立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以下简称“上海龙华医院”)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四大中医临床基地之一。上海龙华医院的“起跑线”很高,自建院之日起,就力邀黄文东、石筱山、陆瘦燕、顾伯华、陈大年、徐仲才、丁济民、......
国画大师陈子庄的成都断代史(上)
发布时间:2023-04-14
陈子庄自号“石壶”,石壶可以盛水.但石壶也许本来就是实心的.油盐不进。因而在虚与实之间,石壶举重若轻,就像一个轻功高手.舍舟登岸,羚羊挂角,只在雪地留下浅浅的印痕。1960年代晚期,陈子庄经济陷入了极度困苦之中,夫人精神病发作,小儿子溺水身亡,另外几个子女渐渐长大,吃饭看涨,且均无分文收入,他就像陷入了一个泥潭;而泥潭之下,似乎还有陷阱。他常常在锦江望江楼畔散步、散心……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就.........
关于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0
随着市场、科技和经济环境的迅速发展和变化,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技术和手段逐渐出现,即物流管理。和物流有关的企业资源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调整、分化、组合和演变,从而出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物流管理出现后,不仅产品、企业和产业有了新的变化,甚至在新技术的出现后,企业的内部竞争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物流管理是新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不仅能够促进企业新的市场开发,推动产业的发展,促进新产业和市场的出现,从.........
综观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
发布时间:2023-03-11
【摘要】教育,作为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发展的综合产物,是人类对社会发展的一种反应方式,也是人们适应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主要手段。它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美......
中国古代市民史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22-10-26
【内容提要】援引“市民社会”理论研究中国古代市民阶层的各种尝试明显带有“传统——现代” 两分的现代化模式的印痕。中国古代市民史的研究应该建立在“将中国的历史经验或现 实作为研究的出发点”的基础之上。史学界对中国古代市民阶层......
中国文学研究中“史诗情结”的表现与原因
发布时间:2022-12-20
史诗是指以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古代长篇叙事诗,属于叙事诗的范畴,是不可重复的一种民间文学形式,它是诗性的历史。一部史诗是一座民间文学的宝库,是认识各民族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能否拥有一部伟大的史诗往往成为衡量一个民......
浅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时代感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 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每一位大学生都必须修读的课程。自2007年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来,无论是“教”还是“学”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一直沿袭......
近代中国乡村史研究笔谈
发布时间:2023-07-08
" 【编者按】 近代以来,在急剧变动的历史进程中,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加速发展的工业文明正在疯狂地吞噬着农耕文明,乡村社会正在成片地急剧消失,作为整个人类摇篮的、绵延了数千年的带有中古韵味的原始村落正一个个地被五光十色的......
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发布时间:2022-09-10
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摘要:本文根据霍布斯着作《利维坦》、《论公民》,从性恶论、自然法、社会契约、绝对君权四方面来阐述其政治哲学理论。霍布斯第一次用人的......
“微课”与历史课型的转变
发布时间:2023-02-20
摘 要 历史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都能了解基本的历史知识,使之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为了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历史课上得到相应的多样的发展,微课应运而生。微课正是从学生个体差异性出发,实现教学以学......
“三个代表”与中共党史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7
江泽民同志指出:“总结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拥护,是因为我们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
中国城市低保制度的发展困境与转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04
摘要:中国城市低保制度自1997年创建以来,在改善居民生活、缓解城市贫困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制度设计与外部环境的变化,这种维生型的低保制度遭遇了诸多发展困境:政策设计存在缺陷、管理体制不合理、制度的......
当代西方的中国语言学史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6
当代西方的中国语言学史研究 中国语言学研究自汉代成史,也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领域,即中国语言学史研究。西方学者很早就开始了中国语言的研究,随着对汉语了解的不断深入,一些西方学者开始分析思考整个中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起,至今已有两千......
梁启超、胡适与杜诗学的现代转型
发布时间:2023-07-01
摘要:梁启超和胡适是杜诗学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中的关键人物。他们以现代的学术眼光、文学观念、审美情趣来观照杜诗,从不同的角度突破了传统杜诗学的研究框架,开启了杜诗学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之路。其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
50年来的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
发布时间:2014-01-17
(一) 重视社会史研究是中国史学的一个传统,1949年以前学者们就程度不同地有过相当不错的理念和著作。吕思勉、顾颉刚等人曾在自己的研究中涉及社会史的内容。1948年,吴晗、费孝通等人组织过一个关于中国社会结构问题的讨论班,历时......
