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构音运动治疗是在口部运动治疗的基础上,促进已经建立的口部运动准确地应用与构音,进一步强化下颌、唇和舌的各种构音运动的模式,促进口部运动与构音运动统一,为准确的构音奠定良好基础。构音运动治疗是运用慢板二和行板一的节奏对(1)核心韵母;(2)韵母之间的转换进行强化训练的方法。提高下颌、唇、舌等构音器官精细控制能力,促进它们精细分级运动模式的分化,逐步精确构音部位,提高构音肌群的肌力,从而使构音都更有力,更清晰,更准确。/i/构音运动障碍的治疗技术从内容上讲主要包括维持下颌高位、展唇能力、舌尖向前的协调运动治疗技术。从技术上讲主要包括促进治疗技术和自主运动治疗技术。/i/的构音运动障碍的治疗目的是促进下颌、唇、舌运动的精准化,提高下颌控制力、展唇能力、舌尖向前的肌力为/i/的构音语音奠定好生理基础。本研究对一例因下颌运动异常,唇部肌张力偏低和舌前伸肌力不足而致/i/构音运动障碍的儿童进行评估和矫治,简要探讨康复过程中评估的方法及针对性的治疗策略。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杰,男,2010年4月26日生,5岁,唐氏综合症患者,言语语言发育迟缓。对其口部运动器官下颌、唇、舌的运动功能分别进行观察和评估,发现该儿童下颌运动能力异常,发音是会前伸,唇肌张力弱,展唇运动不充分,有展唇运动障碍,舌尖前伸肌力不足,有舌前伸运动障碍。对其构音语音功能评估,发现该儿童仅能发韵母/a/、/o/的音,声母/b/、/m/的音,其它还未习得。
2.2 评估方法:本研究对儿童进行口部运动功能评估和构音语音能力评估主要采用《构音能力评估词表》、《口部运动功能评估工具》和《构音运动评估工具》。经评估患儿因唇肌张力弱有展唇运动障碍,舌肌力不足有舌尖前伸运动障碍,下颌运动过度障碍等。
2.3 治疗方法:根据患儿存有的问题对其进行综合治疗,主要由展唇运动治疗、舌尖向前运动治疗、下颌运动过度治疗、/i/的构音运动训练和/i/的重读治疗等五部分组成。被试每周一至周五来进行言语康复治疗,每天1次,每次治疗持续1小时。
2.3.1 下颌运动治疗与构音运动训练:鉴于被试的下颌向前运动过度,故采用前位控制法。
2.3.2 唇的口部运动治疗:鉴于被试的展唇运动障碍主要是由于其肌张力弱而导致的,故选择按摩面部和唇部肌肉的被动治疗法,以及模仿大笑、微笑、夹住压舌板、等主动治疗方法,共同用以提高唇肌张力,提高唇部运动能力。
2.3.3 舌的口部运动治疗:鉴于被试的舌尖前伸运动障碍主要是由于其舌尖肌力不足而导致的,故选择用刷舌尖法、采用拍打舌尖、推舌法、下压舌尖法,增加舌尖的感知觉等治疗方法,用以增加舌肌力,提高舌尖运动能力。/i/的重读治疗是将口部运动与语音结合,将口部运动模式转化为所需要的构音运动模式,进一步提高下颌、唇和舌的精细分化运动能力的综合运动训练,是连接口部运动与构音语音训练的桥梁。在该名被试的重读治疗中,主要采用重读训练中的慢板节奏二和行板节奏一。在治疗过程中,下颌的口部运动治疗、唇的口部运动治疗、舌的口部运动治疗、/i/的构音运动训练和/i/的重读治疗五者并不是分开的,孤立的单项训练,而是有机结合,整合在一起的治疗。
2.4 效果监控:本研究采用单一被试单基线实验设计AB模式。基线期数据采集每天一次共七次。即在被试不进行/i/的构音运动障碍治疗的情况下,对被试的展唇运动能力、舌尖向前运动能力、下颌运动能力进行观察、评估,记录得分。处理期从被试就诊的第一个月开始,为期7个月,对被试/i/的构音运动进行干预下,并于每月月底对被试的展唇运动能力、舌尖向前运动能力、下颌运动能力进行观察、评估并记录得分。
3 结果与分析
使用SPSS16.0对进行统计分析。治疗前后在基线期和处理期的数值的Bartlett比值的绝对值均小于1,说明各组数据非自我相关。对治疗前后的下颌向上运动得分进行t检验,t=-3.834,p0.01,说明被试下颌向前运动治疗前后存在极显著差异,下颌向前(上)运动治疗后得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从图1可以看出,被试的下颌向前(上)运动能力在逐步提高并趋向于稳定,说明该治疗对于该项运动能力是有效果的,能加速下颌向前(上)运动能力想正常的方向发展。对治疗前后的舌尖向前运动得分进行t检验,t=-4.7,p0.01,说明被试舌尖向前运动治疗前后存在极显著差异,舌尖向前运动治疗后得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从图2可以看出,被试的下颌向上运动能力在逐步提高并趋向于稳定,说明该治疗对于该项运动能力是有效果的,能加速舌尖向前运动能力想正常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