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本文从大学生职业生涯测评、大学生素质教育评价和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体系构建三个方面,阐述了关于构建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评估体系的内容及原则。认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评价体系是对高校整个教育资源的评估,是高校教学水平的一个反映方面,并结合河北大学的实践情况,提出开设素质教育学分和搭建数字评价平台的设想。
论文关键词:评价体系 素质教育 第二课堂
自1995年教育部针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际,提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思想后,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摸索,我国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作己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各高校也在抓好学生素质培养及构建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体系的实践过程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形成了具有学科特点的素质教育模式。
2002年起部分高校己开始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基本内容是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力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成才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模式。并以素质教育活动体系为主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开阔了同学的眼界、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也使笔者在此实践和讨论的过程中学到了许多宝贵经验,也发现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由此对构建大学生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研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思考。
1.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1目前国内高校在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的评价中,缺少学校的“个性特色”,许多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评价体系的理念以及在其引导下的评价模式都属于“拷贝版本”,有些则是直接从境外移植过来的,没有充分考虑各高校自身的条件和现状,与现实的结合及针对性不够。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评价体系特点的探讨,探索和确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能充分发挥各高校优势、体现各高校特色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评价理论和评估模式。
1.2在高校内学生个体的素质教育活动评价中,缺少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学生个体整体素质的综合考虑,在实际的操作中缺少科学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有些高校还将学生的职业生涯测评和素质教育评价作为对立面,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成长成才。如:某些高校将反映学生在大学生活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内容作为他们四年的素质拓展活动的总和,并以此评价学生个体素质的高低,活动记录多的就素质高,没有活动记录和活动记录较少的就素质低,抛弃了高校第一课堂的素质教育功能,具有较强的片面性。
1.3在高校素质教育活动构建体系的评价中也缺少科学的评价理论,有的高校单从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构成元素的多少来评价体系合理性的高低,有的抓不住整个素质拓展活动体系的核心,往往造成“眉毛胡子一把抓”,有的只是对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体系的单个单元进行评价,割裂了整个体系的联系,造成评价结果的错误。如:在对《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开展工作的评价中,有些高校把学生证书记录条目的总和,作为单位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工作的评价,条目多的就是先进,少的就落后,完全割裂了证书内容的相互联系和开展单位的特点、特色。
建立合理的大学生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来认可和保护学生的素质拓展活动成果和创新、创造能力,这一点在学生课业负担较重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学生课外的素质教育活动成果不能得到合理评价体系的承认,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损害,就不可能激发出更多学生参加素质教育活动的意识和冲动,这种损害将直接破坏两大课堂的互动,阻碍学生的成长、成才。
2.建立以大学生职业生涯测评、大学生素质教育评价和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体系构建为内容的数字计算机评估平台
2.1以大学生职业生涯测评为导向,构架大学生素质拓展“展示”空间,围绕学生个性化,综合性开发,打造“团队之星”、“敬业之星”、“礼仪之星”、“应聘之星”等素质的“明星”,以适应市场变化和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最终以职业生涯测评结果作为学生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综合素质的评价,把知识、能力与素质紧密结合起来。如:围绕就业主题,举办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应聘之星”活动。主要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观念,对学生情商、智商、心理承受能力、现场反映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验,目的是要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职业素养等能力,最后以活动记录和毕业时的职业生涯测评分数作为此项素质活动的评价结果,帮助引导大学生完成大学期间甚至整个人生的职业规划。
2.2在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评价中,建立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学分,并将其作为学校整体教育的一部分,纳入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作为本科生必修学分统一要求,定量考核。根据学校教育改革的总体安排和第二课堂素质教育计划的实施需要,规定教育内容和学分分布、分类教育目标及要求。同时,根据学校的教育资源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学生参加各项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活动的考核指标,和达到规定的量化标准所应获得的第二课堂学分,并针对理工、经济、政法、艺术等各大专业类型提出了第二课堂素质培养训划。如:针对我校是综合类大学,具有不少实力强大的科研机构和实验基地,大部分学生又有科技兴趣和参加学科竞赛的热情,因此突出科技活动项目,积极倡导科学研究与人文培养相结合,以专家为指导核心,建立学生科技活动基地,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技活动小组,参加各类学术科技竞赛,对科技竞赛获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参加学术性交流等方面,在素质教育学分上予以倾斜。同时利用学校的人文资源,强化文体活动特别是艺术活动项目,邀请各种艺术团体进校演出,承办各种大型文化艺术活动,邀请文化名人来校演讲,积极组织学生艺术团队,规范和扶持学生自发的各类文化艺术社团,从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将科学素质与文化艺术素质协调发展。
2.3建立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体系的合理评价机制,我们将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分为职业测评、社会实践、科技活动、文体活动、社会工作和公益服务等六个板块,分别研究了它们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与内在的联系,在体系评价中引入教学管理评价模式,发挥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长处,减少了第二课堂的随机性,同时第二课堂所具有的灵活性、思维的多向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优势,又扩展了传统教学评估的范围。如:河北大学开展的网上评教活动,在第一课堂的教学管理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第二课堂素质拓展活动的评价中可以将其演变为网上评价素质教育活动体系,也会对第二课堂素质拓展活动体系的合理的构建起到推动作用。对整个体系的综合评价,以概率的形式进行总结、归纳,并及时调整六大版块的比重系数,最终形成一个稳定的、合理的、科学的评价机制,以此作为高校各单位构建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的评比依据,和各高校评价体系对比的根据。
2.4充分利用计算机软件及互联网功能,开发一套动态的、开放的、信息化的数字平台,进行网络化管理和数字化分析,集大学生职业生涯测评、大学生素质教育评价和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体系构建为一体的捆绑式体系。据笔者了解,在国内还没有这样一个软件和数字平台,究其原因是因为对整个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内在规律还不能完全掌握,对评价体系的构建还存在很多争议,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才能较快的实现此项内容。
3.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评价体系是对高校各种教育资源的综合评估
高校素质教育活动是自身的各种资源的广泛运用,还有各种力量以适当的方式加入到了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中,真正体现了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的可持续性。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评价体系的特点和规律,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体现各高校特色的评价理论和模式,因此在整个评价体系中是对高校整个教育资源的评估,是高校教学水平的一个反映方面,同时也会对高校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颖.对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践应用于思考.高等理科教育(72-75)
[2]李华张旭东.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拓展大学生素质教育渠道.高等理科教育.2004年第3期(总第55期)
[3]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