试论唐代佛教寺院壁画的历史分期
发布时间:2022-12-12
试论唐代佛教寺院壁画的历史分期 试论唐代佛教寺院壁画的历史分期 试论唐代佛教寺院壁画的历史分期 唐代是中国壁画艺术大发展的历史时期,佛寺壁画是其极为发达的一个类型。从形式上看,唐代佛寺壁画可大分为二:......
试论花垣与保靖山羊捻转血矛线虫感染情况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调查花垣、保靖2县不同饲养环境下武雪杂交山羊感染捻转血矛线虫的情况,结果表明:山羊寄生虫感染率很高,达68%,严重影响了山羊的生长发育。 关键词武雪杂交山羊;捻转血矛线虫;调查;湖南省;花垣;保靖 在实际生产中,......
中国当代文论的“失根”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
发布时间:2023-04-22
【 内容 提要】 中国 当代文论“失语症”的病因即“失根”,即丢失了中国几千年文化传统的根基与命脉。医治中国当代文论由“失根”而导致“失语症”的药方,就是重建有民族特色的,适应于当代文学创作实际的文艺 理论 体系。而建设这种......
走向后现代:当代中国研究中国家
发布时间:2022-12-12
" 摘要:本文通过检视西方政治社会学中国家-社会分析框架的演进,揭示出当代中国研究中也存在一种国家-社会分析框架的嬗变。这种变迁正在导向后现代阶段,这集中体现在:国家与社会关系日趋复杂;由二分对立式框架向三分互动式框架的转......
农村民主治理下传统宗族现代化转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7
摘要:富于民族特色的宗族,在我国农村民主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浙江省义乌市祥贝村作为一个“宗族型村庄”,几年内从落后典型转变为先进典型,其间,吴氏宗族发生了深刻变化:“大祥贝”理念替代了狭隘的宗族房支观念;吴氏族员......
自媒体时代中国法制史教学中的情境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21
[摘 要]情境教育是欧美教育界十分流行的一种教育模式与教育理论。对于中国法制史这一在法学专业中处于边缘且被学生日渐冷落的课程,在自媒体时代的今天,将情境教育的模式及相关理论加以引入,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注......
中国社会经济转型与土地利用协调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3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30多年的快速发展通道,随着国民经济社会的进一步转型发展,土地资源稀缺与低效利用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造成的挑战愈加严峻。作为区域发展的先行者,中国经济发达地区所面临的人地问题更加突出,亟待解......
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6
摘要:随着全球变暖问题越来越突出,各个国家都开始推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以缓解突出的环境问题。尤其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其中发展低碳经济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分析制约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主要因素,探讨了中国经济实现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有效策略。关键词:低碳经济;中国经济;经济发展模式;经济转型;环境问题文献标识码:A中图分类号:F124文章编号:.........
浅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发布时间:2013-12-19
浅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浅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浅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摘要:本文根据霍布斯着作《利维坦》、《论公民》,从性恶论、自然法、社会契约、绝对君权四方面来阐述其政治哲学理论。霍布斯第一......
试析研讨式教学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 研讨式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运用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之中,有助于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和育人实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施研讨式教学的具体步骤包括布置研讨题目、学生课后准备、教师引导授课、课堂小组讨论、......
耿淡如与中国的西方史学史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8
中国 新时期,西方史学史学科获得了长足的 发展 。当我们迈步新世纪,立意开创中国 的西方史学史 研究 新局面的时候,不由想起了我们的前辈,想起了他们创业的困难,耕 耘的艰辛。 茫茫大漠,人们多么渴望能听到先行者的驼铃;置身浩......
陈与陈氏家族杜诗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25
摘 要:清代杜诗学的发展极为繁盛,出现大量注杜、评杜、集杜的文献,并呈现出地域性的杜诗学研究群体。在地域性的杜诗学研究群体中,文化家族的关于杜诗学的传承和研究,尚未得到学术界足够的重视,杜诗学研究的家族化特征尚待进一步......
外国文学研究话语转型
发布时间:2023-02-05
话语从大的方面理解可以看成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思维方式和学术范式的文化内涵知识体系,从小的方面进行理解就是文化具有一定概念和学术术语.........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5
在初中教育阶段,历史作为一门副科显然没有得到师生的足够重视。即便历史学科本身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但是随着该学科受重视程度的逐年下降和历史课本中内容的不断删减,中学历史教师也愈发面临着严重的教学困难。尤其是在农村......
中国水利现代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06
我国有几千年的治水历史,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中国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仍然十分严重,党的十五届三中、五中全会把水资源问题提到突出位置,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予以高度重视......
中国教育考试制度历史及其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5
" 一,导论 教育考试制度,即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制度,其重要意义不下于当今中国任何一个社会问题。市场上诸多讨论书籍及各类育儿经尽可证明公众对其关心。值此教育改革工作进行之际,我仅以钱穆先生从历史角度对中国的教育考试制度的......
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18
摘要: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在转变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农业的市场综合竞争实力以及抗风险能力。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为我国农业的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是,由于在实现......
重庆开埠与传统金融业的现代转型
发布时间:2019-12-19
关键词:重庆;票号;钱庄;现代化;转型摘要:1891年重庆正式对外开埠后,重庆金融业随着开埠而发展壮大起来。值得注意的是,传统金融与现代金融并不是两条平行线,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金融业不断向现代金融的方向转化,至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重庆金融业虽仍以传统金融为主体,但在逐渐转型过程中明显体现出一系列现代化特征,不仅反映了中国西部城市走向经济金融现代化的发展历史,也折射出了西方列强不.........
浅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微课教学
发布时间:2023-03-10
微课是指以微型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合理运用微课教学浓缩和整合教学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
中国佛教文学的起源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2-12-22
" 佛教文學是指佛教內容為題材,旨在宣佛教信仰的文學作品。追溯佛教文學的源頭,最早可以從佛經傳入中國算起。隨著佛經被譯成中文,佛經中的文學作品隨即被國人認可和接受,繼之而起的是僧人的文學創作,由於中國自古就有士僧交往的傳統......
进步的历史观与中国现代危机的特性
发布时间:2023-04-23
" 革命与创造的价值,是现代世界观完成自身的要求,只有以现代主体的劳动、革命、创造等价值为前提,世界才显现为意义的容器,显现为一个等待着主体去加工的、本身却没有深度的平面的物质材料的聚合体。但这同时也意味着,自然物理世界不......
当代中国体育史研究思想变迁
发布时间:2023-02-22
当代中国体育史研究思想变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现如今我国正处于并且致力于社会转型的阶段和过程,其中中国体育史在不断更新与发展的过程当中,结合社会发展实际背景,获得了新的发展方向。多年来,不乏体育史学家们以及各位学......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历史人物评价问题
发布时间:2023-06-21
" 论文摘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主渠道。在教学中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上若干历史人物进行评价,使大学生掌握历史人物评价方法,对历史人物能够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这是这门课程应当实现的教学目......
谈中医古籍英译历史研究的现代意义
发布时间:2023-06-07
谈中医古籍英译历史研究的现代意义 作为世界四大传统医药体系,中医在较大范围内发挥医疗保健作用。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传统医学,是现今人类社会各民族最富有生命力的传统医学,也是保存下来最为丰富的历代医药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与医疗经......
新媒体时代纸媒的转型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19
摘 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影响力持续上升,对传统媒体构成巨大的挑战,以纸媒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进入断崖式下滑。目前传统纸媒处于战略转型的决战期、融合发展的攻坚期,迎来了最艰难的阵痛期和转型期,纸媒转型......
浅析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现代转型及问题思考
发布时间:2022-08-07
" [论文摘要]现代农村职业教育内涵应该从发展阶段、教育内部、教育外部等三个方面进行把握。我国现代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初创与完善、重构与徘徊、改革与创新三个时期。社会转型背景下,现代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在教育思想、教......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及其现代转型
发布时间:2023-01-12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运用话语进行理论宣传、心灵沟通、引领成长的教育实践活动,其有序运作和取得实效,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科学合理运用密不可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社会现代性和社会结构转型中面临多重现实困境:文化......
论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艺术感与历史感结合的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6
一、艺术感与历史感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过程中的涵义及关系1.艺术感与历史感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过程中的涵义艺术感顾名思义就是就是长期从事艺术工作形成的看问题,想方法的独特思维方式。它是从艺术的最高境界中延伸出来的,它是对艺术活动的情感体验,通过艺术表现情感并以此感染欣赏者,让欣赏者不断地深化思考,使之达到一定的心理活动能量,从而得到情感的满足。因此,艺术感是一种欣赏方式,是从欣赏者.........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目标
发布时间:2020-02-20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目标从文化转型的实质来看,文化转型也就是文化的现代化,包含教育、科技、体制以及人自身各方面素质及价值观念的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的实质是国民素质的现代化,归根结底为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包含人的价值观念、理想信仰、思维方式、伦理道德、人格品性等方面的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从理论层面来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从现实层面来说,不仅包含人的体力、智力、个性、能力.........
论新常态下邮政代理金融转型发展的现状及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08
一、现代经济格局下邮政代理金融网点如何转型 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邮政金融代理网点要想平稳有效的发展就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的趋势来调整自身结构。其自身结构需要符合于现代金融的特性,通过信息化技术来建立自身的线上金融交易平......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思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1
摘要:进入新时期以来,由于中国高等院校的教学体制、社会变革以及文学本身的地位因素影响,导致当前高等院校中现代文学教学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不仅阻碍该课程的正常教育工作开展,还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学生的文学意识以及文学在当今高校发展中的地位。所以,在新时期背景下,怎样坚持相关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的文学立场,通过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文学意识以及人格魅力的塑造成为需要着重探究的问题。因此,本篇.........
现代化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3-01-09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现代化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的国内研究现状以及教材中的体现,然后对现代化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作了介绍,最后就现代化史观在高考考试中的体现做了案例分析。 关键词:现代化史观;高中历史教学;应用 一、......
本体性流变与审美现局——转型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当代散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 标 题】本体性流变与审美现局 ——转型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当代散文【 作 者】张育华【作者简介】作者单位:北京广播学院影视艺术学院【内容提要】本文首先提出共时态的散文本体系统观,即文化的本位性、思维的超越性和文体的高弹性,并......
物业管理中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22-11-18
摘要:现代社会,人们自身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其也对于物业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业管理工作的开展,应该更好的适应新时期新的要求的挑战,并且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服务标准,从而实现更好的发展。对于物业管理企业来说,其自身也应该意识到自身服务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需求,并且从现代化的角度入手进行合理的改进。关键词:物业管理;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物业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广大业主自身的服务需求.........
浅谈乡村治理伦理的审视与现代转型
发布时间:2023-07-25
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思想作为指导政治行为的一种价值内核与价值基准,认为国家作为伦理实体应当坚持权力与道德的同构,把善作为国家治理的根本价值追求,因而对于规范政府权力运作、改善政府与社会关系具有导向、规范和价值关怀的意义。乡......
佛教伦理研究初探
发布时间:2022-07-21
"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法句经》 1. 伦理学为何与宗教有关? 1.1 After MacIntyre(跟随麦金太尔) 伦理学,按包尔生的定义[1],是一门关于风俗或道德的科学。那么伦理学为何与宗教有关呢?......
试论唐代佛教寺院壁画的历史分期 (1)
发布时间:2022-08-14
唐代是中国壁画艺术大发展的历史时期,佛寺壁画是其极为发达的一个类型。从形式上看,唐代佛寺壁画可大分为二:其一为绘于具有中国民族传统建筑上的寺院壁画,一般说来,它的作品主要分布于寺院之殿、堂、廊、庑及山门等壁上;其二为绘于......
解放思想与现代人格转型关系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12-04
摘 要 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证明了“解放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而在社会转型期带来的人格从过去的归属型向自尊型转变的大趋势中,解放思想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本文运用马斯洛的高峰体验理论来浅析解放思想在这......
给有志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人荐书
发布时间:2014-01-27
给有志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人荐书 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告诫我们,“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因而,喋喋不休指导别人,为公众开“必读书目”是一件出力不讨好,且往往容易引起争议的事情。胡适、鲁迅等一代名流无法幸免,因为任何一个书目在专......
《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
发布时间:2023-02-10
在高等教育中,作为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课程《中国近现代纲要》(简称《纲要》),就是一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课程,这门课程就是要通过教师对近现代阶段中,我国所经历的一系列历史经历,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明白我国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